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音乐学科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乐理教学是欣赏音乐的基础
有些观点认为,音乐课程偏重唱歌技巧的训练,重视兴趣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从而忽视乐理知识的传授,殊不知在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欣赏音乐,才能更深层次的领悟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但是简单的刻板的乐理教学,而是运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实践表明,情境教学的效果要比普通教学的效果要好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点的记忆较为深刻。将所授知识点隐藏于情境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乐理知识和技能,为了配合课标的要求,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明确课标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乐理知识。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老师课堂讲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较少,此种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学习兴致下降,达不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因此,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参与程度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办法,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音乐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自己所收集的音乐,学生能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分享给同学们,会让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去吸纳音乐知识,学习质量也就上来了。
三、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创造美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本质,除了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具备的“认识”功能以外,还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审美价值,而显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一面。音乐像绘画,舞蹈等具有审美价值的学科一样,美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情感和喜爱,使音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和智慧。音乐能让学生产生对美好情感和感觉的追求,让学生在听、唱、感觉、联想、想象中得到愉悦身心的感受,主动去探究,去感受,去理解音乐带来的美的感受,并在自己感受美和想象美的基础上创造性表现音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升华自己对美好的深层感悟。在音乐教育中,老师最适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每个个体的主观感受都会有所差别,所以,充分发现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知系统,去感知和表现音乐。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理解美,创造美,真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让“流行乐”走进音乐课堂
现在社会形成的音乐环境是“流行乐”环境,学生处在“流行乐”音乐环境中,并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体接触到音乐,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绝大多数都是流行乐,因此,对于理解力还不够强,喜欢追逐潮流的初中生来说,古典音乐太过深奥,不能理解音乐所表现的艺术美,而民族音乐相对于他们而言又不够时尚。流行乐即显得时尚,又通俗易懂,容易理解,旋律易记,朗朗上口,深受这个年纪的学生的欢迎,如果课堂上没有流行元素的加入,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本来的美育课程变得没有价值。但是如果一味的按学生的喜好去进行课堂教育,流行乐良莠不齐,有些甚至与审美教育背道而驰,初中生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弱,那些不好的音乐会对学生形成不良影响。因此,音乐老师应该将流行元素渗透到所教课程中,挑选一些优秀的流行乐,将其与所要传授的音乐知识相结合,即得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又得到学生的好评,使音乐教育和学生喜好得到双赢的局面。
例如京剧教学,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但对于欣赏能力还处于基础水平的初中生来说,会显得枯燥,如果老师只按课本对京剧的起源以及历史发展,京剧名家,经典曲目来对学生进行介绍的话,不但不会让学生喜欢上京剧,还可能会让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产生逆反心理。流行乐中又不少音乐也融入了京剧的元素,老师可以将这些乐曲拿来让学生欣赏,比如流行乐中的优秀歌手陶的《苏三说》,陶是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的歌手,歌曲的人气和质量都很高,让学生结合《苏三说》来了解我国的国粹,是比较受初中生欢迎的途径,并将课本上的知识点通过对苏三说京剧元素的讲解,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课程知识。
五、总结
在初中生的音乐课程中,我们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和课堂传播模式,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并健全音乐教育系统,缩小老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落实的现实的音乐课程教育中,从而将初中生的美育落到实处。
篇2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特别是教学中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时间的环节,经常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单方面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学形式和教法上,重教师的教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内在感受与形式的挖掘;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师生间的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而我们的音乐课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把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则毫无兴趣,乱作一团。一眼望去,教师与学生似乎是两个不同空间中毫无关系的个体与组织,各做各的,下课后一拍两散。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种缺乏互动,缺少交流的音乐教育中度过的,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却没什么好感。以上的问题都阻碍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逐渐让人们认识到了师生交流与课堂实践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音乐课堂贴近生活,课堂师生交流与课堂实践的实施
1.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首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学堂。反思当前的音乐教学,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很少主动参与课堂,师生缺乏交流,课堂气氛沉闷。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是让音乐老师只图接近用多媒体来授课,使老师忘记了钢琴、声乐、舞蹈才是我们上课少的工具,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走出传统的教师角色,变学习上的“传授”为“引领”和“促进”,变对学生的“主宰”为“合作”与“交流”,变“教书”为“研究”,变“执行课程”为“建设课程”,使学生脱离“被灌输”的状态,而且还要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头脑,释放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2.相互尊重建立以实践为主的多种形式,让学生乐于参与
一是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看法、有需求的“人”来看待,正视他们的存在,理解他们的愿望,看到他们的努力,赞赏他们的成就。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课堂,尊重学生的创造。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我们看法不同的意见。二是教学民主。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体现,和谐课堂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消除紧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融入课堂,在充分自由、轻松的环境里畅所欲言。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习,能“俯下身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师生间的交流多了,学生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也更融洽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更浓了。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和特殊的地域环境,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师生互动交流策略,如才艺展示、游戏竞赛、分析讨论、个体探究、谜语竞猜……从而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和新意。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舞台”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到创作的成功感。
(2)以生活激趣,促进教与学。学生常说学音乐到底有什么用?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音乐源于生活,在我的课堂中我常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比如:在学习音乐的节奏、旋律等基本要素时,我用了生活化的语言和学生一起在体验中学习十六分音符()时我用了跑跑跑跑、走跑跑,跑跑跑跑、走跑跑的方式。在学习切分节奏(2/4、XXXXX)时我用了大大的西瓜,再联系新疆特殊的地域环境我改变为咚哒哒咚哒,学生一学即会,在课堂中还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比如赛歌会,卡拉ok比赛等,以“赛”激趣。
(3)自主探究,合作创造。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进行互动。
总之,要做到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实践,我们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让我们的音乐课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不单纯是鉴赏应该与参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
[2]金亚文《理解与实践高中音乐新课程》
篇3
(一)教师的理念跟不上。教师的理念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大部分音乐教师都认为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还有一些教师看到音乐知识的教学收效甚微,干脆绕道而行,课堂上很少涉及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二)学生不够重视。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形式多样,学生喜爱演唱,甚至还能背唱,可是一旦涉及哪怕是简单的音乐知识,就会出现很难掌握的情况。这节课学了下节课忘,这学期学了下学期忘。另外,音乐课时的限制、学校的配合、家长的支持等因素也会对音乐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这对教学共同体方面的原因。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积?O引导。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只有教师本身的理念符合课程标准,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其次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中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1]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使得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兴趣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因此音乐课堂应紧紧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兴趣。
(三)注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进行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各种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作为音乐的书面表述,如果光讲解音乐知识而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进行培养,会让学生觉得很抽象,不太好理解,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有效激励评价措施。斯金纳指出:“凡是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物都可以是强化物。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因强化与刺激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中增强某种反应。”[2]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评价,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或批评,而应取代以鼓励或激励的话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
三、教学途径
音乐理论知识的重点是乐谱的识记。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指明“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3]
(一)融入演唱教学领域。歌曲的演唱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的要求较高,也是对这些音乐元素进行融入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学生喜爱、乐句分明、旋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教师可在学生熟悉歌曲之后,再进行乐谱的教唱,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音高。
(二)融入器乐演奏教学领域。在器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可先将要演奏的乐曲让学生视唱,视唱时对节奏的要求严格一些,这样全班合奏就会更加统一。音高是教学的难点,器乐演奏教学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学生多次演奏同一旋律,头脑中会对这一旋律形成固定音高,这时再让学生视唱乐谱,会比演奏前唱得更加准确。
(三)融入欣赏教学领域。欣赏教学是学习速度、力度、音乐风格、音乐情感、曲式结构等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或歌曲的欣赏,感受到不同的速度、力度、织体等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音乐情感,启发学生在创造活动中运用相应的音乐要素。
篇4
虽然近些年进行的教学改革从整体上推进了初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作为初中教学中的“小学科”,其本身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却存在着诸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对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研究,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
在影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学生本身缺乏音乐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由于初中音乐本身属于一门副科,其所占用的课时也并不太长,这就使得学生很难重视音乐这门课程。而在我国当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中,乐谱的认读、旋律的掌握等知识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学习难度,而音乐教材中的音乐选题,也大多不符合学生的音乐审美,这自然就会造成音乐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学生自然难以产生音乐学习的兴趣[1]。
(二)教师素质的有待提高
在我国当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大多会选择音乐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种音乐教师的选择虽然保证了教师对乐理及个人能够,但由于很多音乐教师并没有教书育人的习惯,这就使得其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多种问题,并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这类音乐教师往往会出现对于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把握、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够将音乐的精髓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不到音乐的美感和音乐课的内涵这两方面的问题,这类问题自然就会影响初中音乐教学的较好展开。
(三)音乐教学认识的不足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外,初中音乐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的认识不足,同样影响着这一教学的有效性。虽然我国当下的素质教育已经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培养,但一些初中音乐教师的思维模式还停留以往的教学认知中,这就使得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教师与学生都乐的清闲,但学生却失去了陶冶情操与培养自身审美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很多学校中存在的音乐课占用问题,也属于这一因素的范畴中,其同样会影响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效率[2]。
二、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我国当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趣味性不足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初中音乐教师就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方式,保证自身教学的趣味性。相较于音乐教材中的音乐选题,流行音乐更加符合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而我国近些年音乐界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流行音乐中存在着很多优秀作品,这些流行音乐的优秀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展也能够起到不俗的应用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流行音乐选题时,需要注意合理选取流行音乐,并注重流行音乐本身表达的思想内涵,避免一些消极人生观、价值观的流行音乐混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具体来说,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选择近几年流行的李宗盛的《山丘》、戴荃的《悟空》、GALA的《追梦赤子心》等流行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在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不俗的推动效用[3]。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
为了能够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还应设法提高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保证其能够较好的适应并满足音乐课堂的教学需要。具体来说,音乐教师需要保证自身的音乐素质,这一素质的保持需要其不断通过音乐杂志等手段补充相关知识。此外,音乐教师还需要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保证自身能够较好的将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提高音乐教学的地位
为了能够较好的保证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解决上文汇总提到的教师与学校对音乐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还应设法提高音乐教学的地位,使其真正能够实现与各类“主课”平起平坐,这样才能够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较好展开,避免音乐课为其他科目“让位”的情况出现。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与学生需要首先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避免占用音乐课教学时间的问题出现,此外初中学校也需要将音乐课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并督促教师将这一目标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教师与学生重视音乐课堂教学,这时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音乐相关比赛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这样就能够较好的保证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4]。
结论:
得益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开始受到了一定重视,但我国当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却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相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宁.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下),2013,12:146.
篇5
(一)促进作用:课堂组织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师教学及管理艺术高水平发挥的结果。
(二)维持作用:课堂组织教学的维持作用指教师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较持久地维持课堂教学的基本秩序,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互面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管理不当引起的互面影响,在正常维持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组织教学的促进作用,使课堂组织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二要遵循音乐课堂组织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课堂组织教学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全面性原则:课堂组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课堂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师生的合作为基础。
(四)民主性原则:在课堂组织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成长,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个性才能达到充分地发展。
(五)发展性:课堂组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轻松与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和谐统一的发展。
其三要把音乐课堂组织的技巧巧妙地、合理地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音乐课的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使学生集中精力,情绪饱满的进入状态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情导入。上课时教师以自身的情绪来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对学生产生一种号召力,以调整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准备上课,以课的内容进行情绪导入。
2、以静导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难以意料的情况,有时甚至出现一片哗然的情行。这时如果教师靠声音在喧闹中是不易被学生注意的,而冷静、镇定却易成为学生的“新异刺激”,从而达到“以静制动”的效果。
3、以新导入。上课时,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课内容,提示重、难点,让所有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引起重视。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1、了解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点。
2、问题处理及偶发事件的应变: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等问题,教师要在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处理。
3、注意教学情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音乐课有它独特的魅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也不是所有的音乐课都能引起学生兴趣,为了提高音乐课堂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平时在教学中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好参与的特点,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结束的组织:
1、留有余兴:一节课结束若是全课的,在学生情绪高涨时结束,会使学生留下相象、回味、思索的余地,增强音乐课的魅力。
篇6
初中音乐,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加强初中音乐教学的力度,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有着负面影响。正视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革初中音乐教学十分必要。因此,笔者选择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
1.初中音乐教学理念不尽科学
在素质教育得到广泛推广的今天,初中音乐教学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然而,改革之后的初中音乐教学水平与质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许多初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与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学的认识还有不足之处。正是音乐教学理论上的缺陷使得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实际价值不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没有给音乐学科教学以充分地重视,仍然利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初中音乐教育也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地于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使得初中音乐教学的成效不足。[1]
2.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做出了明确规定,音乐教学需要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这习观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初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仍然较为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与学习,忽略了音乐学科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完成音乐教学任务而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一些音乐教师的工作热情较高,配合学校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但无法正确把握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得改革后的音乐教育质量不足。
二、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对策分析
面对初中音乐教育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初中音乐教育改革方法的分析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下面,我们就来对初中音乐改革对策进行几点分析:
1.加强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的改变
受到初中学校管理者以及音乐教师对于音乐学科的偏见,许多学生忽略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教育相关部门需要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推广,使初中学校的管理者与全体教育认识到平衡发展与素质提高对于初中学生的意义,加强其对初中音乐教育工作的认识。初中学校的教学理论需要进行转变,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利用音乐、美术之类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爱好。[2]
在日常的学校团体活动中,学校应当加强音乐学科知识的宣传,组织不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学习对于自己发展的重要性,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学校可以利用五四青年节或者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演唱比赛中找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建立起正确的音乐学习目标。这样的宣传活动也可以使音乐教育认识到其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音乐教育工作中,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
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只有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与优势进行认识,全面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初中音乐教育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学生的音乐学习实际出发,为学生量身订做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创新元素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爱上音乐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学习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自己的方式对这首歌进行合唱处理。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小组学习成果的出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方法的改革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培养与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对音乐之美进行认知。在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特点与性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掌握。对于不同的曲风,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审美体系进行建立。
比如在学习《歌唱祖国》这一作品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与内容进行了解,为学生讲解一些背景之事,让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培养与激发,促进学生爱国心的建立。而在讲解《青春舞曲》的时候,教师要让初中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对自己的青春进行欣赏,找到个性化青春的魅力,鼓励初中学生享受自己不可多得的青春时光。在丰富的课本教学内容中,学生会从多个角度对社会进行认知,对生活进行认识,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完善学生的审美态度。[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实践,也是初中教育工作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当代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以及音乐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对策。希望当代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一、我国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基本概况
(一)初中音乐教学教学的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学大多还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还是以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以及进行全班学生的大合唱为主,而当今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对初中音乐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出相关的要求,新时期的初中音乐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以老师教授为主,应该变成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主,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音乐老师进行创新性的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要使得学生理解的稍微透彻,因为所有的音乐刚开始都是以美的形式来吸引人的,但是如果真正的想要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对美的理解,能过做到基本的创作,这些都是离不开对于乐理知识的学习,所以说初中的音乐老师也要事宜的进行有趣的乐理知识的教授,同样的在初中阶段由于这个时候是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的音乐老师也要能够做到进行多元化的音乐器材的教授,同时在教授的同时也要教授好我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和西方音乐相结合,同时也要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
(二)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当前的教师资源比较紧张,相关的音乐教师比较少,或者说初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达不到我国教育要求素质教育的高度,同样的当今初中学科的学习压力也是比较重的,一些大城市或者有条件在小时候上音乐辅导班的学生,由于父母以及学校对学科学习的比较重视,使得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没有专门的时间学习小时候学习的乐器,家长期望孩子能够学好学科知识来考一个好的重点高中,许多孩子对音乐的理论学习和乐器的练习出现了断层,而且由于当前很多的学校也是比较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对音乐的不重视,使得许多的音乐课程被语文、数学、英语、等占据,或者说即使有的学校有音乐课程,但是初中对音乐的教学,主要集中在音乐老师在讲台上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或者单纯的学习红歌,没有进行深层次化的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比较低的,没有相关的针对于音乐素养的考核,学校的初中音乐课程没有针对于乐器的教学,更没有相关的乐理知识的教学,教学的手段单一,知识在讲台上教授,没有合理的运用好多媒体互联网以及课外的具体实践操作。
(三)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性
由于当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提出相关的人才培养战略,提出相应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由于时代的进步,对文化的要求程度提高,国家正在逐步进行新课改,更加重视学生音乐素养等美学鉴赏能力,所以说提高初中的音乐教学水平,改变原有的传统表面化的音乐教授模式,这是贯彻国家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同时也是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人才,通过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学的感知能力,感悟能力,并且初中学段有着该时段所独特的特点,这个时段的学生正是心理和生理成熟以及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样的也是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个时间段的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叛逆心理,通过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提高响应的美学感知能力,这对于初中时段的学生世界观以及建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有着良好的美学感知力后,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对幸福的满足感。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
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进行观念上的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时不注重对音乐的教授,更加注重学科理论的学习,今后在进行发展时,首先教师要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应的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提供更大的奖励,鼓励教师进行音乐的教学,以提高初中音乐教师的数量,同样的针对于中考等考核制度,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做出相关的政策调整,加强对音乐素养的考察,同时又能够引起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想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一线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相应的自身的音乐专业素质,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或者教师编制的时候,针对于音乐教师的选拔要提高相应的标准,以及相应的也要要求一线音乐教授乐器教师在评比时考虑证书的等级,使得相关的初中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要比传统的教师要高,相关的学校也要进一步提高对音乐老师的招聘标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问题,只有音乐老师自己的专业素质过硬,自己有许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相关的学生进行传授,同样的初中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知识的教授的时候,要改变原有的一唱一和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要逐步的转变,要想着能够提高学生真正的音乐水平以及相应的音乐素养,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上音乐课的乐趣,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及相应的主动性,通过课堂的创新以及教授方式的创新来教授学生的音乐,同样的,也要试着和学生进行定期的交流,鼓励和培养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来教授学生,音乐不仅仅知识唱歌,改变学生原有的传统思想,认为只有声音好的人才适合唱歌,要告诉学生,唱歌其实是有技巧的,通过合理化的技巧学习以及相应的发声持续训练,声音会变的更加好听,唱歌也是会越来越好的,同样的也要告诉学生,音乐也可以通过对相关的乐器进行学习,提高相关的乐理知识,进一步的提高相应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应用
当今社会在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所以说针对于初中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做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好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授知识,多媒体讲授知识,使得相应的知识更加的多样化,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及相应的积极主动性,不仅在进行理论知识或者相关的乐理知识有帮助,同样的可视化的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以及相应的乐理融会贯通,同样的在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相关音乐会的播放,同时在播放开始、中间、或者结束之后,进行相关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音乐会的观看,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达到进行音乐会播放的目的,由于当今社会上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逐步的加大,相关的一线音乐老师在进行相关的音乐课讲授的时候,也要把我国传统的音乐以及相应的民族音乐、民族乐器相互的结合起来,同样音乐老师在教授知识以及教授乐器使用的时候也要能够发挥创新性,比如,可以通过幽默的音乐家、乐器或者自己的经历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小故事进行讲解,以此来进一步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多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相关的初中一线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主体相结合的方式来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进行多学科的想和结合,音乐的教授和学习可以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相互结合,就比如,可以以通过音乐老师和化学考试或者历史老师等理论学科老师相互的合作,可以进行对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歌曲的编排,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样的对于音乐的学习有提高了很大的兴趣,同样的还可以通过和舞蹈的相互结合,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众所周知音乐最基本的就是对于节奏的把握,而且舞蹈是非常重视节奏的把握的,所以相关的初中音乐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舞蹈的学习,来提高对音乐的节奏把握,同样的进行音乐教学的多主体结合,也包括一线音乐教师以及相关的学校领导部门以及家长这样的多主体结合,相关的初中学校不仅要能够重视针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样的相关的初中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的音乐俱乐部等方式,可以在这个部门或者活动中心集中多个音乐老师,这个教学可以是多元化的,老师也是多样化的,对于音乐器材的学习有多种的方式,以及多个器材教授的老师,就比如说,这个活动中心可以分成具体的不同部门,设置有不同的课程,有吉他课、古筝课、乐理课、发声课等不同的种类,同样的在学校里设置这样的课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对于学生提高相应专业素养来说更加高效,并且这个课程可以是学费低成本的,学校的相关资金要投入里面的音乐器材的配置,使得学生既可以自己带自己的相关乐器,也可以免费的使用俱乐部的相关乐器,这样能后极大程度的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广度,相应的范围也会进一步的加大,同时音乐老师进行分科进行教学,也能够进一步的发挥音乐老师的专业素质,对于初中一线教学水平质量有着很大的提高,同时初中一线的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好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结合,在相应的学校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可以有条件的促进学生进行音乐会的鉴赏等等各种途径。
三、结语
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当今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创新改进,从音乐教师额培养机制上说,相关的音乐教师资格证书以及教师招聘考试可以进行音乐教学创新性考核以及要提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主,同时,也要多元化教学,把音乐的相关学习和多学科进行结合,提高学生音乐的兴趣,同样也可以进行多种音乐器材的教学等。
参考文献:
篇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经典言论充分证明了兴趣之于学生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诚然,只有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由内而外地表现出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积极学习态度。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想更好地展开教学,必须首先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楸救私萄实践中有效诱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几种做法。
一、借助简单乐器,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相当一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会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所出现的音乐曲目,但教学也仅仅局限于此,并不会向学生详细讲解演奏具体音乐曲目所用到的一些乐器。这就致使很多学生即使经过了初中三年的音乐学习,却对乐曲演奏知之甚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其实,学生在平时的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接受到专业的乐器培训,因此,他们大多数人对于各种各样的乐器可谓既好奇又倍感新鲜。由此,笔者认为初中音乐教师可以以简单的乐器呈现为手段,诱发学生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原始狩猎图》这一音乐学习曲目时,笔者在上课一开始就利用骨笛这一乐器为学生进行了演奏。借助骨笛,《原始狩猎图》的旋律与节奏显得更为悠扬。这种情况下,学生纷纷询问笔者关于骨笛演奏的方法。看得出来,他们对骨笛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趁热打铁,对学生讲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原始狩猎图》,看看骨笛演奏下的《原始狩猎图》究竟蕴含哪些音乐内涵……”如此,便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对骨笛的兴趣及时转移到了《原始狩猎图》这一音乐曲目的学习中,教学反响异常
良好。
二、借助舞蹈表演,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大多活泼好动,爱玩爱闹,因此,他们对死板的学习音乐知识不甚感冒,甚至持有较强的排斥及抵触心理。笔者在观摩一些公开课时发现,一些优秀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引入了舞蹈表演的因素,致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大增,课堂学习氛围也由此得以融洽而愉悦。
在对其形成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将其灵活运用到了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并切实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如在学习《健康歌》时,笔者就鼓励学生一边哼唱,一边跟着节奏自由做出动作。这种率性的舞蹈表演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连平时甚少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学生都积极投入了舞蹈动作的表演活动中。如此,便在诱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他们对《健康歌》这一音乐曲目节奏把握得更为深刻,同时达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三、借助背景扩充,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与其他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由此出发,在教学音乐知识点时适当为学生扩充其背后的一些背景知识,这既能扩充学生的文化视野范围,丰富其学识与见识,而且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来讲也存在着积极的意义。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长城谣》时,笔者就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呈现了该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历史背景知识:“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这一句歌词赞颂了中国的物产之丰富以及人民安居乐业之幸福生活;“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这两句歌词却话锋一转,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残酷暴行以及当时人们的悲惨苦难生活;“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一句表明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轻易屈服于敌寇,誓将日本侵略者驱逐的顽强意志及决心;“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则表明了中国人民经过英勇奋战之后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情形……通过背景知识的扩充,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音乐曲目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而这很显然就为他们对《长城谣》这一音乐曲目形成浓厚的学习与演唱兴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证明了背景知识的扩充对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所存在的积极意义。
学生是音乐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方法一定要能满足学生的音乐主观学习需求,如此,才能使得学生始终对初中音乐这一学习科目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积极投入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鉴于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灵活创新,大胆运用多种策略与方式方法,这既是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客观需要,又是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愿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都能踏入音乐学习之门,进而切实提升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
篇9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28-02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模式和方法呈现多样化发展,不同教学科目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如何寻求一种适合高中学生的音乐教学方式成了诸多教师思考的课题。我们发现,分层教学是基于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心理倾向、认知水平、个好等方面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差异化教学模式,它剔除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接受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高中阶段学校音乐教育授课形式主要以班级授课为单位进行的,这种班级授课大多是在学生入学时随机分班,由固定班级人数和统一时间单位进行的一种教学制,它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加强教学管理。但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同、初中及幼教阶段学生家庭在音乐方面的教育投入程度与重视程度不同,高中学生之间的音乐能力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发展心理学家加纳指出:“人的先天遗传差异是由不同智能的不同组合造成的。”而音乐技能差异主要是由学生在后天器乐演奏、歌曲演唱及舞蹈上的学习不同而造成的。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具有学科的天然优越性。
(一)分层教学有效缓解音乐教学中产生的多重矛盾,可兼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着音乐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差异,也由此产生了教学过程的诸多困难,而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很难去平衡这些矛盾因素。如果这些矛盾不能有效解决,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很难有质的突破,也就不能适应当今的艺术考试要求。实施音乐分层教学恰恰有效缓解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统一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的学习起点”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学习目标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有效解决“统一的内容”与“不同的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教学单位时间里的效率;有利于对“统一的操作”与“不同的音乐实践能力”的指导,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音乐实践专长。
(二)高中音乐分层教学能缓解学生音乐学习的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的扩大化。从本文唱歌水平测试来看,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兴趣上的差异受到技能水平和兴趣高低的影响,出现不同的结果,整体上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适合学内容和方法的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实现教学目标;而那些不适合的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学习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具体需求、兴趣爱好,并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激发出各自的音乐天赋,掌握音乐技能,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以此保持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防止因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适应产生的两极分化。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力保障。高中学生正是个性形成的主要阶段,实施音乐分层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养成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分层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它能够影响学生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的心理活动。在传统音乐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统一性教学目标来完成自己的音乐能力,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教学过程的“矛盾因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而产生学习的自卑感,由此影响他们形成稳定而健康的个性,实施分层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点。通过分层教学进行差异化指导,促使学生在某些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让他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增强自信,激发上进心,促成他们稳定而健康的个性人格和个性音乐能力,不至于像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商品那样,个个都是一个样。
二、高中音乐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数据分析
本实践的目的是证实分层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考察分层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能力,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添砖加瓦。基于对分层教学的理论实践,本文选择了高中一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内部测试实验。共发放50 份问卷,实验班 25 份,对照班 25份。收回50份(实验班25 份,对照班 25 份)。经过三个月对两个班的教学内容,课后作业辅导、学生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分层教学,所得实践数据统计与分析如下:
(一)实验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方法、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统计,并整理成表格,以便更加直观地表现实验结果。统计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实验前后在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成绩差异,实验前的测试平均成绩是63.29分,实验后的测试平均成绩是66.73分,提高了3.45分。前后两项标准差分别为7.961和6.937。T检验结果显示为T=4.754,P=0.0000
(二)分层教学实验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态度明显优越对照班。在有关“预习遇到问题的主要解决方式”“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课前主动探究情况”的问卷中,实验班有65%的学生选择主动进行探究学习,而对照班只有45%的学生选择主动学习。
(三)与此同时,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转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有了更加明显的提高。
数据统计和问卷结果表明,分层教学的实验是成功的,效果也是显著的。说明了通过分层教学能够提高高中音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中音乐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共享音乐学科资源。音乐的魅力是让更多人参与到共享中来,鼓励学生分享音乐学科的资源。因为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影视、舞蹈、历史、地理等许多不同的学科知识,学生在分享中激发求知欲望,提高音乐技能和音乐认知能力。除此之外,音乐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学科,能使某些学生在情感的体验或情感经历、生活历练中产生共鸣。使学生之间在共享音乐过程中,在知识、情感、经验上得到“互补”。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鼓励学生“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共同提高。
(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高中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低的原因是教学内容太难,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产生了对音乐学习的厌学情绪,也有因接受音乐技能培养太晚而失去信心,由此形成了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学习的不同感受,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在不同层次教学中设计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以此来减少学生的差异,降低两级分化的趋势。
(三)提供多样、可供选择的方法。分层教学是对象清楚,解决问题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以往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的弊病,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欣赏一首作品时,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可以用感情描写法,问题欣赏法,图画笔速描法,也可以用唱乐谱、拍打节奏、身体律动等方法,这都能提高学生欣赏和体验音乐的能力和水平。
一言以蔽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具有学科的优越性,但其中所涉及的各种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音乐技能、兴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才能更全面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专平.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J].教育研究,1996(3)
[2]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J].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篇11
课堂教学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更是体现教师驾驭课堂,凸显教学智慧与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一堂课上,围绕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何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重难点的突破与解决、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等,是年轻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年轻的教师观摩了如何构建初中、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模式;如何创设浓郁的课堂艺术氛围、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突破难点、知识版块的衔接、知识的拓展与研究等,真实体验了驾驭课堂的不同表现。
二、亮点评析
追求自由,是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一。教学中,教师能扬起爱的风帆,解放个体,充分发掘自己的专业优势,并能够用心去选择、编排教学内容,筛选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整合。能够萌发围绕教学目标、优化过程的意识,比较科学地确立教学重难点,思路较为开阔,语言生动活泼,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科知识渗透与艺术思维方式的培养,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驱动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显示出年轻人教学的青春活力。具体表现为:
1.导入新课形式新颖。A教师出示一段电影《聂耳》中的精彩视频片段,并以欣赏示标的形式,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带着问题欣赏。接着师生对话交流,简洁明了地揭示新课题《人民音乐家聂耳》,并从其代表性作品、生平事迹的共同回顾开始新课的教学。B教师教《西部畅想》:以赏析活动开始,推出一组歌曲演唱的音像,要求学生判断流行地区,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相继谈起西部大开发的话题,推出本课新课题——《西部畅想》。
2.学科知识传授精雕细琢,注重创设艺术氛围、学科知识渗透与人格教育。在深化体验环节,教师能鼓励学生即兴编创舞蹈动作,载歌载舞,体现了音乐学科知识传授的专业性,精雕细琢,环环相扣。并能够鼓励学生登台演练,用打击乐即兴创编,配合教师,共同合奏乐曲《金蛇狂舞》,深入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另一个教师的课例中,体现了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追星现象以正确的价值观确立自己的榜样,并以此为动力,奋发学习,努力成才。
三、存在问题
由于刚走上三尺讲台,缺乏教学实践的磨合,年轻的音乐教师虽然有许多的思维亮点涌现,但是与新课改的理念与常规教学要求,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需要予以调整。
1.教学视野不是很开阔。部分教师导入新课的切入点选择得很好,但是缺乏画龙点睛之笔,让揭示新课题所创设的氛围迅速升温,缺少了推波助澜式的效果,降低了拓展教学视野的效果。
2.教学缺乏全局意识。教学中头大尾小,某个版块教学很精彩,而随后环节教学却比较松散,教学内容丰富但是重点不太突出。
3.教师课堂教学情感不够投入。中学音乐学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凸显人格教育。在个别教师的课堂中,教师缺乏激情,不能走到学生中间进行情感交流。一堂课平铺直叙地推进,台下的学生比较疲惫。
4.新课内容的拓展,做得不够细致、深入。有的内容不能体现、深化主题,缺乏创意,只是知识的累积而已,不能进行有效教学。
5.教学中缺乏灵活多变的机智。教师提问,学生没能及时回答,出现了冷场现象,教师的语言启迪性不够,缺乏现场调动的智慧。教学中出现了满堂问现象,设计的问题缺乏斟酌与提炼。
6.改善教学评价机制,驱动每个学生萌发成就感。新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学生要学些什么?是音乐教师始终要注重的内容。音乐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肯定学生主体参与后的感受,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相继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改进建议
1.切实实施结对工程。如果青年教师新授的每一课时备课稿都是与师傅共同商榷、修改后才进班授课,将会是青年教师少走弯路,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的一条捷径。
2.尽快完善音乐教室配置。在音乐教室里,应该拥有钢琴、多媒体等一套完备的设施,要能够为中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体验空间,登台演练。
3.定期开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以推门听课的方式驱动青年教师自觉提升个人教育教学水平。
4.教研室加大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的力度,增加音乐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多听多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篇12
1.1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自主性
它与受动性、外在性相对立,其表现为学生行为的自主、自信与自律(自控)。自主性对教师的要求是“尊重”,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师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尊心,创造使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内部”能动活动的条件。教师的角色应当是顾问、辨论会主席、对话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点拨和概括三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之前教师行为应该是倾听,努力的倾听(这点在当前普遍没有做到)。应该区别“教学”与“教学生学”的不同,认识到从长远上看,少教才能多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反思”(自律、调整)。具有反思的思维方式,是人的重要特征;反思,是自主性的最重要表现。
1.2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活动性
活动性对于教师的要求是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空,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而非自己。必须强调指出,这里的活动是自主性的活动,即学生作主人的活动,而非学生是木偶的活动,也非"表演式"的专供参观学习的所谓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确,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学习是试错的过程,不是复制、照相。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理解事物,都只能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理解。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错误,调整自己的教学,矫正或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
1.3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创造性
创造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对中学生而言,不应该要求“发前人所未发”,仅要求“发自己所未发”即可。从社会需要与学习需要两个方面看,教学中都必须强调创造。创造性对教师的要求是实践与激励,自己的创造实践是对学生创造的激励,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创造离不开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离不开审美水平。因此,在引导与激励中,应该在美育上多下笔墨,对学生的要求是探索与猜想,探索是态度、猜想属方法。
2.研究理论依据
主体性教育思想即便成了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教育也便成了立于教育改革潮头的主题。现代教育把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构建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学校教育的本质。主体性即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且三者是主体性结构中的三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同层次的方面。主动性即主体能动性,它必须以自主性为基础,又把创造性作为主动性的较高层次的发挥和表现,主动性是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因此,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实施主动性教育。实施主动性教育,必须依据主动性培养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基本原理:需要激励原理,满足需要是一个人主动行为的心理依据;行为强化原理;人的主动性可以通过对其主动行为的强化而塑造;文化教育原理;通过学习人类文明汲取蕴涵的人类主动精神;社会互动原理;人的主动性总是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而促进的;自我教育原理;自我教育是学生主动性的本质体现,也是主动性生成和强化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的多方面成长、顾及了他们的主动性,才会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也正是在处理一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老师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老师能否唤起他的力量?老师能否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愿望?老师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老师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老师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老师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老师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与哲学、艺术相关,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也只有“这种教学的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得学校因此可以减少喧嚣、厌烦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3.研究方法
根据初中学生课堂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观察法的设计作研究方法。
3.1 学生音乐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13
关键词:音乐教学;素质;自然学科;整合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人作为主观因素是放在第一位的。要学习什么?怎样去学?有没有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有最好的学习效果?种种问题,都是在围绕着“人”这一因素而展开的,没有人,就没有学习的主体。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学习的兴趣或动力,那么那种学习也无疑是一种被动的劳而无功的学习。也就是说,在人的因素里面,学习的兴趣又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对于处于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心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学习行为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其在学习状态下不至于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增强其学习兴趣呢?我作为一位初中音乐教师,深感歌声对于缓解一个孩子的疲劳学习生活、开发其心智,活跃其情感的重要意义。以下我就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过程,来阐述一下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对学生全面素质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其它自然学科教学的相辅相成的意义。不足之处,请广大音乐同仁批评指正。
一、音乐学科和初中其它自然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
音乐是一门艺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它是一门主要开发人的右脑功能的学科。相比语、数、英等其它自然学科来说,音乐学科虽然没有它们那么富有抽象性、逻辑性和概念性,但它独特的音阶组合以及要完美地表达出种种变化无穷的音阶组合,多半是需要一个人的天赋和灵感的,这种天赋可以表现为一个人有在某种形式上用音乐作为个人欣赏和放松的愿望,和他是否与音乐的表达产生共鸣,并依据音乐的特点来判断音乐两个方面。可以说这两方面就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具备音乐素质。这种素质是音乐所特需的,没有这两方面素质的人一定搞不好音乐,但是没有这种素质的人他也可能会在语、数、英等学科方面出类拔萃。这就是音乐学科对于音乐人才需求的独特性。然而并不是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就不能搞音乐,音乐是大众的,是民族的,除了高雅的,还有通俗的。音乐可以作为调节人身心的一种工具,放在任何人身上又都是很实用的。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学除了为培养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之外,另一个教学目的和任务也可以说就是为了缓释学生学习后疲惫的身心,能够以较短的时间里调整自己,从而高效率地学习和生活。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二、音乐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素质教育目标认为:情感教学在整个的教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应该作为教学改革中一个具有很高价值的科研课题。研究证明: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很高的。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现在心理学家们又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而人与人之间的情商最初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有关。音乐教育就在这种后天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这方面曾进行过深入的调查。据笔者对于学校里历年来的优等生的考察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的优秀学生并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实现的。其中上届毕业生中学习成绩第二的那名同学,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吃住在校,而是住在家里,也没有完全遵循学校的作息制度,没有上过早晚自习,每天只是到学校正常上上下午的正课,但是成绩优异。在走访其家长后得知,这名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音乐、舞蹈、绘画等多门小科,并且成绩优秀。在升入初中后,每天在繁重的多门学科的学习之后,还要坚持练琴、跳舞、绘画,从不懈怠。学生的家长也直言其孩子也并非天分很高。研究证明,这名学生正是能够合理地运用音乐、绘画等手段来缓释学习压力,从而来调节自己,其情商、智商等因素也在久而久之的音乐、绘画等手段的培养中得到了提高,最终能轻松地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也就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们在称赞某个优秀学生时所说的“会学习”。
三、音乐教学和其它自然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
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也体会到,若仅从音乐角度去上音乐课,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力求在教学中让音乐与其它学科知识相结合。
1.音乐教学与文科知识教学的联系
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加上教师能用抒情的语调和优美的语言或者利用某些文学作品创设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就能为学生营造联想的空间,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如在让学生欣赏民歌的时候,可以尽量把民歌所产生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讲清楚,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了解到相关的语文知识。又如在教授一些红歌的时候,又可以把红歌所表现的人物事迹、表现的时代风貌,相关知识背景,作者简介等讲给学生,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以说都与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是交叉融合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能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
2.音乐教学和自然知识学科教学的联系
现代科学技术在音乐教学和音乐演奏、演唱中广泛应用后,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世上众多的乐曲、乐器、乐声的合成与分离,计算机音乐创作的软件,无一不是音乐与数学的爱情结晶,就连当今时常出现的假唱现象也离不开音乐与数学的融合。20世纪20年代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和音乐教授约瑟夫.希林格,曾把纽约时报的一条起伏不定的商务曲线描述在坐标纸上,再把该曲线的各个基本段按照适当的、和谐的比例和间隔转变为乐曲,最后在乐器上进行演奏,结果发现这竟然是一首曲调优美、堪比巴赫作品的乐曲!他进而认为,根据一套准则,所有的音乐杰作都可以转变为数学公式。在物理学和音乐学科的联系方面,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现代声乐学和乐器声学的原理,都能在物理学角度找到其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音乐声乐学无不遵从物理声学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