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能合同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合同管理职能的特殊性
合同管理简单说就是指企业为实现合同目的,结合本企业实际,对本企业一系列可能产生法律后果的“合同行为”进行审查、控制、监督的过程。合同管理职能就是指企业从事合同管理的机构在合同运行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应发挥的作用。与企业其它管理职能相比,合同管理有自己的特殊性。
1.合同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合同管理的主体是指企业内部按照职权分工做出合同管理行为的各有关部门。企业其它管理职能的主体通常只是一个部门。而合同管理主体是以合同管理部门为核心构建的一个系统性、综合性整体,通常不是一个部门。
2.合同管理客体的复杂性。合同管理的客体,也就是企业合同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即企业的“合同行为”。企业的合同行为是指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为了企业的利益,以企业的名义,依照职权实施的与合同关系相关的磋商缔约、实际履行、履行异动(变更、解除、转让等)、维权救济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所有的合同行为都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多个相关岗位、多个时间接点,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结合的过程。企业其它管理职能行为相对简单,涉及到上述情况的行为相对较少。
3.合同管理行为与法律后果的紧密性。企业合同管理直接作用于合同行为。合同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合同行为其实质是民事法律行为,是企业为实现合同目的不断设立、变更、处分自己民事权益的过程,随时产生法律后果。企业其它管理职能通常只及于企业内部,不对外产生法律后果。
二、合同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
根据合同管理的内在逻辑,将合同管理职能进行归纳和划分,有助于合同管理的专业化运作。合同管理职能就是管理主体对合同行为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指导)、控制的过程。
1.计划职能。计划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确定的目标对工作进行的规划和安排。合同管理的计划职能主要表现为制定合适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时要根据企业现在所面临的法律环境和现在所处的合同管理发展阶段,确定企业合同管理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梳理合同管理业务,编制合同管理各个子项目的实施计划,安排相应的组织保障、资源保障,确保合同管理各子项目的顺利实施。合同管理制度要适度超前,体现对合同行为的引导。如果只是拘泥于现状则不利于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过度超前则会给合同管理带来太大的阻力,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和计划而对各种管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合同管理的组织职能主要表现为建立有效的授权管理体系,即给所有的合同行为设计组织结构、分配权力、明确责任、配置资源、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等。有效的授权管理体系应当同时包括合同签订授权管理体系和合同履行授权管理体系。合同行为是不同合同业务部门发起的跨部门、分阶段实施的行为体系,组织协调难度较大。实际工作中要避免只注重合同签订授权体系的管理而忽视合同履行授权体系的管理;要授权给真正负责从事这项业务的相关人员,做到权责明确和权责相适应。企业的各级领导应当通过“合同管理”对合同行为进行指导与审核,少直接参与具体的“合同行为”。
3.领导(指导)职能。合同管理的领导(指导)职能主要是指对合同管理体系内相关成员的合同相关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使合同管理体系内的相关个体或者群体能够自觉地为实现合同管理相关目标而努力。这个职能通常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纵向的领导职能,主要指合同管理主体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内部涉及合同事务的相关人员进行的指挥、激励、考核等管理行为。二是横向的指导职能,主要指合同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员对合同业务部门相关人员从事的合同行为进行的指导,即对合同磋商缔约、实际履行、履行异动(变更、解除、转让等)、维权救济等一系列行为(包括这些行为的准备阶段)所进行的指导。
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是指在管理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使人们的活动或行为与组织的要求或者期望出现偏差,管理者采取纠偏措施,使管理计划能按预定计划进行,或者适当调整管理计划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合同管理的控制职能主要表现为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的审查、检查和评价。
合同审查主要包括合同的主体审查、合法合规性审查、商业性审查和表述性审查四个方面。主体审查是合同审查的前提。主体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的民事主体、合同人、经营资质的符合性、信用审查与履行能力等问题。合法合规性审查内容主要是合同效力、合同内容、合同订立程序与流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与企业内部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商业性审查主要审查合同中约定的实现双方合同目的的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条款、解决争议的条款等是否清晰、明确、全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有利于实现企业权益最大化。表述性审查可能不直接涉及法律问题,但表述不精准的合同条款可能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有损企业利益。表述性审查应当做到使合同体例严谨、内容齐备、表达精准、版面美观等。
合同管理部门通过对合同行为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开展持续性的合同纠偏,促使合同管理水平循序渐近、螺旋式提升。
三、加强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能建设
企业合同管理职能建设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能建设,加强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能建设应当注意以下要点:
1.合同管理要有正确的思维定位。合同管理的宗旨是为企业实现合同目的。在合同谈判和合同审查中要特别注意自己代表的是一方合同当事人,而不是处于“居中裁判”的地位。必须明白所代表的企业在合同谈判中所要追求的合同目的,在法律障碍与合同目的之间寻找平衡,要促成交易而不能破坏交易。不要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合同条款上的平等,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追求一个效益、效率、权益、风险和企业形象的最佳组合。
2.合同管理部门业务要向纵深发展。传统的合同管理部门仅仅满足于合法合规性审查、项目谈判和应对必要的诉讼等传统业务,法务人员缺乏对企业管理运营的兴趣,在企业职能部门中常常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我们要突破传统法律思维局限,不只是关注传统法律事务范围内的事情,更多地关注与企业紧密相关的其它边际法律事务。服务要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服务形式要多样化,积极介入制度合法合规性审查、流程设计、合同信息化管控、纪检监察事务法治化运作等新领域,以传统法律事务推动边际法律事务的开展,以边际法律事务带动传统法律事务的深化。
篇2
2.权威性。医院合同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按照相应的章程和实施条例进行拟写、签订、变更和终止。比如,医院与外界签订合同,必须医院的负责人委托,以法人单位的名义。
3.广泛性。医院合同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泛,按照业分工部门的不同包括药物、试剂、医疗器械、耗材等采购类合同,基建工程、物业管理、水暖电气供应等后勤管理类合同,还包括财政类合同、科研类合同、人事类合同及医疗协作、医疗纠纷处理等合同。不同类别的合同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但是都要以院办为综合管理部门,财政管理为职能管理部门,监督审查和采购为具体执行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医院合同管理体系。
4.时效性。时效是一个特定的术语,主要用于法律,是指时间在法律上所产生的效力。从时间的性质上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法律事实,在法律中具有一定的法律后果。我国的《合同法》及其它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建立后不同阶段产生的时效力,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后果。例如,我国《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在合同的要约阶段,“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做出承诺”,则要约失效。
二、目前医院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的管理设计到方方面面,十分复杂,包括资格信用调查、拟写、审查、记录等,同时还要注意双方是否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定期的对合同进行核实统计。迄今为止,仍有很多医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因此在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非常欠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部门和合理的办事流程,导致部门之间分工不明,不能有效配合工作,影响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有部分医院未设立专门负责合同管理工作的部门,而是由业务职能部门一并包办,致使各类合同得不到规范统一的管理,缺乏系统性。且许多合同文本是由业务部门安排施工方或供货方拟定,合同条款往往对对方有利。
2.合同审核流程不规范。合同管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审核流程,当合同拟写完成后,就会进入审核阶段,合同的审核会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照流程分别进行会签审核,最后由直接责任人审签。目前许多医院仍缺乏规范的合同审核会签制度,导致部分会签部门拖延时间、合同流转速度慢、合同审核质量低而无人监管,且部分合同的签订忽略了法律顾问重点把关的环节,导致未能识别合同中的潜在风险,使医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合同归档难度大。由于每一份合同都有相当的复杂性,各流程环节要衔接紧密流畅,但由于涉及的部门过多,导致合同从拟定到完成的过程中,被拆分在不同的部门中,以至于给最后的合同归档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一些医院未设立专门的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合同最终分散到各个承办科室或个人手上,增大了合同查询的难度,且极易造成丢失,若发生合同纠纷医院需要维权诉讼时,往往会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
4.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现阶段大部分医院依旧以书面合同为主,继而将合同内容存档,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样做使医院的工作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合同中的信息,无法共享,难以做到快速查询和统计,且录入的信息往往只关注合同签订时约定的内容,对于之后合同的具体履行情况并无全程的记录,难以做到合同的追踪管理。此外,一份合同的信息在不同科室被重复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管理的效率。
三、关于医院合同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为了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就必须先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尊重各方面规定的前提下,制定高效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医院应制定适合医院自身的情况的《合同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应充分考虑合同管理的负责人、权限及部门,运行体制,管理体系等。此外,还应该明确合同管理体系中每个部门的职责,使合同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优化合同审核会签流程。由于医院合同种类多,涉及范围广,仅靠某一个部门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审核实显力薄。因此建立和完善合同会签制度,加强对合同会签各个环节的管理及监督,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参与会签的负责人应包括:使用部门、项目主管部门、规划财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分管院领导,另也要将医院法制部门及法律顾问纳入会签的固定流程,为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把关。参与会签的各负责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对合同草案的有效性、可行性、严谨性和合法性等提出意见,再汇总到项目主管部门,统一由该部门代表医院与合作方洽商。为保证会签的时效性和质量,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每个业务审核部门完成合同会签的时限为1~3个工作日,按照明确的审批顺序进行会签,并由合同职能管理部门指派专人完成会签相关工作,以避免合同流转脱节而导致合同搁置。并设立监督部门对会签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总结,积累经验,发现薄弱环节,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逐步改进方案和各种奖惩办法,达到有效提高会签质量的目的。此外,根据合同的类别,制定相对应的规范文本合同,将医院既定的条款纳入合同中,是加快合同会签的另一基础。
3.加强合同签订环节管理。合同由医院法定的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的人签订。如果没有得到医院的授权,则没有资格代表医院与其他方签订合同,此外,医院签订合同所用的公章都是专用的,不可用其他的替代,而且公章更不能由私人使用,合同归该部门的印章负责人负责保管。
篇3
事前监督;合同管理;财务监管
随着产业经济格局的转换、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新科技革命能量的蓄积,国有企业生存环境、产业延伸与升级以及管理理念的改变,经济增长规模与经济发展质量都将拓宽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度与广度,而这一切又必定影响并改变着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会计事前监督的具体内容与表现特征,使财务监督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发生根本的变化。
一、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在产业化转型阶段面临的信息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活动合同几乎涵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为经营发展的需要与客户签订合同,形成要约关系并行使合同权利与履行合同义务。在新兴经济业务决策阶段如果发生误判,将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和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都与具体合同的约定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合同在法律层面所具有的约定性和强制性使其在经济业务中具有规范作用。一个通盘综合考虑的合同应同时具有保障权益和规避风险的作用,需要在合同决策阶段对该合同涉及经济业务进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和预测,并在合同中形成明确的约定,进而能够有效规避可预计风险的发生。即使之后的经济活动发生了纠纷,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也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的权益,使问题能够在合同自身的框架内得到解决,降低合同纠纷和法律诉讼的可能性。
二、合同管理中会计事前监督的意义
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部门,负有对内对外两种责任。对外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为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支持;对内向管理层提供优化资金管理方式、有效规避经营风险、保证资产效率的规范化体系和制度。经济合同在决策分析阶段所具有的监管性质与财务监管中会计事前监督有密切的相关性,给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事前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若在经济业务决策阶段财务监管及时介入,利用并发挥会计人员的专业优势,则能够有效地规避经营和财务纠纷的发生,这就是经济合同管理会计事前监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体现。会计事前监督可以充分利用财务人员在合同签订决策阶段的独立性和掌握本单位经济情况的专业性,在合同签订中有效保证合同内容的公平。因此,会计事前监督介入经济合同管理发挥财务监管职能,可以对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以合同监管为手段,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事前监督和管理。
三、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一些企业财务部门对重要经济合同从决策、评估和签定全流程存在监管失位。合同决策签订阶段企业一般只会由企业的高层、合同主管部门、法律顾问和纪检监察的相关负责人员参与,财务部门即使参与也是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参与而不是监督活动,没有明确财务监管在该阶段应负的责任,虽然可以发现一些风险和问题,但随意性较为明显。而真正开始纳入财务监管体系和流程已是合同签订事后,此时,财务人员被动地接受由业务部门转来的合同文本和结算单据。这种经济信息的不对称使财务人员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掌握不全面,进而导致财务数据失真,出具的财务报表与企业真实的经济理念和业务脱节。这样的财务信息既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也与现行新会计准则要求相背离。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财务人员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水平,努力完善财务监管体系。更取决于企业管理者能否站在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管的意义和价值,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关键过程和环节设置财务监督,关键决策过程应更多地从财务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合同管理中会计事前监督的方法和环节
(一)合同决策阶段
1.该阶段会计事前监督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合同标的是否符合企业经批准的经营范围,符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双方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经济合同的能力;如果是销售、担保、融资需重点关注对方企业资信的可靠性和第三方出具的信用评级,筹集充裕资金的能力,取得的担保是否切实、可靠以及过去往来账款的兑付状况;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复杂合同,在决策阶段需要进行对方财务信息的识别。
2.合同是否符合企业定价和采购政策的规定,所涉及数量、价款、金额和计算方式等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资金来源、资金使用和结算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财税法律法规的规定。
3.涉及参股、投融资和担保的经济合同,在充分考虑资金时间成本的基础上,应当就合同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提前进行规划和部署,统筹考虑企业当期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必要时针对单项合同应有详细的资金筹措或使用报告,并经管理层批准。
4.对合同中规定的产品保修中可能形成的预计负债是否充分估算,合同约定验收条款导致的与所有权相关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和报酬的转嫁对财务确认收入的影响是否通盘考虑并测算。
(二)合同签订阶段
1.根据合同要求,需要开具的票据是否符合税务部门的规定并提前做好纳税筹划,销售合同涉及增值税票是否有进项进行抵扣,采购合同票据涉及的物品名称是否符合总承包合同的要求。
2.合同中规定的折扣、佣金、返利条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企业价格政策以及经销商协议,合同中规定的安装费用、运输费用、培训费用、保险费用、维修费用、培训费用、赔偿费用、合同违约金、保证金、定金条款等是否已做出了明确约定并符合企业利益。
3.合同设置的收/付款方式、金额和节点是否符合企业利益。
4.企业的经济合同应作为重要的财务档案专人管理并纳入监管体系,严禁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在决策和订立过程中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三)合同履行阶段
1.在经济合同履行阶段应密切关注其实际履行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合同建立不同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制定有效的费用管理控制办法;针对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合同,在合同履行阶段,财务部门应该配合法律机构对合同方的信用情况和财务信息进行有效跟踪识别和动态监控。
2.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结算业务,凡未按合同条款履约、发票开具严重超期、信用状况或对方财务信息发生较大变化的,财务部门应及时向业务部门和管理层预警并提出相应的方案或补救措施。
3.在会计期末应根据经济合同的不同类型,及时按履行情况确认收入,同时,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制原则来进行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的结转。
五、会计事前监督与其它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
对于采用现代化方式管理的企业来说,经济合同的会计事前监督应纳入整体财务监管体系中。若脱离系统管理的理念,单纯强调会计监管往往会造成管理失衡,影响企业全面的经济发展。只有各制度的相互衔接和补充进行完善的系统管理,才能实现为企业经济合同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合理有效规避风险,综合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六、结语
在讨论对企业经济合同的财务监管过程中,财务部门既不能流于形式订立简单、抽象、可操作性不强的制度;也不能一味的从财务角度强调资金安全性和成本而夸大经营风险。这就要求监管从业人员在具备丰富的财务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背景。在监管过程中充分利用专业的知识和财务资源,帮助企业识别、规避和控制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并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综合权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为管理层提供全面系统的财务分析。
作者:蒙海莹 胡君燕 单位: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
参考文献:
篇4
其具有5大独特的产品特性:
皮革材料的电脑智能化数据管理
该系统用数码相机与高性能电脑相连,将皮革材料的长宽、皮料的毛面积、皮料可利用面积、皮料的质量通过Yin Leather Digitizing数字化拍摄录入电脑,建立完善、详细的数据库,为提高裁片精度与效率提供了依据。
自动排版功能,减少人工排料时间,降低对工人技能的依赖,操作方便
根据录入的详细裁片数据,根据皮料的质地进行等级设置,利用排料软件Yin Leather Nesting自动排料,有效的提高排料效率,降低对工人技能及熟练度的依赖,降低了人力成本与因无法招收足额人工而产生的停工、停产风险。
皮革材料利用率可提高5%-8%,减少了人工排料导致的材料浪费
和鹰科技真皮智能排料管理系统通过在皮料瑕疵区域标识色彩强烈的标记,运用往复传送带将瑕疵区域的区域数据输入智能电脑系统,并利用显示器显示,从而保证了皮革材料的铺设平整性与皮料的高效率利用,减少了因人工排料而产生的材料浪费,有效利用率可提高5%-8%。
便捷、科学的生产计划与任务管理
经真皮智能排料管理系统处理后的皮革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自动进行针对皮革质量进行质地等级分类,利用先进的Yin Leather Nesting排料软件进行生产计划与任务的科学管理与安排,提高了效率。
为与真皮裁剪机对接,进行自动化裁剪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经数码相机拍摄与智能化电脑系统科学处理后的皮料数据,自动化分析与分类后,自动进行排料工序,为与真皮裁剪机对接,进行自动化裁剪提供了完善而精确的数据,能够发挥出自动裁剪的最大功效。
除以上特性外,笔者认为,该系统还是行业中环保节能方面做的十分出色的一款智能化系统,其功率消耗只需4KW,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作能耗,降低了电力等稀缺资源的消耗。同时,瑕疵分辨率达到2个平方毫米之内,读皮速度每小时20-25块,排料速度每小时300块。每小时的高效率性能显示,也无不展示出这是当今行业中性能十分卓越的一款真皮材质排料管理系统。
双投影仪
和鹰YINMAX具有两个高清晰投影仪,实现高效、快捷的排料
双切割机头
双切割机每个工作机头有5个工具。钻头直径0.5~5mm之间、两个机头可同时或单独工作。丰富的工具一体化系统,广泛的适应于各种环境,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1把裁剪刀,双面刀刃,上下往复震动,1支水印笔、1个实心钻头、2个空心钻头
5mm切割厚度
和鹰YINMAX可以切割厚度在3mm以内的各种真皮皮料,裁剪5mm以内的多层PU革或其他一些软性材料。
40个吸附区域
整个切割区分为40个吸附分区,高效节能,强化吸附效果。
技术参数
最大切割速度 60m/min
最大打孔速度 400pcs/min、
分辨率 0.05mm
工作面积 2000*1600mm
最大功率 13KW
外形尺寸(长*宽*高) 1800*2900*2250mm
重量 1800Kg
工艺流程
排料
排料过程中可对投影下来的裁片进行1-360 任意旋转,左右翻转等多项编辑功能。轻松避开皮料的瑕疵点,将裁片放到我们所需要的裁剪范围;对于一些常用的切片可以进行组合,每次排布这些切片时可以一次进行,大大加速了排料的速度;可以同时排料,同时切割。
裁剪
篇5
2、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专业知识的学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是与专业知识有很强的关联性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或者不能在实践中熟练应用,都不能够胜任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在学校讲授过程中,要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不定期的检查,对于理论成绩不合格的要给予教育批评并进行重修;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技能操作比赛或者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际操作下巩固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学习完成以后,要及时的组织学生进管制单位或者实习基地实习,在这些实际操作的锻炼下,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专业素养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3、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责任心的培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关乎到空中运输的旅客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货物的安全,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才会注意到一些很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并及时耐心地与飞行员沟通交流和确认,以此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学校和企业都要加强管制员工作中的职业责任心的培养,通过讲座或者活动来宣传责任心在管制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在实例的教育和学习下来加深管制员对于责任心的培养意识。
二、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1、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日常工作,是通过地面的无线电台,与飞行员之间进行语言的交流。这对于管制员职业知识和语言描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管制失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语言表达不清楚造成的。为了锻炼管制员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描述场景情形的能力,在平时要加强自己的专业化语言能力的学习,并在相应的场景下锻炼用专业语言来描述的能力,尽量避免在工作中使用的语言过于口语化。
篇6
Key words: 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 (EPC);risk aversion;risk prevention;risk allocation; risk transfer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234-03
0引言
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控制可以分为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回避、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防范、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分散、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转移等四个子系统。其基本逻辑是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后,首先是对根本性的风险予以回避,放弃或拒绝该项目;其次对无法回避的风险采取可行而有效的手段予以防范,降低该风险的发生概率;再次对无法回避而且降低程度有限的风险进行分散,即在节能服务公司(EMCo)与客户以及相关合同当事人之间进行风险承担与损失的分配;最后对于自留风险以及公共风险进行风险转移,将此种风险转移到其他进行风险管理的社会组织。
1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回避
合同能源管理(EPC)的风险回避是指EMCo经过对所识别出来的EPC风险进行评估之后,考虑到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损失的程度,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或者对原来的项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以避开风险源。风险回避具有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优点,能将风险的概率降低到零,使回避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
风险回避是风险评估之后的决策结果,如果一个具体的EPC整个系统有巨大风险或者某个子系统或某个风险发生的几率很大且损失也可能很大,那么就必须进行风险回避。根据EPC在我国的实施情况,我们认为风险回避一般来自于客户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设备与原材料采购风险、施工风险、节能量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违约救济的环境风险(行政救济风险与司法救济风险)等,当任何一种风险或某几种风险的组合发生的几率很高、可能引起的损失很大,致使原来预期的收益目标产生负向偏离的时候,就必须要立即放弃或拒绝该项节能项目;如果进行适当的修正可以的话,则也可以进行修正后再行启动。
2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防范
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防范是指对于无法回避的风险我们应该寻找现实可行的方法与途径与以防止和降低,若在采用了防止与减少这类风险的方法之后,该项目的风险仍不可接受,EMCo就应该放弃该项目,转而寻求其它风险低、回报高的项目。值得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可以防范,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风险中不可抗力的非人为风险就是不可防范的。有关风险防范的具体方法有:
2.1 EMCo内部风险的防范。内部风险的防范不仅是对EPC所有风险的应对,更是对可行性研究风险的相应防范。
2.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按照管理学的要求,制定和规范各种管理制度,使之达到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和谐统一。制度的低成本供给、制度结构的协调、制度的静态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统一,保证EMCo在EPC的整个过程的风险调控能力。
2.1.2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EPC中有三个层次:员工层次、人力资源层次、人力资本层次,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达到我们所谓的第三层次。特别要注意人力资本的产权界限模糊性所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本的流动性风险以及人力资本价值不确定性风险。
2.1.3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构建科学的管理组织,优化管理流程,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使组织资源可以得到充分使用,系统内外的各个运作过程节点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EPC的整个成本可以降到最低,并且可以减少风险源的存在,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
2.2 客户风险的防范。客户风险的防范旨在选择合适的客户。确定适当的客户是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EMCo必须确保所选择的客户业务状况良好,财务制度健全,会按项目的节能量支付给EMCo应分享的比例。因此,EMCo从一开始就应通过多种渠道对客户进行全面了解,通过银行、其它客户、客户上级主管部门、客户的客户等去了解客户的各方面情况,并与客户单位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保持联络,随时获得他们对项目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工作;同时避免因客户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带来的风险。选择客户从对客户评价开始,以了解与评价客户的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
2.2.1 客户基本情况的了解和评价。①客户公司成立时间、注册资本额、资本到位情况、股东名称及实力等。一般来说,若公司成立时间太短,在与其合作时应予以充分关注;公司注册资本较大时,说明其实力较强;如果客户的股东是很有实力的大公司,那么客户的风险就会小一些。②客户经济形式。客户属于国营、民营、三资还是私人企业,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往往预示着不同的风险程度。但一般因地区而异,因社会发展阶段而异。③客户与政府关系类别。有些企业与政府关系深厚,这些企业往往在经营上无太大风险,但可能会存在一些信用风险。④企业组织结构。包括:全资子公司有多少,控股公司有多少,参股公司多少,各自的状况如何。了解这些以便全面了解客户的整体经营情况和实力。⑤企业的综合素质。如领导素质、社会评价、厂区面貌、员工精神面貌等。了解这些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2.2.2 客户财务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评价。①了解客户的主营业务和兼营业务。了解EMCo要投资的项目是与主营业务有关,还是与兼营业务有关。一般来说,企业较重视其主营业务,投资于此风险会小一些。②了解经营情况。包括了解: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净资产等数据。同时,还要了解客户产品的市场状况、市场竞争情况和市场前景等。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生产经营持续增长、市场前景良好的客户是优质客户。③关注财务报表的审计情况。看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否经过审计,审计报告结论是什么,有无保留意见,存在哪些需要说明或调整的事项。④财务状况分析。包括资产变动的来源分析、利润增减额变动分析、利润构成变动分析、资产负债结构分析、获利能力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⑤银行负债及偿债能力分析。一方面要分析客户的银行负债情况,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客户的或有负债分析。⑥应收账款与其它应收款分析。⑦现金流分析。除了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等分析外,还应分析:a.利润质量;b.未来状况。以便全面了解客户的过去和将来的财务状况,充分评估可能的风险。
2.2.3 重大事项的了解。EMCo还应该关注客户可能会出现的重大事项,因为重大事项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对重大事项的分析主要包括:①分析客户近期可能进行的重大建设项目或重大投资项目;②对客户可能会出现的重大体制改革,包括资本结构变化、高层人员变动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③了解客户当前有无面临重大法律诉讼问题;④了解客户近三年是否出现较大的经营或投资失误,如果有,原因是什么;⑤客户是否参与了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交易。在资金使用方面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如果有,客户则会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可能导致EMCo的投资项目失败。⑥其它重要项目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主要针对客户存在异常情况的资产、负债项目。
2.2.4 科学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可借用银行的信用评估系统,剔除信用不良的客户。示范EMCo之一的辽宁EMCo就非常成功地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他们的客户信誉评估系统对自己的目标客户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同时对客户群进行正确评价和细分。他们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本公司的技术特点和全省的行业特点,将客户分为三类:黄金客户、机会客户和高风险客户,并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从而将客户信誉风险降到最低。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时,EMCo内部负责相关项目的人员应回避,因为他们的评估意见可能不够客观。向与客户有业务往来的其它单位核实客户的信用情况。如向客户的原设备供应商、合作单位等核实。在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评价基础上,尽可能地选择优良的客户。这类客户应是真正有节能潜力,而且真诚地愿意与EMCo合作,而不是由于急需使用资金或出于其它目的。
2.3 节点风险的防范
2.3.1 合同风险的防范。合同风险是合同的不完全性所导致的,合同风险的防范重在签订一份尽可能完善的合同。目前来看,这方面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要力争将风险控制在合同上,通过合同的约束来保障项目的正常执行,以及EMCo正常地收回应得的收益。
2.3.2 融资与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够不投资而更新设备、节约能源使EPC的重要优势,如果融资出现风险,则该节能项目将面临失败。融资风险的防范有两个方面:一是EMCo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二是选择好的项目或者是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这是保障项目的未来稳定收益的关键,也是融资途径顺畅的关键。关于财务风险,特别强调EMCo应成为项目成本分析的专家,这是取得项目利润的重要前提。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有:不要忽视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杂费,它们累计起来很可观。例如,更换荧光灯镇流器时,要用的导线和连接件,这些材料的成本虽然低,也应计入项目的成本内;应将“间接”成本如交通费用、清理现场垃圾费用等都计入项目成本内;明确可能的“附加”成本,应让客户清楚地理解这些都是项目的额外成本。例如,要更换泵或风机上的电机时,应将滑轮、密封件、皮带等的费用包括进去。如果门窗玻璃或百叶窗损坏了,EMCo更换时就有额外费用发生。
2.3.3 施工风险的防范。EMCo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以使客户按时向其付款。如果建设期比计划期延长了许多,EMCo的贷款利息就会增加,其它费用也可能会增加。降低这种风险的方法有:在制定施工进度表之前确定各有关设备的交付日期;仔细地计划施工步骤,让客户方面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介入这一过程,以便他们能指出潜在的施工问题;让EMCo的项目经理对项目施工全面负责;在施工进度表中留有一定的时间余量,以防可能发生的工期延迟。
2.3.4 设备和技术风险的防范。尽管设备制造商对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有担保,如果所安装的设备运行情况不佳,EMCo仍然会为解决有关问题而承担额外费用。减少这种风险的方法有:只使用经过考验的技术,EMCo不应在其业务中进行新技术的应用试验;采用有可靠性记录的设备,例如,很多电子镇流器都具有极好的性能,但在实际项目中,应选用有良好运行记录的镇流器;选择愿为其设备提供担保的、优秀的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担保应包括承担更换设备的人工费用。这里要注意,尽量避免接受那些财务状况不太好的设备供应商的设备,尽管他们也提供了优厚的担保。因为,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而该设备制造商却停业了,无力履行其担保责任,这时EMCo就会遭受损失。
2.3.5 节能量风险的防范。这是EMCo容易犯大错误的地方,降低这种风险的方法有:对项目的目前状况进行实测,而不能靠假定。例如,对调速传动设备更新改造前,必须确定泵的负荷分布,以精确计算节能量。为节能量的计算误差留出余地,确定合理的误差幅度。例如,按计算节能量的80%来确定实际的节能量。对项目的节能量进行连续地监测,密切注视项目实施后未达到预期节能量的早期迹象,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3.6 投资回报风险的防范。这是EPC业务的独特风险,需要EMCo关注和研究。在项目开始前,EMCo应结合客户的具体状况制定详尽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案,确保按计划收回项目投资和应分享的效益。根据国内示范EMCo的经验和教训,回避此类风险的方法有:知己知彼,主动安全。只有全面了解客户的情况,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在出现风险时有相应的对策来化解。必须在合同谈判时就与客户将效益分享及期限谈清楚,并向客户解释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做”。如辽宁EMCo采用资金封闭运行机制,就较好地保证了EMCo的投资回报,同时也使客户容易接受。制定合理的分享年限,并留有一定的应变余量,以保证在客户方面出现任何不利变化时,EMCo仍然能收回全部投资。选择权威的能源审计部门监测项目节能量,以保证能公平合理地进行项目的能耗评估和节能效益分析。该审计部门最好是国家有关部门、当地或该行业影响力较大的机构。
2.3.7 证据风险的防范。在违约与救济阶段,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是EPC的外部环境,或者说是外生变量,在风险防范时我们一般不予考虑,但证据风险我们可以有效防范,措施是分工清晰,责任明确,记录准、及时、完整。特别是对于影响履约的因素与结果的记录与签字,对于合同履行变更与解除的缘由与情形要记录与按规定签字盖章。还要注意发挥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作用。
2.3.8 风险的防范。在争议解决时,其EMCo代表人无论是属于公司内部员工还是公司聘请的外部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员,都存在风险问题。对于风险的防范除了选择人之外,主要是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把所的事项与其付出的努力相联系,尽力达到中的信息对称性,消除信息的不对等、不充分、不真实、不完整,解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分配
合同能源管理(EPC)的风险分配,是指对于无法回避而且预防无力的风险,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在EMCo与客户以及其他合同当事人甚至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通常情况下,EMCo会将一些损失频率高而损失程度轻微的风险自己保留下来,而把自己不能很好管理的风险分配出去或转移出去。EPC风险分散是站在法律角度予以阐述的,这里有三个基本假设:①EMCo与客户能够清楚地约定这些风险管理条款;②些约定条款能够被全面适当执行;③当一方没有全面适当执行时,另一方可以无成本地申请强制执行。很明显,救济风险不能以此来分散。下面我们对EPC的风险分散措施予以阐述。
3.1 客户信息的合同化。通常情况下,EMCo要确保与之签订合同的客户具有相应的资格与履约能力以及基本的信用,如果出现客户的信用风险或者经营风险,那么EMCo要承担其不利的后果。但是如果EMCo要把客户的基本或者关键信息作为合同的一部分订立在合同之内,性质就发生变化了,客户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否则客户就应当承担 “欺诈”EMCo的法律责任,这样就把本应由EMCo承担的风险分配给了客户。
3.2 不可抗力的约定。对于EPC中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行政与司法救济风险等非人为风险可以采取不可抗力的条款约定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散。由于这些风险是人力事前不可预见、发生时不可控制、发生后不可克服的事件,故从责任上区分,双方都没有过错责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可抗力的涵义、不可抗力的范围、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以及双方损失的承担,十分必要。这有利于包括EMCo在内的所有合同当事人预期行为后果,对于风险进行适当管理。
3.3 情势变更的约定。对于双方节能服务合同中不可抗力没有涵盖的情况,如果发生了异常变化则应约定情势变更条款。特别对于节能量风险、节能价格风险、设备与原材料采购风险等适用较多。当价格或节能量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应属商业风险,EMCo应该自我承担,但如发生大的变动,致使合同履行严重显失公平,属于无法预见的不正常的商业风险,应允许当事人以情势变更原则主张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如果迟延履行,在此期间发生的异常变化则不能适用情势变更。情势变更必须是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或是履行合同已没有意义,或对一方造成重大损害。
3.4 违约责任的约定。违约责任的约定是对履约阶段中的风险分配。一般情况下,融资、技术与设备和原材料、施工的风险由EMCo承担的居多,对于EMCo的约束也多,但是这些环节仍然需要客户的密切配合,有时这些配合至关重要,如此在合同中明确客户的违约责任就可以把部分风险分配给客户。而设备监测与维护、节能量的核算以及投资回报风险更与客户息息相关,这就需要约定客户如违约应该承担的风险与损失。
3.5 免除责任的约定。对于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EMCo可以依照合同和法律免除责任,将风险转移至客户或共同承担。但在EMCo与设备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技术供应商、资金提供者、施工者等按照合同行事时仍然会受到不可抗力的困扰致使相关的节能服务合同的履行遭受障碍,此时双方协商在节能服务合同中也可以约定EMCo的免责或部分免责。
3.6 履约担保的约定。由于EPC的节能模式,EMCo承担了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有时会使项目本身遭受不合理的阻碍。为使项目运行顺畅和公平合理起见,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履约担保。这既可以在节能服务合同中约定,也可以在牵连合同(技术服务合同、设备与原材料供应合同、施工合同、融资或融资租赁合同)中约定。担保主要来自于EMCo之外的其他合同方,如可以要求客户提供第三方担保或者资产抵押等有效担保方式。
3.7 牵连合同的约定。把由EMCo承担的部分风险通过与其他第三方订立合同的形式分配出去,这主要体现在牵连合同中。为了实施一项EPC节能项目,EMCo必须把自己不具备能力的业务承包出去,与相关方订立节能服务合同的牵连合同,如技术服务合同、设备与原材料供应合同、施工合同、融资或融资租赁合同等。这时EMCo就有机会把有关风险――融资风险、技术风险、设备与原材料采购风险、施工风险等合理地分配给合同方。如邀请设备制造商共同参与实施节能项目,用节能效益分期偿还设备费用等方式。
3.8 合同主体的多元化。按照风险分散的基本原理,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选择风险特征不同的主体进行组合,是不同的风险之间相互抵消,最终形成无风险或风险低的组合。这表现为合同主体的多元化。EMCo可以通过储备各种供应商和分别与之订立合同的方式分散风险。“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合同主体的多样化使EMCo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但并非是越多越好,供应商过多将会带来过高的成本,从而出现新的成本风险。
4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转移
对于无法分散或无法回避的风险,EMCo可以将该风险转移到合同当事人之外,通常情况下是风险管理的专业组织。本报告认为风险转移有三种方式:保险转移、合同债权转移、期货转移。
4.1 保险转移。EMCo可以根据自身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损失承担能力,将那些认为不能进行有效管理或者管理成本很高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交纳一定的保费,在保险事故发生后,EMCo可以获得了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权利,此时衡量的是保险费用与得到赔偿之间的差距。但是现在保险公司承保的险种有限,需要EMCo进行通盘考虑。
4.2 合同债权转移。合同债权转移是EMCo将EPC模式下的全部或部分节能利润的收益权转让给银行或其他组织或个人,银行或其他组织或个人将折算后节能收益一次性支付给EMCo,由银行或其他组织或个人取代EMCo的合同主体地位,收取将来的节能利润,实际上是将由节能服务合同产生的债权转让出去,这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风险转移方式,EMCo在转让自己的债权的同时也把自己的风险转移出去了。
4.3 期货转移。期货转移主要是针对EPC模式中所需要的大宗期货商品所具有的风险,如设备原材料采购风险、融资租赁风险等。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墙顶协议,确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以规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某一品种、规格的商品。期货交易的产生,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期现货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使期现货市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商品销售价格,保住既定利润,回避价格风险。
上述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控制模式之间既有逻辑关联,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EMCo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要系统考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每一个节能项目的情况(客户情况、节能设备改造、资金与财务等等)进行组合式风险控制或单独式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田基赞,李鸣,关瑞.“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节能降耗对策.经济视角,2007,(11):70-71.
篇7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呈现双高态势。从行业层面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要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0%以上;从单位产品能耗看,钢铁、水泥和冶金等高能耗行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这既是粗放式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也是“转方式、调结构”,发展节能产业的战略机会。根据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2008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增长417.3亿元,2009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增加到588亿元,同比增幅40.9%。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从2008年的11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95亿元,同比增长67%。2009年合同能源管理(EPC)项目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万吨标准煤(2008年节能能力为569.27万吨标准煤),年减排1133.85万吨二氧化碳(2008年减排二氧化碳367.18万吨)。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约502家,共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280亿元,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由2008年底的6.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1.3万人,增幅达74%。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预计达800亿,增速有望保持30%~40%。目前,节能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两大能源消耗产业,EMCA协会估计节能服务产业规模潜力约有4000亿元,摩根士丹利的估计预测比较乐观,认为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可达到8000亿元。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亦被称之为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EMC)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培育和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是指专业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SCO)与具有节能意愿的客户签订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方案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量监测和能源效率审计等综合服务,而且专业节能公司常常垫付服务所需资金,并通过合同约定在未来一定时间段,从能源费用的节约中逐渐收回投资并获得一定利润。传统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节能投资的实施企业来承担;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下,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
1998年我国政府引入国际上先进及成熟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实施“世行一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在北京、辽宁和山东三省市成立3个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利用世行贷款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运作。当然,仅靠三家示范公司,仅靠世行的贷款是远不能满足节能市场发展的需要。2003年国家发改委与世界银行启动二期合作。节能市场的发展需要企业拥有自有资金,还需要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但是刚成立的节能服务公司一般贷款担保能力比较差,项目二期设计了专项贷款担保资金模式。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世行项目部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专门成立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世行提供2200万美元作为担保资金帮助合适的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发展节能市场。2009年我国政府与世行启动了中国节能融资项目的三期合作,该项目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这三家转贷银行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向国内重点用能工业领域大中型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提供贷款,解决大中型耗能企业节能改造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概念最早出现在信息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以后,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界的时髦术语,并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其内涵也扩大到企业管理领域的广阔空间。合同能源管理也存在着商业模式问题,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
(一)节能量保证型
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服务合同中承诺最低节能指标(如节能量、节能率),合同期内一般由客户归还节能改造所需的贷款。如果合同期内节能收益没有达到承诺的最低指标,节能服务公司需要补差给客户;如果节能效果达到承诺最低指标,节能服务公司可以获得合同规定的服务费用;如果节能收益超出合同规定,双方可按合同事先商定的比例分享受超额收益。
(二)节能效益分享型
节能工程的改造投资可由节能服务公司单独承担,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与客户共同分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比例分享节能项目运行后的收益。一般来说,节能服务公司前几年的分成比例会比较高,以使其能尽快回收投资,获得合理利润。
(三)节能费用托管型
客户委托节能公司进行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托管费用。节能服务公司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并在合同期内根据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用。
(四)设备融资租赁型
节能服务公司为用户购置和安装节能设备,在设备租赁期内用户向节能服务公司分期支付租赁费用后,期满后设备归用户所有。
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主要在建筑领域,节能量保证型项目与节能设备融资租赁型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主要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宾馆、饭店和商场等商业领域。笔者运用JamesRichardson(2005)的框架分析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见表-1)。目前,节能服务产业需要结合具体需求企业所在产业的特性和企业特质设计具有复合型商业模式,比如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节能量保证型相结合,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能源费用托管型相结合,租赁业务与合同能源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商业模式。
三、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机制
(一)节能服务企业融资能力与节能前期投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合同能源管理一般需要节能服务公司先期提供启动资金、设备和安装调试以及维修保养等一揽子服务,后期逐渐回收收益。合同能源管理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银行商业贷款、政府贴息的节能专项贷款、设备供应商允许的分期支付、电力公司的能源需求方管理(DSM)基金、专业债券和国际资本融资等。美国的节能服务公司主要是靠政府基金,而韩国是由政府委托商业银行进行贷款,日本则主要采用通过大财团加上市融资
的模式。国内EMC的资金渠道相对匮乏,大部分企业都依赖银行贷款。但是,节能服务企业注册资本少、资质低,能效工程又常常是非资产性投资,节能设备的抵押价值不高,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质押贷款申请程序和监管复杂,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回报率也存在延迟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使节能服务企业很难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查,获得贷款支持难度很大。
(二)节能服务公司自身实力与政府补贴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2010年6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央财政决定2010年安排20亿元,用于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实行节能改造。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含)、1万吨标准煤以下的工业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其他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量下限放宽到100吨标准煤以上(含)。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奖励标准不低于60元/吨标准煤。此次补贴具有力度大、范围广等特点,补贴力度粗略的计算相当于标准煤煤价(960元)的30%,补贴范围也非常广。但是,申请奖励的前提是节能服务公司必须具有500万以上的注册资本,节能服务公司投资70%以上,并在合同中约定节能效益分享方式。目前,多数节能服务公司自身实力不足,80%的节能服务公司注册资本不超过500万,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先期投入70%的实力。
(三)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回报与合同双方之间履约信用之间存在缺陷
国外的能源合同管理期限一般都是10-15年,合同双方会在法律的框架下以及诸多能源政策、税收政策和环保政策规定下规范运作。由于能耗单位经营状况存在不确定,合同双方亦存在是否违约的博弈,节能服务公司面临节能整改费用可能难以回收的风险。合同履约风险的存在,使得合同能源管理的合同管理期限呈现短期化的趋势。虽然世行项目中试点的3家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可以处于30%左右的水平,但是国内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回报率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以建筑行业的节能空调制造企业的10年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例,设备利润所占比重为30%,财政补贴所占比重为20%。不计入设备后期的调试管理费和维修保养费,设备投入的利润率约为5%。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还要对空调系统各部分运行能耗指标进行精确计量,需要增加控制系统和计费系统,约增加设备投入成本20%~30%。空调设备制造商在权衡成本收益之后,会发现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投人大、回报低”,不如直接销售设备产品收益高。
(四)客户单位的管理体制与节能收益的分配机制之间存在错位
不少能耗单位在节能理念方面仍然存在认识误区,一些大型能源类垄断企业,尽管节能潜力很大,但是对能源费用支出表现为“无所谓、不差钱”的态度,而且不愿意与能源服务企业分享节省下来的水电费用。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能耗企业在比较“合同能源管理”与“技术改造”的方案之后,常常更愿意企业自己实际操作技术改造的投入,独自享受节能的全部收益。国有企业的任期制和预算管理制度都可能会影响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进。在国有大型企业中,节能改造的初期投资大,成本回收时间较长,具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性质,有些企业负责人不愿意在有限任期内在节能改造方面进行投入。
再比如,美国联邦政府是全美最大的能源用户,联邦政府机构约占能源服务产业收入的22%,但合同能源管理对于中国政府的具体机构来说还存在节能收益的分配问题。现有体制下,政府采购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后,节能收益都归国库所有,这是制约政府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一大因素。河北省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该省规定凡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的,节约资金的10%可以用作行政经费。
四、合同能源管理亟需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除了价值链的分工以外,还包括重组价值链和构造独特的价值活动体系的内容。构造独特价值活动体系的目的是使得合作联盟寻找到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的价值。
(一)客户真正获得节能价值是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
客户是否有节能的需求和动力是合同能源管理的关键。一家单位如果实行电费总额固定,节约的电费归自己支配的制度,这样的企业就有积极性参与到合同能源管理之中;如果一个单位采用电费实报实销,而投资节能改造则需要审批的制度,电费的节约和浪费与单位自身没有利益关系,而设备投资反而需要层层审批,这样的单位从事节能工作的积极性就会打折扣。
再比如,电梯节能改造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对电梯加装能量回馈装置可以达到节能40%的效果。电梯都有下降的势能,尤其是从高层向低层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靠刹车来消除势能,但是刹车会浪费势能,而能量回馈技术可以让势能变成电能,实现并网节能。居民小区内的电梯节能改造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目前面临现实的成本收益的分配问题。电梯作为公共电力设施,属于设备运行费,电梯电费是从物业管理费中扣除。对于物业公司而言,节能电梯属于改造项目而不是维修项目,无法使用房屋维修基金来进行节能改造。此外,安装节能设备受益者是小区物业公司。而购买节能设备的投资人却常常是社区业主,业主很难有积极性对电梯进行节能改造。如果物业公司直接投资改造节能电梯,一次性投资比较大,投资回收期和受益期比较长,物业公司本身的合同期也常常只有两年,物业公司会面临节能改造成功刚开始回收投资,物业管理合同就到期的问题,这会影响物业公司进行节能投资的积极性。
篇8
多年来,传统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均大量依靠人工,如分合闸操作、电能数据的采集、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的检测等,都要通过数名供电员工现场进行,费时费力,缺乏实时性。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配网运行管理水平,供电企业有必要依托现代化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计量表、数字控件和综合分析软件,来实现自动监控电网、优化电网性能、防止断电、快速恢复送电等一系列功能。
二、配电网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对配电网历史、现状和规划管理等功能的透彻分析,利用电力公司现有和将来的数据资源,通过合理整合现有配网管理各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城区配电网综合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各级配电网分析、运行、评估、规划等的统一协调管理。
2.1系统功能结构系统主要分为3个层次
2.1.1基础信息系统层
该层中,GIS、MIS及一些运行管理系统如SCADA/EMS等,为电力公司现有信息系统。本项目深入研究、充分挖掘这些系统的潜力,界定各系统所能提供的有效数据范围,为配网综合数据平台的搭建和高级辅助决策功能的实现做好铺垫工作。
2.1.2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层
该层主要包括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DA-DMS),它是底层信息系统与高层辅助决策系统之间的纽带。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搭建此数据平台,使其既可适应配电网存储海量数据的要求,又可保证配电运行数据的一致性。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基于如下考虑:
(1)建立底层信息系统的数据联系与共享标准通过配网分析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结合电力公司配电网现有的标准和规范以及配电网公用信息模型(CIM),将形成有关配网数据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机制方面的技术标准。(2)对底层实际运行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和管理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基础数据主要通过接口从外部各类数据采集系统获得。数据实现分层管理,方便提取和分析,并更加全面地包含各级电网、各类电网设备信息。
2.1.3高级辅助决策系统层
该层主要包含对现状各级网络供电能力、存在问题的评估,对近期电网建设项目的辅助计划与决策,并基于此对现状、近期、中期和远景的配电网进行优化规划等,形成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未来还可按需逐步扩展其他高层应用系统。高级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是基于底层信息系统数据特别是包含地理信息数据的GIS数据。
2.2系统关键技术
在建立配电网综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有两大技术难题:如何统一底层数据接口以实现数据层管理,以及通过何种高级分析系统使电力公司真正掌握电网实际运行情况。
2.2.1基于配电CIM的数据管理
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组织制定电力系统方面的公用信息模型标准以来,描述输电网结构的IEC61970目前已,而针对配电的IEC61968尚未完成。因此,系统先扩展配电CIM,再基于CIM对于元件接口的描述建立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而后提出基于 CIM的标准数据结构以进行数据交换载体,最后编写程序实现接口文件与内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导入。
2.2.2基于评估和优化的高级分析系统
高级分析系统主要侧重于宏观指导电网,因此现阶段只实现配电网的评估和优化,未来根据需要可进行扩展。以往的配电网评估优化多是从定性的角度上进行,定量评估指标很少,本系统在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配网电源、配网设备及结构、配网运行、技术经济指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估打分,最后形成整个电网的综合评价,找出电网薄弱环节,给出解决方案。
系统在结构上分为2个子系统,即工程师子系统和管理机构子系统。基于此,完成评估和近期规划的典型流程为:(1)管理机构人员通过管理机构子系统下达评估和近期规划标准;(2)各供电公司工程师利用工程师子系统进行评估和近期规划,生成相应结果,具体包括:导入外部数据源各类基础数据,完成导入数据(生数据)的校验修复,校验修复后的数据,进行现状电网评估,计算各项指标,依据管理机构下达的评价标准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输出评估所需图表,评估结果上传(项目结束后完善);(3)数据系统将上传到服务器上的各类数据,以图形或图表的形式在网上出来,供授权用户浏览和下载。
三、经济效益分析
1、配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种电力设备实行远程监控,逐步摆脱了长期人工设备巡查、数据采集的落后局面,做到了数据采集实时、高效、准确、可靠,大大提高了配网管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实现配网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开创了一条新路。
2、随着电网运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电力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是实现自动计费、对客户用电情况进行全天候监视的必要措施。针对以前某些负控系统通讯能力差、功能不能满足现在的计费、供电可靠性统计等配网管理的要求,基于GPRS的配网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3、配网智能管理系统的投入运行,节省了管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预计年减少人工支出10万元,减少因偷电漏电而造成的损失达25万元,按照系统正常运行10年计算,投入产出比达1:4。
4、配网智能管理系统的建成,其重要的意义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在于对中小用户的用电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防止了设备管理上的漏洞,减少了停电现象,提高了供电可靠率,有效的防止了有损供电企业形象的事情发生,提高了配网管理水平,减少了因人工抄表误差而带来的电量误差,保证了电量信息的准确可靠。该套系统每天抄取电量并进行分析,对用电异常情况进行提示,有效的防止偷漏电的情况发生,规范了配网用户的用电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
四、结语
配网自动化终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是一个关键设备,它直接采集现场一二次设备的信号参数,它的稳定与否,关系到系统的信息来源准确度,因此全面、深入、仔细地研讨配电终端的有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而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解剖,并加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篇9
随着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逐步完善,城市照明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路灯以及人力管控照明系统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而且难以满足城市夜景美化与科学控制,因此,对城市路灯节能改造与应用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显得迫在眉睫。
一、城市路灯节能改造
1.节能改造方法
(1)严格按照照明标准设计。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在进行节能改造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照明标准,在确保路灯照明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遵从节能原则,对不同道路的路灯照明等级进行划分,让光能的利用实现最合理化[1]。在进行城市路灯节能改造时,必须制定多种执行方案,然后结合不同因素对所有方案进行综合考量,在保证道路照明标准不降低的基础上,选择电能低消耗、照明高亮度的最佳方案,进一步确保城市路灯照明系统趋向节能、经济。
(2) 路灯开关时间的合理化。为了实现降低电耗、节约能源的目的,城市路灯照明系统的开关时间要进一步合理化。在进行城市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之前,应该对城市不同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针对不同的特点去设定开关时间的不同。同时,道路中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路灯开关时间应区分开来,因为通常城市的后半夜,人流与车流都相对较少,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路灯设计时应适当降低照明亮度,一般做法就是在后半夜将机动车道的照明灯关闭一半。这样一来,照明亮度的降低,有效地节约了用电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路灯的节能。此外,在使用了功率转换型镇流器之后,后半夜车流较少时路灯灯泡的用电功率会自动降低,也是一种有效节能的方法。
2.节能改造前景――节能灯泡
在过去设计的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当中,基本上都存在用电量巨大的现象,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仅仅由路灯照明一项带来的电费支出就已成为当地政府的重担。路灯照明需要用电,而电是由煤炭电厂燃烧发出而成,浪费电能实际上也等同于向大气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投入使用节能灯泡则会大大降低用电量,自然也就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缓解了环境污染。同时,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会比传统灯泡要长,从而降低了更换的频率,维护成本也随之降低。
节能灯泡目前主要有两种:紧凑型荧光灯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灯,@两种节能灯泡各有优缺点,但都能够提高用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光照强度、照明效果都有了更好的提升,使得行人行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此外,节能灯泡的体积也比传统灯泡要小,使得路灯在造型方面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照明路灯的美观性。
二、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
1.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
目前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有如下几点:①系统中装有中央监控装置,该装置可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控制,根据效果需要对所有照明设备进行调节,效率高且效果好。②系统中设置有自动与手动的切换开关,方便灯组开关的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③系统中具有应急灯组管控设备,即便出现供电故障,也可立即启动应急处理。④系统可对灯具启动时间、使用记录、使用寿命等数据进行记录。⑤系统具有自我保护机制,且可以具有场景预设、定时调节、亮度调节、软启动关断等功能。⑥系统设有其他系统连接端口,方便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除了这些智能化控制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将逐步完善且强大。
2.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1)照明时间与照明亮度的精准控制。一般情况下,城市照明系统中的设备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道路照明设备与景观照明设备,其中景观照明设备会根据景观所在的环境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预设管理,而道路照明设备的管理相对会更加复杂,下面笔者主要针对道路照明进行详细地阐述与分析。所谓道路照明,主要目的就是要保障行人与行车的交通安全,尤其是要控制好夜晚与恶劣天气发生时的照明时间与亮度。倘若照明时间不够或者亮度不足,都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路况复杂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城市中心路段以及人流量大的路段,倘若照明设备时间开启过晚或者关闭过早,不但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还有可能带来治安问题。但是出于节能考虑,路灯开灯时间过早或者关闭过晚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因此,照明管理工作人员与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研发人员应通力合作,对城市高低峰期的人流与车流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在人流车流相对较少的时间段,采用降低照明度或者启动半夜灯等方式去节约能源 。此外,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还提供感光链接,可以通过对光线强度、角度的感应,去实现对路灯的开关控制,提高道路照明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道路照明与景观照明的精准管理。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可充分感知城市道路中的车流信息,从而实现对灯光的精准控制,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关闭无效照明,达到节能的目的。与道路照明不同的是,景观照明注重的是对环境的美化效果,为了及时确保景观与照明系统中间的协调性,可应用LED照明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现如今的城市照明需求来看,并时间越久、亮度越高就是最佳的照明方案,在进行城市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当中,一定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问题,选择节能型灯泡进行路灯的节能改造。此外,随着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逐渐成熟,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照明效果,还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的理念,并且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将整个城市覆盖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与通信网络当中,向感知型现代化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篇10
楼宇的智能监控,是指以建筑为平台,以集中监视、集中控制、集中管理为目的,将各种监控设备与系统通过组合或集成,构成一个综合性安防技术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楼宇监控系统相比,现代监控系统多应用传感器识别技术及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这种系统将更合理、更高效、更快捷的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推广智能楼宇技术,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发展主要分为两种趋势:将安防系统、楼宇自控、消防系统的数据整合,交由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还有一种将楼宇自控、安防、消防、信息设备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IBMS系统,一个平台控制5个系统。
目前,监控系统在智能楼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控系统涉及电学、通信学、信息学、光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综合性技术。本章仅就有关应用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一般监控系统组成原理如下:
(一)系统组成原理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是针对独立楼宇的安全防范技术,主要通过门禁监控和视频监控来确保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通过住户自我监督防范来确保整个楼宇的安全。
(二)监控系统结构
门禁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综合了各类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学、机械学、光学、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诸多技术。它是解决楼宇出入口实现安防管理的有效措施。
(三)门禁系统结构
1、密码识别技术
密码识别:通过检验输入密码是否正确来识别进出权限。
这类产品又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型,一类是乱序键盘型(键盘上的数字不固定,不定期自动变化)。
普通型:
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成本低。
缺点:同时只能容纳三组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很差;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
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安全系数稍高
缺点: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还是不高;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成本高。
2、卡片识别技术
卡片识别:通过读卡或读卡加密码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按卡片种类又分为
・磁卡
优点:成本较低;一人一卡(+密码),安全一般,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
缺点:卡片,设备有磨损,寿命较短;卡片容易复制;不易双向控制。卡片信息容易因外界磁场丢失,使卡片无效。
射频卡
优点:卡片,设备无接触,开门方便安全;寿命长,理论数据至少十年;安全性高,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可以实现双向控制。卡片很难被复制。
缺点:成本较高
3、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通过检验人员生物特征等方式来识别进出。有指纹型,虹膜型,面部识别型。
优点:从识别角度来说安全性极好;无须携带卡片
缺点:成本很高。识别率不高,对环境要求高,对使用者要求高,使用不方便。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
4、视频监控设备的现状
数字监控录像系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PC机组合的计算机多媒体工作方式;另一类是嵌入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
①计算机多媒体方式的数字监控录像系统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的普及化,为基于PC机的多媒体监控创造了条件。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PC机的多媒体监控主机综合了视频矩阵、图像分割器、录像机等的众多功能,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b、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多媒体远程网络监控不受距离限制;
5、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视频监控系统(cctv)应提供独立的网络数据库和独立的网络系统,支持通过基于TCP/IP的局域网,或者通过Internent从远程通过登录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Web页面对系统监控和管理;
(2)较强的扩容性,要求有足够的设计冗余;
(3)将强的兼容性,可兼容第三方产品;
篇11
智能用电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智能用电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能源使用效率、经济运行和有序用电,对电网建设、节能环保、电能质量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构建便捷的居民智能用电管理系统方案实现了面向电力用户的电能信息智能化采集与监控,结合储能设备的接入管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管理,并与营销业务系统各业务模块紧密集成,为电力生产管理、营销业务应用以及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双向互动的基础技术平台。
2 背景技术及意义
第一,为电力营销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支持手段和依据。能够及时根据要求自动采集各电压等级用电现场电能量计量数据,包括电能示值、分时电量、日月冻结电量、需量等应营销收费服务所需电能量信息。能够监测现场用电计量情况,包括计量装置故障、计量回路异常、表计异常等,为用电监察远程自动化服务提供数据依据。
第二,为供电企业经济运行、经济管理提供可靠数据依据和支持。能够根据需要监测现场用电运行信息,包括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曲线等信息,为供电质量分析及负荷管理提供可靠技术支持。能够根据采集到的分时电能量进行所属电网全面的线损统计分析,并和理论线损进行对比分析,为降低管理线损提供依据。
第三,为强化需求侧管理、节约能源提供技术支持。能够提供客户远程现场服务,根据负荷平衡情况开展科学用电、有序用电、分时计费等,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响应自动化、电能的使用高效化、负荷曲线灵活化,并保证电能质量,最终在满足供电的基础上节约能源。
3 具体实施方式介绍
3.1 对居民用电情况进行智能化采集
根据不同业务对采集数据的需求,实现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采集数据完整、正确。对居民用电情况进行智能化采集包括居民用户用电数据采集,其中,居民用户用电数据采集包括:电量、电压、电流、有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需量、频率、开关状态等;在居民入户处安装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根据交流采样和功率积分的结果,产生这些数据量,并转变成电力载波信号,将载波信号经过电力线传输到采集终端;采集终端收集到载波信号后,进行分析和存储,并将数据转变为RS485信号,通过RS485总线将信号传输到集中器;集中器同时对多个采集终端的信号进行收集、分析和存储,并根据主站服务器的指令,将数据转变为GPRS或CDMA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主站服务器。居民、物业管理、供电局人员等,经过授权后,可通过互联网查看上述数据。
对居民用电情况进行智能化采集还包括居民用电设备数据采集,居民用电设备数据采集包括:电量、电压、电流、有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开关状态、档位、运行工况、谐波、频率等。
3.2 有序用电管理
系统可根据历史用电记录和当前情况,自动编制及自动优化有序用电方案;通过网络自动下达用电指标和用电方案;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全面支持有序用电;对有序用电的措施,系统进行自动通知和执行,对异常用电情况自动反馈;系统可对有序用电的效果自动进行统计评价,确保有序用电措施迅速执行到位,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主站服务器在数据库中记录各居民的用电性质、重要程度、用电高峰时段信息,主站服务器根据记录的用电性质、重要程度和用电高峰期时段生成有序用电方案,主站服务器将有序用电方案通过GPRS或CDMA无线网络下发到采集终端中,采集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有序用电方案对智能电能表进行执行,对部分地区、部分用户进行轮流停电、限制用电量,减少停电、限电对用户的影响;同时,主站服务器将有序用电方案编制成手机短信格式,主站服务器通过短信平台将有序用电方案发送给相关的居民,以便用户提前做好停电、限电的准备。
3.3 在线电费核算
采集终端自动采集智能电能表电量,采集终端通过RS485接口将采集终端的电量数据传输到集中器中,集中器通过GPRS或CDMA无线网络上送到主站服务器中,主站服务器的智能化采集模块将每个用户的电量存储在数据库中;同时,主站服务器的电费核算模块利用webservice接口,访问用电营销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得到本地区的实时电价;主站服务器利用每个用户的用电量和单位电价,计算出该用户的电费,并存储到数据库中。数据库的电费数据接入互联网,用户可利用电脑或手机接入互联网,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后可实时查看自己的电费情况。
3.4 直接为居民用户供电的配电网进行线损分析
主站服务器根据电能量数据,计算每个配电网的线损。主站服务器将一个居民小区作为一个配电网,进行独立的线损分析。居民小区的入口处安装的总智能电能表的电量,作为配电网的总供电量;该小区内所有居民的智能电能表的电量之和,为售电量;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是线路上损失的电量,即线损。采集终端自动采集总智能电能表和各居民用户智能电能表的电量,采集终端通过RS485接口将采集终端的电量数据传输到集中器中,集中器通过GPRS或CDMA无线网络上送到主站服务器中,主站服务器计算出总供电量和售电量的差值即为配电网的线损,根据小区的电力容量、抄表人员、设备使用年限、住户数量等不同特性,进行分类统计和排序,并对每个类别统计平均线损。如果某小区的线损和平均值比较差别较大,主站服务器即将它视作线损异常,主站服务器生成清单供工作人员查询,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线损异常现象,查找线损原因。
3.5 对储能元件的接入和充放电进行管理
储能元件又称储能装置,是能够将电能转换成其他能源,并在需要时重新将其他能源转换成电能的设置。常见的储能装置有电池、电容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确控制储能装置的充电和放电,也可精确计量装置的充电量和放电量。
4 结束语
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对居民用电地区分散、管理薄弱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技术对各类储能设备接入、电动汽车充换电的管理功能较少的问题。对每个现场控制点,在通过互联网发送基础数据前,先对基础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将基础数据信息进行重新组织,过滤掉冗余的基础数据信息,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避免网络阻塞,同时充分减少通讯费用,节约成本。适应国内所有的网、省、地市和县级电力公司。居民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的运营成本极大的降低,使系统真正具有实用性,提高各级电力公司的管理自动化水平,促进供电、配电、用电各方的有序发展,提高电力公司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相银初.一种居民智能用电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P].广东:
篇12
在电力企业,抄核收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不仅要采集电能计量装置的度数,还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一系列专业化的处理。例如整理、计算和审核以及发行和收取。因此,在当前大营销的背景下,尤其在计量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远程在线抄表已经逐渐成为可能,尤其是在智能电表不断普及的今天,加强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对于抄核收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电力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抄核收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发展速度如此惊人的今天,采取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电力企业抄核收管理模式创新和升级和重要举措。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1 改革抄表模式,降低抄表成本,提高抄表效率
在这一系统中,与抄核收工作紧密相连的模块是誊抄或远程自动读取电能表计量数据模块,这也是智能电表的特色功能之一。而在传统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必须选派大量的抄表人员前往各家各户进行抄表,不仅抄表的速度慢,而且还容易发生错误,不仅难以促进其准确性的提升,还会加大抄表成本,一旦发生错误,还会对双方的权益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只有加强智能电表的利用,从介入式的审核阶段逐步转移到运城在线采集的阶段,不仅能有效提高抄表的精准率,还能降低抄表成本,提高抄表效率,尤其是能将采集的数据直接的进入电费就算流程,不仅降低了工作难度,也提高了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水平。
1.2 智能化的计算电费,信息化的缴费信息服务
通过智能电表的这一系统,能直接的将抄核收数据录入电费计算系统之中,从而在电费计算工作方面提高效率、降低强度。并利用这一系统的电费计算功能,结合电能表传输的电费信息,及时、准确无误的计算每一位电力客户应缴纳的电费,尤其是在大型计算机系统的帮组下,电费的计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在电费审核中融入了人工式的接入审核,尤其是人工的方式对重要客户的重点审核,通过审核和确认之后,系统就会结合客户的电费信息发出相应的缴费短信,及时的通知电力客户上缴电费的各项事宜,从而实现缴费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1]。
1.3 多渠道的缴费和人性化的服务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对缴费渠道进行了多元化的拓展,从传统的窗口缴费逐渐转换成网上缴费、银行缴费、手机缴费和便民服务店缴费等多种渠道。电力客户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缴费方式,既方便了客户的缴费,也及时的收回了电费,从而更好地为电力服务水平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通了各种各样的人性化服务。尤其是在当今独居老人增加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一些电力企业选派专业素质过硬的抄核收人员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上门收费服务,虽然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成本,但是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的提升抄核收工作的效率,也提高抄核收工作的精准性,降低了抄核收工作的难度,尤其是抄核收工作人员在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的前提下,能够抽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大营销市场的操作,并在不远的将来,全面的实现抄核收工作的自动化、无人化已经成为可能。而这对于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3.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的几点浅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呢?笔者以下带着这一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提出以下几点浅见[3]。
3.1 充分认识和发挥智能电表的作用
智能电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为抄核收工作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而为了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首先就必须认识到智能电表的作用,并将其作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就其作用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在实际整合中,就应加强以下作用的发挥。
一是利用智能电表对电能分时计量和历史电能数据的冻结功能,结合既定程序及远程设置,利用智能电表,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收及时、可靠全面的传输到营销技术支持系统,从而为抄核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同时,以此降低手工抄表所花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为抄核收自动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利用智能电表在数据报送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辅助,在最短的实践内将其作为电费结算的依据,并在旁路审核模式的帮助下,营销系统对计算结果进行自动化的保存,并及时的将开办代扣业务的电力的电费及时的划拨到电力企业的账户之中。
3.2 加强电费制度的研究,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在加强智能电表功能应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一体化的整合,在利用软件实现二者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还应对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对其下放更多的权力,并在管理制度上倾斜于自动化系统,同时加强电费制度的探究,在自动化系统的帮助下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
3.3 学分析前景,切实做好可持续发展规划
智能电表与营销抄核收专业管理的充分整合,符合三集五大的整体思想,符合大营销的经营理念。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大营销理念的逐步推进,我们的抄核收系统会实现真正的自动化和无人干涉运行。保留在抄核收系统的少数技术人员,主要工作从抄电表、誊数据,变成了今天的对抄核收系统进行维护,同时抽查和审核电费数据。同时,针对客户举报的电费错误情况,进行现场的核实和故障的排除,从而为客户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妥善的处理方法[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实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力企业的抄核收工作人员,在不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应切实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充分意识到自动化在整个抄核收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致力于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的实现,在促进抄核收工作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模式不断完善的同时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从而促进企业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治芳.探讨如何提高抄核收智能化管理水平[J].科技视界,2013,35:326+368.
篇13
1.1 诊断标准[1]
①腹痛症状至少每周1次,持续2个月以上;②腹痛无规律,疼痛时间长短不一,次数不等,饭前、饭后、玩耍或进食中均有发作,可自行缓解;③疼痛为非特异性间断发作,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可有脐周压痛或无异常发现;④可伴有心动过速、血压轻度升高、手心多汗、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⑤腹部B超示肠胃胀气,全消化道造影、纤维胃镜、腹腔及盆腔超声检查、脑电图等均正常;⑥多数无明显诱因,但与精神紧张、学习压力、进食、受凉等因素有关,季节交替时及夏季发病较多。
1.2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均为河北省乐亭县医院儿科10例和河北省乐亭县中医院儿科8例门诊患儿,男12例,女6例;3~4岁5例,4~6岁9例,6~9岁4例;病史最长3年,最短3个月。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治疗
予温中健脾止痛汤。药物组成:干姜6 g,当归6 g,白芍药6 g,川芎6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木香6 g,川楝子6 g,延胡索6 g,甘草3 g。恶心呕吐加半夏;便干,舌苔黄去干姜,加大黄;嗳腐吞酸去干姜,加吴茱萸、黄连。日1剂,水煎分2次服。5~10日为1个疗程,2~4岁小儿剂量减半。共治疗2~3个疗程。
1.3.2 西医治疗
苯巴比妥片1~2 mg/(kg·d),分2次给药;山莨菪碱片0.3~0.5 mg/(kg·d),分2次服,连服3日停药。
1.3.3 调理饮食
进食要有规律,不能暴食暴饮或边走边吃,进食质软、营养丰富的食物。
1.4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腹痛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好转,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效:腹痛好转,发作次数减少;无效:腹痛无改变,发作次数无减少。
2 结 果
本组18例,痊愈15例,占83.33%;显效3例,占16.7%。总有效率100.00%。
3 典型病例
王某,男,8岁。2005-05-27初诊。平素喜食生冷,阵发性腹痛病史1年,发作1周。刻诊:腹部阵发性疼痛,时轻时重,喜揉喜按,遇温痛减,手足凉,食纳减,大便溏薄,精神欠佳,舌苔薄白,脉弦缓。查:腹柔软,脐周轻压痛,血常规检查正常。腹部B 超示胃肠胀气。诊断为儿童功能性腹痛。辨证为脾胃虚寒型,因脾阳不振,过食生冷,寒邪凝滞中焦,搏结肠间,寒凝则气滞,气机凝滞失于通调而发腹痛。予温中健脾止痛汤。药物组成:干姜6 g,当归6 g,白芍药6 g,川芎6 g,甘草10 g。5剂。日1剂,水煎服。苯巴比妥片15 mg/kg、山莨菪碱片片5 mg/kg,每日2次口服,连用3日。2005-06-01二诊:腹痛显著减轻,大便正常,食纳增加。效不更方,原方续服 5剂。2005-06-06三诊:腹痛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 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柔弱,经脉未盛,易为内外因素所干扰。多数患儿善食生冷瓜果,加之睡觉时易踢被露腹,内凉外寒,致使中阳不振,寒气凝滞,气机不畅,导致腹痛。治宜温中健脾止痛。温中健脾止痛汤方中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当归、白芍药、川芎行气活血,温通经脉;茯苓、炒白术健脾补中;木香、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中阳振奋,脾气健运,气行血活,腹痛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