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师职称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质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地质工程师职称论文

篇1

2.1遵循全员成本控制原则。地质勘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多个部门和大量工作人员的参与,如果只是依靠地质勘查管理人员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是无法实现最终的降低成本的目标的。因此,必须使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各个部门及每一位职员都充分意识到节约工程施工成本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各部门及职员能够自觉地为工程施工节约成本。只有实现了全员成本控制,才能够使控制工程施工成本的目标得以实现。

2.2遵循全过程成本控制原则。地质勘查工程的全过程中,包括工程项目的准备、工程施工以及后期检验等多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消耗和资金的支出,地质勘查工程的施工成本就是出自于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只是注重某一环节的成本控制,那么其他环节中的资金支持很有可能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整体来看,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地质勘查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必须贯穿整个过程,在保证施工每一个环节正常进行的前提之下,均衡地控制施工成本,不仅能够实现成本控制,也更有利于对施工质量的整体把握。防止因返工而再次投入更多成本。

2.3遵循成本目标风险分担的原则。在地质勘查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要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必须明确不同岗位职员的职责。将整个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的目标,并为各个职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每位职员的责任就非常明确了。并且不会因为多位职员责任重复而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每位职员都会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指标而付出自己的精力,从而从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节约成本。

2.4遵循开源与节流并行的原则。地质勘查工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只有不断地拓宽融资渠道,为工程施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从而避免因资金短缺而降低质量或延误工期,只有在拥有足够资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成本控制。而节约资金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另一种方式,在地质勘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提高勘查技术,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优化地质勘查设备等多种方法来减少施工中的资金支出,从根本上达到成本控制的效果。

3地质勘查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具体方法

3.1从成本支出目标进行控制。首先,是人工费用的控制,地质勘查企业在工程施工之前,应当根据勘查工作人员的不同类型、专业素质等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来节约成本。其次,则是要控制施工材料的费用,一方面,购置质优价廉的施工材料,选择最为适合施工环境的材料,且购置数量应当合理,避免不足或过量。另一方面则是要控制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量,避免浪费材料。再次,则是要控制施工设备的费用支出,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节约检修费用。最后,则是控制施工现场支出费用,从施工现场的各个部分中节约资金。

3.2从减少资源消耗方面进行控制。在地质勘查工程施工之前,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这个计划中包括对各类资源的消耗的预计,在施工过程中提供基本的依据。其次,则是要制定科学严格的施工方案,根据该方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进行有计划地施工,保证施工过程安然有序,从而减少意外状况而造成的成本增加。最后,则是要权衡施工整体价值,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3.3利用施工网络图进行成本控制。第一步是要根据地质勘查工程施工时间做出工程施工网络图,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施工路线,再根据这些施工路线,寻找最为适合通过缩短施工时间而节约成本的方案。第二步,则是要对一些并存的施工路线进行分析,找出几条路线中相同的施工工序,并优先完成这些工序,从而一次性缩短多个施工时间。通过对施工网络图的优化,得出最终的施工路线,就能够通过缩短工期来节约成本。

3.4成本赢得值控制。运用成本赢得值的方法来控制地质勘查工程施工的成本,则是将施工的工程量用货币量来代替。使得较为复杂的工程量转变为较为直观的货币量,对于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有着更为高效的作用。赢得值中包含三个基本值,一是计划累计成本额,二是完成投资额,三是实际成本额。三个基本值可以较为明确直观地表达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量,对于控制施工成本有着极大的作用。

篇2

一、工程地质勘察概况

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技术,通常情况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时间也比较紧,任务量也比较重,相应的困难度也比较大。同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的开展对于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对于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应该加强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力度,提出先进的科学理论和使用技术,使工程地质勘察能够取得更快的发展,保障项目工程能够安全施工。

二、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当前在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当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也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地下水是岩土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直接的影响到建筑场地地基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同时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对于项目工程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很少会直接应用到水文地质参数,从而会被认为这项工作不重要。在勘察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其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的评价,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为了提升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不仅应该查明和岩土工程有关的水质的问题,评价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并且还应该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的措施,为项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的资料,以此来减少地下水对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危害。

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1、水文地质条件

首先应该查明项目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气象资料,比如:年降水量、蒸发量以及河流的历史最高水位和常水位、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关系等问题。其次要了解相应的含水层储水构造资料,比如: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和水量,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变化幅度以及流向,测定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此外还应该了解到岩土体的构造对于地下水储水的影响以及地下渗流等。

2、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首先需要根据测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实际工程的特点,评价地下水对于项目工程的基础以及岩土体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其次根据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实现项目的工程勘察。此外除了要明确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对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影响,还应该着重对工程建设活动中,人们日常活动对于地下水造成的影响,以及地下水情况的变化而引起的地质情况变化和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第三应该根据项目工程实际的特点,提出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需要对工程地质进行着重评价的方面。

四、地下水引起的工程的危害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在地质灾害中因地下水的变化所引起的灾害占有很大的部分,同时其造成的灾害具有复杂性,所以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该注重地下水的变化引发的危害,加强地下水所引起的工程危害的预防和防治。

1、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通常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当此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对岩土工程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项目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首先是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水文方面的主要原因有降水量增大以及气温的变化等,人为方面的原因有灌溉以及施工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其造成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壤盐碱化现象加剧、地下水对于地下项目工程腐蚀作用加强;河岸以及斜坡容易产生地质灾害,比如:滑移以及崩塌等现象,这会对项目工程造成破坏;容易受到水的作用,而导致岩土体出现软化以及强度下降现象,对工程项目产生影响。其次是地下水下降引起的危害,地下水下降通常情况下是由人为原因产生的,比如:开矿活动、对于河流进行治理和改道等,地下水位下降后,相应的岩土变硬,诱发地面发生裂缝和沉降等现象,这样就会对地质条件产生比较大的破坏,从而影响到项目工程的质量。第三是地下水位反复波动造成的危害,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容易造成地上项目工程的基础产生变形,造成项目工程开裂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会对地层中的胶结物产生淘洗的作用,当土层中失去了相应的胶结物,土体的强度就会变低,给项目工程的处理带来施工困难。

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危害

天然的地下水很少会产生动压力,但是人类日常的活动,比如:地下空间或者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就可能会使正常的地下水压力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会使局部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当遇到粉土层的时候,会产生流砂以及管涌等问题,从而会引发基坑的变形和隆起,严重的会导致边坡失稳现象的发生,引发项目工程安全施工事故现象的发生。

3、地下水对基础的危害

在项目工程选择基础埋深的时候,则需要认真的考虑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以及其埋藏的特点。在进行工程项目基础设计的时候,应该保障项目工程基础的地面埋置在地下水位之上,否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排水和降水的措施,同时还应该对于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做必要的防腐蚀措施。当相应的基础伸入承压水层内的时候,在项目工程施工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防止在基坑开挖的时候承压水喷出,危害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沿着河岸建设项目工程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地下水的影响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相互之间的补给关系,以此来避免地表水对于项目工程基础的冲刷,危害到结构安全,保障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

总结

随着项目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勘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工程的特点,对于项目工程的持力层进行关注,方便在设计的过程中满足项目工程的地质条件的需求。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于地下水作用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够使工程地质勘察真正的服务于工程建设,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万海,尹洪峰.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中华建设.2012,02(12):157-162

[2]田学君.浅析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0,07(04):34-42

[3]段凤华.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华章.2013,15(03):241-247

篇3

2、地基结构相关问题研究城市建设中,地基结构作为整个建设的核心设施,其作用尤为重要。而环境工程地质对于地基结构问题的研究更为细致化,涉及地貌结构研究、岩土结构研究、水文地质研究和相关力学结构研究等,从而全面细致的研究地基结构,使得城市建设更加稳固。在城市建设实施前,对地基结构做到详细周全的研究,会全面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安全,确保地基稳固,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全面的保证城市建设顺利实施。

二、城市建设环境引发的地质问题

城市建设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尤其引发了较多的地质问题,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1、水质污染加重环境地质压力我国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使得很多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逐步减慢,再加上近些年由于各项建设的实施,对水资源造成较大的污染,从而加重了整个城市环境地质压力,使之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有些地区对水资源过渡浪费,造成水资源短缺现象加剧,使得当地的城市发展脚步缓慢,发展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相对降低;而有些地区,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较差,工业垃圾导致水质污染情况严重,使得当地的水文条件首要严重威胁,致使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加重。

2、环境工程建设影响地质结构城市要实现快速发展,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就必须要增加施工项目,而这些建设工程对地质结构的破坏程度却在逐步加剧,有的地区由于施工时前期勘测不规范,使得建筑施工时大量的挖掘泥沙,从而对地低下岩土结构带来变化,使得地基稳定器降低,岩土松软,建筑物容易塌陷;同时,城市建设中的废弃物也影响了地质结构,一些化工生产和生活垃圾的堆砌,造成环境污染加剧,有些高污染的液体流入地下水,从而对整个地质结构带来不利影响,使得环境遭到破坏。

三、改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措施

只有重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真正的保证城市建设发展有条不紊,使之与环境协同并存。

1、城市发展与环境地质和谐统一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于追求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要充分保障二者和谐发展,统一有序。城市建设时,既要保证建设的质量合格,也要兼顾建设施工对周遭环境带来的破坏,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出,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要做好工程前期勘测工作,保证岩土结构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建筑物更加稳固,进而实现城市与环境和谐的发展。

2、合理控制城市发展与地质容量城市发展固然可以带动经济提升,但是,每个城市的发展要兼顾地质的容量,也就是要考虑地质结构的承受力度,不能过去开发,忽略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时,要考虑城市地质结构的承受水平,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在地质容量正常的情况之下,稳健的发展城市建设,有效的控制城市污染,降低城市废弃物带来的环境破坏,从而保证地质容量得到有效利用和监控,城市发展又可以实现稳步前进,使得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篇4

一、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主要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将土层中的胶结物铁、铝成分流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根据以往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人们在勘察过程中只是关注勘测出来的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结构的研究,却在水文地质参数的利用方面很少涉足,水文地质问题往往被忽略或是只作为象征性的工作,在勘察报告中只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出简单的评价。在基础设计和施工方面,由于缺乏评价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带来的作用和危害,因水文地质问题早场工程基础下沉、导致建筑物损坏的事故比比皆是。对岩土工程造成影响的水文地质因素有:地下水的类型与变动幅度的大小、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及其分布组合关系、土层和岩层的渗透性强弱情况与渗透系数、承压含水层以及水头特征等。为了达到提高工程地质勘查质量的目的,应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关注。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明与确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并根据地下水可能对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造成的作用及其影响作出正确的评价;另一方面,更要提出预防与治理措施的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依据,以此来消除减少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危害及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该将研究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方面作出重点评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预测出可能对工程带来的危害,以此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及时补救。勘察过程中应当与建筑物地基的基础类型的需要密切结合,查出与此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根据选型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不同模式对建筑物造成的适应能力相差很大,导致工程地质问题也相差甚远。例如山区、平原区、深雪峡谷区等都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模式。同时工程勘察中不但要明确地下水的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赋存状态,还要查明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的变化规律。此外,还需要对人为工程活动后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也要考虑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低下水位高低的不同也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在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同时,要将地下水位以上和水位以下给予不同对待。从工程角度出发,在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内容中,根据地下水对建筑过程的不同作用与影响,作出相关的地质问题的评价。

三、水文地质勘察设计

(一)勘察目标与任务

水文地质勘察的目标就是为了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做出对地下水情况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水量与水质,不同的工程建设所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各不相同,因此对工程勘察工作要求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设计与任务

根据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可划分为勘察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术实施设计四个阶段,现重点介绍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施设计连个重要阶段,简单介绍规划勘察与可行新研究勘察两阶段:(1)规划勘察与可行性研究。规划勘察的整体目标是为工程选点提供初步的工程地质资料。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整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勘察内容包括:合流、河段与地质构造、地层岩土性质以及地震等。可行性研究是在规划选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勘察工作,其目的是为建筑工程设置施工方案进行地质论证,对于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该区域的构造稳定性进行精确确认,并作出评价。(2)设计勘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以及预测蓄水后的情况变化。对地下水实行动态监测和岩土移监测,需要提出地质工程问题一级处理建议;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分段特征,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等问题做出评价和建议。

四、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严重者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低层或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或变化幅度大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加大。因此,在膨胀性岩土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特别注意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特别是地下水往往升降变化中高度和变化规律对地基基础深度的选择(宜选在地下水位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下,不宜选在地下水位变动带内)有主要的参考价值。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内,当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就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上升时,软化地基土,使其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建筑物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下降时,岩土的自重应力增加,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附加沉降,如果土质不均匀或地下水位的突然下降也可能使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

结语

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参考文献

篇5

一、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一)水文地质勘察内容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水文地质主要是指地下水规则或不规则运动变化,在工程项目中起着关键性地作用,并随着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勘察则是为了保证工程建筑物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符合安全、经济和合理的标准,将基础设计和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作用及危害结合起来,强调勘察岩土的水理性质,并客观评价建筑工程施工地区水文地质问题。其中,岩土水理地质是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指的是岩土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对岩土强度的影响,岩土水理地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另外,从工程项目角度来说,水文地质勘察还强调在对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地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做出科学合理地工程设计图。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还应对建筑物的地基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按照不同工程需求,对不同地质工程可能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预防性控制。但是,在以往的地质勘探任务中,勘探人员往往忽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将其流于形式,这极易导致其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存在片面性。

(二)影响水文地质勘察的因素

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因素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程勘察场地的复杂程度。通常情况下,工程勘察场地主要包括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复杂场地三种类型。简单场地一般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岩石和土性质单一,地质情况优良,地下水不会威胁到建筑的地基基础;中等复杂场地则是指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岩石和土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埋藏浅,极易影响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复杂场地是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岩石和土性质变化大。场地内存在震动敏感地带,地下水埋藏浅,威胁到建筑地基基础,且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其次,对建筑场地地质的研究程度。工程勘察之前,对建筑场地的地质研究深入程度直接影响着工程勘察工作量的高低,通常在对地质条件较少研究的建筑场地,基于勘察经验的缺失,往往需要增加勘察工作量。反之则少。再次,建筑物的等级程度。基于建筑基底荷载大小及地基损坏造成的危害性可将建筑等级分为三个层次:具有严重损坏后果的一级建筑物、基地荷载大破坏后果严重的二级建筑物、基地荷载不大损坏后果较轻的三级建筑物。

二、水文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有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通常情况下,水文地质勘察包括揭示地质构成、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这两个方面。在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选择中,地质构成直接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土体的力学指标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地下看得见、摸不着的特性,对地质结构的观察必须依靠钻探勘察之类的工作,再加上建筑工程所在的场地是独一无二的,这就使得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得出的勘察结果并没有可比性。所以,建设单位更需要在地质勘察单位的选择上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专业技术性强、操作规范、并且能够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较为完善合理的勘察成果的优质勘察单位,可以说,这对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从客观上来说,现代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大多数水文地质勘察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概念认识不清,不明确地质勘探侧重点,整个水文地质勘察过程缺乏针对性,并且水文地质勘察手段和技术落后,造成勘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另外,在水文地质勘查中,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报告时,所使用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较为落后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在作出地质报告时,存在基本地质条件实况模糊不清,不明确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以及部分关键问题遗漏现象。还有些水文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更有甚者,由勘测人员先行定下结论,然后才进行相应的地质勘察等。上述问题在现代地质勘探工作中普遍存在,这是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无法一次通过的关键因素,导致建筑商开发时机延误,造成巨大损失。或者是通过审查,但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留下较大隐患,严重威胁到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性。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对建筑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勘察,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最后,水文地质勘察能保证建筑地质构成与施工相符合。在以往的众多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大多缺乏对勘察质量的监管。事实上,在工程实施前期,就应该经由专业的水文地质勘察单位对建筑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科学勘察,但大多数建设单位缺乏此认识,忽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致使勘察结果与实际相悖。同时,考虑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需要专业的地质勘察单位独立完成,若疏于监督,可能使勘察工作存在诸多漏洞,影响建筑质量。除此之外,对施工图和地质勘察结果的严格审查也必不可少,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建筑场地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从而更加准确地对力学指标进行判断。

三、总结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勘察成果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造价,需要得到高度重视。而要想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需要水文地质勘察人员拥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的专业技术,并积极进行先进科学技术等,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勘察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爱臣.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今日科苑,2009.

篇6

综摄教学法的运用

综摄法又称类比思考法,其源自在我们对外部事物的学习和认识过程中,常常是在某些带有启发暗示的“指挥下”进行的,而这种“指挥”与我们的思考方法和意识关系不大,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密切相关[11]。因此,可以利用外物来启发思考、激发灵感解决问题。工程地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开综摄法教学。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对所面对事物的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两种思维方式。当我们面临未知的或者不熟悉的事物时,常常会采取拿性质不同的现有事物的分析和模拟方式去与之相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想。这种方式称之为异质同化,即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分析比较所面对的问题。例如,当开展某项工程的地质问题调查时,可以与医生全面诊断病人一样,先逐项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存在的病症,这样会使得技术(研究)路线明晰,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指导性。如何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问题分析方法的桎梏,进行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因此,如何运用新的知识或从新视角进行审视、分析、研究和处理原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显得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使得认识有新的突破,这过程即为同质异化思考方法。例如,在狭窄的海边场地进行海底隧道掘进时,一方面需要的很大的场地存放施工材料(如做衬砌),另一方面又需要相关场地堆放掘进所产生的大量岩屑废渣,那么可以通过同质异化思维,我们可以考虑在不影响地质环境的情况下,用掘进产生的废料进行人为营造陆地,同时解决了材料堆放和废料处理的问题。

篇7

1.2整体论观点

每一个工程地质问题都存在一定的系统之中,只有采用系统分析法才能够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系统方法论认为,人们在研究和解决系统问题时,仅仅重视各要素自身的可靠性是不够的,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对具有必要可靠性的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最佳,而并不追求每个要素自身可靠性都达到最高等级。否则,工程地质决断就必然是偏于保守的。

1.3经验支持论观点

随着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入,其经验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工程经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工程地质环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1]。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还能够帮助人们分析地质状况是否适合进行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操作,如果能的话,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注意哪些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理论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逐渐实现了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亦是如此。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操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将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的必然途径。近几十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从勘察技术到测试技术,再到数值分析技术等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在理论、知识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以及地质信息获取难等原因,导致了水利水电地质研究工作无法成为一门精确的学科,在众多方面还存在的缺陷。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应该涵盖到多个方面。但是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于受到理论以及经验方面的限制,只考虑到地质信息的基本调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仅对水利水电工程区的地质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建设人员提供建设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2]。这样,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完善,为工程建设提供的帮助也较为有限。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勘察的工作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地质信息的调查;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判断;对工程地质进行改造的问题分析;对地质信息进行监测以及反馈,并且依据监测反馈内容进行调整。基础信息的调查是勘察工作的基础,然而后3个方面的增加则逐渐完善了勘察工作,将勘察的目标从简单的地质勘察延伸至地质工程方向。这种方向的转变能够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时也给勘察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是地质专家,也要了解水利水电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

4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首先是要进行地质勘察,进而对地质做出决断,这是该项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因为决断的质量会直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但是对于这一环节,许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主要是关于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许多人会认为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完全与勘察实物的工程量成正比,受到勘察实物工程量的直接影响。但是实际上,二者并无如此明显的因果关系。勘察实物工程量会为工程地质问题的决断工作提供基础,但是决断的质量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利水电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往往较为复杂,这本身就对勘察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么复杂的地质环境,勘察人员要想进行正确、科学的决断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综合决断能力。

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决断风险问题

工程地质决断风险(简称地质风险),主要是指因为重要地质信息的遗漏或者工程地质决断失误等原因,为社会、经济以及工程带来危害的事件。所有的工程都想通过建设,在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如此。但是有些人一味地要求工程完全无风险,是不够科学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往往是在河道、山体等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区所面临的地质风险概率很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必备地质勘察流程。通过这一工作来对地质进行分析、决断,指导工程建设,降低地质风险。依据地质风险事件的危害程度,可以将风险事件划分为毁坏型风险事件和损伤型风险事件。从实际而言,损伤性的风险事件是被允许的,但是毁坏型则完全不予允许。虽然地质风险客观存在,但是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减少损坏,勘察人员们必须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经验等各种理论,结合实际对地质问题进行正确的决断,确保决断质量,将地质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状态。

6水利水电岩体工程稳定性地质评价问题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岩体之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还需要对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评价。这一工程由坝基工程、地下工程以及边坡工程等构成。实际的分析评价中,要立足工程实际,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开展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要为岩体工程确定目标以及预定工程需要达到的可靠度。此外,为整个工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稳定性评价系统,从整体出发,利用系统将各个单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使得稳定性评价工作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一工作的科学、有效也将为后期的地质决断提供基础。

篇8

1 现场勘察原始数据工作存在的系列问题

地质工程由于其地层工程地质性质的不同,其勘探所需的钻探深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所需埋藏较浅的工程,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基岩地带,其勘探深度可以相对浅一些;而对于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的松散地层区域,为了保证其勘探精度则需要将勘探的深度远远高于前者,而越深的勘探深度则对被勘探的地层地质状况的了解程度就要越清晰,这样才能提高地质勘探的工作效率及勘察精度。而对于在勘探过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地基情况时,在进行具体勘探测量时就需要严格按照行业技术标准及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勘探,同时实际操作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勘探点的分布,不应死板地拘泥于原计划方案的参数,这样才不会在不明现场工程地质情况的前提下匆忙施工,为工程埋下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然而对于室内资料收集整理中非常关键的野外地层划分,由于工程施工方式普通采用多钻机平行作业,要求参与的技术人员数量较多,实施工程作业的各个勘探小组彼此间常常缺乏沟通,各个小组各自为战,形成的勘察资料也是五花八门,为以后的资料汇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要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所有技术人员集中到同一个工作面,集中所有力量突破攻坚每一个工程难点,然后统一对勘探资料进行编录整理,制定统一的编写规范,这样即保证了工程勘探质量,又为以后的数据提供了较为规范的原始数据,这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而对于勘探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原位测试,在实施勘察过程中由于行业内的一些不良习气,经常会出现一些忽视行业规范,规则的简便方法出现。

譬如在进行静力触探时,必要得按照规程进行调零,而有的时候就会出现图省事,直接延用以前数据而不顾及实际勘探深度,这样就会造成勘探数据失真,另外气温对于勘探数据的影响同样不可以小视,尤其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这种失真情况更为严重。而标准贯入试验也要注意对杆长和勘探孔深度的校正,在勘探孔底有残留时,就会造成标贯器无法完全到达勘探孔底部,这样所获得的勘探数据就会失真。

地下水位的测量同样是地质勘探的重要内容,而地下水位的测量必须得以最后一个钻孔二十四小时之后的测量数据为准,在很多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常常等不到规定时间就采集数据,得出的数据就很难确保其数度。

因此在测量地下水位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在实施,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各项要求,以求数据的精准。

2 土工试验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在进行粉土划分时,由于粉土颗分试验比较复杂,常常会造成在实际区分时划定粉土不全面,不准确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将粉土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按照最新的规范来进行粘粒含量数值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对粉土进行精确的划分,以保证划分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直剪试验时,由于受力条件通常很复杂,且排水条件很难掌握,用原来的实施方法得出的土强度指标值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要解决好这一个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一定数量的三轴试验,这样就可以在不过度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保证数据的可信度。

3 岩土工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在对高层建筑物的地基进行均匀性分析评价时,目前经常用到的是技术规程只有评价参考值,而没有统一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方法,行业内当前采用的评价方法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支撑,而不能成为可靠的评价方法,因此在进行实际评价时,承建部门在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参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合理的计算,再予以评价,这样得出的结果才会保证其可信度。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探时必须要注意三大要素,即现场勘探资料收集,土工试验以及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在实际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内的相关规范及标准执行所有操作,同时对于参与到工程的技术人员,也要完善其技术质量监督体系,在强调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同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执行,杜绝偷工减料的情况,将技术人员的主观性失误降到最低,以确保整个岩土工程勘探报告的数据准确,内容规范。

参考文献:

[1]盛树馨,吴连荣.土工试验方法标准[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张矿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大鹏龙岐湾,属于深圳市东部海堤的范畴。依据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深圳市东部海堤(长2.8km)重建工作,配合东部半岛开发建设,达标加固东部海堤堤防,建成城市防潮体系。本段海堤全长367m,防潮标准按50年一遇设防。

2 海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现场的勘察和分析研究,本段海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标准偏低。本段海堤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设计标准偏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堤的防潮标准已满足不了当下的要求。

(2)堤身结构问题。本段海堤主要由土堤和浆砌石挡墙构成。土堤的表层土体已经剥落,局部发生坍塌,已失去防护功能。现状直立式浆砌石挡墙高约1~2.5m,由于修建时间久远,标准低、墙身单薄,墙体表面砂浆勾缝已经脱落,历经海浪的冲击淘刷,多处墙体破损严重,局部已发生坍塌,失去了防护功能,如图1。

图1破损坍塌的墙体

3 海堤工程治理技术措施

综上分析,为提高海堤防御风暴潮的能力,满足该片区的发展需求,需对该段海堤进行整治。依据片区的防潮(洪)规划、当地经济的发展及地块开发,通过相关的工程技术措施来提高海堤防御风暴潮的能力,增强海堤结构的安全性。海堤治理的工程技术措施有很多种,一般应根据海堤的保护对象、潮位、风区长度、堤前水深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选择。对于本海堤工程主要治理技术论述如下:

3.1提高设计标准

对海堤进行彻底的治理,须按有关规范及区域规划确定海堤设计标准,包括海堤的防潮标准。 堤顶高程的设计首先应按海堤保护对象的范围和重要性确定其设计频率,然后按公式“堤顶高程=设计位H+波浪爬高R+安全超高A”确定,设计位采用设计频率潮位,风浪爬高采用莆田公式计算,安全超高根据海堤是否允许越浪予以选取。提高本海堤具体标准如下:

(1)海堤堤顶高程。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堤顶高程应按设计位加堤顶超高再加风浪爬高确定,本海堤重现期为50年,堤防级别为2级,不允许越浪的安全加高为0.8m,允许越浪安全加高取0.4m。

式中:zp——设计频率的堤顶高程,m;

hp——设计频率的(水)位,m;

RF——按设计波浪计算累积频率为F的波浪爬高值(按不允许越浪爬高累计频率取F=2%,按允许越浪爬高累计频率取13%),

A——安全超高,不允许越浪的安全加高为0.8m,允许越浪安全加高取0.4m(本工程按允许越浪设计)。

本段海堤堤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3.2消浪防冲

海浪冲击是危及海堤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完好的消浪防冲结构是抵消波浪冲击的有效措施,消浪结构不仅能削减波浪的爬高,降低堤顶高程,而且能减轻波浪对堤身主体结构的冲击力。由于本段海堤具有景观需求,海堤设计时考虑在临水面采用镶嵌自然条石,一来通过自然条石粗糙的表面可以增加堤身的糙渗系数,降低波浪爬高,二来自然条石相对于混凝土更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满足当地的景观需求。

3.3 堤基加固

本海堤大多建在软土地基上,软土一般为淤泥和淤泥质土,软土特性在全国沿海地区中是较差的,具有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的特性。所以在软土地区应进行堤基设计,验算其稳定性和沉降,当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还应进行堤基处理设计。当整体稳定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又相差不远时,采用堤脚设置反压平台可很好解决稳定问题。因为本地基为淤泥,一般尽可能挖除;当厚度较大和分布较广而难以挖除时,可采用打砂井或砂坑加速排水,使大部分沉降在施工期发生,并调整施工速度,结合堤脚镇压台,使地基土强度的增长与填土重量的增长相适应, 以保证地基的稳定。

3.4岸滩保护设计

对堤前滩涂有侵蚀性的海岸, 堤防并不能防止前滩的冲刷,应在海滩的侵蚀深度处修建保滩护岸工程,工程措施可采用丁坝群以及丁坝群与潜堤相结合的布置,使泥沙在坝(堤)格内淤积。参照深圳近几年来的海堤护岸工程建设经验,丁坝坝长30~50m,坝距2~4倍坝长,方向一般与海堤轴线正交,坝头坡度不陡于1:3.0,结构为堆石坝,坝头前沿抛石保护。

4 结束语

总之,广东海岸线较长,修建海堤较多,经常受台风、海浪的破坏,存在较多的工程问题,造成原因也是多方面,只有深入了解造成的原因,才能提出合理的加固措施。海堤治理工程首先要确定其设计标准,建设的重点是迎海面护坡(挡墙)加固。海堤治理措施有多种,往往需要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才能选定适宜、有效的措施,有时甚至需要多种措施并用,才能排除隐患,取得较好效果。

篇10

1.工程概况湖南住宅建筑工程东面为小区道路,距路边约20m;南面为单层临建某酒店,间距约5.5m,该临建基础采用600喷粉桩,桩长约15m,但现场观察有部分墙体有不同程度的开裂,是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如果地下室深基坑支护结构有较大变化,就会对该酒店造成较大不利影响;西面为围墙,距离约10m,北面是八层宿舍楼,间距约13m。该建筑物占地成矩形,长55.52m,宽18.5m。总建筑面积约15500m2,楼高15层,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分别为4.4m和3.4m,但外露0.9m在地面上。场地自然标高约为-0.90m,地下室基础承台垫层底标高分别为-6.4m和-7.35m,即地下室挖土深度分别为5.5m及6.45m,具体布置详见图1。图1地下室围堰平面图

2.地质条件

按地质钻探资料提示,地质情况按孔深分层如下:0~3.7m为杂填土,松散;3.7~16.7m为淤泥质粘土,饱和流塑;16.7~24.1m为中细砂角砾层,饱和,中细砂松散,角砾稍密;24.1~26.6m为粉质粘土,饱和硬塑;26.6~29.3m为粉质土层,湿坚硬;29.3~55.5m为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地下水位较高,地表下约0.84m。

3.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

根据该建筑物地形及钻探资料,综合分析该地下基坑有如下几个特点:

(1)基坑开挖深度大。

(2)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是杂填土、淤泥,土性差;地下水位较高。

(3)地下室南面距某酒店只有5.5m,且酒店有约3.0宽洗车槽场地及海鲜水池设在此5.5m范围内。钻孔桩,喷粉桩等机械无法靠近施工。并且一定要保证酒店正常营业,地下室施工时要保证该酒店建筑物的安全。

通过对多种方案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地下室基坑南面采用拉森Ⅲ型钢板桩围护,其余三面采用钻孔桩800间距1100围护,钻孔桩外侧采用500、400喷粉桩联成止水帷幕。钻孔桩除基坑底为-7.35m部分采用两层水平支撑外,其余钻孔桩均采用一层水平支撑设计,钢板桩采用两层水平支撑设计。第一层支撑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其中钢板桩仍使用HK300C工字钢作腰梁,节点利用焊接钢筋锚入支撑混凝土中),中间设φ800钻孔支承桩。第二层支撑体系采用HK300C工字钢。由于部分基础承台阻挡节在二层支撑的支撑桩上,考虑到不能拖延加设支撑的时间,因而先加设支撑,然后支撑与承台混凝土一起浇筑

此设计方案本着“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的原则,一方面采用钻孔桩及钢筋混凝土支撑,经济合理,节省工程开支,又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和整体性;另一方面,钢板桩可接驳加长,使桩锤能悬空施打板桩,以解决场地限制问题;另外,钢板桩的抗渗性能较好,钢支撑安拆方便,施工速度快,且钢板及钢支撑可重复使用。

4.支护结构设计的验算取值

4.1钻孔桩的计算(按等值梁法计算)

4.1.1r、Ck、ψk按20m范围内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求得:r=15.9KN/m,ψK=120;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12/2)=0.66;被动土压力系数Kp=tg2(45+12/2)=1.52;查表得K=1.28;eAh=rhKa=15.9×5.5×0.66=57.7KN/m2;eAq=qKa=2.64KN/m2;

4.1.2基坑面以下支护结构的反弯点取在土压力零的d点,视为一个等值梁的一个铰支点,计算桩上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离基坑底面下的距离为:y=Pb/r(K·Kp-Ka)=2.94m。

4.1.3按简支梁计算等值梁的两支点反力,求得:Po=127.3KN/m,Ra=134.6KN/m。

4.1.4计算钻孔桩最小入土深度to=X+Y,X=10m,求得:to=12.94m;t=1.13×to=14.62m;Lh+t=5.5+14.62=20.12m。综合考虑桩长取L=20m。

4.1.5按剪力为零处弯矩最大,求得最大弯距:Mmax=246.8KN/m。

4.1.6采用800径钻孔桩,每隔1100mm布置,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246.8×1.1×1.2=325.8KN/m桩混凝土等级为C25,通过常规方法计算,钻孔桩选配1620(对称配筋,承受最大弯矩每侧配密)。

4.2水平支撑GL1的截面设计。水平支撑GL1的截面尺寸定为500×900mm,作用于GL1的竖向荷载包括GL1的结构自重g=1.25KN/m和支撑顶面的施工荷载q=9.7KN/m2,作用在支撑结构上的水平力包括由土压力和坑外地面荷载引起的围护墙对腰梁QL1的侧向力。可按围护墙沿腰梁长度方向分布的水平乘以支撑中心距确定,即支撑的轴向力为NO=7.5Ra=7.5×134.6=1009.5KN。

水平支撑GL1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取内力标准值综合系数为1.2,则GL1上的弯矩M=1.2×(g+q)lo2/8=219.1KN/m;轴力为N=1.2No=1211.4Kn,为了构造简便,GL1采用对称截面配筋,经按常规方法计算,GL1上下各选配625,(四肢)。

4.3腰梁QL1的截面设计。

QL1梁的截面尺寸定为500×800mm,围护墙沿QL1梁长度方向分布的水力为q=Ra=134.6KN/m,考虑八字撑的影响,QL1梁的计算跨度按规范取lo=(l+l1)/2=5.0m,QL1梁按连续梁考虑。查表知Mmax=0.107qlo2×1.2=504.75KN/m,最大剪力Qmax=0.607,qlo=408.5KN。通过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斜截面抗能力计算,选配625(每侧),(四肢)。

4.4工字钢I30的强度验算。查表Wx=472.3×103mm2;(f)=215MPa,得f=Mmax/Wx=106.9MPa<(f)),所以,采用I30工字钢偏于安全。

4.5钢板桩的计算。基坑深6.5m,经验算是一层内支撑不满足要求,为此要用第二层内支支撑。采用现在拉森Ⅲ型钢板桩,其截面特性:Wx=1600×103;f=200N/mm2;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1.2189.2=227.04KNm/m;f=Mmax/Wx=142﹤200N/mm2;考虑到现有钢板桩规格等因素,经验算桩长设计为20m,保证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

4.6第二道腰梁QL2的截面设计。设计采用H钢HK300C,其截面特征值:A=225.1×102mm2;Ix=40948×104mm4;Iy=13734×104mm4;Wx=2559×103mm3;Wy=900×103mm3;ix=135mm;iy=78mm;沿QL2梁上分布水平力q=1.2×243.2=291.8KN/m;M=0.107qLo2=780.7KNm;f=M/Wx=305<315N/mm2。4.7第二层水平支撑QL2截面设计。GL2梁采用HK300C钢梁,其自重q=1.77KN/m;自重产生弯矩M=22.2KN/m;轴向力No=7.5RB=2188.8KN;ε=M·A/N;W=0.089<30;λ=lo/iy=117;ψb=0.374;f=260N/mm2﹤315N/mm2。以上结构设计理论值经验算,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处理措施要点

5.1钢板桩的施工。

为避免施工打工程桩时震动及土壤挤压对酒店的基础影响,所以靠近酒店(平行于A轴)的钢板在工程桩施工前先打,打完钢板桩后在板桩背后做排水沟。

5.2钻孔桩及喷粉桩施工。全部钻孔桩均在工程桩完成后才进行钻孔施工,钻孔桩采用“跳打”的方式施工。喷粉桩按钻孔桩的施工进度分段插入施工。

5.3挖土施工及支撑的设置和拆除

5.3.1钻孔桩完成后,降土约1.3m深(即支撑梁面标高-2.2m),制作第一层支撑,该层支撑完成后大面积回填300mm厚土,支撑面为不少于300mm厚的准石粉石渣,这样一方面保护支撑不被机械压坏,另一方面有利于运泥车在场上行走。

5.3.2地下室大面积降土时,根据加设第一层支撑后,未加设第二层支撑之前,保证钢板桩安全的验算挖土深度来开挖土方,并且通过研究核算决定,除坑底设计标高为-7.35m的部分和靠A轴至钢板桩的范围内挖土至-5.9m深,并按I-I剖面图所示在靠近钢板桩留设土台外,其余部位均大面积降土至标高-6.4m。这样,通过预留土台,增加被动土压力的土坑力,保证钢板桩的安全,充分利用机械挖土,加快施工速度。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但不同的土质其留设的土台的宽度不同。

5.3.3第二层支撑应在挖土后两天内加设完成,不能拖延时间,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安全。

5.3.4全部桩承台施工完毕后,用石粉、石渣将基坑回填至于-5.9m处,这样,使整个基坑底回复于一层支撑的深度,然后拆除第二层支撑,继续填土至能施工地下室底板为止。

5.3.5第一层支撑(-2.2m)待±0.00楼面施工完毕,围堰桩与地下室外壁回填土方至-3.00标高外才拆除。

5.4降排水处理措施。基坑上部采用集水井和排水沟联合排水,虽然钢板桩及粉喷桩止水帷幕抗渗性能较好,但为防止基坑开挖时的雨水、少量渗水及土层含水量的影响,基坑底四周共设8个集水井,井壁用砖砌筑,但砖缝必须疏水,井内径为1.0m,井底标高比施工面低0.8m,井内设潜水泵,集水井用排水沟纵横联接。这样,由排水沟、集水井和抽水设备组成一个简易的降排水系统将地下水位降低至6.0m以下。

5.5钢板桩的回收。完成±0.00楼面,全部支撑拆除后,采用吊车在A~B轴的楼面行车回收钢板桩。

6.施工监测为及时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变化动态,对该项工程采取专门监测,对所定的监测内容定时进行观测,印制标准表格,进行数据整理,绘制位移(沉降)-时间坐标图,以观察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土方开挖和后续工程施工。

观察项目包括:

(1)观察南面酒店及北面八层宿舍楼的轴线标高变化,在靠近基坑支护工程的墙转角及中间各设四个三角标志;

(2)观察东面小区道路及西面围墙的标高位移变化,各设两个标志;

(3)钢板桩墙及钻孔桩墙每隔15m设一点,观察水平位移和垂直度。

监测结果表明:从挖土到地下室工程完工,共进行18次监测,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围堰的位移、倾斜、支撑变化均正常,周围建筑物、道路、管线安全。主要监测结果如下:

(1)南面酒店的轴线无变化,最大沉降量为3mm。

(2)东面小区道路及西面围墙无明显变化。

(3)钢板桩最大倾斜13mm,最大移位为18mm;钻孔桩的最大位移为4mm,无明显倾斜面。监测结果也说明此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是十分成功的,并且说明采用钢板桩和钻孔桩,钢支撑和钢筋砼支撑所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刚度及整体性良好。

7.基坑支护结构技术经济分析

该基坑支护结构的总造价约为252万元,总设计基坑支护长度为156.95m,平均每延长米的费用为1.6万。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工期为52d。这对于主要土层内磨擦角仅为9°且挖土深度超过6m的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来说是比较经济和省时的。

8.设计体会与监理结论

8.1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和变形两个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变形问题。

8.2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围护措施,不仅能达到围护目的,而且安全经济省时。本工程基坑围护针对不同现场情况,不同开挖深度,综合采用了钻孔桩、钢板桩、卸土、挖土预留土台、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钢内支撑等方法,即达到设计的目的,而且围护费也合理。

篇11

就具体的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案例而言,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建设施工现场组织混乱。施工现场未能有序摆放、安置建筑材料和设备器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破坏和损失,影响基本的施工进程和安全系数。例如:地面裂缝造成积水,影响到墙体、地面的稳固支撑性能;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造成了墙体地面开裂等;第一方面,建设施工管理环节脱节,人员组织混乱、各环节缺少工作联系、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就上岗等等。表现在管线组对接焊口不整洁、螺孔间距不统一、除锈等级、搭接宽度以及层数的数据指数与相关的质量要求不符;第三方面,施工现场设备部分,常见质量包括势垫铁组间距过长;垫铁和设备点焊;地脚螺栓与孔壁距离太近,未及时清理表面;斜垫铁使用不对称;安装设备后接口未进行有利保护;地脚螺栓外露部分未涂防锈油;设备之间连接未考虑温度的因素;塔内设备地脚螺栓未加备帽或者未进行材质复验等诸多因素。

2.油田地面建设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是一项涉及专业多、项目个性要求复杂、专业性强的综合性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单位相关责任人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意识,从客观上促使施工单位由于赶工期、抢进度而忽视工程的长期效益,过分侧重短期效益,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二是设计不切合现场需要。设计人员未深入现场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前与建设单位沟通不够,使得图纸出现较多变更,且在采用新产品或者新工艺时,技术评价做的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三是监理的素质无法与施工要求相对应。监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实践经验相对比较少,现场检查的能力比较差,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或者无法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制定出解决方案;四是施工单位自身的问题,其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应的自控制系统状态不佳,未彻落实三检制及责任制;五是油田建设施工的多年积习,粗放型施工,对上道工序或者成品保护不利,导致出现问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施工不规范。

3.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

3.1 质量管理的目标及方法

实行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油田建设项目监理部的组织架构,监理人员必须持有专业从业资格的资质,明确其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要职责内容包括:项目监理部职责、总监理工程师职责以及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等等。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以顾客满意为最终目标,保证顾客的需求、期望得到满足,并将其转化为公司的监理服务要求。项目监理部成员要牢记质量方针的内容,从观念上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两种,即PDCA循环法与三阶段控制法。其中PDCA循环法是指从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等4个方面进行质量循环控制;而三阶段控制法则是由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3个控制阶段构成的质量控制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3.2 提高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3.2.1 从观念上提高认识

工程各级领导要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向参建单位宣贯科学处理质量、工期以及工程投资三者的辩证关系,对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做出进一步规范,严格控制建设程序,使得工程建设的长期效益得到进一步保证。

3.2.2 相关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

首先,设计人员承担的是勘察与设计的任务,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现场实践中,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此外,油田还可以与一些资质较高、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的设计院或者研究所等建立良好的培训交流学习关系,为设计人员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而工程监理人员要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则要做好下面的工作:首先,监理人员必须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其次,要改变监理人员只负责质量控制的观念,全方位参与到工程建设活动中来;最后,监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3.2.3 施工过程中落实“三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切实执行“三检”制度。

操作者的自检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殊工种要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证书,因为操作者自身业务水平会对工作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要对其工艺流程、质量标准非常熟悉,并采取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才能进一步保证工程的质量;二是做好员工培训,将施工规范及标准落实到个人,使得每位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均有所提高,使得自检落到实处三是制定岗位作业指导书,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操作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应急对策等,在施工前操作者认真学习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的防止违章操作,从而将质量隐患降至最低。

互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编写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批后送报监理单位;第二,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检查计划,结合工程的特点、工期等,列出关键工序、重要部位以及隐蔽工程的质监点,制定合理的质量监督检查计划;第三,保证专业质检人员持证上岗;第四,文件资料准备充分,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工程记录表格等要一应俱全,将实际的工程进度、现场测量的数据以及相关的隐蔽工程等信息均做出全面的记录,并在该过程中做出质量评定,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可追溯性。

而“专检”则要做好工程招标的监督与检查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专项检查,具体而言包括:重要的材料与设备、隐蔽工程质量、关键工序以及分项、分部的检查与验收,关键部位还要做相应的抽检与复测,材料则实行见证取样,并根据规定进行封存与送检。

3.2.4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

改变油田工程建设粗放型的工作作风,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在项目质量形成各阶段,建设工程相关环节、相关部门、程序、岗位及个人的责任均做到全面落实,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操作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最终形成一个科学、严密的质量责任管理系统。

3.2.5 其它注意事项

在实际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落实,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注意以下两个特殊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一,设计变更的质量控制,因为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部分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普通设计变更,通常普通的设计变更由项目进行审批即可,而重大设计变更则需提出申报,待回复后再进行组织实施。第二,物资的质量控制,工程物资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项目部要成立物资验收小组,利用七方联合验收的方法做好材料的入场工作,七方包括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采购方、项目部、客户以及材料供应商,必要时要做取样复检。

参考文献

[1]孙英举.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J].黑龙江科技,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