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创新技术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创新技术研究

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钢铁厂;污水处理;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X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2-0011-03在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我国环境压力也日益加剧。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发展严重,给社会大众及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因此,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所以创新钢铁厂的污水处理对减少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钢铁厂的用水状况

在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环境变化也随之加快,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要肩负环境保护的责任。特别是在钢铁厂领域,钢铁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钢铁厂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物质也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支持那些遵守环境管理制度的钢铁厂,并取得显著成绩,所以我们一定要探索相关对策、制定关于环境管理的制度,确保人们的生活不会再受到威胁,确保每一个企业都能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为企业带来最大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

钢铁厂作为一种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行业,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国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2005~2007年,国内的重点钢铁企业中,工业用水量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缓慢增长,在2007年,一些重点的钢铁企业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96%,这个数字说明国内钢铁工业的用水状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减少钢铁厂的工业用水量,提高钢铁厂的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加大工业用水的处理力度,积极推广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技术设备,强化钢铁厂工业用水的综合处理。

2国内工业水污染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步,国内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迅速成长起来,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国家对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工业领域,国家对现有企业工业用水的水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炼铁、炼钢单位,国家要求他们做到污水的零排放。可见,钢铁工业领域的污水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各个企业领导也应该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钢铁工业是用水大户,钢铁用水大部分使用地下水、地表水,这些又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用水来源之一,钢铁工业的发展造成这些水资源的污染,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工厂的用水量也会因为产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钢铁厂大力生产那种等级比较高、质量相对更好的钢铁产品,就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钢铁厂对废水的处理也直接关系到水污染的程度。可持续发展要求工厂的污水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其他水体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资源的污染。目前,钢铁厂的废水有的是工厂直接进行处理,有的则需要借助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政府对污水的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钢铁厂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为了确保企业自身效益,相关负责人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科学可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就目前而言,钢铁厂工业污水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水资源越来越受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当前社会,各个钢铁企业主要采用工业污水制成回用水的方式降低污水的排放,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深入落实了国家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

在钢铁工业领域,将污水进行处理制成回用水是钢铁企业常用的污水处理方式,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业污水的排放,但也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钢铁工业的污水需要经过混凝、沉降、除油、过滤等一系列的常规处理才能够制成回用水,在这些处理程序中,钢铁污水中原有的悬浮物、杂质等大分子物质都能够得以有效去除,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降低污水中的含盐量,所以钢铁厂由钢铁污水制成的回用水中的含盐量要远远高于净循环水,也明显高于浊循环水。与此同时,回用水中还包含少量的乳化油、溶解油等杂质。所以这类回用水的用途就明显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回用水只能用于钢铁工业中的烧结、炼钢、炼铁等工作流程中,它并不能作为整个钢铁工业系统中的补充水。在钢铁工业中还有直流喷渣和浇洒地坪这两项工作可以用到回用水,但是这两部分的工作用水量有限。所以,钢铁工业用水中的脱盐处理成为钢铁领域的又一难题。

3钢铁工业污水的创新处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回用水并不是钢铁污水处理的最好方法,回用水中的含盐量明显高于正常水的含盐量,所以企业应该致力于回用水的脱盐处理工作的研究,但是就目前而言将工业污水制成脱盐水仅占钢铁工业污水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钢铁工业污水应该创新污水的处理技术,将全部的污水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可供参考的废水创新研究方法如下:

(1)工业废水进行分质管理:新建不同水质的管道满足不同水质输送的要求,接入不同水质的用户。例如高炉冲渣水、钢渣处理车间闷渣水、烧结配矿用水,原料厂抑尘用水等。如果用户对水质提出过高要求造成过度使用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不同水质的水处理成本不同。

(2)废水减量化处理工艺:采用反渗透(纳滤等)一级膜处理,浓水排放占比例较高,由于低质水用户用水量固定,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减量化处理,例如可以采用二级膜处理。

(3)废水无害化处理工艺:酚氰废水或其他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废水,可以采用臭氧氧化或采用芬顿试剂氧化工艺处理、微波消解、双膜法、树脂吸附,或者进行烧结配矿消纳处理、用于煤调湿等。

(4)废水蒸发提盐处理工艺:废水量少,杂质多,有害成分复杂,可以考虑蒸发处理,但要考虑腐蚀等问题。

(5)完善各工艺处理工艺:酚氰废水采用多极氧化工艺和多极生物处理工艺。浊环系统采用对废水影响小的生产材料,例如颗粒粒度大的石灰或矿石。含有氧化铁皮的浊环水可以考虑永磁技术,分离废水中的氧化铁皮,同时考虑油污分离效果一面影响氧化铁皮的分离。其他一些净环水系统为了降低药剂使用,设置10%的处理能力的旁滤,能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悬浮物含量,提高换热效果,减少系统补水量,提供水的循环利用率。

但是针对回用水出现的难题,相关单位可以从脱盐技术出发,采用新型的处理技术,将钢铁工业污水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制成工业新水,就目前而言,工业新水的制造是当前钢铁工业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经过科学的脱盐处理,这种工业新水的含盐量将会远远低于那些自然水制成的工业新水。工业新水的出现能够有效控制钢铁厂系统中的排水量和补水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策略。

有些钢铁工业用水中含有超高浓度的盐,这时传统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加强这个环节的研究力度,目前,钢铁厂会将钢铁污水制成一级反渗透浓水,对这种水的处理方法如下:

(1)这些水可以用于烧结、炼钢等工业流程的直流喷渣或者是浇洒地坪。

(2)企业可以将这种浓水和其他废水混合后进行排放。

(3)企业可以将这种一级反渗透浓水进行蒸发、干燥后的水分进行回收,重复利用,那些固体残留就收集起来。

(4)企业可以将这种水经过回用冲洗多介质过滤器后再进行排放。

当然,在钢铁工作流程中,企业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尽量降低钢铁污水中的杂质含量。另外,企业还可以将内部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和回用水的深度处理这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钢铁工业的排水量。

在钢铁企业的污水中,含盐量高是一个难题,同样污水中的铬处理也是一个难题,目前,企业经过不断的创新改革,通常会采用吸附法、电解法、膜分离法、微生物处理等技术降低污水中的铬含量,特别是微生物法,这种创新性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费用低、效果好、无污染等优势,它将会在工业污水的处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结语

钢铁企业作为一种高消耗、多排放的工业,只有经过不断的创新改革才能深入落实国家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污水的排放。为了不断改善环境、企业更应该加大污水处理的创新技术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水的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璇.钢铁企业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2013,(4).

[2] 张楠.钢铁厂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用

 水与废水,2010,(5).

篇2

1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特点

1.1 科学性

工民建筑施工的创新首先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源于实践的,最终也必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将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英明论断同样适用于建筑业,如果没有科学性做为建筑企业的创新,建筑业可能还停留在建筑基础还要靠人力挖掘、盖高层楼房所需要的材料完全需要人力运送的时代。现在拥有的先进的挖掘机械、高层升降式运输机械、甚至模块式堆垒的建筑模式,都得益于科学元素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

1.2有利于全面展开工程造价工作

创新在工程施工机械、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工程管理方面都能够得以体现。通过创新施工技术,可以更加的迅速、准确、公正地对工程相关的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对于工程的成本、工程整体造价、各局部工程的造价进行预算。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控制质量与成本,便于管理者们很好地把握重要工序,还应该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预测工程的量本利。

1.3有利于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工民建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创新施工技术的技术措施与理念有着科学性、合理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合理采用创新施工技术,传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停滞不前的现象得以有效地避免,在完成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

2.1环保技术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由此产生。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节能减排作为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也被人们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建筑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环保问题加以重视。然而,企业和单位对环境保护重视的不够,更多的是关注利益。当前,必须要对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环保技术、环保意识加以重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2.2科学监理技术

作为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手段之一,科学监理技术对工民建施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必然离不开科学监理技术。科学监理技术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实,并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应用。

2.3低碳建筑技术

低碳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要求。通过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开展低碳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可以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随着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应用,低碳产业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2.4信息技术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新技术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工民建筑的施工必须融合信息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要进行重新思考与分析,从而建立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

2.5现代科技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工民建筑施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GPS测控技术不仅精度高、使用方便,还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建筑物外侧观测基准点时,可以利用GPS测控技术,来实现外控基准网测定。

3工民建筑在应用创新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3.1对于节能环保技术

首先,节能、绿色技术的具体实施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制措施,相应政策,还需要相关单位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如规划、环保、开发、设计、监督等部门。其次,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需要强制措施来推动,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利用行政审批权和政府宏观控制的手段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最后,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对于应用节能设计、绿色环保的工程项目,应给予优惠政策,对甲类地段和适宜建筑的较好地势,优先规划建筑节能、绿色环保设计方案。

3.2对于科学监理技术

首先,对于国外先进监理理念,国内的监理单位要做充分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国内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监理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工程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可以组织人员对阶段性的工作做出总结和建议。最后,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监理法律知识是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好这些技能,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并对科学监理方法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

3.3对于信息技术

首先,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资料的管理,采用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块来进行,这种模块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资料的电子化的综合管理,而且实现了快捷录入、规整存档、便捷查询、报表简洁输出。其次,在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中,采购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都可以使用网络计划图来进行编制;还可以根据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及工程用设备清单。最后,在质量控制方面,按照ISO9001标准进行按模块划分的质量管理,有利于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创造优质的工程。模块包括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

4结语

工民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创新施工技术也被全面应用于工民建筑行业中,通过融合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与先进科技,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行业的需求。然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只有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对现有的工民建筑施工技术加以革新和改进,逐步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口众多对粮食作物的需求量较大,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将农业技术创新作为建设的重点,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将作物生产达到优质、高效和高产的目标。

2农业技术创新成效

2.1农业育种创新技术从植物遗传学规律等方面考虑,可以通过对农业植物品种进行改良,并通过先进技术进行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将作物生产达到优质、高效和高产的目标。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研究的新品种杂交水稻,并在原有杂交水稻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幅度上升,新品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可达1700万hm2,每年增产的水稻产量可多养活7000万人,并且通过对水稻的性质进行改良后,可将新型的杂交水稻种植在具有盐碱化的土地上,并且水稻质量较高。2.2农业种植技术创新在种植农作物时,农民往往会因为种植环境或者条件限制等降低了生产效率,甚至会影响生产量,而在当前出现的现代生物技术[2]、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化栽培等先进技术,并且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植物的生态环境等打造数字化采集技术,针对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和条件,密切关注植物生长情况,尤其是土壤水肥供养和光照等,应用农奴才能远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和设备,可以大大的降低农民的工作任务量,减少了实地探查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2.3转基因技术当前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并且专家们逐步将生物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逐步研制出了抗病毒辣椒、抗病毒番茄和转基因大豆等一系列作物,中国农科院研制的抗虫棉花,可以有效的避免病虫害的出现,提高了棉花质量[3],也降低了农民施药施肥的工作任务。2.4网络农业、精确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创新技术通过网络监控和网络管理来进行农业生产,针对塑料大棚采用网络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坐在家中便可以观察大棚内的作物生长情况,并且可以观察到作物的变化和是否存在病害,采光等情况,通过对某片作物种植的监控来密切的关注作物的生长情况,并针对性的提供应对方案,防患于未然。而农业智能技术是通过智能化操作和系统来完成对作物的培育,摒弃了传统的种植作物的工作,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并查看是否达到健康成长的指标,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3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创新

当前农业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点部分,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旨在通过创新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作物生产质量。要想大力发展农业创新技术就需要广大农民共同参入,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知识培训,树立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识。运用当前新近的科技信息网络,让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可以达到共享,分享农业生产经验和技巧。国家和政府需要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较大的资金,并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等进行保护,加大对农业创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4]。要想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民工作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优化和革新,应用当前的先进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科目的技术类型,将其与农业生产融合,提高创造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理念,创造高效农业。

参考文献

[1]吴淑杭,徐亚同,凌云,等.猪粪便生态型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1):168.

[2]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等.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8):122-130.

篇4

1 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创新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究其本质来说,创新是推动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著名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层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到关于技术上的创新的具体定义。技术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如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将这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在市场上得到实现。依此,林业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林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并体现出规模效益。林业的建设要实现公益性、社会性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必须要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实现环境的生态保护,保证国土安全,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妨碍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2.1 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观念中,林业的经营一直被当做“靠天吃饭”的产业,这种消极观念严重的阻碍着林业技术的创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推进林业的发展,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

2.2 林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一直依靠与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使技术的创新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以后的林业科技创新上,应当以企业作为主体,使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保持一致,推进林业技术的不断前进。

2.3 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低于农业,只有34%;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

3 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

3.1 要调整林业科技的布局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林业科研机构相对力量分布较散,主要以行政区域设置,个数多,力量薄弱,科研课题少,经济也相对困难,发挥不到林业科研机构应有作用,对其发展调整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对于林业科技力量来说,应将其划分成总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总体是指加强我国林业队伍的建设实力和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其成为林业科技发展的龙头,而局部就是在国内各省、各省区域内设立专业的林业科技研究所。

3.2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

在林业技术的发展改革中,须对林业科技的体制进行大幅改革。在改革中,本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善精神,对于一些非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科研机构改革则需遵循分类指导的改善原则。在改革中,切实做到科技攻关,稳定一部分专业的科研人员来重点从事相关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再对于一些具有开发能力的部分组建科技开发公司,将其直接面向市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换,从而实现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来开发带动科研的新机制。

3.3 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在林业科技推广中,由于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的面对面性,其在工作中都与当地农户直接交流,因此,科技推广员的工作业务素养是林业科技进步的过渡和转折,科技推广员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的发展。作为最受地方农户欢迎和尊敬的推广员,在面对机构的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对工作的认识,要把深切的认识统一到国家对于农村农业的意见、政策上来。

3.4 努力抓好各类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在对于如何发展林业技术创新问题的长效机制中,培养一只高素质和适应能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对于管理人才的选拔上,本着造就一支高学历、专业性强、职称结构合理的综合型技术队伍,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水平和以林、农技术专业人才为骨干的林、农队伍。若想实现此目标,则需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首先,在现有的队伍中以现有的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培养对象,充分利用当前社会各种培养教育学校来通过学习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和产业人才。最后,是在对于农民技术人才的培训上,对其重点培训农、林业实用技术以及退耕还林等相关技术的培训上,使其树立起正确的林业技术意识和了解正确的林业技术知识。

4 总结

综上所述,林业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盛世兴林,科教为先进,只要我们本着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的向上工作精神,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创新之路,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60.02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中部地区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扶持武汉市金融改革与创新;在长江流域实行大通关模式;加强科技体制创新,彻底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国家政策再次聚焦“中部崛起”,为新一轮的武汉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武汉市最具发展前景、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为推动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

1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现状

自2009年12月8日,武汉光谷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到2012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加快了创新条件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产业联盟和孵化器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

(1)创新平台建设循序推进。

2011年,武汉高新产业新建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光电国家实验室;新建有机光子学、先进非线性太赫兹、纳米能源技术与器件等3个研究平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正式投入营运,集聚了包括7名两院院士在内的38个研究团队;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奠基。

(2)产业联盟和孵化器快速发展。

至2011年底,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组建了11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紧筹备射频识别、三网融合、智能电网等产业联盟。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和武汉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创新中心奠基开工。全区孵化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00个。

(3)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第一个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应运而生一批科技成果。2011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申报专利4034项,比上年增长26.1%;主导修订国际标准1项,主导制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4项;8个产品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2011年,武汉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分别为3448亿元和1074亿元,占武汉GPD的15.9%。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形成了武汉市三大主导高新产业,高新企业达595家,占全省55%,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活力与潜力,发展势头良好。相比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武汉高新产业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中下游,高新产值偏低,研发投入不够,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数量不多,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2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不足

新世纪以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距离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目标尚存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产值较少。

2011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448亿元,占武汉市GPD的15.9%。2011年湖北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27.94亿元,武汉市只占到45.8%,与武汉市在湖北省“一城独大”的格局不相称;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武汉市只占到3.4%,总量偏小。对比同层级的城市,大连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1年突破5000亿元,青岛早在2009年就突破了4000亿元,南京在2011年突破4000亿元,沈阳也在2010年突破3000亿元,而2011年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也超过武汉市,达到3485亿元。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沿海城市相比,201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值11875.6亿元,2011年广州的产值15806.84亿元,占GDP的比重是33.7%,差距更大。

(2)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偏低。

2009年,武汉市的研发经费支出为118.3亿元。2011年武汉市高新技术研发经费支出165亿元,占GDP的2.44%。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同期相比,2009年,北京的研发经费支出600亿元,上海400亿元,深圳接近300亿元。2011年,武汉的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在全国19个城市中位居第9,虽然与GDP的位次相当,但与武汉市综合科教实力明显不符。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

武汉市的综合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拥有78所高校排名全国第三,100多万在校大学生排名全国第一,3个国家级的开发区,100多所科研机构,18个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21879件,专利授权量达11588件。但科技成果市场化能力明显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在一些发达国家,建在企业的研发机构超过90%,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7%设有研发机构,而深圳有90%。武汉市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所有权分别有90%和60%以上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掌握,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只有35%,且80%流向外地。将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实际转化为生产力受到旧体制和市场的束缚。此外,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8%,远低于国际公认标准5%~10%,显示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对研发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资金投入不够。

3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

(1)科技制度创新。

借国家“中部崛起”的第二次利好政策的东风,在武汉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阶段,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最大限度的发挥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以排解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并积极主动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创新性、有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显著外部性,以市场为导向,快速推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制度创新。

深化高新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明晰,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强监管,改革高新企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大胆进行研发机构所有制结构改革,加速科研机构市场化步伐,加强与高校的专业技术教育紧密结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可持续化发展。通过建立一整套激励技术革新的企业制度,充分利用优质的金融产品如贴息担保;加强与政府的双向往来,获得政府采购订单;并努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真正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市场地位,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微观科技制度,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新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在电子信息化时代,不断更新技术,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企业制度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骨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先进的管理制度条件下,是发展与推动高新技术创新的稳定剂;不断进步的高新技术力又反过来促进管理制度的发挥与革新。所以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必须同时注重。如果只注重技术创新,会出现“瓶颈效应”;如果只注重制度创新,会终成“无根之源”。科技制度创新与高新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持续不断地推动科技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有不断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之势。近两年策划和实施不少于50项、总投资不低于500亿元的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数字装备、电动汽车、光纤传感、网络接入等领域,建设一批新的国家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继续加快建设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

(3)金融体制创新。

巨额的资金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对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注入正形成对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进一步提升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必须突破巨额资金投入形成的“瓶颈”制约。

为了突破资金“瓶颈”,扶持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政府的投入,拓宽对科技投资的来源面,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融资环境,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实施积极的科技产业化的金融政策,充分吸呐社会闲散资金,利用证券市场的快速筹资功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建立多重科技投资基金,有效整合政府投入、证券集资、风险投资、信贷发放和海外融资,实现资本要素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构筑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需要得到化解融资风险。一些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运行情况良好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风险融资机制,在我国也正在逐步形成、完善类似的风险融资体系,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分为五个层面:第一,政府组织。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12月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第二,政策性贷款机构。如英国的凤凰基金、韩国为扶持中小企业建立的产业银行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按照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意图从事投融资活动,对特定的贷款项目或企业予以政策性的支持,比如通过发放利率优惠的贷款,期限较长的贷款等方式支持被扶持对象。第三,政策性担保机构。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等。各地都相继成立了信用担保机构。2010年3月,武汉市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挂牌,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以催生中小企业、孵化科技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工业中小企业为目标,凸显了产业政策导向,发挥政策优势,倾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作用。第四,风险投资公司。有政府、合作和独立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之分。联想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浙商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较有影响。第五,二板市场。如美国的纳斯达克等。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市场开板,面向各新兴的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为中小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融资。

(4)人才管理模式创新。

要彻底改变研发与生产“两张皮”的状况,充分将科技资源用于生产,使生产力得到最大解放,必须建立市场化的多维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型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鼓励科技创新,将科技贡献与企业收益紧密挂钩,推动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真正实现创新成果与科技转化的收益,允许个人以科技持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重视建立科技人才的成长计划,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并大胆放手去实践,做到事业留人。

强化“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通过技术入股、聘请、兼职、创业支持等多种方式吸引与鼓励科技人才来武汉落户。有效落实培育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融合的优惠政策,培养能造就市场的科技专家和具有科技背景的企业家,使具有创新才能和高科技水平的人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积极吸引与造就一批包括海外华人资源和本地人力资源在内的会管理、懂科技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人才。

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有效吸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保证高新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在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结语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时代,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首位城市,武汉要抓住机遇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推动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是要建立一套科技体制创新机制;发展武汉高新技术离不开风险资本管理,完善风险资本管理体系是必经之路;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人才管理模式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尽管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小且分散,研产衔接差,只要大力优化投资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技术交易制度的完善,构建多层次区域性金融市场,不断聚集巨量风险资本,加速推动武汉高新技术的规模化与差异化经营,使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良好的发展。

据悉,武汉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年)》的报告已出台。根据规划,到2016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力争超过1.3万亿元,打造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等4个千亿产业,形成40个国内一流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集群,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为实现上述目标,武汉市将通过组织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三大行动,并推进千亿产业支撑、百亿企业打造、市场主体培育等三大工程。还将举全市之力支持东湖示范区建设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打造成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特色产业聚集区。

篇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020-02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1] 弗里曼(1973)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工艺商业化的过程,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首次商业性转化[2]。Bessant(2001)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变革过程中发明之后的阶段[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在1976 年的报告中把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的改进视为低层次的两种创新,划入技术创新的范畴[4]。傅家骥(1995)认为,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R&D)到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建立生产费用更低、能效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的系统活动过程[5]。曹萍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及自身条件,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6]。廖媛红(2009)指出,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以及上述各项改进的构想从闪现、研究到生产、销售,实现市场价值的全过程[7]。

综合上述观点,技术创新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是包括新构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到成果引入市场、商业化和应用扩散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二、技术创新模式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先后出现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1.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研究开发得到新技术、新产品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通过生产和销售把新技术、新产品引入市场。在这种模式中,科技进步或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市场只是被动的接受创新成果[8]。

2.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认为多数的技术创新是由社会和市场需求拉动的渐进性的过程,而不是技术推动的直接结果[9]。

3.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模式,强调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把单一的技术创新模式视为科学、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特例[10]。

4.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认为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构思、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营销等行为,强调研发和制造的一体化,以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联系[11]。

5.技术创新的网络模式是一体化模型的发展,强调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联系和信息交换。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已成为创新过程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按照划分对象的层次不同,技术创新可划分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推动整个产业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过程[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指出,随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技术条件发展较快,部分企业已具备较好的创新基础和研发能力,但仍然缺乏技术型人才和核心技术[13]。肖虹(2007)通过对37个产业1999—2004年技术创新统计数据的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与非高科技产业对技术的转化能力不强[14]。王健(2007)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0—2004年的指标值,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R&D投入和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较为薄弱[15]。董瑜等(2011)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够强,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出增加的同时,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的绝对数量较低[16]。

四、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篇7

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虚拟油泥;3D打印

1前言

21世纪的制造业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新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浪潮正冲击着以产品为载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是一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是这一活动主体的源头,因而产品现代设计方法及相应支持技术就受到制造企业的高度重视。这迫使激烈竞争中的制造企业竟相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的开发又不断地对开发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2虚拟油泥技术与工业设计

油泥在工业设计领域中是为设计出高级曲面而产生的一种混合造型材料,应用于汽车与飞机等对曲面要求较高的行业,并在其他工业造型外观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随着上世纪70年代后期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汽车造型领域的应用,虚拟油泥的概念随之诞生。如今,以虚拟油泥为核心的造型系统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奔驰、宝马、大众、迪士尼等多个知名公司中。虚拟油泥技术已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新产品开发设计领域。

2.1虚拟油泥技术FreeForm

利用优化算法提取虚拟油泥模型表面三角形网格,该方法可以跳过模型的全空部分处于物体外部和全实部分处于物体内部,直接从位于物体边界的体素中提取表面三角形网格,减少体素模型中材料检查次数,计算速度得到了提高。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以自己研发的力反馈触觉技术结合虚拟油泥技术,由Sensable公司共同研发出一款适合工业造型的虚拟现实造型系统FreeForm。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建模过程虚拟可触,易于学习和掌握。(2)基于虚拟油泥的建模过程造型自由度极高,不同于3Dmax\Rhino等工业造型辅助软件,模型为实体建模。(3)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数据兼容性强,消除了设计师自由造型与生产工程技术之间的鸿沟。(4)具备CAM模块,提供了拔模分析、抽壳及曲面检测等工具,使得产品造型创新的阻碍大大减少。

2.2虚拟油泥技术FreeForm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

目前,虚拟油泥技术FreeForm系统已经应用于玩具、制鞋、首饰、电动工具等几十个领域,此外,凭借优良的力反馈虚拟现实技术,此系统还应用于文物修复、虚拟手术等多项特殊技术领域。虚拟油泥技术FreeForm系统的工业设计创意造型过程可分为正向与逆向两类:

2.2.1正向设计

一个实际项目的产品开发过程,设计师将创意灵感草图导入到FreeForm系统中,利用FreeForm提供了Curve(线编辑)、Planes(平面编辑)、Sketch(草绘)、ConstructClay(构建黏土)、SculptClay(雕刻黏土)、DetailClay(细化黏土)、DeformClay(变形黏土)、Select/moveClay(选择移动黏土)、Patches/Solids(曲面建模)、Mold(模具)等工具模块,制作出需要的模型。在完成好的虚拟油泥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系统提供的AutoSurface(自动铺面)工具,自动生成曲面文件,然后导出为STEP/IGES格式文件供下游制造。

2.2.2逆向设计

利用已经扫描处理好的.stl三维数据,导入到整合虚拟油泥技术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可实现产品改良设计。利用此方法的开发过程,相比传统的RE,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产品创新程度高。

3整合虚拟油泥技术的创新平台架构

各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推广应用,虽然增加了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和风险,但同时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又给制造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整合虚拟油泥技术的创新平台服务平台构想正是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产生。

3.1平台的技术框架

当今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新产品研制周期大幅度缩短,各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应运而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设计支持技术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大量应用,推动了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设计方法学、新产品开发流程再造与项目管理、全球化并行协同设计、敏捷化战略联盟、设计支持新技术、数字化虚拟样机开发技术、仿真试验与性能评估技术、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在完成制品CAD模型重构的基础上,快速设计出制品的注塑模具。实践证明,恰当的重构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重构模型精度,满足新产品设计的需要。有效地缩短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周期,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3.2平台的组织框架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观点,旨在构建是以工业设计知识增值为核心,集成RP/RT/CAE技术的快速设计与快速制造技术,利用网络化实现协同,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转型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理论模型。平台以孵化创新为构架理念,将“学、政、企、行”通过工业设计创新平台为纽带,利用网络协同创新和产品数据管理(PDM)信息技术将产品创新设计项目科学、高校的协调管理,最终通过成果交易平台(o2o)第一时间对接社会资本,最大化培育优秀的创新产品。

4优势与不足

(1)整合虚拟油泥FreeForm技术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实现了从创意→设计→实现→推广的工业设计全流程服务功能,可以有效的整合创新产品市场需求。(2)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平台实现了从创意到生产的数据无缝对接,减少了在产品创新在开发迭代过程中的造型损失。(3)以“平台”为连接纽带的“学、政、企、行”协同创新组织,可有效的增加新产品孵化成功率,提升创新成功率。

作者:陈龙 周玲 吴荣 陈学斌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联社.面向工业设计的协同管理技术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30).

[2]陈龙.基于FreeForm系统的玩偶设计开发[J].陕西: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陶燎亮.虚拟油泥技术Freeform在文物快速复原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

[4]陈鹏.基于RE/RP技术的产品快速设计与制造系统的研究[J].模具设计,2009(1).

[5]贡智兵.基于产品平台的快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6]齐尔麦.机械产品快速设计原理_方法_关键技术和软件工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篇8

1 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

我国有众多的食品机械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创新方面。企业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企业因素。企业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科技和生产有效结合的最好形式,因此,将食品机械技术有效的运用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好这一主体十分重要,对于追求企业的最大价值和赢得利益收入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是企业人因素。一般来说,企业人的创新意识就是整个食品机械企业的基本利益所在,对于追求高额利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创造哦比较满意的劳动收益,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食品机械企业不断创新发展,保证企业的生命里,总的来说,这种动力的创新活动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生命周期特征。

在食品机械技术开发时期,一般的企业对此的投入很少,不会超出整个企业成本的百分之一,而没有投入自然不会有产出,因此,没有利用食品机械技术的企业,其收益往往小于成本,甚至实现不了创收。而随着食品机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大量的产品开始批量的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采用新的技术,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这种技术在成本方面的优势逐渐显露处理,而达成的收益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这个时期是食品机械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而随着创新技术的发展,各种食品机械产品被大量的模仿和扩散,生产演变成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过程。

(2)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特征。

食品机械技术从发展到后期的市场推广,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环节很多。在我国,产业链投入了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包括技术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各种成果的演化过程等,都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因此,作为一种高投入的经济活动,食品机械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一般来说,食品机械技术的高投入具有一定的风险,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技术风险。由于我国还处于这种技术的研发阶段,很多的技术开发成熟度不足,设计的质量不合格等,第二市场风险。现代社会是经济化的社会,因此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谁可以制作出创新性好的产权,符合用户的基本需求,就是最优质的产品,产品的成本低盈利高。第三社会风险。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不会遭遇到各种外在的危险因素,或是国家政策支持方面的缺陷,面对较高的投入,技术创新一旦失败,将会给食品机械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2 技术创新动力的模式

在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活动中, 包含着多种动力要素, 各种要素对技术创新起着不同的作用, 可形成不同的技术创新运作模式。也就是说, 食品机械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动力模式, 可概括为技术推进模式、市场拉动模式和综合作用模式。

2.1 技术推进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食品机械的市场竞争尚未形成, 一般计划什么科研项目就开发什么技术和产品。在这个时期, 我国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模式多以技术推进型为主, 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的, 主要强调技术的推动作用, 即科学研究和它所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推进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按照技术推进模式链条, 科学技术明显地走到生产和市场的前面。通过技术创新使科技成果走向生产, 并因创新的成功而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全新产品, 然后创造出全新的市场需求或者激发市场的潜在需求。在这个时期, 食品机械的科技开发项目几乎全部由国家统一安排,科技开发的重点比较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研究开发成果多以样机、样品为主要表达形式。

2.2 市场拉动模式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后,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食品机械企业的创新观念和经营活动已由过去的技术推进导向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 使技术创新工作转变为重在市场需求, 市场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在这个时期,我国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模式多以市场拉动型为主, 认为技术创新是由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而产生的, 主要强调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 即市场需求是拉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2.3 综合作用模式

无论是“技术推进模式”还是“市场拉动模式”, 都是线性的单因素决定模式。虽然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食品机械的技术创新活动, 但又都难以避免各自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大约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食品机械行业在认真总结计划经济以及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科技工作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大力提倡“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 进一步审视了技术推进模式和市场拉动模式有机结合的综合作用。从“九五”、“十五”乃至“十一五”时期国家有关食品机械科技攻关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等相关资料分析, 对于一个科研项目( 或课题)立项的基本要求, 不仅要看是否有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 而且要看是否具有研究基础和相关条件, 充分体现了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的综合作用。

3 技术创新动力的作用效果

根据食品机械技术创新动力的模式分析,技术推进型、市场拉动型和综合作用型创新活动各有特点。前两者创新活动分别是由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引发的线性模型, 其中技术推进型创新效果有利于技术研究深度和技术储备,但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市场急需; 而市场拉动型创新活动时间短、见效快, 其创新效果有利于成果推广, 但不利于技术研究深度和技术积累。

4 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机械技术的发展过程需要创新意识和动力,而在创新意识和动力模式下要做到科学分析。它和企业发展动力息息相关,可以有效的激发企业的力量,保证整体的目标,同时对于企业创新期望值要随着企业人的主观性有所发展,一旦得到满足,将是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源。

参考文献

篇9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科技竞争为主的综合能力的较量,科技对生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通信技术进步明显,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内容,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快,对社会生产、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是提高现代通信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重要技术支持。电子通信技术对企业而言,能够有效本文由收集整理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加快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同步掌握世界各地的信息,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以做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对人们的生活而言,电子通信技术能够更加便捷的实现远程沟通和交流,通过网络、信息等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对资源利用而言,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节省了能源的消耗,使得信息共享的效率提高,再通过通信技术进行生产的调度指挥,能够快速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国家而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国科技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对国家的军队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电子通信技术还对社会教育、新闻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信息交流越来越便利,对信息的共享也为各主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当前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还村子啊着不足,需要不断的加快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敢追发达国家的电子通信技术,实现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繁荣发展。

二、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措施

(一)加快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人员的培养机制建设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必须依靠人才的培养,因为人是创新的关键,也是各种技术创新的前提,所以有必要建立起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人才的不断进步和长期学习,因为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也是一项持久的工程,需要人才对不但进步的科技成果进行学习和吸收,为创新通信技术做出贡献。人才培养机制要鼓励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潜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过岗位和职位,进行竞争上岗,实现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

(二)加强对基础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的重视

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对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中,谁做得好基础基础创新与关键技术谁就能取得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要重视基础技术与关键技术对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持作用。具体的措施包括:在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作为研究的重点,来促进和带动整个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进步。

(三)加强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

电子通信技术发展中如果都注重自我发展与应用,而忽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就会产生不兼容的问题,这样会导致各个电子通信产品都只能安装自己的相关设备和连接方式,这样会制约整个电子通信行业的发展,所以要在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中加强标准化的战略实施,努力实现电子通信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扩大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目的在于保障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促进其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更大范围的发展进步,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要围绕核心技术进行保护,促进电子通信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为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四)加强电子通信产品的推广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是相关电子通信产品进行应用推广的前提,但是电子通信产品的推广也能够为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提供经济支持和实践应用和研究平台,所以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要想实现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就必须加强相关电子通信产品的推广应用,以此来保证和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并且促进电子通信产品的产业链形成,促进电子通信行业的发展进步。通过电子通信产品的推广应用,还有利于加强电子通信技术开发商与电子通讯业务商的合作,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模式,不断促进电子通信的创新进步,能够有效缩短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时间,并加速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效率。

篇10

多年来,纺织业一直作为广东经济的一大支柱,纺织设备与技术的引进一直作为缩小与工业化国家技术水平差距的有效措施。纵观广东省纺织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引进、吸收、创新”发展模式上往往忽略了创新的过程,陷入“落后―引进―简单模仿―又落后―再引进―再落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引进技术能否持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不仅取决于选择适用性的先进性技术,还取决于引进的技术能否得到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评价体系分为投入能力指标、研究开发能力指标、生产能力指标、营销能力指标、管理能力指标和综合性指标。各项创新内容的基本特征都很相似,即都具有新颖性、创造性、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周期性和大协调性。企业通过循环的技术创新过程,实现新的投入组合,使自身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发展。通过众多企业的模仿,可实现纺织业“引进―吸收―创新―扩散”的集群效应。

常见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可归纳如下:

一、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

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从技术创新所固有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本质出发,将技术开发和市场反馈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在创新全过程中,以创新主体内部信息交流为主要手段(而不是强制性命令和僵固化分工),不断增进创新各类人员,特别是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人员和销售人员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从而保证创新整体行为取得最佳实现效应。

技术创新的成功实现是企业内科研、生产和销售部门都充分参与的过程。创新主体整体行为功能是各类人员行为功能的积关系而不是和关系,任一类人员功能弱化都会带来整个创新的失败。因此,消除各部门孤立性,减少从R&D―规模生产―市场实现道路上的组织障碍极为重要,只有采用图1中图b循环型而不是图a下属型的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各类人员间的充分信息交流和有效的组织协调。

据统计,在美国,产品创新的市场成功率大大低于产品的技术成功率,而在收不到应有实现效益的创新项目中,约40%以上其最大的损失正是发生在由R&D成果向生产销售的转换环节上。类似情况在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存在。为改变这一状况,许多企业在推进创新一体化上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主要有: (1)重新认识和树立销售人员功能形象; (2)强化“销售带动开发方式”;(3)从组织结合方式的高度来寻求R&D与销售部门间的有效协调;(4)跨职能培训,如英国H-Packard公司实行有计划地将技术在R&D和生产部门间定期互换制度。

南方技术创新中心发展模式是一体化创新模式典范。该公司2000年被定为广东省纺织面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集纺织产品展示、纺织产品技术开发、花样设计、网络信息化服务、法律中介、知识产权保护、商务会议等多功能一体的综合服务。公司能采用销售人员直接参与创新的功能的思路,将技术开发和市场反馈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依靠雄厚技术基础,采用企业创新协调机制(如图2),一直成为广东纺织面料开发的前沿阵地。

二、抢先占位技术创新模式

抢先占位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根据创新的不对称性竞争原理,利用或寻求在信息、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优先条件,凭借创新行为的超前性,首次成功满足和诱导需求,迅速取得创新竞争的优先条件,凭借创新行为的超前性,首次成功满足和诱导需求,迅速取得创新竞争的领先优势。即做“抢先打开窗户的人。”

实现抢先占位创新的“第一次”,要求企业具有创新行为超前性,其主要分为信息和知识获取超前、决策与实施超前和市场开发实现超前三方面,各方面既有独特性又具有互补性。如实力和水平较低企业依靠第一方面赢得抢先优势,而实力水平较强企业可凭借两方面优势弥补某些延缓性失误。这三方面均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如弱小的ROLM公司超前接受电话与计算机技术聚合知识,结果在计算机式电话交换机上占有一席之地。美国Pfizer小公司和波音公司抢先动手生产出实用产品,而把构思发明青霉素和喷气式飞机的英国人远远抛在后面。再如,日本在纺织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纺织新材料、纺织装备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各国。

领先创新在超额利润、成本价格、技术垄断和企业信誉形象多方面具有后来者一般难以超越的优势。许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证实,企业间竞争最终取决于创新上的竞争,而创新竞争的焦点是时间抢先上的竞争,最终,时间抢先的主要目的和效应集中反映在“第一次”上。美国知名学者德鲁克在《企业家与创新》一书中按照可靠性和可预测性程度,将“意想不到”排在创新各种来源之首,因为只有“意想不到”才能产生“第一次”的效应。杜邦公司首次开发出尼龙并引入市场,引起纺织业的震动,再如竹纤维、玉米纤维、改性涤纶等新原料的开发、创新,也使更多企业申请专利加入纺织新原料开发、应用的创新实践中来。

三、滚动积累技术创新模式

滚动积累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突出技术创新一致性特性要求,寻求企业优势与市场机会的耦合,依靠创新学习和资源积累,在较低基点上,逐步实现创新水平和层次递增的连续性发展。

技术创新总有风险,但风险程度则与创新选择类型密切相关。仅从需求角度看,以现有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的创新,是被动性创新,其目的是满足或适应需求;而以知识技术更新发展为导向的创新,是主动性创新,其目的是创造或更新需求。显然,两者对企业状态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地说,前者对企业条件和创新机会的约束有更大的宽容性,使起点较低企业能够有效回避较大创新失败,随着学习经验和经济实力积累,逐步走向创新良性循环。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采用内在机能及其相应的运转方式所构成的有机系统,由主体机制(技术创新者)、动力机制(市场需求)等子系统组成,可概括为“轮式模型” ,同时采用滚动积累创新,作为扩展创新效益和承受高风险创新的准备基础。

滚动积累创新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市场需求拉动效应,市场显性需求及其变化机会是创新的主要来源。二是规模小、方向窄,力求寻求企业现有优势同更多市场机会的结合,当这种结合得不到满足时,常常借助于外力特别是外部技术力量的帮助。三是短期经济收益和长期学习效益相结合,整个创新呈现明显的连续递进发展特征。

许多成功企业在腾飞初期都经历过滚动积累技术创新阶段,如广东的张槎、西樵两镇上的许多中小纺织针织企业,由于早期资金缺乏,开始时只购买二手设备,以较低成本来增加利润,完成早期的资金积累过程。随后逐步发展壮大,走出滚动积累创新的“五步曲”,即(1)主要依靠自己力量,以较小投资较低价位,确立了需求量较大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2)逐步扩大规模,引进新设备与技术,以性能领先的新产品抢占纺织品市场。(3)在技术上向国际水平靠拢,创新自己的研发中心,或与研发机构合作,推出工艺独特的新型产品,从市场渗透到市场开辟。(4) 将新技术成果扩展到其他市场,扩大经济效应。(5)再上技术等级和扩大产品系列并举,综合开发多种纺织新设备、新产品。这“五步曲”使企业能从低起点开始,逐步取得竞争优势而稳步发展。

四、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模式

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以高层次高水平上的技术推动为主要特征,在消化吸收和模仿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多种形式的再创新,使企业成功实现外向型发展或其他根本性突破。

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创新的技术起点高,不论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生产,还是开发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国内水平相比,其创新活动所表现出的技术水平递增都具有较大飞跃。二是其具有强烈的技术推动倾向,从创新实现看,其表现为国内市场上的“第一次”效应(替代进口和创造新需求)和国际市场上的渗透打入,显性需求拉动不是决定作用因素,其主导形式是新技术新知识直接推动创新开发。三是创新的投入产出与国际市场(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紧密联系,创新作用效应不再局限在项目本身,而反映为对企业发展的全面重大推进。

对于发展中国家一般企业,要达到技术推动型创新下的完全外向型生产经营,还需相当长时期。但实践证明,只要企业成功地引入和实施部分外向推动技术创新,如创造性模仿某项国际先进技术、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生产、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等,就能从多方面促进企业加速改变原有观念和行为方式,获得全新性变化。我国有不少的大中型企业自觉借鉴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坚持在高技术水平层次上进行技术创新。如高明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积极开发高档新型面料领域,如高档欧洲手感面料、高档纳米拒水拒油面料、高档免烫整理面料等,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再如,广东丰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顺德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着手创建“广东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依托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研发力量,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开展高档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的技术升级和研究开发工作,重点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和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

经验证明,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国内高水平企业和国内“拥挤”行业企业谋求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认识到,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模式有更广泛的涵义,其不仅仅局限在以产品直接出口为特征的外向型发展,而且还包含以追求国际技术水平为特征的成功替代进口和创造新需求等其他根本性变革。引入和采用国外技术标准、进行来图加工、联合设计、联合生产和联合销售等多方面循环渐进的合作,是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整个发展过程的起步与转折阶段,是我国企业在相对较低起点上获得技术创新较大发展的可行之路,同时又是尽可能减小风险损失(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风险)的有效方法。

五、组合开发技术创新模式

组合开发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在原有技术改进提高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或跨企业、跨行业运用多种知识、技术和方法间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创造出新的生产技术和全新产品,成功地获得根本性创新的重大实现效应。

目前广东纺织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模式:(1)依托一批大型骨干企业 ,建立技术开发机构;(2)政府支持或企业集资建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3)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支持,共同组建的创新中心;(4)由学校、科研机构承办的创新中心,如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创新平台中有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基地、东华大学博士后站,并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 )已全面开展产、学、研联合,产学研一体化成果每年有 300多项 。四种模式形成由企业、政府、学校等二元或多元组合的开发技术创新主体。如由政府、企业、学校参与“广东省纺织服装开平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的组建,推动开平市纺织服装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产、学、研结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工艺、装备、测试标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通过信息服务、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以及企业策划推广、培训等方式加大技术革新。

鉴于组合开发技术创新的以下主要特点和我国实际情况,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1)与专项技术突破的创新相比,组合创新的主要手段是现有成熟或适用技术改进上的多种技术融合应用,其创新的技术起点和难度相对较低,投入少,风险小,周期短,经济效益高。(2)创新范围广,机会多,即蕴含着新生产技术领域的开拓,又更有利于开发实现更多全新产品满足需求和诱导需求。(3)从技术的相互渗透交叉点上寻求新的技术变革经济效应,是专项技术创造性模仿的高层次形式,具有独特的创新竞争优势。(4)推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和社会生产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企业现有技术优势和潜力,促进技术创新的社会联合。

六、模式应用

就当前我国纺织企业实际而言,可用于创新的资源有限,多数企业并不具备率先创新的技术能力。因此,除少数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率先创新之外,多数企业可以先走模仿创新的战略,通过模仿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同时也可在模仿创新中加快本企业的技术能力积累,再追逐率先创新。中小企业多采用“滚动积累技术创新模式”。

在现阶段,还可组织实施合作创新战略,基于共同的利益,从开拓和占领同一市场出发 组织合作创新。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可采取国内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亦可实行跨国产学研或企业间合作的方式。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实行零起点合作研究和合作开发市场,才能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换的步伐,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有许多规模大的现代纺织企业采用“组合开发技术创新模式”。

七、结论

在实际中,这些模式并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每一模式也不是简单地包纳一类技术创新,但这并不妨碍从经验方法上对其进行抽象总结。各类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引进、吸收、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明朗.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 经济论坛,2008,(5):49-51.

[2] 冯德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判断与模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0,(12):78-82.

[3] 陈金怡,何新闻.广东纺织服装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8,(11):42-43.

Research on the textile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l in Guangdong province

TANG Qin,WU Zuo-ji

篇11

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时期,都是颠覆性技术出现的高峰期。科技革命构成了发掘和发展颠覆性技术的难得历史机遇。目前,科W已经沉寂了60余年,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距今接近80年,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经凸显,迫切需要新的重大突破。在物质科学、量子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宇宙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日益显现;科技发展跨学科趋势愈益明显,新学科、新知识、新思想的出现更多体现为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许多重大创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当今世界已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颠覆性技术大量涌现的时期即将到来。

一、颠覆性技术的概念

颠覆性技术概念最早出自美国哈弗商学院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1995年出版的《颠覆性技术的机遇浪潮》。他认为,颠覆性技术是指这样一类技术:它们往往从低端或边缘市场切入,以简单、方便、便宜为初始阶段特征,随着性能与功能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最终取代已有技术,开辟出新市场,形成新的价值体系。德国弗郎恩霍夫协会认为:颠覆性技术就是指能够“改变已有规则”的技术,即那些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性能或功能上有重大突破,其未来发展将逐步取代已有技术,进而改变作战模式或作战规则的技术。

综上所述,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会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可能是完全创新的新技术,也可能是基于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型应用。颠覆性技术具有四个特点:技术发展速度快、产生潜在影响范围广、可创造经济价值高、带来颠覆性影响大。与渐进性技术相比,颠覆性技术在形态上更具有超越性和突变性,在效能上更具备革命性和破坏性。

二、我国颠覆性创新的领域选择

(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15个领域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加强产业变革趋势和重大技术的预警,加强对颠覆性技术替代传统产业拐点的预判,及时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在信息、制造、生物、新材料、能源等领域,特别是交叉融合的方向,加快部署一批具有重大影响、能够改变或部分改变科技、经济、社会、生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研究,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竞争优势。重点开发移动互联、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的发展,重视基因编辑、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对生命科学、生物育种、工业生物领域的深刻影响,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发挥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石墨烯等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6个领域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三)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项关键技术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所对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乃至综合国力提升具有决定性、基础性的核心技术,按照科学(属于国际竞争激烈的前沿或核心技术)、颠覆性(有望取代主流技术、替代主导产业的技术)、重大(有望替代1-2个主导产品,或颠覆1个以上行业的技术)、可行(经过10年努力能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有望商业化的技术)四个原则,进行了预测和遴选,遴选出未来能够改变或部分改变科技、经济、生态、军事现状与格局的20项关键技术。

(四)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7大领域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在的《我国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需要重点布局的领域》中,认为未来十年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创新集中在9大领域:先进计算技术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基因与精准医疗、能源开发与存储、航空航天与地外生命探测、网络与大数据、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绿色制造与先进制造、教育技术与知识自动化。

从我国各机构评选的技术来看,出现频率最高的五大技术领域是移动互联、机器人、3D 打印、人工智能、纳米技术,这五大技术领域将是我国未来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三、我国颠覆性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向

(一)移动互联领域

大力支持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突破系统软件、人机交互、应用开发、虚拟化等热点技术与新兴技术。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重点突破数据挖掘、海量数据处理、计费、访问控制等平台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开展未来网络重大基础设施(CENI)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相关领域产品研发和产业孵化,大力推广基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创新业务及相关应用。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对生产领域的带动作用,在工程机械、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物流等行业形成领先的服务产品。深化移动互联网在生活领域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广面向餐饮、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等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重点发展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移动阅读、移动资讯、移动搜索、移动位置服务等。鼓励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重点发展车载数据与资讯、智能交通、基于北斗等多制式智能交通导航、远程测试诊断、在线节能监管、道路救援、食品安全溯源与安防等移动信息服务。

(二)机器人领域

重点研究智能机器人机构设计、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人机交互等共性技术,攻克机器人优化建模、精准感知、多机器人协调等核心技术。(1)伺服电机方面:重点发展根据机器人的高速,重载,高精度等应用要求,增加驱动器和电机的瞬时过载能力,增加驱动器的动态响应能力,驱动增加相应的自定义算法接口单元,且采用通用的高速通讯总线作为通讯接口,摒弃原先的模拟量和脉冲方式,进一步提高控制品质。(2)减速器方面:重点发展高强度耐磨材料技g、加工工艺优化技术、高速技术、高精度装配技术、可靠性及寿命检测技术以及新型传动机理的探索,发展适合机器人应用的高效率、低重量、长期免维护的系列化减速器。(3)控制器方面: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控制系统,开发适用于机器人控制的通用软件包;提高机器人控制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开发具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能力的控制器。

(三)3D打印领域

围绕3D打印重点方向,突破一批原创性技术。(1)材料方面:针对金属3D打印专用材料,优化粉末大小、形状和化学性质等材料特性,开发满足3D打印发展需要的金属材料;针对非金属3D打印专用材料,提高现有材料在耐高温、高强度等方面的性能,降低材料成本。(2)工艺方面:解决金属构件成形中高效、热应力控制及变形开裂预防、组织性能调控,以及非金属材料成形技术中温度场控制、变形控制、材料组份控制等工艺难题。(3)装备及核心器件方面:加强3D打印专用材料、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结合,不断提高金属材料3D打印装备的效率、精度、可靠性,以及非金属材料3D打印装备的高工况温度和工艺稳定性,提升个人桌面机的易用性、可靠性;重点研制与3D打印装备配套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及核心器件,提升装备软、硬件协同能力。

(四)人工智能领域

进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布局,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包括深度学习、类脑智能等)、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存储系统、高端服务器、关键网络设备、网络安全技术设备、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新型人机交互、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智能决策控制、网络安全技术等)。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满足深度学习计算需求的新型计算集群共享平台、云端智能分析处理平台、算法与技术开放平台、智能系统安全情报共享平台等,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提供相关研发工具、检验评测、安全、标准、知识产权、创业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推动人工智能在家居、汽车、无人系统、安防、制造、教育、环境、交通、商业、健康医疗、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试点。

(五)纳米技术领域

加强纳米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纳米材料及制品的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积极开发纳米粉体、纳米碳管、富勒烯等材料,大力推进纳米材料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针对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迫切需求,开发纳米结构加工与制造的新方法、纳米器件集成与系统的设计、制备技术。重点研究新型纳米电子、光电器件、传感器件,大力发展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热电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技术,着力突破室内空气污染物、工业源有毒有害气体、动力机械尾气的纳米净化材料及催化净化技术,切实攻克纳米颗粒与生物活性物质的组装方法。促进纳米绿色印刷制版、高密度存储器、新型显示、高效能源转化、气体净化、疾病快速诊断等纳米材料与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抢占未来纳米材料发展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刘根生.多些“颠覆性技术创新”[J].群众,2016,(1).

[2] 杨,余晓洁.科技创新引领“第一动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J].中国职工教育,2016,(1).

[3] 赵刚.未来五年颠覆性技术将不断涌现[J].领导文萃,2016,(7).

篇12

一、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技术创新的概念最初是由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函数的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他把创新概括为五种类型:第一,生产新的产品;第二,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过程;第三,开辟新的市场;第四,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第五,采用新的组织方式。根据前人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定义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从而占据市场份额并实现市场价值。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1)创造性。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程,技术需要有所创造,无论这种创造是渐进的还是跨越的,都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或是创造出全新的功能价值,企业技术创新要十分注重强化创造性。(2)商业性。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导向和易学术水平为中心。因此,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利润,获取其商业价值,取得市场成功。(3)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是指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强弱之分,而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具特色。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侧重点不同。二是同一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具特性。(4)积累性。技术创新能力不是企业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而是要企业经过长期的技术学习和不懈的技术创新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具备的。通常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在特定的技术创新领域,沿着企业现有的技术轨道,并以企业特定的产品和工艺技术为主线逐步提高。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是复杂的,来自内在和外在不同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1)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自身发展的表现是实现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要采用高技术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达到企业获取更高利润的目的。因此,对利润的追求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2)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建立竞争机制,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建立以客户实际需求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缩短产品开发周,减少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竞争能力。(3)国家科技政策的影响。政府所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科技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指引方向,便于企业确立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科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热情,因此科技政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重要动因。

四、结论与展望

长期以来,我国重视技术研究而忽视技术创新。从科技成果数来看,我国与日、美水平相当,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推广应用率不足10%,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活动中的薄弱环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显突出。伴随着国际环境的复杂化,经济关系日趋国际化,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更加白热化,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是落后国面临的严酷现实。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求得科技进步,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正确地借鉴国外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其运用,加强可行性论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后果做到有战略有策略有对策。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培养的过程中,为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发挥我们的优势、集中力量攻关,恰当地保护和协调国内的市场,树立技术创新观念和不断深化我们对技术创新规律的认识,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中国物质出版社,2010

篇13

创新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究其本质来说,创新是推动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著名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层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到关于技术上的创新的具体定义。技术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如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将这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在市场上得到实现。依此,林业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林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并体现出规模效益。林业的建设要实现公益性、社会性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必须要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实现环境的生态保护,保证国土安全,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妨碍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2.1 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观念中,林业的经营一直被当做“靠天吃饭”的产业,这种消极观念严重的阻碍着林业技术的创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推进林业的发展,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

2.2 林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一直依靠与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使技术的创新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以后的林业科技创新上,应当以企业作为主体,使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保持一致,推进林业技术的不断前进。

2.3 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低于农业,只有34%;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

3 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

3.1 要调整林业科技的布局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林业科研机构相对力量分布较散,主要以行政区域设置,个数多,力量薄弱,科研课题少,经济也相对困难,发挥不到林业科研机构应有作用,对其发展调整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对于林业科技力量来说,应将其划分成总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总体是指加强我国林业队伍的建设实力和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其成为林业科技发展的龙头,而局部就是在国内各省、各省区域内设立专业的林业科技研究所。

3.2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

在林业技术的发展改革中,须对林业科技的体制进行大幅改革。在改革中,本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善精神,对于一些非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科研机构改革则需遵循分类指导的改善原则。在改革中,切实做到科技攻关,稳定一部分专业的科研人员来重点从事相关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再对于一些具有开发能力的部分组建科技开发公司,将其直接面向市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换,从而实现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来开发带动科研的新机制。

3.3 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在林业科技推广中,由于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的面对面性,其在工作中都与当地农户直接交流,因此,科技推广员的工作业务素养是林业科技进步的过渡和转折,科技推广员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的发展。作为最受地方农户欢迎和尊敬的推广员,在面对机构的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对工作的认识,要把深切的认识统一到国家对于农村农业的意见、政策上来。

3.4 努力抓好各类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在对于如何发展林业技术创新问题的长效机制中,培养一只高素质和适应能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对于管理人才的选拔上,本着造就一支高学历、专业性强、职称结构合理的综合型技术队伍,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水平和以林、农技术专业人才为骨干的林、农队伍。若想实现此目标,则需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首先,在现有的队伍中以现有的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培养对象,充分利用当前社会各种培养教育学校来通过学习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和产业人才。最后,是在对于农民技术人才的培训上,对其重点培训农、林业实用技术以及退耕还林等相关技术的培训上,使其树立起正确的林业技术意识和了解正确的林业技术知识。

4 结束语

林业企业科研机构调整的思路就是以基础研究为根本,要以应用研究为中心,这样要不断的加大实验研究的力度,最终实现产业化,如果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就能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一定的生产力,当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时候经济效益就有了相应的提高。再则还能够不断的推进林业的基础研究,这样才能够让林业的技术创新向着良性的方向循环发展,只要我们本着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的向上工作精神,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创新之路,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