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基础教育实用13篇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

篇1

1.以“校地合作”为契机,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

校地合作是指学校与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依托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开展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政策咨询等领域的合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与地方政府整合优势资源,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就高校而言,校地合作不仅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是确定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指导院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1创建“校地共建”模式,开展基础教育领域深度合作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时期,高校必须把握机遇,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充分发挥在专业人才、知识技术、科研能力、设施设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优势,为地方经济、教育、文化、科技服务,促进高校与地方建设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作为一所地方高师院校,致力于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成都师范学院与主校区所在地温江区政府密切联系,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创建“校地共建”的新模式。双方本着“真诚合作、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推进在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科技服务、文化艺术交流、重大课题研究等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特别是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合作中,温江区政府将一所新建的高标准灾后重建学校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为尽快落实校地合作战略协议,构建畅通的对话机制和交流平台,双方成立了校地合作领导机构,形成了由副院长分管、部门负责、专家顾问团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的工作机制。另外,在这一合作中,另有9所学校被授予成都师范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双方还在成都师范学院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共建了“名师工作室”,使之成为校地优秀教师的培养基地。

1.2发挥基础教育学科优势,建立扶贫顶岗支教和顶岗置换平台

师范生顶岗支教是指师范院校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深入到农村实习学校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2]目前,农村中小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结构性缺陷以及师资流失问题。因此,选派师范学生到农村贫困地区顶岗支教,还包括了顶岗置换这一重要环节,即通过师范学生顶岗,将农村中小学教师从现有岗位上置换出来,到高校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加快专业发展进程,这也是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和培训模式。这一模式把师范生和农村教师两者作为顶岗支教活动的主体,强调顶岗支教的双向功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3]

成都师范学院积极发挥在基础教育学科方面的优势,与温江区农村中小学建立了顶岗支教和顶岗置换平台,选拔优秀师范学生到农村及贫困地区学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所有教学环节,同时承担班主任工作。具体包括教学任务、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研究和顶岗实习总结。学院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实行系院两级管理的体制,由教务处具体负责制定顶岗支教管理制度、组织实施顶岗支教工作、负责与农村中小学联系、负责经费管理以及实习反馈等。学院及时搭建信息与技术平台,与地方农村中小学实现资源共享,构筑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密切联系的桥梁,达到了支教和扶贫的双重目的,发挥了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功能,也为更好地研究和引导基础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扶贫顶岗支教让师范学生提前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教育现状有了深刻了解,为锻炼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提供了保障,同时,受援学校因为有了新生力量的补充,带去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收效良好。

2.开展“盟校合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

转贴于

务”、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4]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而民盟四川省委,其民盟成员超过一半以上为教育工作者,长期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成都师范学院认真贯彻《纲要》精神,积极寻求与民盟四川省委在兴办师范教育、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发展农村教育方面共同的思想认同和目标认同,与民盟四川省委签订了“盟校合作”协议。盟校合作协议明确把推动四川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共同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合作开展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合作开展教师教育、“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和社会服务;建设“农村教师培养培训指导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基地”、“盟校合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区”等。在这一合作中,成都师范学院作为“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教师培训基地,着重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提升教育理念、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关注农村教师的自由全面发展,力所能及地帮助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和条件;三是关注农村教师有关的制度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推动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盟校合作是新形势下民盟开展服务农村教育,支持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也是成都师范学院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切实发挥了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的作用,帮助农村学校把脉、诊断、提高,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开展“院校合作”,实施基础教育贫困学校助推计划

“5.12”大地震后,灾区学校十分希望在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得到培训和支持,以便取得内涵方面的提高,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扶助薄弱学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的要求,成都师范学院主动承担起支援灾区学校发展和软件建设的任务,通过”院校合作”的方式,启动了支援地震灾区中小学“学校发展诊断与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大力提升地震灾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正在发展中的学校尤其是灾区薄弱学校诊断办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学校建设有明显提高。

学院统筹优质资源,形成专家团队,搭建科研平台,先后与灾区及贫困地区11所中小学合作,多次深入各个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有针对性地围绕办学理念、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财务管理、安全及常规管理等五个专题进行诊断,全面提升项目对象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助推薄弱学校发展。

4.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建立服务基础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社会服务这一职能中,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队伍。成都师范学院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积极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着重从发挥学科优势和师范生社会实践活动两方面出发,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

4.1充分发挥学科专长和优势,组建各类基础教育志愿者服务队

教育系发挥心理学科优势,组建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对灾区及贫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援助工作;中文系师生发挥国学优势,利用寒暑假免费组织农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诗词、开展艺术欣赏,丰富农村学生的假期生活。各系还组建以系主任、书记牵头的“送教下乡”志愿者服务队,与偏远山区中小学建立密切联系,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等。

4.2认真组织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切实让师范学生投身于教育实践

成都师范学院从团委到各系(院)、各班级都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到农

篇2

2.新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环境,就需要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再培训,教师需要查找资料、寻找信息,以更新旧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接纳新的知识信息,提升专业水平,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在深化教学时,需要用新信息面对课堂内外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

二、实施新课改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信息环境

1.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基础教育信息环境的主要场所,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各校图书馆(室)规模小,设备陈旧,现有的馆藏主要为应试教育下积累起来的题库、教材、教学大纲等,这些结构不合理的资料陈旧过时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现代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系统的标准不统一,更别谈数字化资源,就是有也是格式不规范,建立的数据库很难做到相互之间的兼容,共享困难。

2.从事信息服务的人员少而且大多为兼职人员,他们信息素质普遍偏低,信息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下,所谓的信息服务也只是图书的借借还还而已。

3.许多学校都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因此对图书馆的投入少而又少,无力购买更多的纸质图书、电子文献和现代化设备,有的学校甚至多年对图书馆没有投入一分钱。

4.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师生面对多年不变的陈旧图书,需要的资料难以查找,久而久之也就缺乏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普遍缺乏信息检索、鉴别、整合的经验和技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造成了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强人意。

三、拓展新的信息环境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改变基础教育信息环境的现状,必须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补充和更新,为师生拓展出新的信息环境,使其在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就目前各中小学校的现状而言,如果完全靠自身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力不从心。可以另辟蹊径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

与中小学图书馆相比,大多数高等学校图书馆都具有明显的优势。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都已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正向虚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他们的资源形式、管理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乃至用户的信息行为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师院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基础教育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其独有的市场。为基础教育提供服务是其天职所在。因此,面向中小学师生开展信息服务是高师院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信息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高师院校图书馆每年订有数以千计的报纸与杂志,这是信息最集中、传播最快捷的媒体;同时它还收藏着各学科系统的、成熟的、权威的国内外的普通图书。拥有丰富、系统的信息资源是高师院校图书馆最明显的优势。况且各高师院校图书馆都具有自己的馆藏特色,收藏有丰富的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各科教学法课程论等教育类文献,这是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但又无法获得的资料。由高师图书馆组织的专家、学者、教授开发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信息的知识含量高,这种文献资源的独特优势是社会上一般信息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

2.人力资源。高师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对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开发和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部分工作人员具有相关学历和专业知识并受过专门的情报信息工作方面的训练,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能够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高质量地处理大量信息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是高师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人才保障。

3.设备设施。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师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亦随之得到了长足发展。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图书馆实现了工作手段与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这些先进的设施,保障了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快速传递,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更加完善,效率更加高效。

4.服务环境。高师院校图书馆都有独立的馆舍,许多图书馆甚至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环境幽雅,学术氛围浓厚,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网络设备,优越的阅览条件,这就为信息用户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五、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1.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提供基本的借阅服务,这对中小学师生来说是最有效的资源。高师图书馆应注意的是要针对中小学师生早出晚归的特点,将开放时间适当延长并在寒暑假亦能开放,以使中小学师生能在休闲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

2.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共同建设教育专题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可以通过高师图书馆的主页到网上,供师生随时使用。

3.对中小学师生广泛开展信息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能力。高师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的队伍深入到各中小学以班或年级为单位作“怎样利用图书馆”的专场报告,内容包括图书馆的作用、伟人利用图书馆的光辉典范、本馆的馆情介绍等。

篇3

一我馆围绕我校发展思路,较变观念,提高为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收集、整理、保存、传播知识文献并提供利用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场所。同时又肩负着保存人类文明成果、人类文化遗产、开展大众教育、传递科技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人才培养)、提供文化娱乐这些基础工作。是科学与知识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笫二课堂。我馆紧跟学校发展立足基础教育办馆,做好教师素质教育这一前提转变的大背景下,注重加强对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方面建设,服务方向与职能在不向前拓展。其原因是有大量在校普高生,他们学习与教育更需要掌握现代基础教育从而来加强自我的素质教育。如果不进一步向前拓展,学校师范性这一基础教育特色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与体现,教育潜在价值、教育的本质自然就不能很好的得到彰显,内部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就会停止不前跟不上学校发展要求就更谈不上转变。如果图书馆服务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会出现危机感,由此发展下去就会被自我边缘化,失去图书馆职能的价值与作用。最终会成为学校科技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旁观者,而不是成为学校发展的抬头兵和先行者。因此,笔者认为我馆要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服务因素。力求做到三个方面的思想转变。首先要在工作重心方面定位,以改过去主要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图书信息服务转变为向教职工、培训各类学员(国培班)提供优质图书和良好借阅环境的同时,主动积极为全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教师提供图书情报、新书导读、信息咨询、最新科研动态等服务方向的转变;其次馆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从传统的“请进来”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旧模式向以学校各类展馆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为焦点,积极“走出去”在师生里广泛征集和整理各类展馆文献与实物资料,努力做好建设基础教育类纸质与电子图书、期刊平台的转变;再次在服务内容方面,从深化采编管理制度严格各类图书报刊的订购,要围绕对基础教育特色馆有帮助能够提供与满足读者需求文献,同时又能为读者不断的传递基础教育信息、情报动态资料数据进行转变。通过思想观念转变,增强对基础教育特色馆服务认识,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的教学、科研、也为我校的基础教育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了这项工作对我馆的确在服务又更加上了一个台阶和上了一个层次,这样使基础教育有特色的图书馆。

二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做好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前瞻性

图书馆应该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校园文化内涵和积淀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图书馆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开展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我校作为贵州师范类普通本科院校,又肩负着以师训、干训为主的省级培训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其特色图书馆的基本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服务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与科研。笔者设想在构建基础教育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在“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紧紧把握“特色”这个主线,在实现可操作的长征路途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基础教育方面的内涵和外延,用管理方法的模式切实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前瞻性,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这应该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1)首先资源建设上要采集选择丰富的基础教育文献资源,筹建富有基础教育特色的馆藏结构体系。大家知道图书馆其主要职能就是“藏和用”。“藏”又是“用”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所以收藏质量高与否是建立特色基础教育馆藏的重要保障。我馆针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服务对象与内容与同其它普通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有一定的差异和区别。之所以有区别,是从收藏而言,笔者感到近几年来为了突出基础教育又配合素质教育这个方面藏书,搜集了丰富的境内外文献信息资料,我馆还特别搜集了中文英文种类繁多的图书、期刊、报纸和电子文献等,对这些文献进行有序加工整理保存,促进师生读者经常性、长期进行查阅与使用。近年,我校根据办学思路的发展需要,对我馆在资金上加大了馆藏文献的投入,尤其在对基础性教育方面的文献。比如现在各省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教材、教辅类书籍、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理念类书籍、教育教学、中小学学校管理以及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类书籍、班主任访谈录、适合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刊物和报纸,以及各种基础教育类电子图书,音像制品、期刊数据库等收集与采购力度。是对我馆做到全方位进行基础教育类文献覆盖。笔者感到一是主要覆盖中小学应用型的全部学科;二是覆盖全国大多数基础教育类文献和报刊;三是覆盖适合中小学教师、学生等读者群阅览的各种类别的纸质文献和电子类图书。从而最大限度在各方面满足读者阅读、教学、科研的需要,让学校与读者满意办符合需要有较强实用型图书馆。(2)从根本上立足与服务于校内校外读者,强化做好基础教育图书信息服务。俗话说没有读者或者是读者稀少的图书馆是没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换句话说就是无法提供有效服务的图书馆是没有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就根本失去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因此图书馆对一个学校存在是非同小可,不仅体现在读者也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辅助学校办学的基石与后盾。然而提到图书馆的“藏”是为了“用”,应该从“用”字的功能上发挥到最大限度。这应该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与体现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标准。即文化立馆藏,环境肓人。作为“用”,笔者认为首先要大力改善和健全我馆服务措施,从手段上要为读者创造优质、丰富、快捷的借阅条件,我馆目前做到了自助借还、自动查阅系统大大方便读者,快速检索大大节省了读者时间。我馆在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上,读者在我馆是否用得舒心、用得满意、用得留恋又检验我馆管理理念水平和服务品质的重要标准与尺度。笔者认为这应是环境育人内涵所在。因此,这方面我馆目前还需进一步努力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我校改制的成功,我馆对基础教育逐步重视,这部分藏书规模在逐年递增。目前针对贵州省教育厅的计划安排,我馆积极配合学校教学单位在培训基层的中小学校长、各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各类委托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给予保障用书和所需的文献资料。但是作为短期培训流动性大这一特点,据贵州省基础教育统计注册有几千名用户,具有在培训类型(项目)多,参训人数少(高峰期间300左右人)在网络用户多的情况,因此我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必须分了两个层次,一是在正常开放各类藏书和报刊的借阅以外,我馆自建为读者专门开设有丰富藏书的基础教育类特藏图书阅览区域。包括准备考研究生的学习室。方便读者为开展课题调研、培训学生的课余阅读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同时又专门设置了一个读者读书讨论区,方便读者进行学习交流。二是我馆密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书香中国”数字图书馆、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等机构合作,订置有关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数据库。目的是为了完善基础教育文献资料。同时我馆还自建了馆藏书目数据库、中国山地民族数据库、贵州基础教育辅助决策平台3个数据库(平台),基本上建有较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对提供一站式文献检索和移动图书馆服务打下了基础。同时我馆为贵州基础教育注册用户提供更广阔网络信息服务空间。我馆基本上实现了“藏、借、阅、咨、展”一体化的大开架体系以及大流通服务模式。我馆还承担由参考咨询部编的《图情通讯》定期的内部刊物,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把做好基础教育的资料进行汇编为教学部门献计献策。如宣传与报导基础教育类文献资料、传递学校教育热点、学术研究成果、向师生介绍我馆基础教育馆藏体系、读书心得、以及全国各地基础教育信息进行收集。读到《图情通讯》笔者感觉到有这样几个特征:内容突出、新颖性、时效性和可借鉴性。为学校教师做好基础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成为联系学校教学与行政部门的桥梁。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丰富优质的基础教育资讯,成为读者喜爱的基础教育文摘类读物。(3)我馆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管理研究,积极参与教育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笔者曾深入到中小学校,了解和调研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使用、管理、服务等实际情况,作为一个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拓展服务基础教育文献资料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笔者利用工作之机加大了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联系,实地走访调研了重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基本情况,为深化服务基础教育的内涵奠定基础。我馆经常把业务骨干“送出去”参加各类培训培养,同时又把省内外图情专家“引进来”,目的是提高业务能力与内部管理水平。近年来,我馆就培训了贵阳市乌当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人员近百名,又派我馆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贵州省实验中学进行图书加工入库上万册。笔者有这样的考虑与措施,我馆应该专为筹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技术人员计算机远程培训平台;应该组建全省中小学校图书馆(室)管理人员交流互助平台(QQ群),实现网络注册图书馆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建立基础教育特色展馆是全面提高我馆

服务质量与服务内涵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又是教育文化欠发达地区。虽然如此,但是明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曾在贵州办教育、讲学。创立了“阳明心学”,使儒学发展到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高峰,也可与正统程朱理学平分秋色,一争高下。从他做官从政起,就开始了教育活动。早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王阳明就开始讲学、授徒,倡言“身心之学”等教育思想。王阳明教育学生特别注重培养其独立人格。王阳明的教化赢得当时民众欢心。于是为王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贵阳文明书院。当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授“知行合一”之旨,培养了众多弟子,使贵州在晚明以后,思想、教育、文化有比较大发展与进步,也迅速地赶上了中原文化收到了显著效果。为弘扬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起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王阳明是贵州基础教育的奠基人。这是我馆重点要展示这一发展历史成果取得的一大亮点。我馆要在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里,要在全省基础教育中起引领示范作用。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增强做好基础教育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在我馆创办一个基础教育史展室的构想。它应包揽贵州省中小学、进修院校风貌和它们的办学成果展尤其是办学的宝贵经验与值得我校推广学习的地方。开展对古代书院展,增添文化的内涵。同时了解古代文化思想精髓拓展知识视野对做好基础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举办贵州基础教育名校展。学校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名校的办学思路与经验来发展自已。举办贵州名人展、贵州杰出优秀教师展,馆藏古籍展,贵州院士风采展、贵州基础教育著作展等。要做好这几项工作就应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走访获取笫一手材料,理顺基础教育发展历史脉络,积极主动向学院在职教职工、退休干部、全省中小学校、教师进修院校、省、市图书馆、省、市各个学术研究机构与学会、省档案馆、省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等单位和个人进行征集各类文档、图片、实物等资料,用现代网络技术精心制作展馆,并结合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布展,努力把展馆办成贵州基础教育分馆,从而填补我省基础教育展馆空白。建成基础教育特色展馆应该是向读者全方位展示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脉络和光辉历史。展现贵州文化底蕴和名人风采,显示贵州中小学校风貌和办学成果,为贵州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丰富独特的元素,增添教育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力。这是一项利校利馆的亮点形象工程。另外,我馆现有馆藏古籍图书有一万一千多册,保存量占有一定的比例。据初步考证,有很少部分古籍书还是珍贵的善本。根据我馆收藏古籍书较为丰富的特点,在搬新馆后特意专门腾出一间房,用书厨,对我馆古籍进行了妥善安置和保护。并将开展深入全面的整理和进行考证工作。准备精心打造具有古籍展示特色的基础教育图书馆。图书馆应该是校园文化积淀、校园文化精神食粮的提供者,书香氛围展示载体的窗口与前沿。因此,在构建基础教育特色图书馆中,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要努力打造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料平台,创建有特色的电子图书和数据平台以及展示专业基础教育刊物的平台。以不同凡响的展馆平台为途径,在搞好图书馆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努力建成一流的具有基础教育特色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张静,李吉斌,李爱华,郑满生.浅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J].情报探索,2008,08:30-31.

[2]姚军.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J].经营视线,2010,17:63+65.

篇4

一、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基础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这一工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成长和培养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衔接得不够好,并由此引发出许多问题。溯本求源,是教育者不够重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

高校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可以通过教育信息指导、教育教学指导等开展[1]。高校指导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以基础教育问题为对象,开展学术研究,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高校参与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等等,并指导中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科研兴校”新形势下,许多中小学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开展了课题研究,但是由于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学校信息资源贫乏,等等,难以单独承担科研任务。在此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走出校园,深入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并指导中小学教师参与。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图书资料等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有关基础教育专题的情报材料和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提供教育理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让中小学教师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提升思想观念,以有利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2]。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师资优势,派出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到中小学开设专题讲座,把各学科的新知识传授给中小学教师,既能扩大中小学教师的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比较关注,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及时把握总结,并进行深入研究,高校可以利用他们的研究优势,为基础教育开展诊断咨询活动,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有些高校教师有科学的办学观念,他们可以指导中小学设计新的办学方针,也可以把自己的办学方针实践到中小学。

二、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形式

高等师范学校具备丰富而强有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资源,凭借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张力大,潜在办学能力强,为开发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可以为基础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在中小学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个性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或大企业合作,共建基础教育,设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和教育改革实验区,实现高校与地方政府、普通中小学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使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基础教育教育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既调动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的积极性,又有效发挥三者的科教优势、资源优势和实验条件优势,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3]。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包括为当地中小学培养、培训师资,专家示范指导,建立互帮校或学校共同体等方面。建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高校对基础教育进行的更新层次的服务。

高等师范学校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来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不断端正办学方向。高校可以为中小学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使得中小学能在较短时间内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并建立一套适合于学校特点的科学管理模式。并可以根据教育发展新情况和教育发展规律,帮助中小学确立近期和远期奋斗目标,及时调整中小学的应对策略。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平台。通过高校帮助,中小学可以从省内外引进骨干教师。中小学也可以按照学科结构和梯队建设需要,到高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校任教。同时,高校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条件。这就为优化中小学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派出专家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直接指导。中小学依托高校对中等教育的精深研究,邀请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各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并根据中小学需求,派出专家学者到中小学讲学,高校教师的学识、视野、和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借用高校师资无疑有助于加强中学教育。此外,高校还可以不断地和中小学交流教科研信息,协助中小学进行教学情况调研,选派主管教科研校长,直接从事教育科研管理,从而活跃中小学的学术气氛,提高中小学的科研能力。

高等师范学校为中小学实施个性教育、特色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帮助。中小学部分学生每年夏天到高校举办夏令营,请外籍教师来校上口语课,高校许多学科都有一批专家在研究各类竞赛,可以使中小学较快地了解有关信息,进行强化训练,促进学科竞赛的发展。

三、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促进了双方的互惠互利

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如果基础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则给高等教育输送的优质生源的数量必然有限,制约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而基础教育要优先发展,也必须有高等教育培养的高质量师资队伍作基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4]。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基础教育的规模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规模,高等教育必须扩大规模,为众多的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才能缓解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的学生负担和社会压力。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教育的中,要把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教育放在首位并将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极为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上受到基础教育的制约,因此,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会关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4]。

高校师范学校通过指导与帮助中小学进行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科研发展,通过服务基础教育促进高校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加速高校教学现代化。首先,服务基础教育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直接体现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有自身特点。其次,在服务中小学过程中,中小学直接参与管理,与校方一起形成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机制,督促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最后,服务中小学还促使高校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如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谈大学发展的三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篇5

基础教育系统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共事业部门,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关键一环。基础教育系统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服务社会,具体来讲,学校向学生提供了在校学习、生活的设施、设备,通过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知识、信息、方法和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是从事教育活动、落实教育目标的最基层组织,学校也有自己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过程的结果,即“教育服务”。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教师是生产者,学校是提供者,学生则是消费者。那么,“教育服务”由谁埋单呢?显然,购买教育服务的是政府和家长,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部由政府买单,可称为公共服务,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准公共服务。从社会服务的角度讲,学校是受政府和家长的委托,为学生健康而智慧的成长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教育服务”必须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家长的需求以及国家对教育水平与教育目标达成度的要求,学校教育就要兼顾三方利益;协调三方最佳利益的切分点,我认为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恰恰反映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保障、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的条件下,学校的一切工作,如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学校的诸项改革,都要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服务,都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学校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能否在这所学校里得到发展,学生是否愿意在这所学校学习和生活;主要看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程度。当然,基础教育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事业。

二、教育服务的质量与品质

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关键是改革方向的选择,如果我们仅仅在知识本位的体系中运作,是不可能取得突破的,因为知识本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们必须从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向人本教育,落实人本教育思想,必须有“教育服务观”作为内涵支撑。这就要求教师从“权威”心态中,从“严格管教”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摆脱高高在上的姿态,全面确立教育服务观,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品位,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满足教育消费者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原有的教育职业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思想与行为的整体转型,即由职业走向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是从服务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的,是自然舒适的教育,是一种关注细节的教育,是一种让人放心的高品质服务。在人性化服务的框架下,教育服务的质量与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员服务。我们理想中的基础教育是与传统的选拔教育、精英教育有着本质区别的,它在教育思想上是以大众教育、全民教育为方向,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我们理想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和谐与持续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文化背景、发展节律等众多因素的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的起点不一,个性各异,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我们不能像“工业化教育”一样单纯追求效率,将教育视为“批量生产”的“模具”对学生进行“加工”,从而牺牲学生———鲜活生命体的个性。我们应该实施“农业园艺化教育”,充分尊重每个教育个体的差异,从差异中发掘教育的价值。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上,为全体学生负责,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不是单纯追求升学率,而是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一个个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全面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人人都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

2.全面服务。中小学教育办学的落脚点定位在全面“服务”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上,这要作为一种理念,落实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既教会学生学习又教会学生做人,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幸福的成长。作为一名校长,不论你的学校管理再好、升学率再高,只要存在辍学现象,也不能算作是好校长。作为一名教师,即使你教学水平再高,所教的学生升学率再高,只要有一个学生从你班里辍学了,也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所以,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实施无淘汰教育,把全面与全程服务落实于教学的全过程。

3.精细服务。要体现服务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做到服务的精细化。首先,要对服务进行分工,形成专业化服务团队,并以专业性质来确立服务边界。专业分工愈精细,服务人员愈专业,服务目标愈明晰,服务则愈精准。如,关于初中招生政策的咨询服务,如果有家长问到某教师,该教师又不太清楚,我们不鼓励信口回答,而要做到热情引路,让专司招生的教师来回答。其次,要重视服务细节,服务的成效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用心服务。用心服务是立足于教育诚信的服务,是发自服务者肺腑的、自然流淌的至情至性的服务,给被服务者以原生态的美感和愉悦感。同时,用心服务更是焕发他人心灵感动的服务,这对正处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尤为可贵和必要。用心就要动情,因为激情是活力的释放,学生需要生活的激情,有激情的教师,才会不知疲倦地释放活力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有激情,雕塑家才能塑造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教师才能塑造心灵,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积极的情感将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获得有意的影响。相反,教师不良的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5.品质服务。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带着不同的生命历程、成长经验、家庭背景等来到课堂。现在的学生早已找不到我们小时候的影子了,他们思想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丰富,对知识的渴求无比强烈急迫。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有标新立异的思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知识、形成能力、发掘潜能、获得幸福。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我们的服务富有趣味性、激励性和创造性。#p#分页标题#e#

三、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与品质的基本保障

用心服务,既关涉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悉心引领,也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关照、心灵的抚慰和拳拳的善意。崇尚智慧,赞美智慧,追寻智慧,是人类亘古绵长的追求。包含着智慧的服务是更高境界的服务,应成为每位教育者永恒的追求。然而,要使教育服务达到崇高的境界,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障。

1.努力提高教育产品品质。学校的教育服务就是包括师资、课程、教材、管理、设施在内的诸要素的有机合成与最优化。我们应多生产出满足学生、家长个性化需求的优质服务,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产品真正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教育的规律,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建立大教育的观念,所谓大教育的观念就是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是教育。第二,要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包括学科内的教育和学科外的教育。在教学中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关注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既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关注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篇6

高师院校一直以来承载着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要责任,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自由选择就业政策的实施,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持续吃紧,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发展危机。与此同时,教育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人才需求也非常旺盛,但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并没有专门面向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教育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受到人才紧缺瓶颈的制约。

一、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策略的缘起

高师院校应拓展办学目标,调整只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办学宗旨,将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纳入学校的办学目标体系。

(一)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自身发展面临危机 2.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遭受质疑,高师院校面临发展危机。我国是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培养教师的国家,截至2007年全国培养本科、专科和中师层次师范生的院校分别有341所、409所和2198所。其中,以“师范大学”与“师范学院”为名的高校97所。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综合类大学可以试办教育学院或者师范学院参与教师培养。综合大学的毕业生、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每年都会占据很大一部分教师岗位。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就业市场受到来自综合大学的激烈竞争,非师范生就业却又受制于“师范”二字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就业形势严峻加上学校发展形势不明朗严重影响了高师院校的生源,部分高师院校迫于生源危机而缩小规模,甚至停招、停办部分专业。因此,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近年来,不断有高师院校谋求各种出路,如放弃“师范”二字直接改名为综合大学,或者以转变为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将师范教育转变为学校特色,还有将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为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师范院校等。

(二)教育服务产业市值剧增,急需专业的从业人员 1.教育服务产业市值剧增,急需大量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教育行业共发生投资案例40余起,涉及投资金额超5亿美元。德勤2009年第四季度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表明,2008年我国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预计到2010年,正规市场规模将达9600亿元。继2006年新东方教育成为上市公司后,安博教育集团、环球雅思等纷纷成为上市公司,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教育服务相关行业已有11家公司在美国上市。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教育服务产业市值正急剧增长,市场规模也急剧扩大。如此庞大的市场肯定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如每年新东方、安博教育集团等大企业都会在全国各大高校招聘人才。

2.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不规范,急需高素质从业人员。表面看,教育服务产业一片繁荣,但是其发展却隐藏多种隐患。由于教育服务产业准入门槛低,行业利润巨大以及竞争激烈,这些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过于分散,造成了教育服务产业市场的种种乱相,弄虚作假、为签单胡乱承诺等现象时有发生,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及家长受骗上当。近年来发生了数起教育服务产业诈骗的大案,更有诸多教育服务产业与学生发生的民事纠纷案件。以至于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产业的诚信度和服务质量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009年12月末,包括安博、巨人、学大、新东方在内的多家行业领军者聚首,商讨对策,并倡导加强行业自律,形成教育服务产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服务产业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各大企业一致认同的,即他们需要具有更高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教育服务产业的服务质量自然会有提高。当前很多教育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来源比较复杂,他们的工作没有教育理论指导,以致出现种种违背教育基本精神的权益纠纷。教育服务产业虽然不同于公立教育事业,但是毕竟他们从事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教育工作。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懂得教育、具有高尚教育情感的专业从业人员。

(三)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是双赢举措

1.缓解高师院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高师院校正视教育发展的现实,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层面围绕教育服务产业需求做出相应调整,让学校的毕业生除了具备到国家基础教育系统工作的知识能力外,还能掌握在教育服务产业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应正视教育服务产业的招聘信息,主动引导毕业生到教育服务产业就业。高师院校关注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需求,主动引导学生到教育服务产业就业,将极大地缓解高师院校高涨的就业压力。

2.规范和促进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大量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的从业人员如果进入到教育服务产业工作,将对教育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一方面,教育服务产业有了专门为本行业提供人才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系统,行业发展将迅速打破人才瓶颈的制约;另一方面,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的毕业生虽然是在教育服务产业工作,但他们懂得教育的基本精神,在教育服务质量和职业道德规范层面将使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更加规范。 "

二、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可行性分析

(一)现实层面——顺应形势

自普通高校毕业生开始实施双向自由择业以来,师范生的包分配政策也全面调整。除部分免费师范生等学生外,大量普通师范生毕业后就进入了自主择业的就业大军中。面向包括教育服务产业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就业,已经成为师范生就业不可逆转的发展形势。当下中国社会中的教育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公立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我国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正在进入一个谋变、谋强的发展阶段。高师院校在完成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使命的同时,应面向教育服务产业做出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既是顺应中国教育发展现实的理性选择,也是高师院校自身谋变谋强的理性选择。

(二)理论层面——符合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规律表明,教育发展受到社会发展制约,教育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教育发展又可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策略完整地体现了这一规律的两个方面。高师院校作为主要的教育系统人才供给机构,其发展受到了基础教育系统人才供需失衡的制约,同时,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人才需求。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提供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缓解基础教育人才供需失衡对其产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符合新兴的社会发展需求。这是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规律的表现。另外,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提供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的人才,这些从业人员的教育素养将促进教育服务产业健康发展,使教育服务产业成为充满教育精神的产业,而不是充斥利益纷争的产业。这是教育人才供给对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反作用的体现。

(三)主体层面——供需双赢

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策略的实施主要涉及两大主体,一是高师院校,二是教育服务产业。在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方面,二者实际上构成了一对供需矛盾,二者相互关照,即可实现供需双赢。

首先,高师院校实施这一策略并不违反其办学宗旨。高师院校一直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作为办学宗旨。教育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师资已经不能仅局限于公立的学校教育系统中,教育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不同于基础教育系统的教师,但是他们从事的仍然是教育工作,他们也应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因此,高师院校培养这个行业的人才,并没有违背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办学宗旨。只是所培养的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教育发展现实所带来的必然变化,高师院校应当正视教育发展现实,适时做出调整。

其次,高师院校具备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功能,并具有一定的优势。高师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素质构成与教育服务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高师院校略做调整,即可形成针对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供给系统。另外,教育服务产业与高师院校具有天然的联系,很多教育服务产业都依托所在地区的高师院校的发展。对于教育服务产业来说,人才需求已经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其发展正面临缺少数量充足、素质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问题。有高等教育机构主动为其培养专业的从业人员,加之自身工作的很多方面都与高师院校联系密切,教育服务产业必然会从这类毕业生中招纳大量人才,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因此,高师院校主动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既没有丢失自己的师范教育宗旨,又能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拉动自身发展。同时教育服务产业获得专门的人才供给系统,发展需求得以满足,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三、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操作策略

(一)确定其为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合理发展模式

有学者指出,一种合理的发展改革模式必须考虑四个问题:一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二是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三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四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发展策略是充分考虑了以上四个问题的。首先,教育服务产业正在迅猛发展,有强烈的人才需求,高师院校为其培养具有相关素质的从业人员是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其次,教育服务产业和师范生就业已经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运行,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是应市场经济规律而动的一种理性表现。最后,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可以发挥高师院校多年来为教育领域培养人才的理论和经验优势,是展现教育类人才培养特色的一种调整。

(二)在高师院校原有的办学宗旨下扩充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形势,促进自身发展,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需做出相应调整。按照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改革策略,将现有的以关注基础教育系统师资需求的办学目标扩充为关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同时,照顾教育服务产业相关人才的需求。这种调整能帮助高师院校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激烈竞争中迅速占领教育服务产业的就业市场,为高师院校的未来发展夺取一个新的生长点。

(三)按照新的办学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篇7

2.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之多,这种特殊的人口比例就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决定了如果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缓慢或者止步不前,则大大制约和阻碍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达成共识:我国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目前发展的现状还差强人意、不容乐观,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还比较明显。以师资为例,师资薄弱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农村中小学中,教师自身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历多半不达标、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现象突出;工资少待遇低、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教研、科研意识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地方师范院校位于远离农村的中小城市,再者由于缺少科研经费和图方便、图省事等原因,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者大都是选择在城市中的中小学搞研究或者搞培训,而对于在各方面都需要地方师范院校进行帮扶的农村中小学并没有去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深入细致地了解,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和素质要求没有主动、系统地研究,往往把适用于城市中小学的一套东西生搬硬套到农村学校,其结果可想而知。

3.课程结构不合理,不符合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

课程结构不科学,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能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比例失衡。在现行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型课时的比例通常占总学时的70%以上,而实践型课时的比例往往低于总学时的30%,处于一种比例失衡的状态。而现有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实习时间短,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时间为6—8周,这样难以使学生通过实习对中小学实际情况及教师的专业特性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另外,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通常在城市的中小学进行,学生没有机会零距离全方位接触和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再者,代表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师范性”在逐渐弱化,教育类课程课时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而且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课程内容严重陈旧和过时,滞后于时代而且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因此,许多师范生既未能获取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又无法掌握真正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能很好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

4.师范生欠缺师德教育,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意愿不强。

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本应到农村中小学,为农村中小学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生力量,但是由于长时间耳濡目染城乡基础教育的硬件条件、基础设施和教师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跳龙门”,从而成为“城里人”,进而改变命运,真正乐意或者愿意在大学毕业以后回农村任教的学生少之又少。像陶行知先生六十多年前就曾提出的,“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迫切需求大量高素质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师资;另一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脱离了农村基础教育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这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值得每一个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思考。

二、地方师范院校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1.明确办学目标,发扬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和优势。

地方师范院校,其办学目标定位如果盲目跟风赶潮、攀高比大,注定会丧失自身固有的价值和特色。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就在于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师教育优势尤其是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许多地方师范院校虽然被冠以“综合性大学”,但正是因为“综合性”使其迷失了方向,被淹没在其它同类型的大学中。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办学层次在不断提高、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应该保持不变。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半数以上生活在农村,多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生活在农村。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与农村未来的持续发展,与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息息相关。为基础教育尤其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和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国家赋予地方师范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职责和责任所在,更是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的重要意义和核心价值所在。地方师范院校如果在改革中迷失方向,弱化乃至放弃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责,也就丧失了自身的根基和血脉乃至存在的价值。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面向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方面的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培养甘愿扎根农村并且能完全胜任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工作的高质量师资为己任,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2.树立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意识,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折不扣、全心全意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地方师范院校,汇聚了大量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图书设备等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缩小城乡学龄儿童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学龄儿童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做法是:深入农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中去,了解他们的教学、工作和生活情况,体会他们的所感、所思、所求,以便有的放矢地培养在校师范生和培训在职农村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满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实际需求。此外,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差和科研水平低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要引导和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帮助他们探索有效的科研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共同探索一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再者,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还可以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和服务活动,通过联合承担课题,合作研究,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地方师范学院有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测试中心和实验室,有先进的语音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有丰富的图书库藏,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地方师范学院应把所有这些公共资源向农村实习基地的老师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

3.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要求。

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现实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应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理论型课程远远多于实践型课程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应依据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措施有: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就是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是他们的弱项,学校要加大力度训练他们的普通话,使他们能在走上农村教师岗位之前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不是带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去给学生讲课,而且要把教育实习的时间延长至发达国家的平均实习时间10—12周。另外,要拓展农村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城市的中小学,因为担心实习生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不很情愿让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进校实习,而地处偏远落后的农村乡镇中小学,由于师资短缺,非常希望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去实习,但是由于受很多条件限制,地方师范院校常常不选择这些学校作为实习基地。因此,针对实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地方师范院校应该与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稳定而长久的联系,把农村中小学作为学生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由于短缺师资,更愿意放手让实习生锻炼,促使他们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可以说,开拓农村中小学实习基地,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达到了互惠互利、互助共赢的效果:实习生的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的困难也暂时得以解决。而针对教育类课程陈旧和过时的现状,学校应更新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并且开设教育类选修课程,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比如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开设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外教育史,中学生学习理论与方法等,为师范生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广泛的教育理论基础。

4.加强师德教育,培养学生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

地方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学生不愿回家乡任教是一个很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这虽然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很显然与地方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大关系。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向学生们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让他们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坚信毕业以后回到家乡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会大有作为。具体做法是:第一,加强师德教育,要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优良传统的教育,教育学生增强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提升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回馈农村、热爱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坚定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决心;激发学生改变农村、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动力。第二,组织学生返回家乡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和体验农村基础教育,亲自接触农村中小学学生,感受他们的纯真、淳朴和对知识的热切渴望,增进和他们的感情,树立坚定的献身农村基础教育的职业信念。第三,对于农村生源,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和奖励机制,如果毕业后他们愿意回农村从教,学校应该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对他们重点培养并给予一定资助,力争形成“从那里来,到那里去”的良性循环机制。地方师范院校利用农村生源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去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既拓宽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也为农村中小学补充了高素质师资,同时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篇8

The Win-Win Interaction Among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and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Lu Chengjian,Lai Yehuan,Zhang Wenjie

Abstract:It is a historical mission for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to foster qualified teachers for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have a unique advantage in serving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The reform in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pose many challenges to them,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them to interactive cooperate too.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will play a leading and supporting roles,and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will win more boost from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It will form a sustainable symbiotic win-win relationship when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has been improved in interaction.

Key words:local teachers colleges;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leading;symbiotic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和新农村基础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合作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机制,地方师范院校还应加大力度引领、助推新农村基础教育,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推动新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历史渊源

1.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大众化,新农村基础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学生都已有学上,都已具备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学生能上好学、接受优质基础教育对新农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看到新农村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形势,而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引领教育发展的教师问题。目前,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优质教师资源还是欠缺的,教师负担过重,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改革滞后。地方师范院校尽管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但面对当前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紧急形势,地方师范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新时期新农村基础教育对地方师范院校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和新要求。引领、助推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这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天时条件[1]。

2.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位于地级市镇,嵌入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地缘优势,生源相对固定,与各级地方政府、中小学有着长期密切联系。多年来为本地区输送了大批合格教师,其中部分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甚至教育领域负责人。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进行互动交流方便快捷,便于掌握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实时实效性。地方师范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新农村基础教育所需人才。同时,可以把教学科研与地方特点结合,从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帮助研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服务,这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地利条件[2,3]。

3.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维系。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传承。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一直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来供给。农村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与辉煌成就,离不开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性贡献。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都与地方师范院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感情基础,他们或是就读于地方师范院校,或是在地方师范院校参加学习培训,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学习成长使他们对地方师范院校怀有感情,愿意为地方师范院校发展出力,这使得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交流更为容易实行,具备了人和条件。

二、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关系

1.供需关系。从历史现实来看,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很大一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岗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由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构成,两者形成供需关系[4]。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基础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发挥着巨大的基础作用。地方师范院校应坚持面向新农村基础教育办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情况,对自身办学方向进行适时调整,持续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优秀的毕业生。

2.引领、支持关系。地方师范院校作为高等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地方师范院校要完成培养新农村基础教育合格师资这一重要任务,应主动地将自己的智力、科研优势融入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引领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5]。引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科研课题的共同参与,给基础教育精神上的熏陶、智慧思维上的启迪、思想理念上的提升。地方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引领、支持新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同自身的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修订、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的改革相结合,必须与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这样才使引领工作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3.共生关系。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既然定位于基础教育领域,而新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缺口又主要直接面向地方师范院校,这就决定了两者是一种共生关系,共同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成为两者合作的目标。

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研究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合作交流,大学可以实践其教育理论,完善发展和提升新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可以为实际的教育问题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去改善他们的实践。合作交流中,双方以“双螺旋”结构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共同提高、共生共长,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三、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与合作

1.地方师范院校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有着向“综合化”和“学术化”发展的趋向,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在设置非师范专业的同时,盲目地攀比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削弱了自身的师范性。实际上,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为其培养培训合格的师资,地方师范院校的最根本特色还是“师范性”,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地方师范院校充分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色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赋予地方师范院校的新职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实验”。地方师范院校应该面向基层,特别是面向新农村基础教育这个大市场,服务基础教育,把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和推进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6]。

2.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基础教育的最大特征应该是它的基础性,其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公民。对新农村基础教育来说,主要就是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实际上,地方师范院校和新农村基础教育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存在“城市化倾向”,新农村基础教育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地方师范院校一直是把城市、城镇中小学作为重要合作交流对象,对更广大的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认识和合作不够深入,这是有失偏颇的。如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落脚点应更多地放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需求上,不能忽略了对农村的注意而偏向城市的需要。比如,新课程改革提倡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农村和城市、城镇的环境条件差别非常大,一刀切地进行改革在农村中小学有时根本行不通,必须根据农村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另外,课程目标的“升学主义”倾向、“离农性”倾向,课程内容的“维普通性知识”倾向,课程资源匮乏等都是制约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解决问题有三个措施:一是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开发适应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三是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制,逐步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3.目前常见的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方式。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共生共长,两者长期以来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地方师范院校引领、服务、支持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新农村基础教育又为地方师范院校提供教学、科研、见习、实习实践基地,消化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地方师范院校还经常通过多种形式对在职的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创新各种形式的服务,如进行教育科研合作、改革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等。

四、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共赢策略

1.地方师范院校要转变观念、合理定位,致力于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地方师范院校要避免盲目向同类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看齐,应把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同时要转变观念,增强社会服务意识,首要就是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只有这样,地方师范教育的优势才得以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本身才得以可持续发展。

2.地方师范院校要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已形成一整套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但随着传统教育向素质的转型和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有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呈现出陈旧性和滞后性,有的甚至束缚了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如政治课和教育公共课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专业课内容与非师院校基本相同,课程设计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比重过小。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与此相呼应,地方师范院校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师德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打破专业壁垒,开设交叉学科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实现文理融合或不同学科的大综合。

3.新农村基础教育要积极寻求地方师范院校的帮助,推动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从新农村基础教育方面来看,有地方师范院校参与,肯定有益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地方师范院校的理论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避免重复以往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型模式,可以少走弯路。地方师范院校可以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参与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项目,这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4.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互动合作。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互动合作空间,充分开展合作,可以获取更大的共赢。除了地方师范院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基础教育补充优秀的教师队伍外,地方师范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农村中小学教师假期培训班,在新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合作基地,在基地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合作,组织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到新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开设讲座、交流,指导教育科研,组织师范生深入新农村进行扶贫、顶岗、支教等活动,适当安排一些师范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挂职,邀请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到师范院校给师范生开设讲座甚至于开培训课程,这无疑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互相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双赢效果。

5.完善互动合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合作形式,还必须有完善的合作机制,才能确保双赢的效果。如师范生在新农村中小学的见习实习,需要实习基地学校提供必需的生活、学习、工作空间和设施条件,需要基地学校教师参与指导,落实这些工作,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系统相关部门、基地学校领导教师都必须参加,不能缺位,并且要落实责任,否则活动就容易变成走过场。比如基地学校的教师对师范实习生的指导,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细则和责任,指导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科研,合作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都必须有明确的合作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最后的工作评价标准,并把工作成效的评价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是否真正做到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衡量依据,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明山,时伟.支持基础教育事业,助推新型农村建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2-124.

[2]王红芳.高师院校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2-13.

[3]薛正斌.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24-127.

[4]张忠恒.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供求的生态适应[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8-12.

[5]沈小碚.关于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1):55-58.

篇9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服装学院作为一所市属市管高等学校,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学校发展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建设艺工融合、特色鲜明、知名大学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管理软件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从2007年开始,学校开始了以“数字化校园项目”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标志着我校进入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四个层次,形成数字校园的整体框架。本文将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结构、管理模式进行讨论,为其他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从空间、时间、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等层次拓展传统校园,为学习者构建具有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教室;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体现学习型社会的特质;教育信息化可以服务全社会,通过网络课程开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体现教育全民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自主式、交互式、个性化学习为主,教学内容扩展到整个Internet空间,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以人为本。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对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业务活动进行计算机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实现与高校业务关联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综合信息门户、业务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权限控制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最终目的是把学校建成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数字大学。

我校根据建设综合性、有特色、中国一流、国际著名服装大学的发展目标要求,提出了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这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结构

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是指利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信息网络,使学院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活动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服务,实现工作流、信息流的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学院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国内学者将数字校园概括为数字化教学(E-learning)、数字化科研(E-research)、数字化管理(E-management)、数字化服务(E-service)和数字化生活(E-living),即5E架构。但从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角度,教育信息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这四个层次涵盖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按此架构建设保证了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基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特点,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按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四个层次形成了学校数字校园的整体框架。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和生活的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整合与综合信息门户,服装知识库、服装与艺术设计作品虚拟展示系统,面向服装领域的搜索引擎等内容建设,形成特色。

按照上面的分析,我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基础设施层是由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操作系统和系统平台软件等构成;业务管理层是指运行在基础设施层之上的数字化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校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网上教学、资源库管理等等;数据整合层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保证各种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信息服务层通过综合信息门户实现业务数据的综合服务,是面向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主题数据所形成的数据库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坚持“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照顾现状、考虑未来”的原则。通过对原有业务系统分析、评估,在充分考虑学校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按照业务高度整合、信息高度集成的思路,通过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框架,为业务系统提供明确的接口规范与服务规则,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篇10

【作者简介】李国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网络应用技术、教育教学管理。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技术时代进入智能化时代,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新兴观点与视角引起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一个层面与类别,更应该做好智慧教育的探索与研究。2016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通知》,并随文公布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职业学校的“智慧时代”即将来到,如何做好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变?我们距离智慧校园还有多远?

一、智慧校园是什么?

智慧校园到底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智慧校园的定义中,当前国内有以下几种相对权威的说法。

一是基于管理应用的“智慧校园”。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二是基于物联网管理的“智慧校园”。南京邮电大学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即构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与服务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运行环境,为校内外各类人员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支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完善的智慧化运行环境,在学校中实现数字资源整合与共享、身份识别、图书管理、校园一卡通、校内各类信息系统集成等,从而实现为校园管理提供“智慧化”服务。

三是在《江苏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文件中给出了“智慧校园”的基本定义:基于教育云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传统的校园网络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招生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和软件服务。在校园内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工具化的学习环境和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实现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务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的智能化。

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智慧校园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搭建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服务领域,实现这些领域的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基于此,所谓“智慧校园”是指通过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校师生和校园资源交互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能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二、智慧校园应该具备哪些指标?

对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国家、省教育部门结合教育类别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尽管针对不同的对象,但总体方向是一致的。评价项目共分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组织保障五个部分,整体分析,可以称为“一二二”体系,即一个核心――师生发展;两个平台――应用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平台;两个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组织制度保障。

(一)一个核心:体现智慧校园水平的师生发展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要体现出“人要智慧、物要智能”的特征,其核心是学校师生教育教学发展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校长、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发展能力指标。

校长要具有一定水平的信息化发展理念与能力:发展目标、规划和设计、引领与组织、个人影响力。学校的中层干部也应该同时达到以上几方面要求,并具有较强的实施能力。教师要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先进理念,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专I发展;与家长、学生、同事、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学生要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对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方式持积极态度;能正确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整理和应用数字化资源,改进学习方法,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两个平台:应用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平台

1.支撑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应用服务平台。

搭建好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的应用服务平台至关重要,单个平台的好坏决定着应用的程度,平台融合是智慧校园整体水平的关键,要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软件服务平台的融合统一,要具有统一身份认证、信息门户数据标准、校园一卡通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统一服务功能。二是教学与科研服务,要具有教学、实习实训服务等信息化管理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空间支持,提供网络教学与培训服务;具备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分析与互动的信息化管理功能;提供教科研协同服务,具备对教科研项目从立项申报到项目验收各个环节的管理功能。三是校企合作服务,建设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具有校企合作信息、校企合作项目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毕业生跟踪管理和服务等功能。四是办公与生活服务,即能提供办公自动化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公文流转、信息、用印管理、会议管理、请假与销假等常规行政办公服务。五是财务和资产管理服务,能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并能够根据财务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同时建设设备资产管理服务平台,提供资产采购、管理等信息化服务。

2.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资源平台及教学资源。

建立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资源平台以及建设适应学校专业发展、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资源是支撑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主体,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中最难的环节,它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持久的耐力,是教学中最能体现“智慧”的地方。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数字资源管理平台,要结合学校需求、管理平台功能、教学内容的范畴等情况建立“适用+实用”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化资源要具有满足专业建设需要的数字场馆资源、文化展示场所,满足实验、实习及实训的仿真资源,丰富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课程资源。更要建立校本资源库,并与国家、省、市教育云资源平台连接,实现校际共享。

(三)两个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组织制度保障

1.智慧校园顺畅运行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要将校园网络、物联网、通信网络有效融合与统一,达到“一个中心、多网融合”的建设目标。

数据中心:建设全面覆盖学校所有核心机房(数据中心)、汇聚层机房、重点和非重点接入层设备间,支持监控运维网对外通讯,独立自供电运行,集动力、环境、视频、设备、安防、消防综合监测、调控、监视软硬件平台于一体的分布式、智能化网络机房远程运维管理系统。

校园网络:建设三层架构、设施先进、安全可靠、管理便捷的校园基础网络,网络带宽达到万兆,出口带宽达到2000M以上,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运行稳定。

物联网:配备物联网管理系统,能够集中管理分布于校园各处的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并可对这些设备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基本实现智能控电、智能控水、智能路灯控制等,并在实习实训场所实现物联网的基本应用。

数字通讯网:基于学校基础网络,建设数字化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校园电视台)、数字会议系统和数字宣传系统。

校园安全网:建设平安校园,配备智能安防管理系统,节点全面覆盖校园,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配套子系统联网运行,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2.合理有力的智慧校园组织制度保障。

智慧校园的工作推进与实施离不开“两个一”,即一支由领导牵头的信息化工作专家队伍,一套完善的组织制度体系。

机构队伍:建设由一把手校长牵头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工作常态化;建设由高校、企业、行业专家和学校专职信息化工作机构成员组成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团队;学校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中层机构,有专职维护管理人员,各级队伍结构合理。

组织制度体系:做好经过科学论证的智慧校园建设中长期规划,并制订分年度、分学期的具体实施计划,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智慧校园应用绩效考评制度。

三、我们的现状――在路上

(一)信息化教育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省市、地方、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而智慧校园也是近几年来刚刚起步的一个项目,所以把智慧校园建设定性为“在路上”是比较恰当的。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分别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三类教育将要达到的信息化程度。在信息化方面,基础教育主要存在着数字鸿沟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方面有所欠缺,而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最为薄弱。这就是当前我们各级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现状。

(二)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差距

对照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教育信息化要想达到“智慧”的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多大的差距?这里以职业教育槔,从指标体系的五个方面分析。

职业教育的现状:多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更多地关注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而职业教育是由原来的中专、大专转型而来,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在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信息化程度不高。从另一个角度讲,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与职业教育灵活性等特点,职业教育信息化更容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础设施距离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资金短缺是当前职业学校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这种现状,职业学校在信息化设施的投入方面有较大的缺口,而智慧校园建设的设施要求标准较高,尤其是核心设备与多网融合方面更为欠缺,也就是说,实现信息化的“路”没有铺好。

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统一与规范。2011年以来,在国家层面开展了“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重点工作是推进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与一部分教学资源课程,各个省市、地方也进行了类似项目的建设,比如凤凰创壹软件、超星泛雅平台等,但由于平台设计不统一,造成资源重复建设与使用不便。同时,数字资源的应用推广需要在教学中积极推进。“建而不用”“重建设而轻应用”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严重问题,需要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

服务平台建设与融合度不够。一个是适用于职业学校的软件平台不多,可能是市场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个是职业学校的信息孤岛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解决这两个问题是智慧校园建设接下来的主要发展任务。

应用能力与水平需要培养与培训。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化应用能力与习惯方面需要培养,要有充分的机制保障,在教师的技术水平提高上要集中组织培训与学习。

组织机构与制度需要健全与完善。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队伍配备不足也是影响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智慧校园的实施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实施、推广。

四、如何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差距,目标是什么?如何做?(What-How)

(一)What――智慧校园的目标、目的是什么?

首先要找准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一个具有“智慧”的校园应该是什么样子?建设智慧校园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目标是:

智慧的环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集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环境;综合的服务――提供面向师生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得学校师生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捕捉校园中人、财、物管理和产、学、研业务过程的信息和服务;优化的管理――将智慧校园中的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作为学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的决策――利用智能化的综合数据分析,为学校各种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实现科学决策;资源的共享――通过智慧校园中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实现校园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信息鞯莺托畔⒎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How――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如何弥补差距?

第一,完善智慧校园基础硬件平台,根据需要扩充数据中心、网络的建设,满足智慧校园数据处理需求的增长,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方面的硬件设备投入。

第二,继续完善应用服务融合。将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综合平台和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教务管理、学工管理、校企合作平台,科研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综合校情分析平台,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平台,实习实训设备、单位、项目库及知识库综合管理的应用平台,物业、修缮、饮食等信息的查询统计平台等融合应用,形成基于学校现状的大数据,为数据挖掘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完善智慧校园业务系统在学校行政管理、教学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各应用服务与学校日常管理的融合。

第三,高度重视数字资源建设与平台的应用。在数字场馆资源建设、仿真实训实习资源建设、数字图书资源建设、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以及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推进与学校专业特色相配套的实验实训资源、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选修课程资源的建设。

第四,强化智慧校园保障机制。完善智慧校园专职管理机构的职能,配备足够的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对广大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在制度建设与执行、经费保障与投入、智慧校园建设规划、运维资金保障、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

篇11

璧山县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县,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发展极为不平衡,从教育资源的分布到师资水平,从学校布局到学校办学条件,城区学校比农村学校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从而导致该县农村教育呈现出质量“短板”。但该县信息技术有强劲发展基础优势。2010年,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拥有计算机4250台,计算机网络教室45间,多媒体教室126间。如何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璧山县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申请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近3年对该项目认真研究及实施,建立起了璧山县区域“教育云”。从而缩小了城乡二元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 有效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 “教育云”概念界定

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这些资源经虚拟后,可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教育云包括“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 Computing Assisted Instructions,CCAI)和云计算辅助教育(Clouds Computing Based Education,CCBE)多种形式。

3 区域“教育云”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3.1 建立“教育云”中心,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信息一体化

2011年,璧山县投入175万元建设了璧山县教育信息中心机房,配置了教育门户网站WEB服务器、教育统计EXCEL服务器等13台服务器,主要应用于全县教育新闻信息、OA办公,教育统计、学籍管理、数字校园管理、教学设备管理、VOD视频点播、教学资源。为了建好璧山区域“教育云”,2012年又投入150多万元,运用云计算技术,改造璧山教育信息中心机房,建成璧山教育云计算中心。新增高性能服务器、光存储、交换机等设备,新增服务器虚拟化管理软件、网管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存储区域网络采用光纤交换机、刀片服务器提供云平台操作系统及教育业务系统运行环境,利用旧服务器与刀片服务器提供云平台管理环境,利用存储段提供云平台虚拟主机文件的存储及故障转移。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把基础设施当作服务 (IaaS) 处于最低层级,而且是一种作为标准化服务在网上提供基本存储和计算能力的手段。服务器、存储系统、交换机、路由器和其他系统协作 (例如,通过虚拟化技术) 处理特定类型的工作负载。它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如虚拟主机、存储、网络、安全等资源。学校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互联网租赁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

2)平台及服务支撑层(PaaS)。主要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是支撑整个系统的基础功能,为上层应用提供专业服务,以实现支撑层包含的功能与应用层各子系统的无缝集成。为系统提供整合管理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管理、服务总线、工作流、访问控制、报表及数据挖掘等应用支撑。

3)软件及服务应用层(SaaS)。以支撑层提供服务为基础,为重庆璧山县各中小学校学生及教育人员提供多种业务服务。具体功能包括:电子政务(校务)系统建设、重庆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重庆市中小学教学装备管理平台、重庆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平台、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重庆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平台、重庆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互动平台、重庆市中小学平安校园视频监控报警平台、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重庆市中小学数字校园管理平台、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服务平台等几大应用系统。

4)客户端层。展现了外部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璧山县教育云数据中心私有云服务的多种灵活和多变的方式。已有的门户网站以应用层提供的功能为基础,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专业门户,可扩展包括:学员服务门户、教育人员服务器门户、平台管理门户、运行支持门户、高校资源管理门户等;基于现有的门户网站及服务,学员及教育人员可以通过PC、系统中断设备如移动手机或平板电脑,甚至可以通过TV的方式来对璧山县教育云数据中心的服务进行浏览和交互。

璧山教育云计算中心为全县教育系统提供资源、数据、管理、教学应用等服务,实现教育系统信息整合,整体提升璧山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2 打造“天网”“地网”“校园网”三维一体的网络体系,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信息高速公路”一体化

1)“天网”,2004年璧山县成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高完中、进修校、特殊学校、职高共65所学校拥有78套卫星网络接收系统,学校通过卫星网络接收系统连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教馆,能够接收中国教育电视台,接收卫星宽带网传输的信息、同步课堂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等。

2)“地网”,即璧山教育城域网光纤专网,整个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个部分。核心层设在教委网络信息中心,汇聚层设在网络运营商汇聚点机房,接入层为各个学校。每个学校通过100 M光纤就近接入汇聚点,汇聚层以万兆光纤接入到璧山教委网络信息中心机房的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再通过路由器100M带宽与运营商的互联网、重庆市教委网络相连。

3)“校园网”。全县65所学校投入900多万元建了校园网,校园网络覆盖了学校办公、教学、生活等学校主要场所,绝大部分学校实现了网站对外。各学校网络通过光纤电缆接入Internet网络。

璧山县教育系统将“天网”“地网”“校园网”有机整合为一体,实时接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将资源保存到教育云中心资源库,送到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等;实时通过璧山县城域网对外连接,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信息高速公路”一体化。

3.3 实施“四大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硬环境“云终端”一体化

为了解决城乡义务教育硬环境“云终端”均发展,全县实施了“四大工程”建设。

1)计算机网络教室工程建设。2010~2011年全县共投入650多万元为全县65所学校统一配置了一间崭新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2)多媒体教室工程建设。全县投资近200多万元,为全县65所学校配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

3)“班班通”工程建设。2011~2012年全县共投入近2000万元,为全县65所学校配置了1219个班的“班班通”教室,实现“班班通”覆盖率100%。

4)教师办公电脑工程建设。2010年县政府投入100万元,为教师办公购置274台计算机;学校自行投入300多万元,为教师办公购置850多台计算机,实现了每间教师办公室至少1台电脑。多方筹措经费为教师购买了1000多台笔记本电脑。

现代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随着璧山县“四大工程”的实施,教师教学方式由单一的“粉笔+黑板”过渡到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硬环境“云终端”一体化。

3.4 搭建好学校“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一体化

璧山县教育云利用“重庆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搭建了学校“数字校园管理平台”。此平台是按照《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结合众多中小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教育管理软件。系统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平台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通过收集整理教师的基本信息、综合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等各种方式,建立起教师的基础信息库。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掌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情况,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此外,系统还提供了满足学校排课、选课、考务等教务管理、备课管理、教师研修、资源管理、办公事务管理、科研管理、德育管理、体育卫生管理、总务管理、流程管理、图书管理、宿舍管理、实验室管理等需要的功能强大的应用模块,为学校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广、实用性强的教育管理平台,为教育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评测依据。

“重庆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让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电子政务自动化,县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和学校利用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系统可实现本系统各单位在公文流转、网上办公、文件收发、信息交换、信息上报、信息简报和工作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学校利用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可进行排课、学生分班、成绩管理、学生评价等教务应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部门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学校教学情况的统计、分析和查询。实现了后勤服务管理信息化,县、学校利用平台后勤服务系统实现设备报损、维修、采购的信息化和师生学校消费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一体化。

3.5 建好五大教育优质资源库,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一体化

优质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教学资源。为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资源信息库,为全县教育服务,根据实际,璧山县打造了五大优质教育资源库:一是购买网络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县教委采取分期投入方式,共投入100多万元购买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拥有高中、初中、小学、中小学仿真实验教学等完善的网络型教育教学资源库,供全县中小学教师使用。二是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库。由璧山县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购买一套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收视点设备,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储存工作,依托璧山县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整合免费基础教育资源库。依托教育云中心的高速网络出口,通过县级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和市级基础教育资源库整合在一起,实现高速互联互通。四是建设县级教育教学资源库。依托教育云中心的高性能服务器集群,通过县级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收集和整理全县各学校各学科的优秀教育资源,逐步建成集基础素材、教学设计、试题库、教学课件、教学工具软件等为一体的,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数字化教学核心资源库,实现与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交互与共享。五是建设校本资源库。全县各学校结合校园网建设项目,采取各种途径,引导学校师生积极提供教育资源,通过校级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适用于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本地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并依托璧山县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

全县借助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搭建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资源管理平台,致力实现各学校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以及资源的分布式储存和检索统一。做到纵与国家、市级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横与全县各学校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克服“信息孤岛”现象。加快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步伐,实现信息技术与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密切结合。消除区域内城乡差异,有效地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一体化。

3.6 搭建三种模式远程教育网络教师培训平台,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培训一体化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发达地区的教师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有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机会,从而能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而对于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能够获得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不仅没有信息化资源,而且连基本的图书馆、资料室都不具备,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限。为促进偏远地区教师素质提升,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中这一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璧山县依托“教育云”,搭建了三种模式网络培训平台,一是搭建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链接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网();三是搭建中小学教师自主学习培训平台。远程网络教师培训平台的建立,打破了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为城乡学校教师提供了接受相同培训的平等机会,让参训教师在足不出户的状态下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培训一体化。目前,璧山县正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实施 “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等多种网络培训教师项目。■

参考文献

篇12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还不成熟,突出表现在质量不高、结构失调、管理粗放、创新乏力。中职教育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由单纯地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无疑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产生于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是现代服务类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出的一种职业教育管理思想。从字面上来说,“服务育人”是出现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一种指导思想,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育人”具有其时代的特色并凸显出其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服务育人”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理念是职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与指导服务,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服务,在循环服务的大环境中,实现对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服务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来讲,“服务育人”的概念更多是与高校后勤工作联系在一起,表明后勤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一种学生作为主体“被服务”的倾向。“服务育人”口号在1985 年由清华大学后勤提出,之后得到全国高校后勤普遍认同,被尊为必须永远坚持的行业“宗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辉煌成就。国家教委曾提出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又提出了“环境育人”,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育人”是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是一种狭义的管理理念。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育人”是一种融入到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的新型管理方式。随着时代进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服务育人已不单是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发挥其育人功效,而是在更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服务不仅仅是后勤部门的事情,服务育人具有其内在的深度和广度,需形成“大服务育人”的观念,服务育人的目标定位是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再使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来要求所有学生。服务的理念需渗透到管理与教学等各个环节,教育目标不仅有高度,也有梯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服务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因此,中职教育“服务育人”新理念的“服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具有更多内涵的服务。

(二)“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指职业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生活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校企创新合作的方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职教理念。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服务育人”理念是中职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如图所示,包括:

1现代服务业需要“服务育人”,使企业员工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合格职业人;

2中职学校是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学校,需要“服务育人”;

3在社会要求学校特色的背景下,管理、教学、德育、后勤等各种活动都要融入“服务育人”的理念。

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中,所有的服务指向育人,这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物质上的服务育人。

二、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特点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指南针。“服务育人”体现的是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学校的领导阶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学服务,在实训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技能训练的指导服务,在德育中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服务以及在后勤工作中通过相关后勤人员爱岗敬业的熏陶培育学生尽职尽责的精神服务。“服务育人”是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管理理念,其特点体现在管理、教学、实训、德育以及后勤等各个方面。

(一) 科学管理服务,民主和谐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倡导的管理,不仅是在管理阶层中树立服务意识,更是要把“服务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管理,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组织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团结一致的努力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标准。服务的理念正是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应运而生。“服务育人”倡导管理阶层共同营造的民主与和谐工作氛围。

(二) 优化教学服务,专业高效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在体现为满足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高效利用教学平台的有效途径。

专业设置是基础,是形成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落脚处;课程建设是关键,因为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形成和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上。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以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教育类为辐射面,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结构,凸显了学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会计专业为例,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依据专业需要开设《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税法基础与实务》等校本课程,努力实现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服务育人”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应紧紧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不断强化和塑造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只有坚持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中进行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依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内容,构建“素质核心”教学模式。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已初步构筑起“基础集群+专业集群+拓展集群”三大课程集群,并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三) 改革实训服务,协同创新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实训创新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技能训练,强调在实训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仿真工作场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反馈与调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标准、高成效,努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坚持联合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双元联动”模式。学校积极推动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先后与信合会计师事务所、沃尔玛、中海物流、东莞宾馆、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联通公司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 “企业冠名”、“企业课堂”和“企业驻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校企“双元联动”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企业配合”向“校企共建”转变。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服务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努力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学校面向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切实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学校与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 强化德育服务,交流渗透

德育工作是“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灵魂。贯彻“服务育人”理念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德育这一灵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德育,是在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综合素养服务的环境中的影响与熏陶。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要求全体教师确立德育观念,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在课外活动中,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以“诚信阳光”为核心,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到校园并进行职业素养课程开发,把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校企协同,开展随岗实践和体验,形成了“体验、内化型”德育。

(五) 提升后勤服务,诚信敬业

后勤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包括物产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基本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一项纯粹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培养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指导下,东莞经济贸易职业学校后勤管理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构建“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模式,倡导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充分调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后勤工作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功能的最大发挥。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诚信敬业的后勤服务,是在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塑造,在培育中职生优良品格的过程中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规范和陶冶功能,它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是育人的基础环节。

三、 结语

篇13

2.复杂性理论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的方法论意义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是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重要维度,包含多个方面的结构变量和观测变量并构成测评模型,关注学生及其家长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成效的感知。根据实证主义的观点,人们可以感知世界、洞悉事实,这些事实被认为是与现实一一对应的。而复杂性理论是与实证主义相对的一种新范式,反对简单的还原,以超越还原论为方法论特征,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把握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从需求来看,人民群众对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同时又存在区域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群体受观念认识、自身经历、获取资源可能性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需求的差异,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大城市,人口结构的多元化更使得多样性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供给来看,政府尽管承担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但政府不一定直接承担而可以购买服务,这使得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形式表现出多样性,不仅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中又包含政府购买服务的学校,比如上海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需求而出现的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的学校就是一个典型形式。这种供给与需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正是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复杂性表征,并对满意度测评提出全面系统又细分群体、抓住主要矛盾并突出重点的要求。

(2)反思社会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接受者的两种文化。学生和家长均属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接受者。但两者分别代表化和儿童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而且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两种文化存在着反差。受社会功利化、家长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未必每一个学生的家长都具有学生健康第一、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并予以实践,“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认识误区仍在影响着家长对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判断。学生喜欢、满意的学校学习生活,未必能够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来自于家长的安排、要求已成为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兴趣班、竞赛班的重要原因。而无视教育规律、简单迎合家长需求的教育实践行为在一些学校也存在。两种文化的差异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功利化现实问题的同时,在满意度测评中不能夸大家长的理性判断能力,而必须坚持正确的评估取向,寻求证据之间的互证。

(3)合理推断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教育评估中的核心论题,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也不例外。“相关关系则是指自然条件下事件或对象之间的共变现象”。由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的复杂性,相关关系的合理推断更具有意义。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容易建立相关关系,但也正因此需要避免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能仅仅基于简单的描述性统计数据来进行,而需要认识到满意度测评中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存在,基于稳定连续的数据,通过探索假设、多次验证,找到相关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关系机制。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数据质量、专门统计分析工具运用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强化证据意识、基于证据及其科学分析的方法论。

二、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赋予新的内涵,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加快、教育公共服务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在我国逐渐兴起并发展。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满意度测评实践颇有进展,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开展了大规模样本的调查研究,并探索分析影响因素,为政府教育决策提出建议。而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审视当前的满意度测评实践,存在诸多背离复杂性要求的地方,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1.测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测评内容上,目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借鉴了企业顾客满意度模型,围绕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特点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按照服务提供主体涉及对政府的满意度、对学校的满意度、对教师的满意度,但缺乏针对校际之间的差异进行的分类测评,从而很难回答哪些学校的改革以及改革中的哪些方面对提升公众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按照服务提供内容涉及教育政策、教育设施和环境、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学校管理以及教育信息公开等,但这些方面的检测点主要是模糊性、结果性的信息,而缺乏对具体细节、过程性信息的关注,但这些信息反而能深入揭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的内涵及其公众的满意状况。在测评对象上,主要是测评学生家长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并对学生家长按照家庭经济地位(SES)和户籍身份进行细分,而忽视对学生这一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接受者的测评,更提不上把学生家长和学生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仅仅测评学生家长,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吗?如果增加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满意度测评,又会给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带来什么新的信息或者印证的证据?这些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在相关关系推断上,有关家庭经济社会地位(SES)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的分析比较多,并存在不同的结论。一种结论认为家长SES越高,则期望值越高,满意度反而比较低;而另一种观点在修正完善了测评方法后得出家长SES越高,满意度也越高。这种测评方法、结论上的探讨,有利于合理地推断满意度中的因果关系。但总体上看,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多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结果的影响机制还缺乏深入、有信服力的研究。

2.问题成因的分析

首先,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尚缺乏明晰的测评价值。满意度测评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仅仅把满意度测评作为静态收集公众意见乃至抱怨的途径,是一种狭隘化的认识,并导致满意度测评拘泥于指标体系,而很难超越指标体系和数据,上升到更高的制度层面,形成改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机制。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价值研究的缺乏,是测评实践中种种问题表现背后的重要成因。同时,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技术还比较滞后。尽管商业领域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技术不断发展,已从第1展到第10代,但针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测评技术的研究显得滞后,尽管有学者和机构探索建立测评模型,但实际应用中主要测评显性、易量化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内容,在注重使用量化统计分析软件的同时忽视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分析,忽视定性的评估,以至于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中因果关系的探讨尚不深入。

三、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方法改进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的改进是一个体系,包括测评机构及其专门人才的建设、测评工具及其分析的科学化、连续测评机制的建立健全以及社会舆论氛围的改善等,其中方法的改进是关键,而方法改进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复杂性科学,实践基础是当前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改革。1.基本价值取向

确立适恰的价值取向是科学评估的前提。那么,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和绩效提升中,满意度测评具有怎样的价值?作为衡量改革成绩、政策达成目标的证明,还是作为开展行风建设、了解社情民意、倾听学生和家长期望感受的途径,抑或建立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接受者和提供者之间的合作协商机制,构建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共同治理的制度环境?这些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于满意度测评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矛盾以及违背教育复杂性、教育规律的行为大量存在。在此背景下,协商基础上的共同治理成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策略选择。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此,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不能仅仅作为单向的从家长或学生那里获取信息的评估活动,就数据论数据,单纯提高数据质量,而必须超越数据,对满意度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深入研究,构建关注问题、推进创新、改进服务质量的制度环境。

2.核心指标选取

在指标体系的构造上,基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的复杂性,把握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坚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回应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教育公平作为重点关注的类指标。教育公平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指标,包含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服务过程和教育服务结果等四个不同的层面,共同反映和解释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水平。以往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形成了比较具体的测评内容,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平接受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等,而对于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的测评内容有待进一步具体化,比如针对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学校师生关系、学生发展指导、学生素质评价以及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等等。这些不仅是家长所关心的,也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

3.数据收集及挖掘分析

按照前述的价值取向和核心指标选择,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数据收集并非单单通过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可以完成,还需要针对学生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感知的特点,对学生问卷的编制进行研究,并基于学生和父母两类接受者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同时,根据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学校的多样性,满意度测评数据收集和分析不仅有必要对学校按照办学类别或地理位置进行细分,开展比较分析,而且有必要选取具有先进改革经验的学校或参与某类改革项目的学校进行数据的深入挖掘,并结合改革背景和其它数据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2012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对上海市正在推进的新优质学校家长的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和挖掘分析,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进行的测评改进。另外,为了实现对区域、学校的激励,反映满意度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进步程度,在收集满意度水平信息的同时,要加强对满意度改进信息的收集分析,为此建立连续性的满意度测评也变得非常重要。此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在收集分析量化数据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定性资料如半开放式访谈信息、与满意度相关的热点新闻事件资料的收集分析,丰富证据类型,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

4.测评结果的科学使用

指向促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满意度测评,结果的呈现与使用至关重要。根据国内外社会发展类的监测评价经验,完善教育政策、接受社会监督和实施问题预警和是测评结果科学使用的重点。提供舆情信息参考。目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结果逐渐受到学术研究者的关注,围绕相关因素展开讨论,但如何作为反映舆情的证据、反映区域和学校改革因素的证据,作用于教育决策过程,尚有待加强使用。近年来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尽管取得一系列进展和显著成效,但政策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同时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区域之间、学校类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因而基于满意度测评结果来完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政策,发挥满意度测评结果对改进程度高的区域和学校类型的激励作用,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向社会并接受舆论监督。面向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测评,不是单向的数据收集,而应有反馈机制。利用新闻媒介,选择合适的形式,将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结果向社会,主动通报政策执行的成效和有待改进的领域,宣传满意度进步程度或努力程度高的区域及其学校经验,有助于让社会了解、参与和支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变成全社会的事,并通过社会舆论监督促进相关责任部门、各类型学校深化改革和积极创新。实施问题预警。教育是社会民生问题。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结果非常低的内容、方面,有必要实施预警。预警的目的在于发现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严重的民生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致使教育改革进程受阻或公众满意度持续下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事关学生基本权利、教育公平的问题,诸如就近入学、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这些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影响公众对教育满意度的敏感指标一旦低于临界值或持续偏低,不仅对总体满意度产生影响,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