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环境分析小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具生命力的个体,担负着创造城镇就业岗位、增加财政税收、为国家经济实体做贡献的重要作用。其中,被世界上众多经济学家视为“朝阳产业”的环保企业,特别是环保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既是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众环境理念增强、环境需求提高的时代产物。然而,与大中型国有企业相比,环保型中小企业相对规模较小,财务信息对外界不甚透明、经营商不确定性很大、承受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较弱,再加上自身经济灵活性的要求,其融资与大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更多依赖内源融资;融资方式上多选择小额贷款组织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债务融资具有规模小、频率高、流动性强等短期贷款特征。由于环保型中小企业资金占压量较大,周转困难,尤其需要破解融资难题,以推动区域循环产业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
随着200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及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在各省、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纷纷成立并正式运营,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小企业资金困境和中低收入群体的资金需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小额贷款组织,作为一种新型商业化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机构,其现阶段主要基于亲缘、地缘、学缘、情缘的信息比较优势收集客户各类信息,以信贷员收集的软信息作为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软信息通常不容易观测、获取,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且难以量化,与此有关的信用风险无法通过现有较为成熟、精确的模型予以评估。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信贷员无法全面、充分掌握县域内的环保型中小企业信息,同时,受到信贷员专业素质欠缺的内在约束,小额贷款公司无法根据商业银行传统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分表对这些环保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行精确、有效地评估。因此,这种以人为主收集不确定性信息,以人的主观判断进行不确定性信息识别,并以此作为贷款决策依据的贷款运作方式使该类贷款组织在发展环保型中小企业客户的过程中,面临不确定性的信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需要从整体上构建基于软信息特征的一系列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实现小额贷款公司的稳健经营,全面满足环保型中小企业激增的特殊融资需求,优化区域信用环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软信息与关系型借贷研究综述
信息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重要因素,一般分为硬信息和软信息两种类型,这两类信息在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信息特质的影响,国外与硬信息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丰富,而与软信息相关的研究成果则相对欠缺。国外软信息问题研究与银行系统的小企业借贷问题相伴而生,至目前为止,软信息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定义。Petersen提出软信息是任何一种区别于相对透明公共信息的信息,如财务报表或抵押等可获得性数据[3]。Grunert和Weber认为软信息指非财务因素的定性化信息,尤其是管理技术评价[4],因此管理技术、产品市场特征和企业战略等软信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由植根于企业特征的主要要素推动。Uzzi 及Gillespie则认为对企业借贷而言,软信息涉及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质量、竞争地位和日常业务等特定知识,特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亲密程度以及相互承诺程度[5,6]。Scott指出关系型借贷与软信息密切相关,硬信息可以在没有数据收集人员帮助的情况下通过表格形式予以反映,其获取基于相对客观的标准,而软信息通常不容易被观测、被他人证实和传递,难以量化进行自变量分析,必须依靠信贷员和客户的亲密程度获取[7]。Liberti认为,硬信息指无成本、即时可被证实的信息,软信息则是以高成本方式获取,无法被第三方证实的信息[8]。为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Camus和Godlewski认为软信息具有内部性特征,是具有隐蔽特征的道德风险的来源之一,主要通过银行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关系才能获取[9]。Emilia认为受到软信息属性――无法以书面方式轻易记录或核实的限制,软信息的来源渠道非常有限[10]。根据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归纳出软信息的基本特征:不易观测和获取;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定性化特征,难以量化;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比性。
国外关系型借贷研究主要围绕银行与中小企业展开。借贷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创造提供机会,通过将生产企业的信息运用于贷款决策,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企业收益良好的投资项目提供丰富资金。正是基于这些经济现象,学者们创造了“关系型借贷”概念,反映银行如何通过长期、持续性关系获取客户的私人信息。Berger等首先提出了关系型借贷概念,他们将小企业通过金融中介的融资技术划分为四种类型:财务报表型借贷、资产基础型借贷、信用评分型借贷和关系型借贷[11]。这些借贷技术为解决信贷配给问题和超额借贷问题发展形成,前三种借贷技术称为交易型借贷,贷款决策建立在相对比较容易获取的硬信息基础上,而关系型借贷必须通过信贷员与借款人长期联系所获取的专属信息――软信息进行贷款决策。除了通过贷款条款、存款和其他金融产品获取软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与社区范围内其他成员接触获取软信息,如企业供应商和客户所提供的企业及其所有者详细信息、企业经营所在地的商业环境信息等。这些具有相当价值的信息体现在企业财务报表、抵押和信用评分之外,必须通过一定时间才能获取,能够对银行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实质性帮助。Petersen和Rajan甚至认为美国小企业借贷就是一场“信息革命”[12]。
Berger等认为关系型借贷的存在条件是银行能否收集到与企业信誉质量相关的各种软信息[13]。Boot指出关系银行模式通常被定义为通过连续性、多样化交易方式对借款人的软信息(或专属信息)进行投资的银行模式,这种排他式获取客户软信息的方式可以为银行获取垄断租金[14]。Petersen和Rajan则认为银行倾向于对新成立企业贷款的主要原因是一旦建立专属客户关系,获取竞争对手无法掌握的软信息将带来未来借贷竞争的垄断租金[12]。Boot和Thakor[15]、Ber等[16]强调信息是银行进行借贷决策的重要因素,排他式获取的软信息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判断能力,减少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
近年来,国外学者还通过特别样本研究软信息在关系型借贷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Agarwal和Hauswald实证研究认为软信息是关系型借贷贷款决策和贷款定价的基础,并运用小企业在线贷款交易和亲自贷款交易两个独特样本,研究不同类型借款人的贷款决定因素[17]。虽然借贷标准一致,由于信息内容不同,两类贷款申请的交易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亲自申请贷款时,信贷员和分支机构经理能够基于主观印象修订信用评分,而在线申请贷款时,贷款决策完全取决于企业在线提供的信息、信用报告和以往接触为基础计算的内部信用评分。此外,研究还发现软信息更多地产生关系型借贷,而硬信息更多地产生距离型借贷。银行贷款决策首先依赖于公开信息或私人信息,然后才在不同贷款类型中权衡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定价问题。Demiroglu等以参与出售或IPO私人企业为样本,研究认为私人企业关系型借贷中,关系型借贷与私人企业价值高度相关,银行贷款决策的基础是私人企业的专属软信息[18]。对成立时间较短的小型私人企业进行借贷时,银行非常重视从各种渠道所收集的软信息。
2 小额贷款公司与环保型中小企业借贷关系的博弈分析2.1 博弈研究假设
假设博弈参与双方为小额贷款公司A和环保型中小企业B。环保型中小企业B需要一笔信贷资金M进行低碳环保型项目投资活动,贷款利率为r,假设项目投资回报率为q,q为外生变量。为了分析便利,假设该投资项目完全依靠信贷资金支持,即环保型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投入为0。
假设交易成本为C,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企业共同承担贷款发放的交易成本,则小额贷款公司接受贷款申请的参与约束为Mr-C>0。环保型中小企业借入资金进行项目投资获得的收益为M(1+q),小额贷款公司预期环保型中小企业能够偿还M(1+r)时才接受贷款申请,则环保型中小企业的参与约束为M(1+q)>M(1+r),即q>r。
当小额贷款公司对环保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环保型中小企业及时偿还贷款时,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收益分别为Mr-C和M(1+q)-M(1+r)-C=M(q-r)-C。当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环保型中小企业未能及时偿还贷款时,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收益分别为-M(1+r)-C和M(1+q)-C。假设环保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各项费用为C,若贷款申请被拒绝,其收益为-C。当环保型中小企业违约,小额贷款公司拒绝贷款申请时,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收益均为0。由此可见,在单次博弈情况下,纳什均衡(拒绝贷款申请,贷款违约)比较容易求得,见表1。
在完全信息情况下,即小额贷款公司对环保型中小企业投资项目信息掌握充分、对称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承诺机制,环保型中小企业的占有策略为获得贷款后违约,而小额贷款公司预期这种情况时,其占有策略为在初始阶段拒绝贷款申请。因此,借贷双方陷入囚徒困境。
2.2 完美信息重复博弈条件下的均衡
当小额贷款公司与环保型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无限次重复时,博弈结果将会改变。每次博弈中,小额贷款公司与环保型中小企业十分清楚必须进行下一次博弈,双方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假设在前T次博弈中,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企业一直保持合作关系,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贷款,环保型中小企业及时偿还贷款。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博弈双方收益是各阶段收益的现值之和,假设贴现率为α,则贴现因子为11+α。
在T次博弈中,环保型中小企业决定放弃合作关系,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在本次博弈中采取合作策略而蒙受损失。因此,小额贷款公司采取触发策略,即在T次以后采取永不合作策略以惩戒环保型中小企业。若环保型中小企业首先采取不合作行为,本次博弈中的收益为Mq-C,此后为无限次0收益。下面分析为了获得长期合作关系,环保型中小企业在何种情况下不会发生违约行为。
若环保型中小企业选择长期合作关系,任何时候都不会违约,其长期合作收益为R,
R=∑∞t=1M(q-r)-C(1+α)t=[M(q-r)-C]1+αα
(1)
T次博弈时,环保型中小企业的违约收益为RT,
RT=∑M(q-r)-C(1+α)t+Mq-C(1+α)T+∑∞t=10(1+α)t
=[M(q-r)-C]1+αα1-1(1+α)T+Mq-C(1+α)T
(2)
则长期合作收益R与违约收益RT相比较得,
RT-R=-[M(q-r)-C]1+αα 1(1+α)T+Mq-C(1+α)T
=α(Mq-C)-[M(q-r)-C]α(1+α)T
(3)
当RT-R<0时,α<M(q-r)-CMr,则只要贴现率α<M(q-r)-CMr,RT-R<0。
当贴现率较低,环保型中小企业违约时,小额贷款公司以放弃合作以示惩戒,环保型中小企业的违约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双方只能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贴现率较低表示环保型中小企业十分重视未来长期合作的收益,双方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最优解为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即小额贷款公司为环保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环保型中小企业及时偿还贷款。
2.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条件下的均衡
在现实经济中,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所假设的借贷者信息对称情况很少存在。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博弈的均衡情况将发生变化。因为资产规模小,缺乏硬通货的抵押担保物,很难在银行获得授信,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回报率q无法确定。假设高投资回报率为qH,低投资回报率为qL的发生概率相同,环保项目的具体收益情况为环保型中小企业的私人化信息,小额贷款公司无法完全掌握。因此,环保型中小企业首先采取行动,选择是否从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根据掌握的软信息决定接受还是拒绝贷款申请。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采用海萨尼转换,引入自然来描述该博弈。自然首先行动,决定贷款项目是好项目还是差项目,好项目获得高投资回报率qH,差项目获得低投资回报率qL。若为好项目,环保型中小企业将及时偿还贷款,若为差项目,环保型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出现非意愿性贷款违约。
若环保型中小企业不申请贷款,借贷关系无法形成,双方收益均为0。若环保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而小额贷款公司拒绝贷款申请,小额贷款公司收益为0,环保型中小企业收益为-C。若环保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接受贷款申请:在好项目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收益分别为Mr-C和M(qH-r)-C;在差项目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收益分别为-M(1+r)-C和MqL-C,见图1。
该博弈中环保型中小企业B拥有四个策略:SB1:{好项目,申请贷款;差项目,申请贷款};SB2:{好项目,申请贷款;差项目,不申请贷款};SB3:{好项目,不申请贷款;差项目,申请贷款};SB4:{好项目,不申请贷款;差项目,不申请贷款}。小额贷款公司A拥有两个策略:SA1:{接受贷款申请};SA2:{拒绝贷款申请}。图1所描述的动态博弈中,小额贷款公司无法完全获取项目好坏的具体信息,但对自身在博弈中所处位置具有一定判断,接受贷款申请的概率为p,拒绝贷款申请的概率为1-p。
以上博弈有两个均衡结果:{(SB1,SA1),p=1},{(SB4,SA2),p=0}。该均衡结果的现实经济意义为:当项目预期投资回报率高时,环保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接受贷款申请,发放贷款;项目预期投资回报率低时,环保型中小企业不申请贷款,而小额贷款公司拒绝贷款申请。
根据以上不同信息条件下的博弈分析,可以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企业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关系。首先,当信息完全对称时,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条件下,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贷款利率r、贷款交易成本C和环保型中小企业违约预期。当贷款交易成本过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获利空间较小时,贷款发放的积极性将大大降低。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只有通过有效降低贷款交易成本,尽可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贷款需求,才能争取更大的获利空间。其次,当信息不对称时,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条件下,贷款项目回报率的识别是博弈能否达到有效均衡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小额贷款公司对项目回报率的识别存在偏差将造成贷款损失。根据国外关系型借贷理论的研究成果,软信息是关系型借贷贷款决策和贷款定价的基础。小额贷款公司应在对宏观和地区经济情况、行业发展进行初步判断的基础上,通过信贷员与环保型中小企业长期交往建立的专属客户关系,对贷款客户的软信息进行收集和识别,尽可能准确掌握与贷款投资回报率相关的信息,才能减少贷款发放风险,降低与中小型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避免陷入囚徒困境,抑制小额贷款公司和环保型中小型企业的协调发展。
3 构建基于软信息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控制制度3.1 建立与业务特征相符的信贷流程,充分发挥所收集软信息的时效性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商业化农村金融机构,虽然不是商业银行,但就机构属性而言,属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只贷不存”的政策约束下,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受到严格限制,而资金运用却呈现单一化现象,所提供业务仅为最基础的金融产品――贷款,且以额度小、对象分散、贷款期限短期化为主要特征。当贷款中小企业客户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区域经济环境、行业结构调整和自然条件影响,出现贷款拖欠或违约现象时,小额贷款公司不仅比较容易遭遇贷款到期无法收回的信用风险,而且无法通过一定规模的有效资产组合分散、转移风险,出现信贷资金链条的短期中断,引起比商业银行和其它微型金融机构更为严重的经营风险。由于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技术难以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因此以小额、分散、短期性为主要金融需求特征,小额贷款公司与业务特征相符的信贷流程必须充分体现这种“短、频、快”特征,简化商业银行冗长的贷款手续,保证贷款申请至贷款决策的所有工作控制在两至三个工作日内全部完成,然后根据环保型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贷款期限,更好地发挥所收集软信息的时效性,有效地控制贷款信用风险。此外,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与该业务特征相符的信贷流程,能够尽量降低信贷交易申请和发放成本,更好地服务于环保型中小企业的特殊融资需求,扩大利润空间。
3.2 建立层级少、决策权相对集中有利于软信息收集和判断的组织结构根据组织结构信息观的主要观点[13],分散式组织结构有利于软信息的生产与处理,而层级式组织结构擅长硬信息的生产与处理。在分散式决策结构中,信贷员不需要向上级传递信息,能够根据所收集的信息作出独立贷款决策,也明确地知道自身努力将充分体现在日后的贷款决策中,这种方式对信息收集工作具有强烈的正向激励作用。层级式决策结构中,信贷员所采集的软信息需要进一步编码、量化,以便传递给上级决策者,信贷员无法按照自身所收集的信息作出贷款决策。由于总是存在部分软信息无法被转化,信贷员信息收集工作的激励程度被削弱。因此,与商业银行信贷运作一样,小额贷款公司应设立审贷委员会,严格实行对环保型中小企业的审贷分离制度。但是,人员规模应该控制在十五人左右,贷款评估主体与决策主体之间的层级尽可能减少,缩短审贷链条,形成层级较少,贷款决策权相对集中的组织结构,以利于各类软信息的有效收集、判断。这种与贷款决策依据――软信息的特征相符的组织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贷款运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而且对软信息的收集和判断将产生积极效应,克服小额贷款公司运作中对环保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正确贷款决策,降低环保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3 建立有利于软信息收集的正向激励机制,确保软信息收集的全面性、详细性和有效性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市场功能定位决定了其贷款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环保型中小企业这类贷款客户虽然具有市场反应快、投入成本低和经营机制灵活等特征,但是通常是防范和承受各种风险能力最薄弱的群体,表现为在整个信贷市场中一般无法提供抵押品或无法提供合格抵押品、无系统性正规财务记录和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由此,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利用客户软信息收集的比较优势,运用“社会资产”(social capital)取代“经济资产”(economic capital)来实现对贷款信用风险的控制。实际运作中,信贷员通常独自组成流动性的分支机构,负责贷款销售、客户信用分析、信息收集工作和贷款批复,各种职责集于一身,发挥着贷款运作的整体作用。为充分调动经营过程中信贷员收集软信息的积极性,公司应采取一些正向激励措施:一方面赋予信贷员一定额度内的贷款决策权,充分发挥软信息收集的成本优势,提高贷款发放效率,降低委托成本;另一方面应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信贷员持有部分公司股权,减少贷款发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确保软信息收集的全面性、详细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控制贷款信用风险。
3.4 建立与软信息特征相符的贷款信用风险评估技术
小额贷款公司现阶段以信贷员长期、高接触型方式所收集的软信息为基础,运用商业银行传统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分表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全面、有效、充分地掌握区域内环保型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受到软信息特征的约束,信贷员无法根据简单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分表对信用风险水平进行较为精确的量化评分。但是,小额贷款公司结合自身运作特征,通过创新特殊的信用风险评估技术就能有效地评估贷款信用风险,为环保型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满足他们贷款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盈利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模糊集合方法被公认是合理解决模糊性现象量化问题的最佳途径,能够在不确定、不精确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较好地处理经典数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该方法的研究前提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运营环境、贷款客户特征、贷款评估和贷款决策依据相符合。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基于模糊集合方法的各种软计算方法和模型能够更好地处理信用风险评估问题,准确、快速地对环保型中小企业贷款客户予以信用风险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建华. 中国农村多层次信贷市场问题研究[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Zhang Jianhuang. The Analysis of Multilevel Credit Market in Chinese Rural Area [M]. Beijing: Economy &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2009.]
[2]李树生,何广文. 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Li Shusheng, He Guangwen. The Study of Rural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China [M]. Beijing:China Financi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3]Petersen M. Hard and Soft Information: Implication for Finance and Financial Research [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04.
[4]Grunert J, Weber M. Recovery Rates of Commercial Lending: Empirical Evidence for German Companie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9, 33: 505-513.
[5]Uzzi B. Embeddedness in the Ma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 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ing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9, 64: 481-505.
[6]Uzzi B, Gillespie J J. 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rporate Financing Networks: Embeddedness and the Firms Debt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 595-618.
[7]Scott J A. Bank Mergers and Small Firm Financing [M].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3: 7-29.
[8]Liberti J M. Incentives and Soft Information: How Does Delegation Impact the Role of Bank Relationship Managers? [M]. London Business School, 2003.
[9]Camus B G, Godlewski C J.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Banks: Hard Information, Soft Information and Manipulation [M]. December 2005.
[10]Emilia G A. Soft Information in Small Business Lending [M]. August 2007.
[11]Berger A N, Klapper L F, Udell G F. 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1, 25: 2127-2167.
[12]Petersen M A, Rajan R G. The Effect of Credit Card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 406-443.
[13]Berger A N, Miller N H, Petersen M A, et al. 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76(2): 237-269.
[14]Boot A W A. Relationship Banking: What Do We Know? [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00, 9: 7-25.
[15]Boot A W A, Thakor A V. 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55(2): 679-713.
[16]Ber H, Yafeh Y, Yosha O.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Universal Banking: Bank Lending, Stock Underwriting and Fund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1, 47(1): 189-218.
[17]Agarwal S, Hauswald R. Distance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in Lending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0, 23(7): 2757-2788.
[18]Demiroglu C, James C, Kizilaslan A. Credit Market Conditions and the Value of Banking Relationships for Private Firms [M]. 2009.
Loan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Microloan Company and Environmental SMEs
LUO Jianhua1,2 SHEN Tao1,3 CHEN Bin3
(1. Business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ina;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hangsha, Changsha Hunan 410076, China;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3603
上世纪九十年代,宝洁公司管理人员在分析婴儿一次性纸尿裤的订单分布规律时,发现在一定的地区,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消费与需求变化较小,零售商销售量的变化也不大,但生产商从销售商那里获得的订单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生产商向原材料供应商的订单的变化更大。这种信息的偏差如果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一起发生作用,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牛鞭效应就是指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在从下游往上游传递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扭曲放大的现象。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发生微小变化时,这种变化会沿着供应链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逐步放大,在到达最前端的供应商时,该供应商取得的消费需求信息会偏离实际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发生偏差,这种信息变异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也就是说,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传递时,信息的共享无法有效实现,使传递中的信息变异而逐步扩大,最终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
1 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影响
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是不利的,由于较差的需求预测,企业保持比实际需求大很多的库存,各级销售商所下的订单和制造商产量的数值可能会比消费者的现实需求量高很多,从而导致库存发生积压,资金被大量占用,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库存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使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效率较低,从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1)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中产品积压,增加库存成本。一般来说,在需求严重放大时,往往会导致库存的积压,被扭曲的需求信息使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都相应增加了库存,导致库存成本也会增加。
(2)牛鞭效应会误导企业的生产预测,增加生产成本。在牛鞭效应的影响下,需求的变异性会增加,与一般情况下的需求相比,企业及其供应商更加难以安排其生产计划,经常会出现订单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牛鞭效应”降低了供应链企业间产品的供给水平,导致发生一些货源不足的现象,进而会减少供应链企业的销售额。而生产预测如果被误导,就会造成生产计划不确定性的增加,如果企业不能处理好积压的订单或者库存不足,都有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甚至客户丢失。当这种变动性增大时,企业一般会通过库存量增加或生产能力扩充的方法来应付,但不管哪种做法都会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3)牛鞭效应可能影响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牛鞭效应会影响供应链企业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企业不从自身分析原因,而是认为是其他企业的责任,这样,不同节点企业之间就会产生不信任感,使企业间的协调工作变得更难开展。
综上所述,牛鞭效应可能会导致企业增加库存和生产等成本,会对供应链的运营产生消极影响,会降低企业运营效率,进而导致企业效益降低。
2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产生牛鞭效应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随着订单沿供应链下游到上游,企业在预测需求时不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而是按照其收到的订单。于是,每个供应链节点企业都只是根据其接收到的订单信息进行预测,将订单作为实际需求。另外,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导致牛鞭效应加大。一般来说,如果供应链上处于同一层次的企业越多,供应链越长,那么供应链中上游企业离最终顾客的距离就会越远,供应商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就会偏差越大。由于不能保持有效的沟通,上游企业就会无法掌握下游的真正需求,而下游企业也不能了解上游企业的供货能力,进而造成企业不能很好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2)修正需求预测。由于环境的变化,当供应链上的供应方把其直接需求方的需求信息看成是最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时,往往会把真实需求放大,从而放大订货需求。为了应付放大的市场需求,企业往往要保有较高的库存量,而且库存量会随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而加大。但这种高库存应对的只是被虚增了的市场需求。在供应链中,很多处于供应方的企业在预测需求时,总是在其需求方订单信息的基础上安排市场调度,协调生产能力,控制库存和生产资源。由于企业不能有效地预测未来的需求,因而在确定订货数量时经常是通过增加修正量的方法来进行,这会导致虚增需求的情况出现。比如,当某企业预测到某产品的市场需求是1万个时,可能向其供应商下1.1万个的零件订单,同样,这一个供应商可能向其更上一级的供应商订购1.2万个的原材料。依此类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库存将逐级放大。
(3)价格波动。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价格除了受到其内在价值影响,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产品的价格会经常发生波动。当产品的价格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时,对于零售商来说,其最合适的订货决策是在产品价格低的时候扩大订货量,价格高的时候减少订货量。此外,在供应链中的一些供应方有时还会采用一些方法进行促销,比如价格和数量折扣等。对于供应链中的需求方来说,如果通过折扣获得的收益大于企业库存的成本,那当产品在促销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方法获得大量打折的商品,然后将打折的商品在别的时间或地方再进行销售,这样就会引起需求的波动。而对于顾客来说,在价格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既定的购买策略修正,推迟或提前部分需求,但这部分需求并不是顾客实际需求的真实反映。这样,价格波动就造成了“牛鞭效应”现象的发生。 (4)批量订货。企业向供应方发出订单一般是在一个周期后或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这导致需求会经常发生变动。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向其上游订货,由于订单处理成本及运输的固定成本很高,一般情况下,下游企业在向上游企业订货时,总要考虑其综合成本,而不会来一个订单就订一次货。在订货时,销售商为了降低综合成本和避免缺货风险,一般会按照最佳经济批量来进行加量订货。另一方面,供应商降低成本和减少工作量,有时也会要求销售商按照一定的周期或数量订货,在这种情况下,销售商为了自身的成本和缺货风险考虑,一般会将订货的数量增加,这样的订货策略会产生“牛鞭效应”。
(5)短缺博弈。当产品供不应求时,比较理性的决策方式是在企业客户之间调配其供给,常见的做法是对现有供应量按照总接收订货量的一定比例来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销售商会为了维持自身的配给数量,在订货时有意提高订货量,当产品需求下降时,订货量又突然降低或者取消。由于供应商不能有效获取准确、真实的需求信息,导致企业可能为这些不确切的需求信息进行超量存货、增加企业生产能力或赶工,这都会让企业的成本增加,这种由于产品供不应求造成的销售商需求信息的变异也会导致“牛鞭效应”。
(6)订货提前期。提前期是用于企业处理订单、购买原材料和生产商品以及在流通过程中运输商品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订货提前期越长,那么需求的不确定性就会越大,由此引起的订货量也会越大,对企业的订购点和安全库存的影响就越大,还会降低需求信息的时效性。企业由于不能把握交货的准确时间,往往将提前期延长,进而产生“牛鞭效应”。
3 缓解牛鞭效应的对策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牛鞭效应”会导致企业不能合理安排生产、库存量增加、运营风险变大,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建立企业之间的诚信机制,集中需求信息,共享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信息,可以把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带来的风险减少,有效地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1)加强信息共享程度,提高预测的精确度。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在技术上提供了保证和支持。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以此提高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换的效率,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把企业之间的信息进行共享。如POS(Point of Sales)系统为供应商提供了实时的市场需求信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运用也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使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步完善。
通过信息共享,企业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得到提高。企业在对其产品进行需求预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历史资料、销售方式、产品价格和产品销售额等,而其中一些资料是掌握在销售商手中的,生产商必须与其保持好的沟通,才能及时得到相关数据,并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而提高预测的精度,缩小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需求预测方面的差异。
(2)合理确定供应链结构的长度和宽度。如果供应链中横向和纵向的主体越多,那么信息被传递的次数就会越多,产生的偏差也可能越大,因此应尽量减少横向和纵向的数量。传统商务模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生产商和最终用户之间,都存在着一些营销机构,这些营销机构承担着生产商的部分销售工作,组成了一条包括多个环节在内的供应链。由于链条中的各个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利益,在各个主体的相互影响下,供应链越来越长,“牛鞭效应”带来的影响也就越明显。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供应商对企业的重要性是有区别的,企业可以按照其重要性,分成不同的类型,精简供应链的结构。依据不同的要求,精简后的供应链可以建立相应的供应链,从结构方面缓解牛鞭效应。
(3)缩短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是指企业从发出订单到收货之间所需的时间。订货提前期又包括信息提前期和用于决策、生产、运输的时间以及生产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等待时间。缩短提前期的有效方法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运作能力。另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能及时获得产品各方面的情况,同时把送货方式调整为多频率和小批量的联合送货,这样就可以实现及时订货,进一步降低预测的误差,有效提高订货量的精确度,因此缓解“牛鞭效应”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缩短订货期。
(4)合理进行库存管理。在供应链中,使供应方可以获得其下游需求方的真实需求信息,是避免人为处理有关资料的一个有效方法,这样,供应链上的供需方在制定供需计划时就都是根据相同的原始资料。供应方掌握需求方的实际需求与库存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需求预测及对需求方供货,应用这种方式,上游便能控制上游至下游的重复供货。如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生产商可提前与消费者签订订单,以便生产商根据企业的生产运作能力和订单情况,把生产时间合理地安排。
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可通过联合库存的方式来把库存进行分担,当供应链上某个企业出现缺货的情况时,该企业可通过从其他企业进行转运调拨的方式来满足其供货。联合库存管理可以把企业库存责任进行分担,降低整体库存,是使供应商与销售商责权平衡的一种库存管理模式。在这种库存管理模式下,合作企业间建立起了合理的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与竞争性库存损失的分担机制,形成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成本、风险与利益的平衡机制,使各合作企业能够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成本和风险,从而有效地抑制“牛鞭效应”的产生和加剧。
(5)加强契约管理。供应链中各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的利益指向并非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不能确保自己的权益,没有企业会愿意先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数据,因此,要实现信息共享,前提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契约制度。为了缓解牛鞭效应,就要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
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能够通过签订一些合同来缓解牛鞭效应,最大化供应链的利益。在合同约束下,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以调整供货机制从而影响下游企业决策。在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供需双方可以用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实现订货量的规模效应,如签订回购合同和弹性数量合同。签订合同可以有效约束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要考虑合同的时效性和柔性。
(6)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供应链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协调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降低管理者缓解牛鞭效应的难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共享信息和业务集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都了解对方的具体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短期博弈行为,进而可以缓解牛鞭效应的产生。另外,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互相信任,分享准确数据,能平衡供需,还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
(7)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首先,当出现商品短缺情况时,为了减少博弈行为,供应商不能仅仅根据销售商现阶段的订货数量来进行配货,还应该参考各销售商以前的销售情况,作为确定配货量的依据,这样可以避免销售商希望通过增加订货量而获得较多配货的心理预期。其次,通过信息技术,增加产品信息的透明度,把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一些信息进行共享,如关于生产、库存等方面的信息,以此减少供应链企业间的博弈行为。同时,供应链中传递到上游企业的需求信息的准确度也能够得到提高,生厂商也可以根据需求信息让生产合理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
[2]吴登丰.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9).
[3]胡继灵.供应链的合作与冲突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1).
[4]许民利,周依.基于行为运作的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综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5]田立平,孙群.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31).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6]李文立,王乐超.历史订单信息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2,(01).
篇3
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产业进行传导,产业结构在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发挥重要桥梁纽带作用[1]。当前阶段,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如若不能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将导致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不可逆性破坏。特别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经济建设,努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广西作为我国西南沿边少数民族省区,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些年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战略,二产比重有了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形态由2001年的“三二一”(25.2∶35.5∶39.3)调整为2015年的“二三一”(15.27∶45.79∶38.94),全区生产总值也从2001年的2231.19亿元以年均15.51%的增速增长到2015年的16803.12亿元。然而,还需看到,近些年钢铁、石化、有色等资源型工业产值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多数工业企业仍旧沿袭以往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农业领域也更多依赖农药化肥的使用得以实现产出的稳定增长。如此也对广西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据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4年广西各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河流水质、近岸海域水质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广西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或达到上限,环境污染问题可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集中爆发,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的难度加大[2]。为此,如何选准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实现广西经济的“弯道超车”,又能避免产业结构调整对其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定量测评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将为广西选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对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自然也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纵观现有研究成果,较多的学者就农业[3-5]、工业[6-8]、建筑业[9-10]、服务业[11-13]等某一类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针对更加细分的林业[14]、渔业[15]、畜牧业[16]、采矿业[17]、制药业[18]、旅游业[19-20]等单一产业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探讨。还有部分学者系统考察了特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如彭建等(2005)[21]开创性地将产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引入到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中,之后众多学者借鉴彭建的方法分别对甘肃省[22]、青海省[23]、四川省[24]、江西省[25]等区域进行了实证研究;此外,韩峰等(2010)[26]运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测算,李芳等(2011)[27]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对新疆产业结构变迁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文系统探讨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下文将根据广西产业结构特征,在梳理广西产业类型基础上,参考彭建等构建的产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方法,全面系统考察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丰富现有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彭建(2005)[21]、赵雪雁(2007)[22]等将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引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nfluenceindexofindustrialstructureonnaturalenvironment,简称IIISNE)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具体评价过程如下:IIISNEt=∑ni=1IISit*IEi其中,IIISNEt表示第t年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Sit表示第t年广西第i产业增加值占区域生产总值(GDP)的比重;IEi表示广西第i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IIISNE反映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该值越大,说明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产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越强;反之则弱。
(二)数据来源
本文中各产业相关原始数据均直接摘自《广西统计年鉴》(2002—2015)、《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网站2012—2015年各年份季度、月度进度数据,少部分数据由统计公报中公布的同比增长率等数据推算,个别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入法补齐。
四、实证分析
(一)产业分类及不同产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
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各类资源要素投入再造的过程,不同产业的发展由于其投入要素、资源消耗、产业组织方式、产出形态等的不同势必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产业进行合理分类并对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将为有效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有益基础。1.已有的产业分类与产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从产业分类来看,多数学者都沿用彭建等(2005)[21]提出的分类方法,将第一产业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单独列出,第二产业细分为轻工业、重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中将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运输业单独列出,其余则归为其他产业,总体把所有产业细分为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其他产业九大类目。也有学者在彭建等(2005)[21]提出的分类方法上略作改动,如乌敦、李百岁(2009)[29]略去了运输业类目,袁杭松、陈来(2010)[30]将工业视为整体,不进一步细分。从产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来看,首先在赋值区间上基本都选用[0,5],只有袁杭松、陈来(2010)[30]将赋值区间扩展为[0,100];其次在具体产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方面,各学者对农业(种植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基本一致,但对林业、畜牧业等其他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看法各不相同(见表1)。2.本文产业分类与产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对产业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不同产业进行环境影响系数赋值,那么产业分类的依据也必然是不同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产业分类以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前提,在彭建等提出的产业分类标准上进行改进,依据广西实际,将广西第二产业细分为采矿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其他制造业、建筑业。原因是本文认为轻重工业的传统划分过于笼统,很难区分轻重工业各细分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差异。但是包含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有色金属矿采选等在内的采矿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却直观而深刻;包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内的六大高耗能行业①又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产业,这些产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广西所有产业细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采矿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其他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共10个细分产业。依据每类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每个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进行赋值(见表2),赋值区间依然选用[0,5],产业发展对广西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越深,则赋值越高(越接近5),反之则赋值低(越接近0)所有产业中对广西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当属第二产业,其中六大高能耗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环境影响系数最高,赋值为5;其次是采矿业,直接对山体、地表、水源等产生直接破坏,环境影响系数赋值为4.5;其他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依次为4和3。对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整体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第二产业,其中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对生态的破坏最大,其系数记为3;畜牧业和渔业对环境影响仅次于种植业,且畜牧业和渔业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养殖形态,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当只是主体不同,因此畜牧业和渔业的环境影响系数均赋为2;林业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改善功能,但是目前广西林业树种结构单一,人造林普遍,对生态多样性损坏严重,因此林业赋值为1。运输业的发展如同一个个流动的工厂,不断向环境中排放废气,而且运输业发展带来的道路新建与扩建工程给环境也造成很大压力,因此运输业赋值为4。第三产业中的其他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也都大于林业的影响,因此赋值1.5。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指数计算
确定了产业分类及每类产业的环境影响系数后,再计算每类产业在广西生产总值即全区GDP中所占的比重,表3显示了2001—2015年广西10大类产业的比重。再将不同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其生态环境系数相乘,并进行求和运算,得到表4所示的广西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及综合指数。
(三)结果分析
对表4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表明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持续增加,广西当前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在加剧环境污染。图1显示了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变化趋势,2001—2015年,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从2.75增长到3.01,绝对数值增长0.27,年均增长0.67%。此外,该实证结果与曹光辉等(2006)[31]和赵新华等(2011)[32]年对我国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的研究结论一致。就当前广西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做大做强经济总量的过程中势必以生态环境为代价。2.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加重主要源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和其他制造业比重上升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二者已经成为加剧广西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虽然广西的工业起步较晚,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各类资源型产业、现代制造业也得到大力发展。具体而言,2001—2015年,广西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从141.35亿元增加到2461.60亿元,年均增长22.64%,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6.34%增加到14.65%,上升了8个百分点;而除六大高耗能产业以外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从16.97%上升到22.28%(见表3)。由于六大高耗能产业和其他制造业的环境影响系数较大,这些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促使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对综合指数的贡献从11.53%上升到2015年的24.30%,其他制造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对综合指数的贡献从24.71%上升到29.56%,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和其他制造业对广西总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53.86%(见图2)。此外,建筑业比重的略微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广西生态环境的影响。3.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交通运输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从2001年的2.75以年均增长0.67%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的3.01,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但速度相对较慢,主要源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交通运输业增加值比重在15年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详细分析发现,2001—2015年,广西种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3.94下降到8.80%,在所有产业中下降幅度最大;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和渔业分别下降了3.30、2.06和1.48个百分点,这些产业占GDP比重的下降有效降低了广西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速度,产业比重的下降促使种植业、交通运输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对综合指数的贡献从2001年的15.22%、9.62%、4.83%、2.34%分别下降到2015年的8.76%、6.04%、2.21%和1.15%(见图2),否则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将更加严峻。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广西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来对21世纪以来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动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表明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持续增加,广西当前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在加剧环境污染;(2)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加重主要源于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加速发展和其他制造业比重的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二者已经成为广西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3)广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交通运输业增加值比重的相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恶化速度。
篇4
1使用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1.1传统施工技术施工时具有环境污染的特性
伴随着我国民众对生活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建筑在能耗上也远远超过过往的能耗标注,在我国南方地区因为和北方地区地域上的差异,南方地区居住的人们经常性使用空调等智能供暖设备并随之造成大量的电能量消耗,其对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而在我国北方地区这种情况则要明显改善很多,北方的四季气候较为明显,并且冬季可依靠地热或暖气渡过寒冬,在北方居住过的人们都了解北方人在冬天的取暖方式主要是利用燃烧燃料来取暖,而非南方地区的电力取暖。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北方的建筑明显要比南方某些地域的建筑在结构上要复杂很多,其中供暖设施就是其中最大的不同点。我国北方地区的建筑物一般要长于南方的建筑物,这其中的里有主要是北方的墙体在建造期间为了应对北方的气候加入了墙体的保护措施,该措施在保护墙体的同时,也起到了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因此南方的部分建筑设计师应从建筑的布局以及构造重新入手对建筑的节能设计,相信这个问题在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不断发展下会有更好的改善。
1.2传统施工技术易现污染
针对建筑施工下环境的污染问题,这里着重说明的建筑物建设进程期间的污染状况,施工方应综合分析整体的施工工序,并针对工序问题进行汇总处理,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施工方要进行重点标注,而对于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施工方要立即采取措施给予解决。一般来这类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对建筑的能源处理不恰当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从客观的来说应重点针对建筑的生态环境进行其评价系统的制定,并依据此系统对建筑的部分结构进行评定,其评价机制越是详细建筑的节能措施实施工作在之后越容易实现,此评价系统还被作为建筑生态环境的技术核心被应用于建筑工地中,其利用智能化的方式实现了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并与创通施工技术形成了两种对立的体系。
1.3传统技术产生废气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环境影响建筑风格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我国科研人员就建筑施工中出现的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对建筑工地的节能建筑建造效果给予了与之对应的建造基准,我国今后的节能建筑的建造标准都是基于这个一标准。在这一有力标准机制的实施下,我国早年间建造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不合格的,因此针对这些不合格建筑,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后期的建筑补救,合理运用这项补救措施,可有效改变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
2基于节能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1节能理念施工技术对施工现场的控制
节能理念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所包含的评价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对施工工序规划以及建筑用施工图纸的设计,将二者进行适当的结合并制定出建筑施工的审核机制。其审核机制只要源于施工方被授予的能源节能效果,在这一机制中的系统具备了一定成都的一致性,其本身就如同生态环保原理一般。在机制的实施下施工方不仅更易归纳施工现场的评定系统,并与此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2.2节能理念的施工技术对施工环节进行控制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居住小区内的噪声分布,可以看到,颜色愈深的建筑所处的声环境越差,在没有采取设防噪绿带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其临街一面的室外噪声级不能满足居住Ix:室外自天低于SSDB、夜晚低于45dB的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对合理降噪提出了建筑群空气流场的分析标准,仍以前述居住小区为例,这种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区,其建筑群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对其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因此,业主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测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动状况,以对小区内微气候作出合理的评价。
3节能理念是今后建筑生态环境的重点推广对象
3.1使用节能理念排除施工现场的非人为因素
施工现场中包含着一系列非人为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由地理环境的气候所造成的,通常我们会针对空气流速的分布图对天气进行判断,其中冷色就代表着气温及将下降,这时的户外天气通常表现在无风且天空万里无云。我们都知道气流对风速的影响非常大,气流的流通速度加快代表着风速和风力也随之加强。据我国相关科研人员您的研究表明,建筑施工现场的气流将会对施工现场的建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南方的春季和北方的冬季建筑施工工作者都会停下手里的工作,这个举动的主要原理就在于在这样的气候下进行施工建造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建造质量。
3.2使用节能理念的施工技术防止施工现场
结合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预测居住小区不同位置小范围内的逐时气温,同时进行比较并给出评价。所得结果既可供居民选择适合个人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也能为改善居住小区热环境指明方向。某居住小区中不同位置的热岛强度变化情况。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间距选择合适(天空视角系数较高而利于长波辐射冷却天且集中绿地多,绿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准得其与空气的热湿交换加强,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环境最好的区域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内的健康适宜的温度环境将极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内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4结论
我国为加强建筑行业的建设工作,在政府的不断鼓励下以综合相应的评价机制系统,对我国还处于建设当中的工程项目进行与之相应的评价系统的制定,并根据其具体情况逐渐进行完善,在建筑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理念的应用过程中,我国目前已经彻底明晰了建筑生态环境中所包含的真正内涵,并及时进行了建筑节能概念的推广工作,为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索。
作者:魏焕
参考文献
篇5
1.2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效益分析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人类正在遵循碳循环的概念,以低碳为导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推广普及低碳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等措施来达到节能目的。绿色建筑的主要节能手段[12]如下:(1)护结构节能护结构是建筑节能设计最主要的内容,护结构节能措施是指从屋面、外墙、门窗等方面采取保温隔热有效措施。比如通过增大门窗面积来增加采光和通风面积,改善材料自身的保温性和隔热性以及提高门窗密闭性最终达到节能的效果。(2)智能化技术节能智能化技术节能是对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冷冻机组以及照明设施等实行最优化的控制,以最大化地减少建筑的电能消耗。建筑能耗中,照明耗能所占比例较大,室内外照明系统应综合考虑节能光源、灯具和附件,为了节省电能消耗,绿色建筑通常采用高效的新型节能灯具,公共区域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延时或声控开关,同时注意自然采光部位的节能措施。除节能灯具外,节能措施还包括设置节能电梯、暖通空调、室温调节器、能量回收系统等高效节能设备和系统,也需要增量成本投资。暖通空调系统应控制设备的能效化比、管网系统的输送效率。设置集中采暖或空调系统的建筑可以安装新风系统对能量加以回收利用,能够取得相对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可再生能源节能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重复产生的自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非燃料型能源系统。绿色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通常是太阳能和地热能,是最易获取的再生能源。
2苏州市节能环境效益分析
2.1主要研究方法: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是按市场现行价格作为价格标准,据以确定自然资源价格的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它是比照与被评估对象相同或相似的资源市场价格来确定被评估资源价值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绿色建筑和基准建筑的能耗,计算得到截至2012年底苏州市绿色建筑节约的能耗量;然后将能耗转换标准煤以及CO2排放当量;根据CO2市场价格来计算获得的效益。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直观看到绿色建筑节能导致的CO2减少量,这将减少温室效应的程度;同时还能得到绿色建筑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2.2CO2交易价格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东议定书规定的3种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一种碳交易机制,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碳交易机制,因此参考目前“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可用于交易的“核证的减排量”(CERs)参考合同价格[13-14]。由于本文研究的是2012年之前的环境效益,所以参考2012年刘秀杰[5]的论文,当年CO2的减排价值约为160元/t。
2.3基准建筑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中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公共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称为“基准建筑”。
2.4数据处理
本文直接获取的有用数据包括绿色建筑的申报建筑面积、建筑总能耗、节能率。申报建筑面积有85个有用数据,建筑总能耗有50个数据,节能率有56个数据(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出)。截止2012年底苏州市85项绿色建筑总面积为285.075万m2,具体如表2所示。数据整理后,总共有36组有用数据。经计算,绿色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范围为13.14kWh/m2a~154kWh/m2a,相应的基准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范围为37.38kWh/m2a~346.03kWh/m2a。它们在每段范围的分布如图5和图6。其中单位面积能耗和基准建筑总能耗的数据可以通过公式(1)、(2)计算:单位面积能耗=建筑总能耗/申报建筑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到,不论是绿色建筑还是基准建筑,单位面积的建筑能耗分布不均匀,因此在本文中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绿色建筑和基准建筑的平均单位面积能耗,具体的比例以及能耗见表3。根据表3,则绿色建筑和基准建筑的平均单位能耗分别为:绿色建筑平均单位面积能耗=ΣX·E=48.49kWh/m2a基准建筑平均单位面积能耗=ΣX·E=131.78kWh/m2a则苏州市2012年底之前绿色建筑比基准建筑节约的总能耗为:(131.78-48.49)×285.075=2.37×108kWh/a相当于减少使用标煤2.9×104t,减少排放CO27.54×104t。根据2012年CO2的减排价值知道截止2012年底,苏州市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为1.21亿元。
篇6
学校是儿童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符合卫生要求的教室及教学设备是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1]。为了解本县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的卫生现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帮助学校及时采取纠正、补救措施,改善学习生活环境[1],为今后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2年12月对辖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进行了卫生监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辖区内32所中小学校,其中中学9所,小学23所。根据学校规模,每所学校选择不同结构、楼层、朝向的2~6间教室进行测试[2],共检测99间教室。同时对32所学校学生宿舍、学校厕所进行现场检查。
1.2 方法
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3]对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的要求,对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距离、教室后横行走道、黑板卫生、课桌椅配置、教室采光、教室照明、学生宿舍、学校厕所等指标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评价。
1.3质量控制
设计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调查前对所有参加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检测方法后对学校开展监测[4,5]。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情况
见表1。
2.1.1 教室 检测的99间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80.8%;小学合格率75.8%,中学合格率9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距离合格率51.5%;小学合格率69.7%,中学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室后横行走道合格率41.4%%;小学合格率62.1%,中学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 黑板 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垂直距离合格率52.5%;小学合格率69.7%,中学18.20%,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3 课桌椅 教室内课桌椅配置保证了一人一席,但各学校均只配置了一种型号课桌椅。
2.1.4 教室采光 教室采光方向符合率100.0%,教室玻地比符合率100.0%。
2.1.5 教室照明 ①教室课桌面照度合格率(>150lx)75.8%,小学合格率69.7%,中学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黑板面照度合格率(>200lx)32.3%,小学合格率21.2%,中学5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教室照明配备40 W荧光灯9盏以上的31.3%,小学合格率22.7%,中学合格率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符合率46.5%,小学合格率41.4%,中学合格率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黑板配备照明灯具的9.1%,小学合格率10.6%,中学合格率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学校生活设施检测情况
见表2。
2.2.1 学生宿舍 调查的32所中、小学学校学生宿舍人均面积合格率18.8%。宿舍厕所符合要求的占65.6%。
2.2.2 学校厕所 厕所蹲位数设置男生合格率100.0%,女生合格率96.9%,男生小便槽长合格率81.3%。
3 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县学校教学环境与生活设施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前排课桌缘前与黑板距离、教室采光方向、玻地比、课桌面照度合格率较高,与林应和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课桌椅能保证一人一席,学校厕所卫生状况良好。较突出的问题是课桌椅型号单一,教室及黑板照明灯具设置不符合卫生要求,学生宿舍人均面积普遍低于标准。
此次调查各学校教室均只配备了一种型号课桌椅,分析原因一是学校对国家课桌椅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不了解,二是学校为了追求教室的整齐美观;有的学校虽然使用了可以调节高度的升降式课桌椅,但未能及时与学生身高进行调整[8]。课桌椅是培养学生良好姿势习惯的外界条件,按标准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长期使用不合卫生标准的课桌椅,很容易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脊柱弯曲[9]。教室照明灯具配备不足,灯桌间距过高(>1.9 m),尤其是黑板配置灯具的仅有9.1%,使教室课桌面照度尤其是黑板照度达不到基本标准,是本次调查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建筑设计时没有配备黑板灯,教室照明灯具未按卫生要求安装,部分教室灯具老化损坏未及时更换。课桌面及黑板照度不足,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很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是造成学生视力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10]。建议学校应在黑板上方增加照明灯具,及时检修损坏灯具,按卫生要求配齐照明灯具并规范安装,保证学生能在有良好采光照明条件的教室学习。本县中学普遍班级学生多、学校对教室课桌椅如何布置的要求不甚了解,是造成中学教室内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及各列课桌间纵向走道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此次调查学生宿舍人均面积普遍低于标准(人均3 m2),原因是近几年五峰县学校撤并、学校数量减少、学生集中、寄宿生增多造成的。
通过此次监测本县的中小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生活环境,暴露出学校教学设施在设计、管理上存在的卫生学问题。提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督促学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要重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11],保障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 儿童少年卫生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3,203.
[2] 邵亚坤,郑洪岩,李玲玲. 2010年度盘锦市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11,25(9):664-665.
[3]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S].2008.
[4] 丁玉萍,张海燕. 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校教室物质环境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0,26(2):205-206.
[5] 谢光方,王淑媛,黄琳屹,等. 2010~2011年玉溪市红塔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的监测[J]. 职业与健康,2012,28 (12):1519-1521.
[6] 刘凤霞,王学敏. 天津市河北区中小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0,26(1):74-75.
[7] 林应和,周丽,吴小敏,等. 深圳市2010年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39-240.
[8] 张一英,张琴,沈姚. 上海嘉定区学校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617,620.
[9] 管新艳,柴保臣,朱中平,等. 深圳市某区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11,25(12):901,903.
篇7
消费变动;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广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5903
0 引言
当今,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消费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已成为约束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重要因子,引起了政府与学术界的共同关注。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依据推测和经验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的倒U字形曲线假说。受这一假说的启示,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古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等(1992)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的假设。杨凯等(2003)对上海城市废弃物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关系进行研究表明,上海城区废弃物增长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二次曲线特征。卢远等(2004)对1990~2002年广西生态足迹进行研究表明,广西12年以来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快速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重压之下,必须引起重视。吴玉鸣(2010)对广西生态足迹与能源消费进行研究表明,广西的生态足迹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发展(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而从消费的角度去分析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对广西消费变动引起的环境质量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广西政府和公众引起重视,对今后环境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华南,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5159万(2010年),是典型的岩溶地区。经过60年多发展,特别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在2000~2010年期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1816元增长到2010年的7109元,年增长率11.5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00年的3.92倍(图1)。
在消费呈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环境质量产生了压力。从消费结构看(见图2),2000~2010年,食品和交通消费总量最多,服装和住房消费总量较少,但都呈持续增长态势,期间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食品8%、交通23%、住房35.6%、服装8.8%,住房和交通年平均增长率较高;从环境质量看,截止2010年,广西生活垃圾产生量由2000年的186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04万吨,年增长率20%(见图3)。因此,揭示消费变动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2 消费变动与环境污染关系模型
2.1 环境指标选取
典型环境指标的选取是研究消费变动与环境污染关系计量模型的关键。本研究中选取如下12个指标:可吸入颗粒物、SO2浓度、NOx浓度、SO2排放量、酸雨、废水排放总量、废水COD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生活垃圾、工业废气排放量。
在选取的12个指标中空气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大气中二氧化硫(SO2 )浓度、氧化物(NOx)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物、酸雨、工业废气排放量;其他指标主要包括SO2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废水COD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生活垃圾。通过广西2000~2010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以上环境指标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选取了7个典型环境指标:二氧化硫 (SO2 )浓度、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生活垃圾、工业废气排放量,以上所选取的典型环境指标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显著相关 (表 1)。
2.2 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为了论证广西消费变动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借助于EXCEL 2003和SPSS 19.0软件系统,依据广西2000~2010年坏境环境质量数据,采用以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验证:
从表2可以看出,SO2浓度、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工业废气排放量环境指标模型,其R2大于0.7,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很好的解释,模型函数曲线呈现倒“U”字型,并拥有最大值,即转折点。
根据广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典型环境指标的拟合曲线(见图 4),从图中可以看出,SO2浓度与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呈现二次的倒“U” 型曲线关系,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800~3000元时, SO2浓度呈现波动增长状态,在3300元(2006年)之后出现转折点,SO2浓度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二次的倒“U” 型曲线关系,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800~4600元时,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4600元(2008年)出现转折点后略有下降;生活垃圾产生量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二次的“U”型曲线关系,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800~5700元时,生活垃圾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在5700~7100元区间出现的转折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随着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3 结果分析
从上面对环境指标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拟合曲线分析来看,广西在 2000~2010年期间除了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波动上升以外,其他环境指标与消费变动均呈现 “ 倒 U”(EKC)型关系,与发达国家所呈现的环境质量先变差而后又变好的趋势基本相同,本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2.3.1 广西环境保护政策成效显著
广西的环境保护工作始于 20世纪 70年代初期,历经40多年,这期间认真贯彻实施了国家各项环境政策,加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政府保护环境的职能,加大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有效地减缓了污染物的排放,各市县环保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截至2010年底,广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7.24%,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4%,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4.5%,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8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8%,并在常住人口为4600万、机动车辆180万辆情况下,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与2000年比,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由0.042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31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由0.071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47毫克/立方米。)全区除柳州市三级外,均达到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要求二级标准(广西环境公报2010年)。
2.3.2加快技改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广西在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清洁生产的同时,一方面以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技改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重点向污染小的行业倾斜;另一方面以电子信息、 生物制药、 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技术为重点,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内部不断进行改制和重组、 增加企业内部污染治理投入及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如贵港制糖业就是通过技术改造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3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广西2000~2010年消费变动与环境污染水平的数据,对广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环境指标数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广西在 2000~2010年期间SO2浓度、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垃圾随着消费变动均呈现 “ 倒 U”(EKC)型关系,与发达国家所呈现的环境质量先变差而后又变好的趋势基本相同,主要原因与广西这几年环保政策制定、工业企业内部通过技术改造和增加治污资金有直接联系。
(2)广西是中国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总体发展起步较晚,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仍然随着消费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广西今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进一步完善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政策。
(3)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除了消费水平之外还应包括社会、自然等因素,尤其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投资、以及公众参与的环保意识。如何揭示消费与环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 M, Krueger A 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D].Princeton,NT:Woodrow Wilson School,1992.
篇8
生鲜果蔬连锁经营是指经营生鲜果蔬商品的若干经营单位,以特定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总部的统一管理下,通过对企业形象和经营业务的标准化管理,实施规模化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生鲜果蔬连锁经营受到经营商品的自然特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企业实力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生鲜果蔬连锁经营的主体局限于大中型连锁超市商业集团,生鲜果蔬连锁经营发展缓慢。连锁经营主要包括生产、采购、物流配送和销售四个主要环节,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连锁经营的效果,而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能促进生鲜果蔬的产销对接。
1 生鲜果蔬连锁经营的主要环节及问题分析
1.1 采购环节
对于连锁经营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的源头便是商品采购,采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拥有可靠的货源,关系着后续商品经营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生鲜果蔬采购是指连锁企业总部或门店为了完成销售计划,从适当的供应商那里,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购入适当数量和适当质量的生鲜果蔬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生鲜采购是做好其销售的关键,果蔬类商品的鲜度、稳定的货源、有吸引力的价格是其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目前生鲜果蔬连锁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大中型连锁商业集团,生鲜果蔬的采购渠道主要有生产基地、中间商、农户组织、批发市场等。
连锁经营企业的生鲜果蔬采购渠道有多种,各渠道中又主要从采购供应商、产地批发市场或销地批发市场采购,调查统计发现,2009年连锁零售企业果蔬生鲜基地采购比例为39.4%,批发市场采购比例为57.6%,果蔬采购渠道依旧以批发市场为主。这种采购渠道模式增加了生鲜果蔬流通的中间环节,导致生鲜果蔬因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失去了连锁经营规模经营的价格优势,相对农贸市场缺乏竞争优势,并且不利于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1.2 物流配送环节
物流配送环节是搞好生鲜连锁经营的关键环节,目前连锁企业生鲜果蔬物流配送方式有三类:占了最大部分的是供应商自理物流,就是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如国内的一些大卖场和综合超市,由总部确定统一的供应商,店铺向供应商要货,由供应商直接将商品配送到店铺。第二类是零售企业自有物流配送中心。由企业有关部门负责对生鲜产品进行多品种、少批量的采购,经过生鲜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生鲜加工后,再进行配送到各销售网点。第三类是借助第三方物流。
目前我国生鲜商品物流配送的成本很高,但未必利润就高。由于生鲜果蔬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现在,我国的生鲜果蔬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也就是说,1/4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目前,我国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设施整体规模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千克,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此外,我国商业企业的物流配送74%是由供货方完成的,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的企业仅占商业企业总数的13%,而理念更先进、对资源利用更合理的第三方物流的应用却很鲜见,国内的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合作也还不尽如人意。
1.3 销售环节
销售环节是指连锁企业采取各种销售策略将生鲜果蔬及时销售完毕,控制最小损耗,获取最大利润。该环节经营效益直接影响到生鲜果蔬经营的积极性和后续发展。目前很多连锁经营企业的生鲜经营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主要是生鲜果蔬虽有集客作用,毛利高,其果蔬毛利高达21%~25%,但较难达到预期目标。生鲜经营是连锁超市的一个亮点,同时又是个黑洞,主要是因为存在生鲜果蔬本身为非标准商品、存在“时间价格”问题、损耗不好控制等问题。
1.4 生产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果蔬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产业,2001年我国就成为世界第一大果蔬生产国。果蔬生产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果蔬类农产品流通的“瓶颈”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当前果蔬生产和2.6亿户果蔬生产者增收的关键性因素。在生产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户分散化的小规模生产和盲目生产、农民处于市场相对弱势地位,“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果蔬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及产销衔接联系不紧密等。
2 生鲜果蔬连锁经营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2.1 生产与采购环节
果蔬生产的特性,如小规模生产、生产的季节性、产量的不可控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采购决策,影响连锁企业是否能按时按量地采购到其所需要的果蔬产品。生产与采购的衔接点在生产的果蔬是否正好是连锁企业需要采购的商品。
2.2 采购与销售环节
采购什么卖什么,商品采购的时间、品类、数量、品质直接影响到销售结果,因此果蔬采购与销售是两个衔接紧密的环节,其衔接点主要是根据销售情况来进行果蔬的采购。
2.3 物流配送与销售环节
当前我国生鲜果蔬主要是常温物流,这导致物流环节损耗严重,影响商品在销售环节的品质。此外,生鲜果蔬在物流配送环节对商品进行分级、包装、储存、运输等加工环节,有利于提高生鲜果蔬销售效益。因此,物流与销售的衔接在于果蔬的冷链物流配送,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减少果蔬损耗,提高利润。
2.4 生产与销售环节
生产与销售环节的直接对接是当前我国果蔬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当前,果蔬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果蔬产销衔接的主要原因。果蔬产销直接对接,能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也能降低产品的最终售价,提高连锁企业果蔬经营的市场竞争力。生产、采购、物流配送、销售环节之间相互影响;四大环节衔接的核心是产销衔接。
3 生鲜果蔬产销衔接策略
针对生鲜果蔬连锁经营的几个主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就各环节提出一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产销直接对接的策略。
3.1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当前果蔬农产品分散生产经营的情况下,要提高果蔬流通组织化程度,必须使分散的农户通过中介组织联合成一个整体,取得跟企业平等的法人地位,这种中介组织最好的形式就是农民合作组织。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农民合作组织对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把握市场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农民在产销对接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提高果蔬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和规范果蔬农民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产销衔接。
3.2 有计划地投资生产果蔬
当前,由于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通常根据过去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确定生产,农户的分散化生产极易跟风,容易导致某类果蔬供过于求,“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湖南的柑橘经常有烂在树上的现象,2011年4月湖南宁乡有个农户的西兰花价格降到几角钱一斤也无人采购。农户无视市场需求,无计划地生产果蔬,导致供给严重失衡,一方面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老百姓也并未因此而购买到便宜的果蔬。在地方政府或农民合作组织的引导下,组织农民有计划地进行投资和生产,并组织和帮助农民与大型连锁商业集团等进行对接,解决产品销路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供需均衡,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好地做到产销有效衔接。
此外,政府通过加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投入,并鼓励和帮助农民自发组织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发挥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来传递相关信息,帮助果农和菜农消除和减轻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农民对市场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提高农民的收入。
3.3 建立自有基地或发展协议流通
通过建立自有基地或发展协议流通能减少果蔬流通的中间环节,实现直采。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建立自己的果蔬生产基地,这样能减少很多中间环节,实现果蔬从基地直接到卖场销售,目前有许多大型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建立自有基地受到企业经营实力的限制,很多连锁经营企业采用协议流通方式与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产销协议合作关系。果蔬协议流通模式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各利益相关方以各种协议的形式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及权利,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依据各自在生产和销售中的优势重新组合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流通效率而产生更大的效益,该模式将果蔬的生产与销售紧密联系起来,提升了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
建立自有基地或协议基地,实现直采,能方便连锁企业执行商品标准前移,即从基地品种的选择、各种标准的推广、技术培训、参与种植管理到采购验收,进行过程控制,建立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3.4 建立生鲜配送中心,发展冷链物流
生鲜果蔬的易腐烂性要求使用冷链物流,冷链物流能保证果蔬全程的低温环境,如采摘后急速遇冷、冷藏库存放、冷藏车运输、展示柜冷藏等,这有利于减少果蔬损耗,保证果蔬品质。同时低温冷藏能保证果蔬较长时间品质不受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果蔬季节性供应的问题,做到均衡供应,削弱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之分。
连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生鲜配送中心,对农副产品实行“采购、加工、配送”三统一,减少了流通环节,实现了“早上在田里,中午在店里,晚上在锅里”,建立了稳定的农副产品流通渠道。目前,国内大型连锁集团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都建立了自己的生鲜配送中心,如北京京客隆超市连锁集团、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等。
对无实力建立自己的生鲜配送中心的企业可借用第三方冷链物流,目前我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北京顺鑫首联绿色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利群集团胶州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等。
3.5 灵活运用各种果蔬销售策略
连锁企业果蔬的主要营运目标应该是以高质量、低价位的商品吸引客流、带动消费,创造高的营业额。围绕这一目标,果蔬的营运风格是“短、平、快”。“短”即是周转周期短,周转得越快,商品就越新鲜。“平”就是价格低廉,并经常有轰动性的低价出现,极大地刺激销售,强烈地建立平价形象,因此准确的市场定位是生鲜经营的关键。在准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采取灵活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如等级价格、时间价格、低价促销等,使果蔬能以最小的损耗最大的利润及时的销售出去。
发展果蔬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形成真正的地方特色产品是果蔬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消费者在选择果蔬时愿意为果蔬的安全、新鲜度、优质等支付更多的货币,因此,运用品牌策略建立果蔬品牌,可以是销售品牌或生产品牌,这样既方便消费者选购,又能树立销售企业或生产者的品牌形象,并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总之生鲜果蔬在连锁经营各环节的衔接效果最终均会影响到产销衔接的紧密度,针对各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衔接策略能更好地促进产销衔接。
参考文献:
[1]何卫华.果蔬生鲜连锁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1(7).
[2]姜刚,周树华.连锁集团主导性果蔬类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0(10).
[3]宋微.生鲜农产品流通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9(5).
[4]刘普合,申东华,王勇.从“链态”看我国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
篇9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记录、储存、传播和应用人类文明数据机构,需要及时处理好数据指数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都有觉得增长,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也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做好数据分析,特别是针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要提高图书馆的科学服务和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作用。还要能够将图书馆在利用过程中实现良好非结构化多源数据融合工作,建立良好高校图书馆数据分析,提高信息来源管理,对于数据做好综合性判断和分析,全面了解科学领域数据变化和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模式。
二、高校图书馆的非结构化数据特性分析
1.大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大类型,无论是那种数据划分,都要充分结合数据和数据之间关系研究,合理探讨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管理过程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类型,比如通过微信、QQ和博客方式,对于数据进行研究。针对数据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及时调整好系统和数据之间结构,合理处理好数据,提高数据严整性,保障高校图书馆非结构化数据来源。
2.非结构化数据生产主体比较明确,在高校图书馆中要充分结合非结构化数据,比如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要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管理频率,用户要从图书馆和高校教师学习过程中,保障学生之间数据分析,充分运用信息实现非结构化数据规律研究,保障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规律、质量和用户安全性。
3.非结构的数据数量和质量比较高,需要提高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水平,在社交媒体时代,要提高教师、学生和学科之间互动学习,让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和QQ等方式,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在特定的主题、时间、成员和交流进度上要实现相互交流学习,推进高校图书馆非结构化数据融合研究,针对学科发展要提高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分析。
4.非结构数据的加工难度比较大,需要充分结合数据格式进行多元化分析,特别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对于数据传播,针对蕴涵的大量的高价值的信息,要提高数据分析,针对数据的零次性和灰色数据,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实现数据操作技术的流程化和规模化管理水平。
三、高校图书馆的非结构化数据分析
1.高校图书馆的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分为为几种类型,同型异源数据、异型异源数据和同型同源数据,其中同型异源数据主要指的就是高校图书馆数据类型具有一定相同特点,每个高校图书馆都要购买大量电子资源,比如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要充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电子期刊库存,提高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管理,同时合理整理好数据来源。
2.异型异源数据主要指的是传统文献信息来源要在大数据环境下,提高人们查阅信息全部资源,针对大量数据文献,要提高社交产生数据分析,保障数据技术创新性,提高数据分析,充分运用数据保障数据启发性和参考性价值。
3.同型同源数据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查阅资料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数据历史、浏览历史和近期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转化图书馆的有效数据,通过整理提高数据分析质量,让学生针对数据库有自己判断和了解认识,针对高校用户的浏览记录,提高科学关注度,确定部分用户管理中,要实现数据良好运用。
四、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分析
篇10
工业铝电解槽里氧化铝含量低于1%时,氟离子和氧离子共同在碳阳极上放电,形成氧氟化合物(COF),随后和其他吸附化合物一起积聚在阳极表面上。此时,电解质对碳阳极的湿润性变坏,电解质会在更大程度上为阳极所排斥,于是阳极的有效电流密度逐渐增加,达到临界电流密度时,便发生阳极效应。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特有的现象,而以电解铝生产表现尤为明显。阳极效应的产生是多种因素耦合产生的结果,主要表现出电解槽在物料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不相匹配的因素,因此导致阳极效应发生的主要有设备、原料供应、电解槽情况、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阳极效应的最大危害在于阳极效应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全氟化碳(简称PFCs,主要是CF4和C2F6)对环境的影响。CF4和C2F6是高温室潜势气体,其C-F键非常稳定、不易分解,并且具有很强的红外光线吸收能力,能吸收大量的地表及低空热辐射能,对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很大。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还伴随着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性的PFCs气体的产生。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对铝电解的环保要求极为严格,已从传统的对氟化盐挥发控制,转向效应发生的PFCs=CF4+C2F6的控制,而控制PFCs(CF4·C2F6)气体是极为困难的。因此西方国家将电解铝技术输出到第三世界国家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倡导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减少温室效应,严格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成为当前环境工程面临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我国原铝工业的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减少PFCs (CF4·C2F6)排放是铝行业面对节能减排的现实问题。
二、控制阳极效应发生的具体措施
阳极效应发生的主要有设备、原料供应、电解槽情况、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降低阳极效应系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可以从重视设备管理、优化技术条件和改变管理观念等方面入手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保证槽内原料的及时补充
电解质中氧化铝的含量是诱发阳极效应发生的关键要素。实现氧化铝的有效补充,氧化铝控制策略优化、氧化铝供配料方式优化、打壳下料机构的适时维护、氧化铝砂状含量的比例控制等都是在生产中要密切注意的内容。对氧化铝浓度的控制是通过分析电解质电阻变化引起的槽电压变化,进而控制槽电压来实现的。一般的控制策略下,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之间是存在缺陷的:在氧化铝投入量加大时控制电压是下降的,并且在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达到最大时控制电压达到最小值。由于客观限制,解决这一缺陷是困难的。因此在控制过程中常出现失控情况。净化系统投料工艺、超浓相输送系统输送、现场包括卡锤头、堵料、冒料、下料器漏料和不下料等,都会对电解槽内氧化铝的补充产生影响。实际生产中,要对净化系统投料工艺、超浓相输送系统输送进行不断优化,针对氧化铝状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载氟不均匀、结块、结渣等影响输送。为避免卡锤头、堵料、冒料、下料器漏料和不下料等影响生产,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过及时分析电压与下料曲线过欠量的关系,经常进行现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理。
2.改善技术条件,优化控制程序
槽型其技术条件的保持各不相同,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摸索本槽型不同阶段各项技术条件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求最优的技术条件保持范围,有利于降低效应系数。控制程序随着电解铝生产的不断发展在逐步升级,从最初的简单的下料控制到浓度控制、再到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控制,控制程序逐步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操作界面更为友好。通过优化控制程序,能够更好的控制电解槽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降低阳极效应系数。阳极状况也是控制阳极效应一个环节。阳极状况分为阳极物化质量和阳极表面状态两方面。阳极物化质量对阳极掉渣、阳极消耗异常等有直接影响,进而成为阳极效应发生的诱因之一。因此在生产中要尽量使用高质量阳极。阳极表面状态主要是阳极表面的形状,改变阳极气体的溢出性质,目前主要的措施有梯形阳极、开槽阳极、开孔阳极等,采用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气泡挠动,降低二次反应而提高电流效率或减小无效极距实现降低电解槽工作电压达到低电耗生产的目的,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控制阳极效应也有贡献。电解工艺技术条件的合理配置是控制阳极效应的重要内容。平稳有序的工艺运行状况对降低阳极效应系数非常必要。铝量及铝水平、电解质高度、电压、覆盖料、分子比、引风量、槽温等技术条件对合理的能量耗散分布规整的炉膛内形有重要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阳极效应的产生,因此在生产中要合理配置并尽可能保持稳定。
3.改变管理理念,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并重
摒弃以往对电解槽效应优缺点参半的错误认识,追求零效应系数管理理念。传统的观念认为阳极效应具有消耗炉底沉淀、清理阳极底掌、判定电解槽冷热状态的功能,大型预焙电解槽具有点式定容下料方式炉底沉淀少,单块阳极底掌面积小,炭渣容易排出,可采集和测量的参数多等特点,阳极效应对电解槽的热平衡和炉膛破坏严重,因此要树立零效应控制理念。通过对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培训,使之具备对电压曲线监控、下料系统异常处理、设备运行异常及时发现的能力,从而保证基础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铝电生产中产生的阳极效应不仅影响生产,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时代的进步,节能降耗已成为大势所趋,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铝电解生产及对阳极效应的理解和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铝电解生产实现零效应管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篇11
1 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用于定量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它是“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1]。虽然客观存在的系统误差是一个不变值,但由于人们不能完全认知或掌握,只能认为它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存在于某个区域内,而这种概率分布本身也具有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不确定度的来源通常有:测量人员引入的不确定度、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测量方法引入的不确定度、被测对象引入的不确定度以及测量环境引入的不确定度。
2 目的
由于测量设备是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之一,为得到可信的检验结果,就需要对设备本身的准确性进行了解和明确。以恒温箱为例,主要是用于样品试验前的处理的环境试验设备,被许多检验机构大量使用。此类设备的准确示值和稳定运行,是样品进行下一步试验的基础和保障。为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示值准确无误,该文建立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校准装置,对恒温箱进行校准,给产品检验提供技术保证,为相关设备的校准提供参考依据。
3 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校准方法
该文采用比较法,使用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巡检仪(温度:±0.2 ℃;湿度:±1.5%RH),将巡检仪传感器放入被检箱体内进行多点位测量。先后共选取箱内中心以及4个角的数值。测试点分布在工作室内的上、中、下3层,中层为工作室几何中心平行于底面的工作面,测试点与内壁的距离不小于各边长的1/10,可加大但不能大于500 mm。测量方法如下:首先,设定试验相应的温度、相对湿度,待温、湿度恒定后,读取巡检仪及被检箱温湿度仪表的显示值,做好记录。其次,用修正后的巡检仪的示值减去被检箱仪表显示值,即得到被检箱内温、湿度值修正值。若被测的恒温箱内有样品架,则下层测试点可位于样品架上方10 mm处。以中心点测量箱体温度波动度,以温度测量最大值与最小值差算出温场均匀性。
4 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巡检仪测量参数如下:温度测量范围:-60 ℃~1 000 ℃;分辨力:0.01 ℃;允差:±0.2 ℃。湿度测量范围:(10.0~99.0)%RH;分辨率:0.01%RH;允差:±1.5%RH。
5 环境条件
为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检查试验条件:室温,湿度≤85%,无振动影响,有排水,均符合要求。
6 不确定度分析
温度测量设备有温度传感器和数字温度显示仪组成,该套设备具有温度修正值。温度偏差是指设备温度显示仪表示值与中心点实际温度之差[1]。
6.1 数学模型
(1)
式中:为温度偏差,℃;
为被检设备温度显示仪表显示温度,℃;
为数字温度显示仪读数,℃;
为温度测量装置的修正值(指整体检定),℃。
6.2 方差与灵敏系数
式(1)中,,互为独立,因而得:
,,
故
6.3 不确定度来源及分析
(1)由引入的不确定度。对环境试验设备做15次独立重复测量。从设备显示仪上读取15次显示值,记为,,…,,平均值记为,其测量值分别为:100.1、100.0、99.9、99.9、100.0、100.1、100.1、100.0、99.9、100.0、100.0、99.9、100.0、99.9、99.8。
根据公式 (2)
算得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0.02 ℃。则由15次独立重复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自由度v。
(2)由引入的不确定度。对环境试验设备作15次独立重复测量,从数字温度显示仪上读取15次显示值,记为,,…,,平均值记为,其测量值分别为:100.16、100.04、100.06、100.05、99.93、100.08、100.24、100.20、100.15、100.13、100.31、100.25、100.18、100.24、100.13.
根据公式(2),计算得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0.098 21 ℃。则由15次独立重复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自由度。
(3)由引入的不确定度。从检定证书知:温度测量装置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0.1 ℃,以正态分布估计,=1.960,=0.1 ℃/1.960=0.051 ℃,。
6.4 不确定度分量
来源1:被测设备仪表读数重复性=0.02 ℃,自由度14。
来源2:温度测量装置读数重复性=0.098 21 ℃,自由度14。
来源3:温度测量装置误差=0.051 ℃,自由度。
(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2)有效自由度:
根据公式eff
计算得eff=1792,取自由度为。
(3)扩展不确定度:
c=0.22℃,k=2。
7 结语
通过对恒温箱进行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得到结论:该装置的总不确定度、重复性,符合JJF1101-2003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以开展恒温、恒湿箱的检定工作。这对于产品后续试验示值准确,检验结果客观、可靠提供了技术参数和保证。
参考文献
[1] 宣安东.实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案例[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 王珏,田芬.工作用辐射温度计不确定度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38(6):72.
[3] 朱炜,徐慧娟,邹姝文.双金属冰箱温度计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1(11):159-160.
篇12
“石油农业”模式使大量的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产生了大面积的点源和面源污染,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破解这一矛盾,学界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并在农业经济领域加以应用,即循环农业。循环农业强调农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季昆森强调指出,循环经济“3R”原则在农业上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并发展出了再思考(Rethink)原则:不断深入思考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率[1]。为此,寻找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是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课题。章政等在考察了上海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与目标,提出了土地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城乡工业及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以及生态产业园等四种基本发展模式[2]。金晶、曲福田、宣亚南等根据循环经济的“5R”原则,提出了资源利用的“反馈式”流程[3-4]。应用在水稻生产上,王妹提出农业产业内部物能相互交换,互惠互利,如种植业的立体种植有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等模式[5]。骆世明及郎秀云提出了稻田养殖模式,即稻田养鱼、蟹、青蛙等[6]。学者的研究与实践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学者的研究中,特别关注循环农业模式在缓解农业生产中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以稻作为例,近年来稻-鱼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在中国水稻产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其特点是利用水稻和水产品―鱼等生物生长对土地、水和气候等主要自然生产条件有重合性的特性,采用适用的技术,在同一土地上同时产出多种农产品。这种模式利用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作用机制,达到控制或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张清明认为种养结合模式中的稻田养鱼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集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高产低耗农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7]。
廖庆民实验证实在常规的水稻生产中,杂草除了与水稻争肥之外,还争空间、水分和阳光,为了抑制杂草,除需人工除草外,还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而在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下,杂草可以成为养殖动物的食物来源。经直观验证,未养鱼的对照田,稗草达到64株/10 m2,而养鱼稻田杂草及稗草几乎绝迹,只有5株/10 m2,不需使用化学除草剂。此外,稻田养殖鱼类可以起到灭虫作用。廖庆民试验表明鲤鱼对稻田中的昆虫有明显的吞食能力,特别是对飞虱、泥包虫有控制作用。经测定,养鱼稻田虫口密度为530只/667 m2,而未放养鱼种的对照田,虫口密度为1 280只/667 m2,可以大幅减少农业的使用量[8]。另外在稻-鱼的模式下,稻田因鱼类活动而增加肥力,彭廷柏等实验证实养鱼影响到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特性和组成,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容重减少,孔隙增加,通透性改善,其水、肥、气、热状况均优于一般非养鱼田[9]。
学者们对于这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果研究大都是基于条件较为完备的试验研究,但对实际大面积调查研究涉及较少。为此本文以中国南方水稻产区为目标区域,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考察和验证稻-鱼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所产生的现实生态环境效应,为进一步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建议。
1 研究的技术基础
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集中在节肥、节药、抑草、改善土壤和水体等方面上。从多年的稻-鱼模式下的田间试验来看,这种模式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如下:
(1)减药效应。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杂草具有双重属性。常规的水稻生产中,为了抑制杂草,除人工除草外,还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稻-鱼模式下,杂草可以成为养殖动物的食物来源。栗浩文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使用除草剂的条件下稻田养殖草鱼可除稻田稗草、慈姑等[10]。杜汉斌等研究证实,稻田鱼类的觅食活动一般可耗掉田间杂草的74%-87%[11]。李月梅试验计算过稻田养鱼的除草剂减药效果[12](见表1)。稻田养殖鱼类还可以起到灭虫作用。廖庆民试验表明鲤鱼对稻田中的昆虫有明显的吞食能力,特别是对飞虱、泥包虫有控制作用[8]。张承元观察证实鱼能取食水稻脚部位及落在水面的稻飞虱、稻叶蝉、稻螟铃等害虫。此外养殖的鱼类还具有抑制水稻病害的作用,如在鱼捕食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菌丝,从而减少了病菌来源[13]。曹志强等进行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稻鱼共生的稻田水稻纹枯病发病率为47%,明显低于对照田的85%[14]。由此可知稻田鱼类可替代杀虫农药的作用,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2)节肥效应。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节肥效应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稻田养殖的动物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粪便等;二是水稻收割后的秸秆直接回田或用于沼气后的沼夜回田。在稻鱼的模式下,鱼类不断的进食而又不断的排除粪便增加了肥力。经测定,养鱼稻
田比未养鱼对照田有机质含量高0112%,碱解氮高68 PPm,全氮高0004 5%;同时还可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提高了土壤肥力。经测定养鱼稻田底层水溶解氧为6.5 mg/L,未养鱼的
对照田底层水溶解氧为4.8 mg/L[8]。
Yang Yong、邝雪梅等研究表明,稻田养鱼可以改善稻田耕作层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对照相比,养鱼田土壤容重减少1515%,总重孔隙度增加1464%,有机碳、全氮、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48%、661%、2093%、7239%和3667%[15-16]。卢升高、吴建军等试验测试了稻鱼模式的节肥效应[17-18](见表2)。
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样本的选取
由于要分析的目标区域范围广泛,且是从总体上考察分析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为此本文拟采用如下方法:
(1)计量统计分析法。综合各种已有的文献,目前考察分析生态效应大都采用田间试验分析方法,鲜有用计量回归模型。这是因为考察生态环境效应关键在于把握其结果,即研判某一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从而判断这一经济活动的本质。统计分析法是运用实际数据,通过汇总、对比等技术手段,能够清楚看出问题的本质,结果具体、准确。为了更具体、准确分析南方稻区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生态环境效果,本文拟采用计量统计分析法。
(2)文献归纳法。囿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对于研究中所涉及的技术和实验方法步骤获取较为困难,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获得相关技术方案和实验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3)实地调查法。由于现有的统计资料相关内容的统计数据不全,难以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同时为了更准确分析问题,本文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获取研究目标区域农产或企业组织实际生产中的相关资料,尽可能使研究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状况。
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于南方稻区水稻生产中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三部分:一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和相关文献归纳等经过整理而成。二是南方稻区实施稻-鱼模式和未实施这一模式的农户调查数据。三是相关研究成果中技术数据。之所以采用二、三两方面的数据,是由于在统计年鉴中关于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相关的数据缺失,无法从中获取,更主要的是这些数据贴近实际,这样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
本文以南方稻区年平均水稻种植面积为1 000 khm2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10个省区为研究的目标区域。对南方稻区稻-鱼模式的入户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取样,收回486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81份,占总收回问卷数的9897%。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入户调查分为两部分:按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生产的农户和常规水稻生产模式的农户,其中按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生产的农户问卷305份,占总问卷的6341%;常规水稻生产模式的农户问卷176份,占总问卷的3659%。由于规模大小对农户投入和收益有影响,故调查样本按常规水稻生产和稻-鱼种养结合生产的一定规模取样,两种模式的最低生产规模为1 hm2。调查方式采用调查员入户调查的方式,有调查员根据问卷内容向农户说明,由农户填写。调查样本分布为江苏省取样70个、浙江省取样90个、江西省取样150个,湖南省取样86个、湖北省取样85个,分别占总样本的1455%、1871%、3119% 、1788%和1767%。
3 循环农业对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效应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化肥和农药使用来看,与常规水稻种植相比,稻-鱼模式由于改善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关系,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有明显区别的。
(1)化肥使用量的对比分析。根据南方稻区的农户调查,176户进行常规水稻种植的农户和305户实施稻-鱼模式的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和种养面积汇总如下(见表3)。
水稻生产过程中,需要施用的主要化肥是含有氮、磷、钾等水稻生长所必须养分的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由于受稻田面积、生产模式、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化肥的使用量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稻-鱼种养结合模式下,鱼吞食的杂草、底栖动物,一般仅能消化吸收其总量的30%左右,余下60%以粪便形式散布在田中,加入稻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增加土壤肥力,减少了施肥量;稻田养鱼节肥在10%-20%且并不影响水稻产量,随着养鱼年限增加,节肥效果明显提高[12]。在调查的481户农户中,由于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尽管资金不是十分充裕,但对化肥的投入并没有缩减,因此农户化肥使用则主要取决于稻田面积和生产模式。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生产模式的化肥使用量及稻-鱼模式的化肥减量化的效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稻-鱼种养结合模式下,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三种主要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比常规水稻种植模式减少了13711 hm2、11939 hm2和2997 hm2,节约比率分别为1466%、1634%和1521%;总的来看,化肥单位面积总使用量比常规水稻种植模式单位面积总使用量上减少了28647 kg/hm2,节约率为1521%,表明稻-鱼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化效果。
(2)农药使用量的对比分析。稻-鱼种养结合模式对主要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水稻种植,水稻叶瘟平均病情指数下降557%,穗颈瘟病情指数下降608%,水稻纹枯病平均病情减轻1140%,白背飞虱百丛虫量平均下降1116%,褐飞虱的百丛虫量平均下降1872%,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平均下降549%,二化螟枯心率平均下降405%,中华稻蝗虫口密度平均下降152%。同时稻-鱼模式的共生生态系统具有增肥、增温、增氧、增加光照的利用和通风透光条件的改善等,使水稻生长健壮,抗病性、耐病性、耐害性增强[8]。
基于这种控制作用,农户在生产过程实践中,农药的使用量会大幅度减少。
从农户调查来看,稻瘟灵、扑虱灵和甲胺磷是常规水稻种植模式和稻-鱼种养模式共同使用的主要农药,但由于模式不同,它们的使用量是不同的。根据对农户调查的数据,计算出稻-鱼模式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农药使用量的减量化效果(见表5)。
表5表明,稻-鱼模式下,稻瘟灵、扑虱灵和甲胺磷三种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18 kg/hm2、080 kg/hm2和16 kg/hm2,比常规模式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减少了122/hm2、063/hm2、097/hm2,分别降低了4040%、4406%和3774%。从总的来看,稻-鱼模式的单位面积总使用量比常规模式要减少282 kg/hm2,减少率为4017%,效果显著。实际上,常规模式下,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还会使用较大数量的除草剂来清除稻田的杂草,一般使用量为181 kg/hm2,而稻-鱼种养结合模式下,许多农户不使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清除,杂草归田作为鱼类的饲料,农药减量化效果更为明显。
32 相关性分析
化肥农药的使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何浩然、张林秀,李洁,茹敬贤等研究认为农户化肥使用量与农户的生产的土地面积、种植养殖结构、农户特征等因素有关,其中土地面积在众多因素中对化肥使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19-21]。陈超,黄东风等认为农户生产的土地面积是决定农户农药使用量的首要因素[22]。因此在考察不同生产模式与化肥农药使用量的相关关系,则以不同生产模式的土地面积为影响因子。由于研究目的是要考察稻-鱼模式所产生化肥、农药减量化效应,因此以南方稻区水稻生产化肥农药投入率为因变量,以稻-鱼模式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自变量,建立相关函数,公式为:
Dsi=λ+γApi+εi(1)
Dsi为第i年化肥或农药投入率;Api为第i年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λ、γ为参数;εi随机干扰项。
由于不同水稻生产模式化肥农药使用量不同,因此分析中将不同模式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计算而后加以汇总。由调查得知,农户化肥农药使用还会受农户特征及农户资金量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使用量与常规模式和稻-鱼模式的技术要求使用量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出本质问题,计算化肥农药总使用量的参数以相关技术标准为计算参数。根据测算,南方稻区常规水稻生产平均化肥使用量为192 t/hm2,稻-鱼模式平均化肥使用量为151 t/hm2;常规水稻生产平均农药使用量为705 kg/hm2,稻-鱼模式平均农药使用量为405 kg/hm2。
根据2001-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数据及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技术标准,利用Eviews 60软件,估计参数,得出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与水稻生产模式的相关方程:
Dscf=1919 9-0407 2Ap(2)
(7 99373)(-9152)
R2(Adjusted)=0999 4。和
Dspc=7049 7-0979 9Ap(3)
(4 01155)(-9196)
R2(Adjusted)=0999 3。
Dscf、Dspc分别为化肥投入率和为农药投入率,参数下面括号内的数值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从相关方程的估算结果分析,各个估计参数的t检验值都大于1,相伴概率均为0000 0,显著性较好。
由2、3式可以看出南方稻区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率与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的土地面积占比之间呈反线性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99 4和0999 3,表明稻-鱼模式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的变化与化肥、农药投入率变化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方程中Ap的系数分别为-0407 2和-0979 9,意味着稻-鱼模式的土地面积占比每增长1%,则化肥、农药投入率分别减少0407 2和0979 9个百分点,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效果显著。
4 结论与建议
从化肥和农药使用来看,与常规水稻种植相比,稻田种养结合模式由于改善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关系,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来说,常规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确保稻谷产量,农户会按照基本的技术操作规程施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比较大。而在稻-鱼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水体的改善以及有害生物的减少,形成了鱼类对化肥和农药的替代关系,在稻谷产量不变甚至增产以及增加鱼类产出的情况下,农户大幅度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产生积极的生态环境效应。为此,转变稻区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实施扶持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策略,是改善南方稻区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制定和调整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扶持体系,主要是财政补贴和金融贷款扶持政策;其次要构建发展循环农业的农业科技体系,主要是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及技术推广和服务;再次是实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是深入开展循环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季昆森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N]人民日报,2005-07-30(7)[Ji Kunsen An Applic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Agriculture [N] The People’s Daily,2005-07-30(7)]
[2]章政,朱立志,宗成峰上海市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6,(4):63-66 [Zhang Zheng,Zhu Lizhi,Zong Chengfeng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ic System’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City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6,(4):63-66]
[3]金晶,曲福田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57-61 [ Jin Jing,Qu Futian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Economic System[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6):57-61]
[4]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27-31[Xuan Yanan, Ou Minghao,Qu Futian.Conception,Economic Interpret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 of Recycle Agricultur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5,15(2):27-31].
[5]王姝浅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农业经济,2005,(1):62 [Wang Shu A Simple Analysis on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J] Agricultural Economy,2005,(1):62]
[6]骆世明循环农业的几种生态模式[J]北京农业,2007,(11):3 [Luo Shiming Several Kinds of Ecological Mode of Circular Economy[J] Beijing Agriculture, 2007,(11):3]
[7]张清明,稻田养鱼综合开发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应[J]科学养鱼,2000,(1): 9-10.[Zhang
Qingming.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 of Fishculturing in Paddyfield and It’s Ecoeconomy
Effect[J]. Fishculturing in Science, 2000,(1): 9-10.
[8]廖庆民稻田养鱼的生态与经济价值[J]黑龙江水产, 2001,(2):17[Liao Qingming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Value of Pisciculture In Paddyfield[J] Heilongjiang Fisheries, China 2001,(2):17]
[9]彭廷柏,肖庆元湘北红壤低丘岗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169-174[Peng Tingbai, Xiao Qingyuan A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d Soil in Low Hill in North Hunan Province,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5: 169-174]
[10]栗浩文,辛国芹稻田养鱼除草试验[J]现代化农业, 2003,(10):11-12 [Li Haowen,Xing Guoqiang Weeding Experiment for the Pisciculture in Paddyfield [J] Modern Agriculture, 2003,(10):11-12]
[11]杜汉斌,张林林稻田养鱼对多螟害杂草影响的观察试验[J]中国水产, 2000,(11): 9 [Du Hanbin, Zhang Linlin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for Impact on Borer and Weed by Pisciculture In Paddyfield[J] China Fisheries, 2000,(11): 9]
[12]李月梅稻田养鱼生态效益[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15(1):54-56[Li Yuemei Ecological Benefit of Pisciculture In Paddyfield[J] Agricultural System Science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1999,15(1):54-56]
[13]张承元,单志芬略论稻田养鱼与农田生态[J]生态学杂志,2001,20(3):24-26[Zhang Chengyuan,Shan Zhifen On Pisciculture In Paddyfield and Farmland Ecology[J] Journal of Ecology, 2001,20(3):24-26]
[14]曹志强,梁知洁北方稻田养鱼的共生效应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3): 405-408 [Chao Zhiqiang,Liang Zhijie A Study on Symbiosis Effect of Pisciculture In Paddyfield in North China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1,12(3): 405-408]
[15]Yang Yong, Hang Hongcheng, Hu Xiaoju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and Yield Formation of Rice in RiceFish Farming System[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 5(2): 103-110
[16]邝雪梅,刘小燕稻―金鱼共栖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研究[J]淡水渔业,2005,(3).[Kuang Xuemei, Liu Xiaoyan. A Research on Soil Physical Character of
Paddygoldfish Commensalism Ecosystem [J]. Fishery of Fresh Water, 2005,(3).]
[17]卢升高,黄冲平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J]生态学杂志,1988,7(4):26- 29[Lu Gaosheng, Huang Chongpi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 by Pisciculture In Paddyfield[J] Journal of Ecology, 1988,7(4):26-29]
[18]吴建军,李全胜生物多样性研究应用及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特性和效益的机制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8, 17(4):39-44.[Wu Jianjun, Li Quanshe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iology Diversity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n It’s Improving Agricultural Ecosystem Character
and Profit [J]. Journal of Ecology. 1998,17(4):39-44.]
[19]何浩然,张林秀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J]农业技术经济,2006,(6):2-10[He Haorang, Zhang Linxiu Behavior of Fertilization by Farmer 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J]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conomics 2006,(6):2-10]
[20]李洁长三角地区化肥投入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Li Jie An Economics Analysis on Environment impact of Fertilizer Input i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8]
[21]茹敬贤农户施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8[Ru Jinxian An Analysis on Behavior of Fertilization by Farm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08]
[22]陈超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 26[Cheng ChaoA Discuss on Investigation and Appraisal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he Upper Basin of Minjiang River[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science, 2007, 26]
An Analysis on the Ecoenvironment Effect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 of PlantingCulture in the Paddyfield
LIN Xiaoli1,2 ZHOU Yingheng1
(1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 Trade,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45,China)
Abstract The obvious ecoenvironment effects can be seen when the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 of plantingculture is applied and developed in the paddy production These are mostly reflected in the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saving, grass curbing, and soil and water improving This paper analyzed empirically on the 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saving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 based on household survey data of rice area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 data from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China Rural Statistical Yearbook, China Agriculture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1-2009, Technical Standard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aqe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comparing to the conventional paddy rice planting mode, 1521% and 4017% dosage of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in the paddyfish mode was reduced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centage of paddyfield area of paddyfish mode to total paddyfield area and the input dosage of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in the paddy rice area in southern Chin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0407 2 and -0979 9 respectively So, in the paddyfield ecosystem of paddyfish mode, the soil and water is improved and harmful organisms are reduced, therefore, the substitute relation between the fish and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is formed Farmer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osage of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output of rice is stability or even increases and the fish output rises It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pporting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 of plantingculture in paddyfield Thi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addy area
Key words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 plantingculture combined; the paddy rice area in southern China; paddyfish mode; ecoenvironment effect
篇13
随着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外伤性的脊髓损伤发病率逐年增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同时脊髓损伤又以无特效治疗、瘫痪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而困扰临床医师,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即痉挛,有研究表明其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7%[2],而受伤后一年又为其高发病期。轻度痉挛对维持身体姿势有帮助,但严重痉挛常可导致患者身体酸胀疼痛、关节挛缩、畸形,并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康复治疗效果[3]。所以控制痉挛发生率,缓解痉挛程度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极为重要。我院在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的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计263例,所有患者在确切外伤史的基础上,存在肢体运动及(或)感觉障碍,并由MRI明确了脊髓损伤的诊断;如合并痉挛的患者需符合痉挛的诊断,即存在速度依赖的肌张力亢进、腱反射亢进或阵发性痉挛等症状,且Ashworth 痉挛量表评级在1 级及以上,痉挛综合量表总分在7 分及以上。所有患者需排除以下:①圆锥或马尾受伤的病例②研究结束时病程不满3月者或仍处于脊髓休克患者③存在脑卒中等可导致痉挛的疾病④有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检查及康复评定患者。最后入选的病例共计160例,其中65例患者发生痉挛;男性122例,女性38例,年龄在19至65岁之间,平均为34.6±8.13岁。以上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伤后手术、手术时间及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病例分组
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按照其是否行康复治疗分为:病程中有康复治疗者归入康复组,病程中无康复治疗者则归入对照组;而康复组内又依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分为:伤后1月内行康复治疗者归入早期康复组,康复治疗在伤后1月后至3月内者归入晚期康复组。
2.2 评价标准[4]
本研究使用 ASIA 残损分级法确定脊髓损伤的损伤程度;使用改良的Ashworth 痉挛量表及痉挛综合量表对确诊有痉挛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评级,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1月、2月、3月的评定结果。治疗3月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显效为Ashworth评分得分降低2级以上,有效为评分降低1级,无效为评级无降级。分别计算各组的痉挛发生率及缓解率,其中缓解率为显效加有效例数之和与总数之比。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分组结果
对照组包括68例患者,康复组收入患者92例,其中早期康复组包括患者56例,晚期康复组包括患者36例,具体情况见表一。
3.2 临床疗效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3月后康复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卓著;在康复组内的比较中,早期康复组的痉挛发生率又显著低于晚期康复组,且早期康复组痉挛缓解率也显著高于晚期康复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4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在伤后多丧失了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出现异常的姿势、平衡障碍和运动困难,严重阻碍了患者日常活动的进行,甚至部分患者完全丧失了运动能力瘫痪在床;或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痉挛、尿路感染、脊髓损伤后疼痛等,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痉挛作为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亦成为了脊髓损伤患者二次入院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的发病机制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研究表明其主要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中枢对于脊髓反射弧的抑制作用减少,且其产生与损伤平面、手术时间、治疗方法等关系甚大。有研究表明康复治疗的介入与否是痉挛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影响因素[5],本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痉挛发生率较未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明显降低。
我院在给予运动训练、神经生长因子、减重步行训练、持续牵张训练、电磁刺激、水疗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后,发现康复组内患者的缓解程度不同,特别是伤后1月即开始康复治疗的患者缓解率较高且痉挛的缓解程度也较高。就此将康复组分为早期康复组和晚期康复组,通过比较发现早期康复治疗的患者的痉挛缓解率为94.64%,显著高于晚期康复治疗的86.11%和未行康复治疗的16.18%,这提示康复介入的时间也是痉挛发生的一个影响因素。概由早期康复治疗可缓解急性期脊髓的损伤,保持肌肉的活动和柔软度,刺激反射弧内运动神经细胞和感觉神经细胞。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对于降低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发生有卓著疗效,且我们提倡早期康复介入,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痉挛缓解率。
参考文献:
[1] 陈江华; 王成云; 刘先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 :46
[2] 琚童君,早期康复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13,34(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