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单位消防档案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消防档案是公安消防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重要的资料和文献,记载着消防安全管理及单位的基本情况。对消防档案的运用,可使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和单位领导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熟悉和掌握,并通过经验的总结,和相关研究分析,及时发现新问题和新情况,并针对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不断提高消防管理工作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使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能力得到增强。
(二)消防档案能强化文物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
由于包含了和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内容,因此消防档案具体体现了文物单位对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能使消防管理力度得到提高。文物单位通过狠抓落实、周密部署,可使全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防范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将隐患管理、检查和消防巡查工作进行落实,真正实现一种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消防管理,将静止的消防档案向动态的消防管理手段转化。
(三)消防档案能考核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力度
为了真正落实消防管理工作,消防档案是每年必查的软件材料,也是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尽管在消防管理中,一些单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没有及时归档,而对单位的业绩造成了影响。特别是在发生火灾时,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要素,就是原始的记录和文件,这是界定责任人和事故责任的最好的佐证。
二、强化文物单位消防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衔接
随着文物单位办公自动化的不断升级,作为公文流转主体的电子文件,会逐渐将纸质文件取代。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将庞大数目、繁多种类的课题进行归档,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做好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衔接。部门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协调信息管理工作与消防档案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随着日益普及的电脑网络,文物单位已经实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办公方式。而电子文件的适时归档,会和信息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所以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实现信息和档案部门的合二为一,通过将二者有效衔接,达到一种良好的规模效益。未来文物单位将实现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合体,通过日常维护单位内部局域网,并设计功能模块,使电子文档直接归档于档案管理系统。其管理和操作工作,将直接由专业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以最终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三)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权限和密级进行设置
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电子文件的在线归档,这样档案部门可节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电子档案进行记录和保存。基层单位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和上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控制。并且通过加密的方式,档案管理部门为一般使用者及各级档案管理员设置权限,来归档电子文件,便于文物单位对档案目录的管理。
(四)实现消防档案信息在线服务
篇2
3.职责
3.1消防管理员负责制定档案的相关内容,并每年一次对档案规定的内容进行收集、归档、保存,若有修改变化的应告知经公司领导或审批,及时更新。
3.2办公室负责审阅,并监督各相关部门依规程执行。同时负责对文件、表单、档案内容统一保管和立卷归档工作。
3.3各部门经理、消防管理员为档案管理负责人、案卷质量审核人;监督本部门档案管理的实施工作。
3.4管理部档案员职责
3.4.1熟悉公司档案管理操作规程,掌握档案规定的具体内容,做好档案的整理装订工作,做到档案目录齐全,内容清楚,便于查找和利用;
3.4.2维护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不丢失,人员若有变动应办好移交手续;
3.4.3每年一次按时向公司档案室移交档案,办好移交手续,并将案卷目录一同移交;
3.4.4做到文件材料年年清,无积存;
3.5各部、室档案管理员(兼)负责日常档案管理工作。
4.消防管理记录
4.1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记录是反映单位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记录管理过程的有效凭证,认真填写各类记录表,是落实逐级和岗位责任制的重要手段,对规范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填表应该客观属实,并要作为消防档案内容,统一保管、备查
4.2档案管理员应根椐以下提供的消防档案样式和内容表单实事求是填写、认真整理,全面反映单位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后提交消防管理员审阅签字,并归档。
4.2.1 单位基本概况
4.2.1.2单位总平面、道路、水源示意图
4.2.1.3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确定表
4.2.1.4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4.2.1.5主要消防设施
4.2.1.6专职(义务)消防队队员名册
4.2.1.7专职(义务)消防队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4.2.1.8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4.2.1.9消防安全协议
4.2.2 培训与考核
4.2.2.1培训记录表
4.2.2.2考评细则
4.2.2.3会议记录
4.2.2.4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4.2.3日常运行管理与检查
4.2.3.1火灾情况记录
4.2.3.2消防日运行值班表
4.2.3.3楼宇消防基本情况登记表
4.2.3.4消防季检登记表
4.2.3.5消防年检登记表
4.2.3.6节前消防安全常规检查表
4.2.3.7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记录
4.2.3.8消防设施检测记录
4.2.3.9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4.2.3.10临时动火作业申请表
4.2.4演练与演习
4.2.4.1灭火预案登记表
4.2.4.2消防技能演练记录表
4.2.4.3消防演习记录表
4.2.5消防器材管理
4.2.5.1楼宇消防器材缺损情况汇总表
4.2.5.2消防器材设备台帐
4.2.5.3设备维修申请报告
5.档案袋(技术档案袋、资料袋)用于保管技术图纸、业主资料、协议档案、证照档案等。文书、图纸档案应有卷内目录和备考表,目录中的内容必须与袋中的档案相对应。证照档案的目录可直接写于档案袋封面。档案袋正面应拟写案卷标题。
5.1 立卷归档
5.1.1部门经理和消防管理员应支持档案员的资料收集工作,
5.1.2将需归档的文件材料的正本留存公司一份,管理部副本存留一份。
5.1.3在文件的形成和收集归档的过程中,应注意文件材料的规范和书写字迹的牢固持久,一般应采用A4纸张,书写材料宜使用碳素或蓝黑钢笔水(黑色水笔),不宜使用圆珠笔、纯蓝或红色钢笔水、水彩笔等;重要的传真件应尽可能索要原件,索要不到应将传真件复印,用复印件存档。
5.1.4归档整理时间:每年2月1日前整理上一年度文件材料。
5.1.5装订:永久和10年以上(含10年)定期保存的案卷,一般均应使用档案线装订成册,不用金属物装订;或采用合适的卷皮、袋、筒、盒等形式将全卷文件装封为保管单位;装订必须牢固、规范。原文件上的金属物(曲别针、大头针、订书钉等)必须拆除。
5.1.6档案大部分为纸质载体档案,若为证照、声像或数码电子档案,应在 “备注”栏别注明。
5.2照片说明的编写方法和要求:
文字说明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等六要素。
事由:照片影像所反映事件、事物的情由;
时间:事件发生或事物变化、产生的时间和拍摄时间;
地点:被摄物所在的具体地点;
人物:照片影像上主要人物的姓名、身份;
背景: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场景;
摄影者:照片的拍摄单位和拍摄人。
5.3 录像内容应加注文字说明。
篇3
一、 概述
档案信息的定义是传统的国家机构(也可以在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经过鉴定有价值的文件信息与历史一记录,还包括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数字化、电子化的具有保存意义的信息。比如政府部门颁布的一些政策法规或者统计类文件等等。丰富的档案信息,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罗列,那么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帮助甚微。必须经过一定的系统分析和统计挖掘才能真正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决策支持的作用。所以档案信息在管理方面应该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反映政府的基本职能,同时通过分析加工来实现与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的结合。总的来说,档案资源的管理应该有如下几点的基本要求:
(l)提供对存储在不同地点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和信息查询、调阅等基本的功能;
(2)决策支持的作用。一旦领导在决策的时候需要提供信息与情报的支持,应该能够很快的得到系统中全面的、有效的信息数据;
(3)数据挖掘的功能。如何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提取来及时满足需求是在档案信息管理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
(4)对不同格式的数据,如半结构化的、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信息数据都要能提供各种访问操作的功能;
(5)能够满足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充分地共享交流的需求。
二、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分布于不同档案机构的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加工,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和获取,并向社会广大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有序的动态信息空间。
档案管理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新型文件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多媒体化、管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存贮多载体化等一系列特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完善并发展了档案馆的职能,妥善解决了各种档案原件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使珍贵的档案原件能够保存得更加长久;数字档案检索系统方便、快捷,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利用要求,而且利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随时、随地实现档案的异地查找。利用网络的交互方式,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向利用者提供更加专业、更具特色的档案咨询服务,改变了档案馆信息“孤岛”的形象,改善了档案服务的落后面貌。
三、 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档案搜集、整理、保管、鉴定工作的价值实现过程,没有档案的利用也就无所谓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实现。对档案利用工作进行分析,能够反映档案基础工作各个环节的情况,同时也能反映下一步利用者的利用方向。
从编史修志、学术研究、工作查考、个人待遇、其他几个方面进行档案利用分析。
编史修志是档案利用的重头戏,利用人次多,利用档案、资料数量也多,但在档案利用中的百分比有下降的趋势,并不是编史修志的数量在减少,而是其他利用档案的数量在增加。近年来的趋势是以组织、单位编史的逐渐减少,而个人编史、个人文集和续写家谱、家人传记的却在不断增加,档案的进一步的开放,更加促进平民化的档案利用。
学术研究近年来单位个数和人次上在不断提高,其主力是各研究机构学者、各大学教师、博士、硕士、大学生等。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占到学术研究的85%,而硕士生以上又占撰写毕业论文的85%。本科生查阅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利用高峰多集中在每年的1月和7-8月的寒暑假期间,以利用命历史档案、资料居多。
编史修志和学术研究都是利用档案数量、人次较多的。有时一两个利用单位,就可使一种档案的利用数量猛增。如2003年新闻出版局编《新闻出版史》,使得革命历史、旧政权资料使用量超出近几年平均量的3倍。在利用人次上,学术研究通常是一人多次,而编史修志是两人或多人多次,其共同特点是使用档案、资料数量大,查到率高(查到率高并不是所需材料都是齐全完整的,而是所需材料面宽,跨度大,大部分利用者总会或
健全乡镇基层基础组织 推进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
――快速发展中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研究
蔡明栋
摘 要 当前,我国大量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建立健全乡镇消防工作站,全面构建网格化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将火灾隐患整改、宣传教育培训职责延伸到乡镇、社区(村)两级,从而为解决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消防社会化管理之路。
关键词 乡镇基层 基础组织 消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大量的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北京市通州区就是典型的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之一。在通州区工商部门注册的五万余家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低端粗放型企业,经济扩张期特殊的经济结构导致大量“三合一”“多合一”违章建筑、群租房的存在,加之通州区国际新城建设的稳步推进,大面积拆迁、大量拔地而起的新建工程,这些都给北京市通州区的消防安全带来了十分突出的隐患问题。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贯彻落实刘金国副部长提出的“调动一切力量深入推进清剿火患战役”的指示精神,北京市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结合国际新城建设实际,以“创新工作机制、防控关口前移”为工作理念,建立乡镇消防工作站,全面构建网格化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将火灾隐患整改、宣传教育培训职责延伸到乡镇、社区(村)两级,从而为解决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消防社会化管理之路。
一、破解难题,推陈出新,推动政府超常运作
北京市通州区面积907平方公里,人口129.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60万),距市中心15公里。作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五万余家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低端粗放型企业,经济扩张期特殊的经济结构导致大量“三合一”、“多合一”违章建筑、群租房的存在,加之北京市通州区国际新城建设的稳步推进,大面积拆迁、大量拔地而起的新建工程,也带来了十分突出的消防安全问题:一是各级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大量引资,造成许多低端产业落户,对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管缺失;二是社会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消防设施的投入较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单位员工、城乡居民、社会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消防知识匮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欠缺。北京市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13名防火监督执法人员要担负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防火监督检查及各种勤务、宣传、培训任务,警力严重不足,对于政府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义务消防队、村安全员等消防辅助人员也难以实现经常的、系统的、深入的培训指导,未建立社会化消防大格局、网格化防控体系,导致监督检查不到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北京市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党委不等不靠、审慎研判,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大力推进消防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将执法警力下沉到基层一线,建立“乡镇消防工作站”和“乡镇消防站”的构想并及时向区政府汇报,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区政府超常运作,多次召开协调会,对消防工作站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专题研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成立乡镇消防工作站及消防站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48号),对人员构成、人员管理和职能作用做出了硬性规定,在乡镇政府层面搭建支撑基层基础工作的平台;各乡镇充分认识到设立消防工作站对于加强消防监督执法、改善地区消防安全环境的重要作用,在办公地点、执法车辆、人员待遇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通州区区委区政府也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各乡镇要充分认识设立乡镇消防工作站的重要作用,发挥消防工作站效能,全面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全镇统筹,条入块、块统条、条块结合,真正把消防监督工作落到基层,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健全制度落实保障
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在综合考虑乡镇规模、人员数量、火灾形势的基础上,按照网格化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在马驹桥、台湖、宋庄、永顺、梨园、县、永乐店7个乡镇设立了消防工作站,在张家湾镇成立乡镇消防站。消防工作站由2名消防支队监督员、1名派出所消防专职民警及2至5名乡镇工作人员组成;消防站由3名消防支队干部、4名士兵、2名派出所专职民警、2至5名乡镇工作人员及所在乡镇专职消防队队员组成;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派驻干部和通州区公安分局各个派出所民警每周至少四天在消防工作站开展工作。消防工作站在消防支队、属地乡镇政府和防火安全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围绕属地乡镇中心任务和工作实际开展消防工作,解决基层“千条线穿一根针”的问题,即线跟着针走:一是全面掌握辖区情况,进行网格划分,完善业务基础工作和消防业务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分析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提出消防工作建议,为属地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二是结合辖区消防工作实际,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及属地政府部署的其他消防工作,做到一线执法、一线防范、一线宣传,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三是负责对本级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政府专职消防队及村安全员的培训指导。乡镇消防站还将乡镇义务消防队纳入管辖范围,把灭火工作与防火工作集于一体,整体运行,做到第一时间有力施救、有效控制火灾形势,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为保证消防工作站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通州区公安消防支队制定并下发了《北京市通州区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消防工作站管理规范》,对消防工作站组织建设、办公设施、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业务培训等进行了规范;建立健全乡镇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和消防工作站联席会议制度,乡镇消防安全工作会议每周一次,由消防支队派驻干部联系辖区政府主管领导组织,根据本时期消防工作的整体安排及辖区消防工作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消防工作站工作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区防火安全委员组织,主要听取各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究本地区突出火灾隐患整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总结经验、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研究表彰、奖励消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等;为工作站配发了现场执法记录仪,要求消防工作站人员对执法工作情况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从而保障了对其工作时间、工作内容、执法质量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和监督管理,并借助派出所办公平台,实现火灾隐患的及时录入和处理;积极协调区政府和属地乡镇,做好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执法车辆、饮食住宿的配置和辅助人员的配备工作,并在执法车辆上装载GPS设备,对车辆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三、整合资源,密切协同,确保良好效果
篇4
(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备保密性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信息管理机构,一般是由国家设置的,虽不属于政府机构,但是其所存放的档案主要用于为国家各类机关提供档案管理和信息支持。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是履行期参与社会事务管理职责,涉及教、科、文、卫等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各个行业的机密文件的保存,因而具备保密性,需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相关机密文件的泄露。
(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出资设置的具有公益性的组织,保存的各类文件档案,是对社会各类行业的信息收集汇总,这些信息因为无法让社会市场自动参与资源调配,所以,需要借用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这些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性质,无条件给国家机构和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查询、咨询和借阅等服务,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虽然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受到领导们的足够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致使广大领导者更加偏重于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而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经济发展历程中,对于档案管理与经济建设的相关性没有得到切实的理论认识,致使现代社会经济建设者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没有形成完全的重视意识。
(二)档案管理人才缺乏
档案管理具备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专业的且有丰富经验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才能够促使档案管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但是,档案管理的人员设置现状却出现人才流动性大,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月月有变动,年年有更新,导致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导致档案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室人员岗位职责、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监督制度和安全与消防制度等等,总体的档案管理制度的下属各分支制度都必须要有明文的规定,并进行细节化的探索和相应的责任落实,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起步晚,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档案监督制度没有建立健全。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认识
转变思想认识,并不是说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这方面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和偏颇,而是指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细微的差距,所以,需要转变思想认识,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首先,要转变领导者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能够更加重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够从政策上给予相关的支持,做出正确的符合事业单位整体利益和整个社会整理利益的战略决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做好档案管理的各类制度建设,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客观环境。
其次,要转变整个社会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思想认识,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社会监督力度。要转变整个社会的思想认识,最重要的是需要国家能够尽可能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支持,从宏观上带领大家关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事业,同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报纸报刊、电视媒体等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宣传。
(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
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巧、档案修复技巧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能够有更高层次地提高。
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专业的分工,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有序地工作,与此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空间,并做好离职人员的工作交接管理。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室人员岗位职责、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监督制度和安全与消防制度等相关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能够档案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需要更新的要及时更新,需要删除的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后才能删除销毁,要做好安全设施建设,防止档案的丢失和盗窃,重点做好内部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促使档案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
四、总结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其保密性和社会服务性的特征,有必要进行现状的探索和改善措施的探索,以顺应时展的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消防档案是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各个方面工作的详细记录,是单位消防工作实际状况的真实反映,也是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有效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一道屏障,更是上级对单位落实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考核考评中的一大重要依据,是确保文物古建筑安全、提升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保证。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健全消防档案是文物保护单位之必然简单加以阐述,以望对同仁有所启发。
一、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健全消防档案的必要性
文物保护单位所保护的文物古建筑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的宝贵历史资料,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古往今来,我国大量的文物古建筑毁灭无存的历史事实证明,火灾是文物古建筑的大敌,尤其对于木结构的建筑来说,火灾的危害是毁灭性的。根据2014 年的统计,全国的123 座历史文化名城、252 个名镇、276 个名村、8630 家文物保护单位,3744 个古村寨,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2009 年以来,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43 起,仅2014 年发生重大文物古建火灾事故10 起,比如2014 年1 月11 日凌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有1300 年历史的古城核心区变成废墟,烧毁242 栋房屋,古城历史风貌严重破坏,部分文物建筑也不同程度受损,财产损失上亿。2014 年3 月31 日,山西千年古刹圆智寺发生火灾,一场大火将距今千年的唐代古刹圆智寺千佛殿的屋顶几近烧毁,殿内壁画也有些许脱落,大火燃烧1 个多小时才被当地消防部门熄灭。最近一次古建筑火灾发生在2015年1 月3 日凌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南诏镇拱辰楼发生火灾,拱辰楼木构部分基本烧毁,烧毁面积约765 平方米,拥有600 多年历史的古城拱辰楼,在一场大火中化为废墟。这些火灾事故均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和影响,火灾频发严重危及文物古建筑安全,已成为目前文物安全中“第一大险情”。而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是保障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工作,是做好消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消防档案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故此,建好消防档案非常必要。
二、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是法律法规赋予文物保护单位的一项义务
目前,在消防安全法规体系中,有关健全消防档案的条款见于《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法规中,即:2009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新《消防法》第十七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特别是公安部61 号令,2002 年5 月1 日开始实施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第八章专门把消防档案作为独立的一章,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统一保管、备查”,并对消防档案包括的具体内容、收集范围、归档要求等作了详细的明确规定。同时,地方消防部门也组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单位消防档案建档类别作了详细的规定。综上所述,健全消防档案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文物保护单位的一项义务,必须将它作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好管好。
三、健全消防档案是文物保护单位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本文所谈的消防档案是指根据公安部第61 号令规定建立的消防专业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建立消防档案是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能督促单位领导干部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牢固树立“损害文物安全罪不可赦”的理念,时时刻刻、随时随地抓消防安全,履行好消防安全职责,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运用消防档案,便于单位领导、消防管理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熟悉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通过查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指导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如:在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五一”“十一”“冬春防”等特殊时期,单位领导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及时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火方案、灭火处置预案,下发做好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从上至下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强化全员消防安全责任防范意识;安排好昼夜人员值班,组织各部门联查,落实消防巡查、检查、隐患整改工作措施等。以及为了避免因雷击造成火灾事故,在进入雷雨季节前,及时做好避雷检测工作,雷雨天气及时切断所有用电设施电源;为了防止因用火、用电不慎发生火灾事故,各用火、用电部位设专人负责,将人名单上墙;进入各寺庙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场地用电设专人管理;各寺庙作为“专题展”展览场地的殿堂,在陈展、布展前对殿堂内的装饰品幡条等进行阻燃处理;在冬春季防火期间,各寺庙清理防火隔离带,寺庙内、外重点部位设专职防火员、制高点设瞭望哨死看死守。强化制度制定到位、人员执行到位、岗位值守到位、巡查检查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夯实各时期安全防线,切实预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增强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四、消防档案是考核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的原始依据
消防档案内容直接反映了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履职情况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时时刻刻都在做,只有将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运作过程通过档案的文字图片以及台账的表格和簿册来进行详细反映,才能再现消防安全工作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对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评价中,仅仅靠现场是不能够完整地反映出来的,只能由消防档案和现场相结合来反映。如:为了督导本单位消防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公安消防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经常对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督查,年底进行考核考评,消防档案是每年必查的软件材料,借助档案资料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来评价单位抓消防安全工作力度的大小是每年度主要的检查方式。特别是在火灾事故调查中,消防档案是最重要的原始依据之一,也是责任认定最有力的依据。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调查手段之一就是查阅消防档案资料,通过查阅档案中的历史记录,了解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单位负责人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相关原始记载的文件、各种记录、当事人的签字、照片等等,都是法律认责证据的基本要素,为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责任的界定提供依据。在很多火灾事故的调查中,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因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记载而被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乃至法律责任的例子屡见不鲜。同时,它也是考核专、兼职防火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情况,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依据。
五、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是实现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消防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文物古建筑安全无事故。随着社会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问题关注程度的提高,各单位都加强了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并逐步使之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而建立规范的消防档案在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也愈显突出。通过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制度,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与单位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可以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进而有针对地制定各类规范、具体、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表格和簿册,并促使各级管理者按照既定要求落实,最终实现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如:以建立消防设施台账为例,在建立时,不仅要有消防设施编号、具置、消防管理责任人,还要有设备检查表,包括检查日期、检查情况、检查人员、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等。在实际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其实就是消防设施“三定一表”工作法,即:对单位的所有建筑消防设施实行定编号、定位置、定责任人员和在设备上悬挂放置检查表的工作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迫使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一环扣一环认认真真地去落实消防设施检查和管理工作,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只有建好、管好消防档案,才有利于强化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单位消防档案,是推进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行为,提升单位消防管理水平,实现单位消防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建好管好消防档案,充分发挥消防档案在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力度,有效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单位的整体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古老神奇的文物古建筑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篇6
一、工程建设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石油开发中心成立时间晚,又经历了跨跃式发展,产量逐年攀升,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管理逐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也逐渐加大,于2008年根据实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立了档案室,可以说档案管理工作是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成立之初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1.重工程建设,轻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石油开发中心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为使工程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往往更注重工程的有形建设,忽视档案资料的作用,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淡薄,没有把工程档案管理纳入日常工程建设管理中,特别是在施工阶段面临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等情况下,只重视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资金的控制,而忽视了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编等工作。
2.档案归档不及时,质量存在缺陷
中心建设参建单位多,且工期长、人员变动大,因此各单位对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也未及时收集和妥善保管,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不能同步进行,历史欠账很多,很多工程根本没有档案。这些现象导致工程档案不能真实地反映现状和不能发挥应有的依据及凭证作用,给日后的维护和利用带来困难等问题。
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档案室属于起立时间较晚的部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几乎为零,归档标准、归档范围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流程及实用的约束机制,造成执行不到位,档案资料不能按规定及时移交和定期整理归档。
4.重纸质文件归档,轻电子归档
一直以来,有个误区档案就是收集工程建设过程的纸制资料进行归档,没有必要要求电子文档归档,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档案未同步管理。
5.利用档案意识差,档案利用率低
往往归档的档案只是放在那里,遇到问题也没有单位或部门想到利用档案。工程档案信息未实现共享,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二、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石油开发中心档案室成立伊始,就把制度建设放在重中之重。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同,结合中心工程建设情况实际,从头开始,完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适用、可操作性强的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制度,对组织体系、职责、考核,以及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移交等流程都进行明确规定,实现档案管理规范统一、有章可循。
2.实施同步跟踪管理,做好过程控制
项目管理部门往往不懂档案管理,不知道项目档案的组织管理、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保管要求等,等到工程项目要竣工验收,才知道项目档案还有整理要求,需要专业的项目档案验收,这时往往积累了很多工作需要处理,要做很多无用功。因此,为实现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和案卷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需做好工程档案提前介入、过程控制、同步跟踪、事后把关,使其渗透于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环节中。
3.纸制与电子档案同步管理,改变存储和利用方式
开发一套既能迅速地完成目录输入、修改、打印,又能准确、快速地进行数据审核、转储、查询、统计等操作的档案管理软件。要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开发重要档案全息数据库,实现重要档案的全息机检,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工程建设管理服务。石油开发中心目前所有工程档案已实现PDF与纸制文件同步归档,没有对应电子文件的工程档案一律不予接收。而电子档案在档案利用过程也逐渐发挥了应有作用,节约人力,方便快捷。今后档案管理也会更加重视电子档案的作用,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实现档案资源的存储数字化,彻底改变存储和利用方式,让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4.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充分发挥档案作用
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而通过利用档案体现档案的作用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工程参建单位技术、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设计及施工组织的情况最了解,大量的档案产生于他们手中,他们也是今后利用档案的主体。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就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每当工程技术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他们都会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工程档案的完整性,真正让档案从工程建设中来,再服务于工程建设中去,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5.推行信息化集成系统,提升安全级别
档案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无外乎外部安全管理和内部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外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门、窗、空气质量的安全管理工作,内部安全管理包括:工作环境(人身健康),库房空气质量(防尘、防虫)、温湿度变化(防潮、防高温)、安全防护(防盗、防鼠)、消防安全(防火)、用电安全防护等。石油开发中心档案馆注重硬件建设,建成一个具有库房温湿度数据监测、自动采集,新风、回风杀菌、过滤与控制系统,安全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即门禁控制系统、用电安全监控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多功能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安全、高效、可靠、经济、节能、环保,很好的解决了恒温恒湿、安全防护、消防灭火、用电安全等管理过程中诸多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库藏档案材料安全级别,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安全、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标志着档案馆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节能低碳集成管理模式发展。
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要做到专职和专业。专职,是指档案管理人员要单独定岗定编定职能,上级部门要从资金、材料、硬件投入等方面给予保证,确保整个工作有较好的延续性;专业,就是要明确档案管理员既要管、更要理,档案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法律、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决不是某些人认为的那种“只要是把接收到的东西全都看住了就行”,要体现出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为此,要派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做到高起点、严要求,以利于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首先是档案业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对工程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有明确的认识,又懂得工程施工流程,从而更有利于归档工作的开展。其次对工程技术、参建单位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他们掌握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
篇7
2 医院档案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档案的安全保管及险情处置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院整体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资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料,一旦毁损,很难补救。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迅速消除突发灾害事件对重要档案造成的损害,提高工作人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加强各部门对各种险情的应急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达到处置得当,减少损失,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为目的,就必须根据本单位实际,编制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3 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省、市档案局的《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及医院各项应急管理规定,并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从而做到有法可依,科学实际。
4 工作原则
4.1 以人为本,档案优先的原则。档案是历史真实的记录,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档案的影响。
4.2 主动预防的原则。应急预案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加强学习和宣传,增强安全意识。
4.3 完善工作机制和防范手段。实行全院一盘棋,全科一盘棋,强化分工与协作,层层分工,各负其责,落实定期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5 应急突发事件种类及范围
编制应急预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类突发事件,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5.1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引起的,如洪水、台风、暴雨、地震等。
5.2 人为灾害。主要是因人而引发的。一是安全事故,由于安全防范不当引发的,如插座电路引发火灾、设备老化导致的不安全因素等;二是各种人为破坏,如恐怖事件、蓄意纵火、偷盗、爆炸等。
6 健全领导机构,承担职责
领导机构主要是指要成立相应的档案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档案抢险救灾队伍。领导小组职责是:
6.1 负责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档案保存安全事宜。
6.2 负责制定单位应急预案。
6.3 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加强宣传和教育。
6.4 负责发生突发事件时,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6.5 做好处理中的报告、统计工作。
7 应急队伍的建设
在应急预案中,要制定一整完整的应急指挥体系,一旦发生应急事件,根据事件性质,各应急队伍能听从指挥,及时主动地赶赴场参与。应急队伍主要包括火灾应急救援人员,档案工作人员,伤员抢救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安保人员等。平时,还要根据预案要求,经常组织桌面推演或实兵演练。可以使各队伍能在紧急情况下,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采取最有效行动消除对档案、资料的威胁,保护、抢救好档案、资料。
8 强化预防备灾工作
8.1 建立灾情预警联络系统。指定安全责任人,负责与公安消防、水文、气象、地震、人防等部门联系,建立有关突发性重大事件报告制度。档案室列入医院重点安全管理部门,及时沟通信息,按要求做好灾情预警工作。
8.2 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不仅要与医院内的应急队伍配合外,还要加强与公安、消防、武警之间的联动,以确保处置及时有效,保障档案安全。
8.3 完善抢险救灾的日常训练工作。做好科室人员救灾能力的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使所有人员均熟悉自己的抢险岗位、职责、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抢救迅速。
8.4 办公室要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给。消防器具应每年检查(更换)一次,并与相关处室配合,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档案室均应配备钥匙两套,一套由库房管理人员使用,一套由办公室主任保管以备急用。
8.5 建立档案安全检查制度。特别是要制定日常检查制度,落实到人。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树立预防重于抢险的思想。库房管理人员应对档案室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巡视。
9 应急处置程序
9.1 预案启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通知领导小组和救援队伍,及时出现场,指挥扑救工作。启动预案后要及时上报卫生局等相关领导部门。
9.2 处置程序。根据现场情况,及时作出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按照预先的应急计划实施救援。
9.3 善后处理。应全面客观核实受灾情况,保证灾情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全面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做好转移后档案的保管工作。
10 奖励和惩处
档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参与处置的人员要反应迅速,各司其责,处置得当,行动有序。对在抢险救灾中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反之,对、消极冷漠、贻误战机、不听指挥者给予处分,对有关事故主要责任人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政令畅通。
总之,编制医院档案工作的应急预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单位档案保管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防范,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意识。同时,还要采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预警能力,把不安全因素尽量消灭于萌芽中,全面提高医院档案室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玉霞,《医院档案管理的体会》,《医学信息》,2006年第12期。
篇8
1.1 易燃物品引发火灾
在大部分的商店、超市、商场中,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大量易燃物品的存在,如棉、毛、麻、塑料、橡胶、丝等易燃材料制成的物质。还有一些精美的装修材料,也存在易燃的情况,并且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即使火灾形势较小,也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伤害。
1.2 人们消防意识薄弱
生活中的各种电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面对电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大多数的人对用电存在的的安全隐患并没有太重视,也不怎么会用消防安全设施。特别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城市中,一个烟头就可能引发一场大的火灾事故。而一旦出现火灾,就算是消防措施都具备,由于大多数人们不会使用消防设施,不能及时控制火势,也会发生重大的伤亡事件。
2 火灾事故原因调查的现状及困境
2.1 火灾事故现场调查设备不足
在对火灾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时,现场勘查、痕迹分析等设备是调查工作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准确度、科学性。分析以往发生的火灾事故情况来看,发现电气是引发火灾的最主要因素,而纵观当前我国的火灾调查设备的情况来看,发现全国只有少部分地区配备了较为齐全的电气火灾调查设备。
由于痕迹鉴定的经费无法落实等因素,导致火灾现场勘查设备的缺乏,很多痕迹无法再勘察现场分析,严重拖延了调查工作的进展,错过最佳的调查时机,甚至会引发调查工作的中止。很大一部分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者,在火灾调查中只是凭借经验和主观办事,导致火灾起因分析不完善、责任划分不清晰。设备的缺乏导致整个调查工作短时间难以结案,事故责任人难以得到相关刑事和民事追究,降低了公安消防机构的事故调查效率,有损相关行政管理单位的形象。
2.2 火灾事故的调查手段较为单一
由于从事火灾事故调查单位的设备有限等原因,导致火灾的调查手段相对较少,整个取证工作重人证轻物证。另外有些消防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的火灾调查人员,难以应付不同的火灾情况,在调查环节中针对火灾现场的分析缺乏科学性,加之火灾现场破坏性大,导致勘察工作难度加大。而不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要想在火灾现场找到有效的物证难上加难,加之物证收集工作需要进行专业分析鉴定,难以进行一时决断。并且考虑到火灾调查的利害关系,在人证方面的可信度需要认真分析。由于人证的易于翻供的特点,在客观性方面比物证有一定差距。
2.3 火灾调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
据调查发现,有一些消防部门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多为兼职或分工于事故调查工作,并没有专业、系统的火灾事故调查能力和相关知识。这些人员在大火起因、火灾责任等方面呈现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影响,通过主观经验进行判断,随意性较大,在人证、物证方面缺乏有理性证据。同时为避免火灾原因引发当事人的不满,对于可能的民事索赔不出具具体的法律文书,而是选择一拖再拖的方式处理。另外,在认定火灾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难以保证火灾事故调查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影响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消防机构的形象。
2.4 火灾损失核定工作难以把握
由于火灾很多时候会涉及到赔偿方面的问题,导致在核算损失中很容易受到受灾户主观方面的影响,出现故意多算、谎报现象突出。加之很多时候火灾现场破坏严重,对于被烧毁的物品的统计和核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火灾调查工作的难度,给原本就紧缺的调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和负担。由于火灾现场的情况千差万别,烧毁的财物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的价格庞杂、繁琐,且很多时候由于财物的市场价格处于波动状态,给损失的核定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变数。
2.5 火灾调查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材料
在火灾调查过程中,由于可以使用的教材较少且不统一、更新较慢的原因,导致很多理论无法进行及时更新,造成整个教材和知识应用的可操作性较差,明显滞后于现阶段的工作需求。因此调查过程中需要及时掌握材料的精确性,避免因为主观臆断影响整个火灾判断的正确性和客观性。
3 改进的建议与措施
3.1 加大设备投入力度
各级各类部门都应当正视:当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装备上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的装备不能说很先进,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研发的方式,促进装备更新换代,这需要相关单位增加火调装备的资金支持,以完善当前的火灾事故调查设备。
3.2 加强火灾调查人员的专业培训
火灾调查工作在实际中,往往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在一片废墟中寻找发生火灾的原因,可想而知其专业人员的工作技术含量之高。火调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只有以强烈的责任心去工作,才能真正使火调工作取得效果。
火灾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为了应对当前火调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通过持续不断地引进人才来改善这一状况。虽然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尚显稚嫩,但是其具备专业知识,只要多锻炼增加经验,就能获得较快的成长。
3.3 建立和完善火灾档案管理制度
消防部门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火灾档案管理制度,火灾档案是火灾事故原始资料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火灾原因认定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的相关单位的火灾档案管理中,大部分依然是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这就导致火灾档案的长期存放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对于相关人员的资料查询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完善、先进的火灾档案管理制度,能对火灾档案进行编制归档,做到有迹可循,找出消防监督中的薄弱环节,并予以改善,充分发挥火灾档案管理最大作用。因此,当前单位应当改革档案火灾档案管理技术,引入电子化存档技术,既方便档案的存储,又方便档案的查询。
3.4 加强对火灾调查的宣传力度
加强火灾调查的重视必须从加强教育开始,使火调工作能够充分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不再对火调工作与消防工作区别对待。从各级各类政府直到消防的基层单位,都应该加强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火调工作绝对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要使他们明确火调工作的意义,是为了累计数据、调查原因,以便制定相关政策、开展相关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另外,大部分时间火灾调查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配合,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相关单位在进行火灾培训的时候,也应当将火灾调查的相关知识内容也加入,鼓励和动员群众积极配合火灾调查人员的工作,这样能够利人利己,共同为火灾的防范工作出一份力。
4 结束语
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工作的展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火灾防范的重视,完善责任追究,推动消防宣传教育,促进消防监督理念、方法的转变,推动当前消防工作的科学、有效的推进。
参考文献
篇9
1.加强统一管理。要加强档案管理的统一性,不能过于分散。在医院档案管理的以往工作中往往没有明确统一的管理制度,这让医院档案管理显得过于散乱,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并且增加了档案丢失的几率。医院领导已经对重视档案管理,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一套详细完整的管理制度,并且制定违反规定的处理措施,这样可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档案管理出现遗失的风险。
2.完善档案提取制度。过去医院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高导致出现很多陋习,其中典型的就是档案提取并没有一个法规制度,造成医生随意提取档案,造成档案破损或遗失,给医院带来严重的损失,另外如果病患需要提取档案还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引起冲突。医院领导要完善档案提取的制度,规定统一的提取程序,向上级递交申请或取得签字之后才可以进行档案提取,并在提取的时候签上提取人的名字,做好记录。
二、不断更新档案管理设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量的增大,医院档案管理设备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医院应该及时进行档案管理设备的更新。在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状态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设备运行的最佳状态。
1.加大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保证设备的完善是档案管理改进措施中的关键,医院领导要注意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例如,加大安全设备,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及时更换过期灭火器等,做好发生火灾的准备,最大程度将档案损失降至最低。另外空调设备、防潮设备、驱虫设备等都需要不断完善。
2.利用网络技术完善档案管理。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可以利用网络的高度发达进行档案的完善。利用云技术将档案进行网络云端的备份,这种技术不会受到占用本地内存,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可以连接网络就可以查看这些档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安全。
篇10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事业单位中缺乏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无据可循,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不够明确,归档工作不能按照规定进行,保存管理等杂乱无章[1],严重影响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效果。有些事业单位即使有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有效落实,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执行力度不够,档案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不强。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的信息处理效率,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中。但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讲,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被科学合理的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依旧是人工操作,错误率比较高。同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地点也比较简陋,档案室建设陈旧落后,办公环境差,缺少档案管理的保护措施,对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是影响档案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于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关注程度不足,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一些工作人员甚至没有接受到专业的教育培训,对于档案管理的知识了解不多。工作中存在着消极散漫,应付了事的现象,档案管理的效率大为降低。同时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不强,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使得当管理稳定性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1、提高认识,健全档案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高效、科学的发展就需要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这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档案工作列入到领导议事日程和单位发展规划、计划管理及科技、教学管理中。档案工作明确以一位单位的领导分管,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问题。建立与单位工作相适应的综合档案资料管理机构,是直属的独立职能部门。单位各种载体的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档案管理机构需要发挥自己的监督指导作用,形成单位档案管理网络。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列入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纳入有关工作程序并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之一。文件形成单位实行予立卷制度。制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建立档案的接收整理、修改补充、保管、 借阅、统计、保密、鉴定、销毁、库房管理等制度。[2]
2、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
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现阶段已经有很多事业单位对现代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了重视程度,并在积极的创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实现人工到计算机操作的转变,提高管理效率的提升。配备复印设备,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进行检索、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等工作,采用缩微复制技术管理或保管档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咨询服务。积极开展档案的宣传工作,配合单位中心工作举办展览陈列等。
3、努力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根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需要,配备档案专职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识水平的人员占档案管理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名为档案专业毕业。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占30%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名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受过档案专业培训的人员达到90%以上。档案管理人员在职称及福利上享受与科技管理人员同等待遇。档案人员做到热情主动、及时提供档案信息变被动为主动服务。
4、优化事业单位档案室的建立
事业单位需要对档案管理室进行优化建设,有适应工作需要的档案专用库房办公室和阅览室,保证档案管理室的干净、整洁,有符合标准的档案装具和必要的设备,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给水、排水以及雨水管不应该从档案室穿越,档案室内不能设置消防栓。档案室应避免日光的直射,使用人工照明时需要选择防爆灯,避免长时间用电发生火灾。同时,还需要保证档案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档案库房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4℃-24℃,湿度在45%-60%[3],并安装湿度测量仪器,随时掌握湿度变化,并进行调节。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事业单位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优化事业单位档案室的建立,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促进档案管理效率以及效果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篇11
一、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的要求和特点
(一)坚持“谁形成谁负责”的收集归档原则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中指出:“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构件及设备供应单位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完成各自职责范围或合同规定的竣工文件编制和项目文件整理、归档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形成的材料由建设单位归档,设计单位形成的材料由设计单位归档,施工单位形成的材料由施工单位归档,监理单位形成的资料由监理单位归档。由于基建档案是在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各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是项目文件的形成者,由形成单位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能够确保建设项目文件内在有机联系的本质特性。因此,明确划分基建档案收集归档责任,坚持“l形成谁负责”的归档原则,是保证基建档案齐全、完整、成套归档的基础。
(二)形成来源具有广泛性
基建项目从提出项目建议书至工程全面竣工验收,需经历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立项、办理征地手续、测量勘察、设计招投标、编制设计文件、建设规划申报、施工图报审、监理招投标、施工招投标、办理开工手续、施工、工程报竣、监理单位组织竣工预验、工程档案预验收、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工程竣工17个环节,归档的材料有红头文件、图纸、会议纪要、招投标文件、合同、证书及照片等;项目工程由审批、城建、勘察、设计、消防、施工、监理、安装等部门共同参与完成,整个建设过程周期长,参与部门多,专业性强,材料来源广泛。
(三)收集归档工作具有阶段性
基建档案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收集归档的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设计任务书、选址、投资计划、上级下达的基建计划、追加投资请示、批复、征地、报建、工程合同、协议。二是设计阶段,收集归档的文件有工程勘察、设计的图样、说明书、计算书、工程概算书等。三是施工阶段,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工艺规程和标准、原材料及预制件的合格证、检验记录、各种施工记录、施工技术总结等文件的收集归档。四是竣工验收阶段,收集归档的文件有竣工报告、各种竣工图、竣工验收记录、说明书、工程决算、总结等。五是使用维护阶段,收集归档的文件有改造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文件等。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形成的基建档案材料不同,其收集归档的侧重点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前期准备和设计阶段,要注重文件和图纸终稿的收集和保存;施工阶段要注重随时收集和补充多部门参与的文件和资料;竣工验收阶段要注重整改验收资料的收集;使用维护阶段要注重改造施工图纸的收集和归档。
二、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参与部门多,导致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难度加大
完整的基本建设项目文件不仅要涵盖工程项目工作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计划、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管理、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固有的基建程序,而且还应详细、真实地反映、记录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参与归档的单位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参与部门多,参与归档的部门也多,好多文件需几个单位很多部门协同完成,并且参与施工的单位均为驻场机构,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就撤离了,人员流动性较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收集、补充不及时,有可能会给后期的归档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在所有参与部门中有任何一个单位出现项目文件收集的缺失,都会造成归档文件的不齐全。
(二)建设周期长,影响基本建设项目文件归档的完整性
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直至竣工,建设周期一般是3至5年,项目文件的收集也需要3至5年,与项目建设同步开展文件收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很多建设单位的基建档案管理员并没有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文件形成过程也不是很了解,更做不到同步收集,因此,更做不到同步收集,因此,对收集不完整、缺失的文件不能及时发现进行收集补充,等到工程竣工验收审核时,才发现材料不全,这个时候再去协调相关部门补充,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很多形成的文件资料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收集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少归、漏归的现象。如建筑图纸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变化,如档案管理员不及时跟进,最终版图纸就很有可能漏归,造成档案材料的不准确,影响档案利用的价值;在成套的招投标文件中,评标报告与中标通知不同时形成,因时间间隔较长,经常会出现《中标通知书》没有被装订到《评标报告》中的情况。
(三)基建项目的专业性较强,收集归档工作的规范性有待提升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涉及地质、气象、环保、建筑、结构、给排水、供变电、采暖、空调、电信、自动控制、消防等多个专业领域,这些专业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基建档案专业内容的复杂性。如果收集人员不熟悉基建工程专业知识和项目运作程序,就不知道哪些材料应该收集,哪个阶段要收集,进而导致漏归现象的发生。同时,大多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对建筑学专业知识缺乏、对基建文件的归档特性不熟悉,最终导致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对基建档案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只能简单地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开展收集工作。但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所列出的归档文件条款也比较笼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档案人员对基建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充分,就极有可能造成项目文件的错归、漏归。例如,在上述规程中列出的《支付款请示件》一般包括建设单位请示件、施工单位进度申请、项目管理单位工程费用审批单、监理单位工程支付证书,由于没有完全罗列出全部文件,加上部分档案人员判断不准确,在文件收集工作中经常出现错归、漏归的现象。
三、完善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的措施
(一)提升参建单位领导基建档案意识,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针对基建档案收集参与部门多,文件收集难的问题,一要提高参建单位领导对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参建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是提高参建全体人员档案意识的前提,只有参建单位领导重视基建档案工作,认识基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基建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二要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在单位《基建档案管理办法》中细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员的职责,在制度里明确规定各参建单位必须配备基建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并参与基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档案收集的监督和惩罚奖励机制,同时建立监理挝缓褪┕ぷ艹邪单位对建设单位档案收集的监督和惩罚奖励机制、建立基建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员年度考核挂钩制度,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提高全体人员的档案意识,缓解参与部门多导致的收集难的问题。
(二)建立分阶段收集归档流程,提高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针对建设周期长,影响基本建设项目文件归档的完整性的问题,一是分阶段收集归档基建项目形成的材料。针对基建项目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对在建设过程中每个阶段形成的材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发现不规范的材料立即退回整改、缺失的材料及时补充,解决几年后项目竣工时才发现缺失,却因时间过久而找不到相关人员和部门弥补的问题。二是提升档案管理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干好基建档案管理事业的思想基础和必备素质。只有基建档案管理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各项档案管理规定,严格认真地收集每一阶段形成的基本建设项目文件,耐心细致地审核整理每一份档案,才能保证《评标报告》中不缺少《中标通知书》,基建档案的完整性才有保证。
(三)提升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加强收集归档工作的规范性
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档案法律法规、基建档案专业知识、建筑学专业知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才能满足基建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才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基建档案管理员还要熟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熟练操作和应用Word、Excel、PDF、ACDsee、Adobe Acrobat软件。只有这样,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才能科学规范地收集整理好基建档案,做好基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基建档案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12
一、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特点
一个建设项目通常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策划与设计阶段、报建报批阶段、建设施工阶段、销售阶段与物业管理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涉及到大量的文件材料,细微的疏忽都有可能为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在报建报批过程中,许多政府批件都是相互关联的,如丢失损坏,补办周期少则三天,多则一个月甚至更长。由此可能导致下一个环节的审批延迟、工程整体施工周期延长,造成施工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要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建立详细的存档记录尤为重要。可以说工程档案是建设单位开发策划的前提,文明施工的保障,后续管理服务的依据。
单一独立性,即一个单项工程竣工档案的整体性。这是工程档案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真实性,工程档案是该项工程实体的一面镜子似的真实写照。因为工程档案材料是与该工程建设同步形成的,是该工程报批、施工、竣工过程的原始记录,与工程实体完全一致,单从档案材料就可以求和工程质量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实用性,工程档案是该工程最原始的记录,所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即实际性。通过档案,可以全面考核工程建设工作,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工程档案资料的内容
1、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综合性立项文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及前期工作通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调查资料及项目评估研究等材料;项目的方案设计与策划文件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然条件地震调查、建设用地钉桩通知单、地形测量和拨地测量成果报告、申报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设计图纸和说明、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及审查意见,规划、消防、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审批文件等资料;报建报批资料: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申报文件、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批复文件或年度计划项目表、规划审批申报表及报送的文件和图纸、建设工程开工审查表、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等资料;还有工程有关的照片、录像、录音、光盘等。
2、施工文件
土建工程: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材料代用单、经济签证、工程定位测量记录等。施工用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成品及零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试验资料;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及试验报告;土工试验;商品混凝土质量证明书、配合比及技术交底;建筑结构安全和功能检验抽查、检测记录。基础、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技术复核、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事故处理记录。基础、主体工程结构验收记录;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等设备安装工程: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及材料代用单等文件。施工方案:建筑工程用材料证质量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管道、阀门强度测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相关试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竣工验收文件
竣工总结、竣工验收: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抽查、施工现场管理检查记录;竣工验收移交证明书;竣工验收监督通知意见书;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及质量保修书;竣工备案表、决算书。
4、竣工图
总平面布置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结构工程竣工图;装饰工程竣工图;给水、排水工程竣工图;强电弱电工程竣工图;室外各种管线竣工图;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等。
三、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工程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性管理等突出问题,主要有:
1、意识不到位。工程档案是建设项目的历史记录,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稽查、审计、监督、管理、验收以及维护的重要依据。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环节较多,因此产生的档案数量与载体类型也多。如何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对整个建设项目来说举足轻重。
2、能力不到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建筑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有的建设单位将利润点低的项目进行多重转包;很多建筑公司为降低人工成本,根据自身业务需求临时雇人。由此,造成档案文件材料损毁或遗失,难以补救。普遍存在档案管理薄弱、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缺乏、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懂工程的不懂档案、懂档案的又不懂工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建设单位根本就不配备档案管理人员。
3、管理模式不到位。缺乏先进的、严谨的管理模式,没有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整个项目建设管理中,职责分工不明确。虽然很多建设单位配备了档案管理人员,设立了档案室,但仍然采用原始、单一的管理模式。从计算机设备、档案管理软件以及管理模式上远远达不到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档案信息化管理明显落后。
四、加强工程档案管理的建议
基于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建设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提高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制度。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加强档案宣传力度。明确档案管理在公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针对项目特点将工程前期策划、建设过程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均纳入档案管理范畴。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收集积累、保存利用以及移交归档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实行专人专责。对于缺漏的重要文件材料要件要及时补救,做到不漏掉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积极处理。档案交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同时完善借阅和归还制度,跟
踪建设工程的全过程。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基于工程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及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实行专人负责制。在项目审批、施工、验收阶段均有专人监督,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对考核优秀的人员适当给予奖励,稳定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3、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及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实施工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重要的审批件和图纸既要进行纸质档案归档保管,又要实行电子档案归档保管机制,同时保证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编号的对应统一,部分工程档案还需要保存视频和影音资料。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领域。
4、建立统筹管理体系。由于工程档案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业务环节比较复杂,要求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统筹安排,实行网络化管理。项目立项后首先要考虑文件材料的编制工作,要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项目开工后,要明确文件编制的有关要求,并提供给施工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档案的跟踪收集和及时归档,建立档案室、项目档案科、施工档案管理人员三级档案管理体系;在项目验收时,要做好档案的交接和验收,不能有缺项、漏项,真正做到:工程立项、开工与文件编制工作同步,施工进度与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项目竣工与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同步;项目验收与档案接收同步。
5、做好收尾阶段档案文件材料的备案和审核工作。工程收尾并不等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结束,要及时对工程各阶段的文件材件进行整理、备案和审核,该移交的移交,该归档的归档,做好短期、长期和永久档案的分类和整理工作,方便相关后续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工程建设积累必要的资料和经验。
结语
建筑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管理体制必将渐进改革,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也会涌现新情况,同时也存有较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应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经验的态度,充分发扬已有的优势,部门和企业应重视加强建筑工程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完善,不断总结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经验,使建筑工程档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篇13
1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
档案是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管理、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它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如一些企事业档案记录了企事业发展创新成果、企事业经营整体状况,所以,企事业在人事安排、经济决策中都要以档案为依据来进行战略部署,以促进企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可以说,做好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工作,维护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任务,是提高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键,也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形成范围非常广,档案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资料和实物等,都有可能是档案载体。在新形势下,随着企事业单位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数量也与日俱多,档案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但是,许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始终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如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收集、归档和利用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档案规范化管理之路。
2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途径
2.1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态度决定行动,提高档案管理意识,是做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事业单位要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树立“人人有责”的档案管理思想,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工作计划,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各类档案分类、整理、归档要求和标准,从档案搜集到保管建立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要求有关部门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然后,成立专职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实行岗位责任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以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进而提高单位档案管理和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在单位内部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宣传教育,营造重视档案管理的氛围,使单位职工充分认识到档案及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为档案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
2.2 完善档案管理设施,提高档案技术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技术落后,是企事业单位在档案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因此,企事业单位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档案管理设施建设,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来,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这就要求企事业单位强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完善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为档案现代化管理打好基A。如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单位要购买更加先进的消防系统、防盗报警装置、防虫、防湿设备,确保档案安全。在此基础上,发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作用,走档案信息化之路,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如完善档案管理网络环境,购买先进的档案管理硬件和系统软件,建设档案数据资源库,建设单位内部服务馆内网和公众服务网,允许职工群众通过网络查询、浏览、使用档案。与此同时,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规定,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档案管理,如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光盘、磁带类档案读取、保存和管理,以防止档案信息丢失。
2.3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是影响企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都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根本无法胜任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所以他们在档案管理中,难以做到得心应手,也无法做到规范化管理。鉴于此,在新时期,企事业单位要重视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严把档案工作人员招聘质量关,确保录用的档案工作人员具有档案管理专业能力和素养。然后,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培训机制,制定档案管理队伍学习和培训计划,针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以提高档案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