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环境的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产权文化概念最早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文化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以知识产权文化为主题召开国际研讨会、举办各种知识产权文化活动等。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规定,把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五项战略重点之一,把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八项具体战略措施之一。
知识产权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个分支,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的观念形态,包括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诉讼观念、心理结构、学术思想等。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定义看,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体制、法律政策、规章等正式制度的积淀和升华。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可以让人们在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良好氛围中更好地认识知识产权的作用和潜力,明智而成功地使用知识产权。随着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日益重要和迫切,因为它对弥补知识产权法规的不足、促进良好知识产权秩序的形成,具有现实的需要和长期的价值。
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文化互动的生态系统
知识产权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其特征是:在创新思维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和更强的兼容性;在创新组织文化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强的激励性;在科技创新管理上,重视促进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在社会文化氛围上,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知识产权文化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知识产权,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丰富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知识产权文化反过来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肥沃土壤。
科技创新活动与作为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之间有三个依次间隔的层次:知识产权物态成果、知识产权正式制度和知识产权行为模式。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知识产权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离不开行为模式的形成、制度的构建和物态成果的产生。通过这三个层次间的交换网络关系,在整个国家和市场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文化不断互动,从而构成一个以精神为灵魂、以物态为动力、以制度为保障的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系统。
三、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对河南高校科技创新的意义
1.熏陶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品质
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能熏陶一个人的创新行为模式和习惯,从而铸就人才最独特的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这是个人和组织“最为珍视的生存和兴旺发达所必需的个性特点”。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良好的知识产权创新文化氛围是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出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温床。
2.激发高校创新成果的涌现
器物层面的知识产权物质形态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知识产权文化生态旨在营造多元化、多样性的科技创新环境,以最广泛地调动高校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人员创造财富的欲望,从而创造出真正具有独创性的、新颖的科技成果。
3.凝聚创新团队和产学合作
随着“小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的迈进,高校科研的组织模式也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科研小组”再到“跨学科创新平台”的模式演变,科研团队在高校科技创新中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文化中信任、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将成为凝聚科研团队的“黏合剂”。此外,产学合作既是一个知识流动和整合的网络,也是一个基于信赖的伙伴关系的网络。信任、创业精神、持久的耐心等价值意识和心理结构是成功合作的基石。这种文化的形成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市场化。
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已成为高校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河南高校创新体系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更要重视形成使创新得以扎根和萌发的知识产权文化,并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四、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营造的基本路径
知识产权文化本身只有在生态体系中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也只有依托其他物质形态成果、制度、行为模式等载体才能显示内在的力量。当前,河南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路径。
1.推动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培训
知识产权制度要得到长足的发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各方面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采用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知识宣讲,成为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倡导者和保护者。其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实务专题培训,并将知识产权纳入相关教职工的上岗及职业培训计划,以提高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再次,要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如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专业人才、复合型技术经理,以尽快缓解社会和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
2.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普及
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普及是面向大众的,是知识产权文化形成的基本手段。高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知识产权观念的宣传与普及,增强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特性的认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意识,形成团结、和谐、信任、竞争、冒险、宽容、创新、持久的知识产权文化价值理念。高校还应定期面向师生举办知识产权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等,为师生提供各类知识产权书籍、宣传小册子、音像等资料,为非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在大学生中全面实施知识产权素质教育。
3.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者协会
美国、日本等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者协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校之间的知识产权管理或技术转移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行业组织,政府应当推动各高校建立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者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律、协调、服务和维权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技术转移方面的关系协调、法律援助、诉讼支持、经验交流、普及宣传、培训讲座等,促进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徐瑞德,刘江彬.美国、日本与瑞典高校技术转移政策与模式之研究[A].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C].2000.
篇2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三农”问题,而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受其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忽视,将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极为迫切,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推动新农村的生态平衡。
1、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个方面的内容,而村容整洁则是对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要求,可见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计划实现的前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稳定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包括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保护两个方面,在农村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要求农民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第四,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根基,而环境安全问题是农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只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的途径,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新农村环境治理的管理措施
2.1完善相关法律手段
(1)健全环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缺乏完善的环境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造成对环境的保护没有深入的落实,环境治理工作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将环境保护理念传入农村居民的心中,使其能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得以充分认识。同时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完善和细化相关管理规范,制定更加健全的法律机制,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2)对环境保护的执法行为进行规范,给予环保部门扣押、冻结、查封、限期治理决定权等执行权利,同时建立各部门联动长效机制、环境警察制度,联合相关管理部门(如铁路、水利、金融、司法、工商、电力等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一些拒绝执行环保处罚的部门采取限贷、限运、限电、限水等,提高环境治理的执法能力,加强管理力度。最后加强司法保障,建立专门的环保法庭、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统一审判相似的环境违法案件和同一类型的案件,保证审判案件的专业性、公正性。在这方面我国部分省份已做出了新的探索,例如江苏省某法院成立了环境保护合议庭、审判庭,其市检察院、中级法院联合颁布了相关的试行规定等。
2.2加强建立保护机制
(1)健全环保执行机制,行政管理是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必不可少的,根据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农村环保机制应当独立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由政府授予环保部门相应的管理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主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上级部门可以对下级部门行使直接监督权,另外还需要提高环保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2)建立有效监督反馈体系,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公开农村环境信息,避免管理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证相关的环保法律政策及时的传达给基层的民众,然后农民根据自身实际意愿通过相应的交流平台准确的反馈给政府。避免产生相关管理人员对环保政策和目标的蓄意歪曲等事件。在反馈机制的保障下,还有利于增强个人与环保机构之间的交流,形成有效的监督。
2.3强化管理经济手段
(1)实施“绿色GDP”,将管理不善、人口数量失控、教育低下、自然资源退化、环境污染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扣除,这种经济管理手段更加注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有利于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该种经济手段还要求政府加强环保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有利于真正实现环境、经济的双赢,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保障。(2)科学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手段,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环境保护的规律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环境治理,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例如在新农村建设时创建肥料、粪便变沼气、秸秆等企业,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时由专业的公司提供设备、技术、工作人员,由造成污染的主体对支付污染治理的费用。从而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减少政府的负担。
2.4加大宣传环保知识
首先依靠大众传媒技术和公共舆论的力量,对环保理念进行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将环保意识深入到人们心中。然后再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知识普及,从小学生开始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其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其次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在治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提高村民环境意识、改变种植结构、绿色创建、乡村建设规划等工作。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到环境治理中,营造全员环保的氛围。
2.5加强村镇企业治理力度,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大力推行村内工矿企业清洁生产,加大村镇企业污染治理力度,明确奖惩机制。严格控制村镇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或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区域,要限制削减总量,不再新建或扩建加重环境污染的项目。在实际生产中,从设备上、工艺上、规划布局上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管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基础。
2.6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环保部门、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地方政府要积极联合当地环保部门,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加大治理资金投入,贯彻落实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发挥主导作用。村民自治组织应该要发挥好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协助宣传环保知识,提升村民环保意识,严格监督政策落实。加快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向着组织化、合作化、网络化以及系统化方向迈进。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措施的研究,从中可以发现在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力度,才有利于改善新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推动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凌杰.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微[J].农业考古,2010,03:345-347.
篇3
整体性治理就是以公民需求为治理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治理手段,以协调、整合、责任为治理机制,对治理层级、功能、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协调与整合,不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为公民提供无缝隙且非分离的整体型服务的政府治理图式。波利特在其发表的《联合性政府》一文中认为整体性治理是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来实现预期利益的政府治理范式。简言之,整体性治理理论是以政府内部各层级机构、部门的整体性运行为出发点,强调预防、公民需求和结果导向,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治理当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在政策、规章、服务和监督四个方面的层级整合、功能整合、公私部门整合,达到整体性的治理效果,为公民提供一站式无缝隙的单一窗口服务的新兴治理理论。
2、问题指向
碎片化与棘手性是整体性治理理论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希克斯认为,以往根据功能将政府划分成了各个部门,部门之间呈现高度分化的状态,以至于难以有效地解决越来越复杂的民生问题,整体性治理则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他认为,整体性治理所指的碎片化是“专家之间因为缺乏协调所导致的结果”“;碎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有无数种问题的来源,必须在完善设计的整体性治理当中才能准确的知道它的由来”.韩保中则认为“碎片化是指不同功能及专业的机关间,缺乏沟通、合作与团结,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有效处理共同的跨界议题,造成政府机关个别或整体政策目标执行时的失败”.棘手性是整体性治理的一个挑战方向。希克斯指出“人民有许多联合性的难题(Joined-up problems)……,这些难题并不是按照专业、功能或机构的边界发生的”,“解决跨部门边界(Boundries)的复杂难题,需要新的途径”,“棘手性是指许多民生问题跨越了数个部门的边界,导致很难以单独的某个部门独自解决的情形”.按照他的理解,棘手性的问题是跨越部门边界的、是具有联合性质的不能以单一部门的力量解决的,因而整体性治理需要以此来作为努力的方向,找到解决这些棘手性问题的对策。
3、核心概念
(1)目标与手段相互增强。希克斯认为单纯的跨界合作并不能构成整体性治理,要分辨一个政府的管理形态是否为整体性政府需要从目标和手段两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程度来判断。他以组织机构的政策目标和手段是否相互增益将政府的治理形态分为渐进式政府、领主式政府、整体性政府、碎片化政府和协同型政府五种,而整体性政府要求的则是达到目标与手段相互增强的效果。
(2)协调整合。希克斯将整体性治理中的整合分为两个维度进行了阐释,一个是政府的组织构架与形态,一个是政府运作。在政府的组织构架与形态上的整合包含治理层级的整合、治理功能的整合以及公私部门的整合三个方面,治理层级的整合是指国际与国家层级的整合、中央与地方层级的整合等阶梯式的整合;治理功能的整合是指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各部门进行整合;公私部门整合是指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组织进行整合。在政府运作层面则包含了政策、规章、服务和监督四个方面的整合,政策整合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内容、政策评估以及政策过程的整合;规章整合是指有关个人的规章制度与公共部门的规章制度、私人部门的规章制度中的内容的整合;服务整合是指将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整合;监督整合则是对政策整合、规章整合、服务整合三方面的科学评估。
(3)信任与责任。希克斯认为在政府组织之间建立信任是整体性治理所需要的关键性整合,没有信任的相互合作和协调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即使成为现实也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建立信任的相互关系对于构建整体性治理战略非常关键。同时,希克斯认为责任感是整体性治理当中最重要的,这里的责任感包括了诚实、效率以及有效性(或项目责任)三个方面的内容。诚实主要是指在涉及公款使用的时候应当遵守规矩;效率主要涉及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政策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有效性(或项目责任)指的是行政人员应对其行政行为负责。
(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要治理工具,也是整体性治理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其快速发展为整体性治理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邓利维认为,数字时代的治理核心在于强调服务的重新整合,整体的、协同的决策方式以及电子行政运作广泛的数字化。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治理的手段,整合不同的网络支撑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简化基础性的网络程度和步骤,从整体性目的出发,力求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信息平台,简化政府治理的程序,实现轻松快捷、资源共享的在线治理模式。
二、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1)存在政府部门之间合作不足的现象。政府部门之间合作不足主要是由于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条块分割所导致的。部门间条块分割导致的合作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职能上的重叠,导致资源浪费;二是行政行为上的互相推诿,导致治理效率低下。行政职能上的重叠主要表现在各部门分别对自己所辖范围内的行政事务负责,这样就容易出现因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导致政出多门的情况;同时,不同的部门彼此之间可能目标冲突、数据不一致、标准不一,多重管理和执法最终导致人力、财力资源的双重浪费。行政行为上的相互推诿在那些职能重叠、边界模糊的行政问题上屡见不鲜,“遇到好管的事,都争着管;遇到有财政资金分配支持的事,都抢着要”,遇到难管的事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终导致行政效率低、信任度缺失。
(2)存在公众及其他治理主体参与不足的现象。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公民、企业、环境 NGO 等,但是由于各种体制内和体制外因素的影响,公民、企业、环境 NGO 等民间治理主体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不高、作用不明显。我国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数量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业基数来说偏少,参与渠道受限、专业人员不足、活动经费有限等才是我国环保 NGO 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作用受限的主要因素,公民的“搭便车”思想也限制了其作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3)存在信息闭塞的现象。我国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信息不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的信息闭塞;二是电子政府服务系统建立不够完善导致的信息闭塞。“环境中污染物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愈来愈高,而多数环保部门现有的监理仪器装备严重匮乏、陈旧落后、档次低、品种少。基层环保部门情况更糟,以至于不能及时出数据;有些需要监测的项目,无能力监测,只好放弃”.网络技术的运用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上面也显得非常欠缺,2013 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我国环保系统机构总数达 14257个,其中国家级机构 45 个,省级 400 个,地市级 2252 个,县级环保机构 8866 个,乡镇环保机构 2694 个,但是这些机构多数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站,有独立网站的也很少更新。
2、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制度建设滞后。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制度建设的落后可以简单概括为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性和模糊性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在环境治理上的研究起步较晚,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法律数量和所涉及的范围相较于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所面临问题的难度和宽度还是有所不足,导致一些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模棱两可。其次,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对于跨地域性的生态问题规定多个治理主体,但是没有细化主体之间的职责和义务,导致在执法的过程中无所适从,自由裁量。同时,我国目前实行的政府直控式的管理模式使环保部门工作的开展受限,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2)社会环保意识不高。从整体性治理视角而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公众、非营利组织更是践行环保政策、环保行为的直接主体。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全民无法做到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无论是民众、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环保意识不足,参与度不够。公众虽然重视环保,但是落到实处的行动还是非常有限;企业追求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环保 NGO 很多挂靠在行政机构之下,行政色彩浓厚,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缺乏独立性,大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
(3)政府的自利性特征。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将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纳入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具有自利性的取向,他们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当公共利益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相冲突时,他们更多选择的是自身利益。我国目前官员考核选拔的重要衡量标准是 GDP,即使还有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考核指标,但 GDP 在其中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这就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促进本辖区的经济增长,不惜以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降低环境准入的标准,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引进来,对他们的污染破坏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干扰环境部门执法。
(4)技术支撑不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才能高效运行的系统,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对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环境信息的获取需要更为先进的监测装备和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我国目前在监测装备上的先进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由于购买装备的费用过高,很多政府部门都不愿自己掏腰包去完善监测系统。其次,有很多的政府网站缺乏有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通报,即使是专门的环保部门网站数据也没有及时更新,网络技术的运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治理策略
1、构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组织与形态的整合策略
(1)加强治理功能的整合。整体性治理所强调的治理功能的整合主要是指“机关内功能之整合,如行政院之各部委,或功能性机关间的整合,如健保与社福功能之整合”.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功能的整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强化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大力宣传“生态城市”的理念,严格执行绿色 GDP 制度,将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转变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务人员的切身责任。其次,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目前在我国实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大部门治理方式(即大部制)还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此构建我国“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将区域内各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协调整合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突破口。最后,建立协调议事机构,由于涉及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部门有很多且同属于一个级别,因此设立一个较高级别的协调议事机构对于推动全国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治理层级的整合。行政层级的整合意味着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治理层级,创建扁平化的行政组织结构模式,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增强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各层级的横向联系、缩短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距离,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加强治理层级的整合可以通过“省部合作”、“市区共治”、“市县共治”、“友好城市”来实现。“部省合作”是近年来不断见诸报道的跨越层级鸿沟、实现互不隶属的政府部门之间直接衔接向等级间协商转变的很好体现。因此,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实现治理层级的整合。发展“市县共治”“、市区共治”有利于减小市级行政部门的压力,调动县一级和社区等相关部门治理环境问题的积极性,市级政府运用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先进奖励、大力宣传等工具,运用经济杠杆与分级统筹、合作参与的形式,推动县级和社区积极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友好城市”是促进国际间城市交流的重要方式,目前其主要涉及文化、经贸、教育等方面,若将其扩展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将是拓宽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合作渠道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国际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层级的重要方式。
(3)加强与私营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由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公共部门作为治理主体存在的各种缺陷,公私合作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公私合作不仅要求在公私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和顺畅的参与机制,还要求在私人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时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法律和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的公私合作可以从实行合同能源管理、采用美国 E.S 萨瓦斯提出的 BOT 与 TOT 模式、大力推广清洁发展机制(CDM)等与私营产业合作的整合策略出发,大力培育环保 NGO,拓宽其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渠道,走出一条“政产学研联盟”一体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道路。
2、构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运作层面的整合策略
(1)加强政策的整合。政策的整合是希克斯关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关键活动之一,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上的整合目标,我们要保持有关环保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以高效的管理和执行,提供给国民更好服务质量的治理,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当中,我们要在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和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四个方面下工夫,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中心,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好与快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等。
(2)加强服务的整合。整体性治理理论中服务的整合,指的是对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内容、供给方式以及其产生影响的整合,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提供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相结合的积极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活跃、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模式,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加强监督的整合。首先,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在政府方面,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进步、资源消耗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考核指标,建立起一个“政绩指标”和“绿色指标”相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市场方面,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大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以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和是否破坏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考核标准,决定是否强行关闭该企业;在公民个人方面,可以建立环保奖惩机制,促使公民在日常行为中自觉遵守环保政策。其次,完善环境监督体制。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通过立法构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方式,构建多元主体的环境治理监督体制。
(4)加强规章的整合。规章可以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以部长令形式的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以政令形式的是地方政府规章。要将以上类似的规章制度形成一股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合力,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整合,构建一个整体性的规章制度框架。首先,在国家层面上理清各部委的相关职责,以免出现规章重复、多头执法的现象。其次,在地方层面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本地方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中央层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规避地方政府自利性的特质。再次,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现有的区域环境保护督查机构,增强其协调处理跨行政区域污染防治的职能。
3、构建一体化的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
(1)改造和整合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资源系统。制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集中报送管理办法》,在政府网站上设立当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专栏,按照分类、及时、双向、集中的原则采集和反馈有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政策、制度、节能、排污等实时情报。
(2)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公开、共建和共享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及时公开相关企业的能耗与排污情况、污染布局以及环境评价的相关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形成环境治理的数据信息网络。
(3)通过信息流与服务再造,力争向“一站式”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靠拢,实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采取网上办公服务的方式,将事前审批、环境评估、税费缴纳等涉及不同部门的对接活动联合起来,转变传统串联审批的方式为并联审批,实行一次性告知服务,实现“一站式”的服务目标。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可以在环境治理数据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收集和传递由各省市提供的各种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实现与各级城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及环保科研部门的局域网相连,通过网络将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的环境治理信息系统相连,促进不同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及时了解全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Perri6、Diana Lea、tKimberly Steltzer and Gerry Stoker:To-wards Holistic Gocerm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Hound-mils[C].Basingstoke,Hampshire:PALGRAVE,2002.
[2] Christopher Pollit:Joined-up Government:A Suvey[J].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03(1)。
[3] 韩保中:全观型治理研究[J].公共行政学报(台湾),2009(31)。
[4] 关音:我国环保 NGO 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2012(4)。
[5] 曾凡军: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政府组织协调机制研究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6] 周厚丰:环境保护的博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7] 2013 年环境统计年报[R].
篇4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关键,英语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但高职英语的教学低效一直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生态化教学也成了人们研究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一、生态化教学理论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是一门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新兴学科,采用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生态化教学将是高职英语教育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二、高职英语生态化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依然是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交际能力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即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课堂的所有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也多以读写为主,课上大量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多以记忆试为主,这些都进一步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高职英语的授课多采用大班授课,每班人数在40―100人左右,这严重超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合理容量,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以个体实践为主,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只能与少数学生进行交流,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本身在学习上就缺乏主动性,这种只能与少数学生交流的教学更是无形之中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授课内容的统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趋从性,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盲目附和或懒于回答,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也多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即主要以分数来评定一门课。这种评价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考试情结,把通过考试、取得证书作为学习目标,这种功利化的目标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使英语学习偏离了方向,也不利于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三、生态化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还没有形成生态化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构建一个生态化教学环境。
要改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态位,每个生态位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师要创造一个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促进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英语教学应注重个体差异,提倡师生平等,鼓励教学多元化和创造性的“生态化”的教学,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将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有竞争性的或者多数学生可以参与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由于师资、教学资源等的限制,高职英语大班教学的现实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大班教学仍然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采用的主要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取代单独提问,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在课上尽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另外,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心里进行一个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上获得成就感。进行差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创建分层次的英语课程班和个性化学习方案,保障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转变评价观念,生态化高职教学的教学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注重整体,又要关注个体;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日常教学过程。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趋势,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还能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评价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环节,一个全面位和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对于构建生态化的高职英语教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要构建生态化教学环境,就要符合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互适应,教学目的与教学评价相互顺同,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构建了良好的生态化教学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篇5
其次是有利于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态农业,正是从农业受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综合制约的客观实际出发,强调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求得三个效益的统一。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有益探索。
晋中市农业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总面积16 404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9℃左右,1月-7~8℃,7月23℃上下,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40~180天。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晋中市耕地面积455.4万亩,绝大部分为旱田,水田只有455亩。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棉花等为主。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化肥污染 虽然化肥的施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化肥施用量大,养分不均衡,肥料利用率低(约35%),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农产品品质,而且还使得大量营养物质通过土壤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污染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农药污染 由于农药市场比较混乱,不合格农药产品充斥市场。再加上少数经营者素质偏低,有的经营者甚至把拌种剂当成杀虫剂卖给农民,这不仅使农民上当受骗,耽误治虫良机,还浪费农药,污染农田;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少数果农、菜农盲目用药或用药不当,或不讲究施药技术,从而发生用药过量,对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农膜残留 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以上,由于许多农民只对大张残膜进行清理,对清理小块残膜不太重视,致使土地中残膜率高达42%左右。据专家介绍,农用薄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其残存期可达20年以上。农用薄膜长期滞留地里,将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转,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与此同时,塑料薄膜产生的毒素不断在土壤中挥发,引起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叶绿素和抑制叶绿素的合成,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可见,农用薄膜残留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秸秆污染 晋中市秸秆年产量两百多万吨,秸秆随意丢弃量为二十多万吨,秸秆田间焚烧量为近四十万吨。秸秆利用率仅为70%左右,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问题比较突出。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粪尿不当排放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畜禽粪污中含有极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COD、总氮、总磷、铜、锌等,这些都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生态农业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科普读物、广告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及舆论工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和普及,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设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预算,切实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开拓多种融资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导向、国内外资金为补充的生态农业建设多元化投入体系。
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切实提高食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标准标志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物疫病预警机制,加快动物疫病和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绿色龙头企业。
篇6
一、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主干课程,对培养环境方向专业监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地位[1]。其中环境监测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精品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产学研结合、网络教学等。当然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获得系统的环境监测专业技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对环境监测实践性人才的不断需求,加强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改革,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以笔者在湖南科技大学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1)环境监测实验课时很少,大多是讲授实验步骤,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学生得不到实际的锻炼;(2)生成实习也主要以参观为主,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少,完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3)学生对环境监测的认识局限在实验室测试,对整个监测流程没有概念。环境监测主要目的是对有关项目就行定期、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于环境监测实践教学可行性分析
随着工业的发展,矿区环境受到涉矿企业和环保部门极大重视。以湖南省锡矿山为例,这是全球最大的锑成矿区,素有“世界锑都”之美称[2]。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辉锑矿和方解石-辉锑矿,并且还伴生有汞、铅、砷、金等金属矿床[3]。至今锑矿的开采和冶炼已有一个多世纪,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也导致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目前土壤鲜有种植,河水、地下水已禁止饮用,大部分矿区居民已经搬离[4]。从而对整个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成为了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的关键。可见锑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与环境监测课程非常相关的实践项目,这也是本科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年轻富有激情对环保事业十分热衷,这将极大地带动他们对环境监测的积极性。
三、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环境监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水质监测。目前矿山废水仅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或者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河流以及地下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居民用水困难。通过对整个矿区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对选矿冶炼工艺的了解,发现污染源主要为矿坑水、选矿废水、冶炼废水。选择某采矿点的矿坑水、冶炼废水、选矿废水和邻近河流为监测对象,锑、砷、汞、硫酸盐、磷酸盐等作为主要监测项目。学生3~4人为一组,对这四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其中河流的取样严格按照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要求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采样工具为250 mL聚乙烯瓶,采样前用10%硝酸浸泡过24 h,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使用美国哈希HQ30d便携式测定仪现场测定pH、溶解氧、电导率并记录水温。将水样装满瓶后,加少量的硝酸,调pH为1~2,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密封,送回实验室,放入冰箱4℃保存。在这里强调学生做好采样记录,因为冷水江市锡矿山距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有一定的距离,在水样的运输过程中,标签纸可能会磨损丢失。其次教导学生根据监测项目有针对性的选择采样工具、保存方法。总之,样品的采集是整个环境监测的重点,如有偏差,后面的测试数据没有任何意义。
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5],对水体中重金属与阴离子进行测定。其中高浓度的金属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7002A北京三雄)测定总量,而低浓度的锑、汞、砷则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S-9700北京海光),采用离子色谱仪(ICS-900美国戴安)测定水样中的硫酸盐等。测试环节要学生掌握仪器的原理,构造,测试条件,懂得检测限对仪器的选择要求,而且要他们掌握仪器的开机、使用、维护等基本常识。整个过程包括溶液的配置等全部由本科生亲自操作,每个监测项目要求测定三次,求平均值,并有计量单位。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
2.土壤中重金属的分析。选取地势较低的田间土壤,根据梅花形布点法进行取样,土壤采集深度在0~20cm左右,尽量保持土壤的完整性,不破坏其物理结构。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采取“四方法”弃取,装袋。同样采取距离矿区较远的土壤作为对照样品。土壤样品经室温下自然风干后,剔除植物残根、岩石碎块等,用木棒研磨后通过2 mm孔径尼龙网筛,待用。土壤样品的消解:准确称取过筛后的土壤样品0.1g至于三角烧杯,添加10mL HNO3-HCl溶液,在电热板上消解溶样(温度≤150℃)至溶液体积大约为0.5mL,冷却至室温,将消解液转移到25mL试管加水定容,然后对溶液中锑、砷、汞、铅浓度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前所述。为了保证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同时消解对照样品,并采用了国家标准物质黄色红壤-土壤样品GBW07406)对消解及元素分析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参照对照区土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3.固体废弃物监测。在整个矿区存有大量的堆放区和尾矿坝,这些废渣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它们不仅侵占大量农田,更严重的是废弃物一般未经处理堆放于地表,常年受到雨水的淋溶,加上堆放区的防渗滤措施不完善,造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且随雨水径流进入周围土壤、水体。因此以锑矿堆放区为研究对象,考查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堆放区的尾矿砂、冶炼渣、选矿废石进行分别采样。由于堆放区面积比较大,地形较平坦、各类废弃物堆有很多,所以选用棋盘式采样方法,布设15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的废弃物堆分别进行取样装袋。湿样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破碎、过5mm孔径筛,缩分,1.5kg备用。浸出毒性实验采用规定的方法浸出水溶液,即分别称取过筛后的尾矿砂、冶炼渣、选矿废石100g(干基)放置于2L广口聚乙烯瓶中,并加入1L的去离子水。查阅当地气象资料可知,冷水江锡矿山属于酸雨地区。故在实验过程中,淋溶液的配置应符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调节溶液初始pH为6.0,将瓶子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上,振荡频率为100次/min,室温下振荡8h,静置16h。浸出液通过0.45μm的滤膜过滤。我国规定的浸出毒性分析项目有:汞、镉、砷、铬、铅、铜、锌、镍、锑、硫化物、硝基苯等。根据锑矿废弃物性质,本项目主要测锑、汞、砷、铅、硫化物的浓度,同时分析溶液pH、颜色变化等。
4.废气监测。矿山废气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氟化物及固体悬浮物等,这里以降量尘的测定作为实践内容。该地区大气降尘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基于春冬季节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低造成扬尘较多,此次采样时间为2月15日至3月16日,为期30天。采取功能区布点法布设10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高度为6~8m,位置视野开阔。采样工具为内径15cm、高30cm的集尘缸,缸内置有100mL的水溶液。收集时首先拣出枯枝、小虫等异物,并用水冲洗将缸内溶液和尘土全部转入烧杯中,加热蒸发浓缩至15mL后,再全部转移到已恒重的坩埚中,电热板加热蒸发后,放到烘箱(110℃)中恒重,计算降尘量。然而根据降尘量并不能完全反映颗粒物的毒性,其化学组成则是重要的判断指标。因此采用X射线光谱仪与扫描电镜仪分析颗粒的形貌和元素成分,并参比远离锑矿的对照区降尘量及化学组成,查看锑矿的开采冶炼对空气颗粒的元素组成是否产生了影响。
四、问题及取得效果
锡矿山锑矿的开采冶炼给当地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湖南科技大学很多学生来自湘西,他们深有感触,而将矿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带入环境监测这门课程,使他们学以致用,同时对整套环境监测的流程熟练掌握,学会自己制作监测方案。水体、固废、大气监测这些教学重点难点都成功的添加到这一实践项目中。此外,环境监测是很严肃的工作,要求同学们实事求是,绝不能修改数据。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锑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使学生增长了知识面,理论结合到实际。他们对环境监测的认识有很大的改进,不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中,动手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矿区环境污染如此严重,如何改良选矿工艺以及治理污水,废物再利用等话题得到了广泛的探讨,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不断增加其他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伍钢柱.锑都话锑[J].化学教学,1995,(3):25-26.
篇7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指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综合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地域(布局)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和人员知识结构等。任何事物的结构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而存在,其存在和发展都要受到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也不例外。高职教育的结构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整体状况,构成了结构生态环境。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其结构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社会观念结构等。这里择要述其前三点。
(一)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样式、成分及其构成。如通常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知识经济等,都是就其经济结构的主导模式、成分而言的。我国现在正面临着完成农业化,发展工业化,进入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并行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迫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层次、科类、形式、布局)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一产、二产、三产的组合方式及比例关系。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2000—2002年三年的数据为例,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7.1%下降到8.7%;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47.4%下降到41.0%;而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则由35.5%上升到50.3%。“现在发达国家一产就业人口占社会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都在10%左右,二产就业人口在35%左右,三产就业人口占55%左右。”对我国而言,现在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崛起的套合叠加阶段,正在向着以科技为先导,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这样的宏观生态环境对高职教育发展应该说是有利的,但必须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要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使高职教育的人才产出能够跟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职业结构
职业结构是指职业的组合与构成形态。它构成了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维,对学生就业乃至教育本身产生影响,职业结构是变化更新的。有资料显示,“上海每年约有四五十个新职业产生,2004年上海又有65种新职业亮相。如美甲师、茶艺师、商务策划师、数码影像技术员……”另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15年中有8000多个低技术职位相继消失,出现了6000多种新技术职位,其中不少是高技术职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工厂里,职业劳动呈智能化趋势。20世纪初有90%的人从事体力劳动,现在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等智力劳动的人占80%。”[6]职业结构的需求变化和更新升级,必然会对教育供给方(学校)和需求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会根据职业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学生也会选择职业需求热、未来预期好的专业学习,以求得高质量的就业。
二、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状况
理想状态下的高职教育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作用,相互适应,良性互动的关系。但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与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产业升级加快与专业调适缓慢的差异,职业变化的频繁与就业观念滞后的冲突,以及受其他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相反,却使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外部生态环境出现了不适应、不协调、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对高职教育的生态结构产生了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专业结构不适应,类型结构不丰富,层次结构不系统,布局结构不平衡。
(一)专业结构不适应
面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要求高职专业结构必须加以调整变化,才能跟进外在结构生态环境变化的需要。但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缓慢,适应性差,跟不上外在环境结构变化的步伐。这就必然造成专业结构失调、学用错位,就业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客观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一方面,影响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外部环境结构的动态流变特性和制导引领功能,使专业设置总是处在“跟班”和“随从”的地位,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稍不留神,就会被拉下;另一方面,专业本来就是相对稳定而且具有滞后属性的,与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存在着时间差、异步差,如果再缺乏调适观念,不能有意识地调整跟进,就必然会带来专业设置落后和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类型结构不丰富
所谓类型结构,也称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职教育的构成状态。当下高职教育类型构成,主要有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股份制高职院校、国有民营高职院校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民办与公办高职两个大类。就我国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总量来看,所占份额比例还比较低。诚如教育部有关专家指出:“现在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仅仅是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的关系,因此,不能完全说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7]就是说,民办教育还仅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在校生人数角度看,在我国整个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中,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为1174万人,民办高校128万余人,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约占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0%多。而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学校中,私立大学(学院)占了大多数,其中日本占73%,韩国占75%,我国台湾地区占70%。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高职教育最基本的二元类型结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民办高校只占高等教育供给中的一小部分,由此造成了类型结构生态环境的单一,不够丰富协调,这样的类型结构的环境和状况,要想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高校毛入学率36%(2009年为24.2%)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大力拓展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三)层次结构不系统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等构成,形成一个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又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但就我国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现状看,还停留在以专科高职为主的单一层次上,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还非常少,整个体系的配套性不强,专、本、研、博的层次结构系统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层次结构生态环境,使我国的高职教育难逃“断头”教育的厄运。这是需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有序推进,着力改变的。
(四)布局结构不平衡
布局结构,也称地域结构,是指高职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区域间布局、资源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仅以区域布局看,截止2005年底,江苏、湖南、广东、山东已达到71所、68所、65所、64所,而西藏、宁夏、青海却只有2所、8所、8所。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的失衡与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布局结构不平衡,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均衡发展。如不加以改
变,势必会成为全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起到负面的影响。
三、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调适与优化
(一)优化专业结构
服务产业的风生水起,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兴未艾,说明我们的时代正发生着深刻的产业革命。过去,是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现在,服务行业已超越实体经济而占据了压倒优势。因此,首先,专业设置应该跟进产业升级和转移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和走向,进入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长期潜在需求被忽略的产业、市场短缺的行业、高智能的行业,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保持同步并适度超前。这样才能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中,执市场和教育发展之牛耳,永葆主动态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专业结构的调整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在专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上,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既要服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第三,优化专业结构,还要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进行。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给企业话语权,了解企业需要,倾听企业呼声,接纳企业建议,与企业共建专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在专业设置上的融入市场、“水暖自知”、熟知需要的优势和特长,与企业联动,保证专业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与企业合作,保证专业和人才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与企业互动,保证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企业共荣,保证专业的就业率和优效性。
(二)丰富类型结构
丰富类型结构,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模式。改变传统高等教育单一的办学体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模式,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及多元合作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四十三条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大力举办民办高职教育意义良多:一是改变政府主宰高等教育的“一家独大”的办学格局,完善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二是打破政府“统包独揽”的一元化办学格局,有利于形成竞争;三是有利于改变政府独立支撑高等教育,以致规模过小、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四是有利于解决政府单一供给的财力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局,实现资源的多元和优化配置;五是有利于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路子、积累经验,在市场化环境和经营模式下走得更远。丰富高职教育的类型结构,改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职盘子太小,比例失衡的状况,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即今后新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以民办性质为主,严控公办高职院校审批。其次,政府要调整办学体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把投资目光转向教育产业,投资兴办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第三,实施民办教育绩效资助政策。所谓民办教育绩效资助制度就是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社会声誉的好坏等情况,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资助政策。才能更好地吸引和激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办教育,增加教育资源总量。
(三)完善层次结构
篇8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内核定义
对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各种因素,共同构成了教育生态环境。营造和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既要保持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包容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可持续性,又要体现高职教育本身具有的地域性、行业性、社会化和合作化办学特色和优势。根本是“立德树人”,基础是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延伸是形成创新创业文化,从而培养出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所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素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现状的认知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建设
更新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教育观念,是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前提。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性参与[1]。它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更新师生评价机制、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系统工程。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缺乏有机融合,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教育等明显脱节。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着力点存在偏差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但也逐步表现出很多理念和行动的功利性,如重创业实践轻创新创意、重项目规模轻项目质量、重竞赛活动轻教育教改、重成果展现轻精神培育、重典型选树轻全员教育等,政府、高校都往往着力追求创业数量、就业带动和财富积累,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任务,对涉及长远却缺乏显示度的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软实力素质培养重视不够。
(三)高等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国家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战略。创新创业与职业教育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所要求的“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2],正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以创新引领创业”的创业生态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
(一)以机制体制建设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推行“理实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行业、专业教指委参与制定专业标准,建立专业建设随动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专业建设方案,强化个性化教育与指导;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建设,开展了实训资源的使用绩效评价;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同时,将学生获得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和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实践育人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南工院通过优化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众创激发空间”,以学生专业社团实践为重点的“众创参与空间”,以项目驱动机制建设为重点的“众创帮扶空间”,以师生混编团队打造为重点的“众创发展空间”,以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为重点的“众创服务空间”,建设创客虚实空间(学习交流基地)、师生工作室(创新实践基地)、校内创业园(创业实践苗圃)、企业实习基地(全真体验基地)、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成功案例的推广。每年学生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少于50项,孵化的创业项目不少于20项,师生团队承接的纵横项课题不少于20项,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和职业技能竞赛表彰的学生不少于500人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内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觉需求,激励高职学生找到了自信、方向和成才的路径。
(三)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建立混编教师团队
南工院将育人工作纳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建立校内外教师混编团队,使学校在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数达到11;通过落实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每三年下企业6个月以上,使“双师型”专任教师达到86%;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举措,共建能满足企业员工和客户培训、学生实训实习、教师科研与顶岗锻炼的共享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教师从事专利发明给予奖励,将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发明专利视同为教师成果。
(四)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优势,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命运共同体
南工院积极探索多元化、多主体、多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以省大学生科技园为依托的服务体模式,与金蝶的合作开发、利益共享模式,与中兴通信的多主体混合所有制模式,以机电职教集团、江苏轻工协会为主题的政校企行产业联盟模式等。借助企业平台共享,建设教师企业博士流动站、创新实践工作室、创业教育基地等近百个。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订单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如引入AHK国际证书的德国博世模式、深度工学交替的现代重工模式、共建卓越中心的捷豹路虎模式等。组织学生承担一些基于生产工艺革新的创新目,并推荐学生作品参加政府指导的省市级科创展览,促进学生科创成果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建立高校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3]。
四、高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政、校、企、行共同参与的政策环境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优化政、校、企、行共同参与的政策,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和高校积极性,对企业、行业和高校给与一定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4];鼓励企业和行业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加快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行业指导、高校为主体的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
(二)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类指导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全面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类别的指导课程。通过改革学生以分数为主的结果化考核模式,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开展必修课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结合学生专业背景,通过选修课和培训班等形式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覆盖、分类指导和知识的有机互补。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凝练创新创业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嵌入,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推动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增加教师评聘的灵活性,解决创新创业教师职称和待遇问题,解除创新创业教师后顾之忧。制定相关措施,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成果纳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明确创新创业教师的职称评审序列和业绩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等措施,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积极性。
(四)加大高职院校用人选人的自
目前高职院校多为省属高校,以江苏高校为例,专任教师要求博士学位,管理人员逢进必考,创新创业教师的特殊要求和政府、企业、行业和自主创业人员学历、职称现状的不匹配现象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打破绩效工资总盘子的宏观限制,加大高职院校用人选人的自,降低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从业门槛,吸引更多政府、企业、行业和自主创业人员参与其中,建设一只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奖助力度
高职院校要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资助和培育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秀课程,构建覆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实验实训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5];同时,鼓励教师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创新创业教学,对指导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师的加大奖励力度和在职称评聘、课题申报方面提供政策倾斜。此外,重视优秀教育成果的培育、选树和奖励,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构建优良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霍雄飞.围绕培养目标 构建创新教育工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36-38.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职业技术教育,2014:45-49.
[3]周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与理论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4(4):35-38.
[4]赵亚静,王艳舫.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及政策体系构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2-34.
[5]张玉智.基于信息生态环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情报科学,2013(1):52-55.
Study 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The Case of Nanjing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 Chang
篇9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人才需求、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的目的,必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其中,包括借鉴世界所有国家一切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受到相当的重视。德国“双元制”是一种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模式。所谓“双元”,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另一元”指的是企业。“双元制”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任务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的学制一般为3~4年,校企联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生约三分之一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约三分之二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学习期满,通过考试、考核,可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双元制”模式学生在企业的培训费用基本由企业承担,雇员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可以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在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和州政府共同承担。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生存、成长的生态环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这要看我国是否具备其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笔者拟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期望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关键因素
完善的法规和管理制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有赖于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制度。在法律层面,德国政府于1889年颁布《工业法典》,规定企业学徒的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联邦职业教育法》,正式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对于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训机构与人员资格、实施培训条例的监督和考试、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等内容进行了规范。1981颁布《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配套法),进一步提升了原有法规中关于职业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地位。2004年启动《联邦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将 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与 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制定出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从制度立法层面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管理制度层面,为保证培训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和客观公正性,颁布了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教学,规范企业培训活动、培训规章和企业考试规程的《职业培训条例》。这一系列法律和规章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同时也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法规环境。
篇10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全过程控制污染,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随着环境保护不断深化而被国际社会确认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式和新的技术范式,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前沿。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无害化为基本特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的根本属性是经济性,表现形式是物质循环,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文化理念是生态文明。全球出现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生态蜕化的严峻形势,使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探索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模式,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努力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态环境就更能发挥经济增长的战略作用,自然界就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环境支持。循环经济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实现生活福利升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走向世界:就目前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前景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环境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科学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科学发展积极地体现了发展这个硬道理,其根本还是发展,但表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要努力推进环境优先的理念,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经济以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新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消耗资源,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到2020年,们要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世界环境保护的历程表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8000-10000美元,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5000多美元的发展阶段,环境状况总体开始好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转型期,要避免和防止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转变增长方式,逐步抛弃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运行机制,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来设计经济社会活动,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环境问题就能在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走向世界:受固定生产模式的制约,传统的经济关系必然会影响甚至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处理好这个矛盾,推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张: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推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循环经济作为当 今环境保护的高科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丰富和发展了环境保护的内涵。中国环境保护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污染防治主要是点源和流域的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不仅费用高,见效慢,而且企业负担重,工作推动难度大,环境监管被动,执法效率低。
2000年中国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使环境保护由单一的治理转向防治结合,保护与建设并举,环境保护的职能进一步拓展。后来,国家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规范和指导经济社会活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保护实现由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由单一治理到综合防治的转变,由事后监管到事前监管的转变,促使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能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总量控制和全过程监管,变被动执法、行政调控为市场调控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法律监督与主动为社会服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环保工作效能。循环经济是新时期新阶段环保理念的经济体现,这种在本质体现了环境保护宗旨的先进经济模式,推进着各种环保意义上的高科技在各种环节上应运而生,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高科技。
走向世界:在发展循环经济当中,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到山东省,准备如何为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朝阳事业,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涉及到各级各部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山东2000年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逐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系统推进体系,即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以行业为单元,拉长产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在社会区域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坚持把企业的发展定位在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上,实施了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创建生态示范区,环保模范城,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各类循环经济试点,以及生态市(县、区)的环境友好战略。培育了鲁北化工、潍坊海化、泉林纸业、青岛啤酒厂、黄岛电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市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
下一步,山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环保执法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将通过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改变部分地区存在的“企业排污、社会买单、群众受害”的现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强化环境规划与环境评价,对建设项目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全过程控制污染。三是严格环境政策和环境准入标准。鼓励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严格环境准入,加强对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四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制淘汰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强制淘汰。五是继续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综合推进“点线面”循环经济试点及带有循环经济细胞工程的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等系列试点示范工作,用典型引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11
1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
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法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严禁直接或者间接向河流、溪沟、水库、山塘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加快推广“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步伐,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边远分散地区可采取资源化的就地处理方式。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控制煤和柴草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力和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推行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规模以上养殖户和散养户的污染治理。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时限,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B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据土地消纳能力,进行畜禽粪便还田。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合理控制水库、山塘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和畜禽粪便养鱼。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农资管理,禁止生产及销售劣质农膜,提高农膜使用周期及使用寿命,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
6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做好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把握机理,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试点。加强对污灌区域、工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的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管。
7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和整治村庄现有水体,努力恢复河沟池塘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项目和活动的环境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破坏。
8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监管机制
篇12
1 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化学问题
1.1 能量供给中的化学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组成中70%为煤,而其中的80%用于工业生产,且利用率低于30%。2000年因燃煤排放的SO2为2000万吨[1]。供能过程中产生的SO2、烟尘(主要是颗粒物、飘尘)以及NOX等造成城区烟雾弥漫,环境污染严重。二十世纪30-70年代,引起世界重大的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物质,均为SO2和烟尘[3]。2006年,我国都市空气粉尘量为87.8ug/m3,位列亚洲倒数第三位[4]。SO2、NOX在环境中能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行成危害更大的第二次污染:
SO2+O2=SO3 SO3+H2O=H2SO4(酸雾) NOX+H2OHNOX(酸雾)
1.2 车辆能源供给的化学污染
世界发达城市的车辆密度最高约为每平方公里近1万辆;我国大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正在逐年增加,石油产品的消耗量与日剧增,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增加。
汽油、柴油在发动机中反应的共同点是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含有NOX、CO、CO2和其他的含炭化合物。据河南日报报道,郑州市大气污染的主凶是机动车,尾气中CO的排放量日均近500T,年排放量约为22万T,占市区CO总量的70%;NOX年排放量约7000T,占总量的40%[5]。
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我国家庭轿车和农用机械车辆将有更大幅度的增加,燃油生成的NOX、CO、CO2、粉尘、颗粒物、含炭有机物及由此引发的光化学烟雾等有害物质必然会大量增加,生态环境被污染的程度必将加大。
1.3 金属污染物
城市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型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原煤燃烧后的大气烟尘超过10%;油料约1%。矿石的加工、烧结;水泥的煅烧、运输、使用;各种矿物的开采、筛选、冶炼;有色金属加工;焦碳的烧制等都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含有多种金属微粒的有害气体,如Pb、Hg、Gd、Ba、As、Se、Fe及其氧化物。粉尘吸附NOX、SO2、CO2,在金属及氧化物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再与H2O形成含有H2SO4、HNOx的高毒性酸雾。
金属、金属氧化物的粉尘,使大气生态的成份发生改变,对生物群产生危害,尤以人和动物受害明显。甘肃徽县有色金属(铅、锌)冶炼公司周围居民血铅严重超标,近300人住院治疗。10年间,该公司周边的土壤、水体、植被均遭受Pb、Zn的严重污染。据专家预计:污染作用将持续近30年[8]。
1.4 生活中的污染
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家中用的灭蚊、蝇、蟑螂、臭虫的杀虫剂中含有机氯杀虫;多氯联苯用于电器制造;阻燃剂用于塑料、纺织、小家电生产;氟化物用于不粘锅、防水服、防水家;人造麝香广泛用于化妆品、清洁用品的芳香剂;三氯生用于肥皂、个人护理品生产;双酚A常用来制造食品容器(如奶瓶等)、饮料容器、CD、DVD、镜片及环氧树脂的添加剂,……事实上,现代家庭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质材料,都与化学物质紧密相联,并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变的严重危害。
1.5 汽车装潢的化学污染
轿车装饰中的贴膜、胶合剂、装饰布、防虫剂等,,以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丙酮、氯仿、乙苯、苯乙烯、醋酸乙烯、芳香烃类为代表形成污染。甲醛,对中枢神经和视力有强烈作用,会诱发鼻咽癌,支气管炎;造成育龄妇女月经紊乱,甚至胎儿畸变。现代调查显示:甲醛超标地域,幼儿患白血病比例明显上升。苯进主要存留在骨髓和腹腔脂肪中,能抑制血细胞的制造和血机能,破坏白细胞,破坏人体免疫机制,危及生命。
1.6 塑胶运动场地
城市许多学校都建造的塑胶运动场地,材料都含有溶剂C6H6、C6H5-CH3、CH3COCH3等,主要基质是以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为主的软质泡沫材料。TDI它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醋酸乙酯、甲苯等有机溶剂,有特殊气味,挥发性大;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高浓度接触表现为咽喉干燥、剧咳、胸痛、呼吸困难,并能引起肺水肿、肺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据涂料协会统计, 97年涂料年产量为11万吨[7] ,而今更高。涂料的80%用于城市建设,家装也占大部分。
2 化学污染的危害作用
2.1 特点与途径
化学物质与环境体系中个体的作用有以下特点:a、低浓度;b、长期性;c、多因素;d、复合性。化学污染物与生物群落的循环(以人类为例)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1、以空气为媒介,由呼吸道吸入后经肺血液循环侵入人体。2、经空气、水、接触物(如衣物)为媒介,经皮肤、毛囊被皮脂腺吸收侵入人体,但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其溶解性不同,经人体皮肤吸收侵入的量亦不相同,如苯胺属水溶性物质,易于皮肤吸收,而苯经皮肤吸收的则较少。3、以各种食物为媒介,由消化道侵入人体,常见的有各种超标的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剂,如苏丹红、瘦肉精、亚硝酸盐、吊白块、水发食品中的甲醛等。
2.2 作用
各类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后,经血液、淋巴液输送到各器官(称为靶器官),以器官组织为底物结合并发挥作用,干扰受体的正常配体过程,影响细胞膜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生物细胞中毒或引起肌体组织变异而受害,甚至死亡。化学物质作用的靶器官各不相同:如:Pb,90%沉积于骨骼中;DDT、六六六等有机氯化合物多积聚于脂肪中;Hg:沉积在脑组织和肾小管中,虽然量小但属蓄积性物质;TDI,主要作用于肺部。
篇13
经过前面的分析,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自始至终,都实际参与了生产与再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所在;而且,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的存在,使其具备了市场交易的定价基础。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的明确和细化,使得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交易具备了产权制度基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国家供给为主,公共组织生产占优势,私人承包及其他的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交易体系[13]。本文认为,结合对原生性自然要素市场、环境纳污容量市场和副产品市场的分析,按照市场体系结构完善的先后次序,可以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组成具体细化为初级和次级市场两个层级的市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数学模型是无法做到恰当而又具有实践性的。这是因为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系统功能所有实质性特征的大数学理论是不存在的[14]。因此,下面仅建立市场结构组成的建议模型进行分析。
2.1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结构模型
初级市场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发展前提。在初级市场中,交易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各种细化的产权,以原生性自然要素资源的使用权、环境纳污容量资源相关的排污权为主。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占主导地位。市场客体即交易对象为原生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纳污容量资源,即原生性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排污权,交易的对象是不同的产权形式。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将作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交易的产品提供者。即政府作为所有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相关的产权的所有者来加入到市场体系之中来,而不是作为一个行政管理者的身份进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是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的基础。同时,政府作为产权的所有者和资源的供给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