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资金规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资金规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资金规划

篇1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

面对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国家及社会开始重点关注学生们的未来就业问题,职业生涯的设计凸显出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学生们对于自身情况的认识,关注目前存在的发展机遇,结合潜在的制约性因素,确定好更加明确的职业目标,按照既定的职业道路,为实现基本的职业生涯确定好接受教育的基本方向,落实发展的各项规划,保证行动方案更加科学。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意义重大,它可以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同时确立好基本的目标,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的择业,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将阶段性的目标一一实现。从意义的层面上加以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甚至于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一部分处于青年时代的大学生群体。这个最为宝贵的阶段,面对浮躁的社会,大学生们的思想很容易出现偏差,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能够让学生们明确基本的定位和具体的发展方向。所以,大学生群体是否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所处的客观环境,清楚的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之处,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对未来的发展之路及前途远景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和目标确定

(一)自我认知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落实好自我认知,所谓的自我认知就是积极的进行自我剖析,认识自己并了解自己。在这个基础之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更加细致的选择,从而按照既定的职业生涯路线逐步发展。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影响较大,因为校园像是一座象牙塔,一旦离开了这种受保护的环境,将无法更好的适应外面的世界,甚至于影响到生存和发展。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应该重点分析环境条件的基本特点,同时深入的分析环境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学生们应该清楚在环境中的地位,理解自己对环境的具体要求。

(二)目标确定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如果没有既定的目标,将会让学生们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于迷失在逐步成功的道路上。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有无适当且正确的目标,只有树立了基本的目标之后,才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奋斗的方向。目标的合理设定主要是在完成职业选择之后,通过了解自身最佳的才能,结合有利的环境等信息,做出更加可靠地目标选择,一般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目标的确定可以划分为人生目标的确定、长期目标的确定、中期目标的确定和短期目标的确定。

三、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自我认知和目标确定的基础策略

(一)深度剖析自我,适当评析自我

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因此在思想和认知上上升至新层次,对自己也有了相对明确的认识,可以做出相对中肯的评价,只有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状态,才可以确定更加合理的目标。高校为了更好的落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和目标确定工作,应该适当的采用测评软件,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清楚了解自身的情况,然后做出相对合理的评估,方便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合理的判断,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示。一个人对于自身的认知往往会出现偏差,还是应该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让别人做好积极的辅助,这样才可以更加清楚地指出目标确定中的不足之处,有个逐步改进的过程。

(二)强化自我认知,坚定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果没有树立更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难以发挥出自身特长,甚至于忽视了社会和个人意愿之间存在的差距,盲目的追名逐利,奔向并不现实的职业规划。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自我认知和目标确定都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适当的对职业价值观进行梳理,使大学生们可以依照基本的目标和存在的社会环境,深度剖析自己所持的职业观是否适宜,认真思考自己的所需所求,做出更加细致的职业定位。

(三)时刻反省自己,将自我剖析常态化

大学生们应该拥有这样的机会,适当的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坚持更加客观且全面的观点,形成相对独立的自我意识,客观了解自己,坚持着基本的依据进行职业定位。大学生只有积极的树立自我认知,明确具体的发展方向,了解自身的不足和长处,进而意识到自己所想所需,树立竞争意识,争取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回报。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树立积极的心态,坚持着既定的目标,根据合理的自我认知,实现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人生积累无穷财富,保证在细节不断落实的过程中,努力迎合时代的变迁趋势,用最自信的方式创造出更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娜,李红凯,史淑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185-186.

[2]范勇,李娜,范雅文,王圣荣.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教育研究,2016,(04):15-18.

篇2

二、社会的广泛参与

(1)协会。美国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获得了众多社会机构的支持和服务。这些社会机构有各种协会和团体,服务方式灵活多样,为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不同的途径。美国生涯技术教育协会通过收集大量的职业与教育信息,通过报告、公报、年报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提供最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动态。它和美国国家教育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对美国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美国学校辅导协会”为学校辅导制定了全国性的学校辅导工作标准,以便于辅导工作的执行与评价。(2)中介。在美国,中介机构在学生就业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介构筑了大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增加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工作的概率。在美国,与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有关的中介组织非常多。它们对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3)企业。美国学生从中学开始就可以到当地的企业参观、学习,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不同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学生以后的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而不是漫无目的。美国的这种模式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在洛杉矶城,建立了“社区生计教育联盟”,作为85个企业和公司的一个联合组织,对所有学生提供综合性生计教育;同时,洛杉矶学区还同其他9个学区在加利福尼亚州联合开展普遍实施的模式。达拉斯城也于1972年在80亩广阔的校地上建立了一个花费2510万美元的“斯凯林生计发展中心”。企业和各种联盟的支持为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三、高校的不懈努力

(1)实施机构。美国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非常重视。美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设置科学合理,从而保证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顺利、高效、独立的开展。高校一般都设有比较规范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如职业生涯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或职业生涯规划机构等。美国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除了设有专门的部门和办公室,还拥有资料丰富的图书室和服务周到的咨询室,配有先进设备的职业生涯发展实验室并能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招聘信息。(2)实施形式。美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从而让学生增加与雇主见面的机会。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包括求职面试技巧、简历的制作、商务礼仪等内容。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决策,如开设专题研讨会、进行模拟面试、心理测试、职业指导和安排实习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周到的服务和帮助。(3)实施内容。美国高校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策略与技巧等,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所有在校学生均可选修这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探索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包括心理测试、职业测试和职业规划进程设计等,是专门为大一、大二学生设计的,心理测试和职业测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发自身的职业技能,进而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学生通过相关测试,可以了解和探索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等,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求职策略课程主要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包括如何撰写求职简历、面试的技巧、求职礼仪等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准备个人简历、掌握相应的求职技巧,并懂得如何塑造自身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美国政府、社会及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其在政策立法、资金支持、社会参与、课程开设等方面都保证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参 考 文 献

[1]CharlesP.Chen,Counselor and teacher collaboration in classroom-based

career guidance[J].Australian Joum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5(14):18~29

[2]罗汉书.职业生涯教育的国际经验剖析[J].教育研究.2005(7):

42~45

[3]胡元聪,黄晓梅.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5):32~34

[4]赵立新.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6:11

[5]王显芳,洪成文,李然.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质量研究

篇3

2.大学生创业财务规划意识薄弱

大学生在创业的最初阶段由于其在规模和业务方面都较小,而且职员也很少,所以他们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负担也较小,这就容易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创业人员忽视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地把创业的重心放在生产、销售等方面,而忽视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思想,从而可能导致后来财务工作管理的混乱,忽略了公司在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积极应对。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严重亏损、甚至出现财务危机而最后导致创业失败。

3.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的限制而导致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专员,或者有的财务人员要身兼数职,有些大学生创业人员都是自己来进行财务管理,或者找朋友帮助处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企业中都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也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成为了一种常态。

4.大学生创业中融资能力较弱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融资问题是一个困扰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他们融资能力较弱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缺乏广泛的社会关系,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其主要的社会关系网络就只局限于大学的师生之间,而这种关系在短时间内很难为它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而且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很难与银行、政府和其他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影响他们从这些方面获得融资。其次是缺乏对政策的了解,尽管国家在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有很多优惠政策出台,但是由于宣传等各方面的因素,很多大学生并未能及时获知这些信息,从而造成了国家政策资源的浪费。

5.大学生创业的投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

大学生创业投资管理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企业的预期收益,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主要是有些大学生在创业项目的投资前未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而且很多大学生在投资的过程中风险意识淡薄,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未形成风险控制体系。

二、大学生创业中财务规划的策略

1.大学生创业要加强财务管理有关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大学生创业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财务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下足功夫,知道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充分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在财务管理方面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做出合理的指导和规划。当前很多高校在这方面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那些需要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积极参加,为创业做好准备。

2.大学生创业要树立财务规划意识

大学生创业人员要在思想方面树立重视财务管理的意识,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其次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对财务管理重视的理念融入到其他的工作人员中,对相关人员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促进全员对财务规划的重视。

3.大学生创业要规范财务基础工作

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是做好企业财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规范的财务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的任何工作的实施都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大学生创业人员在这方面要规范收集保管原始凭证的工作,完善编制记账凭证的工作和编报审核财务报表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对这些工作做好规范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规划的有序实现。所以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企业可以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虽然这样做会增加企业的相关支出,但是却能为企业提供较为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除此之外相关企业还要建立必要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和其基础工作执行的监督,以避免因管理不善而造成较大的风险。

4.大学生创业还需提高融资能力

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些的优惠政策,所以为了扩大相关政策的认知度国家要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同时作为创业主体的大学生们也需要在寻找政策支持方面提高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为建立较为多元的融资环境,政府也需要给银行做好沟通,积极推动银行在大学生融资方面的作用,可使以银行推出简易的小额贷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要,并在税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篇4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中资金使用问题频现

对任何创业者而言,资金问题都是创业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资金问题。“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失败是一般规律,而不是例外,新企业在6年内解体的比率高达62.7%。在导致创业失败的诸多因素中,资金链断裂占50%以上,成为创业失败的主要推手。”而资金短缺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创业主体对资金的操作与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高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强化资金的操作与使用能力培育,对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新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创业教育中创业资金使用问题教育缺失

大学生作为创业实践主体中的特殊群体,具有鲜明的特质。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相较于社会上其他创业者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而有些缺陷与不足是高校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弥补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来说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对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创业资金使用背后的种种问题折射出创业教育的缺失。

二、大学生创业中常见的资金使用问题及剖析

(一)集资筹划不足

1.对自主创业缺乏客观正确认识,错失社会扶助

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在大学里,学生们把稳定、清闲、带“编制”作为自己择业的首选目标,很少有人把自主创业作为自己的事业目标。因此,“创业”作为毕业生的“非主流”选项,自然备受冷落。由于高校创业政策宣讲不到位,加之少部分创业者内部缺乏沟通平台,对来自外界的扶植政策、社会援助等相关信息也缺乏了解,对于自主创业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战斗”,主观上促使他们错失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扶助。

2.对援借资金缺乏信托责任意识,集资方式单一

当前大学生创业群体中,很少使用自己前期积累的个人储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小额信用贷款或人脉借款,集资方式比较单一。目前,我国的创业贷款存在着“资金额度小,援助数量少”等不足,而且选择扶持对象衡量标准也较为严苛。这些带有强烈援助色彩的资金支持,给大学生未来事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狭窄,不仅限制了集资量,更为后续企业的高速发展埋下了资金持续供给不足的隐患,甚至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对社会资源的获取,给企业的成长带来巨大障碍。

3.对资金使用缺乏科学规划预算,资金流向混乱

由于在创业初期对资金使用规划不足,导致资金链存在很大风险,一旦投资不慎,项目发展陷入僵局,又会增加再次融资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资金的需求情况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先筹集一笔启动资金,只要企业运营就会产生效益,而且前期资金投入量越大,后期收益回报就会越丰厚,他们的这种认识是主观偏面的。事实上,在创业初期企业发展的越快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就越大。面对这样的创业资金需求态势,如果大学生创业者对资金使用缺乏科学细致的规划,在创业实践中难免就会出现资金周转不利的情况。

(二)投资选择不慎

1.忽视市场调研,投资盲目乐观

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迫于生计投身创业大军。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鲜少经历相关的创业活动,很少具备与市场对接的专业资源眼光,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经营管理技能,网状人际资源匮乏,更缺少对市场运行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在创业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者对市场投资往往会过于盲目和乐观,这也大大增加了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企业运作的风险性。

2.资金回笼缓慢,失去市场信心

创业是在一个相对不确定的环境下展开的创业者规划、开发、经营事业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大学生作为年轻的创业者,急躁冒进的性格弱点比较突出,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调整能力软弱,很容易在长期没有效益、投资回笼缓慢的情况下对市场失去信心,在一定阶段性环境背景下错估市场前景,草率地做出决策,轻易放弃已有的成果。

3.难敌利益诱惑,违反道德法纪

2005年9月下旬,备受关注的“7•28”跨省抢劫杀人案告破。令人震惊的是,两名犯罪嫌疑人竟是长沙某知名高校走出来的“天之骄子”。然而他们作案的动机却是为了获取创业的“第一桶金”,早日实现当老板的梦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心智不坚,有可能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以致误入歧途。马克思曾这样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大学生创业者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在创业基金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避免出现任何违法乱纪行为。

(三)融资运作不当

1.学生信贷资质受限,吸引社会投资难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深,信用等级难以评定。在常见的商业融资方式中,首先是信用贷款,通过银行、基金会等金融机构帮助融资,但他们对大学生授予信贷始终持高度谨慎态度。其次是风险投资,大学生创业者在选定创业项目时,受其个人认知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一般难以获得挑剔老辣的风险投资者们的青睐。最后是抵押贷款,学生创业者所拥有的个人储蓄和固定资产的规模有限,如典当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难获得相对较大额度的资金支持。所以针对以上几种常见融资限制产生的根源,扬长避短,对学生加强相应的教育培养势在必行。

2.资金断流急于融资,失去自主控制权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不断引入新的资金,才能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融资能力存在先天不足,很难独立从社会上吸纳资金。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危机心理,使创业学生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失去自主优越性,甚至失去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由“老板”变为“打工仔”。

3.信誉破产非法借贷,高额债务难偿还

在自主性较强的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家庭、社会提供的外来援资金的信托责任感不强,在缺乏有效的创业监督机制的情况下盲目地投入和不合理地支出。“高花费,低成效”,资金利用率不高,在还款期迫近时,尚未能收回成本,最终的结果就是债务拖欠信誉破产。同时,受自身阅历和心理素质影响,大学生在危机时刻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有限,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面临资金困境时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资金使用问题对策研究

(一)转变僵化思想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多角度获取相关信息

自主创业不是一部发家致富的成长史,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就是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实践演练、构架信息渠道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全面的感知。再者是引导学生自主地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方式去收集对自己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帮助借鉴的信息,不但节省教育资源,也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2.鼓励学生走出去引进来,多方式募集启动资金

一个好的资金来源组合,不仅可以降低前期筹资成本和后期融资风险,还可以为新创企业的运营和成长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也能够集聚整合创业的资源。新时代大学生只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将资金、项目引进来。首先是从课堂走出去,整合课时安排,让学生能利用整块的课余时间去从事社会实践。其次要鼓励学生去社会上寻求资金、项目来源,没有家里的“资助”和亲友的“照顾”,社会的风雨历练反而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自主、自立、自强。

3.培养学生科学规划理念,全方位做好规划预算

Timmons(1999)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受机会的困扰,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以及多年积累的相关技术、技能、经历和关系网。”[4]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肯定个人因素的决策影响力。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规划理念,在行动之前做好预算,对创业中可能存在的资金问题做好解决预案,就能大大降低在不断的经济震荡中遭受波动的风险,以不变应万变。

(二)促进合作交流

1.以重点高校为依托,联合周边高校建立创业教育合作体

拟建以重点综合型大学为核心、联合周边普通高校,整合创业教育的资源,建立联合创业教育的合作体系,来促进各类型高校创业教育齐头并进,保障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综合型大学的周边辐射作用,通过资源共享从教学理论以及创业实践等方面使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依托重点高校尤其是综合类大学较好的师资基础,利用其与相关产业的较好关系,来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积累经验。

2.利用各届校友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校友“传帮带”优势

校友是大学生创业中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源。以校友会作为平台,整合校友人际资源,加强各届各专业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借此创业的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经济扶持,还能获取额外的行业知识。通过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校友,可以开拓市场和发展社会人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创业资源。同时灌输学生“传帮带”的互助共赢思想,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与新生创业者交流自己的心得经验,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可能出现而自己又力所不能及的困难,带动一部分人去积极开展创业实践,了解自己的创业发展领域,打造良性发展的循环链。

3.鼓励学生合伙集资创业,共享创业成果,分担创业风险

学校要宣传团队合作理念,鼓励学生合伙创业。寻求合作伙伴,共同解决资金和经验问题,以最小的成本做出最傲人的业绩。大学生合作创业中有几点优势:一是团队合作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弥补个人财力的不足;二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挫折,来自团队合作伙伴之间的鼓励和扶持,可以增加度过难关的信心和勇气;三是个性搭配,优势互补,同时具有互补性格的合作者之间可以互相弥补自身的短板。综上,合伙创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规避创业中可能出现的资金使用问题。

(三)夯实重点工作

1.完善创业教育

(1)融会贯通

要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打破课程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使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交叉融合有机配比,突破传统的“毕业生创业培训”的课程安排,将创业教育和创新理念培养贯穿在整个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另辟蹊径

开发特色创业教育理论,打造招牌课程。对在校生进行投资风险意识、投资运算理财等领域的强化培训,增加实践案例的比重。同时针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大学生投资者开设投资理财等相关课程,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3)知行合一

加强创业教育中的教学实践环节,实行开放式人才培养。开启“校企联合”的模式,加强学校同企业之间的教育培训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学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机会。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学生自学活用,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创业者。

(4)设立机构

各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科学、更专业、更具体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做好创业能力培训,提供问题咨询帮助,对创业后期的成果进行跟踪反馈等,加深对创业教育理论的深度探索,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2.加强法制教育

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对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首次出现的情节轻微、没有对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后果的一般性违法行为,只给予警示告诫,帮助大学生创业者纠正错误,不给予行政处罚。”此通知一经,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校园普法教育宣传力度,敦促学生守法创业,诚信经营,拒绝民间非法借贷,这不但是教育学生合法创业,更是保护学生的创业成果。提升学生诚信度,有利于提高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声誉,对学生个人信贷、吸引融资,以及建立社会人际关系都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篇5

1.当今大学生的压力及理财的重要性

1.1家庭结构带来的压力

从1971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一直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执行,直到这两年才有了个别试点对二胎政策的试行。所以,在全国来看当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不少家庭都会把家里的重心和希望寄托在当今大学生身上,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当今大学生遇到了任何风险,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身体上都将给家庭带来无比的打击。所以,当今大学生应该从现在开始做好人生规划,特别是理财规划,为父母做好养老准备,也为自己的将来生活做好财务准备。

1.2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中国是人口大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而社会需求的岗位数量却变化不大。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巨大。使得许多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问题和工作压力,所以,及早做好财务的规划以避免到时工作压力带来的困难是当代大学生的潮流所向。

2.保险理财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对理财规划有着迫切的需要。由于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是学习,而且经济能力有限,如果在银行和股票市场做过多的投资规划,需要投资者花费很多精力去关注了解,对普遍大学生而言不太现实。但是作为理财产品的比较简单的一种,保险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既有投资收益功能又有保障功能,对大学生的基本选择而言相当不错。总的来说,保险理财对大学生理财规划的重要意义有以下:

2.1 帮助完善该阶段的人生理财规划

作为理财规划方案选择中的一种,保险理财可以补充其他理财产品只有投资功能没有保障功能的不足,为大学生提供投资规划时也能提供保障规划。

2.2 适当缓减家庭结构压力

现今很多家庭都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子女的身上,如果大学生在读书期间不小心遇到了什么危险将给父母极重的打击,不仅是精神上的更是金钱上的,高额的医药费或者可能失去未来的依靠,这些都将重重地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大学生可以为自己购买人身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家庭的经济稳定。虽然,大学生都购买了学平险和社保,但是学平险和社保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保障的风险很单一,保障的程度也很浅,都是需要大学生自己做出更多规划的。

2.3 避免一系列因失业带来的压力

如果大学生能为自己积攒一笔小钱以应对一时找不到工作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时我们也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择业做出充分的时间选择,所以,大学期间做一些有稳定收益的理财规划是必要的,把钱存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对于资金比较缺乏又想获得保障的同学而言,买份投资型保险产品就能同时解决。

2.4 通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保险意识,综合增强我国人民的保险意识

现阶段普遍提高我国人民的保险意识是国家的任务,对于普及保险思想的障碍在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的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文化的能力有限。所以,要想尽快地提高人民的保险意识,从学生入手,从大学生入手是个关键点。大学生群体中有来自各个阶层的子女,利用他们进行宣传普及,将会比一个外人去宣传更有效果。随着日益增长的大学生人数,这种保险意识的普及将不再是困难。

3.如何有效做出保险理财规划

明确了大学生做好保险理财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来谈一谈大学生该如何落实保险理财规划的行动,具体步骤有如下:

3.1 明确做好财务目标规划,设定风险管理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才能领导我们做出有效的理财规划,所以确定财务目标是规划的第一步。为自己做一份财务目标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并不难但也不简单,这个规划一定要是合理的,比如要确定自己希望能在毕业的时候自己的私人盈余资金有多少, 自己希望能得到哪些保障等等

3.2 分析自己的现状

对自己的现状作分析,不仅要分析自己现在的经济能力和理财管理能力,更要分析自己的理财需求。首先,分析一下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其次,根据自己现在的生活水平(每月的生活费和零用钱)来合理的规划,自己每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出来做理财规划;然后,分析一下自己有多少精力可以去做投资分析即股票市场的投资,又有多少需要用于购买既有保障又有稳定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最后,分析自己的保险需要有哪些,最终确定用于购买保险产品的金额和保险产品的种类。

3.3 选择保险产品

结合自己的保障需求和理财目标,确定所需购买的保险产品,然后将行为落实。像家庭经济不太富裕家庭压力大的同学可以主要购买人身保险,学平险可以保学生在学校的意外伤害,如果资金不是太富余或者在校外的时间比较少的话,可以选择不购买多余的意外伤害保险,但是疾病医疗保险还是需要再多购买一份的,特别是重大疾病的保险,这在学平险中不保的,社保的补偿也是不够的。

当然,作为需要经济规划的大学生,投资收益是不能不需要的,可以购买分红保险和投资型连接产品,这既能保障人身伤害也能有投资收益,因为有既定的财务目标规划,所以这个投资产品的选择就必须更加慎重了,需要合理的计算它的投资收益是否能满足财务目标的规划,是否需要加大对他的投入等等。

3.4 及时审查自己的规划实现状况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做好了理财安排之后,要及时地审查自己的规划的实现状况,因为我们所做的理财安排只是一个预期,每一个市场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自己的安排失算。譬如,遇到通货膨胀,绝对会使自己做的规划预期有个变化,以前为自己在毕业的时候预留的现今,现在就会出现缺口。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出更多的投资投入已达到以后预期的生活状态,或者将现有的投资方式做改变选择能躲避通货膨胀的理财工具,比如投资型保险产品就有一定的避免通货膨胀功能。所以,要及时的审查并作出解决安排。及时地审查自己的投资收益需求的变化和保险保障的需求状态,并相应作出变化。

参考文献:

[1]陈厚桦,赵越.加强个人理财中保险理财的意义[J].云南财经大学

篇6

一、大学生创业工程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不断降低门槛,扩招生源,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大量劳动力供大于求,各个高校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给大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问题。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这是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战略举措。实践证明,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是缓解目前就业形势的有效方式,是实现社会和谐、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学生经验不足,资金不够等诸多原因影响着我国高校创业工程的推进,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创业工程面临的阻碍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和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采取了系列措施,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每一个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都需要面对当前严重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定位模糊、创业经验不足

首先,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自主创业认识不足。绝大部分的学生家长为了能使孩子有一个美满的未来,能有一份高薪的的收入,而主动规划孩子的未来事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抉择面临许多家长的强烈反对,不管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严重打击;其次,许多大学生没有认清的自己,没有具体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一部分大学生人没有认清当前形势,没有考虑自身条件和实力,盲目追求;一部分人创业精神缺乏,创业心态缺乏,盲目悲观。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不具备作为一个创业者的眼光和社会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于企业经营体制的见解,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身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二)高等教育的教育缺陷,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当前许多高校进行的自主创业教育都在理论上进行大肆宣扬,不注重实践。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没有结合在一起,在创业教育上陷阱了很多误区,认为自主创业教育就是照本宣科,教育者只传授具体技能及技巧,没有把当代科学信息技术和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不管是在创业经营体制上,还是在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上,大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自身都存在很多缺陷,没有把“教”与“学’贯穿起来。

(三)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

任何创业的开始,资金都是至关重要的,资金是打开创业之门的金钥匙,这些启动资金,保障了创业的进行。市场调查表明:创业能否进行到底,资金是龙头。然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渠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付出,二是大学生个人收入积蓄。这样的来源渠道表明,大学生在资金支持方面形式单一,这就决定了在自主创业上存在很大问题。

三、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工程开展的对策

为了推进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对于创业教育存在的缺陷,具体提出如下措施。

(一)进行教育变革,把创业教育作为发展核心

在这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那些素质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正是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他们面对现状的再创造能力,当前高校应该把这严峻任务作为教育核心,作为当前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同时,通过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理念指导,通过当前社会实际经典案例剖析,使学生深刻理解自主创业的内涵,理解自主创业所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更使大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自身定位,如何在困难和挫折中生存,如何创造自己的企业王国,在社会中求得一席之地,确保我国市场上人才的物尽其用,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祖国未来的高速发展。

(二)切实转变观念,培育创业兴趣

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实际上是进行人生观和教育观的变革,我国的素质教育观念要灵活多变,要充分根据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来引导学生的创业兴趣,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使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提高规划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要在刚开始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未来的方向标,能让我们更加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自主创业的发展。

1、认识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必备的基础就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不是单纯的主观感觉,而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所确定的理性认识,“会什么”“能做什么”,这些都是鉴定自身的标准。通过充分了解自身,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性格,从而进行自身的职业定位,为自己的职业道路提供最可行的依据。

2、目标定位。

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清晰,在大学学习中,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高校对于刚刚入校的大学生要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兴趣,发展职业规划能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就业能力。

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不仅要在知识上提供指导,更要在心理上进行引导。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能力的考验。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大学生在就业生涯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一些因就业难题而引发的心理失衡,造成就业畸形发展。其次,大学生要拓宽视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认知视野、延伸学习的方向,全面提高知识体系。同时,提高职业道德能力。要独立自主,适应环境,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处理问题,积极适应社会,努力承担责任。

(四)丰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自主创业教育的学习重点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状况,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支持。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教学相辅是自主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要不断开展实践学习:如组织自主创业学习小组,开办创业学术讨论等等,对于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学校可以通过创建创业基地,去帮助和扶持学生。只有这样,理论与实践才能更好的结合起来,才能鼓舞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才能使现代大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使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效缓解就业难等社会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张丽,胡明花.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01)

[2] 邹林斌,朱庆峰,孙杭生.基于就业视野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再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篇7

自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近年中国各地掀起一股创业风潮,业4.0时代下,政府层面的支持,风险资本的介入,都让创业、创新在我国变得如火如荼,据西班牙《国家报》2016年报道,在中国,每7分钟就会有一个创业公司诞生,真正迎来了“创时代”。在中国众多创业者中,大学生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扩招及我国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重点,在找好工作难的情况下部分同学选择了另一条工作的道路――创业。然而,在如今创业的风潮下,创业者们真的一帆风顺吗?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据权威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的《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2008年为1.0%,2009年为1.2%,2010年为1.5%,创业率一直徘徊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与创业率达到20%――30%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根据2011年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研究策划和实施和其余相关协助单位调查后的首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收集了4551个有效样本,其主要发现为:第一,多数受访者(81.5%)对创业“有兴趣”(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接近半数的受访者(49.1%)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相对最大(分别为30.0%,24.2%,21.0%);第二,谈到具体的创业规划,受访者倾向于“进入启动资金少、风险低”(39.6%)或“自己感兴趣”(37.3%)的领域,更多的计划在“工作1-3年后”(69.7%),在“自己家乡”(46.2%)开始创业,并选择“志同道合者”(55.0%)或“有经验的人”(28.7%)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第三,更多的受访者认为通过自主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72.1%)、“享受人生自由”(65.8%)和“实现理想”(59.9%)。但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46.9%),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37.5%);第四,“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分别为83.3%,67.4%,47.0%,46.1%),而“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分别为67.2%,51.0%,47.9%,44.3%)。

三、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以下称双创评估报告)显示,在针对“仅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业面临困难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9.7%的人认为缺资金是创业面临最主要困难,40.2%的认为是缺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39.6%的认为是缺技术,38.6%的认为是缺团队。

而针对“已创业”大学生创业面临困难的调查发现,排在第一位的并非“缺资金”,而是“缺市场渠道”。有44.2%的创业大学生认为缺市场渠道,是他们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41.3%的认为是缺人脉,38.5%的认为是缺技术,有37.2%的认为是缺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37.1%的认为是缺资金。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与对策

政府给予支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可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待遇。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

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高校可以把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体系。而开设创业相关课程是基础,比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学等必修课程,以及管理学、法律实务等选修课程。

大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提升自我创业能力。大学生要转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起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新观念。当创业目标明确时,需要不断提升资金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徐小洲.中国高教研究,2015.

篇8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校的工作重点,通过调查显示造成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专业经验的人才,因此,高校要把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结合在一起,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创业缺乏准确的定位,其就业和创业的主动性不强,有很多学生对工作要求较高,对工作选择较为挑剔,从而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难题,国家和高校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引导,积极推动学生就业,并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就业创业模式。

2.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2.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脱轨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求,对就业而言,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的高端人才,而对创业来说,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市场的信息变化,准确把握创业商机,同时大学生要具备资金筹备、项目开展、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但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其培养模式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加剧了大学生供给的结构性相对过剩,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不利局面。

2.2大学生就业观念改变

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创业观念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很多学生缺乏创业的热情,喜欢寻求一份安稳的工作,对创业缺乏了解,同时很多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勇气,难以承担创业带来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再者很多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发展前途的要求较大,从而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面。一份针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有56%被调查大学生优先选择北上广大城市就业,几乎没有学生选择去落后地区或者边缘县区工作,设置过于严格的条件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大学生往往把创业就业想象的过于理想化,首先考虑岗位对自己合不合适,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

2.3高校创业和就业指导缺乏力度

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当立足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但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对就业创业的指导,从而造成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一些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咨询和引导机构,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开展培训工作,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较少,对就业和创业都茫然无措。

3.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策略

3.1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原因是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科学,不知道自身优势所在,也不清楚就业需求。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刚入学后就进行就业引导,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意识,在大学学习期间要逐步完善其职业规划,让学生认知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来确定职业方向,并引导学生制定有效工作计划,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社会就业要求,发挥自己的优势,明确自我的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3.2形成良好的创业和就业服务机制

学校要完善创业和就业服务机制,把思政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培养学生择业认知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具体的措施有:①举办招聘现场模拟,设计招聘考试现场,培养学生的应聘能力,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形式、不同要求的面试场景,为今后的面试应聘打下心理基础;②增加就业心理调节,通过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压力,树立正确、积极、乐观的就业心理;③开设就业咨询处,指导学生公务员报考、出国留学等,帮助其了解相应的流程和申请资格,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的平台。

3.3掌握国家政策、推动就业创业

当前国家针对学生就业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扶植政策,推动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可以从多个渠道来获取启动资金来开展创业项目,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得到资金支撑。高校要推动大学生创业,完善创业孵化机构的运行机制,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尤其是利用学校的优势来调动学校资源,减少学生创业起步阶段的经济风险和精神风险。学校可以和企业进行联合,成立扶持创业基金会,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创业大学生开设经营的商店,学校可以帮助大学生来申请创业补贴,推动校园创业的顺利开展。

3.4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都应当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切实提高自身的实力,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大学生还要培养自我的意志力,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中,其基本理念应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力争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要开展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就业和创业中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道德品质。

4.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予了青年人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是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也凸显了显著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和社会提供岗位萎缩呈现了严重的矛盾关系,这就要求高校要未雨绸缪,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炜.浅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举措[J].社科纵横,2013(10).

篇9

那么,在校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形势持怎样的态度呢?调查显示,4成在校生认为通过努力是可以找到工作的,比例达到43%。当然对于未来很有自信的大学生也不乏其人,认为自己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为8.4%。

但是,表示对找到工作感到忧心忡忡的大学生比例达到了33.2%;感到就业形势严峻,表示很难找到工作的比例也达到了15.4%。

虽然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忧,但对就业付出的实际行动却并不积极。调查显示,2009年毕业生至今依然有56.7%的人没有职业规划,这甚至低于在读生55.1%的比例。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严峻于一年,大学生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调查显示,仅6%的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应该从毕业那年开始。各有3成的比例支持一年级、二年级或是三年级就开始职业规划。

三类学科大学生拟接受专业不对口

调查显示,就业方向比较明确的理科、工科及医科学生在就业选择工作时对专业的要求也不再那么严,医科学生要求工作与专业严格对口的比例也不过3.5%。认为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最好与专业有一定相关性的医科学生比例为41.4%,工科学生为40.3%,理科学生为36.6%。

提高实践能力放首位

在大学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呢?调查显示,社会实践经验、综合能力及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占据前三甲。用人单位首选在此领域有过职业经验的或在实习时进入过此领域、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因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与就业联系在一起,有目标的积累工作经验。

大学生是否知道创业最需要什么

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白手起家没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创业从何谈起?大学生创业最需要来自于哪些方面的支持?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比例为35.8%。其次是人脉,比例为21.7%。核心的技术和理念排在第三位,比例仅为18.9%。国家今年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消息。

应该看到,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并没有雄厚的经济背景支持,核心技术和理念是吸引资金的关键。创业在近几年越炒越热,但创业并不适合于所有大学生。

事实上,上面列出的几种因素,缺了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导致创业的失败,相对于有社会经验的职场人而言,大学生创业难度更大,盲目进入创业的潮流并不可取。

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迫在眉睫

调查显示,大学生最想得到的就业方面的辅导为职业规划辅导,比例达到了34.9%。用人单位的信息反而排在了第二位,比例为19.6%。

大学生在这几年求职的艰难过程中,渐渐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专业出路排在了第三位,具体比例为14.1%,所学能所用还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希望。

在这些求职辅导的内容中,职业生涯规划得到大学生的极力认可,认为在就业阶段帮助最大的比例达到了53.2%。其次是职场工作技巧课程,比例达到39.9%。

职业素质类课程与简历撰写与求职面试技巧紧跟其后,比例为36.3%和32.3%。

篇10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促进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从以使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和以使用能源与机器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以知识和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了新知识、新技术,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所以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知识丰富、懂管理、会经营、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当代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培训和技能训练,他们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大学生创业必然促进大学生将所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学知识、技术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实现民族自主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大力发展民族自主创新的产业。只有具有民族自主创新的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味地模仿和依赖于他人,始终会落后和受制于人。大学生创业将有力地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自主创新的行列,他们将竭尽所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开拓创新,发明创造,研发出自主创新的品牌。国外众多先进的高科技产业,比如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斯坦福校园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大学生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泥于权威,不因循守旧,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给他们创造合适的条件,他们必定能创造出更好的具有自主创新特点的品牌,他们是民族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生创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更新理念,转变思想,改革教育模式,加强素质教育,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培养具有丰富知识、较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发展速度变缓,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行业竞争激烈。另外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开始迈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2010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30万,大学生创业无疑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不再只是依靠单一的就业方式,可以通过创业来更好地实现就业。只要为大学生创造创业的良好环境,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社会的需求进行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意识不强。一是大学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深,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阶段,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二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普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比较认同,对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不认同。三是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成功的几率较小。四是现行的教育模式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能力不足。由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对现有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高等教育基本以专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多,对跨专业的知识缺乏了解,综合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强,学校对创业的教育重视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的能力素质出现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分析判断决策能力不强,对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等方面不了解。二是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包括生产组织、计划的编制、调度,质量控制等工作不熟悉,对企业的人事管理、运行方式、资金的管理等都缺乏了解,无法有效协调人财物的管理。三是社交能力不强,大学生长期接受学校教育,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社交方面的能力差,与社会、企业、媒体客户等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强。四是风险承担能力不强,大学生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少,资金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和风险,就无法承担。

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是创业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创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一是扶持力度,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分别就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但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创业的社会氛围不浓,由于缺乏创业的氛围,风险意识不强,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业、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

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分析

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的传授,提高创业意识和品质,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能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促进全面协调发展。一是要通过大力宣传,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是培养创新能力、冒险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方法之一,让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自觉树立创业的思想意识。二是将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使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优化教学方法,采取讨论、组织创业模拟活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创业教育。三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师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力量,要通过培养和锻炼,培养自己的创业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到公司兼职,提高创业的实践经验,可以聘请部分成功的企业家、创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提高创业教师的队伍素质。

篇11

要对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措施及建议进行探讨,首先我们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知,要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定义、形式、内容、意义及现状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从而帮助相关人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提出中肯可行的建议,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迈入一个新的层次。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通过一定有效的规范的组织,在专业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时间,初步步入社会,与社会接触,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和活动,从而验证所学知识与提高个人能力。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且关键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与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以小队的形式展开,一个小队一般由一个指导教师、一个队长、一个副队长、一个财务管理以及其它普通队员组成,以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或者不以学生的专业划分,从事一些公益或者不为公益的活动或基础工作,如支教、进行福利社或是动物救助站的相关公益活动,进工厂实习、大学生“三下乡”等形式,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社会中真实的工作岗位,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体验社会生活的同时,增加对于真实社会的了解,还能够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容。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验证在学校所学习到的专业技能知识,做到知行合一,加深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初步对社会的人情世故、社会工作中的规则有一些了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在语言交流、待人接物等等方面都能有较大的提升,为毕业后融入社会培养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可以为课题研究提供灵感,等等,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几乎所有的本专科院校都有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内部也有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并且配备了教师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指导。而且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收获的社会效益也想当令人满意。如很多高校以“三下乡”为主题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就非常有效果的将与“文化”“科技”以及“卫生”相关的知识进行了宣传,收获了相当不错的社会效应,并且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我的能力,也对社会现状有了更为直观真切的了解。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成就,几乎全国的高校都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具体的开展落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一)社会实践总体规划与现实脱离

在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总体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社会实践总体规划与现实脱离的问题。很多高校在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总体规划时,忽视了客观规律,忽视了学校自身发展的情况,以及为社会实践活动所提供的资金,一味地想要好效果,提出硬性指标,但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却不配套。导致了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虎头蛇尾,难以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也难以帮助学生接触真真切切的社会现实,帮助学生提高个人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导致了社会实践活动沦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效益。

(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高校在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只能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考察,但是对于其实际的效果不能极好的体会。因此,这种传统模式下的社会实践考察方式就会导致其新兴实践内容与活动不能够极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使得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其实际的实践活动的领域并不宽泛,因此其具体的实践内容就显出一定的劣势,因此其时代性和现代化的特点都会有所缺乏,进而导致当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够及时满足不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社会实践层次与水平较低

在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还存在着社会实践层次与水平较低的情况。一些高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不足,在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指导工作停留于表面,学生得不到具体的指导,从而在具体开展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常常沦于形式化,停留于浅表,层次与水平极低,只是“走个过场”,难以收获应有的社会效益,学生的能力也极难在这种表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必要的提升,对于真切的社会现实也没能够有足够的接触。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效益极低。例如,一些学校组织的去敬老院做义工等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就属于此列。

(四)缺少稳定的社会实践场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实习不同,一般高校拥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供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实习工作,而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块,很多高校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所以,在实际的活动开展中,一般是学生自己去找地方进行社会实践,也有极少数部分是由学校牵头并组织,但这种情况非常少。因此,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常常缺少稳定的社会实践场所,在找寻社会实践场所这个过程中,学生耗费了较多的精力,而且找到的社会实践场所也是好坏各半,难以进行有效规范化的管理和指导。例如,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学生到动物救助站进行社会实践,就收效甚微。

(五)缺少稳定的补助资金来源

虽然校方往往会对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队伍进行资金上的帮助,但所帮助的部分,在整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极低,杯水车薪,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小队需要自己去拉赞助,需要自己去提供资金,给大学生的学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且由于资金的限制,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队伍的壮大。这个问题若是能够彻底解决,那么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六)缺乏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准备工作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准备工作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流程,需要从动员、征集方向、讨论开展模式、确定考核方法以及最后的成果展览等五大方面进行。但在实际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开展中,很多学校缺少了关键的环节,或者在一些环节工作不够到位,导致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动员环节工作不力,那么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人数就会减少。如果在征集环节工作缺失,就会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糟乱,无法评价。如果在开展模式环节工作缺失,那么会导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不规范化,难以收获预期的效果,而在考核方式与成果展览两个环节工作缺失,将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七)社会实践缺少配套教师的有效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指导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可以针对性的对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规范,从而帮助学生科学高效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在许多高校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中,很多指导教师只是“挂名”,完全未能履行其指导学生如何具体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形式上的挂名,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得不到有效地指导,最终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化与表面化,学生难以有所收获。

(八)缺乏有效合理的社会实践结果评价与利用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评价与利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使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可以放大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并且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但是,就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察来看,高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评价结果主要是由单一形式的报告或是实践材料来进行结果与分数的评定,同时根据分数的不同进行不同形式上的能力划分。这种通过分数的形式来体现出学生实际社会实践能力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评价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结果分数,而对于实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不能实现控制,因此就会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助长各种不良风气,最终就会导致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参与性不高,最终的结果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被抹杀。

三、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针对上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合理的给出相关建议:

(一)科学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划

各高校要科学的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定,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指导精神,落实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要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要让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对自己的职责有清晰的认知,从而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收到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各高校在进行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工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规划。

(二)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内容中

各高校应该要努力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让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一门实践类课程,并给与相应的学分,从而鼓励和促进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可以借鉴医学生的寒暑假见习机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换取相应的必修学分,以某高校为例,他们就将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换算成了学生所必修的素质拓展学分内,从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方则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与社会接触。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与水平

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与水平,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关于选题方向,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一定不能任其自由开展,一定要有所方向的指引,这样才能最大效益的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如可以开展与“两课”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展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尽可能的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与个人能力,除此之外,学校领导干部以及指导教师的全程参与和指导,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发展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一个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可以让高校能够有计划和方向的进行规范化的标准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和设计,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更多的成就,并且能够达到校方、学生与地方双赢的大好局面。但是,要发展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不但需要学校方面进行努力,还需要地方部门进行牵头才能够真正达到效果。例如,新疆师范大学的“校地合作”大学生实践基地———建立的社会工作服务站为攻读本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是其中的典例。

(五)学校加强资金分配管理为社会实践提供资金

资金问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学校资金有限,较为宽裕的学校可以向社会实践活动倾斜一点资源,增加资金的分配,从而鼓励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财务较为紧张的学校,则需要安排相关的培训,指导学生如何去拉去赞助,又或者提供相应的资金来源渠道,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例如,河北某高校就会为一些校级的社会实践小队提供一定数目金额的资金。

(六)加强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准备工作的监督

要做好动员、征集方向、讨论开展模式、确定考核方法以及最后的成果展览等五大方面的准备工作。要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可以采用开宣讲会或者专项讲座的方式,向全校师生反复宣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好处与重要意义,从而动员起全校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激情。在征集方向工作进行时,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从全校师生处搜集意见,从而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方向的科学性,在讨论开展模式时,要确保开展模式的科学性与实事求是性,要能够切实的运用到实际中,最后的成果展览工作也必须提前筹备,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七)提高指导老师的专业素养水平

指导老师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技能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认知,要加强对于如何开展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能在具体的指导工作中,为学生的团队带去更为有用的建议,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进步发展。

(八)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实践结果评价与利用方式

最后,一定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社会实践结构评价与利用方式,要善于运用奖励机制,对于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者团体给予足够的奖励进行表彰,还要对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展览,让全校师生都能够分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位参与者的收获。

四、结束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发展更为全面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我们要善于分析研究,要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自身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制定出最切实可行,并且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建议,并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完善,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进入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伍岳.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6):34.

篇12

 

一、大学生理财发展概述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的大部分人每月自己支配着一定数额的零用钱,这些钱的来源不同,有的完全由家庭支持,个别完全是自己双休日、假期等打工的收入,有的是二者兼有。从零用钱的数额来看,除向学校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外,现过半数的大学生月生活开销在500—1000元,平均在1000元左右,小部分大学生每月能支配1500元以上。除去必要生活费的开支,他们很多人还留有一定的“流动资金”。

(一)大学生理财投入水平

由于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资金有限、理财意识不强,大学生理财投资整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许多大学生认为只需要打理好每天的生活就好,并不需要专门划分出一些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还认为理财投资收益较少,手续又比较麻烦,没有进行理财投资的必要。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理财都是持观望状态,他们缺少理财知识,人对于金钱都有一种看重,现在骗子太多,好多大学生觉得把钱投资进去,还能不能收回成本,因为投资有风险,他们的钱来源单一,害怕被骗、不懂,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投资理财方面都没有什么经验,都存在顾虑。据调查显示,读金融专业的学生,理财观念会比不是读金融的学生高,他们也更愿意去投资理财,因为他们学金融投资,观念改变,所以他们的理财投入水平就会高。但是除了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外的其他大部分学生,对理财投资是少之又少。

(二)大学生理财方式

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流动资金”,在选择传统银行存款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涉足新型的理财方式,如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存款方式进行理财。即使是在这种投资理财方式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多、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大多数选择较保险的存款方式进行理财投资。

在调查中,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方式和途径是银行存款和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存款这类只作储蓄用途而无法产生多余价值的存款类方式,而对于股票投资、基金投资、保险等方式则少有人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理财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大学生对于理财活动的态度却十分尴尬。对理财活动兴趣不大或没兴趣的人仍占多数。

二、大学生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1.经济来源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有88.54%的大学生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费。这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的普遍情况,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而且绝大多数大学生打工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社会阅历,而不是为了补贴生活费。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普遍较差。

2.存在“面子”消费

据了解,部分大学生存在攀比消费和超前消费现象。一些同学表示,为了购买某些奢侈品或者价格较高的物品,他们不惜节衣缩食,以泡面度日,甚至牺牲其他的必要开支或者向其他同学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些情况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学生消费时不量入为出,而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面子”消费。

(二)理财观念淡薄,长远思考欠缺

1.储蓄观念淡薄

据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一个学期的花费没有具体预算,因为缺乏合理预算,生活上的支出比较随意,结果经常是前松后紧。对于每月定时提供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多数同学都是“月光族”,有些甚至于月末要向别人借钱度日。

2.理财习惯不良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0.2%的大学生有记账的习惯,而其中仅有24.51%的大学生会对所有支出有记账,剩余的25.69%的大学生会对数额较大的消费有记账。这显示了多数大学生没有良好的理财习惯,这对其日后的消费理财发展极其不利。当前的市场经济,能够产生暴利的投资理财领域几乎不存在了。要理财致富,就要依靠长期的资金运作进行投资来积累财富。

(三)理财知识缺乏,理财方法单一

1.理财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不少大学生认为,理财就是进行投资,自己的钱不多,都是父母给的,根本用不着理财。其实这是对理财概念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投资当然是理财的重要内容,然而对于资金不多,刚刚开始掌握一定资金支配的大学生来说,财务规划是远比投资更重要的内容。所以记账,是大学生理财需要学会的第一项理财技能,也是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关键步骤。

2.理财方式保守单一

据调查可以知道,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存款方式进行理财。这种通过存款理财的方式虽然收益低、但风险也低,比较适合大学生进行稳定投资。少部分大学生通过购买股票、基金的比例占9.49%,购买保险的比例占2.37%,做小生意的比例占3.95%。即使是在这种投资理财方式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多、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大多数选择较保险的存款方式进行理财投资。

三、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大学生应学会理性消费,不但要注重改善自身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也要克制消费欲望的膨胀,在满足自身精神条件的情况下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在于自身,我们应该积极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杜绝从众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情绪化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大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才能为更好地进行理财投资打下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习更多的理财知识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树立理财意识的首要条件。我们应该学会衡量、预测与分析金钱在投资理财中的分配比例,也要学会明确参与投资理财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把提升自身理财能力作为最终的目标。大学生应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必要的理财理论知识,比如可以参加学校开办的投资与理财的专业课、公选课和主题讲座等,不断拓展自身的投资理财相关知识,逐步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充分了解消费、金融及投资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合理的安排个人的财务开支。

(三)积极参与投资理财活动,增强大学生理财能力

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掌握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的基础上,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和当地物价水平,建立一个个人财务账簿,记录平时自己的各项支出,以便更好地确定投资理财的分配比例。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学校举办的投资理财活动,比如模拟炒股比赛、ERP沙盘大赛、理财辩论赛等,从而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对理财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自身的理财能力。

 

篇13

首先,能够使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有效降低。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来说,以一般家庭的学生占大多数,甚至于一些上学都十分困难。部分家境比较困难的大学生往往都面临着非常大的经济压力,常常省吃俭用,如此一来就对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就这些在校大学生而言,很有必要参与投资理财,进而让家庭的经济负担从根本上得以降低。

其次,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如今很多大学生在花钱方面都毫无节制,也没有记账的习惯,存在消费不合理的情况,即所谓的“月光族”。所以,大学生应养成及时记账的习惯,将个人开支与消费习惯掌握好,做到钱都用在刀刃上,如此一来大学生就会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那些不必要的开支也就被节省下来。

最后,能够为后期进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诸多研究结果均证实,不论再高的学历,若缺乏良好的理财习惯,则在社会上便不会有再高的地位。因此,若在读书时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那么对一生来说都是受益无穷的。在投资理财过程中,既对自身的多项能力予以了培养,包括分析问题、判断是非能力等,还有助于自身理财知识更加丰富,使后期社会适应力更强。

二、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不强

大学生的可支配金额一般被用于两个方面,即投资和消费,而其中消费占到了大半部分。而当每月可支配金额增加时,用于投资理财的月平均金额却在不断降低,可见,若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月可支配金额,那么在分配那部分多出来的资金上,他们更多是将其消费,用于再投资的往往只有很小一部分,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消费在大学生月可支配资金的占比,减少了投资理财金额的比例,由此也反映出大学生缺乏较强的投资理财观念,但他们又有非常强烈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渴望,正是因为这种消费心理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很多大学生均陷入了高利贷的陷阱之中。

(二)投资目的定位偏差

如今,小康家庭的大学生占到大多数,出生于穷苦家庭的学生仅有少半部分,就算家庭贫苦的学生,依然是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成长的,所以,很少有学生真正体会父母的艰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赚更多的钱供自己消费(生活、旅游、应酬等)是大部分学生进行投资理财的主要目的。受此种目的的驱使,投资理财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即由过去的正确规划资金的资金变为了以最少的劳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此投资定位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投资理财经验欠缺

不断回暖的中国股市,让很多大学生均投身到了炒股的行列中,成为股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部分较为保守的大学生将基金作为投资对象,而投资方式又以开放式基金定期定额为主。除了炒股与基金投资,一些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们还尝试着开办商店等多样化的投资理财。但因为投资风险较大,投入精力过多,于是很多大学生对于在校园及周边开店依然非常谨慎。而网上开店因为无须较大投资,且运营方便,所以成了很多大学生投资理财的首选。在影响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活动的深层原因中,既有资金有限、考虑问题不成熟等因素,还包括缺乏投资理财经验等。由此可见,虽然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意义重大,但其经历的投资起步期却非常长。

三、关于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投资理财氛围

第一,各类高校应对投资理财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引起重视。若院校未开设投资理财课程,可为在校大学生设置投资理财选修课供其学习,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这门课程并参与其中,易懂性与实用性就是课程设置需重点突出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投资理财储备知识不断提升,因此在学校的建设项目中应早些纳入投资理财教育。如果高校已开设有投资理财相关课程,则应将其深度与广度拓宽,设置模拟股票、模拟银行信贷及国际结算业务等更加丰富的投资理财实践课程。

第二,充分营造校园投资理财氛围,针对在校大学生加强投资理财培训。比如,高校可定期开展有关投资理财的专题讲座,向其普及最新的投资理财知识与热点。同时也可组织和投资理财相关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对他们投资理财的敏锐度进行培养,让大学生从对投资理财漠不关心,一问三不知到熟悉了解。

第三,加强家庭投资理财氛围。父母总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而父母的谆谆教导更是对家庭投资理财教育紧密相关。比如,父母可通过参与投资理财活动,将良好的带头作用发挥出来,使大学生对投资理财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平时也可就投资理财相关的问题同孩子讨论,对其投资理财兴趣予以培养,并以资金支持他们参与投资理财,将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让其投资理财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通过在学校课程设置、校园理财氛围以及家庭理财氛围三方面下功夫,对大学生投资理财氛围予以丰富,将对网络的依赖性降低,如此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投资理财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也可使其投资理财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尽可能让大学生在投资理财上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二)培养投资理财意识,提高投资理财能力

在校大学生需对投资理财行为有一正确的认识。须知,在人生自我管理和规划过程中,最重要一部分就是做好投资理财,更多的是对自己投资理财意识与能力进行培养,以良好的基础支持今后的投资理财,而并非所有均以盈利性为目的[2]。对大学生而言,在学校中所拥有的业余时间大大超过了上班的时候,因此在这段时间中接受投资理财的实践训练无疑是最合适的。但若将投资理财做好,就要求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和改变。在校大学生若要促进自身投资理财能力进一步提高,优化投资理财能力,第一步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消费观,生活中切忌大手大脚,理性消费,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减少,适当节流,把闲余资金聚拢进行投资理财。第二,主动对金融知识展开学习,对于投资理财方面的书籍可尽量多阅读一些,对金融市场规律与投资风险进行了解,选择恰当的投资组合,使风险尽可能少出現。第三,鉴于大学生未较多关注投资理财信息这一问题,应主动对金融知识进行学习,从多个渠道了解有关投资理财的新闻资讯,将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与政策方针给掌握到,知晓金融市场动向;平时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和培训,根据自身投资理财情况进行经验总结,以将投资理财的有效时机充分把握。第四,多向身边投资理财的亲朋好友询问请教,同其沟通,但不能盲从,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最适合的理财产品。第五,进一步丰富自身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保持良好心态,不论盈亏均戒骄戒躁。投资理财时需提前把预算做好,千万不能将学费等特殊必要用途的备用金挪用,又或是通过高利贷借资来达到投资目的,防止受资金亏损影响而在道德方面发生问题。最后,应带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参与投资理财,虽然网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也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更需值得注意。因此大学生在进行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把自身财产安全的保护工作做好,防止由于操作方式的不安全而使一些本可避免的损失出现。

(三)正确定位投资理财目标

正确的投资理财目标能给于大学生科学的指引,使之开展正确的投资理财活动。大学生投资理财的目的并非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金钱花费,而应当对资金使用做出正确规划,让其为自己个人理想的实现助力。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极易使之形成不良心理,如不劳而获、享乐等,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若投资失败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大学生应对自己投资理财的初衷予以审视,第一时间对心态进行调整,以长期发展为目标,树立投资理财观念,使正确的投资理财价值观形成。

(四)提供合适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