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成就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古代文学成就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古代文学成就

篇1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关系作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虽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仍然是个冷门专业,被打上了“不好就业”“脱离生活”的标签,使得学生不太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同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为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认真地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当今高校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方面是因为该课程承担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将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使命,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当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关注由古至今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汉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容地研究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呈现着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都有其特有的演进历程,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没有像经济学一样提供了明确的一套理论,也不具备会计一样的记账准则,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它传承着我们古代先贤优秀的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每个人提供一丝久远但又格外珍贵的启发。而大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对此门课程总有“是否有用”的疑问,整个教学改革应引导学生理解该门课程的深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原本就是“无用之学”,然而“无用之学”有“大用”,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通过对历史上的众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还了解甚少的时候,教师仍需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对所学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有所明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动画、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组织专题并就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各式各样有趣的专题在学校内的宣传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增添魅力,既让课堂中的学生有成就感,也带动整个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热爱之情。

3具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一名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1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发挥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或者是给学生留下针对所讲内容或下次课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开始的时候,学生都要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课本。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有人物、事件的场景,可以选择再现古代文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所描述的场景,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创造新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课程所讲的内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情景再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3.3演讲辩论法

演讲和辩论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度。演讲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种观点或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并锻炼学生人前演讲的勇气。所谓辩论法,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然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准备,并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例如就可以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进行辩论,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无性”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辩论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4研究性教学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法,即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专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研究现阶段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现阶段该问题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集合所有学生的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这种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5分类教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教学。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教学方式,即按照高校学生的年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每个年级学生的文学功底、知识面都不同,按分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篇2

古代文学课程涵盖了中国两千多年文学发展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如详细讲解,则无法解决课时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创建、更新。一是将教学内容模块化,突出问题导向。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虽有不同版本,但内容都非常丰厚,均是按照史的线索逐章展开。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如何将这些内容化繁为简,线条明细,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革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不同阶段的内容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模块化处理。以先秦文学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内容分解为4大模块:1.先秦文学的浪漫主义。这一模块的主题是———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及表现,涵盖的主要内容有:上古神话、《庄子》、《楚辞》。2.先秦文学的现实主义。这一模块的主题是———现实主义特色的形成及表现,涵盖的内容有:《诗经》、诸子之文、史家之文。3.先秦文学的南北差异。这一模块的主题是南北文风的不同。涵盖的主要内容有:《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庄子》。4.先秦文学中的治国之思,涵盖的内容有:《春秋》、《左传》、《国语》、《老子》、《孟子》、《韩非子》等。每个模块都有调动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这些点和史的线索有机串联,避免内容的碎片化。二是在对重要作家作品的分析,应从艺术和精神两个层面解读,两个层面并重,而非只突出艺术性。例如对《离骚》的讲解,应以屈原的伟大人格在作品中的表现为统领,而不仅是停留在对诗歌字句的疏通,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从更大的视野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三是在发掘古代文学课程的现代意义。在分析、解读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在审美中感受真、善、美的崇高;在先贤的曲折人生中,让学生感悟何为担当,何为坚持,何为发奋,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的品度;在分享哲人的智慧中让学生体味生命的真谛。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由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的教学任务,必须在教学法上狠下功夫,进行变革。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程序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达到这样的结合,即在该条件下,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1]。这段话告诉教育者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即便使用多种,也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英国语言学家JaneWillis在她的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2]虽然针对的是语言教学,但我们可以活用到古代文学教学中,完成不同教学方法的立体式整合。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前任务”(pre-task)。将每一个教学模块细分为若干个小的模块,每一个小模块由2-4的小问题构成。在课前将1-2个小模块的问题布置给已分好组的学生,通过各种媒介搜集资料。如先秦文学教学内容设计的第三模块———先秦文学的南北差异,可以将这一模块分为“先秦文学诗歌南北差异”、“先秦文学散文南北差异”两个小模块。针对第一个小模块可以安排学生准备4个问题:(1)了解梁启超《南北文化之不同论》这篇文章。(2)《诗经》产生的地域及文化特征。(3)楚辞产生的地域及文化特征。(4)举例对比《诗经》、《楚辞》在外在形象的描写上的差异。二是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将前任务安排的内容以小组的形式课堂汇报,每个小组汇报5-8分钟,教师根据汇报情况答疑、解惑、讲解,深入、有序地推进教学内容。三是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之后,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查找不足,总结本模块的重点,完成本模块的学习内容。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在于其包容性,可以整合如讲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交学法、比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使教学内容从扁平走向立体,从呆板走向灵活,从静态走向动态,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三、实践性教学的加强

篇3

一、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研究式教学,又称探究式、发现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究,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及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与认识。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翰•杜威(1859-1952),他提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自我完善的东西,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因此,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探究”是主体在某种不确定的情境中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索的结果。除了约翰•杜威外,西方还有许多学者也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研究型教学及学习,如布鲁纳的认知心理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威特罗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布鲁纳认知心理理论,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发现法。认为仅仅传递教材内容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发现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发现或提出问题;二是针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三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四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重新组织或转换人类已经发现的知识,并获得新的领悟的过程。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机,并能确定自己学习的需要,而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发展的条件是“自由”。这种“自由”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发现,能够对一切现存结论进行质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方便学习的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皮亚杰有关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的,其主要观点有四:第一,知识建构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第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第三,注重学习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即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这种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则积极地搜索原有的认知结构,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由于冲突引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心态,学生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解决冲突,实现冲突过程的同化和顺应。应用阶段,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顺利实现迁移。第四,强调合作与协商会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古代文学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建构了一种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问题中心、课堂内外联动、突出实践的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了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的上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辅导也重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着问题教学,我们一方面调整优化了教学内容,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将知识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为主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问题等,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单一讲授方式,采用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环节上,制定了以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考核标准,建立了一套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在课外学习辅导上,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专业校园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模式。

1.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上下几千年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时间跨度大,内容十分繁富,一般的文学史家均采用的是编年体式的编写方法。在编写的过程中,虽然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但是因为内容容量太大,即便再精简的古代文学史也是卷帙浩大的大部头。而要在260余课时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确不容易。因此,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教材内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及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唐代文学中“杜甫”一章的教学为例,关于杜甫的生平行实的知识,基本上是已经专家学者考据定论的,这些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确定为单一知识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讲解,可布置学生在课外预习。而关于杜甫的思想与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属于综合分析类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而一些目前学界尚有争论且没有定论的问题则属于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问题,如《长恨歌》的主题等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发动学生去认真思考,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具有独立的研究性报告,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课堂报告会。通过以问题为中心来优化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哪些问题应该精讲,哪些问题应该略讲,哪些问题应该交给学生来解决,哪些问题应该由教师来引导,均了然一心。如此一改革,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紧紧围绕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讨论式就是将传统“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练习”几个环节改成了“课前准备—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的课堂结构,学生可以随机发言,互相启发思维;报告式主要是针对“以培养创新性能力”的问题,由教师布置论题,发动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在课堂上以报告的形式交流,学生或教师加以点评;解答式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重点问题作深入解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枚乘的《七发》时,设计了两个综合分析的思考题:(1)楚太子病有何症状?根源是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身上是否有楚太子病?症状是什么?有何危害?(2)从屈原的《招魂》到枚乘的《七发》,到汉乐府及唐诗、宋词中的飞蓬、浮萍、游魂,再到《红楼梦》中的富贵闲人和鲁迅笔下的畸零人、零余人,这一系列文学形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和相似的本质特征?这两个问题属于综合分析性质的问题,它的特点在于将文学作品的同类人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思考,既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不拘泥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下沟通,前后映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思考的空间。学生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讨论很热烈,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多元化测评体系

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心智理论为基础,初步建构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知识+能力”的考核目标。在期末考试中,调整试卷结构,增大分析实际问题的内容和专业综合能力考核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一并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将学生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二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将期末考试成绩降低到50%,平时成绩提高到50%,做到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作业、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合理设计《平时成绩登记表》,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项目进行如实记录,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其他”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平时成绩的构成,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变化,如课堂表现,有的教师根据上课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情况给分,有的教师还专门设计了课堂回答问题登记表、学生学术报告登记表,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如实记录。课程作业,有的是专题小论文,有的是古文翻译、有的是课堂问题提纲,有的多者兼有。还有一种做法是将古诗文默写从期末考试中独立出来,进行强化,每学期快结束时各任课老师都要组织一次全班的默写,将其记入平时成绩。课外活动项目主要登记学生在课外自学与专业活动中的表现,如文学名著读书活动获奖、公开发表古典诗词、古典诗文吟诵活动获奖等体现古代文学综合能力的项目,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权重分数综合考虑。

4.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校园文化活动三位

一体的课外辅导学习模式学生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是研究性教学的补充,也是研究性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一环节基本上处于自然无序状态,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在研究式教学模式中,则通过有明确指向性的自学及教师辅导来规范这一重要的环节,构建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三位一体的课外辅导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外学习的自然无序状态。从学生的自学角度上说,因为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即布置思考题,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报告、讨论,并且还将上课的表现与成绩挂钩,这就促使学生不得不在课堂之绕教师布置的问题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形成初步的意见,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课外自学,使学生课外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高了课外学习的效率。导师制目前是许多学校所提倡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课外辅导方式,说明这种课堂之外的以小范围为单位的学习辅导方式已经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导师制固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课外辅导方式,但是,其效率还在于如何去实施。如果仅仅有其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或者不能坚持落实,所谓的导师制也只能是有名无实。而我们在构建研究式教学模式时,特别注重导师制的落实,将其作为研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不仅有制度、有要求,包括指导学生的人数、研究辅导的方向,开展活动的形式及要求,同时还制定了系统的监督评估方案。课题组的成员们积极性很高,不仅按要求积极落实,而且在辅导的方式上各具特色,成效明显。

如一位教师将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作为课外辅导的重点,并选择了其比较熟悉的领域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本的阅读作为辅导的重点,首先为学生制订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辅导计划,每个学期研读与讨论两部作品,先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反复阅读文本,对重点情节以及感受最深的部分做好笔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仅限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而其他参考资料以及老师在课堂中曾经涉及到的问题不在此之列)。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对文本十分熟悉的基础上,由学生提议召开第一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小组长主持。其基本环节是:首先由教师查看笔记,从学生所摘录的笔记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然后就文本的细节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如提出一些类似《三国演义》中在潼关弃袍断须的人物是谁,《儒林外史》中是谁主持了“泰伯祠大祭”等相对生僻的问题。然后,学生将梳理出来的问题公布出来,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筛选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提交大家讨论,学生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评,然后布置学生将自己的意见撰写成为小论文,在下一次讨论会上宣读交流,教师给出成绩。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问题,如讨论《儒林外史》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匡超人在大火蔓延、浓烟滚滚之际,情急之间,为什么他首先救的是嫂子而不是父亲?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且在过去也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来,一方面说明这位学生读书十分认真细致,同时,也说明对文本的思索是很深刻的。再如,讨论《金瓶梅》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文本中李瓶儿这一形象在嫁给西门庆前,性格很泼辣,也很不守妇道,而嫁给了西门庆后则变成了一个温柔守妇道之人,前后性格差异太大,人物塑造出现了明显的败笔。这一问题提出来后,在小组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明显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类认为是败笔,而另一种认为不是败笔,而是成功的塑造,因为作者在描写李瓶儿性格变化时,缴足了铺垫的笔墨。这些讨论很精彩。课外导师学习辅导制使学生受益颇多,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与研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使他们培养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增强了他们从原始文本、原始文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他们从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印象会深刻得多。

经历了导师制辅导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几乎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不用为选题发愁,因为日常的阅读与研讨已经为论文的选题、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刚才提到的那位讨论《金瓶梅》的同学,其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败笔描写》,这一选题就是由阅读《金瓶梅》生发出来的,很自然。专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要选择古代诗文吟诵比赛及古代诗文默写比赛两种形式,开展这两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它看似与研究式教学关系不大,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无疑是最重要的。他们通过不断的吟诵甚至角色的扮演,在投足举手、颦笑的揣摩之间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式的研究学习。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取得的成效是很明显的。第一,教师们加深了对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增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意识。第二,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开展研究式教学以来,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上下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了。第三,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08年以来,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申报主持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共7项,学生发表古代文学论文8篇,有近200人毕业论文选择古代文学课题,其中10篇论文获得怀化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有26人考取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以上项目的比例远远高于本专业其他课程。

篇4

“律”,是一个很古老的字,甲骨文中有之,《易经》和《尚书》中亦有之。《说文解字》曰:“律,均布也。”按前人的解释,“均”是一种木制的工具,长八尺,上面有弦,用以调声。“布”是分布之义。用“均”将十二种音调和谐地分布在乐器上,即为“均布”。从古人对“律”的释义中可以看出,“律”的本义为音律。古乐中有以六律较五声(宫、商、角、徵、羽)之说。以律较声,律由是得出“范天下之不而归于一”的引申义。律在师旅中又引申为纪律、约束之意(如《周易》中就有“师出以律”的说法),这一用法在先秦的军队中已得到广泛使用。从公元前356年起,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他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2,制定了秦律,“律”即成为当时及后世绝大多数王朝最主要的基本法律形式。

中国古代律学(亦称“刑名之学”、“刑学”)以注释法学为主体,它主要研究以成文法典为代表的法律的编纂、解释及其相关理论。作为一种以古代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形态,律学关注的视角既包括立法原则的确定、法典的编纂,也包括法理的探讨、法律的解释与适用等。秦汉以来,律学研究名家辈出,成果斐然,不仅出现了如郑玄、张斐、杜预等一大批杰出的律学家,而且产生了以《律注表》、《唐律疏议》为代表的诸多律学经典著作。可以说,律学的发展对于中华法系的确立与发展、对于古代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法制建构都给予了重要而有益的理论支撑。

二.中国古代律学的阶段分野及其成就

1.律学在先秦的初萌

先秦时期律学研究的萌芽,有着多方面的历史表征。早在西周初期,刑法原则中就有了针对犯罪主观心理状态如眚[过失]与非眚[故意]、终[惯犯]与非终[偶犯]的明确区分,诉讼程序上也出现了狱[刑事]、讼[民事]之别,这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从理论的高度探讨法的现象与其适用的问题。春秋时齐国的管仲曾从概念上对法的含义予以阐释,他认为:“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公元前501年郑国大夫邓析作《竹刑》,虽然该书内容已不可考,但从当时的执政者将其作为成文法加以应用来看,《竹刑》当属萌芽期的律学著作,邓析本人也被后世奉为古代“讼师”及律学研究的鼻祖。战国初年魏相李悝在变法中主持撰成《法经》一书。虽然是一部战国时期的成文法典,但就编撰体例、篇章结构和实体内容来看,《法经》不愧为初萌期律学的最高成就,它在律学乃至中国古代整个法律文化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著作。《法经》首次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和“重刑轻罪”的重刑主义原则,初步创立了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篇章体例结构,为封建律典法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对后代王朝的封建立法及其法制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初萌律学的发展还很稚嫩,这种探索性研究其本身还处于偶然和自发的状态,其初衷甚至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功利性和一味用刑的法家偏激主义倾向;然而它却为律学在秦汉时期的发轫乃至于后世的长足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背景,作了十分必要而有益的准备。

2.秦汉时期——律学的发轫阶段

律学在秦汉时期的诞生,以秦代法律注释书《法律答问》等的出现、西汉和东汉相继展开的以经释律、以经注律活动等为主要标志。律学在这一时期滥觞,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首先,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政治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以及国家的制度设计的日益完备等,为律学的诞生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其次,这一时期成文立法的发达、立法活动的频繁以及法律数量的日益庞杂为律学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客观的需要。再次,秦汉时期封建正统法学世界观的形成、经学的发达以及语言学、文字学和逻辑学的进步为以法律注释活动为主要表征的秦汉律学研究的展开创造了适宜的文化环境。

作为以法家理论治国的典型,秦王朝虽然由于其高压的集权统治而对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活动均予以取缔和镇压,但却异常重视法制,实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国策,从而为律学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国家支持(以《法律答问》为代表的法律注释书的风行即是很好的例证)。尽管秦代律学由于缺少其他的学术支撑而在表现形式上仍略显稚嫩,但它却为两汉时期律学的持续的开创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朝建立后,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两汉的统治者逐渐认同并采用了“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治国方针,通过说经解律、引礼入法以及推行春秋决狱等,把封建法制与儒家伦理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开始了封建伦理法制化、封建法制道德化的进程。因应这种时代的政治背景,两汉时期的律学研究也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突出表现为董仲舒等儒家经学大师的以经释律及东汉学者将经学方法应用于律学研究并进行的以经注律的实践。如果说西汉的律学研究因为克服了一味用刑的缺陷而培植了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东汉时期通过训诂方法(经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律学研究则变得更为系统、周密和严谨。据《晋书-刑法志》载:对当时(汉)的律文“后人生意,各为章句。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东汉学者的律章句,是东汉时期最典型的律学著作,为秦汉时期律学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儒者们通过律章句对汉律令中的概念、立法背景和历史渊源等均作出了各自比较精确的界定和阐述。

比照初萌期的律学,秦汉诞生期的律学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内容更加丰富,注释也更为详尽。秦汉律学有对某项法律、法令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演变的阐述分析,有对律文的立法宗旨、含义的归纳总结,还有对法律概念、术语的训诂、解读和界定,呈现出一种较为系统的状态。其次,律学研究中儒法合流的趋势明显。秦代律学对宗法伦理思想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如秦律规定:“父盗子,不为盗。”而两汉时期法制的儒家化更使律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被儒家的思维与视角所同化。汉时的儒者不仅用儒家经义来阐述法律文意,而且用经学方法来诠释法律概念。再次,秦汉律学开创了立法与编撰律疏同时(如秦朝的《法律答问》)、法律注释与私学并行和前文已述的以经释律等传统,这些都对后世影响极大。

3.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的独立与勃兴

尽管律学于秦汉时期诞生,但对律学研究予以明确记述并使用“律学”来指称法律注释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却是魏晋以后的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性演变时期,秦汉早期的封建法制经由它完成了向成熟完备的隋唐封建法制的转变。在长达近四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封建集权统治的相对削弱及周边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内迁,整个社会的结构(包括文化结构)在剧烈的变动中得到了新的整合。因应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律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独立性明显增强并呈现较前代更为昌盛与活跃的形态。主要表现在:

〈1〉儒家思想在律学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律学研究儒家化基本完成。可以说,律学的诞生过程,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封建正统法学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也是律学研究儒家化趋势日益发展的过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在国家立法、司法活动中,在社会的律学研究中的影响,不仅较秦汉更加广泛、深入,而且出现了系统化、制度化的倾向,为隋唐及后世律典的“一准乎礼”奠定了基础。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这一时期“十恶”、“八议”等的出现以及围绕“十恶”、“八议”的入律,律学家们从经义学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和阐述。

〈2〉律博士的设置和独立的法律教育机构的形成。

公元227年,卫觊上奏魏明帝:“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长吏,皆宜知律。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魏明帝采纳了卫觊的建言,于是曹魏在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9年)颁布《新律》的同时,在廷尉之下,置律博士一人,位第六品中中,负责对地方行政官吏和狱吏教授国家的法律、法令。此后西晋及南北朝时期的政权也大都设有律博士或类似职位。魏晋南北朝的律(学)博士,是在司法机构廷尉或大理寺之下的属官。这样,法学教育附属于司法行政之下,律博士们既研究、教授法律,也参与立法与执法活动。又据史书载,后秦姚兴当政时期(394-416)于长安设立律学,“召郡县散吏以授之。其通明者还之郡县,论决刑狱。”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设立的第一个独立的法律教育机构。律博士和独立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的设置,使律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偶然自发的状态和单纯的学者热情而具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对促进这一时期律学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名家辈出与律学地位的提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学名家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职业阶层。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曹魏时期的刘劭、卫觊,西晋时期的杜预、刘颂、张斐,南北朝时期的封氏家族等。律学家们或直接参与当朝立法,或对成文法典的条出权威性的注解——这些注疏经由官方认可甚至可以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法律文件,从而使律学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律学研究在国家法制建构中的作用也日益彰显。例如律学家杜预曾直接参与《晋律》20篇的制定工作,而由封述(出身渤海律学世家封氏家族)主持完成的《北齐律》则取得了这一时期立法的最高成就。又据《晋书-刑法志》载,太和初年,魏明帝下诏要求各级司法官吏在审判活动中“但用郑氏[注:指郑玄]章句[以经释律著作],不得杂用余家”,这一规定使私人对法律的注释在历史上首次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司法文件。当然,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律疏注释成果当属张斐、杜预两位律学家对《晋律》所作的注本和律解。他们的晋律注经晋武帝诏颁天下,具有了与法典律文条目相同的法律效力,以致后世径称《晋律》为“张、杜律”。

〈4〉方法论的进步和律学研究的深入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晋代以后,由于玄学宇宙观和“辨名析理”方法论的影响,律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了进步。律学家们一般不再单纯使用儒家经义来解释法律条文和法律名词,而是更多地使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及归纳、演绎的推理方法,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律学研究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在方法论进步、法制发展、文化昌明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律学在研究上愈加深入繁荣,其成果集中表现于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立法改革与创新之中。其一是魏晋律的制定和刑名法例篇的定型;其二是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于世的并为隋唐律典十二篇目、五百条文的结构体系提供了直接历史渊源的《北齐律》的制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的独立与勃兴,除了上述四点表征,还表现为刑法原则的确立与完善、法律解释的精确与明晰等等,笔者限于篇幅,此不赘言。虽然这一时期的律学研究有着浓厚的承启性色彩,然而毋庸置疑,其在整个律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重要而关键的,而其在基础理论研究和革新法制方面的独特的开创性的贡献在中国古代律学史、法制史中无疑将永放光芒。

4.成熟与发达的隋唐律学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封建法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完备状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因应立法发展、法学教育全面展开、法学世界观进一步成熟的时代法制背景,在总结吸收前代律学成果的基础上,律学在隋唐时期步入了历史性的成熟与发达阶段。主要表现在:

1)官方及私家编纂的律学著作为数众多(代表性著作为唐长孙无忌等人奉诏编著的《永徽律疏》)且社会普及度较高;

2)以儒家为核心并综合各家精华的封建正统法学世界观全面渗入到律学的研究之中3;;

3)律学研究中有关法律体系的理论进一步成熟,体现立法学成果的法典的结构也更为合理;

4)刑法的基本原则更为丰富,刑罚的体系更加完善;

5)专门性法律制度的研究更为深入;

6)律文注释更为全面(如在阐述“十恶加重”原则时,唐律疏议对“十恶”重罪的立法意图和宗旨均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论证,并阐释了与之相关的皇权原则、宗法伦理原则及贵贱尊卑等级原则等),法律名词概念的解释更为精密周全(如唐律疏议在探讨“罪刑法定”问题时虽然指出:“事有时宜,故人断制敕,量情处分”,但同时也认为人主之断为个案,强调“不得引为后比”);

7)律学研究的方法更加多元。

隋唐律学是中国古代律学发展的“巅峰时刻”,而作为中华法系的标志性律典和人类历史上三部最杰出的法典之一的《唐律疏议》[以下简称唐律]则是这一时期律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从唐律的结构体系看,作为中国古代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其序列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它以“刑名法例为首,实体犯罪居中,诉讼程序置后”,整部法典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充分体现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创新。前人有言,唐律“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范围甚详,节目甚简”。的确,唐律不愧为我国古代法学世界观和法律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继承了历代立法的成果,其本身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从而达致了封建立法的最高水平,为唐代封建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后世中国及东亚、东南亚的法制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社会稳定发展、成文立法发达,讲求“法条之所谓”的律学便会兴旺。隋唐律学的成熟与发达,尽管有其历史积淀的因素,但也正是上述规律的具体体现。当然,律学在隋唐时期的成熟与发达已经有着浓厚的总结性色彩,而其在唐之后的衰微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物极必衰”的哲理——然而这却并不构成我们置疑隋唐律学之辉煌成就及其历史性地位的理由。

5.走向衰微——宋元时期的律学研究

唐朝灭亡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由动荡的五代十国进入到了地区局势相对稳定的宋辽夏金元时期,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多元法制并存阶段(其中宋元法制较为完整)。这一时期的律学研究较之隋唐,其形衰式微的趋势明显。然而独特的社会时代背景赋予宋元时期律学以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其时斑斓的封建后期法制的建构。

终两宋之世,律学兴废几番,其路坎坷。律学教育在宋朝有三次大规模的兴起,即所谓的“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及“崇宁兴学”,这三次“兴学”可以认为是两宋读书读律风行及律学研究较为活跃的时期。然而,尽管宋朝统治者对当时的读律之风予以了肯定,但其在设置律博士和官方法律教育机构“律学”问题上的游离不定的态度却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律学的发展4。再加上程朱理学正统地位的日益确定、两宋时期对总结司法审判经验的异常重视以及宋代司法中敕的风行等等使得律学在两宋时期事实上沦为“小道”。然而即便“落寞”如斯,两宋律学依然在历史上绽放出了其独特的光彩,突出表现在有宋朝特色的立法成果《宋刑统》之中。《宋刑统》由宋太祖时期的朝廷司法官员和法律专家受诏编撰,经由太祖皇帝诏颁天下而成为两宋通行全国的刑书类型的根本大法,其独特之处在于:1.采用刑律统类的形式,不仅是中唐以来立法编撰形式的一次重要变化,而且也是对传统的封建律典命名的革新。2.添附敕令格式的体例,首开我国立法史上律令敕式合编体例的先河。《宋刑统》不仅在两宋时期得到实施,它还影响到了辽、金、元至明清时期甚至于东南亚诸国的立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宋朝律学研究的独特的富有开创性的成就。

元朝未设律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时律学研究的偃旗息鼓。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进行统治的大一统的封建政权,元代的法制有着浓厚的夷族色彩(如确认各民族间的不平等地位、维护落后的生产方式、保留蒙古习俗、赋予宗教僧侣法律特权等等),但其主要的趋势是汉化、封建化。元朝的立法,从1291年的《至元新格》、仁宗时期的《风宪宏纲》到1323年的《大元通制》、1346年的《至正新格》,有元一代的法典编撰“附会汉法”,到处可见律学的影子(应用了汉人历代政权的律学研究成果)。虽然元代律学无法同隋唐甚至两宋的律学研究相比拟,但我们必须看到其在夷法汉化、封建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的历史作用,而其凭借元朝强大的军政帝国实力所达致的周边影响力也同样不可轻视。

6.律学在明清时期的历史性终结

处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晚期的明清二朝,其封建法制在隋唐宋元的基础上在封建专制集权统治极端强化的背景下又有所发展,法制因应集权专制的需要而更加严酷,司法也愈加腐朽。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古代律学也终于在僵化的总结与思考中失去了生命力,在登峰造极的因袭与保守中走向了历史的终结。当然,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律学对邻国较之前代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的影响。

有明一代,立法活动主要集中于开国之初。从历30年编纂始成的以“严”、“简”著称的《大明律》,到堪称古代中国社会普及度最高的封建法典的明《大诰》以及各种例典,无不是在明初统治者尤其朱元璋的重典治国立法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作为明代法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刑用重典”表征着汉唐以来在立法思想上的一次大变化,也因此成为明代律学的一大特色(虽然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朝统治者的意志)。尽管律学在明代总体上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与僵化,但明代律学著作的极大丰富与较为完好的保存、其时中国律学对满清一朝及周边诸国尤其日本、朝鲜和越南法制建构的突出的影响力,却使其在整个中国古代律学史中占有了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

与明朝相比,满清时期的律学异中有同。一方面,少数民族的背景使其法制建构凸现民族特色,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律学也有带上了浓厚的民族融合的色彩;另一方面,因袭明制并走向终极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对这一时期的律学发展同样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虽然清朝的私家注律盛极一时,但出新的很少,绝大部分是在整理“祖宗的家底”。当然,这种整理旧故本身也是清代律学较为活跃的体现,而且也确实出了一些成果,比如薛允升的《唐明律合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比较法著作。另外,清代律学对周边国家的法制也同样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不管怎么说,渐渐的近了,西学东渐的思潮即将涌动,我们的古代律学也将在隆隆的近代化的号角声中走向终结。而清末律学家沈家本因应时代而进行的中西结合的律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为我国古代的律学研究画上了一个兼具传统底蕴的近代化的句号。

尾论

篇5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高专生源质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以湖北省为例,在2000年时,语文教育专业的分数线为480分,到2014年分数线下滑至325分,十多年的时间中录取分数下降32%。另一方面,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听有课程中由于文字障碍多、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大,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学习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回归,不少小学生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一些小学也开设了以古代优秀文化典籍为主的课外阅读课程。这一现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这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1.2教学内容的宠杂与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人,理论性课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从十年前一周四节,压缩至今天的一周三节甚至。节,总课时减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实际不足两年的教学中展现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触及到更多的经典作家作品,为将来的古诗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应对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宠维国曾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人、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它必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外化和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理论强的课程兴趣往往不大,长期以来,古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埋头笔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从文学史到作品选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高专的课堂上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当中,拉近古代文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中想学的环节。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由于时间久远,文字障碍多、识记信息量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多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帮助学生正视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带学生走进《诗经》的时代,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周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是让《诗经》走进我们的时代。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学习人手,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共同体会爱情追寻过程中的甜蜜与苦闷。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会认识到抛开文字的障碍,古代文学中这些经典作品其实距离我们很近。

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典作品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也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强迫性的记忆往往会让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亦可将同学们中优秀的诵读上传至网络,在闲散时间,利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反复聆听,并可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学习的热情,达到熟记的目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

2 .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优于听觉。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共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补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压力;。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例如,在讲庄子寓言时,可以将寓言做成动画、漫画;讲唐代文学时,展示唐代的版图、壁画、书法、绘画等来说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进与发达;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作品的时候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样的文化情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打造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精品教学资源,如名家名作诵读、《百家讲坛》、爱课程网站中古代文学相关讲座,建立网络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学习延伸的课外。

2.3散点透视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课时不断压缩,很多篇幅较长作品没有时间仔细研读,只能进行片断解读,点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精华内容,成了每一位高专古代文学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6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属性,决定了其教学目的在于传道,既传天之道(真),亦传人之道(善、美),即将自然、社会、心灵的真、善、美展现和发扬出来,最终达成“立人”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力求践行以上理念。为了突出教学的研究性,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具备学术眼光,而且应着力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能锻炼人的创造能力。举例而言,笔者在讲授完唐五代的词之后,紧接着讲宋词,为了让学生对两者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有意将唐五代和宋初几位重要词家的生卒年份排列出来。花间词的代表温庭筠卒于866 年,韦庄卒于910 年,南唐冯延巳卒于960 年,李煜被宋太宗赐死于978 年。而宋代最早的有成就的词人柳永、张先、晏殊和欧阳修四人,则分别生于公元984 年、990 年、991 年和1007 年。如此一排列,果然就有学生看出了问题。他们说,柳永等四人的创作活动显然都要在11 世纪20 年代之后,而此时距离宋代建国已有60 年时间,距李后主去世也将近半个世纪,也就是说,词在这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沉寂的。大家原来都以为有了五代词的积累铺垫,宋词马上就会踏上辉煌之旅,但没有想到宋词并未随着宋王朝的建立而立即发达,而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低迷才迈上高峰。几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一问题,便来请教笔者。笔者提示他们可以从宋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词体本身的发展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几个学生得出了各自的答案,笔者又鼓励他们写出学习心得。其中一位同学据此写成了《试论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一文,此文经过充实成为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

显然,如果只是满足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具备研究性的目的和眼光,则我们就不会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会具有主动性、探索性,所得也就很有限了。

如果说研究性的教学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么人文性的教学目的则侧重于提高学生感受、领悟和处理人情的共情能力。前者的核心在于“理”,在于锻炼受教者求真求实的智商;后者的核心在于“情”,在于提升受教者求善求美的情商,二者不可偏废。对研究型教学而言,后者尤为重要,因为研究型教学主要培养有探索能力和全局性能力的人,因此人文素质和能力重于知识[3]。为此,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丰富的历史、社会知识和人生阅历,具有较高的情感感受和传达能力,具有美善相兼的文化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先入乎其内地被作品所感动所牵引,然后再出乎其外地将学生感染、将学生诱发起来,在教师———作品———学生的三维关系中起到良好的介质作用。

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教学内容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一方面有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一方面也受制于其他因素和条件,诸如学生基础之厚薄、授课时数之多寡、教师对内容之生疏与熟稔,等等。目前,研究型教学还不能也不必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我们大致选取了30%的内容进行研究型教学尝试。这30%的教学内容之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价值的大小,二是教师和学生研究能力的高下。前者考虑的是客观必要性,后者照顾的是主观可行性。

以研究价值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3000 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厚重的文化遗产,从理论上、从传承传统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具有研究的价值。研究型教学就是要从这些内容中选取适合学生自主研讨的部分来进行教学实践。

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兼顾了研究对象的纯粹学理价值和现实情理价值两个层面。比如,汉末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至今未有定论,如果通过考证能够确定其作者,当然是一个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突破。但其意义主要是学理上的,对本科学子而言,这一命题并不切近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难以引发参与热情。又如,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品《琵琶记》,曾被晚明思想家李贽批评为“画工”,虽也不乏生动形象之意,但终究不如《西厢记》《拜月亭》这样的“化工”之作自然天成,尤其是情节上“三不从”的构思,颇受后人诟病。但在教学中,我们考虑到这一情节很能凸显传统道德系统的裂痕,对当今道德文化建设也很具有参考意义,所以将之作为研究选题让学生自由探讨。大家果然各抒己见,形成了争论,深化了相关认识,教学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研究论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循此旁涉到其他知识点、思考点、情感点,由点及面,学生思考和体会的深度与广度因之拓展开来。

以研究能力的高下而言。首先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眼光。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选择合适的研究论题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的学术性,此即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甚至应该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在教学中与学生一道探讨更广泛的学术问题,甚至可以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自己的学术思考和写作中去,此即以教学促进科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触发思想的火花,彼此问难,教师就不仅仅是“教”,也是在“学”了。三教学过程与方式如何创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4]。总之,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时间既少,效果亦微。研究型教学在方法上要实现对以上局限性的突破。

从纵向的教学过程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尝试建立以课外研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保证研究性、人文性教学目的的实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试图将教学过程梳理为五个环节,特拟表1 以示。

很明显,五个环节按照:课外课堂课外课堂课外的顺序逐次开展教学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上所占比重并不大,且其作用仅限于教师对课题的导入、必要的背景知识精讲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事实上,研究型学习的主体即文献阅读、逻辑思考和成果写作等均需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其主要活动就是阅读文献、思考问题和写作文字,这些活动怎么可能在极为有限的课堂中完成?而且“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 发生在课堂外”。所以,我们认为课堂交流主要是一个成果展示的平台,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课外研讨才是研究型教学的主要部分,是水面下的冰山之根。

与此相应,教学主体也应由教师转换成为学生。在课前准备环节中,学生要根据学习范围精读相关作品和文献,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环节中,学生要泛览教师提供的

参考文献,搜集相关研究成果,思考论题,在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在课堂展示环节,小组代表以ppt 演示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讨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辩难。在课后拓展环节,有深入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探讨相关问题直至写出专业论文。

从横向的教学方式来看。课前准备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较好的文字感受能力。不同于一般的预习,它要求教师提出较为明确的研究范围,学生不仅需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读一定的文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教师则以不定时交谈和翻看读书笔记的方式加以督促。

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是研究型教学的关键,经过此前的阅读和导学,学生们对研讨内容有了基本了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具体的研究状态。如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在系统讲述了唐五代及北宋词史的基础上,确定以“苏轼的词风”为题让学生研讨。先布置大家细读了苏轼的所有词作,然后将全班50 名同学自由组合为3 个小组,分别研讨“苏轼词风的表现”“苏词对前代词人的沿革”“对苏词的评价”等3 个分论题。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分工,有的查找资料,有的负责筛选,有的拟定提纲,有的制作ppt,有的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大家有分有合,每组先后组织了两次集体讨论。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笔者则逐一批改。经过一番钻研,多数同学的头脑都动了起来,对论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一个小组谈苏轼词风的表现时,还能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其词风的变化,比较难得。课堂展示也是研究型教学在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以ppt 演示文稿的形式汇报小组研讨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看法,进行交流,教师则适时加以点评。这样的做法既能看到学生们集体研究的结晶,也能锻炼一定的师范技能如ppt 课件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等。实际上,3 个小组的ppt 文稿制作得都很不错,陈述者能清晰流利地表达看法,其他同学也多能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探讨“对苏词的评价”问题时,班上同学还各执一词,形成了争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反映,经过成果的现场展示,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清楚和深入了。

四教学效果如何体现

教学效果即教得如何的问题,是对本文第一个方面———教学目的的回应。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所取得的具体效果,二是整个教学所实现的整体效应。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应拘于一律,或是物化的文字成果,或是无形的心理跃迁。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阅读、表达、思维等三个衡量指标。

1 阅读效果

当下的年轻人其实并不缺乏阅读,从各种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体上他们接触了大量信息,但那些文字、图像和声音多数缺乏深度,有些则完全是信息垃圾。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不利于深入的思考,反而助长着浮躁的风气。一些本科学生除教材之外极少专业阅读,导致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捉襟见肘,让论文指导教师很是为难,相信有过毕业论文指导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都深有同感。

有鉴于此,在课前准备和自主学习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专业书籍进行深入阅读,旨在开阔其眼界,沉潜其心境,培养良好的感受力。人文学科的研究尤其是文学研究,首先即要求研究者对文字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文字塑造形象,文字蕴含情感,文字传达道理,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即是对形象、情感和道理的敏锐感悟,而论题的提出也需在大量的、精细的专业阅读中才能实现。如在进行“北宋婉约词”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较全面地细读了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晏几道等几位北宋重要词家的作品,便对北宋词的基本风貌有了具体感知,对词体的特点获得一些体认,为更深入地研讨打下良好基础。当然,为保障阅读效果,教师需多花精力指导、督促,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开展读书会之类的活动。比之一般教学,教师的付出会更多,而学生之阅读实效也会更好。

2 表达效果

文学不外乎对事、情、理的书写,如果说文学的阅读是对这些要素入乎其内的感受,那么文学的研究则是对这些要素出乎其外的表达。因此,包括口头和文字两种形式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当然是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体现。笔者的要求是,对事的表达要具体、完整,对情的表达要有感染力,对理的表达要有说服力。

在小组研讨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切磋有助于相互激发表达的欲望,理清表达的思路,选择表达的方式。为了检查小组研讨的实际情况,笔者有时会参加学生的集体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不轻易发言,而将话语权充分交给学生。笔者发现,一些平素较为内向寡言的学生也慢慢开始想说话、有话说并且说得不错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大家将心得写成文字。一开始,也许并不熟练和规范,也较少创意,但总算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较之在网上复制抄袭而上交的那些“作业”要有价值得多。经过多次打磨,每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基本上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些甚至言之有文(采),文字表达能力大有提高。

3 思维效果

应该说,研究型教学对学生最根本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这一训练及其效果也见之于教学的所有环节和细节当中。比如,阅读中的感受力,侧重于形象思维;表达中的说服力,侧重于抽象思维;对某些问题的较为深彻的领悟,则往往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但是要追问的是,通过整个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受教育者达到一种怎样的思想状态?对此问题的回答,当然因学科、课程之不同而有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人文性基础课程而言,我们认为,应该让学习者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养成一种情感认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文化心理。

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同学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非常热爱,但菁芜不择,茫无入处,可谓有心而无力;也有些同学虽然思聪意敏,资质尚佳,但盲目跟风,灵魂无根,可谓有力而无心。因此笔者认为,在古代文学的研究型教学中,要让青年学子对于所学内容产生“爱”和“懂”的心理效果。爱就是情感认同,即对于传统文化的崇敬心、自信心、担当心;懂就是理性思辨,即对于传统文化的辨别力、分析力、运用力。由爱而懂,因懂而爱,两者互为因果,共同建构起当代青年面对传统文化时的基本思维特质。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也包括一般教学)要达到的这一思维效果相当重要,因为现在95 后的一代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姿态将决定中国梦的色彩。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路口何去何从?他们应该有心,也应该有力。

当然,从较现实的方面看,研究型教学的直接效益是对于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和考研考学的积极推助。几轮教学实践下来,一些同学跟我反映,毕业论文的选题一下子明朗了,犹豫不决的考研方向一下子决定了。而作为他们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便已有过不少交流,因而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就感觉省力不少,论文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R].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507/8296.html.

篇7

沈阳古代文学的时空维度划定,应该以沈阳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为参照。从时间维度看,沈阳古代文学的上限应定在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公元前300年左右。而下限应定在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宣布退位的日子,即1912年2月12日。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作品则要具体对待,如《盛京时报》连载的小说《薄命花》在2月12日之前开始连载,连载完毕时已经超过2月12日,那么根据文学创作规律,不能做硬性截断,所以这部作品也应归入沈阳古代文学史范畴。从空间维度看,沈阳古代文学的区域划分则存在着模糊性。盛京、奉天和沈有不等性。皇太极所颁定的“天眷盛京”就是沈阳,但后来的盛京疆域大大超出了沈阳地区。盛京的疆域,“并榆关而东,尽鸭绿江岸,与朝鲜为邻,南至于海,北带蒙古诸边,至两辽河汇流处是为盛京,我国家肇基地也。幅员数千里,设关置守,棋布星罗,耕牧渔盐之利,日有加益”〔6〕;而“奉天府辖境为今日辽宁省的大部分和内蒙、吉林的一部分,治所在沈阳”〔7〕。在宣统元年开办的城厢自治会中,“奉天府”包括“承德县、抚顺县、本溪县、辽阳州、辽中县、铁岭县、开原县、复州、盖平县、海城县”〔8〕。《奉天通志》中的“奉天”则与吉林和黑龙江并列,“奉省之郡邑倍于吉、江”〔9〕。造成这种混淆是有历史原因的。“清初以沈阳为发祥之地,尊曰盛京,或称奉天,关外之地胥归统属。”〔10〕因为沈阳在清代地位很高,所以影响力日益扩大,“盛京等处之字义,亦祗限于今辽宁一省。惟撰《盛京通志》者,系踵《辽东》、《全辽》二志之后,以盛京一词,概括东北全部之地,而后人亦相沿而习称之”〔11〕。明确这个问题对界定沈阳古代文学作家作品非常重要,例如清代一些文人虽然被流放到盛京,却不一定是到沈阳,如郝浴“流徙盛京”〔12〕,其流放地却是铁岭,那么郝浴的作品中只有明确表现沈阳内容的才能纳入沈阳古代文学范畴。再如清代《塞上集》的作者喻成龙,《清诗别裁集》说他是奉天人,《清诗的》则说他是金州人,两者并不矛盾,这个“奉天”是就省级建制而言的。而《西征集》的作者于养志,《清诗别裁集》也说他是奉天人,但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我们就不能把他归入沈阳古代文学范畴。至于《奉天通志》中称为“奉天人”〔13〕的李锴就更不是沈阳人了。对此,我们可以将“地域文学”和“区域文学”这两个范畴引入。“在国家文学内部,‘地域文学’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也是一种更强调回溯过去的文学。”〔14〕“关键是看这一地域的人们有没有在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接触中靠长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积淀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结构形态和地域文化特性的趋同。”〔15〕而且,越是早期的人类生活越是受到地理环境的深重影响。与“地域文学”自然形成的特点相比,“‘区域文学’则是‘人为的’社会行政体制下的文学,更是一种面向现实和未来的文学。文学的地域特色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注入新的内涵,却不会因为行政区划的改变而改变。区域文学则既不会丧失文学的地域特色,却又比地域文学更具有资源的优势和现实的效应”〔16〕。“区域文学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它从社会的行政区划出发,从中引出区域文学发展的固有规律,因而不同于对自然形成的地域文学的研究。”〔17〕可见,地域文学强调的是在“历时性的文化传统”中形成的文学活动,“主要在人文精神长期稳定的结构方面”〔18〕。而区域文学则是在根据政治、军事、经济等社会因素的需要而在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文学活动,会根据行政区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根据沈阳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沈阳古代文学应该是地域文学和区域文学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以辽代建沈州,并使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城市地位为界,之前的文学活动更多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属于地域文学范畴;之后的文学活动则越来越多地受到人文因素影响,属于区域文学范畴。对区域文学范畴而言,自辽代建沈州后,沈阳的城市区域虽然也时有变化,但其核心位置基本固定,辽代之后的沈阳古代文学空间维度较好划定,它可以和今日沈阳城区范围一致对待。但对地域文学范畴而言,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作为学科的地域文学史所要求、需要的,却是那种既能够获得悠久历史的认同,同时也相对稳定、且大小较为适度的空间范围概念。”〔19〕对于地域文学范畴中的沈阳古代文学而言,这个“空间范围概念”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可供选择的概念有二,一是“辽东”,二是“辽海”。“辽东”曾被视为东北全地的泛称,“东北之地,旧称辽东,其源甚远”〔20〕。许多涉及东北的著作以辽东为名,如金代王寂《辽东行部志》,明代毕恭、任洛《辽东志》等。而“辽海一词,自唐以来,诗人已尝用之,以概指辽东之地,其名甚古”〔21〕,也概指东北。以之为名影响较大的著作当属金毓黻的《辽海丛书》。有时,“辽海”也指辽宁省,如当代人编辑的《辽海古诗征》一书就是如此。比较来看,“辽东”更符合这个“空间范围概念”。首先,沈阳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辽东郡,有着历史归属感。其次,“辽东”的空间范围相对较小,如被收入金代元好问《中州集》中的诗人中,既有沈州人的刘泽、刘光谦父子,又有辽东人李献可和冯文叔,还有辽西人邢具瞻,辽东、辽西、沈州并列一起;而且,明代贺钦《医闾先生集》卷七的“漫记”有数则涉及辽宁的,其中将抚顺、辽阳和辽东并列。而《奉天通志》干脆就把居住在沈阳的戴梓称为“谪居辽东”〔22〕。从时空维度这个角度看,辽东与沈阳地区的重合度更大一些。第三,“辽东”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要更大一些,秦汉时期的文献多以“辽东”称东北;隋唐两朝佂辽过程中留下的诗篇往往以“辽东”命名,如隋炀帝的《纪辽东》、唐太宗的《辽东山夜临秋》和《伤辽东战亡》等。在《清史稿》中,更是将李锴、陈景元、戴亨、长海、吴麟、曹寅、鲍珍、高鹗和刘文麟并称为“辽东以诗文名者”〔23〕,这显然是把沈阳、辽阳、铁岭的文人都纳入了辽东地域文学的范畴。因此,在辽建沈州之前,沈阳可以共享辽东地域的文学资源。

三、沈阳古代文学的内容指向

篇8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督促他们认识文学史,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作品,去亲身体会和感知,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让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文学史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大学古代文学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片面地强调“以史为纲”的问题。需要及时在思想认识上和教材体例的编排上,以及教师的授课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变革,需要调整角度,发挥古代文学课的民族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作用。

二、古代文学教学中轻视文学原典的分析

由于在各类古代文学考试中,文学史是主角,多数古代文学教师沿袭文学史的讲授方式,很少有能够从文学作品分析作为切入点的讲授。重视文学史讲授,轻视文学作品分析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只会舍本逐末,以偏概全。文学史涉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理论指导创作,文学批评与鉴赏是文学作品审视的基础。但这都依托文学作品而存在。学生只有了解了文学作品,才能从文学史上全面深刻地分析评价该作品。如,没有读过《诗经》的学生,就不可能对《诗经》的文学价值与文学技巧有更深刻的了解,就不会懂得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不了解具体内容,就不能对该作品极高的美学价值有深层次的把握,更不能洞悉文学原典的真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严重缺乏文学评判能力。

三、古代文学教学目标脱离实践,落实不到位

大学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大学生的气质情趣和意志道德等人文素养,不是背诵几首唐诗宋词就能提高的。人文素养需要精神体验的升华来实现。古代文学知识的积累,需要从圣贤留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去体悟,在欣赏和品读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如今,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经典文学作品读得少,不能很好的对文学作品做出鉴赏。大学古代文学课只学不用、只讲不练,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大学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离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落实得不到位。古代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立身处事哲理。只有通过大量古代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学生才能明白其深层次的道理,掌握作品的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深层认识,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现实中应用于自身。最终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如,以历史散文《战国策》选篇(《冯谖客孟尝君》)的教学为例,《战国策》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冯谖客孟尝君》通过描绘冯谖和孟尝君的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战国时期“士”在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文章开篇采用铺垫手法展开人物形象,在结构布局上巧妙地做了安排,可见作者行文风格、艺术技巧的别出心裁。先描写冯谖“无好”、“无能”,因“贫乏不能自存”而“使人嘱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并且人物语言极富个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于自己的人生有何指引”。模仿经典范文去练习,目的是掌握各文体的写作规律,提升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古代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在各类文体“读”的过程中,进行“写”的创作训练。

四、调整视角重塑古代文学传承载体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不是突出技能的专项培养,也不是培养学生仅仅专于某领域,更多是强调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国学是古代文学的基础,是人文教育的主体。我古代先秦时期,文史艺术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古代文学虽然在时空上跨度大,但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载体。因此,大学教育需要重新审视并构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体系。将传统的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向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转变,即“基础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提高培养”。针对文学史,采用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针对作品阅读与分析,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节约教学时间,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成网状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与选修课的研究性与前瞻性中间,穿插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会使知识点得到不断的深化与提高,从而构建网状教学体系。如,魏晋文学史,文学嬗变逻辑、特质特点、概貌,笔者做详细的讲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讨论“玄言诗的产生渊源”,并在课下形成小论文作业,将知识点向纵深层次挖掘。构建立体网状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训练逻辑思维,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篇9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且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脉络清晰的历史,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先秦文学开始,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就已经如影随形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的文学评论家,因此充当文学评论者的往往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例如,受到儒家、道家的思想观念影响,先秦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儒、道思想。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百家争鸣,文坛异常的繁盛,而诸多的思想家学说不但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思维方式,还决定着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取舍。而后的秦汉文学作品中更可以看到文学评论的深刻影响,如司马迁《史记》中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就是当时道教繁盛的典型影响之一。至魏晋南北朝,在玄学思辨哲学的影响下,文人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苦闷情感和自我意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是诗歌,其中又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最为突出。此后的唐宋元明清等时代的文学发展,无一没有文学评论价值观影响的影子,如南北宋词曲的迥异风格,就是受到北宋末年文学评论流派的影响。到了元代,随着尊崇佛道思想的兴起,文学出现了俗雅之变,戏曲、散曲等俗文学受到广大平民的喜爱,其中又以散曲的成就最高。从总体上说,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后期偏重词藻音律,风格趋于典雅。此外,南戏和话本小说也有了新发展。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用南曲演唱,是一种民间戏曲。它结构宏大,形式自由,曲调柔婉悠扬,为南方民众所喜爱,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也较著名。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到明清演变为长篇传奇。这一时期,诗文创作成就不高,较著名的诗人有刘因、赵孟 、萨都剌、王冕、杨维桢等。

综上可以看出,随着文学评论影响所导致的文学创作者思维的改变,古典文学在风格、体裁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变。

二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文学嬗变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悠悠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也许只是其中一朵娇美的浪花,随着地势的起伏,或蜿蜒流淌本文由收集整理,或汹涌澎湃。一切的变化都看似那么偶然、无意。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仔细地推敲它的每一种变化,又会发现,任何的变化都是一种必然,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文学批评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于文学学派,既与文学密不可分,又有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1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概况

(1)形式嬗变

诗歌是中国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西周初年和春秋中叶之间,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后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乐府,乐府诗发展到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五言、七言句式,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而七言诗则是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盛唐之后,词作为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自民间而起,渐成风气,至南宋后期,散曲取代词的地位,引起了更多文人的兴趣和关注。除了诗词之外,散文、小说自战国时代以来,也一直在延续和发展,散文中辞藻华美,多用骈句,至后来骈文兴盛,传统散文式微,而逐渐产生赋。

(2)内容嬗变

文学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活或者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也几经变化:《诗经》多描述生活、爱情,到后来《楚辞》开始,内容多见忧国忧民,诸子散文更是以治国、王道等为自己的核心内容。乐府诗、五言、七言诗的内容开始更为广泛,咏物、颂人、叹家国,包罗万象,词、散曲则更多的是娱乐意味,文学的功能也在内容的嬗变中悄然发生变化。

2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诱因

导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包括:1、社会环境的变化,动乱、稳定、贫穷、繁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文人自然也有不同的影响,文学也自然会随之产生变化;以唐代诗歌为例,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唐朝诗歌能获得空前发展,除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1、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魏晋以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趋向成熟,隋统一全国后,促使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这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封建帝王对诗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当时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为诗歌增添了新的营养。这些都是促使唐诗创作繁荣的因素。2、文学自身的积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身在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从量变到质变,自然会体现出一定的变化。以魏晋文学的发展为例,秦汉以后,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的骈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微,这种贵族文体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提倡古文的运动。实际上,这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比较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所以才出现了魏晋文学。3、文学批评的导向。文学批评是在文学出现之后才产生的,但是二者间隔的时间并不长,文学批评的作用很多,其中就包含对文学发展的导向作用,以下就是对此的详细分析。

转贴于

三 文学评论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

(一)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社会功用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只是作为儒道两家的学说附庸而存在,但是发展到了后来,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儒家文学批评为例,从最早开始的“献诗讽谏说”与“观诗知政说”,直到后来的“知人论世”,都是注重自己的社会功用。而这些评论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主张直面天下之忧乐,上约束帝王、下兼济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儒家思想主导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文学自然而然地开始向多重社会功能迈进。以陆机的《文赋》为例,他主张文学就应该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自由状态,却又同时要兼顾“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昭明太子编著的《文选》也主张,“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汉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学批评的这种社会功用价值观,就一直渗透到了骨髓。因此,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无论形势如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学思想始终贯彻其中,或者说儒家文学批评,作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文学批评,其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出道、入世、佐圣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的旋律。

(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艺术功用

与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不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更多的是讲究“出世”,不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还是庄子的“虚静”、“物化”、“得意忘言”,都站在以“自然”、“道”为核心的哲学基础上,他们的文学批评价值观只是哲学观在文学问题上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古代的中国文学中并不是主流,但是其影响也不可小觑,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梦幻田园,还是对桃花源的无限憧憬,文学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宣扬社会价值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并无不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空前繁荣的唐宋两朝,也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而这两朝的诗词,艺术价值也远远大于社会价值。文学,正是在道家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回归真我,老子或者庄子们所倡导的对“道”的体悟和自然美标准的文论观,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于是,在儒家文学批评成为主流的环境下,我们的古代文学,一直以来都保留了最为纯粹的艺术美,在任何时代下,都有一群借笔墨遨游天际的“鲲鹏”。同时,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儒家的文学批评也有着自身的影响,在“为社会而艺术”的主旋律下,适当地“为艺术而艺术”也能为乐章添加华彩的变奏。

(三)玄、道、佛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现实价值

历史上有名的元嘉时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在文人的创作心态中,文学逐渐淡化了文学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强化了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趋向于个性化和风格多样性。在这一时期,各种文学形式丰富发展,文学在受到普遍重视的基础上,文学批评出现繁荣景象。

南朝以后,人们的思想潮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儒学“大一统”思想地位开始动摇,但玄学清谈形式并没有消亡。宋文帝元嘉十五年,朝庭特地设立儒、玄、史、文四学馆,而且儒学思想经过与玄、佛、道的不断冲突、较量、改造和糅合,不断吸收玄、道、佛文化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逐步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统治框架,成为统治者统制天下的潜在工具。自宋武帝开始,南朝各代寒人皇帝,一再下兴学的诏令,设立传授儒经的机构,到梁武帝时,糅合后的儒学思潮达到鼎盛,《礼》和《孝经》的研究尤其繁荣。儒学在思想核心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糅合后的儒教成为南朝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期间的学术思想多元化而且较为注重审美,对于庄子的推崇到了比较的境界,逐渐淡化了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注重强调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呈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创作手法的个体性。

篇10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媒体的新艺术,导致许多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戏剧受到冷遇。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关于戏剧部分包括元杂剧、南戏、明清杂剧与传奇往往介绍得简而又简,而且将其类等于小说作品进行赏析,了解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特点、艺术成就即可,忽略了结合戏剧本身的特点通过经典阅读讨论获得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完全不读作品

由于课时紧,教师课堂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戏剧的介绍总是非常简略。除了元杂剧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清传奇《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是重点讲授的,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徐渭的《四声猿》等是稍作简介,其余的元代南北方戏剧圈作家作品、明代宫廷作家作品、清代花部雅部等作品顶多在课件中列一张表,只要求学生知道剧作家姓名、主人公名字、故事大概内容,除非学生非常感兴趣或是作为论文研究对象才会阅读作品全本。

(二)只读宾白,不读曲辞

对于重点讲授的作品,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剧作原著,课堂上分析作品的思想、人物和艺术特点的时候结合具体文本进行例证,实现师生交流的效果。但由于戏曲的曲辞多用典雅或质朴的文言,这些对现在的学生来说都不易理解,参考注释则很麻烦,甚至仍一知半解,他们只选宾白跳着看,大致了解故事情节而已。但人物丰富复杂细腻的心理感受和变化在剧作中都通过曲辞进行抒发,剧作的辞采及精湛的语言韵律和运用技巧也都通过曲辞进行表现。因此,只读宾白不读曲辞无法全面认识戏剧文学的伟大成就。

(三)流于文本表层,缺乏整体文化的感知

对作品的大致浏览,只是了解了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稍进一步能理解戏剧中所弘扬的时代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但缺乏对戏剧整体文化的感知。戏剧的主要特征包括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阅读和讨论经典戏剧作品对培育学生高雅的艺术审美趣味,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的实施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如果要充分利用戏剧文学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和文化思潮的理解,以丰富的想象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应该重视经典戏剧作品的阅读讨论,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注释,通读作品,完全理解文本内容

经典阅读讨论的首要任务是通读作品。元明清时期的戏剧剧本,年代越前,语言越是艰深,学生应该选择有注释的版本进行阅读,包括宾白和曲辞。理解和积累不同戏剧剧本中涉及的不同朝代的语汇、典故、民俗、时令、物品工艺等知识,能更全面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戏剧冲突的缘由,进而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戏剧演出,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

在准确而全面阅读剧作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优秀的戏剧演出作品来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例如,在讲授元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越剧《西厢记》的表演视频,如果课堂时间有限,可以选取其中的重点部分《赖简》一出,让学生在越剧柔婉回旋的声腔中体会王西厢“花娇月媚”的语言特色,形象地观看到崔莺莺的“假意儿”、张生的“志诚种”、红娘的“机智”的形象特点。在讲授明代传奇汤显祖的《牡丹亭》时,介绍学生观看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视频很有裨益。青春版《牡丹亭》思想主旨鲜明、叙事主线清晰集中,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在明代心学左派思潮影响下的情理之争的思想价值;伴着昆曲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行腔,能让学生充分欣赏作品中的曲辞,尤其《惊梦》一出中【绕池游】【皂罗袍】等的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舞台上音乐直接诉诸听觉的呈现,使戏曲语言所传达的诗意更加真切直观。以戏剧文学名著为底本的戏剧表演,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国学精华,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演出能够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和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对接受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完成对作品整体文化内涵的认知

学生对经典原著文本进行认真阅读以及观看戏剧演出后有了身临其境般直观感受之后,对作品整体文化的认知还应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来进一步深化。教师可以围绕作品思想主旨、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特点、发展影响等方面设置典型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回到经典原著认真梳爬剔抉、前后观照、突出重点地理解作品,通过讨论辨析找到问题的合理答案,完成对作品正确而全面的掌握。

三、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已经认识到课程教学存在不足的现实面前,经过思考和探讨,也能大致明确改革的方向和实施方法,但想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得看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才能达成所愿。

(一)课程总课时少,需合理规划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课时安排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学年,总共204/272课时,但从先秦到清代,文学史的内容那么庞博,在教学中这些课时仍然显得紧;而在历代作品中,戏剧相对于诗词文而言毕竟没有那么重要,但在元明清文学部分,因戏剧已达成熟繁荣阶段,成为该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或重要文学现象,则应适当增加课时,并通过经典阅读和讨论重点掌握。

(二)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对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督促

篇11

一、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的意义

河陇一词是历史上人们对于河西、陇右的合称。 河陇地区指今六盘山以西,新疆以东,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南北边缘地带, 以及青海省的一部分地区。 河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东部黄土高原地带以农业的早期开发而著称, 河西走廊地区则以畜牧业的发展称誉史册; 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 河陇文学与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自古以来,河陇就是戎羌之地、华夏边陲,胡汉杂居,民族构成复杂。 河陇作为古代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舞台,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占争夺的地域。 西羌、西戎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居民。 秦汉之际,月氏、乌孙、匈奴据有河西之地,而陇西、陇东、陇南仍有羌戎各部分布。 随着秦汉王朝建政设郡,戍边屯垦,大量内地汉人移居河陇,许多降服的少数民族居民被安置于此, 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河陇历史的一大主题。 在汉唐至明清统一强盛的时代,河陇既是边防重地,又是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在国家分裂动荡之时, 则成为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割据之地,匈奴、氏、羌、鲜卑、吐谷浑、回鹘、吐蕃、党项等族曾先后入主河西、陇右。

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 汉唐之际丝绸之路繁荣了近十个世纪,河陇成为融东西文明于一体,日益开放、日益发展、日益繁荣的地区。 古代西方的宗教、艺术、哲学以至于物种等,在河陇大地上传播、生根,大量胡商贩客、僧侣艺人、使者役夫在河陇往返、定居,其行踪遗俗,迄今依稀犹存。 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补,既为河陇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异质养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使河陇文学与文化得到重塑与改造。 因此,河陇文学与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地域性特征。 与西域文学相比较,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中原文学相比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多元、兼容、开放、创新是其突出特征。

所以,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一课程,通过课程和相关教材,丰富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提高其文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开阔其心胸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 是伴随对西北边塞诗歌的深入研究而展开的。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学界开始关注古代西北文学和文化。 就文学方面而言,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唐代西北边塞诗上,研究成果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古代河陇地区的文学创作。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 出现一批有关河陇地区的诗文选本和研究专著,如《历代咏陇诗选》(1981年)、《杜甫陇右诗注析》(1986年)、《历代河西诗选》(1988年)、《甘肃历代诗词选注》(1988年)、《甘肃历代文学概览》(1994年)、《甘肃历代诗文曲词鉴赏辞典》(1994年)、《甘肃古代文学作品选》(1994年)、《陇文化丛书》(1999年)等,这些选本与专著或聚焦吟咏河陇的诗歌,或探讨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演变轨迹,它们的相继出现,为人们研究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2000年至今, 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不断由宏观向微观发展,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例如《古今咏陇诗词选》(2000年)、《陇右诗选注》(2002年)、《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2002年)、《陇山交通与诗歌》(2003年)、《河陇文化觅踪》(2004年)、《历代咏河西诗歌选注》(2007年)、《陇右文学概论》(2007年)、《诗圣与陇右诗》(2008年)、《唐代文学与西北民族文化研究》(2008年)、《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2009年)、《河陇文化》(2011年)等,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河陇文学与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此外,研究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学术论文也逐年增加,可以说,河陇文学与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据笔者统计,到目前为止,甘肃各高校只有少数院系开设有甘肃古代作家作品、敦煌文学、陇右文学概论、河陇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我们试图开发一门将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课程,通过课程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河陇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文化渊源和文学特征,这对地处黄土高原、丝绸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大学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项目,2013年获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项目组8名成员均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 长期以来,本项目组成员都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 中国古代文学 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中国古代文学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 为拓展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本项目组成员积极建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先后为学生开设《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史汉导读》、《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唐诗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国学元典导读》、《中国古代散文》、《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文献检索》、《古代小说与政治》、《中国神话研究》、《诗经、楚辞研究》、《苏轼解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等十余门专业选修课,初步形成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这些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是项目组成员多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与总结,也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追求,它在深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新尝试。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特别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说,研究性学习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即综合考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设计中点(河陇作家和作品)、面(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线(河陇文学发展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知识点的确定,到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网络课程内容,再到教案设计、课后作业、课外阅读书目及内容等,教师必须在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评价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学生角度说,学生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学习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搜集自己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完成对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点、面、线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使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其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了解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与此同时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还可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集中考察某一地域文学的特点,然后由教师作为主持者,引导学生在陈述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之,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将不断扩大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这其实是对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即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 及时把握学术前沿的动态,以保证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评判,而学生也要在掌握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接触各类学术观点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建设的构想

篇12

其次,中国文学史早期叙事模式发生于“五四”的文化大背景之下。现在,学者们普遍认为,怀疑批判精神绝不是至五四时期方才出现,在魏晋时期、明代末年同样表现突出。不管怎样评价五四,其怀疑批判精神是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绝不是也源自西方。以五四为背景的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欲挣脱传统之束缚,进入一个新的叙事模式中,但因为其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接续得如此紧密,欲离实合,或似离实合。

再次,重经术、重考证的中国传统学术牵制着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的慎重前行。有学者指出:“从试图写出中国文学史的最早那一批人开始,人们就确认了在传统的目录、史传、诗词文话、选本与新的文学史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文学史正是这些本土学术的洋亲戚”、“所以,依傍传统的文学批评来写文学史,得的正是近水楼台的便宜。”[2]

总之,上个世纪初学人开始撰著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叙事模式表面上具备体系化、理论化而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点、悟式”的叙事模式大相径庭,加之五四影响了中国文学史在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怀疑批判精神实质后欠缺细致的爬梳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工作,所以,得出了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离异的结论。其实,早期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因其仍然植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土壤之中,不可能一朝一夕得以改变,而且,受五四影响的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仍然在根本的怀疑、批判等人文精神上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息息相通,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在内在精神上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依然是暗合的。而且,早期中国文学史著作中仍然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点、悟式”批评的痕迹,较少抽象的、逻辑推演的西方语言叙述模式。对这种文学批评语言方式,美籍华裔学者叶维廉先生反复申说其并无高下优劣,甚至还称扬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反映了批评者具备一种难得的“明澈的识见”(不以一个主观的我的姿态出现,分割、截断本然的本分的一些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他说:“批评家的先决条件也是要有‘洞彻之悟’的,对作品中的艺术性(一首诗的机心)有了明澈的识见,也就不在乎他用的是‘点、悟’的方式,还是用逻辑化的辩证的程序,而都可以做到‘言简而意繁’的有效地批评。”[3]可见,发挥运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本色”、“当行”十分鲜明地体现在上个世纪的早期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尽管有的文学史著作存在叙述语言弃文近白、叙述模式的体系化、突出民间文艺的位置等特点,但是其根本的叙事模式仍然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理论的批评精神契合,故而可谓之似离实合,“离”为离异,“合”为暗合。张法教授在“全国第一届文艺学高峰论坛”的大会发言中曾提出我们编撰“文学概论”和“文学史”应该以中国传统之“文”的概念为核心范畴,而不应该仅限于西方的“文学”概念,这种看法是极有启发意义的。[4]

二、迎合———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似合实离

上世纪40至60年代,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由于政治的波动而出现了一个转折,总的来看是政治色彩浓厚,结合时代特征对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诠释。有学者说“于是,每经过一段时期,尤其每经过一段政治上的波动,适应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新的要求,必会涌现出一批新的中国文学史教材”。[5]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大致成书于抗战时期(上卷成于1939年,下卷成于1943年)。此书以“陶渊明及其作品”为题,开始即用很大的篇幅介绍陶的生平、家庭、经历、理想和人生选择,不惜在其诗中寻绎出相应的诗句以资佐证,甚至大段引述《归去来兮辞》的序以说明其归隐田园的心路历程。其次,以陶渊明34岁辞去彭泽县令为界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两期:前期“在社会服役,为饥寒奔走,对于当代政治社会,虽已感着厌恶,但他的人生主旨,还没有达到决定的阶段”;后期“作品最多,艺术的价值也更高”,[6]且选择前后期有代表性的作品给予论证。总之,前期突出其内心的苦闷及对东晋黑暗社会的批判,后期则对归隐的乐趣和淳朴的农村田园生活、风光进行赞美。再次,对陶渊明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作简单地交代,“他的文学语言,是质朴自然,清简平淡,而其特色是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所以高人一等”。[7]相比思想内容而言,艺术特色的论述是十分简略的。最后,结合后人对陶的评介指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即:“可见一个不同思想不同生活境遇的人,会在陶渊明的作品里接受不同的影响”。[8]

可见,生平、遭遇等(详)→作品的思想内容(详)→作品的艺术特色(略)→文学史影响(略)是刘大杰先生撰写《中国文学发展史》时比较固定的一个叙事模式。我们再看60年代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陶渊明”一章的叙事模式。其实,只要看标题即可,共分三小节:一是“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二是“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三是“陶渊明的影响”。[9]此种文学史叙事模式深受撰写者所处时代、西方语言策略的影响,实与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精神貌合神离。陶渊明为什么归隐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例子。刘大杰先生认为崇尚自然自由的个性、东晋政治的“紊乱”、“黑暗”和“虚伪的礼法”是促使其归隐的三个主要原因。[10]前一个个性方面的原因如果还说得过去的话,后两个属于外在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因,然而刘先生的叙述却较为倚重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因,这就有可能将一个人的成长、选择与其生活的外在环境一一对应,分析得到的是一个普遍性十足的空壳陶渊明,离鲜活、丰富的个性化的陶渊明相去甚远。游国恩等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说:“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11]主要结合其与上层统治阶级的“决裂”分析其诗“对腐朽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12]和“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13]尤其突出强调其田园诗对劳动生活的反映,而且不惜如此夸赞:“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14]但我们只要细读陶的一些诗篇,就会发现其诗篇中对劳动的描写歌颂多是写意性和极富启示性的,它另有所指,至少不是那种朴实的劳动诗篇。面对文学这一极富灵性的艺术门类,将西方的因果式叙事思维嫁接过来,看似天衣无缝,实则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点悟式”文学批评的传统模式已经相去甚远。硬要在外在社会政治环境、士人文化风尚等方面与作者的个人选择方面拉上关联的做法,显然是要显示作者的文学成就特点与诸多外在因素的必然性,但此种必然性有多少合理性呢?陶的归隐有无偶发原因呢?只有转换此种一元化的逻辑叙事模式,中国文学史上诸多如陶渊明一样的文学家才能以立体、丰富、生动、鲜活的面貌呈现在后代读者的面前。另外,游国恩等先生的著作中相对突出作家作品的人民性(劳动、平易是其外在显现),显然与撰写者所受的时代思潮有关。对陶渊明这方面的评论有可能成为欲加之辞,太多的主观性是撰写者不能自觉防止时代思潮侵入其叙事模式造成的。可以说,40至60年代的文学史叙事模式充满着浓烈的功利色彩。“195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现实主义’成为惟一合理、正确的文学理论,它便以更加强制性的力量,规范了几乎所有的文学史阅读。”[15]#p#分页标题#e#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多针对以抒情为特征的诗词而创建、发展,与西方以史诗、戏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文学史叙事模式本来就隔着一层,如果硬要凑合在一起,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此一时期的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实际是一种似合实离的关系,这种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文学史存在许多无法弥合的缺憾,最典型的是硬要将一些无甚关系和关联不很密切的现象纳入必然性的视野加以考察论述。综上所述,上个世纪40至60年代的文学史著作展现出来的文学史叙事模式存在机械套用因果律过分强调必然性的特点,较少顾及文学发生、发展、演进过程中偶然性的一面,叙事详略重点颠倒,在对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叙述过程中,作家个人的生平、遭遇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占了绝大部分,且存在许多主观性的链接,而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却相对薄弱。这个时期的文学史叙事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政治的功利实用的叙事观念,此一时期的文学史叙事模式日益僵化而失去生机与活力,时代的叙述策略很深地侵入到了文学史的领域。此一时期的文学史叙事模式相比上个世纪初的叙事模式是全新的一种组合,其根本的框架不像初创时期一样根本上源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而是西方叙事模式与中国特定时代思潮与叙事策略的强行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实在是貌合神离。文学史上有关陶渊明的叙事部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归,此种文学史叙事模式普遍受到人们的反思、质疑,新的文学史叙事模式需要新的切入点或视角,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一座建构新的文学史叙事模式的丰富理论宝库。

三、融合———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融合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文学理论界对文学批评话语进行反思,主要是以西方文论话语为参照,提出了我国文论“失语”的问题。继之而起的是各个领域的深入反思,文学史叙事模式也受到了质疑,“重写文学史”、“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等提法颇受人们关注。受此理论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以新视角观照中国文学从而呈现出新的文学史叙事模式的中国文学史的著作,袁行霈先生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下文简称“袁编”)和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下文简称“章、骆本”)比较具有代表性。此时期的文学史著作已然从上世纪初处于探索中的文学史叙事模式中清醒过来,同时对40至60年代局限于社会———政治批评模式的单一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缺陷有了自觉的摆脱,因而视野变得极为阔大,或从文化的视角,或从人性的立场,吸取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注重从整体角度鉴赏文艺的精神内蕴,就文艺批评的内在精神而言,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日益成熟,极具民族和多元思维的特性。下面以袁编和章、骆本《中国文学史》中有关陶渊明的叙事为例来看此时期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融合情况。袁编《中国文学史》以“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作为第一节的标题。实际上,这一节较有特点的是探讨陶之思想性格,其中又以将陶之思想与魏晋玄学联系起来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因为魏晋玄学在特定时代多是被冠于佯狂放荡、虚无废务、浮文妨要等帽子,但是其中涉及士人言谈、举止、仪表的“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却被遮蔽起来,尤其是陶渊明体现出的“颖悟”、“旷达”、“率真”和统领它们的“虚灵”不会被人们充分真实自然地表述出来。“陶渊明的思想便是在玄学这种新的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玄学中具有进步性的反抗名教的一派,如嵇康、阮籍,对陶渊明影响最深。”[16]可见,对古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认识必须具备通达透彻的视野方可。袁编紧紧抓住陶渊明“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这两个人生支柱,前者多与儒家发生联系,后者与道家、魏晋玄学思想密切相连,二者秘响会通,从而认为“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点出“酒”与“琴”对形成陶之“艺术化人生”的催生作用。[17]

篇13

一、教师学者化

古代文学教师应是“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教师,是指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就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教育专家。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他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学者。教师学者化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重要而深刻的体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学家们纯心灵、真性情的抒发,还是担负着“载道”重任的言志之作,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一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生动、真实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该全面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并对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征、走向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深刻理解影响文学走向的文化动因和文学得以生成的文化土壤。例如,如果教师不深刻领会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分化、大瓦解所导致的“士”阶层的蓬勃兴起,就很难使学生理解何以在那一时代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学现象;如果教师授课时不联系魏晋士风的变化、魏晋玄学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就很难使学生理解“竹林七贤”的怪诞、正始文学隐晦曲折的特征和玄言诗的风行;如果教师不结合宋代“理学”进行讲授,学生就难以理解中国文学的风度气韵何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会由唐代的雄浑、壮阔而转向了宋代的内省、自敛。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文学与科学、宗教、哲学、艺术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研读文学史、涵咏文学作品的同时,去探寻古人与今人心灵相通的东西,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古代文学不是故纸堆,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比如在讲到《史记·货殖列传》的时候,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司马迁的经济观点,之后又结合现实,将20世纪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政策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经济政策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他们对司马迁的经济观和对现有经济政策的认识与感受谈出来。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以自己学者的风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不只是读几首诗、背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古代文学中别有洞天。

“学者型”教师还应该具有前瞻的眼光,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他不应该只沉浸在旧纸堆中去考据、索引,而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学中那些与现实人生联系密切或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能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格的人文色彩浓郁的文化精髓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把当今科研领域的新观点、新理念、新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这样使教学始终与现实接轨、与时代同步。

(二)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与指导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导他们去尝试学术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可以在课外搞一个有教师参与的学术论坛,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论坛这个平台表述出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知识的良性循环。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但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时,注意张扬个性。近年来,随着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研究视角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观点和新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能一味因循传统,要具有创新意识。同时,新的师生观也要求教师重新审视传统的师生关系,即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应该是知识的权威,但不应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讲授知识或以挑剔、审视的眼光去面对学生,而应该是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

(三)教师应该是美、善的传播者和塑造者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体验。研读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的审美意识的培养、道德情操的树立、心灵世界的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理趣、丰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感,使读者在阅读后产生或轻松、或愉悦、或超脱、或悲哀、或感叹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和真正的审美享受。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怡情作用,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和塑造,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发扬真美,以娱人情”①,要将美育融于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屈原那为了实现“明君”“贤臣“”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孟子那“道不同,不相为谋”“辞万钟”的优厚待遇,“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志节品格;杜甫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品格;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等都使同学受到极大的精神震撼,同时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淡静;“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飘渺朦胧,使学生在对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的鉴赏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从而生发出对自然人生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课堂,在本学科领域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制作出不同风格的,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使古老的教学内容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样就会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学信息量,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达到如下教学效果:

(一)使复杂的事件图表化如《秦晋之战》,讲述的是秦、晋、郑三方的军事、外交冲突和纠葛。其中重要的情节有“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郑皇武子辞杞子“”先轸论战”“秦师败“”文嬴请三帅”等,事件复杂、关系错综、头绪纷繁,叙述起来,须费很多口舌,可学生理解的效果并不好。但如果运用电脑课件,将其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且避免了繁琐的叙述。

(二)将相关的背景材料文字化在介绍古代作家、引证材料、相互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如果运用电脑课件直接提供给学生,再辅之以简单的阐释,即可节约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