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理工类核心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理工类核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理工类核心论文

篇1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学科优势为其法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法学教育的机制创新,对理工类高校办好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定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调法学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理工类高校专业为依托,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应逐步实现法学与工、理、经、管、文等领域学科的结合,尤其是法学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法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对特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办学思路的更新

 

结合本校特点,实现特色办学。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要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所在学校重点优势学科,依靠现有资源,于学科间交汇点上将一个或数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法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法学专业,有侧重地培养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格与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纵观全球法学教育的模式,一种是通识教育,另一种是职业教育。从目前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思路和做法来看,中国的法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法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教学和法庭教学等实务教学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

 

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以之为效仿对象。但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法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职业教育上存在短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识教育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差异化,则无法显现出竞争力。

 

鉴于理工类高校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进入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理工类高校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应只是针对纯法律职业而进行知识储备,而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学校特色探索一条有竞争力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道路。在通识教育方面,除了向学生讲授法学基本理论和制度,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之外,可根据各校理工科背景专业的特长,确定一到两个特别法专业方向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法官、律师之外的非传统法律职业作好知识储备。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说案例分析、法庭旁听等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方法仍然只是针对传统法律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虽然目前很多理工类高校职业教育都是以司法考试为核心进行课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这并不是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的全部。基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特点,我们认为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还应着眼于法律专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传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法律职业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运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尤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理工学科相关职业的特点、内容、工作程序等,为学生毕业进入非公检法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传统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基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类高校院校法学专业教育适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 即前三年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 后一年进行法律职业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 分为两大部分,法学基础课程和法学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基础课为主干,既要保持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结合本校的优势专业,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此外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特色,重点是结合理工类课程,体现出层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设为选修课程,由学生依兴趣自主选择。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应设置一套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以目标就业岗位为指针的实践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年论文(阶段论文)、毕业论文、实习三种。教师通过指导和评判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从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习则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又可分为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见习是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见习,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活动。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察。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值得注意的,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限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还应当向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理工类高校法律教育的机制创新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类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以应用复合型为基本目标定位,故而实践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力争专业知识同步转化为职业能力。同时,倡导互动式教学,以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疑案辩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克服学生因被动接受灌输形成的学习惰性。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教学,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其一,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思维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观摩法庭庭审。庭审观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使学生对庭审程序有直观的了解。其三,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庭审,可以增强学生对诉讼参与人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于实践,对提高其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其四,诊所式法律教育。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真正的法律实务,真切感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 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握基本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和法律职业精神。

 

五、师资建设的创新

 

为适应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施机制创新,其核心在于: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实践型师资的队伍建设。理工类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成为制约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上层次、入主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引进高端法学人才。我国部分重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

 

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应将的法学人才的引进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鉴于普通理工类高校相对于名校在学校级别和声望上存在差距,且国内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而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教师的培养政策上同样也需区别对待,法学专业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职称评定都应享受与理工专业攻博人员不同的差别待遇。

 

篇2

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学科范围:理、工、农、林、医及管理科学。来源期刊表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核心库期刊:645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51种。该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等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篇3

主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8608

国内刊号:21-1117/N

邮发代号:8-8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奖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篇4

1 切实改变观念,重视文学教育 

当前,虽然文理渗透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理工院校主管教学的负责人、职能部门,尤其是各理工专业负责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观念,情况并不容乐观。2006 年,在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开设中国语文课的背景下,“北大教务处曾征求过各理科院系领导的意见,几乎所有的院系领导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而且认为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增强人文素养、加强写作能力都有帮助。但一落实到课程安排,一些院系又都舍不得把必修的学分‘掰’出一块给大学语文课。”①此种情况绝非北大独有,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语文课程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它文学教育课程。因此,要使文理渗透避免成为时髦的名词或口号,理工专业负责人必须切实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②从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时,做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2 改变课程类别与性质,适度增加学时和学分 

当前的文学教育课程,一般除大学语文是公共必修课外,其余主要是作为素质教育课程而且是公共选修课程出现的,学时学分也比较少。例如在陕西理工学院各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素质教育课程只有120学时7个学分,每一门课程不超过30学时2学分,有的课程只有20学时1学分。③问题在于,素质教育课程在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占比例本来就很有限,而文学教育类课程在素质教育课程中又只是一小部分,无论学生怎样选择,都必然造成学生对文学教育课程实际选择上的不完整。这样,即使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再科学、完善,也无法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因此,首先需要改变文学教育课程的类别与性质。可以考虑将部分文学教育课程尤其是核心文学教育课程列入其他课程类别,并改变其性质,如将“中外文学名著鉴赏”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将“技术美学”或其他根据理工专业特点设计的融合类课程如“建筑美学”、“服饰美学”、“材料与生活”、“影视技术与艺术”等列为专业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将“写作”(主要是科技论文写作)列为专业必修课,等等。其次,适度增加学时和学分。随着课程类别和性质的改变,部分内容非常丰富、难以在30学时或20学时内完成教学且能保证质量的课程,学时学分也应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例如“中外文学名著鉴赏”、“技术美学”等课程。通过改变文学教育课程的类别与性质,并适度增加学时学分,可以使文学教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3 强化师资队伍 

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一般由专业所在院校的文科专业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承担,少数课程如融合类课程尤其是各理工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的融合类课程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从文科专业教师来说,之所以承担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目前而论,绝大多数情况下,或者是因为教学任务已经下达不得不承担,或者是为了完成所在院校额定的教学工作量,或者是为了获得课时津贴,而并非是出于对文理渗透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由于缺乏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承担课程的教师通常都很年轻,教学经验、能力相对欠缺,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必须强化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首先,文科专业负责人需要真正认识到文学教育课程对培养理工类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所能发挥的作用,从而在安排教学任务时不会掉以轻心,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尽可能将相关课程安排给职称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承担。其次,文科专业教师需要真正认识到文学教育课程对培养理工类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将其看作是一种负担,或者认为是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获取课时津贴的一种途径,从而增强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不能认为是给理工专业学生讲授就可以敷衍了事。相反,由于文学教育课程学时少,理工专业学生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因而更应注意根据课程性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调整、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总之,只有强化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4 严格过程管理 

目前,主要作为素质教课程出现的文学教育课程在管理上相对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所申报课程的审批程序形式化,但凡申报,均可进入素质教育课程,造成文学教育课程的无序状态;很多教师待所申报课程进入培养计划后,何时开课完全根据教师某一学年或某一学期的教学工作量情况而定,导致出现的文学教育课程可能很多,但在某一学年或某一学期真正开出的课程很少;教学效果的好坏依赖于教师自我的良知,缺少必要且有效的监控等等。因此,必须严格过程管理。首先,申报文学教育课程教师所在院系对教师申报的课程必须严格审核,对其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评议和论证。其次,学校教务处组织成立由教学委员会委员、理工类专业负责人、文科专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参与的素质教育课程审核小组,对所有申报的课程进行认真评议和论证。审核通过的课程,申报教师必须进行答辩。审核小组根据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教师的答辩情况,最终确定课程是否进入素质教育教育课程培养计划。再次,保证课程开出率。所有进入素质教育课程的文学教育课程,必须根据培养计划在某一学期全部开出,教师无权自行决定课程开设与否。教师如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开出课程,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对擅自不开出的课程,教务部门可以更换教师或将课程从素质教育课程中取消。最后,切实发挥教学监控体系的作用。为保证教学质量,各院系、专业一般都构建了由教学主管领导、教学督导、教研室以及教学信息员组成的教学监控体系,然而,这样的监控体系通常都主要运用于对专业课程教学的监督,对素质教育课程的监督作用发挥较少甚至完全没有发挥。因此,要保证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固然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更要切实发挥监控体系之于文学教育课程的作用。例如,课程承担教师所在院系、专业的主管教学领导、教研室必须有意识地检查教师的相关课程教学情况,教学督导必须有意识地定期听取相关课程,教学信息员定期将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反馈给所在院系、专业的主管教学领导。除此之外,各理工专业主管教学的领导也应当有意识地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情况并反馈给学校主管教学部门或教师所在院系、专业的主管教学领导等等。总之,只有严格过程管理,文学教育课程才能摆脱无序状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 夯实实践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德江认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授知识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④因此,为保证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例如阅读(欣赏)实践、研究实践、写作实践、演讲实践、朗诵实践,包括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如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经典戏剧对白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但是仅凭教师个人力量并不能完成所有的实践环节,也不能保证有些实践环节能够长期、有效地实施。这就需要各理工专业的配合。首先,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于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设计“专业阅读”,具体实施时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在阅读专业书籍的同时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文化、艺术方面的书籍,并能进行督促检查。其次,鼓励、要求学生坚持写作训练,并能督促检查,从而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发现生活美、表现生活美的能力。再次,有力地协助文学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组织完成围绕教学举办、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尤其是在理工专业内能够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只有这样,文学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才能落实,也才能长期、有效地实施下去。 

总之,文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理工类专业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不仅需要立足课程本身,培养创新思维,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而且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诸多方面若能协调一致,良性互动,文学教育课程定能产生其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马彩娥.对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再思考[j].时代文学,2009(4). 

篇5

[关键词]CSCD;CSI;深圳大学;高校;科研产出;科研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4-0080-05

文献计量学是国际通行的科学评价方法,是一种客观的定量评价方式。文献计量学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数量关系、分布情况、变化规律与定量管理,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特征与规律[1]。 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I(中国科学指标数据库)是国内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科研评价的两个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机构或学者的科技论文发文量、被引用量及篇均被引值,客观地评价学术机构或学者个人的科研产出和科研影响力,并根据科学数据对机构和学者进行排序。

CSCD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创建于1989年。由于其对来源期刊的质量挑选严格,因此评价功能较高,权威性强。[2] 

CSI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基于引文评价的数据库,由维普资讯创建,评价时间始于2001年,针对期刊论文对学者、机构、地区、期刊及国内科学发展动态和趋势做定量化的指标分析[3] 。

CSCD和CSI的共同点是以理工学科为主,引文数据可用于个人或机构科研学术成就及学术水平的评价。不同点在于:1)收录期刊的范围:CSCD收录的期刊“精”(仅千余种,大多为权威性的核心期刊),CSI收录的期刊则“广”(4 000多种),由此两者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2)学科收录与划分不完全相同,在数据的比较方面也显示出差别。3)CSCD与SCI的性质相似,提供引文检索、数据分析、原文获取;CSI则以数据检索为主,重在指标分析[3—4]。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数据库的指标分析,从科技论文的角度了解深圳大学的学术成就及学术影响力及其学术影响力在全国、本省的排位。通过与国内顶尖大学、科研机构的比较,与省内科研力量接近的大学的比较,了解深圳大学的科研状况以及科研的优势与差距。

1 深圳大学理工科2001—2011年发文量与被引用量的分析

我们选取了几个指标用于深圳大学理工科科研产出与科研影响力的研究:发文量、被引用量和篇均被引值。论文的发文量能够直接反映机构、学者的学术产出数量,但无法反映论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论文的被引量(被其他论文作为参考文献的总次数)则通常反映学术产出的质量,是衡量机构或学者学术成就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由于机构或学者发文量不同,仅采用被引量评价论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还不够科学合理,这样就有了篇均被引值。篇均被引值是一定时期内篇数与被引用次数之比,类似于影响因子。一般说来, 机构或个人的篇均被引值越高,则所的整体质量就越高,科研影响力就越大。

本文对两个数据库的统计年份均设为2001—2011年。鉴于2011年的数据尚不完整,故分析数据趋势时主要考虑2001—2010这十年。

1.1 深圳大学理工科科研产出及影响力的发展趋势

根据CSCD的统计,深圳大学2001—2011年共发表理工类的论文2 902篇,被引频次3 126次,篇均被引值1.08。各年的篇数和被引用量、篇均被引用值见图1和图2①。

两个数据库的数据呈现了同样的发展曲线,即深圳大学理工科2001—2007年量呈上升趋势, 2008—2010年微降或持平。尽管如此,深圳大学理工科2008—2010年年均发文量仍高于2001—2007年年均发文量26%,说明2008年以后深圳大学理工科发文的增长率虽然放缓,但发文数量的绝对值是增长的,增长量也相当可观。CSI数据还显示深圳大学理工科2001—2011年发文量在全国2 776个机构③中排名229位,即位于前8%左右的范围。

在论文质量方面,质量较高的论文(以核心期刊为主的数据库CSCD所收录的论文[5])2006—2010年发文量比2001—2005年增长35%;而质量参差不齐的论文(广泛收录期刊的数据库CSI所收录的论文,包括优秀论文和质量一般或较差的论文)2006—2010年发文量比2001—2005年增长45%,增长率高于高质量论文。

从2001—2010年论文的被引量看,质量较高的论文(CSCD所收录的论文)被引量直线上升(见图2),2006—2010年被引量为2001—2005年的5倍;而质量参差不齐的论文(CSI所收录的论文)的被引量2004—2005呈高位,之后逐年降低(见图3),2006—2010年被引量仅为2001—2005年的56%。篇均被引值2003年之后逐年下降(见图3),2006—2010年篇均被引值仅为2001—2005年的39%。

以上数据至少可以说明几个问题:

(1)深圳大学理工科2001—2010年的数量基本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全国的排名处于较前的位置;

(2)其中高质量论文的发文量逐年增长,伴随着被引用量的快速增长,学术影响力的增长大大高过科研产出的增长;

篇6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等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笔者作为一名思政课的专任教师,深切感受到在理工类大学生中存在的以实用主义解读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不少理工类大学生简单地认为思政课与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无关,与就业不挂钩,可用之处甚少,仅仅因为是必修课而不得不学,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工具化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其为入党、考研的辅助途径,所以只关心成绩,并不在意学习进程和学习所得;视思想政治教育为普通的知识传授课,学过便算,未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形而上学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处理成彼此隔膜的“两张皮”,认识不到其对自身、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民族的重要意义,因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是死记硬背,呈现出上课记笔记,下课印笔记,考前背笔记,开卷抄笔记,考后扔笔记,累手不累心等怪象。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弥漫于大学校园中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氛围所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市场经济引致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导向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蔓延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理想、信仰的努力追求,大学不是“世外桃源”,来自客观社会环境的辐射与影响无法规避,导致今天的高校过度关注于专业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理工类院校与市场对接早,且更深入,兼之人文基础本就薄弱,所以知识的工具理性更易泛滥。在这种氛围中,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和未来发展的思考日趋现实,择业与就业成为压倒一切的重心,围绕这一主攻方向而热衷于各种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热衷于考证、考“碗”、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价值意义和深远影响极易被遮没,沦为无足轻重的课程。

2.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课程产生严重的疏离与隔膜所致

高中求学阶段,由于实行文理分科教育,理科生能接触到的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知识甚少,即使学习,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被割裂成条块分割的知识点,以被动记忆的方式强行记住来应付考试,鲜有品味、欣赏、理解等引申性的教学环节存在,造成理科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误区,对社会科学所能形成的提升个人素质及精神境界功能的忽视。理工类院校的多数学生为理科生,知识结构和基础方面的缺憾使其欣赏经典名家缜密优美的思想体系、辩证严谨的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不足,对触及的宏大主题、关注视野的高远和揭示的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理解程度不够,在将理论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念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引入社会科学思维模式补正、纠偏,促成个体思维完善的敏锐性明显欠缺,从而轻率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作与己关系不大的陪衬课,并因之“需死记硬背”而“敬而远之”。

3.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如人意,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和重要作用凸显不足,降低了其在理工类学生心中的威信和地位所致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工类院校中常被视之为汽车的第五个轮子,边缘化现象较为突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具体工作量计算、课程编排方面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心理极为失落,职业成就感不强,会严重挫伤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而且,理工类院校社会科学基础薄弱,社会科学研究氛围不够浓厚,于校内校外建立起来的、供思政课教师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培训以提升科研水平的平台严重不足,研究环境的制约让教师在科研方面常有孤军奋战,力不从心之感,事倍而功半,科研水平难以迅速提高。

另一方面,理工类院校的领导者往往因袭自然科学的管理模式看待思想教育课程,具体教学环节要求整齐划一,课程改革强调进程短、见效快,不理解思想教育的渐进性及内化结果,对教师业绩考核重量不重质,不认可教师课下的大量潜隐性付出,片面追求课题项目、科研经费及等量化指标,这种管理模式只能导致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少有精力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积淀教学经验,对自身知识结构拾遗补缺,也缺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需求的兴趣,惟有炮制些短平快的科研成果,进行边边角角、形式花哨的表面化改革来满足考核要求,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理工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会存在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科研创新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内容陈旧空泛,刻板灌输教学方式依旧未被深入触及,忽视学生主体诉求等许多突出性问题。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理工类学生由于社会科学课程少,使其更希望思想政治教育课能为其释疑解惑,并且这种要求往往比文史类学生来得更为直接、实际,基本指向其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更渴望思想教育有别于其他的知识技能培训,能成为一个通俗易懂、丰富多样、较为感性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过程。这样一来,教与学双方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空泛与学生现实需要的矛盾,教学方式简单灌输与学生接受信息主体化、感性化、多样化的矛盾就十分突出,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降低了其对理工类学生本应产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无法充分感受到思想教育于己、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也就有了学生对课程的质疑、疏远与漠视。

二、改变理工类学生实用主义态度的积极措施

“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理工类学生中存在的实用主义虽形成原因复杂,但与其环境影响、学科特点不无关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善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态度,也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理工类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通过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有效抵制、冲淡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影响,以提升学生的学养素质,创设思政教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作为理工类院校,虽然以自然科学见长,但决不能忽视浓厚人文氛围的建树,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可以消除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误解和偏见,主动接受其形象思维的启发,实现思维模式的完善与创新,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的良好浸润与熏陶,能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从而影响他们的精神境界和志趣爱好,形成对过分物质化的人生追求以及工具化学习态度的有效纠偏。学生学养素质提升了,才会基于热情和兴趣而努力学习,正视物欲而树立健康充盈的价值目标,惟有如此,作为深刻关注自然规律、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才能更加具备打动人心的强大魅力,获得学生的热切关注和主动追捧。所以作为理工院校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培养“文气”,努力净化校园氛围,重视培育大学精神,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示其意义、拓展其影响、发挥其作用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为此,理工类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文社科类二级学院的特点和作用,不以盲目的经济指标和创收任务泯灭其灵性和追求,伤及本校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大量开设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类课程,鼓励理工科学生主修和辅修人文社科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社团活动,以组织报告会、专题讲座、编辑报刊、定期开展活动等方式,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利用自身优势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实现校园氛围的有效改善。

第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课程本身在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方面的重大突破,赢得学生的真心喜爱和认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加大科研和教学改革力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等基本原则方面的重大突破,彰显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和社会现实密切衔接的敏锐思考以及向大学生活空间拓展的人文关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真正成为广大学生释疑解惑的“主心骨”。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疑难众生、瞬息万变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仍旧抽象空泛,与现实疏离,和实践脱节,止步于对理论体系条条框框式的僵化解说,自然难以令学生信服和喜爱。因而,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新时期如何重新认识的关键问题,贫富悬殊的加剧,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质疑,官商结合、权利寻租造成的恶劣影响等等当前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现实,做出了权威性和负责任的回答,融生活与教育为一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现实生活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的充沛活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细致入微、触手可及的人文关怀;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在把握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做事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学生才会在真心喜爱、真学、真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标准,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篇7

2、网站建议客户,一个月向同一本杂志投递的稿件数量不要超过三篇。有的客户一次性向杂志社投递十几篇稿件,让编辑进行筛选,殊不知这大大降低了的成功率。一方面,杂志社编辑每天要处理百十篇稿件,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会让人误解这些稿件即使没有发表过,也有被其他杂志社淘汰过的嫌疑。

3、关于期刊的截稿问题。期刊截稿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的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的时间。对于前者客户不必太在意,因为这属于期刊的常规征稿,期刊每个月都要征稿,错过这一期还有下一期。对于临时征稿的截止,就要求客户宜早不宜迟,争取在截稿之前定稿,一旦超过期限就错过了定稿时间。

4、关于稿件的字数限制。论文的字数要求意味着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毕竟论文不是散文,期刊的版面限制决定了洋洋洒洒多出的字数只能被删减。字数少,即使版面占不满,也不影响发表。

篇8

主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英语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2429

国内刊号:51-1407/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9

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只是一个方面,但对培养理工类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而言,文学教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文学教育课程的性质和作用看,它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各门课程之间互相关联,教学目标既有差异又殊途同归。所以,要充分发挥文学教育课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仅仅只是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评价方式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教学保障措施。这样,文学教育教学目标才能落到实处。这些措施既包括理工类专业自身的观念、制度、计划和实施办法,也包括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更新观念、改革教学、加强责任心、提高教学水平等。 

1 切实改变观念,重视文学教育 

当前,虽然文理渗透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理工院校主管教学的负责人、职能部门,尤其是各理工专业负责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观念,情况并不容乐观。2006 年,在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开设中国语文课的背景下,“北大教务处曾征求过各理科院系领导的意见,几乎所有的院系领导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而且认为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增强人文素养、加强写作能力都有帮助。但一落实到课程安排,一些院系又都舍不得把必修的学分‘掰’出一块给大学语文课。”①此种情况绝非北大独有,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语文课程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它文学教育课程。因此,要使文理渗透避免成为时髦的名词或口号,理工专业负责人必须切实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②从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时,做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2 改变课程类别与性质,适度增加学时和学分 

当前的文学教育课程,一般除大学语文是公共必修课外,其余主要是作为素质教育课程而且是公共选修课程出现的,学时学分也比较少。例如在陕西理工学院各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素质教育课程只有120学时7个学分,每一门课程不超过30学时2学分,有的课程只有20学时1学分。③问题在于,素质教育课程在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占比例本来就很有限,而文学教育类课程在素质教育课程中又只是一小部分,无论学生怎样选择,都必然造成学生对文学教育课程实际选择上的不完整。这样,即使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再科学、完善,也无法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因此,首先需要改变文学教育课程的类别与性质。可以考虑将部分文学教育课程尤其是核心文学教育课程列入其他课程类别,并改变其性质,如将“中外文学名著鉴赏”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将“技术美学”或其他根据理工专业特点设计的融合类课程如“建筑美学”、“服饰美学”、“材料与生活”、“影视技术与艺术”等列为专业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将“写作”(主要是科技论文写作)列为专业必修课,等等。其次,适度增加学时和学分。随着课程类别和性质的改变,部分内容非常丰富、难以在30学时或20学时内完成教学且能保证质量的课程,学时学分也应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例如“中外文学名著鉴赏”、“技术美学”等课程。通过改变文学教育课程的类别与性质,并适度增加学时学分,可以使文学教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3 强化师资队伍 

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一般由专业所在院校的文科专业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承担,少数课程如融合类课程尤其是各理工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的融合类课程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从文科专业教师来说,之所以承担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目前而论,绝大多数情况下,或者是因为教学任务已经下达不得不承担,或者是为了完成所在院校额定的教学工作量,或者是为了获得课时津贴,而并非是出于对文理渗透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由于缺乏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承担课程的教师通常都很年轻,教学经验、能力相对欠缺,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必须强化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首先,文科专业负责人需要真正认识到文学教育课程对培养理工类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所能发挥的作用,从而在安排教学任务时不会掉以轻心,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尽

可能将相关课程安排给职称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承担。其次,文科专业教师需要真正认识到文学教育课程对培养理工类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将其看作是一种负担,或者认为是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获取课时津贴的一种途径,从而增强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不能认为是给理工专业学生讲授就可以敷衍了事。相反,由于文学教育课程学时少,理工专业学生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因而更应注意根据课程性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调整、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总之,只有强化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4 严格过程管理 

目前,主要作为素质教课程出现的文学教育课程在管理上相对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所申报课程的审批程序形式化,但凡申报,均可进入素质教育课程,造成文学教育课程的无序状态;很多教师待所申报课程进入培养计划后,何时开课完全根据教师某一学年或某一学期的教学工作量情况而定,导致出现的文学教育课程可能很多,但在某一学年或某一学期真正开出的课程很少;教学效果的好坏依赖于教师自我的良知,缺少必要且有效的监控等等。因此,必须严格过程管理。首先,申报文学教育课程教师所在院系对教师申报的课程必须严格审核,对其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评议和论证。其次,学校教务处组织成立由教学委员会委员、理工类专业负责人、文科专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参与的素质教育课程审核小组,对所有申报的课程进行认真评议和论证。审核通过的课程,申报教师必须进行答辩。审核小组根据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教师的答辩情况,最终确定课程是否进入素质教育教育课程培养计划。再次,保证课程开出率。所有进入素质教育课程的文学教育课程,必须根据培养计划在某一学期全部开出,教师无权自行决定课程开设与否。教师如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开出课程,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对擅自不开出的课程,教务部门可以更换教师或将课程从素质教育课程中取消。最后,切实发挥教学监控体系的作用。为保证教学质量,各院系、专业一般都构建了由教学主管领导、教学督导、教研室以及教学信息员组成的教学监控体系,然而,这样的监控体系通常都主要运用于对专业课程教学的监督,对素质教育课程的监督作用发挥较少甚至完全没有发挥。因此,要保证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固然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更要切实发挥监控体系之于文学教育课程的作用。例如,课程承担教师所在院系、专业的主管教学领导、教研室必须有意识地检查教师的相关课程教学情况,教学督导必须有意识地定期听取相关课程,教学信息员定期将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反馈给所在院系、专业的主管教学领导。除此之外,各理工专业主管教学的领导也应当有意识地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情况并反馈给学校主管教学部门或教师所在院系、专业的主管教学领导等等。总之,只有严格过程管理,文学教育课程才能摆脱无序状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 夯实实践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德江认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授知识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④因此,为保证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例如阅读(欣赏)实践、研究实践、写作实践、演讲实践、朗诵实践,包括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如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经典戏剧对白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但是仅凭教师个人力量并不能完成所有的实践环节,也不能保证有些实践环节能够长期、有效地实施。这就需要各理工专业的配合。首先,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于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设计“专业阅读”,具体实施时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在阅读专业书籍的同时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文化、艺术方面的书籍,并能进行督促检查。其次,鼓励、要求学生坚持写作训练,并能督促检查,从而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发现生活美、表现生活美的能力。再次,有力地协助文学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组织完成围绕教学举办、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尤其是在理工专业内能够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只有这样,文学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才能落实,也才能长期、有效地实施下去。 

总之,文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理工类专业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不仅需要立足课程本身,培养创新思维,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而且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诸多方面若能协调一致,良性互动,文学教育课程定能产生其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马彩娥.对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再思考[j].时代

文学,2009(4). 

②扬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1(2). 

篇10

主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4303

国内刊号:33-1193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11

站在杂志社的角度讲,能被评上核心期刊本来就不容易,理当珍惜机会,打响品牌,尽最大努力提升收录文章的质量。所以,质量普通或较差的论文,原则上不会予以考虑,这就砍掉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希望。站在作者的角度讲,为了完成评职称的目标和要求,不得不花尽心思在核心期刊上,全国少说有近百万人是“刚需”、“急需”,还有几百万人是先发表了预备着,为以后评职称提前积累竞争的资本。而核心期刊数量不足,要求高,便很容易形成“发表难”。

难题二、核心期刊贵

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什么东西缺,什么东西就贵,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再者,核心期刊的编辑在审稿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人力,隐形成本比较高。另外,百万大军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让谁先进来,让谁后进来,让谁滚蛋,就难免要看下对方的“诚意”,即是否愿意花钱。这体现在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你自行投稿,可能好几个月都没有消息。而那些和编辑、杂志社熟的人,或许一个星期就能出结果。还有,你投稿可能要1年以后才出版见刊,而只要半年就能见刊。所以,核心期刊为何那么贵的原因就是,需求多,而且需要关系费。

问题三、核心期刊慢

第一,审稿慢。因为是核心,必须把握好稿件的质量,核心期刊每3年重新评一次,搞不好文章的质量,下一次就可能被踢出核心的队伍。这不仅影响杂志的形象,更要命的是影响杂志社的长远发展。

第二,排队发表的论文多。有人经常天真地问:他们不是月刊吗,应该当月就可以发表见刊的啊?这就像买烟一样,某种热销的品牌烟经常断货。烟断货只能等下一批,当月的期刊版面没了,也就只能等下个月,下个月的没了就等下下个月,所以核心期刊的版面经常就排到了半年以后。

延伸阅读:核心期刊上注意事项

1、首先确定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个领域,比如经济类、医学类、文学类、理工类等等;其次在所属领域内选择一本适合的期刊;再次,每个期刊都有无数个栏目组成,要求客户在投稿前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杂志社在审核稿件时有更强的目的性,提高的效率。

2、网站建议客户,一个月向同一本杂志投递的稿件数量不要超过三篇。有的客户一次性向杂志社投递十几篇稿件,让编辑进行筛选,殊不知这大大降低了的成功率。一方面,杂志社编辑每天要处理百十篇稿件,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会让人误解这些稿件即使没有发表过,也有被其他杂志社淘汰过的嫌疑。

3、关于期刊的截稿问题。期刊截稿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的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的时间。对于前者客户不必太在意,因为这属于期刊的常规征稿,期刊每个月都要征稿,错过这一期还有下一期。对于临时征稿的截止,就要求客户宜早不宜迟,争取在截稿之前定稿,一旦超过期限就错过了定稿时间。

篇12

主办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8513

国内刊号:53-1192/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13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28-03

比尔·盖茨曾在《未来家家都有机器人》的文章中向世界预言:“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是一项具有紧迫使命感的事业,它不仅开创了一条探索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而且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理工类高校是现今教育系统针对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发展的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教育实施平台,今后可以为“素质体育机器人”提供有力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技术资金.

本研究通过对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力争为高校进一步推广“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提供帮助,对今后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创新活动提供现实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吉林体育学院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有关素质体育机器人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高校目前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收集、对比、分析、综合,从中提炼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通过对吉林省首届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积分联赛负责人孙雷、薛尔冰和齐睿专家进行访谈,获得关于素质体育机器人发展现状的相关信息,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并对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使得本文更具有说服力.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开展现状

2.1.1 “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概述

2.1.1.1 “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概念

所谓“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素质体育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素质体育机器人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1.1.2 “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类型

素质体育机器人课堂教学质量主要有两种:一是素质体育机器人相关课程的开放性.在原有的信息技术上,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开设不同的课程.二是机器人智能教学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一些学校已经将素质体育机器人技术在教学中得以应用,并建立了教学质量运动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2.1.2 我国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发展现状

2.1.2.1 我国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起步明显晚于中小学,加上各高校技术条件的限制,仅有部分院校开设了智能教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课程.据统计,目前已开设《大学教学机器人应用》课程的高校,仅占全国工科院校的2%,以作者所在的吉林省长春市为例,至少有几十所中小学开设了素质体育机器人兴趣小组和相关课程,并定期组织参加各类国内比赛.

2.1.2.2 由于我国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相对滞后,因此当前的大学生入学之前很少有接受过素质体育机器人系统培训的经历.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培养上,要相对落后,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随着我国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蓬勃发展,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弱.

2.1.2.3 我国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是: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和素质体育机器人课堂教育.

2.1.2.4 国际素质体育机器人比赛类型有:素质体育机器人足球竞赛(包括RoboCup和FI-RA),素质体育机器人灭火竞赛,素质体育机器人综合竞赛(包括国际素质体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和FLL世锦赛).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除了在推动素质体育机器人技术发展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外,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优秀的教学平台.

2.1.3 我国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2.1.3.1 目前,我国只有个别高校将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纳入教学中,并将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作为素质体育机器人的培养形式.

2.1.3.2 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相关的教材编写混乱、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科学认识,有些教材甚至由素质体育机器人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编写,缺乏相关教育教学专家的参与和指导,导致教材大多属于“产品使用说明书”或“用户使用指南”.

2.1.3.3 由于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开展需要专业课门类,除理工类以外的多数院校.如:体育类、艺术类、师范类等多数高校不具备相关的学科和师资力量.

2.1.3.4 智能教学素质体育机器人产品价格昂贵,尤其是经济条件薄弱的高校很难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

2.1.3.5 智能教学素质体育机器人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品牌繁杂,而且自成体系,兼容度和开放度都较低.

2.2 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2.2.1 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是未来世界发展的需要.

“开展理工类大学体育机器人”的教育质量,从发展的角度看,机器人会越来越受欢迎.专家预测,本世纪将是智能机器人的第一纪元.机器人最初是运用在工厂,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娱乐,医院和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据预测,韩国2015-2020年每个家庭至少都会有一个机器人.所以说“素质体育机器人”的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2.2.2 理工类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作用

综合性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这一教育机构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而且“素质体育机器人”的趣味性、科学性、广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综合性高校本着自身优良的条件,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自主实践,亲身体验到素质体育机器人带来的喜悦.参与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综合技能学习的平台,更为他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2.2.3 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是提高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素质体育机器人”的实质是素质教育,其表现形式是竞争,其目的是培养未来专业人才.“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能够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帮助学生发展高新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素质体育器人”教育走向理工类大学,不仅有利于探索新途径,培养新方法.同时将推动中国智能机器人“品质化”的知识与技术,促进我国“素质体育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发展;促进形成新智能”素质体育机器人的产业.

2.2.4 理工类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融合了理工类高校的学科人才如:计算机、机械、电子、通信、声、光、电能质量、磁等多学科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创新思维活跃,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素质体育机器人”知识技术,来开发新的产品.

2.3 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3.1 理工类高校拥有相关学科的师资团队

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涉及了航天、物理等教学团队应用学科内,理工类只有相应学科和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其核心是要有一支具备高水平科学素养的师资团队.机器人教育活动,占用指导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通过休息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实践.高校教师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高,有许多教师是有着雄厚的专业背景,这是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的必要优势,其他院校是无法比拟的.

2.3.2 理工类高校拥有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和实验环境

“素质体育机器人”对场地的要求不需要太高,操作器材设计简单、轻巧,搬运方便,利于布置.目前,普通高校运动场地的建设从数量、质量、档次上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高校已经能够在经济上满足“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开展.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的场地来对学生进行“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因此,在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能够充分利用自身办学条件环境,开展多维创新机器人教育课堂.

2.3.3 理工类高校必备科研保障能力

“素质体育机器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关于此项目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科研的重要阵地,必然要进行开发研究.随着高校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上也能进行更为前沿的课题研究.现阶段,我国高校师资基础水平较强,拥有大批高学历水平教师,科研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突出.高校可利用其自身科学研究的优势条件,在今后“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上多做文章,以致进一步提高“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而且高校可以利用其自身雄厚的师资水平,培养一大批为“素质体育机器人”服务的裁判员、研究员.把“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再加上机器人企业、政府机关合作,这将为“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

2.3.4 能够得到理工类高校具备技术资金的支持

“素质体育机器人”作为新兴教育类型,其所能够顺利开展的最主要因素是需要充足的资金.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还不具备“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大国经济基础,没有充足的训练设施和人才资源作保证.而相对来说,高校可申请国家或省教育资金为该项目做支撑.只有加快“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在高校的推广普及,发展好高校“素质体育机器人”文化,才能有利的增加群众性“素质体育机器人”的参与人数,促进“素质体育机器人”竞技水平在国际上的不断提高.

2.4 “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在理工类高校开展的未来和展望

2.4.1 理工类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朝着多样化发展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的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根据“素质体育机器人”的教育特色、形式和内容,探索科学利用资源,积极开展机器人培训项目的研发,提高教学过程的强度.通过上述工作,解决机器人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和问题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有利于创新教育理念的传播,机器人培训的推广,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4.2 理工类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向着专业化发展

注重人才培养,只有不断培训机器人教育学者的素养,才能打造出跟上时展步伐的机器人教育.提高全社会认识“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意识,为“素质体育机器人”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各种“素质体育机器人”科普活动,结合相关社会团体和机器人制造商,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体育机器人”活动.中国高校的“素质体育机器人”的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政府的支持和努力,也需要机器人制造商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机器人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素质体育机器人”在高校中的教育明显呈现多方面不足.

3.1.2 “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在综合性院校开展需要大量投入教学设备,在资金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

3.1.3 “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能够在高校开展缺乏拥有高水平质量的师资团队,教学条件和环境还有待提高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战强,闫彩霞,蔡尧.机器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3).

(2)郑晋鸣,环明明.阳光体育成为育人重要方式[N].光明日报,2011-12-14.

(3)李保宏.体育对人的事业成功作用的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