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讲述法、比较发现法、探究与体验法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课型:新课
课时:2(以化合价为主线探究硫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新课的准备:
1、硫元素的主要的化合价有哪些?有哪些代表物质?
2、硫的单质有哪些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氢气反应、与氧气反应)
3、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与用途,它给人娄带来哪些危害?
新课进行:
第二节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mp:-10℃),易溶于水(S=40),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实验
二氧化硫水溶液呈红色——溶液呈酸性:SO2+H2OH2SO3
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简介亚硫酸(H2SO3)。
②二氧化硫氧化性与还原性
分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4,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表现氧化与还原两重性。
2SO2+O22SO3:还原性;(可逆反应)
SO2+Br2+2H2O=H2SO4+2HBr(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Cl2+2H2O=H2SO4+2HCl
思考: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它们按1:1比例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褪色吗?
SO2+2H2S=3S+2H2O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分析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
简介三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固体,mp、bp都比较低;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放热SO3+H2O=H2SO4,(强调工业上制取硫酸的原理:SSO2SO3H2SO4)
③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实验6-2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加热。
现象:品红褪色,加热又呈现红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强调:二氧化硫漂白具有不稳定性、选择性,二氧化硫也具有杀菌、防腐之功效。
举例: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
比较:与氯气、过氧化钠漂白有何异同?
新课的延伸:
①写出硫化钠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再总结一类反应的规律,共五个方面。
②离子共存判断:Cl-+ClO3-和Cl-+ClO3-+H+;S2-+SO32-和S2-+SO32-+H+。
教学小结:
篇2
传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纯知识的教学,以元素周期表为支撑,依次学习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新课程《化学1》的元素化合物内容、组织体系发生了变化,没有元素周期表的支撑,要求在半个多学期的时间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情境化,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究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提高学习效率。
一、唤起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在学习与环境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时,可以通过CAI课件或者其他一些相关的手段播放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内容以及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从心灵上感到震撼,唤起要保护好环境的责任感。然后告诉同学们,要想了解这些物质为什么会给我们所住的环境带来这么大的污染,首先要了解这些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是怎样污染环境的,之后才知道如何避免让这些物质污染环境,进而引导学生如果要彻底避免环境污染,就必须要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它们所有的性质,研究出新产品,代替那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这样,从责任感方面来一步步地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比如,在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设计这样的过程来教学:
(一)教学目的
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CAI课件先播放相关的内容,正常的自然风景和农田里庄稼、森林、钢铁等被腐蚀后情景,1948年女神雕塑和1998年女神雕塑图片的巨大区别,让学生从心灵上产生一种震撼。然后提出问题情境,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且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到酸雨是根本原因,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主要由二氧化硫的排放引起。
2. 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分组实验。
(1)观察二氧化硫。
(2)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加热溶液,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4)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0.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5)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总结出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亚硫酸;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等。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次氯酸的区别及其根本原理。
3. 总结与反思。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便于课后的记忆和理解。另外,对二氧化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降低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思考,除了二氧化硫,是否还有其他物质造成酸雨?
案例中,对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平铺直叙地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而是从开始就导入环境污染及其带来的后果,唤起学生要保护好环境的责任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完成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任务。
二、利用知识间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结构网络的教学策略
元素化合物知识多而杂,不易记忆,在讲完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应有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使之形成网络。例如,在讲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构、性质、制法、存在和用途时,应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制法存在和用途为主线来讲。教学时,应充分体现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这是因为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结构,决定着物质的制法、存在和用途。以结构性质制法存在和用途为主线,这不仅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本质决定现象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讲解氯气的用途时,可以通过设计这样的过程来教学:
(一)教学目的
了解氯气的用途。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我们都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所以氯气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那么根据它的性质,氯气到底有哪些用途呢?
2. 过程。通过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氯泄漏液的重大事故所造成的严重的后果,及其周边的植物的不正常现象的一组图片,提出让学生作为事故的处理者来处理,并究其原因,得到:
(1)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如何去防护。
(2)氯气的最重要的一个性质就是氧化性,所以氯气的一个用途是被用来作漂白剂。
篇3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11
所谓“绿色”[1],是指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化学实验绿色化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为核心和基本原则,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的方法。实现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首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的绿色实验意识。而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需要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化学教师的责任尤其重要,既要懂得绿色化学原理,掌握教育方法,又要身体力行,为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探索路径。同时传统的化学课堂仍然是以化学知识单方向传授为主,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更缺乏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联系。所以笔者尝试在二氧化硫性质和用途的课堂中尽量引入一些其他学科的元素,让化学课堂更加丰富起来,不仅要把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让学生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认知社会的手段和途径。
一、教材分析
“SO2的性质和用途”是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 1 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中的教学内容。首先,本节教学内容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因此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主线应该立足于S(H2S)SO2SO3 H2SO4这一氧化还原知识主线上。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硫的性质,本节课之后将要学氧化硫的污染,所以关于二氧化硫的教学重点是在二氧化硫的污染和防治有关的性质上,为以后探讨二氧化硫的污染和防治做好铺垫。其次,为了辩证地看待二氧化硫的利与弊,教材中介绍了二氧化硫制取硫酸的原理以及用作漂白剂和消毒杀菌剂。其中,SO2的漂白机理未作深入介绍,教师有必要将二氧化硫的漂白特点与其他的一些漂白剂作简要对比。第三,本节内容首次介绍了可逆反应的概念以及两个典型例子(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正确理解概念,为今后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以及硫酸工业等奠定基础。
二、课堂实录
1. 给化学课堂引入多一些“文学味”
有创新的课堂引入,不仅能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二氧化硫新授课教学中,引入课题常采用有关酸雨的视频及图片,让学生首先就直观的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危害。笔者认为这种引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人为地给二氧化硫贴上有害的标签,让学生只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危害,缺少q证看待事物的思想。所以本文突破传统的课堂引入模式,将二氧化硫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自述心中的委屈和不平,以一首打油诗的形式引入,给化学课堂添加少许的文学味。具体操作如下:
引入:
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老师给起个头,致人类,预备起……
致人类
酸雨汹汹来势猛,无限委屈在心中;
怨天怨地怨酸雨,不如反省人自己;
烧煤燃油不脱硫,尔等不知天上愁;
礼尚往来伤不起,这雨酸得有道理;
古往今来多少难,而今由你来评判。
师:好,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主人公”是谁吗?
生:二氧化硫。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他就是二氧化硫。本节课我们就探究二氧化硫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氧化硫
2. 给化学课堂设计多些“逻辑味”
本节教学中,以物质的通性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自主阅读、演示实验、小组交流、分组实验等多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预测二氧化硫化学性质、设计实验验证方案,用于引导学生构建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和漂白性,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学生主动参与和交流互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会客观地分析事物的两面性。具体设计如下:
3. 给化学课堂实验多些“绿色味”、“生活味”
绿色化学实验,也是新课程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在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学,引导学生往绿色化学实验方面努力,让他们从化学启蒙教育的初始阶段就受到良好的绿色行为的熏陶。因此,中学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关键之所在,必须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整个过程中。中学化学实验,直接反映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本节课探究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环节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采用了日常生活中装蓝莓和糕点的盒子,按封闭式、接近微型化、绿色化的标准,自制实验反应装置(图1),使二氧化硫的逸出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废物利用,实现小型实验的家庭化和生活化。具体操作如下:
通过自制的实验装置,学生快速地完成了实验内容及相关实验现象观察,既提高了实验效率,又让学生体验了利用生活中一些简单易得器材,能在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完成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相关实验。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继续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及生活经验,能否再设计其他的实验装置来完成该实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通过该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绿色化学实验的设计理念,真正地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整个过程中。
4. 给化学课堂多些“哲学味”
众所周知,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植物、纺织品、建筑材料、历史古迹等都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还能造成酸雨现象,使环境酸化,破坏生态环境。老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展示,让同学们直观的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危害。但二氧化硫就没有好的一面吗?老师通过设问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了二氧化硫对人类的贡献,让同学们利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所以在本节课最后阶段,笔者通过一场辩论赛的形式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利和弊,让学生学会辩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制意识,逐步树立合理应用化学物质的科学观。具体操作如下: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之一,同时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植物、纺织品、建筑材料、历史古迹等都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还能造成酸雨现象,使环境酸化,破坏生态环境。(通过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展示)
过渡:在哲学中,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要用一分为二的思想来看待世间万物,难道二氧化硫就没有好的一面吗?集中展示图片二氧化硫对人类好的一面。
师:下面我们就以“二氧化硫的功与过 ”为题,来一场双方辩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老师提供的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相关事实加以佐证。
生:学生激烈讨论,勇于发言,并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及现象为论据,让自己对二氧化硫的观点站得住脚,锻炼自己从辩证的角度认识问题。
三、课后反思
1. 精心创设引入求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以全球瞩目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采用文学味较浓的第三人称手法,以诗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亲切的是化学课堂中竟然有语文的身影,同r渴望求知二氧化硫究竟有怎样的委屈。引入富有新意而不失化学的灵魂,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2. 化学实验装置设计接近生活化、绿色化
秉着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尽量选择生活中一些易得的用品,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实验装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充分体会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然而,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1)有一定数量的有毒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如氯气的性质和制备实验,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硫酸、硝酸的性质实验,有机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这些实验对老师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2)目前学生数增多,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药品用量、化学仪器及实验后的废液、废气大量增加,所造成污染也愈加严重。另外,中学化学实验所用药品种类繁多,试剂变化多,排放的污染物成分相当复杂,而且浓度高,累积的污染严重。实现绿色化学实验,无害化处理实验的废弃物,争取达到零排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因此,必须用绿色实验观点,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改革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
3. 给化学课堂添加一些“催化剂”
篇4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29
高一衔接期是指学生进入高一后逐步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期,一般认为是高一开始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后。笔者在了解高一衔接期学生化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之上,开展衔接期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在缩短学生高中学习的适应期,减少化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等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教学目标
了解SO2物理性质和用途;探究SO2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培养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二、教学方案设计
1. 高一衔接期教学方案设计原则
高一衔接期教学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激趣性,即通过多渠道激发、维持、增进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2)主体性,即以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依据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实施过程强化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3)发展性,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终点)和学生起点能力(教学起点)之间的相对关系。(4)探究性,即落实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适宜的学习平台,教学中问题设置要体现探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
2. 教学起点分析和教学设计主题
本节课相关的学习起点:(1)认知起点:初中阶段已学过二氧化碳与水、碱溶液等性质,知道正常雨水的pH,对酸雨的成因、危害等有所了解;化学1专题1的学习建立了酸性氧化物的概念。(2)技能起点:能够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一定的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和现象表述能力,但容易忽视对细节的观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现象的分析能力不足。(3)态度起点:实验观察和操作兴趣较浓厚,有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分析的愿望。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四大主题。
三、教学组织过程
1.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
2. 新课引入
[投影图片]展示雕像、森林、水体受酸雨毁坏的图片,硫磺燃烧法熏银耳的图片,食品中二氧化硫超标的报道,直接引入本课题。
[教师引导]二氧化硫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大气严重的污染物,如何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或检验食品中是否使用二氧化硫漂白,捍卫自身利益,保护自身健康?如何合理利用二氧化硫?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3. 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过程
(1)二氧化硫的分子组成和物理性质
[情景创设]用蜂窝煤取暖,室内经常能闻到刺鼻气味;展示一瓶软塑料瓶盛装的二氧化硫气体,向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有毒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取上述1-2mL塑料瓶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1-2滴石蕊试液。
[教师提问]SO2溶于水过程仅仅只发生了物理变化吗?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该如何书写?
.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在遇到硫化氢等强还原剂时,也会体现一定的氧化性。
[教师提问]二氧化硫除了上述化学性质外还具有哪些化学特性?
[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小团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加热试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归纳]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漂白效果不持久。
[联系生活]二氧化硫熏蒸银耳、馒头等食品的危害;二氧化硫用做纸张漂白等。
[教师点拨]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品红化合形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分解又生成品红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只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氯水也具有漂白性,我们从原理、本质、效果和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
[学生思考讨论]比较氯水和二氧化硫漂白性。
(3)硫酸型酸雨
[指导学生阅读]请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②酸雨有什么危害?
③如何防止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学生交流]结合课前调查,对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进行交流。
[观看录像]酸雨的危害和防止措施
[教师点拨]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主要通过两种不同渠道,最终都形成硫酸;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等多方面构成危害,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大家谈到的防治方法都很好,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治理酸雨,保护环境!
4. 课堂小结(含板书)
[教师点津]①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还原性和漂白性;运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特点来理解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办法。
②学习方法指导:多角度多视角来认识、研究物质。
5. 作业设计
你能用哪些方法区分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是CO2和SO2?
四、教学方案的反思
1. 关于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所谓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准备水平。对于高一衔接期的课堂教学设计来说,要格外关注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如果说教学目标是目的地,那么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就是教学的出发点。了解高一衔接期学生化学学习起点能力,就是要科学确定教学的出发点,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实际上,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之前,要对化学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予以全面分析,既要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一般特征,也要对不同学生个体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把握。
2.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兴趣作为化学学习内在动力系统中的发动系统的重要因素,对高一衔接期的学生化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性地探讨和实施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方法。然而,如果离开了对化学学习需要的充分重视去谈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显然是徒劳的。高一衔接期的学习兴趣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不断维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进入化学学习动力维持和定型系统,使学生的化学学习顺利进行。比如,本课开始以酸雨危害的相关图片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酸雨的关系,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中引入微型实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作业设计中安排了难度较易、操作性强的开放型问题,以期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强化。
3. 探究实验的设计改进
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原课本上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的实验成功率低,即使在不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条件下,也会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不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硫还原性的理解和把握。为了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条件体现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学生通过对溴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的反应前后溶液pH的变化来发现两者间的反应原理,更能吸引学生。
由于该课所涉及到的多种物质具有毒性和挥发性,我们进一步将微型实验置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使学生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理念。
4. 教学设计主题
本课以“从生活走进化学用理论引导分析用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为教学设计主体,目的在于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即强化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加工、提升后,再用于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对教学设计主题的贯彻,即能提高整节课的流畅性,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衔接期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5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以“空气质量日报”“食品安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与学生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前面对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对二氧化硫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3)学生对做实验比较感兴趣,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②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②借助于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内容,创设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情景,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的区别。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
1.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南昌市当日空气质量日报,查查二氧化硫的指数。
2.通过记者在福建、桂林和北京的一些市场发现,一些看起来非常白而又鲜亮诱人的银耳竟是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硫黄”熏蒸而成。
二氧化硫是食物的“化妆品”,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有刺激性气味,超量食用会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伤,并有致癌作用。
获取信息:从以上可获得二氧化硫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一、二氧化硫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呈现资料:易液化(bp:-10℃),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探究一:展示用废弃的小矿泉水瓶收集的二氧化硫气体(瓶口朝上),向矿泉水瓶中加入五分之一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问题:矿泉水瓶为什么扁了?
分析原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瓶中二氧化硫溶于加入的水中瓶中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矿泉水瓶被大气压压扁了。
结论: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问题: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二:取2ml二氧化硫水溶液于试管中,先测定pH值再滴加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现象:二氧化硫水溶液pH值小于7。石蕊试液变红。
结论:二氧化硫水溶液显酸性。
问题: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讨论导出: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H2SO3 HSO3-+H+
教师讲解: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由于亚硫酸的电离,并写好电离方程式说明二氧化硫是中强酸,亚硫酸不稳定同时分解出二氧化硫和水。让学生对可逆反应的概念理解好。并要联系到酸雨的酸性变强的原因做解释:被氧气氧化成硫酸(2SO2+2H2O+O2=2H2SO4)。
问题:像二氧化硫这样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的氧化物我们称它什么氧化物?
结论:2.酸性氧化物
实验探究三:向试管中加入2mL的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现象并分析。
讨论导出: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性。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又变红,说明其漂白不稳定、可逆。
3.漂白性
回忆思考:我们还学过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
交流讨论:有氯水中的次氯酸,Na2O2、H2O2、O3、活性炭等。
演示实验:在两份氯水中分别滴入品红和石蕊,再加热溶液。
篇6
教师的教学中,备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工作的实施至关重要。上课提问设计和方法,直接关乎学生是否能够吸收知识。现在以《二氧化硫性质与应用》的章节为例,设计课堂提问的步骤,从而对问题进行优化。
1.提问设计
这一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了解,所以在备课之时,就需要做提问设计。首先是根据学生对生活中二氧化硫的认识入手,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危害阐述,从而引导学生有了解二氧化硫的兴趣,再将问题逐渐渗透、深入,同时,提问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来合理开展。
(1)举例阐述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
(2)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
(3)认识到二氧化硫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危害;
(4)二氧化硫如何应用。
通过这样的问题构架,对教学目标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
解。对本章知识有了初步掌握,在此基础上,对提问设计的环节进行优化。
2.提问优化
在课堂中的提问也是一种艺术,由于备课之时已经对课堂提问规划完成,即便渗透艺术性,也无神秘之感。在有了目标的基础上,问题要突出实用性、引导性。
(1)利用学生想表现的心理,问:你有什么看法?
(2)基于学生好奇的心理,问:二氧化硫为什么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利用以上问题,将本章内容重点引出,认识二氧化硫有怎样的危害,对于二氧化硫的性质该如何去了解。
二、实际应用提问
高中生已经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对某些事物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课堂提问环节一定要经得起学生去质疑。
1.问题情境
提问有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可先将一副20世纪80年代的街头图片展示出来,小贩将粉末倒进笼屉,过会儿馒头就变得雪白。问:粉末是什么?小贩的意图是什么?
2.问题应用
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会自我思考。这时,教师可对二氧化硫的知识进行讲解。在提示之后,再让学生逐步回答问题,课堂知识才能加深记忆。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关键,以高中化学为背景,提问设计到优化,结合教学现状,将问题潜移默化之间被学生所吸收,教学成果就能显著提升。
篇7
(一)新课程实施中应处理好“知识与技能”与“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如果不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因此,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如果把“三维目标”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知识与技能”相当于树叶,“过程与方法”相当于树干,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当于树根。然而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二、“三维目标”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一课的导课环节中,教师截取了一段空气质量日报的视频,启发学生思考:当看到二氧化硫为首要污染物时,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思维非常活跃,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问题,主要有:①SO2是从哪里来的?②SO2有什么性质?③为什么把SO2作为首要污染物的一项指标?④如何防止SO2污染?
在“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事先收集在试管中的SO2,并小心闻闻气味,然后倒扣在水槽中,观察SO2的溶解性,让学生对SO2先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初步的认识。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完善SO2的物理性质。
在“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S的化合价,推测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②根据SO2是非金属氧化物的特点,推测SO2可能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可能有什么性质?
③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④你知道SO2还有其它性质吗?
问题提出后,老师给了学生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由学生总结出SO2的化学性质,即氧化性、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后,再由老师引导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日常生活,有些学生知道SO2还具有漂白性。学生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性质并进一步通过实验了解了它的漂白特点——不稳定性。学生知道SO2具有漂白性之后,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实验中SO2使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退去,是酸碱中和的结果还是SO2漂白性造成的?”老师因势利导继续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得出“SO2漂白具有选择性”这一特点,它不能漂白指示剂。最后回到引课的几个问题中来,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三维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全面的落实。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了解并掌握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通过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方法(猜想—实验—结论)和问题意识。通过二氧化硫以及其它化工生产和化学物质对社会发展利与弊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
篇8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quot;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C60分子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
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探究活动
氨分子扩散实验
实验准备:浓氨水、酚酞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1大3小)
方案一:取少量的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二:如图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篇9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11
现代化学教学中,传授者对于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多以知识的讲授,性质的累加等形式来组织课堂的教学,而也有不少的教育者通过设计教学主线来讲述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这类知识通常都是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表现,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一般不存在困难,但由于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种类较多,内容相对零散庞杂,往往导致学生记忆困难,而围绕着一条主线来开展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
针对上述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者,可以合理的设计教学主线,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来谈谈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设计教学主线的三种方法:
一、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生活的联系出发设计教学主线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而性质决定用途,在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将所学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生活中的事物、新闻事件等相联系,以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活的联系与应用出发,构建教学主线,则能让课堂教学条理清晰,内容紧凑。
以高一必修1第三章“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二氧化硫”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可由“硫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及其酸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出发,将二氧化硫的知识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联系起来:开幕式上烟花绽放(烟花中含有硫磺)引出硫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的检测中包含对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引出二氧化硫能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呈酸性,并由此进入酸雨的学习;由亚运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要求检测一次性筷子中二氧化硫是否超标,引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以上的教学设计,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广州亚运会来作为主线,将所学的内容贯穿于其中,使得整个教学的过程生活化,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从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与应用出发设计教学主线,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与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好化学的意识。
二、以化学史出发设计教学主线
每一个元素,每一个化合物的发现都有着一段历史故事,在元素化合物内容的学习中,合理利用化学史将所学知识串成线,将化学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也是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设计教学主线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东北师范大学的葛秋实等[1],在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气”的教学设计中,以氯气的发现过程为主线,巧妙的将氯气的发现史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氯气的研究之路:发现之旅第一站1774年舍利发现氯气的物理性质;发现之旅第二站1785年贝托莱证实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探究氯气与单质反应的化学性质;发现之旅第三站台耐特用氯气制得漂白粉――探究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性质;发现之旅第四站吕萨克与真理失之交臂;发现之旅第五站戴维证明这种气体是单质并命名为氯气――小结。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的过程不再纯粹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让学生置身于化学物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追踪氯气发现之旅的足迹,与科学家对话,一同探究氯气的性质,揭开了氯气神秘的面纱。显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趣味性与探究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化学史为教学主线,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科学探究之路,不仅能再现知识的动态演变过程,而且可以揭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领悟科学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1]
三、以设疑解疑出发设计教学主线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特质,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这种本能的学习冲动,为学生提供直接反馈和亲身体验的机会。[2]以设疑解疑出发设计主线,是指将教学的过程以某种载体(如揭秘某个案件,揭晓某个谜语等)串成线索,让学习的知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与情境导入不同之处在于用作教学主线的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而不仅仅作为情境导学的过程。同时主线里应包含着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理解掌握,以及对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例如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第三课时“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室制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由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出发,设计一道谜语:父为碱,母为盐,性随父,自出娘胎白如雪,进入社会千万变,倘若制得法,可留清白在人间,(打一化学物质),谜底是“氢氧化亚铁”。在课堂中,教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解析谜语,学习氢氧化亚铁实验室制备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谜底揭晓的过程。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充分满足了学生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索的好奇心,可以牢牢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设疑解疑出发创设教学主线,还集中表现在将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某个案件的揭秘过程。以乙酸的酯化反应为例,教师在教学导入中提出为何“百年陈酒十里香”的疑问,然后与学生一同展开揭秘行动----寻找陈酒散发香味的功臣。通过学习酿酒的过程,指引学生提出并验证猜想,最后解决问题。揭秘的过程便是学习酯化反应的过程,以揭秘行动为载体,便让课堂既充满趣味性又不乏探究性。
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3]一堂没有设计教学主线的课往往导致知识散乱零碎,难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地集中于课堂上。因此,教师应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设计的方法,巧妙设计教学主线,运筹帷幄,设计出有个人特色与风格的课堂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教学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学案导学是凭借教师编写的学习方案,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其基本模式可分五步,即:设计学案,引学激欲;借助学案,尝试自学;揭示问题,合作解决;总结突破,探讨规律;分层练习,差异发展。
一、学案导学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意义
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即备教材和备学生,是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特点。学案导学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强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所有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学案导学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基于学案导学的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展示洛阳龙门石窟遭受酸雨侵袭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洛阳龙门石窟变成现在模样的原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可以加速对古建筑物的损害?第二,单质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
【自主预习,初探新知】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得出结论:龙门石窟成为现在模样,是由于酸雨的长期腐蚀,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汽车尾气排放、燃烧含硫的矿物质等都会加速对古建筑物的损害。硫是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的黄色晶体。其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以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石中,二是以化合态的硫化物、硫酸盐形式存在。硫既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也可以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教师点拨,再提疑问】点拨: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是因为硫元素常见的价态有-2、0、+4、+6,处于0价的硫单质化合价不仅可以升高被氧化,还可以降低被还原,由此还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设问: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那么硫酸在大气中是怎么形成并腐蚀建筑物的呢?汽车尾气排放、含硫矿物的燃烧与酸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学生探究,提出假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合作探究得知:汽车尾气排放及含硫矿物燃烧都可以产生一定量的SO2。空气中含有一定的H2O、O2、SO2,从酸雨的主要成分出发,学生对酸雨的形成有以下假设。假设一:SO2可以与H2O发生反应。假设二:SO2可以与O2发生反应。假设三:SO2可以与O2、H2O共同作用。
【实验验证,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装置图安装好实验仪器(图略),然后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进行实验,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对现象尝试进行解释。
【层次指导,完成小结】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对应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的考核。
【启发探究,抽样检查】教师问:第一,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为何先褪色?当再进行加热时为何又恢复红色?第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学生1: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它与碱性的品红溶液发生可逆反应;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学生2: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是被二氧化硫漂白,加热后又变红,说明生成的物质不稳定;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教师评价,得出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应,但它与品红溶液发生的反应并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品红溶液由红色到无色、再到红色的过程,不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后者进行了加热操作。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它与某种有色物质结合可以生成新的无色物质,但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后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所以,在此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应该是过量的,以充分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经过以上实验,可以对SO2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
【解决疑点,总结归纳】酸雨的形成是SO2、H2O、O2共同作用的结果;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升华课题,结束实验】保护环境迫在眉睫,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勇敢挑起保护环境的重担,为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而努力。
三、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案导学应用于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11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危害了人体的舒适、键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状况,可将大气污染分为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
(2)根据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的组成,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类。 四、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地形及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①煤烟型污染是污染的普遍问题,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②汽车尾气污染明显增加,并逐渐上升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③酸雨分布区域性、季节性明显,污染物成分特点突出,多以硫酸酸雨为主;
篇12
目的:巩固PH测定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方式:在课前教师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雨水,将项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讨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经过师生共同的分析,最后确定本项目。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确定如何正确测定雨水的PH值,在项目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探究雨水的酸碱性。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在全班进行评价和总结。
点评:此项目任务简单,目的明确,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使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也产生成就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子项目一:雨水呈酸性的原因
目的:掌握硫酸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
方式: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分以及如何确定该成分。课上项目活动开展之前教师给出适当的指导,如硫酸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要领,使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和教师的指导,以小组为单位顺利展开主动探究酸雨的成分的项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进行点评项目开展情况后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全班评价和总结。
点评:此项目通过学生自己的预习和查阅以及教师的指导,学生都能顺利进行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掌握了检验硫酸的方法和技能,在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子项目二:酸雨形成途径之一
目的:掌握硫的不同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反应。
方式:学生有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基础,通过课前学生的预习和查阅,小组内的学生分工写出硫转化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转化硫酸的不同反应,通过小组内的协作掌握了硫的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最后项目巩固、成果展示并评价总结。
点评: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工,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对硫的不同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反应,培养学生养成协作的能力,让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子项目三: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现象是什么?加热后又出现什么情况
目的:此项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漂白原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方式:学生在自己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后,教师将知识拓宽从而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硫的其他性质,如氧化性和还原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最后项目巩固、成果展示并评价总结。
点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比较容易成功,可以通过该项目切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激情,最后达成目标。
子项目四:浓硫酸缓缓加到蔗糖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后现象是什么
目的:让学生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特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等能力的提高,增强安全意识。
方式:此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先将一些重点的知识点进行提醒和点拨,然后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最后项目巩固、成果展示并评价总结。
点评:该项目实为黑面包实验,操作简单,但包含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密度大于水且溶于水会放热等物理性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包含了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重要的化学性质。另外该项目趣味性比较强,易于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兴趣。
子项目五:酸雨形成途径之二
目的:掌握氮气转化成硝酸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式:通过课前学生的预习和查阅,教师给出适当的指导,小组内的学生分工写出氮气转化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转化硝酸的不同反应,通过小组内的协作和交流,学生掌握了氮的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然后进行成果展示并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项目巩固和总结。
点评: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工,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对氮的不同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反应,让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养成协作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为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以上所有的项目涵盖了教材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在这些项目活动的探究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这些关键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能系统地把握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递变规律。这样一来使学生由对单个知识的认知上升到对氧族和氮族元素性质整体规律的认知。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太过强求唯一的答案及最终结果,鼓励学生去尝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篇13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承上启下,温故知新;
(3)提供思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顺畅的思维活动;
(4)提供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5)提供剖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分解难点,为学生铺设台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步步深入;
(6)提供解决问题的范例,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导”的顺畅,学生后面的学才顺畅。导学案的编写要根据课堂实施内容和环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下面我们以《氮和硫的氧化物》的教学为例,阐述导学案的编写:
一、课前准备
课前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分小组调查,展示收集到的信息、图片等资料。
设计思路: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激起学生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二、学习目标及重点
1.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预备知识
归纳酸性氧化物通性,填写下列有关CO2的性质:
(1)指示剂变色:遇紫色石蕊试液
(2)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现象, ;
反应方程式: ;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Na2O反应;
(4)与水的反应 ;
(5)与某些盐反应:与Na2CO3溶液的反应;
设计思路:温故知新,便于以二氧化碳这种酸性氧化物为载体,回顾酸性氧化物性质,为后面SO2性质对比及二者区别做铺垫。
三、根据所给试剂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讨SO2化学性质的实验
1.试剂如下
Na2SO3固体、稀硫酸、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溴水、澄清石灰水、酚酞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仪器自选、自组)
2.所设计的实验及现象记录
■
设计思路: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加强课堂参与度,培养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实验探究整合,小组讨论
1.小组讨论
(1)CO2与SO2性质异同?
(2)上述实验中哪些有颜色变化?分别体现了SO2的哪种性质?CO2是否具备这些性质?试总结出区别CO2与SO2的化学方法。
(3)上述哪个实验证明SO2有漂白性?SO2的漂白性与HClO的漂白性有何区别?
2.小组结论展示
设计思路:利用讨论题(1)突出SO2性质重点,漂白性和还原性;利用讨论题(2)突破教学难点,SO2与多种物质有颜色变化,通过对比讨论明确SO2与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所表现的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溴水及高锰酸钾表现的则为还原性,而与品红溶液表现的是还原性。
五、技能提升
试参照化合价信息及CO2与Na2O2的反应,结合SO2性质特点,探讨CO2与Na2O2的反应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思路:这是SO2还原性的一个延伸,强化本节重点知识,提升应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六、课堂反思
1.归纳本节课重点
(1)CO2和SO2的鉴别从SO2的_______性质和_________性质入手。
(2)学习了SO2的性质之后,使石灰水变混住的气体_____(填“是”“不是”)一定为CO2,还需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来验证。
(3)写出本节课所学主要反应方程式。
2.设计思路
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回扣主题。
七、课堂检测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X气体有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