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

篇1

1.外在原因

1.1 学习的时间周期较长。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教育法》的规定,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知道,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至少要九年的持续学习呢?

1.2 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的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运转着,很少发生变化,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厌学心理。

1.3 学生心理压力太重。现代中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太重,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学生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特别是家长教子心切,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又毫无心理学知识。所以,总是无休止地埋怨、挑剔,使孩子产生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使家长满意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心理产生太大压力,必然造成厌学心理

1.4 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有些家长在平时从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孩子学习上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1.5 教师原因。常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也有厌其师而倦其道。教育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有些则是过分的看中分数,使学生感到厌烦。

2.内在原因

2.1 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难时就产生逃避的想法。

2.2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造成精神苦闷,觉得难以学习下去,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极重要。

2.3 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不会太高。

2.4 人际交往问题。青少年更渴望寻求同龄人的接纳、陪伴和友谊,倾向于从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则学生会觉得孤单无助,自尊心受到打击,就开始讨厌学习。他不是真的讨厌学习,只是不喜欢学校环境。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3.解决方式

3.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都适当降低了要求,减少了教学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有充裕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生活。

3.2 充分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实验教学,不但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要组织好每一个分组实验。当上实验课时学生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说明学生喜欢实践活动。要尽量通过活动课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看录像等,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克服厌学情绪。

3.3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的消化、吸收率高就等于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就杜绝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3.4 寓教于乐,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愉快的情绪相结合。父母或教师应从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上掌握孩子最喜欢哪些事情,然后把学习文化知识同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结合起来,每当学生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时,就放手让孩子自由选择去做自己喜欢干的事。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变厌学为好学。总之,要面对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厌学情绪,不断发现各种克服此现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业,以提高教育质量。

篇2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心理及其相关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关于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定义、表现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防矫正等方面。从以往研究中可得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厌学现象在中职学校尤其常见,对中职学生厌学心理的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目前的厌学现状, 进一步推进学生厌学心理预防矫正的研究。

1 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分析

中职学生厌学现象相当普遍,学生来源复杂,除了初中毕业生,辍学后又重新上学的学生,还有许多社会青年,他们的共同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就动机低下,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遇到困难时又缺少勇气和决心,甚至自暴自弃,常以 “我不行” 作为推辞,害怕失败,从心理上不指望自己能成功。其次,自我评价低下,缺乏必要的自我认同感,认为自己不能学好,因而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困难面前不去思考、努力,逃避困难。再次,效能感低下,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想的更多的是失败,不去努力便放弃,因而经常体验到失败,厌倦甚至厌恶的情绪,身心健康也受到损害。最后,消极归因,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失败多于成功,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从而更加以固执、消极的方式对待学习,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把这一切问题都归因为 “自己笨”。

2 厌学心理的危害

厌学心理是一个社会、学校、家长都担忧和关心的问题。厌学心理的危害性首先在于它的普遍性、易流传性, 这对我国的教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模仿要大于对成人的模仿。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其厌学症将继续流传和扩大。其次, 厌学心理将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并将对我们的民族素质产生不良影响。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能掌握熟练的技能,并能在社会中胜任某种技能型工作,如卫生类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护士。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 就不可能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更不可能掌握熟练的技能, 又何谈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呢?再次, 厌学心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乐学, 不愿意学无法取得优秀的成绩, 达不倒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无法融入社会和得到社会的认同,进一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厌学是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因此, 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真正关注。

3 厌学问题研究现状

我国对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理论性的层面上, 实证性的研究偏少, 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理论分析少, 多集中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主观感受,而在国外的研究中多采用实证性研究。已有的实证性研究多采用问卷法对厌学的影响因素及厌学状况等方面进行考察, 问卷多为自编调查问卷, 现在仍没有统一的问卷全面地反映出厌学的影响因素,对厌学状况的考查情况也不统一。在现有的研究当中,关注人群主要是中小学生,而对中职学生的研究少之又少,研究方法也不统一规范。中职学生离开学校后就会进入社会,若在校期间厌学心理严重,将不利于他们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宜的针对性强的研究方法,加强实证性研究, 以得出更有说服力和信效度较高的研究成果。

4 研究的意义

厌学是学生对正面和负面学业负担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尤其是中职学生,在经历中小学阶段,很可能已经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而家庭和学校把这都归咎于学生主观原因的做法对成长中的少年极不公正,也是成人和教育者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学生之中的确存在主观厌学的倾向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个人责任,但是,也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所受的待遇和教育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教育者和社会必需寻求理性的解释替代粗暴的对学生的责怨态度,勇于承认、担当道义责任,帮助学生从学业倦怠和厌学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学业成功和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全面和谐。只有对中职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才能得到可信而又有价值的结果,才能指引我们达到最终目的。

5 结语

学生厌学心理是一个心理问题, 也是一个教育问题, 心理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学者应共同参与研究, 通过研究探索去 “拯救一批人(包括诲人而倦的教师和学而生厌的学生)、一代人(当前社会现代化急剧转型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和一批学校(薄弱学校、教育Y源分配中的弱势学校)”,履行和实现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国情条件下的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使影响厌学心理的内外部因素都能有效地改变, 达到预防及改善中职学生厌学心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格格.中学生厌学文言文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分析[D]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篇3

一、高中物理为什么难

1. 从物理知识的层次来看,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识经历了“现象物理”到“抽象物理”的转化

初中的物理知识大多数源于简单的生活现象,或对生活中简单物理现象的解释,个别抽象的如电磁波之类虽然较为抽象,但教材要求不高,往往要求学生只需“知其然”,而高中物理更多的要求“知其所以然”。因此,高中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思维能力,这一点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

2. 从物理现象的分析来看,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识经历了“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同一物理现象,初中物理要求定性分析解释现象,而高中物理要求定量计算说服现象。由于初中知识的定性特点,许多学生养成了用“识记”来学物理的不良习惯,而在高中要学好物理,一定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多总结规律。

3.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学生刚上高中时是抱着“高中物理难学”的态度步入高中课堂的,这无异对学习高中物理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上课、作业和考试等。也有些学生初中学习成绩很好,进入高中后,物理成绩平平,便由此产生了对物理学科的厌学心理。其实,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师首先应给学生们做好思想过渡工作,讲讲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知识差别、认识差别、学习方法的差别,做好他们学好高中物理的思想准备工作。

二、如何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转变

1. 树立高中生的意识

刚进入高中的新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上经历一个学习发展的曲线。这条学习的曲线大致有四种类型:稳定型、下降型、起伏型和上升型。由初中升入高一的新生,常常会在学习上出现下降型的情况,进而引起他们的恐慌和不安,导致家长的不解和埋怨;甚至有些新生因此产生心理障碍: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以致一蹶不振。因此,千万不要忽视由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尤其是高一阶段的学习。

2.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主动地独立思考,往往就难以掌握基本概念的实质,更难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一个高中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如果仍依赖老师的传授,局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重视分析和概括,不注意借助思维融会贯通,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初高中的学习过渡。因此,高中生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要经常研究自己的学习,真正学会学习。

3. 树立高考竞争意识

每一位高中生,要参加高考,就要树立高考意识。这种意识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考试、竞赛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和培养意志、能力与信心。

总之,从初中进入高中,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不适应,尤其对物理学科的过渡想在高一就领先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尽量地缩短这个过渡期。

三、高中学生对物理厌学心理的对策研究

1. “厌学”概念的界定

厌学是指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的不当教育和影响,以及学生本人自身的原因,造成学生对整个学习活动或部分科目的学习活动产生厌倦,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甚至产生强烈抵触情绪或行为的现象。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分为智力和非智力两部分。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需要、情感、意志、性格和理想等。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学习成绩与智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相同的智商状况下,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

2. 解决对策

教育学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设置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尽可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同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研究表明:教师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教学方法的陈旧和单一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有效缓解和消除学生厌学心理,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同时加强学法指导,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增强学习兴趣和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勤思考、勤动手,不怕累的去学习物理,使他们学习物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科学价值,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

从最近几年本校(包含12级)入学中职生的数学成绩情况统计,入校学生约10%基础较好,50%学生存在明显的不足或缺陷,40%的学生缺乏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本文从学生学习数学的社会、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心理角度进行探讨,并对成因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以期对中职教师提供参考。

二、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1.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

(1)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减少。(2)国家对中职学生生活费及学费的减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来读书很大程度是为了混时间,得资助,想想比读普高划算。这样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了,学习数学自然就没兴趣。(3)新技术、新设备的干扰。

2.学校、教师的影响

(1)教师忽视学生情感,教学态度与手段不科学。(2)忽视学生自主性,教师掌控课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为完成知识传授而主导,学生听得多,练得少,没时间进行精细的思考、领会,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只能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3)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结论轻过程。

3.家长行为的影响

(1)孩子读职中就是等就业。(2)安排孩子到校混毕业证。(3)不顾孩子意愿,随便选一专业。

4.学生自身的影响

(1)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差。(2)自暴自弃。职中学生大部分在小学、初中阶段属于中等以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没有收获,没有成就感,更不用说老师的好评。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3)缺乏恒心,毅力。(4)假象成熟心理。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成人了,已经成熟了,把心思放在了这些不合适年龄的事上,学习就是次要的了,数学学习就更不用说了。

三、解除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的方法

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厌学情绪是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方面的诸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对学生刺激而造成的,其实质是心理问题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为解决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厌学情绪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政府应加强就业大环境的治理

严格执行《职业教育法》,逐步建立起先培训,后上岗的运行机制,以提高上岗职工的素质。加大对营业性网吧进行严格整治,特别是对未成年人、上课期间上网的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在就业、工种、工资、待遇上充分体现优质、优选、优先、优酬的竞争机制,以激励学生战胜自我,努力学习成才。

2.学校应把好教师、学生关

(1)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应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师角色的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多下讲台,让学生始终认为我们是学生中的一员;在生活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爱生如子,和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意愿和老师配合,才意愿与老师沟通。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焦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对学生的过分“刺激”,应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达到激励的效果;其次,教师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要适当,不仅要强调学好数学的好处,更要不断地配合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学习,从而走出数学焦虑的困境。

(4)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从不同角度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中职生已具备比较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巧妙运用学生生活中的感知,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其次,用幽默的语言贯穿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经常从数学课堂语言开始,在力求准确、通俗易懂的同时,用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变得风趣、诙谐,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再次,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课堂。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就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在课件中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淡化数学的抽象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拍

教师多与家长、班主任联系,建立家访制度、家长座谈会、学校技能节等制度,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双边联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辅导,排除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

数学学习的心理辅导,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辅导要求我们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帮助,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情感和数学能力,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放弃。

总之,为引导中职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潜心研究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要从传统型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学专家。

参考文献:

1.程功来.职校生厌学原因与对策.德育园地,2005(6):19.

篇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确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特别是女生较为突出,有的甚至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就必须了解并掌握女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女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他们既增强了体质,又能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根据女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呢?

为此,我们针对女生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改进体育课教学方法。笔者对广西百色民族高中女学生采取了问卷式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到现在的高中女生大部分都比较喜欢体育,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不喜欢,但是在问到他们是否喜欢上体育课时却出现了相反的回答。为什么他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呢?笔者在经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后了解到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广西百色民族高中2010、2011级女学生。

2.2调查方法

2012年3月,我们对广西百色民族高中在校的2010、2011两个年级39个班中,随机对17个班的374名女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14个问题。发出的问卷374份,收回的问卷356份,回收率95.19%,经过检验有效问卷341份,有效率91.18%。同时辅以随机谈访问等方式。

3.调查结果

3.1影响中职女生上体育课原因调查

3.1.1主观原因

3.1.2客观原因

4.调查结果分析

4.1主观原因

4.1.1认为体育课不重要这部分学生占9.1%,主要是对体育课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4.1.2上体育课怕苦、怕累这部分学生占26.1%。主要是现阶段在我国的学校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的特殊地位,长期处于家庭的宠爱,养成娇生惯养的毛病,即使是农村的小孩也因为父辈的期望走出农村,家庭劳动、家务等也极少参加,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缺乏艰苦的锻炼和磨砺,怕吃苦是他们的通病。而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的区别就在于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的身体练习,就要与苦、累、脏打交道,身体就要承受一定的负荷量,在无形中就使这些学生从心理上不喜欢体育课了。

4.1.3心情不好这部分学生占8.5%。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后,面对全新的环境有许多的需要适应:文化课程比预想的难度大;还有青春期种种“成长的烦恼”等诸多因素,这些或多或少会在他们的心理上有所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到困惑,忧郁的时候最希望得到别人真诚的理解和帮助。但是这个时候大人、老师往往不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缺乏平等的交流和帮助,导致他们心情不好,无心上课。

4.1.4自身身体素质差这部分学生占17.9%。进入青春期以后女生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运动能力。在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加,肌肉力量减弱,完成动作比较困难,在心理方面,自尊心较强,且有自卑感,对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往往显得信心不足,甚至产生厌倦感。最终对体育课产生厌学心理,渐渐地不在喜欢体育课。

4.1.5对体育不感兴趣这部分学生占24.6%。学生对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对体育锻炼价值不了解,她们认为体育课无非就是蹦蹦跳跳、玩玩而已。并且在这部分学生中不曾有过体育锻炼带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这些多方面的因素严重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思想认识,对体育更加不重视,认为学习体育没有太多的意义,太浪费时间等,被动、消极地参与体育课学习。

4.2客观原因

4.2.1有9.96%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学生认为体育教材乏味,缺乏新鲜感,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安排变化不大;讲解、示范、练习单调,每节课上是打打球、跑跑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缺乏吸引力,学生感到简单枯燥。因而导致部分学生由此不喜欢上体育课。

4.2.2有34.31%的学生认为感觉运动量和强度过大。由于这一原因造成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比较多,主要是身体素质较差,教师对课的运动量、练习密度和强度安排不周,学生一堂课下来感到特别累,造成不适应,慢慢地对体育课产生反感,不愿上体育课。。

篇6

一、正确对待体育学习心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专女生无论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逐渐成熟又尚未成熟阶段,尤其是心理上的巨变,导致了她们在心理整合上出现暂时的混乱,短时间内不能很好地再适应自己、接纳自己,从而使得大部分女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心理,这是一个极为普遍而正常的现象。

从以往的调查统计数据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和情绪过程。大致可分为兴趣浓厚型与反应冷淡型、注意力集中型与注意力分散型、积极配合型与情绪抵触型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特征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学生的这些心理状态又是随着体育教师组织教学的方法、课程的内容、气候条件、场地器材、学校风气、家庭环境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等诸多情况而产生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体育课的需求,帮助他们提高运动能力,我们就要正确对待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心理变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控好学生情绪情感、磨炼他们的意志、完善他们的个性、以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合理分析不良心理形成原因

由于学生的经历、性格和兴趣爱好有所不同,表现在学习态度和心理因素上就有差别。有很多女生对上课没有思想、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集合时拖拉散漫,甚至常常借故不上课。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保护他们的热情。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教师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态度和方法,讲话时要注意用词,万不可情绪冲动,感情用事,以免对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不良的体育教学,会导致学生心理状态差,不利于开展各项活动,甚至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个性发展,造成有缺陷的品质,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神经系统高度紧张会造成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出现一些与动作无关的错误动作。并对于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产生阻碍作用,同时造成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不仅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困难,而且已领会掌握的运动技术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教学中教师的言行有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学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他们要求过高,难免使学生顾虑重重。学生对某些运动项目怀有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自我安全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因素而造成的弊端。

除此之外,女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还包括压抑心理、恐惧心理、抑郁心理。这样都会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精神不振、无精打采、消极沮丧等心理。这种不良心理会让学生的体力消耗很大,心率比较低,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开始分散,对于教师所教的内容和自己身边的事物产生不了兴趣,经常会寻找各种借口逃课,自身的情绪化色彩浓重,有时会充满自信心,有时则会灰心丧气,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心理。有鉴于此,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控。

三、有效调节控制学生心理状态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现象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中专体育教学成效偏低。因此,我们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改进教学手段,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进行调控,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心理。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是大有裨益的。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若要消除女生的心理障碍,教师首先应该以关心人、信任人为出发点,以情感为纽带,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机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教师是体育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体育学习心理状态优化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中专女生在体育过程中的心理卫生问题,还应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成因,以便遵循体育心理健康规律,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心理品质,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女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和干扰,保障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海洪.体育中专生意志品质及其培养研究[J].

篇7

一、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因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学习心理辅导,挫折的应付,情绪的调节,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心理教育,优良人格的塑造,休闲生活与消费心理指导。

二、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主要问题

1.上网成瘾。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而在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对网络成瘾。目前,中国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接近10%,网瘾已经成为中学生厌学、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一势头仍在快速发展中,并且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大的危害。

2.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家长都看的很重,这又是一座无形的山重重的压在学生身上。

3.人际关系不协调。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他们大多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不知道如何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共享生活中的喜悦。

4.独立意识增强。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高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代沟。

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真正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一经发现,应及时送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以课堂教育、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途径,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开展心理咨询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学科教学需要的。各科教师必须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利用心理档案,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与学生思政工作者及时沟通,交流情况,尽早实施干预,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合理环境是育人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如环境布局、绿化美化等物质环境,各种规章制度、纪律、行为规范等制度环境,校训、校歌、学校精神等精神环境。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教育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际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当前,我国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和周围的孩子进行交流。

四、结论

总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可以发现并治愈学生的不良心理,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心理学及支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教育学、生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以运用心理技术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以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和运用心理调节技术为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协助学生发展自我个性、防止心理偏差、调节心理技能、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重视,但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什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二、中学生心理的特点

A、渴望独立、渴望其行为得到大人认可,但自我评价与调节能力不高。

B、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并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认知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C、能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控制情绪、自我监督的能力还不高。

D、有了稳固的学习兴趣,观察富有目的性、模仿性,想象富有创造性和多样性。

E、开始意识两性关系,萌发、和恋爱需求,人际关系逐渐频繁,渴望找到朋友。

F、逐步形成比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但带有冲动性和感彩,不大切合实际,不善于把感情与理智结合起来。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在参照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和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三)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知,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四)个性发展的良好性 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导致学习压力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2)学习落后于其他同学;(3)能否考上大学;(4)考试要争取好名次;(5)有学习天赋,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6)学习成绩忽上忽下;(7)试卷面前脑子一片空白;(8)努力了,但还是学不好;(9)一到考试出现躯体症状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和谐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五、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1.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注意培养锻炼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自觉学习,确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其二要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凡事从大局出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再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懂得生活知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

学生由于水平、基础的实际差异,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会不断增大,所以很难坚持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而这种感觉又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加强认知训练,同时加强情感和意志教育,并注意将知、情、意、行四者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忍耐挫折的教育,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及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咨询等做到切实有效的服务。一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力度。学校要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心理上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强调疏导,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心理障碍咨询,对于正常的心理反映和一般性心理问题,要靠心理咨询和教育来疏导,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挖掘病原,找出对策,消除痛苦;第二,心理适应咨询,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通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提供帮助;第三,心理发展咨询,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应以教育的、发展的咨询内容为核心,要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融入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之中,使其精神世界更为充实。

3.社会和家庭的应对策略

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不良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网络成瘾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所以对于网络或网吧的管理要切实加强。

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另外还须注意,舆论宣传不应一哄而上,大肆炒作造势,使其产生强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舆论也应同社会各界一样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任何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在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滞后,多数学校未形成规模,尚在初步探索之中,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必将逐步深入,中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认真总结,找出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使其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情况下,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又不时出现新的倾向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索和研究,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三方联合起来,共同帮助中学生,使他们心理状况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今后他们各自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六、探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注释:

[1]胡军生,王登峰,李泉.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第35页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文出版社。

[2]胡军生,王登峰,李泉;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年04期

[3]张岗英;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03期

篇9

湘西州、张家界、怀化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湘西州民族中学等学校集中了大批优秀特困高中学生,通过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状况与救助机制的研究,着重于民族立人、立本教育,培养适宜区域发展的人才,对大湘西的教育、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教育理论与现实的研究表明,直接以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心理救助问题研究为题的现有成果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尤其是对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救助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成熟的运作机制及适当的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辅以统计归纳法、经验总结法,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一个较理想的研究水平。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12―2015.1)

组建队伍,开展培训。研究成员涵盖湘西州、张家界、怀化心理专职教师及有关部门人员,阵容强大,结构合理,实践与研究能力雄厚,并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提高研究成员的综合素质、心理帮扶专业化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2.调查研究阶段(2015.2―2015.6)

确定调查对象,编制《连片开发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据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救助策略和实施方案。

(1)调查了解现状。对州民族中学进行了多项调查,调查显示,州民族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8%,贫困生约占1/3,部分学生存在焦虑、厌学现象。以447宏志班为切入点,后推广至全校贫困生,作Zung普测。分析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数据,发现1194名受测学生中焦虑标准分50分以上的549名,46%学生有不同程度焦虑(见图1)。对参加清华北大推荐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测试》问卷调查,这一群体焦虑高达60%。在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中受试学生厌学、怠学情况较严重,个别学生有逃学、辍学现象。

(2)确定研究对象。据调查有效问卷结果分析,建立心理档案162份,采用“S机有目的性抽样”方法从中确定30个研究样本。对包含样本在内的1194名学生施以教育和引导,两学期后进行对比测试。焦虑标准分50分以上人数为382名,所占比例由46%下降为32%(见图2)。

(3)推广调查研究。在吉首丹青中学随机抽取30名农村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普查与分析。数据汇总分析如表1、表2。

分析普查数据,该校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良好的占50%,有轻度问题的占43%,问题中等的占3%,问题比较重的占3%,严重的占0%。焦虑情况分析结果为良好的占27%,轻度焦虑的占56%,中等焦虑的占7%,比较严重的占10%,严重的占0%,反映出湘西其他中学民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达到73%,有心理帮扶的必要。

3.实践研究阶段(2015.7―2015.10)

通过实践,总结出“351”心理救助的有效策略,调整方案,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指导、基地提供服务、专业学会引领的科学救助机制,撰写论文,为湘西民族贫困地区高中学生获得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有效策略。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课题的研究实施

课题组起草《湘西自治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州局依此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州教通〔2013〕188号)。主持人制订《2015―2017年湘西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项目工作方案》,州局依此制定下发《关于实施全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项目的通知》。湘西州教育局成立湘西州中小学心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组织及管理工作。

(2)州民中创建“351”,以辅导中心为基地,提供心理帮扶服务

州民中在校长王斌领导下,2011年创建湘西州中小学校首个心理访谈室,引进湘西州第二届教育学学科带头人舒暖主持专项工作。2013年,建成州民中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湘西州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心灵驿站)。2014年,构建“351”心理救助机制。研发了《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标准》,制定了《湘西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和《课程实施方案》,形成了每班每周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2015年,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

“351”由学校带动家庭、社会实施“五个一”心灵工程,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五个一”即:创设一个心理帮扶教育机制;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打造一个心理辅导中心;探寻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上好一堂心理辅导课。同时,举办“525”心理文化节、心理主题黑板报和作文竞赛等专项活动,创建州民中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女生部,开展心理拓展,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不断提高学生心理自助的能力。家庭“五个一”即:开展一系列家长心育活动;提供一个家长心理咨询服务窗口;建立一个家庭心理教育网络平台;参加一项家庭教育研究活动;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完善家委会章程、制度、公约,争取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社会“五个一”即:在全州进行一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把辅导中心建成湘西州中小学心理疏导、学习培训及社会各界参观的基地;州民中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心理共同帮扶,物质、精神双重资助的做法,目前已成为湘西州学生资助工作乃至州委州政府扶贫工作的一面旗帜;做好全州“助孤”教育心理帮扶工作;广泛送教,培养一支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创建一个注重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利用网络媒体、报纸杂志,建立起多维度、立体式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心理教育网络。

(3)专业学会引领“351”,边验证边修订边推广

在湖南学生资助研究会、湖南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专业引领下,进行校、州、省三级课题管理,“351”得到了有效验证。

宏志班入学即建立心理档案,予以全程心理关注,从2015年8月入校到2016年6月,共进行20次班级辅导,每次课后认真研讨并作行动研究,调整施教方案,增强班级辅导的针对性。4XX宏志班有心理咨询经历的学生的高考录取情况见表3,反映了心理救助颇具成效。

州民中实施“351” 由实验班推广到所有宏志班,2016届,51名宏志生参加高考,40人考取重点本科,其中2人分别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1人考取二本,本科上线率为100%。由宏志班逐步向全体学生推广,为来访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351”心理帮扶,辐射到全校教师和家长,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形成了学校新的办学特色。

心育培训由课题组成员、心理教师推广为全体教师以及家长和社会全员。借助香港乐群慈善基金萧庄夫妇资助项目,全州资助专干、心理教师共2000余名接受通识培训,87名参加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66名考取资格证。同时,广泛送教,在全州企事业单位举办“幸福人生”等多场专题讲座,惠及几千名家长,为心理教育在湘西的普及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州内多所中小学前来学习借鉴,“351”心理帮扶模式,对帮助湘西州中小学校乃至更大范围的学校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

4.课题总结阶段(2015.11―2015.12)

研究形成阶段性优秀成果,此后修订研究方案,边研究边推广,边实施边验证,得出研究结论,完成研究报告和论文集。

三、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分析了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了运用差别化原则进行精准补偿完成对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性救助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管理、基地提供服务、专业学会引领的科学救助机制和“351”心理帮扶模式,优化了对学生进行物质、精神双重补偿,经济、心理共同帮扶的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并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通过对样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需要心理疏导。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焦虑普查和焦虑、厌学专项测查中,统计分析结果呈显著性,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绪特征焦虑特点明显。随后开展的各项情况调查,反映出受测学生比对照组焦虑情绪比例高,厌学行为更常见。对州民中参加北大清华面试推荐生的群体进行焦虑倾向主观感受测试,结果显示:适度焦虑占40%;中度焦虑占35%;严重焦虑占25%,一名学生分值高达73.75,焦虑情况严重。调查发现,州民中贫困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比例高达46%,特别是在品学兼优的群体中,这一比例达到60%,厌学、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及行为也比一般学生强烈。对吉首丹青中学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推广,发现湘西其他中学民族学生焦虑情况达到73%。调查前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的测试培训,保证了调查的科学化和专业性。使用的测查技术工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有中国常模,其信度效度都经过验证。《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量表》系课题主持人编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借助现代媒体软件技术进行,提高了统计速度和分析的精确性。调查及验证说明,民族地区部分学生自卑封闭,民族和地区认同感强,大量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存在心理疏导的必要。调查数据为学校和本地区制定预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结论二:学校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心理教育,实施“351”心理帮扶,是连片开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救助的根本途径。

阿德勒认为,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不仅要求有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完整家庭,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湘西州留守儿童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常面对亲情缺位,在孤立处理各种事件r容易出现心理困惑。连片开发地区土家族、苗族居民,在历代传承中形成了自卑等民族性格的集体缺陷。个体在本民族区域内生活时,民族群体心理接纳能让个体获得归属感。一旦离开原住地,高度的民族认同感降低,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湘西州青少年由偏远山区的农村走进城市,由民族零散分居地转到民族集中聚集地学习与生活,贫困的生活、艰辛的学习和追求理想的环境与文化的巨大反差,使之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消除个体心理问题仅凭学校、教师是不行的,这决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唯有学校因素最为可控。只有由学校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更好地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调整学生的不良认知。

结论三:通过个案分析、行动研究验证了环境策略、生―家―生―校心理疏导策略、情景假设―体验顿悟―行为指导―行为改变策略等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确保了没有一例学生因心理问题失学。

学校班级氛围、心理咨询功能室环境、家长的心育能力以及所处地区心育环境都直接影响心理教育的效果。州民中“心理访谈室”两年接待来访学生168人,进行个别辅导258人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落成仅一年,接待来访学生265人,个别辅导323人次,多次接待各级各类个人及组织来访。可见,环境温馨、格调高雅,功能室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对来访者数量均有影响。心理辅导中心向社会开放,利用温馨的环境感染来访者,令人们心情愉悦。通过营造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良好环境,推进学生的心理教育。

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社会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更迫切的需求,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践上有待进一步推广,理论上有待进一步巩固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1] RobertJ・Ursano等著. 杨华渝译.精神分析治疗指南[M].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

[2]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4.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1, 7.

篇10

笔者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话: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1],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是一切教育者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与人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心理不健康的情况。调查发现,各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近几年,我们经常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或听到,中学生因心理行为问题而导致“离家出走”、“拒绝上学”、“自杀”、“暴力行为”、“违法犯罪”等报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普遍引起了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的重视。

案例一:山西初二学生泼硫酸案。初二学生陈某平时不爱着惹人,性格内向,遇事时不愿意白白地受气挨打,但也不愿向他人诉说或向家长老师校方申诉,当再次遇到其他学生挑衅时,将硫酸泼向对方,导致13人毁容。

案例二:一女生在上课时听了音乐,班主任要她叫家长来校,这位花季少女既怕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班主任,更怕棍棒相加的父亲,她感到无路可走,于是她打开了家中的煤气阀……

案例三: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

案例四:北京某中外合资寄宿中学高三和高二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半夜时分,部分高三学生手持棍棒摸入高二学生宿舍,毒打高二学生,造成11名学生受伤,一名学生眼睛被玻璃扎伤,一名学生眼角被打裂。事发之后,学生惊恐万状,次日上午该班只有8名女生上课……

案例五:“云南省公安厅召开新闻会称,2004年2月23日中午1时20分,昆明市公安局接报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在该宿舍柜子内共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28天之后落网的马加爵被捕,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这名在中学阶段是如此优秀的学生为何会在大学的校园步入罪恶的深渊?诸多事例足以令社会各界震惊了。”[2]

面对这一系列不明智的举动,正说明了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对待外界的突发事件,缺乏理智,心中的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和排解,这都会使他们内心感到焦虑和压抑,性格变得沉默内向,甚至走上极端。随着社会趋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事情目前是愈演愈烈,中小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即使是大学生也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时难免会手足无措。初中教育阶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契合的:初一的学生比较“乖”,初二的学生比较“散”、初三的学生比较“坏”(有些初三的学生还会对刚入校的初一新生采取勒索、收保护费等违法行为),在初二、初三学生身上所体验到的种种躁动、种种心理扭曲,确实令人十分忧虑。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成长和转型阶段,随着外在的家人、朋友、师生以及在学业方面等等形成许多心理冲突和矛盾,因为这些矛盾得不到正确的开导,导致自我掩盖或忽视,以至于使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缘,只好将矛盾隐匿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积少成多最终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让他们的消极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有感触,对此略谈微见,供以参详。

一、优化心理环境

中学生心理正处于转型和形成阶段,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爱、关心、关注。针对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爱好的孩子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优化学生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环境。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现在学生的压力都比较大,这些压力中大部分都是外在压力导致学生们的内在压力过大。那么营造宽松的氛围对于每个学生的心理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压力感觉过大时,此时此刻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氛围正好可以使他们放松自在,在一定程度上情感自然流露,思想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此时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在传统的教育中,人道是“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过多、过细的限制,虽然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但无疑,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教师的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了主动创新的动机。但是中学生正在成长阶段,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切还在摸索和发展阶段,他们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所以必须放下为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这样才能不仅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中真正了解学生。教师此时的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多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欣赏者。

其次,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家长工作过于繁忙,学生的学业压力也过大。每天起床、上学、吃饭、写作业,似乎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常年被关在教室里和家庭中,牢狱一般的生活,度日如年。单调重复,钢筋、水泥编织的笼子限制着自由,作业、考试耗去了几乎全部的时光。“除了拥有作业,我们还能拥有什么?”“我们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这是孩子发自心底的呐喊。孩子需要自由,渴望独立。因而家长和教师要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留给属于孩子自己的天地。

第三,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学生们的交往有时比成人间的交往更为频繁,同时也更为单调。因为学生们交往的人是班级的学生,他们处于同一年龄段,有共同的语言、比较接近的兴趣爱好,但是局限性是都处在同一年龄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受限。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热心助人,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当然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中情感成分比较重。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常做出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由此可见,师生之间如果能够像朋友一样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和蔼的目光和感情去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和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使学生的情绪发展与身心具有调节的重要作用,给他们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

3.开展公平的竞争。在青少年的心里,公平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公平能够给孩子们在竞争的同时,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教师和家长一方面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的思想,使学生具有竞争的观念,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组织合理的富有竞争性的活动,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在一定条件控制下的相互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热情,推动他们去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获得快乐和幸福,并得到最终的胜利。

二、优化心理疏导心理疏导

能为个别存在心理问题如出现心理偏差、障碍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有效的治疗。心理疏导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发展,但由于不适当的家教方式的误导、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不良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导致许多学生的片面发展,并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代沟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减少或消除代沟,变“被动”为“主动”呢?一是学会倾听。“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心里烦闷时先和父母讲的占30%,先和老师讲的仅占3.3%,和谁也不说的达到29.7%。”[3]是什么原因孩子们不愿意与老师或父母讲心里话呢?其实能不能让孩子们说心里话关键在大人。现代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通过信息反馈实现的。心里话的倾诉是教育的重要链条,因而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二是理解青少年的焦虑和恐怖心理。沉重的课业负担,教师和父母过高期望的压力,容易使学生们出现焦虑的心态。现在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数排名、作业和考试表现出了过度的焦虑。另外有些学生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所采用的歧视、冷漠、体罚和变相体罚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学生们出现恐怖心理甚至攻击性的问题心理,还有的学生会采取逃学或离家出走的方式。这样最终会使青少年形成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对人态度冷漠、极度抑郁的心态。所以教师和家长更需要多关怀、安慰和呵护学生,转变了学生的心态,理解学生,才会最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学校教育理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面对新的挑战。作为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我一定要撑起一把雨伞,陪他们一起走过雨季,我们必须引导每一个学生走上健康快乐向上的人生之路,我们也一定会从中探寻到一块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大陆”。

参考文献:

篇11

小范16岁,智力中等,是重庆某校高一的一名普通学生。他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好,父母比较宠爱他,加上小时候有心脏病,做过手术,所以父母几乎没让他做过家务,凡事都顺着他,使得他比较娇气。小范很喜欢家里养的宠物,一次家里养的宠物意外摔死了,他哭了整整一夜。小范小学时成绩比较优秀,有一次,爸爸许诺他如果期末考试能考班里的前三名就买一台电脑奖励,他努力学习,期末果然考了班里的前三名。初中时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位于班级的中等水平,中考考得不好,进入了一所普通中学继续高中的学习。高一上半学期,小范表现出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映缓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逐渐变差。但是他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很少有迟到等现象,对老师的态度也很好,从未和老师发生过冲突。高一下半学期开学没多久,该生就不想继续高中学习,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二、对案例进行的分析

小范只是一部分厌学情绪学生的代表而已,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部分高中生厌学、逃学呢?在一些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或更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频繁的考试、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都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而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环境、家庭环

境等。

三、对厌学学生的矫正

中学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厌学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克服,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教师、家长、学生都应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障碍。

1.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更多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找出厌学心理的原因,并且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远大的理想。教师要教会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要启发他们正确地对待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不断地鼓励和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奋发努力,开拓创新。

篇12

要培育创新型人才,就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 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

一堂和谐轻松的数学课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处理好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说话、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给他们创新的空间,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常言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要多表扬、多激励有潜能的学生,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在整个教学中始终保持积极、兴奋活跃的情绪和力求获得成功的愿望。

2.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源于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儿童好奇这一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一旦好奇心发展成为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及其参与欲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教师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对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好奇心要加以保护,千万不能打击或者挫折学生的好奇心,否则将前功尽弃。

二、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创新之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一旦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上课就会注意听,细心观察,认真动手操作,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敢于发表意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因势利导地诱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参与课堂学。这需要教师以“情”“趣”引航,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快乐进课堂。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引导学生测量圆周的长度,有的学生动手剪一个圆来测,有的学生则拿来了篮球用米尺来测。这时,我不失时机问大家:“同学们,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准备4个大小不同的圆,分别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最后算出4个圆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不到10分钟,结果已经出来了。这时我又问大家:“观察一下你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来回答:“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学习,很快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最后,我进行总结:“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积极的探索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三、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数学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能不断地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地向解题方法质疑,向教本质疑。在质疑问难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造就一代“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的创新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还必须具有善于创造性地驾驭教材的能力,鼓励学生不断质疑。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可故意引用学生中常见的、典型的错误观点或错误方法去解题,鼓励学生对此进行辨析质疑,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观点与教学中的某些观点辩论,不要怕出错。总之,教师应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质疑中去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与善于思维的创新精神。

四、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1.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相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够克服思维的懒惰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这种求知欲望转化为发散思维。另外,我们要转换角度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要引导发散思维,首先要转变已经习惯了的思维定式,转化思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2. 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创造想象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用纸剪出了一个圆,问学生们:“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你们有办法找出来吗?”这时,学生们小组进行讨论,动手剪折起来,不一会儿就有了答案。有几个同学上台来展示:“把圆对折,再对折就找到圆心了。”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创造的机会,更能发挥学生巨大的智力潜能。

篇13

积极学习心理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数学是艰苦的智力劳动,没有学习动力,没有自觉性、主动性是不可能成功的。只要积极学习心理一旦形成,学生就会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吸取知识,而且也有一种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

学习积极性就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顽强的学习态度。这种学习态度通常以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意志状态等方面表现出来。学习能产生积极性,积极性又能推动学习。由此可见,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十分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充分接触数学、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二、影响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

1.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并不是智力水平低的学生,而是些缺少兴趣、信心,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这一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丢失了学习动机,将自己置身于数学学习之外的人。

他们中有一些学生可能在刚刚接触数学时觉得简单,还有学习的热情。随着难度的加大,这些学生出现了焦虑和害怕数学的情绪,这种情绪越积越深,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这一学科也就有了恐惧和排斥的心理。

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性格较为内向,不会的题目不敢问老师,害怕受到同学们的讥笑,不敢开口;同时更重要的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正确认识,没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学习上缺少动力,长此以往,他们的数学成绩和兴趣也就每况愈下。而相反一些乐观向上、活泼开朗同时也有明确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学生就能积极学习起来,在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自然成绩也就能较为突出。

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设法帮助学生克服那些诸如过度焦虑、内心胆怯,进而缺乏学习动机的这些消极情感,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那些积极情感,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2.影响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几个心理因素

①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间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具有正确的、较强烈的内在动机,并能将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结合起来的学生,都会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毅力和自制力,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而那些动机不正确或以外部动机为主的学生,则经不住时间、困难、失败的考验,一遇到困难,其学习积极性就降低。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学习积极性则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要调动学习积极性,就必须从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入手。

②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英语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只有那些对英语有浓厚兴趣、把英语学习看成自己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

③意志是自觉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决心和恒心是意志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数学首先要下决心,有了学好数学的决心就会增加信心,有了信心就会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好数学的意志品质,就要树立目标,坚定信念,加强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的培养。学生从完成每一个小的练习、作业起,肯定他们所学。老师们要相信,学生们骨子里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但是,由于一开始偷懒了或者其它的一些因素导致没把数学学好,后来困难重重,加上没有足够的意志去克服这些困难,以至越学越糟糕,成了班里的数学“学困生”。这种情况到了初三高三年级越发明显。有些学生此时心怀大志却已感遥不可及,心里后悔为什么当初不下点苦工夫。

④性格的不同对数学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性格有助于数学学习,而数学学习的成功会增强学习上的信心,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消极、悲观、恐惧、自悲等不良性格必定对数学学习带来消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发挥学生性格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好外语的积极性。

3.消除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调动数学学习积极性

(1)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教材内容丰富有趣、新颖生动、难易适度、层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生动的呈现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多种角色的操练和扮演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使学习过程更富于挑战和情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曾感到过只有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寻求学好英语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激发内部动机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以调动外部动机为辅,予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背景,同时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因而在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而绝不可以搞一刀切,妄想通过一个办法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很容易就记住了、学会了,效率相当的高,而且也不容易忘记。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满足学生的一种交际和追求时尚的需求,从而使得他们乐于学习。

(2)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选定教学方法,难易适当,方法多样,作业适度。学习结果包括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效,解决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按照需要修改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措施、提高学习热情、激励上进心,以达到学习的目标。这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每一个阶段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及时批改作业、写好评语,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就学习结果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3)在教学中注意把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在学习平行光线时,同一时刻物长比影长的比值相等。你说一遍学生的印象不会很深刻,我在讲这节课时,选择了2个男生和女生,通过度量他们的身高和影长来计算比值,发现比较接近。因为我们在度量时学生自己动手,拥有学习的兴趣,自己动手印象深刻。大家在欢快的教学环境下,掌握了新知。很难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