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998年3月,有“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之称的成思危代表民建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借鉴外国经验,尽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方案》,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2009年10月30日,酝酿了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华丽登场,首发日即以几乎全部涨停的业绩在资本市场上上演。前有纳斯达克的繁荣及香港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失败,中国的创业板到底如何,必然引起各方关注。同时,在资本市场亟待完善的中国,创业板的推出还带有标志性的意义。私募股权基金及私募股权融资产业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通过一个个中小企业高速发展,回报可观,近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受到高度关注。创业板对于完善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机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发展,对PE及中小企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下,我们通过分析PE与创业板来具体阐述。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板的研究不仅在于美国等已经推出的市场,还有对中国的预期。Lee.Joy(2001)分析了中国很有可能在深圳设立创业板,并分析了新设立的创业板对深圳乃至广东经济的深厚影响,以及对中国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巨大作用。对于风险投资的研究也不在少数。Tomas Hellmann&Manju Puri(1999)的研究结论表明在投资者类型和产品市场空间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表明了风险资本对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在作用。Gilson和Chelier(2003)从税收角度出发对不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进行比较,得出在可转换优先股条件下,IPO是效率最优的退出方式。
国内对于创业板及风险投机的研究早已有了,只是缺少案例实证。赵文昌、童牧、何奕(2000)在欧洲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分析认为:顺畅的退出机制是风险资本融资投资和退资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若没有安全有效的投资出口,高风险所要求的高收益就无法得以实现,风险资本也无法实现收益。何帅领(2002),王立国(2004)等对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制度问题研究比较深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创业板实际运行的机制,对创业板市场上市条件、程序和规则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2007)指出,尽快推出适应市场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板是资本市场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风险资本的来源与运作
风险资本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风险资本主要以私募股权基金的形式存在。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一般形式有三种,公司型的私募基金,契约式,有限合伙制。所谓私募股权基金(PE),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特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待企业成熟后通过上市、并购、管理层收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实现退出。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成功的制度安排,它一方面可以为市场参与者提高收益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又解决了问题。从这种制度的需求来看,对今年中国中小企业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所以需求增长如此迅速,是因为它的制度上的创新,替代了原有的融资制度难以获得的潜在收益,提供给其消费者经济价值。私募股权基金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日益提供了解决渠道方法。从制度的供给角度来看,私募股权基金一方面能筹集社会的闲散资金,满足人们金融工具多样化的需求,获得更高的资本预期收益,提高社会闲散资金配置效率。另一方面,私募股权基金又有相对与单个个体投资者,多样化的经营又使其风险承受能力增强,能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帮助企业提高自身价值,获得更广的融资渠道。
目前,私募基金在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06年12月30日,天津滨海新区筹建和试点运作我国首个中资产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PE。而在2009年6月10日在天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与会的我国基金类投资机构达374家,可见一斑。
四、风险投资资本行为分析
根据Pecking Order理论,存在一个可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并且以对不同性质的资本进行排序的方式,给出了决策者应当遵循的行为模式。当要为自己的项目融资时,往往苦于找不着资本支持,发展遇到瓶颈。考虑到股权融资,而股市门槛较高,此时的私募股权基金无疑是雪中送炭。通过对较高整长潜力创业企业注资、风险控制和增殖服务等,将企业推入资本市场后,实现退出。
2009年10月30日,中国的创业板终于开启,这对以创业板上市为主要退出机制的私募股权基金是重大的好消息。截至2010年3月29日,在创业板上市的61家企业中,引入私募股权基金的达到50家之多。同时,数家私募股权投资资金投资两家或更多的创业板企业。以国信宏盛为例,国信弘盛同样通过“突击增资”的方式分别持有金龙机电、阳普医疗、钢研高纳、三川水表700万股、380万股、300万股,成本分别为2.68元、2.8元、4.0元、3.9元。国信弘盛持有的这4家创业板公司账目价值为3.66亿元,而其成本不过4920万元,浮盈达643.90%。
基金管理者通常以企业成长潜力和效率作为投资选择原则。投资者用自己的资金作为选票,将社会稀缺生产资源使用权投给社会最需要发展的产业,投给这个行业中最有效率的企业,只要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不管这个企业是小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样整个社会的稀缺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风险投资(VC)是对“创业”阶段的,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进行资金注入,投资这些公司,要比它们后期进入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承担更大的风险,存在极大的波动与不确定性。风险投资者是运用优先权、债券、普通股等投资方式,与企业家将投资项目组成一个共同创立的新公司。通过以类似债务的证券和普通股来为新公司融资,风险投资者可以降低其投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并在某些司法辖区可以获得对公司和企业家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可转换优先股通常能够保证投资者优先于其他股东换回投资本金以及事先约定好的利息。之后,公司的剩余资产将在持有可转换优先股的风险投资者和其他股东(包括企业家)之间按普通股持有比例进行分配(李静筠,2008)。
可以优先回报,风险投资者也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公司董事席位,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但也有例外。回天胶业招股说明书显示,大鹏创投持有回天胶业1255.16万股,占发行前股份数的25.62%,占发行后股份的19.02%(所占比重远远超过其它公司创投投资比重)。不过,按照2004年大鹏创投和回天胶业核心管理层签署的协议,大鹏创投承诺只作财务投资者,不具有经营控制权。
但在我们中也发现了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他们并不是投资于成长性的企业,而是从事Pre-IPO后期的直投项目,类似于临门一脚,而这些在创业板市场,按照风险投资划分,主要都是PE,而非真正意义上的VC。如国信弘盛于2009年6月,以780万元对三川水表增资20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5.13%,增资价为3.90元/股(又比如神舟泰岳和特锐德的风投股东都是类似这种上市前的股份改制中介入的)。由于从事后期的直投项目风险大大降低,因而这些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成本大大增加。
五、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发展影响
登陆创业板的61家企业中,50家背后有创投的身影,比例占到了81.96%,可见私募股权对我国创业板以及上市企业的意义重大。我国的高新技术行业,在完成资本的初始的原始积累阶段,它们并不乏高新技术,不乏在企业管理,行业运作,供应链管理等放面的卓越能力与经验。但由于权益性资本缺乏,难以找到合适的资产进行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缺乏资本的支持,难以持续发展。而这正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私募股权融资可以提供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统计下共20家)服务业等行业,在上市前快速扩张所需要的资金,保持企业在上市前的高速发展,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在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中,20家有风险投资公司参与,它们在这些公司上市前一共投入了6.89亿元的资金,赢得了平均5.76倍的回报,资金相当可观。
2.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制度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不能满足IPO的种种限制和要求,而私募股权基金在这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重组等手段,帮助企业在财务、管理、决策方面等实现规范化,许多私募股权公司冠以投资管理公司(如上海力鼎投资管理公司等),也是在强调这一职能。
3.引入创投,一方面既可优化股本结构,同时可吸纳企业治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增加了上市成功率。声誉良好的私募股权基金,尤其是企业如果能吸引到国际知名私募股权基金,无疑将为企业的投资者带来正面影响,提高企业的信誉。
六、结论
风险资本退出在风险投资中的中心地位使得致力于提高退出的效率成为必然,退出的效率体现在较小的退出成本和较高的资本收益,而不同的退出方式对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通过股票市场可将原风险资本持有的大宗股权方便快捷地出售给公众股东,再加上增发的新股,使大量新加盟的投资者进入公司所有权结构中。一是企业家作为创业者往往拥有较大份额的股权。二是企业家作为管理者,即使股权份额较小,由于没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他也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另一方面,在风险企业进入股票市场以后,企业也引入了新的治理机制。蓬勃发展的NASDAQ市场对于推动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所起的功不可没的作用已是众人皆知,而创业板的推出无疑也将成为未来推动我国年轻的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强大孵化器创业板最终将起到进一步优化风险投资产权制度和推动国内风险投资实现良性循环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左松林.风险投资项目内容研究.2007.6.
[2]汪洁.创业板市场与我国风险投资相关问题研究.2009.3.
篇2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推出以来,至2010年6月底已有i60家公司的IPO申请报送监管层审核,通过审核的公司高达124家,通过率高达77.5%。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主要是处于创业阶段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企业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不突出。高科技企业由于其资产、技术特征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民营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创业板市场上有良好的表现,如何建立其适合自身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分析
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因其自身特点而面临着上市风险、退市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多种特有风险。
(一)上市风险
创业板市场可以缓解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瓶颈,但对于申请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来说,发行失败或融资成本过高是主要的上市风险因素。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盈利偏低,昂贵的上市费用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如果企业付出大量成本却未能成功上市,将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创业板建立预先选择机制,民营企业要在创业板上市必须满足一定的硬件或软件条件,如创业板市场对发行人申请人设置了两项定量业绩指标,以便发行选择:第一是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并且持续增长;第二是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等。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将不能通过监管层审核而导致上市失败。因此,部分企业为了上市会千方百计地满足上市条件,可能采取修改报表、提供虚假信息、和中介机构串通等非法手段。凡此种种,一经查出,必然导致上市失败,而且会遭受重罚。同时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实行保荐人制度,如果选择的保荐人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对本行业不够了解,不能很好担当保荐责任,其结果可能会出现新股认购不足、发行价格过低、融资金额低于预期、后市股价低迷等上市风险。
(二)退市风险
统计显示,在海外创业板市场上,公司退市是一种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其退市率明显高于主板市场。比如,美国纳斯达克每年大约有8%的公司退市,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则为6%;英国的AIM退市率更高,大约12%,每年超出200家公司从该市场退市。在我国,考虑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制订了极其严格的监管制度,如《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中,除了包括主板规定的退市条件之外,根据创业板自身的特点,增加了三种退市情形:“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显示净资产为负时;连续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2010年5月,深交所理事长陈远征表示“目前创业板直接退市机制已经上报证监会”,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不再实行长时间的退市风险警示制度,不再强制退至下一层次市场挂牌继续交易,这意味着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比主板更加严格。因此,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面临着较高的退市风险。
(三)技术风险
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高科技企业,技术是支撑高科技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企业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开发和创新投入较多,一般在技术开发上投入大量资源,技术进步的周期越来越短,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新技术可能很快被淘汰,造成无形损耗。这些因素将会减少科技含量,降低产品质量和档次,降低产品附加值,削弱产品竞争力,从而减少市场占有率。同时,部分科技型民营企业对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其所面临的技术风险也较为突出,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产品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存在出现技术失败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一旦出现技术失败或技术落后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风险。
(四)公司经营风险
经验表明,在一些高科技公司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中小科技企业普遍存在投资失败率较高的问题。据相关统计,多数中小型科技企业呈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状态,中小科技企业投资失败率高达70%-80%。高科技产业一般前期亏损,后期才开始逐步盈利,投资回报期一般不短于3-7年。处于成长型的创业期企业,盈利模式、市场开拓都处于初级阶段,经营稳定性整体低于主板上市公司,公司经营可能大起大落甚至经营失败。另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自身发展不完善,其治理结构也容易存在许多问题,如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过高,且实际控制人多为自然人及其家族;董事会设立存在缺陷,部分独立董事失职等,这都决定了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会面临人才流失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导致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
(五)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就是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与其财务目标相偏离的风险。由于民营企业资本金规模普遍偏低,为保证生产经营,很多企业被迫大规模借贷,从而造成了较高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等财务风险。
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税率变动、通货膨胀、政策体制变动、市场变动等宏观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有时会独立影响形成财务风险,但更多的是交互在一起共同形成影响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除了外部宏观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非理,尤其是投资者及管理者的非理。这种非理产生的根源在于行为人在进行决策时对各种不确定条件认知偏差。这些偏差对企业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决策偏离最优,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损害企业价值。
(六)其他风险
除了上述主要风险外,创业板民营企业也可能会遇到以下其他风险:第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是指宏观经济走势及波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诸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经济危机等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既会影响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和发展,也能影响创业板市场。第二,金融风险。由于金融市场中的
汇率、利率、资本收益率等的变化给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三,创业板市场指数波动风险。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为创业阶段的企业,这一因素决定创业板市场指数的波动要比主板剧烈。由于中小型企业经营业绩的不稳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对高科技企业的过分热情和盲目追捧,导致股票价格波动的幅度及频率将比主板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泡沫成分极大,极易引发股市的大幅震荡。
二、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风险预替机制构建框架
虽然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有其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但并不是不可防范。只要民营企业能充分关注,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早对企业发出的风险信号做出反应,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风险,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建立健全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内部,让企业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尽管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有其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但并非不可防范。只要中小企业对其充分关注,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对企业发出的风险信号及早做出反应,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风险,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
(一)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
为了充分发挥预警功能,民营企业应首先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预警组织机构是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本文认为作为高风险的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应把预警组织机构作为预警组织管理的实务机构,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可以由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等组成,同时企业还可聘请一定数量的外部管理咨询专家参与。预警组织机构可以和其他相关部门优化组合,设立基础数据采集层、风险分析层和领导层。基础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收集预警需要的基础数据,是设置在企业各部门的最基层组织。风险分析层一般设置在企业预警组织管理部,主要负责收集企业外部有关预警信息、对基层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预警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和预防措施,上报领导层。领导层主要负责风险预警的重大决策工作,并对各预警组织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应设置在公司董事会或企业类似决策机构的下属组织。预警组织机构应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只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二)建立健全信息收集传递系统
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风险信息收集传递机制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良性循环的基础。民营企业应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传递及处理机制:(1)根据所考察的内容和侧重点,明确信息收集目标。(2)根据信息收集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包括企业外部的统计数据、经济分析报告、报刊等宏观市场资料,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料及其他业务部门的资料和同业的公告、规划等各种资料。(3)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计算、分析,寻找资料中所隐含的重要启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隐含的危机与契机。
(三)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预警指标能有效识别财务状况恶化迹象,是用于预测危机的财务指标;预警指标临界点是控制预警指标的特殊值,一旦测评指标超过该值,就要启动应急计划或者预警预案。本文认为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应采用“平衡记分卡”的思想来设计适合本企业的指标体系。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风险预警指标参考体系如表l。
民营企业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各指标之间既相互补充,又互不重复,所以每个预警模块应分别选取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如果原始财务指标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还可以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创新性的重新组合,以更加综合的指标代替原始指标,选择其中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信息的综合指标参与计算,以保证财务比率指标更具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民营企业选取预警指标之后,应根据预警指标确定企业警度。警度指警情的级别程度,预警的警度一般设计为无警、轻警、中警和巨警四种。警度的确定,一般是根据警兆指标的数据大小,找出警限相对应的警限区域,警兆指标值落在某个警限区域,则确定为相应级别的警度。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项指标处于某个范围对应的得分数,设定每个指标的权数,计算综合值,根据计算的综合值进行分析,确定警度。
综合值:每项指标所得分数×权数
(四)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分析系统
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的功能包括警兆分析、确定警度和预报警情。警兆分析是对企业存在的财务危机隐患进行识别,根据警兆分析的结果确定警度和预报警情,即确定警情的种类级别,进一步分析该诱发警情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提出初步对策。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从事风险预警分析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作为民营企业的风险分析层人员,不仅要收集经营计划、财务预算、会计报表等公司内部资料,同时也要搜集诸如国家宏观政策、行业平均成本、行业资产负债率等相关的外部资料。风险预警分析层根据基层上报的基础数据结合以上收集的相关数据,利用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警度,并及时将分析结果和有关重要资料上报领导层。
(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处理系统
风险预警处理系统就是在风险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决策主体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阻止风险范围和损失的进~步扩大,或者转移风险的损失,并及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民营上市企业在风险分析之后,领导层根据风险分析层上报的预警报告和建议做出决策,下发预警指令,要求执行层实施。预警部门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预防及转化措施,尽可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企业上市退市风险、经营决策风险、技术风险等可控风险,可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方式对其加以预防和控制,而对于宏观政策环境、金融风险等不可控风险因素,则可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等风险管理方式。
三、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全员风险意识
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时,企业要在战略高度上建立先进的危机理念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并将其植根于企业文化,使企业从上到下都有强烈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这种高端产业,首先要把握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和国内的政策动向,一旦出现或形成风险要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自留等具体应对措施。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方法及程序,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责权分明、内部稽核制度健全、交易处理程序适当、审计独立客观、信息记录真实、披露及时等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警模型中的各种指标即财务比率计算的真实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因此,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并一贯执行,否则预警系统的功能将大大折扣。
(三)利用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武装风险预警机制
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面临风险特殊多样,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MIS),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信息、销售信息、资金信息和商品信息等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功能集成,同时,可以利用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结合预警模型,为预警功能的快速发挥提供可能的技术支持。另外,要保证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数据接口通畅、数据共享充分,预警临界标准、财务业务数据、指标体系等有序更新,保证各项数据的安全和完整,保证预警功能的准确和及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企业成长的河南民营经济竞争力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FJJ028。
参考文献:
[1]梁毕明,卢相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探究[J],财会通讯,2009,(08)
[2]周兴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财会月刊,2007,(11)
[3]崔青涛,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及其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05)
[4]王婷,何学忠,舒海棠,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04,(02)
[5]廖正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6]潘薇,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建立相关问题探讨[J],企业导报,2009,(03)
篇3
Keywords: gem companies,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是公司风险的一种,是用来衡量公司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一种风险。通常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观点认为:公司财务风险是指在公司的各项财务活动中间,由于各种不确定、无法控制的因素以及内外环境的变化造成财务系统的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财务活动结果包括收益(财务活动成果)和财务状况(偿债、营运和获利能力)。因此财务风险也指收益减少和财务状况恶化的可能性。
狭义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则是指举债经营给公司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股东权益收益率(ROE)或每股收益(EPS)的变动(标准差、财务杠杆等)描述财务风险的大小。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利率、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负债比重的大小。如果公司的经营收入到期不足以偿付利息和本金,就会使公司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公司破产。
一般情况下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符合人们的理解,便于人们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分析财务风险,所以笔者采用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外部控制
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大,所以我们应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寻找公司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方法,以保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健康、长久的发展。
1、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要统一
对于具有高风险的创业板来说必须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监管制度。创业板上市公司从监管入手,转变监管理念,真正贯彻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市场准入制度办事,接纳符合规定的公司进入创业板。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创业板公司制度创新功能,在创新中发挥创业板疏通资本市场渠道的功能,引导和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确保投资市场的稳健发展。
2、防范我国特有的政府管制风险
创业板市场应认真贯彻市场机制和市场原则,尽可能减少政府部门的干预行为。在创业板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为了一己私利,通过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支持公司上市,并将部门意见强加于公司和股市,造成公司运作机制和股市运作机制双重扭曲,从而影响了创业板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在整个上市公司的发行与上市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市场准入制度办事,减少政府的干预行为,防范政府管制风险。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1、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活动的管理
加强现金流管理。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处于创业期,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要求更加注重现金流管理。首先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用于量化公司的现金流量,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状况。其次,建立有效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模式,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这四方面来分析,预测公司的现金流风险。
寻求最优资本结构,降低筹资风险。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同的,所以寻求最优资本结构仍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重视的问题。应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合理安排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 使其达到最优组合,即在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比重,进而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加强投资风险的控制。首先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在企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加大对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的投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也是加强投资风险控制的方法。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长期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风险,实现收益的稳定性;公司也可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处置等环节的严格控制,用于控制公司投资风险。对于公司的短期投资,则可以通过存货项目分析,加强存货的流动性以及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同时选择适当的长、短期投资数量也是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方法。
2、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阶段管理
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应该加强对财务风险各个阶段的管理。
事前控制。一方面要求公司建立完善合理的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等提前预测将要发生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公司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加强财务人员建立和管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专业能力,从各个方面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事中控制。包括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筹资活动、资金分配活动。建立健全各种风险防范制度来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及时调整财务策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降低财务风险的影响。
事后控制。首先要在经营管理者的带领下及时认真的总结公司风险管理的经验与不足,以发生过的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指导公司未来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和分析已发生的财务风险,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王芳云,2005)。
3、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散化
分散化是管理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财务风险的分散化是指公司采取多角度经营、多方位投资、多方面筹资、资金多样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财务风险的方法。
例如投资资产的分散化能够减少由于一个发行者失败而导致的损失程度。客户供应商和资金的多样化能够减少企业受到管理层控制范围之外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虽然损失的风险仍然存在,但是分散化能够减少不利结果的出现机会。
参 考 文 献
1、丹阳《创业板投资》
篇4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是必要的。但是对抗风险能力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所谓抗风险能力是指在市场环境、宏观经济政策、不可抗力以及产业发展周期等条件恶化情况下维持正常运营,并保持企业长远发展的基本素质。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一)设计初衷 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数是从事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业务、具有高成长性且处于初创期的公司,这些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自身与环境相适应,需要不断地竞争,同时会对抗各种风险,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通过国内外研究表明,处于该阶段的企业的人力资源、产品技术和市场营销权重所占比例较重,多达90%上,其他指标的权重所占比例较小。因此,本文将从人力资源、产品技术和市场营销三个维度来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人力资源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以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特征倾向等为具体表现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里面包括培训和人员分配!而一个企业最重要的部门往往就是销售部,那么如何给销售人员培训如何组成一个好的销售团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销售知识和市场营销是重要的。产品技术创新的过程需要强化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仅指新产品开发后的市场推广能力,而且是指技术创新的市场研究能力。在当今市场经济中,要进行产品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其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
(二)具体设计 主要如下:
(1)人力资源。为了分析人力资源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性的影响,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专家调研,筛选出有效程度较高的指标,即管理者教育程度、管理者的决策能力、管理者技能和经历、员工教育程度、员工的经验和履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员工的发展空间和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分析这些指标,了解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2)产品技术。在当今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要想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就必须有特色的产品,使产品不断创新,且以较小的成本收到较高的利润,因此产品技术也是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性的关键因素。为了分析产品技术对创业板抗风险能力的影响,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专家调研,筛选出有效程度较高的指标,即产品质量水平、成本领先优势、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市场营销。在创业板市场上,企业的成长状况及结果决定在市场上的命运,也决定着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成败,企业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运作的核心问题。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成为关键。为了市场营销对创业板抗风险能力的影响,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专家调研,筛选出有效程度较高的指标,即市场占有份额、营销渠道的多样性、营销策略的灵活性。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占有率。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一)AHM模型和熵值法 由于属性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具有客观性,因此本文将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组合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有效地避免完全主观或客观赋权的片面性,使得计算的结果客观准确。
(1)熵值法。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其步骤如下:设有m个参评对象,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X=(Xij)m×n;对原始数据矩阵X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公司指标值的比重Pij=Xij/■Xij;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k ■PijInPij,其中k=1/Lnm;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i=1-Ej,其值越大,该指标越重要;确定第j项指标的权重Sj=Gj /■Gj。
(2)AHM模型。AHM是层次分析法AHP的改进,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把人们的思维系统化、层次化和数量化,并根据所求问题的性质和目标, 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因素, 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隶属关系,将诸多因素按不同层次组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分析模型。与AHP相比,AHM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不存在一致性检验问题。AHM 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可通过AHP中判断矩阵转换得到,这样利用AHM判断矩阵就可以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具体过程如下:设元素为u1,u2,...,un,n个球队,每两个球队进行1场比赛,每场比赛为1分。在准则C下,ui和uj比赛(i≠j),ui得分?滋ij,uj得分?滋ij。问题:已知?滋ij,(1≤i,j≤n),在准则C下对元素进行排序,即按得分多少对元素排序。
在属性层次模型(AHM)中,元素ui与uj的比较可由相对比例标度aij给出,比例标度的确定可采用多种方法,常用的是1-9标度法,本文在1-9标度法的基础上将采用一种精度较高的新指数标度法(见表1)。
四、实证研究
(一)权重计算 为了应用熵值法和改进的AHM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多次调研:首先,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咨询表;其次,请专家对同一层次指标两两进行比较,根据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打分的标准是采用90/9-98/9标度法,调研专家选择的是大学教授、 同一地区的高科技类企业的财务总监等;最后,对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统计,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此次调查问卷发放256份,有效回收186份,有效回收率达72%。
(二)企业调研 本文从创业板市场316家上市公司中选取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这3家公司都是高科技类企业。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代表性,尽量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样本数据进行以下筛选:为了排除新上市公司的影响,样本公司选择2011年以前上市的;样本公司2009~2011年的经营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样本公司2009~201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必须是正数并且数据必须是完整的。采用李克特量表的七梯级方法对3家公司进行专家打分,其具体过程是首先建立评价集,评价集可设为V = {很不好、不好、不太好、一般、较好、好、很好} ,对应的值N={1、2、3、4、5、6、7};其次,请专家对3家公司抗风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打分,调研专家选择的是大学教授、同一地区的高科技类企业的财务总监等;最后计算出3家公司的综合得分。此次调查问卷发放256份,有效回收186份,有效回收率达72%。
(三)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对公司1、公司2和公司3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得分处理(见表2)。
从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公司1、公司2、公司3抗风险性的综合得分分别是4.557、5.519、3.918,可见,公司2抗风险性最高,公司1居中,公司3最低。从分项指标分析,人力资源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营销,最后是产品技术,而且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抗风险性。从总体上看,三家公司综合得分都在6分以下,抗风险性相对较弱。
五、结论
篇5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周首华、杨济华、王平(1996)将现金流量指标引入了Z分数模型中,提出了F分数模型,并运用Compustat Pcplus 会计数据库中得476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Z分数模型相比,该模型能更准确的对公司的财务风险作出预警;陈静(1999),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了27家正常公司和27家ST公司的财务指标,发现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的错判率是最低的;吴世农、卢贤义(2001)通过对70家正常公司和70家ST公司的研究,得出Flisher判别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逻辑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均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财务危机预警。另外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引入非财务指标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101 家制造业公司为全面选取样本的依据,剔除其中数据异常的5家,共选取了有效样本96家。所有的样本数据均源自2010年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和新浪财经()有关个股资料。其中,在计算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格时每股市价选取当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
(二)指标选取 具体指标如下:
X1:■,X1用来测定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X2:■=■,X2用来测定公司筹资及再投资的能力。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能力越强。
X3:■, X3用来测定公司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能力。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需要说明的是,折旧费用也属于公司创造的现金流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清偿债务。
X4:■,X4用来测定公司的投资价值。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公司的投资价值越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存在非流通股,其无市场价格,因此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每股市价×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
X5:■,X5用来测定公司总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公司资产的现金流量创造能力越强。
(三)F分数模型构建 如下: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利用周首华、杨济华和王平提出的F分数模型中的F临界值进行财务风险分析的判断标准如下:F0.0274,说明该公司财务状况良好,预测其为将继续存续的公司。
三、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F值分布情况及财务风险判断 从样本公司2010年F值的分布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F值落在[1,2]、[2,3]、[3,4]这三个区间的公司数最多,达到了69个,占样本公司总数的71.88% ;其次是位于[0,1]、[4,5]这两个区间的,比重分别为6.25%、7.29%;处于[5,6]、[6,7]、[7,8]的样本数均为4,所占比重为4.17% ;其余两个样本公司的F值则分别位于区间[8,9]和[9,10]。整体而言,样本公司的F值均高于临界值0.0274,说明2010年创业板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基本良好,预测样本公司均为将继续存续的公司。
(二)样本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落在[8,9]和[9,10]这两个区间的样本公司数均为1,相应的区间均值也就失去了代表性。因此,在进行样本变量的单因素分析时,将不考虑这两个区间,具体如下:
其一,X1。X1代表的是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从图1可以看出,当F值较小时,X1的大小是构成样本公司F值差异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因素;当F值增大到一定程度后,F值差异不再是由X1引起的。所以,相关人员在对公司的财务风险作出预警时, 只需适当的考虑其资产的流动性。相应的,对于F值较小的公司, 可以通过增加流动资产, 减少流动负债达到使F值增大,即降低公司财务风险的目的。
其二,X2。X2代表的是公司的投资和再投资能力。由图2可知,样本公司的X2值差异很微小,可以认为X2并不是导致F值不同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预测公司的财务风险时,公司的投资和再投资能力不应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当然, 公司在寻求改善其F值即财务风险的办法时,也不应寄过多希望于优化其留存收益与总资产的比值。
其三,X3。X3反映的是公司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对其债务的清偿能力。通过图3可以看出,X3是导致样本公司F值不同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在充分证实了现金流量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说明公司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的偿债能力是预测该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依据。也为欲改善其财务风险状况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指明了方向,即无论其目前的F值处于哪个水平,均可以通过进一步改善其现金流量的状况使其F值尽可能的大,即公司可在控制或降低其总负债的同时,通过增加其税后纯收益和折旧的总额来达到降低其财务风险的目的。
其四,X4。X4衡量的是公司的投资价值。由图4看到,F值大的样本公司相应的也拥有较大的X4值。鉴于此, 可认为公司的投资价值也是预测公司财务风险时不可忽视的因素。设法增加公司股东权益的市场价格也是公司在寻找降低其财务风险的措施时应优先考虑的方面。 具体的, 在流通股数和非流通股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和每股净资产来降低公司得财务风险。
其五,X5。X5测度的是公司总资产的现金流量创造能力。从图5可以看出,样本公司的X5值在0.15~0.06这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变化,考虑上它在F分数模型中X的系数0.4916,变化范围会更小。因此,可以认为X5并非导致样本公司F值相异的主要因素。即公司总资产的现金创造能力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不大,不应将其作为预测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依据。对应的,公司也不应将改善其总资产的现金创造能力作为降低其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通过上述对样本变量的单因素分析,结合图6,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X2和X5这两个变量在不同样本公司间的差别不大,即样本公司的投资和再投资能力以及总资产的现金创造能力差异是很微小的。样本公司F值的差异,主要是由X3公司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的偿债能力不同造成的,其次是公司的投资价值X4。此外,对于F值相对偏低的样本公司,公司资产的流动性X1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即在预测公司的财务风险时,应将公司全部现金流量的偿债能力和投资价值作为主要判断依据,然后再适当的考虑其资产的流动性因素,而公司的公司的投资和再投资功能以及总资产的现金创造能力只需作为辅助参考方面。当然,公司在寻求优化其财务风险的途径时,也应将提高其全部现金的偿债能力作为其首选措施;其次考虑增加公司的投资价值,对于F值特别偏小的公司也可考虑增强其资产的流动性;最后,在公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考虑强化公司的筹资和再投资能力以及公司总资产的现金创造能力。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F分数模型,对我国创业板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样本公司的F值均位于临界点之上,说明2010年我国创业板企业的财务状况基本良好。第二,相关人员在预测公司的财务风险时,应重点考查公司现金流量的偿债能力和投资价值,其次是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最后还应适当的考虑其筹资和再投资能力及总资产的现金创造能力。
篇6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
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进行估值模型的选择。我国创业板市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入市门槛较低。从入市财务指标来看,其要求显著低于主板市场,而更加注重的是拟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潜在盈利能力。这也是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支持措施的体现。
(二)高风险性。股票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表面上看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自发形成的结果,实际真正的原因仍然是企业经营生产业绩的变化所引起的。从创业板市场所鼓励接收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来看,他们经营的时间较短,新技术的可靠性和未来业绩的增长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现代企业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投资回收期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基础业务的稳定性较差,核心技术是否能长久占有市场份额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其经营管理者通常是高新技术人员,公司运营链上可能存在相对较多的薄弱环节,势必影响其未来经营业绩的发展,这就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更高。
(三)高投机性。创业板市场准入条件限定了这些公司成长性高和规模小的特点。一方面,投资者对高科技含量的上市公司比较陌生,公司预期成长性得不到合理预测,选择股票时,盲目的轻信监管准入机制,跟从这些具有“高成长性”特点的公司。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股本规模较小,更容易受部分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利用资金优势或者信息优势操纵市场的影响,如果公司出现危机,他们很可能利用并购重组题材大量炒作,从而增加投资者的投机性。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估值模型研究
对公司内在价值进行评估是进行投融资、交易的前提,常见的上市公司价值估值的方法主要有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两大类。前者有较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主要包括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DCF)、股利折现估值(DDM)等;后者估值方法简单、直观,主要有市盈率法(PE)、市净率法(PB)、价格/销售收入比率(PS)、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等。汪强(2013)在创业板新股估值问题研究中表明,一方面,绝对估值法中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DCF)估值的文献占98.04%,而DCF法虽然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运用到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中却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公司相比较,业务的基础稳定性较差,产品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也较差。另一方面,相对估值法中使用市盈率法(PE)指标估值的文献占99.22%,在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下滑的市场中,市盈率理论似乎已经失效。并且在国外对于高增长、高风险公司常采用PEG、PS等估值指标。
PEG法是Peter Lynch提出的评价企业股价与价值偏离程度的著名方法,该方法是在PE的基础上将企业的成长性考虑其中,其优点在于能够将市盈率与公司成长性对比起来看。PEG指标比单独使用市盈率指标或者增长率指标判断投资价值更具有实用性。通常,当PEG=1时,说明股价较合理;PEG2,投资者就应该对该公司股票保持谨慎。
PEG=(PE)/(G×100)
其中PE代表预计市盈率;G为公司盈利增长率,为了稳定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避免某一年增长率的随机性,通常使用3到5年盈利复合增长率进行测算。本文参照Javier Estrada(2003),结合历史数据和机构预测数据,使用每股收益(EPS)预计复合增长率进行计算,其估算公式为:
Gf=(EPSt/EPS0)^(1/3)-1
其中Gf是EPS预计符合增长率,EPS0是EPS的基础价值,由于创业板于2009年10月成立,考虑到数据可研究性,本文选取2010年末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基础价值;EPSt是第t年末每股收益的现有价值,由于同一家公司同一年度有不同的机构预测者,这就使得一家公司有好几家,甚至好几十家预测数据,因此本文选用机构预测2013年末数据的平均值;从2010年末到2013年末,一共三年,因此取1/3次幂。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PEG指标的关键就在于对公司未来数据预测的可靠性,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此,2003年Javier Estrada对该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更多的考虑了风险的因素,提出了PERG估值法。PERG=(PE)×R/(G×100),其中R代表系统风险,当使用PERG指标时,PERG指标越低,股票越值得购买。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衡量系统风险的β系数暂无,因此,笔者仍然使用PEG估值法对其进行分析。考虑风险因素对企业进行准确估值,也将作为本文继续努力的方向。
三、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0-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模型中G值测算的需要,剔除新上市公司,以2010年末1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了防止缺失值及异常数据的干扰,剔除缺失值,并用Winsor对非缺失值中异常数据进行了修正,最终观测值187个。
四、实证结果
(一)预计复合增长率。每股收益预计复合增长率对G值的估算结果如表1所示。不难发现,预计增长率高于20%的企业占观测值的32.09%,该市场高成长性特点不是特别明显,但与历史数据相比稍显乐观,体现出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预期。另外,部分企业出现了负增长,由于这部分企业无法利用该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故予以剔除。
(二)PEG指标分布。参照PEG指标评价体系,笔者对样本公司的PEG值进行了分区,结果如表2所示。
(1)PEG
(2)0.5
(3)1
(4)PEG>2的样本40个,与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公司相比,被严重高估的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比重要多,并且这部分公司的预计复合增长率均值只有6.85%,成长性较差,投资风险非常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使用PEG指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了价值估值,结果表明创业板价值被高估的上市公司所占比重较大,占样本观测值的61.27%。PEG值过高,成长性差、价值低的公司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表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明显,势必形成创业板市场的泡沫。而解决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被高估的问题根本在于基本制度的完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的逐步成熟。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加强市场监管。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比如,建立针对退市公司的并购准则;对市盈率进行必要的行政限制;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在正常宏观环境下,对于投资价值分析预测与事实不符的,应对主承销商进行法律制裁等。
(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比较,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搜集和未来市场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投资管理专业化;同时,机构投资者资金较多,能够承受较强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会进行合理的组合;另外投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监督使得其投资行为规范化。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投资风险,降低市场泡沫。
(三)引导个人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市场组织者、监管者应通过各种媒介,使投资者充分认识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及定位,不要盲目“随行就市”,逐步培育市场主体成熟的投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满依.基于PEG法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偏离度分析[J].商业会计,2013,(8).
2.高玮,任若恩.PERG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12).
篇7
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的比例和研究开发的投入往往较高,但固定资产、生产能力、从业人数和销售额等主要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企业盈利不确定性大,面临较大风险;第三、企业组织结构尚不完善,信息披露要求低于主板市场,股票的抛售压力也大于主板市场。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主要为在我国深交所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确立有无PE参与的标准主要为公司上市公告书中所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是否有PE性质机构。为凸显PE参与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采用对比研究为主要方式,样本选取如表1所示。将有PE参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称为A样本,无PE参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称为B样本。
结合表3中数据,分析可知:(1)PE参与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更强。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反映样本A均值和中值均高于样本B。PE在选择参与对象时,会自发选择盈利能力初始水平更高的企业,在提升企业主营业务规模的同时客观上会因为股本规模稀释了企业的每股收益.(2)PE参与的上市公司运营流动性强,但现金周转状况不佳。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样本A的存货周转率均值要远大于样本B的均值。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样本A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大大低于样本B,这说明PE参与下的上市公司现金周转能力不强。充分反映样本A企业在追求市场占有率和主营业务规模的同时承担了较大财务风险。(3)PE参与的上市公司的负债规模较大,偿债能力差,风险大。样本A的资产负债率的均值要比样本B多2.97个百分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均值也低于样本B。反映出PE的参与会带来上市公司负债规模增高,不确定性风险增加。(4)PE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不存在明显的积极影响。成长型指标上样本A与样本B无明显的差距。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PE参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以样本A企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剔除无形资产占比指标,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其财务风险。运用SPSS软件进行KMO and Bartlet检验,结果为0.511,大于0.5,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企业的总得分越高,表示企业的安全状态越好,潜在的风险程度越低;反之,得分越低,企业的安全状态越差,风险系数也越高。上图反映PE参与下的上市公司总得分大多在0线附近上下小幅浮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普遍存在。
得分最高的为吉峰农机。自2010年以来,国家连续七次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文件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农机产品购机国家补贴力度加大,形成利好。吉峰农机也大力实施扩张战略,通过“并购重组”与“新设整合”等方式,增大企业规模提升整体增长能力。在这一阶段,新增门店71家,发展经销商814家,形成以农机、农用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电四大业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格局,营收较上年增长122.76%。
得分最低的为新宁物流。公司以电子元器件保税仓储为核心,并为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采购与生产环节提供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主要包括进出口货物保税仓储管理、配送方案设计与实施,及与之相关的货运、进出口通关等。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相对稳定,自上市以来募投项目整体建设进度低于预期。原定于2010年6月份达到使用状态项目,但截至去年9月末,投资进度仅为58.20%。公司整体募投项目建设进程缓慢,未能适时为公司主业扩张增添驱动。仓储业务毛利率的下滑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导致盈利大幅降低。
四、结论
本文在对比分析有无PE参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特征,构建了我国PE参与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处理和模型测算,得到相关企业风险状况排名。从研究角度而言,在有无PE参与的确定性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只选取了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12个指标,指标的选取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不能完全客观,后续研究中,将逐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8
金融体系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发展根本所在。而实体经济的高效运转又离不开高效的金融体系辅助,两者之间需要协调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有与之配套的金融体系,因此,无论是资本市场改革以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还是金融产品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都将是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实现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健全的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的助推器
我国的金融体系随着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比较明显的是,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但与其经济地位不相对称的是,其难以从现在的金融体系里获得足够的服务;农村需要金融支持,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更多的商业银行从成本和利润的角度考虑而将农村的资金转移到城市,农村不仅没有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为资金的输出方。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善当前的金融体系,使之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监管并维护创业板平稳运行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将知识转化为产业经济,从而推动社会产业不断向前迈进,促进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加工制造业在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需要引导科技创新来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产业结构。在将知识转化为产业经济的过程中,创业投资的发展对推动高科技产业化,增加经济活力有着重要意义。在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配合下,风险资本将积极推动新兴产业,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对公司当前和历史的盈利能力有严格规定,这种制度安排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也把一大批具有盈利潜力但缺乏发展资金的创新型企业被挡在资本市场的门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空间,进而延缓了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不利。我国自2009年9月推出创业板以来,目前已经有300多家中小企业登陆创业板。与现有的中小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在功能定位、风险特征、企业选择标准、发行审核、公司治理要求、信息披露、交易与市场检查、退市条件及保存制度等方面有着显著提高。创业板从融资、交易制度及投资等方面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创新思维(曹新,2008)。
创业板为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也不能把创业板作为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由于创业板的高风险性,需要具备更加完善的监管体制。美国纳斯达克的成功在于其迎合了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吸收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不完善的一面:过于追求新的概念而带来的巨大泡沫,创造一系列神话的背后却损害了很多投资者的利益,伤害了一个市场发展的根基,这一点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得到了深刻体现。我国推出创业板除了可以增加审核的专业程度之外,还可以鼓励投行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其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开展更多业务。
(二)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机构网点布局有空白、金融服务能力不足、信贷供给和信贷管理能力差、配套扶持政策不足等。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因此,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结合农村实践来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不仅要减缓农村金融的供血不足情况,还要为其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随着全国商业银行的“去农村化”加剧,一些县一级的行政区域营业网点都已经撤离。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日益低下,导致很多农民无法享受普惠制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不充分,以及农村金融资源无法合理有效配置加剧了农村金融的问题。发展区域性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改善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目前政府已经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允许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高培勇,2008)。这是有效解决当前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少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广西柳州市的柳州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城市银行,按“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柳州银行下辖43个营业网点遍布柳州市区,在柳江、柳城、鹿寨、融安、三江五县设立县域支行,并且发起设立了广西柳江兴柳村镇银行、广西融水元宝山村镇银行、广西博白柳银村镇银行、广西陆川柳银村镇银行、广西北流柳银村镇银行和广西兴业柳银村镇银行等多家村镇银行,今后会继续向广西区内其他县域乡镇开发营业网点,这就大大缓解了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均衡的问题。
机构设置改革的同时,需要对农村信贷服务持续改革,发展农村信贷服务,比如无需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进一步完善农村小企业信贷制度,探索与农业专业合作社信贷合作机制,大力开拓银团贷款,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制度框架。同时也需要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金融创新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
金融体系必须具有随着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力,惟有如此才能够正常行使其所应该承担的各项职能,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提出的各项要求。金融体系的创新与经济环境的变迁是互动的,一个僵化的金融体系只会让经济运行受阻,从而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创新又不能超越经济社会现状而进行,金融创新超越了经济发展和风险控制水平,都将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从而可能引起实体经济的大幅波动,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印证。鼓励市场发展不等于放任自流,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严谨的监管和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一)发展虚拟经济要依托稳固的实体经济
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未来开展金融创新是难得的一部反面教材。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发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自由经济理论所提倡的“最低监管”和市场自律原则,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中被证明是完全失效的。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了问题。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的情况下,美国采取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攀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美国金融危机表明,金融杠杆的过度运用超越了实际的风险控制能力,金融业追逐利润的贪婪导致风险失控。市场监管落后于市场发展,无法对市场进行与时俱进的有效监管。虚拟经济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而不能超越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创新需要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
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必然,但过快的发展又可能导致大量风险而抑制实体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此次首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过于追求金融工程带来的利润而没有配套的、真正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策,市场过于强调自由化而监管不利。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创新需要借鉴国际市场的经验和教训,金融产品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监管,如何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我国金融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同时又要兼顾我国经济的内部问题,比如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国有经济与民营个体经济、低成本竞争与民生改革、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等,这就决定了我国金融深化以及金融市场化进程要相当慎重,无论对金融市场的开放还是金融创新,都应该有所控制,给市场足够的适应和自我调整的时间,降低金融体系运行的风险(徐伟呈、范爱军,2012)。对于我国而言,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需要控制在实体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与投资者的承受能力相协调,服务于实体经济。
市场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金融体系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与之配套的监管体系。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金融产品出现,普通投资者无法对其做深入的风险分析,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投资只能是盲目的,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因此,需要有监管机构对复杂的金融工程产品做出信息披露的严格规定,力求风险披露的充分性。对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应该有条件、有控制地进行,让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积极参与区域化合作并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
此次金融危机加大了市场对美元前途的担忧,也再次把我国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推到了风口浪尖。中美两国既统一也掣肘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得中国的美元资产不是想撤出来就能撤的。何况撤出来后换何种资产作为储备也是一个问题。如此大的资产,任何的轻举妄动都可能将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这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是不可取的。更重要的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可借助于这一时机,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适时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金融危机加剧了外汇市场的波动,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东盟和中国内地、港澳地区都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而且相互之间贸易往来频繁,数额巨大。由于人民币汇率稳定,我国推出人民币结算试点,将有助于我国与该地区投资贸易便利化,减轻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冲击,降低企业成本压力。我国与东盟已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在东盟大多数地区,人民币都可以在其境内使用,在少数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地位的货币(张鹏,2012)。这为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行,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奠定了基础。
我国大量的美元储备是货币互换的现实基础。现有国际储备货币仍然是美元,这就要求货币互换后面需要美元来做最后支撑,而我国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成为与亚洲各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基础。如果协议国想维持币值稳定,可以转而依靠中国。货币互换协议是我国人民币走出国门的合理途径,但离国际化还有很大差距。因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管制,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使得人民币尚不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货币互换协议是人民币在目前发展阶段,金融业发展满足实体经济需要的现实选择,这样既可以保持现有人民币汇率制度,同时又享有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好处,比如降低融资成本、规避汇率市场风险等。货币互换今后将更多出现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这样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曹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J].中国经济时报,2008(6)
篇9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在经营管理、投融资、收益的分配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缺少一个清晰、明确的融资风险管理策略,在融资的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障碍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级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有助于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融资风险;中小企业;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ME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ME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in China's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high-tech, the context of new energy, new material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ac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managemen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come distribution has more autonomy. For SMEs, the lack of a clear, specific financing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ng are not given due attention, which seriously hampered China's SMEs business-class core competencies. Therefore, this study SME financing risks contribute to the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core.
Keywords: financing risks; SMEs; competitiveness,
目 录
摘 要... 1
引言... 3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和现状... 3
(一)中小企业融资含义... 3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 4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和风险分析... 5
(一)间接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5
(二)信用评级低,获得银行贷款量很小... 5
(三)创业板延缓推出,中小板上市门槛高... 5
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策略... 6
(一)政府层面的策略... 6
(二)银行层面的策略... 8
(三)企业层面的策略... 10
四、案例分析—SD公司融资分析... 10
(一) SD物资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10
(二)贷款申请结果及原因分析...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大,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投融资、收益的分配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竞争。特别是在投融资方面,由于银行在贷款方面对中小企业的限制,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活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筹集到经营管理所需的资金,就会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营运、经营管理,使中小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事关中小企业的发展。如果能进行正确的、科学的融资,使企业的经营生产的现金流得到保障,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然而,很多的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没有注意到融资的风险,没有进行融资风险的评价、分析、控制,结果融资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大的收益,反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据有关数据统计,2009-2010 年之间,我国有 60%的中小企业由于融资方式、融资渠道、融资时机的选择不当,融资资金闲置不用,使中小企业偿债压力增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级融资风险。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在进行融资时,应对融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融资风险进行评价、控制及监管,以实现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和现状概述 (一)中小企业融资含义 中小企业融资是以中小企业为资金融入者(即中小企业是资金融入主体)的融资活动,它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融资过程也是一种资源配置过程。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 与传统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信息传递快、运营周期短、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需求呈现出明显特征:
1、融资风险大
中小企业由于本身资产少,抗衡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生命周期较短,在经济衰退中破产率较高,因此经营上的风险较大,很容易造成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现象。因此,一些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会选择规避自身经营风险的方式,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高风险性的特征对其融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融资较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创建时的资金主要来自个人私蓄或家属集资,极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信贷和其他财政支持,因此其资产规模有限。由于其发展资金的有限性,其在经营中的赢利多用于企业后续发展所需,很少有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中去,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企业低,固定资产的有限性使得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抵押贷款时遭遇了一定的阻碍。
3、融资需扶持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有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般来说,中小企业内部资金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外部资金融通。外部资金融资渠道主要为金融媒介的直接间接贷款和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一方面,出于中小企业财务及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度差,难以提供银行所需的抵押及担保,单笔借款数额较小,借款笔数多,手续复杂,因而金融机构认为对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风险大,成本高,盈利少,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有限,知名度不高,其发行股票及债券融资均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又使得各国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支持态度,对自身不足和弱点实施保护措施,以维护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和风险分析 (一)间接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根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有65.7%的企业融资主要是依靠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权益性融资占33.3%,其他来源融资占16.4%,债券类融资最少,仅占1.8%。
从央行公布的《2008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以银行性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主要融资工具融资总量4.97万亿元,其中贷款融资金额达到3.99万亿,占比达78,9%,继续居绝对地位。从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的变化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居民储蓄存款银行贷款给企业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
(二)信用评级低,获得银行贷款量很小 银行是中小企业参加信用评级的主要机构,参加评级的企业近90%通过银行进行资信评级,通过银行获得资信评级从B级及以上企业,可获得不同程度的银行信用优惠,但在企业需要贷款时能满足要求的也不到1/3,这与企业参加评级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弱化了信用评级的作用。于是多数企业就不愿参加评级。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分别为66.6%和38.9%。信用贷款比例较低,仅为22.8%。
(三)创业板延缓推出,中小板上市门槛高 设立创业板的计划早在2001年就已提出,2008年中国证监会《创业板上市发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上市企业资格标准规定:企业只要最近一年盈利即可申请上市,没有具体的数量考核,净资产的规定也由2000万元下降为1500万元,但要求企业必须是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具备科技部认定的创新型企业资格,考核指标是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可见,创业板能够让更多拥有持续研发潜质,却不能立刻从盈利能力上显现出来的创新型企业摆脱苛刻繁杂的上市标准到创业板上市,满足融资需求。这体现出创业板更重视企业成长性和未来发展的特征,也符合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需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创业板的开设目前处于搁置状态。
2004年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积累经验,中小板上市资格如下: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大于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收入累计大于3亿元,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量净额累计大于5000万元;发行前总股本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根据深交所数据:截至2008年11月14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己有上市公司182家,IPO总发行规模达63亿股,融资总额为56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3亿元,而融资额最高的公司达到了41.4亿元,最低的将近1亿元。
由此可见,中小板的上市门槛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过高,创业板又迟迟无法推出,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斥在股权上市融资这道门槛之外。
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策略 (一)政府层面的策略 1、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可以推广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银行。与大型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原因除了其资金实力的限制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拥有信息优势。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首先,政府应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服务重点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伴随着中小企业发展而发展的,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另外,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受经营规模小和结算条件的限制,也难以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因此,地方性商业银行应主动将服务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上,他们应有很强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倾向,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因此,可以引导地区性银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地区性的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有着更和谐的联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具有天然优势。地方政府应该对地区性商业银行加以引导,使之成为中小企业的主导服务机构。来自宁波银行的数据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截至2011年末,宁波银行中小企业授信客户达3778家,占全部企业客户的94.8%,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人民币186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92.9%。宁波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在宁波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中占14.9%,而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只有0.37%。
其次, 应该促生民间金融机构,发挥民间资本市场功能
民间金融的发展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机构格局,有助于构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产权结构和促进原有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富于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自然也有助于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在我国,民间金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而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金融市场在减少中小企业资本缺口和债务缺口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继国家商务部批准478家典当行及分支机构之后,又有200多家获准开业。目前,全国已有2000家典当行,注册资本金达到约170亿,为中小企业通过典当融资带来便利;同时融资租赁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应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民间金融市场的管理。
2、 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成功典范,是变行政干预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也是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指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者履行债务的一种行为,它是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结合的金融中介行为,可以排除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品不足的障碍,补充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改变资本供求双方的利润流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结构,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
为了保证信用担保机构的有效运作,实现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今后的运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a、信用担保机构应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由于信用担保的担保总额一般要限制在自有资金的一定倍数以内,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仅靠收取担保费往往连担保损失都无法弥补,因此随着信用保证业务量的逐渐增加,其资金的注入也应同步增加。根据《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试点指导意见》,我国各信用担保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编列的资金,并应逐年增加,这将最大限度地保证信用担保机构有充足和稳定的担保资金。
b、明确中小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
担保机构不可能对所有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担保对象必须有所选择。经营效益好、担保品充足的企业,银行会主动解决它们的资金困难,根本不需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而那些效益差、产品无市场、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是银行贷款对象,也不应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我认为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应该是那些目前资金困难但有一定发展前景,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企业,其担保条件尚不符合银行的要求,而且这种企业通过扶持就能走出困境、渡过难关。
c、有效控制担保风险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给符合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到期,若借款企业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则担保机构必须替企业先偿还银行贷款而后向企业行使追索权。因此担保机构的风险主要来自贷款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有还款能力而不愿意还,以及经营风险—企业经营失败,失去还款能力。担保机构要防范风险。一要实行担保控制,二要识别风险,三要借款企业提供反担保。
(二)银行层面的策略 1、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的银行创了多种信贷评估技术、多种金融服务产品以及多种信贷风险控制技术等,既比较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同时也在相当程度内保障了银行资金的安全。因此,在应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时,银行方面在保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推出适应不同企业需求的融资工具,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增强对中小企业业主的信用评级;二是开办保本理财业务;三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试行商业性的信用风险;四是对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开办租赁融资业务。
在这方面,深圳发展银行在全国创新性地推出的“自偿性贸易融资”服务可给我们启示。“自偿性贸易融资”不再片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对授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而是真正注重并结合其真实贸易背景。如一家企业自身的实力和规模达不到传统的信贷准入标准,而其上下游企业的实力较强,贸易背景真实稳定,银行又能够有效控制其资金流,这家企业就可以获得该行的信贷支持。基于该服务理念,该行已经系统地提供了20余项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以适应不同客户的差别化需求。
2、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银行和企业都是平等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们均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目标。银企之间的交易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其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用和契约基础上的平等、互利、合作和相互选择的关系。银企之间不存在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也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对等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为实现银行收益的稳定实现,和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非常重要。参照日德模式中的银行制度,使银行成为企业部分股权的所有者,引导银行所遵循的资金分配和使用应当以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唯一的标准,使银行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也使银行直接参与企业的长期管理和监督,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避免控股公司的权力滥用,协调公司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同时,银行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信誉和发展壮大,银企双方各有所获,使之呈现双赢的局面,此时社会整体效益也达到最大状态。具体到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企业应当从什么钱都要,转变为十分关注融资渠道、关注融资成本、关注企业治理结构、关注成本—效益分析,从而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只有精通国内外有关法律制度、熟悉财务、金融业务的人员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高度专业化要求高素质的人,要加强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银行业的市场地位和作用,逐渐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
(三)企业层面的策略 1、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健全治理结构
与大企业比,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在于企业不规范、信誉低,造成金融机构和其他资金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愿进入。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本身,就是一种融资制度,其实质是使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化,以利于股权的转让和交易,从而有利于外部融资。在业主制下,单个所有者掌握企业的所有控制权,完全有可能隐瞒财务信息,藏匿资产以欺骗外部投资者,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决策的管理和控制相分离及岗位分工的制衡机制,使潜在股权投资者有保障享有同等的股东权利,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而债务投资在控制力上要弱于股权的投资方式,如果没有特殊的安排如抵押、担保等,债务融资的风险更大。因此,中小企业要从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入手,完全指望银行是不可能的。
2、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才能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工具,更好的使用现有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出合理、全面、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合理评估项目,这不仅是银行的信贷需要,也是确保企业长远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必要保证。
四、案例分析—SD公司融资分析 (一) SD物资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SD物资有限公司系一家主营销售金属材料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销售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有增加流动资金的需求,特向银行申请以JL储运有限公司资产作抵押和信用担保以及由LH商贸有限公司、YK贸易有限公司全额信用保证的方式申请流动资金借款300万元、期限一年,用于购买钢材。根据总行有关信贷政策对SD物资有限公司进行贷前调查,其情况如下:
(1)企业概况
SD物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金200万元,由自然人出资组成,其中沈某某、王某各出资100万元;2006年9月11日,经增资注册后资本金达到600万元,由沈某某、王某各出资300万元。该公司属民营股份制商贸企业,经营范围为销售钢材、板材、建筑材料、五金交电,主营销售金属材料。公司现有员工1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公司人员和部门的设置:公司设董事长兼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人,销售部经理3人,财务主管1人。部门设置有:销售部3个,财务部1个,行政人事部1个。销售部下设JL钢材市场经营部、GW钢材市场经营部、钢材市场经营部。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培养造就了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营销队伍,公司员工发扬“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以娴熟的营销技巧、成功的营销策略,占据了钢材市场很大的份额,成为主要的建材用钢销售企业。
(2)经营情况
SD物资有限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优质优价的经营理念,树立良好的发展思路,不断进取,深挖市场的销售潜力,经营规模逐步提高。该公司总经理沈某某和业务经理王某在钢材经营市场从业十多年,与全国各大钢厂有良好业务关系,曾先后成为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川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的商,是重庆钢材市场首家与钢厂联合代销产品的开创人之一。由于与钢厂联系紧密,货源有保障。多年的市场营销,该公司销售网络培育了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用户遍及各区、市、县。公司先后为解放碑纽约大厦工程、朝天门南国丽景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配套供应钢材,赢得了受供单位的好评。
(3)财务状况分析
表4.1主要财务指标分析(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2006
2007
2008
规
模
性
指
标
总资产
3038
4166
10245
其中:货币资金
1839
1846
4908
应收帐款
226
409
496
其他应收款
90
存货
899
735
635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4166
10245
其中:银行借款
应付票据
830
1955
7858
所有者权益
1822
2182
2383
主营业务收入
13246
22981
23108
净利润
230
360
302
增
长
率
总资产增长率
72.33%
37.13%
145.92%
总负债增长率
10.37%
63.08%
296.47%
主营收入增长率
26.03%
73.49%
0.55%
净利润增长率
32.95%
56.52%
-16.11%
营
运
效
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117.22
72.38
51.07
存货周转率
28.47
27.32
32.73
流动资产周转率
8.72
6.43
3.23
总资产周转率
8.72
6.38
3.21
盈
利
性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3.29%
2.82%
2.89%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2.60%
2.34%
1.95%
净利润/销售收入
1.74%
1.57%
1.31%
从以上三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SD物资有限公司近年经营规模逐步提高,且发展迅速,销售净利润率在合理的水平。2008年总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向银行新开立了3000万元全额保证金的银行承兑汇票,总体资产为良性状态,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合理。
(二)贷款申请结果及原因分析 SD物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重合同、守信誉、有实力的商业流通企业,在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多家银行竞相争取的优质客户,银行与该企业此次的合作关系一旦形成,该公司有意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将银行作为主要结算行(现在该公司的结算银行有兴业银行、重庆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该公司承诺将在贷款银行开立相当数量的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预计会为贷款银行带来600万元的日均存款回报。经支行研究,拟对该公司以JL储运有限公司的资产抵押授信180万元(占授信总额的60%)、信用保证120万元(占授信总额的40%),另由LH商贸有限公司和MK贸易有限公司提供全额信用保证,办理流动资金借款300万元元,授信额度在一年以内,利息按人行基准利率上幅30%。同时,将有效地促进支行零售银行业务(如:工资、信用卡、储蓄存款等)的开展,综合回报显而易见。
但是,尽管SD公司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不错的企业,还款资金也有保障,也得到了支行的认同和支持,但是分行并没有批准它的贷款申请。理由就是SD物资公司是一家民营商贸流通企业,虽然业绩不错,但是没有充足的抵押物,也不具备足够的担保条件(无大公司为其担保;无法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条件,且银行认可的担保公司仅一家),不具备授信条件。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担保措施不足,这个案子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银行信贷机制下,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达到银行的授信要求,在其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银行或是中小企业的原因,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整个社会融资大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涛,王秀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业技术经济,2008(5)
[2]徐春铭,刘佳,许朗.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支持的制度分析.中小企业研究生产力研究,2009(4)
[3]卢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分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2008(4)
[4]王灵敏.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舒缓与融资制度供给分析.金融与经济,2009(7)
[5]苗成栋,贾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金融创新—一个均衡分析.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6]蓝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银企关系的博弈分析.管理视角,2009(2)
[7]李岚.破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8]张杰.交易、风险与所有权.管理世界,2008(4)
[9]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7(9)
[10]吴宏远: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基于民间金融的视角 , 财会通讯 ,2012(29)
[11]邢秀芹,杨宜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防范研究 , 金融与经济 ,2011(2)
[12]徐琳 :探析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管理 ,中国商贸 ,2010(20)
篇10
随着我国能源供应趋紧、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增强,传统化石能源(尤其高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将难以满足未来电力产业发展的需求,新能源发电产业将成为我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能源发电产业中,风力发电发展迅速,2014年全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981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963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金风、华锐等为代表的风电设备上市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重大市场份额。但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风电设备及其相关制造企业也面临着产品技术要求高、制造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经营不确定程度高、市场波动剧烈等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各方面的风险都会通过财务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研究风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加强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有助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关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财务风险的界定、财务风险的衡量与评价以及财务风险的控制等方面,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比较多、比较成熟,且基本遵循普适性原则,即将微观经济中的许多单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其财务风险的来源、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进行实证分析。罗晓光、刘飞虎(2012)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5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价①;李素红、陈立文(2011)以2010年5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50家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②;沈友娣、沈旺(2012)针对我国创业板的特征,构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挖掘、识别和分辨了企业财务状况在正常-异常-困境-破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各种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统计特征值,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创业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可行途径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评价方法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中有较广泛应用。笔者以风电行业上市公司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14年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归类,以期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二、研究对象确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我国风电及设备制造相关上市公司,以风电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收益、发展方向等要素,在沪深股市中选择了25家规模较大、非ST的上市风电公司(表1)。2.指标体系构建。参考王珍(2011)硕士论文中财务指标的选取方式,依据可操作性、全面性、可比性及行业特殊性等准则,确定了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资本结构在内的六大类财务指标,具体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应收账款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及负债权益比率等在内的15个财务比率(表2),以此指标体系对风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风电上市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告,分析过程均在SPSS内完成。
三、风电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一)因子分析过程1.相关性检验。保证指标之间的独立性是科学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笔者选取的15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在因子分析之前有必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在相关性较高的指标中选取一个指标,剔除其他指标。经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9301,相关性较大,可剔除速动比率,保留流动比率;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及负债权益比率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9、0.9854,相关性较大,可保留资产负债率指标,剔除产权比率和负债权益比率两个指标(详细相关系数表从略),以剩余的12个财务风险指标进行因子分析。2.方差贡献表。将12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在SPSS中利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法判断指标是否适合做主成分分析,KMO度量值为0.699大于0.5,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近似为0,小于0.05,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表明指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在SPSS中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并经过因子旋转,得到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表3)及因子载荷矩阵。355均大于1,记为f1~f5,这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3.因子命名及解释。为了更方便的解释因子,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变换,得到旋转后的(表4)。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方便地解释各因子的含义。因子f1在资产报酬率、净资产增长率、销售现金比率及现金流量比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资产水平及现金流量,可命名为资金流量因子;因子f2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可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因子f3在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盈利和偿债能力,可命名为盈利偿债因子;因子f4在资产净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营业收入水平,可命名为营业能力因子;因子f5在净利润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可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4.计算因子得分。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并以此矩阵生成各风电上市公司的因子得分表(表5)。
四、风电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根据前文对风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的实证分析,针对我国风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提出以下对策。1.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公司管理层和相关投资者的风险管控意识,是风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判财务风险的来源及程度。2.提高投资决策执行效率。公司的投资决策过程包含着一定的投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财务风险状况的不确定性,应从健全公司投资决策制度、优化投资审批程序、调整投资结构等方面提高投资决策的执行效率。3.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参与公司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对于被独立董事否决的投资决策,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价。4.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定期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做到事前、事中审计,使审计活动能够规范运作。5.建立完善的公司财务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建立应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实际,要能够准确识别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因素。6.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要从企业内部入手,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杜绝小金库现象,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晓光,刘飞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5)
[2]李素红,陈立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6)
[3]沈友娣,沈旺.我国创业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有效性[J].技术经济,2012(7)
篇11
1.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直接融资的过程中受政策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融资现状并不理想,呈现直接融资渠道窄、民间借贷不规范、融资模式陈旧等特点。
1.1直接融资渠道窄
我国金融改革正在探索和建设之中,政府实施稳健的金融政策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企业直接融资设置了严格的条件,企业融资门槛较高,作为资金、技术及规模都不占优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我国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直接融资条件,导致其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不利于企业融资[1]。虽然我国开辟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但是这些机构为了保护股民的利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对发行证券和股票都提出严格的要求,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这些硬性指标。即使现在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全面开放,其门槛依然较高。即便是能通过创业板块市场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但是通过有价证券融资在企业外源融资来源中仅占10%左右。可见中小企业在高标准的融资门槛面前有心无力,资金的筹措力不从心,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1.2民间借贷不规范
中小企业在除了进行股票和债权发行直接筹资外,还有一种途径是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直接融资。民间借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方式,它是一种独立于我国法定的金融机构之外的,资金拥有者和资金借用者直接达成协议,进行资金的转移。这种方式是建立在获取高于银行信贷利息和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的一种国家认可的方式[2]。民间借贷有多种形式,比如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民间借贷虽然经过国家行政部门法律的规定和政策的引导,但是在民间借贷的操作上仍然有些不规范的地方。例如我国明确规定,高利率借贷是一种不受法律保护的行为。但是在民间借贷的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看到民间融资手续简单,监管薄弱的特点,不顾其利率高的弊端而进行融资。
1.3融资模式陈旧
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过程中的难题还有融资模式陈旧。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已具备一套完善的扶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但目前我国传统的融资模式只有担保模式和桥隧模式。在一定时期内,这两种模式确实给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非常多的机会和利益,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两种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融资模式,传统的融资模式并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也不能让资金所有人和中小企业直接建立有效的联系和达成资金的有效应用。比如对于桥隧模式,对小企业的门槛也相对较高,其核心在于能够成功地吸引风投等战略投资者,也就是说,当风投未到来之前,桥隧模式便无法继续运行,所以桥隧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局限性[3]。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在进行直接融资的现状不理想也会给企业的直接融资带来一定的风险,具体表现在筹资费用高、资金稳定性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特点。
2.1筹资费用高
中小企业在不能充分获得必需的企业资金情况下,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必然把目标转向直接融资。中小企业在吸纳直接融资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技术和资金都不占优势,吸引投资者的唯一最具诱惑力的条件就是高利率,许诺给投资者的就是高投资、高回报。这样直接融资虽然带来了资金投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也会给企业带来必须支付的高额利息。高额的利率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筹资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盈利情况,设置适合企业自身的资金吸纳利息率,否则会因为企业筹资费用高让企业得不偿失也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民间融资成本高,财务风险很大,在给中小企业发展注入资金的同时,也给我国金融秩序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2.2资金稳定性差
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的过程中受制度和自身企业实际能力的限制,导致企业在融资的对象上具有多家性,在融资金额上具有分散性和单家出资金额少的特点。这种融资对象的不固定性容易造成资金的流动性大和资金的不稳定性,给企业资本的利用带来一些困扰。企业必须吸纳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必需资金外,还必须吸纳一定数额的储备资金拥有防止出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的撤资,企业多融资本即不能用于生产经营,也不能进行其它投资收益,只是作为一种应急资金,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会增大企业生产成本。资金稳定性差还制约着企业很难进行大规模和长时期的投资,因为企业要进行大规模和长时期的投资必须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供应,但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资金稳定性差给企业带来无数的未知数,让企业决策者轻易不敢有大手笔最终限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2.3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直接融资的过程中和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出资人和债权人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给直接融资后的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中小企业进行创业板股票融资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受到国家政治方针和产业结构政策的影响及国际市场的影响,股票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给企业融资带来不确定性,同时股民也会根据企业的各种利好消息进行股票的购置和抛售,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就是造成企业资金充满变数。对于民间借贷更是如此,如果一旦企业有不良信息传出,会引起投资人的恐慌和担忧引发撤资情况的爆发,并有爆发趋势。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过程中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企业面临一定金融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的危险。
3.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方面面临筹资费用高容易加重企业负担减少企业利润的风险及资金稳定性差容易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风险分析引起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从而进行更合理的融资,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07-02
一、引言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超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创业板上的集中爆发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额度巨大的频繁的融资超募意味着管理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投资风险并行。企业人士认为IPO超募只是短暂现象,随着二级市场的健全和制度约束,这种现象会逐步消失;分析家认为企业方并购其他企业的野心永不会消亡,因而IPO超募是持久趋势;证券商认为,创业板融资超募代表着新兴产业的激情,但遗憾的是,激情之下却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多的投行人士则认为,IPO超募不退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资金监管环境下的幕后推手行为。众说纷纭时,人们更尴尬地看到,超募资金并没有如预想般的投入企业主营项目,而是被挪为它用。融资超募的结果不仅没有实现社会财富再创造和资本优化组合的目的,反而为金融市场增加了不可预料的风险和危机。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承销商、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分别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对IPO超募的影响又是什么,它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源所在,也是IPO超募给业界带来的重要思考方向。
二、承销商与IPO超募的关系研究
证券交易法规定,IPO融资须有承销商的参与,有实力的承销商能一次性的包销企业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股票,可见,承销商是IPO中销售渠道的角色扮演者,简单的理解就是帮上市融资的公司卖股票,一般包销费最高可达到发行股票总金额的3%,代销费平均为1%,过百亿的募集金额,承销商至少获得几千万的收益。卖出去的股票按一定比例收取佣金是IPO承销商的收入来源,它决定着承销商在定价方面具有鲜明的利益驱动性。
从商业层面来讲,这种驱动作用能保证承销商在证券交易中充分考虑市场机制,随“机”应变而不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市场存在超过预期标准的高额度认购,承销商没有理由也绝不可能按原价销售,这为IPO超募提供了滋生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销商为获取暴利抬高初始价,二是在利益驱动机制下承销商出具的鉴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存在主观偏差。
我国的新股发行询价机制尚不完善,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对股票价格进行审核,政府只发挥法律范畴内的“适当指导”作用,使得发行人对募集资金缺乏应用的理性计划,忽略融资行为的风险。而承销商作为询价主体,他们不是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代表,而是国有机构特别是国有基金的运作方,高市盈率是承销商高发行费和保荐费用的保障,发行价随着市场认购情况调整,但市场认购情况的监控者也是承销商,上市公司和承销商是利益共同体,前者为了实现企业扩张,后者眼巴巴地望着超募部分的提成,都乐意超募资金,互为利益链导致承销商联合相关询价机构人为抬高报价,对企业的风险评估没有硬性标准,为投资者提供的投资价值报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含金量有待商榷。
除此,承销商在IPO超募的后续部分也扮演着既得利益方的角色。我国《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规定:“超募资金必须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能用于诸如开展证券投资等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等业务。”而实际上,这条规定对企业的约束并不强,以亿纬锂能为例,该公司运用超募资金置换早先主营业务的“自筹资金”,再把“自筹资金”作为资本通过承销商再次上市融资,承销商收取二次费用。这种置换游戏迅速被其他企业仿效,承销商一次又一次成为超募资金背后的利益瓜分者。
因而,国家强调IPO市场主控作用是超募现象的根源,作为市场主控因素中最活跃的部分,承销商与IPO超募的关系,是推动与被推动的关系。从表面上看,IPO超募体现了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的监督缺位,但深层次地究其根底,却是股票交易市场价值体系扭曲的产物。
三、经理层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造成了企业普遍的过度投资现象。根据现代企业自由现金流学说,一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比重决定于该公司是否存在着较高的自由现金流成本。我国市场经济尚且处于转型阶段,企业的股权制度不合理,大量的自由现金控制在企业经理人手中,从而使其具备了将股东红利和闲置资金投入到非盈利项目中以获取自身隐性报酬的机会,这一现象被称为经理层管理机会主义行为,经理层在项目投资中谋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非股东利益最大化。
同时,在经理层投资决策中存在着盲目乐观和非理性的从众心理,Zwiebel《企业管理与IPO超募》报告中分析,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升温进行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这种过分乐观和非理性心态造成股价短期膨胀,又迅速下跌,加大了IPO超募的风险。
其次,为了迅速扩大规模,企业经理层会考虑包装成具有强大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能源产业,以求得在市场监管不严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一些经理层甚至勾结承销商高管舞弊企业财政报告,共同缔造股票高价发行的资格,而IPO超募则是发行价过高的结果,如果金额巨大,企业会邀请海外融资机构的参与,不合法的人为的IPO超募会牵扯越来越多的利益链,最终导致产业链失衡。
再则,201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我国国有企业负债融资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相关部门对国有大型企业上市融资大开方便之门,政府提供土地和指标等便利性政策优待让企业经理层投资行为肆无忌惮,投资失败后,经理层也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反而借助政府关系和政府的自我问责请求救助,另一方面国家银行对国有企业难以发挥债务约束力,使三者抽不了身,陷入恶性供求关系之中,相较之下,国有大型企业经理人以期获得权力消费而成为过度投资的积极催产者。
过度投资是IPO超募的温床之一,企业中掌管着大量自由资金流的经理层缔造了过度投资行为,它们互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特别是是长期负债的企业上市融资,不仅会加剧金融市场的风险,IPO超募情况的严重会最终导向市场崩盘,国家陷入金融危机。
四、机构投资者与融资超募的关系研究
机构投资者较个人投资者而言,是组织化专家化的投资团队,它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相应的证券投资专家参与到IPO运作中,对市场的走势、数据的分析有高度的把控能力和理性的决策思维。在以高风险著称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越多,闲散资金得到有效的优化组合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机构投资者是金融市场最稳定最规范化的经济实体,也是金融信誉的最佳代言,因而成为了作用IPO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证监会规定,包括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QFII等六类机构有询价权力,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作为买方可以使自己的报价成为新股发行的参考,并且市场上发放股份也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假如机构投资者在询价方面存在着不理智的行为或者与承建商合谋抬高股价,那么IPO超募将成为必然。相反,机构投资者如果在股票交易平台上始终维护公正公平的金融原则,那么恶性的融资超募将得到有力的遏制,促使证券公司良性平稳的发展。
通俗的讲融资超募意味着上市公司从机构投资者手头多拿走了资金,但这些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大多没用在刀刃上。《理财周报》投资者数据分析,仅有12%的超募资金用于企业主营项目的投资和并购扩张,而74%的超募资金在金融市场兜了一圈后躺在银行的企业账户里产崽生息,11%的超募资金用于还银行贷款,剩下的部分被用作企业买地或者管理层买房买车。
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的钱并没有达到融资的最初目的,还不如将钱直接存入银行来得简单直接,超募资金的滥用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从而浪费了市场资本,从中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在融资超募中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不合理的融资超募建立在高发行价的泡沫经济之上。市场资本的资源配置失灵使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陷入无效运转,假如企业过度投资引发资金链断裂,那么机构投资者将跟着一败涂地。因而,机构投资者与融资超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
五、结论与思考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IPO超募的现象,分别论述了承销商、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在IPO超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解析了承销商与IPO超募推动与被推动的关系,上市公司经理层与过度投资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与融资超募的共生关系,从而得出结论:IPO超募是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监督缺位引发的股票交易市场价值体系扭曲的产物,上市公司非理性的过度投资行为加速加大了IPO超募现象,作为IPO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如果无法在市场环境中保持清醒,将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一败涂地。
通过分析和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IPO超募的解决之道。首先,国家需要完善新股发行的政策,将股票定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价格虚高和发行速度过快。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提高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把控能力和风险认识,使投资主体趋于理性化。再次,国家应明确出台法律法规,要求承销商按照预计募集资金提成,取消其对IPO超募资金部分的收益权,追究承销商在投资价值报告中的误导责任,遏制利益链的扩散和延伸。最后,对于发行人超募资金的用途严格监管,实现供需双方的双向约束力,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公开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和使用情况,避免企业圈钱行为以及过度投资。
参考文献:
1.Carter Richard,Steven Manaster,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nd Underwriter Reputation,Journal of Finance,1990:Vol 45.
2.Michaely Roni,Wayne Shaw,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Test of Adverse-selection and signaling Theorie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4:Vol 7.
3.Bates Thomas.Craig Dunbar,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Market Power,and the Pricing and Performance of IPOs,2002,working paper.
4.Beatty Randolph P.,Jay Ritter.Invesrment Banking Reputation, and the Under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Vol 15.
5.Johnson,Miller.Investment Banker Prestige and the Under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Financial Management,1988:Vol 17.
6.Jensen, M.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 36: 323-329.
7.江程.IPO超募浅谈.[J]经济参考,2010:(03)
8.李亚丽.创业板超募现象[N].中国证券报,2011(04)
9.郑永年.新股超募问题的决策[J].世界融资,2010:(08)
10.王金元.IPO超募资金与承销[J].中国金融导航,2009:(12)
11.周伟恒.IPO发行定价的成因[J].金融资本,2009:(09)
12.廖东.投资者风险分析[J].中国经贸导航,2012:(04)
13.田嘉,占卫华.投行的声誉与IPO定价偏低关系的实证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04)
14.胡旭阳.中介机构的声誉与股票市场信息质量[N].证券市场导报,2003:(02)
15.徐浩萍,罗炜.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执业质量与市场份额双重视角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02)
篇13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存在问题
1.融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虽然近几年来,个人和外国风险资本资助强度增加,但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或直接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为主的机构,仍占风险资本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支出的资金规模小,风险资本的支持有限,风险资本运作不能提供长期的支持。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风险资本的规模和抗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
2.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构的规模和实力有限。然具有国际影响力风险投资机构更是屈指可数,这使得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规避意识过于敏感,对需要资金长线扶持且处于高新技术初创期项目的投资意愿趋于保守。大多将投资对象定位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或项目。另一个问题是,实际上在我国缺乏大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一些冠以高新技术的企业名称的企业,其实质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而非研发生产。
3.支持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支持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组织机制和外部环境机制的问题。从内部组织机制上分析,以政府为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或直接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的机构,仍然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主导力量。许多这些风险投资机构尚未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导致管理和约束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使其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导致风险投资的效率很低;从外部环境机制上分析,就目前的政策、法律、社会保障以及其他方面上看,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仍然是有限的。
4.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风险投资的高科技含量是非常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我国的原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版块甚是缺乏。相当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不强,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个问题是,高技术风险企业即使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但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股权流通有着国有股不能自由流通的限制,因此政府对国有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的背景支持尚不完善,不能以这种方式来实现转让股权资本。
二、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的策略
1.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融资机制
1.1明确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融资机制中的身份定位
毫无疑问,许多国家发展风险投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融资阶段政府支撑了风险投资的发展。但由于风险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在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融资机制的筛选功能上。这就需要对风险资本的融资机制的选择完全符合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需要。
1.2规范以私人风险资本为主体的市场化融资机制
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建立一个公平的,以私人风险资本为主体的融资机制。其市场化程度较高是在融资机制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培养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的。然而,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和融资渠道的选择,必须符合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实际情况。
2.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
2.1对技术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2.1.1基于技术、使用周期、技术产业化和周围专业能力技术评估的支撑机构,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可配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机制很熟悉的专家评估小组。
2.1.2对于风险控制机制,首先,应根据相关技术,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等相关的信息,设立相关的机制。也可以设立一个熟悉部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以政府退休官员为主体的顾问专家团队。其次,在风险投资机构中,通过对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企业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实现市场规则规范和相关信息交换以及信息资源共享。
2.2对市场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2.2.1对市场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可根据机构设计的要求,成立熟悉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和进入市场后的配合流程的专家评估小组。
2.2.2对市场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投资组合。面对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在风险投资机构设立投资组合具有积极意义。
3.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支持机制
3.1内部组织机制设计
在我国,这种一般的风险投资机构所涉及的高科技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推出的,主要是为了支持风险投资的任务,所以这种风险投资机构属于政府性质的机构。我们应把我国的科技成果也列入国际重大科技成果当中,服从以需求为主要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投资。
3.2外部环境机制设计
3.2.1人员的支持机制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运行的整体,所以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人才。
3.2.2宏观环境的支持机制
为了成立以服务为中心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企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企业应建立孵化器。
4.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主要通过股份公开上市(IPO),即将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股份公开上市,使其私人的资本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后,再将其售出以获取利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