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形势分析实用13篇

金融市场形势分析

篇1

2.交易量大幅萎缩。2008年11月份,香港全部楼宇买卖合约登记3786宗,较10月份下降37.5%,创1991年1月份有记录以来18年的新低;楼宇买卖合约金额106.5亿港元,较10月份下降43.8%,为2003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住宅方面,2008年11月份整体住宅楼宇买卖合约(包括一手、二手私人住宅,居屋、公屋及夹屋自由市场买卖)共3264宗(较10月份下跌30.8%),创1996年1月份有记录以来新低。住宅买卖登记总值90.1亿元(较10月份下降44.7%),创2003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见图2)。

3.房地产贷款收紧。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香港银行业贷款放慢,房地产业也不例外。2008年三季度末,香港房地产贷款余额1.26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5.2%,较二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见图3)。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调查,23家认可金融机构10月份发放住宅按揭贷款113亿港元,较9月份减少2.6%。新批出的贷款较上月减少5.9%,至137亿港元(见图4)。在新批贷款中,利率低于最优惠利率2.5个百分点以上的贷款所占比率由9月份的83.1%下降至51.7%。

■ 面临的风险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经济放缓,失业率上升 。同时,许多机构出售在港物业,并削减员工住宅津贴,对楼市形成多重打击。进入2008年第三季度,香港楼市交投清淡,楼价持续下调。如果危机持续,则可能进一步影响香港经济和房地产市场。

1.房价可能进一步下滑。受危机影响,香港经济增长放缓(香港2008年第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7%,较第二季度4.2%的增长进一步减慢),失业率攀升。银行房地产贷款亦趋于谨慎,据部分地产中介在2008年11月份的调查显示,每3个客户中只有1个能取得按揭,而超过1000万元或先前涨幅过高的住宅,则更难获得银行按揭。部分机构看低香港楼市,预测未来12个月香港房价还将下跌20―30%,豪宅将下跌30%或更多 ,并预期2011年前香港楼市不会有复苏迹象。由于香港按揭贷款成数在七成以内(参与按揭保险计划的除外),所以房价若下跌超过三成则会造成一定的负资产现象出现。

2.政府收入减少。由于开发商勾地愿望减少,香港2008财政年度上半年(2008年4月至9月)的地价收入仅为124.31亿元(其中7至9月卖地收入为零),较上年同期的404.56亿元大减70%,只达到财政预算案中全年地价收入的28.8%。政府收入的减少势必影响其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3.地产机构倒闭可能增加。代表近9成地产中介机构的香港六大地产商会表示,其调查了约160家中小机构,其中8成机构在2008年10月份没有生意。若楼市持续清淡,预计至农历年前,有逾百家中小型机构倒闭。

■ 对下一步的初步判断

由于目前香港楼市泡沫因素不大,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联系汇率制约束,香港利率不会过高,并且香港楼市供应较低、居民供楼收入比处于较低水平,楼市出现1997年大跌局面的可能性较小。

1.房价泡沫成分不高。香港2008年6月高点房价只是1997年高峰的73%,市民供楼负担只有三成左右 ,楼价大幅下滑风险较低。另外,以要素成本计算的香港房地产业增值(包括地产发展、租赁、保养、管理、和转售等)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90―1997年间的8.6―11.3%降为2005年的4.5%,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建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4.6―5.5%降为2.9%,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即使房地产业衰退,但其对经济的影响力已不像以前剧烈。

篇2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实质是将利率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实现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金融市场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最直接的影响是净息差减小,以利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模式受到打击,财务公司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机遇。

二、财务公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比较信息优势

财务公司是为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内部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了解集团产业特性、成员单位的生产经营及未来发展方向,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比较信息优势。

2、混业经营优势

财务公司具有混业经营特性,业务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与投资银行等,在业务拓展和金融创新上具备一定潜力和空间。

3、服务导向优势

为集团和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是财务公司的核心价值,与市场上纯利润导向型的金融机构相比,服务导向优势使得财务公司业绩压力较小,轻装上阵,得以为成员单位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劣势分析

1、自身创新能力不足

利率市场化下传统业务受到挑战,需要创新业务品种和服务来缓解这种态势。但创新需要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多种资源的支撑,是系统性工作。大多数财务公司缺乏创新条件,业务创新的难度较大。

2、管理能力的劣势

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财务公司管理专业性较差。利率市场化使财务公司面临的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都将有所增加,财务公司面临更大的管理压力。

(三)机会分析

1、外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监管部门表示将逐步推进财务公司试点产业链金融和资金跨境集中管理,减少离岸业务方面限制,支持财务公司配合集团“走出去”。

2、合作创新机遇

财务公司的优势在于客户资源,外部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产品,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积极借鉴其他机构创新成果,第二,与其他机构共同研发新产品。双方优势结合,实现财务公司、外部金融机构和成员单位的多赢。

3、自主定价权衍生的机遇

首先,财务公司获得自主定价权后,可根据资金供求关系确定资金价格。其次,财务公司可开发利率管理创新产品,帮助客户规避因利率市场化而产生的利率风险。

(四)威胁分析

1、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是“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积累的长期结构性矛盾亟需化解,财务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

2、面临加剧的金融市场竞争

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过度竞争。第一,财务公司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为了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存款的利率水平将会逐渐提高。第二,结算系统受制于银行,效率较低。第三,财务公司从同业市场进行融资,融资成本会高于商业银行。第四,外部金融机构都加大了业务创新力度和广度,对财务公司业务创新工作形成了较大挑战。

3、成员单位的趋利性加大资金集中难度

成员单位对资金收益的追求可能使其有外部银行开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动摇资金集中的业务基础。资金集中的源头之水减少了,财务公司服务集团的能力将大幅降低。

三、SWOT矩阵分析

下面做出SWOT分析矩阵,通过对公司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针对内部能力和外部因素分别提出应对策略,据此进行公司策略选择。

[

外部因素

内部能力\&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S1:比较信息优势

S2:混业经营优势

S3:服务导向优势\&W1:自身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W2:管理能力的劣势

\&机会(Opportunity)\&SO策略\&WO策略\&O1:外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O2:合作创新机遇

O3:自主定价权衍生的机遇\&-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拓展业务品种,深化金融服务\&-强化利率定价能力

-倡导创新型企业文化\&威胁(Threat)\&ST策略\&WT策略\&T1: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的考验

T2:面临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的考验

T3:成员单位的趋利性加大资金集中难度\&-争取监管制度的支持

-协调内部金融机构的竞争

\&-保持原有业务范围

-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以规避竞争\&]

篇3

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从事货币和信用经营活动的特殊服务企业,较之一般工商企业有其特定的职能和特点,其职能可概括为:(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中介职能;(3)信用创造职能;(4)金融服务职能。这些职能决定了银行市场营销的含义是银行以金融市场为导向,通过运用整体营销手段,以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和欲望的管理过程。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包括市场分析、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的一个过程。

二、银行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

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能在真空中运行,而是无时无刻不与外部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银行制定营销策略不仅要分析市场,还应认真研究市场营销环境,使企业营销策略与其环境因素相一致。所谓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对银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是银行制定营销策略并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它分为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两方面。

1.宏观营销环境

(1)经济环境。通过对经济发展状况、商品市场的情况、产业周期的变化、通货膨胀情况等经济形势的分析,找出有利于或制约营销业务的因素,把握未来的变化趋势。对居民收入的变化、居民家庭支出模式的变化、居民储蓄和消费信贷情况的变化等家庭收支状况分析,从而确定金融市场容量和购买力的大小。

(2)政策法律环境。通过对经济政策和计划的研究、分析,确定银行未来的资产业务规模和方向;通过对财政预算政策和财政收支状况的分析,预测未来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变化趋势:通过对金融政策和法规(主要是信贷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等)的研究,预测银行未来业务变化趋势,规范业务行为。

(3)人口环境。通过对人口数量、教育程度、年龄结构、人口增长、地理分布及地区间流动等因素的分析,预测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和规模。

(4)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对银行市场营销策略和工作方式的影响。

(5)技术环境。通过对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电讯设备的研究,分析由此带来的新的市场机会、金融创新能力、新的分销渠道和新的服务功能对目标市场的影响。

2.微观营销环境

(1)银行客户。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并最终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奠定基础。

(2)竞争对手。通过对金融市场潜在进入者的数量、现有竞争对手的营销活动情况、竞争对手占有市场的大小、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等方面的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其营销策略的特点,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确定合理的竞争策略。

(3)社会公众。通过对媒介公众、政府公众、一般公众、内部公众等不同层次利益趋向和关注重点的分析,找出符合各类公众利益,并能得到理解、支持的营销策略。

三、目标市场策略

银行的目标市场策略即如何在对金融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和竞争要求,做好其金融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因此它包括三个方面。

1.市场细分。这是根据客户对金融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客户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的不同,将银行客户整体划分为不同顾客群的过程。其中每个顾客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整体市场经过细分后,就分成若干个子市场。不同细分市场之间顾客需求有明显的差别,但同一细分市场内部顾客需求却有相似性的特点。

2.市场定位。是指在对细分市场(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顾客群和竞争对手充分理解,并对自身优势和资源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确立商业银行及其产品在市场之中的位置,以适应顾客特定的需要和偏好。定位就是要设法建立一种竞争优势,以便在目标市场上吸引更多的顾客,能为尽可能多的客户接受和认同,使其在市场中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3.市场选择。目标市场选择是在对金融市场细分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产品特点、各细分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所确定的特定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群体,并全力满足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过程。目标市场的选择,可以是少数几个细分市场或多个细分市场,也可以是整个市场。

四、市场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及客户需求,通过产品开发和产品组合的手段,扩大经营范围,调整产品结构,吸引现有市场之外的客户,提高现有市场的容量,降低提供同样的或类似的服务的成本的竞争行为。

2.定价策略。价格是代表银行产生利益的唯一要素,在银行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制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时,又必须兼顾政府金融政策、顾客特点及竞争需要。银行的产品价格可分为有形产品价格(存、贷款),无形产品价格(中介服务)。有形产品定价往往受政策、法规及竞争对手价格限制而很难发挥价格优势;无形产品价格则需根据不同的追求目标即生存目标、当前利润最大化目标、市场份额领先地位目标、服务质量领先目标,并充分考虑政策、成本(盈利性)、风险、客户需求(购买力)、综合收益、竞争对手价格等因素,确定能达到目标的合理价格。

3.分销渠道策略。分销渠道策略是银行通过何种方式,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方便快捷地提供给其目标市场的顾客。通过分销,能够提高银行服务的可用性或便利性,从而增加其使用或从使用中增加收入。随着银行业中各种因素的变化,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分销渠道也越来越复杂和趋多元化。只有适应市场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分销渠道,才能增强银行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能力。

4.促销策略。促销即促进销售,指银行不能消极地坐等顾客要求服务,而应将自己的市场营销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将本银行及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及优势主动介绍给目标市场的客户。产品促销是决定银行顾客多少、营业额大小和市场份额高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5.营销管理策略。营销管理就是通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有益的交换和联系以实现组织的各种目标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从市场营销管理的全过程看,应包括设立专门的市场营销研究开发评价机构,配备专门的人才,建立营销管理评价与调控体系,对确定的营销目标根据策略执行时的环境、结果变化进行动态计划管理,以确保营销策略及组合的最优化。

篇4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为我国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并且根据国内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更加周密的发展计划,可有效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使得我国的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二、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

开展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主要可以将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总结如下:

(一)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形势相对较为平稳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复苏,当下绝大部分的欧元区重债国所具有的债务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有效的解决,同时很多国家的高风险资本也逐渐的呈现出回调现象(以美国为主)。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变动也逐步的呈现出了缓和的状态,所处的环境和其总体的趋势也相对平稳。

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的复杂性相对较高,因此很多具有经济问题的稳定趋势也容易被较小的经济变动因素打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长期的保持警惕性[1]。

(二)国际金融市场所具有的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现象

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所具有的资本的结构分配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动现象,逐步的显现出了“南升北降”的发展特点。“南升北降”的经济资本特点的逐步呈现,使得新兴股市的发展速度十分的缓慢,进而出现了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而导致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发展速度的逐步提升造成的。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性分化

由于世界的经济体系的逐步复苏,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性也开始逐步的呈现出了分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发展中的经济与发达经济的结构分化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由于发展中的经济受通货膨胀的整体趋势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需要加急改革自身的货币政策。

2.发达经济与短期利率的分化问题呈现出长期分化的趋势[2]。开展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可知,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形势相对较为平稳,在其所具有的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趋势的同时,其信贷结构性分化并且发达经济长期于短期利率分化。通过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式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加明确的探究思路,进而为我国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指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向。

三、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

针对于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主要可以将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总结归纳如下: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美国的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无需质疑,因此美国的货币资金吸引能力、以及美元的资金的流动性都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的流动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的逐步呈现,美国在国际上的经济主导地位也开始被逐步的削弱,国际上的金融资金也开始逐渐的呈现出由美国流向欧洲以及亚洲的趋势。但是由于国际的金融市场被全球的宏观经济所良好的调控,因此可以在这一背景下实现国际金融经济的稳定性的有效的保障[3]。

(三)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银行无疑是金融和经济的重要承载体之一,只有保障国际银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平稳性,才能够真正实现国际金融市场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国际金融银行的发展趋势,也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开展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可知,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的流动方向以及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企业在新时期进行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密切的观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因素以及因素的动态,进而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4]。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

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主要可以将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一)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呈显出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其所呈现的资金国际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的提升国际资金的利用率,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的良好型的保障。

(二)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的逐步发展,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国际金融市场的畅通化的提升,也有效的提升了各个国家在利用资金投资时的宏观性[5]。

通过思考探究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可知,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呈显出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为我国的企业的发展、改革和扩张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因此我国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顺应市场趋势,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首先应当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而针对于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根据我国的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方向性的、科学的以及全面的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可以有效的实现我国的企业的良好发展,进而高速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思豪.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研究[J].中国商贸,2015,04:79-81.

[2]玄立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61-62.

[3]张雪.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3:41.

篇5

Zunino(2008)运用MF-DFA对33个国家的股票市场的重分形程度进行了量化比较,并指出重分形程度越高,市场就越无效率。Wang(2009)运用MF-DFA分析了中国深证股票市场的效率问题。Zunino(2009)运用MF-DFA分析了拉丁美洲股票市场,发现其多重分形程度比其他新兴股票市场要高。苑莹等(2011)指出我国深圳股市行业板块中也存在多重分形特性。Zhou(2008)在MF-DFA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重分形去趋势相关性分析法(MF-DXA)。MF-DXA可用于检测两个非稳定时间序列间相关性的多标度特征。He、Chen(2011)用此方法分析了一些农产品期货市场,不同农产品期货市场间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

实证检验各国证券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文献之多无法一一罗列。金融市场呈现多重分形特征并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因此,对金融市场的多重分形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是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金融市场中呈现多重分形特征的成因分析。

分析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形成的原因是对其加以利用的前提。目前,关于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特征成因分析还不够深入。在金融时间序列中,多重分形主要由两种方式产生:一是由时间序列值的厚尾分布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随机打乱序列不能够消除多重分形。二是由大小波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产生的,这时,随机打乱序列能够消除多重分形。如果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则打乱序列的多重分形程度应比原始序列的多重分形程度更弱。苑莹等(2010)指出小幅波动和大幅波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是我国商品期货价格存在多重分形的主要原因。Barunik(2012)通过广义Hurst指数(GHE)分析了股票市场指数、汇率、利率等不同金融时间序列的多标度特征,通过打乱顺序检验和仿真分析表明,这些时间序列中的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由收益率的厚尾分布产生的。

由此可见,虽然多重分形特征广泛存在于金融时间序列中,但其成因有差异。形成多重分形特征的主导因素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便大不相同。如果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由于时间序列值的厚尾分布所引发的,这说明该资产的风险比正态分布所描述的风险要大得多,在投资该资产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由小幅波动和大幅波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引发的,则表明该资产价格走势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可以加以利用。

多重分形特征在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

目前,将多重分形特征应用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Mandelbro(t1997)基于金融资产价格是一个具有长记忆性和厚尾性的多重分形过程,利用多重分形级联过程,提出了资产收益的多重分形模型(MMAR)。MMRA包含以往模型所描述的价格波动特征,更预见了其他模型中没有体现的多重分形特征。Muzy(2001)验证并推广了MMAR,并提出了多重分形期望和资产组合理论,建立了基于湍流中瀑布理论的多重分形模型,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Fisher、Calvet(2001)提出了Poisson多重分形过程,该过程为预测收益分布提供了理论分析。Fisher、Calvet(2004)首先提出将马科夫转换(Markov-switching)引入多重分形过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重分形迭代模型:马科夫转换多重分形(MSM)模型。Liu(2007)利用不同股票市场指数、国际汇率、利率等金融数据,通过对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的标度指数进行比较,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MSM所产生的明显的长记忆性与实际数据的标度率相一致。

魏宇、黄登仕(2005)利用多重分形这个强大工具,建立了基于多重分形谱的风险测度指标,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Wei、Wang(2008)以上证综合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为样本,利用多重分形谱提出了日多重分形波动(MFV)测度,该测度可用于预测短期的波动。Wei、Wang、Huang(2011)在MFV的基础上,提出了copula-MFV对冲模型,该模型相对其他一些对冲模型可获得更好的对冲效果。

虽然,多重分形模型具有众多优势,被认为是最为全面描述价格波动特征的模型,但对多重分形模型的参数估计并非易事。为此,Fisher、Calve(t2002)提出了关于MMAR的标度性质的参数估计方法,并以德国和美国间的外汇市场进行了实证。Bacry(2001)提出了多重分形随机游走模型(MRWs),该模型克服了级联过程需要具体的尺度比且参数较多等不足。同时,MRWs还具有稳定增量和扩张不变性的多重分形过程。Pochar(t2002)考虑到资产收益率的不对称性,对MRWs作了推广,推广后的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期权的波动。为克服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多重分形过程的参数的缺陷,Lux(2006)将马科夫转换引入Poisson多重分形过程,从而利用广义矩方法(GMM)估计多重分形过程的参数。综上可知,将多重分形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有着许多优越性。虽然应用多重分形理论来描述和管理金融市场已经初显成效,但还远远不够。

多重分形理论在金融市场中应用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见,虽然应用多重分形描述或处理金融问题已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尚有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中分形特征的本质不清晰,对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得还远远不够。现有文献很少从投资者这个金融活动的主体角度来分析多重分形特征形成的原因。

2.检验金融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方法比较缺乏、繁琐,检验的范围比较狭窄。目前实证检验证券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以大盘指数作为样本。对行业指数或者个股的实证检验还寥寥无几。同时,目前的实证检验主要是针对资产的价格或收益,而对金融市场其他特点,如金融产品间的相关性、证券的系统风险等进行检验的文献屈指可数。检验时间序列中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方法不丰富,目前广泛使用的MF-DFA一些步骤的处理依赖于经验,同时要求大量数据。

3.与多重分形相关的统计方法欠缺,甚至尚无直接可用的统计方法。这就使得MMAR、MSM等多重分形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繁琐,不利于推广,甚至都不利于对这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目前对它们的检验是在二项式测度等简单假设下进行的,这与实际的金融市场复杂程度相差甚远。

4.运用多重分形分析来提升投资能力、进行业绩评价的研究欠缺。目前虽有一些应用多重分形预测金融波动或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但还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利用多重分形描述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根本目的是为金融活动的参与者获取最大效用,现有的研究距此目标还很遥远。

多重分形理论在金融市场中应用研究的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将多重分形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中有着较大空间,需要不断探索。现提出几个重点研究方向,见下图:

1.改善或提出新的检验金融市场中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方法以及改进关于多重分形模型的统计方法。完善金融市场中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检验方法,有利于更加广泛、便捷地判断多重分形特征的存在与否。多重分形模型的统计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准确、简便地估计多重分形模型的参数,这对于有效运用多重分形特征进行投资决策意义重大。

2.深入研究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的形成原因。FMH相对于EMH更注重投资者的投资时间长度以及对信息不同的敏感度,投资者行为对市场价格的走势有重要影响。Cajueiro、Tabak(2009)指出“羊群效应”可能会导致多重分形特征。因此,结合行为金融的观点、从投资活动的主体投资者的角度来解释多重分形形成原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3.运用多重分形分析来提升投资能力。投资过程主要由两部分工作组成。一部分工作是证券与市场分析,即对投资者可能选择的所有投资工具的风险及期望收益的特性进行评估。另一部分工作是对资产进行最优的投资组合构建,它涉及在可行的资产组合中决定最佳的风险与收益组合,从可行的投资组合中选择最好的资产组合。因此,一方面可以探索如何利用多重分形评估投资工具的风险及期望收益,从而更好地为投资产品定价,以期选出价值被低估的投资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深入探讨基于多重分形的资产组合理论。利用多重分形对投资工具的风险及期望收益的特性进行评估本质上是期望提升择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择时能力也不可忽视。JustineGregoryWilliam(s2004)表明利用单分形和混沌可以提升择时能力。因此,利用多重分形来提升择时能力预计是可行的。利用多重分形来提升投资能力本质上就是寻找证券的高点和低点,分析多重分形市场下的惯性与反转。

4.基于多重分形的金融风险测度和投资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金融风险测度对于金融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风险管理基于收益率是正态分布的,而现实的市场收益率表现出多重分形特征,这使得传统的风险管理低估了真正的风险。因此,基于金融市场多重分形特征构建金融风险测度模型迫在眉睫。投资业绩评价方法对不同投资者的意义都不容小视,利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投资业绩评价指标可充分揭示投资业绩的动态时变性。

篇6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金融市场的进步,而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相关金融理论也日益完善,如金融数学。当前,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数学充分发挥了完善市场信息、提供精确指导的作用,其已经成为促进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金融数学学科概述和前景阐述

(一)金融数学的学科含义阐述

金融数学多数应用在金融市场中,是一种基于数学优势构建的金融模型,以此分析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多领域交叉理论学科。由于金融数学的主要功能,其也被称为数据分析金融学和数理金融学,深受金融领域从业人员青睐。例如,很多相关领域从业人员都利用金融数学研究金融市场的内在变化规律,以此为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综合来看,金融数学是一门融合数学与金融领域的尖端经济学科,其不仅具有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也广泛涉猎金融领域,还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将金融理论和数学建模紧密结合,以此精确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从金融领域来看,金融市场中传递的信息数据庞大,各项信息内容烦琐复杂,这给市场分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结合当前金融市场发展形势,科学利用数学建模工具构建模型,分析金融市场信息成为新的重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我国各大高校也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开设了金融数学专业,以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关注金融领域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并且该专业的开设还有助于促进金融数学学科应用范围的扩大[1]。

(二)金融数学学科的前景

在20世纪90年代,数学学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为现实,这是数学学科和金融领域融合的萌芽时期。1995年,美国的经济学教授刘遵义最早利用数学模型思考金融问题,其通过实证比较、数量分析及模糊评价等数学手段,成功对马来西亚等地区在当时经济背景下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及由经济危机引发的金融体系崩溃与重塑情况进行预测。自此之后,数学科学对金融市场的预测可行性得到验证,相关领域人员开始关注这种利用数理方法与金融信息结合预测金融市场的方式。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这种方法逐渐发展为成熟的体系,并得到大范围应用,如今更是形成了金融数学学科,深受相关领域人士的关注。金融数学学科的形成不仅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融合,也简化了原本烦琐复杂的金融行业入行流程,降低了经济领域入市门槛,这为我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金融数学学科的发展可以有效指导经济领域学者和专家利用数学模型等工具强化数据分析精确度,构建更为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并且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保障系数,为经济市场实现稳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另外,金融数学学科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保障我国经济市场平稳运行和发展的关键,研究前景极为光明。

三、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金融市场在运行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安全可控、互赢互利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安全、稳定发展理念,对金融开放时机和开放力度等进行充分把控。同时,我国也一直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以此为国内金融市场增添生机,而这一举措的实施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质量提升提供了支持。现阶段,金融市场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下,已经形成更为完善的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这为外资金融企业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投资环境,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国金融企业的吸引力。同时,随着金融市场发展成熟,我国逐步取消了外资金融机构的超国民待遇。另外,在日益完善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指引下,金融市场监督管理方式逐渐呈现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尤其是引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国际通行的监管标准体系后,我国的金融管控体系更为完善。此外,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海外金融机构开始对内投资、开展金融活动,并与我国金融机构深化国际合作,金融市场大门彻底打开[2]。

(二)金融市场运行机制持续发展完善

近些年,我国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参与交易的市场品种,使我国金融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对我国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安全、完善的运行机制,如金融市场中的利率汇率会随着发展不断革新,这为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更好地发挥了市场供求关系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另外,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改善了外汇储备管理机制,推动了外汇市场的有效发展,为金融市场开放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是强化发展的根本,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发展是保证市场自律性、透明度的关键,不断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发展是保证市场秩序的基础。

(三)金融机构顺应形势不断深化改革

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竞争力可以明确展现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而结合时展形势不断深化改革,则是有效预防与化解金融风险,为新时代金融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同时,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通过找准金融市场定位,大幅度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巩固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地位。另外,在改革支持下,金融市场的创新力度在不断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结合市场需求改革的局面,有效促使金融市场以现代化经济发展为标准进行创新,并对现有的金融工作流程进行完善,以此为金融市场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开创更多具有贴合实际需求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目前,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先进金融工具、技术理论转化为具体成果,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充足动力。因此,顺应时展形势积极深化改革是推动金融市场向高端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3]。

四、常用的金融数学模型

(一)现值公式模型

在金融行业中,投资者要想提高投资成功率,必须要了解待投资事物的具体价值,科学落实资产评估。只有投资者正确计算出想要投资事物的具体价值,才能得出正确的报酬率,然后再依据折现率和现值之间的关系利用现值公式完成计算。现值公式需要利用复利公式进行推导,复利公式为:F=P(1+r)n(其中,P代表本金,r代表年息,F代表最终值)。在此以下述内容为例进行阐述。在电子商务普及的今天,网络购物成为流行的购物模式,为激发大众的购买欲,获得更多的客源,大多数网上购物平台开始推出分期付款服务。

(二)线性规划模型

线性规划模型可以实现模拟计算和评价,也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并能够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指导。该模型主要是通过minZ变量函数公式(Z:决策变量;x1,x2:非负),结合目标函数计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以线性等式作为函数的约束条件,从而最终确定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可行解。同时,以ST函数公式为约束条件,Z为最优值,求得最优解。若无最优解,则说明该线性规划为无解。在财务活动中,决策是支持活动落实的基础。因此,可以结合财务相关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构建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出最优解,并结合获得的结论指导财务活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是促进投资活动实现科学决策、降低投资风险的有力保障[4]。

(三)金融风险效用函数模型

财务投资是一项风险较高的经济活动,在开展相关活动时,有效规避风险是所有参与人员关注的重点。在投资活动开展过程中,科学评估未来收益决定着该项投资活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同时,此项环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时间、政策等都会对最终的评估结果产生影响。为精确评估投资活动,掌握投资存在的风险,可以根据风险效用函数模型中收益和期望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进行判断,如果偏差程度越大,则代表风险越大,反之,则风险越小。

五、金融数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创新应用和优势

结合上文关于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常见金融数学模型的分析可知,如今金融数学与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并且在金融市场中创新应用金融数学是应对当前金融市场发展不足、为其提供动力的关键。结合时展形势,现阶段国内金融市场中金融数学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金融数据库

金融市场基于金融数学学科理论,以精准、真实为原则构建大数据库,可以为其发展提供有效支持[5]。而金融领域积极引用先进技术,可通过信息收集整合及建立数据库的方式为其发展进行有效背书,并通过科技化手段有效促进金融数据实现精确化应用。同时,在建立金融数据库之后,其可为银行等一系列经济主体有效开展相关金融活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从而在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撑下,增强业务的安全性。另外,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还可更为直观地展现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形成金融行业整体发展曲线,便于金融市场参与者浏览、分析相关信息,从而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

(二)优化金融业务处理

随着信息化、科技化成为时代主题,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体系支持下,传统复杂烦琐的经济交互和金融手续处理模式得到优化,并且处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随着社会中数学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化金融业务处理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此时,各类企业主体及民众进入金融市场的手续不断简化,门槛逐渐降低,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活力,并且技术的支持有效提升了金融业务反馈及处理效率。因此,在金融数学手段助力下,金融业务处理电子化逐渐普及,实地办公层面对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得到有效优化。

(三)数学模型分析

金融数学在不断发展应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并且金融数学的普及也加快了金融市场的资本化发展进程。在金融市场秩序建立过程中,金融数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股票行业、保险行业等传统金融行业在新时期适应发展变化、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目标。具体来看,通过构建金融数学模型,可实现精准分析及预测金融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方向,也就是借助金融数学模型,可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可参照的真实指导信息,由此可知,金融数学可以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另外,金融数学模型获得的分析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有效降低金融市场崩盘的风险概率,还可以为金融领域相关政策的推行提供准确的保障和反馈。因此,利用金融数学构建数学模型,分析模型运行机制,是促进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的有效保障[6]。

六、结语

在当前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数学为金融领域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例如,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金融数学领域知识内容,搭建金融数据库和数学模型,可实现精确化分析、预测金融市场发展的目标。同时,借助金融数学的支持,原本烦琐的金融工作流程得到简化,促使传统单一的金融领域逐渐向股票行业、证券等领域拓展。除此之外,金融数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也可以助力风险管控体系更加完善。由此可知,金融数学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发展现状,阐述了常见金融数学模型,并探究了金融数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创新应用方法,以期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金融数学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21):157-159.

[2]薛博文.浅谈金融数学在市场层面的创新应用[J].商讯,2021(26):106-108.

[3]陈白露.金融数学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推动研究[J].商讯,2019(28):81-82.

[4]赵梓竣.探讨金融数学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推动[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94.

篇7

随着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银行、保险和证券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渐明显,考虑到金融业在一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有必要将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等领域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纳入视野。

一、金融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金融机构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的一种特殊形态,适应于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的需要、其母国和潜在东道国政策、制度的变化,为实现其整体战略而从事跨国投资经营。金融业跨国投资一般也是出于节约成本费用、分散经营风险、追逐更多的利润;同时还有为客户跨国经营服务、减少市场不完全的影响和对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寡占反应等动机。

对外投资最具说服力的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1981)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认为一国能跨国投资经营的关键,在于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和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三种优势的综合作用。这一理论现已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并被誉为一个广泛接受的国际生产模式(裴长洪,1995)。其中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内部化优势主要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是指潜在的东道国存在着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用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前者如关税和非贸易壁垒,后者如劳动成本、吸引外资的政策等)。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动力,而区位优势则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

金融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跨国投资经营也符合这一理论。跨国金融机构的所有权优势与不完全的市场相联系,包括商标或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企业组织优势、管理与创新优势等产权或无形资产优势,货币资金、对国际市场信息来源及处理规模优势,提供灵活、方便、多样化的服务特征、差异性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范围优势,技术性人才等人力资本优势。对金融业来说,由于套汇、分保、投资组合、证券、债券上市的复杂性、随机性和风险性,内部化将在实现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形成的优势(如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时间区在金融活动尤其是证券和外汇交易中能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保险事业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等)以及东道国的体制、税收等政策优惠所形成的优势。对于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首要原则的金融服务业来说,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商业中心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远较其他地区要多得多。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银行业中的适用性被众多所验证(Fariborz Moshirian,2001;Dario Facarelli和Franco Pozzolo,2001)。根据对制造业和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该理论也能解释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有很多,上述分析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具体到每一家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的原因甚至同一家金融机构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投资的原因及战略也会不同。依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可能反映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事实的全部,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或理论的一部分也可以用来解释金融机构跨国投资这种现象。

二、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美国的实践

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以国家来分析,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美国都是站绝对优势地位。就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来说,美国也是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最近十多年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比例逐步提高。1992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020.63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618.39亿美元,占32.23%;1994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为6121.09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2045.74亿美元,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的33.42%;2000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为12556.54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为5344.22亿美元,占42.94%(王燕辉,王凯涛,陈金贤,2004)。可见,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全部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例逐渐提高。

依据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假定以以下经济指标来近似表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1)在东道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来度量金融机构在东道国所有权优势。可以预期,在一国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越多,在该国金融业追加投资量越多,这项指标可以度量美国金融业在该东道国专有资产的所有权优势。(2)以非金融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双边贸易额来衡量东道国对母国的开放程度和双边经济一体化程度。这两个指标可以度量美国金融业内部化优势的可利用程度。(3)以东道国GDP、金融发达水平(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来度量)等经济指标以及有无国际金融中心来反映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GDP总量越大意味着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多的市场机会;东道国金融越发达,表明该国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越高,从而对其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低的风险;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是跨国金融机构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东道国有无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便捷的同业市场和专业的金融人才都将吸引跨国金融机构的直接投资,众多跨国金融机构之间地域接近,彼此接触的机会很多,它们可以从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外溢(informational spillovers)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性受益。东道国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将吸引更多的跨国金融机构直接投资。

对美国1995年—2000年金融业对各东道国直接投资的投向的地域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融业对各东道国投资流量流向与1994年美国在各东道国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995年—2000年美国对各东道国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双边贸易水平、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有无国际金融中心等正相关,进而说明1995年—2000年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跨国投资一样也符合邓宁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三、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大多从制造业角度进行,很少有人从服务业角度来分析少。随着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显得日益重要。与制造业跨国公司一样,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具有的增长效应、就业创造效应、资源转移效应、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贸易增长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等经济效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与制造业相比,由于金融业在一国经济中居于核心的特殊地位,其效应也有自己的特性。

1、货币金融效应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货币资金的投入,可带来生产、管理技术的转移与扩散、创造就业、转移配置资源、促进贸易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效应,给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与,这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但是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效果大小、效率高低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经济效应等的不多。Laura Afaro、Areendam Chanda、Sebnem Kalemli-Ozcan和Selin Sayek(2002)算是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研究了。他们依据1975—1995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建立模型来验证有较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是否使对外直接投资高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对包括发展家和发达国家7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中金融市场作用的大小。结果表明,完善的金融市场可以明显改变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即具有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更多,而不具备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则不能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甚至会获得负效益。这里Laura Afaro等人是从一种静态的模型考虑,把金融市场视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时的一种或粗或细的管道。他没有考察长期动态的效应会如何。任永菊和张岩贵(2003)根据中国1985-200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验证了:外国直接投资和金融市场的信贷规模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和货币化程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国直接投资也是货币化程度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业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直接作用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主体、带来更为充分的竞争、先进的市场交易技术、分析,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反过来,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利于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

2、市场结构效应

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市场结构效应较为复杂。从静态来看,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对外来金融资本的进人十分敏感,总是尽可能地保护本国脆弱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这种保护实际上是对本国既有的政府垄断性市场结构的维护,这种状况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冲击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当这一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受到外来因素的终于被打破时,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市场竞争机制的引人在短期内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打破东道国的市场垄断结构,产生正效应;在长期情况下,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实力强劲,在他们站稳脚跟后会挤出东道国原有的弱小的金融机构,形成一种新的垄断或寡头垄断者,对后来者形成市场进人壁垒,产生一种负效应,从而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原先的正效应。引人动态分析的话则情况又有所不同,面对竞争国内金融机构不可能坐以待毙,为了生存也会作出积极反映,而政府也会因为种种关系对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有利的政策导向(比如制定较为严厉的反托拉斯法),因此,实际情况往往是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让位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发展中国家可获得部分的正效应。

3、人力资本形成效应

这一效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显著。因为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发展金融业需要有先进的分析理论、精确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机的运用。因此,从普通交易员、行情分析师和精算师到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都应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同时,也需要现代化的金融交易服务设施,这就需要安装、调试与维护这些设施的技术人员。而发展中国家在上的投资不足,各种金融设施的配套也比较落后,通过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其直接投资可一段室内改变这种局面。无论投资以独资、合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固有的对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训、可提供接触国际的机会和国际金融市场新信息的渠道都为当地人力资本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也吸引了大量外流人才的回流,遏制了长期以来的脑力外流,突破了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的“卢卡斯模式”,促进了东道国人力资本技术含量的提高,这是正效应。当然,本地的中高级人才在高薪高福利的影响下从本国金融机构向外资金融机构转移,这种人才的流失是负效应。一般来说,由于先进理论和技术分析手段的带入,这种效应总体上还是正的。

4、经济一体化效应

由于金融业自身的特点和对金融制度规范的要求。与制造业相比,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一体化效应较大。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普及,使得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相互联接,全球范围内24小时的金融交易成为可能,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而金融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通过各分支机构之间网络终端的联结,促进了同一金融机构之间的异地交易,还方便了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划转,使信息的传递几乎在瞬间完成,金融服务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如无纸化交易被券商广泛使用,一张信用卡可以在全球通存通兑,分保险和再保险通过计算机网络而简便易行。同时,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相互联接,不仅加强了同类市场之间的国际联系,而且强化了不同市场如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共振效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国际证券市场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规定,《巴塞尔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的签订,使得金融服务在统一规则下执行,这种制度的规范统一从更高层次上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由此可见,一体化效应的形成既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跨国化又反过来刺激了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效应直接给消费者得到了更高质量和更方便的服务,也会通过市场交投活跃而产生投资乘数效应进而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但在经济一体化联动共振效应下,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则会带来外部的负效应了(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此,这种化效应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5、东道国经济自主权与安全效应

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无论是制造业跨国公司还是与金融业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决策中心在母国(多是发达国家),它本身是一个微观经济主体,但其背后有一个主权国家(发达国家),它有很高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执行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削弱东道国的自主权。同时因为它拥有资金、技术、品牌、信誉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而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引进的外国跨国公司越多,东道国的主权和自主权就受到越多的限制,这是一个纯粹的负效应。就金融业投资而言,由于该行业直接掌握着资金融通这一国家的经济命脉,外资金融机构进人后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证券承销和财产保险等投资渠道与东道国的各行各业发生联系,涉及行业的分布面厂,影响力强;而且外资金融机构实力雄厚,业务多样化程度高,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地,不易进行金融监管,使东道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大受影响,在国际金融市场联动与共振效应作用下,甚至会危及其经济和金融的安全。

总的来看,金融业跨国投资产生的效应很复杂,有正有负。总体效应是正是负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整体实力、调控能力和对外资吸收能力结构(Porter,1990),一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要制定不同的吸引外资投入政策(杨先明,2000),对开放金融业更应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一定要慎之又慎。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与制造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在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和效应等方面多有雷同,但由于金融业的独特性质,居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在具体动因和效应方面有其特征。

根据对金融业对外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中国非金融领域直接投资规模及双边贸易的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增长必将吸引更多的资金直接投资于中国金融业。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根据承诺,金融市场将逐步向外资开放,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方面对外资机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外资将对中国金融业直接投资。这被国外金融集团认为是打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金融和保险业现已成为国外跨国集团直接投资增加的重要领域。

金融业跨国公司进驻中国,尽管其银行业的存款利率将继续由我国当局确定,使他们不能在价格上削弱我国内资金融机构的能力,但我国银行业必将面临外国银行的竞争压力,因此,我们应对挑战必须实行银行再造。通过银行再造其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集中银行的核心力量,增强银行竞争力,使银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树立了国际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这也要求我国金融业相应跟进,因此研究金融业对外投资的动因、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效应,对我们稳健地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业“走出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Dunning, J.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Allen & Unwind,1981.

[2]裴长洪.当代外国直接投资的[J].,1995,(6):54-59.

[3]Fariborz Moshirian.(2001)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financial servic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5. pp 317-337.

[4]Focarelli Dario,Franco Pozzzolo. patterns of cross-border bank mergers and shareholdings in OECD countri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1,25. pp 2305-2337.

[5]王燕辉,王凯涛,陈金贤.美国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实证[J]. 经济经纬,2004,(1):23-25.

[6]Afaro Laura,Areendam Chanda,Sebnem Kalemli-Ozcan,Selin Sayek,2002,“FD1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Role of Local Financial Markets,Macroeconomics,0212007,Economics Working Pacer Archive at WUSTL,econwpa.wustl.edu.

篇8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9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10

引言

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后,涉及到资金利率水平的利率确定、结构、传导以及管理等都是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结构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行业动向进行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市场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在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后,对于各类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运作管理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财务公司的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将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必须深刻分析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积极应对,确保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稳健开展。

一、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带来的机遇分析

1.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升财务公司的资源配置管理活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将为财务公司提供更为自由的自主定价权,在资金价格上的决策权更大,这为财务公司业务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此外,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将会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提供差别化的资金价格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集团优质项目的资金融资成本。

2.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行业内的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彻底转变了金融市场环境,这将对财务公司结合自身实际以及金融市场行情对金融产品创新提供良好的机遇,利于在金融市场衍生出各种基于客户需求与资金效益最大化的金融新产品。

3.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财务公司带来新的利率风险,要求财务公司必须改进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此外,利率市场化将对财务公司的各种中间业务、同业拆借业务以及投资业务带来重大的影响,有助于决策层更加重视经营管理工作,因而可以提高财务公司管理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分析

1.利率市场化将会进一步的缩小财务公司的盈利空间。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在金融市场内部很可能由于对资金的需求出现“高息揽储”的问题,增加财务公司的存款吸收成本投入,同时,客户群体对于贷款利率下浮的需求更为现实,这就会造成财务公司出现息差收窄、盈利空间缩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款减少,利差收入缩减是必然趋势。

2.利率市场化以后财务公司的竞争压力更大。利率市场化后,财务公司势必将会直接面临和商业银行的同台竞争,财务公司普遍存在着金融产品结构单一、受企业资金流动性影响较大等较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存款,且一般是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会造成利率上浮进而导致融资成本升高,与金融产品丰富、收入来源多元化、风险承受能力强、贷款定价能力高的商业银行相比,缺少竞争优势,财务公司的活动空间将会受到严重挤压。

3.利率市场化将会增加财务公司的经营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金融机构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这表面看似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但是这无形之中也大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市场主体获取资金等资源的能力,由于资金获取主要依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竞争实力、品牌等因素,如果企业集团出现风险问题,将会直接造成融资成本大幅攀升,更是加剧资金运作的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下财务公司的应对策略分析

1.财务公司应该结合利率市场化新形势完善业务管理。在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后,应该充分的发挥好财务公司融资平台的职能和作用,将企业集团的融资、同业存款配置等业务统一,并借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优势,对内优化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外开展金融市场议价,最大限度的拓展财务公司的议价空间,降低整体融资的成本。同时财务公司应该注重利率市场化后的自身转型,从过度依赖资金规模、利息收入转向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并举的管理模式,逐步的向以利润、服务均衡发展的业务理念方向转变,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高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

2.财务公司应该完善定价机制的建立。当前在财务公司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利率定价水平偏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公司应该积极主动作为,可以采取银企合作的模式,对接商业银行建立利率互动机制,借鉴商业银行较为成熟的银行定价管理模式以及银行定价策略,准确的把握好金融市场的存贷款利率走势。同时,应该将进一步的完善自身的利率定价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综合分析客户群体的信誉状况、忠诚度、贡献度等指标,按照不同的资信等级划分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而针对性的采取差异化的利率和服务。

3.强化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能力。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财务公司应该充分重视风险问题,尤其是利率风险问题,以免由于风险影响财务公司的稳健发展。在具体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上,应该将财务公司不同经营管理环节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明确各项风险因素在财务公司的有关信贷业务利率价格中比重,在经过逻辑汇总分析后,估算确定利率水平。在对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时,财务公司首先应该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根据不同信用风险初步确定操作风险发生频率和操作风险发生后损失情况,同时制定不同的信用风险溢价以及风险应对措施。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该深刻分析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发挥优势,克服阻力,充分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提高资金运作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促进财务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荣正.基于农户信用水平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农信社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篇11

1 约束机制

1.1 因地制宜,重视产品开发和推广策略

首先,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握市场的发展态势,市场在金融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决定着金融产品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能够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金融产品的核心理念主要是结合消费者的消费心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生成,因此金融产品在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考虑到市场形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升金融产品的服务,进而有效的提升金融产品的合理性。

商业银行在开发相关产品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存在的局限性是什么,着重利用银行的优势武装金融产品,提升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态势。

1.2 重视市场经济环境下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不同的市场发展环境和市场发展分工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当前来看,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需要考虑到宏观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经济发展态势,从宏观市场发展态势当中总结消费者的总体动向,认识到产品的创新方面和个性化的特性是否契合消费者的心理,这样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形态,为金融a品更好的占据金融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来看,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繁荣昌盛,而金融活动主要与一些国家大中型银行以及事业单位相关,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把握市场动向以及把握市场客户来说,应当重视对这些大中型银行以及事业单位的把握,通过开发符合这些大中型银行发展形式的金融产品实现银行更好更快发展。

2 投入机制

前面我们对当前约束机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下面我们以金融学相关理论基础来研究金融产品的投入机制。

在进行金融产品的投入计算过程中,银行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式和发展速度,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力量逐渐占据了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银行赢得更多的用户,实现更高的利益。因此在进行金融产品的投入上,应当根据创新机制的价值规律,重视创新科技为银行所创造的价值,根据价值与成本的核算来适当的分配投入的资金,增加新型技术研发的投入资金,为金融产品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综合上述而言,在进行金融产品的资金投入上,应当充分的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重视科技的价值,重视科技对金融产品的有效性,通过增加科技的资金投入来强化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发展态势。

3 组织机制

任何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进行都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形式,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组织管理形式能够为银行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为银行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在进行组织形式的构建上应当重视建立一套全面系统、覆盖面广、具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进而为金融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构建良好的组织管理形式能够为银行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帮助,银行在研发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规范化的程序,综合考虑市场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为金融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在金融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的组织形式需要结合科研部门、市场部门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部门的综合作用。研发部门主要对产品的形态产品的作用以及产品的效果进行设计;市场部门等则主要对市场消费者的总体消费趋向,大中型银行的发展态势进行总结和预测,为金融产品的研发奠定数据基础;最后结合现代化信息部门的软件分析来奠定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4 运行机制

前面综合考虑分析了组织形式对金融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作用。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金融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与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形式在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本上大大降低,并且所创造的价值和收益又远远高于一般的组织管理形式,因此来说金融产品基于标准组织管理形式来研发和生产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们来研究金融产品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机制。

4.1 项目设计

项目的构建和生产需要基于项目的设计阶段。在项目的设计阶段主要根据特定的因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设计出符合特定要求的产品和项目。

对于金融产品来说,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主要面向市场发展的态势,市场中相关消费者的发展需求。这里的消费者需要包含大中型银行以及私人两大部分,大中型银行与私人在金融产品的需求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在相关金融产品的可接受价格范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不同形式的金融产品价格的有效性,保证金融产品能够吸引市场消费者。

在金融产品的设计阶段,能够为金融产品提供有效设计信息的不仅是银行内部的市场调研部门相关人员,同时银行竞争对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供一定的有效信息。

4.2 项目可行性以及筛选

在基本设计完成产品的形式之后,就需要进行产品的筛选。在金融产品的筛选上主要需要考虑到金融产品的必备条件以及一些附属条件的价值以及成本。对于金融产品来说,其必备条件是必须存在的,而如何能够保证必须条件的成本最优化是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附属条件,附属条件主要是可调节的,比如说金融产品的便捷性、金融产品使用上的合理性和价格等,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价格来提升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中的占有率。

4.3 业务分析

金融产品存在的意义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当前客户对于金融产品是有很多个人建议和看法的,商业银行要想真正实现金融产品的有效性,实现金融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需要充分的接纳客户的意见,定期的向客户收集相应的意见,针对客户所提出的意见来进行金融产品的改善和创新,实现金融产品的有效发展。

4.4 实验探究

这个阶段,产品基本生产完毕之后需要先进试生产阶段,在试生产阶段下进行市场的试营销。即先在金融市场当中投入一部分的金融产品,来观察这部分新设计的金融产品的有效性,在当前市场当中是否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在试生产阶段,产品的大体框架已经基本完成,而能够做出改善的只有金融a品的小部分条件和因素,因此试营销阶段主要是发现金融产品所存在的小瑕疵,进行改善和创新。

4.5 推广生产

最后,在试生产阶段下金融产品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等,并且能够取得相应的成效,那么商业银行就能够将产品进行推广,一方面在各大网点进行推销;另一方面在网络上进行金融产品的相关优势进行分析,将金融产品真正的融入到客户市场当中。

5 激励机制

当前,金融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而银行需要重视相应的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上的优化和调整,通过改善相应的激励制度来提升员工在银行中的归属感,进而保证金融产品在研发上的效率,促进银行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对于银行外部激励制度的构建,则应当通过建立相应的奖项等来提升客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金融产品的宣传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我们主要基于金融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当前银行金融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阐述。通过约束机制、投入机制、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五个方面综合阐述了金融产品在研发生产阶段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总之对于银行金融产品的研发来说,需要重视各方面因素,把握好市场的态势,市场的未来走向,通过金融产品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实现银行效益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申雅媛. 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篇12

目前,我国最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潜力的城市莫过于北京、上海以及金融业已相当发达的香港,此三地也是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现象最为突出的样本。

据统计,2007年北京金融资产总量已经达到34.8万亿,占北京市资产总额的2/3以上,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量的40%多。2008年上半年,金融业在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4%,此指标已接近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水平。同时,北京集中了国内大量金融机构。2009年在北京发展的各类金融机构突破了1000家。

上海则拥有国内最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交易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等全国性金融市场,且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相互补充,并不断优化市场结构体系。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活跃,是全国金融交易中心。截至2009年底,上海浦东新区有各类金融机构675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60%以上,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格局发展趋势。

香港目前是世界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中心、世界主要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2004年有金融机构208家,银行机构数目排在世界前列。香港股市市值2009年超过14万亿港币,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产高达2亿港元。

我国金融行业的集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已经初步建立,那么,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行业应当如何发展?哪个城市会在金融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发展成为成熟的金融业中心?

研究表明,金融产业集聚以至于形成金融中心有两条有效途径:一种是借助历史和特殊事件等偶然性因素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依托所在实体经济的发展积累,自发吸引金融企业迁移而形成集聚。早期的区位优势一旦形成,必然通过前向和后向产业关联的乘数效应形成锁定,从而进一步巩固集聚的稳固性,扩大集聚地的辐射效应和吸引力。另一种则是主要依赖国家的相关扶持性产业政策,由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空间布局,按照相关标准对城市进行评估,比较选择出具有金融产业集聚潜力的城市,并给予相当宽松灵活的产业政策进行发展配套,引导企业选择投资的方向。

从以上两条有效途径来看,香港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秘史于历史原因下的自发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上海的远东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则抓住此机遇,利用内外两方面有利因素,逐渐开始了金融集聚的过程。从香港本地因素来分析,香港经济结构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多元化发展,向新兴工业化地区的行列迈进,经济的起飞对金融业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香港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健全的银行业体系,股票市场也初具规模并为资本的大规模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措施,更直接推动了香港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加上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从国际因素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出现滞涨局面,促使大量国际资本(主要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涌入东南亚,从而为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活力。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后,各国纷纷解除外汇管制,又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资本跨国的流动。此外,欧洲美元的亚洲市场的创立和发展,带动了亚洲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香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上海作为国际上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实现功能回归的可能性主要在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一直以来,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呼声都非常高。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中外资金融机构入驻上海,尤其重视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开始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同时,上海还大力建设金融市场,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为标志,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交易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等全国性金融市场先后成立,完善了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对于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金融市场,缩短监管决策的周期,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也落户上海,方便了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推动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2009年,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等。围绕着这些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致力于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应当说,政策支持对于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既有历史形成的金融集聚惯性,又有国家及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属于两条有效途径中的综合体。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聚集了全国金融资源中相当大的部分,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信用活动,这种情况在未来仍然会继续存在。因此,北京对全国有着雄厚的金融辐射能力,释放着资本聚合效应。同时,北京集中了所有宏观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总部,是全国的金融决策和宏观调控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金融研发中心及信息中心。国家负责金融决策和监管的“一行三会”,有工农中建邮五大国有银行,有中国人保、人寿、再保险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保险机构,有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一批国内领先的证券公司,这些金融机构聚集在北京,构成了非常雄厚的金融地域优势资源。而近期,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首都金融业定位和工作目标,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首都金融业持续、安全、健康发展,发挥金融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多项重要举措。政策支持对于北京建设金融中心的前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我国金融中心建设可行性分析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北京、上海以及香港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各具潜力。那么,它们各自适合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前景又如何呢?

对于北京来说,未来北京金融业的发展,应当以北京的城市功能、经济发展和总部经济为依托,发展国际金融服务。《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明确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金融决策、管理、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以及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首都金融圈的集聚力、辐射力等,最终将北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根据该意见,北京金融业发展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同时从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优化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等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此方案既符合北京目前金融行业主要集聚于金融街与CBD的现状,同时充分调动了各城区的积极性,使得北京金融业的规划呈现出很强的层次性和专业性。由于北京在经济和金融决策、金融监管、经济和金融信息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北京金融中心的建立特色在于将北京独特的地缘优势转化为强大的金融产业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其金融业的集聚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从发展前景来看,北京应当努力发展成为金融配套机构最为完备的金融中心,并通过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创新发展,最终形成以创业投资为核心、产权交易所、信用担保机构、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共同参与,以政府投资为必要引导,创业投资、证券融资和银行贷款、信托投资等多种方式相互协同,链条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支持和促进体系。

上海相比北京而言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高端信息优势。上海缺少国家的核心决策机构、监管机构以及大型企业与金融机构总部。这些国家的决策机构、监管机构和大企业每天产生大量不对称信息。因此,上海在建设金融中心方面要有明确定位,避免跨越式建设。要看到当前我国金融业还处在地域分割和相对落后的状态,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要充分认识上海的优势。上海最大的优势在于自身的经济中心地位以及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作为经济腹地,此外亚洲一流的制造业基地和较高的人均经济水平等综合经济优势。在人民币市场上,由于监管和制度的原因,上海相对香港有明显的优势。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合理目标是生产业金融中心。目前,上海在金融服务上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由于国际化程度较镐,上海依靠吸引外资银行进入可以有效的弥补银行业的劣势,同时,外资投资银行的进入将使上海证券业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由于港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地位下降,受到了来自人民币的明显影响,香港想要维持目前亚太金融中心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难度颇大。香港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一方面如何扩大人民币的基数;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基数不大的情况下扩充业务量。这就要求香港在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的环境下,为内地与海外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提供交易平台,这也是香港最适合的金融中心定位。争取内地庞大的金融资源,提供适当的投资对象,按照投资者的要求推出有公信力和多元化(包括多币种、多风险层次、有足够流动性)的产品,以迎合基金或个人投资形式出来的内地资金需求,是香港未来发展的较优路径。同时,内地的金融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在可控制的环境下进行试验,以求了解在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运作。在香港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香港可以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试验场。

综上,京沪港三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其实是相容的,三者的优势分别在于信息、需求与制度。可以预计,未来我国金融行业的集聚会进一步加快,形成一北一南一东的三中心格局,三者有着不同侧重,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是适合的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程书芹,王春艳.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4).

篇1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中心城市重要的服务功能,构建多层次、功能互补的金融中心,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三大区域金融中心,分别是以华东经济区域为重点,辐射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上海金融中心,以环渤海经济圈为重点的北京-天津区域金融中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的深圳-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杭州的金融总量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是名副其实的金融集聚地;杭州的金融服务水平位属第一梯队,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列第三位;杭州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杭州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多,全国各类金融机构和部分外资银行在杭州设有分支机构;杭州民营资本活跃,是全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有了这些因素的支撑,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势在必行。

1、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和演化发展上。从定位方面,唐旭(1996)认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对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调整及资金流动都有重要意义;殷德生(2000)[2]以区域金融为分析和研究主题,用了大量的篇幅探讨地区金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倪克湖(2003) 则主要选择了经济金融等方面共31个指标, 通过因子分析法讨论了西部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倪鹏飞( 2003) 通过建立金融中心统计指标评价体系, 对我国主要城市进行系统分类和定位;冯颖洲等(2004)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省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和分类;倪腾飞和孙承平(2005)利用模糊曲线关系模型和样本城市的相关数据,对国内哪些城市能够成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进行了判断;隋庶(2007)服务区域、金融业务、金融功能等方面对区域金融中心进行了定位分析。

关于演化方面的分析大部分是通过国内外金融中心发展的案例来对比说明各类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研究表明, 世界上大部分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政府的直接推动市场密切相关,政府在构建金融中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代表性观点如殷孟波、齐亚莉( 2004)指出: 政府在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作用是不同的, 市场初期政府要起主要推动作用, 从而引导商业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的集聚,市场经过成长期趋于成熟后政府应该淡出市场,主要是努力做好市场的监管工作,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关于金融中心的博弈分析数量极少。周海晨(2004) 从短期静态完美子博弈纳什均衡和长期动态重复博弈两个层次来分析城市之间的金融中心竞争。

关于发展城市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城市而言,如王仁祥、石丹(2005),李成,杜志斌(2007),孙学光等(2009),李红坤(2009)等学者就如何打造武汉、西安、南宁、青岛等城市的区域金融中心提出设想。

2、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意义

2.1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杭州“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杭州的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杭州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98.66亿元,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全省1.3和1.1个百分点;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924元,增长9.1%,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0968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9292美元;截止200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4284.21亿元,增长26.0%,增幅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新增存款2950.87亿元,同比多增960.9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3113.30亿元,增长30.3%,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046.41亿元,同比多增1435.36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在人民币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6.6%。

在经济金融局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格局调整的时机,促进杭州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以金融支撑产业升级,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杭州自我发展能力。

2.2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推进“十二五”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

“十一五”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新的提升,。“十二五”期间,杭州将加速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结构将趋向高级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发展主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技术,二是资金。如何将金融发展与产业成长联系起来,形成产业成长的金融支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杭州经济也凸现出很强的“块状经济”特点,不难发现,块状经济发展的核心瓶颈为“金融瓶颈”,因此,没有金融强有力的支撑,就不可能形成产业规模,企业也难以做大做强,现代产业集群就难以形成。

2.3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杭州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内在需要

我国如何在新一轮国际金融竞争中把握机遇,完成从全球制造加工中心到全球现代制造业中心与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并重的战略转型;如何科学布局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网络,形成我国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腹地优势与辐射效应,无疑是事关我国综合竞争力提升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大战略。金融主导全球化的趋势表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博弈历来是大国崛起与博弈的制高点。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战略任务看,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挑战,提高杭州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要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2.4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符合“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共同利益

应“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大都市圈或城市群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动要素资源配置进行新一轮整合与重组,杭州市既面临融入长三角、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机遇,又面临如何增强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能级和地位的严峻挑战。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工具;有利于通过以金融为纽带促进“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之间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与更宽范围优化和配置资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注入金融资本的活力和创新力。

3、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

3.1历史文化禀赋优势

在历史上,浙江等东南沿海一带一直是中国人口最是稠密、经济最是发达、文化最是昌盛、人民生活最是富庶的经济区域,而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正是该经济区域最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上海逐渐形成了重要的中国和远东地区国际金融中心。随之兴起的,便是在中国经济史上曾叱咤风云的江浙财团。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作为一度举世闻名、兴盛繁华的远东地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业竟一直纵在江浙( 主要是浙江) 金融行家的手中。由此足以说明金融在浙江经济区域的社会历史基础。因此,建立在相对完善的专业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上的区域金融中心完全有可能在杭州重新崛起,并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杭州城市功能提升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3.2经济运行优势

近几年,杭州市经济运行平稳,发展方式逐步转变。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98.66亿元,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全省1.3和1.1个百分点。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924元,增长9.1%,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0968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9292美元。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90.2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434.89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3.52亿元,增长13.9%。产业结构排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拉动全市GDP增长6.5个百分点。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金融业的发展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雄厚货币基础。

3.3金融发展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金融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尤其是90 年代后上升幅度更是巨大。2002年以来,相关数据( 见表2) 显示杭州各项主要的金融指标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杭州的金融业运行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存款快速攀升。200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4284.21亿元,增长26.0%,增幅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新增存款2950.87亿元,同比多增960.94亿元;二是,贷款高速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3113.30亿元,增长30.3%,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046.41亿元,同比多增1435.36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在人民币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6.6%,三是,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显著。杭州是全国金融机构种类最早最齐全的城市之一,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门类齐全,全国性金融机构的省级分支机构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均落户杭州。同时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产权交易所、评估机构等在内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也应有尽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聚集的金融机构为杭州奠定了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基础。

3.4组织领导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杭州政府和市直部门领导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意识、能力、水平综合素养都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开明的政府、开放的理念和政策,为构建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近两年,杭州市委、市政府适时作出建设“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上市、支持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对在杭银行机构支持杭州市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激励、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以及创投引导基金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政府的主导和强有力的推动,对构建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5区域影响力优势

近年来,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国际博会”、“休博会”、“动漫节”、“联合国人居奖”等光环的笼罩不仅使杭州得到国内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的公认。“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最佳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金星奖”、“2009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等,成为杭州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区域影响力的不断加大,也为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国际化进程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4、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

4.1加速金融机构聚集,形成金融产业集群

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加速金融机构的聚集,营造金融业集中优势,形成金融产业集群。针对杭州实际情况,围绕“一区两带”的规划布局,可以考虑“外请内创”。所谓“外请”是指通过借助杭州区域影响力优势、丰富的经济和金融资源、宽松的政策环境,“请入”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杭州设置分支机构,重点是外资银行和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内创”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自己的金融机构,包括省属和市属在杭金融机构,凸现总部优势。当然,无论是“请入”还是“内创”,政府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至关重要。杭州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提供购(租)房补贴,车辆购置便利,为金融就业人员买房、户口迁移及子女入学等政策鼓励,特别是对于拟将总部设立于杭州的金融机构,要加大相关便利、服务和优惠幅度,培育总部优势。

4.2加深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生命力和源动力。一是,创新观念。即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客户观念、风险观念和人才观念等;二是,创新运行环境。政府应建立宽松的金融运行环境,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由此带动金融管制的放松和放开;三是,创新产品交易。一方面积极引入包括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融资票据等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引入利率类、汇率类、股票指数类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另一方面是推进杭州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为杭州城市圈的有关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四是,创新业务。进一步开发和构建具有“新经济”特点的现代金融服务网络,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理财顾问、代客外汇买卖等“一揽子”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和产品增加值。

4.3加快市场培育,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货币市场方面,应完善经济区域内的资金划拨和票据交换系统,发展资金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特别是票据融资市场,加快基础建设,把握时机推出融资型票据试点,规范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行为等;二是,在资本市场方面,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建立适应各类企业需要的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培育资本市场的交易平台。如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逐步完善债券二级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比例,构建证券市场的“杭州板块”。积极探索“OTC”市场,促进与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接轨。做好资本市场开放准备,有序渐进地开放地方资本市场等。三是,创新市场方面,发展新型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汽车金融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4.4加强地方金融实力,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

地方金融是杭州金融业的一直重要生力军。杭州发展地方金融,可以考虑以杭州市商业银行为重要抓手,做足品牌,做大做好。一是,明确市场定位。坚持“立足地方经济、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城市居民”的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品牌优势;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并加强资本约束和充足准备,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三是,鼓励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联合重组,实施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探索金融创新。从制度、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探索金融创新,开拓客户、开辟市场;五是,尝试跨区域经营。以上海银行转为区域银行为契机,整合杭州、南京等地方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资源,建立城市商业银行联盟。

4.5加大金融生态建设,创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金融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一个平衡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优良信用环境;二是健全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创建金融稳定环境;三是创建良好金融秩序,打造“绿色”金融;四是加强信息化减少,营造金融发展的技术环境;五是实施“金融人才工程”,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唐旭.论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J].城市金融论坛,1996,(7):12-16

[2]殷德生.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倪克湖.形成金融中心的条件与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方案[J].甘肃金融,2001,(2):15-21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J].决策与信息,2003,(7),9-11

[5]冯颖洲,曲炳洋,秦浩.从统计视角看金融中心的选择[J].北京统计,2004,(3):4-5

[6]倪腾飞,孙承平. 中国城市金融中心的定位研究[J].财贸经济,2005,(2):17-22

[7]隋庶. 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1):36-44

[8]殷孟波,齐亚莉. 论政府行为杠杆机制的构造与西部资金问题的破解[J].西南金融,2004,(2):26-29

[9]周海晨.中国构建金融中心的城市间博弈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3):8-13

[10]王仁祥,石丹.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劣势分析及对策[J].武汉金融,2005(6):41-43

[11]李成,杜志斌.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J].西安金融,2007(1):34-36

[12]孙学光,董实忠,陈进. 打造南宁区域金融中心,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J]. 泛北部湾区域研究.2009(3):33-37

[13]李红坤.“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济南-青岛两极区域金融中心构建[J].山东经济,2009(3):146-15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