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化学实验室实习自我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实验室实习自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学实验室实习自我

篇1

[3]Kevin, Kelly."What is the Quantified Self?"[EB/OL]. .

篇2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反思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材进行对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性的增强和故事性的缺乏,相对来说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是复杂的、枯燥的。所以,在讲述历史知识的时候,如果可以和时事相联系,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将历史知识和现实相联系。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可以从今天的事件中看到历史的影子。比如,在涉及香港问题时,我们可以把它与1842年的《》、1860年的《》及后来的瓜分狂潮联系起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还可以把日本侵略台湾、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今天的结合起来。总之,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在讲授中日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和第二次相关的知识,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整体的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引入当今时代的一些战争做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爆发是交战双方国际、国内环境共同造成的。

2 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历史学科在中考中不是考试科目,许多学校没有正式进行历史教学,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开历史课,一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比较差。高中历史课堂如果单纯由老师讲授,学生走马观花,印象淡淡。而如果在有限的45分钟内,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看书寻求解答),归纳重点知识。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仅起引导和点拨总结的作用,这样就会大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大大好于教师单纯的传授和讲解。

当然,这一方法也并不是适合于所有课程和所有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等,会出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的不等。而且,有的课程中,知识比较难以理解,仍旧需要教师进行重点式的讲授。总之,课堂教学还处于不断的实践当中,作为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水平,多做尝试,探求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鉴于这一学期我校资源的具体状况、教师自身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案有了初步的具体构思和规划。

首先,导课部分力求生动,展示课程标准。讲授新课之前,进行简要的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复习。新课的导入上多下功夫,尽力寻求吸引眼球的方式。课程标准在导入新课之后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接近高考。做任何事情好的开端至关重要,对于课堂授课来说,好的导课是成功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方面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和探究学习。具体授课方式要结合每节课的内容而定,比如:理论性很强的内容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就多些,教师居主讲地位;理论性较为浅显的内容教师起引领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学生的探究和讨论;有的内容实例较多,没有很深的理论,可以酌情让学生提前准备,由学生来进行讲授,教师整体驾驭课堂,进行重点点拨,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还掌握了课标知识。

再次,当堂检测及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堂上主体内容部分结束以后,对于知识的检测时间要不少于十分钟。选取本节课涉及的典型题进行重点知识的考察,做题的时候注意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尤其是班中的学困生,如果他们都可以解决这些典型试题,那么说明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全体学生都初步掌握了。历史学科属于文科,所以有一些知识是需要学生进行识记,累计知识的。所以,每堂课尽力抽出几分钟时间帮助学生进行课标知识的识记,当然这个情况要视班级情况而定。课后作用的布置着重于课后的自我测评以及练习册。

以上内容是对于新学期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的整体规划思路,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视每堂课和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多多实践,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篇3

1.化工行业存在安全生产需要的特殊性

化学工业生产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行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化工行业的高危险性特点表现在:化学试剂的易燃易爆性;许多工业原料产品的毒害性、腐蚀性强;生产工艺的连续性、复杂性,对工人的技术密集型要求高等。基于上述特点,如果我们对化工行业存在特殊的安全要求认识不足,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疏漏松懈,将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从而造成重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2.中职学生思想行为存在不稳定性

中职学生大多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较弱、自我认识错误、学习适应性不强、集群行为突出、急于获得认可等一系列的心理潜在因素。这些现象给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对中职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为目前专业实习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增加了实习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3.校内实习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学校化学实验室、校内化工实训中心是中职学生校内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锻炼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主阵地,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工作,这些场所和实习活动过程恰恰是最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意识因素

很多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少,课时任务重,无法配备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有的即使配备了也因缺乏专业知识出现许多管理“盲区”“死角”,潜伏较大隐患。

防患于未然,控患于萌芽。但不少学校实训前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学生实验过程操作不规范,甚至违反操作流程,这极容易引发实验事故,有些指导教师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不能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控制到最小。

(2)药品安全因素

化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的性质千差万别,对于不同的药品试剂,使用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火灾、爆炸和中毒等安全事故。所以化学试剂因素是造成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物质因素,也是影响实验实习安全的主要因素。

有些中职学校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很多化学实验室受条件限制,通风不良,加上存放药品较多,存在很多的事故隐患。

(3)仪器设备使用安全因素

化学实验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就容易引起着火、爆炸和融化等各种安全事故。比如:实习中常用的酒精灯,抽滤装配,各种玻璃器皿,搅拌装置等。一些贵重仪器的操作更要求学生操作精细、规范,否则会导致仪器的使用寿命缩短,精密性下降等一系列隐患。

4.化工专业校外实习安全隐患因素的多面性

(1)校外实训基地工作环境因素

化工厂经常生产一些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害及腐蚀性较强的物质,使得化工生产的危险程度和危害后果最为严重,事故频率高是其特定的环境造成的。另外,化工生产工艺复杂,部分工段工作环境恶劣,各个生产环节都可能带来种种工作危险,这也为生产过程带来了安全隐患。

(2)学生人为心理因素

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当部分顶岗实习的中职生,进入企业无法很好地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主要表现在:①工作期望值高,不能面对具体工作环境;②缺乏吃苦精神;③心理反差大,工厂制度严格,加班加点,时间难熬,厌倦情绪油然而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④基本技能的缺乏,中职两年学习,理论知识不扎实,进入一线,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工艺组织,导致工作紧张,往往不经意间造成事故的发生。

(3)学生教育管理因素

有些学校顶岗实习时,学生往往分配到企业的不同工段或者分散到不同的企业,这就给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分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实习指导老师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无法如班主任一样熟悉,同样增大了实习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上的难度。

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针对的是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刚性,面对“准员工”――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仍有欠缺。企业的培训主要偏向于技术指导,很少能够走进学生的思想意识,学校与企业互相缺乏沟通,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的目标有时很难达到一致,造成教育管理效果较差。

二、控制中职学生化工实习安全隐患的对策

1.构建校内实习安全的防控体系

(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化学实验室专人负责制,根据条件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师学生使用实验室须建立提前申请登记制度,有效避免实验室使用过程中责任不清。

(2)进行严格的安全技能操作岗前教育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知识教育,使之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增加安全责任心,学会避险操作,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化学实验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训练项目,进入实验室前,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种仪器和器皿的使用技能的训练,全面提高其从事化学实验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从严遵守”的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3)加大教师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和应急处理预案制的实施

安全实习,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应有扎实的理论,更要有较强应急事故处理能力,这一点,目前相对不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希望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化工实习安全培训机会,另一方面,需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潜力,多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学习,提高教师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认真制定好学校实验室安全防范事故应急预案。如:成立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定期督查各部门工作;实验员应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实验室药品、仪器,平时严格按规定存放;正确的事故处理救援工作的培训工作等。

(4)增加实习室安全防护设备的硬件投入

必要的实验室安全保障设施是要不惜代价的。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实验室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的设计,如实验室通风设备、灭火器的定期更换、防毒面具的置备、药品的分类保存、化学废液储存处理等。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打造绿色平安校园,为教学实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构筑校外实习安全的防洪大坝

(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人员,组成学生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职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学生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要进行校企领导层面沟通,达成共识,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促进双赢。在其工作职责中应明确规定双方安全教育的职责及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短期和长期校外实习中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的主次关系,相互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2)针对行业特点,严格做好安全培训工作

化工行业的高危性,要求学生进入岗位前一定要做好细致的安全培训工作。让学生从进入岗位前就开始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培训应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

实习前,学校应先组织安全培训,主要加强实习生的安全管理认识与安全意识,并指定安全负责人,同时做好安全实习服务的后勤工作。

上岗前,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严格做好厂级、车间、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避免流于形式。

第一步,厂级安全教育以树立安全意识教育为主,结合本厂生产工艺特点,讲解一般性的安全知识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目的就是增强受训人员的安全意识,养成职业安全习惯。

第二步,学生在达到厂级部门理论、实践要求后下到车间,车间教育以安全知识教育为主,结合本车间特点和生产工艺、生产任务讲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其目的是增强受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所在基层状况有一个系统了解。

第三步,班组教育、岗位培训以安全技能教育为主。其目的是学会事故应急反应和标准化操作的技能。

(3)企业、学校、家庭三合一,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中职生进入顶岗企业普遍存在年龄较小,由于受知识、技能、环境、经验、阅历的限制,大部分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更为薄弱。因此,应及时对职校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第一,建议学校安排班主任、实习老师进行跟踪管理,做到尽可能多地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在一起,根据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辅导,尤其对特殊学生要重点关注。

第二,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以丰富多彩娱乐活动,增加实习团队的凝聚力,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篇4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提中职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毕业生能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中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成为社会所必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换言之,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现状

就目前而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我国的职业院校生物化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职业院校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习惯于采用“照方抓药”的方法,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种固定化、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做实验就是学操作,缺乏科学的思维训练和创造性的激励。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原因分析

3.1教学方法呆板

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灌输式、教条式、呆板式,存在着“重维持、轻创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一类旧的思维定式,学生做实验像“照方抓药”一般,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又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硬件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实验室设备陈旧、功能单一,实验仪器、设备老化且运行质量差,不利于学生开展实验创新活动。因而,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改善实验室的硬件,积极扩充功能齐全的仪器和设备。

3.3师资队伍水平偏低

国外大学教师与实验教学人员的人数比是1:1-1:6,而我国职业院校的实验人员仅仅被看做是辅助试验工作,此外还存在学历低、经验少的问题。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因留在实验室工作,随着有经验的老实验员退休后,导致实验课开课水平下降。

4、改革思路

4.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是职业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目标。目前中职教育的理论教学大多以学科和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体现“学科本位”、“认知本位”,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维护学科逻辑结构的严密性,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但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职业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要贯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思想,在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体现“能力本位”,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方法,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训练的机会,以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教师要将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运用于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的教育教学结构体系和活动程序,从而实现职业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的最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2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职业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加生物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职业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而言,除了要将基础实验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基础,我们还应该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将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每个学生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方法自我选择,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综合性的生物化学实验中,将不同的实验和分析方法相结合,由于综合性生物化学实验一般在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上没有现成的方法,其综合性实验的设计过程和方法组合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做法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加强硬件建设

篇5

一、当前化工职业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1.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上安排的较少。现行化工类专业课程设置上,安全教育和安全法规课时十分少,部分学校几乎没有安排,基本都是学生实习前安排一些安全知识的宣讲,没有系统地安排实验前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学生进入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对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不知所措。2.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足。一直以来,职业学校都把教学、管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来抓,对学生实验实训安全教育工作没有足够重视。想着学校实验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像生产企业那样明显和突出,所以职业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往往被学校忽视,导致职业学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师生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安全教育缺乏,形式单一,没有能够让学生从安全教育中真正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3.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大部分学校都安排处室代课老师兼职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兼职管理所以工作重心也就没放在重点上,且缺少训练,职业素养普遍不高。

二、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前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安全教育是实验室过程中保证安全的基本条件,是安全工作的基本内容。实验前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各类事故发生的最重要保证。2.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中所用危害性药品的安全操作方法。3.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安全与防护常识,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中毒、防止化学药品灼伤、防止玻璃割伤、防止电伤害、防止环境污染。4.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识别试剂标签和仪器技术说明书,了解使用的化学品的危害性,和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会学生必要的应急处理办法

1.可以实地模拟火灾的情形,现场给学生讲解和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然后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能有更深刻的感官认识和亲身体验。2.让学生模拟练习最基本的包扎涂药技术,例如:不小心被玻璃割伤,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要小心地取出伤口中的玻璃碎片,用消毒棉棍,或者用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然后用红药水涂抹伤口,伤口如果比较脏,可以用2%的双氧水清洗,消毒后再进行包扎,如果伤口严重出血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治疗。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药品灼伤后的应急处理办法,例如:不小心被酸类灼伤:首先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弱碱稀溶液(2%的碳酸钠溶液)冲洗.如果是浓硫酸,记住千万不能直接用水冲洗,因为浓硫酸遇水会发放出大量的热,稀释后反而会造成更大面积的灼伤,应先用纱布擦拭干净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用2%的碳酸钠溶液冲洗;如果是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弱酸溶液(如2%的硼酸溶液)冲洗,可先用干纱布擦拭干净,再用清水冲洗;溴液灼伤,用石油醚洗后,再用2%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最后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须送医院诊治。4.实验室内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后的应急处理办法:例如:吸入氯气后,会出现一阵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有咳嗽,胸部紧束感,气短、胸闷或胸痛,轻度发绀现象,这时应迅速撤离人员至上风空气清新处,保持通风良好,然后再进行应急处理,眼睛部位可以用3%苏打水冲洗,呼吸道可以吸入3%苏打水热蒸汽缓解,然后尽快送入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四、安全教育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考试通过防火、防玻璃割伤、防易燃易爆、防有毒有害、防强腐蚀性化学药品等多个专题安全教育演练后,要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实验。五、建立长效的安全检查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实验过程中老师的安全巡查和监督时刻也不能放松,要不定期、不定次的安全抽查,不要等安全事故发生后后悔莫及,不要让安全意识停留于形式教育,要深刻地贯通到学生的行为操作中。

小结: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安全是保障实验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实验安全工作需要学校发挥每一个实验者的作用,切实加强实验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才是保障实验安全及人身安全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篇6

前言:应用化学是将化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因此结合地方特色,各个院校的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也不同。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我国经济结构、人才市场需要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重点高校;二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一些地方高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学院而言,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地方特点,应用化学专业的两个方向――工业分析与检验和环境两个方向――与锦州本地的石化企业相适应,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教改成果。

一、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1、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教学执行力的体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优化了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综合素质”四大模块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

1.1基础实验,包括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对应每一门实验课程,应总结出一些实验经验,学生考核过程必须严格把关。

1.2专业实验,包括化学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无机分析实验、有机分析实验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并巩固基础实验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和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验的习惯。

1.3综合实验,包括水泥分析实验等一系列综合实验等,以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为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审查修改后进入实验室操作,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1.4综合素质则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各种竞赛和创新性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的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难点。而贯穿整个大学,各种竞赛(包括“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化学检验工竞赛、职业技能鉴定考证、暑期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都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5大力鼓励并支持教师将科研项目中一些合适的技术方法等子项目引入到综合实验和综合素质等课程中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实验研究。

二、 完善实践教学设备体系

校内,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加强化学分析实验室、仪器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建设,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校外,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即加强与本地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根据应用化学新的专业定位,可以与锦州石化公司分析测验中心、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能力建设

鼓励和支持教师向“双师型”和“双证型”教师方向发展,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市场亲身实践并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和指导水平,引导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基础实践教学中。

2、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及产学研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为产学研项目及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提供良好平台。实验室与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项目协议书,甲乙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原则,高校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含 Ln-W-Zn 光催化功能材料研制及其在环保中应用”项目的合作。该项目开发成功将为公司废水的处理开辟新途径,并促使污染物降解以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该项目将在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推广应用,进行技术转让、中试、工业化生产。这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效益。总体说来这种做法构建了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及产学研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体系。

3、 利用共建开放实验室进行化工实训,提高学生工程动手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例如与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开放实验室《应用型研究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工程动手能力。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到该企业拜工程师、技师为兼职导师,让学生参与实践基地教学、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提前熟悉该单位现状和未来职业技术岗位要求,促进精神内涵与知识水平同步提高。并且,将该实验室作为化工实训基地,以便培养学生的化工工程能力,全面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该实验室是我院实践实习教学平台和创新实验平台,在科研上是化工生产中试系统,由 2 × 100 L 的反应釜及产品性能分析测试仪组成; 又是化工反应放大设备系统,由系列反应放大设备组成,可对化工产品和材料进行工程放大,具备在不同放大倍数研究过程规律和工艺参数变化功能; 在实践教学方面具备应用化学专业专科生完成设计综合实验、实习、科学训练等学习功能。该实训基地具有全面、灵活、充分动手的优势。学生在该基地可以进行实验装置拆装、化工生产实际操作,从而构建了利用共建开放实验室进行化工实训,提高学生工程动手能力的新体系。

4 、通过生产实习和各类创新大奖赛,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充分利用 8 周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去锦州酒厂实际锻炼,让学生虚心向工人学习,通过实习掌握白酒发哮、酿造工艺,玻璃配料、融化、铸造工艺条件、生产流程以及所有设备的名称和作用,并按照事物画出工艺流程图; 我们鼓励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交谈,提倡学生用自己学过的化学、化工等方面理论知识及实验知识帮助工厂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快速在线检测白酒中杂醇含量? 如何除去杂醇? 如何快速在线检测白酒中重金属含量?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资料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并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及其他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掌握应用化学工业化的各种技能,有效培养了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依托开放实验室及省级特色专业构建了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创新体系: 依托共建开放实验室,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结合产学研项目,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依托共建开放实验室作为实训基地进行化工实训方面的训练,提高其工程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振龙.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经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创建[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9.

篇7

一、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设置目的

该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通过对高等职业学校典型基础化学实验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培养其探索精神的优良品质,为后续课程――教育实习,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致力于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研究、改进实验实施方案及实验教学装置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特点

该课程的特点,通俗地讲,就是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实验教学试讲的过程,等同于教育实习时高等职业学生职业需要所讲。在该门课中,学生充当的是实习生角色,它的功能相似于学生进行教育实习时的见习。

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特点决定了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其它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它应更加注重学生自己操作,边做实验边进行思考;应更加注意学生进行实验的探索性研究,设计多套方案,分别进行实施;尤其应当注重学生实验教改和教研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方法的训练。

以前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或者称教学步骤)与其它实验课雷同,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继而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最后,教师批改预习报告及现象记录等。这种教学方法与基础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的设置目的和课程特征相悖。

三、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初探

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是一门传授基础化学实验的课程,该课程内容包括:实验准备和实验预试法、实验讲解和演示法及实验报告的批改和实验考核法等。

(一)转变角色,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

1.实验准备和预试

(1)实验准备

无论是整堂实验课,还是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实验准备显得特别重要。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将实验用品一样不缺地准备好,尤其要告诫学生,如果是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千万不能忘记带上抹布、废液缸和火材,以保证实验时的整洁等。

(2)实验预试

预试是关系到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步,不可缺少,其内容涉及到药品的规格、多少及药品是否失效,仪器的型号、大小,外界的温度、压力及湿度等各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要反复预试,并将预试步骤、得到的数据和现象等成文,写成预试报告。通过预试,对关键步骤和复杂操作,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实验讲解和演示

(1)实验讲解

在上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时,做每一个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完全仿照实验指导教师的实验方法,从预习报告的检查到实验原理、目的、步骤、装置图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讲解要言简意赅、语言精练,又要能揭示基础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实验做完后,教师对同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也可以叫其他同学进行实验操作,操作时教师观查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等。

(2)实验演示

实验演示,或称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进行,要注意告诫学生,演示时应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要注意操作艺术,应潇洒自如,给人以美感。

3.报告的批改和实验考核

(1)报告的批改

与理论教学批改作业功能相似,实验结束后,实验报告应当批改,批改报告的人应是进行本次实验教学的老师,让其掌握学生实验报告的好坏情况反馈给学生,懂得批改实验报告的意义。

(2)实验考核

实验考核,应由教师组织进行仪器、药品的准备工作并进行预试。最后组织学生考核。给学生数个选择性探索实验,由每个学生抽签,撰写实验实施方案,考核分数占总成绩的60%,实验报告占20%,平时占20%。

(二)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有整堂实验课、演示实验课和随堂实验课等,要想将课上好,达到教学目标,就必须教会学生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优化糅合,这在实验讲解和演示中已经讨论。值得一提的是,笔者经过以上方法的基础化学化学实验课实验教学及教育实习等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学生在毕业时已是一名合格的高等学职业学生,免去了毕业后慢慢积累、适应工作误人子弟的过程。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

基础化学实验还有一个教学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针对一个实验项目,设计实验实施方案,进行实施;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改进,一是因为有的贫穷地区,经费有限,对于较贵的实验仪器,可以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制替代品;二是通过装置的改进,可以扩大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学生要积极进行资料查询,爱动脑筋,善于想象、勤于动手,多观察,多思考。

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以上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基础化学验课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毕业生操作的规范性大大提高,组织能力显著改善,后续课程――教育实习工作开展更加顺利等,意义较大。

四、新基础化学实验教法实施的结果

首先,有利于培养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操作规范能力和角色转换意识。通过以上教法的实施,学生以职业身份进行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在教育实习前就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了他们以后从事职业的自信心。其次,有利于培养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组织能力。通过学生围绕演示,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实验,教师同学进行评价的多次训练,学生的逻辑性、趣味性及科学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临场进行语言组织的能力得到培养,大大减少了怯场现象的发生;第三,有利于后续课程――教育实习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基础化学实验实践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实验实践成绩优异;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验装置的改进、实验方案的自行设计及实施、报告的撰写自行进行等,均对学生的教改和教研能力有较好的训练。

当然,该实验教学方法尚存在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实验学时不够。每个实验项目至少要有个分别学生进行示范操作,然后要进行师生共同点评,最后每个学生进行实验,学时严重不够。二是教师工作量加大。虽然实验准备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参与进行,但是,由于学生实验实施方案的不同,方案增多,耗材仪器必将增多,教师的准备、思考及筛选工作量将加大。

总之,基础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和特点决定了该门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应当与其它实验课程有本质的区别,要充分发挥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真正的主动学习,在基础化学实验课实验教学过程中,加速学生角色的转换,努力加快学生转变为合格职业技能高手的过程。

篇8

学校在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探索,将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校内外)、企业学习资源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并融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做了探索:学制: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由两部分组成:两年的基础能力培养,即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习和在第三年配备专业导师,学习专业课,进行一年的专业能力培养;1是指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即学生在武汉水务集团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学习,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SEI(科学、工程和创新)三种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战略。高度重视学生培养质量,构建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和行业评价多元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民族院校”和“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点,以环保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来提高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分流:在培养教学环节上,采取“多途径、多规格”的动态,与美国加州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普通班+国际化教学实验班”的结合,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学生进入,也实行淘汰机制进行分流。优秀学生在毕业后推荐到国外高校继续深造或合作企业工作,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模块:构建了基于MSET(数学、科学、工程和技术)一体化的知识模块和基于DSTS(设计、模拟、测试、管理)一体化的能力模块,EPCM(工程、采购、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实践模块。所有课程的培养均按模块化进行设置,学生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某一课程模块修读一定的学分。工程实践作为一门应用实践类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科技竞赛获奖、参与科研创新、参与企业实践等多种方法获得相应学分,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色:以工业水处理为特色,注重核心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建设方向要充分反映环保行业主流技术与前言方向。通过重金属废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心和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研发推广中心两个校内基地的建设,科研带动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体现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以“工业水处理”为核心的学科特色。

篇9

1、改革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

1.1实验指导书内容和实验方法的改革

(1)基本操作高等林业院校林学类专业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色谱技术和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基本操作部分对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至关重要。编人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的绝大部分基本操作既有独立的实验,又结合在有机化合物制备和天然有机物提取分离这两部分内容之中,且涉及每项基本操作在生物学科特别是在林业上的应用,强化了学生把基本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林业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水蒸气蒸馏属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广泛用于植物中易挥发成分(香精油等)的提取,与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关系密切,而一般的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都是通过含杂质苯胺的提纯,使学生掌握这一基本操作。实验人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选用含杂质的正丁醇作为苯胺的替代物,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适于初学者掌握操作步骤。除此以外,实验指导书中还安排了供选做的水蒸气蒸馏的应用性实验:松脂含油量的测定。通过前一个实验内容,对于真正掌握水蒸气蒸馏这一基本操作的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实验指导书独立完成松脂含油量的测定。

(2)色谱技术色谱技术对于从植物资源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天然有机物,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其中薄层色谱既可直接用于天然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又可用于柱色谱选择洗脱剂和收集流分。而许多天然有机物对紫外光有吸收,所以在薄层色谱中常利用一定波长紫外光照射替代显色剂进行显色.。鉴于一般实验指导书上无此内容,任课教师选用蔡、a-茶酚作为试样,摸索出用硅胶板分离这两种化合物的展开剂,用紫外光(=254nm)显色,检验分离效果。经过几年实践,表明该实验方法既简便又省时,效果十分明显。

(3)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属应用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技能训练,所选实验项目应难度适中,而且要能够在3学时内完成。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中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部分共编人了7个实验,其中两个实验分别选自我院和兄弟院校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实验内容,但由于条件和实验学时所限,无法面对本科生开设二“七五”期间开设‘、油脂的提取”和、“茶叶中提取咖啡因”,这两个实验内容综合性不强,仪器、试剂的投人和消耗量过大,因此在“八五”期间逐渐被另一个实验“黄杨叶中色素的提取”所替代。该实验内容属有机化学大实验“黄杨叶中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内容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复习分液漏斗的使用、薄层色谱用薄板的制作及薄层色谱。柱色谱等实验技能以及初步掌握溶剂提取植物材料中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实验内容综合性较强,试剂、玻璃仪器的消耗量低,而且能够在3学时内完成。

1.2优化实验内容

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我们除淘汰一定数目的验证实验外,尽可能优化实验内容。首先安排固体有机物的重结晶。第二次实验则包括熔点、沸点的测定两个实验内容,一方面便于用学生以已知标准物为对照,检验重结晶实验所得样品的纯度;另一方面通过常量法测沸点,又掌握了普通蒸馏这一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第三次实验则安排水蒸气蒸馏和折光率的测定,除用无水乙醇、蒸馏水为样品学习阿贝折光仪的使用外,还测定水蒸气蒸馏分离提纯后的正丁醇折光率,并用分析纯正丁醇作为对照,既掌握了折光仪的使用方法,也检验了水蒸气蒸馏分离提纯的效果。而分液漏斗的使用和液态有机物的干澡,则是通过水蒸气蒸馏、乙酸乙醋的制备,以及黄杨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三次实验,使学生得以掌握和巩固。另外,我们把柱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三个实验内容集中在一次实验内完成,利用柱色谱洗脱样品的间隙,完成另两个实验内容。随后安排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又为学生掌握色谱技术创造了条件。

2、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依靠有限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学时,难以使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对基本操作也不可能运用自如。因此,在院教务处的协调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本科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把立足点放在操作要点的指导和掌握方面。例如,对蒸馏和合成实验,反复对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装卸和操作要点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指定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核。让他们根据实验指导书独立列出所需仪器的名称和件数,自选仪器,完成装置的装卸,再由教师指出操作过程的不足,并针对实验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根据各个环节给出成绩。又如,对糖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我们则模拟理论考试中的化合物性质鉴定,让学生拟定方案,自己动手鉴定未知物,并写出鉴定过程和结果。

以上是强化训练的第一个环节,接下来是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时间,各系部挑选出5名学生(优秀生1名,中等生2名,一般生2名),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技能的抽测。由主讲教师担任主考,有关各系部主任担任监考,教务处处长担任巡考,学生持学生证进人实验室,以抽签的方式选定实验内容,在3学时内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主考教师按实验考核办法当场评分。6个专业7个班级的36名学生参加考核,平均成绩87.7分、90分以上14人,8D一89分17人,7079分5人。其结果表明,强化实验技能训练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个环节是开放实验室,利用晚自习和双休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操作薄弱环节,有目的的进行进一步强化训练。

经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强化训练,使每个学生的基本技能达到合格标准,并对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循序渐进的作用。

3、开设综合性实验—有机化学大实验

篇10

一、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美育功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度偏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心理学上是有依据的,也在实践中被证明。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那么各种难题就越容易迎刃而解了。然而,在很多人心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不如文学等有感彩,缺乏活力,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处于不断的变幻之中,109 种元素的不同组合便形成了不同物质,组成了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物质世界。在化学的教学中,有些老师认为学好化学主要靠死记硬背,学生也感觉化学就像一潭死水,枯燥无味,所以对化学没有任何兴趣,忽视了化学中存在的内在美。其实,学习化学,不只是一个求知,自我知识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感知的过程,把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融合为一体,达成真善美的统一。化学中的美是普遍的,关键是要把这些美挖掘出来,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激情和兴趣,扭转一些学生对化学的偏见和排斥之感,从心理接受化学,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化学的氛围。

2、PPT课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效率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普及,使用PPT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设备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现在,很多地区学校的公开课或者省市级的示范评优课中,PPT课件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然而,PPT课件的使用,究竟给学生或者教师带来了多大的实效,这个问题值得考究。不可置否,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PPT课件,还存在许多的偏差和误区。如在PPT的制作方面,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故意在PPT里加入绚烂的图片,震撼的音乐或视频,幽默滑稽的动画等等,这使得本末倒置,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些事物上,自然留在化学上的注意力就大为减少,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学生上课紧紧盯着幻灯片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有的学生为了不错过幻灯片上的笔记,埋着头马不停蹄地抄写,而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而且,PPT课件容易将教学的内容变得程序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充当了一个放映员的角色,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使化学教学的效率逐步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3、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比较少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著名学者李政道博士也曾说:“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2]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化学实验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却不如人意。很多学校高中的班级人口基数偏大,达到60到70人,这就加大了实验室的管理难度,很多需要做化学实验的环节,都被教师的口头讲解所取代。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复杂的化学实验,教师为了避免出现安全状况或者因为实验室不易协调,往往会仅仅自己单独演示,让学生观看,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大大降低,由于不是自己亲身参与,记忆效果也不好。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由于条件有限,实验设备不完善,所以学生根本没有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思想,许多老师和领导不重视化学实验,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纸上谈兵。

4、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不太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各个学科领域,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得我国教育系统实行信息化成为可能。近年来,各学校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也不断在加大,但是,整体来讲,多媒体课件仍然是很多学校的化学教学的主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不太多。因为网络教学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很可能使得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脱轨,学生进行抄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进行网络建设的经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得到提高。其实,化学利用网络教学是有很多优势的。首先,高中生学业繁重,网络教学可以在让教学方式多样化、生动化的同时使学生大大减“负”,而且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灵活性大大提升。其次,网络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有效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掌握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化学相关知识。普通院校的化学教师也能充分吸收名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实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1、促进美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化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化学又不单纯的等于美,化学不仅仅在追求美,教师应该以教导学生追求真理、丰富知识、掌握技能为主,将化学中的发现和规律应用于生活,转化为生产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促进美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又要把握好适度原则,防止喧宾夺主。著名科学家阿西莫夫认为,好奇是科学的源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高中的学生学业非常繁重,如果能让学生用审美的视角来观察化学,学习化学,那么肯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带领学生做实验,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美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欣赏、领悟、体会美。另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使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准确生动,避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或者认为化学知识过于深奥而产生排斥之感。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平等性,不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硬性灌输,传授双方要构筑起自由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2、促进PPT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PPT课件运用得当,化学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PPT课件运用不当的话,就会使化学教学的效率大为降低,长期下去,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很大的消极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PPT课件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首先,在PPT的制作方面,为了能够增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PPT课件中可适当的加入图画、音乐、动画、视频等,为化学增添新的气息与活力,但是,一定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要以化学内容为主,在增添画面的美感的同时又不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其次,PPT课件要做到短小精简。PPT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目的是为了能使化学教学能起到理想的作用,因此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每个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消化能力是有限的,如果PPT课件上堆积着长篇累赘的文字,那么学生在上课时间内只能是走马观花地对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而不能深入理解其精髓,不能很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最后,化学教师要时刻注意端正自身的教师角色。在使用PPT课件时,不能忘记教师的本色,要有效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并讲解PPT课件,突破重点难点,否则课堂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3、促进实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首先,要更新观念,重视化学实验。要重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学生,通过学生自己亲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实验中形成相关化学概念,提高观察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其次,构建稳定的校外化学实践基地。校外化学实践基地能够充当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桥梁。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提升。最后,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这是保证化学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证,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制度,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该遵守的细节都要予以规定,平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确保万无一失。

4、促进网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操作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下论述:“未来教育=人脑+计算机+网络” 。“化学教育信息化”以它具有的资源全球化、教学多样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等优势,成为化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3]因此,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网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实现网络教学的有效操作。要使传统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设备是基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为网络教学的顺利实行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还要对这些设施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查。其次,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要把网络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定期进行课堂小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投入大量的精力到网络教学中,不断完善网络课程,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式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真正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的学生。

【注 释】

[1] 濮江,樊敏.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现状及实施建议[J]. 教育科学研究,2011(1).

[2] 张伟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探索[J]. 教学与管理,2011(4).

篇11

1.1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资源共享中存在问题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出,国家精品课程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但现实却并非如此,目前存在的现状是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精品课程资源时出现有点击网页时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显示网页、网络无法连接、无权查看网页、无法连接数据库等问题。而在能够浏览的精品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出现网络不通、网页跳转速度太慢、无法找到文件、IP受限、非本校用户不能下载等问题。精品课程网站出现这些情况表明,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之后很少对精品课程进行后期有效的完善和维护,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定期维护和更新,这种现象和结果背离了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没有真正实现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和免费共用,不利于高校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

1.2精品课程建设中只求“量”不求“质”

精品课程是涵盖教学目的、教学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体制、教育前瞻性、教学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材等多种要素改革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有些精品课程的建设出现的问题表现在:有的精品课程还停留在“知识”的表观表面教育上,专业教师平时不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经验、教材改革、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的积累,一到申报精品课程时,临时上阵,仓促准备资料、胡乱堆砌资源,而没有全方位考虑专业课程的特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当一些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之后,可以明显观察到,绝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就停止运行,没有专门的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新,特别突出的是,课程网站的学习交流、疑问解答和师生互动基本上都发生在该精品课程评选的当年,而在评选之后长时间内没有师生交流学习互动的体现,学生在论坛和留言板中的留言、提问和迷惑等都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解答和有效的解决。

1.3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评价方式单一

我们在学习浏览精品课程网站时可以看到大多数精品课程使用了教学评价体系,而这些评价体系许多只是使用了专家和部分听课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并且普遍采用的是学生评教与专家、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只是单方面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注重了对该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这一角度,没有从接受者学生的这一侧面来考虑,忽略了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对学生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1.4精品课程建设中网站的设计制作欠缺

有的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得很花哨,使用的颜色复杂多变,看着即不美观也不大方,视觉效果欠佳,这种网站不适合长时间浏览,而且有的网站没有一个清晰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安排的不合理,分配不均匀,设计杂乱,没有给浏览者一目了然的感觉。

2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开放精品课程资源,实现资源有效共享

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有效共享,不仅有利于学生方便的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源或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也有利于各个专家、教师进行商榷探讨学术问题,取长补短,及时修改教材、教法等存在的问题。

2.2充分运用交互平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中,设计者和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发展前沿,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功能全面的学习交流平台。如在网站中可以建立BBS,留言板,blog、QQ群、微信、微博等这样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些交流互动平台上组织教学及研讨活动,与学习者交流探讨专业及前沿知识,为学习者提供教学、科研指导和启发,为学习者解决专业、思想难题,为学习者排忧解难,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教师要经常去查看交互平台,如有学生留言,应及时地给与反馈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这种积极有效的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网上教研的行列,形成高效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使精品课程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真正起到模范示范作用,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精品课程。

2.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监控系统

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创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而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精品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对精品课程教学可以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因此,各级各类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和专业特点,从不同着重点出发,尽可能全面制定评价体系并兼顾个体差异,既要能够反映出高校教学的改革动态和前沿发展方向,又要能够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激发学生有创造性的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采用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有效地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尤其在教学评价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进而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多种形式并存的教与学的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另外,根据精品课程的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分类,对其具体的评价标准也要有相应的差别,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规划、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课程特色。

2.4健全丰富网站内容,建设功能全面的精品课程网站

专业课程内容、网页的设计和制作,必须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和专业授课教师的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可以解决课程网页设计制作技术上的问题,经过一定时期的试讲、学生的反映进行反复修改,能较好地实现专业课程设计的思想和特色。

3《无机化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

按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目标,不懈努力强化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龙头地位,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相结合,以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交叉渗透和谐发展为依托,有效推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中心,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任务逐一进行分解确认,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以期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材、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试体系、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一流的成果[2-3]。(1)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实验教师、助理实验师。(2)充分发挥博士的科研优势和化学结合的特点,建立一套产学研融合,能适应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出内容先进、特色鲜明并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系列新教材。(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两手一起抓,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并重性。高度重视实验、实习、见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通过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实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考核,实验考试体系的改革,多开设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探讨型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实践活动。(4)探索和建立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成培养化学及有关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高水平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形成基础实验、课外开放实验和实训基地实验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5)积极改革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大胆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相关课程可以适时适当采用网络、QQ群、微信群、学院主页等多种新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师的教案、问答与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基本操作及安全指导、参考文献等要免费上网开放,同时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规范操作步骤等一并上网开放。

4目前我院《无机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的几点做法

4.1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紧密结合

理论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结构-性能-原理-应用”为主线,理论部分与元素化学部分相结合,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无机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取舍,将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基本操作技能等融入理论课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4]。

4.2基础实验训练

实验课程按照“查阅文献-实验预习—实验课—结合理论课书写实验报告—思考与分析”的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实验过程中随时对学生进行节约药品的理念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并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改进研究,跟踪观测学生的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4.3课外开放实验训练和实训实验训练相结合

二年级学生开始走进实验室进行课外开放实验训练:(1)通过学生选导师,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2)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3)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我校大学生基金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4)四年级下期考研笔试后准备进行面试前,由优秀的指导老师进行开放实验室统一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完成;(5)还有我院每年下学期针对新生举行的一次无机实验技能大赛,每年针对高年级学生举行的实验技能大赛,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都发证书),学生成果以论文及各种奖励得到认可,因此使学生更加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扩展了学生的视野。(6)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课程已建成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充分进行和完成相关技能训练。

4.4存在问题

目前我院欠缺的有:教学内容如何优化和组合?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如何选择和编写?目前,我们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对于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应化专业的实验内容该如何进行整合?这两个专业实验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另外,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和化学学院一年级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结构及实验技能特点,编写适合本系学生使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对实验内容进行合适的重组,尽可能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和初步具备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所以,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很关键。

篇12

3了解校外科研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如生物学、化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研究情况和前沿状况。

4从实际出发,检验自己在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四项指标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实习时间]

2010

[实习地点]

中国科学院xx植物研究所

[实习内容]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组培室

2、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保藏技术---------标本馆内

3、植物分类、引种、栽培、鉴定、管理---------植物园内的苗圃基地

4、植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植物化学实验室

5、专业讲座、科普训练、学术报告----------专家指导

[实习人员]

xxxxxx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05级生物技术专业

[实习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轮转到各个点实习,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及要求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2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正文]

实习,是一种期待,是对自己成长的期待,是对自己角色开始转换的期待,更是对自己梦想的期待;实习,也有一份惶恐,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对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担忧,更有怕自己会无所适从的焦虑.

带着一份希望和一份茫然来到了来到隶属中国科学院的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始我的实习生涯。为期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先后在植物所的苗圃、标本管、植化室、组培室进行了实习。这次实习让我见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不仅仅感受在这的那份自豪与优越,而是感染他们的那份敬业、求实与无私精神以及实习给我带来的种种思考。

一:苗圃

苗圃主要负责花卉的培育,植物园的花都是在苗圃先培养到一定程度后,再拿到园内供游客观赏,如秋海棠、千日红、石榴花、一串红等等,都是在苗圃先通过各种方法培养。一般的步骤有:播种、移植、育苗。播种方法基本上都是相通的,无非是土,水,光照,温度的管理,根据种子的大小,还有自己的设施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

(一)播种

花卉播种一般在保护地区进行,至少应遮雨或适当遮光降温等基础设施,才能达到各种品种出芽所需要的条件,保证其出芽率。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一般选用细粒的泥炭,草炭或腐叶土).装入花盆或播种盘里。将土壤浇透水(水里配点多菌灵或托布津或百菌清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往往配八百倍液),把种子均匀的洒在土层上。细粒种子(如百里香,矮牵牛,瓜叶菊,海棠种子等)播种,不需要盖土,但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用细嘴喷壶喷雾状水来保湿.大水流的话易把种子冲走或者冲到土层深处,细小种子不易顶土出芽.大粒种子则要盖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另外,覆土的多少,还跟种子出芽的好光性与嫌光性有关,如矮牵牛属好光性种子,播后可不覆土.而三色堇等嫌光性种子,播后必须覆土并不得露出种子.如果种子在未发芽之前,因其它原因,露出土面,则还要补土,直到看不到种子.花种播种后,必须保持土壤潮湿,但不要渍水,在出芽之前不得干水,这对于细粒种子尤其重要。

大多数种子的发芽适温在20-25度.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种子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才能发芽.如花毛茛,飞燕草.大多数香草和秋冬播的种子,温度不要高于 25度.春夏播种子不要低于20度,如果达不到温度,用保鲜膜提高温度,保鲜膜同时还具有保湿作用.夏季的时候,所有的种子都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要遮阴遮雨.冬季则要注意保暖与防霜冻.种子发芽前还没有长根,需要人为补充水分来维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湿度,但不能渍水。如果盖有保鲜膜,待种子发芽后,要及时去掉,及时将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见光。并且,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施一些液肥,比如磷酸二氢钾,肥的浓度在200倍左右,浓度不要太高.等长大些后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施肥。

等种子长到2-3片叶时,可以移栽.5-6片叶时及时定植.定植前盆度放一点缓释颗粒肥(比如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如果想植株将来丰满一些,可以打尖或摘心,同时也起到矮化的作用.但鸡冠花不能打尖。

播种后要注意水分、温度、湿度的管理,只有各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保证植物的完好发育。

扦插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受能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顺应它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嫩枝插是在植物的生长期间(以雨季最适宜)所进行的带叶扦插。选择当年生发育充实的半成熟枝条作插穗,长度一般为10 cm左右,保证每个插穗带两到三个叶片,以便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促进生根。如叶片较大,可只留一片或将叶片剪去一部分,以减少蒸发量。草本植物的嫩枝插最好选取枝梢部分,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且能迅速获得理想株形。紫背大葵的扦插就属于嫩枝插。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石榴花的扦插水插,即把插穗基部先浸泡在水中,定期换水,等生根后再移植到土中。豆瓣绿的茎和叶都可以水插。

为了保证扦插的成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插穗的选择和处理。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后应放在通风处晾几天,等切口略有干缩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烧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烂。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烂的作用。

2.温度。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 ℃c生根最快。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

3.湿度。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嫁接

嫁接是将优良品种的芽或枝移接到另一个生长健壮、对当地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植株上,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优良品种植株的方法。

在嫁接方法中,取用的枝或芽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称为砧木。砧木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接穗的叶子制造有机物;接穗的枝上生长接穗那个品种的果实。接穗受到野生砧木强大生活力的影响,使它发育得更良好。如栽培“红玉”苹果是用“红玉”树上的枝作接穗,而用山荆子或海棠作砧木;栽培柑桔,常以柑桔作接穗,而用枳作砧木。

嫁接能否成活,关键在于砧木和接穗间的亲和力强弱。一般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嫁接越易成活。如同种间、同品种间进行嫁接,较易成活。另外,还要注意嫁接时的季节,落叶树在春季枝条发芽前嫁接最适当;常绿树在发芽后的生长旺盛时嫁接最适当。

嫁接的优点是能保持花卉、果树的优良品质。通过嫁接花卉可提早开花,果树可提前接果;通过嫁接可以增进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和改良果实的品质等。如我国北方地区通过矮生砧木的嫁接,改良苹果的品质,使果树植株矮化,便于管理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对胡桃及枣树也通过嫁接改良品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嫁接尤其对不产生种子的果木,如无核葡萄、无核蜜桔的繁殖有着重大的意义。

嫁接法已成为繁殖果树、花卉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嫁接的方法很多,有切接法、劈接法、舌接法、皮接法、芽接法、根接法等等。

二:标本管

标本馆的工作是枯燥而单一的,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我从最初的兴奋归于平静。在这里我们学习了解标本的制作过程,将标本贴上标签分类保存以及采集、制作、鉴定、保藏技术。让我们认识到了许多植物的同时还了解到了它们的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各种植物标本的分类方法和整理方法。从我学到的和与老师的接触中,我对他们产生深深的敬意,这一份份保留如此完整的标本,是对前辈们不辞辛苦,跋山涉水的最好诠释。

(一)消防安全,重中之重。标本的保藏要求是非常严格,因此对标本馆来说,防火、防潮、防虫尤为重要。指导教师的多次强调,让我认识到这些标本的来之不易及它们的重要。

(二)分类整理,耐心恒心。在几天的分类整理中让我充分体验到植物王国的丰富多彩。植物分类鉴定是需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进行,我们还没有那种能力,望而兴叹形容的就是此时的情形了。指导教师给我们讲解了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概思维,便于后面工作。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学习分类(包括标本取放、查看翻阅、鉴别归类、保存等),并学会了根据《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进行简单的鉴别。

(三)标本装订,粗中有细。学习标本装订虽时间极短,却意义非凡。一个标本制成是一项繁

琐而细致的工作:标本采集——>干燥——>筛选(正、副本)——>装订——>定型——>低温处理——>鉴定——>保藏。这只是标本制作的大概流程,当中还有很多细致的地方如用针线还是纸条固定或对标本脱落部分处理,都是需要我加强的地方。

三:植化室

在植物化学实验室学习天然化学成分的提取等知识。主要是协助老师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涉及到的操作就是用分离柱分离然后进行蒸馏纯化。操作很简单但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需要很有耐心,每天要重复一个实验很多次有时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植化室学习,我总结了前面的经验,充分发挥学以致问的精神,向老师学习实验精神,不懂就问,在协助老师完成实验过程中,能自我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中虽有犯错但也从中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在这里我做的部分只是实验当中少少的一点,仍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老师们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遇到问题该怎样入手,如何解决,他们都能运筹帷幄,简单的分离点板分析蕴藏着深厚的功底。彻夜实验是家常便饭,“唯识求真,协力创新”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而这些都是我最缺少,也是该学习的科研精神。

四:组培室

篇13

1. 前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改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有所变化,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技校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有机化学课程需要更多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更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成职业教育所承担任务的关键问题。

2.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第一,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无论是有机化学,还是其他学科,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往往是忽视的。在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填鸭式”教学阶段。现代教育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尤其在有机化学这样需要自我动手自我思考这些课程上,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应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教学观念。职业教育本身是一种注重能力的教育类型,不同通过上课看书、下课背书的方式来学习,教师应帮助和培养学生由知识型人才转变为能力型人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在有机化学课堂中学习到知识应用到生活和课外实习中去。第三,有机化学虽然非德育类课程,但学习爱国主义等德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和不折不挠的科学态度,加强有机化学的学习韧度,对于学生以后在其他学科和工作的道路是帮助非浅,提高教育实效。

3. 适当精简课程内容

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是具备较强理论基础的实用型人才,对于学科知识并不要求全面系统地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机化学这门涉及面较大、内容较深的课程,对于职业教育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适当精简课程的内容,适当减少理论的论述与分析,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尤其有机化学实验类的课程可以有较大的比例。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必须遵循大纲的基本要求,对课程内容和设置上做了必要的改进,以更符合当前社会对于有机化学职业教育的需求。而在理论上,可以尽量简化较复杂的反应机理和推导,追求内容精和课程的实用性。在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中,选择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把学校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习,加深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机化学,兴趣无疑是学习有机化学的最大动力之一。在无机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从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来结合有机化学的原理,发掘现实生产和生活中有机化学的应用,以展示有机化合物的好奇世界和有机化学在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图片事例和影视展示来反映有机化学世界的神奇,以及有机化学工作对于改善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用途。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学生一开始接触有机化学这个学科,就对这个学科产生好奇和对从事有机化学工作能带来成就感到兴奋,以至于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兴趣。

5. 精讲多练及时总结

有机化学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内容结构较为复杂。各种有机化合物千差万别和有机化学反应变化多样,以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眼花缭乱茫然无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精讲内容,授课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力求详略得当。属于了解层次的内容让学生课后自学。及时总结每学完一章,都要让学生写出总结,明确该章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习中存在问题,以及对老师授课情况的反馈与建议。

6. 采用形象有效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技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环境。以往在黑板板书和靠教师的讲述很难使学生产生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联想,学生对教学内容就很难产生较强的理解。但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一些只能通过图像影视来表达的,比如变换角度旋转等这些立体结构等。使用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把一些非常抽象为具体形象的表达,把书本上枯燥的内容转变为有趣的图片视频等,能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网站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更多交流,也为学生能够自我学习提供一些方便的途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可以建立一些有机化学实验室,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相关试验的认识。如下图所示,单纯看图片比较反应装置和蒸馏装置给人的印象往往不深刻,如果能真正动手操作,那带来的效果必然是不同的。所以利用现代化教学仪器,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总结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适当精简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教学,精讲多练及时总结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都是践行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重要方法,但这些技校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举措需要广大教育者更多的努力付诸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敏,袁先友,蒋海明等. 开放式有机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 化学教育. 2008,29(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