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德育的地位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建设一支思想过关,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班主任队伍是基础。
落实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要从上至下形成一种重视班主任工作的氛围,要特别重视班主任的选聘和培训。班主任这一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绝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聘任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就是对该班学生的严重不负责任,必将导致误人子弟。因此,学校在选聘班主任时,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学经验、业务水平、身心健康以及敬业奉献精神等方面综合慎重考虑。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育人工作,他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应加强对这项工作拭目以待研究和指导,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大力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也要把班主任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培训。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努力使中小学班主任真正达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组织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品德高尚,为人师表,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要求。
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障。
各年级学科教学都有具体的《教学大纲》作指导,而班主任工作没有具体的指导纲要,这就使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评价、督导缺乏依据,带来了难度。要真正落实班主任工作的主业地位,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班主任队伍管理、评价、督导的长效机构十分必要。学校应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班主任工作制度,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实施有效的管理。
首先,要明确班主任工作的职责。
一要明确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的责任。班主任要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明确班主任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的责任。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班主任要教育指导学生自学遵纪守法,维护班级和学校秩序,共同创造团结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是明确班主任组织好班集体活动的责任。班集体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要指导班委会、团支部、少先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四是在明确班主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责任。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都负有责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要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情况,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工作。不歧视差生。
五要明确班主任在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方面的责任。班主任在学生教育中,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切实做好联系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和社区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其次,要重视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
教学工作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价依据,班主任工作也应该以班主任履行上述职责的开发部和学生的操行表现为评价依据。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对班主任老师的评价以其教学成绩为主,而忽视了班主任工作成绩,这就导致班主任普遍认为教学才是工作的第一要务,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来。学校要根据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定期做出定性定量的评价。
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结果,与教学成绩一样,作为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评优选先和职务晋升的依据。
落实好班主任的待遇,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是关键。
要真正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必须落实好班主任的待遇。
第一,要以适当的权重系数将班主任工作记人工作量。班主任的大量工作都需要课余时间去做,他需要精心的准备,需要深入学生、深入社会和家庭,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平常时间。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单独计算班主任工和量,即使记了,但权重大小,班主任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班主任工作。
第二,要提高班主任在学校的政治地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是这个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是这个基本组织单位的组织者,学校应在实施民主管理过程中,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班主任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
篇2
一、教师要秉承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
新时期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再是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形成道德辨析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学校应当把道德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普及道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道德观,不断提高其辨析、选择信息的能力,使其真正能够接受到有效、可信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语文课程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更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支持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角色意识,树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师观,重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二、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人际交往等能力的目的出发,安排一部分时间专门让学生练习口语交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捕捉语言信息的良好习惯。另外,课文中经常有一些优美的插图也可以作为说话的辅助内容。交给学生有序观察及表达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只要是合理的,这样学生就能发散思维。说话训练的过程和内容只有靠近学生的思维敏感区,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速度加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目的不仅是在字词句的训练与运用上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说的勇气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爱学习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
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和通畅的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教师不仅要积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聆听学生的见解,更要及时地给予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而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里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这样想的原因,说出这样想的理论根据,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教育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做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动手、动脑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
五、重视能力素质的培养
语文的素质教育要从更多的方面来认识。从实践层面上讲,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素养应用到实际,培养学生化知识为技能的能力。让学生去广泛涉猎各类文体形式的文章,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以此逐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敢于讨论,敢于质疑,充分发散思维,将启发式教学的特点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无限的范畴,语文的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并积累经验和实现创新,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做好,服务于社会需要和学校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3
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品德与社会教育有特点
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等。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虽然,我们教学时有相应的教材,这些教材的设计也是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了儿童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题材,然而,课本再优秀,也不能穷尽整个生活,很难顾及儿童的个性差异、环境差异。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大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把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切合点,有意识地选取学生的生活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
二、从生活实际中取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篇4
一、个性教育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反思我们的教改历程,我们不能不对语文教学的取向重新进行评估、判断和认识,为什么于漪、魏书生等先进教法在一窝蜂地普及或推广之后难以见到满园春色的景象?刻鹄不成反类骛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就是追随者忽视了个性建设,在模仿中丧失了自身特点,同时也脱离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个性差异,那种不能透彻领会其先进教法之实质而亦步亦趋的“死学”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一切的美与成功都建立在个性之上”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确立教育个性化理念,是打破僵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教育个性化,是指培养人的个性化,也就是要重视教育对发展完整的个性的作用。语文学科实施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观所要求的目标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双要发展学生个性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平衡的教学观应该得到大力提倡,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双重要求,也是我们不可推却的责任。
课本中大量富有个性的作家写出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必将对学生的个性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我们相当多的因学偏爱某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实质上也是这种影响打下的烙印,这个烙印甚至可以影响其生活情趣的取向及个性的形成,所谓潜移默化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再有,语文教师本身的个性色彩,也更直观地给学生以直接的影响。
二、发掘教材个性、展示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是语文个性教育的基本构架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意味着独特性,积极有益的美好的个性特征是创造性的内在依据,在同等条件下,个性越鲜明,创造力就越强,因此,个性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素质教育不可偏废的必然内容之一。语文个性教育是指语文教育能够突显作者、教师、学生的个性并能有效培养受教育者个性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及艺术,甚至也包括教学结果及其评价。语文个性教育的主要环节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课文展示的作者的个性,需要足够的发掘;教师教学的个性,需要长久地锤炼;学生学习的个性,需要爱护地培育。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神韵风采,同时也是作者的独特创造力的载体之一。
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富于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师出多门,相互各自生活于不同的历炼环境等不同,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品质修养等必然不同,因而在教学中总会表现他自己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他对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独特感受,认识和情感。有的巧于设疑;有的逻辑严密;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激情横溢。个性不同的教师,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学条件相似,他们的教学也会各具不同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个性化教学应该教如其人,教师应追求把自己的良好品质,广博的知识展现于三尺讲台上。教师合乎教学现实的个性表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个性表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个性才能塑造个性,只有性格才能培养出性格,在教学中教师应追求自己的风格,充分显示自由创造力,潜心锤炼和展示自己的教学方法、风格、节奏。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只能培养学生的被动人格;在机械复制的教育方式下,只能形成模式化标准化的人格;在分解主义教育方式下,只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人格。很难相信,个人一面、千口一词、规范化、公式化、雷同化的东西能培养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个性。
篇5
1.拼音教学是帮助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
汉字是表意文字,看见形,不能读出音。如果掌握了汉语拼音,就能借助拼音读出生字的音,还能区别多音字,纠正读错的字音,在阅读注音读物中借助拼音认字。写话、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利用拼音查字典,解决字形问题。同时,利用拼音识字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对于小学生来说,字形的记忆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复杂的字形,但是结合拼音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忆。实践证明,汉语拼音可以帮助读准字音,可以借助它查字典,是加快识字速度、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提高识字质量的有效工具。
2.拼音教学有助于学生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得从低年级说话、写话入手,从写一句简单的话到写一段话。小学生在写话时,会遇到很大困难,既不会写字。要想解决这个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拼音代替没学过的字。只有采用这种方法,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就能顺利的进行。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它的作用甚广。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能学而即用。一名学生,放学回家,不巧父母都没下班,他要到一位生病的同学家探望。急中生智,写了张字条:“妈妈,woban同xuezang小lingbing了,wo和ban长一qi去kan他,wonenghui来wandian。”家长看后,心里特别高兴。通过这种更加简单容易掌握的方式,能够迅速的锻炼低年级的写话能力,为将来更高层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汉语拼音能扫除孩子写作中的“拦路虎”,使小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高年级作文打下了基础。
3.拼音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的拐杖就是汉语拼音,他们识字量少,阅读时会遇到“绊脚石”。要想搬开它,那就得靠汉语拼音。学会了汉语拼音,学生就能借助拼音阅读汉字注拼音的词、句、短文,阅读注音的课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阅读比较丰富的内容。这不仅能增加识字量,巩固了拼音识字,培养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尝试到自己读熟课文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拼音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汉语拼音不仅是识字、阅读的帮手,而且对学生学习普通话、会说普通话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能说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一上学就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调号。并且拼读音节、句群的知识学生已牢固掌握,课文又是全文注音,因此,学生能说出一口规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总之,汉语拼音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的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用心帮助学生阅读、写作和学习普通话。
篇6
1.传统体育观影响下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1.1长期以来受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影响,教学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难以在强控制、高压抑的关系中主动、热情地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缺乏兴奋情绪。
1.2受传统体育观影响,教师只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不重视体育兴趣的培养和情感体验,忽视从单纯竞技项目向与全民健身接轨的活动转变。表现为教育目标狭窄,知识能力传授乏力,教材内容繁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组织单调枯燥。
1.3有些内容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在反复地进行,再加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许多缺乏实用性,往往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丧失对体育的兴趣。
1.4终身体育思想意识强化不够。学校体育是到学生未来体育生活化、终身化的关键,可以说学生脱离学校步入社会后体育运动的中断或继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期间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低或高上。
2.娱乐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娱乐体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的短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适应能力、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体育基础,以及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等体育文化素养,长远目标是为终身体育能力奠定基础。娱乐体育的趣味性、多样性、易普及的特点将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2.2娱乐体育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对生活的热情,是培养学生学习期间对体育产生兴趣的最佳手段。它能够以其趣味性、创新性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的需求,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消除学生对竞技体育和应试体育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它所体现的满足学生需要的价值来自于在运动中获得友谊,在交往中达到愉快、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2.3娱乐体育能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根据各自的需要,在掌握一种或几种体育娱乐锻炼活动方法之后,自主地进行实践活动,并在这种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不可忽视的环节。
2.4娱乐体育能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通过娱乐体育,可使学生熟悉一些游戏娱乐的规则,掌握一些健身器械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康乐活动的动作技术要点。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是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基本环节。
3.学校娱乐体育的内容与组织管理
3.1内容上要注重科学性、时代性、基础性、全面性与民族性,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上要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的学生“学为主”的方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3.2组织管理形式要朝着以个人活动为主、自主锻炼的方向发展,但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也绝对不是做做游戏或是组织一些简单的趣味比赛。除向参与者讲授运动技能外,还应向他们传授卫生学、营养学、心理学、社会交往、体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3.2.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对于早操、体育课等活动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样不但对调节情感、愉快精神、提高学习效果都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日常锻炼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都有积极作用。
3.2.2以活动项目组织实施。对运动队训练和各种各样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小组等则主要以项目分类进行组织管理,如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武术协会、围棋协会、健美协会等。教师起辅导作用,学生选择参与,对于运动场地、设施的使用可采取适合学生消费水平的有偿服务的方式。教师可通过担任运动队的教练、俱乐部的技术指导、体育协会的指导教师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有关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体力、精力和财力状况,自愿报名参加。
4.现阶段学校娱乐体育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体育场馆、器械等硬件设施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娱乐体育的开展。虽然各高校都有比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但是随着近几年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建的体育设施仍然满足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
4.2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影响学校娱乐体育的开展的重要因素。娱乐体育的开展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体育教师,一些学生喜爱的项目因为没有教师进行指导和组织,而不得不放弃。
4.3学校娱乐体育的组织形式有待完善。娱乐体育并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它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能力,有目的、有组织、自愿、自觉地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需要,在掌握一种或几种体育娱乐锻炼活动方法之后,自主地进行实践活动,并在这种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的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形式。
5.结语
娱乐体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学校娱乐体育的开展除了取决于体育场馆、器械等硬件设施外,还取决于所开展的内容和组织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有目的、有组织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休闲娱乐可在更大范围内依据学生选择作为学习项目,以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提高运动能力,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形成锻炼意识,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J].体育与科学,2001,22(1):1-3.
[2]刘昕.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01,(6):60-62.
篇7
一、教师要预设学生主体思考环节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情感参与的过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预设学生主体参与的环节,让学生从语言习惯、学习技巧等方面都能够有所提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多种能力的发展,努力钻研教学技巧,不断拓宽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内容。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能够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高兴的。教师要不断给学生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创新中畅所欲言,积极动手动脑。
二、采用教学游戏让学生情感参与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对于各种游戏有着天生的喜爱。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感参与的空间,通过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教学游戏的创设要有效,要能激发起学生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起来,在情感参与中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三、加强课堂互动,加大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需要教师加强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参与,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互动。如,教师在《窃读记》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活跃思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培养能力
篇8
(二)儿童文学教育作品与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
儿童文学教育是以特定的受众群体定位,表现出本位思想的同时,越来越出现出儿童文学教育与其他文学相比的特殊性。这不但仅是思想启蒙需求,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统一要求,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融合下存在的产物。儿童文学教育作品的展现是为了增强儿童的文学思想,逐渐形成切合自身的文学感触以及审美特点,这一点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相一致。两者都处于对特定人群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观赏能力的增强,又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儿童文学教育作品的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上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从儿童的心理接纳水平体现,在儿童的把握领域内培养儿童的文学观赏能力以及美学价值观的从而加强。
二、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容忽略的主要作用,包括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和审美作用。儿童文学教育中蕴含了多样性的哲理,具有较高的培育意义,长期阅读儿童文学教育作品能够让学生获取心理的愉悦,启迪同学们的智慧,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力,促进学生身心的正常拓展生长,这与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儿童文学教育的语言生动形象,粗浅易懂,具有较强的乐趣性,能够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自动融入作品中,获取快速增长的阅读经历,综上所述学生将会踊跃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为关键。此外,儿童文学教育还具有美学特征,学生在阅读时会感触到文字之美、人文之美、社会之美,全面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程度,学生会从领会美、察觉美逐渐转变为观赏美、创造美,进而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教学理念。
三、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对策
(一)活络运用多种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措施
一般来说,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分为儿童诗歌、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多个类别,对于各自的体裁选用的教学措施也应有所差别,这样方能确保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举例说学习诗歌《村居》这一章节时,教师先要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而后让学生说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接下来剖析“趁”“醉”等文字运用的巧妙之处,最后将类似的诗歌作了对比学习。这样同学们的脑海中就会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对诗歌的把控会健步增加、精辟,并由衷感触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与此同时,同学们的诗歌素养也会得到较大水平的提高。
(二)注重儿童文学教育欣赏
儿童文学教育欣赏是由阅读引发的一项活动,是通过自己的想象使故事角色越来越饱满,通过了解深挖故事更值得探讨的意义,对艺术形象从事更直观地刻画。小学语文老师应提高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研究,了解中外儿童作品的高速发展史和必须选择,多阅读一些儿童文学教育作品,增强本身的欣赏能力,这样方能做好学生文学的领路人、精神的导师。举例,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一章节时,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带动小学生仿效小松鼠的神情和动作,对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有效融合使用儿童文学教育作品,带动学生感触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感,丰富学生学习主动踊跃性和能动性,对增强教学程度。
(三)精确把控儿童文学教育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教育的文体形式主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儿歌、戏剧和寓言故事等,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明确地知道各种文体的形式特点,充发放挥儿童文学教育作品的艺术性,对增强同学们的语文素养。举例,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章节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懂得释异乡生活的孤单,让学生通过词句来感触诗人对亲人的恋念之情,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同时,在阅读课文时,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选用诵读、念唱的措施,让学生体味诗歌细读的乐趣性,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主动踊跃性。
(四)融入同学们的现实状况
篇9
教育的“产品”是学生,学生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且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有效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适应职教改革需要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改进学习行为、习惯和方式,使学习者想学、会学、乐学。
满足行业人才需求 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并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注入式教育独霸课堂,它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将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成了配角,教师成了教学中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影响学生主体教学的主要因素
学生原因 首先,知识基础不扎实,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知识功底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氛围的形成。其次,学习习惯未养成,初中阶段形成的懒散思想致使学习无激情,无自觉性。再次,学习目标不明确,找不到努力方向,失去前进动力,学生学习无积极性。
教师原因 一是教学理念不新。园林专业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制定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展了“说课改、行课改、研课改”和“行动导向教案评比”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缺乏先进的教改理念引领课堂。二是知识储备不足。教师本身的阅历不深,未能及时吸收园林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很难在教学中驾驭课堂。三是学法指导不够,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多,对任务驱动、问题引导、抓优带差等教法未能合理运用,未能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思想,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设施设备原因 课程标准还需进一步修订与完善,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缺乏超前性。专业实验室偏少,设备不全,实验课职业特点不明显。校内生产实训教学素材少、工位不多、技术含量不高,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实训需要。
创建学生主体学习环境的途径
(一)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
依据园林行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我校提出“三重六抓四结合”,制定了适应教改需求的课程标准,并汇编成册。以园林CAD课程标准为例,“三重”即重树理念、重组内容、重构体系。在课标设计理念上,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强调应知理论和应会技能,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突出理实一体的课程建设理念。
在内容安排上,将《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植原则、方式和图案绘制等知识融入CAD设计,实现课程间的融合;同时,将《AutoCAD》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重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在课标体系上,改传统的章节结构为项目任务驱动,共分10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基本知识、训练与应用、拓展与提高、教学实训、考评体系等环节,在具体任务上突出应知理论、应会技能和疑点注释等,充分体现能力培养。
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做到“六抓”,即抓应知理论、抓应会技能、抓实验训练、抓教学实训、抓综合技能和抓拓展提高等,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课标特色上体现“四个结合”,即《AutoCAD》与《园林规划设计》相结合,实验实训与岗位技能相结合,任务驱动与图例教学相结合,强化技能与理论够用相结合。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先后投入162.78万元建设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成了景观设计室、组织培养室、园林苗圃和校园绿地等教学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立足“四共、三面向”。在管理模式上采取了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与企业共同谋划和建设植物生理、营养分析、园林病虫等实验室;园林苗圃按教学和生产需要,兼顾育苗、栽培、施工与养护等技术环节,分区管理,方便教学;先后引种实习树种达300种以上,通过师生共同管理,实现校企共享资源。在功能定位上,基地建设面向学生能力发展、面向园林行业需求、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建成同行领先、省内一流的实训基地。
同时,积极引企入校,实现“三突破”。在现有11家合作企业的基础上,力争每年新增1~2个校外合作企业,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合作形式上求发展,采取订单培养、就业基地、实习场所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在合作内容上求创新,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推广、课题研发等合作项目,互惠互利,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篇10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儿童文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超过60%的内容都来源于儿童文学,与之前相比其所占的比例是有明显上升的。更是奠定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毕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而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又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课堂教育资源。比如,儿童文学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五年级下册《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以及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作品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不到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更能够具有深刻的教育指引意义。如《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一课是用叙事诗写成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的贫苦。可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通过《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让学生们知道了追求好的生活处境没有错,但关键是要适度,过度贪婪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等重要价值观。通过分析上述所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课堂教学活动中枯燥乏味的知识,增强课本知识的可读性,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教育意义。
2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课外延展是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范围是极广的,其教学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教室,还能够延展到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小学语文的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而在学生的课外学习阅读中,又尤其是以儿童文学作为阅读的重点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习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学习时间与空间,通过阅读大量内容丰富的课外文学作品,以提高其文学理解力与读写能力。学生采用课外延展学习的方法也可以开拓视野,增强其自身的文学知识储备。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础,所以若在这一阶段学生并未能够好好把握,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到了初中阶段,学习会更加的吃力,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在小学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重视其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过当前时代之下,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其反映在学生家长的不重视、课余补习任务过重以及多种垃圾文化的入侵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其语言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会降低,并且会对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小学生也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与家长都要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推荐适合其身心发展,有益于其学习的儿童文学读本,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积累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增强其独立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辅助是儿童文学
篇11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 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 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 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 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它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企及的优 势,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 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其二、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 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 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另外,在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 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音乐游戏与儿童生活的关系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 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绪、发挥想象力,满足 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 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 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 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 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从儿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 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 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 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达 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所以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篇12
(3)利于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在大学学校育人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意识,因此美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水上芭蕾、冰上舞蹈及自由体操等体育运动中,可以深切体验到三个方面的美感:运动角度上的力量美、跃动美、和谐美、韵律美等;身体构造上的线条美、肤色美、匀称美、姿势美等;行为角度上的协作美、柔韧美、结构美、热情美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身体特征、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体育美的潜在魅力,使之在身体和精神上都获得充实与满足。因此,教师要挖掘体育项目的美学内容,提升自身对美的判断、感受及评价能力,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避免衣冠不整、行为散漫,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美的熏陶、美的追求、美的呼唤巧妙融入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懂得构建自身的动作美、形体美、心灵美,增强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从而让身心获得良好的美育效果。
(4)利于加强学生的智育教育。列夫·托尔斯泰:“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这一段文字形象地提到了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但它并非独自发展和延承的,需要与体力运动的互相协调。进行智育教育时,需要其物质承担者的大脑发育足够成熟,并依赖于各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进行。据调查分析,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和了解新事物、新知识。只有拥有强大健全的体魄,大脑皮层的厚度及大脑的重量才会得到增加,才能增强身体的力量性、灵巧性及协调性,对自然环境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才会提高。足够的体育运动,会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在接受不同课程时的学习有效性。
(5)利于加强学生的其它教育。一是卫生教育。体育教育与卫生教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中是紧密关联的。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注意环境卫生、设备卫生及自身卫生,往往会有百害无一利。比如操场是一个大的“体育教室”,学生的理论教学、活动竞赛往往会在这里展开,注意操场的环境卫生十分重要,不能乱抛果皮、纸屑等杂物,一旦在竞跑中踩上果皮,或者被纸屑灰尘迷上双眼,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开展游泳活动时,如果不慎喝入水池中不清洁的水可能引发生理疾病等,其它如校医、队医的配备与管理,都要贯彻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加强体育教师在卫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避免出现不讲卫生的现象;二是文化娱乐教育。有一些体育特别是传统民族体育十分利于开展文化娱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接受到独物特色的文化知识及娱乐享受。如龙舟竞赛,原本是中国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体育教师在开展这项运动时,可以详细地讲解其运动起源、文化背景以及运动内容、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勇往直前、拼博进取的体育精神,同时还能感受到深深的娱乐趣味;其它相关的作用与意义还有许多,不再一一列举。
篇13
一、为何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学生培养人才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这早已是共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可以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开发自身潜能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1.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全日制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课程有四大基本理念,其中的第三条要求英语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且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构建、技能的提高、意志的磨练、心智的发展以及视野的拓展,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的参与,是教师无法替代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到体现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1.3.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种进程和环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而让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起主体作用、扮演主要角色,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只能负责引导及“裁判”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参与学生活动越少越好,否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效率将会大打折扣,本来的学生活动将会由教师唱独角戏,被教师所影响。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展示教师适时的指导、鼓励和表扬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真正融入课堂,在课堂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1.3.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更积极有效的参与课堂。有时教师为了所谓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进行独角戏式的灌输法教学,甚至期待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的掌握,但很多时候的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课堂效率几乎为零。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记住所做过的事、所学过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1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之真正的乐于学
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情感态度对一个人所从事事情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客观规律性,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备课本知识,备学生心里,备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的去引导学生们学习;教师还要创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师也要善于称赞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不断体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愿意学;另外,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式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会用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就一定会获得知识上的成功。正如陈建翔博士说的,当孩子忘我地投入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她)就是天才。
2.2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提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行为。
在英语课堂上,情境教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境教学法)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有效策略之一。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英语(人教新课标版)上册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的时候,我从网上下载了很多国内的风景名胜图片和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同学们兴趣盎然。随后我就介绍说我去年暑假去了青岛,看到了大海,观看了海底世界,还在大海里游泳了,看到了大海的美丽景色。同学们跟着我的思路也飞向了大海,这时我问一学生,“Where are you gong to for vacation?”,如果你要去旅行了,“What are you doing for your vacation?”你准备为假期做些什么?同学们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今天的课堂学习。
主体确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学生只有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吸收和同化教育信息,教师的教学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其信息内化的程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和“一言堂”作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民主的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作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在合作式地学习。
教学反思对于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自主地位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新的教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学会思考,提出修正方案,以便于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时,学生往往会主观能动地去思考一些问题,或者对于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需要通过认真的反思,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和科学的指导意见,最终使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交流。
2.3对学生充满爱心,用爱去感化学生,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
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或者一句赞赏的话语都会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动力。爱可以使学生找回自信,树立自尊,自强不息。爱是教师必具的美德,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才会唤醒他们内心的渴望,去追寻知识的源泉,才会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三、结束语
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探究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