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种类
1、新媒体的内涵
目前对于“新媒体”的内涵,国内外的见解五花八门专家们各执一词,各种组织机构、专家学者、新媒体的使用者都从各个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对“新媒体”进行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美国《连线》杂志:“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华纳兄弟总裁斯瓦茨威格:“新媒体就是非线性播出的媒体。”互联网实验室:“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视频音乐播放器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一些老式的传播媒介,新媒体就是指的新的传播媒介。”对于新媒体的内涵,很难给出一个满意而准确的定义,综合国内外以往给出的关于新媒介的定义:“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2、新媒体的种类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加广泛地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事物。新媒体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门户网站、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维克、播客、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等等。
二、新媒体的优势
1、媒体个性化突出
传统媒体受各方面的影响,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但是新媒体比较顺应时代的潮流,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更加细分到受众,可以面向到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东西,每个新媒体受众所接收到的信息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2、表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相对于旧媒体而言,形式非常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世界的信息存储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可以实时存储内容,查找以前内容和相关内容非常方便。
3、信息实时
新媒体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管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十分的丰富以及新颖,科技含量也十分高,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时间没有限制,随时都可以加工,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新媒体与强大的软件,可以做到24小时都在线,信息实时。
1、加强文化交流与语言学习
人们之间的根本差异主要是由于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具有自身结构,,不同的文化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心态取向都有所不同,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沟通交流十分重要,沟通交流的前提是要求交流者具有较好的跨文化意识,要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阅读相关的资料来了解各国的文化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等等,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交流,这种交流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对交流行为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通信能力的提高,使得语言网络课堂也十分普及,对于加强文化交流与语言学习十分重要。
2、举办文化年活动,注重商务礼仪
跨文化传播很多都是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文化交流,因此,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推动,需要政府借助广泛的外交活动,频繁的国际组织交流来加强跨文化的传播,举办文化年活动,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人们可以随时的下载资料,观看相关活动的影像资料,各国的网名也可以在互联网BBS、个人博客、个人播客上的直接对话与交流,有效的提高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不同文化有各自的商务礼仪,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密切,商务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人士要想更加有效的交往、谈判,就必须注重商务礼仪。
3、掌握互联网舆论话语权
舆论是表现大多数人意见的想法,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社会团体、民众在互联网上的舆论声音各异,这些舆论压力可以成就一些事情,也可以毁掉一些东西,掌握互联网的舆论话语权对于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跨文化交流效果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总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跨文化交流效果,第一部分是分析新媒体的内涵及种类,第二部分是分析新媒体的优势,包括媒体个性化突出、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实时。第三部分是分析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跨文化交流效果的策略,包括加强文化交流与语言学习、举办文化年活动,注重商务礼仪、掌握互联网舆论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卫星.传播的概念[M ].人民出版社.2004版.
篇2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产生发的原因
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产生这种文化负迁移的因素诸多,但是,从两方面,可以对其进行总结。一是客观角度上面分析,造成跨文化之间交流的负迁移是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二是从主观的角度上面来看,这种文化负迁移时跨文化交流之中的一种心理过程。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调查
针对文化负迁移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我们抽取50位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员工,还有100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此来做了一份问卷调研。这次问卷调研的主题就是“是否具有文化交际的经历”,通过对这次问卷的各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些数据;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9.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61%,相反,在在华外资和合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0.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40.5%。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负文化迁移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表层文化负迁移和深层文化负迁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另外,从获取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分析到文化负迁移的程度还和人的因素有关系,为了进一步的在这方面做出准确的分析,我们又通过采取面对面和电话访谈的形式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在这次的调研之中,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文化程度高低决定目的语言的理解程度,在文化交流之中,言语之间文化障碍就越小。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之中”,文化适应被分为文化适应和社会适应两点。虽然,在跨文化交流当中,负文化迁移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把负面影响降低。
四、文化交流中的适度文化移情
能否突出母语文化的束缚,接受其它文化,是款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关键所在,同时,在这种文化迁移当中,文化移情则具有必要和可能的两大特性。移情是一个美学概念,它的提出者是德国美学家罗勃特.费肖尔,最后经过谷鲁斯的推广,在其它领域也开始出现。国际的跨文化交流当中,彼此之间的不断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使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同时,在调查之中发现,跨文化交流之中,还应该遵循适度性的原则,不能全都同意别人的看法,而抛弃自身文化特点。
篇3
所谓语言差异是指不同的文化个性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形态在语言层面上的反映。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导致了交际失误的频繁出现。如著名英国作家萧伯纳笔下的卖花女一样,当她在语言学家息金斯的帮助下,学到了一口纯正的伦敦方言而摒弃她原来那一连串的土话后,虽很快跻身于上流社会,然而她还是出了许多文化方面的笑话。尤其是在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中应注意对目标国家文化习俗、喜好宗教的研究。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不深入进行研究,就很难学会对方的语言,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如在英语文化中,颂扬比比皆是,尤其是艺术工作者们经常会收到掌声和鲜花。面对别人的赞许,你必须学会说:“Thank you!”而中国文化中,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对恭维与溢美之言的反应,操汉语的人往往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我们往往听到中国优秀的艺术工作者面对赞扬时说“Not at all(这不算什么)”。线性思维的外国友人们就会真觉得你的表演或作品“不算什么”――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障碍。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要解决中外艺术交流中存在的跨文化语言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知己知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了解本族文化,也了解目标文化,及时发现双方差异所在,尽量避免由于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误解,从而提高交际质量。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少一方会使用外语,这就要求从事中外交流的艺术工作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恰恰是问题的难点所在。在文化习俗上,在价值观念上,在中国可以随便询问对方的工资、年龄及婚姻等问题,而在西方打听这方面的问题将被视为对个人隐私权的干涉。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习惯采用归纳思维方式,而英美人则习惯采用演绎思维方式,比如中国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往往先陈述事实,而英美人则开门见山直接表达观点。中西方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只有不断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才能突破交际障碍,实现顺利交际的最终目的。
2.寻求共同点。共同点越多越容易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沟通的桥梁也就越多。
篇4
跨文化交际学这门学科最早是由Edward Hall提出的。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世界文化交流,研究解决由交流产生的东西方文化和文明冲突的产物。这门学科除了研究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交际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交流的关系之外,重点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以求交流能够顺利进行。旅游文本的使用面比较广,应用性很强,且旅游本身也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旅游文本翻译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要相对严格一些。
二、跨文化交际指导下旅游文本常用的翻译策略
1.直译。在忠实传达原语材料信息的前提下,语言形式结构上不会产生太大差异且能够被目的语读者接受的一种翻译策略称为直译。
例1:Stockholm’s subway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world’s longest art gallery.
译文:斯德哥尔摩的地铁有时会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
分析:例1中可以说是字字对应,原句句首的“Stockholm’s subway”对应译文的“斯德哥尔摩的地铁”,被动句式“…be called…”对应译文的“……被称为……”,句末的“the world’s longest art gallery”对应译文中“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完全保留了原句的语法结构,未变语序,且原句的字面意思也完全表达出来了,客观的陈述了斯德哥尔摩地铁的长度之最。采用直译既不会影响原文内容的表达,也使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显得方便容易,便于中国游客理解。
2.语序转换。语序转换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行文习惯常常调整词语的顺序重新编排避免译文过分生硬,导致两国之间的文化不能有效的交流传播。语序分为顺序和逆序,顺序即译文按照原文的语言顺序,没有调整或调动单词、短语或小句的顺序直接翻译。逆序是指译文的顺序与原文在表达上不太一致,会适当的调整语言的顺序,重新编排,使之与目标语的行为习惯相符。
例2:The exciting atmosphere will make the visit an experience for young and old alike.
译文:年轻人和老年人都会想去体验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分析:句首“the exciting atmosphere”代表地点、地方,句子中作宾语的成分,“make the visit an experience”是“进行旅游观光”的意思,句子中作谓语成分,句末的“young and old”在句子中充当主语的成分,是动作的执行者。如果按照原句字面的顺序翻译肯定不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造成译文生硬难懂,不知所云。适当的调整句子的顺序,将宾语置于句末,主语提前,构成“主+谓+宾”的结构,使语义表达通顺流畅,才符合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
3.分译。分译,顾名思义,是指将原文中的一些词、短语或者从句拆分出来单独译出,或者是将原文中的一个句子译成两个或以上的句子。英语中的长句比较多,且句中的修饰语不仅多而且长,使得句子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要根据汉语的语法特点和行文习惯将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句子,这样也会使得句子条理清晰,显得有层次感,便于中读者更好的理解。
例3:It sells interior decoration accessories,china and clothes,with a clean design made by Swedish designers.
译文:店内经营室内装饰品、瓷器和服饰。并且这些东西设计简单,都是出自于瑞典设计师之手。
分析:此句由with连接前后两个小短句,看似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表达了两层含义。前句说明了店内经营商品涵盖的范围,后句说明了这些商品的特点和设计出处。笔者将后句单独成句,且通过连词“并且”作为衔接手段,承接上一句,使句子在结构上更加紧凑,语义逻辑关系更加分明。如果杂糅成一句话会显得句子杂乱,前后没有层次感。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散句较多,句子结构有层次感,便于理解。
4.零翻译。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原语中的词语。而是直接翻译成原语,不做任何改变。零翻译主要用于名称的翻译,特别是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名、店名、服装名牌名等。采用零翻译的方法不仅能够保留斯德哥尔摩的特色和文化,有助于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于中国游客而言,也能体会到当地的异域风情。
例4:PUB is a department store at H?torget with a long and interesting history. Today it features an exciting and creative mix of new fashion and vintage,art and design,cosmetics,jewelry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Sl?jdgatan 9.
译文:PUB是一家位于H?torget广场且历史悠久的百货商场。现在这里有着将时尚与复古相融合的服饰、艺术设计品、化妆品、珠宝以及室内装潢。位于Sl?jdgatan 大街9号。
例4中出现的两个单词“H?torget”、“Sl?jdgatan”,是采用的零翻译,首先这两个词语都是斯德哥尔摩的地名,H?torget在当地是一个著名的广场,Sl?jdgatan是一条街道名。对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当地人来说耳熟能详,直接用其原来的名字,而不采用音译过来的汉语名字更能保留当地的文化特色。如果将其翻译成音译过来的汉语名字,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去了当地不仅找不到对应的地方,也影响了异域文化的传播。
三、结语
篇5
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1世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使得发生于某国的经济危机会快速波及到全球,某一领域的动荡也会引起世界性的连锁反应。同时,由于网络等传媒的发展,人们瞬间就能获知世界发生的许多事情。由于移民、企业活动、留学等,普通百姓身边也随处可遇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要跨越文化不同的障碍,也就是说必须克服单一文化价值观。在这样一个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不仅停留在政府、政治、学者、经济交际层面,而是已经普及到不同国别的普通百姓层次。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之后,迅速在欧洲和亚洲流行起来,1972年在日本召开了首次国际跨文化交际大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也成为热门话题,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在中国迄今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非语言行为、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中国和西方经营理念的比较、国民性、外语和英语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在这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我想先明确几个与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
1. 跨文化中的文化
文化从广义到狭义定义各种各样,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应该主要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的文化障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感觉中“理所当然”的价值观、行动模式。
2. 交际
交际的定义也具有多样性。广义上是指伴随着符号等某种因素的移动、分离开来的事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交际行为的功能不仅限于信息的传达、获取,还包括情感沟通等影响对方行为等广泛的内容。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文化的共享是交际的主要因素。
3.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与语言对象国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外语教育能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日语教育
日语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学生与日本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中国、亚洲其它国家、欧美等与日本文化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化,价值观、行动模式的不同。为了达到日本文化背景下的人、团体之间达到交际的目的,不仅仅要具备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还必须具备克服文化障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让学习者有积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习者把习惯于用本国、本民族价值观、行动模式判断对象国文化善恶的视点转化到认识文化不同的视角上去。即不能视与自己文化相同者为善,不同者为恶。因而学生必须理解日本文化、特别是与中国等国存在差异的日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和行动模式,同时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日语教育就要做到让学生掌握对日本文化的适应能力,掌握与具有日本文化背景的人交际的能力。
同时,我们的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习者产生交际的意愿。当前“宅男”“宅女”不断增多,在大学里也缺少人与人的直接沟通。语言教育更应该注重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的交流意愿,进而提高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为了使日语教育转变到以中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教育上来,必须在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育内容、教学法、教师自身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
比如从教育内容上,应该更多地纳入能够提高交流能力的内容。应该将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大学生活等作为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融入教育内容之中。培养相互间自然述说、自然接触、自然沟通的能力。要研究日本与中国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跨文化交流的日本“文化”。当然也要探讨形成这种文化的禅宗、茶道、能乐、文乐、日本舞蹈、民谣、演歌、落语、短歌、俳句、日本绘画等日本传统文化、和风文化,传统曲艺等。同时培养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对本国文化进行反思的能力。
从教学法上来看,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机制。积极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协同学习的教育方法,努力促使学生尽量地运用IT技术以及网络等方式增加学习的时间愈空间。
篇6
在传统中国高校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技能的教学,仅仅重视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规则的背诵。如“激发―回应―强化”机械模式,这样的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中国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在中国高校英语教科书中有些场景甚至会不经意地用中国文化取代外国文化,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出现。
那么,文化是什么?通过文化,我们表达什么?从广义上看,文化可以被分成以下三种:
(1)高度文化,例如:政治、哲学、教育、文学等;
(2)深度文化,例如:价值感、思想形成、行为守则、、道德标准等;
(3)通俗文化,例如:风俗形式、人际交往的礼仪礼节、生活方式、家庭模式、饮食文化、茶文化、足球文化等。
2.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态度。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在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3.基础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技能而忽略隐藏在英语背后的文化。所以学生缺乏充足的综合语言技能和有关英语文化的知识,在实际运用时问题频出。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在学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由中国文化的干扰引起的。结果,他们无法正确或深刻地理解暗示某些特定的文化冲突的语言现象。例如:“老人”英语翻译成“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citizen”,代替“old citizen”。因为外国人对年龄特别敏感,不愿用“old”这个词。
(2)由于相当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通常会用自己的说话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对方的语言。例如:
一方面,对于隐私的不同态度:
中国人:你要去哪里啊?格林先生?
美国人:(不情愿地)去超市。
中国人:(兴奋地)你要去买什么东西啊?
美国人:(不高兴地)……
另一方面,对赞美的不同态度:
美国人:你赢了吗?
中国人:对,我赢了。
美国人:真的吗?恭喜恭喜!
中国人:这真的没什么。
(3)教师没有充分的文化知识是另外一个障碍。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大使”。然而大多数高校的老师自己都没有充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甚至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外国文化。
4.在以文化为基础的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对于目前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有几个解决方法。首先,介绍文化知识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语言的正确运用和语言运用的真实场景。其次,一旦遇到与国外文化相冲突的个人经历,就要立刻把这段经历深深记在心里,将它内化成个人文化修养的一部分。第三,老师对所教的语言、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及说这门语言的人的辩证统一性要抱有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第四,对文化教育的种类进行定义,改革教材,尤其要开发出一套系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选修教材。第五,增加教师自身的培训和教育机会,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根本源头。第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6.结语
在当今多种文化并存、变化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用英语在国际舞台上与别国交流是一种正确选择。当一个人与别国人交谈时,那么跨文化交流就会发生。如果超出文化范畴,那么跨文化交流就永远不会取得成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关于英语文化的传授与学习实际上是无法被分离的,这点已越来越受到语言专家的认可。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基础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该得到培养。
英语基础教育的问题就是没有配套的外国文化教育。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语言学习已经不能再与文化、经济、社会脱节而孤立存在。
参考文献:
篇7
作为文化交际的关键载体,英语学科是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在向学生授课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交流意识的形成情况,采取适宜方法启迪大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同时积极调整英语课程的整体构架,使外语教学真正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促进中西文化的完好交融。
二、“跨文化交际”概述
(一)定义解析
从宽泛层面讲,“跨文化交际”囊括了多种不同文化间的跨越式交流,这种交际不仅涉及民族内部和外来文化间的实际交流,还涉及不同语种体系间的相互交流。总体而言,跨文化交际包含了多种交流要素,是一个系统化的文化概念,集中体现出各民族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欣赏、兼容态度[1]。跨文化交流技能可分作四大类别:一是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技能;二是社交能力,即按照具体情境转变语言交流策略的技能;三是语篇能力,即搜集、组织语言素材的技能;四是策略能力,即使用各种手段消除交际障碍,同时顺利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判定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的要素标准是:有效、适度。“有效”指人经过了奋斗、努力后获得相应的成果回报,在语言交际中体现为交流顺畅、完成交际任务。“适度”指展开交流的双方都遵循一定语言原则,彼此维护对方的权益不受到侵犯[2]。在大学英语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作为重点目标,以拓展大学生的文化交流视野,促进其全面化、综合化成长和发展。
(二)培养原则分析
1.相关原则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技能培养涉及多方面知识,每一类交际知识的学习及掌握都会对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影响。跨国界交际方面的语言意识培养,是一个情境、文化、语言等交际因素相互交织联系的引导过程。为此,教师在看待学生培养问题时,应运用联系性眼光展开交际意识培养研究,以对学生技能学习形成良性影响。2.适度原则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实施培养时,需要坚持适度、适量原则。即学生接受现有交际知识、语言技能的同时,应符合自身学习基础、语言认识能力,教师不可一味灌输新的语言交流内容,以免学生难以快速、有效地理解相关知识。这种原则对语言训练的总体进度、广度及深度有相应要求。3.综合原则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相关内容,对学生综合技能、整体素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集中整合各类相关知识,并运用适宜方式展开综合性课堂训练,以提升专业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总体整合技能。4.实践原则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坚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实践性,即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应内容后,能够将其运用于实践交际当中,而非仅仅停留于书本学习的层面之上。此外,实践教学需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性,并设置动态性、拟真性的交际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氛围。5.系统原则语言教学是一个相对连贯、持续进行的行为过程,教师在掌握了各个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之后,应在此基础之上拟定系统而科学的高效教学方案,剔除重复、无用的教学内容,实现“低耗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方法
(一)借助多种方法启迪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向大学生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采取适宜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交际能力,注意为学生打造英语交流舞台,尽量营造出接近真实的训练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可把现代的前沿技术引入内容讲解中,借助幻灯设备、录像机、网络技术等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制作符合课程主题的幻灯片,并用“听说法”、“交流法”解说相关的英语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当讲解到特定的背景知识点时,教师要将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典故穿插到教学中,使英语课程呈现出立体化、系统化的特点,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接触的英语知识,并形成深刻的思维印象,便于日后交际中熟练运用相关知识[3]。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层面的单项教学,学生想要全面掌握英语交流技能,还要掌握非语言类的交流技能。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非语言方法开展教学,以提升全体学生的语言意会能力[4]。例如,在句子“Hesatthere,hishandoverhismouth,hisarmsandlegscrossed”的讲解中,教师首先要说明“armsandlegscrossed”(双手、双叉)、“hishandoverhismouth”(用手将嘴捂住)这两个动作的实际含义,一些学生可能将这样的动作理解成“沉思”的姿势,然而,这两个动作传递的真实信息为“我现在不想交谈,请离我远点儿”。又比如,在英语交流中,交谈双方的关系十分和谐时常常对面而立,双肩为平行状态;如果双方的交流不愉快,则可能无意识地做出转身动作,以避免面对对方。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如果不熟悉这些非语言交际信息,通常难以准确抓住交流内容,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交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非语言交流技能。
(三)深入讲解英语交流词汇的内涵
英语交流词汇中常常蕴含着多重含义,如果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很可能错误理解语言交流的真实意思。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重点讲解隐含的文化意蕴,向学生细致讲解英语交流中出现的各种英语习语、典故及谚语。由于英语文化内涵和汉语有很大差异,一些词语的褒贬含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加之,英语交流的文化外延与汉语语言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教师要结合特定场景、特定语境展开词汇讲解[5]。例如,“ambitious”在英语中取褒义,翻译作“有雄心、有抱负的”,而在我国却将该词理解成贬义,取其“有野心的”之意。又如,“dog”在英语国家人眼中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而在中国却认为带有贬义。基于此,教师向学生授课时,要注意讲解清楚英语词汇的隐含意义,全面解析跨文化的不同内涵,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交流意识[6]。
(四)引导学生探索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
中、英文化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历史背景、文化根源、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同,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突出体现了外域文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英语文化中蕴含的宗教知识、风俗人情、价值意识等层面的相关内容,以系统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自主交际意识,实现有效、适度交际。例如,在运用探究法讲解英语知识时,教师提出“西方国家的人们相互见面时,为什么先谈论天气问题?”,学生可运用以往掌握的交际知识分析该问题,之后,教师可总结西方国家的见面问候方式,让学生自觉形成“见面先向对方询问天气情况”的习惯。由以上分析知,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的培养依赖于背景文化的深入研究,学生只有掌握了跨国家、跨文化的具体背景知识,才可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也才能够培养起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7]。
(五)借助先进技术开展语言实践教学
现代新型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之后,教师的原有教学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很多教师积极探究教学革新方面的相关问题,使得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教学实现了新颖化教学,提升了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借助校内网上论坛、QQ、微信、个人E-mail等交际工具和班上学生展开英语聊天,如此既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可提升其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技能。在网上聊天中,教师遇到刚刚上线的学生,可以用英文问候:“Howareyoudoing?”,学生自然联想到之前学过的英语交流常识,回复道:“I’mdoingfine!”诸如此类的网上交际可让学生培养起日常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进而逐步达到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终极目标。
四、结语
语言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语言技能,最终都将投入日常的实际交流当中。大学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将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在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能力的同时,积极提升其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使广大学子的文化眼界得到进一步拓展,保持对异域文化的探究热情,形成多元化的文化鉴赏意识,进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张奕雯.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究———评《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与应用探究》效[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17):58.
[2]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8):61-62.
[3]莫颖.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项目式+模块”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上),2015,10(4):10-11.
[4]徐慧娟,曹军,蒋道华.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2):117-120.
[5]郑鹤彬,张琼玉.基于跨文化视角的英汉互译归化异化策略———以《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116-117.
篇8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英语语言的发展和汉语一致,都是在承载了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因此在英语语言中不难看出英语国家的文化留下的印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的文化性会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可以说,对于英语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把握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也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在具有“共性”之外,其还具有极为强烈的“个性”,因此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初中英语教师要注意英语语言的跨文化教学问题。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就我国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而言,其对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学做出了专门的规定,把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作为当前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来进行培养,让教师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体现我文化传承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出我国文化的包容性,用积极的态度接纳英语语言的不同文化。正因如此,为初中英语教师制定了更高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的对语法、词汇进行教学,要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在进行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时,也要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化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这正是跨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在初中英语的日常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学习刻苦异常,但英语成绩却不甚理想的学生,教师在对这类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后不难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对英语进行学习时,只是盯住了英语的词汇、语法来进行学习,不断的对各种场景对话、基本句式进行机械系记忆,并没有对英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导致了其对所学的英语知识无法全面掌握,由此陷入了“努力学,而学不透”的尴尬境地。在这个时候,初中英语教师只要从英语文化着手,对学生进行一点点的引导,其成绩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由此不难看出跨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规避隐私、敏感话题。就国外的文化交流而言,其对个人隐私的定义和我们国家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年龄、收入等涉及个人信息的话题,是我们在日常聊天中经常谈及的,我们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这些话题在英语语言国家是不方便作为日常谈论的,当面问这些问题也是极为不礼貌的表现。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注意对话题进行选择,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寒暄问“饭否”,英语国家的人寒暄谈“天气”。同时,还要找准时机向学生灌输国外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同英语语言国家的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不至于闹笑话,懂得在交谈时规避一些隐私问题,避免谈及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从而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第二,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礼仪原则有一个初步了解。在英语文化的礼仪原则中,英语语言国家对“please”、“thank you”等礼节性词汇的运用极为频繁,在我们看来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但是这些在英语语言国家的人看来,是极为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日常交谈中使用到“please”、“thank you”这些词汇是一种必要的礼节,表示了对谈话对象的充分尊重,和关系的亲疏并无直接联系。但是放在我国来看,对关系亲密的人说“请”、“谢谢”之类的话,反而使得人感觉到有一些生疏。又如,在中国赠送礼物,一般收受礼物的人都不能当面将礼物打开,要等送礼物的人离开后,再来打开礼物,如需感谢在打开礼物后致电感谢,或日后在生活中遇见时进行感谢即可;但是在英语语言国家,收到礼物就要当面拆开并表示感谢。在受到表扬时,中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受之有愧的样子,而英语语言国家的人是欣然接受。
这些都体现出了一种文化的差异,这正是跨文化交流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将这些向学生进行告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注意这些问题,同时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此来突出英语语言的文化差异,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差异进行一定的理解掌握,以此来保障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顺利进行。
篇9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中外文化差异比较,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英语、正确地使用英语。
本篇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文化的一些术语下了定义;第二部分研究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与其冲突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探究了文化冲突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及其内在联系。结论部分概括了本篇论文的所有研究,并指出应适当重视文化的传播。
1 文化,交流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1 文化的定义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共享共存的社会空间,或是历史和形象交流团体中的一员,当他们离开那个团体时,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都会在信仰和行动上保持标准的统一性。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文化”。更简单的说,文化既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生活方式。
1.2 文化,交流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文化与交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他们是如此息息相关以至于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这两个术语几乎是同一个意思。霍尔[1]曾经说过:“文化就是沟通,沟通就是文化。”文化是通过交流来学习,表现,传达和保存的。当文化不相同时,交流的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内在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一个方面,反之,文化对语言也有所影响。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学说总是被引用来说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虽然完全接受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它适用于文化和语言是显而易见的[2]。
我们看到文化在语言和交流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不只提供了交流的符号或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这些符号和语言相关的意义。此外,文化还影响了人们在交流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并造成了交流障碍。
2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2.1 文化冲突
对于文化冲突,目标文化和根源文化都可能会导致文化冲突。一方面,目标文化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误解或不理解。举例来说,当一个学生问一个外国人:“你是美国人,不是吗?”外国人答:“是一个苹果馅饼。”这个答案使学生很迷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生无法理解。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苹果馅饼不仅是美国人最喜欢的食物,而且也是典型美国本地人的昵称。另一方面,文化冲突是指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背景知识的负迁移类型。如果一个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以同样的方式理解词语或行为的,或者试图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不同文化间人们的语言,那么即使他或她懂得这门语言,他们仍可能遇到文化障碍,并且无法实现成功的沟通。向西方人打招呼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 “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 文化冲突的根源
由于在前面陈述了文化冲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对我们来说,认识到产生文化差异的这些因素是很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文化冲突。
2.2.1 地理和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来自内陆地区的大风常常会带来寒冷和恶劣的天气。因此,东风是我们最喜欢的,但与此相反,英国位于大西洋的一个岛屿,他被温和并且潮湿的西风所影响,因此,西风与温暖和积极有关。例如:
在许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John milton )
东风化雨,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些习语带有不同的内涵。“一说魔鬼他就出现”,这似乎与中国的成语:“说曹操,曹操到”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内涵和其暗指在文化上是不同的。
2.2.2 宗教和习俗
宗教和习俗对语言的理解也有重要的意义。三字经已被广泛用于中国。在英国,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他在597年流入英国。基督教认为人是带着罪恶出生的,而人的生命就是为自己赎罪的过程。有很多词常常出现,像:天使,僧侣,主教等。现在这些词都被广泛的使用。宗教和习俗都深刻的扎根于文化中,他们下意识的被渗透到人的认知系统中,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3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的联系
3.1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
由于语言以多种复杂的方式约束了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化冲突可能在语言教学中的每一个方面出现,并制约英语教学,降低英语教学的效率。这可以从许多学生中看出:他们拥有大量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却没有交流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无法理解这句话“他见她一见钟情,并作了一些精密的计划去追求她,但他却连一垒也没达到。”尽管他们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单词,但仍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美国最流行的运动与表达的关系。这意味着学好一门语言不是只要掌握好语音,词汇和语法就行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语言,还要教文化。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多获取一些文化信息。
3.2 减少文化冲突的手段
3.2.1 增加跨文化意识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间的差异要求交流者应该对文化有敏感的意识。
语言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文化和社会语言间的差异,及本土与非本土英语使用者的基本行为,而且还要将这些认识传达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可以且应该包括让语言学习者意识到在言语行为中实际存在的差异。为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奋斗,并不意味着要将它同化为目标文化,相反,跨语言学习涉及了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第三位的发展,即“自我与他人的发展。”[3]。语言学习者需要了解本地人语言的意思,即使他们不选择通过重复本地人的行为来理解。[4]
3.2.2 分析,对比根源文化与目标文化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首先应该对根源文化和目标文化做出精确的描述。“除非我们对进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有更多精确的理解,否则,我们不能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Lado 1957:111)由于这两种文化清晰明确,对比分析可能会广泛用于显示文化差异,从而说明哪种本土文化习惯会被转移,并且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通过这种方法,误解和曲解在很多情况下会被预知,并且很多的文化冲突也可能被避免。
3.2.3 使用刊登文化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
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通过与英国本地人交流或住在说英语的国家来获取英语文化知识,因此关于英语文化的教科书和资料对英语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有关文化背景和习俗的教科书让学生品位到了“真正的”英语。此外,教师应该尽可能得将许多真实的材料加入到英语课堂中。真实的材料指的是来自于真正交流中的那些材料。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他们触及到了许多有关文化和社会的要素。
3.2.4 使用教学多媒体
由于可视媒体具有一些突出特点,因此它应该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第一,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展示目标语言与具有高真实性的文化给学生看。通过展示一幅人们在目标文化中生活状态的图片,学生们可以加深对日常生活的了解,例如:拜访朋友,打电话,问路。第二,使用可视教具的突出特点是:交际场景控制演示。教师或学员可以中断或重新排序,冻结行动,甚至可以取消声音或图像。语言学习者可以被邀请加入到视频演示的一部分中,并可以对他们所获得的暗示有所回应。通过这类做法,学习者在目标语言中的交际能力将有所提高。
4 结论
跨文化交流注定要受到文化多样性的干扰,因为语言,这个交流的主要手段,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反映。它不可能将语言的使用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的贡献就是对文化的冲突问题及其根源进行了讨论。这篇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减少文化冲突的一些建议性方式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Hall,E.T.1977.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Doubleday.
[2] Samovar,L.A&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Lo Bianco,J.,Liddicoat,A.J.,& Crozet,C.(Eds.).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1999.
篇10
1995年全世界很多区域都在进行对于二战结束五十周年的反思和纪念。在这个年头里,和日本的知识界并没有表现出对于这一事件的共同性立场,相反,除了少数有识者之外,在各种形式的合作中,中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回避正面触及这段历史所造成的感情创伤,以知识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于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潜在前提。与此相关,1995年也是中国普通公民又一次强化战争记忆、燃起民族仇恨的年头。各种形态的有关历史的回忆,使得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人在感情上加深了与日本的对抗情绪。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它很快带来了文化上的全球化要求,于是,中国人从日常生活到感情和文化选择,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既有的价值观念还在,但是它们已经被结构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里,从而发生着不同的作用。
当全球化被语焉不详地不断复制为一个既定前提的时候,有关全球化的了解反倒被搁置起来了。特别是全球化与"普遍性"、"国际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紧迫的任务被理解为与国际"接轨",并由此衍生出所谓国际化与本土化两种立场。但无论是哪种立场,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那就是全球化过程将带来的不是本土文化的开放或者消亡,而是本土文化的重新结构,在这个重新结构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实体性将要受到挑战。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定义问题,而是在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了全球化这一前提下所出现的一些基本状况;我认为,这些状况反映了某些误区的存在,它们集中地体现在"跨文化"对话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在近年来中国的"跨文化"活动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多被理解为某种实体,开放文化和固守文化只是在对立的两极上强调了文化的实体性而已,因而,全球化的过程所带来的本土文化的自我否定和重新结构的可能性,被这种实体化的思维方式遮蔽殆尽,它基本上变成了一个轻松的叙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过两年的准备,在1997年,在少数中国和日本知识分子之间,开始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对话过程。我们给这样一个对话的尝试命名为"知识共同体对话"。不言而喻,主要发起人和参加者试图在这样的对话中建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共同性知识立场。这一尝试所试图面对的,则是在轻松的全球化叙述和谨慎的跨文化对话背后所隐藏着的、存在于中国和日本社会与知识界之间的尖锐的文化冲突。通过对这种文化冲突的触及,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全球化认识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的误区,从而勾勒全球化文化互动的真实状态。我们非常清楚,文化差异的表述通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遮蔽。这种遮蔽导致的后果恰恰是被遮蔽的差异和矛盾的深刻化和白热化。仅就中国和日本而言,在两国的知识界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一直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各种面目呈现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程度。但是,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之中,有一些被自觉回避的问题总是会以人们最不情愿的方式爆发出来;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战争历史的责任问题。这是一个始终未能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获得明确定位的问题。这样说倒不是意指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讨论,或者没有得到注意,而是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和真实的表达途径。所以,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有关战争责任问题的交锋往往会突如其来地爆发,又被突如其来地压抑。与此相关,如此频繁的文化交流,其实却是在非常狭窄的思路中进行的:所谓"专家式对话"是构成文化交流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只允许就一个方向展开话题,比如两国中国学家的交流或者日本学家的交流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交流只以话题所依赖的某一方文化为基础,而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则仅仅被视为背景从而被虚化或搁置,只有当讨论无法顺利进展的时候,文化差异才被作为"退路"提出来,它的作用又往往在于以文化特殊论堵住另一方发言者的嘴: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只有我们才了解。毋庸置疑,这样的模式没有给文化冲突准备余地,而且通常由于话题的设定是在一种文化内部,而这种文化又被视为是自足的,所以来自该文化的学者就无形中充当了"先生"的角色。也由于同一个原因,作为专家式对话的伴生现象,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常常会引起一些潜在的纠纷,而这些真正的文化冲突基本上被视为附加的问题被草率处理掉,从未构成讨论的主要对象。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的友好表象建立在极其虚假的层面上。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认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知识空间,把一直被遮蔽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问题推到前台,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知识共同体对话"的起点规定了如下几个基本的前提:
篇11
1翻译的异化和归化理论概述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同时也是两种语言所蕴涵的深层文化之间的交流。因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翻译中必然涉及到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又必然会引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源语文本中的特有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一般来说,翻译中对文化因素处理有两种基本方法:归化和异化。
Venuti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要”。他认为,归化的译文风格用译文接受者熟悉的语言形式掩盖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抹杀了文化个体性,使译文成为了文化侵略的温床。Venuti将异化表述为:“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译本捕捉并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助于增强接受者的文化差异意识,给他们别样的阅读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原文本的既定功能。就Venuti而言,他更倚重异化,阻抗归化翻译策略。
与“异化派”的观点正好相反,“归化派”则坚持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用目的语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美国翻译家Nida是“归化”理论的推崇者。他提出了“功能对等”和“读者反映论”的观点。“归化派”认为,文化差异必然带来交流和理解上的障碍,既然翻译的主要任务是文化交流和传播,就应该避免文化障碍,应该将源语以最贴近目的语的形式呈现给译文读者,使之理解起来更容易。
2功能理论下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德国学者诺德(Nord)给功能翻译理论一个定义:“翻译的‘功能主义’就是指专注于文本与翻译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研究”。弗米尔(H.J.Vermeer)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它形成了功能理论的主流。功能派“目的论”的核心内容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文本目的”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
“目的原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一切翻译活动都得由它的目的决定。因此,不同的文体类别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对语言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3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理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注定了影片译名与原名之间的偏差,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部分语义的改变和丧失。依照诺德所主张的译者可以根据需要“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即便译名与原名有一定的偏离,只要能够在整体上忠实传达原作意图和功能,在译名观众中能产生类似原名的译名预期效果,就不失为成功的翻译。影片的艺术风格,时代气息和导演的意图,都是译名要考虑的主要方面,而语言的忠实都是以这些方面为前提的。单是语言的忠实,算不上一个好的译名。因而,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语言表达上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译中的可“改写”和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一定自由度的语言表达”,为电影片名的归化翻译提供了有力依据。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交流,而交流的基础是翻译成果的认可与否、接受与否。字面直译片名若出现译语观众对语言或文化的不认可,译者则需根据目的语文化进行改写。
4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异化理论
电影片名翻译中采用归化理论要多于异化理论,但这并不是否定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泽中的应用。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也可以是介绍异域文化的手段,在翻译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片名时,产生异化翻译的译名既是难免的,又是必然的。因为归化和异化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有辨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异化策略同样在片名翻译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5结语
采用归化的手段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终归还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手段。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在翻译中,译者传递给读者的源语文化信息越多。其忠实度也就越高。在电影片名的翻译遇到差异的时候,不应仅仅采取归化的翻译。更应试图保留和介绍异域的文化。尽可能地传达原名的想象空间和含蓄美。再次,随着目的语观众对原语言文化越来越多的了解。他们也不满足于通过归化的翻译对大意的了解。异化翻译能使观众享受更多的原语文化信息,对于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王东风也提到:“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规划翻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到了21世纪,局面将会有所改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向作者接近的异化法讲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与归化法取得平衡.甚至可以占上风”
参考文献
篇12
语言学习应以交流为最终目的。涉外警务英语的教学,更应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应结合涉外警察特殊的跨文化角色进行教学观念,重点,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的概念很复杂,社会学家Goodenough对其的定义为“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Goodenough,1957)。
“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不同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创造。”(贾玉新,1997)。中国和西方,由于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活动方式。人们通过交际确认和强化了这些规则和模式,因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不同的交际规范,也就是说习得了不同的群体文化。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正因为文化差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能够被彼此理解和认可的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很好地掌握对方的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被理解,不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在国际合作频繁,信息交换飞速的21世纪,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要求对目标文化的语言有很好的应用能力,另外还要掌握众多的文化层面知识,以及非言语的文化交流手段。就是说,除了能够在语法层面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深层的文化背景知识支撑话语的得体性。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殊主体――涉外警务人员
(一)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涉外警察,作为新兴的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同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的交际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而是担负着服务与执法的双重任务。因此,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执法困难和沟通失败,顺利履行职责,为不同文化的公民服务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涉外警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角色
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担负着三种不同的文化角色:其一,作为公众服务人员,能够流利顺畅的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理解不同文化种族人群的需要,为其进行服务是涉外警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其二,作为执法者,用目标语言能够得体,权威性的表达执法法令,是增强执法力度的要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禁忌、宗教习俗的尊重都影响着执法的效果与力度。其三,作为合作者,能够与国际警务工作者进行正常的工作交流,是对我涉外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更高要求。在国际化的今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警务合作。如针对的跨境联合行动,针对境外逃犯的猎狐行动,都需要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涉外警务人员的主体是全国各大政法警官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来源于其在中学学习的英语文化知识,及大学期间的警务英语课程。
然而,当前各警官学院的英语课程大多停留在和普通大学近似的语言层面的教学上,没有真正地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转化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教学,更不要说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提升其交流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一旦到了工作岗位,虽然可以在语言层面掌握最基本的对外沟通能力,但是其交流的效果不能保证,也不能保证不因文化差异,语用迁移产生不应有的误会和冲突。因此对警官学院在校生的英语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游刃有余的承担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特殊角色――服务者、执法者和合作者。
这对我国政法类高校的警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法层面知识输入,满足他们语言表达的基本需要。其二,要在课程体系内结合警务工作的实际,警务人员的角色,引入跨文化的理念与意识,选取合适的教材,设置合适的模拟情景,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扩充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有一段关于语言与文化的重要论述:话语是意义的载体和反映,在承载意义时它具有双重表达功能,也就是说在表达话语本身意义的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文化语言。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特定文化的反映,都有较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这种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语言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
因此,政法类院校的外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的重大影响,尤其对未来的涉外警务人员,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他们的课程传授上,不再以语言知识的习得为目标,而是以语言使用的得体和特定警务情景下能够完成特定任务为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重点的转移
警务英语课堂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即使学生获得了元语言层面的知识,并不能提高其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更无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应将教学重点从元语言层面转移为文化与交流层面。利用特定的情景,在特殊的文化差异背景下,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从警务英语的特殊性来说,更应针对涉外警察可能担当的跨文化交际主体角色,还原真实的警用语境,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掌握目标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提高执法的权威性。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基于警务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重点的变化,笔者认为警务英语应抛弃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进行多维立体的文化情景式教学。在一个完整的警务英语教学体系里,应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情景浸入式教学
浸入式教学,就是将语言学习者完全置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场景中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多维的立体教学环境,尽量使学生浸入真实的语言文化环境。比如,在警务英语课堂中,大量输入西方警务人员执法、执勤、街头服务的音视频材料。而后,以这些特定的警务情景为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背景,设计真实的警务课堂任务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情景表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其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流和思维文化方面的融合。
2.主题角色式教学
警务英语要设计特定的主题式教学。目前,很多正在使用中的警务英语教材已经开始以特定的主题为学习的单元。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笔者认为,应强调在特定警务情景下涉外警察的跨文化交际角色地位。例如,将警务情景按照角色设定为三大模块:执法、服务、跨境合作。按照三大角色模块下设计主题情景,例如,执法中的交通违法处理,服务中的社区警务,合作中的中外跨境调查等等都可以成为警务英语教学模块中的一个主题单元。在每个主题单元中渗透此节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对可能由此出现的误会,冲突加以总结,达到文化融入情景教学,角色体现文化现象的目的。
3.专题对比式教学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除了在警务特定场景中体现,还要有针对性地将某些中西方文化总体上的差异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警务情景毕竟是一些特定的场景,但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要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普遍的差异有具体的印象,用自己内化了的文化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变化了的,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应采用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形式,抛开警务范畴,为学生集中导入中西文化差异的若干层面。如可设计题为“中西文化在时间概念上的差异”的专题讲座,将学生在警用情境中潜移默化的跨文化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整合,或将警务情景下未能涉及的文化差异表现补充给学生,进一步扩充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兴趣拓展式教学
(1)建立警务英语文化词句库
尽管警务英语的讲授形式应以主题角色式教学为主,专题讲座为辅,对语言形式的学习还是不能全然放弃。重视听说,不等于放弃文字与书面表达。针对政法类大学生的特点,为课程体系建立警务英语文化常用词句库,让学生以其为重点,加强对书面文字的记忆,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的综合提升,提高警务英文写作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
(2)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日常交流中只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本身传达的,而另外70%的信息蕴藏在非语言交际活动中,其中就包括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因此,除了重视在课堂,专题讲座里展现的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还应重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手势、眼神、肢体语言的表达。
这种很难在纯粹的语言课堂进行体现的拓展训练,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内以兴趣小组的作业形式进行展现。鼓励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的资源查找世界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每周在主题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加以补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化。
(3)跨文化兴趣培养
想要更加深入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促使其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警务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时事评论、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文歌曲,拓展其文化视野,使其意识到原来中西文化的迥异不是只能成为交流中的障碍,而是可以成为跨文化交流中有趣的现象,成为文化融合的桥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警官类院校的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程的重心放在:着力锤炼口语,重在得体交流;创造真实语境,再现警务情景;突出文化融合,避免文化冲突;加强西方文化的输入,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出。警务英语的教学要争取做到让我们的学生――未来的涉外警务工作者不但可以成为能得体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执法者,服务者,还能够成为中西方警务合作的参与者,甚至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参考文献:
篇13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和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须遵循一些原则,大体上主要有三条,即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以及循序渐进原则。通过对这三条原则的严格执行,可以使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起到较好的效果。下面对这主要的三条原则进行一下简单的陈述。相关性原则,他是通过要求教师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符合教材大纲,必须与教材内容有关联使该原则得到保证的,相关性原则在这里的运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是对教材的拓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并尽可能与教学同行是文化导入教学的特点,而把握尺度,以语言为主,文化为辅则是相关性原则对文化导入的要求。实用性原则,可以定义为进行文化导入所加入的内容必须是和学生的所学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并须要重视其新加内容与日常交际生活的关系,确保其紧密相关。很多文化因素是干扰交际的,对于这些,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该详细讲解和反复操练,以保证做到学以致用。如此,在一方面既可以做到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和文化间的关系太过抽象而无法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文化教学与交际实践两者的紧密结合从而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形成良性循环的目的。最后一点便是循序渐进原则,实际上,此原则就是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阶段性原则。它要求在导入文化中所新加入的内容需要适合学生实际的特点和认知能力,其注意也要逐渐变化,由浅入深,继而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扩展其范围。只有在充分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在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进行选择时做出最恰当的决断。
英国的传播学家R.Williams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他将文化根据内涵做出了三种划分,也就是定义并概括为三个类别:他将第一种定义视为是理想性的。在此定义中,文化被视作世界性价值和具有绝对性的一种人类完美状态与其过程。第二种则被定义为是纪录性的。人类智慧与创造的主体、详尽地记录了人类过去的思想与经验,这是文化的第二种解释。而第三种,即社会性的。文化在此被描述代表了习俗在日常行为定的意义和价值观的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张占一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是属于这个知识文化范畴的;而交际文化包含的则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人际交往时的那些可能引起误解会影响到信息准确传达的非语言因素,如称呼、问候、致谢等习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
举一个例子,爱人这个词,在不知道它特定含义的情况下,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际时便可能会被误解为情人这个词的词义。另举一例,如dog一词,在我们的文化中狗向来用于贬义,这在汉语里不胜枚举,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但是在西方文化观念里,dog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朋友,它是忠诚的象征,又是受宠之物所以,以狗来比喻人时多是赞扬的,具有褒义的。例如,Youluckydog(你是个幸运的家伙);dogtired(来形容人当时很疲劳);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的意思,显而易见)。所以遇到上述情况而不假思索,直译原文,很容易造成歪曲原意的效果,闹出笑话来。词语含义的褒贬不同,能够对交际者的理解和交际带来很大的偏差并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讲解词语用法时,教师须要向学生说明词语间文化内涵的异同,并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单词字面意思的情况下也要知道它的语境和褒贬含义,从未使学生避免在使用上犯下严重的语境错误。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在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时教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有利于交际文化的传授。
三、文化导入的方法和途径
(一)中西文化对比法
在跨文化语言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便是对比法。通过比较和鉴别,能够发现汉英两种语言间语言结构以及文化的异同所在,借此催生跨学生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英语教材的一个单元:AMiserableMerryChristmas,笔者在课文前先介绍了西方圣诞节的习俗,圣诞老人、圣诞礼物以及卡片、歌曲、晚宴等等,给学生留下较深印象后又让学生把圣诞节与春节进行对比,从而使其对圣诞节有了比较深的理解。
(二)典故引入法
引用传说、宗教或文学中的人物以及内容是多数人在交谈和书写时最常见的行为,而这些人物和内容就是典故。典故的运用除了润泽语言,使之生动清晰外也利于人们沟通思想。大学英语中,许多课文便引用了圣经中的典故。鉴于学生多不熟悉,教师须详细讲解。如这样一个句子:ToVingoFloridawasinfactthelandofPromise.学生做此题时,多对thelandofPromise感到不能理解,而且在词典中也很查到。但这是圣经中的典故,多写作thePromiseLand,源自圣经的旧约部分。犹太人的始祖亚伯兰,极虔诚笃信上帝并以此著称。他率领家族迁移到迦南时,上帝曾对他许诺:ThewholelandofCanaan,whereyounowalien,Iwillgiveaseverlastingpossessiontoyouandyourdescendants.(我把你寄居的地方,即迦南,全赐于你以及你的后裔,永远为业)。所以此处的theLandofPromise指的便是迦南。典故中指的是乐土。
(三)词汇代入法
不论汉语还是英语,其语言中的词多具有文化内涵,而文化因素又决定了词语的社会含义,所以又制约了词汇使用时的得体性。在遇到在这一类词时,教师应适当地提醒学生,使其注意到词汇的文化内涵。大学英语中讲到kid一词时,教材也提及了这么一件事:某一个欧洲国家女王在美国访问时,芝加哥人隆重接待了女王,告别仪式上芝加哥市市长为女王致辞,其中一句是:Thenexttimeyoucome,bringthekidsalong.下一次再来时把您的孩子们带上。此言一出,会场所有人目瞪口呆,而女王一行人员感到颇为气愤。芝加哥市市长却不知原因何故,原来市长用了kids一词,这个词不能用来称呼君主的子女,而是应用princes(王子)或princesses(公主)。市长此言,近似于在中国对一个地位很高的人说:您下次再来时带上您的丫头和小子。通过此事看到,即便是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也会出现不同的含义,因此学习单词须注意其文化内涵。
(四)课后补充法
虽然大学英语的教材已经尽量做到丰富多彩,但是课堂教学所及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来进行补充,如观看原版电影、阅读英文书籍报刊、收听英语广播以及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等。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