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市场经济基本常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

篇1

一、市场既是经济调节机制,也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形式

过去,人们是将计划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现在,人们普遍同意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即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的看法。但我仍然认为,这个问题并未就此简单地解决了。一般来说,计划指主体的有意识的控制,而市场是一种自发调节,反映了有关主体的不自觉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在有限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计划经济。但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和奴隶、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其实是有重大区别的。因为,前者的计划是直接地反映了所有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而后者的计划实际上只反映了少数统治者的意志和行动。另外,自然经济中的计划控制的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并不把它看作是一种计划经济,通常所说的计划经济是指现代国家的计划控制。尽管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至今的国家计划仍然还只是少数人的意志的直接体现,虽说大多数普通市场主体的意见也可以供少数人作决策时参考,但决策者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主动权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市场主体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计划决策者。这就是说,与原始社会相类似的能够直接体现所有人的共同意志的计划还没有出现过。这也意味着,国家计划经济中包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依附关系。所以,我认为,传统国家计划是封建关系的现代形式,即使是国有制基础上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果它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居统治地位,也难免演变成一种封建性的“特权所有制”(孙冶方语)和“计划统治”。

以卖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虽然每个生产者是自主决策的,但在生产者不能把握产品能否卖出去的情况下,就只能听凭客观经济规律的摆布,即由市场调节。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以物为中介,直接依附关系不存在了,政治与经济分离了,人在形式上自由了,市场无疑反映了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形式。从这一角度看,市场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形式。

由此观之,经典的计划经济和经典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性质和类型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直接的依附关系,则后者是自下而上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平等的自由联合关系,计划与市场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

但是,计划和市场本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历史发生学上看,分工-商品生产-私有制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互动链条。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而商品生产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从而使原始共同体日益解体,私有制得以产生和发展,最终则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大分工和彻底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出现。从这一点看,如果我们不是表面地、错误地将私有制看作仅仅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而是将它的本质看作是复杂的生产关系体系的话,那么,就应该看到传统商品市场与私有制、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是有内在联系的,更具体地说,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市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发达体系。

可以这样认为,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市场意味着某种平等关系的建立,而从具体的意义上来看,作为经典市场经济的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本质上所包含的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资本在市场中追逐获得平均利润,而资产阶级的国家则维护着这种私有制——资本的共同利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在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同时也是所有者)之间建立平等协作关系。由此看来,市场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调节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比所有制更为基本的制度形式,它反映了一种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关系。我们不难看到,现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经典的市场经济。如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按合同组织生产,各行各业的主要垄断者发展了新型的资本联合关系,实际上从市场中已内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联合计划”[1],从市场角度看,这也可看成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它更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抵御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作用,为生产力和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二、现代市场的社会化计划性突出表现为订货系统日益发达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再未出现大的危机,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现了超越传统商品市场调节的新型计划控制的结果,这种新型计划是以众多企业的自主联合决策为基础的,我称之为“社会联合计划”。我们知道,经典的商品生产中,一般是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产品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是资源导向型。早期阶段基本上是卖方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的日益丰富,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的风险就日益增加了,于是,资源导向型的经典商品生产出现了危机。最终,危机迫使厂商改变生产经营策略,一开始就将需求和市场放到战略高度来考虑,生产程序变成了先“跑市场”,签订各种合同,再根据市场和订货情况组织生产经营和决定进一步的新选项目、投资和资源开发活动。所以,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导向的。例如,宝钢的生产计划95%以上都有合同和销售方向,而且生产组织的节奏由过去的半年一次订货、按季度考核合同,缩短为双月订货,按月组织生产,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称之为经济合同化[2]。

与此相反的例子是,2000年“五一”节都放长假,促进“假日经济”,扩大内需。一开始,全国各大旅游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忙煞苦煞也乐煞。而“国庆”节也放长假,各旅行和旅游景区作好了接待的充分准备,却出现了人丁稀少,又急煞了旅行社和景区。原因是人们的预期国庆节也火爆,许多人不堪忍受拥挤的旅行之苦,放弃了凑热闹赶假期旅游的计划。这也说明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凭主观经验决策的不可靠,是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不得已,国家旅游局决定出面搞一个信息预报系统。同时坦言,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最终来说,还得靠企业自己把工作做到家。

在发达国家,企业往往有很完善的服务,如某一位游客什么时间,什么路线,乘哪一次车转哪一次车,在哪里住,逗留多久,甚至住哪一间房和在坐哪一个座吃饭等等一些细节,都是预订好了的,这样客人能得到周到和方便的服务。因此,服务产品也具有“订货生产”的形式了。

再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的发展。一般认为,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到实际货物的所有权转让,而是转让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它被看成是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但我认为,期货交易远不只是转移风险,而且降低风险。因为标准化合同的交易过程也是参加交易的众多厂商在共同修改和调整它们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它们的复杂关系的过程,而国民经济计划也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相应地得到合理的修改和调整。表面上看,宏观计划的这种调整过程是自发的、盲目的,但又是在共同决策,在进行模拟计算,则具有事先的预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如果限制投机者的参与,期货交易降低风险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对于个别厂商来说,在商品价格变动时做套期保值交易(对冲交易),平衡价格偏差和转移价格风险。生产者能通过期货市场稳定其原材料的来源和价格。而就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在期货市场交易中,所有的交易价格都是由买卖双方公开竞价来决定的,而且所有交易者皆有同等机会在其现有的供给或需求的情况下,以其认为最适当的价格来成交。因此期货交易反映出许多买卖双方对目前、三个月或一年,甚至一年以后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综合观点,也反映了一种真正社会化的计划调节过程。从世界范围内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利用期货市场作套期保值的生产者的收入比不这样做的人更稳定。他们既不获得最高利润,也不获得最低利润。期货市场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使他们能减少销售成本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从宏观上看,则是整个经济体系更加有序和平稳,有利于避免破坏性的严重经济波动和危机。

三、企业成为社会化计划的基本主体与合同市场

从经济计划本身来看,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原来,国民经济计划,即所谓总量平衡、比例、结构、协调发展等等内容,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劳动者和企业的存在物,而是存在于众多劳动者和企业相互之间复杂的联系总和之中,而一当他或他们进行相互谈判、协商并联合作出决策并以合同的形式将其合作关系正式确定下来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相应落实下来了。而这样的计划,显然能更快、更全面和更真实地收集到各种经济信息,作出的联合计划也更能兼顾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特殊利益,并且也更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的联合计划。这意味着,在经济合同化的发展中,众多的企业日益成了经济计划的主体,而且,市场本身(一切经济主体互为市场,这是大市场;而作为专门场所的市场则可称之为小市场)日益成了众多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协调、签订和修改合同的场所,在这里,期货市场则可看作是企业相互交换合同从而调整经济计划的场所、体制。由此可见,现代市场经济已发展成为一种以众多企业的自主决策为基础的、通过面向市场的经济合同来实现的新型社会联合计划。

显然,经济合同化的程度也就是生产直接社会化的程度,也是经济计划化的程度,我们应该转变“计划观”。传统的计划观是以传统的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的唯一主体是国家,计划的方式和过程是由国家计划部门收集各种经济信息进行处理后再自上而下作出统一安排。这种计划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不至于出现严重问题,在一定时期,甚至它能集中调度有限的宝贵资源而发挥出最佳效率。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了。因为这种统一计划难以很好兼顾、协调不同劳动者和不同企业之间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特殊要求和利益,国家计划就难免逐渐变成脱离复杂多样的客观经济联系的主观命令。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后,国家直接干预企业的领域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真要搞好国民经济计划,就不能单靠国家,还要依靠广大的劳动者和企业。因此,传统的计划观和计划方式就不适应了,而要树立新的计划观和采用新的计划方式,这种新的计划观以劳动者(联合劳动者)和企业(劳动者最基本的自主联合体形式)为重要的计划主体,把劳动者、企业相互之间直接的协商、谈判和合作看作制定计划的过程,把他们或它们相互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总和看作计划的基本形式和计划的落实,而把交换合同的期货市场等看作是社会计划的调整过程与机制。特别是,当我们最终确立以非国有化的公有制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时[3],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以社会化企业为主体的计划观。

为方便广大劳动者和企业作为联合主体共同制定联合计划,就必须为他们直接面对面进行协商、谈判、签订合同和制定各自开放性的企业计划创造条件。我认为,一是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从长远来看,这上点是极为重要的,是经济信息化的必然;二是设置专门场所,全面建立一种合同市场[4]——众多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共同制定社会联合计划的市场体系。近年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博览会”和所谓“文化艺术搭台、经贸唱戏”的这节那节”,均可看作是合同市场的初级形态或雏形,相当于合同“集市”,大多存在着自然自发性,位置不固定,开放时间短和周期长(大多一年一次,只有短短几天)等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互选择和优选直接发展合作关系的需要。因此,今后国家要进行干预和加强管理,不仅要统一规划和布局,好好选育一些条件好的“会”、“节”开辟为位置固定、长期开放的合同市场;而且,要尽快建成包括不同等级层次和不同专业分工特点的合同市场体系,为计划转型提供条件。同时,国家对企业等经济主体所签订的合同可以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可硬性要求企业有占多大比例的产供销等方面的合同才允许组织重大项目的投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可责令暂停生产经营或转产等。在此,国家的直接干预是明确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是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是否达标。当然,不同部门、行业和生产的特点的企业,应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标准。

如果这种合同市场是一种合同生产市场的话,那么期货、期权市场可看作合同交易市场。

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正向社会联合的新型计划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趋向,才能自觉地建立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系或以市场联合计划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型计划经济体系。我认为,这种联合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主体和基础,其中,大公司对市场的控制是一个核心,抓起来的国有企业那一块,则基本上仍可在传统计划系统范围内操作,它将是计划的次要部分。在上面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它是真正全局性的战略计划。实际上,大量的中小企业、垄断性大企业、国有企业和国家四类主体是各有其活动范围和适应范围,各司其职,则较好的维护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四、社会化计划经济(订货市场经济)中的文品生产、价值淡化和企业市场化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直接协作关系也就得到发展,于是,反映人与人之间间接协作关系的传统商品价值关系也必然出现消解的趋势和因素,新的生产关系则日益发展起来,不过它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中的那种产品生产,也不是传统市场经济中的那种经济商品。

在这种订货生产形式中,价值形式或价格的经典含义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只具有计量各种直接劳动的作用和性质,特别是日益重要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它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对其贡献仍需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这实际上是一种预期价值[5]。企业活动不仅是一种产品的交易,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传播和知识创新活动(内生增长理论更强调这一点),表达出人的感情、企业的商誉和创新能力,因此,经典的商品就被包装和提升为一种“文化品”,商品生产也就转化为“文品生产”。文品生产是按合同订货来组织生产的,形成一种具有社会化计划性质的订货市场经济。

在这种生产形式中,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反,各种非价格因素,特别是相互合作关系--合作时间的长短、合作的规模和程度以及信誉--等等因素,日益产生重要的影响。价格是可协商的合作价格,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分享合作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公司来说,对市场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它们对市场价格起着领导和示范作用,获得比较稳定的和较高的收益,这有利于它们保持较高的投入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并有利于保证其他中小企业从可能爆发的恶性价格竞争中摆脱出来。

在此,我们也不难发现,与商品生产相比,“文品生产”不只是内涵上的变化,也是社会关系性质上的变化。这就是传统价值关系的淡化。不少论者对“劳动价值论”表示怀疑,有的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效应价值论”,或者将生产劳动推广为所谓“社会劳动价值论”,以之补充、修正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在我看来,这些观点并无新意,多是重弹历史老调。其错误在于,它不知道商品价值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也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价值关系已经淡化、趋向解体的事实,而是企图将其永恒化。相应地,也就不知道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重复劳动价值论)本来是一种历史理论这一根本性质。所以,我认为,正确的说法是,劳动价值论所反映的客观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在这种关系趋向解体的现代经济条件下,反映这种关系的劳动价值论也趋向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这并不能否定作为一种历史理论的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科学的、正确的,存在什么理论局限性,也就不需要作什么重大的补充或修正。正如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一样,原始社会已经进化到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已经不存在了,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有关原始社会的理论存在局限性、是错误的,而只能说它是一种反映历史存在的历史理论(当然,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可以深化,会有改变,这是另一个问题)。

许多人在批判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的缺陷时,其实也是针对传统商品市场及其“事后调节”的;而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合同化”及与其相联系的“事先调节”的事实。这种情况反映了理论研究的落后性。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因素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了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新的变革,这就是“企业的市场化”。如西方新出现的所谓“企业重组”。企业重组将过去那种建立在部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等级化组织结构日重构成以任务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灵活性更强的扁平化网络结构。在这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任何部门、单元甚至劳动者个人均可直接参与市场合作,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组织项目小组(组织者成为“项目经理”),联合企业内外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与该项目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企业内部通过相互协商、谈判和进行相应的“经济核算”来实现协作的可能性和机会增加了,有的企业甚至在企业内部设置自己的劳动力市场、物资采购市场、信息技术市场,企业也市场化了,或者说企业管理出现了模拟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如邯钢,实行“模拟市场价格、成本否决”的管理改革,即意味着在车间、工段、班组甚至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市场化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关系的核算,也反映出类似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是市场联合化、计划化,另方面是企业内部关系灵活化、市场化,企业和市场的界限也就相对化、淡化了,这正是现代企业和现代市场发展的特征,也是社会化的公有化和联合计划的共同演进过程的反映。

总之,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合作关系、经济合同化及事先调节因素等等的增长,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和合理限度,不要把利用价值形式或价格来对种种特殊劳动及其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的评价和计量绝对市场价值化,从而正确对待一切有益劳动和劳动者,特别是不断发展且日益重要的非直接生产劳动(科学劳动、教育劳动和社会管理劳动等)。另方面,还应认识到价格、完全的自由价格并不存在,价格形成日益具有联合计划价格(基于预期价值)的性质,具有“预期均衡”的性质。

注释:

1朱正国:市场经济——计划化商品经济阶段,亚太经济时报1996年8月6日;

2同上:应建立社会主义“合同市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3);

篇2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下规范的财政理论不必冠以中国两个字,也无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定语。因为财政是为国家服务的,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财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论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制,它必然要经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这一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1.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认识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财政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国家还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说法可能会有改变,其含义仍然是相同的。政府掌握着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财政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业、货币和债务政策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财政作为一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所以财政一端与经济联系,一端与政治联系。

2.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而只要缺少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价格市场不能决定,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为其定价。此外市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失灵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共用品理论。

(1)共用品理论

共用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由于私人部门只追求利益及大化,这些产品的公益性较强,所以私人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价格。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最终适用于共用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纳税等价起来。使得有效利用资源这样一个私人经济原则运用于共用品经济中。

(2)市场失灵的其它方面

微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一是外部效应。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市场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来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二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垄断行业的存在阻碍着竞争。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的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种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发生了所谓“垄断”。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会造成社会净效益的损失。如果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强迫垄断者增加产量,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获得失去的那部分损失。所以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是,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标。这就是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而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为此,唯有政府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增长。

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为主,以达到资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好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再介入。只有当市场发生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不过政府介入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市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便是财政。那么财政的职能也应该界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范围内。财政的收支范围是根据政府职能范围而确定的。因此这里实质上界定财政的职能就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篇3

投机需求与正常需求有一个区别:正常需求会遵守供求关系,在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但投机正好相反,在价格上涨时投机需求量会增大,价格下降时投机需求量反而减少,如果价格下降到最低,则投机现象消除,但此时却正好是正常需求最大的时候。

仔细考虑,投机需求也不违反供求关系,只不过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实际价格的多少,而是“预期价格”的变化程度。所谓预期价格是指人们对商品价格变化趋势的预估,它与实际价格往往存在不同甚至矛盾之处。比如当某商品价格正在上涨时,人们对它当前价格的预估往往是最小的,即从当前起,价格仍不断上涨,当前价格与以后价格相比仍是最低的。因此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商品价格实际上涨越快,人们对它的预估反而越低,从而使人们更多地将资金拥向这种商品,形成商品价格中“追涨”现象。相反,如果商品价格趋向下降,则人们会预估商品当前的价格是最高的,从而在商品价格下跌过程中出现“杀跌”现象。所以,供求关系中反常的价格“追涨杀跌”现象,也是供求关系的一种曲折体现。这种情况在投机性需求中体现得成为显著。

这样,通过这种“越贵越买,越买越贵”的投机炒作,投机现象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资源与财富都卷进来了;此时,社会财富在价格涨跌的过程中产生大转换,产生重新的社会分配。那些商品价格上涨很快的行业,越来越多将社会资源圈卷进来,所占去的社会资源甚至会使其它行业出现紧缩局面。比如现在的房地产行业价格上涨过快而将过多的社会资源、过多的社会购买力圈卷进来,自然会使其它行业因购买力不足而出现紧缩局面。在这种社会重新分配的格局中,在价格上涨期能够截取一小段上涨价格的人,就可以额外获得一笔财富,相反,在价格下跌期遭受一段下跌价格的人,则会损失一笔财富。所领受和遭受的价格幅度越大,所得到或者损失去的财富也就越大。

社会财富在价格涨跌过程中的这种重新分配,是维持社会财富总量不变的“零和游戏”?还是使社会财富总量有所损失?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种价格涨跌的情况下,财富量不能再以当前这种价值变动幅度较大的货币来衡量,而要以实物财富或者以币值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对这些财富的衡量来判断。

另外,正常需求的物品一旦因投机炒作而价格爆涨,则这种物品就会脱离正常需求所应具有的属性,变成了投机获利的纯粹形态,成为人们专门进行投机获利的纯粹手段与工具。比如当我们每天所必需消费的粮食的价格只有1元/斤时,我们会心安理得地每餐消费着一定量的粮食,但当粮食价格一下子上涨到30元/斤时,我们不敢消费那怕数量很少的粮食,而是小心翼翼将每一粒保护好,以图在市场上换取更多的利益。因此,投机物品已经不再适合于人们的消费,而成为人们炒作谋利的工具。象今天某些城市里住房价格上涨那么剧烈,从5000元/平方上涨到17000元/平方,则住房已经脱离了它的原有居住功能,没人敢拿如此昂贵的住房来居住(如果居住过就变成了“二手房”,转让价格会低很多),而是拿它去作无数次的转手交换。于是,对住房商品就已经没有正常需求、正常消费可言了。

二投机是产生市场经济繁荣与衰落波动的基本原因,投机旺盛,带动相关投资的旺盛(如房地产业的投机过度带动了水泥、钢材、铝材等行业的投资扩张,这些行业必将因房地产投机泡沫的破裂而遭受严重打击),则使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繁荣景象又反过来使投机行为加剧,最终因汲干社会相关资源而必然使社会经济趋向衰落,通货紧缩,市场价格普遍下跌。就象当今中国股市,过分的投机汲干了社会上可以用于股市的资源,从而使股市陷于难以拯救的衰落之中。这就迫使政府产生一定的政府行为,去控制市场的这种繁荣与衰落交替的局面。这样,原先在市场经济中并不必要的政府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被引入到市场经济机制中去;本来并不需要政府行为的市场经济机制,现在则显得必须依靠政府行为才能正常运转了。但政府行为到底是使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平稳,还是使市场经济更容易陷于波动之中?仍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难题。其中最关键的,显然是与政府行为对市场经济的介入、干预的方式是否合乎经济运行内在规律的问题。

既然投机是市场经济繁荣与衰落波动的基本原因,那么政府就应牢牢抓住这一点,从这一点入手来控制与驾驭市场经济的运行。这也是对“市场经济运行容易产生投机现象”这种固有性质入手,而合乎规律地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的体现。具体地说,政府应特别注意市场经济中的投机现象,不应对之放任自流,否则,市场经济必定产生兴衰波动。只要管好这个问题,市场经济就可以长期平稳地运行与发展下去。可能有人说,管住投机只是管住“兴”的方面,“衰”的方面又如何治呢?实际上,衰是由兴带来的,投机造成过度、畸形的“兴”,最终因耗尽相关社会资源而必然转化为“衰”;因此“衰”并不能脱离“兴”而存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萧条,无不如此产生。凯因斯主义的问题正在于此,它只是单纯从“衰”的方面考虑治理问题(强调刺激需求的“需求管理”),而不太明白衰归根到底是由“兴”带来的。因此凯因斯主义在治理了“衰”后又必然带来畸形的“兴”,从而陷于频繁的“兴衰循环”甚至“兴衰重叠”(即滞胀)。

篇4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01―04

收稿日期:2008―07―08

《(资本论)辞典》对资本范畴的解释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宋涛,1988)。这个解释正确概括了《资本论》对资本范畴的论述。但这个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本范畴,而不是一般的资本范畴。这个特殊的资本范畴有许多局限性。其一,与不使用劳动力商品而有价值增殖的资本不相容。小商品生产者使用自己劳动力生产商品,其活劳动形成的价值也是生产要素价值之外的价值增殖。劳动者生产自身劳动力商品时的活劳动,也会形成生活资料价值之外的价值增殖。其二,与一些消除了雇佣劳动而有价值增殖的资本不相容。笔者认为,雇员不能凭借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利润分配的劳动,才是雇佣劳动。雇员凭借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了利润分配,这里的资本就不是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其三,这个资本范畴只注意了它的价值增殖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创造社会使用价值满足人们需要的一面。其四,这个资本范畴只揭示了它的剥削性的消极的不合理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性的一面。而且,从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这个特殊资本范畴的局限性就愈来愈明显了。因此。有必要对资本范畴进行重新认识。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这是市场经济中资本一般的范畴,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用于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生产要素,二是能增殖价值的生产要素。这个资本范畴概括了市场经济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经济关系,可以避免以上所说的特殊资本范畴的局限性。因为这个范畴表明了价值增殖不是雇佣劳动或劳动力商品条件下所特有的现象,价值增殖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且劳动力商品只是价值增殖被剥削的一般性条件,还不是决定性的条件。这个范畴还表明了资本的二重本性和二重历史作用。

一、价值增殖是市场经济范畴

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和经营所形成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不仅商品的生产形成了较发达的社会分工,而且商品流通也从直接的生产部门独立出来,并形成各种商业部门的社会分工。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成了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化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有价值增殖,社会上存在的小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商品也有价值增殖,劳动者个人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增殖。

企业的商品生产,先投入一定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郑志国,2002),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新价值,这个新价值就是商品中超过原有生产要素价值的价值增殖。企业里生产的商品价值(W)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二是耗费的劳动力的价值(V),三是这次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形成的价值(M)。

由自己使用自己的劳动力生产商品的个体商品生产者,要用一定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维持劳动力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他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并转移他的劳动力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他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这个劳动力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这里转移的不是劳动力价值,而是生产劳动力本身时所耗费的劳动。转移生产劳动力耗费的劳动与转移劳动力价值实质上是一样的。我们知道,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到新生产的产品中,实质上就是将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计入这次生产商品的劳动之中,生产者通过售卖商品而取得补偿。转移劳动力价值实质上也是这样,就是将生产劳动力的劳动计入这次生产商品的劳动之中而取得补偿。个体商品生产者生产自己劳动力的耗费不外乎是这样两部分,一是所需生活资料的耗费,二是所需活劳动的耗费。生产自己劳动力时的必要劳动耗费,可以参照劳动力市场上同类劳动力价值来计入新生产的商品中。个体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新价值,这部分价值就是价值增殖,就是超过生产资料价值和生产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劳动的价值。在这里,超过生产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劳动,实质上就是超过劳动力要素的价值。可见,个体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也由三部分构成,商品价值W=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C+生产劳动力要素的劳动V的价值(实质上就是转移的劳动力价值V)+这次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形成的价值M,不能认为他生产的商品没有价值增殖。

现在来看劳动力商品的生产。简单劳动力的生产只要有必要的生存资料就行,因而它的劳动力价值等于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复杂劳动力的生产就不是这样。复杂劳动力的生产不仅需要必要的生存资料,还需要必要的发展资料,并且还需要投入消费发展资料的活劳动,于是复杂劳动力的价值(W)=转移的教育培训费(C)+转移的原有劳动力价值(V)+学习培训时付出的活劳动形成的新价值(M)。M这部分新价值就是超过生产劳动力时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也就是超过教育培训费的价值和原有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张学安,2005)。可见,用自己的劳动力来生产劳动力商品有价值增殖。可见,不仅用劳动力商品来生产商品有价值增殖,个体小生产者用自己的劳动力来生产商品有价值增殖,而且用自己的劳动力来生产劳动力商品也都有价值增殖。因此,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生产都有价值增殖。其实,每次商品生产的价值增殖都不过是每次商品生产的活劳动的凝结。因此,价值增殖不是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特殊产物,而是市场经济下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下任何商品生产都有价值增殖,而且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也有价值增殖。产品与商品的区别,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是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满足生产者之外的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即社会使用价值(马克思,1975a),二是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形成价值,而生产商品的劳动形成价值。因此,产品与商品的区别不仅在于有无价值,而且还在于有无社会使用价

值。因此,对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生产来说,生产企业产品的完成还只是完成了潜在的社会使用价值,还需要经过流通这个过程,使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才算完成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也就是说,商品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完成要经过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两个阶段。因此,商品流通是商品社会使用价值生产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商品流通的本质是使产品变成商品,并使个别劳动变成社会劳动而成为价值,而不只是价值形式的变化、即价值由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流通过程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产品变成了商品(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二是价值形式的变化。其实,从流通过程产生的两个结果相比,前者是决定后者的具有本质的结果,这就是使产品成为社会的使用价值,并在市场竞争中使个别劳动变成社会劳动而形成价值,从而使产品成为商品;而后者是从属于前者结果的结果,这就是价值形式的变化,价值由商品形式变成货币形式,因为产品成为商品有价值才谈得上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尽管商品及其价值的形成,与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但从事物的本质关系上看,是商品价值决定它的价值形式。

商品流通过程的本质决定了流通过程中的劳动都是完成商品社会使用价值的必要劳动,不能分为其中一部分是生产性的劳动,是发生在商品使用价值上的劳动,而另一部分劳动是非生产性的劳动,是发生在商品价值形式变化上的纯粹流通劳动。过去认为那些不直接发生在商品体上的劳动,如表现为交易费用和薄记费用上的劳动等,从形式上看与商品体无关,而从内容上看则与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有关,如果没有这些劳动,产品就不能变成社会使用价值,耗费在生产和流通中的个别劳动,就不能变成社会劳动而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流通中耗费的一切必要劳动,也是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的一部分。市场经济中商品流通的物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诸如商品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销售商品的信息提供,让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场所及各种服务的提供等等,都是形成所售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商品流通中的薄记的物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与直接生产过程中薄记耗费一样,应视为生产社会使用价值的必要劳动耗费,诚如马克思所说,薄记是对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所必需的(马克思,1975b)。

可见,市场经济中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都是资本。资本并不以用劳动力商品来进行生产和经营为绝对的条件。下面我们将讨论,即使是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资本不一定都与受剥削的雇佣劳动有内在联系。

二、资本与雇佣劳动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劳动力商品关系条件下的劳动不等于雇佣劳动。雇佣劳动是雇主对雇员创造的价值增殖全部占为己有、对雇员进行剥削的劳动。在劳动力商品条件下,可以形成雇佣劳动,也可以不形成雇佣劳动。

对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增殖的剥削,在于不承认劳动力的直接使用权,雇主将雇员应得的那部分价值增殖占为已有。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雇员凭借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转让劳动力的使用权给雇主,这时,劳动力的使用权分离为雇主的支配使用权与劳动者的直接使用权。在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劳动力的使用权转让的期限内,雇主可以支配性地使用劳动力,让劳动者按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他的监督管理下劳动。而劳动者的劳动力在自己的身体内,只能由自己直接使用,也就是说劳动只能由劳动者进行,劳动力的直接使用(劳动)权不可能被转让,雇主也不是要获得这种直接使用权,有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就行了。在这里,商品生产或经营的劳动,就分离为雇主的支配劳动,与劳动者的直接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雇主支配下结合起来使用,而这两种生产要素在劳动者手里直接结合起来使用、即直接劳动。在这样的产权关系下的劳动及其成果,不应归双方的任何一方单独所有,而应由双方共同分享。那种认为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及其成果全部归雇主所有,是没有产权根据的,雇主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使用权,以及对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拥有对劳动及其成果的部分所有权,而劳动者凭借对劳动力的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拥有对劳动及其成果的部分所有权。作为劳动成果的生产或经营的价值增殖,在不承认或漠视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情况下,劳动者得不到任何一部分,全部被雇主占有了。雇主占有了劳动者应得的那部分价值增殖,这就是剥削。这就使劳动成了完全为雇主进行的劳动,这就是雇佣劳动(张学安,2007)。有的企业,同样是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劳动者转让劳动力支配使用权给企业,除得到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外,全体劳动者参与分配利润(价值增殖),实现了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在这里,实现了既为劳动支配者,又为劳动直接提供者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劳动关系,这里的劳动就不是只为雇主的劳动、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而是既为雇主又为雇员自己的劳动、即雇主与雇员互利共赢的合作劳动。

剥削劳动者的价值增殖的雇佣劳动与劳动力商品有关,但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并不一定都是雇佣劳动。这正如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但劳动产品并不一定都有价值一样。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要成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要有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不让其参与价值增殖的分配。这正如劳动要成为商品的价值,也要有一定的条件一样,缺少了条件,劳动是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因此,与雇佣劳动有内在联系的资本范畴,是一个特殊的资本范畴。如果撇开资本范畴的特殊性、即撇开雇主剥削雇员劳动的情形,就可以看到资本的一般的性质,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无论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也无论劳动是不是雇佣劳动,只要是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使自身价值增殖的生产要素,就是资本。不是所有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都是资本,有劳动参与形成的生产要素才是资本。

三、资本的二重本性

资本的本性是什么,是由什么决定的?既然资本是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生产要素,那么用这些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和流通的目的,就是资本的本性。因此,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目的决定资本的本性。而商品的本质又决定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目的,从而决定资本的本性。

商品的本质是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目的,就是为得到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于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双重目的,就使资本本性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和流通的客观的社会目的。满足需要的社会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生产和流通的经济主体的主观目的,追求价值增殖、即利润最大化。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消费的需要。生产是为了消费的需要,没有消费需要也就没有生产,生产失去动机和目的是不可能存在的。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而没有消费也没有生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作了精

辟的论述(马克思,1972)。产品的使用价值是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满足生产者之外他人需要的社会使用价值,不管产品是不是商品,生产它的目的都是满足消费的需要。投资者和企业主赚取利润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多更好的消费,劳动者自己生产出有更多价值的劳动力商品,获得高工资收入,也是为更多更好的消费。如果获得利润和高工资收入,是为当守财奴,而不用于消费,那么社会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将会停滞而最终消亡。因此,生产和经营商品的根本和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于是,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消费最大化,就是资本本性的一个方面。

从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看,其生产和经营商品的主观目的不是满足社会需要,而是为赚钱,为利润最大化。他生产和经营的主观目的不是纯粹的主观愿望,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商品价值中确实有一个超过生产要素价值的价值增殖,这个价值增殖量是可随生产经营状况而变化的,因而利润最大化就成了他可以追求的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就成了经济主体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直接动机和目的。而他提供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则成了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商品生产经营的直接动机和目的,对一切商品生产经营的经济主体来说都是一样的。企业是这样,个体商品生产经营者是这样,甚至劳动力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也是这样,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直接目的,就是劳动力价值增殖最大化,工资收入最大化,凭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利润分配最大化。这是资本本性的另一个方面。

资本本性的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矛盾。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就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因而资本本性的二重性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这表现在:(1)资本本性二重性互为目的和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经营目的,以生产经营满足社会消费的使用价值为手段,而生产经营商品满足社会消费的根本目的,又以各个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实现的手段。这就是说,生产经营者要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就要生产和经营物美价廉能满足社会消费的商品,而要达到社会生产的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目的,又要以各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手段来实现。(2)资本本性二重性相互制约。个别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使消费最大化不能满足的一面。首先,个别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就会不顾市场对商品的真正需要而盲目生产经营,造成一部分社会劳动的浪费,如果这种情况在相当多的生产部门严重出现,就会爆发经济危机,社会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这时不仅消费最大化成了泡影,而且消费的满足程度还下降了。其次,个别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使一些经济主体非法违规生产和经营。因此,那些破坏环境的生产不是增加社会的使用价值,而是减少社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消费最大化的资本本性制约着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首先,商品的生产经营要以社会有购买力的消费需要为限,超过这个限度的商品就会卖不出去,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而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按社会需要的一定比例来生产经营商品,才能实现消费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其次,消费最大化的实现,制约着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消费最大化的实现,还要以购买力的最大化为条件,而购买力的最大化要以价值增殖的最大化为条件之外,还要以价值增殖的合理分配为条件。企业如果为了投资者利润最大化,不承认劳动力的直接使用权,不让劳动者参与分配利润,从而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能随企业价值增殖的增长而增加,劳动者的消费不能随社会财富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影响劳动者劳动积极性最大化,这不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只有合理分配企业的价值增殖,实现社会消费的最大化,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可见,消费最大化制约着利润最大化。总的看来,是消费最大化这个生产经营商品的根本和最终目的,制约着利润最大化这个生产经营商品的主观目的和动机。

资本本性二重性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客观上要求代表社会利益的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节,以实现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消费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即实现资本本性。

笔者认为,过去,我们的经济学对资本本性的认识存在二个问题。一是认为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剥削劳动者的剥削本性。诚然,在劳动者不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全部被企业主或投资者占有了,也就是说,他们不仅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利润,也得到了应由劳动者得到的那部分利润,这就是剥削。如果雇员参与了企业利润的分配,得到了应得的那部分利润,就不能认为雇主对雇员有剥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不是剥削最大化。即使是雇主获得的利润中有一部分是剥削来的利润,也不应把整个利润都说成是剥削来的,把追求利润最大化说成是剥削最大化。二是只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本性,忽略了追求消费最大化也是资本的本性。社会上有商品生产经营存在,才有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商品生产经营的生产方式,又是由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它最有效率,能使生产最大化从而消费最大化决定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利润最大化产生于消费最大化。因此,我们对资本本性的认识,不能只着眼于单个资本,还要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从而全面认识资本的本性。全面认识资本的本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的社会作用。

四、资本的二重社会作用

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而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生产的商品经济。可见,资本是市场经济的范畴。认识资本的社会作用,实际上也就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社会作用。资本既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又有消极的负面作用。

篇5

1、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2、法治经济,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指导经济运行,维护经济秩序,使整个经济逐步按照法律预定的方式快速、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

3、市场经济一经产生,便成为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载体。迄今为止,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纷纷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这种经济体制的趋同,一方面表明市场经济具有极强的吸纳能力和兼容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经济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国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导经济模式导经济模式,其发展正在加速。建筑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部分,其市场经济影响也在不断发展增长。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的重视,如何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控制建设经济成本,使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是建筑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前提条件件。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提高施工经济成本管理的关注度,对施工经济成本进行科学施工经济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施工活动所有成本费用的规划费用的规划,控制和分析以降低施工成本。

2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现状

面对日益趋于同质化的建筑企业竞争面对日益趋于同质化的建筑企业竞争,实施市场经济下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为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建设项目施工的生产周期厂、涉及到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信息传递工过程中大量的信息传递,这对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难。同时,建筑产品需要花费大量的原材料、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备和资金,而且大多是一次性、不可逆转的,给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造成了很多问题成本管理造成了很多问题,相当多的建筑企业仍然缺乏科学有效的经济成本管理工具有效的经济成本管理工具,导致项目成本难以控制,低效管理理,经济成本管理措施仅仅是一种形式。另一方面,建筑企业的经营不仅是建设项目的建设的经营不仅是建设项目的建设,需要建筑公司内外部联系和各级合作各级合作。比如,在图纸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部门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经济成本管理意识门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经济成本管理意识,员工未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信息,导致设计和施工现场图纸实际情况与图纸不符纸不符,增加了施工成本等问题的出现给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带来了许多麻烦带来了许多麻烦。与此同时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环境也在变化,这使得建筑公司必须控制经济成本管理得建筑公司必须控制经济成本管理,以提高竞争力。因此,市场经济下的建筑经济成本占据着建筑企业战略管理起点和终点的重要地位点的重要地位。面对快速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我国建筑企业如何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企业如何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寻求成本优势求成本优势,以便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难题难题。

3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对经济成本管理认识不准确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指建设项目批准的成本预算的全部管理管理,以确保项目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施工组织和施工人员的主体经济成本管理是施工组织和施工人员的主体,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计人员,但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建设经济成本管理这是财务部门管理的事情是财务部门管理的事情,因此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对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的财务人员,导致经济成本管理责任的建设没有明确实施。建筑工人为了赶进度导致建筑工人和设备的盲目增加建筑工人为了赶进度导致建筑工人和设备的盲目增加,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浪费;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准确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准确,必然会导致第二材料费的增加;并且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并且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使用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会增加成本。因此,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错误认识就不可能做好经济成本管理理的错误认识就不可能做好经济成本管理。

3.2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传统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传统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依据的是财务的决算报告,由于缺乏预测和过程控制中的经济成本管理于缺乏预测和过程控制中的经济成本管理,一旦财务账本上成本失控成本失控,就是既成事实,不可逆转,这种管理模式,跟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相差很远业管理要求相差很远。另外一些建筑企业由于各部门职责不相符相符,特别是一些国有建筑企业长期受到大锅炉的思想的影响响,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这种做法不仅会严重削弱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性,而且会对未来的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3经济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当下有很多建筑公司反映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在对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不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成本信息确选择和使用成本信息,找不到成本管理的根本问题。所以也很难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也很难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建筑公司盲目地接受建筑项目,企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局面入更加艰难的局面,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进行经济成本管理时本管理时,没有认识到最基本的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缺乏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意识经济成本管理意识,增加了大量无效的成本,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重的经济损失。

4改善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4.1设计经济成本管理

设计阶段的经济成本控制是经济成本控制的第一环节设计阶段的经济成本控制是经济成本控制的第一环节,整个设计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整个设计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每个部分的设计都与项目规模的设计都与项目规模、施工复杂性、施工过程等有关,这些是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因此,设计经济是否决定项目成本的关键键,另外,采购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由设计人员控制人员控制,当工程造价满足工程质量、进度和时间约束时,应优化设计成本优化设计成本,降低工程造价。良好的设计不仅体现在功能和技术的设计上和技术的设计上,而且还应反映经济的成本,在满足建筑设计技术和功能的基础上技术和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最低的设计成本。

4.2材料经济成本管理

采购成本的控制是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起点采购成本的控制是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起点,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管理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管理,建筑企业是否建立良好的采购管理制度是影响企业经济成本以及总承包商利益的基础理制度是影响企业经济成本以及总承包商利益的基础。采购部门需要根据监测施工现场的材料消耗情况和项目进度部门需要根据监测施工现场的材料消耗情况和项目进度,综合分析市场供求趋势合分析市场供求趋势,考虑建筑工地和材料库存的具体情况,准确科学计划最佳采购数量准确科学计划最佳采购数量、最佳时间和最佳采购方式,最大限度减少资本占用限度减少资本占用。制定适当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商,合适的质量保证适当的价格,购买必要数量的建筑材料,确保整个企业获得材料供应总成本最小化确保整个企业获得材料供应总成本最小化。

4.3施工安全质量经济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经济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因此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项目过程中,必须不断监测施工的进展,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安全进行安全进行,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以避免延误施工进度。另一方面还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方面还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证施工过程无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保证施工过程无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施工进度的耽误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施工进度的耽误,提高安全控制的水平水平。

5结语

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水平已成为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工成本管理水平已成为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目标。总之,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设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考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适时调整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适时调整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成本管理流程理流程。同时,还需要提高建筑企业员工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理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促进经济成本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综合竞争力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樊占军.刍议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市场,,2015(5):90~92.

篇7

(一)管理思想理念较为落后

管理思想理念方面较为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效率,还会影响到建筑经济本身所获去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能够采取行动,对于已经造成的后果却无法挽回。其次,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却缺乏贯穿全程的动态化管理模式,因此,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往往知识体现在建筑施工的阶段,全程的控制管理理念较为薄弱,控制手段较为简单,缺少全面性。最后,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在精细化与协调性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建筑项目的经济成本效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企业从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利润与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能否获利,获利多少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则难以得到有效的重视。事实证明,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企业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导致企业所获经济效益下降。

(三)缺少一支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队伍

从过往的案例上来看,建筑企业项目经济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队伍的素质较低所导致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既懂成本管理又懂得建筑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少,专业人才也不多,多数员工都属于兼职人员或者是转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满足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导致了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水平严重不足。

二、加强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相关项目管理人的责任意识

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各司其职,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的科学化管理。因此,必须要增强相关项目管理人的责任意识及整体素质,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其管理的责任心。此外,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典型的案例及宝贵的管理经验,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与实际情况,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渐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

(二)增强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若要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水平,必先增强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缺乏管理意识,是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科学性的企业管理理念不仅可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科学发展意识。因此,在建筑企业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建筑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并制定相应的鼓励与激励措施,通过奖励来提高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建筑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局面。

(三)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构架与体系

篇8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包含的方面比较多,而且内容比较复杂。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包括管理方案的制定、成本预算、成本分析和控制、建筑过程产生的成本核对,还包括建筑经济成本的考核和检查。在对建筑经济成本进行管理时,项目成本占主要地位,包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以及项目的各项支出成本,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而实施成本管理,主要是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考核和检查的具体实施过程,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企业能够在竞争市场中获得一席之位。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理念都比较落后。从而使企业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薄弱。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企业的风险意识和预测意识比较缺乏,多数采用补救的处理方式,不能够提前对风险进行防治。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本身就缺乏灵活性的管理意识,往往只局限于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忽略了项目工程的整体经济成本管理,缺乏对整个局面的把握,也就不能对企业成本进行合理优化,从而影响了企业利益。

管理制度与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起到保障的作用。很多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都是由财务人员来负责,管理模式比较粗糙,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但不够融洽,责任落实不够明确;其次,没有相关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鼓励,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另外,企业的经济成本核算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缺乏有效性和主动性,以至于对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和核算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素质都会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就需要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有可能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很多企业往往忽略了施工人员素质水平的问题,另外,负责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相关财务人员也没有与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工作衔接,从而影响到了施工人员的个人利益,导致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够强烈。此外,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在施工现场会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也给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及时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首先需要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高建筑经济成本重要性的意识,对成本预算进行全过程的严格控制。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管理理念,使其更加完善,并且,审查部门要对项目工程全过程开展的每个环节进行不定期的审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另外,为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着想,不仅要关注表面的建筑成本利益,更要对隐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关注和监督,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明确责任制,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意识,使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篇9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繁盛,许许多多的建筑企业成立,这种时候,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在有限的资源内,建筑企业的生存空间渐渐缩小。建筑企业必须思考出路,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让企业抓住先机,占据地位,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加强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文章对经济成本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探析结果做出如下阐述。

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概述

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自身的成本管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成本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先要进行成本的预估,然后计划控制核算,最后还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考核[1]。通过这些对成本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施工过程,获得对各类资源的直接掌握,能够通过减少对资源浪费的行为来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对建筑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必须做好对成本的管理。而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考察,过程非常复杂,为了使成本管理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合理,必须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探究,使得成本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对企业有着更大的帮助。

三、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在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经济管理意识薄弱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强烈。然而,这种时候,我们发现经济成本的管理能力并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许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这些管理上的问题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目前的的经济成本管理中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意识薄弱,很多时候,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非常重视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目光较为短浅,没有整体的眼光,不能从整体角度来为企业节约成本[2]。2.企业人员素质偏低整体来看,建筑企业的人员素质偏低,这种素质的低下既表现在管理者身上也表现在施工工人身上。很多时候,管理者无法真正落实管理工作,而施工工人缺乏对成本的控制意识。即使管理者希望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却也会因为个人素质的限制而使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很多时候,建筑企业应对这类情况都是加大投入,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然而却没有想过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这就使得企业成员无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出有利的影响。3.成本管理方向不明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这一块没有太大的研究,整个成本管理的过程都是停留在表面,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没有整体发展的角度,没有看到成本的发展,对于成本方向指向不明。这就使得,企业很多时候做出的经济成本管理是不能满足企业整体需求的,不能带动企业长远发展,长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成本管理体制不全目前,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可能表现在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成本进行管理,成本管理只是挂在财务部门下的一个分支,没有非常重视。也可能表现在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较多,成本管理的过程较为混乱,不能得出有效的成本管理结果[3]。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无法利用有效手段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者的积极性。另外,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监督,往往监督工作没有真正贯彻落实。

四、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办法

为了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笔者探索出了以下几种办法:1.树立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观念作为建筑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意识。需要将对经济成本的管理贯穿在工程的全部流程之中,从招标开始要对经济成本有一个合适的掌控,在施工之前就要对成本进行科学预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成本的监控,而在施工结束后,要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研究[4]。作为成本管理者,必须拥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对成本管理有正确的认识。2.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团队的建设企业需要不断引进管理人才,可以从各大高校进行人才引进,也可以从社会上进行招聘在人才引进时,需要对应聘者的能力做出全面的考察,而在人员入职以后,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潮流,另外,可以定期进行人员的考核,并善用奖惩,激励人员努力进步。3.健全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为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需要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同时,部门人员的分工一定要明确,不能交叉,否则容易出现混乱,分工一定要合理,帮助企业全面协调。当然,完善的奖惩机制能够提高企业人员的积极性,而完善的监督体系能够规避很多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让成本管理更有效果。4.严格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成本,当然,这种成本控制是在保证企业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企业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否则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反而对企业的发展不利。企业应该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等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每一步骤的质量,让企业实现最大的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建筑企业对经济成本的管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还存在的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者素质低、管理方向不明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观念,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团队的建设,健全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经济成本。希望文章列出的问题能得到管理者警惕,加强成本管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包莹.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4).

[2]敬亚茹.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四川水泥,2017(5).

篇10

(一)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

作为建筑企业应该注意提升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注意加强对项目负责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进修,更要重视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与时俱进地更新成本管理观念,挖掘员工内在潜力,调动项目负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高效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企业要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树立科学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责任感,实现建筑经济的高效成本管理。

(二)抓好项目成本核算管理

建筑项目成本的准确合理核算是企业实现有效成本管理的基础,在建筑企业项目运行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建筑企业改革原先传统老旧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在企业之内实行统一有序的任派和管理。建筑企业项目的负责人员要使得其负责的工程项目与私利相分割开来,完善监督制度,实行建筑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透明化、健康有序化。建立科学高效化的成本管理程序,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部门更应该细化明确自身的职责,切实发挥自身职能,加强企业项目成本的核算管理,仔细记录分析和核算各项数据,作好备份和妥善保存,为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等奠定基础,便于日后的统计与核查。

(三)提升专业技术,完善材料管理

建筑企业为了使得建筑成本长期处于高效管理状态,应该从提升建筑技术这样的根本性环节入手,着眼于总结工作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建筑项目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完善降低成本消耗,减少材料消耗缩短工期。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事先进行详细合理的施工预算,对需购进的建筑材料列出详细的种类规格和价目表,提高材料购进的计划性和准确性,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对待施工过程中的超额用料一定要及时加以核查,分析原因并及时改进优化对材料的采购也要采取分批次购进,减少积压浪费以及材料过多看管不严造成的偷窃丢失现象。

(四)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应该谨慎选择,根据当地的劳务及材料市场基础状况制定系统的成本估算表,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为了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企业要善于运用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劳务分包招标。建筑企业可为此设立一个专门的招标小组,选拔一些专业的人员作为该招标小组的成员,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招标小组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业务要求初步拟定一份招标说明,然后在适当的时间邀请三家以上的施工队伍进行投标,明确承包事宜,最后根据各竞标队伍的竞标书选择最适合的承包队伍。在完成招标之后还要注意施工人员的选择,现在的企业施工往往在注意控制劳动用工上不自习,这样容易导致工程成本上升,可以采用承包机制借此达到控制用工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使企业内部的管理更加经济合理,推动建筑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篇11

(一)管理思想理念较为落后

管理思想理念方面较为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效率,还会影响到建筑经济本身所获去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能够采取行动,对于已经造成的后果却无法挽回。其次,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却缺乏贯穿全程的动态化管理模式,因此,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往往知识体现在建筑施工的阶段,全程的控制管理理念较为薄弱,控制手段较为简单,缺少全面性。最后,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在精细化与协调性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建筑项目的经济成本效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企业从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利润与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能否获利,获利多少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则难以得到有效的重视。事实证明,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企业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导致企业所获经济效益下降。

(三)缺少一支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队伍

从过往的案例上来看,建筑企业项目经济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队伍的素质较低所导致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既懂成本管理又懂得建筑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少,专业人才也不多,多数员工都属于兼职人员或者是转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满足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导致了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水平严重不足。

二、加强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相关项目管理人的责任意识

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各司其职,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的科学化管理。因此,必须要增强相关项目管理人的责任意识及整体素质,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其管理的责任心。此外,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典型的案例及宝贵的管理经验,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与实际情况,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渐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

(二)增强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若要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水平,必先增强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缺乏管理意识,是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科学性的企业管理理念不仅可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科学发展意识。因此,在建筑企业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建筑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并制定相应的鼓励与激励措施,通过奖励来提高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建筑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局面。

(三)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构架与体系

在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构架与体系,在明确管理人员各自分工与职责的同时,可以专门设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部门。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核算方法,对建筑企业的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及有效的监管,进一步明确监督的主体与方式,切实提高监督管理的时效性。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质量,还能有效的建立企业的成本管理构架,对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对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结构体系下,解释提高建筑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企业成本开销,增加建筑企业所获的经济利益,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产品经济形态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证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的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的表现形式。

篇13

主流经济学基于资源稀缺性假设和理性经济人或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论证了市场如何通过价格这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通过财税、货币政策这个看得见手来实现资源的分配问题,并明确得出价格的变化是市场竞争程度的指示器,价格变化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竞争是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生存的基本方式,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动力。但当我们掀开市场竞争的面纱,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市场竞争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市场竞争是经济增量再分配的过程,没有经济的增量就失去了竞争的前提条件。

经济增量可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资源的增量或经济要素的供给增量,既可用于经济产品生产的自然资源的新发现和新产生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知识、技术;第二是消费者或顾客对经济产品需求的增长量。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是对两类增量的争夺。从表面看,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对市场中消费者需求增量的争夺。但实际上,对资源增量的争夺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企业占有了更多资源,才能有能力参与消费者需求增量的争夺。

一、企业对资源增量的争夺

自然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但自然资源,主要是有开采、使用价值的天然矿物资源需要被逐渐发现。发现自然矿产资源是需要代价的,它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还需要劳动力、科学技术。在社会资金供给的增量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哪一个企业能够争取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就能占据资源开采的主动权和购买设备、雇佣具有专业技术的劳动力。增量资金的占有是自然资源增量占有的基础。

在自然矿产资源的增量占有上,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体制是现存状态下,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说明。第一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虽然从名义上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国家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将实际的开采权、处置权等出卖或转让给企业。抛开中国传统的严格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无偿将自然资源的开采权等赋予国有企业不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有通过购买才能取得开采权等。而大型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或贷款能力可以较容易地购买到开采权,取得自然资源的增量控制权。第二是在国际范围内。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同样会优先得到自然资源的开采权或购买到自然资源。而势力较弱的企业要生存,只能依照强势企业的价格购买开采权或购买自然资源,且其数量必然少于需要量,从而在资源增量中的占有比例下降。这种现存企业在自然资源增量占有上的再分配为企业竞争奠定了不同基础,决定了强势企业的竞争力越发增强,弱势企业则越弱。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其总量从自然角度是固定的。土地的增量是指土地供给的增量,即可供企业占有、使用的增加量。其增量的再分配同样依据资本或资金实力的大小。

在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经营重要的要素的条件下,管理人才的增量一方面是一般管理人才的供应增量,即具备基本管理能力的人才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在经营管理实践中成长、成熟的高水平管理人才的增加,即高水平职业经理人的增加。企业对管理人才增量的争夺,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职业经理人方面。目前知名职业经理人的高“转会”薪金证明了这一点。

在科学与技术方面,主要体现为专利技术的研发和占有上,当然也不能短缺对高水平科研人员的争夺。资本实力和激励机制是吸引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在科技要素日益重要的环境下,专利技术的争夺愈演愈烈,谁抢先研发出或购买到有市场价值的新的专利技术,谁在市场竞争就拥主动权和竞争力。新的专利技术是增量。

现存的强势企业和弱势企业是过去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在增量资源再分配中占有不同比例的结果。资源应该包括自然矿产、土地、资本、科学及技术、劳动力、管理人才和管理能力等。在自然矿产一定条件下,谁占有社会中所存在的资本的较大比例,谁就能更多地占有其他资源。如果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发挥正常,即不发生决策错误,那么也会更具有竞争力,从而能够占有更多其他资源。这也是强势企业变为弱势企业以致破产和弱势企业变为强势企业的原因。进一步说,新创办企业由于拥有不同比例的资本而占有不同的新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管理人才,拥有资本相对比例大的新企业在其他资源占有上更具有较大比例。但企业管理决策的失误有可能改变企业的命运。

企业间的市场竞争首先是资源的增量或经济要素的供给增量的争夺,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其次才是产品市场的竞争,即市场占有率或对消费者(顾客)的竞争。

二、企业对消费者(顾客)需求增量的争夺

从表面看,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表现为对市场的竞争,即对消费者或顾客及需求量的竞争。而其本质,则是对消费者或顾客需求增量的争夺。能够夺得需求增量的较大份额,就提高了企业市场占有率,进而可能垄断市场。

企业对消费者或顾客的需求增量争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现有产品现有消费者需求增量的争夺;第二种是对消费者潜在需求增量的争夺。并且第二种情况最终要转化为第一种情况。在市场竞争战略方面,目前存在两种战略模式,被分别称为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红海战略对应第一种竞争情况,蓝海战略对应第二种情况。

红海战略是指在现存产品市场上通过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渠道、价格、促销策略和产品更新策略是主要的营销策略。但这种在红海中的市场竞争是你死我活式的,可以演化为恶性竞争。这种状况下的市场竞争,有两种竞争状态,一是市场需求的总量是不变的,第二种是市场需求的总量处于增长中。应该可以推论,第一种状态至少是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因为在此状态间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必然有企业退出这种产品的市场;况且每一种产品都有其市场生命周期,企业会主动更新产品退出饱和的、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结束的产品市场。因此,市场竞争的常态是对现有产品市场需求增量的竞争。

市场需求总量处于增长中的市场竞争,也不是单纯市场需求增量的争夺,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市场营销策略正确、有效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销售数量增加,相反有些企业会因策略失误而丢失原有的市场和减小市场占有率,直至退出竞争甚至破产。现实中此种情况经常出现。

所谓蓝海战略是一种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营销战略,即“创造市场”战略。他主张避开现有产品市场的竞争,开发、研制新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满足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从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蓝海战略中的新产品可以是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也可以是对原有产品的重大改进和创新。如果新产品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通过这种战略,企业可以成为这种产品的领导者,占据市场的较大份额。但这种新产品会迅速被相关企业所模仿,从而使整个市场进入到红海状态。况且,一般一个企业难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从反垄断的角度出发也不允许完全垄断市场的存在。蓝海是暂时的,红海是常态的。

三、总结

将市场竞争的本质概括为经济增量的再分配,一方面提示企业的竞争应该从经济资源开始,通过合法手段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源,为竞争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开品新的市场,实施蓝海战略;第三,企业要判断市场需求是否能够增长,不要在已经饱和的市场上进行你死我活式的恶性竞争,造成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