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儿童档案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管理措施
孤残儿童影像档案是福利院的一种特色档案,是切实维护孤残儿童合法权益的可靠依据,做好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管理能促进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的扎实开展,并在进一步保障孤残儿童基本生活、提供福利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开展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档案人员的重要职责。
一、档案与影像技术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准确即时记录影像信息
摄影技术的意义在于它对人类信息的保存与传播有重要作用,它和以往的自媒体不同,很少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的记录最为真实、形象,且其保存和传播不易出现失误。依托摄影技术发展起来的电视、电影等共同构成了视觉影像,成为传承、记录福利院孤残儿童成长信息的载体。
(二)影像技术普及简化推动档案进程
摄影技术在普及之前,图像编码相当复杂、困难,且成本很高,而随着摄影技术逐渐普及、简化,图像编码变得越来越简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数码影像的制作、传播,手机拍照更是让使用者能随时享受拍摄和传播影像带来的乐趣,数码相机、单反等让业余和专业之间的划分日益模糊。当下,很多报纸、电视台都使用业余人员拍摄的影像,即平民影像,这一点可被应用于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管理[1]。影像媒介的平民化让影像信息编码、译码简单化,拥有操作便捷、传播效率高、传播范围广、成本低廉等特征。
二、做好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明确孤残儿童影像档案收集范围
孤残儿童并非简单地叠加残疾儿童与孤儿,而是生活在福利院的、无人抚养的、公民权以及生存、生活、受教育等权利得到法律保护的孤儿、弃婴、残疾儿童。一般情况下,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主要包括肢体残疾儿童、各类型脑瘫儿童、智力低下儿童、持续癫痫状态儿童、自闭症儿童等。对应地,孤残儿童影像档案就可理解为福利院等相关部门在日常业务中积累的、与孤残儿童入院离院有关的、直接形成于其成长过程中的、富有保存价值的影像凭证与记录[2]。
(二)建立福利院数字影像档案工作室
各级档案馆应针对福利院建立起孤残儿童数字影像档案工作室,为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提供影像档案拍摄服务,从而主动参与到福利院孤残儿童重要活动档案的形成过程,同时提供口述福利院历史视频档案的服务,建立健全孤残儿童影像档案。当然,档案馆在建立福利院孤残儿童数字影像档案工作室之后还应专门配备工作人员,使其直接参与福利院的企事业单位领导看望孤残儿童、各界爱心人士爱心捐赠等重大活动档案的记录工作,为相关单位提供孤残儿童影像档案拍摄记录,以及策划制作纪实片或宣传片、冲印数码照片、画册等服务,在拓宽孤残儿童影像档案收集渠道的同时消除福利院内部影像信息因外包加工制作而面临的安全隐患,帮助档案人员全面、及时地掌握福利院等机关单位需要归档的孤残儿童影像信息资料的状况,提高影像档案管理效率。
(三)疏通孤残儿童影像档案收集渠道
要想完善收集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选择必要物资保障、疏通影像档案收集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档案人员要全面出击,在通过福利院各个科室移交档案室,接收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的基础上,针对形成于重大活动中的影像档案可主动出击、直接参与、跟踪拍摄,如上所述;针对在重点科室、重点单位形成的孤残儿童影像档案则需档案人员经常与其保持沟通,即时掌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影像档案收集;针对摄录人员等重点人物手中的孤残儿童影像档案则需档案人员多方努力,可直接上门征集或收集。
(四)尽快建立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库
为提高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科学管理影像胶片,使其能被有效利用的主要措施就是尽快建立信息化孤残儿童影像库,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影像库能再现孤残儿童的情况,形象直观,部分图像资料还附带着文字记录,保存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影像库中的图像实体能表现孤残儿童的信息,图像资料能真实反映孤残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等情况,帮助福利院等机构从影像库真实的影像中得到准确的信息,确保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资料能齐全入档。
(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协同与配合
由于孤残儿童影像档案不仅形成于儿童生活中心,医务科,康复中心、教育科、办公室、家庭寄养中心等其他科室也会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关于孤残儿童成长情况的原始资料,所以档案人员在收集影像档案时必须积极与有关科室或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及时做好材料交接工作[3]。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业务科室保管影像材料不精心的情况,如工作或活动结束后简单地把影像材料装进塑料袋并堆置于橱柜,时间一长往往易导致孤残儿童影像资料的破损或散失。所以福利院各个科室在办理完每一份影像材料之后都要及时收集、整理并核对,妥善保管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确保所有档案不丢失。最后由档案人员,专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形成孤残儿童影像材料,做好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
三、结语
孤残儿童在福利院收养人群中占据的比率越来越大,入住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往往举目无亲、无依无靠,需要福利院、国家及全社会给予帮助,如何将孤残儿童的影像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有效管理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档案人员务必要顺应时展,掌握摄影技术与档案的关系,有的放矢加强影像档案管理,最终实现福利院孤残儿童影像档案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为保障孤残儿童权益服务。
作者:徐娜 单位:辽阳市福利院辽阳市儿童福利院
参考文献:
篇2
福利院;儿童;档案;信息化
儿童福利院作为社会福利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对于社会上无所依靠的、无家可归儿童的抚养、康复、教育等工作。而收养儿童在福利院生活的从始至终,应形成相应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或影像资料,即收养儿童档案。该档案的规范管理,将更加有利于有效开展孤残儿童救助,并对其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服务。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档案管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管理上都随之进行着革新,从初始阶段的简单的编号、姓名、入出院时间等流水记述发展到如今增添了收养儿童抚养、治疗、教育等情况并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信息化体系由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构成,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两项内容。基础设施上,充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使用综合应用符合档案管理标准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能够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以高科技手段强化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而在资源建设方面,信息化档案不但记载了入院儿童的生存与发展,也记录了国家对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历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全面而且丰富的福利院档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不仅仅是简单记录,更为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政策法规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二、收养儿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障碍
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较晚,对于收养儿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仍然缺乏强大理论支持和规范性指导,我国收养儿童档案的模式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而档案利用服务管理模式方面问题尤为明显,相关信息录入仍有以人工书写录入情况,档案查询也只能依靠翻查和人脑记忆,不但效率低下,更对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在信息统计方面,对于收养儿童基本情况记述不够详尽,如健康情况、性格特征、收养分布等数据只能粗略体现,这样就容易造成数据前后不一致等问题。落后的管理方式和大数据量处理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不但增大工作量,而且对工作的“质”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信息化时代儿童福利院档案工作重点
(一)创新服务模式。
做好档案工作的服务一直是档案工作人员的目标,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服务的模式也应该更加适应时代形势。要解放思想,摒弃传统老实档案管理思路限制。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信息技术的革新并不意味着对于人工能力的削弱,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技术的操作者对档案馆阁分布、内容要形成全面认识,熟识其整理状态和价值,这就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信息时代更要求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业务水平和信息现代化技能,做好服务工作。
(二)强化信息编研。
档案信息编研,是档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提高档案利用率,在当前档案对社会需求的预测水平中得以体现,其主要对象主要是以馆藏档案为主,对归档内容进行研究,再次进出上对档案进行再次加工。而为了满足信息时代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儿童福利院的档案工作要进行相应改革,将原有传统的对档案资料简单收集整理改善为对档案资料进行深化研究及运用。这就要在编研选题上实事求是,立足于福利院的实际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确定编研主体。然后要会同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编研,和信息录入,不能漏录任性细节,尤其是图像视频资料,如接收儿童过程图像视频,儿童在收养家庭生活状况图像视频等,都十分重要。这些对档案内信息进行深入探索,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联系,并对以上条件进行加工,以便于档案的利用。
(三)强化检索、完善服务。
对于检索系统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这其中既要求对以往的案馆指南、全宗、专题等目录进行完善和改进,更需要对其进行信息化和网络化进行改革,如提供网络目录检索和全文检索等服务。信息化的普及能够保证完整档案检索体系的成型。同时要注重与其他福利院的合作,做到档案信息联网查询,开发检索渠道,拓展检索平台。更有助于有意愿收养家庭寻找适合收养对象。
(四)加强信息化业务学习。
篇3
1.建立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意义
档案的建立是康复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教育康复质量得以提高的保证。
1.1有利于教师全面正确地认识听障儿童
听障儿童听不见,导致他们心理发展缓慢。要是档案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成长进步的过程。就可以帮助每一位教师对所教的听障儿童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1.2有利于明确听障儿童的康复目标及研究目标实现的措施。
听障儿童康复的培养目标是听障儿童康复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听障儿童听力、语言、智力及个性特征各有不同。在总目标的前提下还应该有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档案的建立为明确具体目标提供了依据,目标实现的措施实际上就是有效的康复过程。档案提供的每一个听障儿童特点,为教师针对性研究康复措施给予了方便,有利于教师把康复规律与听障儿童实际结合起来,实现康复目标。
1.3建立档案工作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热情,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在档案建立过程中要求教师细致观察、详实记载、全面分析、制定计划。而制定和实施详细计划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与档案的建立、研究、利用有关。
1.4建立听障儿童康复档案是康复工作考核管理工作的需要
考核和管理,是听障儿童康复档案又是考核与管理的产物,并为考核与管理服务。因为管理是目标的管理,考核是围绕康复目标有针对性的考核,这些都来源于档案。
2.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内容
2.1听障儿童入训前的基本情况
听障儿童基本情况的资料:听障儿童的病历(包括出生时的情况、现在的身体情况、致聋原因、时间心以及治疗情况),家庭情况(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健康情况、家庭中有无耳聋史),听障儿童的个性心理(包括了解听障儿童的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资料来源于询问、观察、填表、调查以及医院的病历。
2.2听障儿童入训前的听力、语言、学习能力情况
这是听障儿童康复档案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听障儿童康复起点的重要环节。
2.2.1收集听障儿童听力检测及听力补偿的资料、有关评估资料。
2.2.2听障儿童的语言测试资料包括:语音、词汇、理解性语言、表达性语言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语言和词汇的测试分为:模仿能力、认读能力、听辨能力。对理解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的测试分为:理解音节的多少,表达音节的多少。通过现场的录音,家长的密切配合,初步判断出听障儿童的语言水平。得出言语评估的资料。
2.2.3关于听障儿童学习能力的测试资料:主要是采用《希一内学习能力测试》,它通过穿珠、记颜色,辨认图、看图联想、折纸、短时视觉记忆、摆方木、完成图画等活动,让听障儿童动手、动脑,测试出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
2.3听障儿童康复计划和考核情况的资料
2.3.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准,短期计划包括月计划、周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听训和语训的内容、安排、措施。
2.3.2我们是分级分段考核。一共分三级,每级有八级,每段均有自已的康复要求,合格一段,上升一段,训练效果好的可上升多段。每个听障儿童考核的结果需存入档案。
2.4离园报告及走向的有关资料
离园报告是指听障儿童离开康复中心时的总结报告。它包括离园的原因、康复的情况及走向。原因指康复已达标、家庭原因、听障儿童本身的原因。走向指上正常小学、幼儿园、学前班、回家训练或上聋校。
2.5随班就读跟踪调查的资料
主要是对听障儿童在普小的情况进行调查的资料。包括学校环境、教师态度、听障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长的普校教师的意见。
3.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管理工作
3.1分类建立档案目录。以年为单位,分类进行编号,方便查找。
3.2档案一般复制两份,教师和档案室各一份,有利于防止档案流失和方便教师工作。
3.3建立档案的进出制度。为了妥善保管好听障儿童档案,一定要建立档案的进出制度,由专人负责在一定的时间内向老师和有关人员收集资料,并进行分类归档。借出档案时,要写清借物人的原因,并及时归还档案。
3.4定期研究档案内容及有关的综合资料。听障儿童档案不是一次就能完善,它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使档案更科学。
3.5要善于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3.5.1档案是由文字叙述的、是死的;要活用它,就要充分利用档案考察教师工作,研究听障儿童康复的规律。
3.5.2要通过建立档案,促进教师平时认真观察、善于记录和完善教育康复工作。
3.5.3通过档案评估教师教学、教研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经验和成绩。
4.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利用
4.1利用档案为康复研究提供依据。通过档案提供各种数据,来分析探讨一些问题,总结康复工作的规律。
4.2利用档案进行全面教育质量的管理。档案的建立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教师是从档案的实际出发,根据听障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制定训练计划,提高听障儿童康复的质量。
4.3利用档案可以促进教师敬业精神。档案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又严肃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可以培养教师的耐心、恒心、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观察听障儿童到听障儿童制定训练计划,都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档案工作的建立和管理,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听障儿童康复档案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至关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完善,使档案工作求真、务实。要充分利用档案的建立和完善,搞好管理工作,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虹,姬瑞环,《档案管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篇4
最后,档案管理信息化包括五方面内容,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标准规范建设。在上述五方面内容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基,是档案管理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软件,优化档案管理质量,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是为档案随后的使用夯实基础的一个要点。此外,收养儿童档案记载了在福利院内生活儿童的生存与发展资料,记录了我国福利事业的发展,信息化的儿童档案能够有效地丰富福利院档案,还能够为国家制定工作计划、出台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2 现阶段我国福利机构收养儿童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首先,受客观条件制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相对较晚,与福利事业相关的收养儿童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指导性的理论依据,也因此我国收养儿童档案模式仍然被局限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之中,档案的服务作用的发挥因此备受阻碍。其次,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仍是我国福利机构收养儿童档案管理的主要模式,也因此收养儿童档案的信息录入仍然以人工书写为主,档案的查询完全依赖于人力翻查,档案管理效率低下,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也因此难以保证。最后,以人工书写为主的档案以纸为媒介,纸质媒介在保存、搬运等等方面存在弊端,也因此信息统计难以详尽,档案中儿童健康、性格、收养分布等等数据难以细致表现,也因此极易出现前后数据差异问题,不仅影响了档案的质量,更影响了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3 福利机构收养儿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分析
3.1 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利用档案服务于各种社会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福利机构收养儿童档案想要完成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就需要不断的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的发展,如此才能够跟得上时代形势,符合社会需求。在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的时候,相关人士必须有意识到解放思想,尽可能的摆脱传统档案管理思路的限制,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要能够正确全面的认识档案管理,并根据新的思想确定档案的内容、搜集等等工作,要能?蚴沟蛋腹芾沓浞值奶逑值蛋傅募壑怠V档靡惶岬氖牵?档案管理者是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的主要执行者,也因此,想要完美地完成上述工作,档案管理者必须有极高的素质、极高的业务水平以及极强的信息现代化技能,如此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创新模式的建立少有阻碍。
3.2 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性能。福利机构收养儿童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不断的完善档案检索系统,要不断的改进案馆指南、全宗、专题等,还要有意识地对档案检索系统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改革,逐步建立网络目录检索,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档案检索体系的形成不仅与信息化的普及联系紧密,还与不同福利院之间的合作、交流相关。因此福利院方面应该加大与其他福利院的合作力度,共建档案信息联网查询系统,以拓宽儿童档案检索平台,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
3.3 强化档案管理的信息编研
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档案信息编研是一个重点。档案信息编研以研究馆藏档案为途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加工档案,并以加工档案为依据预测社会需求。正因为档案信息编研具备上述属性,也因此档案信息编研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还能够满足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新要求。福利机构收养儿童档案管理的信息编研工作应该加大力度改革传统档案资料的力度,要改变简单收集、整理的档案管理模式,要深化研究档案、运用档案。也因此,在编研选题的过程中,档案管理者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要科学确定编研主体,要积极联系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编研信息、录入等等工作。当然,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档案管理者还应对档案内容进行深入探索,要深入的研究档案之中包含的特征和问题,科学加工档案,全面提高档案利用率。
3.4 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篇5
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ERP系统实行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为会计档案赋予了许多新的特点。
在传统会计实务理念下,会计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填制记账凭证时,应当对记账凭证进行连续编号”。一般将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一起管理,即记账凭证从系统中打印出来后与原始凭证装订在一起,称为“统一管理”模式。而ERP系统下则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分类管理”模式,包含了纵向分类管理和横向分类管理两个方面。首先,由于ERP系统下所有业务按流程管理,因此,一些主要的业务模块产生的记账凭证编号就可以单独分类别连续编号,即纵向分类管理。纵向分类管理为ERP下的复核和审计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管理平台,使相关人员可以按业务类别对相关凭证进行快速追溯。其次,ERP系统下会计凭证的概念与传统会计实务下会计凭证的概念已有所区别。ERP系统下的会计凭证一般应分为手工原始凭证、电子基础凭证和会计记账凭证,会计记账凭证在计算机中存在的状态也与传统会计实务不太一致。以x厂为例,其现阶段的会计凭证分为集成凭证(计划部门、天然气销售等)、超级用户凭证、财务中心日常业务生成凭证等。ERP系统下的会计记账凭证在计算机中一般不可能仅仅以会计分录的数据形式存在,还包含大量链接信息和集成数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与电子基础凭证进行关联,其中包含大量的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其他经济活动信息。会计记账凭证实际上是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在财务上体现的一个链接和集成平台,而这个平台无法打印在纸介上与相关原始凭证一同管理,因此必须将原始凭证从打印的记账凭证下分离出来,单独编号,并通过记账凭证属性项下的编号信息与手工原始凭证进行链接,形成横向分类管理。这种横向分类管理使会计记账凭证的电子存储成为可能。
传统会计实务下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是一种独立的数据的概念,并不是实时数据,仅仅是对财务数据在一定时点或时期的反映形式,这些数据一旦形成,就不再需要其他数据的支持。即当一定时期的账簿或报表形成后,即使凭证数据转移或丢失,账簿和报表数据依旧存在,而且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账簿和报表不但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不利于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而ERP系统下,会计账簿与报表已经与其他各种查询一样成为由基础数据支持的表格输出形式。这种形式下,数据能够实时更新,查询数据及时准确,不存在因缺少个别系统管理步骤而引起查询数据不及时的情况,因此,传统“记账”这一过程也就不复存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也对数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基础数据存在差错或丢失,就会使后续的查询产生连续性差错,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并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ERP系统下的会计档案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为企业或部门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可以分析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为规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利用EKP系统下的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会计档案的再利用。
篇6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国土信息资源,实现国土资源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服务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事业各项活动的效率和效能的历史过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国土资源信息化是未来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依托。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行业管理模式,它融现代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种应用技术为一身,代表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方向。
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必然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更加复杂,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之间对档案信息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人们渴望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享受到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迫切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档案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档案馆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当今信息时代,如果档案工作不能紧跟社会步伐。瞄准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和加快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一味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止步不前,守着金山找饭吃,无疑是不现实的[1]。
本文立于国土资源信息化需求,基于SuperMap探讨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希望能给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SuperMap概述
SuperMap以共相式思想的核心技术,为跨平台提供了基础;全面基于 SOA 的架构体系,方便系统集成和扩展;开放式服务架构,满足任意层次的开发需求;灵活的企业级应用系统部署;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完整的 GIS 功能,允许在权限范围内被广泛的访问和使用;基于网络的 GIS 服务,允许分布于各地且采用不同技术的资源协同工作;松散耦合的服务,允许与其他标准业务系统集成;支持多源服务无缝聚合,便于 GIS 数据和 GIS 功能共享;分布式多层次空间服务集群,通过多个 GIS 服务器的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性能;支持广泛的应用开发环境,Java、.NET、AJAX、Flex、Silverlight 、html5等;提供三维服务(数据、制图与分析)、支持三维终端、支持二三维一体化应用。
基于SuperMap GIS软件平台开发GIS应用系统,主要专注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档案管理、统计、军事与公安等领域的GIS应用系统开发,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其它领域的应用系统。其中,档案管理可以直接为最终用户开发档案管理应用系统,也可以与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与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的合作方式包括:直接参与项目开发、为用户定制专业GIS应用模块、提供成熟的行业应用源代码和解决方案。
2 系统建设原则
2.1.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
为了确保系统的基础性,实现档案管理信息的共享应用,该项目的实施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共同遵守的规范,使系统产品――数据资源能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及政府各部门所接受和使用。为此,在本方案中,对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遵从国家、行业以及针对本项目制定的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标准规范体系[2]。
2.2.创新性与先进性原则
紧密结合“十一五”的相关精神,在该系统的建设中突出自主创新以及重点突破,保持信息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充分分析当前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业务需求,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体系。同时,开发或配置先进、高效实用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使整个系统能协调一致地运行,以获得最大的系统性能和效益。同时,充分考虑系统后续发展的技术和应用需求,为后续的维护和升级提供全面的保障,在设计和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能力。
2.3.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系统建设方案将在实用的基础上做到最经济,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硬件和软件配置、系统开发和数据库设计上充分考虑在实现系统全部功能基础上尽量节约经济成本。
同时,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需要,为业务管理提供最优的应用和管理工具。具体做到:界面友好、易于使用、便于管理维护、数据更新快捷和系统升级容易,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具有与其他系统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能力。满足用户在不了解技术的条件下,能够很好的使用系统处理业务以及定制、调整和维护系统功能[3]。
2.4.开放性与合作性原则
开放性是系统设计好坏的重要衡量要素之一。由于机构、人员、业务处理过程以及业务表现方式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具有方便的二次开发的能力、可定制维护能力、可快速移植的能力等等。以提高系统对业务调整的应变水平以及再开发的水平。合作性的原则表现在系统的技术思想以及实现对用户应该是透明的,通过面向业务模型的开发体系使得合作双方能够很好的进行交流,能够使局内业务人员在不了解系统技术细节的情况下参与系统的搭建式开发,另一方面,作为开发一方,需在与业务人员交流的基础上全面了解业务处理的过程和细节。
3 档案系统设计
3.1档案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SuperMap建立档案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SuperMap建立档案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图
3.2软硬件环境
(1) 硬件环境
档案管理系统系统所涉及的硬件主要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个人工作电脑以及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对硬件配置无特殊要求,当前主流服务器与PC机即可满足需要。有条件的单位为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可依据当前的基本条件对设备进行扩充:
数据库服务器可采用多机集群模式;客户端提高处理器与内存容量,对经常处理图形的用户可适当采购配置较高的图形工作站。
(2) 软件环境
软件环境主要是操作系统的选型,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各类微机和图形工作站操作系统。
(1)数据库服务器端操作系统
数据库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建议选择Windows Server2003及以上版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2)应用服务器端操作系统
数据库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建议选择Windows Server2003及以上版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3)各类微机和图形工作站操作系统
客户端操作系统建议选用Windows 2000/XP /2003Professional/Vista /Win7系列操作系统。
3.3安全与保密
① 安全与保密建设的内容
基于SuperMap的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密主要包括中心机房的安全、网络平台系统的安全、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机房的安全建设主要包括: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防雷系统、静电屏蔽系统。
网络系统的安全主要:内网平台的安全、外网的安全、防病毒系统等。
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系统的使用权限的确定和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与保密:主要包括数据存放的安全、数据操作的安全和数据使用分发的安全及数据传输的安全保密。
② 安全与保密建设要求
(1)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必须有负责网络安全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的参与。
(2)网络安全建设方案必须和网络建设方案同步生成,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3)国土资源信息网与国际互联网之间在物理上完全分开,广域网信息系统必须有加密机制。
(4)县级和县级以上单位的土地、矿产资源数据应制定相应的保密级别。
(5)国土资源服务信息系统提供对外数据服务必须提交保密审查。
(6)合作单位在建设、研制和开发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必须在一定的保密机制下进行国土资源的数据使用。项目完结后,必须将数据和数据库成果完全移交国土资源部门,除留下经双方认可的必要的可用于演示的数据和数据库外,其余应全部予以销毁。凡涉及军事用地、保密单位用地等及以上单位周边用地的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和合作单位必须进行保密教育,在保密机制的保障下进行系统和数据库建设。
4 小 结
基于SuperMap的档案管理系统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新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加强档案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同时其也是目前档案事业机构应值得推广的一项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篇7
1.1原料核算,费用报销
我在2013年12月来到南宁公司,开始是从事原料核算方面的工作。首先,从原料的订,购做起。对采购订单的审核,然后是原料入库,结算,付款一系列工作。从财务人员的角度对进场的原材料的质量,价格,数量进行审核,确保我们的原料是最优质的。
费用报销工作过程中对照公司的各种报销制度和发票管理办法进行审核,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果断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重开。通过认真的审核和监督,保证了会计凭证手续齐备、规范合法,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了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1.2成本核算,报表编制
2014年5月开始进行成本的核算。刚开始对月末成本核算不熟悉,很茫然。感到自己肩上的工作压力,不能辜负领导,同事对我的信任,自己一定要做好南宁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在蒋经理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情况,经过半年的实践和学习,对成本核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很精细,从原料,药品,编织袋的耗用,到运费,动力成本的计提和分配,对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都必须精确。确保在月末成本核算的准确,进而使公司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每月成本核算后,会进行当月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会计报表,管理报表,经营分析表等等。在报表编制中,严格按照总部报表规范进行编制,同时完善金蝶报表取数设计,认真检查。力争在2015年的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勾稽审核上比2014年的报表工作大幅提高。
1.3税务管理、会计档案管理、ERP系统管理工作
每月月初完成上月税款的纳税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税法的要求计提税款,并登录国税,地税网站,按时申报上交。平时工作中,对国家税务法律法规,加强学习。以适应日常的工作需要。
每月月中进行上月的凭证装订工作。做到会计凭证的规范,统一,整洁。按编码要求对凭证编码。日常工作中,对会计档案进行日常归类和整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公司其他部门人员需借阅会计档案时,应做到有相应的记录,包括日期,时间,借阅人,借阅事由,归还时间等。
在ERP系统管理工作中,我在总部信息处和系统管理员的帮助下,在日常工作中对南宁公司的ERP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针对公司的老旧电脑比较多,系统老化,运行缓慢的情况,对部份电脑进行了系统重装,提高电脑的性能。
2.工作中的不足
2.1在成本核算和平时五日测算工作中,应加强学习,认真领悟成本核算过程及原理,接受批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2 在原料核算和物资管理的工作中,下车间和到各岗位沟通不够,造成公司内部的物资管理有不到位的情况。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检查原始凭证,多和原料部、生产、品管同事相互沟通,多了解市场价格情况,多了解生产一线情况。
2.3在ERP系统管理工作中,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应加强学习,认真学习ERP系统管理的操作性文件,多向总部信息处和片区系统员沟通学习,提高ERP系统管理的水平。
二.2015年工作计划
1.积极学习和规范ERP系统管理流程,保证工作质量,提作工作效率。
2.在物资管理,原料核算,费用报销这方面,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以及总部要求的会计核算要求处理。
3.加强细节意识,提高报表编制数据的准确性。
篇8
社会福利,即针对特殊人群专门设定的社会救济。而社会福利档案管理是对社会福利院专门进行审核、审批等管理的服务性工作,用于对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进行保存和记录。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福利院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一旦档案管理中出现问题,直接涉及到职工、院民的自身利益,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其地位不容忽视。本课题针对社会福利档案管理的内容、方式等展开论述,以期促进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社会福利档案的基本内容
所谓社会福利档案,即通过审批和管理,保存社会福利中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等,主要包括文件审批和日常管理。以下是通过不同领域对社会福利档案进行分述:
1.社会救助档案。社会救助档案是指各民政部门通过审批,对需要帮助的群体进行救助,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居委会提供证明材料,本人提供申请书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社会救助档案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提交的所有材料进行审核和审批,制作汇总表格以及进行阳光救助活动的记录并对其进行归档。
2.社会福利养老档案。社会福利养老档案是指由政府民政部门对符合社会养老的群体进行审批,由相关的职能部门对申请者进行调查制定调查表,对申请书和法人登记进行证明,对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进行汇总并制定相应的表格,审核申请人的情况,对提供材料进行归档。
3.残疾人福利服务档案。残疾人福利服务档案是指对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等活动进行记录的有保存价值的相关材料。
4.孤残儿童救助档案。孤残儿童救助档案是指对先天性残疾儿童和后天因素造成的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活动中,委居会和乡镇部门提交的证明材料和医院提供的诊断证明,还有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等,汇总的日常救助工作和儿童救助活动记录等材料的归档。
三、社会福利档案管理方法
1.重视社会福利中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一些社会福利院,尤其是新建的一些福利院,没有完全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使我国的社会福利院档案管理内容不齐全。或是只重视对红头文件等的手机,完全不顾其他相关文件的收集和管理;或是只针收集上级部门发的文件,不顾其他文件,等等。总之,我国现阶段在社会福利院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这就要求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注重档案的收集,将档案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促进和推动我国的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其社会价值。
2.分析当前档案管理不齐的原因,强化对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首先要有思想上的觉悟,端正态度,检讨并分析当前档案管理不齐的可能原因,落实社会福利档案收集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存在的问题。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要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明确自己收集到的文件材料,并进行整理,对发放的资料和文件要严格把关,对资料和文件进行查对和审核。对上级下发的文件,确保整个登记、审查、审批等过程严格进行。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做好年度归档和移交进室工作,确保文件齐全。
3.将收集社会福利事务档案范围扩大
目前,我国的福利院档案管理工作者相对来说属于紧缺状态,因此,相应的档案收集范围也不是很大。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福利事务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需要收集的社会福利资料较多,基本包括社会福利事务、文书、康复教育以及专用档案,而其中需着力加强的是社会福利事和专用档案。由于资料收集的不完全,缺失的文件也较多,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档案,例如征用土地通知书收集不完全,档案室没有总体的管理措施,都是以部门为主,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档案严重缺失。或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动,档案收集和管理中间有间断环节,最终导致一些档案的缺失和不齐。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范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做到管理齐全。
四、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1.为一些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提升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当前的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在原先独立、分散的各社会福利部门档案管理基础上,将各社会福利档案材料进行规整和管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的真实面貌。经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为一些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2.推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在加快和改进我国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国家档案局一些列政策,要求确保我国民生档案的完整性,让档案管理推进民生发展,因此,要合理规范我国的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3.以开放的档案管理体系,发挥社会福利档案作用
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通过各部门自行管理进行的,也就是结构层次上相对来说不统一,整体整体功能无法优化。档案管理体系应当进行动态开放,进行综合性管理,不断提升民政机关监督管理职能,扩大社会福利档案面,进而推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社会福利档案管理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实现社会福利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提升中。社会福利档案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的形式,不断提升管理模式,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拓展管理领域,为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1.信息技术的优势
幼儿园档案管理采用信息技术后,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灵活。通常情况下,这些电子文件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并存储在计算机中。同时,使用U盘,CD-ROM存储工具,通过网络也可以转让,借电子文件。信息技术的共享性和信息保存的持久性特点,有利于幼儿园档案管理的效率的提高。计算机系统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档案中相关电子文档的获取和共享更加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效地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大大缩短了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使用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时效性。由于使用计算机来管理电子文件,文件的存储时间比纸质文件要长。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和划定电子文档的存储期,有效地维护信息保存的持久性。
2.信息化环境下幼儿园档案管理的规则
2.1管理精细化
幼儿园档案记录内容包括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卫生保健、团队建设、安全卫生保健、幼儿成长信息等全方位信息,档案内容真实记录幼儿园从建园到发展壮大的过程,记录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在具体管理中要考虑到所记录内容特点和因素,并制定明确的目标。我们应该对各种档案材料进行价值筛选,最终确定需要长期保存的档案材料。采用信息技术把幼儿园日常生活和管理情况分类记录,设置方便保存和读取的方式,才能有利于幼儿园管理的顺利进行。
2.2规范化管理
档案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记录,也是评估某一时期幼儿园或教师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档案的管理应规范化、制度化,档案的收集、调用和归档的过程是严格的。目前,我国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不重视的状态。幼儿园的领导者们并不知道档案管理,而挑选出来的管理者通常是兼职的。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且对信息技术管理档案也一知半解。不具备规范管理的能力,有关档案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具体工作处于自主操作状态缺乏专业的培训,规范的管理意识淡薄。在管理特定的文件时,它们经常会任意堆积,导致纸张文件的丢失和书写的弱化。
2.3系统化和整体化管理
目前,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身心素质的培养方面极度重视,幼儿园档案的科学真实详细记录满足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经历的需求,也为孩子成年后,回忆童年留下宝贵资料,这正是档案保存价值的体现。信息环境背景下,海量的数据,文件的类型和数量多的惊人。除了各种活动的原始记录外,海量信息的情况也会出现,这应该是由信息化方法来分类和使用的。详细的记录和归档文件。这样还能为幼儿园档案的完整性提供有利条件。
2.4价值实现管理
文件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档案管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园管理的水平和技能。在对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总结中,他们可以将参与某一活动的积极或创新方面表现为对已故儿童成长的评价的基础。如果幼儿园的档案管理只是机械地作为一种安排,或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审查,那么档案管理就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档案管理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管理实现档案的隐性价值,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幼儿园管理的进步。
2.5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条件提供了实现信息共享的便捷途径。对于幼儿园档案管理来说,幼儿园的发展活动和相关信息可以通过有效的网络活动进行社会化。一方面,方便社会了解幼儿园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同行业沟通交流提供便利,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和幼儿园课程的改进。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和区域活动的发展,我们可以突出花园在管理过程中的特点和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反思当前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微博、在线图书馆等活動,我们可以与家长互动,让家长了解更多孩子的行为。
3.幼儿园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3.1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在信息的条件下,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无纸化办公成为可能。对于幼儿园档案管理,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个重要的工作平台。电子文件由人工输入或扫描形成,文件由大数据存储系统保存。同时,为了便于参考,文件可以逐个编号。在读取数据时,方便地输入文件数字或关键词。并快速查找相关档案信息。
3.2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关键是,完善制度和强化规范管理意识。在信息环境背景下,档案管理逐步追求效率和效益。文件管理一方面有必要验证档案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通过相关信息的方法,以确保档案都有自己的价值,并且应该保存和管理,而不能盲目地收集数据的保存,并应进行必要的检查。二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存储的连续编号,确保档案的有序、合理管理,便于档案的获取和保存。
3.3明确档案管理的目标
作为幼儿园的重要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目的不是收集和保存相关的信息,而是挖掘一些对当前和以后的管理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和资源。例如,通过孩子们的成长文件在过去的两年里,它可以反映孩子的个体差异在哪些领域需要锻炼提高,可以总结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经验,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孩子的发展。
4结语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档案管理中越来越受欢迎,其优势在于信息共享和信息保存的持久性。信息社会无疑是支持幼儿园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信息环境背景下,进一步探索挖掘幼儿园档案的价值是幼儿园从业者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叶媚媚.浅析幼儿园教学档案管理[J].教育导刊,2015(10):62-64.
[2]常秀波.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园档案管理[J]. 青春岁月. 2016(02)
[3]何晅.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 (16)
篇10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政策宽松,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更好的选择性,双向选择,所以造成了人员的流动性,社会学家对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企业遇到更适合的人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进步,如果人员在本企业但是能力得不到发挥,对人员本身也是一种禁锢。但是企业培养人才也是需要时间需要精力,刚培养的工作人员,流动走了,对企业也是带来一定的损失。
当然此种情况给人事档案部门也带来新的工作压力,档案的接受和转移,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严谨,稍有不慎,则会给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很多人员找到新的工作单位后,急于就任,投入工作当中,单位对档案的要求程度不一,有的单位甚至不要求档案信息,只要工作人员顺利就职,完成工作任务即可,人员也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这样就给原有企业造成了弃档,多年也无人问津,最后积压为弃档。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一代一代更替,此类问题档案,积压的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工作越来越难办。
刘琴女士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一文中提到一点,本人深表赞同。就是关于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研究,目前的情况是,人员的档案只有其所在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控制,没有考虑到社会性,没有成立社会性的 、中立的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来处理这个综合性的信息,造成档案转移难,手续繁多的局面。
2.纸质档案的信息化
计算机的发展也给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工作模式,新管理方法,都体现了高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工作上的便利。新的档案管理政策,逐渐体现的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自动化。然而,陈旧的档案转化为电子版,更新为新的档案模式,就变成了最大的工作难点。
各个企业现行的档案管理政策、模式、电子模板不一,给企业之间的人事档案对接造成很大的难度,旧的纸质的档案模式也不统一,其中的所含信息也不统一,这就造成工作人员在将其转化成现行模板时,有很多都空白,导致检索的时候错、漏信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实现不了档案的自动化,简单化。
当然,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当中,还有很多别的问题,比如人员流动过程中,很多人员可能要来来回回走很多次,才能办妥档案的转移交接。人事档案管理人的工作能力也高低不一,对积压的陈旧档案,很多死档、弃档,目前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造成很多有价值的档案流失,也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档案被当作了废档放弃了,造成了损失。
二、目前针对以上几点,本人作了以下研究,提出以下方案。
新的网络管理平台,要尽量兼顾所有企业的需要,及时更新换代,以使企业与企业之间所使用的网络模块统一化,这样档案转移对接时,减少工作程序,更有效更快捷,这样在解决新的工作问题的时候,逐渐把陈旧的档案转化为新版。及时处理流动人员的档案问题,不积压,不逃避问题。
篇11
(二)医院办公室文书档案意识薄弱
长久以来医院多偏重病案档案,医院文书与文书档案相对于病案档案来说,医院文书档案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到位的宣传。很多人都认为文书档案没有存在的价值,相关的科室对于文书档案也是只保存不利用,有效资源的利用率下降,浪费程度极其严重,不能达到预想的可观状况。
(三)医院在文书与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现下的档案管理模式下存在这许多的不规范现象。例如:版记不全、文件使用不当、分类不明确、用纸不达标、办理程序不规范、原稿文件缺损、装订不规范等现象。
(四)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理论水平、文化水平、专业素养等方面参差不齐。有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文书档案管理方面的必要专业知识,责任心主人翁意识的缺失。造成案卷的混乱和收集保存不齐全等现象,不符合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准则。
二、针对医院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优化措施
(一)强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
实现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要求文书人员严格把好文件纸张大小、文件格式、笔支选取等等原始一手资料的质量关,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及时整理立卷及归档。
(二)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意识
医院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积极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办公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社会必然导致大量的电子文件的出现。实现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则需要努力成为管理型、复合型和技术性的专业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人才。
(三)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档案整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促进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把握好人员的变动和调入关,增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及时对从事相关文书档案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待遇到位。
(四)建立医院文书归档的制度
具体到一个立档单位,不仅要真实、客观,要有归档的时间、范围、要求,保证文件的完整。文书档案整理的内容:档案的系统化(档案的分类、案卷的排列、档号的编制)和基本编目(编制案卷的目录)。
篇1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根据卫生部最新行业标准开发,紧紧围绕社区卫生在“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的特色服务,为社区居民建立海量存储与共享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库,实现分析决策为主导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社区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系统的实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 系统研究内容
医疗信息一体化是本系统的基础内容,通过此平台能使社区医生更好地开展工作,使社区居民享受更好的服务是基本目的,因此 ,系统研究的内容包括:
1) 诊疗与健康档案有机结合:将社区内人员每次的诊疗记录动态记入健康档案,使健康档案能有效地反映人员的情况。对于妇女儿童重点人群,社区医生可以非常及时清楚地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的管理,向病人提出良好的建议。
2) 建立医疗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完成统计、查询、报表等功能。
3) 提供数据Web服务接口:设计基于Web服务的数据调用接口,为卫生管理部门和高端医院提供第一手的全面、准确健康数据资料。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设计
系统模块的设计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功能,涵盖社区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社区卫生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保健等功能。通过该平台更加快捷、准确地和获取信息,可以提供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间的资讯、交流平台,建立社区卫生信息化服务的雏形。系统整体框架见图1。
图1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整体框架
2.2数据库设计
建立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完成统计、查询、报表等功能是对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具体有:(1) 以数据库模式组织、储存信息,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最终形成数字化的患者诊疗信息,同时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2) 采用全表格式录入,常用数据采用标准化字典配置,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3) 采用自定义组合查询统计,灵活的报表设置,全面满足各种查询统计需求。(4) 对外提供Web服务接口,调用该接口完成系统与相关部门交换与共享数据的功能。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包含字典名称、字典顺序、字典内容,其中字典名称表明了字典所属类别,字典顺序为程序下拉框中的显示顺序,即字典内顺序。每个系统管理员都能维护各类数据字典,每个数据字典由多个管理员维护。每个管理员能管理许多医生。每个医生能管理许多的家庭,每个家庭是由一个医生创建并维护的。家庭包含有家庭基本信息以及家庭主要问题、家庭指导计划。每个家庭拥有许多的居民,一个居民仅在一个家庭中。居民包含了居民基本信息、居民健康信息、居民主要问题、居民次要问题、居民社区服务、儿童体检登记、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五病登记、儿童营养不良记录、儿童佝偻病预防投药记录、孕产妇卡记录、分娩记录、产后检查记录等信息。
2.3系统实现
基于Web 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采用B/S 结构模式,该结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软件程序、数据库、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组件都集中在服务器, 用户端除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外无需其他软件,即用户以Web 页面的形式与系统进行交互。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家庭档案管理、居民档案管理、妇女保健管理、儿童保健管理等模块,管理员、医生、居民三种角色的相互协作。管理员能增加医生、删除医生信息、修改医生信息,并且能对数据字典进行增删改查。医生在响应的权限下,能对家庭档案、居民档案、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的信息进行增删改查,包括了家庭主要问题、家庭指导计划、居民健康信息、居民社区服务、居民主要问题、居民次要问题、孕产妇卡、分娩记录、产后检查、儿童体检登记、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五病登记、儿童营养不良、儿童佝偻病预防投药等信息。居民能查看所有医生对其自身相关操作的历史记录。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
3 结束语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达到了设计需求。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安全稳定等特点,并且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移植性等特点。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应当包括众多模块,在随后的改进中需要逐步地将更多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相关模块加入到本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Biemans,M.,Swaak,J.,Hettinga,M.andSchuurman,J.G.InvolvementMatters:The roper InvolvementOfUsersandBehavioural Theories in the Design of a Medical TeleconferencingApplication[J],Proc.GROUP 2005,ACM(2005),304-312.
[2] 张翠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软件,2013,34(1):20-21.
篇13
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9年,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主要包括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免疫接种、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九大部分,其中居民基本信息是通过居民医疗保险数据库中个人信息部分整合而来,通过身份证信息、参保信息、参合信息进行比对来进行有效识别,建立了自动档案"因需建档,随诊随建"的机制,把居民健康档案建成"活档"。笔者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同行们对健康档案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问题
1.1准确率低 健康档案前期输入的基础数据错漏较多,使用范围小,部分为死档。
1.2完整性差 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妇女及慢性病人以前的健康状况不甚了解,而且目前我国的医疗保健工作体制和工作方式也无法完整、详细地记录和保留一个完整的健康档案。
1.3查阅人次少 如何利用健康档案提供的基础信息,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服务还存在许多障碍,医务人员不习惯利用档案,仍然凭经验看病,居民个人不知道利用档案向医生提供病历,健康档案几乎成了死档。
1.4居民知晓率不高 根据对社区服务中心所辖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从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免疫接种、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方面对居民进行调查,发现总居民知晓率仅为53.2%。其中对的知晓率健康档案、传染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知识仅达到分别是30.4%。
1.5信息采集难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前提是需要深入居民家庭,逐项核实,逐一登记,采集健康信息和收集相关材料。但居民的居住情况十分复杂,如人户分离,留守老人居多等,对信息采集中涉及的问题只能得到模糊的解答,准确性欠缺;对精神病疾患等健康信息,很多居民更是讳莫如深,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
2对策
2.1提高准确性 首先保证身份的准确性,确保健康档案数据采集建立在唯一身份识别基础上进行,确保相同个体在不同机构和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准确汇总到同一份健康档案,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其次,数据尽量从业务系统中采集,尽量从客观数据上采集,减少手动填写、人工转录等方式,减少数据上报的差错性。
2.2确保完整性 健康档案内容不仅包括基本信息,还要有医疗服务信息、儿童保健信息、妇女保健信息、慢病管理信息、计划免疫信息和健康体检信息等,确保居民登录健康网站时,能够看到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机构和不同系统中的健康信息,真正形成以个人为中心,以健康活动为半径,以生命历程为周期的全面覆盖网络。
2.3做到及时性 将上述数据通过专用网络及时上传到信息平台健康档案当中,可以通过定时或者实时传输两种方式,使居民可以及时查阅自己的健康信息。同时,对于已经迁走或去世的居民要及时合理销毁个人档案,减少储存空间。
2.4活页装订整理档案 为了方便查阅和扩充健康档案,要对健康档案打孔活页装订,并使用不同颜色和样式的纸张做好目录,有利于档案检索。另外,保证档案案卷整齐,对于特殊载体材料,要做好编号,分类管理。
2.5使用居民健康卡 一方面通过健康卡的身份识别、信息采集和跨业务系统协同功能提高健康档案数据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将健康卡的管理信息和账户信息上传到健康档案,使居民可以登录健康网站查看卡的账户信息,如总额、消费额和余额信息。
2.6加强宣传、广泛参与 一方面以政府公信力为基础,向全人群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对那些知晓率低的(如健康档案等)免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予以公示,提高居民知晓率;另一方面,对重点人群的需求做出有效判断[2]。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积极宣传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提高居民的建档意识,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建档工作,努力提高建档质量。
3体会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Healthcare Records/Archives)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3~5]。动态健康档案管理是完善档案的重要工作。定期对居民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利用家庭调查等方式,认真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并将居民平时就诊资料进档,逐渐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动态性管理,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及时调整健康档案内容。
规范社区健康档案网络化管理。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兼容性使居民在不同部门接受到的卫生服务信息与健康信息均记录在电子健康档案内,使卫生服务中心内各部门、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共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提高了居民健康信息的利用率,减轻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6]。
实现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料等信息共享。要统一信息化规划,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料等信息共享,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也要实现信息共享。做好相同地区档案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目的。
最后,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实现复合型专业化管理人才,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方式加强工作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只有技术过硬、素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才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才能更大更全面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郑振俭.福州市某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与社会[J].2010,23(9):53-54.
[2]张成勉,孙永发,吴华章.我困社区卫生服务中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难点和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4):570-572.
[3]沈伟珍,龚幼龙,王光荣,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作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8):51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