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对城市的未来建设及经济发展的研究,是土地规划利用、合理布局及综合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及诸多因素建设的综合规划实施部署。
(一)理论基础
1.规划设计目标,其包括适用性、宜居性、社会性、环境性、形象性;对城市设计主体所要求的居住生活、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风格等作出发展规划目标。
2.规划设计特征,其包含以人为本、综合性、时间性、特色性;依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城市发展特色、间间静动态景观统一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特征;而精华典范的城市民居建筑沉淀了民间多年的艺术,是最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历史文化写照的特征[ 黄志文.广西那坡县大石山黑衣壮族群干栏民居保护研究[J].民族学刊2011年12月专辑:第101页-105页.]。
3.规划设计要素,城市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用地性质、用地建设强度和环境指标。规划设计要素包含整体布局、建筑形态及其组成、开发用地、街道城区、公共设施、标志、外部空间及主体辐射。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理论
1. 两者关系。
控制性详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对局部要素进行设计,都有“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特点。
(1) 评价标准方面,城市规划较多地涉及用地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适用经济,与总体规划的匹配是其评价的基本标准。城市设计是与具体的城市生活环境和人的实际空间体验的评价。
(2) 规划设计重点方面.城市规划更偏币于用地性质、设施配套、道路交通布局总体安排。而城市设计更侧重于三维的城市空间结构、建筑景观特色等内容的设计。
(3) 规划设计内容方面.详细规划更多地涉及工程技术问题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目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设施工程配套等。而城市设计更多涉及感心理影响,表现为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2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结合。
据我国国情,城市设计必须且和城市规划结合。(1)城市设计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主要结合点是控制性详细规划。(3)城市设计的思想观点在城市规划条件要求上有主要体现。(4)两者结合关系: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形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集体化。
二、区域发展理论
(一)原理阐述。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增长与均衡来反映,增长与均衡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美·威廉姆逊收集了24个国家横断面数据,他在对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在开发的国家,其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大多经历递增、稳定、下降这样三个阶段,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随着发展,区域之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在成熟阶段,区域差异缩小。威廉姆逊结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必然会出现区际收入差异的扩大和南北二元结构的加剧,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则会出现区际收入趋同和尖锐南北问题消失”,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扩大后缩小,形成一个倒写的“u”字母,被区域经济理论界称为威廉姆逊“倒U形”学说,如图-1所示。
图-1
从“倒U形”理论内容可见,该理论揭示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长期趋势。威廉姆逊的“倒u形”学说发表后,促使区域经济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利用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虽有不同,但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倒U形”学说的。
(二)区域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应用。城市规划的发展将随着区域空间经济这种发展过程而呈现出相应的演化规律。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区域空间发展的扩张,区域空间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划同时迅速扩张;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增长速度放缓,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发展也呈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
此后,为防止或消除规模经济现象和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需控制规划的集聚程度,即在一个区域内保持一定数量的城市节点,而不是节点数量越多或越少越好。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呈趋发展态势。城市发展水平则表现为先快速发展,在达到一定的覆盖规模后呈现出内涵式发展到接近某一相对值的规律。有关该规律概念模型图(略)。
三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一)理论阐述。空间结构研究始于德国,该研究把一定主体的有关事物看成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且要考虑其时间上的先后变化,将空间结构理论视为动态的、总体的区位理论。
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城镇居民点的空间结构;最佳的城市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程度及空间相互作用.
(二)空间结构理论作用
乌尔曼(美国地理学家)认为空间相互作用指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是某一地理区域内人~地通过“互补性”及“干扰机会”和“可转移性”的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发展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轴线在空间上延伸;点与点之间相作用,沿着空间交通线联成轴线,点线交织成区域网络。其具有不同的动态阶段过程及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而空间结构是最明显变化且受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影响。其区域经济增长只涉及区域内发达与非发达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
四、核心~边缘模型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结合区域规划发展的阶段提出空间结构的演化经过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发展四个阶段, 并给出了一幅近似完美的演变过程图。现实世界的“核心~边缘”图景存在多种类型和结构。
从空间结构演化角度看,“核心~边缘”结构体系始终存在的, 只是在表现形式、联系机制和强度、耦合机理等方面存在时空差异。顾朝林( 1995)在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提出, 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分孤立体系阶段~区域体系阶段~区际体系阶段~大区体系阶段四个阶段。从其对不同阶段对应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得出核心和边缘结构始终存在。第一阶段核心比较独立, 为小区域中心;第二阶段形成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 第三阶段次级核心生成, 形成多级多核核心~边缘结构; 第四阶段区位升级, 形成大区系核心~边缘结构。
(二)新核心—边缘理论分析
旧核心—边缘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冷战时期的全球分割对峙时代,它强调是一国之内的区域系统,核心和边缘的演变机制局限于极化和扩散效应的解释,受依附理论的影响,核心与边缘的关系倾向于控制和依赖关系,对于核心与边缘互动发展问题、核心和演变问题、边缘区的类型和升级发展等,都必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外区域差异、统筹发展需要新理论,因而对 “新核心—边缘理论”研究会产生积极的政策推动。新旧核心边缘理论比较(如表-1)
表-1
篇2
一、前言
化工园区规划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发展起来的、具有城市区域规划特点的、同时有很强的工业区域规划设计特性的、特殊的区域性规划,行业特点较强。目前化工园区规划规范缺乏,大多采取城市规划规范。本文将根据化工园区特点,关键点放在化工园区给排水特点、设计参数确定和计算方面,同时给出建议。
二、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特点
化工园区给排水设计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测算化工园区给排水负荷,管网的定线,确定给排水方案,确定污水处理方案以及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中水回用方案。在做总体规划时或总体规划完成后,这类专项规划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来完成,以此对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而总体规划也需要根据专项规划的成果进行必要的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给水管网设计计算的主要参数有:给水管网中的节点参数,包括节点流量、节点压力;管段参数,包括管段流量、管径、管长等;排水管网的节点流量、管径、坡度、管长及埋深等。
三、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设计参数的确定和计算
化工园区给排水具备以下特点:(1)园区内各地块的给排水用量具有不确定性。(2)规划范围内的给排水设施及地下管网的设计参数会比较大。(3)给排水用量的连续性。(4)人口密度小,景观要求不高。(5)污水处理难度高,污染物对人群的影响大。(6)清洁废水排放量大。(7)给排水用量具有不均衡性。(8)防洪排涝要求高。
1.确定工业生产用水量
化工园区工业用水量的确定,通常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测算:
一是按照规定,三类工业用地按照3.00~5.00万m3/km2・d进行测算。
二是工业用水定额一般以万元产值用水量表示。
三是按照规划的化工产业实际用水量或同类已建成项目实际用水量进行估算。
2. 管网流量分配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参数:管段流量和节点流量,将给水管网设计用水量分配到管网的管段和节点。
(1)集中流量
集中流量一般逐项计算。
(2)沿线流量
用水量沿干管均匀分布, 由此确定单位管长的用水量, 称为长度流量比:
当均匀性较差、干管沿街区分布不均匀:
3.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将管段沿线简化为管段两端的节点流量;集中流量直接加到所处节点上;供水流量作为负流量。节点设计流量是集中流量、沿线流量(转移后)和供水流量之和。
4. 管段计算流量
管网中任一管段的计算流量在确定节点设计流量之后,接着要利用节点流量的连续性方程确定管段设计流量。
5. 管网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
水量相对较大的用户按照集中流量处理,对给水管网进行修正以接近实际情况。
6. 排水量的确定
(1)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化工园区污水设计流量是通过对所有规划项目的污水排放量的测算或按照一定的排污率进行测算得出的污水排放量。
(2)清洁废水设计流量计算
清洁废水排水量的测算是通过对项目运行时循环冷却水及化学水用量的分析后,计算出其清洁废水排放量。
7. 排水系统划分
化工园区的排水系统一般分为:清污分流体制和清污合流体制。
8. 设计管段流量计算
(1) 设计管段划分
污水管网也可以被简化为由管段和节点构成的污水管网。
(2) 设计管段中设计流量的组成
管段流量=本段流量+转输流量
(3) 沿线流量设计
沿线流量采用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4)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往往与管段设计流量计算同时进行。
(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从上游节点向下游节点进行,依次进行计算。
(6)污水管道衔接
通常采用水平接和管顶平接,特殊情况下需采用管底平接与跌水连接。
9.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参数
(1)设计充满度
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
(2)设计流速
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定为0.60m/s,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m/s。
(3)最小管径
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 ,在街道下为300mm。
(4)最小设计坡度
以设计充满度为1或0.5时的最小坡度作为最小设计坡度。
(5)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无保温措施的污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有保温措施可加大,在车行道下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0.7m;非车行道下可减小。
10.化工园区污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修正方法
计算项目污水量,加在最近的节点上,其流量=集中流量+沿线流量,然后对管网的其它参数进行修正。
11. 化工园区雨水管网参数的计算
(1)雨水管渠布置要求
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避免设置雨水泵站;结合规划布置雨水管线;道路上一定距离处设置雨水口。
(2)雨水量的计算
①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是根据一定假设条件,由雨水径流成因加以推导而得出的。
② 雨量设计参数
降雨量是指降雨绝对深度。降雨历时是连续降雨的时段。暴雨强度是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暴雨强度重现期是指暴雨强度值出现一次的评价间隔时间。
③ 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化工园区)一般选0.6到0.7。
④ 设计重现期
一般选用0.5~3 年。
⑤ 集水时间
包括地面集水时间与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T = t1 + mt2。地面集水时间t1取10 min, 折减系数m。
⑥ 雨水管段的设计流量计算
从汇水面积最远端到不同的计算断面处的集流时间(包括管道内的流行设计) 也不一样,在计算平均设计暴雨强度时,应采用不同的降雨历时t。
1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
(1)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
① 雨水管道的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明渠应有0.20m的超高,街道边沟应有0.03m的超高。
② 设计流速:雨水管道在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 m/s,明渠为0.40 m/s。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 m/s,非金属管道为5 m/s。
③ 最小设计坡度与最小管径: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 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道200 mm,0.01。
④最小埋深与覆土厚度:具体规定同污水管道。
(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
按均匀流考虑,主要确定5 个水力因素:管径D、粗糙系数n、水力坡度i、流量Q、流速v。
(3)雨水径流量调节
利用管渠自身的调节能力蓄洪; 利用调节池、天然池塘或河流蓄洪。
(4)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
① 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② 划分设计管段。
③ 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④ 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⑤ 确定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
⑥ 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⑦ 确定管渠的最小埋深。
⑧ 雨水管渠流量和水力计算。
⑨ 绘制雨水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13.化工园区雨水管网设计计算
化工园区雨水管网设计中,有清洁废水加入,所以应按照合流制管网设计。
(1)化工园区合流制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化工园区合流管渠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与分流制系统中雨水量计算相同。
(2)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设计计算规定
① 合流制排水管渠设计充满度一般按满流考虑, 即h / H=1。
② 合流管道( 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 m/s,校核旱流量时管内流速,一般不宜低于0.2到0.5m/s。
③ 最大设计流速、最小设计坡度、最小管径与最小埋深要求基本上与雨水管渠的设计相同。
(2)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内容
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内容:溢流井上游合流管渠的计算; 截流干管和溢流井的计算与晴天旱流情况校核。
四、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优化建议
(1)化工园区规划按照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规划更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2)建议在做园区用水负荷预测时,采用综合方法对园区用水量进行考核检验,用万元产值耗水量或清洁生产标准对预测结果进行复核。
(3)准确测算给排水用量,可以有效节省建设投资,节省水资源,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给排水设施的运行效率。
(4)建议用已经落地的项目作为参考,采用规划中给水量较大的项目作为集中用水,重新进行复核计算,使其更接近实际运行情况。
(5)排水管网设置阶段,建议用已经落地的项目作为参考,采用规划中排水量较大的项目作为集中排水,重新进行复核计算。
五、结束语
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设计专业性极强,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优化工作。在进行此类设计之时,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看待问题要更加符合现实。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H1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生态住宅小区,就是要以人为本,在规划设计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新思维,新观念,在建筑与环境设施方面力求运用高新技术,以提高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加强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现代化,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1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的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可持续性的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整体性的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2生态住宅的设计及建设
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我国平均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我国的一些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污染”城市。房地产开发和使用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物的产业。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2.1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目前,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据资料介绍,安装一套供300人全年用热水洗浴的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需投资约15万元,全年的节能费约为8万元,2a就可收回全部投资,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5~20a,那么这套设备的节能费就高达100~140万元。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以澳大利亚和以色列最为显著,其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分别是30%和50%.我国研制开发太阳能起步较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及率仅为6%左右,且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较集中,云南省普及率最高,达10%.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500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000h.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能量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2.2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一些地方,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开源节流”。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在住宅小区,根据两种用途设置A、B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包括冲茶、洗米、洗菜、煮饭)。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B系统专供使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将住户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住户的“使用水管”,供洗地、洗车、绿化、水景、冲厕、排污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用水。
2.3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3方面着手:
(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
(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万方数据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2.4强力整治、促进环保
房屋的建设和使用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被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过去只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现在增加了防治声污染和光污染的内容。这是切合现实情况的。还有个问题,就是电磁污染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电磁污染已经出现,并有不断增长之势。建议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治污计划和措施之内。
3怎样追求高效、低碳、无污染的生态住宅小区呢?
3.1生态住宅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体的舒适要求。做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及无辐射、无污染、低能耗以及环境舒适、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在人文方面,既要保证安全性、私密性,又要满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需求。达到住宅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尽可能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建筑对人的负面影响,如材料的无害化、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不使用有害建筑材料等等。
3.2充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杜绝浪费与大能耗的行为,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高效益的建筑出品。
住宅小区与大自然和不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人们在选择住宅时,不再单纯地追求居住面积和适用的功能,而更多地考虑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区域位置、物业管理、物资采购、交通等诸多因素,因此对小区总平面规划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区域建筑规划、住宅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位置、朝向、造型、标高、道路和绿化的布置、地形、地貌以及物业管理、物资采购、交通等诸多因素的细节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布置室外绿化布置(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和水体规划等等;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尽可能利用天然热源、冷源来实现采暖与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干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4结语
要将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做好,就必须处理好建筑与地形道路、绿化、相邻建筑和周围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和居住观念要有深刻的了解,积极推进“以人为核本、顺应生态环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品质、高效益的人居空间,实现住区人性化与环境生态化的和谐统一宜居家园。
参考文献
篇4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篇5
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不仅能够使城市空间的辐射、聚集能力得以显著增强,还可以使城市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并且可以进一步地使用地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不断的完善城市的产业结构。有鉴于城市物流园区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应该针对城市物流园区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从而最终能够使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效益可以实现最大化。
1.城市物流园区的作用
在空间上一些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的场所就是所谓的城市物流园区,其作为一个物流节点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城市物流园区还是政府立足于城市的整体功能和环境,为了使环境压力得以减轻、交通拥挤得以缓解,城市功能紊乱得以解决,将专门的土地开辟出来,然后进行统一的规划,最终设立的大型城市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每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交通压力的缓减、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企业的成长和物流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物流技术和服务的升级都与物流园区的建设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
2.如何针对城市物流园区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物流园规划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详细交通组织设计、用地规划以及功能预测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利用这几个方面,就能够将城市物流园区初步规划制定出来。
①功能预测:以预测为根据,可以将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交通量以及货运量等确定下来,并且将物流园区具备的容量、数量以及功能等特征确定下来,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也就是辅助设施规划以及物流主体设施的规划[2]。
②用地规划:城市物流园区用地规划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也就是用地容量设计以及用地布置规划。首先要以城市物流园区的运行流程作为根据,对各个功能区在物流园区内的作业空间关系以及活动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布置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区域,也就是说合理的布置各个单体,这就是系统分析以及工程的数学的范畴,现在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了很多相关的分析方法,其中主要包括PLANET、CORELAP以及CRAFT,并且最终通过对功能预测结果的运用规划物流园区内的用地。
③交通组织设计:要想顺利的实现自身的物流功能、保证富有效率以及比较通畅的物流流程,就必须要保证物流园内部能够具备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物流园内的交通组织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步行交通组织、信号灯、标线以及标志,自行车交通组织以及机动车交通组织。
④交通影响分析:通过分析上述的三个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步骤,就能够将物流园区内部设备规划设计方案得出来。不过作为一个新开发项目,物流园必然会产生新增交通需求,这样就会使城市物流园周边的交通水平有所降低,并且还有可能造成整个路网服务水平的降低。建设物流园的最初目的就是使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立足于这一目的,就必须要认真分析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3]。
3.对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交通影响的分析
上海市对于城市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非常重视,对新建项目都要求进行交通影响分析,这对于控制新建项目的规模、缓解上海的交通压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较大,在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对交通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考虑城市物流园区的作用和功能,对城市的交通压力进行缓解。交通影响的分析主要是对城市物流园区建成后所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城市物流园区对其周围的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析城市物流园区的服务水平和交通使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4]。
3.1分析交通影响的范围
要对城市物流园区进行交通影响范围的分析,对物流园区项目的交通设置建设进行考虑,并结合物流园区的交通管理措施。要分析城市物流园区的开发会对周围多大范围区域造成交通方面的影响,此外,在分析中要把物流园区周边的区域,以及周边区域的扩展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分析整体的土地使用情况会对城市的交通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
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物流园区项目周围的城市路网布局以及项目本身的规模。在对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程度进行评价时,要着重考虑物流园区项目周边的供需平衡关系。城市物流园区项目启动后必然会影响周边的道路交通,而以交通影响的特性为依据,影响的范围越大,则影响的程度越小,随着距离的增加,受到项目的交通影响也会逐渐递减。
3.2对交通量进行分析和预测
分析一个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程度,就要对项目的交通量进行分析和预测,作为交通影响程度定量的依据。要对城市路网会受到城市物流园区建成之后所吸引的交通量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预测。此外,要调查城市物流园区周边的道路交通情况,以及物流园区的用地特征。一般分析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时,要分四个步骤来对该项目未来的交通量进行预测,以专业的交通规划软件来进行分析[5]。
①划分交通生成与交通方式。本地区的建筑性质和建筑规模都会对交通吸引量产生影响,通过对不同性质建筑的交通吸引指标进行分析,来对交通量的大小进行预测。通过调查物流园区的出行特征,结合以往的交通调查内容,并对该地区的各交通方式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就可以对交通方式进行预测。
②对交通分布进行预测。交通产生的吸引量如何在一定空间内进行分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空间距离近、经济发达的地区交通交换量和出行量都比较大。对交通分布的预测一般使用重力模型法[6]。
3.3交通影响评价
将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作为根据,将土地开发利用的情况作为参考,并且对交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然后对项目完成之后的交通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认真评价分析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停车供需关系;通过对交通预测分析结论的研究,针对各类交通设施以及项目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评价和检验既有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案。
3.4交通组织
将项目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规模作为根据,并且与该区域规划路网条件作为根据,要充分的估计到将会发生的交通问题,并且对现代交通工程规划设计理论进行充分的利用,最终将科学的交通组织方案和改善建议提出来,保证投入使用后的项目具备完善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
4.结语
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会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城市物流园区在规划设计中就要对交通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物流园区设计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娅敏. 大型公共建筑的交通影响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9,34(2):228- 232.
[2] 王丽, 刘小明, 任福田. 对大城市交通影响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探讨[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1,27(1):16- 20.
[3] 韩勇. 物流园区系统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2002.
[4] 吴波. 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2.
[5] 杨章贤. 物流园区规划方法与实践[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3.
篇6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篇7
【Keywords】Software industry,Software Park,Software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处理和传播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软件产业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趋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软件园作为软件产业的物质载体,以其综合功能、人才与科技集聚等特点,成为信息时代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动力和亮点,其规划建设方法的研究将有助于为软件产业提供符合行业特点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平台。
1软件园的概念、分类及发展阶段
软件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硅谷[1],是高科技园的一种,是由政府、高校院所或企业兴办,积聚了众多软件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以软件研发与生产为主要活动的产业综合体。软件园以生产知识和信息产品的产业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密集的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要特征,其开发建设需要营造局部优化的政策环境,形成较为优越的研发、生产及工作生活环境。在空间布局上需要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集中起来,构成产业化的基地和企业群体,产生局部的聚集效应和示范效应。[2]
软件园按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可分为位于市区的依赖型软件园和位于城市边缘的自足型软件园;按开发建设形态,可分为物理软件园和虚拟软件园;按开发建设主体,可分为市场主导型软件园、政府主导型软件园和“政府+市场”型软件园。迄今为止,软件园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软件生产为主的软件产业园;第二阶段是生产与研发相结合的软件园;第三阶段是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社区化软件园,即软件社区;第四阶段是“物理+虚拟”园区的软件产业总部。软件园发展过程中,其区位逐步由市区走向城市边缘区,功能逐步由单一走向综合,布局及建设形态从散点式物理园区到集中式物理园区。
2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规划
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属于自足性软件园,开发建设形态主要为物理软件园,开发建设模式为“政府+市场”型,是“智慧广州”示范区“天河智慧城”的核心。规划的功能定位为以通信信息服务产业、数字创意产业、软件外包服务产业、金融创新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为主导的社区化生态型高新技术研发区。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八区”的功能结构,结合软件产业的需求,引入“HOSECA”理念,在中心区设置办公、商业、展示等公共服务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设计总平面规划图总体鸟瞰图
3规划创新与特色
规划从规划角度、理念、布局模式、技术手段上进行了创新,着力突出产业特色,将城市综合管理和智慧运营理念融于规划之中。
3.1 规划角度创新: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超前规划
规划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审视软件园发展的问题,跳出以往产业园区规划从“工业区产业园区”的简单升级改造模式,结合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趋势,提出“软件社区”的发展模式,并考虑未来软件园将从相对独立的产业发展组团转变为城区的一部分,提出“社区+城区”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工业区产业园区软件社区社区+城区”的发展目标。结合这一发展目标,规划将原软件园功能由单一的“产业+科研”向“产业、科研、居住、生活配套+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商业商务、管理服务”多元化转变。
3.2 规划理念创新:强调“低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在园区运营、管理和服务方面,着重强调“低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如在城市设计指引中强调低碳、节能的新材料的应用;在交通规划中引入“绿波交通”;在市政规划中利用中国电信IDC数据中心实现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设置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展贸及体验中心,为电子商城、社区网站、在线公共服务、远程教学等网络化远程服务提供空间载体;在项目策划中,引入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中移动南方基地等项目,为构建“天河智慧城云服务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3.3 布局模式创新:突出软件产业特色,采用“软件社区”模式进行布局
软件开发主要依托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崇尚效率,因此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不是固定的,白天和夜晚都可能是他们的工作时间,这对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提供连续服务的生活配套设施提出了需求。针对以上需求,规划提出“软件社区(SLAIG)”的开发建设模式。软件社区是软件园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软件产业 “社区化” 的产物,是具有一定规模(3平方公里以上),以软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区和生活区一体化,集研发、居住、教育、商务、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软件社区一般由软件产业(Software industry)、生活配套(Life support)、公寓(Apartment,)、产业配套(Industry support)和公共绿地(Green)五项主要功能组成,以软件产业功能为基础,以公共绿地为核心,生活配套、公寓、产业配套紧密布局,形成软件社区的 “SLAIG” 布局模式。以此为据,衍生出由相邻两个软件社区共享服务设施的软件社区共享布局模式“S-LAIG-S”,并进一步提出由多个软件社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组成的“社区型软件园”布局模式。
软件社区布局模式 软件社区共享布局模式社区型软件园布局模式
3.4 技术手段创新:运用GIS技术对山坡地使用进行科学分析
规划涉及山坡地的利用问题,从保护环境和适当开发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规划运用ARCGIS生态敏感分析辅助用地选择,GIS技术进行地貌信息分析与处理,综合分析用地的高程、坡度、坡向及地表径流等信息,划定适宜开发范围和保护范围。对适宜开发范围内的山坡地,结合软件产业特点,对其进行具有保护性的低密度开发,并保留范围内具有生态价值的树林和植被;对不适合进行开发的保护范围,规划为公园,其范围内的用地为保护为主,严禁进行破坏环境的开发活动。
4结语
软件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附加值高,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而软件产业以知识和创新为动力的特征和软件从业人员工作时间的不固定性,导致了其对场地和空间的需求异于传统产业,因此,传统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软件园的开发建设需求。本文通过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规划的实践经验,探索将生活配套功能与产业功能相结合,并将其融入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的方式,创造出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且环境优美的社区化软件园,对软件园的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软件园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必须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产业特点、地方特色和业主需求,兼顾各方面影响因素,才能创造出满足各方需求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软件园。
[参考文献]
[1]安筱鹏. 大连软件园的发展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1):91-95
[2]《软件世界》产业经济研究室. 是现象?还是特色?―软件基地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软件世界》,2002,187(9):51-60
[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作者简介]
李东明,男,工程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创规划师
篇8
1 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要素。人们在使用的社区花园仅仅是满足了低水平的绿化设计,只是绿色的树和草地等等。而现代居住环境的绿化则显示为下面几个发展方向:空间层次丰富的植物搭配,平面颜色变化的花卉组合,标志性植物的种植以及参与性与教育性并行的植物开发等。与此同时,更加注重适地适树,将具有区域特点的植物种类作为绿化基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中,经过充分的调研,了解到当地院落附近具有明显福建代表的果树,例如枇杷树、香蕉树、木瓜树等。还有茂密的榕树和杜鹃花等。这些标志性植物种类即是体现了龙岩的植物风貌。也是方案设计中的植物重点。
2 水
充分利用水的特点,例如水的流动性,改变性、穿透性和易蒸发性。在相对完美功能的一个大的社区,绿色设计加入水的设计至关重要,动静互补,其匹配元素也是层次丰富,如水、老树、亭子、岩石充分体现艺术的魅力。在设计中,我们也会设计其他元素:比如路堤的设计,水池底部的设计,桥的设计也必须考虑。与此同时通过水的宽或窄,还有形态的改变以及现代自动化技术测量去控制水流的速度。快速、慢速、流体、静水,形成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很好地平衡自然和人造的水景。通过灯光、基座、栏杆和其它装饰物的补充,营造舒适的环境。
3 建筑
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同样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建筑的独特性在于它们之间或围合或开放所营造出的空间感受。这样的景观建筑对浏览者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观赏体验。
在了解了一些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之后,结合“龙岩印象”方案中的设计理念阐述都市社区的景观设计原则。
4 空间概念
不同的都市社区设计风格产生不同的景观构造。比如,适合于现代社区景观园艺的现代风格,本地风格的社区更适用于本地的特色和历史语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调研初期,了解到当地最具有特色的也是居民最希望的空间形式就是旧时的中山街。繁华的景象、异国风情的骑楼。前店后院就是人们生活最主要的空间形式。
区域中心的街道式空间序列,展现中山街风情。两侧是以围合和半围合院落组成的乡土建筑的空间序列,展现当地的乡土和华侨民居风格。加以鼓楼广场的连接和贯穿,形成地域风格浓厚的商业文化区。同时,景观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开放程度进行空间的组织。在整体方案中,既有中部的开放空间又有以院落为代表的私密性空间,彼此贯通并有所分离。
5 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篇9
1 现代化小区
现代化小区一般是指居住人口规模在8000~16000人,区内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公共服务完备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住区。现代化小区以住宅小区为主。现代化小区因采用了多种现代化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建筑技术、其他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等,具有多样化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可以满足住居民多样的生活需求,是人们居住、休闲娱乐的场所。现代化小区内除了一般建筑外,还有娱乐设施、运动场所、银行、超市、医院、住区公园等,具有多样的适用性、功能性、观赏性,小区是功能齐全、生活方便、风景优美的小区。
2 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求
2.1 节能环保,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现代化小区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长远健康有序的运行,规划设计要求小区注重节能减排,实行绿色建筑,强调新兴科技手段和运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破坏,节约成本,获得较大的综合经济利益。
2.2 功能齐全,采用现代化设备,操作性强
现代化小区规模较大,所以规划设计时,要充分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休闲、娱乐、运动等多样需求,所以规划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全面,基础设施建设要十分完备、服务要多样化,适用性强。现代化小区主要是面向市场的,所以要从经济性角度出发,使用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先进技术设备,为现代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现代化小区的所有规划设计都要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进行,要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杜绝资源浪费或是规划设计影响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
2.3 注重实用性,也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现代化小区功能多元,综合性强,观赏性也是一大要求。所以,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十分讲究小区的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充分研究当地的地形环境,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建造小区与原先自然环境和谐的宜居环境。小区内要建造适当的绿化带、小区园林、自然湖泊等,建筑规划布局要讲究空间层次、色彩搭配等视觉变化,要将小区打造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的美好家园。
3 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小区诞生的速度和规模都在不断上升,为我国的居民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我国现代化小区的发展历史不算久,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作为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建筑规划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不合理。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要满足多样化、多功能居民需求,但是有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没有充分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小区内建筑的功能、用途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造成设计上的很多不合理,不但不方便居民生活,造成Y源浪费,严重的甚至还会存在安全隐患等。(2)现代化小区内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水平有待提高。整体上,我国是比较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建筑规划设计师的,现有的建筑设计人员,总体上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小区的规划设计要求。要么设计者年纪较大经验丰富,但却新兴技术把握不够,不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技术设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缺乏节能环保理念;要么较年轻的接受过高学历的教育的设计师虽然充满热情,具有较良好环保理念和新兴技术手段运用能力,但缺乏建筑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和统筹规划能力,或者过于追求形式新颖而忽略了建筑的实用性,在建筑观赏性和适用性上很难做到平衡等,制约了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整体水平。(3)材料质量问题。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崛起,这也造成了很多市场监管的困难,有的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有法不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了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质量。另外,现代化小区高度要求节能减排,使用安全、绿色、环保材料,但这些材料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4 提高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的有效策略
现代化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建筑规划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应积极寻找有效策略提高及规划设计水平。
4.1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建筑规划设计人员
我国应加强建筑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加强新型建筑规划设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年轻建筑规划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加强现有现代化小区设计人员的进修、培训,提高其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其环保意识等,促进老一代和新一代建筑设计人才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弥补鸿沟,减少人才断层,为我国现代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保障充足的高质量人才。
4.2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现代化小区选址时,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根据小区的规模、功能、用途等选择合适的建设用地,认真研究当地地形、地貌、水文、自然景观、风向、光照、地质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地选择小区建设地址。选定小区的地质以后,要充进行合理的建筑规划布局,根据建筑的功能、用途制定合理的占地面积、建筑数量、每栋建筑的楼层数、地址、每栋建筑内的相应的房间、楼道、电梯、消防系统、供水系统、供暖系统、监控系统等的布局和设置。不同功能的建筑要科学布置在相应位置,比如银行、超市要布置在视野开阔、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公园要布局在本身可利用的自然条件较好,绿化景观较好,土地利用成本相对低的地方,建筑的整体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空间层次感,色彩和谐,采光良好,通风条件佳,生活便利。建筑内各个部分的布局要科学、客观,以方便居民生活。
4.3 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小区
现代化小区是一种生态小区,所以小区的建筑设计要坚持绿色环保理念,注重节能环保。比如,小区内的建筑要尽量采用环保材料,进行绿色安全施工,尽量利用条件,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进行采光、通风。大量利用太阳能加热、照明,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节能节水节电,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小区建筑周边要规划一定的绿化面积,植树种草,调节小区气候,净化空气,除尘降噪,提高小区的整体生态环境。
4.4 保障建筑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要在保障建筑的功能、安全、舒适的基础之上加强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利用色彩、空间布局、线条、照明条件、自然景观等多种有效元素,提高建筑的美感,使居民在获得丰富的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美的体验,提高小区的满意度。
良好的现代化住在小区需要根据小区内的各方面要求多方并举,每个环节每个部分都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效果,文章只选取了其中最核心的建筑规划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具体策略应根据具体小区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5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小区发展迅速,为居民提供了很多便利。文章分析了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选址布局、节能减排、观赏性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牟永春.浅析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4).
[2]林秀瑛.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15(01).
篇10
Keywords: living concepts; Modern residential planning,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举止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规划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来其目标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是构建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它是针对城市中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事故严重的状况提出的,目的是使人们居住生活在一个花园式的住宅区内,形成邻里单位的原则是:邻里单位布局应不跨越城市道路;住宅区内应有良好的绿化和充分的日照、通风;内部应实施人车分流,最大步行距离不应超过1/4英里,应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等。
邻里单位思想成为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该思想引入中国后,对中国住宅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出现了众多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居民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单从居住区在中国发展的历程来看,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建居住区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要求,以下结合清远市清新县北江新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例来探讨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地块东邻振威皮革及双汇等厂区,南临北江支流水系,西邻村庄,北临G107国道,扼守交通要冲,地形相对规整,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规划总用地约29万平方米,约450亩。本项目定位为未来城市核心上,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高品质住宅社区。除建设有多类型的住宅产品外,还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及物业管理服务。 项目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商业、社区会所、小学、幼儿园等。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348366.9平方米,其中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1046785.3平方米;不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301581.6平方米,基本上达到居住区的标准。
清新北江新城项目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大型居住小区,该项目的成熟之处和特色正是现代居住区规划所欠缺的,我们结合该项目来分析现代居住区规划存在的几点问题:
1 已建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清新北江新城作为一个容积率达到3.5的大型居住小区,绿化率达到30%,公建配套齐全,配有24班小学和12班幼儿园,以达到服务周边的社区,居住小区内还配有医疗门诊、卫生站、肉菜市场和文化活动中心等。这些公建配套这是已建居住区所一直欠缺的。
1.1已建居住区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已建的居住规划往往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居住条件为目的,只考虑物质空间的布局,很少考虑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精神需求,更加忽略了居住区所需的绿地率和绿化率。并且居住区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住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居住环境和设施。因此,这种以物质环境内容决定居住区建设的做法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1.2居住区规划设计缺乏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考虑。
开发商在寻求自身开发利益时,很少考虑开发项目对城市的影响,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
2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变化及特征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的居住行为和居住心理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的社会特征。清新北江新城摒弃了传统的行列式的规划形态,以自由和曲线结合的布局方式使整个小区的空间形态更为丰富多样,南北贯穿的水系使地块与北江支流联系更为密切,为打造大型园林社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置身于高层住宅的居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和园林。这种逐渐变化的规划形态正是现代居住区所需要的。
2.1居民居住行为的变化。
居民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居民的日常行为轨迹,比如上班、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购物买菜、接送孩子、娱乐游憩,计划经济时代居民的这种神火规律性往往表现得十分明显,这是已建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则有很多变化,比如生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神火闲暇时间增多、小汽车时代的来临等都会对居住行为产生影响,大型超市开始增多,生活服务设施呈现集中趋势,小汽车、出租车开始增多,人们上班不再完全依赖公交车等。
2.2家庭结构和社会成员的变化
现代家庭平均人口数量呈减小的趋势,“核心家庭”数量越来越多,表现在同一居住区居民的各种需求会发生变化,家庭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生活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家庭劳务也呈现社会化的趋势,社会成员在同一住宅区内也呈异质话的倾向,社会成员在经济能力、教育程度、生活居住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文化背景,居住习惯的居民集聚给现代居住去规划设计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2.3规划设计理念的变化
(1)”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立。住宅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对现有环境的保护、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生活污染排放等问题,使居住区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植物和其它生物多样性发展。
(2)“以人为本”思想的建立。人地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是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根本目的,居住区规划不仅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要求,同时要满足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等多种精神需要,要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对居民未来的需求也要作相应考虑,规划要有弹性。
(3)“共享社区”思想的建立。居住区规划设计无论从布局结构或是空间处理上都要体现均好性原则,应为所有住户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空间。
(4)“生态社区”思想的建立。生态社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连续完整的绿地系统,为社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尊重社区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征,有意识地通过绿色空间引导空间流动以减轻社区的热岛效应,绿化种植应充分考虑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要求等。
3通过对清新北江新城项目的了解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3.1体现“以人为本”目标内涵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地贯彻规划思想。在居住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居住区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居住区的人文因素。将重点放在居住区内居民的需求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创造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3.2不同类型居住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
篇11
前言
所谓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就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增多的一种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国际上公认,凡是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的国家和地区。就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由于我国总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导致了老年人总量的迅速增长。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日益加剧。
老龄化问题毕竟不仅仅限于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还与社会的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尽可能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其影响的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人们研究老龄化问题的目的所在。
老龄社会养老需求对居住区设计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迫使在建及待建居住区中完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补充老年人的活动设施,引入无障碍设计思想,开展康复保健、专业照顾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满足老年人的不断变化的住房、心理和行动的需求,创造适宜老年人活动的户外环境,创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居住环境十分必要。
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3.1.支持居家养老的住宅设计
在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今后相当时期内,居家养老将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城市管理者应对老龄人群及老龄家庭的住房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比例,发展适合老年人及老年人与子女可分可合的住宅类型。鼓励居家养老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鼓励居家养老的相应支持政策。
我国对于老少合居的情况,应建设多间套住房,年轻夫妇与父母住在一起,各有独立居室。对于老少分居的情况,应增加小套型的住宅,“1室户+2室户”、“1室半户+2室户”、“2室户+2室户”的形式。同时在住宅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和喜好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合理有效地安排生活空间。比如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问,应消除地面的高差,能使老年人自由地在住宅内移动。老年人通常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特别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对卫生和厨房空问设计及其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地面的防滑处理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此外还要充分兼顾老年住宅的私密性。
3.2.发挥社区养老作用的居住区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独身子女政策继续奉行,再加上子女工作繁忙,将来一对年轻夫妇要担负起照顾双方家庭的4位老人,尤其是照顾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将成为家庭生活中的突出矛盾,这就需要社会承担起家庭成员难以承担的责任,因此,社会养老模式将是我国未来养老形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近年来,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和托老所等社会养老专用设施规划建设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兴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社会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然而,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社区敬老院或养老中心,以及托老所更受他们的欢迎。
社区敬老院能让子女减轻老人住福利院的经济负担,便于照料和探望,也便于社区熟悉老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社区敬老院宜在居住区范围内设置,并结合老年活动中心、护理医院等设施一同考虑。托老所是有效的一种寄养形式,主要收养受伤病折磨,或生活不能自理,或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它既解除了双职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托老所可内设医疗保健室、心理咨询站、老年康复室、文娱活动室等设施,宜在居住小区设置,以方便老年人就近入托。
由于之前的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预留社会养老福利设施和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致使现有的老年专用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加剧的社会老龄化发展的需求。要解决目前养老设施不足的矛盾和避免今后居住区建设中的遗憾,出路在于:一、从实际出发对于现有的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建筑物使用性质的转换,将目前空置的或移作它用的托儿所、幼儿园设施改作老年专用设施。二、把各系统的职工疗养院改成养老院。三、城市规划应对不同等级的老年设施在布局和数量上加以规范,对于公建配套指标应予以明确定位。
3.3. 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
老年人对户外环境有其特殊要求,具体体现为:
生理方面——采取措施,避免老人在户外活动中的不便或危险,确保安全。
心理方面——确保老年人拥有住宅附近空间的使用权,组成合适的防线。
社会方面——适应独立的、特殊的要求,提供满足单体及群体的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以上特点,应加强对老人活动空间的设计,从户外活动空间及其细部设计的内容人手。
老年人户外环境的特殊设计要点:
(1)从路网设计中通过巧妙合理的道路规划,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把道路分成几个层次来处理,园区主干道宽7米,各户宅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与次干道连接,避免与主干道连接。道路系统考虑老人的自身安全维护能力的降低,将让步行者无需或较少通过主干道就可以到达想去的任何公共绿化景观区和会所。采用栏杆用以阻隔汽车,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2)在活动空间的组成和布置中,专门设计针对老人不同行为特点的动态活动区(门球、慢跑、舞剑、打拳等)和静态活动区(聊天、观景、晒阳、休息等),包括户外活动中心、小群体活动场所、座息空间、步行空间、种植园等大小、形状、私密性各自不同的空间。活动设施的尺度应与人体工程学诸尺度相适应,从材料的色彩、质地和化学性质上都要考虑人与其相接触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
(3)无障碍设计从座椅、花坛、标志、照明等方面考虑。在规划设计中,对地面之间的各种高差及台阶进行无障碍设计,设置残疾人坡道,在庭院设计中考虑增设道路,铺设盲人导引块、盲人指路牌等设施。
3.4.做好社区养老服务的组织工作
政府需要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尽可能的设施和资金支持,放手让社区组织去开展社区养老工作,同时应注重积极利用社区自身的人力资源条件,发展社区老龄支持服务。发展社区服务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员来工作,而离退了工作岗位以后返回杜区的老年人正是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重要的人力资源。社区服务应进一步把健康老人或中低龄老人组织起来。积极为老人提供在社区的般务机会和场所,使他们发挥余热,为高龄、病弱老及儿童、残疾人等提供低收费的有偿服务。
4.结语
篇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的综合提升,对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的单纯生理性需求满足向人文情感性需求发展。住宅的价值功能的延伸也就意味着住宅规划设计的主体有所创新,其涉及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刻,不仅仅局限于安全、舒适、耐久和经济,更要求符合社区发展、社区资源优化共享及生态优化等原则。
1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内涵
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了有效的桥梁中介作用,为人们的休息、工作、文化教育等提供了转接空间。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是经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受关注的组成因素,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这个城市综合城市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到未来可预期的城市化发展。住宅小区规划是指以满足小区居民舒适、安全居住为核心的,涉及居民出行交通道路设计、文化教育安排、日常生活服务等的综合性区域性建筑规划。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住宅小区内的人口可容量和实际可用自由地面积,以相关政策及居民的要求为指导决定居住小区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及相关布置,拟定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决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和数量甚至服务方式。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总体提升直接决定了人民对住宅小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规划设计必须以现代化科学理论为先导,强调小区的现代化、发展性和创新意识,能够以时间为主线可持续发展,为将来的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辅助,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发展。
2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各式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具有显著的目的性,围绕鲜明的主题与文化才能更高效率的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实现多个主体的经济、社会、环境及文化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小区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2.1 舒适性主题
住宅小区的最本质、最根本的功能价值无疑是体现在居住上,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居住为发展核心,要求能够从居民的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性来考虑。总体上来讲,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不同地区的文化及自然条件时有所差异的,住宅小区所处地方的自然、气象及文化习惯、经济发展水平是首先要考虑的,南北方的住宅小区的日照因素考虑就有极大差异,如何形成小区内部最佳气候模式,创造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舒适主题的基本要求。其次,不同年龄主体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考虑因素因身体和情感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实际住户家庭和人口年龄的不同构成来设计相关的生活服务场所。最后,舒适主题的另一个主要要求就是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要依据生理及人文保健等理论来安排室内与室外的居住活动空间,对于日照、通风和采光及噪音干扰及相关污染因素必须多方位、全面性考虑,公共卫生及私人废物暂储设备要合理安置。
2.2 安全性主题
住宅小区安全包括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两个方面。环境安全侧重硬件设施的建筑规划,如在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当地可能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自然及气象灾害,能够满足居民心理的安全预期。社会安全侧重软件设施的人事规划,指能够根据周围的社会环境设置安全方位设备,按照有关部门或文件的规定切实可靠的合理规划居民小区的安全间距及疏散通道,创造一个优良的治安管理环境,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完备的保护安全监控系统,在人口密集、事故多发区设置别要的检控设备及可观察对讲系统。安全性主题是建立在舒适性主题基础上的,是舒适性主题的重要保障,有了居民小区的安全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小区的舒适休闲价值,存在舒适休闲的可能性才会去更多的关注环境的安全。
2.3 经济美观主题
居住小区的本质是为居民的生活休闲提供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场所,也就是说居民在付出一定成本后,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得居住价值,这就客观上要求居民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经济性的要求。居民小区建筑必然遵循各个区域的各类相关指标和标准,这些是基础性的、最适中的价值功能体现,规划设计就是在这个价值上将本小区居民生活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使小区居民能够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加有效率的服务,进而促进小区自身的和谐与城市的稳定发展。现代化居民小区提出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价值满足,一个良好的公共休闲环境,和谐的居民建筑与公共区域环境的统一才能够实现这一价值,绿化及花园广场应该赋予一定的人文价值,以人文文化代替单纯的视觉美观设计,创造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文化氛围才能够更加完整的丰富美化居住空间,小区的外观设计应该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及城市塑造的整体形象有所切合,这才是整体性的、现代化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美化主题。
2.4 绿色文化
近年来,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与居民不断增加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居民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绿色文化建筑理念。绿色文化直接贯穿整个规划设计的所有主题。绿色文化要求住宅小区的设计规划的进行是以居民建筑的详尽信息及居民对居住形态的要求调查为基础的,不仅要注重绿色植物的种植和保护,还要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和种类,花园式的环境绿化并不只是视觉上的刺激,更重要的是能够配合小区的交通、服务场所的设计,以实现其最大限度利用。同时,绿色文化要求对居民区原有植被的建设性保护,能够实现其原生态的成长,推山、填湖建房是不被提倡的,应该重视居民小区绿色人文文化的注入,促使整个小区产生稳定的绿色文化心理。绿色文化还包括生态小区理论,即环境与资源能够有机发展,以人为本是生态小区理论的价值核心,在保护居民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下,可以适用多项环境资源整合运用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环保技术应该代替传统的污染大、成本高的落后技术,绿色环境系统还可以配备智能化防控技术,标准化的处理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3 结语
世界性的建筑设计文化价值理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应该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去观察、去学习,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从住宅小区自身的实际出发,以不同的规划设计主题为核心设计不同的小区风格,注重人文环境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规划与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合理有节的利用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琦.浅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3(26).
篇13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筑区占据着城市近70%的面积,并且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起端。建筑小区雨水利用是城市雨洪利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雨水利用的贡献效果明显,并且相对经济[1]。小区是城乡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基础,因此只有城市的每个细胞(小区)健康,才能维持整个城市系统的健康。随着环境时代的到来,,建筑与小区对雨水的简单利用渐进为对雨水高层次的开发,为充实与更新城市风貌特色,雨水环境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今日城市设计的重点。本文正是以小区理水为研究对象对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进行初步探索。
1 当前我国雨水环境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雨水环境问题包括雨水径流等非点源污染引致的水质恶化问题,因过度开采而不及时补充地下水及地面建筑密度过大引起的城市地面沉降问题,防洪能力下降引发的洪涝灾害问题。
从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洪水泛滥三种水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可得共识,水环境问题的产生都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关,小区规划与设计过分强调建筑形态和主体结构的建设而忽视了针对雨水利用的整体性研究。雨水利用工程是一种新的系统工程,我国的雨水利用工程还只是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因此,在未来小区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小区大环境和雨水环境的共享性,做到小区规划与设计同小区雨水专项规划与设计同时进行,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将“雨污”“雨洪”变废为宝,加以利用。
2 对小区雨水利用规划与设计进行思考
小区雨水循环利用的理念与实践正在逐步为我国开发商和居住着所接受,但目前人们对雨水利用方式了解程度的差异,许多新建设的城市住区住宅项目雨水环境建设仍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以本国或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为研究基础,结合当前国内水环境问题,选择合适的“本土化”的发展模式。“本土化”的发展模式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制定小区雨水环境规划基本思路;二是规划基本思路支持下的工程设计。
2.1 制定小区雨水环境规划基本思路
与传统的雨水径流管理模式不同,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源头进行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物的控制,并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调节蓄流等多种方式来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开发后城市的水文功能尽可能的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水定规划,即以水系为骨架的网络格局,以影响雨水环境因素和雨水利用方式的不同,通过道路红线、城市绿化绿线、河湖水面蓝线确定整个规划区为“建设区域”、“交通区域”、“绿地区域”和“水域”;以水定规模,“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以建设工程硬化后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为标准”[2]。以构建雨水利用系统作为小区给水排水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与小区内其它给排水系统一样进行雨水总量平衡分析、综合计算。准确的水量平衡分析是决定雨水利用系统规模和优化方案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根据水量盈亏平衡情况(采取地下水与地面水联合措施,在丰水期以雨水资源代替地下水为水源,并通过人工回灌地下水,蓄养地下水资源)对雨水直接利用、渗透、排放等进行合理分配;以水定布局,小区雨水系统应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地形结合竖向规划和城市雨水受纳置,以居住小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建立集中生态雨水处理系统与分散生态雨水处理系统相结合的布局,通过建立滞留池、渗透沟渠等以利就近排放、处理与回用,提高雨水处理效率。
2.2 规划基本思路支持下的工程设计
居住小区的土地利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建设区域、交通区域、绿地区域和水域。其中建设区域包含组团建筑和,交通区域包含主干道路和停车场等,绿地区域包含渗透沟渠和洼地等湿地系统,水域包含生态蓄水池等水域。在绿化带、植被缓冲带规划中考虑对城市水文的影响;在地面硬化中增加渗透铺装;在景观设计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使用低势绿地、渗透管渠等渗透措施,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雨水环境的生态健康。
2.2.1 建设区域土地利用设计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屋顶绿化在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许多城市的地方政府也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屋顶绿化。因此,以建筑物为主的建设区域可以通过屋顶绿色来利用雨水。
屋面雨水污染负荷包括降雨过程中雨水和空气中污染物接触所形成的污染负荷和雨水在屋面冲刷过程中所形成的负荷,屋顶绿化可以通过植物截留吸收部分雨水并利用植物根系降解所蓄积的污染物;在靠近雨水收集区域要考虑溢流口,遇到暴雨时超出土壤渗透能力的降雨可通过溢流口直接下排,不会造成屋顶过量积水。
2.2.2 交通区域土地利用设计
道路、停车场和步行广场是人和车辆比较聚集的场所,雨水径流水质容易受到污染,如果地面材料均采用不透水材料很容易断绝雨水入渗土壤的机会,无法循环回大地来滋润土壤,同时造成土壤失水、植生环境恶化、洪水量大增的现象,这是一种十分不经济、不生态的做法。为了改善城市的渗透功能,必须进行人造环境的全面透水化设计。
地表铺面透水化设计法就是以多孔质的透水混凝土、嵌草砖、透水砖等来铺设地面的方法。人工补助入渗设计法是在道路、停车场和步行广场路面设置倾斜微小坡度,不仅保证水体下渗、路面排水,同时还能将雨水冲刷道路时所含有的金属离子和其他无机污染物通过植物吸附[3]。切忌用不透水混凝土作为在渗透路面的下垫面,硬化的下垫面无法达到渗透的效果,使一切设计成为形象工程。
2.2.3 绿地区域土地利用设计
绿地区域包含渗透沟渠和植被洼地等系统,绿地区域不但是雨水汇水面和天然的渗透设施同时还是雨水污染物处理单元。渗透沟渠设计的关键是控制调整好周边道路和沟渠底部高程关系,雨水冲刷道路、停车场和步行广场未下渗部分沿地势流渗透沟渠,由于初期径流的污染严重,若降雨强度不高,流在渗透沟渠中的水经土壤过滤和下渗;若降雨强度较高,渗透沟渠中的水体则溢流进入生态蓄水池,经过植被的滞留、吸附处理再进入河流。
绿地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径流截污净化设施,还能起到调蓄雨水和增加下渗的作用,但对于渗透沟渠的使用有一些实际的限制,这包括土壤的渗透率、随时间增加潜在的渗透率的降低以及对地下可能的污染.必须对这些情况进行检查以确定渗透设施是否恰当,包括地下水的深度、地下水位季节性的变化、地下水流动方向和坡度等。
2.2.4 水域土地利用设计
水域的设计主要是生态蓄水池的设计,国内很多城市小区的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处理和回收系统,收集的雨水仍与污水一起排走。生态蓄水池能起到地表中用来调蓄雨水的作用,它可以使水分慢慢的渗透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位;生态蓄水池也能在水位较高时溢流排除多余的雨水。生态蓄水池的设计遵循水量平衡原理,总径流雨水量是下渗雨水量、调蓄雨水量、排放雨水量之和;在降雨强度不大的城市,排放雨水量设计为零,调蓄雨水量即是进水量和下渗雨水量之差。
生态蓄水池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可恢复和改善滨水地区生态环境。可抑制地表径流,截留地表垃圾,防止垃圾进入河道污染河水;可绿化环境,提供舒适宜人的景观;可控制护坡土体流失,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被破坏的生物链又逐渐形成,从而慢慢恢复到原始自然环境。这是传统的硬质化护坡所无法比拟的。
3 结语与展望
传统的城市发展对雨水问题多采取排放的作法,对雨水资源化和污染控制考虑得不够,亦即对自然的生态平衡、城市水系统整体环境等未作细致分析。事实上,在城市规划时,在宏观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同时,合理对雨水问题加以论证,把土地利用计划与雨水利用、径流污染控制相结合,会对总体上控制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带来许多便利。
小区雨水的利用是维护自然界水循环环境的需要,节水的需要,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抑制地面沉降、洪涝灾害的需要。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系统以其良好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城市的现状与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