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信息化工作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信息化工作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信息化工作管理

篇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Zhu Xiaozhong1,Cong Yan2

(1.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Lanzhou730060,China;munications Network Center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Lanzhou73006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tegr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 itself is also an urgent need to use the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China Petroleum Group company to build a unif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referred to as "information 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or "platform").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platform Corporatio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roup,the company's overall planning project internal support teams and enterprises,the information sector. Build a unifi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ideas and means of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work, institutionalized and standardized,systematic,modern,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to enhance the Group'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level of a less an important measure.

Key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T;B/S structure;Internet

随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十一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持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与推广、信息队伍组织与管理都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为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按照 “统一、成熟、实用、兼容、高效”的十字方针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六统一原则,集团公司搭建了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将实现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内部支持队伍的全方位管理,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本文结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从平台系统概述、总体方案设计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介绍、应用效果总结四个方面,详细论述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的成功实践与经验。

一、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概述

(二)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系统目标

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要实现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管理方面,通过平台使各级信息化部门的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信息化工作涉及到的人、财、物相关的准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支持信息化建设、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决策。在业务方面,建立便捷的数据、信息填报机制,将信息化工作的相关指标数据填报流程标准化;实现审核审批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网络化,确保信息化工作台帐的完整性、准确性。在技术方面,向企业各级信息化部门提供流程定制手段,提供标准接口,与相关系统自动进行数据交换,保持数据源唯一,实现共享;实施系统用户统一管理,权限分级控制,确保信息安全。

(二)平台支持的业务范围

系统支持的业务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覆盖的主要业务流程

系统功能涵盖了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完整流程,实现了五个方面的业务管理。

信息化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各所属单位的信息化部门组织机构及人员状况,内部信息化支持单位、第三方人员基本信息及流动情况。

信息化投资计划管理:信息化建设投资规划、项目立项、投资计划下达情况。

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立项资料、项目进展、文档资料、周报简报等;项目相关的招标信息、合同、内部任务书信息,以及相应的执行情况;项目人员考勤、任务进度、付款申请以及支付记录等。

信息化资产管理:硬件、软件、数据资产等信息。

信息化工作综合事务管理:人员动向、工作审批单、部务会议、日程安排、工作督办、信息化工作考核等。

(三)平台建设的原则

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建设遵循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符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统一、成熟、实用、兼容、高效”的十字方针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六统一原则。在管理、技术及实现等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公司现有系统成熟经验,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不做重复或分散投资,与现有或将来的信息系统有机集成,方便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业务动态管理。

二、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总体方案

(一)平台数据架构

系统数据分为3种类型:

1.核心数据:核心业务数据,包括计划、商务、立项、合同、资产等信息。

2.基础数据:人员、组织机构数据。

3.辅助数据:工作流程、模板等数据。

数据存储分为2个部分:

1.工作数据库:提供各种数据的存储。

2.分析数据库:提供各种业务的分析、统计、查询功能,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跟踪。

(二)平台应用架构

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平台将实现以下应用目标:

1.掌握各项目内外部实施队伍状况、各所属单位信息技术人员状况,做好人力资源考核、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

2.有效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形成的软、硬件等信息化资产,实现资产实物与项目、投资、场地清晰对应,加强软硬件产品的使用和维护管理。

3.对各信息化项目进行动态监控、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计划下达、实施进展、合同执行等情况。

4.统计分析各所属单位自建信息系统数量、功能及运行状态。

从业务角度看,系统提供以下四类服务:

1.信息收集:包括人员、机构、资产、合同、投资、费用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存储。2.动态分析:提供统计、查询功能,进行数据钻取、分析。3.综合事务:提供各类日常事务处理功能,包括工作审批、工作督办、人员考勤、文档传递等功能。4.基础服务:提供系统的基础服务,包括报表展现、流程服务、界面配置、功能权限、邮件短信功能。

三、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包括7个主要功能模块,分别为综合办公、投资规划、项目管理、商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化工作考核。

(一)综合办公

综合办公包括制度管理,工作审批(含公章申请、来文处理和通用工作三类审批),工作日志,工作周报,人员动向(含网上签到、人员动向、工作日历、短信提醒),日程安排,工作督办等业务功能。

(二)计划管理

规划计划管理主要包括信息化规划、项目立项、投资批复、年度计划上报与审批、投资下达申请与审批等业务功能。各单位可通过投资规划、年度计划功能管理本单位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信息化配套资金投入以及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用投入等情况。

(三)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监控及管理。包括:项目立项信息、项目任务进展、项目周报简报、项目培训情况、项目一览。

1.项目立项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状态、项目经理、项目批复文号、项目批复金额、主要建设内容等相关信息。2.项目任务进展。实现项目进度管理,编制合理的进度计划,并据以跟踪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3.项目周报简报。用于各个项目按月、周或者不定期记录工作总结,项目简报及后续工作安排。实现与门户网站的接口,将项目周报到各项目的门户上。4.项目培训情况。对各个项目组织的培训班进行管理,包括培训课程、内容、对象等的管理与统计查询。5.项目一览。展示各个项目的人员、任务进展、合同、投资、资产信息,方便项目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项目进度、人员、成本、资源等情况。

四、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应用效果总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应用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实现了中国石油信息管理部门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和信息化建设内部支持队伍信息化工作涉及到的相关人、财、物信息集中收集。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共录入信息队伍人员10460人,自建信息系统1308个,机房915个,硬件设备(服务器、网络、存储、场地设备、安全设备等)37209台,个人计算机413634台。满足了综合办公、计划管理、项目管理、商务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考核等工作需要。通过信息化工作的“信息化”,企业的各级信息和管理部门可以准确、及时掌握信息化工作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规范化工作审核与填报机制,能有效防范项目实施风险,降低项目投资,提高管理水平。

篇2

二、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公路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站成立了公路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站长李苏杭兼任,副组长由站党支部副书记孙文清、路政大队副大队长陈晓云兼任,站各股室、大队各股中队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站公路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目标考核。

2、组建公路信息化工作管理网络。站明确办公室为信息化工作的具体牵头部门,并明确了一名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维护员。站各股、大队各股中队为信息化工作的协作部门,各明确一名兼职网络管理员。站网络管理员负责全站局域网硬件维护、系统管理、软件规划、应用推广;系统维护员负责各应用系统的维护管理;各部门兼职网络管理员负责部门内网络应用的维护与管理,协助站网络管理员、系统维护员推广各项具体系统的应用。

三、加强培训教育

1、加强网络管理员技术培训。根据市处信息化主管部门培训安排,站积极组织网络管理员、系统维护员参加市处组织的网络管理、系统维护培训,并鼓励管理员、维护员自学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应用技能。

2、加强职工应用培训。通过举办集中培训班,邀请专职电脑培训教师授课,进一步提高全站、大队干部职工计算机应用技能与水平。加强平时学习与教育,充分利用学习日、现有网络资源开展培训,鼓励干部职工自学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站在ftp站点建立“培训教程”文件夹,提供各类培训教材供下载,在web网站“网络论坛”建立“电脑学习”主题论坛,供大家学习讨论,交流应用技巧、经验。

四、加强推广应用

1、加强市处要求项目的推广与应用。站充分利用现有oa系统资源,发挥网上公文流转优势,逐步改变有纸办公习惯,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充分利用oa系统邮件收发功能,上传下达各类文件资料、沟通信息,实现由传统型办公到数字化办公、无纸化办公的转变。有关业务部门根据市处对口部门规定要求,做好财务软件、养路费征收软件、养护统计软件的应用。

2、加强科研攻关,建立新的应用项目。结合工作实际,站办公室进一步加强ftp站点、web站点、文件服务、电子图册等应用项目的管理,为站各项工作提供保障。ftp站点主要提供办公正常使用软件、培训教程的下载,并与web站点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应用系统。web网站分新闻、文章、图片、论坛等栏目,宣传站两个文明建设,并为站干部职工参加各类讨论提供网上空间。建立文件服务器,按权限访问,为各部门存储重要数据、文件提供可靠空间。建立电子图册,分类管理,方便应用。

3、站各股室、大队各股中队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网络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文字排版、表格统计、工程预算、工程制图、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打造新型的数字化办公平台。

五、加强维护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站制定完善了各项网络管理、系统维护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操作。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改进技术手段,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制和防范机制,按要求安装防病毒软件,及时做好系统备份。

篇3

1、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

4、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5、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

二、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经实践检验,利用磁盘,脱机采集数据的介质移交方式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如遇质量较差的磁盘,会影响文件的可读性。为防止数据丢失需制作多份备份盘存档,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存贮磁盘的数量,简便而安全的方式是采用网络移交归档,并利用光盘存贮。

篇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单位图书室拥有的传统书籍发挥出来的作用逐渐弱化,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不断添加进来。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单位图书室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单位图书室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管理提出相应的策略。

1.单位图书室的现状

单位图书资料室与公共图书馆相比主要特点是馆藏量较小,馆藏资源种类较单一,管理人员较少,经费比较缺乏,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本系统、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高速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趋成熟,光盘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单位的图书资料室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年代,既创造社会效益,同时又能创造经济效益,是目前单位图书资料室面临的问题,同时在为读者服务上也面临着由传统服务方式逐步向开放式信息化服务方式转变的挑战。

2.单位图书室在新时代的要求

2.1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较少,同时来到图书室查询资料,阅览图书的人员相当固定,数量也不是很多。不少单位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没有正确理解单位图书室的工作职责。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对单位图书室管理人员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让管理人员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图书室从事图书资料室各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馆员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的重视。同时,为了让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胜任当前的工作,就要对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

2.2图书室具备扩展信息的基本要求。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要对单位的各类工作不断熟悉,拓展业务范围,将单位图书资料室与政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有利于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真正发挥单位图书室工作的辅助作用。

3.单位图书室应该强化信息化工作策略

由于单位图书室工作对象相对性,导致这项管理工作的有着很强的独特性,也就是图书室的服务对象是单位。因此,就要针对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信息一体化管理。在现代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档案、图书资料综合一体化是必须进行的,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室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技术将图书馆传统的、封闭的管理工作转变为开放的、网络化的管理工作,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知识、文献等信息的有效调取和存储,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也避免了传统图书馆长期存在的盲目购书和繁琐的找资料的缺点,对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中的书籍和报纸刊物等呈现多样化,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有较多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文献资源中的活跃要素,但是,很多外文期刊资料的购买价格相当昂贵,成本很高,这逐年消减了图书馆的购买数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类文献的需要,但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文献的选择、检索和查阅工作,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文献的效率,也提升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但是,为了使得图书馆满足社会各层次的临床需要,我们在使用经费购买图书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并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去购买图书,而是要经过调查并且有计划性的去购进图书,所有图书馆的信息的方面的管理和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社会中因为每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所学的专业和要了解的知识都不同,所以要求购进的图书要多样化,同时也要实用和丰富。因此,我们要对各个单位人员进行详细的调研,这样就能够了解到他们对图书要求的最新的动态和他们对要丰富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而在尽可能的节约和合理使用购书经费的前提下,分批和分阶段的建设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位图书室的工作性质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作为单位图书室管理人员,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借助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扩宽具体的业务范围,从而更好地发挥单位图书室的辅助作用。

篇5

大学生是进步的一代,他们不愿被传统的思想观念所束缚,有求新、求变的诉求。当前,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以“机械说教”“僵硬要求”为主,而“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将被视为一种“反传统”的事物而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在微博大平台上,大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活力。

根据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需求分析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活动变化比较强烈,需要宣泄和倾诉。在微博系统中,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而且在微博中,由于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可以给倾诉一种真实感与安全感。因此,很多在现实世界中因害羞、内向等原因不便倾诉的情感和生活问题,得以在微博中提出并得到回应和理解。

二、高校在微博应用上的案例分析

根据多所高校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的情况,按照其发展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高校学生工作微博应用比较成熟的,微博应用正在成长中的以及微博应用刚刚起步的。[1]在这里主要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探究。

1.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新浪微博的运营渐趋成熟,其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其中,复旦大学社团学生会微博开通数量最多,开通数量为35个,占比32.01%,团系统开通数为23个,占比23.64%。复旦大学大学老师的微博开通数为18个,占比14.69%。[2]可见,复旦大学主要运用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的效果还是可观的。

复旦大学校园学生工作微博话题内容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宣传学校为中心,展现学校人文历史、所获荣誉及学生面貌等;二是以服务学生生活学习、关注学生心理为延伸,讲座通告已成为其官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感励志类占比10.89%,话题内容多为心灵鸡汤及励志类文字。

2.武汉大学

2011年9月,在新浪微博校园的指导下,武汉大学微博协会成立。在武大,即使是老师,也有许多“微博名人”。沈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及教授,就是“名人”之一。10月28日,他了《第3季度网络舆情报告》,转载量达到了13000次。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的肖珺老师也是一个“微博大红人”,拥有10900多个粉丝。她在自己的课程中为学生布置了“微博作业”。

可见,微博的发展不仅在大学生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乃至于老师也积极适应这种新媒体的运用。

3.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博于2010年7月6日在新浪网微博平台成功注册,并于近期通过新浪认证,正式开通运行。西工大在今年的学生工作微博中逐渐形成了四级架构的微博体系,还形成了各省高校学生工作微博之间、院与院之间以及班与班之间的横向微博群[3],同时各层级还采取向下逐层覆盖的方式构建本层级微博体系。

三、创新策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实效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微博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但形式、结构都很单一,没有成熟的应用模式。因此,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微博,提高工作实效便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构建微博教育平台,有效改进学生工作方式

传统的思想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容易使受教育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利用兼具时尚趣味的微博开展高校学生工作,能让微博碎片化的信息零散地环绕在学生的周围。学校可以对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二)以班级、社团为单位等组建“微博群体”

高校可以利用微博组群,经常开展一些主题轻松活泼、健康向上的讨论,让“微博群”在亲切轻松的氛围中讨论问题,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依托所属院系,根据自身教学、专业、科研等特点组建学习型微群,积极引导课外学习,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研讨群体及人际圈子。

(三)加强建设,提升学生工作者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的工作水平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通过“关注”成为其粉丝,在自己的页面上及时获得关注对象的信息更新,并参与各种话题讨论。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解决只要@一下老师即可,老师既能及时收到,又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也可随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声音。这样,学校各部门可以了解不足之处,同时有助于了解学生状态,做到有的放矢。

(四)利用微博,监控并引导大学生群体舆论导向

在微博中,一个不经意的消息就可能在学生中被无限放大,带来深刻的影响。学校可以建立特色微博网络。通过这些微博时尚新颖的议题、轻松活泼的内容,吸引和凝聚大量的同学。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微博态度”,习惯使用“微博语言”,避免给学生留下刻板说教的印象。

有人说微博已经成为社会改革的前沿阵地,虽然这话有点言过其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微博确实已在很多方面改变着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微博对高校学生工作来说,微博确实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微博的兴起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促使高校充分利用机遇,全面开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篇6

三、强化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涉及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各地和学校要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管理信息化工作。各地要在教育信息化统筹管理框架下,由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建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逐步建立由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推进、教育业务部门应用推动、财政部门经费支持、教育技术保障部门实施的工作机制。

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

0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腾飞,工程造价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业务规模和需求量不断的扩大,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会面对着庞大的数据处理量,如何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也成为了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是一种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同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的新思路,创造全新的造价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以改善目前的造价管理质量,提升工作效率。随着2011年5月住建部颁布的《2011~ 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正式的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列为工程信息化领域的重点任务,在日常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对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1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筑的内涵和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发挥信息资源在共享和开发上的优势,不断改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期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任务及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包括工程造价决策和控制的信息化、工程造价企业情况的信息化、工程造价人才队伍的信息化等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迈向信息化的进程成为了必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也逐步向着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在工程设计实施环节,抑或是验收维护环节都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研究,努力的向着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方面发展。此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也让其更为科学合理。其次,管理模式的变坏也推动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逐步发展,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越发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必然。工程造价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保障工程质量。而推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很好的服务于这个目标。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工程造价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减少材料资金的投入,从而将建筑工程造价的降低一半以上,因此信息化方法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步的重视和开展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首先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的开发使用工作中,数量已经有上百种,涵盖了工程量计算、钢筋使用统计、定额套价评估、人机消耗统计等计价功能,并且能够实现月度统计、审核结算等管理功能。这些软件的开发利用增强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其次,通过信息网分享和接收信息,对工程造价预决算和管理进行完善; 通过构建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强化了工作管理,改善了办公效率。再次,一些省市逐步推广了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数据交换规定,统一信息数据交换形式,为最终实现工程造价数字资料的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较国外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应该学习和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方法。

3 造价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陈旧,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

受计划经济时期工作方式的影响,目前的造价管理理念陈旧。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法面对变化的市场做出及时的调整,将会面临许多困难。此外部分管理企业任务将信息化管理作为结果来看待,没有重视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主要作用,未能将信息化过程同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结合起来,认识不到信息化建设对于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工程造价管理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

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工作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信息系统使用和维护都离不开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数是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联系较为紧密,而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则十分匮乏,通常的造价管理队伍又缺乏专业化的培训,也就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严重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

3.2改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对策

(1)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完善标准信息化体系

首先应该结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相关规定,努力构建出统一的项目分类、工程量核算准则、统一物资、机械规格和命名、代码参数等技术标准,以实现信息化资料的传输和共享。其次,应该推行全国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接口标准,统一信息化管理的数据格式标准,和信息网络平台的接口标准。力求利用工程管理计算机中的相关文件直接获取工程的规范、造价资料、施工进度安排等造价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资料。

(2)通过数字化方法,增强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和处理能力

首先应该细致的完成信息分类整理工作。工程造价信息按照结构划分主要有数据型、文字型、混合型这三种形式; 按照性质来划分主要有政策法规、价格指数、定额标准及指数指标等种类。细致完善的分类工作是开展信息资源数字化基础工作。其次,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分类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数据编码工作是完成数字化工作的核心,也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效力的基础。最后,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信息资源库。通过数字化方式,大范围的收集工程造价信息,改善资源的处理更新速度,更好的服务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作。

(3)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离不开对信息技术有所了解和掌握,又从事过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其人才培养机制,采取丰富的培养形式,加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在这些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下,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结论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信息化技术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结合,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如何正确的应对和解决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1 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档案信息化在档案学里并没有一个既定的概念,具体来讲,档案信息化是指将档案信息的采集、传递、查询等网络化,存储数字化,管理标准化,将档案信息的采集、传递、储存和查询一体化,四者合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档案的信息库,方便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查询。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依靠某一个部门或者在某一阶段就可以完成的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全方位的配合,不断对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网络,档案信息数据库,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完善,特别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不能间断,一定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

2 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 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化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造成了深度影响和改变,在全社会信息化的环境下,国家档案局提出了“以档案信息化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学校档案管理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

学校是接收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的前沿阵地,学校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中形成大量的以音频、视频等新媒介为载体的文件,要保存好学校教学、科研的信息资料,做好档案工作,势必要有储存这些新载体的设备,因此,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容推迟。

2.2 档案信息化建设可改变学校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的档案管理大多是一种简单的保管工作,极少为公众提供主动的服务。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使档案管理的工作从单纯地保管向综合管理发展,自动、有效、全方位的为学校工作服务,使档案变为为可供学校利用的文献资料。

2.3 档案信息化可以提高学校档案的使用率,使档案更大限度的为学校工作服务

学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使档案手工管理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整体、系统、主动的服务模式,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档案查询更加方便,无论是学校的教学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行政工作者、抑或是学生,只要有档案管理的访问权限,即可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查询所需资料,更大限度的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

3 如何做好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3.1 引起领导重视,取得领导支持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校领导的带动下,学校各方面配合,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开展。

3.2 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基础设施建设做基础,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设备需要服务器、计算机、摄像机、扫描器等,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离不开各种软件,办公软件、影像处理软件、格式转换软件必须具备。另外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根据学校的要求构建档案管理的局域网或者INETERNET基础网络。

3.3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建设

(1)对既有档案工作者的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手工管理时有着较大的区别,档案工作者需认清这一转变,尽快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办公自动化软件工具等,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基础、数据处理、办公软件等基础知识的考核,建立奖惩制度,以激励工作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档案信息技术,有效应对档案信息化工作中的采集、转化、保存等环节上的问题。

(2)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精深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可从校外引进既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又具有档案管理知识的人员,有效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技术人才引进时要慎重选择、严格把关,不但要考虑技术水平的因素还要考虑个人道德素养问题,建设完善的现代化档案管理队伍。

4 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

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资金有限、设备配置不够、人才不足等问题,所以应当制定合理、完善的制度,充分考虑学校的需求和现状,以在扩大资金、配置设备、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工作时按照规定制度来进行,杜绝工作中出现盲目性、落后性。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复杂且繁复的过程,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只有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才能确保工作顺利。

5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中采集、录入、存储工作

采集和存储是档案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是以后档案工作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采集工作应当全面取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力求档案采集的内容既全面无遗漏又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档案被学校使用的效率和有效性。所以档案在存储时应分层次、分类别,按关键词、主题等录入,既提高录入效率,又有利于以后对档案资料的检索查询。

档案管理人员应确保档案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加强对重要珍贵的档案资料的保护,按照一定的规律、制度存储资料,确保用户查询时能准确地查到先关资料。

6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数字化,将资料转化成电子档案供学校人员查阅会涉及到著作权益问题,所以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提高对著作权、发表权、网络传播权的维权意识,保护好档案信息的权益。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也存在安全隐患,要减少网络化带来的危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上传文件时,确保文件的安全性,没有被病毒感染。

(2)做好访问控制策略,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访问资格和操作权限,避免人为的信息泄密和资料破坏。

(3)网络防火墙建设。严格做好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定期更新防护体系,防止病毒侵袭和黑客侵入。

(4)档案资料备份保护。应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备份,包括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

(5)一定要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避免操作不当对文件资料、计算机或者数据库系统造成的破坏。

(6)保证硬件运行在合适的物理环境下,比如温湿度合适,避免电磁强烈干扰,定期对硬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避免硬件损坏造成的数据丢失。

总之,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需要在学校各个方面的配合下才能不断发展、完善,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2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各地检验机构的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但截至目前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的一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关制度的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TSG Z0002-2009)明确了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规定了参与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机构与单位的职责,某些方面也比较具体,但还不能覆盖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还有很多工作存在无章可循、无据可依的状态。制定《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是加强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从而对特种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求进行明确,有助于消除日常特种设备行业在展开信息化建设时不规范、无依据的现象。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的经验,认为《工作细则》应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明确。

1 明确《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的适用范围

工作细则应明确所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以及相关安全监察人员、检验检测人员、鉴定评审人员、作业人员等信息责任主体在进行特种设备有关的业务活动时都应符合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细则的相关要求。特种设备信息的填报、处理、交换、和日常维护都应符合细则的规定。

2 明确信息责任主体的职责权限

各信息责任主体应当按照特种设备数据规范、标准,通过相应的业务应用系统填报相关特种设备信息。特种设备的信息填报遵守“谁填报、谁负责”的原则。这些都要求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细则中应明确所有涉及信息责任主体的权限分配和使用。

所有相关软件系统必须具备权限配置功能。该权限配置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对每个使用者配置一个唯一的登录账号;每个使用者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首次进入必须修改原始密码);软件系统能够记录每个使用者的登录信息。所有相关软件系统的使用者必须使用本人的登录账号,在系统配置给本人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目前,在网络安全保护十分脆弱的环境下,建议使用密码+电子密钥的方式,增强系统安全和责任落实。

各信息责任主体必须至少明确特种设备信息管理人员及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各一名。检验检测人员亦属于特种设备信息管理人员范畴。特种设备信息管理人员负责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系统的信息填报。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负责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系统的信息处理、交换、和日常维护等环节的相关工作。

3 明确特种设备相关信息填报内容

《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TSG Z0002-2009)中规定了设备数据库和单位数据库应设置的字段信息,但没有对这些字段信息实施分类,全部登记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操作,所以建议对特种设备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特种设备相关信息分为关键项和一般项两类,设备数据和单位数据的关键项数据内容及要求见表1。其他《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TSG Z0002-2009)中规定的设备数据库和单位数据库内容为一般项。其他数据库所涉及的信息分类随着工作的开展另行规定。

在新增设备操作过程中,关键项数据和设备基础数据必须按要求填写齐全。设备和单位在新增时,一般项数据对设备或单位识别影响不大,且这些数据往往没有采集到位,要求在这时就填全所有数据不太现实。一般项数据可以在以后的数据维护中进行完善。对数据的填报、修改等操作必须有电子记录。

4 明确信息处理、交换和

各信息责任主体在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系统及相关系统中发现系统异常或异常数据时都应及时上报给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应及时进行处理,遇到重大问题时应向相关领导汇报。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信息化工作制度记录问题、处理方法和结果。

在不同系统间实施数据交换时,由于交换规则、网络和硬件缘故,数据交换工作往往存在错误,所以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定期检查可细分到周、月、季度检查项目和年度检查。发现数据交换规则存在问题时,及时向领导汇报,查找问题并解决。

特种设备信息内容必须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根据单位领导批示,各项信息,途径必须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5 明确系统及数据日常维护工作

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应定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发现数据错误应追踪错误数据来源,分析原因,确保新增数据符合要求,尽量完善历史数据,并对处理方法和结果进行记录。要每个季度实施一次数据检查操作,在年底数据统计前和下年度计划导出前都要进行一次数据大检查,以确保数据真实性、有效性。

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根据不同数据类别可以分为设备基础数据信息每天备份和系统所有数据每月备份。备份应使用独立于服务器的移动硬盘或网络硬盘方式进行,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对备份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负责。特种设备信息管理责任人应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其内容应包括:检查服务器运行状态、检查网络设备工作状态、检查操作系统升级状况、定期查杀病毒、定期检查机房空调运行是否正常和定期检查机房电源供给情况。

6 明确监督检查方法

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细则中应建立对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工作责任人员及监督检查工作方法。

篇10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1

1 创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创新档案管理是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程序与网页管理相结合,建立起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程序,档案资料实现了自动归档,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减少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浪费,也方便档案的查找。

1.2 创新档案管理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在线工作与学习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也要结合现代信息系统与网络技术,使人们能及时地获取知识,查询档案资料。创新档案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可以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同时,采用数据库对相关文件进行整理和分类,可以使资料的检索和筛选更加方便快捷。创新档案管理有利于满足人们在线工作和学习的要求。

2 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内容

2.1 管理机制的全面性创新

创新管理机制是信息化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首要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方针,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提出规范性的档案管理与监管方式,克服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建立起全面协调的互动机制。

2.2 理论与模式的服务性创新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全面创新档案管理机制的同时,也要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加强对档案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3 管理技术平台的创新

积极建设档案管理网络,建设现代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平台,提供一个开放式与交互性并存的档案服务平台,简化工作流程,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3 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软件通用性低

软件通用性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由于经费不足,大部分档案机构的计算机没有统一型号,管理软件间的衔接存在问题;其次,就信息化发展总趋势来说,一些档案管理系统不符合办公自动化及档案一体化的需要,档案资料无法顺利共享,阻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

3.2 工作缺乏规范性、标准性

目前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层次不一,降低管理工作的开发性、共享性及规范性,不能满足资料共享的需要。此外,由于档案管理还未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流程没有按标准制度进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3 保密性和安全性低

电子化管理虽然方便快捷,但存在易被更改和损害的缺点。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入侵管理系统,删除或窃取原始资料,造成档案资料泄露。

3.4 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低

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档案资料管理知识,还要顺应时展,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但目前,具备这两种素质的复合人才十分有限,某些档案管理人员无法适应计算机与网络的工作环境,降低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4 创新档案管理的策略

4.1 确保档案资源共享

由于我国档案资料管理标准化不一致,在管理档案时,软件使用比较混乱,各部门的档案资料没有做到互通,导致档案资源无法顺利共享。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规范档案管理的范围及内容,对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的良好渠道。

4.2 变革管理体制

档案管理系统存在档案使用不便及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主要是由管理系统建设分散和软硬件选取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对档案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规范的软硬件选择标准,确保信息能自动、统一地纳入系统化管理中。

4.3 创新数据库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只有依靠数据库才能加快由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过渡,而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基础,数据库的发展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此,应遵循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原则,明确各个环节的目标,同时还要协调好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的合作,使目录库与综合数据库相结合,建立起一个网络分布式、开放式的数据库,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及高度的责任心与职业素养,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恪尽职守,紧跟时展的步伐。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集体主义精神,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坚决维护集体的利益。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明确职业需求,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培养自身的信息素质。在现代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综合分析和加工获取的信息,使之满足社会需求。最后,档案管理人员要富有创新思维,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可以使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

5 结 语

篇11

一“、大数据”时代的含义

最近几年,大数据各个词汇被人们用越来越高的频率所提及,但是这个词仍然没有非常官方的释义,可是总之,“大数据”就是被用来形容因为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和不断普及而出现的信息大爆炸的状态下出现的巨大数据的时代的到来。目前,“大数据”这一词汇已经遍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曾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杂志的主题和封面专栏中,也现身于国内外各大主流新闻网站中,还出现在各类主题会议等等场合。大数据时代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量必然是巨大的。其次,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数据存在方式和种类也不断增多,比如说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等。再次,正因为数据量之多,种类之广,就意味着在庞大的数据中仅有少部分信息和数据是拥有一定价值的。打个比方,现代信息数据之庞大可以看成是广阔无边的大海,没有办法数得清数据和信息到底有多少就如同没有办法数得清大海中到底有多少滴海水,有多少粒沙子一样。而真正于我们有用的信息,就好像大海中的一粒沙。最后,数据和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由于信息数据的数量之庞大,有效信息比例之小,而信息的更新换代之快,就需要我们提升处理信息和数据的速度,以便能够及时得到为我有用的信息和数据。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管理思想没有跟上时展

目前仍然存在有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信息化的意识和想法,没有办法把握信息时代大数据的特点和要求。尽管有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了信息化的概念,但仍然没有达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局面,都是在缺乏理性认知的情况下盲目的,缓慢的摸索,这样的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比较缓慢,效果不显著。

(二)学生管理方式老旧,信息化程度低

现在依然有很多高校在学生档案、学籍信息、学生党团资料、奖助学金记录等方面仍然使用传统的纸质版加文件夹的存档方式。这种传统的学生基本信息的存储方式随着我们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快速地暴露出了它的很多弊端。比如随着需要管理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管理部门需要存储的信息数据也就越来越多,而传统纸质版的存储方式会占据大量的办公空间,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传统的存储方式也会随时有学生信息丢失又没有备份的尴尬情况。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议

首先,各个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应该强化自身在信息时代的大数据理念。这种理念的树立和提升主要在于学校相关部门能够对信息数据拥有灵敏的嗅觉,能做到积极、快速和高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比如说,为了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和学生工作,就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分析整理学生们在校园网中登陆网页的情况,通过这一数据得出学生们大多数的关注内容,并利用这一信息帮助有关学校部门开展学生活动和学生工作。其次,高校需要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培养专业人才。在大数据时代,社会和我们高校所需要的人才自然是应该具备有信息和数据整理分析能力的新型人才。通过对青年学生管理工作相关的教师的集中培训,有条件的也可以直接引进优秀的有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的团队。有了新的力量的注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必然会加快步伐。最后,高校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制度的建立。因为在利用大数据的保存和查询为我们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时,数据的安全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说要建立安全保障的制度,是因为保障学生信息的安全和完整不但是需要有一个技术团队的技术,而且还需要有一个优良的管理制度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有力保障。当代高校是为祖国培养优秀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力量的神圣的地方,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今天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信息安全,也是帮助和指导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社会贡献他们力量的必要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婧.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4.

[2]单耀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8.

篇12

1.2 档案管理部门的自身定位产生偏差

现代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大型科研与机械制造单位,已把缩短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作为其根本目的。现在进行的信息化工程更是为这些根本目的所服务的。档案管理部门如果还把自己的职责定位于管好归档纸质文件、完成下发工作、更改到位等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流程中去,不用信息化的手段从产品的源头开始介入管理,不把自身的职责与单位的根本目的所相关联,那档案管理部门的地位从何而提高,价值从何而体现。

1.3 档案管理部门的创新力与改革意识不强

档案管理部门在思想上总是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附属工作,按照现有的流程进行就完全可以管好现有的档案。更有些档案工作人员还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里,缺乏创新意识与自强精神,无意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1.4 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现阶段,一些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工作还处于被动式服务状态,工作总是在“等”的阶段,有了任务再去执行。服务手段严重滞后,影响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发挥,以致使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2 档案管理部门如何应对问题与自身改革

2.1 档案管理部门在单位中的定位

档案管理部门在各单位信息化过程中自身定位的正确与否,将决定了档案管理部门在以后各单位中所处于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各单位大力开展的信息化工程目的是为了为缩短研制与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这一各单位发展的根本目的而服务的。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化过程中应紧密结合这一根本目的,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这一根本目的做好信息资源上的支持工作,加快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使自身的命运与产品的命运紧密相联,成为产品从研制到生产,再到交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部门之一。只有这样档案管理部门才能在以后各单位发展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地位。

2.2 档案工作人员思想意识的改变

思想意识即观念,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档案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上能否改变,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档案工作能否有改革与创新。现在,档案工作人员急剧面对着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与服务意识上的创新。

2.2.1 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档案工作者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行驶的将是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如果档案工作人员还沉寂在以前的思维模式当中,片面的强调原则,习惯于按现有的流程办事,在思想上患得患失,工作上缩手缩脚,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不愿去改革,不想去创新;或者总是片面的强调继承,对过去的经验做法、流程一味的照搬照抄,从不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以前的经验、做法、流程在现阶段是否还是正确的,有用的。从而导致工作上墨守成规,按照现有的流程一步一步的进行,无法去创新、改革。信息化时代的档案工作人员应“跳出档案来看档案”,档案工作人员唯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尝试,用于创新,才能在信息化大道上探索前进。

当今,全行业在广泛的进行着信息化工作与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在这两项工作中,要清楚的认识到设备将是其基础,人员将是决定因素。因此,能否培养与留住一批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高效率、快反应、结构合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队伍成为了重中之重。对于这些人员不但要在政策上对其倾斜,还应该对其加大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法律与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只有这样档案信息化工作才能飞速的发展。

2.2.2 档案工作人员在服务意识上的创新

档案工作人员在服务意识上也面临着改变。首先,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加以强化,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从等着别人来查到主动提供。从只提供基础档案,上升到提供编研后深层次的档案信息。只有这样档案服务才能得以体现,档案服务的认知度才能得以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才能被认可。

其次,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要加以改变。档案工作人员应具有全过程服务意识。在各类文件的形成初期,档案工作人员就应该介入进去。特别是对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人员就应该从合同的签定、设备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正式付款、国家对项目验收合格,以及以后的设备检修;基建项目从设计到验收全过程的参与其中,做到前端介入,过程跟踪。

2.3 档案管理部门服务手段的创新

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只有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才能生机勃勃,档案部门的服务水平,才能随着形势及任务的变化发展得到不断提高。当前,档案服务机制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应为领导决策,为生产经营和各部门工作提供服务,实现档案工作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把档案实体的静态管理转变为档案信息动态管理。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到型号线中去,参加型号线例会。在型号现例会中可以更方便的与各部门人员进行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提出档案部门的建议,并且可以与各个部门进行工作上的协调。这样不仅能第一时间得到型号和各部门的需求信息,为档案部门主动式服务占得先机;还能使各部门对档案部门加以重视,从而提高档案部门的地位。

2.4 档案管理部门管理手段的创新

篇13

医院档案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是需要配备开放式电脑查询检索系统,并进行医院局域网络的建设,以向使用者提供便利、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在采用信息化管理档案的过程中,要根据用户对档案的要求,建立系统完整的档案用户信息库,并及时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适时改变档案工作,以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二、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整体上提升档案的管理水平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非常普及,网络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多的保存资料的方法,传统的档案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在档案的管理方式上也急需创新,改善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管理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很多的医院的档案的管理工作还比较落后,这也严重制约了档案资料的查找检索,为此,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意识,结合当前的计算机信息化的形式,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不仅可以让档案资料实现网络上的共享,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

2.确保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必然要求,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中,办公自动化的应用,电子病历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虽然传统的纸质化的档案也能为医务人员提供资料,但是在查找和检索的过程中比较麻烦,而电子档案不仅查阅方便,而且能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丰富、详实的信息资源,为医务工作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中,医院从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到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各功能科的信息系统到办公自动化和局域网管理等,都在运用信息化管理,可是仍有一些医院的领导对此认识不深刻,没有将档案信息化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领导不重视,相应地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就不到位,可是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平台和网络基础设置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另外,计算机、刻录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也要作为配套设施投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进行。

2.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要有相适应的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医院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知识欠缺,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医院的档案管理需要的是那种既懂档案管理知识,又对计算机操作熟悉,还懂一些卫生管理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是这样的人才面对医院的待遇又难以留住。因此,医院领导要想方设法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招聘或是培训年轻的人才来参与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医疗行业的档案管理水平能与时俱进。

四、改进医院档案管理的措施

1.领导重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医院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必须重视,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在软硬件建设、资金投入上亮绿灯,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才能顺利展开。因此,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医院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档案管理人员要参考《医院卫生档案管理办法》和《档案法》的要求对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做到档案的归档、保管、借阅、移交、保密、销毁等各项工作要有法可依,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项管理工作必须有制度的约束才能真正地进行下去,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更是将档案的管理工作上升了一个台阶,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