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文化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
第一,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思政教育价值内涵,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无形”的网络交流语言,网络文化作品具有提醒、传播和展示等多种功能,其外在形式呈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在体现的思政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网络青年,改善了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网络文化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功能,其深刻的育人内涵通过艺术方式实现轻松表达,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青年学生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提升了网络思政教育的亲切感。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强调其艺术性特征,并借助微信、QQ、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可让思政教育有载体、有形式、有手段,增强思政教育魅力,提高正能量的传播力。第二,具有艺术特征的网络文化作品,有力体现了思政教育内涵,可据此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升思政教育思想引领作用。艺术是思政教育内涵的重要载体,也是与文化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网络文化作品基本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思政教育内涵的话语表达载体,也实现了思政教育方式的守常与变通,对提升思政教育魅力、拓宽思政教育路径、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从校园特色建筑、特色景观、校训精神、办学成果、师生活动、文化生活等中提炼视觉元素,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运用到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中,能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提升思政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受众度,进一步彰显卓越的校园文化自信。第三,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以平面类、音频类和视频类内容为主,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撑。网络文化作品能够建构思政教育的话语秩序,承载着人文、历史和社会的丰富内涵。网络文化作品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思政教育的“金话筒”,能精准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认知和动态,把晦涩难懂的道理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与此同时,多维度、多类型、多载体的网络文化作品呈现着学校的文化传承,凸显着学校的育人本领,传播着学校的文化内涵,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下,顺应网络时展,主动开发优质的网络文化作品,掌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对于思政教育成效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艺术特征
(一)主体性
网络文化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网络文化作品实现思政教育“育美”和“育德”功能建构和提升,这是其主体性的体现。艺术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着内在统一性,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网络文化作品与思政教育能够相辅相成,共生共赢。网络文化作品运用的艺术元素,一部分从社会发展、文化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来,一部分是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素材,但始终围绕着思政教育这一主旨,反映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融入学生的思想感情,用作品来诠释思政教育内涵,用思政教育内涵引领学生。因此,运用网络文化作品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强化互动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亲和力。
(二)形象性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网络文化作品也是如此。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外在体现着构成韵律、图案形式,内在诠释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引领,因此,网络文化作品的形象性也应保持内涵释义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当前90 后和00 后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由于生活环境和养成观念的差别,其个人喜好与接收信息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过程中应考虑这一因素,既选择活泼明快的色彩,也选择简约时尚的图案,考虑对比美、重复美、韵律美等,体现鲜明的思政教育内涵。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作品会使受众浏览信息的心态发生变化,要迎合青年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其产生新感觉、新体验。思政教育内涵丰富,将思政教育内涵与艺术形式融合时,也需注意对情感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能第一时间将思政教育内涵传达给受众,保持网络文化作品的生命力,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三)审美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受众群体互动性、表达性显著增高,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此类作品具有相同的特点,如:呈现内容丰富度高,形式感强,色彩明快;图案表现完整,符合青年学生的好奇心理,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审美情趣进一步提升,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注重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以平面设计作品为例,受众群体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单一的图片内容欣赏,更强调图案的线条、色彩、纹样等元素的统一,注重美学的深度体验。而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将思政教育内涵与真善美结合,凝聚于网络文化作品中,经过提炼和加工诠释其内涵,升华为思想引领。网络文化作品结合美育和德育,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以思政内容为主,选择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增强视觉感官体验,凭借独特的吸引力和具有差异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转发,强化传递效应。
三、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创新应用
(一)创新路径
篇2
(一)网络文化产品具有文化性。任何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网络文化产品作为一种产品,虽然很多是虚拟性产品,但是它们同样具有文化性。比如一些网络图片和文章,因为承载了80年代生人的记忆,所以深受这类人群的喜爱。不仅如此,它还给90后、00后展示了那一时代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使他们充分领略到了社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不仅增加了文化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文化品质和素质。同时,一些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能够反映社会的整体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给大学生以激励、启迪,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中,不断丰富思想内涵,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二)网络文化产品具有情感性。网络文化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产生价值认同。由于很多网络文化产品兼具美感性、时尚性和艺术性等特征,因此它能够被大众接受。网络文化产品的情感性主要是指文化文化产品首先要具备美感和艺术感等特征,只有具备了美感,网络文化产品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够被大众广泛接受。大学生思维具有现代性和多边性,对于网络文化产品来说,只有具备了吸引力,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促使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产品。以游戏《仙剑奇侠传》为例,由于游戏界面具有美感,人物和背景极具美感,故事情节吸引人,因此当时深受大学生喜爱。
网络文化产品情感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时尚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度最高的群体,对于时尚更容易接受并乐于追捧。比如中国好声音、快乐女声等,都是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时代特点兴起的一类时尚节目,这些节目在实际的播放过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当前网络文化产品在设计和推出的时候都考虑了时尚性这一特征,以促进这一产品的销售和传播。
(三)网络文化产品具有故事性。历史之所以被人们喜欢并铭记在心,就是因为它的故事性,对于中国的古董来说,正是因为故事性才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网络文化产品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虚拟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也具有故事性。它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读者的文本黏性,并在使用中产生共鸣,深受学生喜爱。以宫崎骏的动漫为例,《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萤火虫之墓》等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现实性,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不仅能够了解日本的文化,还能够对爱、战争和和平等有更深层次的体会,网络文化产品的故事性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四)网络文化产品具有创新性。与其他产品一样,网络文化产品想要获得更广泛的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就必须有创新性,只有作品不断进行创新,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的满意度。从当前网络文化产品看,网络文化产品的创新性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文化产品非常重视理念的创新。通过深入了解后发现,网络文化产品体现了专注、极致、口碑和迅速的基本特征,将理念创新放在首要位置。以QQ音乐为例,它打破了过去音乐只能通过下载或磁带才能听的界限,将在线和离线这一使用理念植入其中,从而获得巨大成功。其次,在方式上具有创新性。当前,网络文化产品在传播方式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以现代大型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为例,它不仅在制作上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够抓住青年的心,而且在传播方式上,借助QQ、网站、人人网、视频广告等方式进行传播,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五)网络文化产品具有导向性。与其他产品不同,网络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具体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依托某一社会事件产生的产品,它的导向性非常明显。这种导向性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导向性可以引导学生向积极的一面发展,比如网络上出现的各种助人为乐的视频和网文,对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并且很多时候很难做到有效监管,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消极的、负面的网络文化产品,这些产品给社会大众,尤其是高校学生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完善途径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文化产品对社会,尤其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实际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发中和传播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从当前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情况看,很多网络文化产品,尤其是一些高校的网络文化产品还没有将这一产品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很多学校并没有针对这一产品建立完善的创作机制,在产品的创作流程上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因此在产品的开发和供给上供不应求。同时,在一些高校中,由于没有创造型人才作为保证,创作队伍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专业性指导,持续性不强,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尤其要注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开发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造提供人才保障。
(二)加大传播力度。网络文化产品在创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很好的想法和经验,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种原因,它不能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和推广。一些网络产品开发商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統化、矩阵化的平台,因此很难很好地传播。基于此,网络文化产品必须不断拓展传播渠道,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比如微信、微博、网络平台等方式,加大传播力度,将好的网络文化产品介绍给学生。
篇3
网络的出现是近代史上人类重大的技术跨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而且自身也呈现出一些特点。网络文化的全方位使得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就技术方面来讲,网络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共享性,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催生出的文化。而从精神特征方面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化和自由性,体现的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而大学生思想课程的开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一个国家或者政党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较强的阶级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属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媒介以及教育环境等多个系统。不仅如此,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网络环境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课程更应该保证多元化、长期性和系统性,以保障思想教育发挥效果。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
就我国高等院校的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而言,主要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带领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正确的处理与自己意识不同形态的东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使得信息不受限制。而正是这样的改变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从网络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远远比传统的书本知识要多得多,也正是因这种超乎想象的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最终使得传统教育模式的大大降低。
2、多样化的思想教育形式开展
目前,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主要还是通过听思想教育课、读报、出画报等方式来进行,有的则通过开展一些课堂演讲、座谈活动、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这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然而,因缺乏一定的情感互动、针对性较强,思想教育空间会受到限制,且教育对象有限,很多学生对其兴趣度低。随着网络化的引入,网络环境丰富多彩,这些都足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思想教育课程,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发挥作用。
3、对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人的因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更要求相关教育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操作技能。就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情况来看,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多是老一辈的职工,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从业经验与道德素质,但对于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不是很了解,对于一些全新的技术和平台掌握不足,且创造力与想象力都不如年轻人。而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领导性,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教育模式
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在教育目标中,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对道德修养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强化等方面能力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不仅仅是思想教育的功能,还是教育内容的体现。因此,教育内容应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进而才能更容易被学生内化,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一方面则要注重创新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技术,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让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自我认识到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作用。
2、加强网络应用的引导,创设良好环境
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体系上还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教育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相脱离,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其时代感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缺乏层次性等,这些都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内容的程度有所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引导、组织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能吸引学生,逐渐改善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识,进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和学习教育内容。
3、建设和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
篇4
将文化产业向网络化发展,并将其产业结构发展成为新型的结构与模式,它与网络的结合,涉及了许多的文化内容。通过与网络的融合,更能展现文化产业在演变与进化中的特征。在社会先进技术的带动下,使文化产业的信息更加丰富,并以极快的速度推动着文化产业在网络时代下的发展。
一、探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文化产业演变与发展
(一)向和谐、互动的方向演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管理结构上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从出版方面看,不仅改变了印刷的方式,还改变其他方面。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在演变过程中具有较鲜明的特色;从电视方面看,利用电视的媒介传播了文化,提高了文化的互动性。为了防止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不健康的信息,政府也颁布相应的法规,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
(二)向动态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它的演变方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网络技术在社会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活跃。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文化产业将发展发挥到极致。由于与网络发展的结合,提升了其产业发展的速度。在社会与网络的熏陶下,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伴随着不安全的问题。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自身向动态的方向演进。
二、思考网络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与发展中具有的特征
(一)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网络在发展方向上也逐渐趋于开放化,使得社会在经济模式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快速发展的特征,不仅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而且还能与各行各业进行很好的结合。比如,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结合,对客户的个体作出个性化的发展,不再以平均化的发展作为演进的方向。在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对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开始彰显个性化发展的特征。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方式,使产业向多元化的方向演变。网络在发展方面,更注重客户对数据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行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与网络之间展开了有力的合作。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在个性化方面提升文化产业运行的效率,充分发挥网络与文化的价值。
(二)具有游戏化的特征
网络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发展,以特殊的形式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信息时展的角度分析,网络发展构建了以“个人”为核心的时代特征,并形成体验式的经济模式。网络时代的特征更能够满足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暴露的欲望,因此,也就在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网络环境下游戏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产业的演进特征,对其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产业的未来发展中,为了适应市场的消费状况,必然会构建具有娱乐性的环境。而游戏化的特征不再单一特指游戏,而是跟进消费者的实际生活。通过设计具有游戏化的消费过程,激发消费者为文化买单的心理。在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游戏化的演进也逐渐地受到了重视。它的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绝杀技。例如,乐视网发行的APP以及乐视手机,已经在市场中完全沸腾。用户利用在APP的客户端注册会员实现互动,而乐视手机则具有独立的系统能够独享乐视网的最新产品。因此,这样的产业发展策略,都体现了与网络发展相结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三)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网络在问世初期就被誉为“第四媒介”,从它的优势看就已经享有了特殊且重要的权利。在社会化的发展中,网络一直和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能够为网络提供旗下的产品,网络能够为企业传播信息。网络发展至今,也就逐渐成为企业合作的最佳伙伴,并将二者合为一体,遵循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文化产业演进的过程中,将网络融进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文化产业在网络宣传的方式上,也实现了媒体化的特征。利用广告的方式,形成以媒体为中心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发展。例如,我们在浏览网页或者新闻信息时,广告存在每一个网页中,足以体现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三、结语
由于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作用下,网络与文化产业加快了演进的速度。通过对演变与发展的探讨,二者逐渐形成一体,并具有个性化、游戏化、媒体化、联动性的特征。它具有的特征正是二者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的特色,伴随社会网络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特征上也在不断演进与更新。这样的发展意味着,二者必须对演进进行全面性的审查,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群众对文化与网络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普及,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人类社会,作为高校的大学生率先通过传媒获取科技知识和传递信息。但是,网络的优势中也潜伏着危机,虚拟世界对于心智发展高峰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虽然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学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网络现已成为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也与从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中提供的“虚拟社会”正逐渐变成学生的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但是,互联网络的实时交互、空间广阔、信息共享与终端用户的独立自由、分散多点、流量巨大、管理复杂,使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缺少“天然屏障”。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人类生活方式,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经济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讲,网络文化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处于一种“虚拟环境”状态,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全球性与开放性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网络体现了最自主、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任何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去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因为具有开放性,所以任何一件事,只要在网络上公布,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件事就会成为全球人所关注。
(二)创新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这是由以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生存方式决定的。网络永远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我们也要随着它的更新而去熟悉他,网络使人们处于一种不断的学习状态中。网络为文化创新的实现铺垫了可实现的途径,不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网络鲜活的生命。在网络中,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思想交流,使大量信息不断碰撞与交流,成为民族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之一。网络以他独特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正如当下学者的观点:创造和创新,将会成为网络时代人的真正幸福所在,必将会开创出一片全新的大地。
(三)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性文化。网络不再是静态的网络,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的信息流通方式,使得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这种相互沟通,是主体间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大家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四)虚拟性
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宇、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成为其中的成员;通过想象,借助文字与其他成员开展各种活动。除非双方有过面对面的交谈,否则,两者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人还是一条会说话的狗。“尽管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开展各种活动,例如上学、上班,进行体育锻炼,或与他人聊天等,但是,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是借助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而实现的,这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利络文化的这种虚拟性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
在因特网上,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匿名信息,削弱了者的责任感,使得虚假的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上网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匿名聊天如同一场“假面舞会”,参加者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网络技术使匿名表达、超时空交流更为方便,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深藏于心底而一般很少显之于外的信仰充分展现出来,使网络社区的信仰十分复杂。”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特点
网络一方面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方向和道德观念。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接受新鲜信息速度快,但自制能力并不强,因此,网络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l. 丰富信息来源
过去大学生的信息和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图书馆和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由于条件限制,难以享受到全球的知识成果。但是互联网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更为广博,而且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极快。
2. 扩大交流视野
因为受本身身份和地域等因素影响,过去的大学生身在“象牙塔”,交际范围比较狭窄,社会角色没有充分体现。网络交往突破了他们的交际局限,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自主、开放地交流,更为紧密地联系熟悉的同学、朋友,甚至频繁接触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陌生人。他们的交流视野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放大,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
3. 提高竞争意识
当今大学生通过网络求职己成为一种重要的求职渠道,大学生只要将自己的简历、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求职愿望等信息输入电脑,就有可能获得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4. 强化主体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自主观念很强的群体,对权威往往采取淡化的态度,乐于接受自主、开放、平等的文化。有了互联网这样开放性和平等性很强的媒介,他们开始在网上自由发表见解、表达思想,自我的主体观念在这种氛围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
5. 缓解心理压力
网络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在网络上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网络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由于网络空间不受限制,监督机制也极不完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上的灰色信息、黄色内容、一些腐朽的生活态度、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大量输入,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很大的紊乱。有调查表明,超过23%的大学生曾经访问过黄色网站。如果不对辨别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比较欠缺的大学生加以疏导,他们难免会在不良信息和观念的传播中迷失方向。
2.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冲击
现在的大学生己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体消费群,有的学生经常通宵达旦地沉溺于游戏中,造成学习上“红灯高挂”;有的学生因为网络游戏而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3.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现实交往观念日益淡漠
有些大学生终日与网络为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现实中与社会其他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导致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网络交往有虚拟的一面,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不信任,失去诚实待人的心理基础,他们的心理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造成行为变异、心理孤僻等问题,对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爱玲.试论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J].世纪桥,2008(12).
[2] 李爱玲.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J]. 传承, 2008 (18).
[3] 秦念歌,王天红.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8(17).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篇6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给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知识经济的网络数字化正改变着传统文学,代表了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和主流发展趋势。网络文学悄然出现并迅速发展,网络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注意。计算机网络具有的自由、开放的特征决定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学具有自由和大众化的艺术特性。认识并了解网络文学对确定网络文学在文化艺术空间中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网络文学的概念
网络文学是在网络上的,供读者在线阅读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不单纯以文字,还以声音和其他视觉效果为表达方式。网络文学是一种网络资源,是大众文学,它不应该被独享或垄断。网络文学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网络文学作品只有原始版本,没有最终版本,它与其后的回应和更改构成一个整体。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仅是载体不同,还有创作方式、作者身份上的差别。因此,网络文学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欣赏,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新文学形式。它不仅包括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同时也包括传统文学作品的网络化形态。
二、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操作的大众化特征
网络以新兴的媒体为网民们提供了自我表达、自由的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学的意义总是在“审美性”与“功利性”之间。传统文学把艺术性、审美性放在第一位,要求作者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善于捕获和利用情感,重视话语蕴藉,能够很好地实现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这是传统文学作品的特点。网络文学却相反,绝大部分网人的直接目的就是宣泄和自娱,任何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文学的审美和功利排在其后。因此,我们说网络文学具有大众化的特征。
网络文学题材的平民化更能彰显人人都可以当艺术家,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表现的欲望、琐碎的抒情、偏激的言论、浅薄的思考、粗制滥造的修辞、没有深意的调侃得以平行共生。率真、感性、碎片式的声音消解着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威,作者的创造性想象力、表现欲、真实观点、自我意识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
网络文学它之所以被争论不休,除了网络文学自身的繁茂缤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总喜欢以传统文学的概念去套网络文学。其实,网络文学并不就是网络加文学,也并不因为在这个词中文学处于主词部分,就认定它是文学之一种。网络文学其实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固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但它更主要的是诉诸。它消弭了文学的一些基本特性,诸如超越性、恒久性、个体性、表演性,却具有着大众文化的高科技性、复制性、平面化、瞬间性、游戏性,而它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互动性使它的生成也成为一种集体创造。传统手工写作的文本复制方式与网络文本的复制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为:网络文学它是数字化复制。如果说传统手工复制还带有生产性质,需要成本和组织,那么,网络复制可以说是一种简单而且非常便捷的操作,因为它并不需要任何成本和组织,随时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可以进行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和加工。大量的复制带来的网络文学原创性雷同与匮乏、平面化现象充斥了网络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代大众文化创作模式的翻版。与一般大众文化相比,网络文学固然拒绝了商业性,但它基本上是大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琳琅满目、各执一词的说法,体现了网络文学无权威,任何人的思想只要能够争得大多数人同意,都可以在这里留下一笔的特点。
三、网络文学具有自由化境界的特征
自由不仅是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而且也是网络文学的特点。追求自由被誉为“网络文学之魂”。自由是网络文学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媒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未经编辑的,你只要有一台电脑并开通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文字了。每个人都能做到,不管你写出的任何作品是好还是坏,都能够自由地在网上发表。有多少人看,有没有人看,那是网民的事,至少发表的空间打开了。这样一来,写作上获得了自由。由于网络上创作主体的匿名性,理论上人都具有了发表言说的权力。便利、低成本的阅读和观赏在网络时代使读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机会随心所欲。网络文学与正式文学不同,它是自由的,无须任何指导,即使是指引也没有必要,这是由其参与者所决定的,他们本身是无拘无束的一代,网络文学不需要“网络文学评论家”。自由写作,自由发表,没有权威,没有裁判者,这就是网络文学。
由于网络上创作主体的匿名性,理论上人都具有了发表言说的权力。网络的低成本性、传播性和复制性,使得受众可以广泛地进入,因而网络文学的创显得随机性、随意性很强。没有稿酬与公众名望的诱惑时没有体制上及意识形态的压力。另外,网络上没有传统纸质刊物的层层稿机制,评论也打破了由专业人士、学院派垄断的格局,创作者的文学素养的要求也就随之降低以至清除。
传统文学讲究用含蓄、陌生、优美、多义的词语来绘人传情、叙事物。然而网络文学是不用讲规则的,它可以将各种语言随意杂烩、甚至可以将语无伦次的童言稚语的直白语言,生活中的语言不经过任何提炼的语句变成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有人曾把网络语言理解为快速运动的语言,随着鼠标移动,键盘的敲打,文字、画面、声音便不断的显现。网络语言的直白化、快速性使网络文学与生活的距离被拉近,消除了文学与生活的隔阂,文学不再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而变成了网络社区中的现实内容。
四、结语
诚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引进另一种文化。”网络的出现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是必然而自然的。在以网络媒介技术为基础、特征的后现代社会,网络文学让文学表面性地完成了“文学的回归”,文学终于回到了民间,网络文学让文学在非典型性中实现了自身的使命,每一步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让文学体面地成为每一个人心灵中的绿洲。
参考文献:
[1]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廖健春.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中“狂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6).
篇7
(二)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特征
由于互联网是摸不着的虚拟事物,所以人们只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虚拟性特征与文化的实体性特征形成强烈的反差。尽管网络文化是虚拟的,但是依然能够对实体文化产生强大的作用,人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网络虚拟文化对实体文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网络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由于互联网之上的文化不分国别、地区,不同国家、民族、信仰的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发表各自的文化观点,并且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在此背景下,网络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为文化的自由发展和创新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能够充分增强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学生作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创新水平的主体力量,其创造能力弥足珍贵。由于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征,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方面、多层次认知和了解文化,并且能够创造文化、创新文化。与此同时,网络文化能够充分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和实践辩证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能够大幅提升大学生的平等理念。
由于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特征,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对社会的真实看法,避免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局限性因素。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们没有身份差异和知识层次之分,均可以参与到某个文化命题的研究和探讨中去,以自由、公平、平等的方式参与交流和讨论,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有利于大学生平等理念的大幅提升。
3.能够从本质上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互联网之上的文化资源均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共享的,人们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便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和利用网络文化。当然,人们在利用网络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化资源共享出去,上传到相关网站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参透。如此一来,大学生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自然会树立起来,在获得别人资源帮助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的文化资源分享给他人,这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化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形成。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被弱化。
由于网络文化具备多元化特征,所以大学生在接受主流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倘若受到非主流网络文化的影响,那么势必不利于其主流文化的学习和主流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同时,网络文化集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流行、非主流因素,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格局下,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难免会被弱化,从而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激励和引导,使得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2.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侵蚀。
网络文化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由于当前互联网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网络文化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不良的网络文化必然会扭曲事实,歪曲文化的真实性,亵渎文化的传统意义,大学生倘若不假思索与辨别,势必会接受不良网络文化,受到网络文化的侵蚀,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必会受到冲击和影响,最终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理解的偏差,非理性的行为长期存在,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恶劣影响。
3.网络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其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阶段,其价值辨别水平较低,文化分辨意识较弱。因此,在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极易受到部分非理性网络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使其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近年来,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极端主义者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蛊惑,肆意在国内传播分裂思想,制造不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恐怖极端活动,其性质极其恶劣。在此背景下,倘若大学生的意志不坚定,极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侵蚀,将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某种层面来讲,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正确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塑造策略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的形成,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与大学生四者共同提出应对策略,笔者通过本章节内容,从以上四个层面出发,详细阐述各主体的应对策略。
1.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互联网环境平台集中整治和统一监管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直接关系到互联网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结合网络文化发展趋向以及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学习意识,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针对网络平台上的违法软件、违法行为,政府要多方筹措,提出严厉打击方案。同时,需要进行网络文化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创建,专门维护网络文化良性环境。此外,政府要加大对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利用公共教育经费,设计、开发正规、专业的网络文化交流、互动平台,为高等院校师生和文化爱好者提供安全、舒适、可靠的文化环境。
2.高校层面。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培养的主体,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形成。针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高等院校必须打造专业化、精英型师资队伍和文化教育团队,针对网络文化环境下各类大学生,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方案,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化辩证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文化认知水平,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文化。同时,高等院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设计、开发出符合高校本身实际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学习现状的网站平台,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学习环境。此外,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力度,培养大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来应对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和不良影响,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家庭层面。
家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行为意识。因此,家长在处理好家庭融洽关系的同时,要从小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的习惯,正确辨别互联网之上的各类文化,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对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侵蚀。同时,家长必须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将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防止网络文化对学生正确行为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篇8
在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承载信息的主体,以因特网为主干的计算机互联网系统正在覆盖每一个需要科技进步的角落。为世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沟通便利。在这场信息化的浪潮中,图书馆网络作为信息化的文献保障阵地,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图书形式为高校创造一个更加便捷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图书馆网络文化是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道路中的一个新的网络文化范畴,优化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不断完善了学术信息交流水平。当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不断的融合,就可以为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为大众提供最便捷的信息服务。可以说图书馆网络文化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文化将与图书馆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状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多样化的需求。
1 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所催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载体,以网络用户为运行主体,以虚拟平台为主要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领域,以数字信息化为最基本的技术手段,以信息的传播为工作的核心内容。[1]网络文化与传统的文化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它本身存在着很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信息交流的多元化、个性化、交流平台的虚拟化、渗透性等。
1.1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文化本身就具有及其强大的开放性,这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一个特征。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它更加有利于多种文化的融合和传播,各种文化能够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得以充分的交流和促进。人类的文化必将在这种大的网络背景下不断的融合。不论是哪一学界的人员,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可以在网络这个及其开放的平台上各抒己见,交流思想,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联络、访问,达到资源的及时共享。这中文化的交流形式,融合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并且催化出了崭新的时代潮流。所以说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使得知识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1.2 网络文化的时效性
网络文化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主要特征就是快,速度快效率更快,这种网络文化所具有的时效性是其他任何一种传统文化所不能比拟的。[2]这一特征促进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能够让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的方便快捷。
1.3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如果说开放性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特征,那么虚拟性则是划分现代网络文化与传统信息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将网络文化说成是虚拟文化的代表。在网络这个虚拟化的平台,任何的网络用户都可以采用虚拟的身份,多重的角色进行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信息。
1.4 网络文化的交互性
网络文化不仅有区别于传统文化的信息获取途径还具有与传统文化不同的信息和传递的方式。当人与人之间进行着文化信息的交流时所采用的信息发送、传播、接受的途径就是一种实时交互的操作。与之传统信息交互方式不同的是,这种网络信息的交互流向不再单一,来源不再单一,表现形式也不再单一,范围更加的宽广,层次也更加的深刻,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1.5 网络文化的科技性
网络文化的载体是计算机,也就是高科技的文化。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文化在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的出版。更加具有传播速度和信息容量。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使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多样更加的生动。也使得信息的影响力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1.6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多元化的竞争。网络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的畅通快捷。但是与之俱来的就是当文化的传播途径变得宽广,阻碍变得更加小的时候,各种文化必然融入到其中,产生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2 网络文化的优势
2.1 性质优势
网络文化的性质优势主要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网络不会因为文化体系的新旧,文化时代的归属,文化背景的色彩而对其进行排斥。无论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文化,无论是相促进的还是相冲突的文化,无论是通俗的还是高雅的文化都可以共居于同一个网络平台,网络文化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造就了自身鲜明的时代优势。
2.2 形式优势
网络文化以计算机为主体,以多媒体进行辅助。从而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采集、编辑、储存、的形式,将信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的面前。[3]实现了文字、数字、图画、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信息的传播交流中展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多样性。是人类接受信息感知信息的有利途径。
2.3 载体优势
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转播的媒介,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受众面的广度。计算机的优势使得信息额储存、检索、复制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使得信息的来源更加的多样,使得信息的更加的及时。网络文化正在以其特有的载体优势对传统的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但是与此同时也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载体正在以其储量大、速度快、时效性强的优势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
3 图书馆文化的特征
3.1 图书馆文化的个性化
图书馆文化的个性化主要源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性,使得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导致的文化特殊性。
3.2 图书馆文化的国际化
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从而使图书馆文化走出国内走向国际,形成图书馆资源国际共享体系,拓宽了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使单一的图书馆文化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
3.3图书馆文化的动态化
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使用,图书馆中的设备更新速度以及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各种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变得全面高速。使用者不需要受到馆藏开放时间的限制,地点的限制,就可以随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充分的展示了图书馆文化的动态化。
3.4 图书馆文化的网络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化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新形势的产生,物质的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文化的精神升华和优势互补。
4 图书馆文化的优势
4.1真实可依赖性的优势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惠民设施,所以图书馆的各种信息符合真实性和可依赖性的特点。使得信息服务变得无功利性,更加符合人民的查询目的以及经济要求。[4]图书馆在进行网络建设中一直是以知识性、服务性、真实性、可靠性作为发展的准则,努力建设成为大众信赖的网络文化,在网络消费中占据一定的经济地位。
4.2 信息资源及技能优势
当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经过数字化的加工处理,就会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信息资源。图书馆的这个机构,具有对信息收集、整理、储存的职能,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并且经验尤其丰富。图书馆在对信息的整序和开发、导向的新功能,在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组织、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图书馆还具有馆藏的优势,能够将传统资源注入新的活力。
4.3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文化传统
图书馆是服务于社会的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一直被大众广泛的认可,被誉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人类精神的家园。因为它是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我国居民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阵地。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良师益友,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4.4 丰富的工作经验
图书馆由于长期的进行服务性的工作,所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利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有效途径。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图书馆可以利用其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独特的管理方法,运行带网络建设当中去。
5 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互融互补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文化特别需要有图书馆文化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加速网络伦理以及法律的建设,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同时,图书馆文化也需要网络文化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将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相融合,才能进行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其实质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合的过程。
首先,图书馆要从接纳网络文化开始做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网络给图书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利用网络优势,将文献资源进行合理的归类整合,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存进行永久性的存档,加大传播力度,加深影响层次,使得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实现良性的合作。最后就是要加强对于网络安全的监管,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抵制信息污染,减少盗版信息、污秽信息、虚假信息对人们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图书馆的文化和网络文化,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6 总结
网络文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有效的推动图书馆的高效管理与服务,同时不断地对网络文化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优化发展。在这种网络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认识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深刻内涵。因为他是高校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裁缝,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根据地,能够充分的发挥它的向导、激励、育人的作用,不断促进探索出新的建设图书馆文化的可靠途径。我们要不断的利用网络文化以及图书馆文化互融互补的特性,促使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达到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共赢的良好局面。担当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伟大重任。满足我国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消费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雪慧.看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互融互补[J].办公室业务,2014,(19):133.
篇9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入侵有利有弊,要想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首先应掌握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虚拟性特征
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更倾向于虚拟模式的生活空间,属于一种新型空间形态,其介质为虚拟状态下的电子信息,让网络使用者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互动与实践。通常而言,用户不会轻易将自己真实信息告知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在可以隐藏某种信息情况下,网络文化同样处于虚拟状态。
(二)互动性特征
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方面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并不相同。传统传播媒体通常掌握在特定人群手中,由上至下的对民众灌输文化(例如金字塔模型,从顶端向下接受范围逐渐扩大)。在网络环境中,用户的交流、信息获取渠道基本上处于平等地位,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文化、信息的者或接受者。在无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交流信息的权利。
(三)包容性特征
网络是没有民族、语言、国界等因素隔阂的世界性文化传播环境,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网络文化逐渐出现了低俗、反面的一面,影响了文化的健康性。但由于其开放性特征,网络文化对于这些反面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实现了言论自由。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提升思想道德主体性
由于网络世界中文化交流存在正面与负面两种,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过程中会逐渐掌握信息筛选方式。调查发现,约有86%的大学生认为对于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可以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看待,自主将不良信息屏蔽。在这一点上,证明了思想道德主体性能力的有效提升,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文化的优劣并选择性接受。
(二)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充
现如今大学生接受知识讯息多数通过网络实现,对于一些在没有网络条件下无法有效参与的事件也能够逐渐了解并参与。例如参政议政方面,网络文化不乏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民意调研,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程度以及知识涵盖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效率更高。
另外,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交相关因素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网络学校、电子图书馆、网络旅游、网络银行等等文化载体的实现满足着大学生交友、旅游与学习的愿望,促进了社会道德关系范围的扩大化。
(三)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性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认知世界的途径,在这个新环境中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多方面能力上均有所提升,例如其超越性、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等。可以说,优秀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正面能量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程度与实践比重。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意识失范的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意识与品德的重要阶段,在网络文化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可能由于自我控制力度的不足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传统道德规范对其的导向能力与约束能力呈明显成下滑趋势。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隐藏真实信息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自由度更为灵活。在现实束缚力下降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同样可能下滑,继而出现网络犯罪现象。网络犯罪隐蔽性强,一旦其尝到甜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自我管理意识也持续下降,造成意识失范的缺失。
(二)文化复杂性的意识腐蚀影响
之前提到,网络文化同样存在好坏之分,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但现如今仍存在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文化阴暗面的判断不足,容易受到意识上的冲击等。例如某段时间网络上组织大学生“抗日游行”,这种文化的冲击可能造成某些大学生在看完组织标语、内容后产生较强烈情绪,在没有冷静思考下参与到游行队伍中,可能在游行中发生危险或触犯法律。实质上,这种文化的恶劣影响属于大学生意识根基不稳的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下,一些西方不良思想也同时传入,刺激、奢侈、享乐等不健康信息也同时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对于一些缺乏控制力但却存在好奇心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能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积极向上与不断奋斗的意识逐渐被腐蚀。
四、网络文化在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络监管
目前大学生在校上网多数使用的是校园网,校方在此方面可从源头抓起,将防火墙软件安装至校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对迷信、黄色、诽谤、暴力等不良文化的过滤。同时注重对校园网站、BBS的监管,避免出现夸大言论、煽动情绪之类的言语,需及时清除。
(二)丰富学校生活
鉴于网络文化对学生实际生活圈子的禁锢,学校可多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各项积极、正能量的活动优化“三观”状态。
(三)校园网侧面影响
校方可将学生上网页面设置得更具学术氛围,春风化雨般的将学生思想道德引导至正确轨迹。可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正确鉴别、利用网络文化,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渗透性。
结束语
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告别了文化局限性,无论用户处于何处都能够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便是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环境下,思想道德难免受到正负两面影响。校方应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各项措施优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程度。
参考文献:
[1]兰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
篇10
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递下来的文化。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形成了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2、传统文化的特征
(1)人文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与社会的人文之化,这种人文之化的品质就是经世致用,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
(2)时空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都有所不同,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也有差异性。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西北文化、滇黔文化、东北文化和岭南文化等等。
(3)群体性。文化是超越个体的,只有被社会的某个群体所共享的行为、价值等才能成为文化。如“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老话有“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等,这与中华文化属于农业文化类型有关,人们的温饱问题是生活中的首要问题,这就是具有群体性的普遍文化现象。
(二)网络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1、网络文化的界定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划时代成果,广义上说,网络文化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狭义上指知识和信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代码形式记录下来,并依赖网络进行传播和交流的一种文化。
2、网络文化的特征
(1)虚拟性。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提供了网络文化虚拟性的可能,它使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等数字化符号。在网络文化世界中,人们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设计出了虚拟的自我、国家和社会。虚拟性是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2)开放性。互联网是一个全球的开放系统,实现了地域文化向全球化文化的转变,任何民族的文化、任何群体的意识形态、任何人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正是这种开放性使网络文化得到快速膨胀。
(3)快捷性。网络技术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实现了文化传播的高时效性。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在瞬间到达分布在各个地区的用户,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此外,网络文化还具有功能的多样性、使用的普及性及影响方式的渗透性等等。
二、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突
“冲突”指“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的互相干扰”,文化上强调的是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文化是和传统文化相对的新文化,发生冲突是必然的。从严格的时间角度来看文化的新旧,新的文化都会和已有的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之中,旧的文化要么消失,要么得到改进,和新的文化相融合成一种更新的文化获得发展。冲突同时也是对新文化的检验,新的文化是否就是先进文化,是否优越于旧的文化,在冲突中得以检验,其结果要么新的文化消失,要么吸收旧文化的精华而壮大。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从时间来看,有先后之别;从本源看,二者的冲突也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问题。
1、语言冲突
网络文化倡导方便、快捷和实时性,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是网民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传统语言简化再创造的产物。它的出现具有客观现实性,但是会造成对传统语言文化的冲突。一方面,汉字的信息化会造成书法艺术的消失。汉字的信息化以敲击键盘代替了传统书法写作中的用笔,敲击键盘生产出统一的铅字,从而会使苦练多年个性化的书法艺术消失。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创造出许多新的文字及表达方式,会造成传统语言文字的失范和混乱。如把“妹妹”说成“美眉”,把“变态”说成“BT”等等。青少年长期使用此类语言的话可能会造成中华民族整体汉字运用水平的下降。
2、价值观念的冲突
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锤炼才得以形成的一种集体智慧,是历经学习和灌输才形成的文化心理。而网络文化却几乎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心灵,以致传统的价值观念大厦瞬间倾塌。传统文化中形成的许多观念都受到虚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家庭观念、婚恋观念、朋友观念、交往观念等等都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思想观念的改变根源于人生价值观念的改变,价值观的冲突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冲突的内核。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产生较强的民族归属感和凝聚力,网络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但是网络文化的盛行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情感诉诸于互联网并试图从中找到精神寄托。当前,网络中的个人主义抬头、泛自由化突出,产生了道德虚无主义和人生虚无主义。网络传播所载送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无处不在地动摇着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
3、民族文化的冲突
西方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处于强势地位,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使用一百多种文字向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昼夜新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互联网用户占到了国家互联网用户的70%以上。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文化的优势,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是西方文化,网上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世界观、价值观都是西方化的,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宣扬价值观念和政治准则的重要渠道。文化霸权的实质是文化帝国主义,主张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文化帝国主义无疑给全球的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影响,威胁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霸权推行的文化同质导致人们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我国当前网民趋向低龄化、低学历,2009年网民所占比重最大的是10到20岁的人群,比例为31.8%;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增速,比例为8.8%。可见,网络文化中缺乏文化建构与引领的精英阶层,网络时代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堪忧。随着网络的发展,强势文化借助网络载体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其他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安全,也就是网络时代国家的文化发展问题成为各国的焦点,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将会愈加激烈。此外,因特网可以说是美国的语言俱乐部,也是美国文化的倾销市场,中国文化应该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发展
网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社会稳定、民族素质提高等重大课题,是意识形态最为活跃、争夺最为激烈的媒体,是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化的本质是技术文化,只有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网络文化才能走得更远。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转换,发扬其优良部分,在时代条件下创新。二者各有所长,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是二者发展的未来走向。
1、发挥网络的媒体功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功能和获得传承发展。互联网作为媒体承载了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功能,并把这一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网络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甚至以更丰富的技术方式,比如论坛、微博等新技术来对文化传统加以传承和发展,对人们产生感染和影响。网络传播的形式、方式的丰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换代,恰恰成为了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融合的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利用这种新技术形式来加以发扬光大,和新的技术进行融合,来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在网络时代,要辩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换言之,越是具有民族国家内涵的网络文化才越是真正的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任何具体的特殊的传统文化,只要它能够使自己数字化,就可以转化为网络文化。而使自己数字化,这应该是任何传统文化自身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所具有的意向性,任何有价值的传统文化都将在网络时代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2、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倡导文明上网。
传统文化能为网络文化提供精神寄托和价值旨归,要建设网络文化中的精神家园。网络文化交织于科技,最大限度的张扬工具理性,把自由开放自我推向极致,结果产生倒错的道德意识,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被无限放大,而传统文化主张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对建构网络文化价值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中的“自律修身”和“慎独养性”等观念,有助于营造网络道德责任感,增强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道德理性的自觉维护,防止网络行为中的滥用自由、放弃伦理责任和道德约束的一剂良药。
3、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构建网络伦理秩序。
要积极探索,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整合传统伦理资源,从自律入手,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义务意识,共同建立一种全新的道德的网络伦理和规范,并在实际的网络行动中自觉地遵守规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在道德垂范、伦理观念、修身意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潜力,使其在网络文化中发挥作用。
4、利用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打造网络文化精品。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明的塑造中,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网络文化也会失去其独立存在的内在根据,文化霸权、殖民主义便有了可乘之机。而传承传统、引领网络文明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打造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网络精品,用精品文化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文化形式,让健康文明的文化产品去主导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之花在网络文化的园圃中绽放。
总之,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面对的不仅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在信息领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一次良机,我们完全有可能借助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振邦.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维,张健.浅谈网络文化[J].文化研究,2008(8).
[3] 曹学娜,蔡静静.冲突融合中的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J].理论与改革,2011(5).
[4] 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党政干部学刊,2007(8).
篇11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是一种高时效的文化,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就能获取外界大量的信息。
(二)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
(三) 网络文化是一种便捷性的文化。
(四) 网络文化是一种交互性的文化。
(五) 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大学生以上网冲浪为乐事,以成为网络高手为一种荣耀。进而在网络文化形成的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做现实世界中一切不便作和不能作的事情。青少年的叛逆精神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大有用武之地,网恋、黑客等成为这些人自我表现的首选方式。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2.网络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自信。
3.网络文化有利于形成和发挥创造力,培养自身主观能动性。
4.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有利于思政辅导老师发现大学生思想领域的危机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教育。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多元化不断冲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2.网络垃圾信息横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意志受到毒害和腐蚀。
3.网络中虚拟的人际交往导致了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改变和交际障碍的产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网络游戏导致大学生享乐主义的泛滥和创业观念的散失,影响大学生的前途,害人又害己。
四、当前网络文化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担负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使命。在网络时代下我们思政教育工作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方法。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提高信息网络工作水平。为搞好思政工作,应注意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的现代化建设,重视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就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正确看待,积极面对网络文化。在当前网络文化环境下,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文化这一新生事物,积极应对,加强与网上大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三)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很多同学在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淡化,不知如何与现实社会中的同学交流等等,为此学校应该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从而使他们能更加轻松的接受心理辅导,能正确地面对网络,摆脱网络文化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加强校园信息网的建设,建立网上思政教育阵地,建设技术上成熟、内容上优质、深受大学生喜欢的教育网站。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
五、总结语
当今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网络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科学的、大众的、有内涵的网络文化。因此,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确保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左开群.论网络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2]季建华.浅谈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篇12
网络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开辟了人类文化的新纪元,并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内容与传播方式提出全方位的挑战。所谓网络文化,既包括完全在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完全依靠网络技术而得以产生、交流和传播的全新文化现象,也包括传统社会文化数字化上网后形成的新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步形成起来的。到20世纪末,互联网日益国际化,入网用户迅速增加。网络不再只是传送信息的平台,而是演变成为呈现信息的窗口、文化创造和交流的广阔舞台。
网络技术的关键优势在于信息数字化,各种文字、声音、图像都能以数字信号来存储和传输。数字化信息传播速度快、保真度高、复制再生能力强。因此,数字化信息可以反复利用,多次传递。这些特点使网络文化的产生、交流、传播、存储具有低能耗环保的特点。与诸多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它确实可称得上是一种合乎时代潮流的“低碳文化”。
二、网络文化的技术性
在短短10年间,实现了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Web1.0到社会化网络盛行的Web2.0的飞跃。互联网自身的进化速度是惊人的,当今的社会化网络正是由不断创新和成熟的网络技术催生而成。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进阶的时代,都会伴有相应的社会文化产生,而文化的传承,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在人类科技飞跃的年代中,科技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解决了人类的很多社会问题,文化的产生和变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网络文化产生于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也只有信息时代才能为网络文化的衍生提供物理基础和时空环境。
三、网络文化的虚拟现实性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如果说,在网络诞生之初,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主动渗入网络,逐渐形成一种网络逻辑和网络运行规则,那么,随着网络的日渐成熟,网民要服从网络的逻辑、规则和网络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实现人的网络化。尽可能再现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营造一个网络虚拟社会,是所有网络设计者有意无意、或多或少追求的目标。这种再现不仅仅是像以往大众传媒一样对客观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更近一步是对现实生活情境的一种仿真。例如:网恋的原型是现实生活中的恋爱,电子商务的原型是生活中的商业行为等等。各种生活中的情感、行为、犯罪在网络中也有对应物。网络重新构造了一种虚拟现实,从而使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网络空间只是由信息构成的。虚拟现实中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信息体验。由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的“网络空间”虚拟性,使得网络文化生活比传统文化生活更容易实现,更易完成现代网络文化生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要求。
四、网络文化的创造性
随着Web2.0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被前所未有地发掘出来。MSN、QQ、BBS、贴吧、博客、网络社区都成为民众交流、互动的渠道,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发挥创意,使网络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创造性。网民在网上不仅可以享受个性化服务,而且网络文化尊重富于个性的创造。“博客”一词来源于英语,是航海日记的意思。借用到互联网上旨在要充分地表达个人撰写、公众阅读的网络特性,表达人的自主性与共享性。这种非常自我的设定对于普通人来说具有自己做主、自我欣赏、自由释放的意味。一方面,大量的普通人注册博客,大有一种大众文化被压抑之后的爆发性补偿式狂欢;另一方面,还有一大批并不普通的“普通人”,这些人以“偶像效应”使点击率频频提高,使诸多普通人内心里产生“一夜成名”的期盼。“博客”作为草根文化而崛起,是网络平民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一次颠覆,它隐含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新的文化模式悄然而至。
五、网络文化的大众性
网络上的活动者为数众多、身份迥异,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将自己融入或脱离于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参与中,任何人都具有通过合法的方式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权利,同时也具有通过合法方式传播信息的权利。网络文化的衍生依赖于无数的参与者,没有“人”的因素,“文化”自然无从谈起。由于信息的无限性和网络的开放性,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网络的参与者可以不再接受单一渠道的信息,而是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并将从他人那里所获的信息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在网络文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网络行为,当某种公众思想和集体行为可以通过网络左右社会文化思潮时,网络文化就很可能衍生出新变化。
互联网的产生,让人类的生存空间大为拓展。人类可以通过信息非线性、跳越性和联想性等方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挣脱一些约束条件,向更高德文化生活自由迸发。网络文化更加关注全民参与,随着技术进步与网络普及,上网费用越来越低,人人参与网络文化交流成为可能,网络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目前,我国上网人数突破5亿,越来越多的文化消费正从“网外”转入“网内”。大众性的网络文化正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挑战。
六、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篇13
由此可见,现代的网络文化就是指一种蕴涵特殊表现手段和内容的现代文化形式,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代表着文化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趋势。另外,文化还具有改变人和塑造人的功能与特点,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当今的网络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1.网络存在的虚拟性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是最重要的基础特征之一,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应用者所处的那种虚拟的网络环境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现在,现实状况中的高职学生在家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城镇居民家庭的子女,他们往往以单元为主。而现在农村家庭父母多在外地打工,所以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还有极少部分特殊家庭的学生存在家庭父母的关系不和或者父母离异等情况。这些高职学生往往会存在一个共性: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与关怀,导致内心空虚寂寞,同时又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在无助的情况下,他们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来找寻精神的寄托和满足,从网络中寻求所谓自我价值的实现。
2.网络内容的跨文化性
在现实当中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性,而网络文化超越了这种地域性,甚至是跨时空的界限,在现实当中东方与西方文化并存。
3.网络传播的全球时效性
现代社会,网络空间全球化覆盖,速度相当快捷,信息传播瞬间完成,时效性极强。通过网络,世界各国的距离缩短,信息接受者可以迅速浏览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信息。
4.网络文化交互性操作
网络文化传播的交互性决定了上网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者,体现了信息接收和传播过程的双向互动,整个社会的信息交流也呈现出一种平民化的倾向。
5.在网络管理上具有自治性
在现在网络文化中,还未出现比较正规的管理机构和相当有权威的管理者。由此可见,网络的创造、发展和运营形成网络空间独特的文化,纯粹是与网络自我管理的基础密不可分的。
6.网络交流的开放性
互联网已与全世界的各国、各民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和表达任何思想观点。
网络文化的特征也是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而形成。主要特征有:突显个性文化、文化信息共享、民主开放性、在文化上突显多样性以及心灵之间彼此的沟通。网络文化可以让人们自由地参与,让心灵自由翱翔,与互不相识陌生人进行畅快的沟通。
三、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
1.拓宽视野
网络世界是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它为高职学生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给学生的求知带来极大方便。
2.扩大大学生的交际范围
互联网为大学生体验他人心理感受、进行双向交流与会话提供了便捷的交往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之间发送电子邮件或QQ聊天等方式进行网络交往,这种可以隐瞒自己真实身份的交往渠道既满足了他们因心理闭锁而产生的心理影响,也满足了他们交友的方式方法。
四、加强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1.加强校园网建设,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首先,网络的发展为社会迅猛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现在的网络社会还缺乏有效的和完善的法律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职学生来说也就缺少了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很容易受到各种网络方面的影响与侵害。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立法与执法的力度,预防各种青少年的网络犯罪,给高职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上网与交流的环境。
其次,网络建设者们应多开发一些适宜人的健康心理发展的网站,避免那些不良网站的侵扰与影响,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把握人生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最后,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健康网络文化传播的把关环节,自动删除掉那些能将学生引入歧途的不良信息或内容,给予高职生一片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
2.重视网络教育,打造绿色空间
大学生身为网络文化传播影响的主体之一,应加强自我健康意识的培养,增强自身免疫力,充分认识到沉迷于网络可能会对自身带来的危害,抵御网络不良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拒绝接受网络文化中不健康的内容;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加强自信心的建立与培养,多与自己的父母、同学、朋友互相沟通和交流,避免沉溺于虚拟世界,提高对现实的适应能力。
3.加强学校网络的管理工作,正确对待网络文化的传播
首先,学校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吸引到这些活动中,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体育竞技活动,使他们现实的人际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减少对虚拟交流的依赖。
其次,高度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着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网络文化和合理的利用网络文化;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已经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疏导或治疗,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应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充分意识到网络带给高职学生的心理影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才不会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满足,真正的拥有和强健体魄一致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罗大中等.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论界,2011.
[2]郝文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D].河海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