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教学参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和部首“革”,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故事增长知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特点出发,不盲目学样。
教学重点:
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指导朗读,特别是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脚的用途,懂得如何看待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手势激趣、自然导入
1、教师依次用手势作出下列小动物的外形(孔雀、小狗、螃蟹、鸭子、小猫),让学生猜出动物的名字,然后课件出示一只穿着鞋子的小猫咪。由此引出小猫能否穿鞋子的话题,设疑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需要认识的生字。
读后让学生汇报,对小猫咪能否穿鞋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检查生字。此时教师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出示词语读。
2、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自主感悟。
原因的查找
1、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原因吧(学生读后汇报原因)
2、抓住表示小猫咪穿鞋子原因的重点词语,“羡慕”首先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猜测小猫咪自言自语说了什么羡慕的话,他羡慕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理解词语“好奇”,想象小猫咪会说些什么,想写什么?
4、你能体会小猫咪的心情吗?让学生类比小猫咪,试着读出小猫咪羡慕的语气。
对话的启示
1、课件出示“自主阅读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回答问题。 自主阅读提示: 想一想-----小猫咪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画一画-----描写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读一读-----体会文中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2、小组汇报 小猫咪都遇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读出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让学生自由说文中小动物脚的用途,并适机引导学生用“如果....就....”来回答。 让学生做一做刨、抓、游、跑的动作。 指导读,体会读,男女生赛读,通过读对话体会不同的说话语气。 标点练习。让学生根据标点读出语气,并且练习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说句子。
答案的揭晓
1、汇报小猫咪脚的用途。
2、理解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让学生自由读猫妈妈说的话。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进行范读,学生齐读。
四、情趣引读,品味主题
1、教师创设情境:(师扮演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来到院子里,遇到了分别由学生扮演的其他五种小动物,进行适时对话朗读,体会人物说话语气,进行品味人物特点。
2、评价小猫咪:你认为小猫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明理:学习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牵动课外
1、课件出示多种小动物,让孩子自由选择或者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它小动物的脚的用途。
2、课外阅读:阅读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
(4)提出疑难问题;
(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6)尝试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 读通课文。
b) 自学字词。
c) 理解内容。
d) 质疑问难。
e) 搜集资料。
三、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语文教学优秀案例参考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含义。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邀请”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早上你是怎么来学校的?生汇报。
师:那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出门时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吗?生汇报。
哦,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对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远行靠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远行靠什么》。 2、“远行”是什么意思呢?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人类交通工具发展史呢?
二、播放课件,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
听了这篇文章后,你都听懂了什么?(生汇报)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
四、默读课文
可以默读课文,也可以大声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将自己不认识的或不熟悉的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并且用心记一记。生汇报字词的学习情况。可以讲识字方法,也可以给生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抄写两遍。
2、课下搜集有关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边听录音,一边观看图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远行靠什么》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你们想不想听听别人朗读这篇课文?好吧,那就认真听!请同学们告诉我,我们在听朗读时该注意些什么。
2、播放光盘上的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二、结合录音朗读的内容,对照课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师:这录音上的朗读读得这么好,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听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读。)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书,大声地读吧!不过,老师这里有一个任务,就是用笔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上横线。记住,一定是先读完一遍,再划。
2、生汇报表示时间的词语,师板书,画出表格。
3、 师:哦,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不完整的表格,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完整呢?
4、 四人小组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及时板书。
5、 一边轮流派小组代表汇报,一边引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梦成真”这几个词语的教学。
①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③千百年来,人们幻想着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6、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三、小结并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1、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发展史,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探索,所以我们人类才会走得越来越远,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四、作业(课件出示)
1、 师:同学们,一堂课的学习多么紧张啊!那我们来做个识字游戏,怎么样?
篇2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通常是通过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课本知识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了较大程度的遏制,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无味,且教学效果也相对不高。而将亲子游戏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创新[1]。该教学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拓宽其学习渠道,使学生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取新的知识。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教师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语文课本内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1 亲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亲子游戏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这是由于游戏可加强小学生和父母间的联系,也可让学生更早通过父母与外界社会接触,并通过游戏实践,深入理解课本上的知R[2]。另外,亲子游戏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中的情绪影响也非常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父母进行互动游戏,可缓解小学生在课堂中不由自主的紧张感,使学生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帮助其逐渐养成乐观积极的性格,使其能健康成长。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都可以通过小学生和父母共同参与的形式来锻炼其思考、沟通能力,激发其创造力,使其思维更加活跃。
2 亲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丰富的游戏内容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游戏方式,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就算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其教学地点也仅仅在教室或校园内,这样的游戏教学会严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在亲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可进一步拓宽游戏的内容、范围,同时在进行游戏时还需注意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性格,以创造更合理的游戏内容。同时在设计游戏内容时,需注重对小学生体验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想象力,因此在设计游戏内容时需充分考虑如何能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其在游戏中进行创新、想象。另外还需加强亲子游戏中的体验性,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尽可能的体验生活,并从中获得收获,感悟隐藏的游戏意义。如教《雨后》课文时,某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下雨后的第二天将小学生及其家长带出校园,并一起至郊区或田地等地方,让小学生及其家长一同体验下雨后郊外的空气、环境,并鼓励他们为自己所看到的美好景象造句,不限制造句对象,且小学生家长可给予提示,帮助其顺利造句,包括蜗牛、青蛙、柳树、水潭、池塘等,另外还需让小学生及其家长对课本中《雨后》的情节进行回想,并亲自去体验故事中主人翁的心理历程。在这次活动的同时,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看护小学生,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让其与家长共同思考问题,使小学生可在家长的启发下去思考课本中的问题。
2.2 注重对游戏环境及游戏材料的选择
由于小学生的免疫力较低,因此在对其进行亲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重视对游戏材料的选择,避免小学生接触到有毒或带有细菌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多下功夫。小学生在进行游戏时,通常需要依赖具体的游戏道具,且年龄越小的小学生,需要依赖的游戏道具则越逼真,这是由于小学生对外界社会的了解可通过触摸游戏道具来进行,而游戏道具越逼真,则可使小学生越直观的了解外界。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乌鸦喝水》中,某小学语文教师准备出和课本图片相似的玻璃杯放置于室外,让小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收集室外存在的道具来让玻璃杯中的水上升至乌鸦可喝到的水平,与此同时让学生家长在旁边给予协助或提示,但告知家长不可提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这个难题,如有学生找到正确方法并实验成功后,给予其表扬。这样教学在增强家长与小学生户外活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其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且玻璃杯作为一种无毒、干净、常见的游戏道具,不会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任何危害。
2.3 注重学生亲临实境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未成熟,且多数学生在课间或其他休息时间玩“角色扮演”一类的游戏,因此教师可通过这类游戏方式来带领小学生进入课本中的情景,体会课本中角色的心情、想法。且由于“角色扮演”的游戏通常需要多人协同合作,因此教师可选择让小学生及其家长来共同完成课本上的情景。如在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司马光》中,教师通过让小学生及其家长分别扮演司马光、落水小孩、其他小孩、赶来救助的成年人等,让他们共同演绎事情的发生经过,并体会司马光的思维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增强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还可提高其思维能力。
3 结语
把游戏环节融入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生沟通、思考、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亲子游戏也是一种重要的环节,不仅可增加小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情况,还可通过游戏过程让其获取新的知识,推动小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参考文献:
[1] 贺春珍,谭桂云.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探讨[J].东方教育,
篇3
为了使这种现象得以转变,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学习方式是决定是否具备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只要教师能从医学高职生的特点出发,改变学生早已厌倦的被动式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采用多样化而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积极尝试游戏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交互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医学高职生学习语文的观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那什么是参与式教学方法呢?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愿望,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理解和领会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参与者为中心,教师变讲授者为协助者,促使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互相学习和交流;促使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及时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教学活动的效果得以提高。①
医学生的培养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设计参与学习的方法,凸显医学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实践特色,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知识”的教学模式,提高其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对于医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在此,笔者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和近十年的教学经验,简单地介绍几种参与式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
情景设置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创建或还原课文文本中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以真实、生动、实用为特点,分析综合所学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达和交流的一种形式。这种学习方法,有贴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能变单调、机械的语言理解为生动、活泼的交流型活动。
比如在学习古典诗词时,因古人所处的年代久远,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难以用语言还原,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在脑海中营造诗词的情境,还可以采取动手描绘画面的形式予以分析和交流。在讲授杜甫《登高》一诗时,为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杜甫的“登高之情”,体会杜甫老病孤愁的境遇和苍凉悲怆的心理,我请了几位同学根据诗歌描述的景物,到黑板上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登高之景”。有的学生因不能理解诗中作者所处的方位而把诗人画在了沙洲上,因此不能纵览全局,“登高之情”就无处谈起;有的学生把“渚清沙白鸟飞回”的鸟儿画在了山峰之颠,就没办法体会作者在写景视角上采取俯仰结合手法的妙处;还有的学生把“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那棵树“栽”到了山脚下,才发现山上的诗人根本看不到树叶萧萧飘坠的场景。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些错误被讲台下的同学们一一发现,大家都哈哈大笑,而绘画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把所犯的错误一一更正。通过这样的动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唤醒了死板板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也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特殊方法。角色扮演是将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编写成剧本的形式,要求学生扮演剧本定的角色,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亲身体验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情形,改变学生的某些观念、态度和行为,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演结束后,可以通过班级讨论的方式评价表演结果,分析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角色扮演法既能减轻学生因教师的“满堂灌”产生的疲劳感,又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饰演角色的同时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比如在学习《医生的人文素养》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家周国平对当今医护人员缺乏人文关怀,对病人毫无怜悯之情的谴责,我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医护人员和病人,目的是让即将成为医护人员的学生通过扮演病人的角色,体会病人的痛苦情绪和不安心理,从而换位思考,树立“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责任意识。
又如医学高职语文课本中有写作“求职信”和“个人简历”的单元。写作应用文相对于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而言较为枯燥,学生上课时毫无热情、浑浑欲睡。所以在学习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现场招聘会的场景,让同学们分别扮演面试考官和应聘者进行模拟应聘。同学们为了在应聘时获得好评,纷纷开动脑筋,积极准备应聘材料,撰写“求职信”和“个人简历”,忙得不亦乐乎。在表演和互评之后,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的运用,也锻炼了实际应聘的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指当教师指出某种社会现象或提出某个问题时,要求学生通过随心所欲的联想,迅速生成观点并自由地、快速地分享看法的一种学习方法。
从形式上看,“头脑风暴”类似于讨论,根据某一话题把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集思广益。但与一般的讨论相比,头脑风暴更加灵活和自由。它试着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②
比如学习《华佗传》一文时,学生对范晔的评价“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颇有争议。为了明确“华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古人是怎么看待医生这个职业的?现在的我们又应做一个怎样的医者?”,我采取了头脑风暴法,让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华佗自恃才高,不肯侍奉曹操,他的被杀是性格孤傲所致”;有的学生则说“华佗的性格孤傲只表现在面对权贵上,对待老百姓是尽心尽力的,所以值得赞赏”;也有学生认为“古代人瞧不起以医事为职业的人,是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范晔之所以对华佗有这样的评价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都采取暂时不评价的方法,让他们畅所欲言。当学生因很难再想出什么而出现停顿时,我就为他们提供材料、线索或者建议,鼓励和帮助他们继续思考,并把产生的所有想法记录下来,直到没有学生再发表意见了,再进行剔除、归纳和总结。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理解和吸收知识。
参与式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交际法等等,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总之,医学高职语文课应以重能力讲实用、满足职业需求为目的,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的实际运用,努力改变医学生的学习态度、观念,促使医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实际运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1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2南昌大学)
篇4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参与式”教学倡导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而宽松的思维状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现和创造的机会。目前,在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参与式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的倾向,尤其是教师在上课时,仍然“新瓶装老酒”,存在“教材为本”、“知识为本”的教学思维定势,依然以自我为主,包办学生的思维。
因此,在参与式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教学思维定势,创设出各种生动的、富有情趣的、仿真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开放的教学空间,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唤起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理解、主动建构知识。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民主参与的感觉,察觉自己对课堂所应尽的责任,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借以改进教学。在教学流程设计上,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准备和适时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课件等教育资源,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跃出纸面,让课堂变得有形有色、有滋有味。
如《观潮》一课,可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奔腾而来的景象,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出发,设法挖掘原有认知和新课内容之间的联系,设置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讨论性于一体的问题,让学生入情入境,对学习任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二、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心灵深处无时不存在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欲望”。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营造平等、宽容、理解、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为学生的交流探究提供操作平台。
一是以灵活有效的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意识,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又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二是教师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和主旨,设定活动及讨论目标,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和辩论,然后进行适当点拨、提醒、诱导。三是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体验民主参与的感觉,察觉自己对课堂所应尽的责任,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借以改进教学。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空间,尽情参与,自由表达,直抒己见,体验成功,从而激起愉悦的心理体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
三、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作为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分组合作。
目前,由于部分教师受理念认识、教学评价制度和自身专业素质制约,把小组活动作为一种程式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为分组而分组,为活动而活动,失去了分组和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的意义。因此,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进行,构建合作学习的操作平台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层次、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次,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信息收集员、中心发言人,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第三,教师适时进行指导调控。组内合作时,教师要兼顾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展示的机会。在组织形式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既要学会组内成员交流,也要敢于在全班交流,在老师面前大胆质疑。在这种教学中,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创新课堂评价方式,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式,这种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小学语文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评价方式,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教师评价和师生互评相结合。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提倡师生互评、自评,通过大家互相评价,促使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二是激励性评价和建议性评价相结合。由于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自我评价方面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心理上表现出向师性的特点,为此,教师要从多角度发现学生值得激励之处,给予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是智力因素评价和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教师要在评价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遵循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既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又要激励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四是适时评价和延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科学全面地适时评价;还要合理运用延缓性评价,即对于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于学习滞后的学生,要以延缓性评价为主,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愉悦,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何齐宗.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6.
[3]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4]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5]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刘兴杰.台湾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及其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4):6~9.
[8]刘瑞琼.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素质提高与自我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9.
[9]刘聪.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191~192.
[10]蒋亦华.我国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的现代特征与实践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26~28.
[11]荣鸿利、王丽丽.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J].教师园地,2006(9):64~65.
[12]蔡秀玲.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研究,2010(37):60.
[13]李瑾瑜.专业精神——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小学管理,1997(4):13~15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
[1]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
[2]都阳,John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
[4]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S1)
[5]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
[6]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
[7]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
[8]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
[9]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09)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2]马越越.低碳约束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3]范丹.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4]颜敏.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我国工资收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12
[5]黄万阳.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测度、效应与矫正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6]孟军.能源节约、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
[7]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
[8]张有绪.品牌资产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随之迅速增加,并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普遍要求有工作经验,对会计的招聘也不例外,这往往使刚走出校门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们无可奈何。对企业来说,招收的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养,严重影响了其运作效率。为提高企业对刚毕业会计专业的大学生的认可度,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质量,使会计专业毕业生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并较好地完成工作。
一、改革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第一,要增加基础课程课时数,如《基础会计》,将专业基础课作为学生要抓的重点,督促学生节假日经常外出实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要根据会计领域的新发展,设置合理的相关课程。我们可以吸纳国外一些先进的会计理念和新颖的会计制度,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深入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专业讲座来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
第三,会计教学不是一门单纯的教学,它要结合各种资讯科技,还要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以更加符合务实。
二、改革教学模式
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应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对教授与学习进行探索。在会计课程开始教授前,要给学生留给足够的时间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授课时应注重实例教学。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应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业务处理与分析,并作出书面和口头报告。若做书面和口头报告的效果不理想,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多多实习,熟悉会计人员相关工作要求,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一种自发式学习,而不是被动式接受学习。
三、注重案例教学,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国际上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它是一种具有启发性,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并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改善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案例设计的好坏决定案例教学的质量,要使用与当前现实客观情况有紧密联系的案例,特别要增加税制的内容,如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的案例。
四、会计教师要做好课上和课下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上课时应确保课堂秩序稳定的前提下,注重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环境下学习。如遇到有时课堂气氛难以控制,或大部分学生面露倦意时,应停止讲课,通过适当的课堂休息进行调节,以保证后面教学的开展。对于违纪学生应暗中提示,并在课堂外进行沟通交流,以达到共识。对于多次违反纪律仍然不肯悔改的学生,应耐心说教、积极引导,最终总会改正的。课下的教师要随和、平易近人,争取能当学生的好朋友,要经常跟学生聊天,加强沟通交流,知道学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近了,才能够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才能好。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一只粉笔、一个黑板檫、一个黑板的运用,教师在讲课时花费大量时间在展示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作,教学现状死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要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它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巧妙地运用起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加了学生知识吸收量,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即会学习,而不是掌握一门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法的关键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要格外注意,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有已经学到知识但仍有很多知识要学的感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集中精力学会它。教师要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该使用什么方法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了然于胸,并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新课程内容的时候要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原有水平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过渡,这样就很容易创设问题情境了。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并且还能够超越既定的学习范围,使学生摸索出新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有既定程式的规则,却无规范化的套路。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白会计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只有在享受中自主学习才是最高效的。教师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地教授会计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在实践探索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曦涵.会计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探析[J].经济视角(下). 2011(02)
篇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它的教与学尤为重要,其中假设检验理论是重点内容。如何清晰、生动地讲解理论思想,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仅仅只是套用公式,成为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简单地说,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来检验关于总体的某个假设是否成立,做出是接受还是拒绝的决策。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假设检验理论思想。
一 假设检验理论基础
例1,正常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0.5,现在独立重复实验了1000次,事件A发生了450次,是否可以认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仍是0.5?
分析:将事件A作为总体,假设事件A的概率仍为0.5,用事件B表示1000次实验中事件A发生了450次,则,因为事件B的概率很小,认为事件B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现在事件B发生了,那么根据概率论中的小概率原理: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认为假设不成立,即。
上述过程体现的就是假设检验的核心思想,即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假设,选取合适的小概率事件作为检验标准,确定拒绝域,再根据抽样数据计算结果做出拒绝还是接受假设的决定,这里的假设记为原假设,通常以相反的假设为备择假设。可以看出,假设检验过程是反证法和小概率事件原理的结合运用。
二 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了解假设检验思想以后,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最大的难点在于不知道如何给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首先这需要考虑假设检验理论的建立基础,给出选取假设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其次根据实际问题需要,最终选取合理的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假设检验理论是建立在保护原假设的基础上的。因为根据理论,只有当小概率事件发生时,我们才认为原假设不成立,而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就是说原假设中的内容是容易“证明”的,备择假设中的内容是不容易“证明的”。如法律案件中,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遵循的前提是嫌疑人无罪。相对来说,要证明嫌疑人有罪比证明其无罪更难,那么当不能证明嫌疑人有罪时就判定其无罪,这是符合“人性本善”道德理论的。那么在实际问题中,对总体的检验问题中需要保护的是什么,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总体分布形式已知时,检验关于总体分布所含未知参数的一些假设是否成立,就是所谓的参数假设检验问题。下面我们仅讨论此类问题。
例2,某大学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X服从正态分布N(68,36),现在抽取10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算得平均值为70分,问学生的英语成绩正常吗?
分析:如果学生的英语成绩仍然服从正态分布N(68,36),那就认为学生学习情况正常。通过假设检验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总体(英语成绩)的分布是由以往经验所得,一般情形下,我们是倾向于经验所得的结论,所以应当保护该结论――X服从N(68,36),于是以“均值等于68”为原假设比较合理。
有些实际问题需要根据抽样结果去检验总体均值是否增大或减少,如生产工艺的改进是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此时进行的是单边假设检验过程,下面通过对三个例子进行分析,说明如何给出此类问题的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其中关键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到题目中隐含的假设倾向。
例3,某工厂生产A、B两种机械零件,它们可以彼此代替使用,只是B零件比A零件制造工序少,从而造价低。经过实验获得抗压强度数据(单位:kg /cm2)分别为:A:87,88,83,89,92;B:88,90,89,85,87。已知A、B两种零件的抗压强度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μ1,σ2),N(μ2,σ2)。问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前提下,是否能用B代替A?
分析:因为两种零件可以互相代替使用,但是B零件的造价低,所以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前提下,有用B代替A的倾向。在这种倾向下,以“μ1≤μ2”即B的抗压强度不小于A的抗压强度为原假设,以“μ1>μ2”为备择假设。
例4,某彩钢企业生产彩钢瓦的长度(单位:厘米)X服从正态分布,原来的加工精度要求方差不超过0.16,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为检验生产机械是否还保持原来的加工精度,抽取样品40个,测得样本方差为0.248,问:根据样本数据能否认为该机械还保持原有的加工精度?
分析:该题是对加工精度进行假设检验,因为总体X的均值未知,所以选取关于样本方差的统计量作为检验统计量,而样本方差大于总体方差,显然倾向于机械能保持原有的加工精度,故以“方差不大于0.16”作为原假设,以“方差大于0.16”为备择假设。
例5,检验一批钢材的直径,从其中随机抽取40根并测量其直径,算得平均值为13.5cm,设钢材直径服从正态分布N(u,9),问:能否认为这批钢材的直径在13cm以上?
分析:该题是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如果以“总体均值大于13”为原假设,因为样本均值已经大于13,则无须检验就可知道接受该假设的概率较大,所以这样假设不合理,从而隐含的假设倾向是总体均值不大于13,故应以“总体均值不大于13”为原假设,以“总体均值大于13”为备择假设。
篇8
篇9
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规划与实施探讨
3.关于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4.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探析
5.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
6.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设置该走向何方?——基于中美比较研究视角
7.关于中央苏区小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8.探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9.新课改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0.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课混合学习设计研究
11.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12.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问题
13.促进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策略
14.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以湖北省属6所高校为例
15.文化视域下的中美小学教育对比分析
16.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建设的途径 优
17.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及建设策略分析
18.关于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19.江苏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20.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
21.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究
22.回眸与反思: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
23.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探析
24.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合研究
25.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6.对小学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27.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训练体系的构建
28.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29.小学教师专业化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30.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
31.今日加拿大小学教育的特点
32.小学教育与“小升初”选拔模式的思索
33.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探析
34.小学教育应融入创新思维的渗透
35.小学教育中惩罚有效性的分析研究
36.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
37.本科层次小学教育音乐学专业素质探究
38.地区间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河北省各县为例
39.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探析
40.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建设
41.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核心任务——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
42.浅析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进一步推动的策略
43.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探讨 优
44.清代学海堂中的小学教育与小学研究
45.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4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47.中国和英国小学教育制度差异分析
48.本科层次全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49.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
50.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 优先
51.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52.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53.日本小学教育发展历史、现状及特征研究
54.宽与活: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55.关于当今时代小学教育性质的讨论——当代小学教育宏观理论研究之一
56.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出路
57.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所在
58.基于儿童生命的小学教育之思
59.以未来的视角探问今天的小学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
60.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四问”
61.专业化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研究
62.中国地区间小学教育投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视角
63.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64.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65.美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析及启示——以佐治亚州立大学为例
66.新西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特征及启示——以奥克兰大学为例
67.小学教育改革的途径与启示
68.试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征——关于小学教育特点研究之一
69.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性”诠释——基于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现状的分析
70.美国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加州小学为例
71.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
72.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73.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
74.浅谈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75.关于当今时代小学教育作用的讨论——当代小学教育宏观理论研究之三
76.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
77.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数学教师知识的状况及来源分析
78.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研究
79.创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80.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81.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82.专、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
83.美国小学教师标准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以佐治亚州立大学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为例
84.认识小学儿童 认识小学教育
85.论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
86.清末新式小学教育改革述论
87.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教育——兼谈《教育哲学视野下的小学教师知识基础》
88.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89.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90.中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启示
91.小学教育福利供给的地区差异: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基于我国31省、市小学教育状况的定量研究
92.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向度分析
93.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普及情况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94.关于中国地方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的实证研究
95.论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96.“全科—应用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刍议
97.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
篇10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学科等。文化通常被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指由人主观加工改造的物质文化。第二层包括政治经济制度、文艺作品、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第三层是心理层面的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思维观念、审美方式、道德情操和民族宗教等。
文化参与英语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语篇分析理论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理论介绍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及思维方式,使学生逐渐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理解和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真正目的。让文化参与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语言使用过程中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语言行为规范和特定的言语习惯等文化规则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及世界意识,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思想的人。
二、文化参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阅读理解的准确程度与对阅读的文化背景信息的掌握程度成正比。阅读教学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了解和习得外国语国家概况和风俗习惯及相关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更要对阅读教学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特别是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和培养,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文化真正参与到语言的教学中。
使文化参与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本土文化,在日后与外国友人交谈时方便介绍中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促进双方相互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加深对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世界意识。[1]让文化参与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更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科技信息及礼仪规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拥有相应的跨文化知识,有助于对语言的传递信息,传播文化这一功能加深理解,有助于更加顺畅、得体地与人交流,有助于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三、文化参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构建路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丰富课堂活动。
高中英语教材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和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目前使用的高中教材涉猎的文化知识比较广博,题材多种多样,天文、地理、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饮食文化等。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有待教师的进一步挖掘,教师在讲解传统的语法、词汇时,要注重文化的参与,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背景材料,课上分组做汇报展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搜集材料、整理信息及公众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著名学者胡文仲先生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这一传递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深入挖掘教材背后隐藏着的文化知识,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促进文化参与在阅读教学中的构建。
(二)拓宽学习渠道,扩大课外阅读。
要让文化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绝对不能单纯依赖课上的教学,应拓宽学习英语的渠道,拓展学习英语的方法和途径。[2]当今社会是网络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发现并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时代性强这个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影视节目,学唱英文歌曲,使学生更加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及现实生活中的地道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英语,大量的英语学习网站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单词闯关训练,VOA慢速新闻,以及一些英语小故事,通过浏览网站拓展英语学习素材,是学习英语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订阅英文报纸杂志,如《英语世界》《英语学习》《21世纪英文报》《中国日报》(英文版),这些文章涉及很多时事政治、经济时讯、旅游信息、体育新闻、娱乐快报等,学生通过阅读不同板块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扩大英文词汇量和信息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辨别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视野,增强文化意识。
(三)完善教师文化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起来一起教授。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在学生心中,英语教师不仅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而且是文化的传播者和输送者;教师不仅要传播,还要为学生制造语境和“社会文化”氛围。为了保证文化参与的有效进行,教师自己要通过该广泛地阅读书籍、网络学习、出国访问等了解文化信息,提高文化素养,从而能够在学生提出疑问是给予更好的解答。[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外国文化知识,而且要传播本国的优良文化,所以教师要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文化底蕴,拓宽知识领域,做合格的英语学习示范者。首先,教师应吃透教材,研究课本上词句背后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渗透给学生;其次,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多读外国原版的名著,了解英美文化及文学常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再次,教师要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多听外国新闻,观看外国电影,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常识及表达习惯,积累外国文化。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完成的一项活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示范者、协调者、监督者,以及文化情景的创设者,应从自身出发,完善自身文化结构,提高文化素养,成为真正的文化学习者,主动发现学习外国文化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更好地为文化参与阅读教学服务。
四、结语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从高考和平时考试的题型分布来看,还是从专家学者对其理论的深入研究程度来看,都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一直备受关注。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只重视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对语篇的整体性阅读和其文化背景知识的关注甚少,这样将语篇与其文化背景分割开来,就违背了语言学习的本质目的。慢慢地,就会导致学生只知道一些单词的表面含义,而并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至不能真正地读懂英语,读透英语,更无法灵活规范地使用英语。所以教师应使语篇分析和文化教学参与到英语课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善于在整体语境下提取重要信息,把握文章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参考文献:
篇11
1、防溺水事故:溺水事故是夏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因为每年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的周围都会发生许许多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生命的失去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幸福家庭的破裂甚至毁灭。今天,我再次重申,绝对禁止到危险水域玩水。由于天气炎热,这个问题最容易出现,请同学们务必引起注意,坚决做到不在水库或深水区玩耍;不准与同学结伴到无安全设施、不熟悉,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游泳时一定要有家长的陪同。
2、要注意交通安全:要遵守交通规则,严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一停二看三通过,不攀爬车辆,不乘坐无牌照的营运车,不准在公路上嬉戏,严厉禁止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车上路。
篇12
(四)幼儿园的课程 本方向涉及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方法策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等研究。 1.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审核与监管研究 2.幼儿园课程评价与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3.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4.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5.西部地区农村学前一年混龄教育课程研究 6. 幼儿园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发与利用研究 7.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9.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研究 10.幼儿园课程管理研究 11.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研究 12.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3.运用动态评价指导幼儿学习的研究 14.整合观念下各领域教育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研究 15.各领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篇13
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