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伦理学研究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9日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新颁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并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资源配置、服务手段和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必须把开展图书馆本身的学术活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图书馆基础理论的形成
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是图书馆人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原理的体系,是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具体模式,预先研究尚未出现的图书馆工作实馆的起点与根本,是图书馆学领域中的主题思想、宏观理论,从近代西方图书馆学引入中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引入,图书馆学理论的变化,最初表现在研究内容的变化上,使图书馆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一旦这些新的理论内容变得成熟,就会有人探索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来容纳它们。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既是基础理论体系自身的变革,也是使新理论成为学术共识并对图书馆实践产生更大影响的最佳途径。无论从实体还是虚拟,从时间还是空间都给予图书馆研究方法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无穷大的想象依据,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又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图书馆学研究现状
1、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模式,向人们展示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新型模式——数字化技术。人们将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去独立研究是从近代开始的。由于图书馆学是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图书馆学自立于近代科学之林以前,历史上已有关于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图书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图书馆数字化基础理论,数字资源的研究、数字资源的整合管理等新模式、新观念。而数字图书馆一度被认为会取代原始的老式的传统图书馆。
2、图书资源信息化。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重要机构,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从业者的图书馆员,其信息观念及信息能力的高低,既是评价其职业素质与水品的首要标准,也是影响图书馆工作和整个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决定因素。信息资源共享是将一定范围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信息传播机构和利用者,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协调,共同纳入一个有组织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所有信息供有关用户、网络成员共同分享与利用的一种方式。它可用最小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的知识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或网络成员的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计算机技术网络化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资源的信息化催生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检索方式多样化,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3、知识管理的理念。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文献建设和加工有了新的方向,由此图书馆催生了“知识”概念。知识,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其内涵和外延因使用者不同而异。一般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根据韦伯斯特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总之,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用户需求的调研与预测,以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如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就是保障读者需求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用户管理,注重用户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读者的图书馆使用技能与使用效率,将馆藏的静止信息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导航。引入内外部结构评价标准,通过读者的满意度调查和需求的增加率来看知识管理的效果。这就是广义的知识概念。知识管理对于图书情报学影响的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情报学的变革和创新研究等。
4、图书馆人文研究。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图书馆人文研究转向实践,研究人员将人文研究的内容与信息自由、信息权利和公共图书馆精神相联系,认识到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必须体现公共性与公正性,图书馆信息资源需要公平地提供给每一个读者,从而实现读者的利益均衡。蒋永福最早在1991年采用人文精神名称,他说:“人本主义图书馆学所极力倡导的是人的主体性,即弘扬人文精神。它要在现实的图书馆学土壤中,全面实现人性的复归。”图书馆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物化形式之一。通过对人文关怀,使技术化与人文化高度融合。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的作用。图书馆人文研究的目的将是如何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图书馆人文研究的对象将向公共图书馆转移,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型,具有自身的明显特征和代表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5、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社会信息化浪潮的前沿,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迅猛发展,众多图书馆则处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过渡发展阶段。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的基本资源,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加速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已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摆在当代图书馆人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起源、内涵)、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建设、信息市场管理问题、信息共享和利用问题、信息检索策略与工具、信息资源重组、网络信息组织等。
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
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21世纪出现了几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与定量说、过程说和三维立体论。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此仅仅涉及到性质。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而定性就模糊许多。常用的图书馆学定量定性研究法主要针对文献计量、个案调研等。而过程说和三维立体论也是研究人员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整个过程中人为地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划分的结果。
四、结论
图书馆学的方法论只是研究图书馆文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当代图书馆学中任何重大的研究课题,都需要将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除上述学科以外,经济学、统计学、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也都是与图书馆学相关的学科。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一些在多学科研究中都通用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以及逻辑思维中的分析、比较、分类、类比、综合、抽象、假设、归纳、演绎等方法都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其中,调查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读者研究、文献资源调查等很多方面。图书馆学研究中最常采用的是对图书馆实践经验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以及目录学方法。在研究图书馆学的过程中切忌将某种或几种研究方法来定性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以使我们的研究方向出现偏差。图书馆学研究是在不断吸取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还会不断出现,图书馆学研究也将随之更加深入。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控制难度加大,不利于维持课堂纪律,体育院校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课方式,在小课堂里都自由散漫不遵守课堂纪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人,要面对的学生一般情况会多达上百人。面对这种大课堂的教学环境,大部分学生就更加随心所欲了,正常有序的课堂教学就难以为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课,不是专业课,学生不重视,课堂纪律实在难以靠同学们的自觉性来维持,教师不得不拿出大部分精力来维持、组织课堂纪律,不但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2.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师生互动
在大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大课堂教学中,在课堂纪律难以控制的前提下,课堂搞师生互动更有一定的难度。体育院校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己,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有的同学为了在众多同学面前“一鸣惊人”往往不配合教师,而是搞一些和课堂没有关系的活动。为了实现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搞各种教学活动,但是有的学生根本不配合,不是保持沉默不参与,就是随心所欲,哗众取宠课堂被弄得一塌糊涂。
3.难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利于个性发展
体育院校学生生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是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学生,有的高中没毕业,还有很多学生由于从小就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甚至未接受过高中教育,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课堂教学没有考虑这种实际情况,让这些文化有很大差别的学生坐在一个教室学习。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难以和学生沟通,不利于师生关系和谐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非专业的公共课,学生不是很重视,其授课教师也不被学生重视。本来教师就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又是大课堂教学,教师没有方便条件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课堂上面对上百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完成教学任务,一面还要维持课堂纪律,教师被弄得筋疲力尽。教师希望通过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活动,创造和谐课堂气氛,但是大部分学生这种积极性又很难调动。所以师生之间关系很是生疏。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大课堂教学改革
⑴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80后”,甚至有很多“90后”他们的最大特点是自我选择性极强,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摸索新的思路。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特别是体育院校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爱表现自己,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例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再现法、辩论法等。搞这些活动时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现在各高校大课堂教学一般都利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上课单纯利用多媒体教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教师为了方便,直接把重点、难点打印在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上课只是机械的记笔记,使学生不愿主动思考问题,不积极参与教师的提问、讨论等课堂活动。其次,教师的地位被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屏幕居中居大,教师居偏居无;学生只见屏幕,不见教师;只闻其声,不见其行”学生只看课件内容,不注意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最后,教师的思维也限制在课件内容上,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照本宣科”演变成“照屏宣科”,限制了教师的拓展思维以及讲课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把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师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上,能提高学生注意力,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讲述绘声绘色,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⑶改革考核形式,注重平时考核。大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课程要改革其考核方式,不能依靠期末的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成绩,应该把试卷成绩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平时考核应包括创新能力的考核(课堂回答问题或作业),社会实践的考核,课堂表现的考核(纪律、出勤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部分考核所占分值应该占大部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大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2.提高教师驾于课堂的能力
⑴科学安排课堂教学环节。首先,认真熟悉教材内容。在熟悉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熟悉教学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结合教学内容,广泛收集相关案例,扩宽知识面,适当深化教学内容。其次,了解授课对象,教师要和所授课班级的辅导员或班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习惯、特点、爱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再次,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每次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包括,教师讲解时间,课堂提问、讨论、演讲等教学活动时间,观看视频时间等。
⑵巧利用教育艺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针对体育院校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艺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能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把无形的变成有形的,把概括的变成具体的,把枯燥的变成生动的,使比较复杂、抽象的或深奥难懂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无声语言,在教学中巧妙运用无声语言,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功效。在大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利用无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适时地将目光扫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观察学生的表现。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及时地投以赞许的眼光;当学生不专心听课时,教师就要用严厉的目光会意他,让他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并及时改正,因为这样在课堂上既不影响其它同学听课,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比有声语言更具说服力,也让学生乐于接受,融洽了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产生一种亲切感。能够营造一种愉悦、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3.利用实践教学,升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生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环境里,寓学、教、生活于一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批判精神,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和参观考察活动等,还包括课内实践性教学活动:案例教学、影视观摩、专题讨论、演讲比赛、等等。
参考文献
[1] 王晓漪.加强大课堂教学的质量管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3).
[2] 杨叔子,菁菁者莪.教师为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3] http://.cn/bbs/viewthread.php?tid=6865.
篇3
(1)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偏理论、重说教,少实践、缺探究的现实问题,学生辨析力、适应力、创造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应用正是为了满足高职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由"灌输式"向"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转变,由"教材为中心"向"课堂为中心"转变,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这种转变遵循了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以及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而研究与创新密切相关,没有研究就不可能有创新,研究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通过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激发创造灵感,创造性地学习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研究性教学还具有另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实践性。研究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活动探求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发展能力和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3)是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观念及提高素质的需要。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或导师。"这就要求广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学生观,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和道德修养,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深化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主动承担教科研工作,在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完善自我。最终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深厚的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积极影响和引导学生不断探索。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任务研究教学方式。
任务研究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任务研究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单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大胆围绕所创设的任务情境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在相互配合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达到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问题研究教学方式。
问题研究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思想道德发展水平,依据课程标准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资料分析、理论验证,形成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最终让学生在问题提出与解决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研究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使他们产生问题,并激发其探索的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搜集资料,并提供相关的文献,供学生检索研究。然后,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索和归纳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引导学生正确总结认识整个研究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形成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最后,运用获得的新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教学方式。
课题研究教学方式是指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课题研究中,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活动。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从学习理论观点、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到总结交流提高,更加注重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研究技能为本位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也可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研究或者个人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在参与协助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强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实践的大课堂里,收获成果,获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永远都无法获取的宝贵经验和成长体验。
(四)案例研究教学方式。
篇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诸多差异与矛盾。这种矛盾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也必然是多样的、综合的。经验证明,实际教学活动中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都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和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提高教学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对教学方法整合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一、教学方法整合创新的内涵、价值和原则
1.教学方法整合创新的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就是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以唯物辩证法关于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为指导,运用恰当的方式,将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予以有机组合,建构起功能更加完善、强大的教学方法系统,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创新活动。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体现了对教学方法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追求。首先,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不是将各种方法进行机械的、简单的叠加,也不是片面地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而是基于对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的深刻认识,在对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选择,并充分把握它们的特点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之形成功能更加完善、强大的教学方法系统。其次,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建构形成功能更加完善、强大的教学方法系统,是为了在教学中实现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势互补,取得整合效应,创造出新的教育合力,以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2.教学方法整合创新的价值
(1)可形成集成优势,提升教学方法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并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强大,从而更好地反映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设计的课程,它要统筹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其教育教学目标具有多维一体的特点。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是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并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显然,要实现该课程多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完成其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仅靠单一的方法是无法做到的,而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方式方法并将其整合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教学方法系统,才能有效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组合,不仅可提升教学方法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使其形成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而且可使教学方法系统的功能得到强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
(2)可提升教学方法系统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使其更好地反映学生主体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教师的特长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教育。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其教学方法也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所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这就需要在改进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整合来提升教学方法系统的针对性,使其内含更丰富多样、更新颖、更有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反映学生主体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在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和综合运用的过程中,也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责任。
(3)可有效克服教学方法单一、僵化和模式化等弊端,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方面问题仍较突出:一是研究不够深入,且多局限于对某一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而缺乏对多种不同教学方法整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二是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模式化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课堂中单向说教、照本宣科、师生间少有交流互动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因此,立足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整合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这对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推进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3.教学方法整合创新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一是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要符合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特点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杜绝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二是整合建构起的教学方法系统要具有结构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各种方法的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要配置恰当、关系协调,各方法的先后顺序也要安排适当。
(2)针对性原则 即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要以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依据,特别是要以能够反映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为依据。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整合建构起的教学方法系统要有利于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二是对文、理、艺、体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充分考虑其不同的基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组合去施教;三是要根据新的要求、新的条件,努力使方式方法的整合与运用有新的形式和新的吸引力。
(3)多样灵活性原则 一是所建构起的教学方法系统的内含要有丰富性,体现多种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势互补,而教师选择哪些方法予以整合应用则应是灵活的;二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条件,教学方法的整合方式应是多样的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避免方法选择及整合方式的单一性和僵化性。
(4)易行有效性原则 一是整合建构起的教学方法系统要实用易行,具有可操作性并便于施教活动的开展;二是整合建构起的教学方法系统应能够有效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采取恰当方式,实现教学(考核)方法的整合创新与综合运用
1.着眼于课程总体要求和整个教学过程,优选功能不同的主要环节性方法并予以系统组合,建构“导、学、研、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并形成“四轮驱动”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其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要求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体系,同时也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即重视教师的讲授启发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并将教师的讲授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据此,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四个环节及与之相对应的四种各具独特功能的环节性教学方法最为重要,可将其简称为“导、学、研、行”四法。
“导”,即教师讲授启发。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理论和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需要教师的讲授和灌输,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另外,其他教学方法的应用都需要与教师的讲授启发相配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学”,即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这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方法。要使大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提高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离开他们对教学的积极参与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不可能的。
“研”,即师生合作研究。研究性教学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大力倡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合作围绕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是把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环节。
“行”,即社会实践体验。从根本上来说,学生认知的发展、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以及优良品德的形成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社会实践体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有效方式。
我们着眼于课程的总体要求和整个教学过程,在充分把握以上各方法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组合,构建了“导、学、研、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这一方法体系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综合性强,它将教与学、学习与研究、课堂教学与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多方面要求,较全面地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及其教育教学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导、学、研、行”相统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同时把握好各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使它们相互辅助、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四轮驱动”的模式,有效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和具体任务要求,采取主辅整合的方式,对“导、学、研、行”各方法进行丰富、完善和提升,设计和应用讲授启发式、学导结合式、合作研究式、实践体验式等各具特色的综合施教方法
为使“导、学、研、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发挥最佳教育效能,使“四轮驱动”中的每一“轮”都强劲有力,我们采取主辅整合的方式,即以“导、学、研、行”中的一法为主,并将主要方法与其他起辅助作用的方法予以有机组合的方式,对“导、学、研、行”各法进行丰富、完善和提升,设计了讲授启发式、学导结合式、合作研究式和实践体验式等各具特色的综合施教方法,供教师根据不同教学环节和具体教学任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
(1)讲授启发式教学 这是以课堂讲授法为主,并将其与其他各种方式方法组合应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的要求:一是在观念上要树立启发引导的意识,不搞“填鸭式”的简单灌输,而要把启发引导学生深化对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二是讲授本身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说服力和感染力。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取舍,不搞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其次,要注意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并在讲授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还要注意情感的运用,在讲授中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讲授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三是讲授可根据需要采取系统讲授的方式,一般采用专题讲授的方式。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均需注意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与讲授法配合使用。例如,讲授过程中穿插多种方式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活动;将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与问题研讨相结合,并发挥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2)学导结合式教学 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并将其与教师的启发引导等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的具体要求:一是在观念上要树立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搞“教师中心论”,克服教师包办代替一切的倾向。二是在操作方式上,首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把学习、质疑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先学、先思、先问、先答。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某些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材料去理解教材和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相互间的交流探讨去解决问题。其次,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启发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在课堂上或通过其他互动方式,对带有共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三是要努力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丰富学导结合的过程。例如,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巩固深化学习效果,可要求或组织学生搞些参观或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和鼓励学生围绕疑难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并将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写成小论文;通过校园网与学生交流互动,对学生的自学给予指导,等等。
(3)合作研究式教学 这是以研究探讨的方法为主,并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元互动和交流合作活动,将其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融入其中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的具体要求:一是在观念上要强化研究意识和问题意识,充分认识教学活动不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生生围绕教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以及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二是对需要通过讨论和研究来深化理解的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设计,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揭示出来。设问的形式要具有吸引力,避免单调、呆板、枯燥。三是要紧扣所提出的问题,以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为主要手段来开展好相应的教学活动,推动问题研究不断深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通过专题讲授、问题设计、指导自学、组织讨论、归纳总结等方式发挥好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则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提问,与学生一起平等交流和讨论问题,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和研究活动中来,以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体验式教学 这是以实践体验法为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寓教于“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深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的要求:一是在观念上要强化实践意识,充分认识实践体验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要求。二是组织指导实践体验活动要有明确目标,即: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求实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三是要做好活动计划,注意把实践体验活动与教学内容、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特点,以及校内外的社会实践资源结合起来,并尽可能使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3.改革单一性、终结性的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按照“三结合”原则,建构和应用多样性、全程式的考核方式
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开卷或闭卷笔试,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平时表现的评价,缺少对学生社会实践情况的考查,并主要以期末考试分数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这种单一性、终结式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我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按照“三结合”的原则,建构和应用多样性、全程式的考核方式。即按照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在期中、期末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日常学习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整合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全程式的考核,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平时表现情况以及社会实践情况,并使考核的过程成为深化教育的过程。
(1)期中、期末考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除采用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和小论文撰写等笔试方式外,还适当采用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并要求将不同的考核方式搭配使用。同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均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考查。为此,在闭卷笔试命题时,加大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在进行开卷考试和口试时,由教师拟定出一系列题目,让学生从中选取并按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对学生的书面和口试情况进行评分时,有标准但不唯标准,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虽不完全符合评分标准的要求,但却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对问题的阐述合理且有创见,我们均给予充分肯定,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2)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考查范围,实行动态的全程考核 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平时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上课时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情况。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自觉地阅读参考文献并按要求认真完成各项课后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是否能够认真听讲并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在回答提问和讨论发言时的表现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其活动情况进行考核 在与有关方面协调配合,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提交的有关调查(考察)研究报告、论文或活动总结等材料,对其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和效果进行考核打分。
(4)综合各项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学生最终成绩 在以多样性的方式进行考核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将学生期末、期中考试和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四项成绩相加,作为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以上各项成绩的比例可定为4:2:2:2。
参考文献
[1] 韩云忠,毛建群.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化课堂教学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80-82.
篇5
《计算机导论》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本科新生的首门必修专业课,也是学生学习其它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先导课。该课程担负着系统、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任[1]。通过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所学内容有了全局的、概貌性的认识,为以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同时,该课程也是对新生的一次具体而详尽的专业思想教育[3]。目前,《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非常必要。
1 教学目标与内容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理解学习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的重要性,了解职业前景与职业要求,力求使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及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导论》是将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其中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虽然其课程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描绘体系框架,奠定知识基础,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具体来说,该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表示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导论》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且大部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内容,教学中容易使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抽象,过程枯燥,进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以至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缺乏创新。当前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收教学信息。教学中没有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同时也缺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不但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也会对今后其它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2)没有结合学生的不同起点进行教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教授的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由于进入大学前所接受的教育环境不一样,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程度也参差不齐,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当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通过对图文声像的综合展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部分多媒体课件采用PPT模版制作,内容设计流于形式,交互性不佳,无法实现师生双向的沟通,从而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实验与理论教学脱节。某些地方将《计算机导论》实验课与《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实验归为一类,只练习基本的Windows和Office软件操作,这和《计算机导论》的理论教学内容存在严重脱节,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操作实践。
3 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导论》的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通常先提出概念,然后再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无法对每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讲解,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难以把握,容易使计算机知识的介绍成为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内容。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选择采用案例导向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操作实践,指导学生综合各方面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在《计算机导论》的课程中采用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培养学生采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案例,例如通过组装学生个人电脑的案例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的讨论分析不是要得到一个标准答案,恰恰相反,这里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全面而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培养学生对所学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体认识度。通过将计算机领域的多种知识融合入案例,可以让学生在进入相关专业课学习之前对整个教学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与作用,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并将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专业课学习当中,从而真正实现《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3)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一项师生共同参与交互的有趣活动。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自主的学习与探究。在交互式的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强烈兴趣能够使学生比在采用传统教学法的课堂上更加积极和认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计算机导论》是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先导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当前《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落后的问题,采用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1 从高考思维解放出来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高考以核心,那是因为历史要参加高考,现在高考取消了历史科目,所以,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历史教学的定势思维中走出来。因此,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变成培养人的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
由于高中历史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因此,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必须立足于夯实“民间性”、“多元性”和“社会性”。历史教育必须摆脱宏大叙事――代表官方的划齐整一的政治性阐述,在不违反宪法精神的前提下,代之以在个性化基础之上的多元化社会性阐述。高史历史教育的核心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活生生的平凡的个体生命。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感悟和评价来说,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评价,不同的受教育者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评价。因此,高中历史教育的灵魂不仅在于凸显个体生命的差异性,更在于形成体现个体生命差异性的不同的解释流派。
其次,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着眼于张扬“人文性”、“精彩性”。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要不断追求精彩性。高中历史教学给予个体生命的除了“真实”内容,还应有凭依丰富的历史思想建构起来的“精彩”形式。它应该能引领人们立足现实,穿越时空,沟通过去与未来,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华彩乐章展现在学生面前。
2 活跃学生的思维,推进素质教育
高考制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任务不那么繁重,因此,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上来。
2.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时刻要记住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知识的传统,要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具有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且要重视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对高中历史试题也要进行改革
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选择什么样的习题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有方向性改变。选择习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对有些历史知识进行单纯的传授不够,如针对中英《》可以编成一首记忆歌诀,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可以编成口诀等等,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且从记忆的角度来看,学生自己动了脑筋,印象自然深刻。对于一些能力型习题,我们不仅要注意选择的针对性,而且要注重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并收到一定的实效。我们还要注意搜集运用资料、知识的应用迁移理解与发挥等技能技巧的培养。
篇7
(一)虚实相生理论概述
虚实相生理论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本文由收集整理思想。《老子·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从最高的“道”出发,认为“无”是“有”的根本,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是说 “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视而不可见,听而不可闻的无声无形的“道”,皆由此产生。“无”又是“虚”。老子认为,天地中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充满了“气”。由此可见,老子认为世界是“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万物才得以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1]“虚实相生”理论正是起源于该哲学思想的“虚实”统一论。
追溯完虚实相生的历史根源,再分析现今的“虚实相生”发展形式,随着艺术文化的发展,该理论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结构体系,那就是由“虚境”和“实境”构成的意境体系。其中虚境为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加工。意境中的实境和虚境分别对应道家思想中的“有”和“无”。[2]在与道家思想的“有无”论中反映的万物“实虚”转换和运化而成的本质相一致的特点下,虚实相生下意境体系也是一种转换共生的美学结构,它是艺术作品融会贯通,交互灵性的体现。
(二)虚实相生的美学形式
李泽厚先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自然的规律的统一,叫做自然的人化,以此来概括美的本质”[3]。同样虚实相生的美学形式体现在人对事物属性中的意境认识的表达和领悟。从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到扬州剪纸大师蔡千音的“百猴图”剪纸,到加拿大艺术家sara burgess的剪纸艺术作品,它们都散发出艺术家们在实践活动中所领悟到的艺术作品“虚实”境界感悟。这些作品有实有虚,虚实结合,即体现艺术作品的双重美学境界,同时反应了艺术家对待艺术题材的思维朝向和遐想模式。
在虚实相生的艺术创作中多数方法是不直接描述主题而是借用其它事物的衬托主题的创作形式,因此创作意向中的转移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也是美学形式诞生的过程,如音乐作品《高山流水》,樵夫钟子期能通过琴声符号领会到琴师伯牙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意境,钟子期的感受从“实境”中的听觉符号升华到思想的追随,感受到琴师“虚境”用意,进而产生观赏者和弹奏者心境一致的美学特征。由此可见,虚实相生的艺术作品具备了超越感官、感悟升华的美学特点。
二、虚实相生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虚实相生作为很多艺术创作的思想典范,在产品设计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虚实相生意境结构体,产品设计的虚实境界分别表现在不同的设计层面,其中产品设计的“虚境”体现在设计给予用户精神层面的感受,即产品能通过用户的逻辑性推理层次。“实境”体现在产品给予用户物质层面的体验,即设计能通过用户功能性考验。在虚实交互的概念下的产品设计,即可以滋养出朦胧的艺术作品,也可以迸发出创造意义十足的工具作品,它们即是虚实相生创作思想的产物,也是设计师创作语言的表现方法。
(一)产品设计中虚实境界的表现
1.产品设计中虚境的表现
结合产品设计元素及虚境思想可以分析出,“虚境”在产品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理念及设计思维两方面。该两方面最大的特点反映在用户可以从主观角度去体会产品寓意,实现设计作品与用户思想的对话。
设计理念是产品设计“虚境”要素中的主体要素,同时也是设计作品的核心思想。设计作品的诞生不仅说明设计师对这该产品的关注程度,也反应了设计师对产品的理解方向,设计理念便为这两方面的结合体。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产品设计的理念可以很广阔宏观,大到为人类进步而生的设计,如航天飞船的设计。也可以很渺小微观,如为了用户愉悦而进行的设计,如浪漫的餐具设计。但不管它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设计理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到了掌控了整个设计基调的作用。
产品设计虚境中另一要素为设计思维。虽然有了设计理念的领
衔,但要赋予设计作品实体则需要设计思维的统筹来安排。设计思维存于设计师的思想中,它是用于帮助实现设计理念的各种方法途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设计要素。但设计思维不像设计理念是单一独特的,它是混合,多样化的,例如设计思维时常与多种设计方法相结合,如仿生设计、系统化设计、逆向工程设计等。设计师具体采用何种思维来实现设计理念,则需要他们专业素质的运作决定。因此把设计思维归类到设计“虚境”层面,也体现了设计思维的思想性和灵活不定向性。
2.产品设计中实境的表现
设计中“实境”表现在产品功能实现的物质层面。它主要表现在产品造型设计、操作方式设计两方面。产品设计“实境”最大特点反应在实境是用户各类感官体验的载体。
在产品设计“实境”的两要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产品造型设计。这是因为用户与产品交流过程中首先较多的是在视觉形态上的碰撞。由于产品造型具有“捷足先登”的行为意义,所以产品造型设计中形态首先要符合用户心理定位,产品色彩要能打动用户,产品材质要能让用户产生安全感,这些因素共同构造刻画出产品“实境”的雏形。纵观历史,产品造型设计经历了从包豪斯的规整几何形到后现在主义的混合,到解构形再到现今流线形设计。它所经历的时代变更,不仅说明设计师在造型设计上去迎合不同时期的用户感官的不同表现手法,也展示了产品实境的变更历史。但不论造型设计如何变化,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让用户有舒适愉悦的产品体验过程。
在产品设计实境中的操作方式设计是一个综合体设计,由于需要用户自身与产品的配合来完成操作,在设计中需要加入更多人性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测试,设计师根据测试结果数据来分析得出设计中的具体操作形式,使得产品的操作设计朝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现今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产品操作方式逐渐趋势为电子感应化。这样不仅能节省较大的操作空间,也能辅助实现产品轻,薄的造型美学特征,其中苹果手机就为很好的例子。
(二)虚实相生的产品设计美学
“实虚“共生体的产品设计所表现的美学形式丰富多样,以似或不似,沉稳或飞扬,赞美或批判,幽默或木讷为主体的美学表达在产品设计中领衔了产品设计美学的主体,这些美学形式表现了设计中虚实结合,共生互惠的创作形式[4]。
1.似或不似: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通常用模仿来表现设计物品与某物的相似之处。但由于设计虚境导向,可把设计中多个的“似”进行混合,让最后的作品又表现的“不似”,让用户体会设计“似是而非”美学特征。
2.沉稳或飞扬:为了让产品处于为用户服务的最好状态,产品设计需要在务实中求沉稳,因此设计所反应出来的是静态美,但是严谨的创作思维也可以在“以虚伏法“的指导思想下产生出飞扬跋扈的设计作品,让用户产生高扬的使用情绪和境界,迸发出飞扬的动态美学。
3.沉默或木讷:产品设计语言中的色彩、形状、环境、或声音等可以能把沉闷的设计话题表达的轻松愉悦,如低碳生活下的垃圾筒设计,为了打消用户在使用垃圾桶时带来的不悦心理,设计师通常用轻松幽默的造型语言来修饰这一过程,所以现市面上出现的大多是漂亮优雅的垃圾桶成品。但是设计师也能采用反向的创作手法,把虚境中迷幻的掩盖不愉快事件用简单的务实形式表现出来,产生木讷平淡的作品。如图2和3垃圾桶设计,垃圾桶形态采用皱巴巴的纸张造型,自然平淡地透出设计师对垃圾收集的动作的状态表达,相信用户在扔垃圾时,会对这朴实无华的垃圾桶产生怜爱之情。
4.正面或负面:产品设计大多都是以正面肯定形式出现,这样既可以为某道德规范或社会准则进行具象化展现,也可以推行新型的生活方式。它们都在设计实境中表现。但是正如诗歌中的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产品设计也可采用正负对比的表达形式,用否定负面的语言来表达设计创意。用实来肯定虚,用虚来否定实,负面设计同样能起到启发开导的设计功能。
三、虚实相生的产品设计方法
以虚实相生为指导思想的产品设计,其特有的虚实意境结构中,虚
境和实境如何配合使用,其各自在设计中占据的分量是多少。将成为该设计方法的主要创作形式。
(一)以实为主,以实带虚的设计方法
产品设计中以实为主的设计方法体现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物质功能的实现,把用户与产品的直接操作交流放在主导位置,让产品为表达新型的生活模式做向导。在该设计方法中,虽然是以实为主体的设计方法,但是实中有虚,让虚去衬托实的价值意义,同时辅助设计师和用户对话沟通[5]。这样用户才不会被动地生硬地接受设计作品,图4和5是日本设计师面出薰所设计的红梅火柴,为了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设计师采用常见的小树枝充当火柴杆,用这原始的方法把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在该设计中,“实”为材质的选择,“虚”为环保理念,环保材质的选用体现了以实带虚的创作手法,虽然这是一小小的设计作品但是其倡导的绿色生活具有很强的冲击力。由此可见在以实为主,以实带虚的产品设计方法中主要采用紧扣实体,用实境来折射虚境,虚实结合共同营造设计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设计方法。
(二)以虚为主,以虚带实的的设计方法
篇8
在诸多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中,严格来讲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差,而只有是否合适的问题。是否与所要进行教育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而具有协调性,是否与所进行教育的对象相联系而具有针对性,是否与进行教育的教师个体的风格、特质相契合而具有统一性;这些是我们在进行教学相关改革时更须关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对于以往备受人们指摘的所谓理论灌输教学方式方法也同样适用,不应因为过去人们对其的过多指责而贬之至一无是处,关键还是要看前面所提到的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性、针对性和统一性如何,这些问题处理好了,仍不失之为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笔者以为,任何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都离不开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不管何种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都是不能忽视或者否定的教学必备元素,缺少其中的任一元素,都成不了真正意义的教学。这是其一。其二,任何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都离不开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三者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有机而非机械、只图形式的结合。其三,任何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凸显出来的元素。因此教育者要紧紧抓住它,才能运用好,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对此下面用一个简表列出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中所凸显的元素和特点,以利于我们去更好地把握好它。(如表所示)
应该说,这些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或显或隐都蕴含着教学的不同元素,区别在于其所凸显的元素和特点有所差异,或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或着重教师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或看重教师与学生的融洽。以此为标准,笔者把它们归纳成ABCD四种类型。笔者以为,这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模式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可以并存而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唯一性,只是应该视其在教学的过程和环节中所涉内容、对象乃至教师的不同而采取合适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ABCD四种类型中,究竟有何区别呢?我们首先看看B类型即“自主式”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有不少的具体的方式与模式,学生的“讲与演”是其中一种,其主要和常见的,是学生的演讲和各种形式的演绎。其实无论是哪种具体的方式,都 是学生自主学习、凸显学生这个教学主体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的其他两个方面的元素就不具备或不重要。相反,即使从这种凸显、强调学生主体的形式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除了其凸显的元素和特点外,也离不开另外的其他两方面,即教学内容和教师。学生的“讲与演”都应当有内容,而且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如果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那还是思政课的教学吗?同时,学生的“讲与演”是按照教师的筹划、设计的大方案来进行的,包括讲演的内容,讲演的限制时间乃至评价的指导性标准等,教师在此当中都起指引和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能动、主动学习,去积极、主动参加到相关的学习实践中去。
从当前创新所采取的诸多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与凸显、强调学生主体的B类型不同,还有A类型。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教师这个主体、教师这个元素还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凸显的。这从前面简表的简单罗列中也可略见一斑。在所列举的诸多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中,正如前述,都离不开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只是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其所凸显的元素和特点有所差异而已。即便如此,我们看到除了前面刚刚论及的自主式学习中确实更多时候更加凸显学生主体,更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更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外,几乎其他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都更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好他的角色。讲授法或者所谓的“灌输”自然无须再讲,这类教学方式方法当然具有极强的教师印记,而所谓的“启发式”、“引导式”其实也与教师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再看其他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新模式即C类型,如“案例法”、各种“专题”教法,虽然其首先凸显的元素是“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是由人来支配的,而支配它的主要是教师。因此即使在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新模式、新方式方法中,除了凸显其“教学内容”外,与此相随的必然也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凸显出来。这也是为何我们经常强调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因所在。当然,在这些教学新方式新模式中,更注重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师”主体的有机结合与恰当结合。
篇9
高职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教育,实践实训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会计岗位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实训建设都加大了投入,实训的方式也灵活多样了,但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尽管大多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老师先讲解,讲完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训。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会计课程来说,理论与实践应该是一体的,而不是完全割裂的两个过程。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会计实训,表面上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很难理解,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又忘了理论依据,没有真正将理论贯彻于实践,也没有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会计模拟实训室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虽然高职院校大都设置了会计模拟实训室,里面有打印机、电脑、工作台、点钞机等配套设施,但是会计模拟实训室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所有设备都成为“摆设”,很多设施用来应付检查和参观。学生在实训室中进行的实训还是原始的手工做账,老师根据实训教材上给出的几笔业务,让学生在凭证、账簿上进行记录,很少出现原始凭证,即使出现原始凭证也是实训教材上印的原始凭证,学生还是在单纯依据教材业务做会计分录,然后抄到账簿上,会计实训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样的实训其实在普通教室便可完成,跟会计理论课程没有什么区别。
3.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能力构建体系不健全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基于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目前,各高校重视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实训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开设了相应的实训教学。课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孤立地进行实训。尽管有些院校设置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但是实训课程中的业务主要体现的是财务会计实训和成本会计实训,处理一些财务会计业务的同时进行成本计算,对于税法、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的实训并没有有效地融合到综合实训课程中。
4.缺乏“双师型”教师,实训教学缺乏有力的指导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实践经验。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会计教师从本科院校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在他们上学期间接受的是偏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接触的很少,也没有会计从业的经验。尽管有些教师企业进行调研、实践,但是这样的实践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要么是从企业请来的兼职教师,要么就是带着学生参加过技能比赛,拿过奖的教师,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双师型”教师所要求的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能有力实施的原因
1.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较高,许多院校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很难看到直观的社会效益,导致高职院校从上至下不够重视。在其他专业投入力度比较大,可以看到直观的车间或者生产线,而在会计专业的投入主要集中于软件和实训室,如果对该专业的性质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力度较小。
2.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大多高职院校都是独立办学,缺乏校企合作,即使设立了实训基地,学生多数参加的是见习,很少能够真正实现企业顶岗实习。这也与会计专业的性质有关,即使企业规模很大,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所需会计人员数量相对于其他专业相对较少。
3.会计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校外实践机会较少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大都来自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会计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的就业选择范围很广,许多院校存在招不到合适的会计教师的情况。大多院校师生比例达不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这样,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法抽出时间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企业锻炼,往往在短时间内又很难熟悉一个企业的业务环境,真正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很难具备。
三、构建高职会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体系的措施
1.加大对会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的投入
对会计专业实训方面的建设,不仅是建设实训室等硬件基础设施,而且要加强软件的投入,会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像某些专业的学生在车间制造实物产品,更多的是脑力工作,与会计实训相关的软件支持不可或缺。
2.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校办企业
会计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接收高职院校的学生到企业参加会计岗位顶岗工作。高职院校除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真正实现学生到会计岗位上进行会计实践外,更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兴办校办企业,比如记账公司、会计服务中介机构等,不仅能够让更多学生获得会计实践机会,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可以让会计教师参与到会计实践工作中,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3.构建培养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能力的实训体系
基于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会计实训体系。在各门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设置各门课程相结合的会计综合实训,将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审计实务、税务处理、财务管理等相关会计岗位能力融会贯通,通过设置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出纳、审计、报税会计等会计岗位,处理一些财务会计业务的同时进行成本计算、报税、财务分析、审计、银行业务有效地融合。
4.充分发挥会计实训室的功能
完善会计模拟实训室的配套设施,并且发挥这些实训设备的作用,让学生在平时的实训学习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实训设备。实训业务以一个企业的具体业务为实训环境,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完成从凭证、账簿到报表的整个业务处理。尤其是原始凭证的练习,教师不再给出学生业务,而是用真实或者仿真的原始凭证作为业务主体,让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的业务环境,独立进行会计处理,并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对于实训室的设备,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包括点钞机、打印机,将企业的会计业务从凭证到报表在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基础上,打印出来,跟企业的业务环境一样。在实训室中设置供应商、银行、客户、投资者、税务机关等相关部门,让学生能够熟悉企业与这些部门或人员的之间业务活动,进行恰当的业务处理,达到与企业真实的会计环境的对接。
5.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引进有经验的会计工作者走上讲台,将企业的会计环境带上课堂。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派教师走进企业,企业财务人员走进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增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利用课题研究平台,去企业调研,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需要高职院校在资金投入和对教师的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为教师提供会计实践的广阔空间。
6.加强学生从业资格能力的培养
高职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面向企业的需求,企业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职称和中级会计职称的认可度是有目共睹的。高职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不仅有相关的实训实践经验,而且要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篇10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研究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通过社会现实事件创设问题情境。社会现实问题往往是学生极感兴趣的问题,引入社会现实事件并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又可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通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生与外界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体验以及思想困惑等都有可能影响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通过教材依托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情境创设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教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批判、怀疑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在无疑中设疑。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
通过课外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用文字材料的方式创设冲突情境是常用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研究教学方式的应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使学生切实进入“角色”,才能体验到问题的实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多边互动,共同探究
这一阶段是学生通过求证获取科学结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讨论交流的自由空间,在教师不做任何参与的情况下,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答问题。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始终把指导重点放在促进学生自觉认知上。教师在评价问题时要适当延缓,不要急于评价学生对问题求证的结果,尤其不要急于做出否定性的评价,应该发动学生间的多边互动和广泛参与,使知识的火花相互碰撞,在不断探讨中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和发现更多更新的问题,才有可能深入思考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规律,逐步接近事物的本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研究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由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在不断探究和创造的过程中逐渐升华。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研究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了解知识背景。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课题研究的性质、目标、步骤、意义,使学生对课题研究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然后向学生介绍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学生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成功案例。此外,还可通过开设一门短期的综合选修课,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这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研究视野,而且还能使学生了解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为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做准备。
选择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是其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从一定意义上说,选定一个好的课题就意味着研究成功了一半,因为如果课题过大或过小往往研究起来就没有价值和意义,或者研究没有可行性,影响研究的进程,甚至使研究无法进行下去。
组织课题小组。由于研究课题大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仅靠某个学生的力量来完成难度较大,最好组织课题小组,共同研究某一课题。课题小组其实就是合作学习小组,它是研究活动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课题小组一般以三至八人为宜,采取自愿组合、适当调整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
制定研究方案。在对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条件等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方案,以确保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性。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收集事实资料。事实资料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得到的文献资料,另一类是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实地调查等得到的数据资料。资料收集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事先设计采集计划,并注重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整理事实资料。整理事实资料是指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有序,便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整理事实资料一般经过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
分析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要根据资料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和处理。文献资料主要用逻辑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分析研究,它直接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得出研究结论。学生要本着客观、科学、严谨的原则,把文献资料的客观分析和数据资料处理的结果用概括性的语言简洁地表述出来。表述出的内容可以作为判断的基本标准,可以作为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也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集体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形成阶段
确定研究成果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研究成果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层次和类型,确定研究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
拟定研究成果结构。一般而言,研究成果由题目、引论、总论、结论、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六部分组成。
撰写研究成果内容。研究成果的撰写从构思到最终定稿通常有四个步骤。一是确定题目,二是拟定提纲,三是撰写初稿,四是修改完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研究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
(一)教学方式的设计
教师分析法。它是指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述说明基本理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方法。个体分析法。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个体进行案例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这是案例研究教学广为采用的一种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根据教学案例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准备后,先由各小组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同学共同分析案例,再由师生进行总结评析。模拟法。它是由学生参与“现象”,再现案例情境,然后引导全体同学一同研讨交流的一种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经常开展的“模拟市场”、“模拟法庭”活动就属于这种方式。专家分析法。即聘请有经验的专家为学生们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式的运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研究教学方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要善于欣赏学生的新奇念头和别出心裁的观点,竭力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启发鼓励学生探索和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不满足于停留在已经被证实的基础上;要把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尤其要鼓励那些敢于向老师和书本质疑的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学习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做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从案例中获得某种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境下复杂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于严格,强制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互研性讲授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
抓住时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只有在学生内心有所需求时才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例如新生入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迷茫的时候;面临毕业处于专升本和就业难以抉择的时候等。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良机,不失时机地实施互研性讲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精心准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使讲授内容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针对性。同时精心准备最佳的切入点,使讲授有的放矢。如果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不大,“放空炮”、“唱高调”是不会引起学生思想注意的。只有了解学生情况,联系学生实际,才能产生良好的讲授效果。
穿插展开。一方面,讲授不能搞单向传播,更应该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应该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让不同的见解有机会“碰撞”,使学生用自己的理性去选择正确的思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着眼,把讲授与其他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穿插使用。
知行互动。讲授既要启人心智、解人心疑,又要励人以志、异人以行。教师的互研性讲授应与提出行动要求相结合。讲授的目的为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行动的指南。同时,学生的行为实践可以巩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提高教学实效。因此,教师在阐明道理的同时,使学生懂其理,付其行,让行动指导理论,让理论引导行动。
篇11
篇12
0 引言
风电塔结构所处的环境非常复杂(一般为风力较大的山地或海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重大灾害,随着MW级风力发电机的出现,研究在外部风荷载作用下风电塔抵御灾变能力的大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结构不发生整体破坏是学者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Luong Van Binha等对风电塔塔架的非高斯响应峰值因数进行分析。考虑基于峰值因数的动态效果,提出等效静风荷载评价公式,评估在复杂环境下被加载于风力发电机组上的设计风荷载的影响。Negm、Hani、Shigeo Yoshida对风电塔塔架进行优化设计。模型中对塔体进行分段设计有限变量,即塔架横断面积、回转半径及分布重量。该研究设计的五种优化策略在水平轴风电塔模拟中成功实现。林勇刚等人综合考虑风、海浪、海流对近海风力机的作用和影响,建立了机组塔架的负载模型,得到了海上风力机的荷载计算方法。刘海卿等考虑叶片与塔架耦合作用对风力发电塔架风振响应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在ANSYS中对风电塔架脉动风荷载进行时程分析,得到两种不同风电塔架模型的风振响应时程曲线,为进一步研究实际风电塔架结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由于而塔架结构随着高度的增加,结构变得越来越柔,当塔架高度超过某一值时,风荷载将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性荷载,因此深入研究塔架结构的在风荷载作用下其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建立了风电塔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研究了不同开口方位对风电塔力学特性的影响。
1计算模型
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风电塔结构进行模拟,塔体高度、塔筒壁厚及门洞几何尺寸均根据施工图纸设定如图1(b)所示。模型单元选用shell63和solid45单元,密度为7850Kg/m3。塔体的风轮叶片和轮壑均用三维实体进行模拟。塔体底部与基础固结,风荷载折算成面压力加载于塔筒侧面上,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a)所示。
2 不同开口方位对风电塔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2.1基于不同开口方位的工况选取
风电塔结构的风机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改变方向,使风轮叶片偏离风向,达到使整个结构受力最小的目的。当风轮与开口的相对位置变化时,研究风电塔结构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从而明确风轮与开口的最不利相对位置,为结构的加固维护提供指导具有重要意义。风电塔结构开口的形状和几何尺寸如图2所示。
为了研究风轮与开口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风电塔结构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本文将开口位置与风轮迎风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0°、90°和180°进行研究。风电塔正交是指风电塔的风轮叶片与风向垂直,此时叶片受风荷载面积最大,风电塔结构也最不安全。基于此,本文根据结构相关规范对正交时的风电塔结构进行常规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不考虑偏航情况,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本文模拟风速大小为5m/s。
2.2不同开口方位对结构应变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结构最大应变位置处、开口处在三个方位下的应变值进行了比较,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在风轮与开口方位为0°、90°和180°时,风电塔开口处均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且由于底部塔壁厚度较大,其应变最大值并未发生于塔体底部。在180°方位时,结构的最大应变出现在开口处,而在方位为0°和90°时应变最大值均出现在塔身的中上部位置,高度分别为48.76m和42.73m。且方位为180°时结构的最大应变值大于其它方位下的应变值,属于较为不利情况,尤其是在更大风荷载下,要加强防护。
2.3不同开口方位对结构的底部弯矩和剪力的影响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底部弯矩和剪力是控制结构破坏的主要参考依据。对风荷载作用下墩底弯矩和剪力进行分析可以直接性的评估风塔结构的破坏状态。基于此本文分别提取了风轮与开口为0°、90°和180°方位时的结构底部剪力和弯矩如图5和图6所示。
由图5和图6可知,在风轮与开口方位为180°时塔底剪力和弯矩出现最大值,会对风电塔上部结构产生更大的影响,而在方位为0°时出现最小值,相对影响率分别为14%和433.5%。因此方位为180°时为风电塔结构最不利服役情况。
2.4不同开口方位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在风轮转动角度为0°、90°和180°时,结构的最大位移均出现在风轮叶片的顶部,分别为0.0187m、0.0195m和0.0243m,图7给出了塔体结构不同方位下的最大位移对比曲线。
如图7所示,通过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在风轮与开口相对方位为180°时出现最大位移,而在方位为0°时出现最小值,相对影响率为29.95%。
3 结论
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常规风荷载作用下,风轮与开口的相对方位为0°和180°时,风电塔开口处现应力集中现象比方位为90°时明显,且在方位为180°时,结构的最大应变出现在开口处,且要大于0°和90°的最大应变值,0°和90°的最大应变值出现在风塔中上部位置,且最大应力和最危险部位发生的位置相同,都是在塔壁厚度最小、刚度发生变化的地方,因此在进行结构的设计时,风轮与开口的方位180°时其对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2)常规风荷载作用下,风轮与开口的相对方位为180°时,结构底部产生更大的弯矩和剪力,将对风电塔上部结构的动力反应产生更大的影响,且在塔顶部产生了较大位移。因此,在进行风电塔结构设计时,风轮与开口的方位为180°时的结构承受载荷验算不可忽略。尤其在特大风荷载作用时要加强防护。
参考文献
[1]Luong Van Binha,Takeshi Ishiharab,Pham Van Phuca,Yozo Fujinoa.A peak factor for non-Gaussian response analysis of wind turbine tower.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2008.
[2]Hani M. Negm,Karam Y.Maalawi.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wind turbine towers. Computers and tructures,2000:649-666.
篇13
新闻自由源自作为民主制度下的言论自由,但是又不同于言论自由,新闻媒体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新闻记者更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媒体似乎可以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另一方面,司法独立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天然的排斥外力的干预。任何社会不能拒绝新闻自由,否则这样的社会将是极权社会;任何社会也不能缺少司法独立,否则这样的社会将是不存在公正、犯罪横行的悲惨社会。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权力的有效保障,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新闻自由与公众知情权
在西方,最初的大众传播手段即印刷术的出现,成为推动民主建立的原始动力之一。当时,作为新知识新思想载体的书籍承担起批判传统社会的功能。虽然各国统治者和官方教会都极力实行言论控制,但西方社会具有多元化特征,各民族国家并立但又相互紧密联系和影响、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政教分立、教会内部的分裂等因素,以及思想家和学者追求真理的勇气等,都使思想的控制难以奏效。
同样,那些曾为民主理想而奋斗的政治思想家都认识到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基石。民主制度以公民和各种社会集团自由平等地参与为基础,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公平竞争和妥协中形成政治决策。新闻自由是民主价值观在传播领域的表现。民主社会的大众传播不能允许传播手段为政府和少数权势集团所垄断,从而形成对人民大众一边倒的强制性灌输,它要求保障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实现一种不同知识和观念的自由市场。
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留下了一段十分著名的话:“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维护这一权利。如果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段语录被美国新闻界作为标准高悬于各报社的墙上。杰斐逊坚信:“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出来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他认为,“可以放心地信任”人民,“让他们听到每一种真话和谎言,并且作出正确的判断。”(1)
在现代民主社会,公民有获得参政的权利。但人民只能根据得到的信息作出决定,而这些信息主要是由媒介提供的。如果公民没有得到充分、正确、全面的信息,也就没有“充分知情的民主”(well-informed democracy),因此新闻自由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新闻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也就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要求。知情权(right to known),国内又译为获知权、知晓权等,指公民了解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它是在当代西方得到承认的一项新的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知情权连接新闻自由和公众参与权,如果公众不能有效获取新闻信息,甚至不能获取信息,那么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公众在对信息不能有效占有的情况下参与国家和社会活动,必然导致参与范围狭窄,参与深度不够,进而使参与行为表面化形式化。实现知情权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和行政机关主动将信息公开,另一种是便是新闻记者对信息的挖掘。前一种是政府机关应尽的义务,后一种则关系到新闻采访和出版问题。有关对政府不理的事件,政府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公开,但公众又有权知晓,这时媒体就必须担当这个任务。媒体担当这个任务的理论基础就是新闻自由,通过新闻自由实现公众知情权。
二、司法独立与社会正义
另一方面,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也规定在各国宪法之内。司法独立是司法的当然要求,裁判者独立于两造超然于待决纠纷是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的前提条件。现代法律理论的发展将正义区分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其中程序正义基本内容中就包含着司法独立。司法独立作为程序正义的基本内容,其含义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法官中立,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的法官,法官与待决纠纷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使纠纷公正审理的因素;法官独立,法官仅凭自己的良心和理性以及经验裁判,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制约,法官可以基于特定理由排除该因素的影响;3、消极裁判,法官审理案件严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不主动审理案件,审理事实限于所控事实,所深被告限于指控书所载被告,裁判罪名限于指控罪名。一般而言,司法独立主要又指法官或法院独立于其它机构和个人,其它机构和个人不能干预法官审理案件,不能对法官施加任何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外力。对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的评论报导,应当受到特别限制,新闻采访只能是纸面的记载,不能懈怠录音机、录像机进入法庭。
司法独立被无数次重申作为司法乃至宪法的基本原则不是偶然的。司法最终解决的原则表明司法作为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终局性、不可重复性,因此司法必须保证绝大部分纠纷得到公正处理,使整个社会正义在司法过程中得到绝大部分的实现,否则司法就会被人们抛弃。在实体法公正的前提下,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的基础就是审理过程必须公正,无偏私,即程序正义(又称程序公正)。司法独立对社会正义的保障,就是通过对审理案件的裁判者的规范,保证裁判者中立独立的地位来实现,任何有违裁判者独立中立性行为的出现,都是对司法独立的严重违反,法庭必须排除,甚至不惜重新开始审理过程。
三、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
新闻自由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有效行使,但新闻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由于电视新闻必须吸引大量观众和压缩报导以适应节目时间紧凑的特点,所以几乎不可避免地有过于简单化、琐碎和哗众取宠的毛病。由于追求效果,往往热衷于新闻的刺激性。所以很自然,事务的常态不是新闻,变态才是新闻。“好消息不是新闻”,“坏消息才是好新闻”。人们都在工作不是新闻,罢工才是新闻;西方新闻界流行一句很形象的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新闻到底应当深入到社会何种程度,如何解决新闻自由与其它权力(权利)的冲突?在司法方面,新闻自由在何种程度上才是既保障了自由又无害于案件公正审理?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审判公开的同时,又可能对另一重要的法制原则——司法独立构成威胁。诚如有学者所言:“现代大众传播工具如新闻报纸、无线电与电视等之发达,往往对于法官独立性构成威胁。由于大众传播工具对于司法领域之报导,而对司法之影响程度亦日渐上增,因为整个社会舆论,均为大众传播工具所控制,有些法官之审判,就可能受此等组织之传播系统所控制之舆论所左右,而失却独立审判之立场。”可见,对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作一番有效分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首先,新闻在司法上作用就是新闻监督,以媒体报导间接实现审判公开,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居住分散,不太可能经常以旁听的方式去了解司法、监督司法,因此使直接审判公开呈现一定的局限性,而公民对于法院审判的案件应当享有知情权,这样就为间接审判公开留下了合理的空间。媒体报导和监督恰恰充当了扩大审判公开范围、最大限度实现公民知情权与监督权的角色。另一方面,直接审判公开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许多地区法院由于受审判场所、设施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群众旁听的需要,有时甚至发生影响法庭秩序的情况。通过媒体报导实现间接公开,可以弥补审判场所、设施的不足,成为公民了解司法、监督司法的主要途径。
其次,司法对新闻报导具有天然的排斥倾向。司法的独立性要求法官必须保证自身的超然性,美国法院规定:法庭和法庭的一切设施受法庭控制,法官有责任严格控制法庭和法院处所的环境以确保传媒和公众不干预被告接受公正审判。法官可运用若干程序上的方法来排除报导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一)推迟审判案件直到偏见的危险消除;(二)如果有关的报导尚未充斥整个州,将案件转移到另一县区,或从另一县区引进陪审员以代替转移案件;(三)监督对陪审团成员的预先审核,以确保对被告的清白与否抱有先入为主的候选人不能入选陪审团;(四)隔绝证人或至少警告他们在作证前不要听从传媒对于诉讼的报导;(五)命令重新审理;(六)限制性命令,禁止案件的所有当事人向传媒做出带有倾向性的陈述。保证司法独立是案件审理的前提,无论媒体发表何种言论,只要可能影响案件审理,法庭就必须加以排除。
但是必须指出,虽然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并不表明二者不可调和。美国虽然1972年布朗兹伯格诉哈耶斯一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否定了新闻记者享有不披露秘密信息来源的特免权,但是由于是以5:4微略优势票获胜,且投决定性一票的鲍威尔大法官赞同另外四位法官的看法,认为在其它情形下应当给予新闻记者至少是有限的拒绝披露秘密信息来源身份的作证特免权。自此,给予记者作证特免权以保护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就成为美国法律界和新闻界热切探讨的问题。目前美国一共有31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建立了保护记者不披露秘密信息来源身份的作证特免权,一些州通过法院判例也确立了限制性的新闻记者作证特免权,显然如果没有司法独立,法院一定不能确立保护新闻自由的判例比国内影响立法机构立法。(2)司法独立由此对新闻自由产生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闻监督作为保证审判公开的一项举措,使法官在公开中裁判案件,有力的防止其它机关和个人的不当干预,有力保障了法官独立判案,毫无疑问促进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对维护司法独立有着极大的保障作用。
处理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笔者认为,新闻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引申出来的权利必须得到保护,同时司法独立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基础也必须得到体现,在一般情形下,应当坚持新闻自由的优先地位,新闻记者应当享有包括采访、出版司法事件的权利,新闻记者对秘密信息来源应当享有拒绝披露的权利,只有在记者掌握的材料是对案件审理的关键证据时才能被法院强制披露,但是如果新闻自由所保护的利益面对的是司法独立所保护的国家安全利益时,则必须让位于司法独立。总之,披露应当是非常情形才得以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