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子商务会计实操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子商务会计实操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子商务会计实操

篇1

第二、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

通过了计算机水平一级和英语四级;在英语能力方面,我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翻译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在计算机能力方面,我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办公软件,对dreamweaver8、photoshop等软件有一定的了解。此外,我还懂得运用erp用友软件,掌握了其工作原理。

篇2

目前,关于我国中职、高职衔接的研究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学制上的衔接,即外延式的衔接,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这成为中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课程体系构建分段独立、各自为政,造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重复多,虽分段而又无层次等问题比较突出。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从起点就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强调阶段性、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和一致性,才能实现专业的衔接与人才培养的递进。本研究基于“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理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在分析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一、确立中高职“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基本理念

依据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职业岗位任务导向、贯通衔接、协同开发的原则,整体设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出发点,加强职业能力要求的层次区分度,厘清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划分,清晰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中高职教育的合理定位,使中职和高职既有独立的培养系统,确保中高职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又有顺畅的衔接轨道,实现中高职的充分有效衔接,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阶段性、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和一致性。 实现岗位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全面对接,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径。

二、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珠三角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态势与企业需求调查,我们将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电子商务行业和中小型企业培养熟悉电子商务网站维护管理工作、具备电子商务项目实施能力、网店运营管理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衔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职业范围主要定位在各种中小型企业和IT企业的网店运营管理专才、电子商务助理、网络营销(推广)专员、网站管理与维护人员(见表1)。

三、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岗位职责及主要工作内容的分析,划分不同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提出完成该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见表2)。

四、课程体系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企业和市场对职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其变化为依据,按照“必须、够用、实践、实效”的原则,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实现课程综合化和职业化,促进课程结构整体优化。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行动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中,始终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训练这一中心,即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以及能力模块有机对应和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筛选出与此相关学科中与培养目标直接对应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知识内容,结合技能教学,形成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同时,考虑到学生毕业时,面向的是一个岗位群,适当拓展学生的就业面是必要的,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宽的选择范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突出一专多能的特点。

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素质要求,将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基础与素质类课程、专业基础与专业能力类课程、拓展类课程、集中实践类课程、综合能力类课程。各课程所占比例如表3所示。

1.基础及素质类课程

此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主要课程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2.专业基础及专业能力类课程

此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基本工作技能。主要课程包括:商品学、基础会计、办公自动化、市场营销与实务、综合美工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实训基础、PHOTOSHOP基础、FLASH动画、网店运营基础、网店商品拍摄与处理、网络营销与实务、物流与配送、网络推广、网店客服技能与技巧、网络编辑、网页设计、电子商务员考证、网店运营进阶、国际贸易实务、PHP基础与运用、数据库基础、电子商务创业与运营、企业资源规划。

3.拓展类课程

此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领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开拓空间。主要课程包括:演讲与口才、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商务写作、创业创新基础、企业管理基础、公共关系学。

4.集中实践类课程

此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实践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实操、电子商务基础实训、多媒体技术、网店经营实训、商务网站管理与维护、网店运营综合技能实训、商务管理技能实训、网站建设综合实训。具体安排如表4所示。

5.综合能力类课程

此类课程安排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集中10~15周时间安排,以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为主(见表5所示)。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为毕业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起到指引作用。

五、结语

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中的难点和关键点,从理念上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不能是简单的“中职+高职”,必须打破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自独立系统的办学方式 ,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整体设计,分段实施。从实施上来看,中高职有效衔接发展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课程内容衔接是核心内容和落脚点,课程内容设置要具有连续性,依据职业岗位群需求,建立能力本位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规划好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切实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逯铮.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诉求及国际借鉴[J].职教通讯,2013(7).

[2]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体系设计[J].江苏高教,2013(3).

[3]金盛.涨落中的协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篇3

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其设立由国家教育部审批,招生计划由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按国家普通高校三类本科招生,独立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全国本科层次的独立院校有259所,而其中很大部分设置了经济类专业的一般都会有国际贸易这样一个相对热门的专业。独立院校的学生有其独特性,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更高,相比正规本科院校又有所差距,而且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意愿,因此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锁定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独立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对于解决我国外贸人才缺口问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和阿里巴巴外贸培训班的成功经验,专门探讨提高独立院校培养外贸专业人才的策略。

一、当前独立学院本科外贸专业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实际间题

在帮助我校外贸专业同学(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就业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

首先,目前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本身财力有限,有些老板自己不懂外贸或者是懂外贸但没有时间培训业务员,而我们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很强,而大部分外贸企业却不愿意或无条件给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机会。

其次,虽然独立院校学生在理论知识、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层次更高,但是由于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更为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理论课的要求降低,学生都被鼓励去考取更多的专业证书如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等,甚至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考取某些具体的职业证书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这就使得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放弃了对于学历的要求,转而寻找大专院校的学生,这使得本科独立院校国贸专业学生的优势在减小。

再次,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改革步履较快,实操性课程的比重在加大,但是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却有限,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时期内独立操作外贸业务。可见简单地增加实务课程比例并不能增强外贸专业学生的实操技能,反而要在对外贸企业实际需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之后改善课程安排,通过与企业加大多方面的联系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外贸培训班项目背景与在我院的实施效果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传统的通过展会或者面对面交谈的贸易洽谈方式的弊端日益凸现,国际贸易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借力电子商务,根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网络贸易额将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在2010年将要达到42%。鉴于网络贸易交易金额相对较小,从交易量上来算的话,网络贸易的百分比将会过半。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网络科技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网上贸易平台,截至2009年9月,其旗下网站阿里巴巴国际站目前拥有1048万注册用户,122万家企业网站/商浦,收费会员20.3万,全球各个国家都有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注册会员,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2009年10月,阿里巴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后阿里巴巴将自己对其会员企业的服务延伸到了替企业培养并招聘外贸人才,将自己的经营领域扩展到了培训行业,其设立的“阿里巴巴外贸实训班”经过了在江苏省的试点向全国铺开,目前该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全国已开办了数十个班级,学员反映整体良好。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和中国外贸发展的前沿阵地,拥有阿里巴巴17%的外贸会员企业,因此自2009年,阿里巴巴率先开始了与广东省独立院校的合作,向广大有志于从事夕卜贸行业的待毕业生推行此班。

在业界,该班的设立引起了专业老师的热烈讨论,一方面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毋庸置疑,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阿里巴巴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对未来的实际工作有更深的体会;而另一方面,学校推荐培训班给学生,除了看好阿里巴巴的就业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阿里巴巴的这种纯应用性的教育模式对高校教育的补充左右。为了做好学生就业的工作,我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选择与阿里巴巴进行合作,并成为广东省第一家与阿里巴巴合作招生成功并开班的高校,学生培训后全部通过了阿里巴巴的认证考试,大多到阿里巴巴所推荐的就业岗位工作,普遍反响较好。

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的老师,我也是与阿里巴巴外贸培训合作班的项目负责人,全程跟踪了此班的招生、培训和推荐就业的整个流程,试图以此来思考和审视大学教育中已有的外贸专业培养方式的不足,通过借鉴阿里巴巴外贸培训班的有益之处,探讨独立院校培养更具实践操作能力的外贸人才的策略。

三、对当前外贸实务相关课程设置的改进策略

基于对本人在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以及对阿里巴巴外贸培训班的了解,现综合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一)做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及相关 课程的衔接

目前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一般把外贸实务课放在大二下学期,单证课放于大三上学期,而与两门课程都有很大相关性的重要的国际贸易惯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标准银行实务》等内容并无专业分工,两门课程的老师对于其中的具体内容要么都讲,要么都不讲,使得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零零散散,不全面具体,而这些贸易惯例,是当前国际贸易实操的基础和国际规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作为外贸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单证课程以外贸实务课程和专业英语为基础,而一些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外贸英语课程,仅仅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并不能满足外贸专业学生制单、处理发盘、询盘以及外贸实际业务的需要。

虽然,单证课与外贸实务课程是作为两门课程,但实务课的各个部分如:合同、保险、运输、结算等内容都包含对于单证的要求,因此或多或少地会被提及,而又不能提及太多,一方面是因为授课时间不够;另一方面学生短时间内吸收效果有限;此外还会影响后面单证课程的效果。

针对如上所述的现实情况,建议采取如下策略:第一、将单证、外贸课程合并为一门,分两个学期上课。这样学生可以系统学习外贸中单个流程的全部内容,掌握起来更细致、全面;第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外贸专业英语课程或者代替传统的商务英语;第三、可开设单独的“国际贸易惯例”课程做为选修课程,系统讲解外贸领域重要的惯例,以培养学生利用国际法规惯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双语教学课程的改进措施

双语教学即运用外语(主要是英iA)教授学科和专业课程内容。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可以概括为:(1)知识目标,即通过外语的学习增加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广度与深度;(2)语言目标,即学生通过对学科专用术语与语句,独特语言结构和表达的掌握,能够读懂该学科的英文教学资料,进而用英语进行口头与书面的交流,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3)思维目标,即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最终使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养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鉴于国际贸易工作的特殊性,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十分必要,然而双语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大,受到学生英语水平和教材选择的种种限制,例如当前在国内就找不到一本较好的本科级国际贸易的双语教材;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教师不得不舍弃部分学生,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的情况。另外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尤为关键。

基于以上分析,当前国贸专业双语的改革应注重:首先应将双语课置后,学生学过专业英语之后再开设双语课程;其次应注重双语教材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其选用汉语教材也不能用不合格的教材,这样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校要注重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多提供机会给老师学习交流,多提供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双语教学能力。

(三)增加设置外贸专业电子商务实训课程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外贸方式的极大变革,新条件下的外贸人才是指那些能够很好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找 到客户并拿到订单的外贸业务员,能否高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就是衡量其的一个重要指标了。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外贸班的一个亮点就是结合电子商务平台 的利用,这样就弥补了一般高校教育的一个空缺,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外贸实操能力和就业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增开了“阿里巴巴外贸实训课”,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此课程的优势在于借助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电子商务外贸平台,使学生结合已学的外贸知识实际操作外贸业务,学习客户发掘、在线信息、询盘管理、客户管理等重要技能。学生学过这门课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很好地应用,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先关课程的积极性,目前该课程正在进行中,学生反响较好。

(四)灵活教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外贸培i)II班的老师上岗前经受过企业专业的培训,老师讲课沿袭了阿里巴巴以往给客户做培训的一种风格,教学气氛相对轻松活跃,老师会采取一些特别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比如:安排一些实操竞赛;设置一些奖项来表扬可以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设置一些表演节目的环节甚至通过一些小游戏减轻学生的困乏感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连环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评价和讨论的方式互相学习促进等。

虽然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有些剥专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无法复制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人数较多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阿里巴巴外贸班是小班教学(30人左右),教学时间是整天的课程,课堂气氛的活跃尤为重要。但是如果大学校园的老师能够更多地思考活跃课堂氛围的方式,适当地选取一些激励措施提高课堂参与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还是大有裨益的。

篇4

跨境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已成为驱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然而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需求和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已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基础实操人才还是经理人才,都有很大的缺口,并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迫切需要革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引进新型教学资源、搭设形式多样的比赛平台、创造实操实训机会,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1“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1.1内涵

“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它首先着力推行外语环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使用频率,使语言环境与商务环境实现“零距离”对接;适时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学生在语言实验室、商务实训室等多媒体或模拟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对商务语言、商务技能、以及外贸、金融、法律等实务流程进行实际操练。其次对教学目标、实践能力、技能展示等进行革新,让学生多参与各类实践大赛以推进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改革促人才发展”的良好局面。最后引进新型教学资源,如仿真实训教学,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离岸实操平台”,推进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培养商务英语一体化人才。

1.2特点

1.2.1导向准确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符合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每项赛事都是本着产教融合的宗旨,再进行全面的调研,使比赛内容和评判机制等方面得到不断改进,将产业的专业要求和前景发展融入竞赛体系,从而促进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0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集外语水平、专业修养、职业技能、创业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人才市场抢占语言优势;形成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强化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1.2.2模式新颖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需对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仪器设备的运用、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性教学安排等教学要素进行重构。在教学中加入商务英语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资源,并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言教学和商务专业知识教学有其固有的规律,但是它们既交叉又融合,既互斥又互倚,二者都必须兼顾,又应主次分明。如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参与、交流、互动、合作等方式,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语言。然后学生围绕所学内容进行商务英语语言技能比赛,并组队参加学校、华中区及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对于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制单等商务类技能课程,则利用实训室的实训系统,结合国际贸易实操业务的知识点,设计了大量贸易实务于关卡中,3D虚拟仿真各种外贸商务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用性、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创新型开放式的实践平台。之后学生还可以在商务离岸产业园进行实操,或前往合作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1.2.3评价多元

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对学生评价标准学术化的现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也是以应试为主,其考试内容仍然是考核书面知识内容的测试,因此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方法是多元化的,即评价方法、主体和标准的多元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并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对知识模块的掌握度和转化度;在比赛和实训实操中的完成情况等;能力测评模块还可满足校内外各种连锁实训竞赛需求。建议一些课程如: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管理学等课程可以由任课老师设计灵活的、合理的,可行的,能考查出学生实际水平的考核方式。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采用现场陈述、现场答问和上交纸质版的商品创意设计计划书,营销策划书和市场调查报告一类的方式。另外,毕业论文也可以进行改革,启用双方案,可以是传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是以实践作业代替论文:实践作业包含项目报告(如:商业计划、营销方案、案例分析、翻译及评述等)和调研报告(如: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等),这样将更好地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各项比赛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改进,联合校内实训模拟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2.1以赛促教

在“教・赛・训”商务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理念的指导下,依靠专业技能比赛促进教学改革进程,从而将比赛和课程及专业建设相结合。老师指导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比赛,获知比赛内容和评价标准,从而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训实操项目,使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步调一致,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为了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并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主题举行商务英语语言技能比赛,要求每个班级自行组队全员参加初赛,每班指定2位指导老师,由3位专业或行业教师担当评委;每班获得前3名的队伍进入决赛,指导老师再继续集中指导1个月。决赛中取得名次的队伍再结合商务管理、营销、运营、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围绕既定的主题挑选一家或几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企业经营发展的资料、图片、数据和样本等,进一步探析研究企业开拓创新的实践历程和发展前景,并提出解决方案或见解。比赛让学生长了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也获得了荣誉。同时为参加全国商务实践大赛做好前期准备,大赛的举行为后续一系列实践活动与比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激发了更多同学与指导老师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2.2以训优教

为了让学生在校内就了解商务流程,实训室引入实训系统,如3D仿真商务英语函电实训系统、3D仿真商务英语单证实训系统和3D虚拟仿真国际商务谈判实训系统。系统以剑桥商务英语教材内容为依托,以听、说、读、写、译为实训模式。运用成熟的3D技术,界面设计新颖、辅以游戏互动、案例操作丰富、操作过程简单、实训功能齐全,结合国际贸易实操业务为知识点,设计了大量贸易实务于关卡中,如外贸业务中的函电撰写、单证缮制、3D虚拟仿真展会等各种外贸商务情境,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横向和丰富教学内涵的纵向出发深入挖掘了商务英语的要点,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综合技能实训平台。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通过与各类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发展一体化商务人才培养的战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2.3以训助长

“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亲历公司或企业的生产、运营、服务和管理,学生对工作要求和技能有更深入和详细的了解,从而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和市场环境。每学期选派学生前往企事业单位实习,通过校企合作,切实实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聘请兄弟院校专业老师、企业和行业领导和专家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举办讲座和座谈,听取专家的意见,让专家们对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共同探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协助管理学生的实训,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3“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成效

3.1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教・赛・训”商务英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为“语言交际能力+商务管理与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课程教学重点突出“夯实基础、突出应用、强化商务操作技能”的教学理念,突出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为实现复合型兼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我国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重语言、轻能力、重商务、轻文化、重引入、轻实践”,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必须先认知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社会需求和个人预期目标。日趋明朗的商务英语学科属性认定英语语言学是其内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商务知识是其衍生,属矛盾次要方面,教学应更多注重商务英语的词汇、句法结构、篇章构建以及翻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多维度传授专业知识。其次开设专业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商务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实训软件,提供实训实操的机会。学生通过实操练习,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最后要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涉外商务活动为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技能及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摆脱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脱节,学无以致用的尴尬局面。

3.2借比赛之契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大外贸”的环境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教・赛・训”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应突出为“厚基础、宽专业、活岗位”,通过商务英语语言技能比赛,夯实学生在商务活动中进行交流与交际的语言技能;参加商务实践大赛,初步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等知识,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

3.3搭实习实训平台,促“双师型”教师建设

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关系到能否全面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质素优良、高效精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因此可选派教师前往国外进修商科、国内高校访学进修,或参加各种培训班,如跨境电商培训班和高校法律英语教师培训班等。其次是在校内外建立教师技能合作培训单位,定期选派优秀的教师在校内外合作单位学习锻炼,全程参与相关专业课程有关的业务流程,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然后“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潜力,采取“外聘内训”等多种措施,开拓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最后成立专业评估小组,商讨确定双师型教师的评定体系和评价标准,建设校内外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加速国内外访学步伐,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并行,借助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协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梯队,为构建“双师型”人才库提供能量加油包。

篇5

GUO Xingcheng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0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a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course. This paper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describes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course teaching, the author proposes a number of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accordingly finally.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teaching method;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0 引言

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 2015年初公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增加5953万人,增长率为19.7%,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2014年9月19日,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集团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第一天阿里即登顶全球最大IPO,使得现今电商热持续升高。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应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也在不断地加重。

1 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华南理工广州学院是包括工、管、经、文的综合性大学,且以工、管见长。作为该校最具规模的二级学院,管理学院已形成完整的专业体系,设置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共6个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除了在华广管理学院开设外,还在学校的外国语、经济等学院开设。该课程的学时一般是32或48学时(如下表1是32学时的教学安排设置)。电子商务概论重点内容主要有:B2C电子商务模式、C2C电子商务模式、B2B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支付、物流等,通过对先导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们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体系和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在电子商务概论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电子商务概论教材有待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一方面,在市面上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一般理论性比较强,而面对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教学教材比较少。类似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一样性质的学校,这些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定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就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动手操作能力也比较强,能够学以致用。所以,电子商务概论教材亟需贴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在章节设置方面,现在一般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滞后于时代。对于一些如O2O、团购等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现在的教材很少有专门的章节给予比较详细的阐述。

表1 电子商务概论学时安排

(2)电子商务概论中一些相关专业名词比较抽象。比如“认证中心CA”,认证中心的主要作用是数字证书的颁发、查询、更新、归档、作废等,以及确认交易网站及双方身份的机构。再比如支付交易中的“盲签名”:银行可以向商家提供消费者购买力的资金担保,而具体消费者购买了什么,银行不知道,盲签名可以有效保护所签署消息的具体内容。还有一些如“二维码支付”等等,这些类似的专有名词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尽量的举例来说明,但这些概念在现实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真正具体运用,学生们基本没有接触到。

(3)教学和考查方式还比较传统。电商的课时量不管是48学时还是32学时,基本上还是以任课老师讲课为主,然后辅以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方式。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学生基本在课室接受灌输的知识,而对于电子商务这门与计算机和商业相连接的热门学科,学生难切体会到电商的真实魅力。因此,学生对电子商务概论教材中所说的,诸如“电子商务变革了传统商务以及开创了商业模式新时代”等之说没有强烈的体会到。另外,在考试方面,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查还是传统的出题考试,并且题型还是一些:选择、明解、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比较传统的题型,这些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电子商务学科的时代特征。

2 改进及建议

针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教材方面要反映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一些应用型的的本科院校来说,比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现在就在着手编订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并且里面将会引入大量最新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把电子商务的一些概念具体化、本土化、实例化,例如:引入新闻“清远菜农尝到“互联网+” 甜头,滞销的耶菜销售罄”来阐述C2C电子商务模式使卖家受益。清远与华广所在的花都很近,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子商务能够创造商业机会和价值。

(2)教师可以构建一些电子商务网站,让学生体会到电子商务离他们并不遥远。鉴于此,笔者在网上申请购买了域名:gxc123v.com,(如图1是后台管理界面)以及虚拟主机空间,然后把代码上传至空间(代码也可以不需要自己编写,有相关网站可下载)构建了一个“微购物”的B2C型的电子商务网站,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的积极性确实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而且有些学生自己也根据笔者所教授的网上建站方法,构建起自己的电商网站了,这些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子商务概论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电子商务概论在笔者学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了,但是各个专业侧重点、以及学科专业背景有所不同。因此,电子商务概论的章节讲授需要对不同专业有所区分。比如:在华广的外语学院和经济等学院开设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其中“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安全”等与计算机联系比较紧密的章节,可以简单地讲授一下,让这些专业的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但对于网络营销等章节,需要重点讲授。

图1 后台管理界面

(4)加大实践和实验环节。虽然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理论性比较强,但是也需要加强上机实验课程的分量,学生可以通过上机实验课浏览一些电子商务网站的页面结构、布局、栏目等,而且可以利用上机课时,讲授一些简单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等知识。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设了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每学期都带学生到企业去见习实习,这一点走在了同类学校前列。见习实习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电商企业的真实运作,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相当有用。另外,学校还购买了相关的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博星电子商务教学软件。该软件能够使学生模拟电子商务运作,增强学生们对电子商务的认知。

篇6

农村电子商务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这些国家对通过发展农村教育调整农业信息化水平高度重视。例如,荷兰全国农业劳动力仅22万人,却有183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享受免费的终身农业技术教育。荷兰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技术,使得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组成农业发展的知识网络。

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互联网使用群体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据统计,全国农民上网的比例只有0.2%左右,而从事与农业相关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不足1%,并且大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1]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再加上相对薄弱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低的农民文化水平,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滞后。2012年,在工信部、商务部等部委的支持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携手中国网库等十余家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发起“全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工程”活动,在全国展开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认证项目。通过加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业智能化、农林牧产业集聚化,[2] 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打破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制约瓶颈。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教育水平低,仅有的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仍旧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学非所用、学用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其中主要问题表现为: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人员、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服务中介组织、缺乏专业的农村应用软件开发人员、缺乏专业的物流配送人员、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平台应用与建设人员、缺乏专业的信用分析人员、缺乏专业的业务宣传人员等等。因此,具有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的本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成为打破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困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人才培养研究意义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深化农业电子商务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村电子商务实用技术培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与社会组织、企业、村镇合作开展各种相关职业证书与资格的培训。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供需矛盾。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农村提供电子商务应用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涵盖平台建设、网店开发、物流配套、硬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开发、信用维护等方面,为本地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全方位的人员补给。

三、人才培养对象与特性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省区域环境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分析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有:在校学生、就业再就业人员、普通农业生产活动从业人员。

对象一:在校学生。在校学生主要包括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学生。这类培养对象经历过系统的学习过程,规范性比较高,学习能力较强。面对这类培养对象需结合市场和区域特色。特别是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需侧重于培养技术性和商务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不同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的岗位群细分专业,适应一线工作需要。不同院校按照学生对象的不同选择战略型、商务型、管理型、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

对象二:就业再就业人员。这类人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另一种是回乡再就业人员。这类培养对象按照地域可分为两种:非本地从业人员和本地从业人员。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典型特点就是本身对农村电子商务非常有兴趣,工作积极性高,学习主动性强。

对象三:普通农业生产活动从业人员。这类培养对象具有非常鲜明的本地特色,一般是当地的农民,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对于这类人员的培养多注重于基础性、实操性、简单性。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特性体现在:多维性、区域性、合作性、跨领域、职教性、层次性等方面。

多维性。多维性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维、信息技术能力维、营销能力维、电子商务网站应用能力维、物流业务能力维、电子金融能力维。

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是指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区域的依托,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应当结合区域本身的特点,适应区域发展需求。

合作性。合作性主要是指跨区域的电子商务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培养、学校与学校的合作培养、培训机构与学校的合作培养、集中单元培训与在校专业培训相结合、网络在线学习与FTF(face to face)学习相结合等。

跨领域性。跨领域性主要是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所涉及到的知识、能力的跨界性,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金融、物流等等。涉及面广、内容繁多。

职教性。职教性主要是指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层次性。层次性主要是指从高到底,从战略到策略,从管理到基础操作,可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不同的需求对象,实施分层次的、涵盖管理到实施的全方位人才培养途径。

四、“多维嵌套”式人才培养途径

在进行人才培养途径选择时,需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突出区域特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采用多维嵌套混合途径,“多维”指的是培养对象多维、培养路径多维、培养方式多维、培养内容多维、培养方法多维。“嵌套”指的是培养过程的嵌套、培养方式的嵌套、培养方法的嵌套。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育时空地域局限,开拓多途径的人才培养路径,其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多维嵌套混合”式培养途径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和网络技术平台,采取FTF(Face to Face)集中单元培训与在校专业培训相结合、ONL(On_Line)网络在线学习形式,完成“五步走”的流程,并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控制管理。

第一步,培养对象抽取。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对培养对象的抽取分析,需要完成区域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对人才需求进行甄别,划分在校学生(A类)、就业再就业人员(B类)、普通农业生产活动从业人员(C类)以及其他人员(D类)。

第二步,培养对象特性研究。这一阶段主要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对对象特性进行研究。可制作对象特性对比分析表,在该表中可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数量统计、学习形式选择和学习平台选择,还可包含其他信息等,如下表所示。

第三步,培养途径选择。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培养对象的培养途径设计与选择。根据详细的对象分析表,设计培养途径。主要途径有:在校学生(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订单培养途径、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培训途径(可选择指定合作院校培训班或社会专门机构的职业培训班)、农业生产活动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途径。对于在校学生订单培养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这一途径下的人才具有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但欠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种途径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特征。对于B类和C类人员培养具有时间效益,一般是短期居多,这种途径具有临时性、可变性、对培训人员的区域适应性要求比较高。

第四步,职业能力分析。分析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职业能力。根据不同的岗位群,建立职业能力分解表。农村电子商务岗位群有技术类和商务类,其中技术类所占比例为19%左右,商务类占81%左右。技术类主要是完成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商务类则包含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策划、电子商务销售、市场调查、网络客户、财务助理、会计、结算等等,涵盖12个岗位,30多个职业能力要求。

第五步,培养过程实施。按照前四步分析、设计的结果具体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配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学校、企业、培训班、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并对人才培养结果进行考核、评估。

在这“五步走”的过程中,需对每个阶段进行过程控制,保证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

五、结论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对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面向市场,结合区域特色,对培养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采取形式多变、灵活的培养方式,让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农户、农户与企业进行充分有效结合,面向市场定专业、面向农户定老师,为农村电子商务事业输送多层次、多岗位、多技能的专门人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的普及,电子商务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电子商务几乎囊括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满足日常的需要。据统计:2011年中小企业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达到42.1%。网络零售交易额迅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0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拉动需求、优化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2011年我国网络零售用户规模达1.61亿,交易额达到513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3.3%。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催生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目前,众多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实训又是电子商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要怎么来进行实习实训,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习实训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掌握专业知识,获得从业能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合理有序地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有利于充分实现教学优势。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学内容较广,学生的精力就相对不能集中,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不精。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同时,电子商务又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而学生入职就要与广大的互联网客户进行商务活动,互联网上客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是实体营销所不能比的,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的适应职业,熟悉职业,在校期间进行实习实训是最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实习实训,不仅让学生加深了解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企业的运转,还能竖立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因此学生的实习实训在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不仅存在学生实训的时间长短问题,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教师指导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归纳起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挂职锻炼时间问题

教师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实操能力以及与产业相适应的最主要途径。高校教师挂职时间一般都较短,且实施不到位。从当前的职业院校的研讨会上可以了解到,江浙地区的高职院校,教师挂职锻炼一般在半年以上,其中上海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挂职锻炼时间为一年,挂职期间是全脱产的在企业工作,教师能全面的适应企业真实环境,自身得到良好地锻炼同时为企业带来一定收益。内地高职院校教师挂职一般是两个月,时间较短,连续性差,不能持续为企业服务,因此给企业带来的贡献不多,甚至为负。教师挂职容易流于形式,而对于接收挂职的企业,因教师自身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很多企业不愿意接纳教师挂职。

2)学生实训时间较短,实训效果不佳

内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一般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展,对于大三学生,理论课基本已经结束,学生在实训之后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进行理论的补充,而且大三面临着就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易产生浮燥心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同时,实训难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使之经过反复的理论与实践的考验。学生课程中的实训,多基于理论的,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是有差别的,而企业要求的技能,学生又不能及时掌握,所以实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课程理论化太多,实训较少的问题

就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理论课程较多,学生一年级几乎是基础理论课程,二年级的实训基本上是课本上的一些情景模拟实训,与企业要求的实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查,一些沿海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贯穿整个大学过程,从大一开始学生所做的实训就是企业的业务,例如开设平面设计课程,是让学生做一些网站的图片的美化、广告、宣传等,很好的与企业相结合,真正的做到产学结合。其次,由于电子商务类证书要求层次比较高,学习内容广,而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受总课时量的限制和职业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校期间考取相应的证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电子商务师的认证的。

4)模拟软件较少

模拟软件虽然不能完全的替代企业的软件,但可弥补学生在校期间的初级实训。因为很多软件都是相通,学生一旦掌握其中的一种软件的操作流程,其他软件的学习起来就很容易,因此模拟软件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模拟软件种类较少,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很好的锻炼。

3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的思考

1)学院应支持教师挂职锻炼

教师的挂职锻炼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是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别在于,职业类院校的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学生的实训也是基于教师的指导,教师自身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目前的情况看,教师挂职锻炼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这方面有两点建议:一是教师挂职锻炼时间每次最好不少于半年,只有长期的、持续的企业锻炼,能让教师真正的得到锻炼和真正的服务于企业。二是财力上,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应大力扶持,教师到企业去挂职,最好是脱产的,这样在某学期就不能正常的到校上课,其实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也一样是投入生产一线,因此学院应做好充分的协调与扶持,让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企业一线开展实训工作。

2)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工学结合,把实训贯穿于学生整个理论课程中,让理论的学习与企业的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边学变练,做到“练战一体”。同时,学院最好能承担企业的部分外包业务,这些业务由实训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就能充分与企业衔接,这样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企业的工作经验,进入企业之后能很快的融入企业。但是,这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就是企业的项目的负责人,这种由教师牵头,学生参与的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感觉到身在企业之中,实训效果更佳。

3)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不仅要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更重要是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建议课程改革的方向有两个:①加大实训课时的比例。②与职业资格证挂钩。把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训的方式来完成,如网络营销课程,可以让学生真正的通过一些营销手段去做一些营销工作。如美工课程,学生在学photoshop时完全可以对网站的图片进行优化处理,完成企业美工的工作。而职业资格证是学生踏入社会的一个敲门砖,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才能更好的得到社会认可。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也要把考证所需的课程考虑进去,要保证核心课程的教学。

4)加大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是学生实训的必备教学场地,目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的实训室资源普遍有限。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考虑加快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真正做到“练战一体”。实训室建设要有企业来参与,这样实训项目才能更好的与企业业务对接,通过网店托管,美工外包,客服外包的项目等。学生能够在学校为企业工作,实现电子商务专业为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静.我国动漫教学中实训的重要性分析[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2(7):249-250.

[2]汪正宏,宋万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2012(3):77-78.

篇8

1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调研

首先,国家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①在网络环境下工作;②完全脱离手工账;③与企业系统相整合;④向管理电算化、决策电算化发展;⑤向财税一体、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发展。当前电算化在核算层次上达到了目标,随着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各环节使用计算机管理,各种数据在管理系统中流动,作为核算的核心模块(账务模块)的作用更加突出在财务管理和决策高层次的应用方面受着人才能力的制约。尤其是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及新的全国统一会计制度的,更是成为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的焦点。在现代化ERP系统运用的现在,单一的会计核算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了。其次,人才需求预测情况。①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到来,电子商务、网络等高新科技把全世界联成一个“地球村”,企业经营活动依托于网络,会计信息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导致企业必须加快ERP建设进程,对会计人才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必须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未来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信息人才的竞争。②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强大动力,而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失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大力推进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所以,企业需要具备完整知识结构、掌握数据分析工具的会计信息管理人才。③在国家信息发展纲要中提出的电子银行、电子发票、电子商务,无论在企业经营方式信息流、会计原始凭证的信息化均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收集、数据安全管理,具备对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最后,通过调研形成如下结论:①“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经济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化、电子发票、电子银行已成未来会计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确认、核算、管理、安全在企业已然成为重要的命题,对传统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冲激,会计信息化时代已然具备条件。②时代、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赋予新的内涵,派生了新兴的岗位群,如会计信息管理岗、会计信息维护岗、会计信息实施岗,企业需要大量的新兴的会计信息化人才。③管理软件的发展,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导致会计信息化知识结构要求复合,“会计+计算机+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人才”,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必须适应时代要求。④人才规格的变化,对于教师能力、实训条件、教学资料同步提出更高的要求。⑤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不再是同一概念,既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外延,应该有区分度。

2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索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以原来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为基础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会计信息管理人才,良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推动了会计信息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充分把握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发展方向,走在了众多院校的前面。从2006年与四川用友分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设了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实验室,并聘请用友公司专家作为该院外聘教师任课。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四川合作伙伴的需要、合作的客户(财务软件的使用者)的需求,与该院进行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2019-2015年期间,学生就业单位从用友又扩展到管家婆、成都金税、航天金穗、世纪中税等财会及税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业务从财务业务一体化到财税一体化,为四川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为了培养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已有多家电算化行业、企业与该院达成了订单式的培养合作协议。

3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规格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行政事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应用岗位,以及会计信息制造软件企业及其渠道管理、合作伙伴所需的会计信息系统销售、实施及维护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应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财税一体化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维护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熟练地办理会计信息应用、管理业务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诚信好,实操强”技术技能人才。应具有如下职业能力:①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及税法实务的基础知识、业务要求与操作流程,熟悉会计信息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能准确分析和解读会计信息,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②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与填制;掌握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会计账簿的建立;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账簿的核对与结账;掌握小型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熟悉财产清查的方法和工作过程。③熟练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技能。熟悉会计信息化内控制度;熟悉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熟悉手工账务处理和会计信息化处理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流程;掌握系统初始化的过程及人员分工、权限设置功能;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查账的方法;掌握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掌握往来、供应链模块业务流程,并掌握业务模块与账务处理模块接口关系;掌握会计信息化期末业务处理;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④掌握ERP运维服务的工作职责及规范;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各种网络技术相关问题及故障排除;了解财务核算的规范流程及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熟练应用运维服务方法及技巧解决财务业务处理中的常见及典型问题;熟练进行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备份及常用故障的收集和处理;熟悉公司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掌握各分支机构的日常运作流程,掌握各业务处理模块。⑤熟练掌握ERP系统的营销、实施的基本技能;熟悉ERP系统营销的操作流程,熟悉客户服务礼仪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快速识别客户和成功拜访客户,能够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和进行内部沟通,能够独立开拓和维护客户,有效化解客户的异议和拒绝。能独立开展小微企业ERP系统产品实施工作,能开展操作及业务培训工作、协助企业完成系统初始化工作。⑥熟悉会计信息管理信息生成的原理;熟悉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规范;熟悉会计、会计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⑦熟悉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具备数据收集、管理、备份及数据恢复能力。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能力课程是在对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的体现本专业职业要求的课程。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

篇9

摘要:要坚持以兵为本、为兵服务理念,高度重视退役士兵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退役士兵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退役士兵参加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关键词:退役士兵;就业培训;电子商务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58-02 退伍不退军人本色,掌握实用技能,扩大就业面,提高就业质量和自主创业能力,对退役士兵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都很有帮助。要注重培训实效,畅通就业渠道。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广大创业者的自主发展,使得网络销售已逐渐成为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流渠道。网络销售课程包括网上开店、选品、页面设计、包装物流和店铺管理等,为退伍士兵打开了一扇网上创业之门,可以让广大退伍军人快速地掌握电商创业。一、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现状目前我国退役军人每年增加人数约为40万人,其中只有20%符合政府安排就业的条件,另外80%的退役军人面临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的现状。在国家相应政策的引导下,部分退役军人能够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但是在学完技术后仍面临自主就业的问题。电子商务培训课程受到了退役士兵的欢迎,圆了退伍军人的创业梦。1.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商务(淘宝初级)培训班的费用由“政府买单”,培训计划为1个月,涉及电子商务运营的一些基础知识等,可以让广大退役士兵快速地掌握淘宝创业的一些运营技能。届时,我县商贸物流城青年网商电子商务创业园将给予享受加盟会员租金、物业管理等方面费用上的减免优惠政策,并提供注册公司、商标注册咨询及会计服务、融资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切实扶持青年退役军人通过网络创业与就业,同时也推动全县网络物流快速发展,早上规模,早出效益。2.掌握电商创业的一些运营技能,使退伍军人就业多样化。退役士兵大多从事治安、消防等工作,对自身的职业技能提高不大。而电子商务因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与全面性受到了退役士兵的欢迎。据培训电子商务(淘宝初级)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课程都是非常实用的,涉及电子商务运营的一些基础知识等,可以让广大退役士兵快速地掌握淘宝创业的一些运营技能。二、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电子商务的问题1.部分退役士兵急功近利,对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工作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士兵退役后,感觉进行技能培训不仅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影响个人的工作收入,所以大部分退役士兵不愿意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培训。由于退役后,急于找工作,但是因为没有技术及技能,找到的工作薪资低、福利差、工作环境不理想,使得他们换工作频繁,但是对于新工作也不满意。2.城镇退役士兵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难度大。退役士兵由于入伍时年龄低、服役时间短,所以很多士兵在退役后的文化水平依然提留在入伍前,大多数是高中、中职水平。由于退役士兵的文化程度低且脱离学校时间长,所以在技能培训中很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很难将学习的知识内化,因此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3.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整体合力。教育、劳动、财政、民政等部门以及学校和企业都是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各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阵,没有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从而导致培训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退役士兵技能培训财政投入不够,培训考证、就业等配套服务不完善,缺乏激励手段,致使许多学员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参学率普遍较低。4.退役士兵就业培训层次低,难以形成就业竞争力。目前,实施退役士兵的职业培训主要有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和依托劳动教育部门职业培训学校举办的短期培训两种方式,而由于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难以根据市场用工需要开展实用性技能培训。个别职校开设的培训内容落后,单纯搞以理论学习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法,而忽视了学员的操作动手训练,培训质量无法保证,对退役士兵的综合素质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上问题都影响到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三、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电子商务的对策1.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退役士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切实搞好他们的返乡就业,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此,政府应有效利用新闻媒体和相关机构,加强宣传退役士兵在新形势下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事迹,重点报道通过技能培训后,凭一技之长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为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退役士兵的生活和就业问题营造深厚的氛围,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条件。2.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全面提升退役士兵就业竞争力。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工具。为解决教育这一重大问题,当前应从培训形式和经费来源等方面着手。(1)采用“订单式培养”,解决退役士兵培训后就业的后顾之忧。在培训中应该兼顾士兵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并根据企业的用人需要进行,在课程设置中要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不仅仅让退役士兵学到知识,同时又能满足企业需要,提高退役士兵的就业竞争力。(2)选取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只有退役士兵的技能过关才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在选取培训学校时要选择声誉好、教学质量高、学生就业率高的学校来为退役士兵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退役士兵不仅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竞争力。(3)“零存整取”,确保经费来源。可以将退役士兵领取的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改为培训学费、生活补助费。可依靠这部分经费完成培训学习期间的学费与生活费用,学习结束,经考试合格发给文凭,然后由学校指导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借鉴美国这一成熟的模式,对我们构建有效的教育培训模式不无裨益。3.实行“保姆式”就业服务,使退役士兵就业有“家”。我们应建立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中心,完善就业网络,收集、整理退役士兵基本资料,相关就业信息,并联络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为促进其就业牵线搭桥。在培训的同时要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社会保障、培训考证、生活就医等多方位、立体化服务,并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师,对退役士兵的职业生涯进行策略指导,使他们享受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务,为退役士兵打造就业服务之家。4.继续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在做好政策宣传,提高“知晓率”的同时,重点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报道工作。积极培育和挖掘通过参加培训实现成功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退役士兵充分认识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切实激发和提高退役士兵实际参训的热情和动力。5.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充分考虑退役士兵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培训效果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更加灵活有效、退役士兵更容易接受的培训方式。可以对退役士兵采取随到随学、面授辅导和网络远程学习将结合的方式,解决退役士兵的工学矛盾。同时着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重点强化实用性技能培训,探索构建“课堂+实训+市场”的培训模式,保证退役士兵感兴趣、跟得上、学得会。6.全面落实督查巡视制度。成立由民政部门牵头,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的督查巡视组,按照部门职责和教学计划,每年定期对承训学校培训工作开展1~2次督查。切实建立与生活补助、培训经费拨付和到课率相挂钩的机制,引导承训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训质量的提高上,着力在规范管理、打造亮点上下功夫。7.加强就业服务和创业指导。就业才是硬道理。应该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目标的原则,把提高退役士兵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可以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让退役士兵通过培训,学习所需的创业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以后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加强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推动城镇退役士兵自主创业与自谋职业工作,促进其安置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现实意义。电子商务因其影响面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个人创业者的青睐。组织退役士兵参加电子商务(淘宝初期)培训,以期提升退役士兵从事电子商务的技能,拓宽退役士兵的就业和创业渠道,创新性地做好优抚拥军工作。

篇10

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坚持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紧跟市场,优化专业设置,基本形成了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格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还指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为区域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吻合的专业是有重要意义的。

1 专业设置的现状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的高等职业学院。办学17年来,学院已初步形成以经、管类专业为主,文、工类专业为辅,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工商管理系、经济管理系、财会系、工程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应用外语系、艺术设计系、公共教学部和思政教学部等,开设38个专业(方向)。

工程技术系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七个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工商管理系现开设有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法律事务、连锁经营管理、商务管理等6个专业;经济系现设有营销与策划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金融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商务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拓宽学生就业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五个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应用外语系现设有商务英语(校级重点专业)、商务英语(报关与报检方向)、商务英语(商务策划与会展方向)、商务日语、应用英语(国际经贸方向)和应用英语(幼儿英语方向)共三个专业六个方向该系每年定期从企业聘请资深专家举办系列讲座或进行阶段性专业实操培训;艺术设计系现设有装饰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四个热门专业艺术设计系开设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等特色课程,近年来有十几名学生在国家、省各类大赛中获奖。

根据肇庆及周边的实际情况,在2011年组建了财会系,目前共开设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财务管理和会计与审计四个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管理是我院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是2013年增设的专业,该专业开设有审计与资产评估方向和涉外会计企业税务规划方向,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及家族企业的用人需求。

2 专业结构调整

根据《珠三角与东西北区域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意见》文件所传达的内容,广东将重点针对珠三角的高附加值产业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进行支持。鼓励其以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和化工等为先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逐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针对肇庆产业结构来说,以电子信息、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等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院领导认真分析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肇庆及周边地区对于制造业和旅游业人才的需要,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积极开办新专业,每年申报并审批3~5个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并开展社会人才需求调研,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两个新专业,以适应肇庆依托风华高科,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和电子装备制造业,大力承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及珠三角电子信息企业延伸,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用人需求。工商管理系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在经济管理系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适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日益繁荣的旅游业及周边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肇庆是一座以旅游为主的城市,需要大量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来适应旅游的国际化进程。工程造价专业是为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单位培养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知识,能熟练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建筑施工单位紧缺的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会计手工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资金筹集能力、财务可行性评价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具备突出的财富管理的金融专业技能,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特别是工程技术系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开设,更加契合了肇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3 结论

我院开设的新专业都是在校领导通过对社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设的,不仅有利于学院现在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学院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总之,通过对专业体系结构的研究,增强了我们对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要服务肇庆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建设的意识,从而有计划地开展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工作,有力地促进我院专业结构的优化,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葛云飞.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11):8-9.

篇11

一、课程定位

国际商务礼仪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国际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及不同场景所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熟悉并掌握相关的英语表达,同时了解部分国家的礼仪习俗,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它为商务英语沟通、国际商务谈判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惯例。

2、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礼仪习俗。

3、掌握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及不同场景所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

4、掌握与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的英语表达。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礼仪知识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课程内容设计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为依据,按照接待客户类型不同,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项目,即三个学习情境。项目是以接待客户的完整过程为主线,根据完成各项目所需知识选择理论教学内容。

(一)项目一:接待参观展会的东南亚国家商务伙伴(12学时)

1、学习内容:展会礼仪、会谈礼仪、宴请礼仪和送别礼仪。

2、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仪容修饰、着装;

(2)能运用展会礼仪接待商务客人;

(3)能正确地使用称呼并掌握交谈的技巧;

(4)能进行合理的会谈座次安排;

(5)能够运用中餐宴请礼仪进行宴请招待活动;

(6)能够合符礼仪地送别商务客人;

(7)能够运用亚洲国家的商务礼仪接待亚洲商务伙伴;

(8)能运用相关的英语表达进行沟通交流。

3、课堂实践

(1)学习化淡妆、打领带;

(2)坐姿、站姿、走姿、蹲姿及手势和微笑训练;

(3)进行展会接待的模拟练习;

(4)模拟练习会谈的座次安排;

(5)模拟练习中餐宴请时的位次安排;

(6)进行送别的模拟练习。

(二)项目二:接待参观工厂的欧美国家商务伙伴(8学时)

1、学习内容:接机礼仪、参观工厂礼仪、会谈礼仪、宴请礼仪和送别礼仪。

2、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欧美国家的商务礼仪接待欧美商务伙伴;

(2)能正确地进行商务介绍、握手、使用名片;

(3)能运用合适的礼仪带领商务客人参观工;

(4)能够运用西餐宴请礼仪进行宴请招待活动;

(5)能运用相关的英语表达进行沟通交流。

3、课堂实践

(1)模拟练习接机时的商务介绍、握手和名片使用;

(2)进行参观工厂的模拟练习;

(3)模拟练习西餐宴请时的位次安排;

(4)模拟练习西餐各式餐具的使用;

(5)模拟练习西餐的点菜。完成这个项目需要8学时。

(三)项目三:接待前来谈判的阿拉伯国家商务伙伴(8学时)

1、学习内容:接机礼仪、谈判礼仪、宴请礼仪、馈赠礼仪、送别礼仪。

2、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阿拉伯国家的商务礼仪接待商务伙伴;

(2)能够正确的使用商务通讯工具并掌握相关礼;

(3)能按照谈判人员的仪表仪态要求进行商务谈判;

(4)能进行合理的谈判座次安排;

(5)能正确地进行签字仪式时的位次排列;

(6)能进行合理的乘车座次安排、能合理的安排上下车的先后顺序;

(7)能符合礼仪的赠送和接受商务礼品;

(8)能运用相关的英语。

3、课堂实践

(1)情境模拟练习商务通讯工具的使用;

(2)模拟练习商务谈判的座次安排;

(3)模拟练习针对支付方式、装运等的商务谈判;

(4)模拟练习乘车的座次安排和上下车的先后顺序;

(5)情境模拟练习商务礼品的赠送和接受。

四、课程教法设计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主要采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同时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以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为主线,经过导学及知识准备,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训练,教、学、做合一,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评价,将理论知识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项目中展开,项目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并提高其国际商务沟通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

教师可以用实际商务活动的案例来来介绍所讲内容,特别是列举一些因为在商务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出现差错、在商务场合礼仪规范上出现失误而导致合作失败的案例,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案例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三)“角色扮演”教学方法

该方法是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之下,让学生扮演特定活动中的有关角色,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建议在讲授商务谈判场合主客双方位次安排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主客双方以及同一个谈判小组内的不同角色,例如总经理、翻译等,反复演练,达到学习目的。

(四)“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商务活动的真实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建议在完成中西餐宴请礼仪教学任务时,教学地点就可以选择在实训室,教师提前准备好中西餐餐具等,在真实的场景下完成中西餐礼仪等技能训练。

五、结束语

课程开发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将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单位、毕业学生的调查反馈意见,不断进行课程深度开发和改进,提高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2

(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财经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财经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与优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主题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不断增强财经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名师引领,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了更好的完成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以学校第三批课改为契机,我院组建了6个教学团队,教师参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等专题研讨会及各类培训30余次。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XX被评为哈尔滨市第37届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十届教学名师;金融会计教研室主任XX艺被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新时代“四有”好老师。2019年有15人次获得学生技能大赛教师指导奖。

(三)利用超星平台,全面开展课程建设

利用学校超星课程平台,建设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证券投资分析》和6门一般建设课程《经济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VBSE财务综合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其中《证券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实务》两门课程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由教师XX、XXX、XXX和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的资深投资顾问陈光卓组成的教学团队在省教育厅举办的2019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暨国赛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

(四)以科研促教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完成了2项课题的结题工作,还有3项课题在研中,新申请1项课题,参编教材一部,发表8篇论文,其中XX主持的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获得优秀课题。

(五)突出以赛促教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

财经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2019年财经学院参加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共计12个项目,16个参赛队,79人参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9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2个。其中两支参赛队进入国赛,常青老师带队参加的第六届中国零售新星大赛,取得国赛二等奖;徐婷婷老师带队参加的2019全国沙盘模拟经营赛,取得国赛三等奖。

(六)首次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校企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2019年10月12日,在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公布的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中,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荣获“网店运营推广”和“智能财税”项目全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这是我校首次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哈尔滨红旗大街营业部和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阿城牌路大街营业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协议合作框架内,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大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开发、双元师资建设等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在江海证券指导下,金融管理专业年初建成“金融综合实训中心”,设备先进,全面仿真,兼具教学、学生实训、大赛承办等功能。在申报哈尔滨市职业院校“双元培育”重点专业时,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深度合作,共同申报“双元培育”重点专业建设,期待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层次合作。

与哈尔滨狂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率先在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同建成校内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2019年并被评为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七)积极参加学校职业教育周活动,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参加学校职教周活动,财经学院在VBSE财经综合仿真实训中心举办“走进校园体验日”活动,开展VBSE财务综合实训体验课、教学成果展示、专业技能展示等活动,宣传校园文化,展现专业建设成果。在职业教育周期间,财经学院各个专业开展了一系列“走进企业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以“服务发展,喜迎百年华诞;促进就业,锻造工匠人才”为主题的学校首届学生“职院工匠”评选活动,共有6项作品参赛,5个作品获奖。

(八)财经学院学生专升本再创佳绩。

我院20学生共有145名学生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其中有68人成功考入理想院校。这既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财经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结果。

(九)就业指导成效突出。

财经学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实习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开拓市场,拓宽就业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次召开双选会、招聘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

(十)教育管理规范运作,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财经学院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落实学生三级管理责任制,实现了各项工作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素质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特色增强,本年圆满完成了“啦啦操”“篮球赛”“接力赛”“大合唱”,收到良好效果。

二、财经学院2018年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财经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与优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主题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不断增强财经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学业帮扶、经济帮扶、心理帮扶”等形式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现状,财经学院实行“专兼职辅导员制”,党员教师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 “衣物送温暖,让爱永传递”志愿爱心捐赠活动,教师们纷纷从家中带来羽绒服等衣服,为学生的冬天送去了一份温暖。

财经学院党支部坚守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以育人为本,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主题教育的实际效果,扩大主题教育影响力。用实际行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正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

(二)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财经学院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加大国培和省陪的力度,突出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教师参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等专题研讨会及各类培训30余次。严格执行课堂教学管理,加强听课、督导的工作力度。聘请符合兼职教师标准的企业管理精英或技术骨干在岗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XX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十届教学名师。金融会计教研室主任XX被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新时代“四有”好老师。2019年有15人次获得学生技能大赛教师指导奖。

利用学校超星课程平台,建设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证券投资分析》和6门一般建设课程《经济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VBSE财务综合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其中《证券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实务》两门课程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对接行业、企业标准,突出各专业应用和实训,所有课程都在建设之中。曲艺老师负责的《证券投资分析》作为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在省教育厅举办的2019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暨国赛选拔赛中,由教师XX和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的资深投资顾问陈光卓组成的教学团队荣获二等奖,体现了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也体现了校企合作的优秀成果。

(三)加强校企合作

2019年10月12日,在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公布的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中,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荣获“网店运营推广”和“智能财税”项目全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这是我校首次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为做好相关申报工作,财经学院按照学校安排,以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依托,积极认真准备两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的申报材料,同时完善教学实训条件,达到试点条件要求,取得申报成功。我院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与企业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哈尔滨红旗大街营业部和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阿城牌路大街营业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协议合作框架内,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大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开发、双元师资建设等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在江海证券指导下,金融管理专业年初建成“金融综合实训中心”,设备先进,全面仿真,兼具教学、学生实训、大赛承办等功能。在申报哈尔滨市职业院校“双元培育”重点专业时,金融管理专业与江海证券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深度合作,共同申报“双元培育”重点专业建设,期待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层次合作。

与哈尔滨狂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率先在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同建成校内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2019年并被评为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积极参加学校职教周活动,在职教周期间,财经学院开展了“走进校园体验日”活动,邀请远航会计公司等行业企业走进校园、走进实训室,共同参加了VBSE财务综合实训体验课,参加教学成果展示、专业技能展示等活动,向社会宣传校园文化,展示专业建设成果。同时,财经学院各个专业开展了“走进企业活动”: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XX带领学生去家得乐、比优特超市卖场观摩交流,对照卖场相应的班组、岗位观摩师傅们的操作,详细观察和比对两家企业在各方面的差异;会计金融教研室主任XX老师带领金融管理专业学生走进江海证券哈尔滨红旗大街证券营业部进行参观交流;XX老师带领18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走进阿城韵达快递和国通快递进行参观交流。让学生们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收获颇丰。

参加学校组织的以“服务发展,喜迎百年华诞;促进就业,锻造工匠人才”为主题的学校首届学生“职院工匠”评选活动,共有6项作品参赛,曲艺、张建蕊《金融管理专业技能展示微视频——匠心筑梦·技能金融》、李鲲、徐婷婷《ERP沙盘创业精英赛》、常青《门店数据分析技能展示》、王文娟 赵伟《物流配送》、谭雪梅 闫雨《会计人职场必备技能—会计手工记账示范》5个作品获奖。

(五)加强教育管理规范运作

财经学院在常规管理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开学时安排教师各就各位,日常监督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在期末做好下学期分课、订教材、排课、组织外聘教师批阅试卷等工作。在这一年的不定期检查中,财经学院老师均严格执行授课计划进行教学,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相符合。学期中,教师调(停)课、代课都严格按照学院的规定执行,没有私自调课现象。教研室主任对本教研室教师考勤,无迟到、早退、提前下课的情况。同时,教研室主任不定期对授课教师听课、评课检查,每位教师都对上课的内容做了许多增加,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知识。

财经学院规范各类教学文件的收集整理,促进教学档案走向规范化,为教学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境况下,本教研室教师仍都能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布置和批改作业。每位教师都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六)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2019年,财经学院学生工作始终本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指导思想,按照院党委、学生处和学院的要求,以本年度学生管理工作计划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财经的学生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1.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德育工作水平

财经学院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以及日常管理,壮大辅导员队伍,财经学院辅导员队伍由李淑玲书记作总指挥,XX主任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带领四位辅导员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九月新生入学,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财经学院没有辜负院领导的厚望,学生在校期间未发生重大事故和问题,学生素质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秉着“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学生工作上从不放松。

2.加强学生日常工作管理,保证学生工作有序进行    

严格遵照《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求,确保学生日常管理顺利进行。

1)加强学院行为规范的学习。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最基本的就是遵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此来修身,增强内在素质。因此,本学期学生入学后财经学院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各项管理规定和行为守则。通过学习,加强了学生对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与自身行为的约束,增强了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保证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有序进行。

2)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有效实施,财经学院加大常规管理工作力度,做到学生管理严、细、实、恒。日常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管工作的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寝室卫生检查,早晚自习检查,上课出席情况检查,参加活动情况检查,以及日常表现情况检查等。对于这几项情况的检查。

进行良好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前对2017级实习生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提高财经学院的就业率。

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财经学院一直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奖助学金的评比工作。助学金的评比使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奖学金的评比目的使成绩优异,品格良好的同学继续努力。评比工作严格按照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审查,做到奖助评比透明化。

学费收缴工作,经过学院组织动员,辅导员耐心工作,财经学院学费收缴完成99%以上。

做好学生专升本动员工作,财经学院20毕业生专升本65人,位居学校第一名,四、六级英语考试,省二、国家级计算机考试报名数通过率也是全学校最多。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

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校园活动的内容丰富,都吸引着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为了丰富财经学院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现学生精神风貌。财经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精彩的篮球赛、啦啦操比赛、运动会、百年校庆大型表演均取得优异成绩;组织沙盘社团,民族舞社团,瑜伽社团,金手指社团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财经学院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现学生精神风貌。财经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职教周活动展现财经学子的专业技能;啦啦操、篮球赛……展现财经学子的多才多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两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的引导和奉献精神的教育,以及教育学生要具有诚信意识。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篇13

一、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网络财会的法律与法规得不到完善

以网络经济时代为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和其进行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设速度却相对较为缓慢。当今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已经带动着财会管理信息走上了科技化的道路,其信息功能也随之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会计信息管理的系统中,已经逐渐实现了对财务的动态以及实时的管理。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还没建立确切的网络财务会计制度[1]。国家对该行业软件进行严厉管理,但是,缺乏具有统一性的管控标准,由此,符合国标的监督在该领域市场匮乏度高,使存有质量漏洞的软件不断的出现在软件市场中,盗版的财会管理软件的市场出现频率很高。这不但使企业发展缺乏健康性,而且也使使用者合法权利受到重创,同时制约了财会管理软件质量的提升。对于网络安全来说,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导致大量网络安全的漏洞出现,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网络财务会计信息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问题

保证财务会计的信息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其顺利完成与企业运营和财政安全存有关联,同时也是网络经济所处大环境下,执行财政会计工作的关键性因素。由于不足和漏洞在信息设备上存在,因此在数据的传输时,倘若计算机突然产生故障、病毒侵染、黑客入侵等状况,轻者会将企业的财务会计材料泄露至外界,重者会给单位直接带来偌大的经济重创,甚至将企业置于倒闭边缘。

(三)信息水平低

在我国,科技水平的飞度发展,决策及管理方向为该市场导向方向。在经济,各种财务会计运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的综合程度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对财务会计相关事务的信息系统创建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以此使财会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使用上操作简便。

二、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中对财会管理进行提升的相关策略

(一)健全法规

欲想使与网络财务会计有关联的法律法规得以完善,首先要完善的就是电子商务法律,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电商活动起着规范的作用;其次,我国需要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作为借鉴对象,使自身思路开阔,在我国现阶段政策背景下,制定出管理制度与我们国家网络财务会计的信息管理规定相契合的法规及财务报告等具有相关性的制度。在这些法规中,还要确立财务披露所含的义务性与责任性,使监督部门了解其职责,通过这样,为网络经济背景下的财务会计事务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

(二)保障财会管理安全性

当下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利用网络的技术,通过网络平而进行[2]。与此同时,该领域的信息实现动态化、实时方向不断发展革新。该领域信息所具有的公开性直接影响着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格局发展。对此,企业要依据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制定出和其较为适应的财会管理制度。此外,我国的企业还应该在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完善的同时,融入互联网的技术。与此同时,每个企业要将病毒防御及风险抵抗的准备工作完成好,将系统病毒查杀定期化,规模化,并杜绝使用安全性差的软件,对防火墙定期性优化,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三)增强对财会管理人员的有效培养

在网络经济大环境下,对财政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攀高。因此,企业要将对财政人员的培养有效化。企业要在该领域风险及电子商务风险预防等方面提高工作人员意识。综合发展人才在我国稀缺为主要现象,这使该工作进展受到阻碍。为解决该现象,我国应增加综合人才培养量。同时,企业还需要合理的使用教育资源,对会计的教育体系进行完善,重新构建会计的知识结构,改变教学的观念、教学革新措施,将该领域工作人员实操知识进行拓展,使自身不断获取知识,完善自我此外,定期的开展宣讲活动也具有必要性,让财务会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其对网络计算机的应用能力。[3]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网络经济大环境下,财会工作国际化程度加深以及标准化方向不断优化,使企业财会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质量得到优化。当今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已经带动着财会管理信息走上了科技化的道路,其信息功能也随之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能推动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旭光.网络经济时代下财会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18):1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