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思维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技术创新思维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技术创新思维

篇1

一、碳排放现状成因的创新分析

现在学术界认为森林、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吸收人类活动新增排放的很小一部分。但事实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和自然界本来已有的碳循环总量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仅仅土壤碳呼吸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排放就达到3000~5000亿吨,是人类每年约500亿吨碳排放的8~10倍。在2010年时,这个比例曾经是12~16倍。每年全球由于毁林造成碳循环破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同期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相当,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也都知道,不论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或藻类,都是碳水化合物,绝大多数植物的碳元素的唯一来源就是二氧化碳,植物每生成1kg干物质就要消耗二氧化碳约1.6kg。在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只要营养液中有少量必要的无机盐,不需要任何有机物,也就是说不需要碳元素,就可以完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那么我们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施的有机肥为什么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呢?其作用主要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没有有机肥,作物不是不能生长,而是长不好,究其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试验研究表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约在100~2000ppm(0.01%~0.2%)内,作物产量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提高。如果把二氧化碳浓度降到50ppm,光合作用就会停止。生产实践中发现,农业温室大棚中夜间二氧化碳气体因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释放的积累,达到较高水平,在日出前一般都在600~1500ppm之间,日出后作物开始光合作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充足的补充,2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将降至100ppm以下,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

一般认为植物光合作用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800~1500ppm,温棚中喷施二氧化碳,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野外平均浓度200ppm,提高到1200ppm,即达到或接近我们办公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了60%~200%。也就是说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植物的养分合成和加工。当然,也意味着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成倍增加。

显然,大自然植物的主要碳元素来源,不是依靠人类活动提供,植物吸收、再利用的碳元素主要来自其附近土壤因其含有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对流、扩散带来的二氧化碳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上升50%,从280ppm达到现在的约380ppm,这个浓度还是难以让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大的变化。因此,靠增加水生、陆生植物面积来大幅度增加环境固碳能力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我们曾经到数个化工厂调研,这种工厂通常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都达到每小时数十、数百吨碳排放。交流中,工厂的朋友都不约而同说到一个现象,工厂建成开工短短几年内,周边小环境、小气候发生很大改观,没有进行人工的特殊干预,不毛之地很快变得郁郁葱葱,风调雨顺。感觉植物非常容易生长、发育。我们分析,这应该就是二氧化碳“气肥”起到的“意外”作用。

因此,我们大胆的提出一个结论:自然界的植物碳汇的潜力是巨大的,远远大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森林植被破坏能造成碳排放快速增加,而通过植树种草产生的碳固定效果则是缓慢和长期的。利用、影响、恢复碳循环来解决碳排放问题,远比通过减少石化燃料消耗、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直接物理存贮封存、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吸收等方式更快速有效。

让我们把新产生的碳排放尽可能“捕集”起来,输送到海洋、森林、草原,农田、温棚里去,造成局部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影响碳呼吸、碳循环过程,让植物固碳的作用成倍提高,同时也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农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多赢的局面。

二、碳排放来源的创新控制

我们现在还有必要分析一下人类工业化过程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历史成因。即使到了今天,工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把排放二氧化碳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进行环境评价的时候,排放物里面如果没有特殊化合物,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即达到清洁排放的标准,排放物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其实都是局部环境空气的增量和干扰,也将影响局部环境指标,本应同样得到处理。

每个锅炉都有烟囱,煤炭燃烧后碳排放成为习惯,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煤炭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在生成近4倍重量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燃烧热。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是比燃烧过程释放的热更有价值的资源,目前市场批发价每吨高达500~800元,淘宝零售价更达到每吨一万元。化学产物的价值比释放的热能价值高2~3倍,人们长期以来都是抓了燃烧热这个“芝麻”,扔了燃烧化学产物这个“西瓜”。

造成这个结果也有其历史原因,倒退几十年,烟气中二氧化碳几乎无法回收,回收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用途,人类当时也没有减少碳排放的环境保护压力。但是今天则完全不同了,回收烟气二氧化碳的技术已经成熟,回收成本低廉,回收的二氧化碳用途广泛。人们也已经认识到碳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到了应该彻底处理碳排放、必须处理碳排放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再提出一个建议,对我们人类普遍使用的燃煤、燃油、燃气过程进行改革,让每一台锅炉、每台燃烧装置像化工厂的反应设备那样工作,既利用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还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产物,把化石资源的价值“吃光榨净”,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实现效益的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的有机统一。

我们还提醒,对于那些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化工企业、大量碳排放企业,也许没有必要进行碳捕集,只要要求他们周围小环境加强植物培育,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化工企业一样,通过碳排放的“自产自销”,就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碳固定。而那些周围没有大量植被实现碳固定的碳排放企业、碳排放设备,应该加强碳捕集、碳回收,通过城市捕集、野外排放的空间转移、冬季捕集、夏季排放的时间转移,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实现碳固定,同时实现直接、间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三、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目前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比较容易集中捕集,捕集的方法很多,每捕集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合100多元人民币或更低。但近年来碳排放的资源化利用几乎没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是理论界思想观念陈旧,需要进行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才能彻底改变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本文将以干冰作为一种动力转化介质入手,探讨一下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多年来,有无数的科学家试图让二氧化碳能再次逆变成为某种“燃料”。这些人几乎都在化学逆向反应上做文章。但是这样的过程,都是需要能量,实现燃烧逆向反应也非常困难,而且除了考虑采用太阳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案以外,即便实现逆向反应,也只能算是对高品位能源的储能再释放,得不偿失。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再认识,提出“让热机冷下来”的观点。热机的本质是热量引起介质升温膨胀、做功,加热升温是手段,膨胀增压是目的。人们不应该将热机的工作温段僵化、固定在从常温到高温,而从低温升温到常温也会引起某种介质升温、膨胀,推动活塞、涡轮叶片运动做功,将常温、低温的热量同样转化为机械能。

二氧化碳是个很神奇的物质,常压下,它可以以-78.5℃超低温、固态的形式“干冰”存在;到了约10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又会变成液体流动便于输送。用干冰作为工质,可以吸收利用环境介质空气、水的热量受热气化,如果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数十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二氧化碳气体。这个高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可以推动气动机械输出动力做功。由于热机的原理没有改变,热机也无需大的改动,只需要对现有的汽车稍加改进,就可以使得原来消耗燃料,工作在高温温段的发动机,改为利用超低温工质,撬动环境热能参与,让气缸内产生同样大小的膨胀压力来推动活塞,让发动机在常温温段继续工作。

改造前,汽车是带着能源物质,吸入不需要付费的环境空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让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升温、膨胀,高压高温气体的膨胀势能在发动机内转换为动能,带动车辆运动,做功后尚有余热的高温废气被排放到环境中;改造后,汽车是带着超低温的工作介质干冰,通过换热器,吸收不需要付费的常温空气的热量,汽化、气化,升温膨胀,最后是高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推动发动机运转,带动车辆运动,膨胀释放内能后大幅度降温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则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已经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初步估算,让发动机输出同样的动力消耗的“工作介质”体积虽是原来燃料消耗的5~8倍,而综合成本是使用燃料时的近三分之一,相当于又回到了蒸汽机时代,不同的只是工质从水变成了干冰,热量的来源不是依靠燃煤,而是取自于环境空气或水等常温物质。

改装实验中还注意到,干冰首次气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吸热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冷降温过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冷源”,可以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为冷藏、冷冻运输设备提供大量冷量;为冷冻法海水淡化设备提供优质冷源。做功后,气体温度因为内能减少而再次下降,又达到-50℃或更低,还可以再次作为冷源输出冷量。

用于改造农用机械,在提供动力的同时,干冰气化后的二氧化碳也成为农作物的气肥,降低了农机使用成本,减少石化燃料消耗,还给农作物、农田施了气肥,一举数得。

冬季使用燃料燃烧供暖的时候利用新型可以回收制备干冰的锅炉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制作干冰的过程也实现燃料燃烧热量的高效率、最大化回收再利用。冬天没有植物,应将干冰储存起来;到了夏天,利用干冰吸热制冷,气化后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推动汽轮机输出动力发电,最终排放的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成为夏季植物的气肥,实现碳排放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

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范例

本文提出解决碳排放的思路主要是设法通过大幅度提高植物生长环境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层二氧化碳气体积累、增加的问题。实现这个过程主要有碳捕集、碳运输、碳布撒等若干环节。其中碳捕集的有关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二氧化碳的运输曾经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为这个过程中是个消耗能源、成本较高,没有经济回报的过程。现在,利用干冰作为介质,吸收环境的热量,并通过热机转化为动力输出,解决了碳运输过程的高能耗成本的问题。运输过程中少量的消耗其实也实现了某种意义的碳肥“布散”过程。下面通过几个利用二氧化碳的应用范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干冰用于森林灭火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常用的灭火方法很多,但都是常规的手段。以水灭火为例,如果喷洒的消防灭火用水、灭火干粉没有直接喷淋到火源,则几乎不能发挥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即便有条件大量使用,灭火效果也不好。

以前限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使用干冰灭火都是“高端消费”和“奢侈品”。但是到了今天,干冰容易生产、运输、储存,目前的成本也不高了,应该考虑大量采用干冰这个非常理想的灭火材料来实现森林应急灭火。采用干冰进行森林灭火,制作成一个个干冰炸弹,通过提前布设形成阻火带,通过定时、定温起爆,或者飞机空投,触地爆炸,或者巨型迫击炮抛射、近炸引信引爆。不管干冰是否能接触火源,只要炸碎的干冰颗粒布撒在火源附近、火源的上风口、火源的高处,都能迅速气化实现降低火场温度,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作用。气化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张巨大的“冷气毯”,覆盖整个火场,并且随着气流的流动自动流向火源,持续气化的干冰还能有效阻止火灾复燃,实现快速、彻底灭火。

最后残留在森林火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森林很好的气肥,逐渐被周围的林木吸收,没有任何污染物残留,渗入地下土壤、水分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有利于火灾现场的植被恢复生长,一举数得。人类使用水灭火,已经数千年历史了,今天该创新、改进一下了,该淘汰这种陈旧、低效率的传统灭火方式了,

(二)干冰作为动力介质

大型渔率在500马力以上,每小时消耗燃油数十公升。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作为动力。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吸收海水的热量可以气化为50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气体,为远洋渔轮提供动力;这个过程中,约10公斤干冰相当于1公斤燃油,输出的动力相当于2~4千瓦时电力。吸热的过程还相当于制冷,提供的“冷量”可以用于冰冻海产品、淡化海水,这10公斤干冰同时累计可以吸收的热量,相当于0.5公斤燃油做功制冷的冷量。10公斤干冰气化过程还能同时淡化产生10公斤以上的淡水。综合估算干冰替代燃油的重量比为6:1,即干冰的使用量比燃油大6倍。而干冰的价格是燃油的十分之一或更低,因此使用干冰的成本是燃油的二分之一,而且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

使用干冰作为动力介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节能、增效的方案。首先采用的干冰是从其他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制取而来,不是增量排放。使用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取自于环境,没有消耗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增加了海洋、海平面的二氧化碳浓度,甚至可以直接注入水中,增加了水体的二氧化碳溶解度,促进海洋植物、藻类的光合作用,通过食物链促进了海洋生物、海洋水产资源的再生和恢复,实现安全、低碳、减排、增效、环境友好的综合效益。这种应用方案也同样适用于海岛、远洋货轮、邮轮采用。

我们现在的高铁的每一节车都叫动车,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高铁的车头仅仅是控制室,反而没有动力,合在一起称为动车组。如果每节车厢都能携带5吨干冰作为动力工质,则在运行中可以提供500匹马的动力长达6~8小时。在列车进入人口稠密区域时使用电力牵引,行驶到旷野、草原、森林的时候切换到“干冰”介质的环境热能动力模式,既提供了一种清洁的动力,又实现了碳布撒、碳转移,强化、利用了绿色植物固碳能力,实现了绿色动力。

这些绝非科幻,具体实施过程不存在理论障碍和技术壁垒,推广应用就在眼前。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象很调皮,故常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出来,时间久了,只要把小象拴在木桩上,它就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会很安分了。小象长成了大象,力大无穷,可以轻松拔起一棵大树,但却能很老实地被绳子拴在木桩上。因为从小的经验告诉它们,木桩的力量比自己大,是唯一可以拴住自己的东西。

基础科学理论确实已经发展完善,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存在对理论的认识偏颇或惯性思维?应用科学理论和历史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早期提出并沿用至今的一些应用理论肯定存在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和不足。《国际歌》有一句歌词唱得好:“要冲破思想的牢笼”。而一旦冲破思想的牢笼,走出思维定势,甩掉那根“木桩”,我们的潜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将会创造各种奇迹。

五、后记

篇2

此外,定期组织开设基础性、创造性的理论知识培训课程,从劳模、高级技师、技师等创新活动骨干开始,逐步扩大到生产一线班组长,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技巧和能力;并使全体职工能及时掌握公司技术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启发和调动职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

我为企业献一策,万人万策出效益。以“科学跨越发展”为主题,紧扣“调结构,转方式,强管理,提质量,控风险,增效益”的主线,工会开展“我为公司献一策”的合理化建议长期征集活动,引导和鼓励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围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等内容,在各层次、各岗位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全员岗位创新。

2014年度,工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97条,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影响深远,参与人数占全体职工的80%。各单位对收集的职工合理化建议进行第一轮删选,选出67份优秀建议,然后上交办公室,进行分类、汇总,将所有合理化建议分为四大类:经营管理类、提高质量类、降低成本类、安全生产类。评审采用技术科负责人、总工程师、党委书记牵头的三级评选,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其中27项合理化建议用于生产经营中,取得良好成效,节约资金八万多元。在合理化建议的推广应用上,采用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操作方法,从而鼓励职工积极开展岗位创新,让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为更多的职工所掌握,使职工的创新想法得到尊重、创新成果得到共享。

三、持续开展劳动竞赛

每年度工会都针对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关键点、重点及难点,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始终坚持做到“三个坚持”和“四个做好”:即坚持把握竞赛活动主题,坚持突出竞赛活动重点,坚持注重竞赛活动实效;做好计划,做好宣传,做好指导服务,做好考核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得力、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例如,2014年度工会精心组织了劳动竞赛,围绕各季度的生产任务与实际情况,开展了特色主题活动。一季度主题:“战严寒,保供应”;二季度主题:“抓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三季度主题:“技术创新,岗位创效”;四季度主题:“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冲刺。”在竞赛活动中产生了10余名“优秀员工”、“十行百佳”劳动能手,并给予通报表扬和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四、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创新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

以劳模、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鼓励和扶持基层单位建立覆盖公司主要工种的劳模及优秀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体现自主性、群众性和协作性。在创新工作室内,通过导师带徒、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能作品展示、创新项目攻关等方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带头作用,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工作方法传授给他人,共同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鼓舞和激励更多人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度定期开展一次,由工会组织申报、评审和验收工作,制订创新工作室验收标准,经审核、认定后,以技术带头人的名字进行命名和挂牌,工会负责提供工作室场所,完善所需的机器设备,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营造“追求卓越,创新无限”的工作环境,激励更多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篇3

为了能胜任工作,我只有“学”!在书上学,与同行学,在网上学,只要能学到新东西,掌握新技术,可以说,我不分时间、地点,不断地请教、实践。2005年,学校由企业办学归属到地方管理,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学校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录制专题片,为了学会录像剪辑技术,我在影楼跟着师傅整整工作了一个晚上;同年,学校教师要做公开课,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我协助两位教师制作教学软件,如果现在来做只需要两三个小时的两个课件,我和两位教师共同奋斗,连续作战了38个小时!

为什么把以计算机操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称之为“信息技术”,在扔掉本专业六年之久又重新捡起的最初两年里,我对这四个字感触颇深:虽然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但是如果不把握自己行业发展和业务需要的相关知识或信息,不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在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技术,那么就无法胜任当前的工作。

好在网络无所不有,只要你肯学,肯钻,肯问,“百度”一下自己遇到的问题,以不同方式表现的同一问题的答案应有尽有,文字的、视频的、截图的,甚至我通过呱呱等聊天软件找到了现场教学的。我在网上两个月,比我当初在学校两年学习的东西还要多。虽然当时我依然是一只“菜鸟”,但已经能初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

丰厚学识

2009年,满洲里市教研培训中心开始使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学习内容都是经过培训机构精心挑选的。在这里,我接触到了青少年思想教育专家陆士桢教授关于如何开展当前青少年思想教育方面独到精辟的见解,我感受到了王建宗“做名校长,创建品牌学校”真知灼见背后的付出与辛劳。第一次,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学习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是多途径、多渠道的,要想做他们的老师,如果不能意识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能紧随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就很容易被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淘汰,被自己的学生所淘汰!

也正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我先后通过华夏心理网络平台学习了心理咨询师的相关课程;通过呱呱视频软件,学习了flash动画制作软件操作技术;通过UC聊天软件学习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通过金鹰视频教程学习了三阶魔方的拼玩方法;通过学生提供的视频、书目的网址,我尝试着和孩子们的娱乐同步……也正是源于我的不懈努力,我成功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成了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锻炼思维

在学校归属地方的最初几年,为了追赶满洲里教育教学手段发展的形势,不管什么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不管是什么学科、什么内容,学校都会派我去听课,其重点就是看一看别人是怎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的,所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有什么特色,都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当时的我每遇到一个新的内容,就不由自主地会去想这样的呈现方式的好处及目的是什么,这是通过什么命令、怎样的设计得以实现的。这样的思维在最初几年我还仅限于应用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上,但是渐渐地,生活中、工作上,我也养成了遇事先问问自己:“我要的结果是什么,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如何做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实现自己需要的目标。”这样的思维模式一改我沿用了近三十年的直线思维方式,让我遇事能够先冷静思考,再做决断,从而也让我在同事、朋友中更有人缘,融洽了我的人际关系,并且让我的事业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呈现蒸蒸日上的势头。

温暖心灵

都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剑上也有人情的温度。2012年6月,小侄面临着中考,临考前夕,老师说内蒙古西部地区前一年的试卷很有借鉴价值,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看一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求助于内蒙古电教教师群,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回应,在没有电子版的情况下,对方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我逐套扫描了试卷及答案!

2013年12月,满洲里市电教馆筹备机器人大赛。作为参加学校,我们此前只参加了一届,技术还不成熟,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对机器编程方面也存在许多困惑。在搜索网络答案而不得要领的时候,我想到了“QQ群”,通过“QQ群”查找的方式,我找到了深圳机器人技术群、山东机器人技术群,每个群里都需要实名制,但是当我向群主说明情况,并阐明只要问明白问题后我一定退出的态度后,群主向成员说明给我一天时间,并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我最大的帮助!

篇4

一、艺术设计创新所运用的创新思维形式

现阶段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所追求的形式与美感日新月异,越来越重视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所以,设计者不断通过对物体的模仿与探索,运用创新思维达到艺术设计产品的功能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在此过程中一般运用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以及收敛性思维。

1.发散性思维指的是对于特定的艺术设计对象,将思路向各个学科领域进行发散,最终能够创新出多种解决该对象所产生问题的方案的思考形式。吉尔富特认为所谓的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从所给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在同一来源当中产生各式各样的输出种类,并且有可能会发生转移作用。发散性思维吸收一切与艺术设计创新有关的方法与思路,力求突破传统常识的禁锢,寻找一些创新性方案。所以,发散性思维要求多种渠道、多种方向、高跨度的艺术设计思维模式,最终也比较容易达到艺术设计产品新异化与功能化并存的目标。由此可见,在进行艺术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思维发散是创新成果的重要指标,发散性思维在艺术设计创新中的应用也标志着创造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能够为艺术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创造思路。

2.收敛性思维指的是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维方式,筛选比较符合市场需求以及设计者想表达的意境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比思路进行最终方案的完善的思维形式。所以,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有着天壤之别,它是在艺术设计创新的整体思路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合理地思考,最终寻求一个完整的、最佳的艺术设计创新方案。由此可见,收敛性思维具有集中性、条理性等特点。

在进行艺术设计创新过程中要经历发散性思维以及收敛性思维这两个阶段,并且两个阶段可以不断地循环反复,直到艺术设计创新方案最终确定为止。所以,可以发现创新思维的两个分支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这是由于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优秀的艺术设计创新往往是多个学科交融,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的成果。

二、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应用研究

在具体的艺术设计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性思维不但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开拓创新的视角,更需要致力于实现艺术设计创新的科技与审美的统一。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创新的视角,发现旧的艺术设计产品的缺点。对于同一个艺术设计课题,要提出不同的创新视角,利用创造性的思维找出设计课题的关键点与创新点。与此同时,还要发现旧的艺术设计产品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的实现创新设计产品定位。

篇5

互联网+;创新创意;思维过程

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一、“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互联网+”的关键要素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互联网+”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互联网+”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六大特征。“互联网+”通过跨界融合,使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投入、伙伴参与创新等;通过创新驱动,用互联网思维实现自我变革;通过重塑结构,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等;通过尊重人性,重视人的创造性发挥,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通过开放生态,化解制约创新创意的环节,连接创新创意,让创新创意者均有机会实现个人价值。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连接应具有层次和差异,连接的价值之间相差较大。

二、艺术设计创新创意思维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主要包括工艺美术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艺术设计的综合性较强,它研究的内容和服务的对象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其审美标准也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是设计者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创意,创新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艺术设计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思维,一种是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活动包含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直觉、创造性思维等,是从模糊感性到清晰感性的整理过程。理性思维活动包含逻辑关系、因果推理、过程流程的思考和规划等,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均是艺术设计创新创意活动中的重要思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别如下:其一,感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收敛性思维;其二,感性思维重点关注自身感受,理性思维则更加关注解决问题;其三,感性思维呈现出自由、片面、分散的特点,理性思维呈现出严谨、整体、集中的特点。

三、艺术设计创新创意思维过程

篇6

一 创新课堂教学观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然而,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好不好,主要是看这节课里老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就要求在思想观念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只有在教师中形成共识,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施才得以根本保证。

二 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就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服务。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整、删减或重组教材内容。如在上"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生活中己很少用到分币,教学时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1元钱可以买什么?"让学生"认识元",知道1元=10角,再"认识角",最后"认识分"。练习时可适当删去教材中分币的习题,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价格(如一支圆珠笔1元4角等),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兑换人民币游戏,模拟商场购物等开放性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钱币,了解进率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活动内容。通过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3.突破教材练习的限制,设计的练习要富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独创性前面提到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但如果习题都是唯一答案的标准化题目,那学生如何去创新呢?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研究所曾研究过一道题:甲离学校10千米,乙离甲3千米,问乙离学校几千米?这道题没有说明甲、乙学校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这就使题目有很大的思考余地,呈现出创造性。所以我们应该对教材现有的习题和活动形式作一些必要的改革,适当补充一些非常规题、开放型题。非常规题是相对于学生的已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而言的,仅仅通过简单模仿是难以解决的,需要独特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

三 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习过程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活动在创新思维的前提下,老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学中要做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2.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不同的意见。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是常用的教学形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一个答不上再多问一个,答对了,就算全班都懂了。其实,这样的一问一答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懂了,也不意味着此问题就这一个答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发言的机会,纵使有不同的想法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或否定,只好放弃了。这种强制、封闭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容易养成学生一种服从、保守、循规蹈矩的人格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因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一式的不同,运用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善待新奇的想法,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守旧于框框,不拘泥于形式,要有独到创见、变换的思维、更新的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篇7

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与学科内容的紧密联系。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数学中的应用题,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课前我们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询资料,课上学生汇报,结合老师准备的课件,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的接受一次实践能力的锻炼。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学习观念的寻求与研究。象数学课程,其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的突破难点,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射线是线段基础上一端的无限处长及把线段两端处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动画展示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的特征的掌握。

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3.运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创造性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启迪学生创造性想象,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造性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像在语文教学中的续写,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想象的故事结尾编制成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后,可重新播放录象,然后定格,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想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的结尾。此时可边播放课前通过了解制成的课件边解说:“这就是刚才孙阳同学编的故事,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老师将会根据你讲的故事结尾,再制成课件,我们一起欣赏。”这时,同学们思维更积极,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脑子里诞生,有的说:“小蝌蚪第一次见妈妈,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说:“小蝌蚪见了妈妈在撒娇呢。”有的说:“小蝌蚪们在向妈妈诉说找妈妈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一边讲,一边欣赏着各种结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8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对事物没有好奇心,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价值的创新行为。因此,在学科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旺盛求知欲。例如,我在四年级Word的教学中,我先示范在Word中如何编辑一个表格,再进行页面边框修饰,用上艺术型时,全班同学发出惊讶的声音,在这个浓烈的学习气氛中,再让学生编辑一份课程表,让他们对程课表进行边框和底纹的修饰,给文字加上颜色等,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和版面最美观,通过多媒体网络的功能,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同时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我国《学记》中早就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的思想,强调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这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外,还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我们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后,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如我在给学生介绍了Word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让学生自己去采集资料,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但要用到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艺术字或图画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放置等等。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综合使用Word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努力去实现这些要求。结果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的效果。一位同学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使用“无环绕”方式,使得图片和文字能够重叠摞放,但是图片挡住了文字,于是使用图片的叠放次序使它置于最底层。但效果还是有些不好,他于是再想出最后一招,将图片设置为“水印”,最后的效果十分满意。另外还有其他诸如对所插入的Word艺术汉字不满意时,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如将艺术字的线条颜色、字体颜色和填充颜色进行改变。他们把线条颜色和字体颜色四十种调好颜色和自己调颜色以及“带图案颜色”等都应用上了,而填充颜色,花样就更多,除了四十种现成颜色,还利用了自己调色,在填充效果中又运用过渡、纹理、图案和图片填充等等,种类多极了,简直目不暇接。学生们将这些技巧都流畅地、变通地和独特地表现在自己的作业中了。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扩散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扩散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创新思维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限于只找到一种,它愿意找到多种多样的办法,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这就是思维的扩散性。有的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就是创新思维,从而把创新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划上等号。甚至有的心理学者编制出发散性思维的测验来测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扩散性的确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成分。”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它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拍即合,学生在计算机前操作,可自由地将各种媒体进行组合、扩充、整合,也正是在各种组合、扩充、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教育的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其中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从而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协调、促进作用,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俊生主编.《新课堂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中学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2.周学文,王世伦等编著.《计算机基础教学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9

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要有所创造,就必须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学生在实践中只有有所思,才能够有所得。创新性的思维表面上看是通过灵感短时间内所出现的,但是实际上创新性的思维是人们长期实践中艰苦思索和主动思维的结果。科学家的工作实践表明,只有通过长期的思索积累,才能够最终获得灵感的火花,也才能够最终获得科学成就,所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要让学生积极寻找值得进行思考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很多,关键是看学生愿意不愿意,会不会寻找思考的问题。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手抄报,不给学生制定手抄报的主题,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自己来进行手抄报风格的制定,并依据自己的手抄报的风格与内容进行材料的手机,表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只要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愿意思考、勤于思考,就能够找到可思考的问题,也就一定可以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

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人们经常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路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过去的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人们总会形成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创新性思维活动过程中,也正是因为这种已经获取的经验知识,会对人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创新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这种思维定势,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那么,如何才能够克服这种思维定势,使得创新思维的活动能够更加积极的开展起来呢?实践证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广泛的接触一些新的学科,掌握新的学习知识,为新思维模式的产生打下比较好的基础。另外要培养批判精神,要不断突破原有的一些思维定势,对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检讨。最后,要不断地突破固有的一些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如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一定必须按照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操作,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不断的发现一些新的方法。

篇10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发展的结晶。它不但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所以,创新思维是比一般思维更高级的形式,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包括七个方面思维能力的综合过程,即:质疑思维、假设推断思维、探究思维、想象(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此外,还有直觉顿悟思维(也叫灵感思维)。

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例,认识创造性思维过程。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烧水沸腾了,壶盖会“噗噗”地跳动,于是产生了疑问――壶盖为什么会动呀(质疑思维)?当他学习了物理学热胀冷缩的知识后,就对这个疑问提出了假设――壶盖是因为水煮沸时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的体积肯定是膨胀得比水的体积要大得多,从而产生一股力量,推动了壶盖,使之往上“噗噗”地跳动的(假设、分析、推理思维)。好学深思的瓦特马上想到:水蒸气能产生这样大的力,能不能用来代替人力做工,即用蒸汽的力量推动机器为人类服务呢(这是想象与联想思维过程)?通过想象与联想,瓦特要利用蒸汽产生的巨大力量代替人力做工,就会想到做成什么样的工具?怎样用它代替人力做工?就要做出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多种方案),如设计多种机器图纸或做成样品模型进行实用性试验。通过实验比较,最后从许多方案中选出一种最佳设计图(聚合思维),然后创造出真正实用的蒸汽机。当然,这种创造发明还要通过实践不断改进。

从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我们形象认识到质疑、假设、探究验证、想象联想、发散与聚合这六个思维过程,形成了整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们发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情境化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情境化的,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环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整体的一部分。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都强调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在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学习,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主动地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能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知识,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形象化、真实化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培养学生想象、质疑、推理、思维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以“教师为中心”的填灌式传统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因此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够得到根本体现。教师是权威,书本是权威,学生不能怀疑教师与书本知识,也就不可能、也不敢质疑。这样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开始的第一步就被挡住了,当然也就不可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习惯。

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途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解放,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有利于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也就有可能逐步发展他们的质疑、探究、想象、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从而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领域。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开放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源环境,突破书本为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料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从而极大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量,开阔思路,接触“百家”思想。这样的教学环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大范围地给教和学提供了丰富资源。

网络环境下学习不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内容,它具有丰富、直观、人机交互、信息大、图文声像一体化等多种优点,因此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资源;同时,它不局限于课堂虚拟网教学,而是可以让学生上城域网或广域网学习(例如教育信息网)。网上资源更多,因此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以外更广泛的知识信息。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想象、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信息组织和呈现手段,创造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象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再加上形象情境跟抽象文字相结合,可以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左右大脑功能协调发展。而且,形象化情境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揭疑、质疑、想象、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经常性地运用信息情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及创新思维意识。

五、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创新思维。

篇11

篇12

一、数字技术给出版设计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出版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数字色彩、电子图书、彩信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出版形式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全新的数字技术不仅带给人们全新的思维空间和视觉空间,也带来了全新的感官需求和心理需求。一方面,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出版设计师创作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受众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多元化。数字技术对出版设计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设计手段的虚拟化和无纸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一切信息可以数字化,数字统一信息也逐渐由可能变为现实。这种情况下,版式、构图、色彩和介质等设计要素变成了虚拟的数字编码,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模拟出设计构思的结果,并可在虚拟的环境下反复修改。设计的整个过程为无纸化的操作,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也节省了资源。面对数字时代的技术交叉性与专业融合性,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数字出版设计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知识作为出版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设计实践,努力开拓、建构科学可行的数字出版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出版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二、数字出版设计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出版业属于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令人应接不暇。数字出版创新的核心源自数字出版物内容的创新,选题是整个出版物生产过程的起点,选题策划则是选题工作的起点,也是出版业双效收益的起点。有创新的选题,有完备的策划,才有成功的出版市场。而出版物的内容创新又源自人的思维创新。出版业产生价值的源泉完全来自人所独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创新,人就没有竞争力可言。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人才可能拥有出版竞争优势的基础。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我国在视觉设计教育上先后引入了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和前苏联现实主义设计教育,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套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至今仍未发生大的变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的艺术设计潮流的涌现,数字出版设计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其发展规律也应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遵循其学科本身的规律。倡导自主创新设计,重视国际文化潮流与本土文化特色的融合,积极探索创新思维已成为当前改革数字出版设计教育模式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数字出版设计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索

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文化的创新。创新思维是设计的灵魂,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创新的精神,将创意思维训练融合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设计教育理念清晰而通畅地运行。

1.加强师资培养,改善教学模式

数字出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各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由于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明显加快,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培养跨领域与国际接轨的师资。在教学目标上,应将通才培养作为出版设计教育的主导方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引导;另外,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课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重要转变,应从过去单纯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

2.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源泉和基础,受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双重影响的现代设计,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也无法避免民族传统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因此,在数字出版设计的课程设置上应适当强化民族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学,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念与造型基础训练、创意思维训练及专题设计结合起来,特别是有些院校更应该注重区域文化的特点,适当设置一些与该地区文化相关的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应用学科教育的一种实用方法,能扩充课堂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信息,并在生动愉悦的动手过程中,激发学生设计思维的积极性与求知欲。

数字出版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积累大量的职业经验,才能发现问题,从而产生好的设计。通过实践促使学生了解出版市场和出版设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在实际生产中的实现。

另外,在教学的服务方面,教学设施的配套、教材的采用、软件信息服务的更新、就业辅导以及课后的专题讲座等也是数字出版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

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字技术在整个出版设计的进程中只是技术平台,设计师的创新思维才是作品的灵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版设计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丰富,我们只有改变原有的设计教学内容和结构模式,在教育多元化的模式里构建全新的数字出版设计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理论体系,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真正与社会发展接轨,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意潜能和创新意识的出版设计专门人才。

(注:本文为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GK3066)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篇13

一、图形设计的主要分类

1.点视图形

点是简洁的形态,它是所有形状的起源,其数量是无限的。最早把点运用于组成物形中的,要算“点彩派”画家修拉。修拉称这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绘画公式,但创造一个新鲜和颤动的色彩,他并不很成功。然而,把点作为有表情的元素并提高到理性精神高度进行创作研究的,当数康定斯基。康定斯基对点的理论实践,被本世纪中的光效应艺术所继承和发展。它为构形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尤为重要的是点视图形大众化,在设计与绘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点视图形被设计师广泛应用于广告、标志等设计中,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构形方法。

2.线视图形

线是最单纯而又概括的构形方法之一。线对客观物形是一种高度概括,是有选择的、简洁的物形展现。它舍去自然物形非重要和琐碎的形状,显现能够代表物形本质特征的形状。当你漫步在公园,就会被引入曲径幽然的园林布局之中。正是由于这不同方向的曲径差线在一定区域内相乒作用,使我们的视觉产生一种稳定的平衡感。一旦这种平衡感在我们眼前消失,我们眼中的客观世界将变成一片混乱。

3.仿影图形

谈到仿影图形,不禁令人联想起那具有高度夸张、幽默、神奇的皮影。中国皮影源自于某个民族或地区对已逝人物的追念。栩栩如生地仿制出逝者的剪影以做招魂之用,借以安抚一颗相思悲痛的心灵。皮影戏则是由光和影的光学应用同绘画工艺的巧妙结合而共同创造出一种用影子活动表演的戏剧艺术,它依靠灯光被投射,将仿影图形映现于屏幕上。

4.双关图形

没有哪一种视觉艺术象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那样充分地利用多种表现物形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皆可观看的物形组合在一起的双关图形,就是利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了三维立体物形。在三维立体,尤其是几何形状的物形中显现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更具表现多视点的双关图形的特性,这是由于几何形状物形的单纯和简化更易在一定组合中构合成双关图形。

5.共生图形

共生图形在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在共生图形中,形与形的轮廓线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相互借用,组成巧妙的两形共用一条轮廓线的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共生图形是一种独特的构形方法。构合共生图形的物形来自于客观世界,但是这种构形方法却完全是凭设计师主观和理智所共同创造的两形共存的组织结构,这两者结合而成为奇特的、非客观的共生图形。

二、图形设计的形式变化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能真实的表达产品形象,色彩层次丰富,在包装上的应用较广泛。具象图形除写实的表现手法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特殊处理,形成多种图形效果。

根据表现要求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有所取舍的主观选择,使形象比实物更加单纯、完美。在表现方法上,点、线、面的变化可以形成多种表现效果。夸张变化图形,这是在归纳简化基础上的变化处理。这样不但有所概括,还强调变形,使表现对象达到生动,幽默的艺术效果。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指用点形变化、线形变化和面形变化形成的没有直接含义而有间接联系的图形。抽象图形具有广阔的表现地方,在包装画面的表现上有很大的发挥潜力。抽象图形虽然没有直接的含义,但是同样可以传达一定的信息,在设计上这一点很重要。如前面谈到的在联想与构思表现中,抽象图形同样可以引导观者的联想感受。

3.装饰图形

装饰图形的利用也很广泛,其中包括对传统装饰纹样的借用,设计中要注意不宜滥用装饰纹样,而应配合内容物的忏属性、特色、档次适当运用。图形除常规印刷外,还可以采用模压等技术处理手段。当然这要根据包装的成本档次及内容物的表现要求来选择。

三、图形设计的创新思维

如今我们生活在高感触设计时代,人们需要过一种更舒适,更富刺激性的生活,以能够触及我们的感官和心灵。这似乎离我们不很远,但我们正在逐步缩小这种差距。如果有这样一则广告,一位青年朝气蓬勃,自由自在,身着牛仔裤T恤衫,戴着随身听欣赏音乐,那么,画面所展示的生活方式要比广告上的产品本身更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设计师还必须了解世界设计动态,把时尚的国际潮流融入本国文化特色的设计中去。因为视觉传达能使世界变得更让人易于理解。也就是说,图型创意的过程,就是一种运用视觉形象来进行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由于在创意过程中设计师受到各自生活实践和艺术修养的重大影响,其创意方法也必然是各具特色的。但是,尽管如此,图型创意仍然存在着可以找寻到的共同规律。因此,在创意的方法上,也必然存在着这种共性。也就是说,在图型创意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从主题的要求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找出这些看似各自孤立的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再通过反复的艰苦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最有意义的形象,重新整合,同构共生,孕育并创造出全新的图型来。而设计师的神秘力量就在于他能通过其作品给人以惊悸感。他靠某种欲望而创造,就像传说中皮格马利翁雕刻心中美女一样创造第二现实,而达到这个第二现实的思维模式是非常正规的。从思维的方式上看,它是对平面的,线性的,聚合的思维的方式的突破,而以发散的,立体的,非线性的以及直觉,灵感等方式为主。而创意图形正是这种创新型思维模式的图形化过程。

综上所述,图形创意作为一种创新设计思维的训练手段,或许明天就会被某种新形式取代,而创意思维的养成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社会文化巨变的年代,成功的设计师往往是那些不愿遵循旧有游戏规则,敢于挑战前辈成就,不畏惧尝试失败,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通过拥有创新的设计思维这一确定性,来应对审美变化的不断确定性。

参考文献:

[1]《现代超视图形创意图典》.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

一版

[2]迪尚.《电脑图形设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