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

篇1

一、社会化服务: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履行其服务高校教学、科研职能之余,对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读者和团体,允许他们查阅馆藏信息资料,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在发达国家,大学图书馆社会化现象十分普遍。美国图书馆界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社区信息服务”( Community Information Service, CIS),此后美国的大学图书馆一直向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多种信息服务【1】;据统计,截止2005年,日本701家大学图书馆中有 685 家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到了97.7%,即便是543家私立大学图书馆的开放率也达到97%以上【2】;在英国,大学的图书馆里约有5%的读者是市民。在德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具有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身份 [3]。我国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中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我国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率先对社会读者开放,如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已对社会全面开放;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与社区居委会鉴定协议,居民随时可以借阅图书;复旦大学图书馆可凭有效证件借阅;宁波高校园区图书馆打破大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界限,免费向市民开放[4];广州大学图书馆建设了“媒体眼中的广州”新闻资料全文数据库,并依托此数据库提供综合性、专题性信息产品及舆情分析报告[5]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和拓展,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贵州基础教育需要高师院校图书馆提供资源服务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学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愈加迫切,贵州省尤为如此。贵州地处西南,经济基础薄弱,阻碍了教育发展,严重制约着贵州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近年来,贵州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贵州基础教育取得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经过8年的“两基”攻坚,贵州基础教育2009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检查。截止2008年,全省所有88个县(市、区、特区)都实现了“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100%;全省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7.44%;初中阶段在校生从2000年的142万增加207万,增长率为45%;全省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6.97%,普通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49%[6]。第二,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贵州的教育信息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2005年底,“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金投入达5亿元,全省共建卫星教学收视点14000多个, 光盘播放点8000多个,计算机教室1500多个,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7万多人,项目覆盖了全省95%以上的中小学[7]。第三、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贵州以中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团队研修、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等方式,2010年培训教师共计5.5万人次,2011年培训教师共计4.4万人次[8]。“国培计划”的实施,为贵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质,有效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而言,贵州基础教育依然存在底子薄、基础差及信息化发展落后等问题[9]。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图书馆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与基础教育相关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与基础教育存在着较多的耦合点,正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所迫切需要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及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理应通过整合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的馆藏资源和虚拟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基础教育事业。这对丰富我省基础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学及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师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途径

(一)依托丰富的馆藏纸质资源,提供书刊借阅服务

向中小学教师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服务是服务基础教育最直接的服务途径,图书馆可利用地理位置上区位优势,向周边基础教育相关机构辐射,向他们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服务,满足他们的部分信息需求。对于馆藏纸质文献,为提高其服务基础教育的针对性,应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进行二次文献加工,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资源揭示出来,从而提高文献借阅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依托海量数字文献资源,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动态发展的系统,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依托系统多样、完备、实用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不但可以其丰富的基元和无穷的组合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还可以为教研人员的研究和学生的自学提供第一手的实用素材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我省中小学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相当滞后,只有极少数学校使用数字资源库,很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教育资源。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可利用丰富的本馆数字资源,针对基础教育中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通过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多个数据库中的资源按教师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理论等主题进行整合,形成专题数据库,让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用少量的时间获得教育教学的新信息、 新思想、新经验、新理论、新方法。

(三)开发网络资源,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

篇2

2.新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环境,就需要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再培训,教师需要查找资料、寻找信息,以更新旧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接纳新的知识信息,提升专业水平,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在深化教学时,需要用新信息面对课堂内外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

二、实施新课改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信息环境

1.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基础教育信息环境的主要场所,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各校图书馆(室)规模小,设备陈旧,现有的馆藏主要为应试教育下积累起来的题库、教材、教学大纲等,这些结构不合理的资料陈旧过时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现代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系统的标准不统一,更别谈数字化资源,就是有也是格式不规范,建立的数据库很难做到相互之间的兼容,共享困难。

2.从事信息服务的人员少而且大多为兼职人员,他们信息素质普遍偏低,信息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下,所谓的信息服务也只是图书的借借还还而已。

3.许多学校都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因此对图书馆的投入少而又少,无力购买更多的纸质图书、电子文献和现代化设备,有的学校甚至多年对图书馆没有投入一分钱。

4.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师生面对多年不变的陈旧图书,需要的资料难以查找,久而久之也就缺乏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普遍缺乏信息检索、鉴别、整合的经验和技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造成了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强人意。

三、拓展新的信息环境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改变基础教育信息环境的现状,必须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补充和更新,为师生拓展出新的信息环境,使其在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就目前各中小学校的现状而言,如果完全靠自身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力不从心。可以另辟蹊径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

与中小学图书馆相比,大多数高等学校图书馆都具有明显的优势。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都已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正向虚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他们的资源形式、管理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乃至用户的信息行为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师院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基础教育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其独有的市场。为基础教育提供服务是其天职所在。因此,面向中小学师生开展信息服务是高师院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信息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高师院校图书馆每年订有数以千计的报纸与杂志,这是信息最集中、传播最快捷的媒体;同时它还收藏着各学科系统的、成熟的、权威的国内外的普通图书。拥有丰富、系统的信息资源是高师院校图书馆最明显的优势。况且各高师院校图书馆都具有自己的馆藏特色,收藏有丰富的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各科教学法课程论等教育类文献,这是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但又无法获得的资料。由高师图书馆组织的专家、学者、教授开发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信息的知识含量高,这种文献资源的独特优势是社会上一般信息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

2.人力资源。高师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对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开发和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部分工作人员具有相关学历和专业知识并受过专门的情报信息工作方面的训练,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能够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高质量地处理大量信息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是高师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人才保障。

3.设备设施。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师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亦随之得到了长足发展。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图书馆实现了工作手段与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这些先进的设施,保障了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快速传递,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更加完善,效率更加高效。

4.服务环境。高师院校图书馆都有独立的馆舍,许多图书馆甚至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环境幽雅,学术氛围浓厚,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网络设备,优越的阅览条件,这就为信息用户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五、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1.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提供基本的借阅服务,这对中小学师生来说是最有效的资源。高师图书馆应注意的是要针对中小学师生早出晚归的特点,将开放时间适当延长并在寒暑假亦能开放,以使中小学师生能在休闲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

2.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共同建设教育专题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可以通过高师图书馆的主页到网上,供师生随时使用。

3.对中小学师生广泛开展信息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能力。高师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的队伍深入到各中小学以班或年级为单位作“怎样利用图书馆”的专场报告,内容包括图书馆的作用、伟人利用图书馆的光辉典范、本馆的馆情介绍等。

篇3

一是来京高等教育留学生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例如:2009年-2010年,北京高等教育留学生招生人数为21,889人;2012年-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9,165人。北京近几年加大了留学生教育管理,优化留学生服务,吸引留学生来京学习:开通留学网站,举办教育博览会,设立来京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通过留学生奖学金等政策鼓励各高校招收留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为留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二是生源结构单一。来京的留学生主要以亚洲学生为主,所占比例在57%以上,主要分布在韩国、日本、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同这些周边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具有相似性,汉语对这些国家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学习。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距离中国较远,语言和文化也有很大差异,汉语对于这些国家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同时,能进行全英文授课或双语教学的北京高校为数不多,很多留学生因此被拒之门外。

三是来京留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来京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人数较少,只有25%左右,其中多数是培训生,有70%以上,并且以自费生为主,高达76%以上。因此,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主要还停留在语言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上,出口的竞争力不够。

四是北京高校留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低。2001年-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校留学生数占在校生(含普通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并保持在4%左右。2010年,北京市留学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35%,而同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伦敦地区高校2009-2010学年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为102,000人,约占伦敦高校注册学生人数417,000的25%。由此可见,北京市该项指标仍明显低于伦敦等主要世界城市的发展水平[1]。

北京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分析

1.钻石模型分析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指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可能会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六个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的战略及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机遇、政府行为。

一是生a要素。就高等教育而言,生产要素主要指教育经费、社会声誉、师资、设备资料、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能力、管理水平、校园文化等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其中师资和社会声誉是最主要的要素。社会声誉是重要的高校服务生产要素,是高校获得优质生源、办学资金的保证。北京堪称全国高校中心,其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国校友会的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北京高校占据21席。“211工程”中,北京高校占到全国总数的1/5 以上,有22所高校,居全国首位;“985 工程”中,北京高校占到全国总数的1/5 以上。但是,从国际层面上看,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的2016-2017年度最新世界大学排行榜,北京高校无一挤进前十名,几乎全被英美高校占据,其中美国占据5席,英国占据4席,国内最知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25和41。因此,北京高校虽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师资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高校生产要素,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力量。根据上大学网2012年的《上大学网中国“211工程”大学2012级本科新生师资力量排行榜》《上大学网中国“985工程”大学2012级本科新生师资力量排行榜》,北京各有3所高校位居前十。这说明北京部分高校的师资在国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从总体来看,北京高校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根据《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相关数据,在2001年―2005年间,在影响北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因素之一的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方面,虽然教师数量持续增长,但与学生数量的增长不同比,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科类差异;虽然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程度、高学历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面临着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等“质量提高”的更艰巨任务[2]。

二是需求因素。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需求条件是一个行业或一项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国的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着该国教育规模、质量、国际化程度以及国际竞争力。如果一国高等教育需求旺盛,则该国高等教育容易形成规模,提高效率,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反之,该国高等教育发展受限,国际竞争力较弱。目前,来京留学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短期语言学习上,而北京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接受长期学历教育上。这种需求结构的差异是形成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逆差大的原因之一。北京外国留学生的市场需求占有的全球细分市场份额不大,北京高等教育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是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受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文化传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推动的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发展程度影响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就经济实力而言,北京综合经济实力居于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位居大陆第一,北京城市竞争力居全国第三,居世界第五。北京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振兴,为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提供了锻炼和提升的平台。就科技而言,北京拥有中国科学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如中关村科技园,2012年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就文化传统而言,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八百六十余年的建都史和六项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个亮点。就语言而言,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这也是北京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优势之一。

四是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教育服务体制、体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来源于教育领域的公平竞争,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都由国家垄断、政府主导,缺乏良好的竞争力。在国家高等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北京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同样缺乏竞争力。另外,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也不高。高校留学生规模、生源结构、留学生占在校生数的比例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北京高校在上述指标上的表现一般,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

五是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北京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更多的留学生想来北京看看。北京建成“世界城市”的目标对北京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为北京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六是政府因素。开放的、积极的法律和政策能够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反之,会阻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北京作为教育对外开放最发达地区之一,积极实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扩大教育开放”战略为契机,努力推动北京高校来华留学事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突破。这些措施提高了北京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了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2.国际比较分析

一是留学生规模小。就北京和伦敦而言,伦敦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招收的留学生数是北京的4倍以上。北京和伦敦同是首都,但是北京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低于伦敦,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额与伦敦存在很大差距,处于竞争劣势。

二是北京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和留学生师资国际化程度不如世界知名高校。一个学校的留学生数(尤其是学历生数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越高,其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越高。北京大学留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10%,清华大学还不到5%。而哈佛学院达到16%,剑桥大学达到18%,麻省理工学院达到24%。北京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很大差距[3]。北京高校留学生师资国际化程度不高。欧美发达国家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北京只有少数高校能进行全英文授课或者双语教学。教师授课的语言问题阻碍了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

三是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逆差。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的出口目的国主要是亚洲国家,而进口来源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据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8年北京自费留学人员当中选择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的人数占到了自费留学人员总数的近六成。因此,北京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对发达国家的逆差大。

四是北京留学生管理制度落后于发达国家。首先,教育收费制度落后。发达国家自1980年以来实行留学生教育成本回收策略,而北京仍然实行的是我国1997年颁布实行的《自费生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收费在1.4万~3.4万元人民币之间浮动,而欧美国家普遍在1.5万~2.5万美元之间,收费较发达国家低的多。这种收费价格的差异反映了教育水平的差异,北京留学生教育的投资力度还不够,竞争力不强。其次,北京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市场意识不够。发达国家为招收留学生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如美国成立了联邦协调委员会,法国有“法兰西教育专署”,德国有专门的海外学生服务公司,澳大利亚在海外设立许多咨询服务机构。北京高校缺乏招生意识,没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海外宣传。最后,留学生政策不如发达国家灵活。有些发达国家,如英国为留学生提供免费医疗,北京留学生就医需要自费购买医疗保U。多数发达国家给予了留学生打工的政策方便,留学生打工方便。而北京只允许留学生到市内其他学校担任外教等工作。打工限制条件多降低了留学生来京学习意愿。

北京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发展对策

1.搞好宣传,提升教育品质,扩大留学生生源

北京留学生规模与世界留学生人数较多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将宣传、提升教育品质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练好内功,又要做好宣传。就宣传而言,一些发达国家为开拓留学生市场,从官方到民间,从政府到高校通力合作,建立了一些留学生招生机构。北京可以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成立专门机构,相互配合,扩大宣传,宣传介绍北京的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留学政策等。例如:德国56所高校成立专门的海外学生服务公司,负责向留学生提供各种具体细致的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开通“留学中国”网站,上海开通了“留学上海”网站,北京也可以效仿开通“留学北京”网站,让各国留学生更方便地获取来京留学的信息,因为有很多留学生想来京接受学历教育,但是他们又不知道哪些学校和专业更适合自己。就提升教育品质而言,北京可以鼓励有能力的高校建设留学生精品课程,留学生精品教材,并设立留学生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评比。鼓励各高校多开展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课程,为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提供更多的选择。此外,北京各高校应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与国外大学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学的学分互认。

2.完善制度吸引留学生来京学习

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根据留学生国家、民族、宗教等不同的风俗习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学得舒心,住得舒心。鼓励各高校成立专门的留学生服务组织,为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如新生入学、换汇、就医等。完善留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为留学生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完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加大对来京留学生学习的资助力度。除北京市留学生奖学金外,鼓励各高校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的优秀留学生人才来京学习。完善留学生实习和就业制度。来京留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留京工作。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有着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必要的国际化人力资源。北京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及其他省市(上海、广州)的做法,制定更能适应形势发展的留学生在京实习和就业的相关制度。

3.搞好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借力北京文化软实力

很多留学生来京学习是因为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因此,北京市应继续办好已有的各种留学生活动,如北京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节、留学生烹饪大赛、留学生汉语辩论赛、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等,建立留学生活动的长效机制。另外,北京市还要积极鼓励并支持各高校组织留学生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游览名胜,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学习中国书法、剪纸、太极拳等。这些文化体验活动容易在留学生之间形成口碑宣传,可以扩大北京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留学生。

参考文献:

[1] 周春红,郭秀晶. 入世十年来京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3):126.

[2] 郭秀晶,周永源. 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2):8.

[3] 弓永穹. 北京市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现状与对策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 2012(7):84.

[4] 郭素红.优化北京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11(3).

[5] 马寿海.北京留学生教育服务业的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9(5).

[6]张国军.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

[7]靳希斌主编.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研究―理论、规则与行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8]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篇4

一、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基础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这一工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成长和培养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衔接得不够好,并由此引发出许多问题。溯本求源,是教育者不够重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

高校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可以通过教育信息指导、教育教学指导等开展[1]。高校指导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以基础教育问题为对象,开展学术研究,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高校参与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等等,并指导中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科研兴校”新形势下,许多中小学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开展了课题研究,但是由于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学校信息资源贫乏,等等,难以单独承担科研任务。在此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走出校园,深入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并指导中小学教师参与。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图书资料等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有关基础教育专题的情报材料和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提供教育理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让中小学教师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提升思想观念,以有利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2]。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师资优势,派出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到中小学开设专题讲座,把各学科的新知识传授给中小学教师,既能扩大中小学教师的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比较关注,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及时把握总结,并进行深入研究,高校可以利用他们的研究优势,为基础教育开展诊断咨询活动,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有些高校教师有科学的办学观念,他们可以指导中小学设计新的办学方针,也可以把自己的办学方针实践到中小学。

二、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形式

高等师范学校具备丰富而强有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资源,凭借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张力大,潜在办学能力强,为开发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可以为基础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在中小学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个性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或大企业合作,共建基础教育,设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和教育改革实验区,实现高校与地方政府、普通中小学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使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基础教育教育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既调动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的积极性,又有效发挥三者的科教优势、资源优势和实验条件优势,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3]。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包括为当地中小学培养、培训师资,专家示范指导,建立互帮校或学校共同体等方面。建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高校对基础教育进行的更新层次的服务。

高等师范学校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来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不断端正办学方向。高校可以为中小学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使得中小学能在较短时间内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并建立一套适合于学校特点的科学管理模式。并可以根据教育发展新情况和教育发展规律,帮助中小学确立近期和远期奋斗目标,及时调整中小学的应对策略。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平台。通过高校帮助,中小学可以从省内外引进骨干教师。中小学也可以按照学科结构和梯队建设需要,到高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校任教。同时,高校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条件。这就为优化中小学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高等师范学校可以派出专家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直接指导。中小学依托高校对中等教育的精深研究,邀请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各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并根据中小学需求,派出专家学者到中小学讲学,高校教师的学识、视野、和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借用高校师资无疑有助于加强中学教育。此外,高校还可以不断地和中小学交流教科研信息,协助中小学进行教学情况调研,选派主管教科研校长,直接从事教育科研管理,从而活跃中小学的学术气氛,提高中小学的科研能力。

高等师范学校为中小学实施个性教育、特色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帮助。中小学部分学生每年夏天到高校举办夏令营,请外籍教师来校上口语课,高校许多学科都有一批专家在研究各类竞赛,可以使中小学较快地了解有关信息,进行强化训练,促进学科竞赛的发展。

三、高等师范学校服务基础教育促进了双方的互惠互利

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如果基础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则给高等教育输送的优质生源的数量必然有限,制约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而基础教育要优先发展,也必须有高等教育培养的高质量师资队伍作基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4]。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基础教育的规模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规模,高等教育必须扩大规模,为众多的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才能缓解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的学生负担和社会压力。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教育的中,要把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教育放在首位并将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极为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上受到基础教育的制约,因此,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会关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4]。

高校师范学校通过指导与帮助中小学进行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科研发展,通过服务基础教育促进高校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加速高校教学现代化。首先,服务基础教育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直接体现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有自身特点。其次,在服务中小学过程中,中小学直接参与管理,与校方一起形成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机制,督促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最后,服务中小学还促使高校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如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谈大学发展的三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篇5

地方民族院校数量不多,学校规模一般不大,但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族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相比其他高等学校更为特殊。这些特殊性归纳起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杂的地理区位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高原、山区,自然环境复杂,条件艰苦,在地理区位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不占优势,设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大多远离中心城市,有的甚至在乡镇,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畅通,经济基础薄弱,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导致地方民族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实际问题。

第一,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困难。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关键。虽然各高校都在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但地方民族院校“培养一批走一批”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稳定尤为困难。

第二,生源量少质弱。地方民族院校所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基础教育薄弱,学生总量少,有的地区接受中小学教育的人数不及发达地区一个中等县。地方民族院校所在民族地区没有数量足够的优质生源,虽然地方民族院校也在非民族地区招生,但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和认识上的差异,实际报到的新生一般会比招生数少。

第三,学校办社会的问题突出。学校是办教育的,但地方民族院校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城市化进程滞后,学校缺少可以依托的城市和相应的社会功能,面临着既要办教育、又要办社会的现实问题。办学是本份,办社会则是为了办学而不得不解决师生的生活问题,以弥补城市和社会功能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济和企业的支撑,学生的实践教学、就业等也受到制约。

(二)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每一所地方民族院校所在地都有其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是“人无我有”的特殊资源,是地方民

族院校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也是地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建设、文化教育活动的潜在优势。

(三)发育滞后的社会经济环境

高等学校办学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支撑。地方民族院校的投入应该是国家投入和当地投入的“双轨制”,但目前地方民族院校缺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这里的支撑不足包括三方面:一是对高校的投入十分有限;二是缺少产业支撑,制约了高校的专业发展;三是缺乏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高校的发展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依赖于地方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地方民族院校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特别是一些以“输入性”财政为主的民族地区。

二、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地方民族院校的神圣使命。但实践中,地方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受到功利方面的影响而被淡化。人们对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的认识不到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当地社会的地位与作用存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的作用是指院校招收了多少民族地区的学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多少人才,这是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来的,是看得见的。隐性的作用是间接的,如招收非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服务于民族地区;学校参与地方科技研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地方文明进步等,这些功能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因而容易被忽视。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地方民族院校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与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地方民族院校的办学功能与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从专业设置上看,地方民族院校的专业设置除民族语言类专业外,大多以长线专业为主,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以教师教育为主,理、工、农、医等专业相对薄弱,多数地方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多数地方民族院校在举办之初囿于经济投入的制约,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当地中小学教师资源的紧缺,选择了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再从基础教育来看,由于中小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师资及实验条件的不足,学校、家长、学生都偏向学习文科,理科学生少,地方民族院校除了民族语言、民族预科外,很难在民族地区招收到足够多的新生,尤其是理科生,这又加剧了地方民族院校的专业不平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民族语言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上与非民族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同,虽然一些专业开设了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历史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办学资源的制约,还不能完全达到根据民族地区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优化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因而没有凸显民族高等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的针对性。

(二)学校与社会互动机制不完善举办一所高等学校,既需要教学设施、师资等,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配套设施。地方民族院校一般没有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盘子”,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规划中基本上没有体现,学校还没有完全融入地方经济文化生活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方的许多重大经济活动中,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层面,学校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够“合拍”。

(三)招生、就业体系不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除民族语言、民族预科外,地方民族院校与中心城市的同层次学校基本上执行统一的招生录取标准,其结果是民族地区的考生大多数愿意到中心城市就学,而非民族地区的考生自愿到地方民族院校就读的十分有限。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民族院校一直以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了、干得好”的人才为己任,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则取决于民族地区的人才流动机制。而据调查,民族地区――特别是县以下的乡镇需要人才,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难以将优秀人才吸引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地方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培养输送人才还缺少配套的制度。#p#分页标题#e#

三、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开展民族教育、发展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是地方民族院校的基本任务,也是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地方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既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途径是多元的、立体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是民族地区人才成长的摇篮,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随着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机制的深化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优化,地方民族院校为当地培养人才的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第二,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民族地区输送人才。由于自然条件艰苦,民族地区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即使引进来了,也因语言、环境、生活等困难难以稳定。甚至,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外地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学习毕业后也很少回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不仅仅是民族地区人才的摇篮,还是连接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桥梁,是展示民族地区的窗口。地方民族院校招收非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些学生通过民族文化与浸润,加深了对民族地区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自愿留在民族地区,对缓解民族地区人才紧缺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打造先进文化阵地,引领地方文化。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中指出:“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校不仅培养人才培养,而且传承文化。地方民族院校在引领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走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阵地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高校或文化机构难以替代的,这也是地方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

第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地方民族院校所在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院校作为文化教育传播机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可作的工作很多。如:结合教学科研建设区域性专题文献馆、博物馆等。地方民族院校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开办民族音乐、美术等民族艺术类专业或课程,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能为地方培养艺术人才,这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发挥科研团队优势,参与地方科学研究。在民族地区,地方民族院校拥有较为集中的科研人才,利用这些人才优势,与地方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是地方民族院校科研的主攻方向。不少地方民族院校的科研成果也证明其在地方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和作用。第六,产学结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学结合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地方民族院校通过地方经济实体建立产学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培训员工、鼓励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积累生产与管理经验等,实现与地方经济实体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地方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

篇6

高校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随着智力因素及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不断扩大,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将高校创造的科技和知识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这是地方高校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廊坊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多年来坚持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基层、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实际,探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建好三个平台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高校强化高水平学科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科研创新与发展的出路在于服务地方,如何将自己的科研优势和特色与区域、行业发展目标和需求相适应,不断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已现实地摆在地方高校面前。廊坊师范学院地处河北省廊坊市,隶属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多年来立足地方文化,辐射地方文明,服务基础教育,为河北省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受到了广泛的肯定,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也应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好三个平台。

1.整合学科资源,构建学科平台。学院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整合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特色优势学科,增强了学科创新能力。如将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拓展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又新增了材料化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雕塑等专业。

2.吸引高学历人才,构建团队平台。近几年,学院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以良好的待遇和条件吸引高学历人才,同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参加各种创新教育培训班、学科研讨班等。目前学院引进和培养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近300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强化竞争机制,构建政策平台。学院按照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教学,同时要在相关学科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并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学院教师参加科研人数、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五年,科研课题获厅、局级奖励82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对获奖项目,学院还要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进一步鼓励和激发广大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优化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择业观念和用人单位的选才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只守着过去传统专业一成不变。地方高校应及时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学院2000年升本建院后,根据原有专科专业的基础和优势,按照巩固文理学科基础地位,突出教师教育优势地位的思路,首先选择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等六个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之后,通过加强基本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又将英语、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等5个专业生为本科专业,并新建了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到2006年,学院已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主要科目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院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发展纲要和“十五”、“十一五” 发展规划,按照巩固优势专业、办好新兴专业、培植特色专业的原则,在原有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又新增和拓宽了部分专业口径,逐步新建了日语、新闻学、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等十几个非师范专业。截止2007年,学院拥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5个,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为基础,教师教育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

三、服务地方建设突显办学特色

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练的品格特征和竞争实力,是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需求、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状况、产业实际以及自身的传统优势凝练出自身办学特色,不能盲目地模仿名牌大学,要立足自己的实际和办学定位,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河北省的特点一是人口多,需受教育的人口也多,师范专业毕业的中小学教师严重不足;二是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基于这种认识,学院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式、有特色的教学型师范大学。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坚持质量立校、内涵发展、借势京津、开放办学的理念,发扬为学、为人、为师的师范精神,坚持教师教育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事业,专业教学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校园文化推动社区文明的办学方向,形成了立足廊坊、借势京津、开放办学,服务基础教育,辐射地方文明的办学特色。

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主动服务社会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科技活动主体的高校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应互相把对方的“生产”活动纳入自己的活动范围,并成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也应更有效地依托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注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加大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可采取高校与政府、企业对接的方式,通过成果展示会、洽谈会、信息会等形式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由实验状态到生产状态的转移。廊坊师范学院承担了较多廊坊市纵向和横向课题,有利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如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企业网站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基于实时控测的城市公交车辆自动定位和报站系统”、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廊坊市大棚蔬菜根际土壤理化现状及养分空间分布状况的研究”等,有的项目已被应用,有的项目已投入生产。但这还远远不够,地方高校今后还应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科研基地、孵化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五、依靠地方政府搭建校地合作桥梁

篇7

一、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在美国,很多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界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化产业为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地方高校在发展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应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婚庆礼仪公司合作。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俗音乐、民间歌舞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守护”、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和编辑,不仅可以保存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而且还为后人提供演唱、演奏、表演的范本,让民族民间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而日益繁荣。为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对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二、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是锻炼学生专业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合作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等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商,有组织地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符合各单位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把队伍拉到社会中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类合作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校外演出实践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应请合作单位签写意见反馈书,及时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和排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达到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三、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理念及服务地方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就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指练好扎实的教师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主要为地方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积极为基础教育服务。“要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舞台实践和活动组织是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如: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汇报,通过比赛和汇报促进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另外,结合节假庆典或学校社团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对提高学生自我创编能力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有直接的效果。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会基本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途径,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节目指导,巩固专业知识,积累为社区群众教育服务的经验。以上这类实践手段为学生塑造全面的“师范”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8

一、引言

艺术类高职院校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以艺术类教育和艺术类文化创意研究为教学核心;二是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导向。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办学之初就明确了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服务目标,利用所具备的专业的师资、知识、技术等优势项目,指向明确地培养艺术类实用型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与产业研究。机制是系统各部件相互制约与作用的内在关系。要使艺术类高职院校对地方的服务广泛、深入、持久、高效,就必须有一个根植于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灵活、高效的内在机制。广西作为西南地区的唯一沿海省份,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要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经济和教育强省,必须提高各类型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含金量,提高人才素质,提业动力。但在诸多现实条件,如高校管理体制、传统办学思想和学校实际实力等情况的限制下,我国高校教育仍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作为主要的运作内容,未能进入与地方经济接轨的深入层面,在校地之间还未能形成稳固成熟的接轨机制与接轨平台,严重制约了校地互动、校企合作的发展,艺术类高职教育同样身处其中,不能例外。针对这一问题,为实现对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到位服务,艺术类高职院校就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特色特长,拓展自身服务范围,深化校企合作发展,创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实现艺术类高职院校和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共赢,一直以来都是校地、校企积极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从当前的阶段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来看,这一目标的达成尚不理想,困难重重。特别在两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

1.校、地双方同时存在管理体制问题。①艺术类高职院校管理脱节,无法及时依据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的更新调整,使原本的优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艺术类高职院校在为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中应该处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间无论在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脱节的问题。特别是艺术类高校内部大多未能建立负责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使得一方面校地企各方都希望有更多合作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又存在无人专管、无门进入、无路沟通的尴尬现象。②地方政府管理尚存在漏洞,影响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合作机制建设。地方政府应更为全面的与艺术类高职院校联合建立针对性运行机制,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艺术类高职院校由于高职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导致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对较少过问,由于在管理体系上高校通常直接归属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辖之下,因此地市级地方政府在本地区教育发展上通常更为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对本地区高校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合作缺少管理、引导的积极性,对本地区艺术类高职院校较少直接扶持与物质投入。③在传统的校、企各自独立科研的体制下,资源的分配具有的典型的计划配置特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有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专项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计划机制的优势正逐步削弱,产、学、研、用多方合作的积极愿望受到了束缚。并且,在计划体制下人才的流动、技术产业化、科研信息共享等方面都受到限制,这都直接体现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互动机制的缺失。

2.高校本身的意识观念问题。①艺术类高职院校自身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转变,没有树立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建立完善服务机制的主动意识。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主要任务都是独立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缺乏对高校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认识,更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②创新意识、创新观念比较薄弱。艺术类高职院校长期以来都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通过培养产业人才间接支持经济建设之上,在直接针对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发展服务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上十分缺乏,对创新的扶持与投入较为薄弱,对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观念意识引导较少,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创新机制上的缺失导致了艺术类高职院校不能依据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及时对科研与教学进行调整,使高校科研成果不能快速投入产业发展,当然也就难于实现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探索与创新

1.理顺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其他合作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建立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最为有效的道路就是建立一个有机组合、双赢双利、稳定持久的联合创新平台,将艺术类高校在科研上的优势资源直接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生产中去,改革过去短、松、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新时期的长、紧、快的新合作机制建设。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紧跟地方文化创意经济的创新需求,积极参与共建合作广泛、系统深入的针对性创新平台,大力推动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的升级和完善。

2.理顺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管理机制。在传统教学管理体制框架内,高校的教学科研缺乏对地方经济需要的直接服务,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人才管理上不拘一格用人才,不以职称资历限制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成果为依据建立对一线科研主力的直接奖励机制,并及时解决科研人员的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其次,在项目建设上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视同仁,给予同样标准、同等地位、相同待遇,提高直接服务社会科研项目的地位。最后,在交流合作上积极与地企联络,成立校内专职机构,负责校地企三方的直接沟通,将产业需求直接反馈给一线科研人员,使高校科研与产业发展直接挂钩、紧密结合。

3.建立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间互动合作的服务机制。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要直接联系地方经济的发展,更要站在区域产业建设的坚实基础上,放眼全国产业的未来发展,将科研与人才的创新能量直接注入到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步中,将服务社会、合作双赢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办学中去。在合作发展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应从四个方面直接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1)加强创新思维与先进技术服务,直接满足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2)建立职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树立人才培养服务于产业实际的意识。(3)及时了解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所及所难,以科研骨干作用解决其紧迫需求。(4)深入地方文化企业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引进创新思维与先进生产模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艺术类高职教育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成熟有效的长效机制目前在广西还没有完全形成,但已出现许多端倪和个别经验。比如,北海市与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在最近几年的合作、互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机制就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政府方面的有高等教育专项经费财政预算制、重大项目委托制、重大活动咨询制等,学院方面的有立足北海、服务北部湾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北海市及其北部湾经济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科研服务北海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研定位等。这些举措反映和代表了北海市和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原则,已经成为双方高度认可并自觉接受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一种能发挥长效机制,可以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2-4.

[2]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蔺楠.高校影响驻地经济发展的路径解析[J].商业时代,2002,(7).

篇9

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是时代赋予的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

三年前,湘南学院就提出了“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对接市场、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朝着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校企合作、开放办学,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转型方向,迈开了湘南学院转型发展的步伐。几年来,湘南学院在全面实施教学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湘南学院顺利加入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被列为湖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全省仅2所)。

为顺应时代的须要、按照学校部署、结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实际情况,2012年以来,我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全面实施专业综合改革,朝着“培养培训一体、服务地方教育”的转型方向,进行了颇具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托“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实现教师教育培养与培训的一体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职前培养主要由师范院校负责,而职后培训主要由各级教师进修学院承担。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被相互隔离、互不沟通。实际上,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提高是两个有机的部分,应该是一体化的,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通盘考虑。我国教师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互隔离、互不沟通的状况导致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紧贴基础教育实际情况、不能对未来教师的发展给予很好的指导等弊端。

2012年以来,我们承担实施了“国培计划”中湖南省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小学语文省级名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等一系列项目,共培训中小学语文教师369人,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通过承担实施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国培”计划项目,我们开始了中小学语文教师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1.努力打造了一支适应教师教育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既注重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注重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既要求教师具备职前教育所需知识与学术水平,又要求其具有在职教师培训所需本领,熟悉基础教育,具有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2.建构了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职前培养课程。此前,我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存在着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不够的问题。通过实施“国培计划”项目,我们与基础教育实现了无缝对接,主动修订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前课程结构方面不仅设置了专门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而且特别强调课程内容要关注基础教育现状,主动研究基础教育,积极推动与引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将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同时,依托“国培计划”这个平台,我们邀请了大量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为学生开设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动态、新课程改革等专题讲座,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最先成果引入教师教育培养课程之中。

3.建设了一批优质实践基地、建立了“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教师的机制。通过实施“国培”计划,我们加强了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的联系,与我省、我市多所优秀中学,如岳阳东方红小学、衡阳市实验小学、衡阳市蒸湘区实验小学、株洲市景弘中学、郴州市六中、湘南学院附属小学、郴州市一完小、郴州市九完小等签订了实践基地的协议,使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外实践、专业认知实践和课外自主创新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国培计划”项目,我们建立了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新教师的机制。我们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4.建设了一批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教师的职后培训,如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中,许多优秀的师范学院专业教师为培训班开课,介绍本专业发展前景,拓展了中小学教师的知识面,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好评。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能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创造极为便利的条件。

二、顺应基层需求,积极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实现培养、就业目标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结合

近年来,湖南省基础教育面临教师年龄老化、学科解构不合理、生源回升等问题而导致教师严重短缺的困难局面。据统计,我省我市的大部分县(市、区)每年教师短缺多达数百名,其中,短缺最多的就是语文学科教师。针对基层教育教师结构性短缺的现状,从2012年开始,我们积极开展了顶岗实习工作。三年来,我们共向常宁市、耒阳市、宜章县、苏仙区、北湖区、临武县等县市区共派出顶岗实习生342人,极大地缓解了地方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困难局面。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大学高年级师范生至少用一个完整的学期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教育实践活动。顶岗实习能全面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支援农村教育、提高其社会知名度的有效举措,是目前新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发展无缝对接的最佳载体。

顶岗实习有利于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实行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

实践证明,师范生经过顶岗实习,能快速成长为完美的“准”教师。通过顶岗实习,能充分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目标。通过顶岗实习锻炼而选择从事教育职业的师范生,能真正成为“既懂社情民情、又懂教情学情”的基层骨干教师。据统计,经过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专业内就业率达到91.6%,整体就业率达到100%。顶岗实习,真正实现了实现培养目标、就业目标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完美结合。

三、顺应行业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教育事业

确立转型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路径,打造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经验。为此,我院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积极运作,实现与相关企业、行业、培训基地等多途径、多模式、全方位的紧密合作,以利益与共、文化相通、成果共享为基础,进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为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人才培养、学校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东莞金锐文化传播服务有限公司在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商定在教育实习、学生就业、教育投资等方面进行合作:我院在公司总部挂牌“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校企合作基地”,培训机构在我院挂“东莞金锐文化传播服务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我院每年按公司计划选派实习生,实习生在公司实习期间可以领取实习报酬;公司优先录用我院毕业生并积极向东莞市中小学推荐我院毕业生就业;公司参与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科研立项、教材编写等工作,学院按照公司提供的顶岗实习生计划人数,安排实习生顶岗实习,如实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公司按照协商的数额,拨付给我院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费和实习管理费,用于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和实习管理工作。

上述三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既是一个整体,又各有侧重:实施“国培计划”,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侧重于借助我校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与资源,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并借机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顶岗实习侧重于强化实践教学,服务地方教育事业的需求,整体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侧重于为地方教育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几年来,我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不断深化改革,改进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自身培养人才的方向,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以勤奋踏实、开拓创新的积极行动,走出了一条“培养培训一体、服务地方教育”的办学新路。

篇10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邢台学院具有107年的师范办学历史,为基础教育培养了数万名师范毕业生,师范教育是邢台学院发展的根基。2002年,学校升格成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师范教育数十年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再加上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师范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必须通过统一考试。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突出应用型、地方性并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认识到顶岗实习是教育形势发展与专业改革的需要,是将学前教育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向深入的最好措施。

一、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学院实行的“精实课程制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多次论证,并不断修改。为了满足当地教育发展的要求,基本上两年就要对课程、大纲及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当前正准备对2015版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在2015板的学前教育本科教学计划中,主要设在“两个平台+四个课程”,也就是通识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平台,前者主要有思想政治模块、外语模块、科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后者主要包括军训、教育见习、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学分等。四个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教育类课程、技能类课程。技能课程有:简笔画与手工、教师书写技能、幼儿教师语言训练、幼儿舞蹈创编、儿歌伴奏与弹唱、幼儿歌唱与训练、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有:大学数学、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国学概论、学前儿童文学、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幼儿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乐理视唱、钢琴基础、舞蹈基础、声乐基础、蒙台梭利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法 ;教育类课程有师德与法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艺术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有:婴幼儿健康教育、婴幼儿保育概论、婴幼儿家庭教育、婴幼儿营养学婴幼儿素质训练游戏、亲子教育、儿歌创编、学前教育法规、特殊教育概论、中外学前教育史、家庭教育学、学前教育名著选读、儿童心理咨询、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育评价。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为顶岗实习做好了准备,因为要空出一个学期的时间要到一线去上课[1],也就是将8学期的课程压缩成7学期。

二、 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从教技能,学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对幼儿舞蹈、儿歌弹唱、幼儿活动设计的考试内容、评分标准都有严格的要求。职业技能测试合格者发《学生基本技能合格证》;成绩优秀者发《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特长生》证书,学院还设有大量实训室,如手工教室、形体训练室、蒙台梭利实验室等,为学生从教技能的提高提供方便条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考核方案如下:

1.对幼儿舞蹈技能测试要求。

考试内容:考生自选一段幼儿舞蹈,既要有舞蹈的表现力又要体现出该舞蹈的特性,时间要控制在3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

A 99―90分,舞蹈动作熟练,舞蹈风格把握准确,节奏清晰,可以很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有良好的肢体语言表现力。

B 89―80分,舞蹈动作较熟练,舞蹈风格把握较准确,节奏较清晰,能较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有良好的肢体语言表现力。

C 79―70分,舞蹈动作不熟练,舞蹈风格把握不够准确,但节奏尚可,不能较好地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

D 69―60分,舞蹈动作不熟练,舞蹈风格把握不够准确,节奏不清晰,无法完成舞蹈中的技巧动作。

2.对儿歌弹唱技能测试要求。

考试内容:考生自选一首伴奏儿歌,能连贯流畅、富有表地情地弹唱,时长在3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

A 99―90分,富有表情地弹唱,能准确表现歌曲内在的情感及场景,弹奏流畅,不中断,节奏、节拍、指法准确;速度适中、稳定;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B 89―80分,能完整弹唱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准确;速度适中、稳定、弹奏流畅、不中断;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C 79―70分,基本可以完整弹唱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基本准确;能体现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D 69―60分,不能完整表现儿童歌曲,节奏、节拍、指法不准确;弹奏得不够流畅。

3.对幼儿活动设计技能测试要求。

第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第二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要详细、清晰,与活动目标相对应,能体现活动目的和要求。第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设计要关注幼儿活动,要层次分明,^渡自然,活动方式要机智灵活,过程要完整。第四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安排合理,保证幼儿活动完整,有师生互动环节,能完成活动要求。一般时间要求在110分钟内完成。

三、学前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思想和从教技能。

学生在校内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之后走上讲台,才准确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讲台上的实战,实习生的胆量、自信心、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关爱之心、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都得到提高和升华;实习生在研究教材、观察学生、备课、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考试命题、教研活动、社团活动、保教活动等从教技能方面得到强化,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的学生说:“顶岗实习一个学期,让我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广大辅导员感慨:“实习归来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正如2014级学前本科四班的叶焕林顶岗实结的那样:“这学期我在佳美阳光幼儿园完成了我的实习工作。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满满、感受颇多。首先我要感谢的是这帮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她们单纯的想法、天真的笑容,以及他们在学到知识后开心满足的样子会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和他们在一起的点滴将会是我未来日子回味最多的珍贵记忆。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中还是在社会的历练和与人的人际交往中,我都以为自己一直在认真地学习、生活着,我让自己不断地去学习、改正并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自身要求也很高的一个女孩,可是当真正看到这帮孩子的时候,坚硬的心开始慢慢融化,他们那么小,却有着那么大的力量,他们的简单、纯真震撼着我,我开始审视自己并渐渐明白,在我不断地寻找机会想要在社会中历练、成长自己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同时也丢失了一些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孩子身上的真,这使我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去反思自己的初衷。再次拾起初心的自己对孩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会带着敬畏谦虚的心去看待这些小精灵,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2.提高了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W生要走向社会,接受检验。通过顶岗实习,让实习生提前了解并学会适应与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交往,消除书生气,强化耐挫力;在基层顶岗实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强化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自理技能。实习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顶岗实习为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

原来,学生撰写论文,实践性论文占的比重非常小,并且质量不高。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要完成教育观察、调查报告等环节,在完成实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初步进行教育调查,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选题不再无所适从,不再空对空。顶岗实习为本科生的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自然毕业论文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4.顶岗实习为最急需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紧缺问题,为基地学校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教师教育学院已进行了五个学期,安排了近千名学生,到邢台市的11个区县的64所小学和42所幼儿园开展顶岗实习、开展支教活动。有的实习基地是刚刚开始一个学期,有的是连续进行了5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基本保证了实习的连续性。这些实习学生服从基地单位的安排,任教所需的课程,做好了基本的保教工作,还为部分中小学把社团活动、广播站、广播体操等课外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水平。

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的表现,反映了我校的培养质量,所以顶岗实习中的信息反馈是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依据。因此,我们学校边组织顶岗实习,边思考校内育人体系的改进,学校服务地方的针对性和实际水平得到提高。随着顶岗实习的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四、学前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方向

1.完善规范制度。

急需制定《邢台学院顶岗实习支教管理办法》,明确顶岗实习的管理职责,明确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部等部门的职责;明确巡回指导、教学指导教师的选拔、职责、待遇、管理等内容;明确顶岗实习中辅导员职责,学生的任务、待遇及奖惩等问题;明确在实习基地聘请指导教师的办法。明确各项相关经费的标准,对实践教学经费合理划分,保证顶岗实习经费及时到位。用制度规范工作,完善管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推进工作[2]。

2.合理规划,科学安排实习基地。

使既有岗位需求又有指导能力的基地逐步稳定下来,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对需求不急迫、没有指导能力的基地进行调整,既要照顾到面又要重点照顾地双向促进。

3.加强科研,努力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与基地单位联合,做课题立项,开展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有关学前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省级、市级课题有6项,有的结题,有的还正在研究之中。

4.建立“三位一体”机制。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基地“三位一体”机制,共同负责实习的计划、组织、督导、考核和评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宏观协调,高校负责把关实习生的培养,基地中小学幼儿园负责实习期间的生活、教学任务安排协调和教学指导,与高校共同评价考核实习工作。

5.向顶岗置换迈进。

结合顶岗实习做好延伸性的在职教师顶岗置换。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探索实施顶岗实习与置换研修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按照各个学校所需实习生人数的1.5~2倍安排,让顶替下来的多余的老师参加由市教育局统筹的置换培训。可以让置换的老师来邢台学院培训,这样在校学生就有顶岗实习的空间和机会了。

教师教育学院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五个学期的积极探索,正在走向全面开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问题需要市教育局、邢台学院领导从客观上整体把控;有的问题需要基地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有的问题则需要教师教育学院沉下心来在认真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去改进。为促进师范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邢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相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度研究成果顶岗实习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篇11

NING Bo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2)

AbstractTo adjust their own training goal, realize scient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n quality of local normal schools should stress and take primary educ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as a break, in order to enhance thecompetition with key normal university an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make contribution to local cultural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

Key wordslocal norm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quality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将“集中发挥学校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作为工作重点。“集中优势、核心竞争、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的共识成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特色必须是本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标志性和典型性特征,是本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结合的能动实现,能够反映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学术水平和发展特色。其中地方高师院校生存壮大的理性选择就是针对地方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特色化服务,在与地方的合作和共建中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窘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难题,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向地方院校倾斜,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然而,当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发展中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定位。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在精品师范和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发展道路之间做出选择。同时,师范教育的开放性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与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历史差距使得地方高师院校在生源、师资和就业等问题上经受着严峻考验。而盲目增设非师专业,扩大招生必将为学校带来更加难堪的处境,将面临着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课程设置的落后,导致就业困境以及学校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这种状况在一些地方高师院校中已经凸显出来,使其发展处于举步维艰。

地方高校作为教学研究型的地方院校,由于其特定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以及其发展的历史积淀,其发展总是徘徊于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教育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之间。进则无力与部属名牌高校抗衡,进行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退则难以与高职高专竞争,进行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进退维谷的生存境况,使地方高校的发展普遍面临两大压力:一是学术地位的纵向比较,不能跻身于高水平大学之列;二是服务地方的横向关联,难以超越职业教育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地方高校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办学方略,实现科学地可持续发展,是其在未来专业发展和服务竞争中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2 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对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双重竞争,必须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寻找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解决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办学特色和服务群体等诸多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学院自身专业特色相结合,将服务地方经济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推进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诉求。从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通过规模化的教育投入和国家的优惠招生政策,地方院校的硬件均衡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以此为契机,通过特色学校建设,走内涵强校式的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已经成为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课题。特色院校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品质的积淀,特色就是其发展的优势竞争力,就是发展的动力,就是其精神的精华。而这种特色应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人无我有”这种不可替代的、不容争辩的地位和特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独特性,决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只能集中精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出特色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在发挥学科优势的同事,还应该承担起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科技服务支持的重任,学科设置过程中应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了解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着“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路,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地区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着重培养教育基本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维、立体的办学支持体系。逐步提高培养层次,开展研究生学历教育,尤其是大力培养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

地方高师由于长期从事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工作,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师范生基本技能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有着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珍视、突出这种特色和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教育应该“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师院校经过多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初中、高中教育中的教学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人员编制呈现饱和的趋势,且在与部属、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竞争中不占优势,所以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应该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将小学教育、农村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提升竞争力,为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地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整体教育水平提高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有待提高的诸多问题。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地方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中心,在新形势下理应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发挥传统优势,拓展新的办学功能,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地方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以满足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对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地方高师教育应该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努力办好普通师范本科教育,加快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和自身在服务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形成的特殊有利地位,争取获得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实行定向招生培养和志愿服务相结合,保证办学思想、专业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顾及教学途径、教学方法等方面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教师培养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问题,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突显自身的办学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还应该将办学和服务的视角投向社区。社区是居民生活、交往和经常活动的区域,也可以成为学生实践和服务社会的平台。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社区工作和实践,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特色,培养整个社区的人文素质,甚至直接将学术成果直接转化成社区的产值。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充用利用社区资源辅助教学,并为社区的规划、发展和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同时,社区文化和科技资源经过高师院校开发和利用而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支持力量,有利于高师范院校教学、科研、实践等多项工作的开展,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社区工作能够拓展学生自我锻炼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自觉地创新与重构,扩充课程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同时,学生通过走进社区,提前走进社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提高自身素养和就业能力。在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中,提高资源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高师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社区合作开展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社区中各类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娱乐场所,充分利用社区运行的经济实体,达到资源共享。合理有效地发掘和运用社区教育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需要正视并以积极的态度去研究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尚存在诸多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需要引起注意。首先,特色之路其实质是一种对办学行为、办学模式的优化,这种优化的过程可能发端于学校的某一传统、特色改革,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需要师生完成对此特色文化的认同、实践、放大、增值,因此这是一个历史的、能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把握特色的实质,进行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避免认识上的功利化和片面性,操作过程中应该克服形式、片面、浮躁的思想。其次,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办学之路的探索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忌盲目和趋同。

地方高师院校只有从自身传统和特色出发,集中整合核心和优势专业,立足行业发展,与地方政府、部门、社区联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水平提升服务的办学理念,才能摆脱自身困境,实现地方与高校发展的双赢。

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RY200915

参考文献

[1]邹树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转变地方高校发展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

篇12

着力探索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的方略

周口师范学院作为周口市唯一的高等师范院校,是周口及其周边地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培养基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根据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独特要求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师范生,使师范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地并真正地成为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性,要求施教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师德修养,学校首先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用可感、可知、可信的事实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作报告,“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周口师范学院加强师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教学院、系在新生入学之初和毕业生离校之前,邀请往届扎根基层并有所作为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并与学生座谈交流,讲述他们在基础教育第一线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通过交流,在校师范生对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勇气和决心。在此感召下,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自愿去农村从教,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特点而深受地方农村中小学的欢迎。其次,学校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能否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曾经说过:“课改成也在教师,败也在教师。”因此,想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关键是要转变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此,要使立志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师范生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知识价值观,实现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推行“(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列为众多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根据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要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师资培养的适应性。首先在教师教育类专业实施“(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其中的X由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一般介于1到2之间)。在前4-X年阶段,基本实现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融合。既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后X年是分类培养主要阶段,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多样性的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使毕业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此模式经周口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试验,成效显著,师范生每年参加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均取得优秀成绩,师范生就业率高,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此,学校拟在2012年招收的各专业新生中,全面推广实施“(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凸显教师教育特色,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周口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院校,因此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生的必修课。

传统师范教育的一个很大缺陷就是仅仅面向普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小学教育对师资的特殊要求。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在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在教师教育类专业开设凸显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师教育课程平台,改变传统的教育类课程“老三门”状况,必修课分为教育理论基础、学科教育基础和教师职业技能必修课,同时增加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该平台课程是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的,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师教育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奠定了良好基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提升学生从教技能与技巧。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实践育人意识,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互贯通、相互结合的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为此,学校提出重视平时的教育见习,认真抓好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教师技能训练、比赛等活动,包括讲普通话、书写技能、课件制作、网页设计、教学技能、摄影摄像,等等;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建立研究基地,促使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共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校外教学技能大赛,锻炼队伍,培养能力。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在参加教学实习的同时,应根据各自专业或相近专业特点完成好其他相关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画展、演唱会、专业调研报告、教研论文、专业技能证书考核等。近年来,学校还通过承担“国培计划”,接受农村教师脱产置换研修的方式,选调优秀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通过顶岗支教,了解农村孩子性格特点的差异,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对策,使师范生具备到农村中小学从教的思想和能力,为日后参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p#分页标题#e#

篇13

 

一、突出师范教育龙头优势,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对河南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河南教师教育状况相对比较落后,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数量与国家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作为河南省师范院校的龙头学校,河南师范大学担当着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师资,不断拓展基础教育优质师资资源的重任。为保证人才质量,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紧围绕社会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强新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人才成长的多样化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提出“学程分段、学业分流、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制定出师资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培养方向。为加强师资型人才培养,建立了由学校和省内外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组成的“1+100”协作共同体,积极建设省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等;为加强学术型人才培养,以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为契机,资助学生主持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产学研合作形式和内容,推进以CDIO、校内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企业实训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模式,并积极筹备与高新技术企业建立“1+100”协作共同体。积极探索“4+2”“4+3+1”等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已培养2400余名教育硕士,他们毕业后很快就能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河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统筹各种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2010级研究生起,学校全面试行以研究生资助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机制改革,变助学金制为奖学金制,从根本上调动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的内在动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实行按一级学科招生、二级学科培养的模式,适时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拓宽理论基础,明确培养定位,扩大按一级学科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为提高研究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

 

学校积极与省内教育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开展针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研究生层次培养工作,有序推进青年骨干教师进入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层次学习深造,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提升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理论素养,以适应河南省经济和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培育优质教育资源

 

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训和提高。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师范大学和全省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当前河南师范大学必须借助于教育部遴选建立国家教师发展基地的有利契机,努力探索教师发展理论,积极打造教师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让教师在现代教育大潮中在知识积累、教育教学技能掌握、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等方面不断提升。

 

学校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依托,抓住国家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难得机遇,不断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筹备建立教师教育学院,厘定其职能,包括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职能、现代教育技术普及职能、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职能,尤其是指导高校教师发展的职能,即现代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价值意义研究、现代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现代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发展、现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代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等,必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搭建立体交流平台,出台具有操作性的促进措施,促进教师发展。

 

结合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大力实施校本培训工程,出台配套文件,强化品德修养教育、教育技术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围绕“质量工程”开展专项培训,以积极申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契机,通过会议研讨、宣传发动和集中评议等方式全方位探讨相关理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申报成功率。通过建立学术交流基金,每年承办10余次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130人次来学校讲学,建立与国外高等学校教育学院的合作交流机制等方式,拓展与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合作领域,扩大学术视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坚持以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优化职称结构为重点,鼓励教师进修或攻读学位,使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提高到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三、发挥培训基地优势,拓展教育服务领域

 

河南师范大学作为河南省教师培训基地,承担了大量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整合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在“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改革方针指导下,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把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的核心定位在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培训策略和措施,引导教师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以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立足师范教育,发挥学校教师教育学科的特色优势。学校利用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和河南省高中校长提高培训基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河南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力争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以国培计划为载体,长期承担着国家、省级和地市级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培训任务。每年承担各种培训6000余人次,为我省多个行业尤其是教育事业培训了大量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了贡献。目前,落户河南师范大学的培训基地有省“跨世纪园丁工程”培训基地、省中小学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省督导员培训基地和省人事厅公务员培训基地等数十个培训基地,搭建了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系列桥梁。

 

四、促进科技创新研究,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职能。河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会聚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发挥学校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天然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近年,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通过创新管理机制,狠抓学科平台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和市场导向,强化校企合作,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三个层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在重大科研项目立项、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现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3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具体讲,就是做到“四结合”。

 

一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自主创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始终瞄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为突破口,开展自主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围绕河南省支柱产业和企业产品、技术换代升级,通过校企对接、校地对接以及选派科技特派员等措施,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学校,深入企业,深入农村,结合生产实际凝练学科方向,在有机药物合成、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新乡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近5年来,该企业已实现销售总收入13亿元、利税3亿元,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同时解决了近200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二是结合国际学科前沿开展自主创新,提高科学研究实力。紧密结合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学科研究热点,凝练了一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为加快与国际接轨、促进技术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储备了科研和技术优势。

 

三是结合平台建设开展自主创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通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科研项目带动了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学校获批建设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均得益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