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篇1

保亭县是海南土著民族——黎族最集中的地区,素有海南“黎族首府”之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民俗风情,其境内拥有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保亭县人文旅游资源可分3个主类、10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67个资源单体(见表1),并已成功开发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与经济价值的人文项目。

1.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2012年2月7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呀诺达旅游景区“5A级”称号,自此保亭拥有了“钻石”级别的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呀诺达的发展最突出特点在于把“黎峒文化、南药文化、生肖文化”等黎苗族优秀文化理念融进天然的热带雨林风光,使景区焕发文化魅力,成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人文旅游中心。它是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复合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主题景区。同时,也是海南省独特的热带雨林及绿色生态文化全面展示的综合性主题景区。

2.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

槟榔谷被称为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是海南本土传统文化展示及演示场馆。“谷里”一切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海南味”。这里再现了黎族原始而淳朴的生活方式、娱乐项目以及织锦等手工技艺历史场景,洋溢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人体艺术的敦煌壁画”活化石——黎族文身。它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这种文身作为文化现象,在世界民族中也是罕见的。文身是黎族母系社会遗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带有原始宗教的艺术气息,是黎族历史的见证与延续的标志。(2)谷仓群。海南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谷仓群,这些饱经沧桑的谷仓群至今已逾百年,更是黎人良好民风的见证。

3.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亭的民间工艺类别多且富有民族特色,如纺染织绣、雕刻、制作陶器等。其中,有三项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表2)。黎人具有高超的纺织技艺,“黎锦”是黎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黎锦”中的龙被,非被,实为绣幅或挂幅,亦称“广幅布”、“崖州被”、“大被”,更是代表了黎族传统织锦技术最高成就的艺术珍品,亦是封建时代进贡皇家的贡品之一。

4.七仙温泉嬉水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仙温泉嬉水节”是保亭黎、苗族的共同节日,也是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节庆。这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这洋溢着浓浓的民俗风情南国聚居地保亭,人们以温泉泼洒自己的心上人,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把甜美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在2010年荣获“中国十大著名节庆品牌”称号,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等评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民间节会”,是保亭一张亮丽的黎苗文化名片。

三、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实可能性

保亭优越的人文资源禀赋,可以说是具备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

1.“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为保亭旅游业发展提

供了有利机遇2010年1月4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步入正轨,国家出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把海南岛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省又一次面临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保亭作为海南岛旅游业重点开发地之一,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容错过的良好机遇。

2.三亚对保亭起着带动与示范作用

三亚是一座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保亭毗邻三亚,区位优势显著。根据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三亚和保亭将构建“蓝色三亚、绿色保亭、浪漫天涯、蓝绿共赢”的“蓝绿”特色旅游格局,保亭将作为大三亚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互依互补的双赢局面。“大三亚”的战略必将带动保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保亭亦可依托三亚旅游宣传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借鉴三亚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展示与推广保亭人文旅游资源。

3.“黎学研究”正蓬勃发展

“黎学”是专门研究黎族的学问,“黎学研究”受到海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海南省社科组织领导部门、高等院校、科研以及出版单位等都在拟订“黎学研究”的规划与方案。黎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此(旅游业)无疑将给予热情关注,将对该县(保亭县)和黎族地区各市县旅游产业的兴办,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2]。把“黎学”这种民族文化符号赋予保亭人文旅游开发,势必增强其人文旅游的独特性与发展的持续性。

四、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保亭拥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具备了开发的有利条件,适时探讨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有助于保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保亭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人文环境保护力度

人文资源的完整性是旅游价值开发的前提。一种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时间历史积淀的产物,破坏容易,恢复却异常困难。为此,做好保亭人文资源保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以立法的形式,加强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法》等政策法规。同时,尽快制定符合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际情况的保护办法和实施细则[3]。(2)以文化保育为核心,系统地保育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4]。第一,政府主导,并统一规划与管理[5]。适度扶持黎苗村寨人文建设,整合人文资源,维护本民族特色。第二,黎苗民俗“生活化”。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优秀文化遗产,认识自身文化的重要性,提升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第三,举办人文资源保护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居民保护人文资源意识,进一步弘扬黎苗人文文化。

2.挖掘提升人文资源品味

(1)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保亭人文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关键在于要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为生态游附加人文价值。例如,七仙岭美丽传说的编撰,为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增加文化内涵;保亭“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操作性与可参与性及实践的研究;黎苗族服饰、饮食、文身等民俗风情及特色节庆生活化的研究;温泉康体疗养融合本地“南药文化”的研究等。(2)举办文化节,旅游产业化。可寻求省外合作,推广黎苗文化。如打亲情牌,发挥海南保亭“黎族首府”优势,与贵州、广西等黎族聚集地定期举办“黎族文化交流游”,形成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

3.实现保亭与三亚的对接

充分利用三亚宣传平台,加大保亭人文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为此,保亭应做好如下对接工作:(1)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如保亭县旅游局、旅游协会与三亚市旅游局、旅游协会及新闻单位对接,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参加彼此举办的节庆活动、旅游博览会,互相推荐旅游路线等;(2)民间旅游企业的对接,特别是旅行社以及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宣传营销以及旅游信息网站对接等。

篇2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调查在2015年10月1日到7日之间进行,调查对象为到访过华山的旅游者和即将游览华山的潜在旅游者,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79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有效率88.3%;第二次调查在2015年10月15-16日进行,面向游客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59份,回收问卷159份,有效率100%。前后两次共计发放问卷338份,有效问卷317份,其中男性游客两次合计162人,占总数的51%,女性游客155人,占总数的49%,应用Excel2003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分析。

二、华山旅游客源市场基本属性成分析

(一)年龄构成

总体上看,华山旅游景区游客的年龄构成偏向年轻型。45岁以下的游客总和为233人,占调查游客总数的73.5%;45-65岁之间的游客69人,占调查人数的21.8%;65岁以上的高龄游客15人,仅占4.7%。这一结果表明,作为名山旅游地,“奇险天下第一山”赋予华山的险峻,使得老年群体只能对华山望而却步。

(二)学历构成

在本次华山游客的学历调查中,学历越高,则旅游者所占的比例越大;大专以上的游客的比例为57.4%,中专及高中为34.4%,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2%,这说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表现出随接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三)收入构成

根据本次调查,华山客源中家庭月均收入3000-6000者居多,占游客比重的39.1%,但是家庭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游客占到了48.6%,超过6000元的高收入阶层也仅占12.3%;这反映出华山主要客源地陕西、河南、山西、四川、湖北等省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不高,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三、华山旅游者行为分析

(一)华山旅游者需求行为

1、华山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特征

华山旅游景区旅游者对于旅游时间的选择不仅表现出明显地随季节而变化的规律性,在一天之内旅游者选择进入景区的时间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根据调查得知,旅游者对华山景区的旅游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4月份和5月份会形成华山旅游需求的第一次高峰;7-8月份形成华山景区第二个旅游需求高峰;华山旅游需求的第三个高峰期,也是旅游需求最旺盛、需求量最大的时期在每年的10月份。华山旅游的淡季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期间,另外,6月和9月游客需求也相对较低。

根据2015年10月15-16日的连续观察统计,发现华山游客在一天之内都有人进山,甚至晚上8:30-9:00以后进山的游客还形成一个小高峰;下山人口多在第二天下午4:00以后,尤其在4:00-5:00之间下山的人数较集中。根据调查,大多数游客登华山的主要目的不光为了欣赏华山美景,多数人登上华山之后还想亲眼目睹华山日出,故晚上进山的游客会形成一个小高峰。

2、华山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

华山旅游者来源比较广泛,但同时又表现出高度的地域集中性。华山游客主要来自陕西以及河南、山西、四川、湖北等与陕西省毗邻省区,占到了本次调查总游客数的85%,来自其他省区的游客仅占25%。这说明距离因素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地域的偏远性增加了旅游者与旅游景区之间的感知距离,从而使旅游者对目的地选择的可能性随着感知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二)华山旅游者群体行为

1、出游方式

旅游者出游的方式一般主要有自助游、单位组织和参加旅游团三种方式。在调查的317份有效问卷中,有71人跟着旅游团出游,占到了本调查总数的22.4%,246人采取的是自助旅游的方式,所占比重高达77.6%。

上述结果一方面表明华山旅游客源的主要市场集中在陕西省内地区,游客对省内环境相对熟悉,利用节假日自助结伴出游的散客居多;但另一方面,这个结果的出现也不能排除旅游团组织性较强,让参团游客填写问卷比较困难的原因。

2、是否过夜

根据调查,华山旅游者中利用当地住宿设施过夜者147人,占总数的46.4%;不过夜旅游者170人,占53.6%,过夜旅游者人数相对低于不过夜旅游人数。华山本身是一个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但在这种情况下却似乎成为一类旅游过境地[3],再加上渭南市处于强势旅游地西安的影子区中发展,属于典型的弱势旅游地,西安到渭南的游客又主要是以一日游为主,因此即使游客总量规模很大,但如果是这种以过客为主的群体旅游行为占主导,则对于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经济拉动相对较弱。

(三)华山旅游者感知行为

1、旅游动机和偏好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动机的旅游者比重高达82.6%,其他几项加起来仅占到了17.4%(见表1)。在旅游者偏好调查中发现,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是华山的山水风光;然后依次是华山的文物古迹、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而华山当地的饮食、购物、节庆活动等其他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结合前文对华山游客市场构成的分析,就会发现旅游者的旅游偏好与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表现出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变化现象。

2、旅游者体验及评价

旅游者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主观判断,可以用旅游者满意度进行衡量。本次调查中不仅调查了旅游者对华山景区的总体旅游印象,而且以打分的形式调查了旅游者对食、住、行、游(景区)、购、娱这六大旅游要素的评价。

在对华山旅游的总体印象调查中,认为“很好”、“好”和“一般”的旅游者分别为31人、217人和69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9.8%、68.5%和21.7%;没有游客对华山的旅游印象“差”和“很差”。这说明华山旅游总体上令游客觉得“物有所值”,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说,并不能令人觉得“十分满意”。

而在对华山的旅游构成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调查中,为了能够得到定量的数值,也将评价分为6级并分别赋分,得“5分”表示很好,“4分”表示好,“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尚可,“1分”表示较差,“0分”表示不曾使用。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游客对景区(游)的体验性评价最高,认为景区环境“很好”和“好”的旅游者较多;而对于景区的住宿(住)、娱乐设施(娱)的体验性评价较低,认为“一般”、“尚可”和“较差”者旅游者较多。这表明在华山这样一个5A级风景名胜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基础设施不配套的情况,基础设施匮乏和落后也直接影响到了旅游者对景区的体验质量。

四、结论与对策

(一)华山景区客源市场过度集中于省内且重游率较低

虽然华山高度居“五岳之首”,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也有着华山论剑和华夏之根的华山文化,但其主要功能还是观光游览。针对这一现象,今后的开发应该重点从两方面突破:一是要加大对省外客源市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省外游客了解和认识华山,以拓展华山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省外游客;二是要尽量提高省内游客的重游率,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展山地体育旅游、登山运动、蹦极等一些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吸引回头游客,提高重游率。

(二)华山旅游者的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

这与华山作为名山旅游地的性质有关;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华山游客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多数游客接受过高中及其以上的学历教育,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游客比例达到了57.4%,高于1997年47%的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教育投资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和学历都普遍有所提高。

(三)华山过夜旅游者不足,游客对本地旅游接待设施的满意度较低

来华山的游客大多数是从西安跟团或自助游的方式直接到达华山景区,旅游结束后又原路返回到西安,这种节点式的旅游线路选择,致使游客一般不在景区及其周边留宿;另外,整个渭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资金的匮乏间接造成旅游设施投资的不足,使得华阴市甚至渭南市旅游食宿、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大多不愿意留宿华阴及渭南本地。重新设计旅游线路,加强与省内各旅行社之间的联系,让旅行社在旅游产品营销中和旅游活动组织中多推广华山及其周边景区,延长华山地区旅游产业链,使游客在渭南的旅游时间延长;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尤其要对在调查中发现的游客不满意的一些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进行改造或关闭,对于景区内部游客满意度较低的一些景点也要限期进行改造。

篇3

贵州省是西南岩溶区(喀斯特地貌区)的中心,岩溶区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对于拥有这样一个自然地貌的贵州省来说,一方面,面积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给贵州省发展喀斯特旅游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喀斯特山区本身的脆弱性和人为作用,导致土地贫瘠、水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这使得贵州省有些地区在拥有大量喀斯特资源的前提下不能够大力发展旅游业,而是要解决喀斯特环境下的各种问题。本文在分析贵州省本土可以发展喀斯特旅游区域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展现,揭示贵州省可以发展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为喀斯特区域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GIS技术相关概述

1.1 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地理实体、现象及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分析和输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1.2 GIS的特征

作为信息的一种,地理信息具备信息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它包括: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空间层次性。

1.3 GIS的功能

GIS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旅游、地矿、军事、交通、测绘、水利、广播电视、通讯、电力、公安、社区管理、教育、能源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并为这些行业所需的地理信息或数据进行高效地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等。

2.GIS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GIS技术运用于旅游研究始上世纪60年代,各类学家主要从视觉质量角度对旅游研究进行综合经验评价和单因子评价,并引入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建立规范化的视觉质量评价模型;随着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因特网技

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广泛应用于评价研究中,并不断吸收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先进技术和多学科融合研究成为国外旅游规划、开发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评价理论和方法创新的主要动力。

2.2国内研究进展

GIS技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是在充分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同时也响应国内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方面,王莹(2004)等建立了基于GIS的国家级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并详尽地介绍了系统的构建,系统功能的实现等。金丽芳、刘雪萍(1997)等采用GIS在浙江仙居风景区以地形图为底图编制完成了风景区总体规划图、综合现状图、风景资源分布图、保护规划图、服务设施规划图等12张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图件,使风景资源信息可以随时查询、分析、处理、显示、更新,使其成为风景区管理与决策的有效工具。严寒冰(1999)以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孤山为例介绍了孤山旅游资源地图的创建方法与过程。

3.贵州省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3.1贵州省喀斯特区域的现状描述

通过调查以及贵州省目前喀斯特区域的现状,将现状分为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以及极强度石漠化六种,其中各自在全省的喀斯特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1.26%、38.08%、19.31%、12.58%、6.17%、0.4%。石漠化地区大体分布于贵州省的中部、北部以及南部的荔波等地;潜在石漠化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又集中位于黔东和黔东南等地。

3.2贵州省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分析

利用GIS技术数据分析得出贵州省可发展喀斯特旅游区域占整个喀斯特面积的59.34%,其中能够大力发展喀斯特旅游的区域面积为21.26%,即无石漠化的地区。因此,具备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主要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北部大部分以及南部的荔波、东部的梵净山、西南部的马岭河等。此外,黔东南的大部分潜在石漠化地区也同样是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但这一地区在开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做到与当地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并把石漠化的防止放在重中之重。因此,贵州省潜在石漠化的区域同样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但是其在规划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地开发与利用。

4.总结

本文在介绍GIS相关概念和对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GIS技术下制图的方式将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现状反映出来。通过利用该GIS图以及相关调查数据对贵州省拥有喀斯特地貌地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进而对可以大力以及适度发展喀斯特旅游的区域分别作出了相关描述,让其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以及满足当地的环境承载量。

参考文献:

[1]毕思文,耿杰哲.地球系统科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2]颜廷武,张俊飚.加快推进贵州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3):41-42.

篇4

④ 范金民,杨国庆. 南京通史・明代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53-501.

⑤(明)解缙. 南京[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6.

⑥(明)顾起元(撰),孔一(校点). 客座赘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

⑦ 李兴华.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5(02).

⑧ 据《南京伊斯兰教研究》,有文字资料提及的敕建就有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二十一年

篇5

一、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恶化,旅游资源质量下降

青海湖处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状况表现出局部反常、整体恶化的趋势。从上世纪50年代至2004年末,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m,水面面积减少362.3km2。2005—2009年,连续5年上涨,水位上涨0.54m。但是从50多年的情况看,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水位下降造成湖面退缩,湿地减少,草原植被向荒漠化植被演变;湖水矿化度明显增加,进而影响了水生饵料生物和青海湖裸鲤的生长发育,2004年青海裸鲤的资源总量为5018t,基本上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5%①。青海湖鱼类、鸟类和水生生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食物链,鱼类减少导致鸟类数量锐减,青海湖鸟岛被誉为“鸟的王国”,但目前鸟类总数已由繁盛时期的20多万只下降到目前10万多只。环境恶化,景观资源退化,直接威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气候条件差,旅游分布极不平衡

青海湖地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年均气温在1.1—0.3℃之间,太阳辐射总量171.461—106.693千卡/cm2。由于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大部分属于自然生态资源,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青海湖鸟岛每年3—4月候鸟陆续来到这里,9月底又开始南迁;青海湖水体每年1月份气温全面下降,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自然景观随气候变化而失去原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游客的旅游心理。据测算,青海湖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旅游人次约占全年的63.4%;其次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占24.8%;淡季长达7、8个月的时间,旅游人次仅占全年的11.8%②。此时游客寥寥无几,大量的旅游设施闲置,旅游效益直线下降。

(三)旅游形象模糊,区域旅游遮蔽问题突出

旅游形象遮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者产品品牌效应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会更加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效应③。青海与比邻,青海有青海湖,也有纳木错、羊卓雍湖等著名湖泊。青海湖景区近年来宣传“灵湖”、“神湖”的旅游形象概念,但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打出了“雪山圣湖”的旅游品牌。由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藏文化的代表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青藏区域旅游发展的进程来看,青海湖的旅游一直处于旅游形象的遮蔽之中,青海湖景区实际成了旅游的过境地和中转站。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存在形象遮蔽的前提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将会出现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④。这种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青海湖景区旅游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四)产品品种单一,旅游效益不佳

青海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是依托自然景观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低,没有形成精品项目。据调查,游客来青海湖旅游的目的构成:观光旅游占73%;商务游占12.5%;增长见闻的是11.5%;宗教朝拜是3%⑤。由于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在青海湖停留的时间最短只有2—3小时,平均停留时间不足1天,在景区的住宿率不足20%。青海湖是青海省的王牌景区,但是,旅游经济效益与其拥有的地位极不相称。2011年是青海湖景区近年来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年,景区共接待游客85.31万人次,仅占青海省旅游接待总人次1390.91万人次的6.13%;门票收入6236.08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0092.96万元,占全省的1.12%。

(五)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青海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对旅游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目前青海湖旅游资源只开发了14%,许多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因缺乏资金无法开发利用,如三角城遗址、尕海古城遗址、伏俊城等,不仅没得到开发,保护工作也做得不够。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也在低层次上徘徊,目前只能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上,缺乏游客参与性项目。其次,资金短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每到旅游黄金时间,受省际交通条件的限制,外省的游客进不来,出现“一票难求”局面;而到了青海湖的游客由于区内交通路段差、营运能力低,很难迅速到达旅游景点。此外,景区配套实施标准低,通讯、卫生、取暖、娱乐、给排水等条件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从而降低了游客的停留时间,致使旅游消费不足。

二、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首先,必须制定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加强旅游管理。按照旅游资源的个体特征、旅游功能和地域分布,划分不同的保护类别和保护等级,提出相适应的保护要求。如海心山、三块石、沙岛、鸟岛以及泉湾的那尕则滩涂沼泽地,是鸟类和鱼类栖息繁衍的地区,应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区内禁止旅游及放牧,保持生物性景观的自然演化状态。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等历史遗迹类景观资源分布区,应划分为次级保护,合理确定旅游环境容量,设立管理站重点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原创性。其次,要核算旅游环境容量,适时调控游人规模。根据木桶原理,以鸟岛、沙岛、二郎剑、日月山等生态脆弱敏感区为基准,计算青海湖景区日旅游环境容量和年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控制旅游人次。当客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可通过开放时间的调整分散游客,亦可采用“差别票价”调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客流分布。

(二)突破时空限制,推出冬季旅游项目

根据青海湖冬季气候特征、自然生态特点和文化特色,推出冬季旅游项目,实现景区旅游从季节向全年的转变。青海湖是大天鹅的冬季栖息地,最多时有近万只,可供冬季观鸟和摄影活动。青海湖每年冬季冰冻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满目皆白,可开展冰上运动项目。此外,青海湖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举办青海湖冰雪旅游节,表演民族歌舞,让游人在体验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欣赏青海湖千里冰封的美景。

(三)寻求差异,塑造个性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遮蔽是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结果,因此,差异化形象设计是使旅游地走出形象遮蔽的有效途径。在青藏区域旅游环境中,青海湖的主要竞争旅游地是的纳木错湖。首先在“地脉”方面,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鸟类资源丰富;纳木错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内陆湖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动物资源丰富。其次在“文脉”方面,纳木错湖以纯藏文化区为背景,开发“雪上圣湖”的旅游形象,景观资源和宗教文化结合紧密,市场知名度高;青海湖以藏、蒙、汉等多种文化为背景,旅游形象模糊。分析对照二者的差异,青海湖景区旅游形象的定位,应避开从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上与纳木错湖的竞争,设计聚焦点应放在“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方面。青海湖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我国核武器建设的摇篮。因此,旅游形象可定位为“神州第一湖,传奇到古今”,句义解释:从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道再到文成公主进藏,以及祖国的军事摇篮和青藏铁路的开通,斗转星移一千多年,青海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许多今古传奇。对此可以引证的事实是: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青海湖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形象的基本理念是“畅游青海湖,感受千年古文化”。

(四)创新设计,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青海湖景区旅游产品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资源特色,设计打造有卖点的旅游产品。第一,优化传统观光旅游项目,积极发展主题观光旅游。西海镇原子城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历史文物保存完整,所处的金银滩草原环境优美,是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原创地,借此开发“两弹一歌”的主题旅游产品。第二,突出自然特色,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开展青海湖观湖、鸟岛观鸟和布哈河、沙柳河观鱼旅游,并把“湖水的色彩变幻”、“候鸟迁徙”和“湟鱼徊流”等科普知识寓于旅游活动中,完善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第三,体现民族特色,开发民族风情与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以草原景观、牧业生产及藏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接待游人体验游牧生活,提供特色餐饮等旅游服务。第四,依托环境优势,开发高原竞技与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如帆船、热气球、汽车拉力赛、徒步旅游等。

(五)政府主导,广开融资渠道

在青海省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利益导向,吸引投资者共同参与青海湖旅游业的开发建设。第一,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民营以及外资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实施以政策换资金的产业扶持政策。第二,发挥政府的投资先导作用,投入必要的资金搞好旅游资源调查和项目规划,做好效益评估和经营权转让,以论证有据、效益明显的旅游开发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实现以项目换资金,促进投资开发的商业化发展。如青海湖沙岛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高原竞技与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等。第三,在基本建设、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以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改变旅游业投入不足、低水平开发的状况。

参考文献:

①青海省农牧厅. 青海湖流域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报告[R].2005.11

②张小红. 青海湖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西宁:青海民族大学,2010.6

③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3):62—67

篇6

1.1旅游空间数据采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工作的实质就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操作处理。因而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采集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数据,并创建数据库来存储这些地理数据。所以利用GIS进行旅游开发与规划,首先要采集旅游资源数据。在空间数据库中,所有的地图、影像数据和属性数据都根据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和记录方式进行地理编码。GIS数据的数据结构有两种,即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前者通过坐标值来精确地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后者以规则的象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的分布,其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原材料信息,这两种数据结构之间需要经常相互转换,数据处理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进行坐标的转换、图幅的处理等工作。

1.2旅游环境分析与资源评价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发挥重大作用,可在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得到了极好的应用。例如利用GIS的拓扑叠加功能,通过环境层(地形、地质、气候、内外交通等)与旅游资源评价图叠加,来分析优先发展区域;利用GIS的网络分析功能,分析游路布局;利用GIS的缓冲区功能(即在地图上围绕点、线或面等要素,划出一定宽度的“影响地带”)可以确定风景区的保护区域、道路红线等。GIS还可通过与数学分析模型的集成发挥空间分析功能。例如将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旅游开发条件模型、风景区环境容量模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旅游经济效益模型等嵌入GIS中,可辅助旅游管理部门作出合理开发决策。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评价,包括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如市场分析,即对旅游者来源地、旅游动机、人口统计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对市场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如季节的因素有没有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降低吸引力、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对客源市场的需求方向、大小进行分析等。对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交通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传统评价方法把目光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这样导致主观性较强,而定量评价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在GIS中,主要应用定量评价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不同的定量评价方法有不同的评价模型,如指数模型、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模糊综合评判等。其主要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诸多的评价因子建成数据库,然后在GIS软件系统中创建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将数据库与评价模型相连接,从而实现对数据库的分析和处理,得出评价结果。

此外,GIS还可以利用服务器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基础设施位、环境交通、餐饮休闲的最佳位置以及最佳路线选择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除了提供基础信息的查询、分析以及辅助进行相关的评价之外,可以建立一些预测模型,对环境容量、游客行为等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1.3旅游规划图件编制

旅游地图是重要的信息源,以及最有效的旅游资源信息可视化表达方式,是旅游分析和研究不可替代的工具,是旅游开发和规划成果表达的主要平台,是反映开展旅游活动成果的有效手段和旅游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

GIS旅游制图的基本原理是以计算机和一系列自动制图设备为工具,应用数学逻辑方法,对传统的制图过程和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应用GIS的制图功能进行旅游规划图件的编制是利用丰富的数据库和输出设备,可获得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旅游地图。GIS中图形数据库是分层存储的,如行政区划图、道路交通图、景点分布图、用地现状图、电力网分布图等,因此它不仅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图,而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层或叠加输出各种专题图。应用GIS进行旅游规划图件的编制是旅游制图的发展方向。

GIS强大的制图和图形文本编辑、管理、显示功能对开发和规划方案的设想及其效果进行模拟显示,并能提供所需的现状图和规划草图等,用于不同开发和规划方案的选择及比较。

1.4旅游开发与规划中信息的动态查询

旅游信息查询是非常重要的需求,其实质就是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如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类型、面积等信息的查询,旅游线路、旅游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等信息的查询。目前在资源和信息的管理方面,也有一些软件具备查询的功能,但是GIS软件不仅具备此类一般功能,而且还有更多的优点。

(1)图文并茂。应用GIS软件建立的数据库在查询时,数据不仅能够以传统的表格形式呈现,而且还可以以地图的形式展现给用户。通过地图,用户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对景区、交通和旅游线路等信息的了解和认识将更加直观、明确。

(2)查询便捷。GIS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制图,而地图又是数据库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与数据库是相连接的。因此应用GIS进行查询时,不仅可以使用传统数据库的查询方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直接在地图上进行查询,因而查询的操作更加简单、直观,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系统的界面友好性及交互性,而这是传统的数据库所不具备的。

另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允许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多条件、多范围的检索查询。查询的字段可从表中获取;查询的条件可用逻辑表达式表示,逻辑表达式可以使用操作符、?辑运算、逻辑连接和内部函数;查询结果既可以作为临时文件浏览,又可以存储为独立的固定文件。当前,一般的GIS软件都提供了SQL查询语言,极大地提高了查询的性能和效率。只要能够把问题转化为有效的查询表达形式,就可以查询出相应的结果。

2展望GIS与旅游业相结合

2.1旅游开发和规划信息采集自动化、共享化

采集自动化主要集中在地形图、专题地图、遥感图像高程信息获取以及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等方面。

数据共享是各领域信息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对于还没有实现统一数据规范的旅游行业来说,其不同的应用程序往往具有不同的数据结构。但由于获取的资料与本地区建立的数据库不相符,给规划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共享化则要求不同部门之间有关信息库的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尽量减少工作中的重复,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2.2建立并优化旅游资源模型库

GIS必须建立更多直观且实用的模型,以提供更多的辅助功能。目前应用的GIS虽然能提供叠加、网络等分析模型,但远远不能解决众多具体的旅游规划问题,如游客预测、环境容量模型等,需要规划者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二次开发建模来解决问题。还需要不断优化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高旅游开发要素和条件的查询效率和科学性,及时为开发和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篇7

当代贵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贵州旅游市场的前景并不被人们看好,当初你们选择进入旅游这个行业的背景是什么?

陈跃康:1993年3月,由于地质工作不是很景气,贵州地矿局鼓励员工向第三产业寻求发展,一批年轻的地质队员从地质找矿转向现代旅游,靠1万元起家创办了贵州山水旅行社。刚入行的旅行社陷入了“规模小、没市场、没客源、没专业人员”的境地,为了生活,员工们甚至集体上街卖红枣、卖书,一部分人离开了旅行社。当时我在地质局宣传部工作,因为相信贵州的旅游业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市场发展机遇,就在贵州山水旅行社创业初期加入进来。

当代贵州:山水旅行社几乎是白手起家,在发展中是如何打开思路、走出困境的?

陈跃康:策划是快速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为了打开局面,1996年,我们策划了上海桃花节“贵州山水情”大型活动,1998年策划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绿色、山水、贵州情”促销活动,1999年在泉州举办了“贵州山水生态游”说明会。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山水旅行社迅速发展壮大,跻身全国百强,并探索出了一条以策划带动市场战略发展思路。

2000年以后,顺应贵州旅游发展的需求,我们开始实施多元化的策划营销活动,组织实施了贵阳香纸沟“农家乐园”营销策划活动,在新千年的春节之际喊出了“下乡去过热闹年”的口号,打造了贵州省乡村旅游第一品牌,开创了贵州“百姓生活游”的先河;与贵州电视合打造了《旅游新视野》专栏,拍摄了六集旅游电视风光片《永远的长江》等近百期旅游专题节目,树立了旅行社优质的形象品牌,成为贵州组团大社;组织了十届以“夕照青山”为品牌的老年主题旅游活动,在贵州率先开拓了“贵州人游贵州”旅游市场。

策划就是整合资源

当代贵州:凭借策划活动来带动市场的发展理念需要有很强的策划能力,你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取决于什么?

陈跃康:就我个人来说,与性格和经历有关。我19岁参加地质工作,做了10年的地质队员,8年的机关宣传干事,10年的旅游工作,这些赋予了我思路和视野。

当代贵州:从你策划的一些活动来看,比如“贵州山水杯”2004年度“贵州文学风云榜”评选活动,聘2004年度“贵州文学先生”欧阳黔森为该旅行社的形象大使,是否与你的经历有关?

陈跃康:这是与兴趣和爱好有关。我是文学爱好者,对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也愿意为贵州文学的发展尽一点力。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真正对我实施策划宣传活动产生影响的,是我从事8年的机关宣传工作。(陈跃康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由他撰写的6集电视专题片《高原拓荒人》由贵州电视台摄制播出,并获全省影视剧创作一等奖;短篇小说《小站挑夫》荣获小说类创作二等奖,出版了个人文集《如此梦想》。)

当代贵州:贵州山水的成功建立在一系列的活动策划上,你认为支撑山水系列策划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陈跃康:策划就是整合资源。作为策划者只需要用智慧把资源组织起来,解决营销对象和资源拥有者的需要,就可以在成本很少的情况下运作整个方案,并在运作过程中顺势达到目的。比如上海桃花节,当时我们并没有资金来运作这个活动。1995年,贵州山水旅行社就着手与上海桃花节组委会沟通,策划用贵州的真山真水和民族风情吸引游客。上海桃花节组委会受到方案吸引,当即投入100多万元兴建了苗家吊脚楼、侗族风雨桥等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建筑。第二年,活动正式举行,由倪萍、叶惠贤主持开幕式,上海市、贵州省领导参加,历时23天,接待游客近百万人。其间,我们组织百人演出队进行了20多天的歌舞表演,而这支百人演出队的人力资源也来源于各地政府。这次活动不仅宣传了“养在深闺待人识”的贵州旅游资源,也让贵州山水旅行社一举成名。

谋划贵州旅游业的后发优势

当代贵州: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业培养成贵州的经济支柱产业,你对贵州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有何评价?

陈跃康:我一直都对贵州的旅游业发展充满信心。未来5年,贵州旅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更具吸引力。贵州资源好,开发程度低,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有很强的后发优势。但贵州旅游业纵向比,有提高,增幅在两位数以上;横向比,差距大。贵州近年在旅游营销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度,但是拉动客源市场的新品、精品却难如人愿。贵州的旅游产品要上档次,创品牌,就必须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打出独特旗帜。

当代贵州:贵州旅游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山水旅行社来说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应对?

陈跃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仍然是:通过策划创新发展壮大,通过优质服务塑造品牌。随着我省逐渐由旅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产品大省,由旅游过境地到目的地,我们在线路编排上每年都要推陈出新,针对不同季节推出不同线路,根据不同市场设计不同线路,平均每年增加3至5条线路,近几年已有20多条新线路推出,极大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优势明显,目前旅行社正在设计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游、溶洞游、泡温泉、吃火锅、看歌舞等冬季旅游产品。

打造旅游地质新品牌

当代贵州:山水旅行社通过策划创新发展壮大,今后的落脚点是什么?或者说通过什么策划活动来实现?

陈跃康:我们希望利用地质的手段、技术、人才、知识、资料,为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市场的营销提供服务,也就是推出旅游地质新概念及精心打造这一品牌。

当代贵州:旅游地质?这样的思路又和你从事过10年的地质工作联系在一起了。记者曾经采访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拴科,他也认为贵州的地质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你认为该如何把地质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

陈跃康:贵州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地貌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两部分。绝大部分自然地貌景观都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正是旅游地质的资源。以各种峰丛、石林、溶洞为代表的岩溶地貌景观是贵州旅游地质资源的主体;峡谷和瀑布是多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山岳是地壳运动的见证;古生物化石群是生命演化的直接记录;观赏石则是地质作用结果的精品荟萃。当导游为游客解说景点时,强调这些具有贵州特色的地质特征,比那些浅显的神化传说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贵州的民族文化所依据的客观物质环境也是受地质条件制约的。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解释自然风光的成因,还可以解析民族文化的特质。在雷公山、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碎屑岩的地质特征有利于高大树木的生长,于是杉树成为聚居于此的苗族和侗族的重要生活材料,造就了吊脚楼、风雨桥、木筏等民族文化特色。而在南北盘江流域,石灰岩地质特征的产物就是石板,于是石板成为聚居于此的布依族的生活材料,造就了石板房、石板上制蜡染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把这些内容加入到导游解说词中,旅游将会变得更有意义,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效益。

篇8

1.地理科学与旅游业

地理科学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地理学从成因上揭示了旅游资源的形成、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了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地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1 自然旅游资源与地理学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特征、发展演化及分布规律,表明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用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认识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问题以提高旅游活动的效果,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自然旅游景观中的山水名胜——峰、谷、石、河、湖、瀑、泉等都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由于受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自然界由于受到内力地质作用,产生了大陆和洋盆,形成了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进一步又划分出不同的地貌景观,如河流、沙漠、山地、冰川、喀斯特峰林等。旅游景区的地层、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最普遍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由不同的岩石构成,不同的岩石又由不同的矿物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和构造;不同的颜色、硬度、比重等物理、化学属性,所以构成不同的自然风景。如花岗岩构成的黄山和华山,在景观上具有雄伟、险峻、深厚、朴实等特点;石灰岩构成的路南石林、桂林山水等具有清秀、俊逸、深邃、奇特等特点;红色砂岩和砾岩构成的丹霞山、武夷山、麦积山等风景区,又具有奇险、奔放、绚丽、热烈的景观特点。地理学可以解释这些自然景观的分布、形态、性质、类型及形成因素。

1.2 人文旅游资源与地理学

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改造保护提供了依据,同时把地理学引入旅游研究也是地理学界的一个创新。例如,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仅可以发现矿产资源、地下水等还可以发现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评价其成矿远景,还可以评价某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科学成因和美学价值。所以地理学是旅游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它为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导游讲解奠定了基础。

人文景观表现了地理因素的影响。历史上的一些建筑物和纪念型的坊、碑、塔、柱,美化型的亭、桥、廊、园等,它们建筑所采用的各种石料,表现了不同的岩石特征和地质作用,这些建筑的形成也应用了地理学中的岩石学、工程地质学等知识,这些文物古迹在千百年的沧桑变化中,记录和保存了许多地质作用的踪迹,成为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见证。如战国至汉代的邯郸古城遗址,被北北东向的活动断裂切割,东部下沉,遗址埋葬在7-9米以下;西部抬升,遗址暴露于地表被冲沟所切。再如黄崖关长城的错断和位移,沧州宋代旧州开六寺遗址铁狮子的沉降,镇江金江与长江南岸陆地的相连,苏州虎丘塔的倾斜等,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2.旅游景观与地理要素分析

旅游资源一般分为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无疑地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导游的讲解离不开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化发展的介绍,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是导游工作效果提高的重要途径。关于自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和动植物资源景观等[1]。本文仅就地质地貌景观知识阐述,以期说明地理学与导游讲解的关系。

2.1 旅游景观与山地地貌要素

2.1.1 山地的形成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地壳从未停止其变化。当地壳上升时会形成隆起的山地;山地不断受到侵蚀,会被夷平,沧海又会不断填充泥沙,成为桑田,坚硬的岩石被风化破裂成为细粒物,松散的泥沙又会形成新的岩石。内力作用是来自地球内部能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中主要是由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旋转能和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所引起的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是地球以外的能,其中主要是太阳辐射热能所引起的。

地壳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其形式主要有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例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区在2500万年前是一片大海,经过上升运动成为山地,而且现在仍然以每年18.2毫米的速度上升。2500万年以来,东非大裂谷平均宽度扩展了65公里,如果依此速度继续加宽,大裂谷以东的陆地将会与非洲大陆分离,隔水相望。

2.1.2 山地景观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区,平均海拔4500米,高原上横亘着一系列巨大的山脉,山岭间镶嵌着辽阔的高原和盆地。具有世界第一高峰的喜马拉雅山地,由于内动力地质作用强烈,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十分发育,景观独具特色,是探险、科研及地质地貌旅游的好去处。

第二阶梯地区,高原盆地之间的阿尔泰山、天山的海拔都超过4000米,阴山、秦岭也在2000米以上。由于该区高差悬殊,远离海洋,重山阻隔,是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不到的地方,气候十分干旱,地质作用以重力、冰川、干燥、风力等为主,多沙漠、雅丹、峡谷、咸水湖等地质景观。横断山脉以东的二级阶梯地区为地形过渡地带,流水、重力等地质营力活跃,加之气候纬度分带明显,为多种地质景观发育的地区。

第三阶梯地区,主要由宽广的平原与丘陵组成。这些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侵蚀等外力地质作用发育,加上人类活动强烈,开发程度高,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台湾玉山、吉林长白山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活动带,火山、地热、温泉、地震活动频繁,旅游景观也异常壮观[2]。

2.2 旅游景观与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一词原指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大量分布的高原,由于南斯拉夫学者对这种奇特地貌的研究而提出了这一地貌类型。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又叫岩溶地貌。其实,在中国很早就记录了这一地貌类型,如《徐霞客游记》十分详细地阐述了喀斯特地貌在中国的分布、类型、形成原因等问题。

中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类型多样,很多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殊的地貌基础之上。许多的喀斯特地貌作为自然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无限生机,也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2.2.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以溶蚀作用为主,伴随机械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表和地下的地貌的总称。有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峰丛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林是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形状有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孤峰是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无明显的构造运动。天生桥是可溶性岩石下部受溶蚀形成的拱桥状地貌。

2.2.2 中国喀斯特地貌

山东北方岩溶地貌分布区,主要分布于鲁中南的山地丘陵区,鲁东有少量分布。主要是以溶蚀-侵蚀为主的温带山地丘陵岩溶,海蚀-溶蚀为主的滨海岩溶地貌景观。最佳旅游欣赏时期是当地的夏季。辽宁本溪水洞也是北方典型的温带岩溶地貌,为北方喀斯特的主要旅游景点。洞内有众多的发育完整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最深处可达2米的地下暗河构成充足的水源,形成奇特的水洞景观。

南方典型岩溶地貌分布区,也是世界主要的岩溶地区之一。云南路林石林是发育典型、保存完好、形态高大奇异的石芽群。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的可溶性岩石与湿热的气候环境。云贵高原的广西、贵州广泛分布着当地称之为“坝”。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等岩溶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是对广特的自然山水风光的真实写照,而岩溶作用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湖南、广东、四川南部地区的岩溶地貌分布也较为广泛。

3.运用地理知识导游讲解案例

四川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千米,构成四川盆地的西南屏障。峨眉山以雄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神话色彩的佛教胜迹闻名,是中外旅游者向往的风景名胜区。可以从自然景观对峨眉山讲解。

3.1 山地景观讲解

峨眉山形成演化史。晚震旦世这里被海水淹没,后一度上升为陆地,但时间不长。晚二叠世的大陆裂谷作用,产生大规模的沿江喷溢,形成峨眉山玄武岩。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峨眉山区结束海洋环境阶段,形成一套厚度巨大的三叠系沉积岩。峨眉山的形成是以中元古代末期的峨眉山花岗岩的侵入为标志,此后进入地壳比较稳定的演化阶段。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该区地壳强烈抬升,同时产生强烈的地壳变形,造成巨大的山体褶皱和断裂,逐渐形成今天的峨眉山地质地貌景观。

3.2 崩塌地貌景观讲解

峨眉山区高达六七百米的悬崖峭壁比比皆是,构成十分雄伟壮丽的自然地貌景观。峭壁景观的产生与峨眉山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峨眉山大背斜构造紧密相关。峨眉山大背斜纵贯山地南北,背斜轴部广泛发育了近于垂直的构造裂隙,这种裂隙一方面使轴部岩层破碎,易于风化侵蚀;一方面成为地层崩塌的条件。因此,随着地壳抬升,河谷下切,岩体沿此垂直断裂不断崩塌、脱落,形成陡崖峭壁。

感仙峰寺至遇仙寺沿途中由砂岩形成的悬崖峭壁,是这种垂直裂隙崩塌、脱落形成的。金顶舍身崖则是沿垂直构造与玄武岩柱状节理崩塌、脱落形成的,这种地貌类型造就了峨眉山景观的“雄伟”。

3.3 喀斯特景观讲解

峨眉山是厚度大、纯度高、出露面积广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潮湿。因此,在峨眉山发育着广泛的景观别致的岩溶地貌,大致分为峰林、溶洞、地下河等基本类型[3]。

峰林岩溶地貌众多。在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石笋沟、九岭岗、万年寺等景点,均是厚度超过千米的古老的白云岩分布区,这里又恰好位于峨眉山背斜的轴部。沿背斜发育的构造裂隙有利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渗透、流动和溶蚀。因此,溶蚀作用沿构造裂隙形成了若干个孤立陡峭的山峰,似破土而出的林中竹笋,生机盎然。事实上,峨眉山众多的山峰,诸如华宝峰、天池峰、华岩顶等都是发育在碳酸岩盐地层的岩溶峰林;从清音阁至洗象池也大都是由碳酸岩形成的峰林地貌。

溶洞岩溶地貌数十个。峨眉山的地下河以脚盆坝的龙洞地下河最为引人注目。因其或出于悬崖,或露于绝壁,或因交通不便,或因堵塞不通,目前开发利用的不多[4]。除著名的九老洞以外,在雷洞坪的谷亭下的绝壁上有72个洞,诸如“伏羲洞”、“女娲洞”、“鬼谷洞”、“雷神洞”等,都是岩溶作用而形成的。

4.结语

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往往不仅局限于对山水风光的表面观赏,而且会对奇特的自然景观充满好奇,探索其成因、演变等一系列问题,其对导游讲解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导游不可以讲一些、笑话、故事来应付服务。凝固在自然景观中的自然历史,展示着自然变迁特征,许多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与地理知识紧密相关,应该对自然景观作出科学的、正确的讲解,这就要求导游具备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对自然景观充分了解。

提升导游人员的地理素养,使其掌握地理知识并正确运用对导游服务工作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旅游教育部门应将地理学理论和知识纳入课程体系,旅游企业管理应适时地开展对导游人员的相关培训。

参考文献:

[1]曲景慧.旅游地质学[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67-72.

[2]王英俊,李波,张志全.基于SWOT分析的白河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1.

[3]陈安泽,余国龙,兰祥义.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45-48.

篇9

1.根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旅游业的基本功能以低消耗的姿态,以超强的带动势头,传承文化和展示形象,并达到惠民效果,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河南省对旅游产业重视程度很高,尤其是根文化旅游发展,通过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并借助郑、汴、洛沉淀的文化资源,在功夫、古都、宗教、名寺等方面,开发集休闲、度假、观光等为一体的根文化旅游项目,使得旅游产业更上一层楼,带动河南省旅游跨入全新发展阶段,大有迅猛发展的势头。

2.根文化本质

根文化的本质,是当地亘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积淀,体现出地方的文化特色。根文化不仅以外在形态展现出来,同时形成了当地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思想潮流,决定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世界每个角落几乎盘踞形式不一的根文化,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引导当地旅游产业模式的形成。河南作为我国的文化大省之一,根文化资源丰厚,譬如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少昊、尧、舜、禹中华9大始祖,或出生于河南,或建都于河南,这些文化就是河南区别于其他省份的根文化之一。

3.根文化界定

河南的根文化底蕴深厚,主要包括:中国总共有8个古都,河南占据其四,分别是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中国百家姓氏78个姓氏源于河南,譬如陈、黄、郑、林四大姓氏;中国武术的主要发源地,譬如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嵩山少林等;河南地下、馆藏文化等位居全国第一;众多历史名人故居;豫剧、曲剧、河南坠子等戏曲文化。以上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予河南省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产业后盾,体现出河南的根文化内容。

二、河南根文化产业社会价值

1.维系海内外华人纽带

河南的根文化是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文化关系,以河南根文化为基础开发的旅游景区和路线,在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譬如龙门石窟、嵩山、云台山、宝天曼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庆黄金周,来自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5%左右,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也急剧上升,少林寺和云台山等5A景区大约接待58%的游客。由此可见河南根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为海内外华人纽带的维系,提供了交流的窗口。

2.实现中原崛起

河南省根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中原文化的崛起,成为带动中原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一方面是随着河南境外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的增加,其GDP优势可以作为中原文化崛起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是可以利用河南的文化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和中小企业进驻河南,挖掘更多的根文化,作为经济的寻根纽带,助推中原经济区根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发展。

3.提高人口素质与优化环境

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河南省推行根文化产业,实际上构筑了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对外交流的渠道,根文化产业本身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实际上已经为小康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注射了“强心剂”,构建了河南省的社会综合素质和文化环境氛围,有利于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河南根文化精品资源开发策略

1. 打造寻根文化“圣”字品牌

河南自启动文化强省发展战略以来,就开始借助特色的根文化资源,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圣”字品牌,为根本文旅游产业的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以固始县为例,该县记载了4次历史大规模移民,向南迁移闽南和粤东地区,并扩散到台湾、香港和澳门。为此,固始县启动“让根新文化扬名固始”为主体的根亲文化节,逐渐形成寻根文化的“圣”字品牌,促进该县根亲文化的快速发展。

2.搭建寻根文化品牌基地

寻根文化品牌的强化,需要搭建品牌打造基地。目前河南省的经济指数、社会指数、生态指数呈上扬趋势,为寻根文化平台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搭建条件。与此同时,寻根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河南省通过借助招商品牌,定义某种旅游产业的主题,进而挖掘相关的文化,譬如为突出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中“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河南省从多个角度促销旅游产业,譬如黄帝拜祖大典,对提升河南旅游形象具有很大的帮助。

3.构建精品根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根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某个领域中存在饱和和欠缺的状态,当针对某种根文化所开发的旅游产品过多,就会呈现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未能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那么这种旅游产品将失去竞争力。因此需要构建精品根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从探寻根文化内容开始,到形成寻根旅游资源,基本形成河南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浩瀚工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根文化的开发阶段,也就是目前这个阶段,挖掘出更多的根文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子回乡投资创业;二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河南省根文化,打造有利于河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品牌,为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发现根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新的理论视角,对河南旅游根文化发展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河南省历来对旅游产业非常重视,尤其是根文化旅游发展,通过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河南省旅游跨入全新发展阶段,其中根文化是当地亘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引导当地旅游产业模式的形成。河南省需要打造寻根文化“圣”字品牌,并搭建寻根文化品牌基地,以及构建精品根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开发根文化精品资源。

参考文献:

[1]付玉成.河南信阳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黑河学刊,2012,(2):51-52.

篇10

二、突出重点,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把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围绕“一个中心”挖掘回族文化,连接五个景点(即:纳家户清真寺、中华回族第一街、鹤泉湖、国际*文化村、纳家户回族风情街)打造一条靓丽的旅游风景线,把*县建成为宣传中国回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进一步完善中华回乡文化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工程和纳家大院的开工建设;积极推动中华回族第一街的建设步伐,力争今年5月份开街;积极协助做好纳家户回族风情街的开工建设,力争2009年完成主体工程;协调配合**福利协会,做好*回族*国际文化村一期工程奠基仪式活动,确保3月底开工建设。指导协助杨和镇加强纳家户生态园和珍珠湖的管理工作。

三、强化指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步规范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尤其对新建的农家乐项目加强管理指导,进一步规范旅游服务标准,促进我县乡村旅游成为全市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立足葡萄产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形式多样的农业乐,丰富农家乐的游娱内容,增加旅游服务项目,提升文化内涵,改变原来的坐农家炕、吃顿农家饭的简单服务方式。一是积极推进农家乐项目建设,加强对大观桥桃园农庄、湖畔人家、观桥渔庄、纳家户新村等农家乐项目建设规划的指导服务工作,确保规划建设富有特色。二是进一步提升海澜葡萄庄园、玉泉营葡萄庄园、董洋休闲农庄的服务水平。三是依托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工程,进一步规划指导好以设施农业为特色的胜利村、纳家户村发展乡村旅游。四是充分利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特色优势,积极推动新慧彬公司等企业发展观光生态旅游。五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提高我县乡村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六是加强乡村农家旅游的评星定级工作,力争申报评定三星级农家乐1家、二星级农家乐2家。

四、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监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切实加大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旅游业法规条例的力度,加快旅游诚信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二是坚持培训,提高素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各景区参加区、市旅游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主动开展农家乐的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其开拓眼界、放开思路,推进各旅游景区的发展。三是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救助、安全措施、安全防范的教育。加强对各旅游景区的安全监督检查,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期间进行专项检查,不定期的对旅游景区的安全措施、安全制度等工作进行抽查,进一步提升旅游行业管理质量和水平。

五、加大宣传促销工作。

今年按照县委、政府的三个定位(即新型工业化先行县,现代农业的示范县,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回族文化艺术节、*回族*国际文化村奠基仪式、第二届设施园艺节等节庆活动,广泛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立体式”、“开放式”的宣传,利用*回族*国际文化村项目加强对伊斯兰国家联系和宣传。重点突出回族文化的宣传,努力提升全县和重点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促成“南有沙坡头,北有沙湖,中间有*”的旅游良好发展格局。积极组织各旅游景区参加区、市旅游局组织的各种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利用*政府公众网,开辟旅游专栏,及时反映全县旅游业发展状况,为各景区和农家乐进行宣传。

六、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和行风政风建设,促进旅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篇11

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亚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及旅游收入也呈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三亚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三亚餐饮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特色餐饮的发展。

特色餐饮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餐饮,由于各地物产、气候、习俗、传统不同,不同地方的口味有很大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餐饮。游客到达一个旅游目的地,目的不止在于观光、购物、休闲,一个地方特色的餐饮品尝及消费也会对旅游者体验产生深刻影响。

三亚是海南的主要旅游城市,物质丰富,地方特色明显,特色餐饮资源非常丰富,游客到任何地方旅游,都离不开“吃”这个重要旅游体验,三亚本地特色餐饮品种繁多且极具当地特色,有效开发三亚特色餐饮资源可以丰富三亚旅游产品,增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也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文化属性的重要途径。

二、三亚特色餐饮资源

(一)海南四大名菜

海南四大名菜由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四道菜组成。海南四大名菜是海南最具特色,名声最响的菜系,只要来到海南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会听说或品尝到。四大名菜在三亚各大酒店及本地菜馆均可品尝,网友在品尝海南四大名菜后也给出了相应的点评,通过对马蜂窝网、大众点评网等网站的网友点评整理后发现,游客综合评价侧重于餐厅环境、餐饮价格是否合理、菜品味道如何及服务态度这四项方面。其中,网友们几乎都提到关键的一点是菜品味道,看出游客对菜品味道的重视程度很高。

(二)海鲜特产类

三亚海鲜丰富,有鲍鱼、海参、海胆、马鲛鱼、石斑鱼、螃蟹、对虾、基围虾、龙虾、扇贝、芒果螺、鸡腿螺等。三亚海鲜文化重要部分之一是海鲜的购买与加工,三亚海鲜广场及大排档均有售各种各样海鲜,供给量充足,并且保持了蒸和煮的传统烹饪方式,味道鲜美、原汁原味。

游客对三亚海鲜特产的综合评价侧重于服务质量、海鲜质量、菜品味道、价格是否合理及厨师手艺等几个方面。其中,游客对海鲜总体评价分别有五星、四星、三星,看出游客品尝海鲜带来的相关满意程度。游客在评价里几乎都提到海鲜味道新鲜,说明三亚海鲜味道给游客带来深刻的印象。

(三)水果特产类

热带水果是游客来三亚旅游一定要品尝的美食,也是带给亲朋好友最好的礼物。具有三亚特色的标志性水果有芒果、荔枝、椰子、火龙果、莲雾、山竹、香蕉、菠萝蜜,菠萝等,多数热带水果味道甘甜、果肉。通过整理游客对三亚热带水果给出相关评价,发现游客点评重点在于价格的合理性方面,几乎每个点评都涉及到,有的游客表示水果价格实在,给出了五星的评价,表明游客对三亚水果价格满意程度较高,而有的游客则反映由于饮食差异表示对于菠萝蜜、芒果等一些水果不习惯,满意程度比较低。

三、三亚特色餐饮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餐饮逐渐流失

相比较外地美食,三亚的特色美食店还是比较少,为了迎合游客或是外来居住人口复杂多变的口味需求,纷纷引进外来的川菜、湘菜、东北菜等,短时间内满足了游客或本地人的需求,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但长期来看这种盲目的追求多杂全的饮食供应,以及为了满足更多人饮食习惯使得菜肴口感逐渐的大众化,极大的破坏了三亚本土饮食的吸引力。同时,因为外来饮食文化的引入,会逐渐更替三亚本地人习惯的本地口味,会导致三亚特色饮食旅游资源的破坏,也使得三亚原汁原味的特色烹饪手法逐渐失传。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如农家乐、渔家乐及黎族、苗族等由于地处偏僻等原因,导致游客即使知道但是因就餐便捷度太差而无法如愿。

(二)本地就餐环境卫生差

三亚的餐饮卫生情况是比较差的,作为一座著名旅游城市,发展到现在还没有一条规范的特色美食街,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各种小吃虽然分布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但是卫生情况比较差,大多直接摆放在公路旁边,店面狭小,不具有良好的就餐氛围,而且知名度不高,除了住在周边的居民,很少有游客能发现。加上三亚的街道标示不清晰,沟通交流有障碍等,会导致游客即使是已经问路,也很难找到那些最具有“三亚味道”的餐馆。

(三)特色餐饮的认知度低

三亚每年年底有会有大型的美食节活动,都会吸引好多游客的到来,但是,所谓的三亚美食节,表面看来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而再仔细一看却发现,三亚特色美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外地美食,这样会使三亚自身的饮食资源因这些外来饮食的插入被转移、被破坏。没能在这种良好的宣传平台,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像游客展示具有“三亚味道”的各大美食及小吃,反而被外来美食文化给埋没掉。

四、结论

游客对餐饮满意度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与低,所以提高游客对三亚餐饮的满意度,一方面要尽力保持餐饮的本土特色性,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与饮食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注重饭菜质量、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及规范化经营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调查分析发现游客大多通过网络途径来了解三亚特色餐饮,所以要结合广告、电视、报纸等途径共同宣传。

参考文献:

篇12

驼梁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北部,是河北省旅游行业的后起之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目前,驼梁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已进入了一定的阶段,作为生态旅游区,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驼梁山风景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驼梁山风景区开发优势

驼梁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北部冀晋两省交界处,距省会石家庄市138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因山顶峰脊酷似驼峰而得名。

(一)资源优势

驼梁山风景区以山、林、泉、瀑等自然景观的良好组合为特色。驼梁山风景区层峦叠嶂,主峰海拔2281米,是石家庄地区最高峰,也是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其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呈典型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自山谷到峰顶分布着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桦树林带、落叶松林带、亚高山草甸,共有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02科、686种。其中观赏植物资源相当丰富,观花植物181种,观果植物21种,观叶植物28种。茂密的原始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有草兔、蒙古兔、松鼠和其它鼠类28种,此外还有山羊、狗子、野猪、獾、狐狸、狼等野兽,有苍鹰、山斑鸠、夜莺、山雀等80多种鸟类。景区内流泉飞瀑众多,知名的有冰泉、龙泉、马趵泉等数十个清泉和三叠瀑、通天瀑、人字瀑、五指瀑等瀑布,宛若串串明珠撒落峡中,晶莹清澈。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季相特征:暮春五月,杜鹃花披红挂绿,山顶草甸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夏季郁郁葱葱,绿波浩渺,云腾雾绕,山峰在云海中出没;秋季丹霞映天,红叶满枝,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飞雪,冰川晶莹,银枝素花,一片银色世界。驼梁山自然生态呈原始状态,被誉为太行山中的一块绿宝石,这里空气清新,盛夏平均气温只有19℃,有“清凉极地”的美誉。

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和多彩多姿的景观相结合促使驼梁山风景区成为京、津、冀、晋等省内外游客消夏避暑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二)区位优势

驼梁山风景区位于冀晋两省交界处,南连革命旅游胜地西柏坡,相距75公里;北接佛教圣地五台山,相距45公里。从石家庄通往五台山的最近距离通道穿过该风景区,这种旅游区位优势能使驼梁山风景区与西柏坡和五台山实现优势互补,客源共享。

二、驼梁山风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严重

景区环境质量是影响游客体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景区内的各种污染会直接影响环境质量。驼梁山的环境污染源来自三个方面:山脚下河道内的建筑垃圾;景区内的“白色污染”;骑马项目带来的马匹排泄物污染。

(二)旅游设施极其薄弱

目前景区内部设施不足:景区内没有水电设施;食、宿、行、游、娱、购等旅游六大要素的开发没有科学合理的配套建设;安全警示牌、厕所和垃圾桶配备不足。

(三)旅游产品单一,内涵贫乏

目前驼梁山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仅有观光和骑马,产品形式单一,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门票收入是其最主要的旅游收入来源,旅游项目缺乏内涵,走马观花加留影是大多数旅游者最贴切的写照。未能很好地挖掘山岳型景区生态系统的科学内涵,使旅游产品内涵和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旅游商品层次不丰富,品种单调,科技含量低

目前驼梁山的旅游商品品种非常少,缺乏具有纪念意义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商品还没有开发出来。已开发的旅游商品只有野香菇、手杖、南瓜等旅游商品,商品的档次低,科技含量低,旅游商品的生产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销售摊位也很少。

(五)粗放式开发造成景观破坏和视觉污染

村民用塑料布在山顶空中草原搭起来的塑料棚和游道两侧布设的铁丝网对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仅有的两个厕所外观与景区的生态环境极不协调,给游客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

三、实现驼梁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以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驼梁山风景区旅游规划

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是景区开发的主要依据。为确保驼梁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应当导入体验经济的理念。在体验经济下,旅游规划工作者应当努力营造独特而美好的旅游体验,从而使旅游者的旅游经历与日常生活迥异,使旅游者经常不由自主地进行回味,而且这种回味美妙无穷。这种旅游体验的规划设计落实到具体的旅游景区上,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横向上丰富旅游体验的类型,纵向上提升旅游体验的层次,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更新发展建立旅游体验系统,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管理

良好的环境是景区接待的生命线,人类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如管理不善,违反自然生态规律,很容易造成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驼梁山风景区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将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逐步构建驼梁山风景区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解决旅游景区资源破坏、环保不力问题的最佳选择。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景区开发应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需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需要科学技术与法律体系的支撑、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2、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认识,形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广泛共识,是景区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对景区内干部员工进行强化教育,定期培训,在各自的岗位职责中都列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导游也可以把动植物、水、空气、岩石、阳光等资源作为景区重要内容向游人介绍。其次,还应对参与景区经营的当地农民及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他们认识生态环境与自身经营效益相得益彰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来。再次,就是要对广大游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倡导文明旅游。

3、完善卫生设施,确保景区环境优美。游客乱扔垃圾是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完善的卫生设施是确保景区环境优美、避免污染的关键。应当在游客所到之处配置一定数量的仿树桩混凝土结构垃圾箱,定时清理垃圾,分类后集中处理。此外,景区厕所还可反映一个旅游景区的文明程度和经营理念。为了做到个性化、亲情化、舒适化和整洁卫生,景区厕所要合理配置,在有水源条件的地段宜建成水冲厕所,无水源条件的地段应建成生态厕所,其建筑风格、外形、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三)深入挖掘内涵,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针对目前驼梁山风景区旅游产品和项目单一的现状,应当根据景区内不同的特色资源,如特殊的地质地貌、典型的森林植被、动物资源、药材资源、森林群落景观、水域景观等,开发出有特色的新的旅游项目,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如可利用景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特点,开发具有森林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比如筛选野生珍贵、观赏性强的植物,让旅游者参与植物引种驯化。

(四)根据资源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比,是对一个地区旅游成熟度评价的重要标准。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驼梁山风景区应当紧密结合自身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在生态性开发原则的指导下,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系列,并注重旅游商品的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时代性和独特性。目前可以开发的旅游商品系列有:旅游工艺品系列,如动植物标本、石雕、根雕;旅游食品、保健品系列,如野生香菇、森林中草药等;旅游纪念品系列,如干花及其饰品、果类等。在旅游工艺品开发及选材时,对于那些再生能力较弱的特色资源,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但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可做相应的变通。一方面是从用量上进行控制,只是作为一些点缀或装饰;另一方面是从质上提高,在设计与制作上下功夫,丰富其文化、科学内涵,工艺质朴精致。例如,为了满足旅游者求知的需求,可取少量的不同材料制作成物种标本,标上相应的种、类、科、属、拉丁文名、产地等,这样的旅游商品,可实现纪念、收藏、科普、赠送、生态教育等多项功能,对自然资源也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另外,还可通过利用影像设备,对野生动物或禽鸟等进行拍摄、录制后,编制图文并茂画册,制作成内容丰富的多媒体光盘、VCD、磁带等,展示野生动物、禽鸟鲜活的生息场面。这样的旅游商品,不仅能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享受,也能起到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科普的功能。

(五)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景区的危机管理

景区危机可能是由景区出现重大安全事件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景区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景区内的必要地段建立安全设施也是预防危机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驼梁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决策者、管理者能立足市场,树立全局的、长远的、发展的思想,做出良好的景区规划,确保机构运作高效率,而且要求游客能安全的游览,对可进入性、可获得性、多样性以及景区设施、服务质量感到满意,并主动参与景区的可持续建设,合理利用和保护当地资源,综合提高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善三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宝强,肖建忠,王廷录.驼梁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1).

2、张永安,康绘宇.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景区营销思路初探[J].服务经济,2005(4).

3、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旅游体验――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6).

4、陈小春.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篇13

从休闲农业园区的产业源发性、经营的资源、目标市场、提供的服务内容和经营理念五个方面出发,可以将其概念归纳为“具有农业源发性,以乡村、农业生产生活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提供农业体验的活动,满足大众休闲、观光、游憩的需求,从而提高地区农业与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园区。”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目前存在其称谓各异、偏重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的各种农业园区,但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五点点内涵,都可以统称为休闲农业园区。

2 休闲农业园区的现状与问题

休闲农业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在实践先行发展迅速的背后,暴露出了规划理论指导之后的短板。笔者通过对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的实地考察与相关规划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认为:

2.1规划设计方面:缺乏技术规范与理论指导,规划成果层次不齐

如:①规划编制中各学科交叉、层次混乱。首先体现在规划实践中的问题就是各学科内容交叉、关系混乱、层次不分的情况较严重,导致规划编制与经营衔接困难。②缺乏前期发展规划,以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为经济导向,前期论证不充分,造成后期经营管理困难。表现在同地区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相似,缺乏市场区隔度。注重空间规划,忽略了前期市场调查、资源调查、客源分析等,目前缺乏先进的专业性的指导,产品开发较低端。③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建设杂乱无章。游客基础设施较差。无法满足收入中上等的客源需求,简陋的设施如果不加以改善,在今后将逐渐失去主流客源。④休闲产品开发人工化,生态效益底下,休闲农业基础知识贫乏。规划者与农业经营者缺乏沟通,导致园区内人工化设施过多,偏向娱乐园与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休闲农业园区的特色相对模糊。

2.2经营管理方面:忽视合作性规划、经营管理落后、不重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

如:①合作性规划是西方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学科交叉的现象导致规划单位不能独自完成任务,需要合作性规划来协调政府、开发商、民众各方的利益。②项目单一、雷同重复地建设。运作的前期缺乏市场分析,旅游产品较单一,现有农业旅游季节性强,导致竞争力、吸引力、长期客源下降。③前期投入资金不足,无法规划建设旅游精品。④人工化倾向严重,不注重生态效益。在生态承载力方面,旺季时候的客源对环境破坏较大,影响了休闲农业的生态环境和服务环境。⑤经营管理不规范。目前休闲农业园区的立法管理仍然是个空白,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使得资源和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管理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各家为单位,缺乏组织协调。

2.3政策法规方面: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建设需要加强

①由于我国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迅速,理论研究滞后,相较于类似的风景名声区规范等,休闲农业园区的迫切需要专业的技术规范与申报审批程序。目前,只有2010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创建》《休闲农业园区星级创建》申报文件。但此条例只适合申报的经营单位,对不参与申报的园区与地区没有任何约束作用,法规条例上凸显出薄弱与缺乏的特点。②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虽然我国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相当重视,但是由于经营者自身能力较差,十分需要政府宏观的控制与指导,缺少休闲农业区域的总体规划。使得现在的休闲农业出现了重复雷同与恶性竞争的现象,并未起到带动整个地区性的发展。

3 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对策措施

3.1生态优先策略

目前,从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方面游客的环保意识较低,不尊重景区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的风俗与居民原有的生活环境,随之发展的旅游商业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经营开发商注重眼前利益,忽略当地景区的土地和游客承载力,一哄而上的大手笔开发,势必使得景区的品质下降,失去市场竞争力。所以,生态保护的策略可以从游客、经营、规划设计三个角度来实施,建议:(1)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虽然大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游客的休闲游憩活动还是对于农业环境造成冲击,根源在于游客的文化素养低、对农村文化的不尊重等。所以在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应包括对园区内游客的环境教育内容,除了环境的营造还可以通过园区的解说系统,落实环境保护的真谛,宣传生态旅游的好处,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生态、选择深度的生态旅游。(2)依据生态敏感度进行分区管理,设置园区的承载量。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借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外的国家公园模式,结合基底环境的生态系统及游客的需求,将园区设置不同程度的分区,进行相对应的经营管理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得经营管理者方便管理。(3)规划设计的初始理应采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手法,集合生态旅游的规划理念。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原有的资源,并且将园区内的资源与游憩活动相结合,达到复合式的放大效果;其次,结合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对园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进行规划设计。

3.2结合农村文化体验特色、加速市场区隔的策略

休闲农业旅游与一般休闲旅游的区别,根本上在于运用特有的乡村文化、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的体验氛围。休闲农业园区提供的正是一种健康、高品质的休闲游憩活动,所以经营上注重农业的经营、体验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保护了农村的文化健康发展,以农村文化来充实活动和体验的经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外,也可以使得休闲农业园区在休闲旅游市场上凸显独特的特色,增强市场区隔度。建议:(1)调查研究当地的民俗风情。文化资源不像环境自然资源的显现性,需要规划人员深入当地调查研究。从有形的物质类似的有古老的庙宇、古代生产农具、古井、手工艺品,到无形的神话传说、婚庆习俗、名人历史、民俗歌谣、乡土烹饪等都可以作为休闲农业园区的休闲旅游资源。(2)规划设计体验活动。体验活动是休闲农业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也是休闲农业休闲游憩中复合型多的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将休闲农业旅游中各项体验进行适当的规划与安排,结合当地的农村文化,必然可以满足游客多样性的需求。(3)举办农村的文化节日活动。休闲农业园区可以联合当地乡村配合举办庆典祭祀、节庆活动、民俗表演等节庆活动吸引外来游客,也可以举办展示、比赛等参与体验的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可以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4)配合农业生产,推广农产品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出了提供休闲产品,此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也相应的给与重视。像农产品销售配合观光采摘、制造业的纪念品配合游客体验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形成创意产业与农业成产相结合。(5)推广农家住宿,提升服务品质。推广民宿、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必然推动当地餐饮、旅游产品的消费。于此同时,游客与当地农民近距离的接触,感受农村的生活氛围,更加增加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为休闲农业园区培养长期稳定的客源。

3.3多元合作的策略

休闲农业园区从规划编制到经营管理,无不显现这“合作”、“社区化”的概念。由于休闲农业园区的产业特性,规划编制涉及到了农业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势必需要多个规划团队的合作。其二,由于国内农民个人的生产面积较小、资源有限,而休闲农业园区需要投入大量的土地、人力资源、专业的管理知识等,使得农民需要走合作经营的方式共同经营。园区内的各农户的合作,资源共享,提供需要经营的土地面积和设施,园区外与地区其他产业建立合作结盟的方式,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创造综合效益、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建议:(1)园区对内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园区内部结合多数农户的资源,并将资源做妥善的规划与利用,达成各项资源最佳配置。并通过农民之间的互动交流、管理经验交流,带动整体农村的经营管理能力。根据台湾大学江荣吉调查,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内的经营组织有以下几种: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家庭农场)、公司经营、公营经营、农会经营、委员会经营(分营合营)、共同经营。(2)园区对外整合相关联产业关系。正确分析休闲农业园区在产业内所处的地位,依据需求在产业内外寻找协调、结盟、整合、合资等经营上的连接,才能达成资源共享分担风险、创造综合效果并建立持久性的竞争地位。(陈昭郎,2010)综合调查发现,台湾休闲农业的外部合作发展类型为:结盟性、水平整合型、垂直整合型、合资型。

参考文献

[1]阮如舫,打开城市百宝盒[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

[2]郭焕成,郑建雄,任国柱,休闲农业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陈昭郎,休闲农业概论[M],台湾全华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9

[5]叶美秀,自主营造在宜兰-看见农民的创意[M],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