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狭义概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的狭义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德育的狭义概念

篇1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广义上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3、狭义上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目前对车贴语的分析研究不多,且多集中于车贴语的语言特点和分类、语用、社会文化或传统的修辞学领域等静态模式方面,而从认知角度对车贴语的在线意义构建和动态认知机制的解读则鲜有研究。冉启斌在其《你会选择哪种车贴语》一文中将车贴语进行了分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分类标准。将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中的合作原则和车贴语相结合的研究是语用学中最常见的。岑群霞(2011)在《个性车贴的语用学解读》中详细阐述了车贴语的语用原则。马树辰(2011)从模因论的视角阐释了其形成原因。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张辉(2003)在其专著《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中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汉语熟语意义常规化的心理表征及其母后认知和意义构建。沈家煊教授2006年在复旦大学作出报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将汉语事实和汉语研究和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而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增补了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事实的解释力。王正元教授在2009年著书《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系统地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前人们的研究为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意义构建1的新视角和研究方法打下了基础。

二、概念整合理论

传统组合论认为语句之意义等于其组成部分之和,但认知科学对其进行了批判,提出它们在建成更大单位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新创信息,这一整合过程相当于“化学变化”,其产生了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Fauconnier为解释新概念产生之根源,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重点研究两个心智空间中的信息的相互映射和整合。概括地说,概念整合就是将不同输入信息进行映射和吸纳,最后整合产生层创结构。

Fauconnier和Turner(2002)提出了四空间论:类属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合成空间。各空间之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对应连接起来。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合成空间是通过对两个输入空间的各元素“组合”、“完善”、“扩展”建立起的新创结构。

概念整合理论共有四种网络模型:简单型、镜像性、单域型、双域型。

简单型网络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输入空间1提供特定组织和框架,另一输入空间则提供填充元素,在背景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整合,产生具有新意义的层创结构,而且这一新结构不在其输入空间中单独显现。镜像型模型与简单型不同,其四个空间共有相同的结构框架,各元素可以像照镜子一样对应。单域网络的两个输入空间具有不同的组织框架,其进行竞争最终只有一个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双域网络的两个输入空间也各自拥有不同的组织框架,但其合成空间同时吸取其二者的部分结构进行延伸。

三、车贴语实例分析

(一)我是盲人(简单型整合网络模型)

盲人的字面意思是眼睛患有疾病或受到伤害,致使双目或单目失明的人。在简单概念整合模型中,存在的类属空间则为行动者(司机)和行动(开车)。两个输入空间,其一提供认知框架。在这则车贴语中即为视力有障碍的人,他们在生活中看不到周围事物的存在或改变,弄不清方向,对周围的刺激反应迟缓或作出错误的应对。另一空间则是元素即价值的填充,无结构。完善背景知识,驾驶肯定不是盲人能驾驭的,既然司机自比为盲人,即是对自己在驾驶过程中对周围车辆行驶或障碍物可能作出错误的估算或反应的一种夸大的修辞,是自我贬低。将元素填入进框架,结合知识经验,运用概念合成,人们才从“我是盲人”的小句中得出整合空间里的“司机眼力劲和车技不太好,请注意避让”的新创意义。

(二)此车曾经上过树(镜像型整合网络模型)

“此车曾经上过树”从传统句子意义解释是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车子不可能爬上树,既然出现了这样的用法,我们就要从别的思路去探讨其背后的隐含意义。此句的意义构建生成涉及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它们共享一个框架“开车”。然而输入空间1为碰撞开车的认知域,其元素分别为“司机”、“轮胎”、“车技”、“树”、“开车经历”等等,输入空间2则为规矩开车的认知域,包含“司机”、“轮胎”、“车技”、“路”、“开车经历”等元素,类属空间包括“行动者”、“施受者”、“行为”、“行为地点”、“行为经历”等。根据其相同的结构,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选择性地相对应映射到合成空间,正常行驶的车辆应该是行驶在路上的,而可能车主因为车技不娴熟等的原因发生了碰撞,致使车辆与树有了亲密接触,从而可以得到这样的整合信息“司机的驾驶技术不行还有碰撞经历,请注意保持车距”。

(三)别吻我(单域型整合网络模型)

吻本是爱人间的亲昵举动,相爱的人亲密相拥相吻本是及其美好浪漫的举动,而这的前缀“别”是一种明令禁止,简单直接地表示了拒绝的含义。在此车贴语中,输入空间1中存在吻的认知域,即其元素为“两个人”、“接触”、“环境”等,输入空间2则为摩擦的认知域,其元素分别为“两辆车”、“摩擦”、“环境”等,类属空间则为“行为双方”、“行为”、“行为地点”等。吻的认知域成为了整合空间的框架,在人们的认知中,吻是发生在私密环境下爱人的表达爱意的方式,而将场景和动作者换成公众场合―马路和陌生对象―车时,是不被接受的。因此,新的概念即层创意义“别来碰我,离我远点”由此而生。这样的表达也比直接标注“别碰我”更让人容易接受。

(四)大龄剩女,追我必嫁(双域型整合网络模型)

年纪已经错过了最佳婚育的时期还孤身一人的女子,一旦有人追求便心存嫁娶之心。将字面意思如此的句子用作车贴语时我们可以从双域整合模型对其进行意义解剖构建。首先是输入空间。其一是女子遇追便嫁的认知域,包括“女子”、“男子”、“示爱追求”、“嫁人”等元素,其二是车子的追逐的认知域,包括“车1”、“车2”、“追尾”、“负责”等元素。类属空间则为“行动者”、“施受者”、“行动”、“行为结果”等共享特征,激发背景知识来完善整合意义重构,只要你有追求表现,我便嫁你让你负责。因此,可以将此车贴语的真实意义解读为:别碰我,碰了你就要负责。这样的调侃味十足的车贴语别有一番风味给生活多添了一丝趣味。

四、结语

车贴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在欣赏其表面文字之运用巧妙之后,用概念整合理论将其背后隐藏之意义进行动态构建,以求达到更深入的解读和欣赏。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M.Turner.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Cognitive Science.1998.

[2]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 York:Basic Book,2002.

[3]岑群霞.个性车贴语的语用学解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06):78-83.

[4]马树辰.模因论视角下的车贴语文化成因阐释[J].场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179-180.

[5]冉启斌.你会选择哪种车贴语[J].语文建设,2011(1):43.

篇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职业教育学基础概念研究”(编号:[2011]-JKGHAD-0568)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孟景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6-0043-04

20世纪以来,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给人类社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而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的拷问与沉思。从哲学的角度,这种拷问和沉思有两个传统来源:一个是工程的,一个是人文主义的。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它们分别称作“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工程的技术哲学的主人公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继承了启蒙主义的传统,把技术看作一种进步的力量,注重对技术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捉刀者则是来自人文学科的学者,特别是哲学家,他们把技术视为一个系统反思的主题,关注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倾向于对技术的批判和解释。正是由于两种技术哲学对技术所进行的本体性思考,使技术概念同时出现了泛化和狭义化的“二律背反”倾向,并由此造成了技术在定义上的困难。

一、技术概念的泛化

技术概念的泛化是在两个不同的纬度同时展开的。一种是横向的漫溢,即技术由传统的物质和生产领域,一点一点渗透进精神和非生产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最终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这种横向的疆域拓展,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采取的是两种不尽相同的方式。工程的技术哲学家,以一种对技术肯定的眼光,努力用技术术语去理解社会的其它事物,从而将技术的概念带入到了诸如语言、思维、管理等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和技术根本对立的领域。“工程技术哲学家总是会设法将人类的其他的追逐活动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并用技术术语来理解更大范围的人类世界。技术术语学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对于不断涌现的遍布全世界的技术文化的世界语了” 。[1]而人文的技术哲学家,则以批判的眼光,“把人类当成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来研究”,[2]通过关注技术的伦理问题,从而将技术概念“人格化”,技术被定义为一种人的意志。例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列把技术定义为“生存战术”,美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把技术定义为“权力的追求”等。[3]虽然人文的技术哲学和工程的技术哲学,在对技术概念疆域的拓展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侧重了不同的方面,但是它们最终在客观上达成了未必是它们所想要的结果,即技术概念的泛化。今天,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领域到非生产领域,再也不存在技术的禁地。像法律、语言、管理等这些非物质事物的制作,现在被普遍纳入到技术史的视野中,就是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和技术概念泛化的一个明证。

对技术概念横向泛化的回应,就是一些技术哲学家对技术所做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范畴的形成。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作为英语世界首次使用“技术哲学”(1966年)这一短语的学者,对技术从“尽可能宽泛的意义上作了理解”,认为它包括物质的(工程、农业、机器等)、社会的(教育、工业心理学、应用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概念上的(信息论)和一般的(系统论)等各个分支。[4]后两个方面,其实可以被溶解在前两个方面之内,因此,加拿大哲学家邦格在这里实际上就形成了“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相对立的概念范畴。后来,一些哲学家对技术做了与邦格大体相同的分类。例如,1979年,德国技术伦理学家罗波尔在《技术系统论》中将技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方面(科学、工程学、生态学)、个人与人类方面(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方面(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5]但如果把“自然”视作“物质”,将“个人”视作“社会的一员”,罗波尔的分类仍可以归为“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一对范畴。总之,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逐渐成为技术哲学家对技术进行横向分析的一种框架,前者代表了技术的传统领域,它试图将技术限定在一定的领域内,而后者则代表了技术疆域的拓展,它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默许。

技术概念泛化的另一个纬度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身的纵向延伸,即技术和科学的相互渗透。自从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由此产生了一种流行的观点:技术越来越依赖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技术被定义为应用科学。尽管这种观点被科学家和工程师所普遍接受,[6]然而,许多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却反对将技术定义为应用科学。例如美国杰出的现象学家伊德就认为“将技术看作应用科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相反,“将科学看作理论化的技术”,则是一种唯物主义。[7]伊德的观点也许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虽然现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向前发展的”。[8]“人类在成为理性的人之前曾经是制造工具的人……经过各种技术过程并慢慢地积累技巧,经过工具和许多人的专业知识的多次组合,最终出现了使技术变为科学的理论性组织”,因此,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瑟夫·科恩将技术的定义拓展到“足以包含科学”。[9]他的观点得到具有历史感的学者的回应,他们认为“近代技术不仅仅是应用理论,甚至不仅仅是工程理论。技术不是知识的应用,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它一直依赖技术技能”,“就技术是应用科学而言,科学也是应用技术”。[10]由此我们看到,在对待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存在着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两种极端对立的主张。撇开这种对立不说,无论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它们都使技术突破了固有的领地,从而侵入到科学的国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作为知识体系,要区分技术和科学成为极端困难的事情,从而形成了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

同样,人们为应付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就是在该纬度上对技术概念进行分类。对技术进行纵向的分类,最经典的代表是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他将技术分为偶然的技术、工匠的技术和技术专家或科学家的技术。这既是一种历史分期的方案,同时又是一种概念的分类。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对技术的划分,他把技术分为直观的技术(始生技术)、经验性技术(古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现代技术)。与这种三分法不同的是,还存在着一种两分法,例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技术分为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即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则用专业化的语言把技术分为技术操作和技术现象。虽然在表面上存在着三分法和两分法甚至其它更多的分类方法的区别,但是我们很容易在它们之间找到本质的一致,这就是:三分法的前两项往往是两分法第一项的两个阶段。例如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其实是海德格尔的古代技术的两个阶段,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只不过存在着程度的不同。同样,埃吕尔的技术操作也包括了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而技术现象则包括了技术专家的技术。[11]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一个人身上,最能集中地体现出来。他在对技术做了始生技术、古生技术和现代技术区分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即将技术分为生物技术和单一技术。所谓生物技术就是始生技术和古生技术,而单一技术就是现代技术。综观哲学家对技术纵向的分类,虽然不同的哲学家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和名称,但是我们能够把这些不同的表述分为相对的两个类属:一个是古代的、工匠的、生物的、操作的,另一个则是现代的、科学的、单一的、现象的。作为一种知识,前者在本质上是经验性的,后者则是理论性的。因此,所有这些分类都可以简约为经验性的和理论性的这对范畴。这样,纵向的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与横向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两对对立的范畴就构成了对技术概念分析的坐标系。而在这个坐标系,任何一个点都同时融合了横向和纵向两个因素。因此,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在综合所有分类的基础上将技术分为“作为物体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和“作为意志的技术”。这种划分不过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进一步印证。

二、 技术概念的狭义化

在技术概念泛化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倾向,即技术概念的狭义化。而这种倾向的极端,就是将“技术”一词限定在“工艺技巧”,也就是经验性的范围之内。这种划分有其智力的因素。就像以上所述及的,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技术被分为经验性和理论性两个不同的部分。对这两部分的关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持“技术是应用科学”的学者认为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哲学家邦格。他认为“技术与技艺、技艺实践极为不同。技艺和工程实践是不同种类的行为,而不是不同种类的知识”;“工程实践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无疑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即使用科学指导人类的制作”;而技术是“关于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说是知识的领域,它关注的是借助科学知识来设计人工物并规划它们的实现、操作、调整、维护和管理”。[12]显然,在邦格那里,技术是知识,其职能是设计和规划,而把技艺排斥出了知识领域。他还用实体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这对范畴,将技术制作和使用做了区分。而所有这些都是力图在工匠的技艺和工程师的技术之间划出一条鸿沟。然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技术史家们指出,即使在前现代语境下,也有可能使主观直觉上的技能和通过反复学习得到的知识受到技术实践的那些非理论规则或格言的制约,在某种程度有可能用描述性的数学形式详细陈述技能”。[13]对这些学者来说,作为一种知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技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只有程度的差别。赞同“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对技术不同观点可以概括为:前者把技术的谱系看成是由不同的环节构成的,而后者则把它看成是一个没有明显间隙的连续体。

从谱系形成的角度看,技术概念经历了一个“去技能”的蜕变过程。我们把史前的技术称为“技能”,意味着那个时代的技术就是工具的使用,没有专门的工匠,人人都是技术人员。我们把古代文明中形成的技术称为技艺,意味着与史前时期相比,古代的技术是工具的制造,工匠是那个时代的技术人员。这时的技术是把“设计和具体的制造”两项功能统一在同一个技术人员身上。而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最根本的一个区别是将设计和制作分离开来,这就产生了工程师和技师两种不同的技术人员。然而,有趣的是,技术在完成了它最后一次“去技能化”后,本来是专为表征现代技术——工程科学技术而生的“技术”一词,在使用上却出现了危机:在工程师的眼中,越来越倾向于仅仅愿意把“工艺技巧”看作技术。

这个有趣的现象,显然无法用单一的智力因素来解释。既然这个现象和工程师有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工程师”这一概念负载了如何的历史意涵,它又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西方“工程师”一词最初在中世纪出现时是指服务于军队中的高级工匠。在贵族社会,把战争看作是一种光荣的业务,[14]因此,这些军队中被称为“工程师”的工匠们,要比民间的一般工匠具有身份上的优越性。在工业革命后,工程师曾被用作蒸汽机的操作者。蒸汽机作为工业时代开启的标志,它的操作者——虽然同样是下层人民——自然要比普通的机修工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由此看来,“工程师”一词由于起源于军事,而具有了比普通工匠高贵的出身,也正因为此,自然成为工业时代最先进技术操作者的称号。也就是说,“工程师”一词,一直代表着工匠中的“贵族”。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现代工程师,却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不想再继续做“工匠中的贵族”,而是要彻底和工匠阶层划清界限。此时,他们无论在智力还是社会方面都具有了这样的条件。从智力方面看,工程科学成为大学传授的专门学问,也就是说,和传统的工程师不同,现代工程师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工程技术成为专家的领地。从社会方面看,在工业体系中,工程师和工人不同,他们以智力资本参与分配,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15]这样,工程师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的专业人士。事实上,他们也像律师、医生这样的传统专业人士一样,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工程师协会,并且他们被认为“主要不是对雇主负责,而是对整个社会负责”。[16]职业责任和声誉的上升,使他们更有理由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平等的专业人士。最后,他们试图通过把具有“历史劣根性”的“技术”一词还给中世纪工匠的后裔——现代技工们,从而从内容到形式彻底和工人阶层划清界限。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技术一词的广义与狭义和两个特定的专业群体联系起来,即社会科学家是广义的技术概念使用者,而工程师则对技术概念持狭义的态度。然而,这种刚性的联系,未必适合所有的情况。他也意识到“一些社会学科学家愿意将‘技术’局限在近代工业上,或者对‘技艺’和‘技术’进行区分,使前者代表原始的技艺和手工业,而后者代表更为精密的工程”。[17]但同时他又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少数用法。可是,随后在他举出的一位学者关于技术一词的用法中,却似乎又否定自己的上述观点——这位学者认为一般词典或词源学对技术的标准定义为:“工业技艺的科学”。[18]而“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这一观点本身,就是对米切姆 “社会科学家中对技术概念两种少数用法”说法的又一否定,因为这种观点显然并不在少数。其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技术概念的两种狭义用法:一种是社会科学家(姑且沿用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的称谓)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程科学,另一种是工程师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艺技巧。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这两者之间非但不存在任何排斥性,反而具有惊奇的一致:前者正是后者的理由。也就说正是由于工程师把自己从事的活动看成“工程科学”,才使他把“技术”排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外。在这里,所谓的社会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唯一区别只在表达的符号方面,即社会科学家认为工程师的工作是“技术”,而工程师则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工程”。如果不把技术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与特定的人群相联系,“技术”一词的用法实际上存在着以下的状况:一种是把技术看作 “各种方法、手段、规则”。这种用法自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写下技术的第一条书面定义时就开始了,[19]而到今天,已经为包括科学人士在内的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可以把之成为哲学的技术概念。与之相对,另一种就是实体的技术概念。技术作为一种实体,首先被狭义为工艺技巧(技师或高级技工的技术),位于其上的是工程师的技术,被称作“工程”;位于其下的是普通工人的技术,被称作“技能”。这样,由“方法、手段、规则”构成的哲学的技术概念与由“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构成的实体的技术概念,就形成了现代技术概念完整的谱系图。而作为实体的技术概念的谱系图,虽然不能说像哲学的技术概念一样,已经为公众所普遍接受,但可以肯定说已表现出一种趋势。这种源于工业体系的趋势,正在经由教育体系向社会公众蔓延。在今天的大众传媒中,已经把“技能”与蓝领工人更多地联系在一起,而把“科学、工程、技术”并列在一起的提法也并不鲜见。在哲学领域,一种把“工程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问从而从“技术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力量正在形成。[20]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中,工程学和技术学早已成为两种不同的学位。如果说从知识的角度上把技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其内在的逻辑,但把不同种类的技术与特定的阶层相联系并以不同的术语去命名,则主要是社会学的因素。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之一的劳动分工在创造了极高的效率同时,却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制作了新的鸿沟。说到底,把本是“同一连续体”的技术分裂为“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是等级社会的遗风在现代文明中的反刍。

技术概念的泛化和狭义化,从本质上来说代表了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两股敌对力量:民主或现代性和传统或等级文化。技术概念的泛化代表了前者,即在工业社会中,技术依靠着资本的力量,逐渐打破了原来和科学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科技”成为了一个不可拆分的词汇——不但存在着“依赖科学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同时还存在“依赖技术的科学(technology-based science)”,[21]并因此使其彻底改变了曾经作为神学和科学婢女的卑贱地位,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技术概念的狭义化代表了后者,即西方社会并没有真正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民主,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灵肉二元论依然根深蒂固。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概念的分裂似乎是注定无可挽回的。虽然我们难以抗拒这种变化,但并没有理由放弃对这种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因素所作的反思。这也就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动机所在。

参考文献:

[1][2][3][4][6][7][9][10][11][12][13][16][17][18](美)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秦书生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82,82,203,49,2 66,97,93,276,76,267,275,131,200,201.

[5](德)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5.

[8][21](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436.

[1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篇4

全科医疗概念下的社区急救即是指在社区发生某类特别紧急的医疗事件时,在医院专业医疗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之前,由社区全科医生对患者采取的现场紧急救护措施。

1当前社区急救的现状分析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83%的院外急救事件都发生于社区。针对这些发生在社区的危重疾病,一方面由于城市社区较为分散,增加了大型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全面覆盖的难度,尤其在道路拥挤、共存多个急救需求以及对社区缺乏了解等情况下,更会显得鞭长莫及,救护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当前社区的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医疗资源在配置、体制和行为标准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规范,与此同时,以全科医师为主的多数社区医护人员几乎未接受过专业的急救医疗教育,基础理论和对危重疾病的认识水平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再从医院急救医生和社区医师的协同来看,由于疏于沟通,时常导致单方面独自应对复杂的社区救护事件,难以实现将社区和医院双方面的医疗资源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医疗救援[1]。

2社区急救的全科医疗特点

社区急救属于全科医疗的范畴,在社区突发危及重症的时候,社区全科医生采取的紧急救护需遵循全科医疗的基本理念,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最佳利益为准则,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温馨亲切的医疗服务。同时,社区的全科医疗救护需充分体现出综合性、协调性和连续性,应在多使用合理安慰语言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积极调动现场人员,让他们积极地有序地配合救护行为,防止家属因情绪过于激动而引发更多意外状况的发生。在医院的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的时候,需将患者的病史和之前的救护过程简明扼要地对他们讲述出来,同时配合他们做好剩余的必要院前急救工作。事后可适时对患者的住院治疗情况和出院后的康复情况进行随访,以此将全科医疗的双向转诊工作合理的融入社区急救工作当中去[2]。

3全科医疗概念下社区急救存在的问题

3.1思想问题。某些社区全科医生的思想太过保守,害怕担当责任,所以每每遇到危急重症的时候,几乎仅是坐等来自医院的救护,主动采取的救护措施极其有限。另一种误区就是过重看重利益得失,在明知自身救护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让患者转院。以上两方面的思想问题都可能延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

3.2协作问题。很多时候,良好的社区医疗救护都需要临近全科医疗站的全科医生以及院方医疗救护人员进行多方的协作,在患者病情危及的时候,若不能保持各方良好的联系和沟通,不能随时接收专业人员的远程指导,单凭某一位社区全科医生的一己之力很难取得高成功率的救护效果。

3.3技术问题。社区急救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科医生现场急救技术的高度。当前,多数全科医生的学历并不高,也未曾接受过专业的全科培训,难以胜任某些高难度的社区急救事件的救护处理。因此全科医生还需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区院前救护水平。

3.4硬件问题。硬件问题主要反映在设备和药品两个方面。当前很多社区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配备不齐全、陈旧单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严重制约了全科医生在实施社区急救的时候本来可以发挥的功效。

4全科医疗概念下社区急救的发展策略

社区急救之于全科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急救医学、积极培养技术全面和具备优秀应急能力的全科医生是完善院前急救方案和全科医疗体系的必由之路[3]。

4.1建立网络化的社区全科医疗救护站。把现有的社区全科医疗救护站与医院急救中心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医院提供统一的人员调配和后勤保障管理,建立起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医疗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由全科医生负责信息的动态搜集和医疗初发事故巡查,并将所得信息与医院和临近救护站共享,以此实现对各种急症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急救资源的合理调配。

4.2提高社区群众的基础救护知识。社区全科医生在进行日常工作的同时,需大力加强对社区群众基础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对正规的救护方法比如初级心肺复苏等产生普遍的认知,以此确保社区的普通居民在紧急时刻具备一定自救、互救和他救的能力。该方法只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成为社区急救力量的有力补充和全科医生的有力助手。

4.3树立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全科医生应高度重视社会和心理等诸多因素对诱发重大社区医疗事故的影响,更新急救观念,增强紧急心理干预能力,从维护患者根本利益和满足社区卫生需要的角度出发,不断增强社区急救水平和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校本语文教学研究,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明确语文校本教研的理念

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说千道万,思想转变。”只有学校里从管理者到全体语文教师,真正牢固形成了正确的校本教研观,深刻认识其概念含义、基本特性、价值意义之后,才能形成学校整体发展需要、学科研究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使语文校本教研逐渐成为一种内在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1、确信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是时势所趋的。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和实际,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自主性逐渐加强。《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思想日渐科学务实、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发注重师资优势整合的大背景下,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以校为本”为基本特征的语文校本教研能在无须更多投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本校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改进语文教育的全过程,改善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最终有效地提高本校语文教育的质量。

2、确信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是切实有效的。与传统的研究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性:一是校本性,因为是从本校的学情实际出发,以解决本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由本校语文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可以长期经常性的进行;二是科研性,一旦找准本校语文教学研究的定位,选好课题和切入点,拟订出近、中、远期规划,并持之以恒地开展科研活动,应当有较显著的收效;三是人本性,因为校本教研是以人本、生本为基础的,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这与师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不谋而合;四是牵引性,以教学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必然涉及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的研究,逐渐解决本校语文教育发展的障碍,有效地改善语文教学现状;五是依托性,省、市、区各级专业教研员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上、教科研操作的基本规范上、学科教学的把握上拥有优势,而基层语文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具有优势,优势互补必将很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掌握语文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首先,语文校本教学研究必须立足课堂。问题源自鲜活的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探析融合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问题的化解也归宿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提升。 其次,语文校本教学研究必须面向学生。即研究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乃至教育活动中的特殊形态,研究其参与深度、参与质量和人格品质的发展状态,研究学生如何“建构”知识而不是知识如何去“整合”学生。 最后,语文校本教学研究必须珍视经验、注重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特殊情境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往往包蕴着值得回味的教研价值,需要教研主体梳理、分析、感悟、升华。这中间,教师自身多层面、多角度的“反思”,是开掘研究资源的主要和重要方式。

三、体现语文校本教研的特色

1、抓住一个重点。即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既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生长点和落脚点。全校语文组上下要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核心和关键,多形式多层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使之鲜活生动,不仅能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而且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真正得到“实惠”。

篇6

隐喻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语境等。隐喻与文化之间具有

不可分离性。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听话人/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本论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把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中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并揭示了蕴涵的中国文化模式,本论文同时也对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2 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20世纪80年代,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出现了向认知的专项,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意象图示结构(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与隐喻翻译相关的研究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规则性限定,即要求隐喻的翻译依据特定的规定性方法进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几种隐喻翻译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它们包括:直译、明喻;对等议、意象重现、解释性翻译等。第二类研究将隐喻翻译方法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Newmark(1995)将隐喻分为死喻、标准隐喻、改喻、新隐喻及创新喻等若干种,译者可依据它们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处理方法。第三类研究将隐喻翻译与文化联系起来。概括来讲,第一类研究列举了隐喻翻译的处理方法,而后两类研究则涉及隐喻翻译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条件。隐喻的翻译既受到语篇的制约,也受到文化差别的限定。

(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国内也有较系统的评述,如林书武(1997,2001)的《国外隐喻研究综述》、《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束定芳(2000, 2002)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李福印(2000)的《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等。束定芳(2011在《论隐喻的运作机制》一文中谈到:隐喻涉及两个处于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王斌(2002)在《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中从交织的角度解释翻译中的隐喻结构,通过对隐喻结构源语(域)与目的语(域)的整合分析,论证了隐喻结构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在于泛化个别整合模式;若能发挥其动态整合功能,为翻译的全面解释提供契机。

3 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表达研究中,作者发现隐喻翻译过程中意象的不对称极为明显,时而丢失、时而变换、时而添加,形成一种有趣现象。根据 Newmark(1980)的隐喻翻译理论,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中国文化术语翻译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对等译法、意象代替翻译法和意象转换法。

(1)直接对等翻译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即进行直译,这意味着在目标语中重造一个相同的意象,即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的喻体和比喻手法,条件是让译语读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译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译法:不是所有的隐喻都可直译,毕竟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中都存在着大量特有的隐喻.隐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当我们遇到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隐喻时,就要用目标语中的常用意象来替代源语中的意象。例如:“红人” 译为:sb’s man of hour;“台柱教授”译为:star professor;“交际明星”译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胆”译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转换翻译法:在处理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时,也会遇到意象转换的情况,会使用意译。意译是直译的一种补充手段.这种译法传递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段。这种译法多运用于一些文化标记鲜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隐喻.例如:“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译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结束语

隐喻的翻译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隐喻翻译如果没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维,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实达意。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等因素,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交际,并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带来一个较大的飞跃。

篇7

语言意义的研究经历了从哲学中的静态的、绝对的概念到借助话语的语境认知意义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背景知识、常规经验、认知推理等诸多途径理解具体语境中的话语意义。[1]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语言学对意义的研究只停留在句法和语义的层面上,可后来意识到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话语的意义并非只停留在字面上,它会随着语境而变化甚至完全相反,即导致了隐含意义的产生。目前语言学家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主要有:(1)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意义观:前人认为句子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描写,但Austin发现语言使用中其实很多句子不是用来描述的,而是用来完成某种行为的。因此在其著作《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他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分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2)Paul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他提出句子所表达的意义除了字面意义还有隐含意义,在谈话时为了交流说话双方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违法这些准则,从而导致隐含意义的产生。(3)Wilson & Sperber的关联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交际无所谓合作不合作,关键是话语之间要有关联性,话语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求关联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并提出了最大关联和最小关联的概念。(4)Halliday的衔接理论:通过研究语篇连贯来解读意义,并提出了两个标准:衔接与语域一致性。他认为语篇要想连贯,必须具备一些衔接手段,并且在语境方面也是连贯的,但语言形式上的衔接并不是语篇连贯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不一定会导致语言意义的产生。虽然上述不同理论对语言意义的研究各有优势,但它们的不足之处是都未能解读出语篇的隐含意义如何产生及具体产生过程是怎样的,而旨在解读意义在线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下文将对该理论是如何解读不同语言形式的隐含意义进行解读。

二、概念整合理论对不同语言形式的隐含意义的解读

根据不同网络包含的心理空间及映射过程的不同,概念整合理论主要呈现出四种整合网络:简域网,镜像网,单域网和双域网。[2]下面将用不同的网络结合实例对诗歌、幽默语、广告语的隐含意义一一进行解读。

(一)诗歌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其字面意义与主题相差甚远,因此不能从表面的文字符号去理解而必须通过分析诗歌中意象符号背后的认知机制来获取隐含意义即主题思想。下面将结合实例用整合网络对庞德的诗歌 A girl 中的诗句进行解读。

Tree you are, Moss you are,

You are violets with wind above them.

A child so high as you are.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女孩深深的爱。可在这个诗节中的树、苔藓、紫罗兰和孩子四个意象似乎和女孩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构建整合网络在两者之间构建联系从而对其隐含意义进行解读:输入空间一由这四个意象组成,输入空间二由女孩组成。但输入空间中除了这些意象之外还包括他们的特性,比如树的特性有净化空气、生命力强、有活力、可以用做建筑材料等。此外两个空间的组织框架分别为具体的意象框架和抽象的女孩框架,因此它们是不一致的、冲突的。通过选择性映射可以形成类属空间,也就是说并不是输入空间所有的因子而只是有助于理解主题的才可以进行投射。如在树的特性中只有有活力可以与女孩进行投射,其余的都被摈弃。同样道理便有以下投射:苔藓―美丽,紫罗兰―优雅,孩子―天真。因此,类属空间包括输入空间相似的意象和其特性,并为跨空间映射提供了可能。当输入空间中所有的因子和框架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时新概念结构的第一个过程――组合(composition)就完成了;然后把被激活的背景信息如女孩是美丽的、孩子是天真的等添加到整合空间去完成第二步――完善(completion);最后借助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对整合空间进行发展(elaboration),这时新层创意义就产生了即女孩是有活力的,美丽的、优雅的、天真的,进而表达了诗人对她深深的爱恋。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个输入空间都有各自的框架,但是只有空间一的框架投射到了整合空间而另一个被摒弃,即用具体的易懂的源域去解释抽象的难理解的目标域,这正是单域网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说我们用单域网解读了这个诗节里的隐含意义。

(二)幽默语

作为一种特殊并且有趣的语言形式,幽默语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有趣的话语而是一种愉悦的、成熟的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大部分幽默语的真实含义都隐藏在字面意义之下,因此要解读幽默效果必须解读它的隐含意义,我们将以下面的一段幽默语为例:

A girl brought his new boyfriend to meet her parents one night and they were appalled by his appearance with tattoos and pierced nose. So they conveyed their worry to the girl that the boy did not seem nice, while the girl relied “if he was not nice, why would he be doing 500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从字面上看我们并不能体会到这段话的幽默之处,为了解读它的隐含意义可以从这段话中构建一个网络:空间一是父母的担忧;空间二是女孩天真的回答。它们对应的因子分别为:男孩的外表,社区服务,犯罪和父母对他的评价;男孩的外表,社区服务,慈善和女孩对他的评价。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和相似的因子从而构成了类属空间:当事人、外表、行为、原因和结果,此外还有相同的组织框架:男孩做了500小时的社区服务。这使跨空间映射发生从而使两个空间的因子形成了匹配:犯罪与慈善,父母与女孩对男孩的不同评价的对应。当所有的因子和框架选择性地投入到整合空间时就完成了概念整合运作的第一步组合。在此基础上关于社区服务的背景信息被激活:它并不是女孩理解的帮助他人的慈善活动,而是美国政府对于轻微犯罪的犯人的一种惩罚,这同输入空间的信息一起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去进行完善。最后利用人类的思维把所有这些因子、框架和信息在整合空间中进行发展从而产生了新概念意义: 男孩做了500小时的社区服务不是因为他善良地去做好事而是作为触犯了美国法律必须接受的惩罚。这才是这段幽默语的隐含意义,从而导致了幽默效果的产生。从整合过程中可以看出,所有空间中的组织框架都是一样的,因此该隐含意义是通过镜像网解读出来的。

(三)广告语

广告语随处可见且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丰富了生活而且为我们购物提供了指导。但是为了创意效果,广告商往往不会直白地告诉消费者广告的含义,因此消费者如何解读广告语至关重要。以下面一例广告语为例。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英特尔奔腾电脑广告

当我们读到这则广告时肯定会感到奇怪,电脑是没有生命的,不可能有“心”更不可能需要一颗心,也就是说它的表面含义并不能向消费者传达广告商的用意,因此需要用整合理论对其隐含意义进行解读。很显然这则广告用了双关的修辞,“芯”可以在消费者脑海中激活另一个“心”从而构成两个输入空间。“心”的空间包括人类细胞及心脏与其他器官的连接处等因子;“芯”的空间包括晶体管、高集成界面和配置模块。心脏是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控制着血液里氧气和营养向各个身体部位的传输并完成新陈代谢。同样,作为电脑的核心的芯片管理着整个电脑的运转,接受操作者的命令并可以储存分析大量的数据。因此看似没有交集的输入空间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即都强调“芯或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类属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两个空间的因子相匹配,如晶体管与人类细胞配对。此时输入空间的因子选择性地投入到整合空间。尽管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完全不一样,但有助于我们最后的理解,因此都可以映射到整合空间。此外“奔腾”也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不仅指这芯片的品牌而且表明芯片的优质的质量,这些因子连同背景信息一起完成完善过程,最后经过发展过程创造了新概念意义:奔腾电脑的芯片像人的心脏一样重要,因此对电脑的正常运转不可或缺。同时这则广告的目的即隐含意义也表达了出来:奔腾电脑的芯片质量好,因此值得消费者的信赖。

三、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解读语言在线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新的语言学视角对不同形式的语言的隐含意义进行了解读。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对语言隐含意义的解读扩大了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从而证明了其对意义构建有强大的解释力;从实用功能上来讲,该理论为语言隐含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加深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深度,为解读诗歌、幽默语、广告语等特殊语言形式的表达力和解释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篇8

课程标准对于九年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他们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对于写作能力而言要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另外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要求他们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这些内容,同时结合本地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状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计划,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另外也要认识到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趣味性,减少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对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中也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能够很好的提升学习的效率。新课改也强调在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同时也要挖掘教学中的快乐元素,给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三、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育领域有句名言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强调学生自身的学习感知以及学习体验,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比如很多学生都对于单词的记忆很头痛,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英语单词的构词法主要有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和合成等途径,只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单词的记忆,比如unhappy(不快乐的)、development(发展n.)都是由一个单词加上前/后缀组成的,这是派生词;又比如对于warmhearted(热心肠)的这个单词,其实就是由warm(温暖)+heart(心脏)+ed组成的,属于“复合型形容词”,另外classroom就属于合成的名词;还有一些非派生、非合成词比较难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比如对于Weird(不可思议的)这个单词,我们就可以将其分解为we+ird,ird就是没有头的bird(少了开头的字母b),在学习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联想一个情景:一觉醒来我们变成了无头的小鸟,这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又比如在学习cactus(仙人掌)这个单词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分解为c-act-us几个部分,其中c是汉字“刺”的声母,act是“作用”,us是“我们”,“用刺作用于我们”就会很疼,相当于碰到了“仙人掌”,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进行记忆。教师教会了学生这些学习方法,就能够促进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趣味性的学习,提升学习的效率。就有学生根据这个方法对psychology(心理学)进行了分解记忆:psy是一个偏旁部首,是“知道”的意思;ch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心”的意思;l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说”的意思;gy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学”的意思,logy合起来是“学说”的意思。因此psy-cho-logy连起来就是“知道心的学说”,因此就是“心理学”的意思。

四、 最后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实践,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锻炼,才能够更好的加深他们的学习认知,实现教学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习题训练,这对于学生的语法知识学习、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教学《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锻炼,比如根据所给的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我的同伴过去害怕独处:My partner used to afraid of .

我们过去每天步行去学校。We used to school every day.

让学生对于词组、句型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让他们在课下的时候运用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英语会话,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结合“汉英词典”等内容来讨论一些生活内容,比如“Why did you use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Because when I was young I heard many Ghost Stories”,引导学生在复习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拓展他们学习的知识面,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英语教学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

篇9

文献标识码:C

1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针对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英语教育观念以及英语教育方式等,提出了全新的改革要求,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阵地,在英语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要融入更多新的教育理念,对英语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比如对观念进行创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等。

2 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2.1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够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英语教育的不断拓展,在英语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拓展,是很多学校院校在英语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学校英语教育过程中,对实践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实践理论课程的英语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一般都是进行课堂英语教育,而且是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对的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

2.2学校师资力量队伍水平不高,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能力素养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学校教师队伍当前还有待壮大和充实,由于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完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偏向于理论型教师,在日常英语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英语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

2.3英语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功能有待完善

教学评价是进行英语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步骤,当前学校英语教育过程中,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校的评价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考试,以分数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这种方式比较片面,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3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

3.1以学生为本,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

实践活动是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实践活动的拓展,加强实践活动的拓展,还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当前,各个行业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听说写这几个方面,在很多场合,还需要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这是就业的基本要求。所以,要积极建立英语第二课堂,加强校内外英语实践,为英语练习提供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的实用性。比如可以在课后举办一些音乐欣赏会、读书会等,也可以模拟职场英语的场景,可以开展一些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剧比赛以及英语角等方式,还可以组织英语听力、英语技能大赛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知识的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读写译以及视听说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体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因此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学习,因此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应该要生动有趣,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同时可以在游戏和放松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3.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丰富学校教学评价的内容,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因此要对教学评价指标进行完善,不仅要涉及学生对各种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评价,了解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自信地进行学习。在评价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纳入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考核范围中,制定客观、公正以及合理的评价标准,最终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有助于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

3.3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促进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

篇10

[6]谭小勇,等.体育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7]陈华荣.体育的宪法保障研究 [D].苏州:苏州大学,2011:36-50.

[8]Janwillem Soek.Sport in National Sports Acts and Constitutions:Definition,Ratio Legis and Objectives [J].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Law Journal,2006(3/4):28-31.

篇1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采用知识建构的方式得到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只是在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帮助的作用。在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学习资料内容、学习的能力等都是不能被训练的,只能进行建构,对这些进行强调性认识并不是人的大脑直接而又简单的反应,而是需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客观的相关作用,进而建构起来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及内涵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学习者大脑中原有的知识,发挥的作用,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认知为主体,教师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仅仅发挥的是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学习者提供可以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真是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技能等。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益于引导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思路,增强思维逻辑,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将情景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也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对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一项重大突破。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基本模式是采用情景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根据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联,创造出相关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在这一情景中,可以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更能摒弃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效改善学生被动学习,不善于思考等不良局面。有助于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建构主义理论下初中数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

(1)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推进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的关键一步。针对学生感兴趣或者急待老师解决的问题,创建情景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的设置要注意生活化、个性化,积极去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也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更加牢固、深刻。

(2)营造适宜、愉悦的情景

数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在数学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有枯燥、乏味的元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创新方法,积极尝试不同的途径,来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情绪,这样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据某节课的教学重点来设置相关的情景,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生活现象,使学生进入那个生活场景,便有利于深入学习。教师采用的方式和内容应该丰富、灵活,调动学生的情绪,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课堂和教学生动活泼,会收获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构建“新鲜”场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丰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知识链接或者相似、相异知识点的整合,引出新鲜、多样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多方位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也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使学生在不同的问题形式下,都可以掌握要点知识和解答的关键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4)利用“数形结合”,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训练

数形结合不仅能更好地展示知识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对学生进行空间思维训练,增强逻辑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无形之中觉得数学具有一种“奇异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尤其是在初中数学的“立体几何”教学中,要加强“数形结合”情景的构建,便于更加形象、准确地进行讲解和探讨。

(二)分小组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适应了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时,教师要提前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案,创建合作小组。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依据学生的特点,遵照公平原则,合理分配小组人员,尽量做到小组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施展自己的平台。

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创设情境教学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到知识,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重点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重点的积极影响。

篇12

二、以大赛为依托,创建了“第二课堂教学”

该课题组根据各种竞赛项目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竞赛方案并上报学院教务处审核,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专项训练和校内数学竞赛活动。近年来,随着竞赛类“第二课堂教学”建立,该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江西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成绩逐年提高。

三、探索“分级教学模式”

针对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的现状。该课题组进行了“分级教学模式”实践。每个学期新生开学时,教练组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摸底考试,选拔出数学基础理论相对比较扎实的学生,一方面将他们作为竞赛的选择对象,另一方面让他们成为数学任课教师的助手,平时可以指导班级其他同学。为此,学院所有数学教学班级都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学院也成立了数学协会。通过竞赛能够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编写出版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材

针对我国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对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改革思路。认为树立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的教育理念,构建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课程内容、建设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的教材,是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该课题组主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应用数学》及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上册》、《高等数学下册》等教材。

五、建立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

以大赛为依托,促进该课题组对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为了参加各项赛事,必须加强参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课题组完成了院级网络课程的建设。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习者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互动的平台。

本文认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篇13

    复合名词(compound noun)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词素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组合构成并表示名词概念的词汇结构[1]。复合名词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其表层形式不一定是概念结构的直接反映,其词义也不能简单地通过组成词素的语义来理解,所以词义的分析和提取问题较难掌握。Fauconniers[2](182)提出语言是概念整合的结果,概念整合理论为探究人们如何建构意义开辟了新视野。英语复合名词正是整合了组合词汇中原有的词素语义义项,以此实现复合词的语义建构。过去对英语复合名词的研究多从其结构和形式的角度出发,从认知角度对其语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不多见,并且忽略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因素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子网络对英语复合名词的语义建构进行分析,从概念及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心智层面来阐释其意义生成机理。

    2、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对英语复合名词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Fauconnier[3]在其着作《心理空间》中提出了 “心理空间(Mental Space)理论”,系统地考察了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系统中的体现。他指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维会话时,在大脑中临时、动态建构的一些相关信息的概念包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心理空间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等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建构起来,这些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创造出一个动态的概念网络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在线整合加工形成自己的层创结构从而构建意义[4](113-129)。Fauconnier & Turner等人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5](149-151)。

    概念整合理论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其核心思想认为: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被认为是贯穿于整个语言系统的世界范畴化的普遍原则。 Fauconnier把人们的思维和意识流动想象为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认为人们在认知操作时把概念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中,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1 & input space 2(以下简称I1&I2)包含来自自身范围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包含文化、语境、观点和其它背景信息的附加结构, 人们从来自不同认知域的两个输入空间中有选择地提取部分意义并将之整合起来,进而产生一个新的层创结构。

    整合空间的层创结构通过以下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来产生: (1)组合(composition):溶合输入空间的相关对应元素并投射到整合空间的过程; (2)完善(completion):利用相关背景框架、认知和文化模式以及概念结构,从而在整合空间中提取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不断完善并形成一个更大的层创结构;(3)扩展(elaboration):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emergent logic)对整合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 the blend) [6](141)。根据Fauconnier[5](149-151)、Fauconnier & Turner(2002)的观点,概念整合的整个认知运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

    该图代表概念整合中四个空间交互映射的认知模型,其中四个圆圈代表心理空间,连接中间两个圆圈的两条实线表示输入空间1(I1)和输入空间2(I2)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连接各圆圈之间的虚线表示输入空间(input space)、类指空间(generic space)和整合空间(blend space)之间的连接,整合空间中的方框表示以上三个空间部分地投射而形成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和形成的过程。正因为有不断的认知思维和心理运演在此展开,整个认知模型昭示出一个充满动态的认知运作过程。

    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具有较为强大的认知阐释力,汪榕培[7](38)认为两个词一旦结合成复合词后,语义就不是原来两个词语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中引出新语义,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概念化的过程,是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描述新经验、形成和理解新概念的过程。熊学亮[8]提出词义是一种规约意义,人们在使用某一词语的概念域时,会激活一种固化的长期记忆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与一定的预存场景知识相匹配,形成相应的概念结构,表现为词的特定意义。王寅[9](181)认为意义是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具有动态性、相对性、模糊性,不能用简单组合和形式主义的方法通过运算获得,意义要靠整合方式对其加以描写。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能够得出该理论对语言意义建构的强大阐释力:因为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理解假说,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语言理解的认知机制,它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理论,对语言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概念整合理论让读者把语言单位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信息与背景知识和相关的环境信息整合在一起,可以提供对语言理解的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并通过揭示语言结构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语言使用者如何分派和处理语言结构的指称关系。它可以丰富语言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促进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语言意义建构过程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下面,我们以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为例加以说明。

    3、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

    Fauconnier & Turner把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分为四种:简单网络( simplex  networks)、镜像网络( mirror 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s)和双域网络( double-scope networks)[10](120-131)。其中简单网络和镜像网络比较简单,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略显复杂。概念整合网络充分体现在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英语复合名词语义可以由概念整合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英语复合名词种类繁多,一般从词类角度可分为N+N 如silkworm;Adj+ N 如high street, red pencil;Gerund+N如sleeping-pill;V+N如pickpocket;N+Gerund 如sun-bathing ; V+Adv如get-togethe; Adv+V如outbreak 等等。而张子宪[11](I) 对《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的复合名词统计约为5566个,而其中N+N复合名词就占2871个,本文将专门分析N+N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从语法角度可分为偏正型、修饰型、并列型等,从语义角度分为离心型和向心型。关于英语复合名词的构型、句法和语义关系研究可参见Jackson & Amvela[12](85)、王文斌[13](140-145)及其他相关的专着和论文。尽管概念整合理论主要思想在认知领域正在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但人们对概念整合网络的四种子网络却知之甚少。下面将详细论证这四种概念整合网络如何为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提供合理的解释。

    3.1简单网络中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