在线客服

初中物理空心问题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物理空心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物理空心问题

篇1

在真实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会察知各种应激源的作用并作出反应。当个体感知到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也就应此而生,如抑郁、沮丧、失眠、烦躁、认知能力下降、乘组成员之间以及乘组与地面之间的争吵等[4]。虽然这些心理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引发航天任务的灾难事件,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心理问题的意义以及它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目前有越来越多关于长期飞行中心理问题的研究,以及类似空间飞行的地面实验中相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如极地越冬、沙漠生存、洞穴试验等。前期的MARS500试验[5,6,7]和NEEMO试验[8]为我们研究长期密闭隔离条件下乘组成员的精神行为特点以及情绪、认知能力的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将从个体和团队的角度出发,对长期空间飞行和地面模拟研究中乘组乘员出现的若干心理问题进行简要的分类阐述。因为组织管理差异(如NASA与RSA、ESA等不同国家航天组织在同一航天任务中的合作分工)引发的乘员心理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一、源于乘员的问题

(一)个性与情绪

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个性与情绪特征,这是每个人在出生和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特点。个性具有持续性,可以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包括个体的意识倾向(如兴趣、动机、价值观)、心理特征(如气质和性格)和自我意识(如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情绪以生理唤醒水平为基础,带有情境性质,反映了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外部表现[4]。不同的个性与情绪会在各个方面影响个体,例如对职业的选择、机会的把握、应对挫折时的反应等。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家们持续关注的是航天员5个维度的个性特征,包括情绪不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亲和性和尽责性[9]。虽然航天员通过了层层的筛选,但是在执行实际飞行任务过程中,一些与个性、情绪相关的心理问题仍然无法避免,例如因为忧郁、焦虑、孤独引发的心理疾病,由于情绪低落和波动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和操作错误,由于个性不和以及情绪的夸大作用引发的乘组内部或乘组与地面控制人员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的不断发生给予人们启示:对于航天心理学和航天员的心理选拔与心理支持,有很多地方仍需要深入研究和改进完善。

上述观点并不是归因错误理论[5]的延伸。事实上,科学家们也承认:针对不同航天任务(短期飞行、中长期飞行等)以及地面极限环境试验(飞行模拟、沙漠生存、洞穴探险等)选拔乘组成员时,心理选拔标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10]。例如短期飞行中航天员主要面对的是发射前、发射初期、返回前的极度紧张,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所带来的心理负荷。这就需要航天员具有“处乱不变”的个性特征和情绪品质,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做到沉着果断,集中精力应对危机。在长期密闭隔离的极限环境(Isolation and confined environment,ICE)实验中,个体面对的主要是狭小隔绝的环境以及长期与亲人、朋友的隔离所造成的心理负荷,例如焦虑、沮丧、抑郁、失去兴趣等,这会影响人的精神、行为与工作绩效[11]。这时需要乘员具备相容于乘组的个性特征,以及良好的调整和控制各种负面情绪的能力。NASA的人类研究计划(Human Research Program,HRP)关注在航天飞行、地面探险和模拟飞行实验中可能危害到人体精神行为健康和工作表现的心理特点,确定了在ICE条件下,与成功完成任务具有显著相关性和优先级的一些心理特点[10]。MARS500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适合长期密闭隔离环境的乘员应该具有灵活性(flexible)、适应性(adaptive)和延展性(malleable)的特点[12]。相对而言,年长的乘员拥有更多的人生经历,情感上更为成熟,参加和完成实验的动机更强烈,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懂得进退的道理,满足于所从事的工作,独立性强,在家中更多处于照顾他人的角色,这样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帮助乘员缓解和克服520天密闭隔离试验所带来的身心压力。

(二)应激反应

诱发航天员心理问题的应激源分为4类[4]:物理应激源、生理应激源、心理应激源和人际交往应激源。在长期的空间飞行任务中,除了要耐受失重、噪音、空间辐射等恶劣环境,航天员还必须在狭小的空间承受长时间与家人、朋友的分离,忍受延时、失真甚至是被阻断的通信。个人隐私无法保障,即使不考虑工作负荷,每天重复执行枯燥的操作任务也容易引起强烈的厌烦与疲劳感,从而影响情绪、工作状态和睡眠质量。更重要的是,在太空中生存每时每刻都会遇到难以预想的危险,航天员在潜意识中时刻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忧。在这样的压力下,某些应激反应可能会诱发心理问题,影响航天员的精神行为健康和工作表现。许多地面模拟研究如极地探险、核潜艇试验等的结果表明[1,8,9,11,14],ICE引起的症状与长期空间飞行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不能通过自我调节以及心理支持手段缓解、疏导压力,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烦躁、愤怒、焦虑、疲劳、认知能力减退等。Palinkas等人在4年的极地研究中发现,虽然在进入极地之前所有的乘员都通过了心理筛选,但在压力下还是有5.2%的乘员出现了DSM-IV障碍,有31.6%出现了情绪调节障碍,21%出现了睡眠障碍,还有7.9%出现了人格障碍[11]。在作为空间站模拟的核潜艇实验中[13],就症状百分比而言,乘员中有50%出现了焦虑,有30%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有29%发生抑郁,有25%发生睡眠障碍。

Grigoriev等人将长期航天任务中的反应分为两个阶段[4,9],第一阶段为航天员适应航天新环境阶段(第6周之前)。在这一阶段,好奇心会使航天员对周围的一切保持高度的兴趣和热情,各种负面应激反应所产生的影响将被极度地减弱,有利于航天员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健康的行为表现和较高的工作绩效。第二阶段称为“剥夺效应”期,在这个阶段,新鲜感已不复存在,隔离、单调和缺乏刺激等压力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最严重时甚至出现“衰竭”现象。不管科学技术如何进步、飞船设备如何更新,这些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都很难消除。

(三)睡眠与生物节律

睡眠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主要原因可能与生理刺激有关,例如在失重状态下,如果不将手臂固定则难以入睡。也可能与心理刺激有关,例如飞行任务开始或结束时的期待与兴奋。还可能与其他应激源有关,例如工作―休息计划的安排,枯燥重复的实验内容、乘员之间的摩擦等。人体生物节律具有与外界环境同步化的特性[15,16]。在地球上,人的昼夜节律为24小时(实际略大于24小时,近似于25小时);到了近地轨道后,人必须重新适应近地轨道的昼夜节律(80~140分钟)。人体自身的生物节律对睡眠―觉醒周期起着双向交替的调节作用:一方面,生物节律需要与外界环境同步,通过内源性的生物钟(视交叉上核)和周期性的外源性刺激(如失重环境、狭小空间、噪音等)来影响睡眠;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睡眠有利于自身节律与外界环境的同步适应。

在航天飞行环境中,睡眠问题和生物节律的紊乱是导致航天员警觉状态、情绪稳定和工作绩效下降的重要原因[16,17],主要表现为:疲劳、入睡困难、失眠、肠胃症状、注意力下降等。早在1965年的Genimi任务中,科学家们就开始关注睡眠障碍与生物节律紊乱的问题。NASA在Genimi-7中最早采用EEG对睡眠进行客观的记录与评价。在月球任务中(Apollo12-15号),睡眠与生物节律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1,14,15,16]。一些太空飞行研究显示,空间睡眠的各个周期结构发生了改变。Gundel发现,虽然总睡眠效率相当,但初始的NREM缩短,航天员提前进入第一段快速REM;第二个NREM的慢波睡眠量与地面相比有所增加[18]。有人认为空间睡眠问题更可能源于长期密闭隔离的环境,而非失重的太空环境[5]。在潜艇和极地等ICE研究中发现,长期密闭隔离条件下,最初的睡眠状况很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睡眠时间与质量是可以得到恢复的,但整体水平低于对照组[8,11]。

(四)认知功能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和物质基础,各种认知活动的信息摄取及处理过程都是在大脑中完成的,而空间环境中的许多因素有可能引发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一些研究表明,除了最初适应期的运动感知系统功能下降,空间飞行对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也有一些研究报道,空间飞行过程中人的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影响了认知能力[2,5]。Manzey等研究发现太空环境可能对感觉系统功能和注意选择能力有负面作用[19]。Lathan和Newman在研究操纵杆和轨迹球两种不同输入设备对计算机屏幕光标控制效果的实验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跟踪能力下降等问题[20]。

认知能力变化会影响航天员的精神和行为,尤其是有关任务操作的决策,可能引发严重事故。有人认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当人体度过对于失重、隔离、密闭在内的特殊环境的适应期后,认知能力将不再受到干扰[5]。但除了空间环境因素之外,认知能力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群体思维现象(groupthinking)[1,14],乘员因为不想损害和队友的关系而不愿意提出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可能会成为习惯。这种现象在初始阶段不易被察觉,但容易在决策时引起无法预测或容易忽视的风险因素,这对完成太空任务是极度危险的。另外,不管是在真实的长期飞行还是在地面ICE实验中,突发事件也是无法避免的新刺激源,都会引起当前阶段乘员认知能力的改变。这样的例子很少,但并非从未出现过。如Manzey和Lorenz等人对俄罗斯航天员Polyakov的438天太空驻留过程中认知能力和情绪状态阶段性改变的报告[21,22],以及MARS500试验中应急事件对乘员决策能力的影响(停电、火灾、登陆火星、返回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长期空间任务以及类似的地面实验中,由于认知能力改变而影响乘员工作效率和表现的现象是不可以忽视的。

二、源于乘组的问题

(一)乘组异质性

乘组是完成航天任务的主体,乘组异质性(hetero?geneity)影响了团队合作和工作绩效水平,主要包括乘组的人数、性别、国籍、语言、职业背景、文化差异等[9]。乘组异质性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的人际交流环境,有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有助于缓解因长时间在高压力、高负荷的太空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所产生的单调、枯燥、抑郁等负面情绪。一般来说,人数多的团队在技能和经验的共享、交流上比人数少的乘组更有优势。有女性成员的乘组在进行决策时冲动性低、准确性高,工作绩效水平优于全男性乘组[1]。但同时,多样的乘组结构也会引发一系列人际交往问题。例如偶数乘组在进行团队决策时就会存在争议。另外,乘组中包含女性成员时,性骚扰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NASA组织的地面模拟长期飞行实验中,就曾经发生过男性乘员强吻女性同事的情况[23]。长期飞行或地面相关实验中,由于各自的工作目标不同,不同职责定位的乘员彼此之间在无法实现妥协时,也会引起乘组内部的人际关系紧张和冲突,从而降低工作绩效[9]。

此外,跨文化差异引发的沟通障碍等人际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Santy等人对1981年到1990年的长期航天飞行任务进行了回溯性研究,这段时间共有40起人际关系问题是由于跨文化差异引起的,其中至少有5次严重影响了任务本身[24]。很多时候,这种摩擦的产生是无意识的。交流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词汇、概念、判断,甚至是闲谈时的一个笑话,虽然在本文化背景下是善意的,但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就可能是相反的意思。如果乘员之间还存在语言差异,矛盾就更难被察觉,并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情绪的变化而积蓄,直至引发冲突。当然,跨文化差异也有其有益的一面。MARS500试验的结果表明,跨文化差异提高了乘员彼此间的容忍度,并启动了乘员之间隐性的友好竞争,促进了团队合作。

(二)乘组人际关系

乘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乘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影响着整个团队的表现和任务的成败。用人际交流动力学(interpersonal dynamics)的相关理论[1,4,9]来分析在乘组内部引起人际关系问题的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团队凝聚力、领导力和时间适应性。

团队凝聚力[1,5,14]包括人际凝聚(interpersonal cohesion)和任务凝聚(task cohesion)。前者是乘员对整个乘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认识,团结乘组内部一致对外。后者是以完成任务为基础的“”,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更明显,也更具有持续性。团队凝聚力下降意味着乘员之间交流减少,彼此容易出现敌视、愤怒、引发矛盾与冲突。团队凝聚力本身也不是越高越好,凝聚力高时容易形成群体思维现象,降低乘组的工作效率,影响任务的顺利完成。在面对附加任务时,由于不必为主任务作出妥协让步,乘员自我表现的强度会增加,人际凝聚力降低,影响附加任务的完成[25]。此外,乘组内部小集团的形成也是影响团队凝聚力的一个方面,因为小集团也有着自己的“小团队凝聚力”[26]。因此,进行乘组选拔最终关注的不是人数、性别、国籍和文化背景,也不是每一个乘员的能力强弱,而是如何选择、构建一个凝聚力最大化的和谐乘组,以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

领导力(leadership)指的是影响团队、他人达成任务目标的能力[4]。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拥有不同的领导风格,差的或者无效的领导会导致团队士气下降和任务中断,甚至失败。相比较而言,短期的太空飞行任务中指令长直接对任务负责,领导权责清晰。在长期飞行以及地面实验中,理想的指令长应同时具有任务导向和支持导向的领导特质[14],并且能够在不同阶段灵活运用。例如在极地探险时,在初始阶段,稳妥的任务领导最为重要(如建设营地);在后期阶段,支持型领导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任务型领导依旧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发生应急事件的时候,领导不力可能会导致更复杂的情况出现。Nicholas和Penwell认为,适合长期空间飞行任务的领导风格和特点取决于指令长的个性特征、任务管理风格、人际关系和维护乘组的态度[27]。

随着长期太空飞行任务的不断拓展与推进,“时间适应性”[4]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乘组内人际关系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同时期乘组成员的心理状态彼此影响(一人低落进而集体低落),进而呈现一种共鸣,例如Grigogriev的四阶段模型,Rohrer的三阶段模型,Rivolier和Decamps的三级适应模型[4,9]。目前以Bechtel等人提出的“第三季现象”[26]最受关注。Bechtel认为,乘组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是一个不连贯的连续过程,不同时间段内可能产生不同的心境,乘员的情绪和行为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不论空间飞行或者地面实验时间的长短,整个密闭隔离时间的四分之三阶段是最关键和敏感的阶段,也是心理问题集中出现的时期[28]。

(三)乘组与外界的关系

乘组与外界,尤其是与地面指挥之间是通过电子设备传播的声音、文字、图像进行间接沟通保持联系的。相比于乘组内部之间,乘组与外界,尤其是与地面控制人员之间更易产生矛盾。因为在狭小密闭的环境内,乘组是一个集体,更容易向偏远而不是身边的对象表达愤怒、焦虑和厌烦。俄罗斯和美国都报道过航天员与地面指挥之间发生的敌对现象[4,9,14]。此外,由于技术原因或是人为原因,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都有可能在发送、接收或是理解信息时遇到问题,这也会引发乘组与地面控制人员之间的矛盾。

除了地面指挥,乘组在与外界其他方面的沟通中也可能产生问题。MARS500试验中,乘组与外界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对立事件。在隔离实验的中期,西班牙一所大学发表了前半程实验的结果,在文章中不职业地泄露了两名志愿者详细的私人信息。志愿者在舱内通过相关渠道得知后引起了极大的情绪波动,指令长代表整个乘组对外发出了谴责信,并在后半程集体拒绝参加该项实验。从另一方面看,这次事件团结了六名志愿者的意愿和行动,提高了乘组的凝聚力。

三、长期空间飞行中进行心理评估与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空间飞行任务中的实验条件有严格的限制,进行心理测试与研究所采用设备的体积、重量、研制及运输成本等都要予以充分考虑。纸质心理问卷可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评估研究方式,例如心理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POMS)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简易、便捷是心理问卷的优点,但对小样本的乘组而言,填写大量的问卷会引起厌烦和回避,造成测量结果失真。参加MARS500试验的志愿者就曾提出,定期完成过多的重复问卷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密闭隔离的环境。另外,乘组成员的日志可以为评定心理状态和进行后期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但缺点是具有不连续性、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而且一些重要的信息可能会被遗漏或不准确表达。监控视频的记录是对任务过程中乘员表现的真实回顾,但对于这一方法目前尚有两种顾虑[5]:一是乘员的隐私受到侵犯,容易引发伦理问题和与地面控制人员之间的冲突;二是目前缺乏一种公认的、可靠的技术手段来从视频记录中提取、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如面孔和声音所表达的情感等。MARS500试验中对乘组的视频监控只有图像记录而无声音记录,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乘员的隐私。

目前航天飞行环境中多以计算机作为平台对乘组成员进行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的测评,常见的有操作评估工作站(Performance Assessment Workstation,PAWS)、视窗航天飞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评工具(Windows Spaceflight Neuro-cognitive Assessment Tool,Win-SCAT)、迷你快速认知评估测试(Mini-Cog Rapid Assessment Battery,MRAB)、精神运动警觉性测试(Psychomotor Vigilance Test,PVT)、情绪图片测试(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s System,IAPS)等[29,30]。其中PAWS和Win-SCAT已经较为成熟,前者耗时20分钟,包括了6个认知测验和2个形容词表测验,可以评估测试个体的注意、记忆、眼手协调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心算能力等。后者耗时10~15分钟,包括了词语记忆、心算、注意维持、空间图形和空间记忆共5项内容。PAWS和Win-SCAT作为可信度较高的测量研究方法已经被应用到航天任务当中,其余的方法更多地被应用于地面相关研究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也有人设计研制了数字化虚拟环境的测试系统,如NASA的虚拟空间站(Virtual Space Station)和ESA的地球生活状态(Earth Well-being),用电子技术在视觉和听觉上虚拟出空间站和地球的生活景象,在任务前评价个体的心理状态,在任务过程中利用这一技术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寻找问题[5,12]。也有一些研究应用了特定频谱的灯光,来促进空间环境内生物节律的适应和调节[1,5,12]。然而到目前为止,此类技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尚有不少争议,仍然只是一种研究性的方法手段。很多时候,科学家还是主张获得更为客观的数据作为评价分析的依据,例如乘员在进行心理实验的同时附加记录脑电(EEG)、心率变异性(HRV)的数据[31,32]。MARS500中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腕表式睡眠运动分析仪(Actiwatch)来研究长期密闭隔离条件下认知能力和睡眠状态的变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6,7,33]。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是现今研究认知神经领域的先进方法,但由于硬件设备的限制,无法在空间飞行中应用,只能比较飞行前、后的结果。另外,近年来研制的无创近红外光谱(NIRS)可以在航天飞行环境中进行数据采集,被认为是将来长期飞行中研究心理问题的新手段[5]。

在长期航天飞行中,航天员的精神健康会影响整个乘组的团队合作及工作表现,最终将直接影响航天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空间站计划已经步入正轨,中国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即将成为现实,针对中长期飞行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对抗措施的研究将成为我国航天科研人员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就像Barbara Woolford在《载人航天飞行》一书中所说:“从人类能够出现在太空中开始,经历了复杂在轨飞行器的设计,又回到探究人类本身。”长期航天飞行中航天员的心理问题,是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注:本文受国家973项目(2011CB711000)资助。

[1] Vakoch D.A..Psychology of space exploration[R].NASA, 2009.

[2] White R.J.,Averner M..Humans in space[J].Nature 2001,409(6823): 1115-1118.

[3] Ball R.J.,Evans C.H..Safe Passage: Astronaut Care For Exploration Missions[M].Washington,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11.

[4] 张其吉,白延强.航天心理学[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

[5] De La Torre G.G., van Baarsen B., Ferlazzo F., et al.Future perspectives on space psychology: Recommendations on psychosocial and neurobehavioural aspects of human spaceflight[J].Acta Astronautica, 2012, 81(2): 587-599.

[6] Schneider S., Abeln V., Popova J., et al.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on prefrontal cortex activi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during a simulated space flight to Mars (MARS500) [J].Behav Brain Res, 2013, 236(1): 1-7.

[7] Basner M., Dinges D.F., Mollicone D., et al.Mars 520-d mission simulation reveals protracted crew hypokinesis and alterations of sleep duration and timing[DB/OL].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2.http: //ncbi.nlm.nih.gov/pubmed/23297197/.

[8] Thirska R., Williamsa D., Anvarib M..NEEMO 7 undersea mission[J].Acta Astronautica, 2007, 60(4-7): 512-517.

[9] 尼克卡纳斯.航天心理学与精神病学[M].白延强, 王爱华, 译.北京: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9.

[10] Palinkas L.A., Keeton K.E., Shea C., Leveton L.B.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Optimum Performance in Isolated and Confined Environments[DB/OL].NASA, 2011.http://sti.nasa.gov/.

[11] Palinkas L.A., Houseal M..Stages of change in mood and behavior during a winter in Antarctica[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0, 32(1): 128-141.

[12] 陈善广, 王跃.火星500“王”者归来[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13] 张其吉, 白延强.载人航天中的若干心理问题[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9, 12(2): 144-148.

[14] Palinkas L.A..Psychosocial issues in long-term space flight: overview[J].Gravit Space Biol Bull, 2001, 14(2): 25-33.

[15] Stampi C..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in space[J].J Clin Pharmacol, 1994, 34(5): 518-534.

[16] Nechaev A.P..Work and rest planning as a way of crew member error management[J].Acta Astronautica, 2001, 49( 3-10): 271-278.

[17] Derk-Jan Dijk, David F.Neril, James K.Wyatt, et al.Sleep, performance, circadian rhythms, and light-dark cycles during two space shuttle flights[J].Am J Physiol Regulatory Integrative Comp Physiol, 2001, 281: R1647-R1664.

[18] Gundel A., Polyakov V.V., Zulley J..The alteration of human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during spaceflight[J].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997, 6(1-8): 1-8.

[19] Manzey.D., Lorenz B., Mental performance during short-term and long-term spaceflight[J].Brain Res Brain Res Rev, 1998, 28(1-2): 215-221.

[20] Lathan C.E., Newman D.J..Memory processes and motor control in extreme environments[J].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 C Appl Rev, 1999, 29(3): 387-394.

[21] Manzey D., Lorenz B., Poljakov V..Mental performance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Results from a performance monitoring study during a 438-day spaceflight[J].Ergonomics, 1998, 41(4): 537-559.

[22] Manzey D., Lorenz B..Human performance during spaceflight[J].Hum Perf Extrem Environ, 1999, 4(1): 8-13.

[23] Rosnet E., Jurion S., Cazes G., Bachelard C..Mixed-gender groups: Coping strategies and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in a polar environment[J].Aviat Space Environ Med, 2004, 75(7), sect.II: c10-13.

[24] Santy P.A., Holland A.W., Looper L., Macondes-North R.Multicultural factors in an international crew debrief[J].Aviat Environ Med, 1993, 64: 196-200.

[25] Kennth L.D..Interpersonal and group processes in long-term spaceflight crews: Pesperctives from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J].Aviat Space Environ Med, 2004, 75(7), sect.II: c39.

[26] Gro M. Sandal.Cultural and tension during an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from SFINCSS’99[J].Aviat Space Environ Med, 2004, 75(7), sect.II: c44-45

[27] J.M. Nicholas, L.W. Penwell. A proposed profile of the effective leader in human spaceflight based on findings from analog environments[J].Aviat Environ Med, 1995, 66(1): 63-72.

[28] Bechtel R.B., Berning A..Polar Moods: Third-Quarter Phenomena in the Antarctic[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1, 33: 126-133.

[29] 王峻, 白延强, 秦海波, 冯晶, 吴斌.空间站任务航天员心理问题及心理支持[J].载人航天, 2012, 18(2): 68-73.

[30] 秦海波, 白延强, 王峻, 刘芳, 吴斌.载人航天飞行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0, 2: 5-9.

篇2

在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五节浮力的课后9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四题是这样的:“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哪个铁块受到的浮力大?为什么?”

对于这道题目的解答,教参书上认为是甲铁块受到的浮力大。理由是:甲、乙铁块的重力相同,其体积也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我认为这道题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学生在回答这道题目时,虽然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我还是给以肯定。很多学生都很不理解。经过我的启发,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这道题目只告诉我们两块铁块的重量相等,而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又与它们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关,还与空心部分的大小有关。这些我们不知道,可能两块铁块都是实心的;可能两块铁块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一空一实等等。这些情况我们都要一个一个的去分析,这是从它们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的多少的角度考虑。若从它们的沉浮情况考虑,就要看它们到底在液体中的什么位置而论。如果它们都处于悬浮状态,可以说两块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它们自身的重力,若一个悬浮,一个沉底,那又要看是哪块铁块悬浮?哪块铁块沉底?基于上面的种种情况,回答那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都行,这样又失去了这道题的意义,我们不妨从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多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就会有以下不同的结果:

1.若两块铁块都是实心的,那么它们的体积相等,也就是说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煤油的体积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2.若两块铁块都是空心的, 又会出现几种情况:

2.1当两块铁块空心部分体积相同时,说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煤油的体积相等,所以仍是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篇3

一、在概念教学中深入辨析

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式是v= ;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定义式是ρ= 。所以,它们都是采用了比值定义法的物理量。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运动的路程(或时间)增大或减小时,其运动的时间(或路程)也以相应的倍数增大或减小,该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也成正比例关系。而当某种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增大或减小时,其体积(或质量)也以相应的倍数增大或减小,即该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例关系。当我们熟知这一点时,一些所谓的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会变化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每一小块砖和原来相比体积减半、质量减半,但密度不会变化,因为对于这种砖来说,不论它体积有多大、质量是多少,单位体积的砖的质量都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密度一定。

二、在探究实验中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中与速度相关的重要实验是“测量平均速度”,而与密度相关的实验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尽管不同,实验原理却是相似的:都是根据它们的定义式,间接地计算出小车的运动速度和石块、盐水的密度。因此,实验步骤大体一致:先测量,再计算。分别测出两个未知的物理量s、t与ρ、v,然后根据公式v= 和ρ= 进行计算,从而得知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和某种物质的密度。

三、在公式运用中类比分析

速度的定义式v= 和密度的定义式ρ= 在表达形式上是相似的,都是分式形式且含有三个物理量,因此它们的变式也具有相似性。它们分别是S=vt、m=ρv、t= 、v= ,从表达式上可以看出,s和m相当,v(速度)和ρ相当,t和v(体积)相当。行程问题中有三种基本题型,即求速度v、求路程s、求时间t;与此相应,密度问题中也有三种基本题型:求密度ρ、求质量m,求体积v。所以,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具有相似性。

例题1:草原上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20m/s的速度向前方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5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如果野兔跑到树洞需要的时间是4s,请问它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方法一:比较路程。兔子4s内通过的路程s1=v1t1=20m/s×4s=80m;鹰在4s内通过的路程s2=v2t2=50m/s×4s=200m。

鹰和树洞之间的距离为130m+80m=210m。

s2

野兔能安全到达洞口,鹰追不上。

方法二:比较时间。鹰飞到树洞口所需的时间t=s/v= =4.2s,野兔跑进树洞所需时间4s。

t>4s,

野兔能安全到达洞口。

方法三:比较速度。设鹰在4s内能飞到树洞口,则速度应为v=s/v=210m/4s =52.5m/s,而鹰的实际速度为50m/s。

50m/s

野兔可以安全到达洞口,鹰追不上。

例题2: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8×103kg/m3)

解法一:比较密度。求出球的密度与铁的密度相比较,ρ铁=7.8×103kg/m3=7.8g/cm3。

ρ球= = =3.9g/cm3。

ρ球

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比较质量。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的质量与铁球的质量相比较。

m实=ρ铁V球=7.8g/cm3×40cm3=312g。

m实

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体积。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体积与已知铁球的体积相比较。

V实= = =20cm3。

篇4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采取行政手段外,迫切需要设计一条突出实验教学的课堂思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受教材内容、学生基础教师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模式。但课堂教学思路的清晰、科学与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由于受抽象思维的局限,开展实验探索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启发教学原则,我们设计了以突出实验教学为宗旨,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思路,即:情境问题猜想探索结论深化运用练习作业。

其各个环节的说明如下:

1.情境:是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漫画或进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如《浮力的利用》一节,可先安排“空心牙膏片在水中的浮沉”的学生小实验,起到激发求知欲和复习旧知识的作用。然后将空心牙膏片改变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空心牙膏片进行受力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找出物体浮沉的条件。

2.问题:从物理情境中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在《什么是力》一节,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谁能给力下个正确的定义?”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尽管学生的定义不太严密,但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力的定义。

篇5

(2)在甲球的空心处有的适量酒精,使甲球也可在水中悬浮,求酒精的体积和空心部分体积之比(ρ酒精=0.8╳103kg/m3).

分析:基于利用方程组的解题思路,我们先假设甲球的体积为V甲,乙球的体积为V乙,两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均为Vo,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甲球放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甲球里面酒精的体积为V酒精.

   接下来的思路是如何根据题给条件利用相应的物理原理列方程了:

  (1)根据两球的质量相等的条件有:ρ甲(V甲-Vo)=ρ乙(V乙-Vo)-----(1)   (2)根据乙球恰好在水中悬浮的条件有,由重力等于浮力得:ρ乙(V乙-Vo)g=ρ水V乙g----------(2)

  (3)将甲球放入水中后因它是处于悬浮状态,所以它的重力也等于所受到的浮力, 于是有:

  ρ甲(V甲-Vo)g=ρ水V排g---------(3) 

  (4)甲露出水水面的体积和甲的总体积之比等于:(V甲-V排)/V甲-----------(4)

  由上可见为了解答第一小题,列出了3个方程(第四式是本小题要求的结论),涉及到V甲、Vo、V乙和V排等共四个未知量,解起方程来也是挺复杂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是只有这样才符合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所谓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是每一物理现象都符合一定的物理规律,即符合某一物理定律,我们中学里学物理的任务是用学过的物理原理去描述物理现象,将来如果是研究物理的话,就要倒过来:根据你所发现的新的物理现象,去总结规律了.何况进入高中后,解物理题时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如果能在初中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未来高中学习物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个方面.

   当你把物理题中给出的条件一一用物理公式把它表达出----即把它"翻译"成数学方程时,其实你就基本上完成了出题者交给你的任为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解数学方程的事情了.这样的解题方法,只要题目没有出错,列出未知数再多,都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一一消去,达到成功的彼岸:

  (1)将甲、乙的密度代入1式,得V乙=(V甲+Vo)/2.

  (2)将乙和水的密度代入2式得:8(V乙-Vo)=V乙从而得:7V乙=8Vo,再把(1)中得到的V乙代入左式,又有:

  7V甲+7Vo=16Vo Vo=7V甲/9

  (3)把Vo=7V甲/9代入方程(3)得V排=4(V甲-7V甲/9)=8V甲/9,这样一来最终结果为:

  (V甲-V排)/V甲=(V甲-8V甲/9)/V甲=1/9

  对于第二小题,只要根据甲球的空心部分加了酒精后能悬浮在水中,甲球和酒精的总重量等于它们所受的浮力就可搞定:

篇6

让学生自主分析试卷,统计错误率高的题型,分析错误原因,自我订正,总结反思。建议在上评讲课之前就把评好的试卷发回给学生(也可利用评讲课中的前10分钟),让学生自主分析试卷,总结重点及考点,展示各试题的错误率,分析易错点,找出错误原因,自我更正并总结反思,明白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在讲评课中带着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和听讲。

以下面一道选择题为例:

下列各项有关超声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超声波是电磁波

B.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超声波不能通过真空

D. 超声波可用来消毒日常的饮用水

注:正确答案选C。

学生分析试卷,统计高错误率的题型:本题是本次考试得分率较低的选择题,错选A的学生最多。

分析错误原因:错选A的学生最多,其原因是学生将超声波与电磁波混淆,此类题属于易混淆题。

学生反思:如何做好易混淆题?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要通过对比彻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小组讨论,总结超声波与电磁波的区别和联系,请一个学生写在黑板上,如下:

二、类似题练习(或逆向思维题的练习)

类似题练习:找与本题所考知识点相同的另一些题来让学生练习,加以巩固,从而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做到熟能生巧。

例如:下列有关电磁波和声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 3 ×108m/s

B. 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

D. 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逆向思维题的练习:有时还要逆着本题的思路出些练习,将条件与结果互换,或者将条件变为相反,让学生做到逆顺自如。

对于物理试卷中的过程题(例如计算题、实验题),可采用以下步骤:展示错误找出错误分析错误反思解题方法同类题训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学生考试中的错误就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老师讲典型错误展示,让学生找出错误,分析错误,订正错误,从而达到认知结构的重组。以下题为例:

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g取10N/kg,求:(1)空心铜球的重力;(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展示错误:用实物投影展示典型错误的答案,不宜用本班学生的,找其他班学生的答案,或者用数码相机拍下典型错误的答案,放到课件中展示。

找出错误:学生找出错误,不能用铜的密度乘以铜球的体积来计算铜球的质量。

分析错误:因为题中铜球是空心的,铜球所含铜的体积自然比铜球外形的体积小。只有铜的密度乘以铜的体积才是铜的质量。

反思解题方法:本题不知铜球所含铜的体积,所以不能通过密度乘以体积来计算质量。此法不通,换用它法。抓住“悬浮”一词,悬浮的物体受力平衡,即G球=F浮,又根据F浮=?籽液gV排算出F浮。或因为“悬浮”可知

?籽球=?籽水,然后根据M球=?籽球V球求出M球,再根据G球=M球g求出G球。

同类题训练:一铜球其质量为16.8kg,体积为3dm3。试判断是否空心?若是空心,其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若将此球放入水中,它的状态是怎样?(g=10N/kg,铜的密度为8.9 ×103kg/m3)

三、扫描投影正确规范的答案

扫描投影正确规范的答案既表扬了好的学生也能让其他学生学习规范的表述。如以下面作图题的答案为例进行投影,学生就可以很规范地表述作图。

篇7

1.1利用实验,引入新课知识教师提问和演示:

(1)提问:若将一个柠檬放入水中,柠檬会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果:柠檬浮在水面上)

(2)提问:柠檬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为什么不沉到水底?(因为柠檬受到浮力)

(3)提问:若从柠檬上削一小块皮,把削下的柠檬皮放入水中,柠檬皮会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有趣的是:柠檬皮竟然沉入水底)

柠檬和柠檬皮在水中分别出现浮在水面和沉入水底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这些有趣的现象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浮力”知识.(由此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物理问题和实验结果,激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创设情境,体验浮力存在

体验活动1让学生用手在空中托起质量约为1千克的石块,体验石块对手的压力.然后,用手托着石块慢慢地浸入水中,体验石块对手的压力有何变化?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多,体验石块对手的压力有何变化?这说明什么?(答案:石块浸入水中后,石块对手的压力变小;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多,即石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多,石块对手的压力越小,因为石块的重力始终不变,可以推知石块受到向上的浮力不仅存在而且变大)

体验活动2将一个空矿泉水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面盆里,让学生用手把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体验空矿泉水瓶被喝胨中的体积越多,手对空矿泉水瓶施加的压力有何变化?这说明什么?(答案:空矿泉水瓶被压入水中的体积越多,即空矿泉水瓶排开水的体积越多,手对空矿泉水瓶施加的压力越大,这说明空矿泉水瓶受到向上的浮力不仅存在而且变大)

体验活动3用一细线拴住某一小石块,挂在一弹簧秤上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并记下弹簧秤指针的位置A,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秤指针的位置B(示数为F拉);改变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再把小石块置于空中(弹簧秤指针会重新回到位置A),用手托起小石块,使弹簧秤的指针从位置A回到位置B.学生讨论并总结:该小石块受到浮的力有多大?此浮力的方向如何?(答案:引导学生利用力的平衡知识得出: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F浮为弹簧秤在位置A和位置B对应的示数之差,即F浮=G-F拉,这可以作为测量浮力的一种基本方法;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石块受到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体验活动4释放氢气球,让学生感受氢气球自动升空的过程,并思考:氢气球为什么会自动升空?(答案: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浸在液体或者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物体排开液体或者气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设计意图:构建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浮力的存在,并体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1.3操作实验,确定浮力方向

学生制作如图1所示,取一个大号矿泉水瓶,切割并取下面一部分,用一条有色细绳穿过瓶底,使细绳穿过瓶底的位置靠近瓶底边缘,在位于瓶内的细绳端头固定一个浮子(如立方体泡沫塑料或者一个乒乓球等)作为研究对象,浮子在瓶内装水后能拉直细绳,在该细绳的另一端(位于瓶底外的空气中)挂一重物将细绳拉直,再在瓶内和瓶外的边缘分别挂一重垂线,即做成一个可以展示浮力方向的演示器.

操作实验向此矿泉水瓶内加水,使浮子拉直瓶内的细绳,观察瓶内、瓶外四段细绳静止的位置会出现什么情形?再倾斜矿泉水瓶到不同位置,观察瓶内、瓶外四段细绳的静止位置又会出现什么关系?(实验结果是:矿泉水瓶无论处在正立还是倾斜到不同位置,瓶内、瓶外的四段细绳静止时始终保持平行或者重合)

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看到的瓶内、瓶外四段细绳始终保持平行或者重合这一现象,同学们可以推知浮力的方向在哪儿?(答案:物体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制作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在找到浮力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4观察实验,探究浮力原因

装置介绍如图2所示,这是我们制作的探究浮力原因演示器,它是一个双层玻璃容器,由玻璃分成内外两个独立空间,内层玻璃容器底部开了一个正方形的小孔,该小孔把内外两个独立空间连接起来;另以一个空心正方体作为研究对象,其底面积略大于内层玻璃容器底部开的小孔面积,空心正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由弹性透明薄膜组成,其前后两个面由轻质透明塑料板制成,并分别紧密连接一段有适当长度的塑料软管(如医院用于打点滴的输液管,塑料软管用于确保空心正方体内部的压强始终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该空心正方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教师演示将该空心正方体放在盛有水的面盆中,展示该空心正方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猜想若将空心正方体紧密盖住内层玻璃容器底部的正方形小孔,让空心正方体前后两面上塑料软管的开口端置于玻璃容器外,再用手压住空心正方体,向内层玻璃容器倒水,并让水淹没空心正方体到某一深度,再松开手,猜想:空心正方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并说明你猜想的理由.

观察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1)松开手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正方体竟然沉在水底不上浮;(2)空心正方体左右两个面上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相同,上表面处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较小,下表面处弹性薄膜没有发生形变.

学生讨论(1)此时浸没在水中的空心正方体为什么不上浮呢?(答案:从各表面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可以推知,空心正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两对平衡力,它的上表面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但它的下表面不受水的压力,因为水没有对空心正方体施加竖直向上作用力,即空心正方体此时没有受到浮力,所以,它没有浮起来)(2)如果空心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为S,其上底面离水面的深度为h,水的密度为ρ水,上底面受到水的压力F是多少?(答案:F=ρ水ghS,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学生思考与讨论若向外层玻璃容器中加水,使空心正方体浮起来,在外层玻璃容器中加入水的深度应该满足什么要求?

观察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1)只有当空心正方体下底面离外层玻璃容器中水面的距离h下,大于空心正方体上底面离内层玻璃容器中水面的距离h上到某一值时,空心正方体才会上浮.

(2)空心正方体在上浮前,其左右两个面上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依然相同,上表面处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也较小,但下表面处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较大.

学生讨论该空心正方体在上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是多少?[指导学生得出:该浮力的大小为F浮=F向上-F向下=ρ水g(h下-h上)S,其中F向下、F向上分别是空心正方体上、下表面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水的压力,h上、h下分别是空心正方体上、下表面离内外层玻璃容器中水面的距离,ρ水为水的密度,S为空心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该物体下表面施加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该物体上表面施加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液体施加的浮力,也是产生浮力的根本原因.

(2)只有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才会上浮.

设计意图利用自制的“探究浮力原因演示器”,通过指导学生猜想思考、观察实验、交流研讨,在引导学生掌握浮力产生原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1.5利用问题,研讨新知应用

学生研讨1开始上课时,看到一个柠檬可以浮在水面上,但从柠檬上削一小块皮放入水中,柠檬皮竟然沉入水底.这是什么原因?(参考答案:柠檬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浮在水面上;柠檬皮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沉在水底)

学生研讨2 海上的漂浮城市是人理想的居住天堂,它可以一直漂浮在海上,漂浮城市的人们可以天天享受清新的海风和全景的海洋,他们以太阳能和波浪能为能源,城市内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环保.如果你是漂浮城市的设计师,你应该考虑的浮力问题是什么?(参考答案:漂浮城市受到海水的浮力应该大于漂浮城市的最大总重力)你还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请查阅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研究报告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研讨3学生分组制作孔明灯并研讨:为了使孔明灯快速升空,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办法?(参考答案:减轻孔明灯的重力;增大孔明灯排开空气的体积;增大灯内火苗在单位时间内的供热量等)

设计意图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求解,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引导总结,把握知识要点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然后板书:

(1)浮力:是浸在液体或者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2)物体排开液体或者气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浮力的测量:F浮=G-F拉,G和F拉分别是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对弹簧秤的拉力.

(4)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6)浮力的本质:F浮=F向上-F向下,其中F向上、F向下分别是物体下表面、上表面受到液体或者气体在竖直方向上施加的压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教学体会

在“认识浮力”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物理知识达到同步发展.该教学设计方案已经在岳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篇8

1.精心设计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学生作为年轻人,总是对新奇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如上“大气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先演示了一个课本中没有介绍的实验,即用一支大试管装满水,将一支稍小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中,而后把大小试管倒过来。结果,小试管不仅没有掉下来,而且还会徐徐往上升。这一出乎意料的现象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为什么,因而对新课教学兴趣盎然,并产生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动手实验一番的愿望。比如设计“低压沸腾”、“纸盒烧水”、“瓶吃鸡蛋”、“分子间作用力”、“摩擦起电”、“水果电池”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精彩异常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创设宽松环境,引导学生质疑,启迪创新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问题、新知识与教材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敢于批判性地质疑、实践、验证。引导学生去探究新问题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与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课内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在教学中,多用启发式及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在习题课教学中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设想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一质量为5千克、体积是2立方分米的铜块,问此铜块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可以分别从质量、体积、密度三方面来讨论铜块是空心还是实心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解题能力,更能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不要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3.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自由遨游,通过亲身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从而真正领会物理学科的精神与真谛,获得学习的愉悦感,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笔者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音叉的振幅不易观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②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③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再比如:在讲光的镜面放射与漫反射时,笔者并没有让学生取来平面镜来完成镜面反射。结合生活中雨后迎着月光与背着月光走路时,判断地上水坑的依据,利用亲身体验来教学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迎着月光走路时,笔者让学生讨论看到的明亮的与灰暗的区别。同学们讨论结果明亮的是水,这时笔者告诉同学们,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它的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这时,眼睛就会感觉光线特别明亮。这种反射就为镜面反射。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凹凸不平,它的反射光线虽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但会变得向各个方向射出,进入眼睛的光线比较少,眼睛就会感觉光线灰暗,这种反射就为漫反射。背着月光走路时,笔者让学生讨论看到的区别。同学们讨论结果黑的是水,这时笔者告诉同学们,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它的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这时,眼睛就会感觉有水的地方特别黑。月亮光平行的射到凹凸不平,它的反射光线变得向各个方向射出。但有少量光线进入人眼,这时,眼睛就会感觉无水的地方虽然暗但是可以看到。通过这种生动而又直观的亲身体验解解,学生们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二种反射的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亲历与体验,珍视学生的个性感受,学生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诱发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系统工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习情境,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丹.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力素质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

篇9

分析 在前面学习中我们知道 ρ=m/V中的三个物理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直接求出第三个量。(物理题解中一定注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与统一)

解 (1)ρ=mV=16.02g1.8cm3

=8.9g/cm3=8.9×103kg/m3

(2)根据 ρ=mV推导出m=ρV=8.9×103 ×9×10-6=80.1×10-3kg=80.1g

又:在(2)的解法中,可灵活应用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质量和体积成正比的比例式解答

即 m1V1=m2V2

求出m2=80.1g

拓展练习 (1)1毫升水,1升水和1立方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均匀铝箔,如何用天平和刻度尺测出其厚度?

2 密度与鉴别物质

例2 有一白色金属收藏品,它可能是白金或银或铝制成的,为了鉴别它的制造材料,人们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23.1g再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2.2cm3,试问它是由什么制成的?

分析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它能代表一种物质,我们能求出密度值,对应查表就可以知道它是什么材料了。

解 ρ=mV=23.1g2.2cm3

=10.5×103kg/m3

根据密度值对应查表得

ρ 银=10.5×103kg/m3

这种金属是银。

拓展练习 (1)传说中阿基米德鉴定工匠为国王打制的金冠中掺有白银,怎样用密度知识鉴定金冠中掺有其它金属?

(2)金银手饰市场上假货太多,如有人请你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给他鉴定一下他所买的金项链是否是纯金的,你能吗?用什么方法?

3 密度与样品问题

例3 有一节油车装30m3的石油,从车中取出30mL的石油,测出质量为24.6g,求(1)这种石油的密度是多少?(2)这节油车装多少吨石油?

分析 由于取出的一小部分样品的密度和整个油车中的石油的密度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所取出的样品和总量是同种物质,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个量(样品)求总量。

解 ⑴ ρ1 =m1V1=24.6×10-3kg30×10-6m3

= 0.82×103kg/m3

⑵ ρ总= ρ 1 (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m总= ρ总V总

=0.82×103kg/m3×30m3

=24.6×103kg=24.6t

与例1(2)相同,可以用比例式求解 即:

m1V1=m总V总 求出m总或 V总

拓展练习 (1)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2)为了测定1998年长江洪水中的泥沙含量(即每立方米水中含泥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研究人员共集了40dm3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kg,已知干燥的泥沙的密度ρ=2.4×103kg/m3,试求洪水中的泥沙含量是多少?

4 密度与容积问题

例4 某一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是3.4kg,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后总质量为2.8kg,若用该容器装满盐水则测得总质量为4kg,求:(1)此容器的质量是多少?(2)所装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分析 对于同一个容器,容积是不发生变化的,无论是分别装满哪种液体,这几种液体的体积都是相等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种液体,由于密度不同质量自然也就不同,根据测液体质量(总量除匹)的方法m液=m总-m容器就得到液体净质量。再利用体积相等建立等式方可求解(也可以直接用体积相等,质量和密度成正比的比例式求解)

解 (1)设容器质量为m

m水=3.4kg - m

m酒精=2.8kg - m

V水=m水ρ水

V酒精=m酒精ρ酒精

根据题意可知

V水= V酒精

=3.4kg-m1×103kg/m3

=2.8kg-m0.8×103kg/m3m

= 0.4kg

(2)同样的道理 v水= v盐水

m水ρ水=m盐水ρ盐水

解得 ρ盐水=1.2×103kg/m3

拓展练习 (1)一空瓶能装1kg的水,那么它最多能装多少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一个瓶能装1kg密度为0.8×103kg/m3的油,则它最多能装多少水?

(2)一杯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00g,将一石块放入杯中,总质量增加了15g,再将石块取出,此时杯子与水总质量为190g,求石块的密度。

5 密度与空心问题

例5 用天平测得一铁球的质量是158g,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时,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40g,求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分析 (1)从密度角度去鉴定。利用它排出水的质量可以计算球的体积,再根据公式求出密度,如果求出的铁球的密度与铁的密度相同,它是实心的。(2)比较40cm3铁的质量与铁球的实际质量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3)比较158g铁的体积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判定它的空心还是实心。

解法 (1) V球= V水=m水ρ水=40g1.0g/cm3

= 40cm3

ρ球 =m球V球=158g40cm3

= 3.95g/cm3

ρ 球< ρ 铁

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 (2) V球= V水=40cm3

m实心= ρ铁 V 球=7.9g/cm3×40cm3

=316g

m实心 >m球

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 (3) V球= V水=40cm3

如果球是实心的

V铁 =m球ρ铁=158g7.9g/cm3

=20cm3

V 铁< V 球

铁球是空心的。

拓展练习 (1)有一正方体铝制品边长为2dm,用天平测出此铝制品的质量为10.8kg,问此铝制品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求铝制品的总质量为多少?

6 密度与漂浮问题:

结合浮力的应用可知,漂浮现象中物体有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物体的平均密度是小于液体的密度的,但因为漂浮中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即可以推导:

F浮=G物

ρ 液 g V 排= ρ 物gV物

ρ液gnmV 物 = ρ 物gV物

ρ物=nmρ 液

篇10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初中物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这种课堂环境的重组和优化,必然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探究性学习”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革而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且这种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物理新教材之中。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的知识或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取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我校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课题组全体教师以理论作指导,通过“两引一放”即引进模式、引导探究、放手探究的程序,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构建了以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模式及评价体系。

一、构建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根据物理学科知识与课型特点,我们将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分为:实验式和理论式。

1.实验式 所谓实验式探究,就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做实验来解决提出的科学问题的一种探究方式,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规律原理探究

规律原理探究是根据物理规律、原理等,先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猜想,再通过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分析论证来证实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归纳为“八步教学法”,其流程图如下:

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拓展延伸

如案例1: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置情境: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后,乒乓球从水中浮起来,将比乒乓球小的铁球放入水中,铁球沉入水底。

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猜想出了可能与物体的密度、物体是否空心,物体形状等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了以下实验:①将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铅球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得到的浮力。②将不同体积的铁块浸入水中,测量其受到的浮力。③将同样大小橡皮泥做成实心和空心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状态。④将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成球形和方形放入水中,测出其受到的浮力。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分别按照以上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了以下测量结果或观察结果:①将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受到了浮力相等。②将不同体积的铁块浸入水中,体积大的受到的浮力大一些。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成空心的比实心的受到的浮力大。④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成球形和方形受到的浮力相同。

分析论证: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评估交流:学生对自己在实验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其中一组在总结自己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组内的同学之相互协作,配合得当,并找到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橡皮泥取同样大小的时候并未完全相同,在做成空心时开始并没有漂浮在水面上,重做时,橡皮泥沾上了水,给实验带来了一些影响。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过程知道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进一步延伸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关系,学生再次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测量设计探究

测量设计探究是针对物理教材中的测量问题,依据物理原理,通过设计多种测量方案,进行实验,而设计的一种探究方式,我们归纳为“五步教学法”,它的流程图如下: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评估交流拓展延伸

案例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设计实验: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了以下实验方案:①用电功率表,直接测出。②根据公式P=W/t,记录电能表上铝盘转过的周数和记录时间来测量计算得出其电功率。③根据公式P=IU,通过用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测电压来测量计算电功率。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由于第①种方案实验室没有电功率表,学生按照第②种和第③种进行实验。

评估交流:学生通过实验评估得出,应用第③种方案测量既快又方便。

拓展延伸:通过实验,学生已经发现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可以很方便地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如果实验中只有电流表(或者只有电压表)能不能测出其电功率呢?学生讨论分析具体的方案。

2.理论式 科学探究不仅是动手做实验,但如果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做实验,那是对“探究性学习”认识上的肤浅,理论式探究对于培育学生科学的研究思维方式和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有极其重要作用,我们将理论式探究分为两种以下模式:

数理推导法

数理推导法是学生在情景基础上,发现问题,通过建构数理模型,充分运用数理知识从理论上推导出物理定律、原理等,它的流程图为: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建构数理模型理论推导得出结论验证猜想

信息收集法

其流程图为:问题提出分组收集信息资料交流评估

如案例3:问题提出:很多交通事故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引起,交通法规中有哪些与之相关的规定?

分组收集信息资料:布置学生分组收集信息。

交流评估: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课堂交流,看谁收集得更全面。

要搞好上述课堂“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们领悟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学生。教师要利用空余时间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知道学生对本章本节内容哪些感兴趣,想知道什么,想干什么,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何等,这样做其目的是使教师更充分利用信息、教具、学生已有知识,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适应学生,更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2.充分挖掘教材,整合资源。“探究性学习”不是不重结果,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建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潜力,整合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设施、信息、教师等)要发挥群体优势。

3.要有勇气摒弃应试教育模式,有信心战胜困难。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总有相当部分教师(特别是初三教师)总担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会影响中考成绩,总感觉“探究性学习”课堂闹嗡嗡不成体统,教师好像是配角,势必给学生一个误导信号──放任自流。这就需要教师看到教育发展趋势,认识到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有勇气拼弃应试教育做法,大力进行实验改革。当然,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教师要知晓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困难,一定要有战胜这些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构建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模式──实践式探究

实践式探究是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调查、实验、制作、创造等方式,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探究方式,我们根据课外“探究性学习”特点,将实践式探究总结为以下三种模式:

1.调查探究

主要是学生在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应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课题,它的基本流程图如下:

选题制定方案社会调查撰写结题报告评估交流

2.实验探究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放手让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日时间,自找器材动手进行一些实验探究,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其流程图如下:

学生选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估

3.制作探究

制作探究是教师提出一个技术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制作去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评价能力,其流程图如下:

提出问题制订方案动手制作评估交流

如案例4:自制温度计

①提出一个技术问题:如何制作一支液体温度计,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气温的高低。

②制订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进一步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设计建议并制订解决方案,学生经过交流讨论、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配制一定量的有色水,装入小盐水瓶中,并盖紧带孔的橡皮塞,用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玻璃管装上热水,振荡一下后,倒掉热水,迅速地通过橡皮塞上的孔插入到有色水中一定深度,玻璃管温度下降到常温后,管内就会上升一段水柱。

方案二:与方案一大同小异,但管内形成水柱的方法不同,把玻璃管封闭的一端放在火焰上烧烤一会儿,再迅速插入到有色水中一定深度。

方案三:与前面方案一,用两端开口的玻离管插入有色水中,在上端接一带止水夹的软管,用抽气机抽出或用嘴吸出软管内的一些气体,有色水就会在软管内形成水柱,然后用止水夹夹住软管。

方案四;同前面方案三,用手压挤塑料管的封闭端(塑料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弹性较大),插入有色水中一定深度,放开手,有色水就会在塑料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为了确保不漏气,用凡士林在塑料管四周涂一周。

上述是我们探讨出的课外“探究性学习”的几种模式,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进行课外“探究性学习”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充分开放学校资源。特别是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在校时间长,只有实行学校资源(如微机室、实验室等)开放,才能给学生提供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的场地、器材等,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2.充分放手学生活动。教师在引进探究性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此类探究后,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感兴趣的问题,自主探究,不要担心学生探究失败,失败也好,成功也罢,都有益学生,正是探究中吸取失败教训,或成功之经验,在争论中思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依重学科知识,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且评价指标单一,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起不到促进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针对“探究性学习”特点,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本着突出“一个中心”,遵循三个原则,实施“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一个中心:即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遵循三个原则,即:

①评价内容的灵活性:学生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实验因子,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活动经历、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创新实践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其灵活性。

②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在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中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等方式结合,在形式上有笔试、口试、观察、交流、动手制作、实验、竞赛等。

③评价过程的发展性:以往传统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探究性学习既注重阶段形成性评价,又注重终结性评价,可通过建立档案袋式的评价反映出学生个性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确立并实施了“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即阶段形成性测试+探究性学习课题+日常评价。

阶段性形成测试分双基知识题、探究性学习题、创造能力题、感受与体会题四个部分。

探究性学习课题从选题、计划、实施、论证等方面评估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

日常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参与探究活动的情感态度与研究能力、知识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我们制定了学生物理学习评价表(附后表)(每学期进行两次评定),评价结果作为日常评价成绩,根据以上评价体系,我们将学生个体在不同时期的阶段性形成测试、探究性学习课题及日常评价资料按时间顺序装入学生档案袋中,学期结束三者综合作为学生本学期的终结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成绩二阶段性形成测试×35%+探究性学习课题×35%+日常评价×30%。

通过在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构建“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及“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我们发现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1.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这些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而且使学生从探究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于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从而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单一“考试分数”的评价方式,使原来操作能力强,但考试分数低的同学树立了自信心,也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使原来动手能力不强但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因此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2.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施“探究性学习”前教师感觉学生学习沉闷、思考不主动、知识偏重于机械记忆,学生中考成绩低下,实施“探究性学习”以后,通过科学探究,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了科学研究方法,受到了科学价值观的熏陶。我们发现学生对新课程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了,并要求主动做实验、多做实验、自觉地进行课外调查、制作。

3.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探究性学习”实施以后课内课外强调学生的自主、开放,教师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在有限时间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促使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加强交流协作,在实践中努力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评价内容

按优良中差分为四等,分别取5、4、3、2

自评

组评

师评

综合

态度

1.主动、较主动、一般、不主动

2.合作、较合作、一般、不合作

3.认真、较认真、一般、不认真

1.特别留心观察、留心观察、一般、不留心观察

2.善于发现问题、能发现问题、一般、不能发现问题

3.善于设计实验方案、能设计、一般、不能设计

4.能很好完成实验、能完成、一般、不能完成

5.能设计质量较高的实验报告、能设计、一般、不能设计

6.善于分析归纳、能分析归纳、一般、不能

7.善于反思实验、能反思、一般、不愿意

8.善于表达自己观点、能表达、一般、不能

1.能很好通过研究获取、能通过研究获取、死记硬背、什么都不愿意

2.知识掌握很牢靠、牢靠、一般、不牢靠

3.能应用知识很好解决问题、注重知识应用、一般、不注重知识应用

1.能充分利用资源、能利用、一般、不能利用

2.能经常虚心求教、能请教、一般、不愿请教

3.能撰写较高质量的论文、能撰写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能撰写、不能

4.能设计动手做有一定水平的小制作、能设计动手做、能动手、不能

5.经常做小实验、不经常做、做过、不做

篇11

1.强化生活情境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性,创设有趣、新奇,并且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相关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实例,利用自动喂水器、高压锅、打气筒等,让学生感受到相关概念与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探索大气压的欲望.为了深化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常见物品,如一个软管与两个水瓶进行模拟演示,并提问:将盛满水的水瓶放在高处,将空瓶放在低端,怎样才能让水自高处流向低处?此时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认为可以通过导管进行引流.这样可行吗?先让几个学生尝试,其他同学在一旁观察,然后分析成功的原因.当软管进入水后,因为内部气压是0,没有外部大气压,此时液体就能利用大气压进行倒流.又如,在讲“杠杆”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某天,同学们驾车去旅行,路过某山路时,发现路前有一块大石头,将道路阻挡,此时车辆很难正常通行,而这条路又是必经之路,该怎么办?此时学生会想:大家一起搬动.新问题随之出现,怎样搬?要求学生转动大脑进行思考,此时课堂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学生想到用一根棍子将石头撬开,从而过渡到杠杆内容,并且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杠杆原理与相关知识点上.

2.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教师通过情境预设的形式,将学生熟悉的相关问题变成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并发现问题.参与问题情境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成直观的形式,促进知识链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将问题贯穿到学习中,在精心设问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问题为重点的教学,是以问题为重点,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提出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坐过船吗?对于轮船,你们有什么建议与疑问?思考后,学生有以下疑问: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为何以铁块为原材料的轮船不会下沉?轮船是实心还是空心?为何货物越多船越下沉?轮船能像汽车一样行驶在水面吗?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聚精会神聆听的同时,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提高了学习成果.

二、因材施教,改善合作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学习是一项动态的过程.为了让课堂更加有致,必须促进师生整合,在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对相关内容进行延伸与剖析.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先明确师生分工,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资源,带领学生分析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产生的条件,完成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利用实验解决问题.如,引导学生用力压住桌面,手掌静止,然后用手掌向前用力,以方便手掌滑动;让两根手指模仿人体走路的姿势,以感受摩擦力.

篇12

一、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解题习惯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人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记忆。

其次,根据认知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框架,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本人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7∶45早读课,老师从营山到济川的距离是6km,如果骑摩托车的平均速度是10m/s,问老师7∶4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本人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注重一题多解

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中,本人选了一道习题,也是比较典型的例题:一个铁块体积为50cm3,质量为200g,试判断这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空心体积为多大?这个题本人介绍了比较质量比较价格政策体积还有比较密度的三种方法。又如密度应用练习,本人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本人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三、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

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本人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

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增设梯子,分化难点,层层推进的方法,突出解题方法及思路,把学生引入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一滑轮组把重为20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0N,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本人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在绳子自由端求总功、②在重物提升时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难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知识的飞跃。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协作关系,而且还应分散难度,以期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

参考文献:

篇13

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各个版本都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可以说确实实现了寓教于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材难度明显降低,计算题例题及练习题的数量明显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真的减轻了,知识面也拓宽了,这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但是,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都有同感――近几年来学生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能力明显较差。这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时往往只注意到浅层次的认识,只做到表面的理解,淡化了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训练,缺乏必要的变式练习,在问题的训练上只停留在代代公式,没有了系统化、程序化的训练,这就形成了解题方法的思维障碍,没有完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即技能)的转化。可是,计算题在初中物理多数章节的测试题、中考试题的题型中独树一帜,它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的阅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语言归纳及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真正是一题多用。但是,许许多多的学生在计算题上却是一个弱点,很多学生面对计算题是望而生畏。因此,在各次的作业及考试中,不少的学生对待计算题都是不做。而在这几年的重庆市中考中,满分80分的试题,计算题大约占了22分,这个比例是27.5%;如果把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的计算题加在一起,计算题大约占了40分,这个比例就是50%。可见,初中物理计算题在对学生的考查上占了非常重要的一席。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容面对计算题呢?我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解计算题各个环节进行剥丝抽茧,条分缕析,最终提高学生解计算题的能力。现将我所采用的方法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教学中要分梯度、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解计算题信心和成就感

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一做物理计算题心中生畏,恐惧焦虑,心理动机处于关闭状态,信心树不起,干劲提不上,动力启不动,严重地影响计算题的教学质量.分梯度、分层次教学就是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获得解计算题的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尽量把问题的难度分解,将一个大问题变成若干个梯度较小的问题,使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大,这样可鼓励并激发学生尽量多地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计算题的教学过程中。

1、教学中要分梯度、分层次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的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学生通过教师精选的例题讲解能掌握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

例1:甲灯标有“6V3W”字样和乙灯标有“9V6W”的字样,如果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伏?

本题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大家将此题改编,把它分解成若干个梯度较小的问题.(1)甲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2)乙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3)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后,不断加大电路两端电压,哪盏灯先烧坏?(4)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伏?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体会题目难度由浅入深,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领会解计算题的系统思维。

2、作业设计也要分梯度、分层次。教师除在课堂上进行梯度分层教学外,课后作业布置也可以进行梯度分层.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一定要精选,难易要适度,题量要适中,可按各层次学生而做不同的题目.即:教师可以多选一些题目,在同一类型的题目中精选合适的计算题进行改编,达到既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减轻课余负担的目的。

例2:“把质量为108g的铝制成体积为50cm3的球,问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教师在布置给学生做时要求是这样的:层次较低的学生用一种解法完成此题,层次中等的学生用两种解法完成此题,层次较高的学生除完成题目的问题外,再加一问:“若此球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满自来水,则自来水的质量是多少kg”。

二、注重审题方法和分析技巧的训练。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物理计算题带有一定情景,它要求学生从题目文字中提取信息,甄别物理条件,确定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物理场景,寻找物理现象在变化过程中的规律,直到解决问题.在多数情况下,传统的训练直接给出了简化后的研究对象及物理情景,因而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学生缺乏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场景的识别能力和理想化的处理能力.我个人认为:初中物理计算题的题型是万变不离其宗,应交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审题方法和分析的技巧,具体步骤如下:

1、会“读题目,知题型”

“读题目,知题型”是指如何解读题目,了解题型,这是解题的关键一环。在任何题目中,都有一个适当的情景,读题时可了解题目所含的逻辑规律,弄清所述物理问题的知识点属于哪种题型。

例3: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两栖步兵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战车的质量为20t,着地总面积为4m2。求:

(1)战车的重力。

(2)战车在天安门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不计车上人的质量)。

(3)在一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Pa,则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读完题目就可以知道:(1)问是求重力大小;(2)是固体压强;(3)是液体压强,即可套用相应知识点解题。

2、会“找题眼,摆条件”

“找题眼,摆条件”是指如何从题目中,找出物理知识的重要字眼,以判断物理公式的使用情景,这是巧解题目中的重要的一环。如,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漂浮、悬浮都属于二力平衡状态;固体、液体的压强等关键字眼,做题者就可轻松地从题目中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从容应对。

例4:重为50N的木块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摩擦力为N;拉力做的功为J,功率W。

做题时只要留心便可从题目中找出:水平地面和匀速、功、功率等字眼知道该题的关键知识点是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F拉=f摩擦);功、功率都是求拉力的;相关的条件F拉=20N,t=10s,S=5m即可套用相应公式解题。

3、会“寻公式,巧运算”

“寻公式,巧运算”是指当我们读题目,了解到到相关条件后,寻找适当的公式,进行快速运算。

例5:一初中生的质量为45kg,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S0=1.5×10-2m2,当该学生行走时,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题析:读题目,知题型――固体压强的计算

找题眼,――固体水平压强(F=G;)

摆条件――行走(单脚);S0=1.5×10-2m2m=45kg;

寻公式――固体压强计算公式

巧运算―― ,代入公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不必约去单位,只需要运算数字,带上P的单位Pa即可。

4、会“图解法”

“图解法”是一边读题一边画图,画出题目场景,画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文字信息到示意图的思维跨度非常大,关键是有的学生自己不会画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示意图画法,消除思维障碍,这一过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稍复杂一点的题,只凭学生头脑去想,任你多精明,有些时候也不一定能想得出来.草稿纸相当于第二个头脑,把一些已知条件或数据写在草稿纸上,一是不易忘记;二是更易于寻找方法;三是有助于理清思路.例如:在电学计算题中涉及到数据繁多,题目变量较多,使用图解法分析好串联还是并联,标上数据,统一单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6: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出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小于8cm;

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分析:由图示可知此时物距u=20cm,像距v=16cm,很显然,u>v,即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必有物距v>2f;而当物距u>2f时,必有f

利用数轴方式作图如下:

解得8cm

三、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

解计算题对学生系统性思维的能力要求比其它题目高,有些学生读完题后无从下手,这就是思维能力的欠缺所造成的.“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从多角度、全方位地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1、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解密度应用练习,我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我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我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来引伸出学生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培养学生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运用物理定理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规律,结合物理学科的实际情况,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简便地为师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题模式.它能解答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物理计算题,是初中物理计算题解答的金钥匙,对物理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例如:阻值10Ω的电阻R1和一个未知电阻R2串联后接在8V的电源上,已知R1两边的电压为2V,求的电阻是多少Ω?

正向维解题思路是先通过R1电压和电阻求出电路的电流,然后由电源电压和电流求出总电阻,最后减去R1的阻值得到R2的阻值;逆向思维解题思路是先由R2所涉及到的公式 ,从结果向已知条件推理,去寻找题目中的U2和I2两个数据.由电源电压和U1得出U2,然后由R1和U1得出I,最后得出电阻R2.

四、引导学生一定要归纳解题心得,提高解题经验

常言道:“善于总结才善于提高”,让学生学会归纳解题的心得这一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反思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与方法,明辨解题中的是非得失,以便取长补短,总结提高,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也顺应了目前世界课改的发展趋势.这一环节教师的教学,既要让学生评价计算题的精妙与独到之处,还要启发引导学生在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随时做到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学生分析处理的计算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