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德育实施路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实施路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德育实施路径

篇1

1营造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德育

1.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德育环境建设。首先,重视幼儿园硬件环境建设。幼儿园是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将对幼儿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幼儿园能够重视育人环境建设,通过优化校园设施建设,使每一处雕塑、每一面墙壁、每一扇橱窗等能够发挥德育功效。其次,重视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班级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出这个班级的文化水平,也直接对幼儿的思想品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环境体现出浓厚的德育氛围,为幼儿德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1.2创设德育学习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实施要重视创设生动的德育情境,提升德育的有效性,成为提升幼儿园德育的有效路径。一方面,善于利用课堂德育资源。幼儿园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德育资源,对幼儿实施德育,例如发挥幼儿榜样、教师德育资源优势,通过树立幼儿“德育标兵”,发挥幼儿的榜样作用;教师也要善于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德育榜样。此外,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幼儿园德育课堂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生动的情境,这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与需求。幼儿园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调动幼儿生活积累,促使幼儿进行德育迁移,提升德育效率。

2借力家园互动,在家园合作中实施德育

幼儿园德育的实施仅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尤其要借力于家园互动,发挥家园互动的德育优势。2.1家园德育资源共享: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就需要借助家园互动,实现幼儿园与家庭德育资源共享。一方面,家庭要积极向幼儿园输出德育信息。家长要及时将幼儿在家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地掌握幼儿德育发展信息,以实施有效德育;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主动对家长实施家庭德育指导。家长受学历、学识影响,德育水平层次不齐,不少家长在实施德育时,方法简单粗暴,教师的介入将有助于提升家长家庭德育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与幼儿园德育形成合力。2.2家园德育实践互动:目前德育说教味道比较强,缺乏有效的德育实践。幼儿园要基于家园合作,推动家园德育实践互动。首先,积极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幼儿园在德育实践互动中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推动家长进园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开展诸如“家园共话成长”实践互动,不同邀请家长走进德育课堂,参与幼儿德育学习互动,而且要邀请家长共话幼儿德育发展,推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以及师幼之间广泛的德育交流与互动,家长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家庭德育经验,倾听幼儿德育需求等,提升德育实践互动的有效性。其次,积极推动教师进家庭活动。教师进家庭是传统的德育路径,尽管微媒体为家园德育互动创造了便捷的路径,但是家访具有其他德育途径所不具备的“亲和力”优势,幼儿园要继续深化教师进家庭活动,建立长效、常态化家访机制,让教师带着目的进家庭,带着收获出家庭,使家庭德育与幼儿园德育形成有效合力。

3推动学科渗透,在课程整合中渗透德育

构建开放性德育课程体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幼儿园要积极推动学科渗透,将德育与其他幼儿园课程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在课程整合中渗透德育。3.1德育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与幼儿园其他学科的渗透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的渗透,不能简单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叠加起来。教师要基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与德育整合意识,寻找德育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整合点,将德育有机渗透在其他课程教学内容中,改变传统说教的形式,做到在无痕中渗透德育,提升德育的渗透力,从而提升幼儿园德育效率。3.2德育与学科实践渗透:实践是强化德育体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除了要开展好常规德育实践活动外,还要基于德育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视角,将德育实践与学段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于其他学科德育实践机会与平台,拓展德育实践实施路径。例如将德育与幼儿园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德育实践与体育实践教学结合,在培养幼儿抗挫力、毅力等体育学习品质中,优化幼儿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通过实践体验使幼儿更好地实现德育知识内化。总之,幼儿园德育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要进一步提升德育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幼儿园德育任务的紧迫性与幼儿园德育形势的严峻性,不断开拓德育路径,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重视环境建设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借家园互动之力,推动德育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开创幼儿园德育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篇2

    德育方法很多,但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使德育工作者专注于道德知识的教学,认为道德与科学知识一样是可以像自然知识来“教学”和“学习”的。尤其是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仍以说服教育法为主要方法,使德育流于单向传递既定的价值准则,宣扬道德知识。

    三、解决的方案

    1.德育功能人本化

    就像上文所说,德育的功能主要有二,一为社会性功能,一为个体性功能。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个功能。个体性功能为其本体功能,而社会性功能则为其衍生功能。个体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性功能的发挥,而社会性功能的实现也要以个体性功能的发挥为中介。这就要求我们我们在实施德育的工程中,关注个体功能的发挥,实现德育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享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习者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习者完整的精神生活,健全的人格,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能顺应当前时代潮流的人才,进而实现德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功能。

    2.德育目标现实化

    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既要高于现实,又一定要扎根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制定德育目标也是一样的,要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要向人们表明什么是至善,以便使人们能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但更重要的是,道德目标应有现实性,应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德育内容生活化

    “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而知识本身不是目的”。所以,我们的德育内容要走出知性化的窠臼,走向生活世界,构筑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求学网委员会提出的求学网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给我们指明了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的方向:一是对学生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消费方式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二是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和和谐的交往生活的指导,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且教给他们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三是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生活,而且这部分内容要“生活化”,即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可以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切忌教条化、说教化;四是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的关注。

篇3

一、相关概念解释

“生活化德育”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对于具体的概念解释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讲,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应该从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去学习,重视道德的实践,而不是过去那种抽象化、书面化、政治化、教条化的空洞说服教育,也不是只注重书面知识的考查与德育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德育放回到生活中,回到其最终产生的地方。它看重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去体验道德,从而认识到道德价值与意义,让学生自己与生活进行交流,去感受的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过去那种道德概念,进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的作用与力量,自觉地去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体验道德的魅力。在整个生活化德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有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过去被动的局面,增强了实践性,符合道德的实践性特征,很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教育。

“价值”一词指的是客观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德育审美化”一词是在《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来的,在文中的观点看来,道德教育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活动,应该也必须对道德教育实行审美化,这是文中的主要观点。其后德育审美化开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之所以提出道德教育审美化这样的一个观点,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的道德功利化观点,前者认为道德教育的双方在这一活动中是美的享受,是在感受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利用道德去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把生活化德育与德育审美化结合起来理解,其意思就是把美学上讲的原理运用到中职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并且这种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由此而形成这样一种通过运用美学原理以生活中道德的审美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道德、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方式。至于说到其价值意蕴,指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实现路径指的就是此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好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下文将对其带来的好处和实现路径一一展开论述。

二、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

中职生活化审美德雨的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有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功利化的现状。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正在逐渐向市场化转型,使得教育的功利化在不断加强,但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公益性的,是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商业化只是少部分学校,而不是大部分,许多承担着公共服务责任的学校也开始走向功利化教学。其主要表现在许多学校把德育活动只是当作学校扩大生源、或者说是应付基本教育课程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审美化教育将会对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2.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有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教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的现状。就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来说,其内容过分的教条化,只是书本上知识的一些罗列,考试也只是纯知识性的考察,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感受不到道德的真正价值,甚至以鄙夷的态度来看道德课程的学习,况且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也是和道德的实践性相违背的,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解决以上所说问题,提高中职的教育的整体水平。

3.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而一个好的道德规范与其青少面的教育分不开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教育的,将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道德高尚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将传播其良好的道德风尚,给他人树立一个好的模范,这将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三、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的实现路径主要由以下几条

1.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

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涉及的内容包括德育审美化的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德育审美化的实现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德育审美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就会在德育审美化的过程中向着共同的方向而努力,不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冲突;其次有了目标,就要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中就涉及到具体生活场景的设置,具体的实践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怎样去完成,这就涉及到学生是否该合作去完成,怎么分组,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会进行深入的交流还是该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组织者等等。

2.在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该怎么做

德育的审美化不是单读的学生该做到什么和老师该做到什么,这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应该都是审美化教育的获益者,只是各自担任的角色不同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是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学生需要主动积极的参与进去,认识自身道德行为的特点,认识到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用自身的行为来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感受到道德之美,然后学生的兴趣与主体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去模仿和创造,去创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把对美的创造与发现作为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肖蓉,伍自强,王小元,杨智勇.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11,04:116-118.

[2]王哲峰.中等职业学校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07.

篇4

一、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一)德育工作的地位在教育体系中较低

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但往往忽略德育教育,例如许多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学生的德育,但课时少、授课方式落后,只注重形式主义的德育,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学科渗透、教师示范等多种德育教育方式的开展,打消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和辅导员是最主要的德育工作者,但因繁重的教学管理和事务性工作,影响了德育工作质量,使高职院校的德育流于表面、缺乏活力,同时也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德育教育团队。

(二)德育工作缺乏整体性

多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学校各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者等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是相互独立的,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造成德育资源的浪费,影响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党团活动、辅导员工作等几个重点教育环节并不是紧密联系的,各项教育活动没有按照统一的计划实施,无法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和外部环境。

(三)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综合素质不高,许多学生由于年纪小,缺乏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控能力和纪律性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容易受到不良、消极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德育管理难度增强,传统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创新和完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者、领导等德育合作机制,加强各德育教育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德育工作融入至学校职能管理、教学、教务等各个领域中,形成德育合力,减少德育资源的浪费。其次,建立完善学生德育工作制度,促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例如辅导员德育工作制度、班级例会制度、德育考核评价制度等,运用规范化的制度激励德育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最后,要加强学生信息制度的完善,辅导员定期组织学生心理发展情况调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发展信息,并及时制定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措施。

(二)创新德育教育管理模式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三导制”德育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三导制”模式以班级为德育单位,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专职辅导员、专业辅导员与学生辅导员,其中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专业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发展问题;学生辅导员协助专业和专职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和课外文化活动指导[1],这三方面形成统一的德育工作合力,保持德育目标的一致性和工作的同步性,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心理等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积极构建新型德育模式,坚持构建具有校园特色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德育方法。例如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举行德育主题班会,班会是渗透校园文化和先进思想的主阵地之一,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会活动中,将理想信念、爱校尊师、礼仪诚信、学习劳动等各项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思想融入至德育活动中;常年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校会、主题班会、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体验、展览、音乐会等形式发挥出德育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节俭教育”、“体验教育”等德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远大的抱负、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意志,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管理效率。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所谓“文化兴校,文化育人”。高职院校要以文化为引领,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制度管理、强校辐射带动机制及创优创特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从而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开展以“校园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创建活动,将学校精神融入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使高职院校德育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彰显在学生日期常言行举止中,使高职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的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2]。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德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树立新的德育观,运用创新思维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索系统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路径,并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作者:罗忠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篇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Path of

Ecological Mor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QIN Zhibin

(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soci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lead to the basic concept of public moral education gradually lost, lack of social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social development, so peopl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gradually began to realize the study of moral education problems with ecological perspective. In this paper, sports science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to be practical research, so as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ecological; mor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path; construction

1 生态德育体育内涵研究

1.1 生态德育内涵

生态德育是现代化社会教育背景之下,将德育及生态性体现于某种教育内部的生态性德育,其内涵不仅包含环保教育及将德育整体归结为德育生态化的教育模式,同时还包含在生态、教育生态、环境生态等理论学基础之上,通过德育开展从而实现各理论学科之间的循环及文化交替,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自然、社会及文化生态是生态德育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相互分离且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2 生态德育体育内涵

生态德育体育内涵主要是指在生态等理论学基础之上,以德育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思想及重心,使青少年学生在德育教育基础上,实现对体育学科的掌握及道德完善建立。微观形式上的生态德育体育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动态化特征,其体育行为实践过程主要包含认知、理解、行为、反思等四个步骤,在这些步骤结束后,可实现对青少年学生体育乃至整体行为习惯、理解形式等的深化及内化。

2 生态德育体育现状分析

2.1 自然生态德育体育现状

(1)人与自然的关系难以得到有效处理。目前,学校对学生德育体育的关系处理多限于人与人之间,甚少对人与生态各问题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因此导致目前我国受教育主体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明,我国各学习主体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自然生态道德意识及行为意识严重缺乏,体育德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协调性未得到重视,因此难以实现学生体育德育以及生态的完善性教学。

(2)自然生态德育体育开展行为频率较低。目前,我国各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多体现于校园教学,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及运动能力的培养及发展,因此多在学校操场中实现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开展,该项体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开展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城市及农村在青少年自然生态德育体育教学行为开展频率上具有较大的差距,这与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虽然部分城市学校注重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实现德育体育教学,但是此类活动开展频率仍较低,因此难以实现学生身体素养、道德素养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行为认知的完善性及统一性建设。

2.2 社会生态德育体育现状

(1)个人道德体育行为缺失。在体育教学中,家长及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多注重学生体育技能训练,注重体育成绩的优劣,因此导致德育活动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意义完全丧失,导致学生德育体育行为出现一定的缺失。

(2)缺乏社会实践性德育体育教学。目前,随着社会体育教学认知逐步完善,体育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但目前我国多数学校在学生体育德育教学中,将学校作为唯一教学环境,缺乏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体育的影响分析,导致学生身体综合素养及道德观念难以提升及养成。多数学校并未重视体育课程教学形式转换过程以及学生身体德行这一教学任务,因此易导致体育教学成效逐渐降低:一方面导致体育课程中的基础练习及强度锻炼指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使学生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少学生无兴趣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选择沉迷于网络或待在室内不外出。

2.3 文化生态德育体育现状

(1)忽视传统文化生态道德体育价值。传统文化中体育形式及体育文化均可体现地方特色,因此在德育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传统体育文化及本土体育文化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体育道德教学成效。据了解,目前我国在青少年德育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传统体育文化及地方本土体育文化的利用,导致我国众多体育文化被埋没,进而导致造成体育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2)未注重现代文化及外来文化生态道德体育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是经济科技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娱乐性,较传统体育文化更具有丰富性及多样性。随着社会日渐开放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众多的国外体育文化涌入我国,对我国青少年体育道德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的体育文化有利于我国学生良好体育观念及道德观念的养成,在国外体育观念及文化的影响下,取其精华,实现自身良好体育道德建设,而目前我国各教育机构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国外体育优秀文化及项目教学,使学生在面对国外体育文化时,难以对其作出正确判断,致使学生体育道德观念难以完善养成。

3 生态德育体育的构建及实践路径研究

3.1 合理应用自然体育环境,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时,首先应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在尊重自然、和谐平等相处的理念及行为之下,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发展态势。此类行为及发展过程需要以幼儿及青少年学生为重点教育对象,对此类学生主体实施体育行为及体育理念教学时,应将自然生态德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及生态观念,实现对学生德育体育的完善性教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国一直崇尚且施行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而体育学科也将以自然作为教学背景,找寻其教学本源,促进原生态教学,实现体育素养教学及道德完善性教学。

学校可利用校园外自然环境,使学生充分结合校园外的自然环境,实现体育及德育教学。如在校外开展长跑及耐久跑等训练,结合滚藤圈、擒毛等原生态体育项目,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体育锻炼项目开展体育教学,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3.2 完善社会环境应用,促进社会及学校教学环境的整合

各学校在德育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环境的结合,针对学生体育课程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引导学生合理应用社会环境。社会导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可对学生的社会思想及社会言行等予以规范,体育德育养成是将思想、学科等规范转变为学生的道德规范,因此政府应注重对学生社会行为的教育及管理,制定合理的教育手段及教育措施,加强学校教学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相互整合,指导学生实现体育德育建设。

3.3 注重文化环境合理应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首先教师可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地域特征,将不同地方的特色原生态体育项目在教学中予以合理展示,同时各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众多的文化艺术资源,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及文化遗产均是各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各政府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及应用,不断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与继承,加强学生德育教学;其次,各体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合理性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德育体育教学对象予以教学,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满足学生生态德育体育教学需求;最后,还应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以现代文明完善传统文明,二者相互引导、相互发展,实现高效体育道德教学顺利开展。

3.4 完善体育学科课程建设

首先应注重对地方以及学校文化生态体育资源的开发,其中包含文本、实物及乡土资源开发,文本资源主要是指关于体育的图书、史料以及图表等,实物主要指关于体育文化的地方遗迹等,乡土遗迹主要是指地区有关体育的民风民俗、优秀运动员人文资料等;其次还应结合德育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情况,依托于教学德育理念,实现对学生德育教学规范性内容的确立,以体育活动及生态维度实现对体育课本知识的确定,不断实现学生体育学科课程的建设,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德育体育教学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并针对教学进程及教学目标对其教学内容予以更新。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针对德育教学与体育教学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不断提升体育德育教学成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各教师在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将德育教学知识渗透于体育学科教学,不断实现德育体育的高效教学。

4 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德育体育研究内容非常繁杂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实现对其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逐渐碰撞且融合,使得现代学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及德育体育教学环境逐渐复杂,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生态德育体育教学现状,各学校及社会应以自然、社会、文化为教育背景,深入探讨其实践路径,不断完善德育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德育及体育的高效建设。

参考文献

篇6

知识就像一片海洋,要在大海之中获取目标,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这片大海的情况、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是很难找到并最终达到其目标的。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对其要面对的目标情况、环境、路径、方法加以了解。通识教育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高校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大学生学会打牢抓住目标的技术,而是要先了解情况、熟悉环境。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了解基本情况,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性

通识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发展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1]377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未来自我发展能力是当今高等院校实现自身价值意义所在。众所周知,国外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和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所谓的危机、变化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国外的教育是灵活多变的,社会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高校就设置哪种课程,培养此类人才。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脱离为社会服务这个宗旨,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国内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高校的课程设置跟社会需求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就业常常面临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课程设置结构的失衡,造成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产生怀疑,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

(三)通识教育的前瞻性

1.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质。通识教育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开发潜质,纵深发展。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有一句谚语叫吃什么饭长什么身体;对于大学生学习来讲,可以说修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也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潜力。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而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使被培养者具备前瞻性思维。通识教育是以课程为载体,以思维为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而这三大领域不同的知识内容、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结合在一起,使人更容易形成创造性的思维。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潘光旦先生说过“: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3]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思想,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学生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通过对三大科学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及对认知的拓展、全面掌握人类知识的基本情况,并对不同学科间的核心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楚各学科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挖掘大学生潜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正如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4]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1.普遍设立通识教育机构:世界各大学都有自己的通识教育的规划和执行机构,而这些机构都是相对完善的。日本东京大学称之为文理研究院,韩国延世大学和成均馆大学称之为大学学院,韩国首尔大学称之为基础教育院,香港中文大学称为通识教育部。除级别较低学院外,多数高校都设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监督指导通识教育。由此可见,高校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否关系到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2.普遍达成通识教育共识:大学教育的使命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动力。东亚名牌大学都对本科教育的成效进行了新一轮的评估,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大规模地发展并在学校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通识教育的发展。首尔大学文理学院徐敬浩教授对通识教育目前的发展表示:“在当今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功利追求和量化考核的压力下,本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想征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许多欧美高校证明了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本科教育。因此,为了使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不局限于一句空洞的口号,搞好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3.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各高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普遍强调通识教育,认为面向未来各个领域的前瞻性和应对性是通识教育的重点,为此,各高校正在努力完善国家安全、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太空科学,民主科学,本国与外国,人类与其他生物,人与环境等各方面的课程设置,构想新的通识教育模式,实现通识教育在学科组成和教学方式上的新发展。为了突出通识教育课程对跨学科、多元化、交叉发展的重视,各高校设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如基础课程与最新研究发展的结合,理论性学科与技能性学科的结合,还有各个专业领域的结合,以及国内与世界的结合。

三、通识教育的困境

1.培养目标功利化:偏重应用型和专业型是大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上青睐的路线,由于目前各高校都面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多数高校仍然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更突出实用性和功利性,重视课程的专业化和技能化,并使此类课程数量在课程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2.课程设置随意性: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对搞好通识教育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在当前的通识教育实践中设置缺少统一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师讲授课程的随意性,没有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教案结构散乱不规范,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3.缺乏整体的评价体系: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分数、知识被看作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的其他能力,如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却通常并不看重,也没有对于这些能力的系统性评价。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导致人的发展主动性的缺失,而通识教育与此大相径庭,因为通识教育提倡的是“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缺位:由于历史上通识教育的缺位,使得大部分高校目前不具备通识教育顺利发展的环境。通识教育以自由教育思想为基础,而我国则缺乏培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土壤。先生曾说过“:数百年来,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项,即对人们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能承担政府所急需的工作。”[1]489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学而优则仕”,这种德育教育又最终被用在了政治领域,成为了“以德治天下”的工具型的教育思想,这使得通识教育的传统逐渐丧失。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曾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深蒂固,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则深受其影响,高校应大力发扬创造与创新精神,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道路。国外的通识教育方法已成为众多地方院校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但容易犯本本主义的错误,即只注重形式的模仿而忽略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对通识教育核心与灵魂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略为单一;课堂教学往往采用大班授课,教学内容达不到一定深度,只是单一地传授书本知识,从而无法保证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目标就更加难以实现。缺乏系统性及整体性:高校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因此难以使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更加系统与完整,同时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由于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理解得不充分,通识教育便仓促实施,而缺乏合理充分的准备。通识教育课程缺乏有效管理,课程分布繁多而冗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不完整等弊端。授课教师大多对通识教育没有充分的了解,几乎没有通识教育的授课经验,因此也就不能完美地教授通识教育课程。因而许多通识教育课程往往虽然冠以“通识教育”的头衔,却仍然采用专业基础课程的单一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可想而知。

四、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

(一)合理规划课程安排

要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就要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化类科学。使大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多个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社交类科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析社会现象,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球化的局势下,提高大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并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3.自然类科学。使大学生能够较完整地了解物质世界运行规律,具有基本的数字计算能力,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作风和正确的自然观,树立环保意识。4.跨学科类知识。使大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和分析各学科之间的关联,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掌握各学科的知识。

(二)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使各学科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整体上构成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主干,从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而又内容丰富的核心知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合理安排通识教育:一是每门课程的设置应相互关联,发挥各门课程的特色,彼此互为补充,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进步。二是把握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专业型课程体系之间联系与异同。专业型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间并非是对立的,虽然它们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例如在目标设定、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类课程在大体上的方向是一致的。三是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系统化,深化它与学校本科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本科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专业特色以及教师资源等,要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应充分借鉴校本课程资源,发挥其优势,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

(三)建构多元化的评估机制

篇7

一、认清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教人认识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珍重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2]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基于部分大学生道德、法律与责任意识淡薄的现实,更是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

(一)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具有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人们在社会中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传统道德、法制教育的不足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有些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非常淡薄甚至缺失,心中只有自我,生活上只懂得享受。在这些行凶的大学生眼里,责任、道德、法律、社会正义早已荡然无存,他们极端蔑视和公然挑战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只关心自己权利的实现,千方百计规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李铭启开车撞人,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盛气凌人,高喊出“我爸是李刚”。药家鑫因为丧失对道德底线的遵守,在撞到被害人后,不但不尽基本的救助义务,反而因为害怕“农村人特别难缠”而不惜采取残忍的手段杀人灭口,让一起轻微交通事故瞬间演变成血腥暴力的悲剧。

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认识到尊重他人生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认识到违反了国家法律,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从而提高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开展生命教育,还有助于扭转有些大学生责任意识下降的趋势,唤醒他们承担起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尊重他人的生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因犯罪而给社会、家庭和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3]

(二)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成才教育[4],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人格、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无暇思索和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懂得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这也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功利化的后果: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过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从小就承受着巨大的成才心理压力和功课负担,自由玩耍和自主支配时间少,造成精神生命的压抑和发育不全。药家鑫的童年就是在不断练钢琴和学习中度过的,经常“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多次想自杀。另一方面,这一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家长们往往陷入“监控和保护”双管齐下的“疯狂”,物质上对孩子过于娇宠和放纵,精神上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最终造就这些孩子自私、功利、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的个性,形成一种后天型的人格缺陷。当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往往表现出无助、无情、冷酷和残忍的一面。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时代缺乏感情的人机对话交往方式也使有些学生趋向于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

现代社会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技能的全面发展人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通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格健全发展、身心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命的内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明辨是非能力等综合素质,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有助于推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待。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不仅令受害人受到伤害,给双方家庭带来重大的损失, 还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和谐校园建设,并给社会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大学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基本定型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通过生命教育,让大学生体悟生命的珍贵,善待自己的生命,并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教育不仅可以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恶性伤害案件的发生,更是减少和杜绝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重要途径。通过生命教育,让大学生理解“人是一个共在体”,理解他人的存在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他人、关怀他人,学会宽容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提高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创造一个友好的人际环境,也是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聆听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真正的生命需要,做一个拥有崇高精神追求的有生命质量的人,不把生命当成实现利益的工具。这些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使他们变得人格更健全,更有道德规范意识,更奉公守法。[5]

二、廓清高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校生命教育必须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使生命得到尊重和敬畏。生命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基于以上分析,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爱生命教育

大学生杀人、伤人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否认,对生命理解的肤浅是大学生杀人、伤人的重要原因。生命是人类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拥有其它一切价值的基础和本源。关爱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懂得生命的珍贵。要认识到敬畏他人生命,就是敬畏自己的生命。

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近年来,“虎妈”“狼爸”式家长影响了大众的教育和生存理念。很多家长把子女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作为家庭的教育目标,把挣大钱、做大官作为做人的人生目标,却把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等束之高阁。这种功利的成才观极大地扭曲了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绩好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善恶是非不分,法律道德不守,却是对社会有害的人。成不了尖子生、成不了栋梁之材,但只要成为一个守法公民,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幸福快乐地生活,也是生命的成功。一个人,可以不崇高,但不能、冷酷、血腥。只有对生命建立了相对科学、系统和理性的认识,才能真正关爱生命,才能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健康人格教育

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对生命价值的珍惜,以及对生命过程的接纳乃至享受,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标识。拥有健康的人格是现代人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让生命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保证。知识的丰富、物质的富足、地位的显赫,并不能代表其拥有完美、健康的人格。现代社会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使人们在精神上没有归属感,无法获得真正的心灵寄托。[6]人们忙碌于对虚名浮利的追逐和物质生活的享受,却舍不得花时间体验心灵的丰富、追求精神的崇高和实现生命本身的价值。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也日益出现人格发展工具化的倾向。当今部分80后、90后出现现代人格和传统人格冲突等问题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社会固然需要有知识的人才,却尤其需要有健康人格、有良好道德的人才。没有健全人格的人,纵有再多的学问,再强的能力,也不可能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多大的贡献。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命需求、生存体验、生命感悟和生命的发展提升,培养爱、宽容、付出、感恩的生活品格,塑造善良、自信、独立、合作、友爱的健全人格,加强健康人格教育。

(三)责任意识教育

培养责任意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的过渡时期,有些责任意识非常薄弱。卢梭曾经说过:生命不等于呼吸,生命是活动。生命的意义在于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并追求自我成长。责任意识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但要珍惜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遇到任何坎坷都杜绝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念头,勇敢面对生命过程中的挫折和挑战,而且要不断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任。

责任意识教育另一方面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就是一种责任和承诺。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既为社会的一份子,就应当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凡事必须多一份责任担当,少一些自私自利;遇事多一些冷静思考,少一些浮躁冲动。要使大学生明确责任认知, 把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提高其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形成良好的负责任的品格。

(四)心理健康教育

保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其他诸多素质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讲座,对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交往、恋爱、择业和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要加强学生应对生活挫折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客观的自我评价、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开发学生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心智成熟,完善和提高心理素质,使大学生适应环境、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三、探寻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除了在理论上形成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完整体系,有的还在实践上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课程化。我们要结合国情,探寻适合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创造人性化的生命教育环境

生命教育与其他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几乎无所不在,其它科目从广义上可以说都在承担着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任务。泰戈尔说:“教育的目标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尊重和珍爱生命,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精彩,更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高校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生命教育环境。

首先,高校在教师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普及培训,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珍惜每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对每一个生命负责任。同时,高校也要采取措施改善教师待遇和各种教学条件,解除其后顾之忧,让教师真正喜爱自己的职业,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就是生命感染生命,每一位积极向上的教师就是学生面前的一本活教材。教师自己拥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心灵高贵、头脑活跃,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才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的激情。

其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要做到以人为本。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发展需要,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教育以人为本还要不断探索人性化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将学生当成知识“容器”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要,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型人格。

再次,高校在日常学生管理中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缺乏对生命关怀的情感和能力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的重要原因。内尔·诺丁斯认为:“人的关怀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无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设施环境,还是各种制度,都要尽可能做到人性化管理。要深入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世界,重视其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关爱。对一些经济上或其他方面有困难的特殊学生,要给以及时的关注。

(二)整合各种研究力量,健全高校生命教育的体制机制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生命教育尚缺乏完整统一的体系。当前针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虽日益增多,却大多着眼于全局或哲学视角,关于实践领域的研究却凤毛麟角,能提出可操作性实践方案的更是不多。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和专业的教师指导,高校生命教育活动多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深刻性,有的还处于缺失和空白状态。因此,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优势,积极整合学术界、教育界各种研究力量,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尤其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证性研究。要总结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力求构建相对完整可付诸实践的生命教育模式。

高校生命教育无法落到实处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工作运行机制。各个部门各种教育资源相互脱节,无法形成教育合力。这套工作运行机制应包括组织工作机制、科学规划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评估激励机制。组织工作机制方面,应建立由教务处牵头,学工部、思政部、团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生命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形成研究、规划和落实的互动机制和协调统一、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科学规划机制方面,要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情,或筹划培养专业师资,设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或把生命教育整合成综合性课程,科学规划课程纲要,将生命教育主题内容渗透到思政课、心理健康课、专题教育等相关教学环节。条件保障机制方面,应将生命教育普及经费列入学校预算,有效地运用于各种宣传活动或教育设施上,并在专业师资配备和教材编写上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评估激励机制方面,逐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正确评估生命教育实施状况,加快从理论成果到规划、实施的过程,让大学生受益。对在生命教育各环节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及时的奖励表彰,完善奖励激励制度。

(三)融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生命教育的强大合力

生命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做到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和谐互补,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夯实生命教育的根基。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积极价值,力争树立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理念。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生命教育,将生命关怀融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生命教育是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高校要根据自身条件选取合适的方式开展教育:对将来就业后主要从事直接服务于人的工作的专业或师范院校,尽快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也可发掘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现有课程资源建设生命教育综合课程;以各种专题讲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或社团活动的形式渗透生命教育的主题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各种形式交互渗透,更能形成巨大的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不能缺少家庭的积极支持。家庭是大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精神发育的肥沃土壤和心灵寄托的重要归宿。父母自身要以身作则,互助互爱,给孩子以良好的人格熏陶。不但要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互助的家庭氛围,让生命在家庭中得到最好的情感滋养,完善健全的人格;更要畅通关爱、沟通和支持的渠道,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并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交流,随时可以给予大学生必需的支持。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政府要重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进行关于禁毒、法治、环保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有相对固定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要联合各级部门广泛开展“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交通、食品、消防和护林防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大众的生命安全意识。主流媒体在对社会上、高校内发生的各类自杀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只注重新闻价值而忽略正面引导的教育意义;更不能恶意炒作,引发群体式模仿性自杀的严重后果。要多选取正面典型案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珍爱生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毛小萍.从“李刚门”、“药家鑫”事件引发的深思[J].老区建设,2011(3):39-42.

[2]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25-29.

篇8

一、英语学科中育人价值要求的具体体现

随着人才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教育在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教育改革工作也逐步地深入,从实施素质教育到课堂改革,现代教育的诸多方面皆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其中教育的育人价值开始凸显出来,即着重要求各门学科的教育必须能够实现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整体社会发展的助益。下面就分析一下新的教育标准对英语学科实现育人价值要求的具体体现。

1.从教育教学的整体层面来看

教育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有效学习以及良好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成为新社会、新时代的健康向上、积极主动、创新发展的优秀青年。而这种教育目的的本质便是指教学应当突破传统的单纯重视知识教育的状况,大力提升情感培育以及能力培养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英语作为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也必须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努力地践行育人这一教育的本质要求。

2.就当前的英语课程标准而言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地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地通过教学来提升学生对于事物的判别能力以及独立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足够的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在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合作以及沟通,最终成为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而这种具体的标准要求,点明了英语教学必须能够实现其应有的育人价值。

二、英语学科实现其育人价值的相关路径

作为我国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就整体的教学目的而言,还是针对其具体的标准要求来看,英语教学对育人价值的达成都是必须教师实现的一项任务。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分析一下英语教学实现育人价值的相关路径。

1.以教材为载体挖掘其育人价值

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并且利用这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文化传承以及情感表达等。所以,英语教材为了充分地实现学生学习的目标,便不得不在本质上作为英语相关国家的使用语言,而承载着国家文化、文明成果、思想情感、人文态度等相关方面的人文价值属性。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地借助教材中具有的人文教育性质来对学生实施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学生真正地达到对一门语言的熟练掌握。具体来讲:(1)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握教材内容,来带领学生一起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文化背景及丰富多彩的他国生活等。(2)教师要善于在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中所蕴含的独特情感。(3)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内涵与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2.完善英语教学的方法以及策略

英语教师要通过学科教育实现育人功能,就必须能够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研究探讨的学习,使学生在育人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善其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及策略,使教学方式能够为上述目标的达成提供助益。英语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变革还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的开展能够有助于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分析、归纳以及比较、综合等学习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构筑起完善的认知规律。

3.推动英语学科与本土文化的渗透

英语学科具有其他英语使用国家所独有的各种文化理解,这些理解与本土的文化属性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不同,英语教师要想真正地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就必须善于将英语文化理解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渗透。(1)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构筑、兼容并包、和谐共存的理念,引领学生从英语这门语言所特有的本质文化底蕴以及它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出发,开展对英语知识的学习。(2)英语教师要善于将课外的英语教学资源整合进教学中,通过对教材进行文化补足,使学生在秉承本国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达到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全方位的认知以及掌握。

总之,英语学科具有其自身不可消泯的人文教育本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善于对这种本质进行挖掘,从而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推动教学育人价值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颖钰,刘鸿雁,李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2]刘仪.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机械职业教育,2011(9).

篇9

2. 德育内容的陈旧与超越。中小学德育内容滞后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德育内容相对陈旧;不少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注重德育的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德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道德规范、道德教材呈现方式也显陈旧。

3. 德育话语的霸权与控制。在不少学校,德育未能关注人性,尊重人格,学生主体没有应有的地位,德育教育和德育活动的话语权被学校或教师所把持与控制。2012年4月13日晚,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女生李欣从自家五楼跳下,经抢救无效而身亡。教育权力为何能逼死不愿剪发的女生?一次次学生“以死抗争”教育的痛心事实说明:当前教育并不具备唤醒学生的功能。因而,必须让教育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让学校德育真正尊重人性,让每个学生人格在教育权力面前能够真正站起来!

4. 德育方式的单一与粗放。时代变化了,学生的信息量也与日俱增,但有些学校进行德育的方式依然是陈旧和粗放的:任务型的班会课随处可见;在进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时,许多学校主要依靠的是“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遇到学生上网、手机聊天、早恋等问题时,多数学校一般采取严堵的方式,而在积极引导方面缺少良策。近日有微博爆料,武汉某学校开展了一场“校内禁手机,违者砸机”的行动,校方将没收的学生手机砸毁,并设立“手机尸体展示台”,以此逼迫学生专心复习迎考。

5. 德育时空的封闭和抽离。有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游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德育课堂上培养人的德性。把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一个单独的实体,试图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把学校德育从社会生活的整体大系统中抽离出来,使学校德育成为脱离生活世界的孤立实体,与社区、家庭缺乏密切的配合和联系,在“封闭的思想无菌室”里,由德育教师传输理想化的道德信息。在德育的实践、德育的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非生态的现象,在此不一一列举。面对中小学德育的种种困境,我们要追问:德育的目标是什么?德育的“根”在哪里?

德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全部德育改革与日常德育工作必须回答的命题。德育最终的目的只能是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能力。“以人为本”的德育一定是“人是目的(康德名言)”的落实。

(1)德育教育应从人性的底线开始。 2013年3月4日早7时许,周喜军在长春 “为家超市”门口偷车,车内有车主两个月大的婴儿,车主许先生夫妻二人发动亲友和好心人到处搜寻并向偷车贼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只要孩子能够安全回来,车可以送给你。” 24小时之后,人们发现婴儿穿的衣服和包裹的毯子被扔到了附近的小沟里,犯罪嫌疑人将婴儿掐死埋于雪中了。无独有偶,在2013年2月6日,美国同样有一个偷车贼盗车之后,发现车上有个半岁的孩子。孩子的哭声让偷车贼良心发现,把车停在路边,打了电话给警察。警方立即到该地点将被盗的吉普车和女婴救回。同样的事情却有两种结局,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人性的底线比道德的高标要重要。周喜军显然缺乏起码的人性,而另一位盗车贼在发现车里有婴儿之后选择了弃车逃跑,而且逃跑之前还不忘记打电话报警。两相对照,至少后者心存对人的生命的敬畏感。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靠雷锋式的道德高标人物来说明的,而是靠社会中那些道德低下的人的人性底线来彰显。

(2)学校教育应让学生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善根是要从小培养的,而且是要从点滴的事情做起的。德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这种人性要通过点点滴滴的事情、通过孩子的切身体验传递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二、提高德育水平的现实路径

在2013年“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就学校教育而言,为落实好讲话精神,把培养人的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1. 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德育为先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一个人的优秀,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优秀;一个民族的伟大,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伟大。而人性的优秀和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德性”的优秀和伟大,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既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小学要真正重视德育工作,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确立这一重要的观念:德是做人之基,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习才有动力,成长才有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是应该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的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呢?一个是思想素质,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一个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

2. 深化核心价值的融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核心价值要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班主任工作全过程、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学校德育应达到“教育无痕、情智共生;植入心底、高峰体验”的境界。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首先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学生是一个有自由思想和发展的生命体,“一颗被紧紧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弹性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融入学生的心底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环境;其次,需要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德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的提升,是有效进行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前提,因为学生是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的。

有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就有可能变为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德育;变为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德育;变为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德育;以日积月累的“浸润”与“孕育”为手段的融入,一定会在学生思想深处播下德育种子,成为感召学生心灵的伟大力量!

3. 夯实现代德育的基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所形成的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觉。公民意识事实上是公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自我确认。

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本体层面上,从内心深处认同“我是国家的公民,我与国家为一体”;理念层面上,牢固树立法律意义上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实践层面上,充分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提升公民品位。夯实现代德育的基石――公民意识,必须:

(1)明确目标。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

(2)形成系统。在宏观上将中小学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定体系,从而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门性的、持续性的公民意识教育。

(3)牢记责任。责任是公民品质的核心,是衡量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公民意识的核心可理解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4)积极体验。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革除传统的“教化”理念,抛弃传统的“说教”模式。从“矫正”“防范”转化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参与”。把“讲德育”变成“做德育”,这是德育的现实理性选择。

(5)利用环境。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与社会风气的保障。

4. 关注德育文化的浸润。让道德的血液流淌在道德的血管里, 让德育的滋润渗透在育德的实践中。德育,需要文化浸润。文化蕴含观念境界,决定价值追求,左右教与学的内涵,文化的层次决定育人的层次。人是文化的主体,独立人格是在文化活动中塑造起来的。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呈现美丽人格的侧面。

在育德实践中坚持文化育人,直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学校德育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道德的知识、概念和律令,而是要在具体的育德实践中指向学生的心灵,在微处用力,播下一颗道德的种子,收获幸福的人生。

(1)育德要坚持“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道德教育既要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又要使他们形成价值共识,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既要使他们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又必须给他们以价值引导。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2)育德要坚持“道德规范与人生体验”相结合。道德教育是外在的“教”和主体内在的“化”的有机结合。“教”侧重从感性的角度让学生感受领悟道德的准则,“化”是通过优秀文化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把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

(3)育德要坚持“道德教化与文化浸润”相结合。道德教化应该以“道德内化为目的,尊重和发展人的道德学习能力,并依托社会的德育化,克服学校德育对个体道德学习能力的挤压,在社会过程中强化和充分发挥个体道德学习能力。

班级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环境文化,目标育人;管理文化,行为育人;交流文化,情感育人;课程文化,综合育人。把道德规范和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个体生命之中!

5. 建构积极心理的场域。关注师生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和谐是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实施积极德育,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精神疆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人生的幸福。幸福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幸福学生”,成就“幸福教师”,创建“幸福校园”,最终使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积极德育,通过培育学生的“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目标――积极品质”等途径,帮助学生把握快乐,投入积极而有意义的一生!

6. 重塑德育队伍的榜样。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且这种习惯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及他人的示范是无法替代的力量。

篇10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可以说,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试图从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中找寻理论资源以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爱弥儿·涂尔干(Emile Durkheim)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问题,在当代独树一帜。他的许多德育思想对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富于重要启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

(一)道德教育的融合性

涂尔干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他呼吁要在学科教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我们不能如此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我们必须把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就像道德本身卷入集体生活的整张网中一样。”[1]在涂尔干看来,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能成为“道德的知识”的,“通过科学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在片面的人文教育和科学知识教学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德教育的出路”[2]。

(二)道德教育的适当环境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化机构。涂尔干指出,在儿童离开家庭时的道德状态和他将来必须努力形成的道德状态之间有很大距离,而且这一距离不可能直接达到,必须有一中介物,“对于儿童来说,自身所拥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要求其做到的道德水平之间的发展是需要通过中介完成的,而这一中介最适合的就是学校”[3]。学校能够帮助受教育者脱离家庭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缓冲的中介。在学校,道德教育能够发挥出其无可替代的影响。

(三)道德教育的三要素

涂尔干揭开宗教这层神秘的面纱,发现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具有三大基本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纪律精神的实质就在于使人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使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行为;牺牲精神在于个体为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而行动,不是为个体自身的利益或除个体之外的某个他人、某些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只有这样的行动才是道德的,才是体现牺牲精神的;自律精神则是指我们能够在理性地认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服从、遵守道德规范。

二、当前德育实效性的问题表征

(一)道德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来实施的。这种德育形式过于单一和死板,德育课程的教学也多像其他知识类学科一样,是一种死记硬背的知识化传授,“以传授道德知识为特征的品德教育舍本逐末,将道德符号而不是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道德意义看成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远离这些道德知识符号得以产生运行的、现实的生活,虚构一个虚幻的道德知识世界,热衷于对这些道德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在这种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4]。

这种道德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践性,学生无法形成情感体验及道德共鸣,使学生误以为只要掌握了德育要求就能够“完成任务”。事实上,单纯接受这种形式的道德教育的学生在遇到真实的德育情境时往往无法在头脑中迅速调动出所学习过的道德知识,将其转化为正确的德育行为。可见这种单一形式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不佳。

(二)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

所谓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是指当前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从人的存在出发,按照人性的方式,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的活动。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多是由学校单方面宣布一整套班规、校规等,体现在这些班规、校规中的道德规范往往是一种外在的命令,脱离学生实际,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只凭教师的宣传、讲解,是很难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些空洞乏味,类似于传统“美德袋”式的道德理论、教条,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描述缺乏真实性,很少考虑到学生人格成长的需要。“在这种道德教育中,学生只有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并不具有道德自由选择的权利。灌输和诱骗盛行,道德教育明显缺乏道德性,学生很少被当作自由自觉的道德主体来看待”[5]。学生主体缺位,德育目标偏离,“人之为人”教育匮乏以及德育内容空疏。即使制定了包罗万象的道德规范,其效果仍然甚微。

(三)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道德规范是在一个群体内所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是群体内的所有成员都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只有在一个本来已经存在规范协议的群体内,相互作用的各方面才有可能达到相互理解,形成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制度,道德教育往往以应付、分散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同且有约束力的系统化体系。没有科学的德育体系,学生无法自觉参与德育活动、主动接受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洗礼,情感和秩序就无法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行为,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完善。这会使学生缺乏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遵守校规、社会公德、游戏规则等,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

(四)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少沟通联系及组织配合。一方面,家庭与学校的道德教育存在两重性现象。在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和包办代替,这与学校教育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思想、要求相矛盾,减弱了道德教育力量。有的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及品德培养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些“德育要求的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往往使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教育上的分力和反作用,最终导致德育的低效和失败。另一方面,教师内部与家长之间德育要求不一致。在学校德育中,有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家庭内部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德育要求及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德育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各方道德教育力量不能彼此沟通、整合起来,只考虑各自的想法和得失,导致德育要求不一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三、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实施的,即显性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它是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集中地对学生施以德育影响,但因其方法单一,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仅采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当一个人按照课程规定把整个道德压缩成几节道德课,并在一周之内用比较短的间隔来不断重复这几节课的时候,他很难满怀激情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种间歇性的课程特点几乎不足以给儿童留下任何深刻或持久的印记,而没有这些印记,儿童就不能从道德文化中获得任何东西。”[6]因此,除运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外,隐性课程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教育元素。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作为学校隐形文化要素的集合体,具有极强的广泛性,“隐性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形成‘处处是教育之处,时时是教育之时,人人是教育之人’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格局”[7]。

(二)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

涂尔干认为,在儿童脱离家庭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应当对其实行道德教育,将集体的概念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培养儿童在不同的群体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的习惯,因为习惯能够从教育提供的深厚土壤中茁壮成长,最终生根发芽。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教育的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学校是我们能够实现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场所,因此,道德教育应将学校的整体生活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对学校生活的反思与整理的作用,而且还应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使道德教育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意义上,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即是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指引下,把握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不一致性、矛盾性,从儿童发展需要和(源于个体或社会的)生活问题出发,基于儿童的心智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从知、情、行多个侧面着眼,努力促进儿童的道德图式的建构和道德理性的发展,以真正实现道德主体的自由生长。”[8]

(三)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

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一样,他律和自律问题也是贯穿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始终的问题,涂尔干认为,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总体,它说明了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人们怎样去行动。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在当今社会,建立适应时展需要的道德规范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道德不仅需要道德个体的自律,同时也需要一定制度性的规范作为保障。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被纳入社会法律规范体系之中,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健全的国家,其法律所体现的道德规范越有效。因此,当前我国尤其要重视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构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生活于制度环境中的个体,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无不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观、行为要求的影响。在这一意义上,制度性决定性地影响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生成和道德行为的发生”[9]。此外,还应促成制度德育与生活德育的融通,让制度充满道德性与教化性,使德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在德育中提升。

(四)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涂尔干提出一条重要的德育原则,即统一学校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学生在学校接受众多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影响不能互相矛盾,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保障道德教育的一贯性”。这一思想和我们的德育理论提出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精神与要求是相符的。依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教育不仅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要贯穿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在横向空间维度上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肩负起教育的责任。这种教育的一致性不仅包括学校中各种教育力量的一致性,也包含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学校应向家长、社会宣传正确的德育知识及德育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达成共识,使三者的教育保持严格的一致性,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沟通与合作;使三方面的德育思想相互统一,德育安排相互衔接,德育内容相互贯通,德育渠道相互补充,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一体化功能,使德育的实效性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91.

[2]周晓静.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之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0,(7):16.

[3]杨靖.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

[4]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40.

[5]严从根,冯建军.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9):10.

[6][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7]庞学光.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8,(4):47.

篇11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法宝”,也是决定其事业成就的基础支撑。但就现状来讲,高职生群体仍然存在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诚信等道德素质问题,这些不仅成了高职生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阻力因素,也影响了职业教育整体精神风貌建设,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有效解决。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1职业道德教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滞后,专业性也不强。现实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合适的职业道德教育专用教材,部分学校选用了本科相关教材,但因为高职与本科院校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教育缺乏针对性;还有部分学校沿用了之前的教材,导致教育内容滞后,与社会实际脱节。此外,高职院校相关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过于教条式,缺少实践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不仅职业道德教育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从事这类教育的教师也多是临时抽调,不具备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水平,再加上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甚少,最终导致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总体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认知能力欠缺

职业教育具有生源复杂,学生学习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不高且心理素质较差等特点,学生极易因为学校问题产生自卑心理。这些特点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 “功利主义”。高职院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轻视职业道德的教育,不认真理解、把握其内涵价值,只重视考试分数,急功近利,将所有精力用于与日后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二是“利己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是爱岗敬业、诚实信誉、合作团结等意识的综合,对其不重视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以一己私利为优先考虑,对于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重视度日渐减弱,最终影响了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和个体健康发展。

3职业道德教育监督考评机制缺位

我国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从近年连续颁布的各种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可以得知。但是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监督力度却是少有的,甚至是缺乏的。现实中,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考评机制是单一的,无疑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从社会企业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后将成为各行业的生力军,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监督中去,但现实中却鲜有企业真正做到了监督者的角色;而从学校角度分析,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却没有在教育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如上文所述,关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仍然是传统和片面的,“灌输式”教育令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最终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此外,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考评方面通常也只采用文字考试一种,以分数定结果。上述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有序开展和效用的发挥。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1打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素质提升。实践亦证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能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重要教育路径之一。具体可以通过现实举办的各种活动和竞赛等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平台等媒介进行持续影响,采取灵活多样的构建方法使得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新的活力;或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推动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同时,也让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全新的发展和创新动力。

2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教育具有目的性强的特点,即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能够明确未来的职业。对此,高职院校通过对已知职业的了解,可以提前为学生制订和实施符合岗位与行业要求的学习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迅速地融入工作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十”首次提出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奠定方向的重要指示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更是劳动者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们职业道德的培养,此举更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结合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树立优良道德品质与情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劳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它不仅包含着儒、道、佛等思想体系,更包含了大量有关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的内容。此外,传统文化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教育原则、教育理论还是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都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元素。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所推行的“知行合一”思想,其中“知”是指对于道德的认知,“行”是指将对道德的认知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知行合一”就是将认知和实践相结合,某种程度上与今人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存在着一致性。就学生道德教育而言,“知行合一”即意味着不要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更加注重实践,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养成。由此,在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对于扩展其教育深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等措施,以彻底改变目前“重理轻文”“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忽视人文科学发展脉络”的教研现状,加强对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构建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坚实的教研力量带动全体职校生素质的提高。

4引入并普及校企合作模式,践行职业道德教育新理念

篇12

(一)进一步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科学的理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第一要素。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理念应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其中,以人为本是目的,德育为先是要求,立德树人是根本。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理念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是时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把握五个基本规律,即知行合一的规律、言传身教的规律、朋辈影响的规律、因材施教的规律和按需施教的规律。

(二)进一步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思考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需要从宏观上选择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清晰、要求明确、阶段任务细化、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这些都是考量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需要关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需要重点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综合保障制度、科学评价制度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的科学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关键。

(三)进一步探索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科学的方法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的方法加以改良也能成为科学的方法。这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性来讲的。科学的方法不排斥传统的有效的方式方法,如报告会、座谈会、宣讲会、主题班(团)日建设等等。二是基于现实条件提出的新方法。这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要求来讲的。当前,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思考和关注三个因素。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和新特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二、要有效使用现代技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需要关注和运用大学生喜欢、接受的新技术,如当代大学生非常喜欢的视频传播等等,让特定的技术发挥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功能。三、要切实关注学生的需求。需要决定供给,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实需求,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科学的大学生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实施路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要以创新思维统筹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五对关系”。

(一)统筹好专业育人与德育育人的关系

专业是大学生学业的基础。专业育人是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德育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和根本。专业育人与德育育人的有效融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诉求。高校可以通过专业课教师任班主任的形式把专业育人与德育育人结合起来。既发挥专业教师在专业育人中的作用,又把德育育人的要求通过专业教师任班主任的这一渠道贯彻下去。

(二)统筹好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关系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需要统筹好辅导员队伍和专业教师的关系,发挥好两个队伍的积极性。只要政策完备,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潜能也能得到很好的挖掘。统筹好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关系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推出制度吸引专业教师兼职担任班主任,从而在体系上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一体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另外一个方面是在高校的院系层面建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定期沟通、交流学生思想状况的机制,打通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信息沟通不通畅的壁垒,目前我校已经建立起了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QQ交流群,随时交流学习,思想等等方面的问题。

(三)统筹好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课堂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要求统筹考虑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关系,特别是把更多的育人要求融入第二、第三课堂,摆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说教、轻实践”的现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从第一课堂进一步向第二、第三课堂延伸。把更多“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第二、第三课堂,形成第一、第二、第三等三个课堂有效互动的教育格局。在高校建立统筹三个课堂的机构,把教务、学工、学院等多个部门整合起来。形成推动三个课堂联动发展的有效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避免在学生教育中各自为战,发挥集群效应。

(四)统筹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体。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校教育体系非常完备,下一步重点要开挖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潜力。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高校建立学生家长联谊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学生育人的做法也值得关注和推广。从国际范围来看,西方国家的高校大多建立了学生家长联谊会组织来参与育人。

(五)统筹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的关系

篇13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一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产生的新旧观念冲突、信息网络化飞速发展带来的信息混杂、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与家庭重智轻德的倾向、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反叛心理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个性特征冲突,使得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并且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必须承担更大的思想道德教育责任。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其培养为具有正确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素养的中学生,已经成为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大课题。但目前而言,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德育效果。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解决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较差的问题呢?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者们尚未得出一致的观点,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些学者认为应该从思想道德课程建设入手,构建更为科学的课程体系。例如朱小蔓认为只有通过课程创新才能发挥中学道德教育课程的关键作用 [1] ;李先才认为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过于宽泛,应该专注于品格教育,建议中学加强基础道德教育,重视品格教育课程建设。[2] 其二,从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层面提升中学生的接受程度。例如纪春玲认为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学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适时调整,采取积极的措施让网络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 ;而主动占领互联网络这块新阵地,积极探索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规律和健全网络道德行为监控机制可以有效克服网络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4] 胡克州将构建长效机制视为增强中学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力保证,认为应该构建认同机制、利益机制、自律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使中学生从其内心认同思想道德教育、自觉践行相关要求。[5] 认为诸如分层推进法、自我教育管理法、群体自我教育法、亲历体验法、阶梯递进教育法和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等方法应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受到更多的重视。[6]

上述研究为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探索性结论。但是道德教育的失败往往是因为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心理状态的无知与漠视,对其认知没有进入心理深层,因此施教也往往不能打动人心。并且思想道德教育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施教者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等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水平 [7] ,因此仅仅通过课程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仍然不能摆脱单向思想道德教育的桎梏,并且填鸭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通常因为激发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破坏了学习效果。

归根结底,只针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某一环节提出相关改革建议,而不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将从心理暗示出发,通过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学习效率角度提出可行的德育实施途径。

二、心理暗示的内涵及作用

1.心理暗示的概念

心理暗示是指个体或团体等暗示者通过向受暗示者传达一种具有影响作用的信息,受暗示者则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现象。心理暗示是一种常见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暗示信息的类型和强度不同会导致受暗示者不同类型的行为反应 [8] ,其中受暗示者对暗示信息的接收过程可能是未察觉的,也可能是基于对暗示者的认同而主动进行的。[9][10]

2.心理暗示的分类

心理暗示通常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1)根据暗示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2)根据暗示所导致的被暗示者的心理反应可以划分为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3)根据暗示信息的传递方式可以划分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人格暗示。

3.心理暗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心理暗示的作用在于通过潜在的暗示达到改变被暗示者行为、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目的。早在20世纪中期,心理暗示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年心理暗示实验发现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意味着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和积极的暗示会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能达成教师的期望。心理暗示在教育中成为了广泛应用的手段,其基本理念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以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11] 依据心理暗示的作用机制,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洛扎诺夫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功开发出“暗示教学”或“洛扎诺夫教学法”,该方法在东欧、西欧和南美、北美等国都获得广泛试行。

三、心理暗示视角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施路径

1.构建多元化的暗示源网络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以中学生为主体,构建包含教师、班级、家庭、网络和社会等在内的综合性网络,营造出完善的德育氛围,共同完成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下分别论述暗示源网络中各主体的作用。

(1)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教师的作用。思想道德教师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为直接的暗示者,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如果被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一种“自卑、自贬心理”,那么就更倾向于接受暗示者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潜意识中不惜放弃自主思维。 [12] 因此,教师的权威越高,对于中学生的暗示效果就越强。教师的权威是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因此德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增强以上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权威水平。在此基础上,在民主平等、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用自身权威,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促进思想道德教育成效的提高。

(2)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他们(德育教师)也不应当忘记同学相互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因此教师除加强自我权威以外,还需要担任营造良好班级环境的重任。一般而言,班级环境可以分为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指的是由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心理氛围,在班级中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集合。而班级中由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心理氛围,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其行为。物理环境是指由实物所构成的环境,在班级环境中具体表现为由教室布置、班风标语和整洁程度等构建出的教学环境,一个布置有序、积极向上和整洁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同样具有积极的心理暗示。鉴于此,教师应该通过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和融洽的氛围来对中学生产生积极的暗示,从而提高其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

(3)构建家庭、网络和社会的外部综合网络。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在学校进行,学生家庭、网络和社会等主体也同样应该加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其中,良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和家人的思想道德表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的行为;而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通过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并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资料丰富和形式多样等特点,主动将网络开发为新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最后,虽然中学生并未完全进入社会,但是不能忽略社会中其他主体对于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并且应该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更多的启发。

2.选择合适的心理暗示类型

(1)以积极暗示为主,避免消极暗示。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部暗示信息的影响,并且每位学生的心智模式都有差异,这要求对于中学生的心理暗示应该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需要倡导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这是因为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进行的态度粗暴、讽刺挖苦和引喻失当等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等现象的出现,甚至诱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消极应对思想道德学习,严重时将会故意破坏正确的道德准则。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则可以通过积极鼓励、树立榜样等方式,更好地引导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慎用心理暗示,坚持积极地、正面地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2)语言暗示、行动暗示和人格暗示相结合。语言暗示、行动暗示和人格暗示是教师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经常采用的几种暗示方式,但是三者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一般而言,语言暗示最为直接,适用于快速有效地诱导中学生接受和遵守道德准则的情况,而行动暗示和人格暗示则更注重于对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而这种暗示效果一旦实现,往往比单纯的语言暗示效果维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上述暗示方式。

(3)努力培养自我暗示,将思想道德教育变成中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上讨论的诸种暗示,实质上都是他人暗示。他人暗示着重于通过奖赏、赞许和成绩等外部条件来激励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自我暗示则是通过中学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成就感、自尊、自信等内部心理因素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实,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中学生本身,应该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这才是心理暗示的最终目标。如果中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就会逐渐丧失自主理解、选择和追求道德规范的积极性,而只能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因此,中学生道德教育不能仅以教师为主体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学生获取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和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转变传统观念,将思想道德教育视为中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其从被动接受道德灌输中解放出来,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并在反省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

3.注重心理暗示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尽管心理暗示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理论灌输和以人的观念为主导的教育内容两部分,心理暗示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更适合于需要学生内心体验、观念方面和品质养成的内容。[13] 而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仍然需要显性教育,并且需要保持道德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这在客观上要求加强思想道德课程的建设。因此,心理暗示和课程建设作为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共同构成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整体,既要通过课程建设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的严肃性、正规化和公开性,又要发挥心理暗示的针对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等特点,依据不同对象、不同情景和不同的德育内容综合使用。

(作者单位:青岛市第三十七中学,山东 青岛,266012)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2]李先才.试论品格教育与中学道德教育课程建设[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7.

[3]纪春玲.浅论网络时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

[4]卢丽刚,杨辉.网络时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2(1).

[5]胡克州.构建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6]胡克州.新时期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初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2).

[7]罗箭华,韦慧学.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心理学思考――寻求道德教育的合理支点[J].柳州师专学报,2006(2).

[8]Raz A,Kirsch I,Pollard J,et al.Suggestion reduces the stroop effect[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2).

[9]Bekhterev,V. M. Suggestion and its role in social life[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8.

[10]Raz A. Suggestibility and hypnotizability: Mind the gap[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