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护理常见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骨科创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加之有些患者诊治不及时、护理不当,又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骨科护理工作也要迎接新挑战,要从护理现状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1 骨科护理的常见问题
1.1 医院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医院在护理方面,尤其是骨科护理方面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医院的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医院监控力度不够,也会严重降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有些护士不能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对骨科创伤患者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可能还存在隐瞒和擅自处理等情况,这些不良行为若得不到监管及改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和经济损失。
1.2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护士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团体,他们往往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和对症状的判断能力。他们不能快速准确地对紧急情况做出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其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他们很难独立做出正确适当的护理方案。很多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专业的护理常识欠缺,造成应变能力差。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还表现在不少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造成护理工作的漏洞,比如有些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反馈和应对不及时、护理记录不完整、缺乏准确性和连续性、记录书写潦草且不规范、与患者缺乏必要的沟通、对待患者和家属态度冷漠等,这些都会降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1.3 对患者的心理关照及健康教育欠缺
考虑到骨科创伤突然、病程较长,长期的生活不便会使患者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由担心产生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很多护理人员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这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会给护理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此外,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临床护理中,多缺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造成患者自我保健能力低下、不具备康复锻炼的技能、缺乏疾病康复的相关信息等,容易使患者对骨科创伤治疗与康复丧失信心,这也不利于骨科创伤的康复。
2 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健全并完善相关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医院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医院管理者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制定一套适用于自己医院的健全的规章制度,使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有章可循,同时加强监控力度,确保相关制度落到实处。医院要切实做到组织结构完善,才能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严格的监督检查,从而减少由于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实际问题。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鉴于年轻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现象,医院应该加强对其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邀请专业讲师到医院进行专题讲座,或通过经验交流会让医院经验丰富的医护工作者为年轻的护理人员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为督促护理人员使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要组织专家对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针对某些护士缺乏责任心,医院管理者不经要对它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要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管力度,尤其是对不良事件和突况的报告和处理评估,尽可能排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医院要定期召开针对护理人员的专题会议,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3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关注患者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对骨伤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并逐步掌握康复锻炼的方法。骨科护理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的骨科创伤的特点,采用讲解、示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康复锻炼的关键,指导患者正确锻炼。当患者长期遭受骨科创伤的困扰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时护理人员要时时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在尊敬病人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骨科护理的前景与展望
随着骨科创伤治疗及康复方式的变革,骨科护理工作也要不断发展和进步,以适应新时期临床要求。现阶段,骨科创伤患者中老年人不断增多,也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针对老年患者,护士要注意加强同病人家属的沟通,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和康复中的注意事项,让家属协助护理人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此外,患者的护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期望早日恢复活动能力。他们不仅需要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最优质的护理,这不仅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力争让患者放心,让家属满意。最后,由于骨伤病人多数恢复时间较长,活动受到限制,因此除了医院康复治疗之外,也要重视骨伤患者在家的康复护理工作,护士不仅要做好病人在医院期间的基本护理工作,也要在患者出院以后,积极主动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类的服务信息,要通过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度并给与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当然,在现有的医疗制度下,也要大力发展社区、家庭医疗护理制度,增设社区医院、家庭诊所,切实保障骨伤患者在家的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现在骨科护理中存在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不专业等问题,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医护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创造良好的护理氛围,也促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刘双双. 浅谈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求医问药,2011,9(2):23-24.
篇2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按照机体的需要设置24小时持续输注微量胰岛素,模拟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使高血糖得到控制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现总结我科使用胰岛素泵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原因及护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9――2010年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89例患者,其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4岁,病史2-15年。其中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76例,25例有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史,64例首次使用。
12方法掌握胰岛素泵的原理及输入装置的安装,按照医生医嘱设置基础量,将89例患者出现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常见问题的发生率,对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
2结果
21胰岛素泵使用常见问题见表1。
3分析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31感染有4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硬结等问题考虑为胰岛素吸收不良及感染所致。其他均为消毒不严格、未及时更换输液装置及部位,贴膜引起过敏。
32植入针脱出①敷贴松脱、透明敷贴过敏、胰岛素泵固定不妥及输注导管牵拉等情况均是造成埋置针脱出的原因,病例观察中因贴膜松脱而脱出的有15人。②植入部位不当。③消毒液没充分晾干时已贴贴膜。④过度消瘦患者皮肤松弛,导致针头未全部刺入皮下。⑤因皮肤瘙痒抓脱。⑥外出或检查时不慎拔出。
33堵管①软管折曲、枕头堵塞、空气堵塞、其中空气堵塞主要包括连接管不紧密及排气未排尽残留气体。②胰岛素刚从冰箱拿出未放置一段时间。③储药器与管道推杆过长会引起阻塞报警,过短会出现马达空转。④注射胰岛素泵皮下软管时患者取坐姿,拔出针芯时造成皮下软管旋转扭曲。
34低血糖①未按时定量进食及未及时调节胰岛素量。②患者不按照医生医嘱自行追加胰岛素量,及操作不规范导致胰岛素用量过大。③注射器活塞被意外推动。④运动不当、不合理进食、食物摄入减少、饮酒。⑤肾功能减退、胰岛素泵故障。
4护理
41感染的护理应用胰岛素泵之前应洗澡,保证注射部位清洁,更换干净的衣服,避免注射部位发生感染[2]。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将药液吸入胰岛素泵储药器中,连接胰岛素泵输液管选用过敏性较低的透明敷贴,严格使用酒精消毒,将软管垂直迅速刺入皮下,贴好保护膜,每天观察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及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有无瘙痒等,每5-7天更换管路及药液。减少户外运动,避免因汗液对注射部位皮肤的刺激。
42植入针脱出的护理穿刺时应取患者平卧位,穿刺部位应避开脐周内5cm处,避开腰带及内衣边线,避开脂肪堆积、瘢痕和以往穿刺过的部位,皮肤经常受摩擦处。如腹部因为手术、妊娠、等原因不能入针,可以在选择其他柔软、方便的部位,如上臀、大腿、臀部等地方[3]。安装完毕后,将装置安置在腰带或口袋中。在胰岛素泵埋置第4天重新消毒后更换敷贴,可以减少因敷贴松脱引起的导管脱出。嘱咐患者外出或检查时应注意导管的脱出,针对患者不慎拔除导管的情况,在妥善固定导管前提下,各班要加强宣教,检查敷贴和导管固定情况。
43堵管的护理植泵前,提前将胰岛素从冰箱取出,在常温下放置4-6小时,待药液温度达到室温后再抽吸药液到储药器中,抽取胰岛素时速度应慢,防止泵容器和输液装置中产生气泡。在秋冬季节,局部温度高于室温,在室温中安装的胰岛素泵在运行过程中仍可能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出现液体中空气逸出,发生堵管。护理工作中要常规检查输注导管中是否有气泡,排尽导管内空气。机器发生堵管报警时,护理人员首先要查明报警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拔管。
44低血糖的护理①提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②严格监测血糖,每天测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夜间两点的血糖。并根据血糖测得的结果合理调节胰岛素剂量及运动指导。如血糖过低时应及时给予含糖食物,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应立即给予50%的葡萄糖40ml-60ml静脉注射,待患者清醒后改为10%的葡萄糖500维持静脉滴注。③适当运动,避免运动时间过长或空腹运动,应每天坚持运动,持之以恒,运动时应随身携带含糖物质及糖尿病随身卡。
5讨论
胰岛素泵能模仿人体胰腺的功能,且使用方便、安全、痛苦小,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但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达到最佳疗效,减少危害性,仍需护理人员全面、细致、持续的观察及护理。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原理及操作技术,在使用泵过程中,向患者做好各项宣教内容,如卫生宣教,生活宣教及泵使用的各种技术,让患者充分地了解,以减少因胰岛素泵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产妇方面:①问题:母乳不足、胀奶、皲裂;②便秘及痔疮;③不良习惯;④腹部及会阴伤口护理不当;⑤产后焦虑抑郁。
婴儿方面:①新生儿黄疸;②红臀;③皮肤湿疹;④脐部感染;⑤眼部分泌物过多。
指导对策
对于访视中出现的较为普遍问题印制了关于母乳喂养、婴儿保健、产褥期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等宣传材料,在建立围产保健册时发放到她们手中并定期举办母婴保健知识讲座,使产妇及家属对产褥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减少由人为因素而出现的产褥期疾病。
针对产妇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①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进一步指导哺乳的技巧和方法及护理的方法,及时纠正凹陷;出现奶胀时及时热敷按摩,加强吸吮,帮助吸出多余的奶汁,指导正确的挤奶方式;母乳不足除加强吸吮并给予饮食指导外还要多给产妇鼓励和支持,保持心情舒畅,让产妇明白下奶要一个过程只要坚持勤吸吮,奶量会逐步增加并充分满足婴儿的需求,必要时辅以中药催奶,每次哺乳后挤一滴奶液涂抹在上以防皲裂;②主动讲解产妇的合理营养搭配,重视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取,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每次便后温水清洗。痔疮外涂痔疮软膏,严重者及时就医。③指导产妇如何观察护理切口,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切口轻微疼痛及牵拉感都属正常,如疼痛难忍及影响行动应就医。④指导产妇进行心理情绪的自我调控,积极主动的与家人沟通交流,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为产妇和婴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使产妇尽快适应婴儿的睡眠习惯,调整作息时间。⑤指导演示如何做好婴儿护理,如婴儿沐浴,婴儿抚触以增进母婴感情。
篇4
相对于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而言,呼吸内科患者往往存在体质较差、呼吸功能减退情况,日常呼吸不畅会影响到患者住院期间情绪状态[1]。从中医角度来看,情绪不良会造成食欲不振、夜间无法安眠,影响到药物吸收效果。加上呼吸内科疾病大多存在长时间用药且病情反复情况,因此更容易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2]。老年患者相对于中青年而言更容易在住院期间出现摔伤、不按时服药、情绪波动大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较常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在2015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住院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1~73岁,平均(62.5±4.1)岁;疾病类型:肺心病9例,大叶性肺炎11例,慢性肺气肿14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合并症:糖尿病7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21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2~71岁,平均(61.7±3.9)岁;疾病类型:肺心病8例,大叶性肺炎10例,慢性肺气肿15例,慢性支气管炎17例;合并症:糖尿病8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2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常实施相关检测,并告知患者合理控制饮食、保障睡眠质量的重要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展开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临床用药护理 在用药方面,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临床用药展开了更为细致的护理干预,不仅口头告知老年患者各类药物的明确使用方法,还告知患者家属,让家属帮助老年患者合理用药。对于家属不常在旁陪伴的患者,则在纸上写下各种药物的服用方式,将字体尽量写大一些,并注重字迹工整、清晰[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为老年患者准备药盒,药盒分为几个小格,分别存放每日需要服用的药物,以免患者不记得自己当日是否服用过药物而出现漏服、多服情况。若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则应告知其药物所致及药物作用原理,令患者减轻担忧感。用药护理的重点应放在促使老年患者遵医嘱用药方面,提升药物药效发挥效果。
1.2.2 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应每隔1~2 h为患者翻身1次,若患者身上存在插管或正在输液则可帮助其活动四肢,尤其是下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活动时以患者远端关节为主,先帮助其活动脚趾头,再活动关节部位[4]。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搀扶患者在床边坐起,将双腿垂于床旁,帮助血液流通。为患者按摩四肢,以轻柔、耐受程度为准。在压疮的预防方面,首先应确保患者床单、被罩的清洁性,若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呕吐或食物泼洒下在床面情况,应及时更换床单、被罩及病号服,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清洁身体,确保每日清洁1次。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主动沟通以及主动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受到关注。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各项医疗设备及主治医师,减轻其担忧心理[5]。由于老年患者听力能力正逐渐衰退,因此护理人员说话时应大声或靠近患者耳朵位置,注意眼神及言语上的控制,避免流露出不耐烦、嫌弃等情绪。
1.2.4 饮食护理 老年患者对饮食中营养的吸收程度不及中青年人,因此即便使用较多营养药品也无法达到较好的吸收状态。补充身体营养最好的方式是从日常饮食中汲取养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详细的饮食控制方式,例如避免或禁止食用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在饮食上注重易吸收、高营养,在饮食结构上合理安排。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肠道蠕动较慢[6],因此在饮食中可加入玉米、香蕉、红薯等可促进消化的食物,避免患者发生便秘。
1.2.5 睡眠护理 若患者住院期间心理压力过大,或由于呼吸不畅而影响到夜间睡眠质量,则安排患者睡前用温水泡脚并饮用一杯热牛奶,避免睡前引用浓茶和咖啡等刺激神经的饮料[7]。若患者失眠症状较严重则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帮助睡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问题、皮肤问题、心理问题、饮食问题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在医院楼层大厅中设立匿名调查问卷表,患者在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项上遵循自主意愿画勾,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常见问题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问题、皮肤问题、心理问题、饮食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观察组患者为9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差异大且病情存在反复情况,因此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加上年龄因素影响,患者易发生饮食不当、用药不当等行为。常见护理问题如下:(1)用药问题。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相对于中青年而言对用药的不依从程度更高,表现为不愿按时服药、擅自减小药量、无法详细记忆药物服用方式等。由于呼吸内科患者所服用药物种类较多,在用药方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患者更容易错误用药,导致药效无法充分发挥。(2)皮肤问题。由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多数时间处于卧床休息状态,加上患者行动不便,因此更容易出现压疮或关节麻痹等情况。这类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不活动,四肢造成血液流通不畅所致,压疮则程度更严重。(3)心理问题。由于呼吸内科疾病存在较常反复发作现象,加上老年患者自身身体不耐受因素,因此住院这一事项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更容易加重其对疾病与死亡的恐惧,从而造成情绪波动较大,出现抑郁、焦]、恐惧、易烦易怒情况。(4)饮食问题。多数老年患者存在基础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饮食上需尤其注意。例如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高血压患者则不宜食用肥肉等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饮食不当易造成患者发生血压偏高、血糖偏高危险,对呼吸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常见问题总发生率仅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达到94%。证实针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问题予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璐,杨春玲,张琪.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15,76(22):63.
[2]王D.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的调查及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6,23(4):114-115.
[3]李冰.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176-178.
[4]付仕琴,吴先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22-123.
[5]谢玉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1):147-149.
篇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35-02
笔者通过总结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四年以来的急诊护理资料,现将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1 急诊科护理常见的问题
急诊是涉及多学科参与救助的医学措施,因此,急诊护理要对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和专科的患者,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多种学科的医疗救护知识。并且,急诊面对的多是病情紧急的患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非常娴熟的护理技能。另外,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医院面对社会的一个“窗口”,是抢救危、急、重症病人的前阵地,不仅人员流动性大,急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比较短,而且多数的急诊病人及家属因病情紧急,情绪常常不稳定,医护人员稍有不当则可能导致医患矛盾的爆发,因而也成为医院里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地方。基于以上的特殊性,当前我院急诊科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急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接诊、分诊理念落后,专业技能不够娴熟,对抢救物品的管理不够完善;②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缺乏足够认识;③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意识不强,院前急诊出诊效率较低;④护理队伍年轻人员比例较高,综合素质较低,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⑤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安全无法保证;⑥急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等。
2 对策思考
2.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乎护理服务的结果,急诊护理中的大多数问题与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关,因此,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解决急诊护理问题的重要保证。
2.1.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急诊护理的工作的最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提高急诊护理的专业技能水平。故医院或急诊科应当为护士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比如开办业余急救护理课堂,由急诊护理中比较优秀的老护士等进行讲解,提高年轻护士对急诊护理的处理能力,或者让为急诊护士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学习上级医院急诊科室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设备仪器。另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和急救基本技能的演练竞赛等方式,鼓励护士们不断学习进步。
2.1.2 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能。急诊科作为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重要科室,当前还没有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同,针对急诊护理中新护士多,处理问题能力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对以加强护士学习着手,加强急救护理学习结合岗位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判断病情做急、准、稳、快。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护士的沟通技能密切相关。针对急诊中新护士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求护士须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尊重患者、主动询问、关心患者,诚恳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其困难,用心倾听患者倾诉,多使用具有亲和力的动作,如点头、微笑等,最终在加强自身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1.3 提高护理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医患纠纷的日益频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医护工作的重要议题。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掌握相关的医学证据,如对危、重病的护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对病人家庭拒绝接受的救治,要求及时签字等。另外,还应该强化风险意识,注意自我保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在进行急诊紧急抢救时,不可手忙脚乱或者在家属举止不雅、大喊大叫或谈论与抢救无关的话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好防范工作,另外还应当加强急救物品听管理,确保急救过程的顺利安全。
2.2 培养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近年来,人本护理,人文护理等护理观念逐渐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同,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完成自身的使命。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一切以人为本”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良好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娴熟的技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知其所需,解其所惑,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学服务,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3 完善急诊科管理制度。针对急诊科患者增多,急诊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问题,院方或科室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弹性排班、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有经验的护士和年轻护士合理搭配排班,发送急诊科工作环境,在繁忙时间段加强护理人员的投入,尽量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另外要注意对护理人员紧张情绪的消除,劳逸结合,科内可合理的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些文娱或活动,调节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讨论
急诊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触患者病痛、挽救患者生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急诊医疗的护理工作质量是反映一所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的一面旗帜,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急诊科所面临的抢救任务越来越重,日益增多的急诊人数和相对较少的急诊部门已经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矛盾。因此,如何在高疗效水平和护理服务的同时,尽量减少急诊护理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已经成为急诊科护理的重要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篇6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本院采用的气囊导尿管是双腔气囊导尿管,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患者刺激性小,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脱等方面的优点,为尿潴留患者减轻痛苦,控制尿失禁引起的皮肤刺激与感染,留取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以协助临床诊断,还广泛地应用于经尿道治疗用药,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已基本取代传统单腔橡胶导尿管,现将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9年开始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2011年2~7月抽查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86例,其中,男66例,女20例,年龄60~91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1.2 方法
气囊导尿管是一条双腔气囊导尿管,长30~40 cm,前端侧孔呈多孔状,约2 cm处有一可容纳5~30 mL气体或液体的气囊,成年男性一般用F12~16,女性宜选用F16~18,导尿管的末端是一“Y”形状,直管为导尿管,可接尿袋引流尿液,侧管为气囊管,可注气注水,对于清醒患者向其说明导尿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患者仰卧位,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适当型号的尿管,男性插入20~22 cm,女性插入4~6 cm,见尿后再插入6 cm[1]。这是因为气囊导尿管头部距气囊的距离为5~6 cm,这样气囊注水后才能避免损伤尿道。为女患者导尿时,如误入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包重新插入;为男患者导尿时,由于尿道长,有2个弯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3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当患者感觉到明显疼痛时,可用2%利多卡因5 mL注入尿道,使患者疼痛感减轻。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中,发生漏尿49例,尿路感染12例,拔管后尿潴留10例,导尿管堵塞9例,导尿管脱落4例,尿道黏膜损伤出血2例。经过有效护理措施后,漏尿止住,尿路感染被控制,尿潴留得到改善,导尿管被疏通,尿道黏膜损伤出血改善。
3讨论
3.1 漏尿
(1)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所注液体或气体过少致漏尿。李为兵[2]认为若尿管较粗,而气囊内所注液体太少,使膀胱颈处于一个开放状态,当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夹闭能力时即漏尿。导尿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粗细导尿管,检查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气囊是否漏气,畸形,向气囊内注入10 mL无菌用水,并微微牵拉导尿管,使气囊与膀胱颈紧密贴合。(2)老年女性或昏迷患者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导致漏尿,应选择较粗尿管,经常牵拉尿管,使球囊位于尿道内口,防止尿液下流。
3.2 尿路感染
(1)导尿时操作不当,无菌观念不强,带入细菌或损伤尿道黏膜,为细菌的侵入和增殖创造条件,导尿时用物必须严格消毒灭菌,按无菌操作进行,避免反复多次插入,减少尿道损伤及污染概率,在肾功能正常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或静脉输液1 500~2 000 mL,禁饮浓茶和咖啡,预防结石形成,每日会阴护理两次,做好床单位、衣物、皮肤的清洁。(2)留置导尿时间过长。钟秀英[3]调查报告导尿管留置1、2、14 d时泌尿系统感染分别为1%、5%和100%。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呈正比,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除导尿管是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3)导尿管腔内逆行感染病原菌,细菌可经导尿管与引流管接口或引流袋排出污染,进入膀胱引起菌尿,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下床时尿袋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尿路感染,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选择封闭式引流系统对降低尿路感染率有显著作用,避免轻易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头及反复留取标本等动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无感染时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2周更换1次尿管。
3.3 拔管后尿潴留
(1)长期留置尿管,膀胱逼尿肌过度松弛,拔出尿管易出现尿潴留,在拔管前可作间歇引流夹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开管,排出尿液,反复训练膀胱功能1~2 d后拔管。拔管后一旦出现尿潴留,可借助辅助措施诱导排尿,如腹部热敷,温热水冲洗外阴,耻骨联合上膀胱底部按摩等,防止发生尿潴留。魏瑛琪等[4]研究拔管前以1∶5 000呋喃西林或生理盐水500 mL膀胱冲洗,并保留20~30 min,或冲洗有尿意,冲洗液自尿道溢出时再拔管,以此来帮助患者及时建立有效的首次排尿反射。(2)下泌尿道感染造成膀胱逼尿肌炎性水肿,影响膀胱的通尿功能,加重尿潴留,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保持会清洁,防止感染。
3.4 导尿管堵塞
(1)急性细菌感染时,尿液混浊,尿沉淀产生,或膀胱出血,血凝块堵塞。有报道认为尿管留置7 d以后,尿管表面,尤其在内腔已形成细菌生物膜[5],大多数患者因之出现尿管堵塞。临床上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多饮水或做膀胱冲洗,有出血时及时给予止血药,口服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减少钙盐的沉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时间原则是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导尿管只有发生堵塞时才更换。李晓燕等[6]认为高危堵塞类患者(尿液pH > 6.8),每2周更换1次,非堵塞类(尿液pH < 6.7),每4周更换1次,非堵塞类,尿液混浊有沉淀时3周更换。(2)长期留置导尿管,钙盐沉积或尿管老化,硬化引起引流不畅。
3.5 导尿管脱落
(1)气囊破裂,导致漏液,使用前先检查尿管质量,气囊有无破损,漏气,是否通畅。(2)气囊内注水不足,一般气囊内注无菌用水10 mL,蔡玉芳等[7]通过对8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适当气囊导尿管注水量为男15 mL、女20 mL。(3)患者烦躁不安自行将尿管拔除。对于躁动患者,应专人守护,放置保护性床档,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
3.6 尿道黏膜损伤出血
(1)留置导尿使用气囊导尿管时,气囊部位未插入膀胱内,当向气囊内充气或注入液体时,扩大的气囊嵌顿在尿道内。使尿道黏膜出血,操作时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再插入6 cm后充液,防止气囊充盈时挤到膀胱颈,充液后轻轻向外拉,直到不能拉动有阻力感为止。(2)由于生理结构不同,尿道的粗细也不同,伴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强行插入会引起尿道黏膜损伤造成出血,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注入尿道,减轻疼痛。另外男患者面对女护士操作难免存在紧张心理,会使腹肌不能放松,尿道括约肌痉挛,导尿管插入尿道受阻,引起尿道黏膜局部出血,操作时应嘱其放松腹肌,深呼吸,消除紧张情绪,减少恐惧感。(3)不合作或意识障碍患者,过度牵拉导尿管,使气囊变形,嵌顿在尿道狭窄处,损伤尿道黏膜而致出血,可以对患者进行适当约束,防止牵拉过度引起尿道黏膜损伤。(4)长期留置尿管,由于管周分泌物或尿晶体附着,拔管时未将气囊内液体抽回,造成尿道黏膜损伤,插管时记录气囊充液量,对腹腔内有大量尿液而又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不应超过1 000 mL,因为大量,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为膀胱内突然减压,引起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
留置导尿是一项侵入性操作,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在操作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向患者及家属做好长期留置导尿的健康宣教,取得理解和配合。插管时动作要轻、稳、慢,切勿粗暴用力,熟悉男性和女性尿道的生理特点,了解气囊导尿管的结构,重视插管、留管、拔管的每一个过程,熟练插管技术,要具备细心、耐心和爱心,加强工作责任心,帮助患者消除长期留置尿管而产生的自卑、焦虑、尴尬、沮丧、孤独等不良心理变化,充分做好与患者家属地沟通。重视留置导尿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患者排除困难,解决疼痛,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钧.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造成男性患者后尿道损伤[J]. 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24.
[2]李为兵.漏尿点压测定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杂志,2003,28(2):142-143.
[3]钟秀英.医院泌尿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2,9(1):7-9.
[4]魏瑛琪,蒋丽,张文香,等.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3-734.
[5]Nickel, Downey JA, Costerton. Ultra Structural Study of microbiologic colinization of urinary[J]. Catheters Urology,1998,34:284-291.
篇7
常见问题及护理
体温低: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易散热,加之棕色脂肪少,产热少致体温过低,调节能力差,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大,融点高,寒冷时易于凝固,易引起硬肿症。所以保温是关键,应特别注意保持体温,一般室内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55%~65%,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分钟。其护理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2000g者应放在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大,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用简易保暖方法,可选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详细记录。
缺氧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全,调节能力差,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陷,导致通气不良,易出现缺氧,发绀、呼吸困难。同时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导致脑损伤,易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产儿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缺氧或窒息者,立即吸氧或人工呼吸、给氧浓度30%~40%为宜,最好含有CO26%~10%,以刺激呼吸中枢而改善呼吸,应注意氧浓度不宜过高,持续时间不易过长,对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持续正压呼吸用氧,早期可用呼吸机,持续吸氧时,吸氧最好不超过3天,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以防氧中毒、视网膜剥落失明等。同时实施正确的翻身拍背、有效吸痰,促进废液排出。
消化功能弱:早产儿吞咽反射差,贲门扩约肌发育不良,幽门扩约肌发育较好,胃容量小,易呕吐、溢乳引起呛咳窒息。因此置患儿头高脚低位,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右侧卧位,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早产儿多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且对脂肪吸收较差,故以母乳喂养为宜。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祠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其营养液,喂养后宜取右侧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现象发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晨起测体重1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肝脏功能差: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摄取能力较差,其生理性黄疸维持时间长,而且较重;凝血机制不健全易出血,铁及维生素A、D的储存量减少,易患营养缺乏症;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因而在饥饿时血糖易于过低而发生休克。对早产儿补充凝血因子可肌肉注射V~K15mg每日1次,连用3天,必要时输新鲜血液或血浆,同时早开奶防止低血糖。
抵抗力弱: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脐部为开放性伤口,细菌容易繁殖,并进入血液发生感染。因此预防早产儿感染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病房床单及日常用品的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篇8
0 前言
在如今的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在妇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性不强,没有真正的做到为产妇着想。另外,妇产科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问题,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工作态度懒散,由于新生儿需要全方面的护理,而护理人员的懒散的工作态度导致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上的问题[1]。下面就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的提高。
1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主要是对产妇在手术中的相关护理以及产妇在生产后对产妇和新生儿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的技能。然而,在妇产科护理中很多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并不是很高。在手术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承担着一些注射药物的任务,然而一些护理人员由于业务上不熟或者执行口头医嘱出错等等[2]。将本不应该给产妇注射的药物给产妇注射了,容易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给产妇以及胎儿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是生命的伤害。另外,在对产妇的术后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中,护理操作常常出错,由于产妇在产后身体上比较虚弱,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免疫力比较差,在护理中更是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但是护理人员专业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妇产科护理中由于专业水平不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在妇产科护理中,还存在着护理人员责任性不强的问题。由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在护理中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产妇和新生儿着想,对于产妇的一些生活上的需求不能尽心尽力的完成,护理态度不好,护理中很少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等等,从而导致产妇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不满意,也容易导致产妇在产后恢复不顺利等等。这些都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容易导致出现的问题。
1.3 医院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在妇产科医院中,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问题。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不规范,没有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没有对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态度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出现了整个妇产科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水平不高,护理人员在护理中的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医院的管理制度上存在着问题,没有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出现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一系列的问题。
2 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
针对于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的情况,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针对于在手术中以及术后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一系列的操作要点进行全面的讲述,并且在培训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如果护理人员的考核没有达到标准,需要对护理人员继续进行培训,直到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全面,并且考核合格为止。从而通过这样方式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促进整个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妇产科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是职业道德素质低的表现,针对这一问题,应该组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通过教育让护理人员能够懂得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素质,应该本着怎样的想法进行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如何对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如何的针对一些产妇产后抑郁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开导等等[3]。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从而使护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个工作时应该抱着怎样的想法去工作,通过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促进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2.3医院加强制度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都是与医院的管理制度有关。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进行定期的考核,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出现问题[4]。医院不对产妇进行定期的调查,不会了解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通过定期的考核以及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并且医院应该实行奖惩制度,针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奖励和惩罚,以激励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了解到,在实际的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应该积极的面对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虽然,在现有的护理水平下可能还存在着护理方面的问题,但是相信护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政枫,钱培芬. 临床妇产科护理手册 - 现代医学常备系列[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篇9
Common Problem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Obstetric Care
PENG Hongying, WANG Yanjie, SHEN Liping
(Qujing Medical College, Qujing, Yunnan 655000)
Abstract Obstetric care objects are more special, in nursing practice, maternal mental extremely fragile, and newborn care is lack of experience, so maternal obstetric car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obstetric care,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oblem causes.
Key words obstetric; care; problem; strategy
产科护理对于护理从业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实践与专业要求,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产妇与新生儿,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服务群体,不但要对正常产妇进行护理与医疗、照顾新生儿,还要对手术产后产妇进行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医疗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产科护士应该依照产妇的特殊情况,着力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改进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不足之处,切实让产妇及家人感受到贴心服务与人性化关怀,这样不但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医患关系变得融洽和谐,而且还可以让护理人员的服务顺利有效地进行,从而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形成医院核心竞争力来促进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
1.1 缺乏有效的护理管理规范
在目前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有些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依照护理制度与医嘱进行,他们对药品疏于管理,甚至违规操作,滥用处方药等。有的对患者病情没有做到完全掌握,没有及时了解病情,这样往往造成了许多医疗事故的发生。①部分医院因为医院负责人及护理人员对于产科工作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有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护士夜班工作时间过长,过于频繁,无法得到合理的休息,这也是护理服务难以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有些医院名义上实行个性化护理服务,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资金投入、人才的引进,长此以往,护理技术落后、服务水平低下等缺点就逐渐暴露出来。而对于患者而言,花大量钱财却未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甚至于医疗事故的发生,常常使得患者对于医院服务不满意,这样最终使得人性化护理流于形式。因为现代化产科护理是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产科护士的双手迎接无数新生命的诞生,肩负产儿家庭的生命依托,所以产科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水平,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妇,精心呵护每一个新生儿,切实做好产科护理工作。
1.2 护理人员从业水平良莠不齐
在大部分医院中,产科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多由刚刚毕业的护士提供服务,她们在临床中大都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跟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对产妇或新生儿进行急救或其他紧急情况处理时,由于缺乏经验,容易造成抢救时机延误,错过救护最佳时间;或者由于工作不够细心,未能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操作,使得护理措施执行不力,导致护理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或者由于责任心不够,对于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疏于观察,无法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处理,特别是临产产妇,如果产妇出现产前预兆或产程停滞等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报告。②可能导致母儿受损,引发严重后果。
1.3 产妇自身缺乏重视
大多数产妇都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在住院期间无法对自身的情况有准确的认识,而且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现象。产妇及家属在不了解自身状况的情况下,就不能够正确看待和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如果出现异常就误以为是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或者工作失误造成的。此时假如产科护理人员未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对出现问题做及时、良好的沟通,就会造成他们对于医院工作的不满,甚至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及家属时稍微的态度冷漠或表情生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护患关系的不和谐。
在医院护理的所有工作中,主要的目标就是保证护理的安全,发挥其有效性,因此护理安全是医院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果有些产妇及家属没有对妊娠、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认识,认为是自然现象,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就在意识上存在误区,可能引发潜在的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疗和护理的难度。 (下转第93页)(上接第70页)
2 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处理策略分析
2.1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对于护理队伍的管理必须要有严格的从业制度与工作规程,这样才能在制度上保障护理安全,降低风险。完善的护理规章是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服务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其工作职责以及工作流程的书面规定,是护理人员应时时牢记和遵循的规则。每个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薄弱环节,相应地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对护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使得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科室内要经常检查,护理工作要时时查,尤其是夜班与节假日。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奖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着力考核制度,实行绩效制,对于高风险、劳累、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应该给与适当的奖励倾向,使其拥有饱满的工作热情。③
2.2 提升护理人员从业水平
产科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要求从业者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加强临床实践。一个优秀的产科护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如下:(1)医者仁心。不论哪行从业者都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产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产妇、胎儿及新生儿,肩负两条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完整和幸福,因此每一个产科护理人员都要有一颗“仁心”,用“仁术”来服务于每一个产妇及新生儿,本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来热情工作。(2)过硬的专业技能。在产科临床实践中,护理服务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及临床经验,这样才能够在产妇出现危险时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不会手忙脚乱,达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提供给产妇满意的服务。(3)良好的沟通能力。由于产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产褥缺乏准确的认识,导致与护理人员沟通不畅,因此产科护士应该细心观察,热情询问,勤于沟通,以便及时掌握产妇身心状况,为护理工作打下基础。此外,融洽的沟通能够拉近医患的距离,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医院形象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医院已经越来越重视医患沟通工作,还引进了诸多国内外先进的理念、高效的管理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④
2.3 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在分析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之后,就要着力研究怎么样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首先,产科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用聊天的方式了解病情及病史,尽可能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简单讲解处理的原则及目的。其次,对于手术产后的产妇要加强术后护理,重视产妇的感受及心理需求。同时护理人员要掌握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拥有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产妇提出的要求要尽可能地满足、尊重产妇的意愿,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服务热情大方,多与产妇及家人对话,了解他们的需要,适时调整护理方案,使产妇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下恢复身体健康,同时使护理人员最大程度体现自身的价值,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 结束语
产科护理工作对于家庭的幸福、生命的关怀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较多医院护理中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整体水平,从根本来讲就是要大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强化医院管理。
注释
① 李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5.
篇10
1 长期留置尿管常见的并发症
1.1 尿路感染 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成正比,约占整个医院感染的40%。有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死率可高达l3%-30%。80%的医院内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天然屏障。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同时的防御机制,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从而引起感染。
1.2 脱落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床旁引流袋固定太短,太紧,如护理不当极易造成尿管脱落,其主要原因多为自行拔脱。
1.3 拔管难 造成拔管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3.1 尿管末端形成结石 导尿管作为异物长期滞留于膀胱内与尿液接触,易将结石盐沉积于尿管末端,形成结石。
1.3.2 气囊回缩不良,体积增大。
1.3.3 盲目拔管,致尿道痉挛,导致拔管困难。
1.3.4 气囊活塞失灵,导致气囊内液体不能抽出,引起拔管困难。
1.4 膀胱痉挛或挛缩 气囊对膀胱三角区的压迫刺激,尿管的部分堵塞、泌尿系感染等也是较为常见的因素。另外,长期留置尿管,使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
1.5 尿道狭窄 均发生于男性,由于尿管长期压迫尿道口致使局部缺血坏死。还有与尿管材料、尿道损伤、反复感染等有密切关系。
1.6 血尿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由于个体差异、疾病影响因素导致置管长度不当而引起尿道损伤,或气囊回缩较差,拔管时致使尿道黏膜出血,第一次过快过多,引起撤退性膀胱出血。
2 护理措施
2.1 尿路感染
2.1.1 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反复多次插入。
2.1.2 合理选择尿管 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于尿管直径的相关联系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一般以14-16号硅胶尿管为佳。
2.1.3 避免反复插管,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可使感染率明显降低。
2.1.4 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可在导尿管与尿道连接处喷洁悠神等。每3天至1周更换引流袋能更好地控制尿路感染。
2.1.5 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鼓励多喝水约2000-3000ml。控制尿液的pH值在6.5-7.0,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尿管脱出,把好尿管质量关,规范操作程序,气囊内注水不宜过少,一般成人常规注入10-20ml,儿童5-8ml,前列腺增生患者8-10ml。把尿管固定于一侧大腿外侧,避免尿管来回移动,减轻尿管对尿道口的摩擦,减少水囊摩擦,避免引起脱管。
2.2 拔管困难
2.2.1 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冲洗膀胱 为避免长期停留尿管的结晶形成,造成拔管困难,囊内注入注射用水和呋喃西林为佳。如有结石形成,可采取体外震波碎石,待结石粉碎后再拔除尿管。
2.2.2 如仍不能拔除,可将体外部分剪除,将尿管推入膀胱内,然后行膀胱大力碎石术。
2.2.3 对于气囊内的水或气不能完全抽出者,可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盐水或空气,直至气囊破裂;也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膀胱细针穿刺刺破气囊,或经尿管末端插入导丝,刺破气囊。
2.2.4 用20ml注射器在抽取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时,感负压后,再向气囊内推注液体或气体0.4-0.5ml,然后将导尿管拔除,可提高拔管成功率。
2.3 膀胱痉挛或挛缩
2.3.1 注意气囊注水不要太多,常规8-10ml。膀胱冲洗时液体温度不宜过低,以20℃-30℃为宜。注意配合心理疗法,放松技巧,转移分散注意力,对缓解膀胱痉挛能起到一定作用。
2.3.2 留置尿管期间定期更换尿管摆放位置,使尿管压力不长期作用在一个位置尤其可将尿管固定在下腹方向,使尿道口受力在海绵体丰富的部位。如尿道狭窄形成,则定期行尿道扩张,必要时行尿道口切开术。
篇11
校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师生及其家属,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加上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患者及其家属如果在急诊护理工作中不能得到满意的服务,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分析校医院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目的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纠纷的发生。
1.常见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校医院平时接诊的患者不多,个别护理人员容易形成不够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做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一些必备物品或药品,不能在用后及时进行补充,急诊治疗所需的物品药品不能得到及时补充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医护人员缺少主动服务意识和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病情的解释不到位,极易引起患者的反感情绪,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2.急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一些年轻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准确的判断病情同时由于缺乏对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导致抢救延误;或者是护理技术不熟练,如留置针和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等,常常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满。
1.3. 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很多护理人员在进行危险性操作前,不按程序进行规范化操作,在没有征得患者的同意和签名就实施;还有的护理人员因为工作繁忙,形成了“只做不记”或“少记”的习惯,在写回忆小综术时,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导致护理记录项目不齐全、不完整;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1.4. 医患沟通不到位
校医院最常接诊的是一些在运动中受伤的大学生,他们的心情比较迫切,对医院的期望期很高,往往希望伤痛治疗能立竿见影,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很容易引发他们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产生偏激,如果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不强,对病情的解释不能全面清楚,说话语气和态度又不注意,也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2.解决常见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教育,严格规章,提高服务意识
校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责任心,促使护理人员形成“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面对急诊病人,首先应做到仔细观察病情,采取适宜的护理方法,降低急诊护理的风险。其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在输液、注射等护理工作中,做到准确核对、签名;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补充,确保急诊的应急能力。再次,面对来院的急诊患者或家属,要心怀仁者之心,主动安抚患者情绪,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换取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治疗效果更佳。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急诊护理技能
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需要护理人员拥有娴熟的技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技能,就要求校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护理人员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可以开办急诊护理课堂,由校医院内的优秀老护士讲课,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也可以选派优秀的年轻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还可以在校医院内开展急诊理论知识竞赛和急诊操作演练竞赛活动,促进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此外,开展层级培训和层级护理,进行新老搭配和强弱搭配,也能促使年轻护士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3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校医院要通过案例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促进护理人员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危重病人的护理,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护理记录,做到实时记录、项目完整和字迹清晰;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护理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整改。对于护理工作中的危险性操作,如给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要先详细解说使用的好处和存在的危险因素,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名之后方可执行。护理过程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防交叉感染。
2.4加强护患沟通,获得患者理解
当代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由于远离父母亲属,患病来院就诊因为没有家属陪护,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对校医院的期望也过高,因此,护理人员要特别加强和他们的沟通,认真解答患者询问的有关诊断、治疗、检查、费用等问题,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了解治疗和护理的措施,增强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篇12
【关键词】 美沙酮; 维持治疗; 护理
社区门诊维持治疗是自上世纪50年代美国戴托普首创并发展起的一种有效治疗、帮助药物滥用患者成功戒毒的一种康复模式[1]。美沙酮的维持治疗为目前治疗海洛因成瘾主要治疗形式,其要求成瘾者每天在指定的社区门诊,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口服美沙酮持续治疗,以减少其非法使用及相关的高危行为发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国已经成立此类社区门诊治疗机构500多个,其数量还在日益增加[2]。本文总结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010年美沙酮持续门诊治疗的10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常见的问题,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24例,年龄22~53岁,平均(37.2±7.5)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例,小学28例,初中52例,高中或中专22例,高中以上3例。婚姻状况:未婚52人,已婚20人,离异36人。均有4个月~10年的静脉吸食滥用史及多次戒毒失败史。
1.2 治疗护理方法 门诊维持治疗,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计量的调整,并严格按维持量的原则,把握受治者的剂量调整时间和程度。同时给予受治者一定的心理干预,以咨询和表述为主要形式,进行30 min左右的面对面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评估和调整干预方式。同时对受治者的陪同者进行家庭干预,争取其家属的配合,起到平时的监督和支持作用,尽量减少患者的偷食行为。每周进行电话回访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以掌握其日常表现,并根据尿检结果对其进行物质及精神的奖励。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日常表现,记录其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尿检阳性结果和异常行为。
2 结果
持续治疗中58例,脱失50例,脱失率为46.3%。所有患者中治疗12个月以上者27人,治疗6个月以上者61人。尿检阳性率总计61.1%,其中维持治疗中的58例尿检阳性率为51.7%,脱失50例尿检阳性率为72.0%。
3 常见问题
3.1 维持治疗不稳定,本组研究对象脱失率高达46.3%,究其原因多为偷食或犯罪导致被拘捕、自动退出失去联系、自称脱毒成功等,其他因艾滋病感染死亡脱失3例,自称无力支持治疗经费者5例。
3.2 偷食现象普遍存在,本组研究对象尿检阳性率总计61.1%,其中维持治疗中的58例尿检阳性率为51.7%,脱失50例尿检阳性率为72.0%。数据表明尿检阳性率与美沙酮治疗时间与治疗质量有关,由于吸食的控制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院外偷食的现象发生较多[3]。
3.3 消化、神经、生殖系统不良反应较多,本组研究对象中接触性皮炎等其他皮肤过敏发生11例(占10.2%),手足震颤发生6例,嗜睡、烦躁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9例(占8.3%),呕吐、便秘、食欲不振发生47例(占43.5%),障碍发生26例(占24.1%)。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
3.4 沟通、随访等综合护理不全面,主要表现在:(1)依赖患者心理与正常人有差异,综合护理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困难。(2)依赖患者与家人交流有障碍,综合护理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和沟通尚待进一步加强。(3)门诊治疗后患者所受环境因素、身体状况、情绪波动等较难予以全面认知,导致综合护理不全面。
3.5 窥视、过激行为较多,异常行为难以控制,本组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有多例患者存在窥视药品存放地点、无理取闹及延迟交费等现象存在,因药品管理处监管严格,未出现药品被盗等不良事故发生。患者在院外因过激行为(如打架斗殴等)被捕4人。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心理护理 反复吸毒者多存在一定的心理、人格的障碍,如易激惹、感情冷漠、自私说谎、自暴自弃、孤独自卑、抑郁、情绪焦虑、逆反心理等。护理时需注意:(1)提高语言修养,尊重患者的自尊、人格,切勿出现轻视、厌烦情绪,真心的理解并帮助患者;(2)关心体贴患者,多进行交流,帮助患者直面现实,勿自暴自弃,适当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提高其自信心;(3)注意患者自责心理,指出只要能够坚持把毒戒掉,便是给家庭及社会最好的交代[4]。本组研究对象持续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未进一步出现其他异常行为,尿检阳性率大大降低,由此可见积极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异常行为和降低偷食率。
4.2 完善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应贯穿持续治疗始终,接待应热情,讲解要亲切详细,对吸毒给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后果讲述要有共鸣感,详细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家庭结构、滥用时间,滥用量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并争取得到患者及其家属认可,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应多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得到院外的配合、支持、督促、鼓励,在尿检结果出现阳性时积极主动的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护理[5]。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院外家属干预后随访见,患者家属的督促鼓励效果较好,患者能够成功的认识到的危害,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4.3 加强沟通联系 保持每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联系,以掌握患者在院外的心理和生理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脱失率,还能够增强对患者的全面了解,以保证综合护理的全面性。本组患者均长时间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联系,12例患者失去联系后脱失,经与其家属沟通后再次恢复治疗。
4.4 观察预防、积极处理不良反应 皮肤过敏患者积极给予激素类软膏外用治疗,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维生素治疗并及时休息,消化系统疾病对症指导饮食,长期便秘患者可使用开塞露等助便药物,对于生殖系统障碍患者在给予相应心理治疗的同时给予指导性的中药饮品治疗[6]。本组持续治疗患者在相应不良反应发生后均给予对症处理,未影响进一步治疗。
综上所述,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常见问题较多,如脱失率、尿检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较高,合理的心理护理、综合护理,对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等能够较好的降低其发生机率,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高金香.海洛因依赖者脱瘾治疗中的整体护理.临床医学,2006,26(4):91.
[2] 张晓红.治疗社区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7,21(3):787.
[3] 王小平,王闽,颜鸿,等.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开展心理行为干预的对照研究.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9,18(6):483-486.
[4] 王君,李凡,莫兰榕,等.乌鲁木齐市吸毒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情况及其影响阂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37-41.
篇13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和心理的特殊性,护士在老年人的康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
1.1失眠:据调查报告显示,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入睡困难占24%,不能熟睡占45%;觉醒过早占13%;睡时缩短占18%。老年患者的病体不适是引起失眠主要原因,其中医院各种噪音的不良刺激及其他各种因素均可影响睡眠质量而导致失眠。
1.2便秘:老年人便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肠蠕动缓慢、肛肠肌肉过度收缩,引起大便水份吸收而过于干燥;另外因咀嚼能力不全、消化功能下降,喜欢精细、稀软食物也是便秘的原因之一;还有与精神体质欠佳、活动减少、药物因素、体内缺水等有关。便秘可造成老年患者诸多的问题。
1.3压疮:老年患者极易发生压疮,多是由慢性疾病消耗、大小便失禁受潮、无力翻身或强迫、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等,致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1.4跌倒:主要因为患者身边无陪护、环境因素、行动不便、平衡功能受损、步态障碍和合并用药后副作用等易导致跌倒。一旦老年患者发生坠床,跌倒事故,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2护理对策
面对老年人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1心理护理:康复科的老年患者大部分都是从其它科室转科的病人,平均住院日都达一个月以上,长时间的与群体隔离,导致大部分患者产生了自尊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及对亲情交流的渴望。对此,在沟通别注意老年人的特点,掌握沟通技巧,学会扮演多种角色与老人沟通,鼓励家人、亲友的关心和照顾,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护士首先要做到尊重老年人,称呼得体;其次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衰退,出现耳聋,沟通不清,护士应该宽容和理解老年患者,专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交谈时应注重复述的应用,以明确肯定和否定或加以纠正。只有我们与老年患者建立情感的桥梁,才能建立起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我们护理人员的信任。
2.2失眠护理:长期失眠不但可使老年人心情烦躁不安,而且会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首先了解患者失眠原因,采取相应的物理措施,包括为患者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做好晚间护理。如果实措各种诱导入睡方法无效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安眠药,并且用药时间越短越好。同时必须了解安眠药性能其及对睡眠的影响,掌握用药原则,加强观察,预防药物依赖及其它并发症。我们医院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2.3便秘护理:长时间的便秘,易使老年患者产生过度精神疲劳、恐病心理、紧张失眠等精神活动,常致腹胀及食欲减退,可增加腹外疝发生的机会,甚至可导致腹外疝嵌顿、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加强宣教,培养患者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早餐后15分~30分钟时,利用胃—结肠反射引起的便意,监促训练排便,注意环境隐蔽和安静,避免外界的刺激,这样往往使顺利排出大便;病情许可情下协助下床活动,指导其进行有益的有氧运动,对失去下床能力者,定时予以顺时针、沿着结肠走向有规律的按摩;鼓励多饮水,每天至少饮水1500ml以上;注重调整饮食结构,给予的饮食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消化特点,又要有利通便润肠,如冬瓜、萝卜、蜂蜜、黑木耳、黑芝麻、松子仁、红著、红枣、迷猴桃等,也可用鲜芦荟煎汁饮服;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和栓剂,使用原则是交替使用各种泻药,并避免用强烈泻药。
2.4 压疮防护:根据美国资料统计,71%的压疮出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合并症包括:败血症、骨髓炎,而每年花费3.52~7亿美金在压疮的处理治疗费上。因此,如何做好压疮的防护,是衡量着科室仍至整个医院的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水平。护理时按Bradne的评分法,认真做好压疮的评估。如果评分≤17分提示存在压疮的危险,评分13分~15分提示存在中度危险,评分
2.5跌倒预防:跌倒可能导致骨折、脑出血等不堪设想的后果,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防止老人患者坠床,跌倒是目前康复科日常及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患者新入院时,护士首先应进行对潜在跌倒的全面评估,对其开展预防性干预。加强安全宣教,向家属说明身边陪护的重要性及安全防范知识的教育,强调环境安全,检查和监促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入,确保患者医疗安全。特别是夜班护士应加强病房巡查;患者在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时,护士应与医生及其陪护共同讨论和制定预防措施。一旦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当值者应立即展开跌倒应急流程,将损失率降至最少。
3小结
康复科老年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时,由于特殊的心理、生理需要。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不但要具备更加完善的沟通能力及其专业技术,而且要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献身精神,同时应善于掌握老年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特殊问题,实措针对性护理。从而更好地促进老年患者的全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