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档案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字记录或图表等,记录了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细节。在日常工作中,由专业性人才队伍对企业的文件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便于以后企业人员进行查询。其中记录的各种信息为企业提供了可选择的发展模式,也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少走弯路,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理论指导。
具体来说,企业档案管理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良好的档案管理对企业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励企业健康的向前发展。其次,档案是企业文化凝聚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的实体表现形式,良好的企业档案管理反映了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利用程度。再次,企业档案管理能够很好的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匹配。最后,良好企业档案管理能使档案做为企业的理论指导更加的科学化,时代化。
2 企业档案管理当前的发展状况
良好的企业档案管理遵循着以下原则,首先,企业中各个部门的档案要有统一的管理部门,管理中实行综合管理,分类处理,实现档案管理中的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其次,注重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对企业档案进行严格管理与保护,避免档案的泄露与遗失,严格遵守保密条例,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维护好企业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现今,我国企业本着以上原则进行档案管理,但在管理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结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包括档案整理笼统,归档责任人不明确,归档范围不明晰,这些都体现了档案管理水平的落后。如果在岗人员职位不变也罢,如果稍加变动,档案的不连续、无规则的管理状态就体现出来,将给档案的查找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又由于近年来全球经济下滑,人员的精简在很多企业发生,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很少,使得档案整理的任务相当繁重。档案管理的环节很多,若是提高管理水平,其中任何一项环节都不能落下,不仅要求管理设备的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制度的完善上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当前科技信息发展迅猛与企业档案管理归档单一化不相匹配。当前高新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自动化、数字化与网络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使得企业档案管理变得简洁。通过将档案资源整合到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就能档案的无缝连接,并对档案加以保存与随时的利用。由于企业档案管理思想的落后,这些高新科技并没有很好的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去,档案管理自动化在企业中的运用空间还很狭小,这使得档案在管理上很不方便。
企业档案管理的不科学、不规范。在许多企业的档案室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档案的档号不规范,一些档案缺少卷内目录,以及案卷混乱的问题,这是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集中体现。在查阅相关档案时候,会发现档案的调阅极不便利。
从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表现在专业水平不高。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要求设备的现代化,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先进的科学知识,能够对新设备进行使用和维护,。但就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来看,档案管理人员还仅仅从事着文件的收发、归档与查找。对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还处于不了解阶段,对于现代设备的使用,能熟练掌握使用技能的从业人员更是稀少,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对档案管理人员如不进行后期的培训学习,那么在人才这一方面,它会成为阻碍企业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的短板。
企业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问题是,大量卷宗的质量不高,搜索工具不完善。一些企业档案的整理并不符合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在文件检索方面,大部分企业还是传统的手工检索,机器检索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文件检索要求的精度很高,人工操作代替机器操作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文件检索的精度标准。
对于档案信息的整理、编研投入力度不足。档案的编研可以做为企业制定发展目标的参考。大多数企业的情况是对于信息的编研不是很重视。编研人员的选取没有从专业技术方面考虑,只是随意的指派。这就造成了编研产品的层次低下,信息量不足,不具备很大的参考价值。
3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注重理念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和意识。其次,要注重档案管理的机制创新,通过总结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档案管理模式。譬如,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最后,要注重管理手段的创新,借助当前高新技术发展的强劲势头,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档案管理中,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最大助力。利用信息技术使得档案管理变得方便简洁。
具体来说,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与监督体制。档案管理体系的形成具有阶段性,档案管理模式符合企业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各个阶段档案管理体系的形成要有明确的目标责任人,实行问责制,加强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由于在不同的过程中,不同的运用对象其目的是不一样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加强监管的措施。
对档案进行细致化分类,科学合理的进行归纳整理。档案管理是一系统的工程,档案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其余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各部门既是档案信息提供的对象,也是档案信息分享的主体。做好档案归类整理工作才能使得档案管理更好的为企业部门所服务。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中的评价机制,激励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档案管理部门因为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被认为是闲散部门,所以许多从业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不是很重视,在工作中的热情也不够。消极怠慢的工作态度会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许多纰漏,如档案归类混乱遗失等。现今的档案管理相当重要,从业人员就的从思想上端正态度,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能有效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切实做好档案的归类整理工作。
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可以搭建一个档案信息平台,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将档案管理机制延生到企业的每个部门。其次,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将档案中的文字信息编入到数据库中方便企业工作人员的查找。最后,在员工中加大宣传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利用优势,提高利用率,最大化的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先从思想上让他们真正对档案管理重视起来,并通过对在职的员工进行后期的培训学习,让他们熟知一些新设备的应用,建设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得档案管理队伍更加精良。
4 结语
篇2
1 档案建档过程中常见问题
1.1 原始稿件不全,编号不规范
归档时发现只有定稿,缺了原稿或修改稿,公文编号差错,铅笔或圆珠笔撰写,不经过复印就用传真原件归档,短期内字迹就变得模糊不清,既不符合立卷归档的要求,又影响了档案的质量和存档价值,使档案的真实性难以保障。
1.2 文种使用不当,办理程序不规范
出现“决定”和“意见”不分,“通知”和“通告”混用,有的该用“请示”却用了“报告”,有的“报告”中夹杂着“请示”的内容,有的甚至把两个文种合二为一成“请示报告”,越级行文,越级签发,有校对无复核,不登记就印发等无序现象,从而为正确归档留下了后患。
1.3 是版面记录不全,附件不规范
在日常档案管理中常常遇到归档文件没有标明印发部门和发文时间,甚至没有版记,有的“附件”字样标识不当,正文和附件的名称、序号不一致,附件单独装订时不标识正文字号和排列序号,严重影响着公文的规范立卷和规范归档。
1.4 是整理和装订不规范
相当一部分单位在整理、印刷装订中容易发生掉页、漏页、压字等问题,使档案的美观性和完整性都受到一定影响。
2 提高单位档案质量的主要措施
出现上述问题,表面上看,大多少发生在产生公文这一重要环节上,实际上它反映了由公文向档案转化的“两张皮”问题。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衔接的主体主要是公文,公文是文秘工作的主要产品,档案资料又主要来源于公文,公文是档案的前身。公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质量,换句话说没有高质量的公文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档案。高水平的档案管理是建立在规范处理公文的基础之上。可见,现代文秘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们是一个整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用信息化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一体化,反映了现代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2.1 明确部门职责,档案立卷前移
文秘人员要根据国家规定,对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集中统一保管,根据立卷的原则和方法及时编写“案卷类目”,“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使文件的立卷工作日常化。会议文件应该在会前收集全材料,会后及时立卷归档,切忌拖拉积压。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单位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要及时收集归档,协办单位只保存复印件或副本,既方便平时查阅,又利于年终立卷。当遇到工作人员因故调离工作岗位时,主管单位要负责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全部及时进行清交,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2.2 组织机构合并,培养文档工作者
“文档一体化”的实质是把现代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从组织制度到具体程序真正交融在一起。每一个文秘人员的头脑中必须要有档案意识,不仅为当前的工作服务,还要为档案的要求所考虑,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超前控制,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避免无渭的重复劳动,使文档工作流程科学化、合理化。
2.3 适当投入,提高人员装备和技术水平
在建立一支有较强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优秀文档工作者队伍的同时,要配置“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这是实现“全过程管理”的关键。依靠这一系统,一次输入,多次输出,从公文产生到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上,特别是在公文向档案转化的关键环节,都要体现档案工作的具体要求,使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规范一体化,用信息化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一体化,从源头上提高单位档案质量。
2.4 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全过程管理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理公文,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这是“全过程管理”的前提。文秘人员要有质量第一观念。要严格执行公文行文规则,严格审核签发制度,审核签发手续是否完善、附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印制后发送前应再次进行复核。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对要修改实质内容,则应该按程序复审。在公文用纸纸型、幅面尺寸、装订要求等技术指标上也要严格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把握。要正确选用主题词,自觉保存原稿或修改稿,不用铅笔或圆珠笔撰写或修改公文,传真件要经过复印后再归档,保证档案文件的质量和存档价值。
篇3
档案部门创建学习型组织应扎扎实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学习内容要以更新知识为主。档案工作有一定专业性,但是档案工作的实践表明,在信息社会档案工作者要能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把握机遇,赢得工作的主动性,在钻研档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文史、哲学、法律法规、外语、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学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广泛地汲取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档案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南京市档案局把组织新的档案业务规范、计算机网络知识、WTO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纳入全局业务学体安排,已结合局域网建设组织了计算机网络知识讲座。
篇4
2.1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这主要表现为:归档范围不明确、归档责任人不明确以及档案整理较为笼统等,这些都反映了档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若在不变更人员职位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若稍加变动,就会出现档案不规则、不连续管理状态,从而影响到档案的查找等。除此之外,因为最近几年来全球经济不断下滑,在许多单位之中存在着人员精简情况,因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较少,因此档案管理任务较为繁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许多的环节,如果想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一定要重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不但应该提高管理设备的质量水平,而且应该重视从业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这些都应该在管理制度上予以不断地完善。
2.2科技信息迅速发展和档案管理单一化不匹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也得以广泛地应用,这使得单位朝着网络化、数字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洁,把档案资源整合到自动化管理系统之后,就可以使得档案无缝连接得以实现,而且能够对各种档案进行保存并且为随时利用提供便利。因为当前档案管理的思想较为落后,高新技术并未在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得以充分利用,在企业之中档案管理自动化应用空间仍然较为狭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3档案管理不规范、不科学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很多单位的档案室之中存在一些档案标号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部分档案缺乏卷内目录,存在档案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在相关档案查阅时非常困难。
2.4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不但要求相关设备现代化的实现,而且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较为先进的知识,可以为新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工作提供保证。但是当前我国许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单单从事文件的归档、收发以及查找工作。仍然不够了解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在现代化设备应用方面,可以熟练掌握应用技能的管理人员非常少,现代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不参加后期培训,必然会影响到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5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大量卷宗的质量较低,而且搜索的工具不够完善。部分档案整理与国家档案局标准要求不符。在检索文件上,一些单位仍然采用手工检索的方法,机械化比例较小。因为文件检索需要较高的精度,人工操作难以满足文件检索的精度要求。
3创新模式下,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3.1观念创新,使档案在服务中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1)要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应用工作做好,首先应该了解档案。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不可以单单坐在办公室里等,而应该主动请教一些技术工作者,深入到基层单位之中,了解生产经营工艺的具体流程,搞懂技术档案的具体内涵,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2)应该树立档案是资产的观念。档案是单位工作人员经营实践活动的重要结晶以及重要的智慧积累,其记录着单位真实的发展历程,因此其是单位的重要资产,一定要树立这一观念,从而将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做好。
(3)应该树立档案是单位独有的知识与信息的观念。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中,档案是单位发展的原始记录,其记录着单位所有的重要信息,这方面的档案是单位的独有知识。若不将这些档案资料给管理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必然会给单位发展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4)应该树立档案具有实用效益的观念。档案具有重要的实用效益,其是在各生产要求配合之下产生的,并且得以不断地完善。档案的使用价值能够在利用中得以充分的发挥。
3.2体制创新,推动档案工作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1)体制创新的核心是精简:档案工作一定要与单位需求相适应,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一定要遵循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将过去简单的档案室管理变成统一的“单位档案信息中心”,运用网络系统来开展联网操作,进而使得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运用得以实现。这样能够使得单位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2)体制创新的重点是高效:单位各种改造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档案管理体制也应该随单位管理机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从而与单位发展相适应。应该从过去单纯档案资料管理体制不断向科技、信息、情报以及档案一体化管理体制转变。
(3)从单位实际出发: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档案工作人员的努力与制度、规范的完善。应该将较为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给制定出来,不断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与任务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采取各种方法来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制度来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有效规范。
3.3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
(1)档案管理工作应该随着单位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应该要求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与知识的不断提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根据法律开展,从而有效保证档案的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科学化。
(2)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推动办公自动化的出现,单位各岗位都可以形成电子文档,这要求各员工应该懂得文字归档与处理的程序,应该充分了解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归档的关系,了解各档案管理岗位之上的责任。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后,档案运用的广泛性体现于单位各部门共享档案资源。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发挥信息中心的重要作用,通过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
(3)档案工作不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为了对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规范,一定要增强自身基础的建设,不断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得档案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3.4服务创新,与时俱进
信息服务重视主动服务,档案部门应该对信息的来源、共享要求等予以高度的重视,应该经常想方设法去收集有用的信息,调查系统用户潜在的各种需求,从而针对性的开展策划与设计工作,将不同层次服务形式、内容以及范围等给设计出来,有计划的开展信息资源的加工工作,并将其转变成信息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信息服务的方式之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对用户利用信息的需求予以充分的考虑,为用户提供利用信息的重要平台;
(2)在充分调查信息需求的基础之上,将信息的收集与加工等工作给做好,并且通过先进技术将专题信息制为光盘,从而形成信息产品,从单位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3)为那些具有远程信息利用需求的用户,提供一些跨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信息服务。
3.5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工作有助于有效提升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应该做到:
(1)增强员工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编研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2)应用先进的技术,使得档案编研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3)增强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切实保证编研信息的完整性与科学性;(4)依托档案,不断拓宽单位发展渠道,扩大单位档案编研素质的来源;
(5)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进行优势互补,从而不断增强单位档案编研工作的合力;
(6)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从而有效确保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篇5
一、当前计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认识
个别领导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将其简单的看作是对材料的收集和保存,造成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忽视,各项档案管理措施沦为形式,在档案收集、保存、清理、审查等过程中不注重程序,对档案的数量及保存方式是否正确不够关注,降低了档案管理质量,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的收集存在缺失、落漏等情况,管理比较分散,缺乏档案信息的整体性,特别是在档案管理职责和考核标准设计中,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和考核体系,特别是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计生管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因此,档案存在较多错误、遗漏、丢失等问题,甚至存在一定的虚假现象,档案真实性存在缺陷。
(二)档案利用率较低
在计生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管轻用”的问题,档案管理场所和设备比较陈旧,利用方式单一、渠道不多,造成管理中容易出现一定损失。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管理技术落后,特别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应用水平不高,数字化档案程度较低,大都利用人工进行收集、储存、检索,利用效率不高,信息量缺乏有效整合。虽然个别单位已经配备了计生档案电子管理系统,建立了电子数据库进行档案存储和使用,但在长期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重视的背景下,对电子数据库的维护更新不及时,造成电子档案整体性得不到保障,在查找某项数据并未纳入电子数据库后,还是要查找和检索纸质档案,没有发挥出电子档案方便、快捷的特性。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从事档案管理特别是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是由计生人员担任,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较低、专业素养不强,特别是计生人员存在较强的流动性,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也比较随意,个别人员是从办公室、工会或群团组织转移过来的,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同时,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有机会开展专门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在日常档案管理中多是凭借经验开展工作,在思想上、观念上、能力上都存在与时展要求脱节的问题,缺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创造力和活力。
二、提升计生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对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各级单位领导同志要把计生档案管理作为抓好计生工作的一项基础,将计生档案管理水平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要通过印发宣传册、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或借助召开计生工作会议的机会,宣传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全体职工都明确计生档案的重要性,形成支持计生档案管理的强大合力。
(二)健全计生档案管理制度
要将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计生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进行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健全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对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形成从档案收集、形成、储存一直到使用的完整的制度规范。要明确档案管理责任,划分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和设置专门岗位,确保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合理有序推进。针对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配备不全等问题,要配足配齐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调整中要综合考虑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调整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再转移到新的工作岗位。
(三)提升计生档案管理队伍素质
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是由管理人员具体实施的,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成效。要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结合考核制度培训学习,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承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的重要意义,倒逼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工作,防止因马虎大意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档案缺失、落漏或错误等问题。要根据工作需要,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招聘专业知识储备丰厚、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要综合采取专家讲座、外出学习、脱岗到高校轮训、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档案管理专业素养,并落实一帮一、师带徒等制度,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改善档案管理基础条件
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及时更新档案管理设施设备,配备专门场所进行档案存放,特别要配备空调、灭虫、灭火、除湿等专业技术手段和设备,尽量减少档案损坏等情况出现。要顺应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方向,在搞好纸质档案管理的同时,配备计算机和各类专业软件,将有关的档案信息录入电子数据库,实现“一档双存”,方便档案的查阅和使用,提升档案管理和使用效率。但是,在电子档案使用中,要结合网络技术特点和缺陷,及时更新软硬件系统和网络系统,确保电子数据库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抓好安全性建设,加强各类杀毒软件和安全软件的应用,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更换防火墙,及时进行数据库登陆密码和验证码的更改,防止电子档案被病毒侵入破坏或是数据泄露等问题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生管理中,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长期以来缺乏足够重视,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有利于提升计生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计生管理工作。
篇6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制定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各个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探究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准确、真实,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管理理念陈旧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档案资料利用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当前的档案管理中,一些领导和管理者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1]。同时,还有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来开展,从而无法灵活应对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资料的利用作用。
(二)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复杂,档案管理效率低
目前,很多档案管理部门虽然对工作流程进行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和习惯的影响较深,对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应用程度较低。在对大量纸质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论是从收集、整理和应用方面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难易体现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2]。同时,在将大量的纸质档案资料转化成为电子文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懂得简单的档案管理理论和工作流程,缺乏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无法更好的应对现代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档案保密性较低,影响了档案资源的共享
在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其电子资料管理形式不固定,这样便直接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容易遭受侵入。同时,电子档案资料信息被人们恶意改动的可能性比纸质档案资料管理的可能性要大,从而导致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很难察觉到文书档案管理资料内容的变化现象。同时,档案信息在收集的过程中来源于不同的单位,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分别对信息进行统计,这样在统计的过程中便会影响到档案资料的保密性[3]。然而,如果为了确保档案资料信息的保密性,而不将信息共享出来,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增加信息化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确保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档案管理资料利用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适当增加信息化档案管理资源的投入,加强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改善档案库房条件,加强对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处理;其二是如配备图文影像扫描、数字音像制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微缩系统等,充实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硬件建设;其三是各个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在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 使用和检索等各个方面建立档案资源管理的先进信息技术,和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上网和档案系统建设等各个环节加强有效管理,促使档案信息管理能够更加规范科学。
(二)深入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理念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档案坚持实行规范化管理便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便需要深化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各个档案管理单位应该根据档案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实行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立卷整理方法进行档案管理,为档案管理资料的安全性奠定较强的基础。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来应对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三)坚持具体分析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目前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机制。然而,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制与体制创新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体制的创新需要机制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其中,在当前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保障[4]。在当前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下,同时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做好档案管理的重要保障。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自身的责任就是档案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就算领导提出了要求,也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很少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进行研究和创新。因此,档案管理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应用管理机制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让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其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选评先进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考核成绩与工资待遇有效结合起来等。因此,要想完善档案管理机制,还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内部之间的联系,以便档案信息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档案管理组织队伍建设
在现代档案管理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高效利用,能够加大的提高各项信息的搜集、整理速度,同时能够对各项档案管理信息快速进行分类和处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便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传统的管理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要点。因此,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仅仅包含了坚定的政治素质,要需要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研究,并且具备坚实的外语基础,尤其是现在很多档案管都会与外国进行交流,很多归档文件都需要用到外语,这种形势下必须让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这些能力。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多种技能,成为复合型新人才。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对档案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档案资料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阻碍了社会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档案管理策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动档案资料管理朝着正确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加大档案管理资料的开发,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燕玲.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云南档案;2010(3):29-31.
篇7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特征分析
(一)多样性特征首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资料集结了各部门员工的基本资料和各种资历认证材料等;其次,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集结了整体员工队伍的具体工作信息、岗位晋升信息以及奖惩记录等;第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包括整体员工队伍的薪金待遇、福利待遇、社保资料等信息;最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的载体形式十分多元化,如:纸质载体、影音录像、磁盘、照片图像等。(二)阶段性特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具体可以分三个关键阶段,因此,其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首先,档案形成阶段。即单位所有员工基本档案信息的形成,主要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基本资料和入职资料等;其次,档案发展阶段。即单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积累形成的档案信息,如:职位调动、职位发展、各项考核业绩等资料信息;最后,离职退休阶段档案。即单位所有离职和退休职工的资料信息。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单位的更好发展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单位的更好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因为通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领导层才能对每位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的培训计划和工作调动计划等。另外,由于人力资源档案信息中详细记录员工的日常工作业绩和工作情况,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为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做到人尽其才,不断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整体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达到最大化。
(二)有利于更好的调动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员岗位调动时,都会充分考虑员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与能力等因素。而人力资源档案中,既包含员工的个人信息,也对其以往的工作表现及各项业绩考核等有着详细的记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其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三、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待更新在当前快节奏的时展中,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变革创新,一些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时常处于忽视的重视的状态中,在实际管理时,依然按照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来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使得档案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大打折扣。而且对于单位的持久发展以及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如今,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整体发展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依然处于待提升、待完善的状态中,不仅所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而且对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规划设计也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抱着随意的态度来进行,很难在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而使得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大大日渐降低。
(三)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由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所以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实际上很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都很难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所以使得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和影响。
四、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相关管理策略
(一)强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认知为了最大化提升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关键任务就是要不断强化事业单位领导层对该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仅要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纳入到单位可持续发展决策中,而且还要对该项管理工作给予正确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队伍。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的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合理规划设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内容目前,各级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员招聘工作时,都会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来进行层层考核。一旦录用还要对员工开展岗前培训以及综合能力等项目的培养。而这些环节中所形成的资料信息都可作为人力资源档案资料来进行收集和整理归档。另外,员工入职后的业绩考核、工作表现等相关信息也要作为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归档,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而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首先,要立足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补充与完善,使其能够达到一定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其次,要保证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的简洁性和双向性,使之在单位领导层与基层员工等管理方面能够发挥出真正的实效作用,这样才能突显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平性,为单位的持久稳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再次,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样才能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更好的规范档案管理人员,使之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档案管理中,全面确保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最后,要根据人力资源档案实际管理情况,构建相应的升级达标考核机制,以便可以定期对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进而及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规范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整体管理水平达到最大化。
(四)加大人力资源档案资料收集力度档案资料的收集是开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条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够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对相应的人力资源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及时归纳整理,坚决抵制不符合要求的人力资源档案材料进入到归档工作中,这样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从而为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更好的促进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加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便可以最大化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不仅要对该项管理工作给予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系统等,以便可以及时准确的对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鉴别、整理、归档存储,进而最大化保障信息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另外,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作用,将纸质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资料转变成丰富立体的文字资料、图片、声像等数据,并将其纳入到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这样才能便于管理人员的查阅和调用,提高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篇8
一、医疗保险档案概述
医疗保险是传统社保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之一,2019年3月16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传统五险逐步减少为四险。医疗保险直接的作用就是补偿人们因病就诊产生的医疗费用,其涉及面广泛、业务复杂,涵盖了“医”“保”“患”“药”四个方面,企事业单位所有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均可享受其福利待遇,医疗保险档案记录着参保单位及参保人员的所有信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内容丰富。医疗保险档案既包含综合性的政策法规,又囊括参保单位、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特殊病种和病例等文件材料,还牵涉电子档案文件,具体可以涉及参保单位基本信息、参保人员详细信息、所选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一个地区医疗保险工作发展轨迹,可以这么说,一份医疗保险档案就是一部地区医疗保险工作的成长史。
(二)形式多样。医疗保险档案属于综合性的档案载体,从载体形态可分为传统纸质版档案和照片、视频、录音带、光碟、硬盘等新兴档案载体;从载体类别可分为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业务档案、电子档案、音像档案、照片档案等;从记录形式可分为文字、图表、照片、视频、数字代码等,总而言之,一个地区各种形态的医疗保险档案代表了该地区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三)来源广泛。医疗保险档案的来源有自身形成、上级印发、参保单位、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和有关单位报送等多个渠道来源,在文件整理归档时要注意分门别类,最大限度保障其文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四)价值多元。医疗保险档案价值主要有凭证价值、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其凭证价值指的是全面真实反映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履行的缴费义务和享受医疗保险的福利待遇;史料价值指的是详细记载该地区医疗保险事业从诞生、发展到茁壮成长的历程;参考价值指的是通过研究医疗保险档案能够对现实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优化,并对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视不够。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很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原因是高层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业务、轻档案的心理较为严重,无法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审核方面都漫不经心,导致许多基础数据存在缺失、漏报等错误。二是专业人员匮乏。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能够将档案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按照不同形式、不同来源进行有序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往往是兼任,专业知识并不过关,容易发生简单基础性失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三是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许多人认为工作中注重的是能力,档案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不能够起到实质性作用,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与其他部门沟通交流少,资料更新不及时,无法起到档案应有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现今许多医疗保险所都没有制定针对医疗保险档案专项制度,只是以其他基本管理制度作为参考,难以体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特殊性。一是职责不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兼职情况突出,工作人员管理内容复杂,工作压力巨大,难以做到主次兼顾,或者只是以本职工作为主,档案管理为辅,最终出现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质量次,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需求,比如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管理人员整理档案随心所欲,导致他人在档案查询时效率低下。二是细节不明。档案管理应该档案目录清晰、完整,便于查阅,但许多档案标题、目录记录不清、语焉不详,严重者出现目录破损或者缺失,档案编号也没有统一,分门别类时各自为政,导致每换一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就需要重新整理一次,造成时间、人力上的巨大浪费。三是管理不规范。部分医疗保险所没有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将医疗保险档案与日常工作文件混为一谈,容易出现数据遗失。许多医保所对于医保档案的调用没有制定具体的约束制度,往往出现档案借出后难以收回的现象,加上信息对接沟通不到位,导致档案流向不明,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都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而引起的。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一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新时代医疗水平逐年提升,信息化建设在医疗体系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可是许多医疗保险所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明显滞后,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推进不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往往采用的是纸质版档案与电子版档案混合使用,容易出现数据冲突。二是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信息的录入都是依靠人工,部分工作人员在信息录入时审核不够细致,导致录入信息与原始信息有一定出入,最终还是需要查找原始纸质版档案,也就无法体现出档案信息化的真正优势。三是信息共享不足。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软件管理标准,难以实现各个医疗保险所档案信息共享。
三、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有效举措
(一)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为了顺利开展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是加强宣传。以宣传栏、宣传册、公众号等传统宣传载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将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到位,改变档案管理人员轻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陋习。二是加强培训。对于现有兼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强化其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引进专业档案管理人才进行专职管理,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档案管理素质的人才队伍,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三是严格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奖惩措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出现的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细致等问题进行追责,对于档案管理表现突出者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篇9
引言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使档案管理成为档案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建设的尚不完善,仍需要大力的改革和创新。在此形势下,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单位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
档案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我国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者往往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普遍偏见,使单位在安排任务时通常会忽视档案管理环节。进而造成单位其他部门对档案工作更加不重视,不积极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有效协助,进而加大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单位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手段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很多单位仍采取人工管理方式,而对算机管理系统的利用率很低。此外,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档案的储存,还包括档案资源的开发等问题。但事实上,部分单位对于档案资源的借阅限制比较多,档案资源的开发受到一定的制约。
(三)单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档案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档案管理工作,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水平对档案管理的效果影响巨大。就目前而言,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未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也掌握的不够全面,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运行特点的了解不多,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难以综合考虑单位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选择,从而会降低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再者档案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及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回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是信息化迅速发展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时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情形下,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势必向加强信息化的程度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得以提升,才能进一步创新并完善档案管理的方式,深化对档案管理的改革,才能最终实现对档案的系统化、规范化及网络化管理。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是提高我国文化水平的需要
档案管理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档案管理的水平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丰富而多样的。而且一般情况下,档案的可靠度较高,容易使人信服。这是因为档案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还是指引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确保档案自身价值及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档案管理的科学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仍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因此,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分析
(一)改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观念
为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观念,让工作人员能够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这就要求首先各个单位的领导层首先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档案管理有序化、科学化发展的引导;其次,也应加强各个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意识,使各个部门能够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
(二)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从宏观立法的层面进一步实现管理的创新和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约束能力也是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条件。
(三)深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档案管理逐渐走向信息化。在此情形下,深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则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相关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进而大大减少档案的储存空间,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规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程序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从规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程序开始。一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整合为一个整体,任何细小的变动都不能轻易忽视;二要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以确保档案存储的规范性及完整性;三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并根据档案管理绩效考核结果进行适应的奖惩,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操作技术的实践能力则显得十分重要。单位首先应当有目的的引进一些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应在把握工作人员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加强对于人员定岗定责的管理制度,以便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分级建档和集中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方面的建设尚不完善,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正确途径,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安娜.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134.
[2]夏晓红. 论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 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08.
[3]宋婉婷,莉伟.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09:106-107.
篇10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理念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建立起档案管理机制,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档案管理意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不断探索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服务于社会。但是,这只是各类行业中的一小部分企业,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受到各种限制性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完整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认识,并不全面也不科学,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简单的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分为人事档案保存或者其他类型档案的管理[3]。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少科学分析,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理念,致使企业档案工作出现杂乱、零散、散佚、混淆、孤本等问题还使其与系统的社会档案使用相对立,达不到新时期人们对档案价值利用的要求,非常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二)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差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正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强并且非常复杂,所以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就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差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实施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有章可循,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依据,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某种档案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可操作性弱、达不到科学性管理、规范化管理的目的[4]。这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不能形成连续性管理、系统性管理。
(四)档案管理工作的设施落后,管理手段僵化
档案管理设备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管理条件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不仅能够促进档案完整管理,还能促进档案安全管理。但是,一些企业档案室所拥有的管理条件非常差,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基础管理设备落后,设施不健全。例如,档案室空间狭小,潮湿,防潮、防火、防虫工作不到位,致使档案材料发霉、丢失、被虫蛀等问题频频发生。
三、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形成现代管理理念
要想形成现代管理理念需要实现两个转变,管理观念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观念是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精髓,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必须实现管理观念与思想的现代化。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形成现代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管理、高效率管理的观念,改变过去重视管理、忽视档案利用的观念,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观念[5]。将档案管理工作推向时展的大潮中,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消极服务转变为积极服务,促进档案管理工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二)加大资金投入
第一,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档案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使得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第二,深入挖掘档案的价值。档案本身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只是人们忽略了其作用,没有发现而已,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深入挖掘档案的价值,促进档案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档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提高服务质量。档案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档案管理部门要将其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程度。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管理环节的完成质量。第二,形成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档案或者电子文件的安全,确保其完整、安全。第三,形成标准化档案管理制度。
(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篇11
1.电力工程档案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真实性和直接性,而且这项工作也是整个电力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工作,以此对于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对于企业和管理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对于管理者来说,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调整自身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完善,另外,还需要不断吸引先进的思想。档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特点对于电力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调整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对于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重视。同时,还需要将相关的制度融入到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其进行完善。可见,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上两个方面。
2.电力工程档案的特点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来看,其技术水平以及业务范围相对较广,其复杂性以及繁琐性比较突出。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另外,这一工作贯穿于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各个环节中都会有所涉及,为其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
由于现如今,电力企业发展迅速,电力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类型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无论是从电压还是电阻上都会涉及到电力工程的档案信息。如果是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是一些研究的课题,档案信息就会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够降低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潜在危险。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包括实体管理,信息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等。各项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其宗旨就是要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实现档案信息的服务价值。虽然现如今档案的保存和应用形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都应该做好备份工作,用最为便捷的方式来对档案进行利用。
3.提升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
3.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从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上看,领导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在实际的工作中,只有领导者发挥指导作用,做好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介绍和宣传工作,企业的工作人员才能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关注。只有大家都参与到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中,才能提升档案的价值所在。对于档案信息来说,既可以看成是一种知识资产,还可以看成是重要的可利用信息,所以,档案信息本身的价值比较突出。同时还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好领导和工作人员协调一致。
3.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好制度的建设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建设为档案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档案管理应该贯彻国家、行业的档案规范和标准。其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三性:一是科学性。不同技术领域形成的科技档案,在内容、性质、记录和载体形式上都会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建立的规章制度必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建设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本单位档案管理的需求。二是实用性。实行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方便实用、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便于更好地遵守制度,并发挥制度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三是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部门,也是今后实行规章制度的主要部门。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充分体现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3做好归档文件资料
归档文件和材料是档案的前身形态,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或起一定参考凭证作用的重要材料,是工程档案形成的初级阶段,而保质保量的做好前期收集工作,是保证工程档案齐全、项目准确、资料完整的基础。要做好这项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工程筹备、建设和施工范围,明确资料收集范围;了解和熟悉材料收集工作的各种渠道和方法;处理好在档案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部门、与项目经理的沟通协调等事项;并对档案的最终形成,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
3.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办事细心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除了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对各方的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的管理能力。通过不断探索、尝试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科学、实用、有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信息资源。
3.5加强档案保管的硬件配套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档案资源的载体已经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纸质、图片、胶卷外,电子文件和数字多媒体档案越来越多。多种档案载体对档案的保管环境、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一是对纸质、图片等传统档案,要加强库房“八防”设施的配备,确保档案库房满足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尘、防高温、防虫蛀、防有害气体的安全防护要求,杜绝档案材料发生霉变、褪色、污损、虫蛀等现象及其他可能事故的发生;二是对于光盘、磁盘等数码音像制品,要放置防磁柜中,保持档案的长期有效性;三是加强对电子档案的保密意识及安全责任,制定防范措施。
4.结语
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更好地为企业的科学决策、生产经营和科学技术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只有与时俱进,规范化、科学化的工程档案管理,才能在新形势下开拓档案管理的新领域,实现档案管理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篇12
室藏档案数字化。以建立数字化档案室为依托,聘请专业扫描公司对保存30年以上的档案全部进行电子扫描。录入数据1万余条,其中案卷级目录3000余条,文件级目录7000余条,实现了档案检索、查询、打印一体化。
管理制度规范化。按照数字化档案室要求,重新梳理了局队档案管理规范,制定完善了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查阅等工作流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今年重新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包括《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化、制度化、可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制度。
服务功能专业化。将档案数字化与局队文件柜处理系统紧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数据库系统将零散的统计数据转化为有效的数据信息资源,提高统计数据利用效果。
(王海星)
通州局队
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
为保障全年投资任务的顺利完成,通州局队通过把项目负责人“请上来”和统计人员“走下去”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项目情况,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相关问题,做好投资统计工作。
多方座谈:找问题,促进度。通州局队联合通州区发改委共同召开房地产重点项目及委办局牵头项目座谈会,深入了解项目进展及目前遇到的问题。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消除项目单位的统计误区和盲点,实现投资重点项目上报数据准确可靠;了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力争通过区政府及各委办局的协调,尽早解决项目面临困难,实现项目顺利推进。
实地走访:看现场,查项目。通过“走、看、聊”的方式,到项目现场实地勘察,了解项目施工进展,与项目单位沟通,了解具体情况。通过与乡镇主管领导交流,重点掌握各乡镇全年投资任务的进度、下一阶段投资计划及目前在施项目情况,保证乡镇投资项目“应统尽统”。
总结汇报:勤沟通,汇情况。一方面,通州局队将走访、座谈掌握的相关信息与相关委办局进行沟通,实现信息的平行交流;另一方面,将掌握的情况纳入各月投资形势分析材料中,将相关情况通过统计资料的形式向区领导进行汇报。
(赵开艳)
延庆局队
创新绩效考核体系
为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延庆局队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支撑,创新建立“战略实现”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提升统计队伍工作效能。
战略地图,“三维度”勾勒发展蓝本。延庆局队从利益相关者、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三个维度,围绕统计调查、统计服务、统计宣传、依法统计四个方面,通过梳理各项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间的逻辑关系,搭建全方位立体式战略地图,为推进延庆统计各项工作奠定框架基础。
篇13
1 现阶段我国石化企业的档案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石化企业的平均档案管理水平较弱,其影响因素是内外因的结合导致的。因此,要深入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做出如下整合:
1.1 档案信息收集与整理缺乏规范性,工作人员责任缺失
现代企业的发展逐渐趋于各项工作的协同性,而我国大多数的石化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企业经营意识,认为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并非企业的管理主要事务。此外,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认为,档案信息资料只是对相关材料进行抄抄写写,认为资料不泄密、不丢失就算完成工作。缺乏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正确认知和综合素质能力[1]。
1.2 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较弱
我国大部分的石化企业中,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设置不规范,总人数设置较少,且专业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档案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领导层的人往往只有一个,在工作中不仅要应付行政工作,还要管理党务工作。这就使得其工作重心发生分散,很难将重点管理工作放在档案管理上,使得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管出现确实。此外,在二级分室中,甚至有部分的人员属于兼职,这部分人缺乏严周密的档案管理工作培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进行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质量。
1.3 档案管理环境与设施不理想
由于很多石化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因此,在档案管理科室的分配中往往采用条件较为简陋的科室。很多的档案室不仅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配备,而且潮湿、狭小。使得工作起来十分不便,不仅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还会容易因存储不当引起部分档案信息资料的损坏。档案管理科室的硬件设备,如打印机等。往往会因为潮湿的环境发生故障,进而影响正常工作。
2 提升石化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2.1 提高管理人员的现代化企业发展意识
若要提升石化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就要加强管理层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强化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意识,较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融合。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石化企业档案管理问题的产生。石化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关乎着其自身的良好发展,其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更是国家档案数据收集归档的保障,因此,作为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同样要树立其良好的企业发展意识,积极完善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养,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石化企业的稳健运转。
2.2 强化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档案管理工作重在对企业信息的收集,石化企业的发展战略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部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制定。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信息与资料收集的主动性,缩短对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归档周期,做好与各个存档单位的沟通,及时对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2]。对已收集的信息与材料要进行细化审核,对没有盖章的文档要进行补加。严格按照各项程序进行,避免信息疏漏。在进行档案清单移交时,一定要核实双方的签字,确保归档文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3 选择条件完善的科室作为办公处,加强设备维护
石化企业对档案管理资料与信息的使用率较高,为此,一定要完善档案管理部门的科室环境,确保科室的湿热程度符合各个设备的保存。在对档案管理部门科室选择时,尽可能选择方正布局的科室,便于工作人员对文档的整理,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工作人员自身亦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对于长时间不用的设备要做好防潮防震工作,将电子化设备用垫有泡沫板的纸箱进行封存。石化企业对档案信息收集核心在于利用,因此,要不断丰富石化企业档案储存量,优化馆藏结构,加强档案信息整理创新工作[3]。
2.4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
鉴于石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化,要强化石化企业对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不断规范工作形式和内容。目前我国在档案管理领域形成的较为规范化的法规和制度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4]。值得注意的是,各项法规和条例要与石化企业自身的情况相结合,形成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让制度的贯彻情况得到落实,例如项目立项、施工过程和现状等,严格生产经营中的相关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良好运转和实现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石化企业中,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生产模式,均要严格参照档案信息进行。当下我国石化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必须及时作出调整,尽快的提升石化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让石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向琳.浅谈档案管理在石化企业中的现状及其对策[J].企业导报,2015,01(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