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日常化学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背景
1.社会需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的时代,21世纪世界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学习内容不再是课程限定的范围,而要涉猎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和自然科技问题;学生学习方式已不再限于课本、课堂和学校,而要走向社会和生活;这也符合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STS”教育(“教育科学―技术―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其主要理念是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2.符合《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下的化学课程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新课程明确指出,让学生“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迎合中考命题新趋势。生活化色彩增强是近两年各地试题的特点,在命题背景上无不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以绿色奥运、三聚氰胺、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这一类社会热点为素材,不仅能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和学习化学的价值,从而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这些试题深刻体现了“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的新课程理念。
所以,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的融合
1.联系日常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积极踊跃地参与探讨和探究,最终达到豁然贯通的学习效果。例如由大家司空见惯的铁锅生锈,思考铁器生锈需要哪些条件,并动手做家庭小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原因,得出钢铁防锈的知识,直观而深刻。又如由竹炭除臭鞋垫引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由千年女尸不腐引出碳的稳定性。再如洛阳石窟为什么慢慢被侵蚀,又怎样保护?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等等。这样的导课能使化学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乐学好学的目的。
2.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而且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1)引导学生学会用化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例如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我引导学生了解本市近几十年来卫河的变化情况,获得当地水资源从“很好―被工业化生产所污染―正在被综合治理”的第一手资料,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自觉地做水资源的保护者和宣传员。
(2)指导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化学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比如,学了化学之后,会鉴别真金假金,知道真丝和人造丝的区别,会除水壶里的水垢等。
3.学习并应用化学知识,走出生活中的误区。学过化学后,学生要用科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学会辨析真伪对错。学生要知道: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而是液态汞;纯碱不是碱,而是一种盐;铅笔不含铅,而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从三鹿事件发生后,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辛辣的讽刺:“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增重的明矾;从瘦肉中认识了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据网民统计,近1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人为污染的食品至少有60种之多。除了利益驱使,还有就是对化学知识的匮乏和无知,才使某些人做出这样危害生命和健康的劣行。所以,普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常识,于国于民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能提升我们生存的质量。
4.进行反馈,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从而树立人生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三、结语
生活的方式不断变化,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多,学习化学要经常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后反馈问题的总结,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2
1 太平湾发电厂网络概况
我厂企业网络覆盖了丹东综合办公及生活基地(丹东综合办公楼、泰鑫办公楼、多经办公楼、谊江佳园和新世纪花园两个生活区等)、太平湾电站(副厂房、水调楼、综合楼、基地管理处办公楼及生活区其它办公场所)、长甸电站(厂房、通讯楼、综合楼等)的“两站三地”,网络核心及汇聚设备集中在丹东综合办公楼、太站副厂房、长站通讯楼等三个网络机房内,联网信息点总数约1500个,是东北电网公司系统中网络覆盖面积最大、联网用户最多、网络结构最复杂的局域网,也是业务应用系统最多、实用化程度最高、日常维护工作量最大的单位。
2 信息中心日常安维工作现状
我厂在2001年就已建成了自己的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工作,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厂信息系统不断充实、完善,信息中心工作量日益增加,但信息中心负责日常安全运维的工作人员却相对较少。据我粗略统计,全厂仅日常计算机维护工作每天就不少于20台·次,如果再发生一些新病毒爆发、电源不稳定、应用软件升级、硬件换代、上级检查等临时事件,那么整个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都要连续多日甚至数周加班加点逐个终端进行调整。而且,由于我厂信息化工作进程的持续推进,无纸化办公的最终实现,厂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大提高,已经从企业运行管理的辅手段变为核心手段。同时,各类黑客手段迅猛发展、新的网络病毒不断出现,对信息系统的攻击变得更加隐蔽,攻击工具的学习应用变得更加简单,新的攻击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迅速,攻击危害变得更加复杂。信息中心的工作量、工作强度与日俱增,技术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安维,很难有时间进行网络架构、应用系统优化改造的研究与规划。
现实环境督促信息中心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厂有关领导、产品供应商和信息中心同事共同对简化日常安维工作进行了初步实践。
3 对简化信息中心日常安维工作的分析与实践
3.1 信息中心日常安维工作内容与工作量分析
3.1.1 服务器安全维护,工作量比较小;
3.1.2 网络设备安全维护,工作量比较大;
3.1.3 终端安全维护,这方面工作量极大,占信息中心日常工作量80%以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信息中心绝大多数的工作时间都消耗在了终端维护上,如果我们能通过适当的技术和设备手段,将尽量多的终端维护工作集中在网关节点上,那么网络终端的安全维护工作量就必然大大降低,信息中心的日常工作内容就能得到极大简化,工作效率就会进一步提高。
3.2 对简化信息中心日常安维工作的实践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信息中心以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为目标,以各类安全功能与安全运维向单一网关设备集中为原则,对简化日常安维工作进行了积极实践,其中主要包括:
3.2.1 强制要求安装终端管理软件
终端管理软件的安装在以下五方面简化了安维工作:
一是其他安全软件的部署简化。一些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安装的软件,原来需要一台台计算机去部署,现在可通过终端管理软件直接推送并安装。
二是及时进行补丁升级,降低病毒事件发生频率。原来由于员工个人电脑知识参差不齐,使操作系统补丁无法及时升级,频繁引发病毒事件,现统一进行补丁推送,可大幅度减少此类事件。
三是远程维护减少了去现场时间。很多计算机问题都是非常简单的,大量时间都消耗在去现场的路上。通过远程维护,节约了去现场的时间,而且终端管理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统计与报表功能,有利于及时发现共性问题,提前制定解决方案。
四是带宽控制限制网络滥用。当一台电脑中病毒或进行P2P下载时,会严重占用全网资源,安装终端管理软件前,我们采用通过对程序特征识别来阻断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起来既复杂准确率又低,并且容易造成员工反感。安装软件后,通过带宽限制,很好的预先解决了这个问题。
五是安全基线应用。通过评估,我们预先制定了各部门的安全基线规则,不满足安全基线的计算机将被内网管理程序断开,有效避免了高危主机的问题向全网泛滥。
3.2.2.通过准入控制杜绝部署漏洞
网络与终端的双重限制简化了安维工作,但是推广中又发现了一些不足,如:部分员工计算机出现问题时,自己重装系统,经常不安装终端管理软件客户端;个别员工认为终端管理软件破坏了自己的正常使用习惯和隐私,不愿安装或私自卸载管理软件;外来人员临时将自己未安装终端管理软件的便携电脑连入我厂网络。目前,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交换机终端准入来解决。
一是网络准入。对于没有安装终端管理客户端的机器,通过交换机的硬件端口的起、宕,进行控制。通过802.1X协议和EOU协议,可以有效的在交换机上进行控制,使没有安装终端管理客户端的机器被禁止连入网络。
二是应用准入。网络准入对于既不支持802.1X协议又不支持EOU协议的交换机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这时可通过对应用的访问限制进行准入控制。即:在运行应用和访问应用的必经之路上部署准入组件,使未安装客户端的计算机在访问这些应用时,会被准入组件检查到并阻断。
三是客户端准入。一台未安装客户端的机器,如不能连接到任何应用服务器,那么他就只能访问网内的其他计算机了,这时,如果其他计算机安装了内网管理客户端,那么也会阻断没安装客户端的计算机的访问。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确保未安装客户端的计算机无法在网内行动,其不安全的因素也就不会影响网络其他部分。
3.2.3 大规模部署的简化
一套有效的手段,会在更广的范围进行部署,另一方面,如果有大范围计算机更新的时候,也需要重新部署,这时部署客户端软件对人员消耗极大,因此就需要从全网的角度对内网管理软进行改进:在准入组件上增加客户端自动下载安装功能,这样没有安装客户端的员工在使用时都会得到提示:“需要安装客户端”,只要点击“同意”,即可自动下载安装,不需技术人员安装。
此部分的难点在于:此功能暂时只能在提供WEB服务的应用系统上实现,而且对于一般员工,开机后并不是一定要使用某个内部应用,这样,最佳的方式是将升级的准入组件与客户端程序部署在网关设备上,而对于网关厂商来说,更改硬件系统成本巨大,今后我们将继续与合作厂商沟通、协商,早日进行硬件改造,满足以上要求。
4 简化信息中心日常安维工作的影响
应用新的安全技术与流程,简化日常安维工作,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中心的工作效率,使得技术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整体架构设计、系统优化和新技术的学习上来,对全厂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同时,我们也明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今后我们还要继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丽叶,王乃迁,刘振生.浅谈企业级信息中心机房监控系统的建设[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6).
[2]李纯华.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策略[J].魅力中国,2009(29).
篇3
智能手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智能手机已不再仅仅是打电话的工具,而是一台可以随时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是一台数码相机,是一台摄像机,是一台录音机,完全可以用它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服务。而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手机都是随身携带的,随时可用。利用智能手机,可以很方便地在日常教学中展开教研活动。
二、研究方法
在智能手机促进物理教研日常化开展提高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研究中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就是对教育文献直观的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地分析并进行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内容分析法研究的对象就是智能手机采集的板书照片、学生作业照片、课堂录音等第一手资料,它的优点在于真实和鲜活,贴近教学实际,缺点在于这些资料是原始的,需要加工才可以使用,比如,课堂录音,根据研究目的,提出需要的东西,如整堂课的提问记录,整理好才可以进行相关研究。比较研究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可以比较不同教师同一节课的板书,也可以比较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板书,等等。
三、研究内容
1.教师板书的研究
研究者每次下课都把自己的板书拍下来,保存为一个个系列,课后反思字体大小是否合适,黑板上的布局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精练又突出重点,是否漏掉重点,对比是否鲜明,总体是否美观,能否让学生对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纵向看,经过一段时期,如一个月,半个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看板书有否明显改善,进步的地方有哪些,没有进步的有哪些,分析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一步改善。也可和往年同期的板书相比,进行研究。如老教师带有徒弟,可以进行师徒对比性研究。
2.学生作业的研究
一种是随机的,看到典型的错解拍下来,思路特别的拍下来,特规范和特不规范的拍下来,保存整理好以备上课之用,可以连到电脑上投影出来,这种作业反馈是最有效的。也可以作为研究之用,研究学生的错题规律。
另一种是确定的,如确定第一名、第十名、最后一名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跟踪拍摄,保存为资料,每隔一段时间和他们交流,既可以让他们横向对比,又可以让他们纵向比较,并让他们谈谈感想,并录音。通过这种跟踪研究,发现他们的发展规律,并预测他们未来的发展,注意关注他们的动向。
3.智能手机在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如在学生课堂反馈训练中,教师在巡视过程时发现典型的错误、共性的错误,可以立即拍下来,并即刻投影到屏幕上,当堂反馈错误之处,节省时间。可以同时拍摄多份作业、优秀的解题思路、解题规范性的示范等,从而高效解决问题。
四、研究成果
1.提高了物理教师教学语言能力。
2.提高了物理教师教学板书能力。
3.提高了物理教师教学课堂驾驭能力。
4.强化了物理教师教学效果。
五、研究注意
在课堂中,手机应设置为飞行模式,且为静音状态,拍照设置为静音及不开闪光,避免干扰正常教学过程。
六、研究困难
资料采集要日常化进行,需要有恒心,资料的加工包括整理、挑选、剔除、命名、归类存档等,工作量很大,从实际角度出发,可以挑某一个最感兴趣的方面坚持实施,或者采用阶段性研究,比如,某一阶段只研究板书问题,当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板书有了明显进步),转为只研究提问问题。
七、研究总结
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还没有被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解放,移动式教学必将大行其道。将智能手机应用于教学研究,是由于它的功能可以满足教学研究的需要。因此,用智能手机实现教研活动的日常化既新颖又可行。
参考文献:
篇4
其次,我们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就生命本身来说,生命过程本身就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表现。生命体中支撑着生命的是无数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酶、核酸等。因此,体内某些化学元素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患有某些疾病。正是有了各种利用化学方法和途径制成的抗生素、疫苗等等,人类的某些疾病才能得以控制。
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都蕴含着化学原理。
因此,对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中化学常识的宣传势在必行。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人们十分欠缺这些必备知识,甚至有时影响到其生活。作为一名化学系大学生,对于推广化学小知识肩负着责任。长期以来,对于采用哪种模式,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最终,经过思考和考察,结合平日所学,我决定结合生活中各类化学现象及解释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知识,通过研究与学习开发出以化学常识为背景的“化学大爆炸”小游戏。目的在于,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人们更快乐地了解化学常识。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人们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人们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背景,使人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游戏教学法的精髓是愉快学习。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参与者的主体性,要求参与者开动脑筋并不断吸收化学常识。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激发人们对化学常识的学习动机,培养人们的兴趣,使人们更积极地去了解化学,从而减少人们对与化学有关的日常用品的误区,扫除人们对常用化学知识的盲区,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并利用化学。
“化学大爆炸”小游戏前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如何用VB程序来呈现游戏,以及如何让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化学知识。结合以下方法来进行研究:首先,对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资料收集,并完成资料收集的科学分类和筛选。其次,整体构思游戏程序的编写与游戏界面的设计。最后,对游戏程序进行完善,并在小部分同学中试行游戏,并收集意见,改进游戏细节。
“化学大爆炸”小游戏通过编程与画面设计,把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化学现象以及它们的化学组成成分与性质用小游戏连连看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例如,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脖子病、酸雨、钡餐、味精、醋、白色污染等等常见的专有名词。人们往往只是听说,但对具体成因及其化学成分并不清楚。此时,玩家通过玩这款游戏就可以详细了解到其中的化学知识。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激发自我学习兴趣,减轻压力与负担。人们可利用小游戏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化学大爆炸”游戏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其中的文字、颜色、图像及创设的情景等等是时刻存在的无声教育,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对美的涵义的理解,有利于身心健康,可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通过玩“化学大爆炸”小游戏,人们能不断了解化学常识。每一次玩游戏都是既在娱乐休闲,也在学习。人们将能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化学常识结构,更深地入了解生活。
参考文献:
[1]徐进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Deitel.Visual Basic大学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5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化学实例
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大多还是照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学生上化学课的兴趣不高,感觉化学课比较枯燥而且不易听懂。在学生学习化学之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在这些生活经历中,肯定或多或少地都和化学打过交道,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多引入一些平常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感到有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研究和探索化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更多引入一些事实和证据,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规律性,能够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学习,从而让学生学习化学,不再因为过于抽象,而放弃对于化学的学习。通过与日常生活知识的联系,相信学生会主动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通过生活经验去掌握化学概念
目前的高中化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过于抽象的化学概念掌握很困难,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化学现象开始,让学生通过这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去简单掌握和理解一些概念,慢慢地从易到难,去逐步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性概念,了解化学家是怎样通过一些日常现象进行化学概念定义的,通过这些联系进而去思考化学概念的规律,去理解化学家为什么这样定义化学概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的内涵,而不是一知半解,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让学生通过正确生活经验去学习化学,进而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牢牢记住每个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
三、通过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能力
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进行实验,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物质进行实验。例如:蜡烛、酒精等等,通过这些简单、安全的实验工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和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化学,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化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在我们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化学现象,例如:酸奶发酵、水果解酒等等,这些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全面质量,
让学生乐于学习化学课程,就需要将生活和化学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和课堂教学中都能够通过身边化学来引导学习,让学生乐于掌握和学习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沈亮.高中化学课程应从知识本位走向生活本位[J].教育科学论坛,2011(2):54-56.
篇6
一、课前导入要实现生活化
精彩、出色的课堂导入不但能瞬间集中学生的思维以及注意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构建起生活化的初中化学课堂,实现课堂导入的生活化无疑将会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我自身为例,我会在上课伊始环节,就向学生列举既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能触及他们学习兴趣点的生活实例,以此作为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及强烈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部分知识时,我向学生提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清澈见底的小河,我们也知道河水虽然清澈,却也混有多种杂质及细菌,不能直接饮用。那么,你们知道怎样将水净化,才能达到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水标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水的净化’的小技巧。”
这个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却又无法解决的日常现象,借助这一问题进行导入,不但实现了课前导入的生活化,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为他们更专注于接下来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中讲解要实现生活化
讲解环节是教师集中展开教学、进行知识讲解的重要课堂环节,更是学生系统接受知识、提升自我的有效环节,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课中讲解是整节课堂的有效、部分。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初中化学课堂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格外注重课中讲解的生活化方向,所以在讲授具体的化学知识点时,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这部分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如:在教学“最轻的气体――氢气”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向学生列举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现象:买回气球后,我们必须用手牢牢抓住,否则气球就会在我们松手的那一瞬间缓缓飘上天空。这是因为生活中,我们买到的气球通常都是由氢气充灌的,而氢气就是世界上最轻的气体……”通过这一事例,一来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熟悉的学习情景,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二来借助这一生活实例,还大大减少了化学理论知识的枯燥感与乏味感,便于学生在已有生活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对于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当节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与进步。
三、课后实践活动要实现“生活化”
所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都是为了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所服务的,初中化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课后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落实对于真正意义上构建起“生活化”的初中化学课堂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与作用。
如:在学习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章内容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位环境专家,面对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你会向人们提出什么建议呢?”并鼓励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在调查环境现状的基础之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如此,借助这一问题,不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又切实帮助学生实现了对于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对于“生活化”初中化学课堂的构建自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初中化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真正对“生活化”理念形成足够深刻的了解。如此,必能为“生活化”高效初中化学课堂的构建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篇7
篇8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105-02
化学知识渗透在我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涉及的化学元素、符号及方程式较多,导致学生在理解及记忆上感觉比较困难,再加之化学学习比较枯燥,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策略,从生活现象入手,解释化学知识和导入新知识,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问题,实现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让化学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化,帮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从而爱上化学、学会化学、运用化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从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在高中化学中,将课堂新知识与生活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由此及彼,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化学现象及性质,进而引出学习的课题,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让学生仅仅是对抽象的概念及规律进行死记硬背,了解生活现象及背后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涉及丰富的微量元素,而碘元素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比较常见的含碘元素的就是碘盐,也是平常摄取碘元素的主要来源,在炒菜时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炒菜时,碘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KIO3,由于I元素具有不稳定性,盐放早了,KIO3受热会分解,可能会造成维生素的流失,所以在菜炒好之后再放盐,可以降低KIO3的分解。由此可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让我们深刻了解到碘元素遇热不稳定分解的性质,也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了炒菜放盐的时机,同时也引出了对碘元素新课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听着有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化学学习中。
二、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主动性
(一)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因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比较熟悉的生活事物就是很好的教学活动素材。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探讨知识和发现知识。例如,在学习“铁与铁的化合物”内容时,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土豆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表面就会变色?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但是市场上销售的苹果汁却是色泽鲜艳呢?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很少会有学生去深入探究,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述生活现象设计问题情境,在给予适当的提示之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在溶液中分别呈现什么颜色?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然后再探讨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是加入了还原剂的原因,才能保持其色泽。通过这种类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化学知识,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利用热点新闻、电视广告等创设问题情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新闻、电视广告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只要我们仔细挖掘,并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课堂上学的化学知识和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加了化学学科的人文性和形象感,从而让化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例如,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酸雨腐蚀建筑及农作物等,而其中,酸雨现象和全球变暖问题,可以充分结合高中化学中的C与S元素来进行讲解,C+O2=CO2,S+O2=SO2,于是,笔者首先通过一段环境问题的微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哪些现象的发生与化学知识有关?其原理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相同化学反应原理的现象呢?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进行改善呢?这样结合新闻进行化学学习,可以锻炼学生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同时还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环境保护中,强化了学生知识的应用性。
(三)利用生活化实验创设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非常大。选择与日常生活中联系紧密的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氧化钠的性质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都知道水可以用来灭火?但水是否可以生火呢?有没有同学见过呢?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种与生活常理相违背的话题给吸引住,于是,笔者开始为学生演示用水是否可以生火的实验。首先取适量的氧化钠,然后利用疏松的棉花将其紧紧包裹住,并放置在石棉网上,接着在棉花团上滴了少量的水,这时,棉花团立刻燃烧起来。这样无须教师的引导,学生都被这个新奇的小实验给吸引住了,并思考怎么会燃烧呢?议论纷纷,都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及现象,开展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地对接起来,进而消除对化学学习的畏难感,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回归生活,就是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最佳途径之一。布置生活化的化学作业,不仅能一改以往单一、枯燥的习题练习,还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并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化学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例如,在学习CaCO3的溶解原理时,我们发现日常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利用清水是难以洗干净的,但利用醋来洗就能达到很好的去垢效果。这一生活现象就说明了CaCO3难溶于水的性质,但遇酸就會发生化学反应,而食醋中含有酸性物质,用醋来清洗水壶就能去掉水壶中的水垢了。那么,在学习完这节内容后,让学生回家帮助家人快速地清除水壶中的水垢,而这一操作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了CaCO3遇酸分解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CaCO3的认知和理解。又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建立微型实验室,可以利用家中的装修材料、食品添加剂、日化产品、调味品等作为化学药剂,而一些比较常见的物品如塑料吸管、易拉罐、可乐瓶等可以作为化学仪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这个过程能让学生研究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化学问题,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将高中化学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实生活引入新知,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能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真实体验的环境,将化学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化学知识,同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1)
篇9
一、化学学科特征
化学学科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它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处处可见化学现象,随时可以学习化学知识。比如说,当我们在购买羊毛衫或真丝围巾时,判断自己买的毛衫、真丝围巾是否是真货,我们可以用火柴点燃衣服上的样本线,点燃后如果闻到有烧焦后的羽毛的味道,说明买到的是真货;没有,说明是假货。采用这种方式判断真假的理论依据就是真丝与羊毛都含有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灼烧后会有烧焦后的羽毛的味道。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对应在一起。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方式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将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用于解决、理解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想。比如我们平时常吃的油条,多吃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这种说法是否具有科学道理,我们可以运用化学知识进行验证。在炸油条时,经常会加入一种物质:明矾,目的是让油条显得蓬松、个大,明矾被人食用后,基本不能排出体外,长久沉积在人体内部,具有慢性毒副作用,致使人提前出现痴呆、脑萎缩的现象发生。这些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教师可以从课本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观察、联系、挖掘生活素材、生活现象,根据化学知识,让学生自己设疑、解疑,自主学习。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情境生活化是指将生活情境移到化学课堂上,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生活素材有所选择、有所加工,要将生活素材转变为教学资源,使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易学。比如:在学习“铁和铁的化合物”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一个苹果放在讲桌上,用刀子切成两半,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切开的苹果的颜色(有浅绿色逐渐变成综黄色);然后再将市场买回的一杯鲜榨苹果汁展示给学生,苹果汁的颜色鲜艳,且一直未有改变。根据这些现象启发学生思考,苹果汁保鲜的方法?切开的苹果变色的原因?此时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提醒,苹果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切开后置于空气中,被空气氧化,二价铁离子变成了三家铁离子,因此颜色呈现为黄色。而市场所售鲜榨果汁是因为渗入了还原剂才会保持颜色鲜艳。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高中化学生活化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生活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化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向与生活实H相结合的开放的、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体验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小组合作,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使教师由教书匠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如在学习“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化学科学”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搜集周围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将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类。对于当前面临的最危险的“雾霾”现象、水污染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防治这些问题的化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化学知识。
(四)课外活动生活化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而且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知识。比如在学习食品的添加剂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家人、朋友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亲自参与,即掌握了课上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有培养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生活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讲解物质的酸碱性时,讲到人体正常的PH值为7.35~7.45,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民PH值在7.35以下,呈酸性体质。其实在化学课堂上,学生根据物质的酸碱性的知识就应该明白我国国民体质呈酸性的原因,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将此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忽略了化学知识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忽略了化学学科的魅力,阻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在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起着重大作用。教师要注重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知识,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的化学学习生活化,使学生产生“学有所用”的感觉,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篇10
一、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之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一个重要学科特征就是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实现这一理念,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社会的关系。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设置“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五个主题之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每一个单元都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生活化学习情景素材,这都表明新一轮的化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当重视学习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践也证明,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自然界常见事物、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事例、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发展来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探究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途径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自然科学,这就决定可以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生产、生活实际、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成就等方面创设化学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此激励学生学好化学。
1.利用自然现象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面揭示自然界物质之间的变化奥秘的自然科学,自然界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问题情景往往从自然现象中来,如在碳酸钙知识内容教学中,老师可给学生展示我国桂林地区溶洞的照片,或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提问学生溶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生产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推进社会生产力、人类文明起着重大的作用,生产实际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化学肥料、农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利弊、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重大影响、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利用、金属的冶炼和钢铁的防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如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可这样创设学习情景: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项链、铁制品、铝窗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但全世界由于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约占世界金属年产量的20%~40%,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是什么原因引起金属锈蚀呢?我们该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利用家中常见铁制品进行探究找出金属腐蚀原因,并在实际金属防腐中应用,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3.利用生活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无处无化学。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燃烧与灭火、防火措施、居室污染、食品与营养、人体中的必须元素、生活中的材料等都是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对实验中碘元素的检验探究中,可创设问题情景: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食盐几乎都注明“加碘”,那么食盐中碘到底是以哪一种形式存在?还是多种形式存在呢?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利用社会问题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社会问题是化学问题情景的基本来源。如能源、材料、环境、粮食等多方面的问题、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二氧化碳的功与过、酒精燃料、氢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应用等。如酸雨知识点教学中,创设情景: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能源消耗的70%。燃煤排除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20世纪末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高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很多地方的树木和文物等都到受酸雨的危害。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酸雨有哪些危害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来探究酸雨。
5.利用科技发展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化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科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征。如: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生态农业的发展、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新科技发展。例如“导电塑料”是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当创设这一问题情景,就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塑料不导电”相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去学习。
三、创设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标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与内容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因此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创设应指向明确的课程目标。
2.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为学生所了解或愿意了解的,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突出情景价值性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中应该蕴含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掌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
4.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篇11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化学知识渗透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作为教师,合理科学地运用这些人们日常熟知、乐于关注又十分有用的知识,能够化枯燥的知识灌输为有趣实用的探索发现和研究,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技能、化学素养的习得和培养。数年的一线教学和教学理论研究也表明,灵活新颖同时结合当代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的教授模式,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加硒盐、加碘盐、加硒酸牛奶中蕴涵的化学知识
虽然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生活常识,但这并非学生自身不愿学习,客观上了解渠道少、学习环境封闭等原因不容忽视。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化学课的特点,适当引入生活常识,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仅丰富了生活常识,而且也是一举多得的尝试。现在资讯媒体十分丰富,大家可以利于课余时间查资料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交流大家的成果,根据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总结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扩充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通过把简单的生活常识引入课堂兴趣化,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非常的高。比如大家知道了微量元素硒的防癌抗癌作用,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被誉为“生命的火种”;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虽少,但它与铁、锌、碘等微量元素一样,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护视神经、保护心脏和肝脏、防止体内产生毒性物质等重要功能,人类的“克山病”(一种心肌萎缩疾病)、肝病、贫血、冠心病、大骨节病、糖尿病、癌症等四十多种疾病与缺硒密切相关。
对于加碘盐,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碘的化学性质怎样,有什么样的用途,引导大家积极思考讨论。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向学生讲解:1811年人们发现了碘,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物质。随着人们对其不断的研究,发现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农业、染料、冶金、合成橡胶、国防及尖端技术等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在学生能接受的知识范围内简单介绍碘的化学性质:
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
氯置换碘:Cl2+2I-=2Cl-+I
碘单质的氧化性:Fe+I2=FeI2
碘单质的还原性:
I2+5Cl2+6H2O=2HIO3+10HCl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中约有20~50毫克的碘,其中有很多聚集在甲状腺内,是形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它可以延长电灯寿命,是制造无机或有机碘化物的基本原料,又是人体或植物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在医药、农业、染料、冶金、合成橡胶、国防及尖端技术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还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主要用于医药方面,在农业上,碘是制造农药的原料,还有其他很多用处。
二、传授化学知识,关注日常饮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从各种渠道得知有很多食物是不能一起食用的,初三化学课本也有关于营养方面的介绍。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知道食物中毒与金属中毒等知识与解救技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与课堂间隙或者当学生思想不集中的时候,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解生活常识。通俗地介绍生活小常识,同时结合初中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学习的效果会比简单的传授优异得多。教师可以参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对于少年期的学生,要发展他们有意义记忆的能力,发展借助于表象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发展创造性能力及探索精神,指导学生建立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探索、发现学习,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化学的重要性,分析思考其中的化学知识,主动探索,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掌握基本的探索发现方法,提高思维技能,对后续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近几年来提出的“三生教育”值得我们借鉴,知识的习得首先要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体质上的,还有心理和思想上的。比如,讲到有关金属的章节,教师可以介绍铅的毒性与解救等相关知识:铅是重金属,摄入铅无疑是有危害的。铅主要危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造血系统,铅的污染性、毒害性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认识,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铅的毒性对造血,神经,消化,泌尿系统都有破坏作用,人们对铅中毒的意识逐步提高,使用无铅汽油,无铅器具,无铅化妆品等;日常生活中潜在铅危害是十分惊人的,蓄电池、电子、电器产品、化妆品等等。急性铅中毒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各种症状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还让学生了解铅的毒性与危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科技发展至此仍无法避免科技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伤害,引导学生时刻关注与警惕身边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学会思考,掌握科学常识,学好化学知识,利用科技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高秋华,徐辉碧主编.硒和癌、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M]第1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09~226.
[2]徐辉碧,范华汉.硒――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M]第2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650~652.
[3]洪法水,王玲,吴康.Pb2+对胰蛋白酶活性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3,19(2):129-132.
篇12
在化学课本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药品、家居,还是生产中的工业、农业、能源,都会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同时,化学又是与环境保护联系最密切的学科,在环境保护任务越来越重的今天,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增强环保意识,更是化学教师的重大责任。
2.“生活中的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物质来引入所学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物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机物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很多的一类物质,人类吃的和穿的基本上全是有机物”。在学习有机物之前,先给学生这样一条信息,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肉、油、衣服、水果……这些东西都是有机物?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作用?当学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后,再具体分析教学内容,学生再次联系生活中的亲身体会,对这个概念就有了较深的印象。
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引入较多生活中的实例,更能增加学生感知的效果,情感教育上更大的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特别是通过实地参观、图片、音像资料等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身边的污染现象,如让学生调查垃圾场的垃圾堆放情况、汽车尾气污染情况、工厂废水、废气排放情况、”白色污染”的情况等。同时在学生中发起”爱护环境,人人有则”的倡议活动,提倡少用合成洗涤剂,保护水环境;拒绝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合理使用绿色装饰材料,减少室内污染等做法,让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3.教会学生把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3.1教给学生一些生活中实用的化学常识
例如利用熟水果散发出的乙烯催熟生水果,既有实用意义也加深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用途的了解;介绍松花皮蛋中的”松花”是由碱与使蛋中的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反应得到的,让学生加深了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了解;还有碱性物质可降低农药的药性、如何鉴别真假金银、食品中的防腐剂常识、酒精和苯酚的消毒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会使学生感到学化学生动有趣,他们也愿意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2教会学生用小实验在生活中验证所学的知识
篇13
1.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实践
1.1课前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便是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大环境、大背景给我们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在正式课堂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与下节课教授知识相关的任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与化学相关的小事,从而为往后的生活化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现象或事物,这样便会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听课效率,然而这些现象或事物又应比较紧密接近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与学互惠互利,实现教学相长,更完善地实现日常生活和化学教学之间的转化。
例如,教师若想在下节课的授课当中讲述关于钠的相关知识,便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或现象与钠元素相关,此时,教师便要给予一定的提示信息,例如家里日常烹饪使用的食盐的别称便是氯化钠,食用味精的主要组成成分便是谷氨酸钠等等。从而对学生加以引导,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1.2课上揭示现象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提出的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事物加以讲解阐述。学生提出的现象或事物与教学关系比较密切,这些问题的提出无所谓对与错,是对的说明学生对该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到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如果是错的,那教师就要了解清楚学生对知识点的错误认识出现在什么方面,对症下药,进行强调式正确讲解,加深学生印象,从而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相关知识。
在该阶段,教师需要注意的便是充分的备课。在生活化教学的化学课堂,学生可以发挥比以往传统课堂更加主动的课堂积极性,提出自己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的任何可能的问题,因此教师上课并不会再像传统课堂授课那般,按照自己提前安排好的授课内容进行讲解。而在生活化教学的课堂进行授课,教师的授课自主性降低,学生听课自主性提高,因此,教师要将整个整套高中化学的完整知识体系带进每一堂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尽量完善的解答。
以元素钠为例,学生通过之前在生活中的观察,以及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了关于元素钠的简单概况,然而作为高中化学的课堂,知识的讲解要深入化、细致化。学生的简单理解只是对每一堂课开始的引子,教师要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讲解。因此,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介绍清楚钠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就其在整个高中化学体系中的所有知识以及各部分知识的相关定位和重要性、难易程度进行介绍,从而让学生以生活为引子,从整体上掌握整个高中关于钠的相关知识。
1.3课下将化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接受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具有实际效用。任何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的目的便是学以致用,将知识用于指导现实生活。生活化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前期的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到第三个阶段便是要将解决了问题返回到现实生活中,对知识加以检验,从而实现活学活用。
在知识的运用阶段要注意深入之前所观察和解决的问题,前一阶段已经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所以在接下来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又和相关知识关系甚大的现象或事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想象或事物,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比较强烈的学习自豪感,进而形成更大的学习兴趣。
1.4学习的坚持性至关重要
生活化教学遵循上述三个步骤,众所周知,高中的学习节奏快,学习时间长,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在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让学生们能够每天进行反复记忆,强化应用。
2.总结
化学作为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经常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各类等级的学校的教学门类中,都离不开化学的身影。高中作为化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之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高中阶段必须要为今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化学的学科属性来说,生活化教学是天生与之相配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前的生活小探索,课上的化学知识精讲以及课后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三个阶段的系统学习,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学习劲头,相信必定能够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春芳.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