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用13篇

水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篇1

1、施工质量的含义

“施工”从广义讲包括“安装”;“施工质量”有特别的含义,是通过施工活动形成的工程实体的质量;“工程质量”含义更广泛,除施工活动外,还包括“设计质量”等其他多种因素,SL 176规程也是针对“施工质量”,原标准中“单元工程质量”不确切。

2、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理解

2.1 本标准强调的就是“施工质量验收”。这里的“验收”仅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

2.2 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应强调验收而不是“等级评定”,等级评定达到合格并通过验收是完成施工合同的基本要求。从国家历来关于工程质量监管政策也强调验收为主。“上道工序不验收,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是质量管理的通用原则。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当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或者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2.3 合格标准是工程验收标准,优良等级是为工程项目质量创优或执行合同约定而设置。不合格工程必须进行处理且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或验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有: 国家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以下简称《单元工程验收评定标准》); 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金属结构设计图样与技术条件、设计修改通知书、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工程承发包合同中约定的技术标准; 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的试验和观测分析成果。

2.4 《SL 176-2007》的规定

工程质量检验项目和数量应符合《单元工程验收评定标准》规定。工程质量检验方法,应符合《单元工程验收评定标准》和国家及行业现行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工程质量检验数据应真实可靠,检验记录及签证应完整齐全。

2.5 质量检验工作归纳

质量检验的定义为: 通过检查、量测、试验等方法,对工程质量特性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检验包括: 施工“三检”(施工的记录资料);监理“巡视检验”。检测有: 施工“试样检测”或“施工自检”; 监理“跟踪检测、平行检测”; 发包人或项目法人“第三方对比检测”。试样检测、跟踪检测和平行检测、第三方对比检测工作都应由具有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检测机构承担。平行检测和第三方对比检测的费用由发包人或项目法人承担。对比检测的对象包括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实体质量; 钢筋、水泥、砂石骨料、粉煤灰等主要原材料和砂浆试块、混凝土试块、预制构件等中间产品以及实体质量中的填土、堆石,砌石、砼、地基及基桩质量;对比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施工单位按规程规范要求自检数量的 1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中所规定的监理单位的平行检测可视为对比检测的一部分。

3、单元工程评定标准的主要变化

3.1 统一体例

标准的修订要满足水利部的《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01 - 2002)的编写要求。修订后的标准正文部分设置总则、术语、技术内容 3 大项内容,同时增加了条文说明。尤其是在体例格式、文本结构、用词等方面,9 本标准尽量一致,相互之间密切联系、衔接协调。2、加强工序控制

增加了工序划分,主要参照现行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以及施工的程序,对单元进行了工序划分。通过工序的质量控制来进一步体现“过程控制”的原则。

3.2 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分类

本次修订后将质量检验项目统一规定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主控项目”是指在保证单元工程功能或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检验项目; “一般项目”是指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允许有少量偏差和小的缺陷。对检查和检测项目在给出明确质量标准的同时,并规定了该项目的抽样频度或样本量,以及检验方法等。

3.3 标准内容的调整

根据水利建设工程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增加标准中的单元工程,并注意修订后的标准条款中对新的工程经验、科技成果的体现情况等。

3.4 统一表现形式

在技术内容部分,以表格形式来表述各检验项目的内容、检验方法、检验数量等质量要求,条理更清晰,也便于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特别是终检人和监理工程师理解和使用。

4、单元工程验收评定标准修订的原则

4.1 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明确了验收评定的组织、条件、方法和程序,落实质量责任。

4.1.1 强调了工序的划分和验收评定

在工序验收评定的基础上,再进行单元工程的质量评定,尤其是土建工程。

4.1.2 强调了施工过程质量检验记录的真实、完整

强调了各种检测、检查记录必须有相关责任人签字。

4.1.3 强调了“三检制”的落实

要求在验收评定中要提供“三检”的检查记录,而不是将“三检”合并成“一检”。

4.1.4 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增加了有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在单元工程验收中的工作内容,强调了监理单位的平行检测。

4.2 现行标准选取次序

标准编制的主要依据是现行有效的水利标准和国家标准,必要时参考有关行业的相关标准。注意了与相关设计、施工标准的统一与协调。强调每个检验项目的质量要求有依据、有出处。对同一检验项目在不同的标准中有不同的质量标准现象,采取水利行业标准优先的原则。

4.3 强调对单元工程和工序的验收

单元工程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小实体,是施工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很多单元工程验收后就被覆盖,没有再次复检的机会,因此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是实体质量控制的源头。按现行的“验收规程”和“评定规程”规定,自单元以上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评定主要是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结果的统计计算,对实体工程质量涉及较少,所以强调对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小单位DDD单元工程的进行验收和评定。明确以验收为主,评定为辅。

5、结语

一个规定、两个规程、九项单元验收评定标准构成的水利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管理体系,需要参建各方充分重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新标准的要求。水利工程从对工程最小实体DDD单元(工序)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评定,实际是对参建单位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能力测试,最低标准应达到工程质量合格标准。

参考文献:

篇2

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应用于维修养护内控管理,这里从维修养护项目管理角度对其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和阐述。(1)管理体制与职责: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主要对上级单位、主管单位和水管单位的职责进行了界定。职责内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监督检查、项目验收、培训、总结应用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2)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纳入年度项目支出预算。主要对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编报时间、编制原则、主要内容、项目确定和定额标准等作出了规定。(3)项目实施:主要对合同签订、示范文本、任务下达、实施、检查考核、价款结算、预算调整和安全生产等进行了细化。(4)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经常性经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制度。主要对检查主体、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和意见反馈等作出了规定。(5)技术资料管理:主要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移交等作出了规定,同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技术资料管理标准作出了示范性规定。(6)验收:主要对验收类别、验收主体、验收对象、验收时间、验收程序以及格式文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验收标准作出了示范性规定。(7)责任制度:为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分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保证维修养护经费合法、有效使用,提高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效益,制定管理责任制度。主要制度包括:项目管理与预算管理责任、资金申请与支付责任、资金使用管理责任、会计核算责任、合同管理责任、决算和验收责任、监督审计与考核责任、维修养护企业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8)管理细则:根据《水闸设计规范》、《水闸技术管理规程》、《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以及上级工程管理制度办法等制定《水闸工程管理实施细则》,从运行管理角度对水闸工程管理的任务和职责、水闸工程控制运用、水闸工程检查观测和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作出了规定。根据上级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制定《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从维修养护角度对管理职责、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经常性检查与月考核、技术资料管理、价款结算和验收等作出了规定。以上两个细则分别从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两个方面,对相关工作作出了规定,是水管单位日常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核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成果的重要标准。(9)技术图表:主要包括水闸平、立、剖面图、电气主结线图、启闭机控制图、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设备规格和检修情况表等。(10)其他技术规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属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但其项目安排和施工技术有别于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目前,很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尚无专门的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定。目前,已初步制定并试行的技术规定仅适用于单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主要包括标志标牌、工程观测、工器具维修养护等。

篇3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工程概算总投资2913.68万元,工程于2007年5月开始建设实施,2009年12月完工,完建工程达到相关规范规定、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期间顺利通过水利部派出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的稽察、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等检查。2012年11月通过蓄水安全验收和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各枢纽建筑物达到设计要求,功能正常发挥,防洪兴利效益明显。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能顺利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项目法人按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在建设管理工作中主要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项目建设中,切实履行“四制”,项目法人协调参建各方各司其职

项目建设“四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要明确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特别是建设实施阶段的负总责的职责,接受质监机构的质量与安全监督,配合监理机构加强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的监督检查。依靠相互配合协调统一、相互制约和各自履行职责的合同关系,协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规范的框架内形成项目建设管理的合力,加强项目建设在进度、投资和质量方面的保证与控制,以便与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在项目建设中,完善项目法人与参建各方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与安全控制到位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第7号令)明确规定: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承包商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由此可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三个体系为: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设计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

1.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广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受理并开展质量监督业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来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对参建各方的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2.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洪潮江水库工程管理局作为建设单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建全了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水利部水建管[2001]74号文精神组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法人,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定项目法人管理人员18人,设立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以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财务、招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成立专职质量检查机构,联合监理机构对各道工序、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认证。严格执行建设监理制,将工程质量与安全严格置于监理工程师的控制之下:监理单位的派出机构――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监理部根据建设监理合同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等法规规范的要求,在项目法人依法授权的范围内,进行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更大量的工作,是进行质量控制,项目法人依法赋予监理单位“质量认证和否决权”及“工程付款凭证签字认可权”。

3.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是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管理三个体系中的最基础体系,对确保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勘测)设计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过程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单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其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并对其设计的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责任制,按投标文件的承诺人员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设置专职的质量检测员、安全生产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法人重点抓好以上三个体系的建设,参建各方均成立了质量管理机构,在项目法人负总责的前提中使三个质量控制体系相互配合,对项目实体质量进行了很好的控制。顺利通过自治区水利厅认定的质量检测单位对项目的竣工验收前抽检,抽检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控制方面项目法人主要严把如下几项工作:施工承包商在“三检”合格的基础上,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证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未经质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验收,不支付工程进度款。对不合格的或者有缺陷的工程部位进行返工或修补。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进行检验,建立、建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提前通知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对试块、试件及中间产品、水泥和钢筋等原材料,在项目法人或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取样,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工程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建设监理规范的要求,代表建设单位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等形式,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工程设计单位派出现场设计组,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使施工图设计满足施工需要。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注明规格、型号和性能等技术指标,并符合国家标准。

三、在项目建设中,规范财务管理,使项目建设资金按规范规定使用

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建设以来,项目法人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资金使用规范。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设立项目专用帐户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专款专用。项目法人设置独立财务管理机构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配有财务人员两名:其中会计1名,会计师职称,出纳1名,助理会计师职称。依据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及本项目实际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一般费用开支财务审批按经办人申报、会计审核、主管领导审批程序进行;工程款审批按承包商申请,监理审核,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批程序进行支付。整个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重大设计变更,投资基本按招标预算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前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的相关规定编制了竣工财务决算报告,顺利通过了审计部门对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

四、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控制,及时按相关规定,组织或申请各个阶段的验收

本着严控进度,根据工程实体完建情况和验收权限,项目法人及时组织或申请各个阶段的验收工作的原则。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2007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10月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于同年12月及时组织参建各方完成了法人验收工作。2010年9月通过自治区水利厅主持的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2012年9月通过市级档案部门主持的档案专项验收。同年11月通过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下闸蓄水验收及竣工验收。从整个建设实施过程来看,在进度上基本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组织实施,从开工到完工经历了三个汛期的洪水考验,全面完成合同建设内容。

五、完善和规范项目的档案资料,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在项目法人总负责及其委托的监理机构的检查督促下,参建各方均认真做好自身产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资料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及时进行了工程实体的质量评定和资料系统收集工作,为按时进行法人验收及后续阶段的验收乃到竣工验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实施阶段多次请上级档案部门到现场指导档案整理工作,项目归档文件材料的内容与形式均应满足档案整理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准确、系统。形式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竣工图及声像材料标注的内容清楚、签字手续完备,归档图纸按规定要求统一折叠。项目共形成竣工档案87卷,其中竣工图263张,归档文件材料内容真实准确,竣工图反映工程特征和工程实况,档案整理基本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六、结束语

项目的建设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阶段,项目法人如何在质量、进度和资金等方面重点实施建设管理工作对工程的优劣起着关键作用。纵观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建设管理阶段的工作,在自治区水利厅和北海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法定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四制”,积极协调参建各方在工程质量与安全、进度和资金控制等方面相互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又协调统一,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质量与安全事故。竣工项目执行工程强制性标准,达到了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保证了水库蓄水防洪等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毫无疑问,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为洪潮江水库工程管理局在后续的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有实战经验的技术干部。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建〔1998〕16号)

[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

篇4

2.1加快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制度保障和支撑作用,结合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重点破解影响黔中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体制。一是研究制定项目法人单位组建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和问责制度;二是按照关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的最新法规,修改水利建设项目招投标细则,强制推行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规范市场主体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行为;三是构建水利工程建设信用平台,尽快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及人员信用评定及考核办法,规范从业主体及人员的进入与退出;四是完善水利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强化稽察、检查的监管作用,强化整改跟踪督办机制;五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和各项安全防控措施的落实。

2.2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权威性,一是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在开工前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凡未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项目,主体工程不得批准开工,违规开工项目,不得验收。二是要建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与工程稽察检查工作的联动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市场信用评级、资质审查、执业资格审查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加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检查的频次,建立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通报制度和公告制度。四是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快完善工作机制,保证监督队伍和人员的相对稳定,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一是要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人总负责和参建主体单位负责制,做到安全生产与工程建设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考核,确保安全生产教育、责任、组织、投入、防范、应急措施全面落实。二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将脚手架、基坑支护、高边坡、洞室开挖、模板工程、爆破、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等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环节作为检点,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促进水利工程安全文明建设。三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章操作等行为的检查处罚力度,坚持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对违章指挥、违规作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的,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2.3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坚持“谁批准、谁主管,谁验收”的原则。水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为标志,严格执行水利部工程验收规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强化工程验收的计划管理,项目法人单位在申请主体工程开工的同时,应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和工程各阶段验收计划,提供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计划,及时按照进度和验收计划组织或申请验收。凡不经验收,工程擅自投入运行,造成质量或安全事故的,要追究项目法人代表的行政责任。加大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考核力度。水利厅直属项目法人单位,竣工验收工作要纳入事业单位年终考核,实行项目法人代表负责制,项目法人代表任期内,未按计划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的,不得通过任期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市县水利项目竣工验收要纳入“黄河杯”竞赛考评,项目法人单位验收准备工作不积极、竣工验收滞后的,全区通报。竣工验收工作严重滞后的,在致函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同时,压减乃至停止该地区项目资金安排。

2.4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队伍发展能力建设

培育壮大建设企业实力,要通过市场竞争、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快推进事企分开,着力转变水利从业单位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明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水利施工企业重组兼并,吸纳技术人才、扩充资产和装备实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形势需要,每年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为重点,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篇5

一、资料整编中的常见问题探讨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科学的质量检验评定项目划分是形成工程资料的脉络,也是工程信息管理的目录索引。合理的项目划分为后续资料的表格选用、质量报验、进度结算、进度控制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起到纲领作用,使各相关工作之间的关系简洁明了。因此,科学合理的项目划分成为工程资料整编的核心依据。实践过程中,参建各方对工程资料的日常管理和基础资料的收集、归类不够重视;对施工日志记录、影像图片收集、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文明管理等资料的形成过程,缺少专业人员的系统跟踪归纳,这是造成资料整编常见问题的直接原因。但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还有评定表格填报错误以及基础资料收集不及时、不完整等。

1.项目划分相关的常见问题

(1)未按原则进行质量检验评定的项目划分①把工序项目直接划分为单元工程项目,导致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不明确,表格无法统一。如某小型水利工程将钢筋混凝土清水池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各工程结构(C25钢筋混凝土底板、C25钢筋混凝土墙体、C25钢筋混凝土顶板等)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在同一个分部又将钢筋制安工序划分成一个单元工程。②项目划分时没有确定哪些是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给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造成不明确因素,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③项目划分时工程项目名称与施工合同或设计图纸中的工程项目名称不一致。(2)未响应项目划分归类资料①相同名称的单元工程评定资料交叉归入不同的分部工程。如把#1水池分部的钢筋制安单元归入了#2水池分部,把#2水池分部的钢筋制安单元归入了#1水池分部。②同一套单元工程评定资料归入不同分部相同名称的单元工程。如把#1水池分部的《钢筋制安单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复制后分别放入#1、#2和#3水池分部,作为各自的钢筋制安单元资料归档。

2.日常管理与基础资料收集的常见问题

(1)日常管理粗放,导致基础资料缺失或不完善①项目机构管理人员与合同不对应,提供的执业资格证件缺失或与合同不一致。②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等计量工具未按规定期限校核,所用仪器仪表无鉴定合格证,影响工程检测数据精准度和可靠性。③进场材料和设备铭牌信息与质量证明资料提供信息不一致,个别铭牌无具体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产品性能参数指标。④原材料和设备的“厂家出厂证明”“质量合格证”“厂家检验报告”等原件收集不齐全。⑤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影像资料收集不全,存在不同分部工程中重复使用,无法反映施工过程的真实性。(2)施工日志填写不规范①必要的基础资料记录不完善,偶尔还有跳过的日期。不能确切地反映施工进度和资源投入的信息,如当日劳务人数、投入施工机械数量类型、作业班组工作部位、完成工作量等。②因现场人员配置不齐全、记录人员不专业,对工程特性数据、特征时间以及代表事件记录模糊,事后没有可回溯性。如对现场临时变更的特征数据、工作节点时间、现场试验检测数据以及相关日期和人员等记录不清晰。③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特殊气象现象以及极限气温记录不全面,例如:夏季暴雨天气及持续天数、高温持续天数及特征温度、低温持续天数及特征温度等,均会在不知不觉间对工程质量造成危害。(3)往来文函收集保留不完整①对收到的“通知”“要求”等函件无回复单或回复后不留存。②现场无专职资料员,造成往来文件无登记记录,导致查找、存放和归档困难。③对电话或口头通知的变更事件未做文字性记录和确认,影响资料的完整性。(4)施工技术资料中的问题①安全、技术交底不规范。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和方法未全部掌握,接受交底人签字不齐全,技术交底记录不完整。②施工测量原始记录保存不完整,复测校核记录不规范,甚至无实测手稿留存。③照搬设计图作为竣工图,进行了结构设计变更的部分,仍将原施工图加盖竣工图章后作为竣工图使用。④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报告粘贴复制较多,有的甚至将其他工程的项目名称、工程概况组织机构等原封不动直接照搬,给检查验收工作造成很大麻烦。

3.评定表格填报的常见问题

(1)表格使用不规范①对缺少样表的评定项目,随意采用自制表格,评定表中一般项目与主控项目的标准及允许偏差缺少依据,且未经过审批。造成检测数据不能反映项目实际功能指标,对工程质量评定不利,甚至为工程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②评定项目所用评定表格不合适,使用时未对照项目内容认真推敲,随意选用其他部位相同项目名称的表样。例如大坝工程与堤防工程、明渠工程与暗渠工程的外观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中,技术标准各不相同。(2)表格填写不规范①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使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书写笔迹潦草难辨,表中内容似是而非,不符合资料规范化管理的要求。②资料表格中文字、数据填写错误后随意涂改,使填写内容模糊不清,不能保证信息真实准确。③不同部位同一工序的《质量验收评定表》中检测数据相同;文字表述项目的检查结果直接复制质量标准,有的甚至将合格和优良标准同时抄入检查结果栏。④资料表格中相关人员签字笔迹五花八门、真假难辨,影响了资料的真实性和严肃性。(3)表格填写错误①填写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不够认真严谨,盲目填错选项。因评定表中检测项目有使用范围,有的项所有部位要求填写,有的项只在相应部位选填。如《模板制作及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主控项目第2项“承重模板底面高程”在柱(墙)的模板工序评定时就不必填写;主控项目第5项“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在有预留孔的模板工序评定时才填写该项。②评定表内个别检测数据已超出质量标准允许误差范围,统计时粗心大意漏(少)计,评定表结果显示无不合格点次,或统计点次少于表内实际不合格点次,导致合格(优良)率有误,影响评定结果。

二、资料整编中常见问题的应对建议

1.完善组织机构配置,规范工程管理制度

按照工程规模确定管理模式,设立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是规范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项目组织机构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组织,因此组织机构配置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结合岗位职能需求,合理配备素质达标、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保证现场人尽其用,才能更好地实现规范化管理。而工程资料正是对这个过程的真实记录,具体体现在工程图纸、报表报告、文件纪要、日志影像等资料载体中,它证实了工程从设计蓝图转变为实物的形成过程。所以,工程资料整编和归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1)关于项目划分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参加,依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有关项目的名称与划分原则、划分程序,结合施工图纸结构特征和施工工艺要求,共同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划分。确定主要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拟定的项目划分,在工程开工前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审批,作为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也是施工资料整编的纲要,以防因项目划分中的失误或错误给工程管理和资料整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日常管理与基础资料收集日常信息采集、归纳是资料收集工作的起步,也是工程资料整编的基础。往往不被重视的日常工作,是最容易造成基础资料遗漏或缺失的环节。例如收到通知后的回复,仪器仪表使用前校核鉴定合格证的检查等工作,如果形成了程序化的工作流程,每个工作环节都有人监督检查,就能避免这些疏忽,尤其对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的原始记录,必须有交接班双方的签字确认,保证基础资料真实可靠。因此应规范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工作职能,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确保组织机构岗无虚设、人尽其责。对施工日志、往来文件、原始记录、影像资料以及相关台账等资料的编写收存,做到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保证基础资料完整、齐全。同时,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归类整理,分析实际进展与计划目标的偏差,及时调整工程资源配置,保证工程控制目标得以实现。(3)评定表格填报填写《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是一项认真严谨的工作。施工方应在现场配备可以满足岗位需要的资料人员,完成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指派专职资料员熟悉监理工程师下发的质量验收评定表样表,认真研读表格内容和填表说明,按规范要求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表中所填内容必须是现场实测数据和结果,相关人员均要本人现场签字,做到书写字迹工整、内容清晰可辨,不得编造制假、随意涂改。表格填写合格后,按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及时申报核签,并根据工程进度填报验收资料,配合完成工程各阶段的验收、核定工作。

2.定期更新资料表格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评定提供了统一的表格格式,项目使用应对照新规范标准的要求,认真填写质量验收评定表格。同一项目应按照项目划分批复中规定的验收标准选用同一套表格格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的个别项目无统一表样,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重新设计表格,新设计的表格必须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批准。资料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及时熟悉新规范和新出台的评定标准,掌握新表样的适用范围和填写要求,避免使用时发生表格选用错误或资料填写错误。平时收集的基础资料要及时更新、分类保存,定期清理过期资料和数据,防止中间资料数据混淆导致结论数据偏差。

3.加强资料管理人员培训

现场管理机构尽可能做到专人专岗,持证上岗。而资料管理人员既要熟悉档案管理专业相关知识,也要了解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因此,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不仅要熟悉新的规范标准,更新先进的专业理论,还要进行岗位责任教育,培养员工爱岗尽责的执业操守,降低人为因素造成失误的概率。

4.建立电子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

资料归档应有分类清晰、过程完整的文件档案电子版。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先进的电子技术已成为档案形成与管理的基本工具。为实现工程信息收集、管理、储存、检索的电子化,完善水利工程信息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形成过程,信息处理已逐步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

三、结语

水利工程资料整编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项目管理目标的最终成果。项目组织机构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必须完善机构配置,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用制度规范程序,让管理规范过程,消除资料整编常见问题的滋生环境;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标准,完善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为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的规范化、标准化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意敏,等.水利工程资料整编常见问题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2).

[2]孙静.建设单位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5.

篇6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的真实纪录,是水利工程内在质量的反映,它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随着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日渐规范,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年来,由于参建各方对工程资料整编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程资料整编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资料的保存价值。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水利工程资料整编常见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探讨。

1、资料整编中常见问题

1.1、单元工程项目划分不细致。单元工程是施工日常考核的基本单位,所以单元工程需进行详细划分。对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确定应慎重,否则影响施工质量等级的评定。此外主要分部工程中,并非必须有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不仅包括土建类工程,还应包括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程中属于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

1.2、重要隐蔽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验收资料不完备。重要隐蔽单元工程是指主要建筑物的地基开挖、地下洞室开挖、地基防渗、加固处理和排水等隐蔽工程中,对工程安全或功能有严重影响的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是指对工程安全、或效益、或功能有显著影响的单元工程。对于重要隐蔽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验收,应严格按照《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中的程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覆盖和进行后续施工。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存在重要隐蔽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未进行联合验收却已覆盖,进行后续施工;组织联合验收成员不齐全,共同检查后未在质量等级签证表上签字确认;备查资料不完备,如缺失建基面地质编录、地形测绘图、检测试验报告、影像资料等。

1.3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资料不完备。

1.3.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厂家试验报告不齐全。工程上使用的水泥、钢材、防水材料等其它原材料,既要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又要有厂家的试验报告。实际工程中,存在工程上使用的原材料与试验报告不一致。例如水泥与试验报告上厂家、品种、标号,钢材的出厂证明书与试验报告上的钢种、规格、牌号不符。

1.3.2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复验。对袋装水泥取样试验,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且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t。对已运进场内的天然砂取样时,以200m3或300t为一批。碎(卵)石检验的取样方法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的取样方法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数量不大于60t。同时,使用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试验报告代表的批量能够满足工程需要量。

1.3.3混凝土配合比、试块试验资料不完整。对于设计上提出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存在施工单位仅按照普通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试验。配合比试验还应包括抗冻、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龄期后,应分别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抗渗性试验和抗冻性试验。对于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厂家需要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制取试块送到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

1.3.4混凝土拌和物检查资料不完整。若某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组数n≥30组时,拌和物检查资料包括混凝土拌和质量评定表、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评定表、混凝土试块质量评定表;若某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组数n<30组,拌和物检查资料包括混凝土拌和质量评定表、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评定表。

2对策与建议2.1、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管理作用,按程序、规范要求扎实做好自工程开工至竣工验收的各项建设管理工作。项目划分应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共同商定,在主体工程开工前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2.2、监理、项目法人单位要做好进场原材料的事前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中,建设主管部门、项目法人要经常开展工程督查,开展针对资料整编的专项检查,保证工程检查、检测、评定资料的规范、准确。2.3、及时修订、更新工程建设通用表格。随着水利工程资料整编规范化,水利部相继了一些建设用表,自治区质量监督部门还结合辖区工程特点,补充、制订了针对本行业的一些工程表格。但伴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有些工程项目没有通用表格,另有一些表格已无法使用,造成工程检查、检测、评定困难和不规范,建议项目法人及时组织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制定施工、安装的质量评定表格,并报自治区质量监督站备案,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2.4、加强工程资料整编管理人员培训。当前的工程建设管理对资料整编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外业施工经验,又要熟悉工程资料整编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应加强从事工程资料整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要注重责任心教育,做到工程资料整编管理专人负责。3结语施工资料整编是一项严瑾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建各方对资料整编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责任明确,参建各方按程序、规范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建设施工与资料整编并重、同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水利工程资料整编不断上台阶,满足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篇7

㈠工程前期规划、勘测设计不规范,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其工程规模小、内容繁杂,项目建设单位重视不够,加之地方财政的紧缺,使得前期的勘测设计费用不能适时足额到账,待资金落实之后,施工单位又要加快施工进度,致使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前期的勘测工作,这就使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在前期的勘测设计中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导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广度不够,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质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同时,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整个前期工作不扎实、勘测设计不规范,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㈡建设单位责任意识不强,质量意识薄弱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行政干预过多,违反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施工单位随意地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在工程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的情况下,建设方随意压价并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减少保证工程质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单位责任制不够落实,责任意识不强,质量意识薄弱,权责不统一。项目法人单位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懂得不多、理解不深、执行不够,甚至存在有法不依、规避监督和不执行法定的建设程序等问题。一些工程没有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建设管理不规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㈢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施工不规范,导致工程质量差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存在将主体工程变相转包、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现象;部分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实际经验不足;不按规范施工,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质量把关不严,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㈣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影响工程质量监理队伍力量薄弱,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管理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篇8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rchives; integrated management; collection metho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各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统一化,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编、施工文件、施工图的管理,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同样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效率,真实的反映出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些文档材料全面反映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对工程质量评定、工程竣工后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认真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管理的必要性与工作要求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编管理,包括施工前期、施工期间、工程验收等各施工阶段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历史记录。加强施工资料的管理,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施工单位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水平。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种类繁杂,牵涉人员多,资料成形周期长;因此,为实现施工资料整编管理工作的圆满完成,保证工程项目按期竣工验收,施工资料按时按质移交,对施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编管理工作,需要配备合格的管理员,制定出具体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明确管理员的职责。同时,还要做好施工资料收集、整编、成形、归档的规范化,施工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使施工资料在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维护中充分发挥出作用。

2、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主要构成

水利工程的施工资料主要包括施工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包括施工材料与中间产品的合格证书、施工材料质量检测报告等等)、施工质量检测与等级评定资料(包括施工工序、施工单元、施工工程评定表等)、施工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工序设计资料、施工方案和相关技术文件)、施工图纸(工程设计修改通知)、账册、备忘录、施工日志等等。

3、水利工程施工档案资料的收集方法

从实际情况看、水利工程建设是比较复杂的,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的阶段比较多。这种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而小型水利工程大多施工要求急、建设周期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工作人员一反过去等人将档案送上门的做法,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分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了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3.1 追踪收集。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3.2 分阶段收集。这种方法适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某些大型水利工程及某些跨年度的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应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及施工、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这样能保证工程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

3.3 强制性收集。对某些人员分散、临时机构较多的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应采用收取档案资料押金的做法,当一项水利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定金额的资料押金,直到工程完工,施工单位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这种方法对一些内部较复杂的施工单位具有—定的约束力,可以保证档案资料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流失。

4、水利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对策研究

4.1 提高单位主管领导的建档意识。领导重视档案工作是管好用好档案的关键,增强领导干部的档案意识,才能将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才能从制度上、设施上、人员管理上得到支持和保证,才能使档案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

4.2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档案法》、《保密法》及水利部《水利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规章制度。针对某项水利工程制订《水利工程档案分类大纲及编号方案》,指导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定、归档、管理、利用及保密等工作。

4.3 水利工程档案应全面、系统地反映某工程各个环节的过程和结果,就要及时收集某工程的资料,做到同步管理。把某一水利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管理纳入工作程序,列入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在下达工程计划或签订工程合同、协议时,应同时明确该工程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要求;在检查工程进度时,则应同时检查工程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情况;在工程验收(或鉴定)时,还应先期或同步检查、验收工程文件材料的整理与归档情况。

4.4 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网络。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水利工程数据库,使每个工程的所有信息、进度全面反映在网络上,而档案管理人员则对档案资料实行全面监控。对于工程中产生的声像材料,应注明材料反映的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及作者等内容。重要的电子文件,还应形成相应的纸质文件材料一并归档。实现档案资料的现代化、智能化、数据化管理,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者多方位、多区域利用档案资料的需求,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4.5 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范围和要求,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以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因此,为达到水利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应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这种培训与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同步进行,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一个切实的保障。

4.6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档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档案信息。例如2008年吴忠金积供水工程蓄水池及净水厂工程完工后,通过宁夏水务投资集团公司规范资料整编办法的要求,在工程中精心收集各方的资料,完成的单元工程资料,根据整编办法精心整理、调整;经过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后,宁夏水务投资集团公司又组织了工程的档案验收,使得工程资料进一步的完整和规范,使我们工作人员对工程资料有了更进一步的系统了解和完善。水利工程档案的形成是水利工作者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水利工作者利用。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业务部门和水利工作者,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就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篇9

一.前言

我国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作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自2002年12月水利部颁布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以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的道路。随后,2007年国家水利部颁布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提供了更加规范的政策依据和工作流程,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方法等。由于开发建设项目类型多样且复杂程度不同,尽管有关规范已详细规定了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但在技术评估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加以探讨。

二. 开发建设项目水保设施验收政策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第四条明确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经验收合格后,该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先进行技术评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的开发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前款规定执行。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分为白查初验、技术评估、行政验收3个阶段,对验收合格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报告编制提出了细致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同时还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范围、验收合格条件、技术评估机构等首次进行了明确要求。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明确规定建设单位须在工程投入运行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时申请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保设施验收政策的主要工作

评估工作开展,首要任务是了解水土保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熟悉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专项设计资料,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是否满足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等进行全面评价。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评估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评估,主要包括对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情况及其分区详细说明,并就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以及临时借地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别进行说明。就现场存在的问题、需要补充完善的措施及意见、现场工作进度和质量要求、等予以说明,安排好技术评估工作相衔接的各项工作。待工程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补充完成相关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评估单位应及时复查补充措施的质量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局评价

评估工作需了解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局,在实际过程中调整变化情况。包括调整具体部位,调整后的措施是否满足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调整后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关于核实工程建设期问是否存在水土保持设计变更,可能会引起部分水土保持措施尤其是工程防护、排水设施的调整,需要了解变更后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否满足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是否做过专项设计、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等工作。

3.水土保持措施质量情况评价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价主要从施工监理的工程质量验评资料和评估单位现场核查两方面入手。施工监理对工程的质量验评,根据各行业不同要求,从项目划分、中间材料试验、主要工序验收等各个环节,对于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价。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工程等三部分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现场核查根据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对水土保持效果进行评估。

4. 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意见,调查公众满意程度

评估工作开展前,评估单位应向项目涉及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了解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开展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工程建设期问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技术评估工作的意见等。可从工程建设过程中植树种草活动、工程施工期问对农事活动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

四.开发建设项目水保设施验收的技术问题分析

技术评估报告是水行政卞管部门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评估报告中要有对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的内容,并与水土保持方案及其设计的工程量对照,评估其完成情况。技术评估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水土保持设施进行质量评定。评估时首先依据《质量评定规程》对水土保持单位工程、分部工程进行划分,其次依据《验收技术规程》规定的查勘比例进行核查。在实际评估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项目没有开展水土保持监理或水土保持监理实施不到位,致使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质量评定基础资料缺失,造成我们无法准确、全面地进行质量评估;另一方面由于《质量评定规程》关于工程项目的划分标准与主体工程不一致,主体工程监理签发的有关质量评定资料无法应用,同时《验收技术规程》也没有详细的文字阐述应如何进行衔接。因此,我们无法对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查,也就无法客观地给出质量评定结果。

目前,造成技术评估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差别较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方案编制单位来说,在主体工程调研阶段就要报批水土保持方案,很多东西都确定不了。如线性工程在主体工程可研阶段主要是研究选线的问题,在土石方量和取弃土场的设置方面均未做详细的论证,导致在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时,设计的措施和工程量与实际严重脱节。

就质量检验细则,《质量评定规程》中并没有详细的阐述,仅仅提到工程质量检验项目的名称、数量和检验方法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水土保持设施质量评定也存在与其他标准衔接的问题。一个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从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方面均有详细的规定和检查方法,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检验方法。建议在参考各行业评定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制定出适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评定标准和检验方法,为以后的技术评估工作提供质量保证。

五.结束语

开发建设项目水保验收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评估验收工作中承担着承接作用。影响竣工验收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设计落实和政策处理两方面。此外“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依然任重道远。作为相关技术评估单位,按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作,积极做好沟通工作对促进验收工作有重要作用。积极遵守有关行政验收要求,认真、负责地开展技术评估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完善水土保持质量评定标准的划定。在涉及与地方利益相关的政策处理时,注重总结、加强评估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才能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江涛. 开发建设项目水保设施验收政策与技术问题分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05):36-38.

篇10

1.2项目设计书内容

项目设计书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位置、工程存在的问题、维修养护措施、维修养护工程(工作)量、工程概算、工程测量资料、工程隐患影像资料等。

2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

2.1编制、上报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

维修养护项目计划批复下达后,项目申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工程项目审批内容,编制该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项目目标;项目详细工作内容;技术路线(按照“项目法人负责、监督管理部门与现场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监理部门的旁站监理与控制、维修养护队伍保证”的原则,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预期效果;项目工作进度安排;项目实施组织形式;项目实施预算安排情况等。在项目实施方案执行过程中,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擅自变更项目、调整工作内容,如确需变更或调整的,必须上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2.2项目实施管理机构设置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时,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组建实施管理机构,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竣工验收制,逐步推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陆管局的具体项目管理体系为:组建项目实施机构(项目法人),明确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项目安全员、质量监督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资金负责。陆管局水政水资源处(防汛抗旱办公室)为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建设管理部门,按照批复内容,全面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局党群监审处为该项目的监督部门,局财务资产处负责项目预算和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

2.3合同管理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建设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遵守相关制度,严格按照合同拟定、审查、评审及会签程序,认真履行各项合同文件的办理工作。通过建设管理部门、监督管理部门与参建各方的及时沟通协调和有效控制,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及预算资金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2.4进度控制

(1)工程进度。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单位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维修养护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督查,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督促承包商按照规定格式、定期统计上报工程项目月、季、年进度计划及报表,并组织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查、指导和督促项目计划的实施。(2)支付进度。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在实施时,首先制定项目支付进度计划(旬、月、年度计划)。支付时,由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进度及合同约定的相关条款,按实际完成的进度情况进行申报,提交月进度支付表,上报相关单位和部门审批后再行支付。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具体申报、审批及支付程序为:承包商申报监理人审核现场管理机构复核项目法人委托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财务部门复查分管局领导审批财务部门支付,确保了实际完成进度与支付进度相一致。

2.5质量管理

(1)项目划分。按照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有关规定,对水利工程质量而言,由项目法人组织建立、设计及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并确定主要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相关部位单元工程。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将项目划分表及说明书报相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根据陆管局现阶段维修养护项目的实际和要求,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有关规定执行。(2)质量检查与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有关规定,按照陆管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主要工序质量实行“三检制”制度,即班组自检,项目部质检部门复检,项目部质检部门会同监理和业主质检部门终检;设立检查验评表,逐级签字,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能施工。对中间产品检查则实行在监理单位或项目法人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合同及设计要求。

3信息管理

3.1信息的具体内容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信息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设计文件;项目申报书及其批复文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资金批复;项目施工方及监理方的文件;项目维修养护相关合同;计划;项目开工申请及批复;安全生产责任书;应急预案;进度支付凭证;工程结算;停工、复工申请及批复;工程质量评定;项目工程相关验收申请及批复;维修养护相关各项会议纪要、审查、咨询记录;整改通知;项目工程大事记;工程施工前后影像资料;各参建单位工作报告;竣工图;项目工程相关验收单、验收证书与签证等。

3.2注重信息收集整理的及时性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信息、资料是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必须按照水利工程实施的进度进行及时进行收集、整理,与工程同步并同时完成。工程实施前,应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的有关规定,和工程的实际制定细则,明确信息、资料的收集范围和内容。监理单位或项目法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的信息、资料收集与分类等提出统一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格式样本。项目法人要统筹负责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工程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监理单位和项目法人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资料的收集情况,施工单位也应经常性地检查,保证信息、资料的及时性。

3.3力求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要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审计而脱离实际,甚至歪曲事实闭门造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应是对维修养护项目工程质量的真实写照,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应与水利维修养护工程施工过程同步。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设监督管理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方式,对现场管理机构的建管日志与监理站的监理日志及施工单位的施工日志中所记载的参建人员、原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方法)、外部环境和监测的数据以及工程地点、施工日期、内容、劳力、工时、工程量、使用机具、设备的台班量及工程进度等是否相一致进行抽查。现场管理机构对监理部门、施工单位采取随时跟踪检查,确保记载的内容真实。

3.4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的准确性是做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的核心。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现场管理机构、监理站以及施工单位所记载的内容除了真实外,还必须确保准确无误。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5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不完整的资料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各个单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质量状况。参建各单位应设专人负责整理有关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资料,根据项目划分、工程量、合同的签订、施工以及各类验收等收集有关工程数据,按照相关要求全面记录填写。保证信息、资料的有始有终,全面、完整。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6信息收集、整理应与工程实际结合

信息员要经常与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一起到施工现场察看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情况,及时得到第一手信息。熟悉和掌握维修养护项目设计、建设的相关内容,整理资料时才能准确地对维修养护项目人、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方法)、环境和监测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3.7做好信息的验收、分类与归档

为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档案验收、分类与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参照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的有关规定,规范档案验收工作行为,统一档案验收标准,确保信息(资料)档案验收与归档质量。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信息按照建管(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维修、养护)等4个部份分别进行收集和整理,参照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和归档。同时参照《陆管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长江委财经部门的有关项目验收规定准备如下验收资料:项目竣工报告;项目执行情况总结;项目设计工作报告;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报告;项目监理工作报告以及项目工程结算资料等。项目工程结算单必须签字、盖章手续完备。项目工程验收资料必须是两套,一套原件,一套复印件。竣工验收会议结束后将竣工验收会议记录、项目工程验收鉴定书等放入竣工资料(包括项目法人、设计人、监理人、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等各参建方的信息)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维修养护项目竣工资料。

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从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入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及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陆管局的安全管理方针,加强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环境。

4.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体系: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安全负责监督管理;设计人对项目的设计安全负责;监理人主要对项目的安全施工实行监理与控制;施工项目部建立项目经理、施工队、作业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各级机构第一管理者为第一责任人。安全作业层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及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召开安全会议,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安全形势,研究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4.2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对各级部门及人员作出明确规定,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负其责。在实际管理中,进一步落实施工现场职工队伍的健康检查与教育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

4.3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重视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工作,规范施工作业程序、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安全生产预案。成立由项目法人、总承包项目部与局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其职责,负责工程项目实施中遇到的一切安全事务。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落实到位,陆管局实施的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未发生任何质量与安全事故。

5沟通与协调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法人(项目单位)利用建管工作会议、质量专题会议、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会议,监理例会等与项目参建各方进行及时沟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对各方之间、作业层之间以及工序之间所出现的矛盾与异议问题开展现场办公进行协调与调解,及时化解矛盾。对施工进度与支付进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时进行调整并督促相关方进行整改,确保实际施工进度与支付进度相符。对外界周边环境的纠纷问题,及时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力量出面共同协调解决。上述措施确保了维修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

6投资控制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为国家预算内项目投资,每年通过“二上”与“二下”的申报、批复及国家拨付资金进行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工作。陆管局根据上级下达的资金计划,及时组织编报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然后组织维修养护项目实施专班进行管理,并对维修养护项目资金管理与投资控制制定了相关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依据《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管理细则》和《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承包商根据当月完成的实际工程(工作)量编制进度款(或结算款)支付申请表申报监理人审核现场管理机构复核项目法人委托部门(建设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财务部门复查分管局领导审批的原则,局财务部门最后办理国库支付。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中,做到了专项资金项目专款专用,确保了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7项目验收

2013年,陆管局参照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规定和水利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专门为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制订了《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根据以上规定和办法,对2012年度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项目单位自验收”,配合长江委财经局、水利部专家组进行最终验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不同于新建(改、扩建)的水利工程项目,它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目前,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验收办法》还没有正式出台的情况下,只有参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规定执行。因此,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工程验收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即项目法人主持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长江委财经局受水利部委托,主持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竣工验收。

篇11

引言

随着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质量水平发展不平衡,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仍然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

1.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1项目法人行为丞待规范

当前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及项目法人行为尚不规范。就项目法人方面讲:(1)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2)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3)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4)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1.2设计水平不高,质量“先天不足”

(1)前期工作不充分,工程仓促上马。(2)设计人员水平低,设计因素考虑不周,结构布局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够,方案比较不充分,设计人员不熟悉规范,未执行强制性标准。(3)设计质量不高,图纸粗糙,施工时随意变更图纸。(4)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1.3施工不按远东,出现“豆腐渣”工程

(1)工程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资金流失,经济利益驱使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很难避免。(2)大量民工及农村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经验不足。(3)施工不按规范,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质量体系有健全,质量把关不严。

1.4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

(1)临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2)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3)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5质量监督缺乏力度,作用难发挥

(1)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2)无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3)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难以深入到位。(4)质监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起来力不从心。(5)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整改,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

2.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2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允许任何无水利水电工程资质的承包商承担水利水电施工任务;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要加大对监理单位监管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项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

2.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备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监理方的监控的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

2.4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对于工程中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4)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在建设质量上的要求也日益科学化、规范化,所以我们要根据目前的水利工程改革,做好水利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把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关,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制度,进而创建更多的高质量水利工程,使水利工程的建设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12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运行的主要环节。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多,且直接关系到民生发展,因此,建设人员必须保证每个建设环节都是符合规定,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影响到农业生产。文章主要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出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其管理的对策,促使水利工程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加快农业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1、水利工程的建管结合的必要性

1.1资金流通

建设单位在建设前期阶段、建设实施阶段投入资金,而资金的收回以及发生经济效益都是发生在工程建设的运行阶段。因此,我们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都应对工程进行运营方式、人员结构、资产配置、运行期投资等方面的管理。

1.2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工作环节,各个工作环节多具有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性质。工程项目施工的周期离不开每个阶段周期的有效结合,工程的运行是施工之后的阶段,但不能认为整个工程建设就此结束,所有的工程项目,尤其是水利工程,它们的经济效益生成都是在运行阶段,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这对稳定水利工程运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积极作用。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基本措施

2.1.1健全管理组织

完善施工单位内部管理,科学组织施工建设队伍,要重视管理,并且落实管理。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为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以具有丰富水利施工经验和工程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为骨干,配备齐全各种专业人才。对于已经建成的工程,必须认真做好管理工作,与建设当地主管部门签订责任状以确保工程能达到预期的建设水平。

2.1.2制定管理细则

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措施计划制度。让施工管理人员有法可依,奖惩分明,全面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真正落实建设管理工作。

2.2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办事

每项工程从立项到施工,都应有其既定程序,一直到施工竣工验收,工程建设的各个程序都应该贯彻其中。施工阶段作为重要的一环,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其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只有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办事,才能保证工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认真完善工程程序规范的制定,严格按照建设程序的规定开展施工,让水利工程建设走向正规。

2.3加强水利施工前后管理

在水利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办理好各项手续。对于所承包的水利工程项目要落实勘察工作,其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也应具备合相应资质条件。承包商与建设单位应签定承包合同,合同的形式可以采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制订的示范文本。最后,在竣工验收中,一定要保证工程验收后能迅速地、成功地投入使用,可见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关口。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也要认真参与验收,保证验收质量,验收人员在进行质量鉴定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未来使用将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对于验收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把握。以便保证工程验收的高质量,如果工程未经验收不得交付使用。

①首先,工程验收部门应根据相关规定,让有资格的监理单位进行质量评定;②阶段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必须具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示的工程质量评价意见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结果;③验收中,该工程应具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工程质量评定报告。同时根据国家规定,建立档案管理项目,在工程验收后的30日内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移交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档案。

2.4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工程建设干部安全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高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我们的工程建设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建设管理意识。首先,不准工程管理人员本人或亲属直接参与工程承包等事宜,员工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影响工程施工,更不能对施工单位赊账或欠账,不准参加施工队伍宴请,不准收受业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礼品、礼金等组织守则,为了督促廉政建设,我们必须加强管理,积极做到以上几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在工程开工前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签定廉政合同、廉正责任书,积极邀请纪委监察局、检察院参与工程招标投标,在工程建设管理和验收中,都应具备廉政的品质,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干部安全。

3、施工准备和工程技术管理

3.1施工准备

我们常说的施工准备的内容主要有:①合理组织施工,主要包括项目法人的组织机构建立并开展工作、检查监理、施工单位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落实情况;②施工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在施工前进行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③施工现场的合理准备,以及临时施工现场的搭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土保持和环保措施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施工材料等物质准备;④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办理好各种手续,包括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办理工程开工报告批准手续;在工程建设中,项目法人的技术管理工作重点就是组织研究施工技术,处理经济和管理问题;组织施工图审查、优化和技术交底以及重大设计的变更等工作。

3.2建设进度计划管理

篇13

1.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负责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试验员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持证上岗,各自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照“科学管理、精心施工,过程一流、质量一流”的质量指导方针来规范项目经理和每个职工的行为。

2.做好施工前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1)挑选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配备精良的设备投入工程项目的施工,同时选派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该工程施工,以保证技术工作顺利进行。(2)完善试验仪器、质量检测设备,配备质检、试验技术人员,保证对工程质量全面系统的检验。(3)与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及工程实施乡镇水务站做好施工图纸的衔接。由于重点县工程项目规模小,数量多,同一规模的项目在不同的地域,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施工图纸可能会有所变化。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邀请了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工程所在地乡镇水务站共同派员参加,对施工图纸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施工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稳合。(4)做好施工设计图纸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包括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交底,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交底,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设计图纸,熟悉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配齐施工规范,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规范,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5)工程项目所在地水务站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工程的施工管理。乡镇水务站工程技术人员从事过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在项目部进行工程总体质量控制的同时,邀请乡镇水务站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施工管理,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另一方面,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将来的运行管理与工程项目所在地乡镇水务站是分不开的,所以水务站又成了工程质量的另一个监控主体,从而有力地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规范要求。(6)邀请项目业主、监理单位及工程项目所在地乡镇水务站共同派员参加工程项目的平面和高程复核,以确保工程项目满足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3.做好施工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1)把好原材料、半成品、设备采购关,杜绝劣质材料进场。进场的水泥及钢材必须有生产厂家的质保书,进场的块石必须质地坚硬,无片石、针状石、风化石。进场的设备要求提品合格证和生产厂家的相关资质证明材料。进场的水泥、黄砂、碎石、钢材等原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项目工程监理的现场见证下,抽样选取原材料,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材料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利用送检合格的水泥、黄砂、碎石委托该试验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的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的试配,施工时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确定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施工配合比。(2)做到专业人员配套,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实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和控制,充分有效的行使质量否决权和质量奖惩权;严格测量放样制度,做到有放必复,及时填写测量放样复核表,使工程质量得以保证。(3)工程实行“三检制原则”质量控制,即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及单元质量,采用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检测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严格按此程序实施。(4)严格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部门验收,不得未经验收,自行隐蔽。对关键部位隐蔽工程验收一律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部门联合验收并鉴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5)严格控制混凝土及砌体砂浆的质量。混凝土及砂浆施工配合比挂牌公布,并进行不定次的称量,以保证混凝土及砂浆的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及浆砌体施工过程中,在项目监理的现场见证下,进行混凝土及砂浆试件的留置工作,并进行工地标养,达到龄期后,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6)做好建筑物墙后回填土的压实度检测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土回填或下道工序的施工。(7)夏季及冬雨季施工时,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建筑物满足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8)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邀请项目所在地干部群众参与,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尽管项目部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管理,但由于重点县工程项目分布地域范围较广,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方面,还是不能面面俱到,难免有缺失的地方。在同项目业主协商后,由项目业主直接安排项目所在村的村干部和群众作为义务监督员,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质量。(9)建立坚持工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现场质量会议,将项目部施工检查及群众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在会场上通报,以起到批评和警示作用。研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难题,介绍施工经验教训,并请项目业主及监理谈施工要求,做到扬长避短,抓进度,保质量。(10)建立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对工程质量控制做得好的队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队伍及个人,要求进行返工,并承担一切损失。(11)做好内业资料工作。内业资料是质量管理的一个方面,派有经验的同志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原材料的质保书必须随货同行,收集齐全,复试资料必须及时做好,实测资料必须及时准确,报验工作与外业同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