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多而散,在结束新课后,很短时间内复习好上、下两册的知识,如何上好中考化学复习课,对我们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年年都是新课题;而中考在注重对“双基”考查的同时,更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这样的形势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将有助于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
下面就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作简要说明。
首先,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在新课学习的章(节)复习时。如学生学习完氧气时,可引导学生从氧气的制取、性质、验证、用途来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到学生学氧化碳或其它物质时,自然就会想到从这些方面来学习、归纳总结,然后再将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对比、联系。发现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还可以将二氧化碳与其它物质的转化(性质)相联系,这就形成一个很有用的知识网络。
其次,专题复习时构建知识网络更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我在复习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和专题三(物质与化学变化)时,引导学生从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化学的概念(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入手,形成了关于物质的基础知识的网络【附:中考专题复
篇2
在大部分学校中,化学课程都在初三年级开设。在这一年级中,学生除了要学会化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对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以更好的应对中考。中考化学成绩不但关乎着学生能否选择一个好高中,而且也关乎着教师未来工作的前景,故而初中化学的复习就成为了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该文旨在对初中化学的复习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当前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提出有效的初中化学复习策略。
1 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复习思路不够明确。复习思路不够明确这一现象表现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从教师方面来说,就是教师不能制定明确有效的复习,复习计划制定时不用心,每次复习没有重点,教师复习出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偷懒心理的驱使;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知识面掌握不够全,不能对自己所教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学生方面来说,就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思路不清晰,不能按照一定的线索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学生出现这种学习误区的现状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当前,我们的学习模式仍旧以教师讲解为主,尤其在复习课上教师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更是独领。这种复习模式就使得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心理和习惯,不善于表现自己,不善于依靠自己并针对自己学习特点去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除了存在这个问题之外,不善于总结复习规律、训练方式不当、一味追求题海战术等都是初中化学复习中常见的问题。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初中化学的复习有效化、策略化,最终必定能提升初中化学的复习效率,实现学生成绩的提升。
2 初中化学复习漏洞解决之道
初中化学的复习是学生迎接中考的重要环节,关乎到学生初中化学最终成绩,并且对学生的中考成绩造成重大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开展行之有效的化学复习策略,成功解决学生在复习初中化学时存在的误区是众多学生和教师的关注重点。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初中化学复习的有效策略。
首先,理清复习思路是开展有效复习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初中化学的复习多采用四轮复习方法,第一轮的复习是最基础最详细的复习,按照初中化学课本内容一章一章一节一节的开展复习,目的是为了夯实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据本人对近三年的中考理综真题进行研究,本人发现化学中考题中75%以上是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分为专题进行复习,将初三化学课本按照其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即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其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包括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变化、化学用语及计算、溶液和溶液的计算。身边的化学物质包括地球周围的空气、自然界中的水、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化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则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气体的制取和物质的检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等。在近些年的中考理综中,化学知识的考试不再是模式单一的,而是以专题的形式逐渐出现。第三轮复习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习题训练之上,增强学生做题能力。最后一轮复习则应当重返教材,以教材知识重点为主。制定好复习计划、理清复习思路,为学生接下来的复习提供指导。
其次,夯实基础,以教材为主。众所周知,《化学课程标准》是专家们在化学中考命题时最主要的研究材料,是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开始初中化学复习之前教师制定化学复习计划应当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准绳,明确中考的范围、重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不可盲目的拓展、超标。中考试题中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教材上基础知识的展现,教材上的实验、例题、图片、表格、习题等都可以被作为考试的材料出现,因此,熟读教材、读通课本是抓住中考基础化学试题的关键所在。课本知识的熟悉,并不是说学生学会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对知识规律进行归纳、知识体系能够拓展联系等。例如:在学生学习复习初中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时,除了学生要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需要学生能够知道这些概念和原理反映的是哪一现象或者事物的本质,能够将其与相近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等。抓紧教材,对教材知识予以充分理解,将琐碎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内化所需,找出知识点内在的规律性,形成有机的知识框架,何愁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无法掌握全面。
再次,关注热点、联系实际生活。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再只是简单的应付升学考试,而是为生活服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当前的初中化学学习和考试中,化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再加上,当今社会由于发展不当,出现了一系列的热点问题,例如:污染问题,水污染、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酸雨、臭氧层出现空洞、白色污染等等;开发新能源问题,包括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防毒、防火等安全教育、微量元素等等也都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将这些内容用在考试中,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实用性,同时也突破了长期以来化学考试的单调刻板模式,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大有裨益。因此,在学生的平日复习时,学生应当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将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联系。同时也应当对社会热点事件多投入一份关心,抓紧热点事件。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辅导时,也应当把自己的关注重心投一份到社会热点事件上,为学生长远发展做准备。
最后,适当训练、实战模拟。对于任何学科的复习来说,必不可少的环节都是做练习。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经过大大小小的考试,但是中考这种带有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他们经历的很少,因此训练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调整心态,将在中考视为平常的考试就需要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和引导,让学生熟悉考试。坚持不懈的做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做题的这种感觉一直保持下去,时时刻刻保持着提感,但是这个练习并不是就让学生开展“题海战术”、和难题偏题作斗争,而是让学生在复习了一些内容之后,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和巩固。做练习题还可以查漏补缺,学生可以准备一个订错本,将自己在做练习中所犯的错误进行订正,以求能够将这个问题弄懂会做。通过大量的做题之后,学生就很容易在做不同题目时找到和这道题的相似之处,找出做题规律,提升自己的能力。
3 结语
初中化学的复习过程就是一个化繁为简、化零碎为完整的过程。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学过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和加工,最终使得零碎的化学知识变得有规律、从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乔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 杨超杰.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 李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 温云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 高汪军.作业批改方式对初三学生化学成绩影响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 王小艳.基于学生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 刘文斌.初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74-02
[作者简介]杨俊宽(1975―),男,本科,江苏省大丰市白驹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综合桑代克和麦克尔的评价思想,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存在的东西必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测量。”这种因盲目崇拜量化评价和工具价值思想而引发的分数至上、考试第一的初中化学学业评价方式曾经风靡一时。不可否认,这种精确、追求科学的评价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和知识建构带来准确的量化证明,为学生提供改进化学学习的正确途径。但人总是追求诗意地存在,感性张扬决定了个体人格和气质特征对于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这种片面追求学业证明和量化的评价方式容易减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个性。L.D.Stufflebeam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为了实现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个性的全面发展,生命价值的充分体现,初中化学学生学业评价应当回归发展的归宿和终点,改变单一量化的评价方式,为初中化学学生学业评价注入质性、过程性以及人性化的新鲜血液,让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化学知识、化学能力、化学情感和化学实践的平衡发展。
一、“评”要以纸笔测验为基础的评
纸笔测验作为一种可供量化的传统评价方式,是目前初中学生化学学业评价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它能通过科学的测验设计,编制出一套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卷,以考评学生对初中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对简单化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化学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的初步理解等文本知识和能力。而纸笔测验的关键和核心是试题的编制和设计。初中化学纸笔测验题应当立足于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上,但不可局限于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简单重现和记忆,应当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广泛联系日常的生活、学习经验,利用生活本源创设一个个富于乐趣、蕴含探究意识的化学情境,让学生在文本测试中能体会实践的精神,也能领略自我探究的情趣。另外,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的基础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具有无限的延伸性,纸笔测验题目的设计还应当坚持难度适中原则,以激发学生最为适宜的动机。
例如,要考查学生对“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方法的掌握情况时,如果教师这样设置测试题:“请简要说明如何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那学生的化学思维永远只能停留在文本的记忆上。相反,如果教师这样设计:“据说,我们平时用作医疗消毒的‘双氧水’竟然能够用来制取氧气,你能简要说说其中的奥秘所在吗?”这道题目不仅联结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而且帮助学生将“过氧化氢”“双氧水”和“氧气制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更能了解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评”要以活动表现为侧重的评
活动表现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它考查的是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和经验在实验或模拟情境中分析、假设、验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能力和水平。学生通常以实验操作、完成作业任务、实验报告书写、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展示和表现等来展示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和成果。基于这些学习形式的活动表现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实验技能掌握情况、化学探究学习的态度、学习化学的心理反应、解释解决实际化学现象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化学教学,促进学生优化自身的化学知识结构。因此,在活动表现评价中,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各种活动形式进行及时的跟踪、记录和矫正,并经常与学生当面交流学习化学的各种心理感受和需求,以实现初中化学的教学相长。
例如,在组织学生对学校的小湖的湖水进行“PH”值检验,每一个学生都是实验的参与者和主体者,他们都必须自身经历实验设备准备、湖水取样、PH值检测、分析对比湖水的性质以及对湖水的检测结果作出报告等实验步骤,如果学生发现水质出现异常,还要结合学校及其周边的环境,为学校提出可行性的“救治”措施。这个小实验涉及了学生诸多的活动表现,对其进行活动表现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在探究实验前的准备情况,是否懂得正确采集湖水样本,是否懂得做湖水的PH值检测,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以及书写的报告是否完整、科学等。而只有针对此评价,师生才能采取共同的改进措施。
三、“评”要以学习档案为指引的评
学习档案评价源于艺术领域,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为了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帮助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成效,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自主收集、整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档案现作。初中化学涉及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物质结构、信息科学、日常饮食等生活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庞大而又生疏的科学知识内容,如果没有利用学习档案加以记录和观察,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连续性学习过程,也难对学生的化学学习给以正确的诊断性评价。
例如,在学习“水和溶液”这一章节时,为了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做一个教学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个详细的学习档案。学习档案的内容可包括“水和溶液”的有关知识整理、“水和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记录、“水和溶液”的重难点记录、与“水和溶液”有关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学习“水和溶液”还未解决的困惑、对教师教学的改进性要求、学生的作业及其小测试试卷收集整理、反思性学习记录板块等。教师应经常收集学生的学习档案进行翻阅和记录,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适时作出指导性教学。
总之,初中化学学生学业评价应当根据初中化学课程的知识性、技能性以及体验性目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改变以往单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积极引入以学生活动表现为主体的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化学学习档案的建立作为师生交流共进的直接依据。
篇4
一、了解学生基础,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对于我们职高类的学校,学生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了,特别是数理化这些科目,学生底子普遍较差。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我在学生刚入学不久就进行了一次化学摸底考试。这次考试试题囊括初中化学知识的几大模块的基础知识,满分100分,难度偏低,综合性不强,比中考难度小,题量大。考试结果显示:60分以上的10%;50―60分的20%;50―30分的30%;其余的低于30分。面对这样的成绩,如果你无视他们,直接进入高一化学,会有学生和你共鸣吗?或许会有,但那是极个别。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如1―20号元素符号,金属活泼型顺序表,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酸的通性,碱的通性,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等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要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复习初中知识的方法通常有:1.集中复习法。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若干课时(我们常采用9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双基”内容和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但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2.分散渗透复习法。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3.专题复习法。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初三的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溶液、酸碱盐、化学计算等专题。在专题复习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专题练习,这样既能有效地检验复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复习课要上出新意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课前进行练习。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了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会考到,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
三、高一新课中穿插初中化学的复习
高一化学一开始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时,有这样的一道计算题很是典型:2.3克的金属钠投入到97.7克的水中,最后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对于这一题要解决它首先得对溶液有个概念,由于我校的学生化学基础很差,他们大部分根本不知道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的区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所以在学到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自然地引入了初中溶液知识的复习。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就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积极引导,最后还有找学生上黑板板演、作业反馈,发现学习效果较好。
复习初中知识,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通过测试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物质的分类方法)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只有学好初中化学,才可能进一步学好高中化学。
参考文献
篇5
一、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1.复习的教学观念需改善
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中,每年初中化学中考的考点、考情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但由于现阶段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仍然将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因此,复都抱有较强的功利性,复习时也只是为了应付中考采取题海战术,学生只是单纯背诵、练习。这种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2.未对复习进行合理规划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会根据新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备课,提前做好教学计划,但对部分教师来说对于中考的复习却缺乏相应的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复习课教学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的教学资料,复习课教学方式不科学,复习课教学未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进行考量。加之,中考复习时间相对紧张,教师更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设计,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策略
1.紧抓《考试说明》
每一年公布的《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都会将本年度中考命题的范围与上一年的变动进行比较说明。因此,紧抓《考试说明》不但可以了解到考试命题重点,而且还可为复习指明方向,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对说明中的各个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各要点制订出复习策略。同时在复习时能让学生自行解决的,应当让其自行解决,教师则将重点放在知识规律与信息的挖掘上,进而探究可能的出题点及知识的可扩展点。此外,教师还应当处理好《考试说明》与教材的关系。无论怎么样教材依旧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源,且当前的中考命题不会出现“偏、难、怪”的题型,不出带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色彩的题型,更加强调:立足教材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中考考点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只有紧紧抓住教材,才能抓住中考考点,也才能避免中考复习的盲目性。
2.精心规划
由于初中化学的中考复习时间较为紧张,因此,教师应提升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效率。为了避免复习课目标的不清,首先,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上;其次,教师需指定一个操作性强、精细的复习计划,将复习的目标与主要内容都细化到每一节课上,以确保复习工作可达到预先计划稳步推进;最后,教师应该提前做好教学资料的整理、收集,选取与中考考点密切相关的知识清单,并完成各专题达标测评试题的编制,使其具备高质量。
3.注重答题训练
从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选择题和填空简答题仍占据重要的分值,分别为45分和33分,且选择题和填空简答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基本化学用语、物质的变化及规律、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等。针对选择题而言,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及化学学科特性,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学生来复习,并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针对填空简单题,在复习时除了对知识的巩固外,还要加强学生答题规范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会读题、审题、分析题,并可根据题目的问题进行科学、规范的解答。
4.加强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是中考考试中的必考点,且占据的分值为16分,考查的教材实验主要为燃烧的条件、电解水、二氧化碳的性质、金属的锈蚀、分子运动现象等。中考考点中的实验大多来自于教材或是略微改动后的,相对而言难度并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故而在复习时教师可利用实验教学作为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突破口,对教材中出现的探究实验进行重点讲解,针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可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其中原理,在实验后再选取典型的试题进行讲解,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在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中有许多有效的策略,但由于各省区考试大纲和教材的不同,要求教师根据当地考试说明及教学实际,研究化学中考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以把握好复习的要点。如此结合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篇6
一、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梳理基础理论知识
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首先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对化学基本知识进行梳理和掌握。一方面,在初中化学授课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积极思考。对于生活中发现的化学问题要进行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历史上的化学重大发现和进展多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的。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要在授课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基本知识进行梳理以便熟练地掌握,这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进行预习是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预先进行课本上化学知识的熟悉过程,有利于学生自己在学习时发现问题,做好上课的准备。教师讲解后要提醒学生做好复习工作,梳理知识脉络,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授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基础知识和老师将要上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和准备,让学生整理好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上课解决问题。比如,学生预习后的疑问主要有: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为什么铜加热后质量会增加?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条件和原因是什么等。然后通过上课解决自己的问题,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知识并进行梳理和掌握。
二、勇于探究,积极实验,实践验证基本原理
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行实验,用实践来验证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促进化学学科的学习。一方面,进行实验前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好实验设计,规划好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工具,为实验的进行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整个化学实验过程中,采取的实验设计步骤一般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化学的理论与实践。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教师的引导和书本上的步骤进行,做好实验安全工作。另一方面,实验要灵活变通,采用多种实验方法。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在进行实验前,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让学生参与制定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遵守实验时的规章制度。实验时让学生整理好天平、烧杯、酒精灯、白磷和硫酸铜溶液等实验器材与物品,让同学们进行两组实验,即白磷燃烧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质量变化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与课本结论进行对比看是否吻合,验证结论。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归纳总结完善体系
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还需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归纳总结完善化学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和进行过的实验,联系实际,进行类推,充分拓展理论视野,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其他类似问题。另外,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习要灵活多变,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化学学习会更加轻松、有趣和实用。例如,在做完“质量守恒定律”的白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后,可以举一反三,做一下拓展探究实验,比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进一步验证结论。另外,得出来的结论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问题中去,比如水和酒精混合,质量是否不变?高锰酸钾加热后质量变化如何……
综上所述,本文以“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从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梳理基础理论知识;勇于探究,积极实验,实践验证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归纳总结完善体系等几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优化初中化学课教学。
参考文献:
篇7
1.复习要紧扣中考考点
《中考考纲》规定了中考化学学科所考的范围和要求,是中考化学学科命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对中考化学总复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总复习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化学《中考考纲》,明确本年度中考化学考试的要求和去向,掌握中考所考的知识点,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开始复习时,教师应根据考纲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针对首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以考点为基础复习化学课本,将每个单元的内容归纳到包容它的大块里,形成复习的总体知识体系,再结合考点内容将其编排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并贯穿于复习全过程。不论试题的情景如何新颖,答题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来源于教材,不可能超出教材的知识水平编写一些偏题怪题。一定要根据《中考考纲》说明的要求通读教材,认真思考,尽量查找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上的漏洞。
2.复习题要精讲精练
有针对性地搜集和使用信息资料,可能会对提高中考复习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应该本着“广集信息,合理选题,选题求精,重在落实”的原则复习。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做完练习题不是简单了结,而是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基础知识,其本质特征是什么,都有哪些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教师要广开渠道,提炼有较强启发性、典型性的试题,供学生学习参考之用,切不可粗枝大叶、随意选择。滥讲百题,不如精讲一题,万不可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淹没在其中无法自拔,而要精选精练,限量用题。在讲题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确保学生能够认真消化精选试题,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节约宝贵时间,实现各学科的全面发展。
3.复习要关注热点
这里的热点主要指历届中考化学考试中经常进行测试的知识要点内容,包括物质怎样变化、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化学现象如何描述、常见化学现象、化学实验的简单操作、指示剂如何使用、化学用语的具体意义、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环境保护、混合物怎样分离和除杂、燃烧条件与灭火、金属锈蚀和保护、实验装置的正误、设置简单实验方案、怎样计算化学式、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方面,这些问题都是历年必考的热点。另外,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新走向,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通过一些精选的试题加以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对实验的复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必须重视实验复习,无论中考实验题目怎样变化,都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持。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构建实验基础知识的板块、框架和网络,注意对基本实验现象考查及经典实验的考查,尤其是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探究实验和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评价要成为实验复习训练的重点。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类型,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掌握其制备、检验、鉴别、除杂、推断、提纯等;归纳典型装置的多种用途,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的制备、成分的推断、组成的测定等。复习实验时应选取典型题目讲解,弄清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搜集类似题目进行分析研究,促使学生审清题意,看清答题的要求,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
5.发挥主体作用
再好的剧本也需要演员来演,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考复习的主人翁应当是九年级学生。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员”,这是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因此,教师切不可将自己放在中心位置,而把学生作为可以任意摆布的附庸,要引导学生按照化学《中考考纲》说明的要求复习,掌握考点、热点、难点知识,形成化学知识体系;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复习各章节前可设置一些阅读思考题,引导学生边复习边思考,留有足够的课堂活动空间,特别是针对复习难度较大、不易理解的典型试题,可以设计一些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解题能力,还要以学生反映的难点问题为基础,结合基础知识,开展能力训练。在复习过程中,穿插一些训练题,巩固重温前面所学知识,防止学前忘后。
总之,九年级化学教师要发挥高超的教学水平,有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复习中转变观念、更新传统复习方法,研究中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了解每年的中考命题趋势,把握好复习要点,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九年级化学复习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参考文献:
篇8
2.范例教学的模式.(1)认知阶段.范例作为个别事物,具有典型化的特征,教师精选的范例要突出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具有使知识直观化的特点.(2)分类阶段.在认知阶段的基础上,将范例进行归纳整理,将个别现象放在“类”和“属”的范围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推断出这一“类”知识的普遍特征.(3)总结阶段.对“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将对规律的认知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理解更加抽象的规律.例如,初中化学中将物质进行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包括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碱、盐.再对CO2、CO、H2O、SO2进行归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化学物质,便于学生学习.
3.如何有效应用范例.(1)重视范例的基础性.初中化学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基础性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等,在使用范例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必须重视范例的基础性,提供一些基础的、精选的、易掌握的范例,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智力能力.(2)在遵循范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范例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范例教学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针对范例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课程的组织规划,从而利用范例教学达到教学目的.(3)按照范例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要针对范例的基础性,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从而通过范例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二、应用范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视教学范例的选择.范例的选择关系到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重视范例的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能够让学生理解的内容,采取一些教学技巧,结合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酸和碱”时,教师可以钠为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教学,将钠颗粒放入到水中,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同时发出一些响声,这时教师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水呈现出粉红色.而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得到激发,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之后教师进行这些现象的解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篇9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化学的学习时间较短,在一年的时间里学习两册书,而且知识点比较多。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马上接近中考,学生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复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尤其是对于化学基础不平衡和心理素质差异的学生来说,复习更是难上加难。
复习是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整理、加工和巩固,它是一项系统化的学习工程。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指导,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成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初中化学复习指导的有效策略。
一、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学大纲》是我们总复习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在复习之前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哪些知识属于一般了解,哪些属于熟练掌握,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制订计划时要做到“六要”,即:时间安排要合理,内容安排要具体,方法措施要灵活,复习进度要适当,复习“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要突出,复习结果要有效。在复习前就做好周密计划,可以确保复习工作的落实。
二、.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础,这包括课本中的概念、现象、计算公式、化学语言等。再复习时,不能只满足会背诵,还要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后应达到:(1)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2)注意应用范围及条件;(3)掌握它们并熟练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总复习时总结要有“高浓度”。如金属与盐反应,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盐必须溶于水,其次金属要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这样才不会乱写化学方程式。
三、加强考点题型的分析
从以往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各地区的初中化学毕业试题都相对比较稳定的,重点比较明显。在进行模拟训练时,可对照模拟试卷,进行考点分析,部分题目让学生考前就成竹在胸。如在选择题中考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化合价的推断、化学式的意义等,填空中考化学用语、溶解度的知识、化学与生活等,在实验中考以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制取而设计的综合实验题目,在计算中考化学式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并融进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四、关注热点进行复习指导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学习和考试中,化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再加上,当今社会由于发展不当,出现了一系列的热点问题,例如:污染问题,水污染、环境污染、酸雨、臭氧层出现空洞、白色污染等等;开发新能源问题,包括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防毒、防火等安全教育、微量元素等等也都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将这些内容用在考试中,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实用性,同时也突破了长期以来化学考试的单调刻板模式,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大有裨益。因此,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当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联系。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辅导时,也应当把自己的关注重心投一份到社会热点事件上,为学生长远发展做准备。
五、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必须重视实验复习,无论中考实验题目怎样变化,都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持。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构建实验基础知识的板块、框架和网络,注意对基本实验现象考查及经典实验的考查,尤其是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探究实验和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评价要成为实验复习训练的重点。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类型,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掌握其制备、检验、鉴别、除杂、推断、提纯等;归纳典型装置的多种用途,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的制备、成分的推断、组成的测定等。复习实验时应选取典型题目讲解,弄清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搜集类似题目进行分析研究,促使学生审清题意,看清答题的要求,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
六、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少学生知道答题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其次,要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最后,要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总之,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要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道者,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样,通过系统复习,化学的学习一定会有所提高。
篇10
1.坚持以教材为核心,夯实基础
教材是初中化学复习课堂的核心所在。事实上,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升学压力,这就导致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式的练题,使学生就只会生搬硬套的根据已有的套路来学习、解题,更有甚者,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思想模式,这就很容易让学生缺乏对基础性知识层面的认识。因此,在初中化学复习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坚持围绕教材为核心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时,有效的掌握教材,并进行练习,是仔细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必经之路,这样有利于夯实化学知识的基础。而梳理整个初中化学课堂,全方位的进行归纳总结,是整个初中化学复习课堂的流程。
2.引导学生从几道典型的例题中串出相关知识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堂仅仅是让学生重复做题,大量做题,这样的化学课堂缺乏实用性。有效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堂应当能够将教师与学生从传统的、繁杂的课堂上解脱出来,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从几道经典的例题中串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有自己的解题方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从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有效的提取出隐藏在题目后面的概念以及基础知识,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当然,例题是具体的范例,几道经典的例题不能包含所有的知识点,例题很难全面的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知识点遗漏的现象也大有存在。因此,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当结合一些更能具有代表性、典型的例题,减少偏题出现的概率。与此同时,相同的例题也不应该重复使用,教师应当减少例题重复出现的概率,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练习过多、泛滥的情况,最终导致教师和学生发生恶性循环的景象。
3.多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来讲,课堂时间对于其他科目来讲相对较少,而复习时间就显得更加稀少。因此,如何利用这较短的时间来做有效的复习练习就需要教师设计出相对来说比较高质量的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一题多变的题目不仅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而且能够通过变形题目实现了其他化学知识的复习目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拓展。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设计出来的题目会显得更有层次性。就目前看来,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帮助学生练习如何区分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
在实际的初中化学课堂复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要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做到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情况当中去,则会达到加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的目的。因此,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了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将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材料讯息相结合所得出的具体问题,与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进行比较,探索出能够解决那些显得相对不太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随着半导体在初中化学试卷中的高频率出现,初中学生在进行化学复习时也应当认识到化学应用在人类社会的重大性。与此同时,分析历年来化学试卷中高频率出现的试题,可以看出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试题都带有程度不同的情景运用,而类型却都显得都不尽相同。分析历年来的化学试卷,不难看出化学试卷都会涉及到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近年来的全球变暖、水污染、酸雨、赤潮等问题都是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相结合的实际应用性,这是历年来试卷命题的一大亮点。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复习课堂上,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上好化学课对于开展初中化学复习课堂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堂上,教师不应当继承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而是要能够改革创新,要能够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改革后的理念相结合,这样教师就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更好的开展复习化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温卫峰.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3(08)
[2]李爱娇.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高爱玲,高秀玲.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关注点[J].山东教育.2014(07)
篇11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化学内容是非常多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学科内综合性强,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认识问题的视角、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让学生树立起学好化学的决心和信心,让学生进入高中后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稳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一、从认知上进行衔接
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类似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教的衔接”,学生“学的衔接”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初、高中化学课程设置的总体学习目的是一致的,但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回顾初三化学,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课本配有大量彩图,内容浅显直观,知识点较零散,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实验以定性分析为主。学生主要通过直观的化学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而高中化学课程具有时间紧、知识量大、课程进度快、深度和难度明显增大等特点,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根据误差分析的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层面来看,初中以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实际应用方向靠近,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1.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与认知结构
一切新知识的真正获得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所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教好学生。教师应弄清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这样才能自如地处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可采取课堂提问、观察入学成绩、调查问卷、与新生交谈、进行针对性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与认知结构,并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弥补学生忽视和薄弱的知识点。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分析能力的提高在不同阶段都是循序渐进的。新课程理念下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要求也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逐渐上升的。例如: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课时的内容,而应将其置于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总体教学目标中进行整体把握、合理设计教学,逐步培养思维、提升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逐步学会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2.把握最近发展区,比较分析初高中的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现在的课程降低了过高、过难和过烦琐的知识要求,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体系,正是由此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一的学习后,由于某些知识点上的缺漏,知识体系脱节,引起学习的困难。其实初中与高中的化学知识体系必然存在重大差别,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受限于初中的启蒙阶段,只能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必然是不系统也不完善的,而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高中学习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选择教学设计时能注重初高中化学学习时知识上的衔接。不可把发展性概念和知识讲死,要留有余地。例如化学学科思想-物质的分类思想,初中由于考试练习的常见性默认为:只要提到物质的分类,学生就联系到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其实在高中的课程中,这样的分类仅仅是从物质的元素组成这个角度来归类的,物质的分类可根据物质组成、状态、性能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注意控制化学原理讲授的深广度,注意初高中学习衔接中的阶段性,不可盲目提高,也不可含糊不清或忽略不提,例如初中常提到羊毛和棉花的鉴别时,学生可异口同声回答通过燃烧闻气味,但2017年的中考题目中遇到燃烧肉松和棉花时,哪样物质能发出烧焦羽毛味,很多学生一脸茫然,这正是由于初中的老师都认为,蛋白质的性质都是高中教学的内容,故无须多讲,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此考题涉及到肉松含蛋白质,而蛋白质纤维燃烧即可产生烧焦羽毛味的原理。只要知道这原理,这问题学生能迎韧而解。老师在教学中不能重视化学原理的讲授而是让学生记忆结论性的知识点,这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和素养是无益的。
二、从学习方法方面衔接
调查表明,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是非常简单和具有很强依赖性的,通常是“你讲我听”,“你写我抄”,“考前背、考后丢”。到高一以后,若仍沿用这老方法,那必然会使他们成为所谓的“差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保持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化学占中考各科总分的比例较低(总分550,化学仅占40分)。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三阶段对化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升入高一便觉得高中化学难学。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在注重兴趣和习惯培养的同时,要逐渐地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學习方法体系,将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在学习方式上,初高中的教学中,都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步形成比较、分类、归纳等学科思想。例如在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物物质复习时,有意识地运用分类思想,不仅可纵向归纳物质性质,而且可以横向对比易混淆物质的性质,通过多角度发散思维,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而这种充分体现分类思想的学习方法就要在初中教学中进行指导,初中新课结束后,复习课的第一节通常就是复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很多学生对于分类的概念常模糊不清,但即使你把概念重新解释一遍也还是收效甚微。这时可采用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对物质进行分类,实践过程中学生间有较大的差异,较好的部分同学可很快领会并画出分类图,有另一些无从下手,据此情况可以及时展示完成较好的学生成果图,并引领较慢的同学模仿并完成剩余的图示。最后再取几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请学生对比学习思考谁的知识点总结更全面,对比自己的图例,弄清各自是否有遗漏或疑惑混淆哪些概念知识。再比如复习含碳化合物时,也可围绕碳元素画出思维导图从而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对学习的内容能进行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能有序地储存作“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能将化学信息抽象归纳或逻辑地统摄成规律,运用符号思维或数学思维等方法创造性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的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知识容量大,物质间的关系复杂,反应条件众多繁杂,有很多同学连物质及其性质始终没能搞明白。如果忽视学科基本思想的构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如下问题:教师将过多的知识让学生去识记,忽略了对过程的分析与理解,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也对化学学习产生认识偏差,认为多重复多记忆就可以,以致知识水平浅薄,内容零乱,不能跳出题海战术,综合应用能力薄弱。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初中教师也应实现跟高中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在保证初中化学启蒙性、个性化特征前提下,适当运用研究方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悟及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从时间安排方面衔接
目前衔接的教学主要研究在于高一开学头一个月教师专门腾出时间进行知识衔接,或者在高一教学过程中上新课同时穿行,但是这样做存在多种的弊端:学生层次不同,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进度无法正常完成;或者衔接课走个过程,学生仍然不知所云,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才能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分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化学概念、原理,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这个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好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这个学习台阶。通过衔接教学使学生复习和强化那些对高中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为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
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中,要和学生交朋友,从学生那里去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接受的程度,对自己的教学和素质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要总体把握,找准问题和薄弱点,这些都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把自己理解和认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教师可经常在初高中的课堂上听课、评课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
作者:翁晓前等
参考文献:
篇12
1.教师方面
现阶段的化学课堂中,理论性传授多于实验操作的教育方式。教师的专业知识很全面,导致在备课过程中只是根据经验进行课程编排,缺少引用实际例子。化学本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科学学科,这种枯燥的讲课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理论知识不结合动手操作很难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后续课程很难掌握。一些教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展,在一些实验环节中自己动手进行演示,学生只是观看然后总结,并没有让大家都参与到实验中,导致学生课堂知识掌握不牢固,后续教学任务很难展开。
2.学生方面
进入初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很难找到学习方法。小学的学习方法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进行整理,很少有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刚刚踏入初中课堂,学生还继续沿用这种学习方式,缺少自主理解的能力。同时,开设的课程多,学习任务繁重,课余时间多数用在完成作业上,没有及时巩固知识。一些在家庭中就可以做的小实验也只记结果,并没有真正理解化学的意义,所学知识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对知识理解能力差,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这种学习习惯不但效率不高,学生自身压力也会增大,要花更多时间去理解结论。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重视情景教学设计
很多化学实验都可以通过生活中使用到的物品作为试剂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加入动手操作的环节。尽量选取日常使用的实际开展实验,使学生明白生活是离不开化学的,根据操作的不同阶段进行讲解,同时将结论引出。比如在学习pH值时,可以在小量杯内分别倒入普通的矿泉水和弱碱水,选取干净的试纸,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的试液,滴在试纸的一端,颜色变化后将试纸与比色卡上的颜色进行对比,找到最相近的颜色后让学生判断是酸性还是碱性,并且读出数值。通过这个小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酸碱度强弱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组织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将使用的试剂和器具整理下来,并记录生成的反应。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可帮助班级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知识掌握更牢固。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是初级中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特点除了与其他科目相关的理论教学相似外,还存在教师演示或学生实践的实验操作,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在方法上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等,在练习的环节上加强重视,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也会促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多样化,使初中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加热爱化学,点燃对化学学习的激情。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组思考问题:二氧化碳在通入水中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用什么方法能够检验出来,当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是什么样的,怎样利用二氧化碳制成一个简易的灭火器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在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实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一组配置饱和溶液,另外一组配置不饱和溶液,然后将两个小组的溶液进行对比,在操作步骤和原材料的使用量上,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教师,然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评价。在教师评价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给学生以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篇13
二、板书整合结合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的板书相比其他学科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整合板书,仅需在黑板上书写出知识关键词,引导学生自行想象构建知识网络图,进而易于教学的开展。这样不仅可缩短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与教师间的课堂讨论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并对其进行纠正。通过将板书整合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不但能够保证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够切实地落实教学内容的重点。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仅需在黑板上书写“燃烧”、“能量”等关键词,再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适当地予以纠正,从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学习中心结合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学生未对讨论重点进行记录与整理,因此使得合作学习的成效较低,且学生易偏离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合作讨论后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防出现偏题现象。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设置具探究性的化学问题,同时发挥自我指导作用,为学生择取学习价值较高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记录讨论重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首要主题为探究问题,再着重知识细节的讨论,合理结合次主题,最终得出思维导图初稿。结束讨论后,各小组共同交流讨论结果,将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与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溶液的形成》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先拟定“溶液都是由水转化而来吗”这类提问,便于学生课中讨论,再借助思维导图将溶液的形成设定为主题,水为次主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再逐步修改、补充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