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篇1

1 人为干扰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1.1 人为干扰的概念

人为干扰是区别于自然干扰的另一种主要干扰方式,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它社会活动形成的干扰体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人为干扰无论从伤害强度、作用范围、持续时间还是发生频率、潜在危害、诱发性等方面,都常常高于自然干扰。

1.2 人为干扰的方式

对于中国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的主要方式是污染。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

煤矿开采矿区废水的排放使许多水域被污染,水质下降甚至丧失饮用水的价值,洗煤污水的污染程度较矿井水为重;煤矸石在露天堆放过程中,经雨水淋溶后部分物质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土壤、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时,造成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各种机械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不仅直接影响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2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1)生态系统受损伤的各种变化都始于结构的改变

矿区水土资源受到污染破坏、物种资源急剧衰减、矿区植被面积下降、植物光和作用的转换效率低,能量流动效率降低、物质循环受阻等,修复矿区生态需要借助于生态系统的外部力量才能促进矿区生态功能的转变,矿区生态治理和维持成本加大。

2)生态系统过程受阻和功能衰退是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矿区产业结构的演变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和生态修复能力而影响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开发初期,矿区生态恶化程度较低,生态系统维持成本较低,矿区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较强,对矿区生态长期影响较小;矿区形成期,矿区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力加大,矿区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急剧下降,治理成本上升,但是矿区生态治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需要加大矿区治理的力度或实行清洁化生产,以消除开采过程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如果失去矿山生态治理的时期,矿区进入衰退期,整个矿区的恶化程度急剧上升,矿区生态修复的周期长、成本高、修复能力脆弱,对矿区持续发展的长期影响大,严重阻碍矿区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

3)关键组分和过程的状态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回复进程

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生态系统才是真正健康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如建群种、优势种、关键的传粉动物、顶级食肉动物等)和关键生态过程,在受损伤的的生态系统中还是否存在,对于受损伤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至关重要。在矿区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生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物种间的竞争和协同关系,才能更充分地利用系统自身的潜能,促进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3 探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矿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才产生的,在人为干扰下矿区生态系统先后存在3种不同的类型:

1)原始型矿区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早期矿区生态系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矿业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不大,生态与矿业开发的矛盾没有显现。

2)掠夺型矿区生态系统

19 世纪开始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提高,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人们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3)协调型矿区生态系统

这种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指导,必将成为普通存在的先进矿区生态系统类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高, 矿区灾害很少发生, 矿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4矿区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技术

矿区生态修复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管理技术,规划设计 技术,工程修复技术,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4.1 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主要是对矿区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动态监测与预测,揭示损害的程度、范围、机理和规律及风险,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选择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2 管理技术

主要是对受损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管理、宏观过程管理以及矿山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修复管理。

4.3 规划设计技术

矿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技术包括传统规划法和计算机辅助规划法。在详尽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规划技术和手段对矿区生态进行详细的规划。

4.4 工程修复技术

包括回复生态系统的各种工程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破坏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生态破坏的工程修复技术和环境污染的工程(物理)修复技术。

4.5 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指提高和改善重建系统生产力和环境安全的各种化学和生物措施,其中生物工程(含植物修复)、生态工程、化学修复和土壤改良技术等是十分重要的。

4.6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

采煤沉陷是我国两大面广的矿区生态问题,其主要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疏排法、挖深垫浅法、充填复垦法、直接利用法、修整法、生态工程复垦法等方法。将土地复垦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系统工程学的理论,运用生态系统的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对破坏土地所涉及的多层次利用的工艺技术。

5 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对中国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矿区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在开发矿产能源的同时,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庆先,胡振琪主编.中国矿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3,12 (7):23-26.

[2] 秦万德主编.煤炭工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D].中国煤炭学会,1992年年会论文集,郑州,1992-12-18.

篇2

一、生态化学的主要特征

生态系统和功能群个体水平以及全球的区域尺度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尺度特征。随着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逐步推进。国内外学者证明判断碳、氮、磷是海洋浮游生物的具体组成部分。以及海洋节肢动物和陆地节肢动物的氮、磷的比率几乎相同,随着这些生态化学逐渐被研究出来,各国学者开始陆续的在区域尺度以及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之中加以研究,在同一片区域或者生态含量相同的区域之中,他们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差距较小,但是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不同的区域的生态特征中仍有较大差异,从我国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来看,不论是单独存在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或者绿地植物生态系统中碳、氮、磷之间比率以及氮与磷的比率都比全球的生态系统的水平较高,由此说明,在我国的生态系统中氮与磷是相对缺乏的,。除此之外,各国学者还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功能全尺度展开了研究。从生态系统的光合途径、生活历史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氮和磷的比率也有着一定差异,而植物活体的生态规律与枯落物的生产化学规律有着相同的地方。从土壤来看极寒高原的土壤特征高于沙漠、草原以及森林,并且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着土岗的变化而变化。

二、驱动生态化学计量的因素

驱动生态化学计量的主要因素有非环境因素、植物类型因素、生物环境因素以及尺度因素等。根据全球尺度对碳、氮、磷之间比率的研究说明,无论是植物的凋落物还是叶片来说,碳、氮、之间的比率都是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并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碳、氮、磷之间的比率也随着土壤的年龄和温度进行梯度变化。我国生态化学研究学者对中国热带到温带四种类型的植物进行了碳、氮、磷之间的比率的研究,最后发现针阔混交林碳、氮、磷之间的比率最低,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凋落物质与活体的植物之间的碳、氮、磷之比最高,这也在表明了在一定纬度上的碳、氮、磷比率的变化规律。表现出在不同区域生态影响生态计量学特征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对He的研究之中表明新疆山地草原有时会受到降水和温度的限制,而的高寒草原和内蒙古温带草原植物仅分别受到温度和降水的限制,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改变,生态化学之中的因素也由于人类活动而在不断的进行波动。在许多地区碳、氮、磷之间的比率会重新分配,而且不同地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环境条件、功能群类型以及尺度的改变都将成为改变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草地和森林的系统研究成果与其他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多,而且草地和森林的研究尺度通常是以宏观为主。地球的三大系统分别是海洋、森林与湿地,但是湿地是生态系统之中最出色的系统,它与其它的生态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生态学研究时应着重研究。

三、生态化学的应用进展

随着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方向不断增加,生态系统在全球的进展和研究成为了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未来我们需要构建简化生态系统模型,并且以多元素循环为生态系统的基础;第二,需要对森林生态系统之中碳、氮、磷的影响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需要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生态系统的元素平衡,并且加强碳氮磷能量与平衡之间的研究;第四要对生态系统各个组成元素的空间特征以及时间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则需要对生态系统开展生态实验,对不同区域相同区域,不同时间点的生态计量学特征进行开发与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认识生态系统功能和植被化学功能的发展区域以及生物地理尺度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化学计量学不断发展,生态计量学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但是生态化学计量在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众多问题,我们需要对生态化学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特点做主要分析,并且综合评价生态化学之中的限制因素,对生态系统之中的稳定性以及限制性做定量评估,实现生态系统计量学的生态安全以及合理保护,甚至对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1.理论背景

生态城市是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人类住区,其内涵反映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基于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是平等的这样一个生态哲学基础之上的,具有和谐性、多样性、整体性和高效性等主要特征。其中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它“反映在人-自然统一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如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人与社会、社会各群体、人的精神等方面”。生态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各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巨系统。作为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城市不仅包含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围绕人类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系统各要素,因此生态城市可看作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系统是基础,具有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作用,经济是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中介,社会系统则具有导向作用。三者相互融合,共同组成生态城市的整体。

针对生态城市的三个结构构成部分: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提出相应的城市建设策略,并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两个阶段提出相应的具体设计,来探讨在城镇规划设计方面进行山地小城镇生态化建设的途径。

2.现状分析

(1)经济生态系统:我县经济的不发达很大程度上是伴随自然环境脆弱性产生的,如对外交通的不便,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易遭破坏,其软环境易受外部影响等。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城镇潜在生态位多,生态位余位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态位方面,山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被山地城镇社会经济活动直接利用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生活生态位方面,山区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洁净的大气环境、品种多样的无污染天然食品等等构成了高质量的丰富生活位,同时更重要的以此为优势,增加了作为生产生态位的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2)社会生态系统:城市规划中关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主要在于城镇人口的发展状况和建筑文化两个方面。城镇人口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社会发展状况,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现状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现状城镇人口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城镇空间格局、模式以及建筑形态等方面,是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

(3)自然生态系统:我县西部地区域往往山大坡陡,地质地貌复杂,地表土层瘠薄,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对于城镇建设来说,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地形坡度较大不利于城镇功能的布置,特别是交通系统的布置受很大的制约和影响;地表土层瘠薄主要影响到土层的稳定性不足,无论是自然属性的地质地貌活动、降水和地表径流,还是人类在土地上的经济技术活动,都易诱发地基的动摇和破坏,造成地质灾害的产生,同时还体现在植被立地条件稳定性差,易毁坏而难以恢复更新等方面。与此同时山地小城镇具有特殊的优势:多变的地形条件带来了优美的山地景观条件,为城镇景观创造提供了条件;现状自然生态条件由于人为破坏不多而往往优越。

3.城市建设策略

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征,本次规划分别针对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生态系统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虽然是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但实质上是综合运用、相互配合,并具有综合效能的。

3.1针对经济生态系统

按功能有效组织场镇的商业空间,根据交通条件、景观优势等因素,商业空间分为赶集商业区域和旅游商业区域,考虑到赶集商业同时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在二者的空间区分上采用既分又合的划分方式。

按照乡村旅游的要求来组织场镇的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并体现山地特征和少数民族特征,将场镇本身建设成为山地景观和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3.2针对社会生态系统

(1)继承和发扬地域建筑文化。规划在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一是着重在空间格局上创造具有传统特征的城镇空间模式和形态,重点在于具有鲜明山地特征的城镇空间格局和商住结合、前店后宅的建筑格局,及顺应地形、以坡屋顶为主要特征的城镇住宅形态三个方面;其二是利用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在步行系统上保留以街代市的传统商业空间。这样做既顺利地形地势的变化,同时也能减少由于移民带来的居民心理感受上的差异,加强城镇居民的地域认同感,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2)建立起完善的城镇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医疗卫生及教育等公共设施,达到现代化城镇的要求,配合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

3.3针对自然生态系统

建立生态化的交通体系。在城镇中,交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有证据表明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城镇空气污染的主要。在本规划中,基于地形坡度很大,而城镇规模不大的状况,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建立起以步行为主、机动车为辅的交通发展战略。这样既克服了地形的不利因素,尽可能的减少机动车污染的同时,还为山地城镇空间景观打下基础。

4.具体设计

(1)建设用地选择:根据生态评价,特别是规避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域的北部山坡地。同时为了加强山坡和未来湖泊之间的生态联系,沿中部冲沟预留重要的生态廊道和动物迁徙廊道。

(2)功能布置:本城镇的功能以商业、居住为主,其中商业包括乡村赶集贸易和旅游服务。考虑到商业发展的业态,规划采用商住混合布置原则,并根据交通条件和景观条件,确定北部区域以赶集商业为主、南部区域以旅游服务为主的商业分布格局。

篇4

实行林分(天然林或人工林)性质的合理判定,对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维护和提高森林的综合价值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林分性质判定,使人们更加充分认识各种林分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活动,并促使森林经营制度化、科学化和合理化,使各项经营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林业产业、区域人居环境向和谐、文明、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1林分判定要求

资料收集。收集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各类型林分管理措施、经营状况、研究情况、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等相关纸稿及电子资料;调查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各树种各年龄组典型林分进行调查,并且要求2~3个重复;调查标准:林分调查面积约400~600平方米,采用记名样方调查法;调查内容。样地基本情况,群落层次结构和外貌,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层间植物等的层次结构,乔木检尺记录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各层次的植物种类组成、数量、高度、盖度、生长及分布情况,林下更新状况、管理措施,经营状况等;数据统计和判定指标选取。根据野外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分析,研究与林分性质有密切相关的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易判断掌握的项目作为林分性质的判定指标(如优势树种、起源、群落层次结构、年龄、生物多样性、林种、管理措施;经营状况等),建立林分性质的判定标准。

2林分定义

天然林――具有本土生态系统大多数主要特征及关键要素(如复杂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林分;人工林――缺乏本地生态系统大部分主要特征和关键要素的,由人工种植、播种或集约营林活动形成的森林地区。

3林分性质判定标准

种植人工林是广西季雨林地区进展演替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人为经营的影响,原有森林(季雨林)的特征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随着人工林的生长和时间推移,季雨林的一些特征也会逐步恢复,人工林可以通过与自然因素相结合逐步向天然林过度演替。广西南部人工种植的林分,经分析其演替发展为天然林的基本标准是:人工造林树种与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均可以形成复层森林,其判定标准如下:

3.1种类组成与外貌特征

森林是得到温度保证的湿润气候的产物,广西南部地处热带的北部,主要组成是热带树种(不同于亚热带、温带地区);广西南部是季风区,干湿季明显,但干旱期主要是少雨,不属于非常干燥的类型,没有形成热带常出现的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而形成了常绿季雨林,常绿是其明显特征。因此,热带常绿树种是广西南部天然林种类和外貌的主要特征,是热带的北部湿润气候的产物。

3.2层次结构特征

在北半球,典型森林的乔木结构层次由南到北是减少的,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是乔木只有一个亚层的单层乔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北部的单层乔木林,向南可以过渡到有两个或三个乔木亚层的复层林,热带北部的季雨林结构复杂,成熟林是三个乔木亚层的复层林,复层林也是其区别于人工林和北方天然林的重要特征。所以,初步形成复层森林是广西南部天然林的主要特征。

3.3演替阶段

成熟的季雨林是三个乔木亚层的复层林,它是经过很长时间演替才能形成的顶极。我们定义的人工林演替发展为天然林的标准只是要求具有本土生态系统大多数主要特征及关键要素。据此把初步形成复层森林作为标准。初步形成是指有两个乔木亚层,林下的乔木天然更新,第二亚层初步形成的,覆盖度不高的,只要覆盖度达到20%,初步形成乔木亚层即可。在人为的经营管理和干扰下,人工林也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替,才能开始形成复层森林,这时林下的灌木层、草本层通常也发育完整,种类较为丰富。具有完整的乔、灌、草层,种类较为丰富,也是广西南部天然林的主要特征。

人工种植的林分由于受整地、炼山、砍灌、铲草、抚育、施肥、使用除草剂、间伐、割脂、采收、盗伐、自然灾害等影响,人工林发展演替形成复层林需要较长的时间,经营管理不同,影响程度不一,发展演替的进程也会有很大差异,立地条件好的发展为天然林的时间较短,反之,所需时间较长。

4林分性质判定方法

4.1判定指标

根据上述天然林判定的标准,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林分性质判定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势树种和层次结构是林分的主要特征,经营目的(林种、管理强度)和主林层年龄对林分的恢复、演替,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层次结构等林分的主要特征有着重大的影响。选择优势树种、层次结构、主林层年龄、林种(管理强度)四项主导因素作为林分性质判定的指标,用综合评分法判定林分的性质(见表1)。

优势树种。优势树种是林分性质和天然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只有乡土树种组成的林分,才较易发展为具有天然林基本特征的森林;层次结构。广西南部天然林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复层乔木林,人工林下乔木幼树经长期生长、演替更新起来,由当地树种组成的乔木第二层形成(盖度20%),表明人工林下灌木草本发育完整,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较高,受到干扰较少,林分发育成为异龄混交林是广西南部天然林程度高的重要标志;主林层年龄。随主林层年龄的提高,群落层次复杂性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林种(管理强度) 林种反映了经营目的,林种不同的管理强度就不一样。从简单易行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对林分判定指标中只选择了这四个项目作为林分性质(天然林程度)评分指标,其实这只是其中几个最主要的判定指标,同时也包含了其他一些项目的内容。

4.2判定结果

在广西南部的博白县林地抽取44个样地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如下:≥16分值占2.3%,14~15分值占9%,10~13分值占43.2%,

5 建议

5.1打破传统营林方式,适当调整林分结构,保持物种多样性

大面积人工林的营造会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土壤退化、地力衰退等影响,这些都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背道而驰。因为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性,近自然林业要求不是要使得林分回归到完全天然林的结构,而是使地区主要本源树种得到明显表现,尽可能使林分建立、抚育、采伐的方式同潜在的天然森林植被的自然关系相接近,因此,在营林过程中重点就是如何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要使林分保持一定的疏密度,让其他生物能够同生共息,在天然更新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人工促天然林更新方式。尤其是在简单的针叶纯林结构的林分中可以通过“疏针补阔”的方式,来增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也能够通过开拓效应带、改变下垫面、抚育保留带,使森林的边缘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有序带状混交格局;生态保护区域的林分在采伐方式上,要尽可能地放弃皆伐,实行适当地择伐,尽量减少对森林环境的破坏,以利于天然更新,形成多层次、多物种的结构复杂、相对稳定、高质量、多功能的森林群落;对于退化天然疏林、保留在少量母树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灌丛地等进行封山育林,利用森林本身的自然更新能力,促进其恢复植被,形成结构复杂的天然林。林分抚育技术关键是增加乡土树种的天然更新能力,采取人工措施,促进天然更新,引进能够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和增加生态稳定的树种。

5.2加强天然林资源调查监测,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内容大部分是局限于与林木生长有关的因子,而可持续经营理念则要求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内容要扩大到人类对森林多种需求有关的其他因子以及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森林生态健康与活力有关的各种环境因子, 如生物的多样性、珍稀动植物的丰富度、森林景观、林区气候、土壤、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大气污染情况等等。在方法上要增加对可变化因子的定位连续观测。在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建立起高效率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发现森林生态系统发生逆向演替的征兆,如环境恶化、林地退化、植被生长衰退、物种减少等,使管理部门能及时制定相应对策,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确森林生态系统不致偏离可持续经营的方向。

5.3开展宣传活动,树立民众经营天然林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目前社会公众对保护天然林理念不强,大部分只停留在口头上,在保护上较难落实。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宣传非常重要,通过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和支持大众,尤其是林区的民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天然林,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达到增强大众关注生态,保护森林的意识,树立起天然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水竹青,姜雪强.加快生态工程建设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2012,(12下):40.

[2]景作兰,马有忠.四项措施推动天然林可持续经营[J].中国林业,2013,(12上):61.

[3]卢显亮.加快林业发展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J]。中国林业,2013,(11下):14.

篇5

1.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食物网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人们利用转基因羊生产含有药物的奶,这叫做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

染。模仿生物的某些特点发明创造出特殊的仪器设备,这叫做仿生,如:萤火虫与冷光,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2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观察菌落

菌落的大小/菌落的形态/真菌的菌落

区别细菌和菌落的颜色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

3.归纳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二、细菌

1.细菌的发现

17世纪后叶,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

19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德

大小:个体微小,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

形态:单细胞,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形态和结构

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鞭毛、荚膜、芽孢

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环境,可形成休眠体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

多细胞个体:蘑菇:食用或者药用

1.各种各样的真菌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观察比较

单细胞个体: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等

2.主要特征

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3.真菌的繁殖

孢子繁殖

四、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认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和类型

细菌的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荚膜、鞭毛,没有叶绿体。

生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能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细菌快速繁殖和能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真菌:细胞具有细胞核。种类:除多细胞的霉菌(青霉和曲霉)和大型真菌(如:香菇、木耳、灵芝、牛肝菌)外,大多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还有单细胞的种类,如酵母菌: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生活方式:腐生

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最大区别是有无形成细胞核。

五、人类在不同领域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如:地衣真菌+藻类,根瘤豆科植物+根瘤菌)。

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1)食品制作:酵母菌:无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酿酒时。有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馒头、包子、面包等。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酿酒:酵母菌;制醋:醋酸菌;生物固氮:根瘤菌;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制酱和豆豉:霉菌)

食品的腐败原因

由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防腐

脱水法、腌制法、烟熏法、真空包装、冷冻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食品保鲜的原理有两条

①杀死细菌、真菌②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鲜办法:高温灭菌法、真空包装法、冷藏法、腌制法、罐藏法、巴氏消毒法、脱水法等。

(2)制药:抗生素和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药物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抗生素。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控制合成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出来的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3)净化环境: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好氧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3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

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既牢固又灵活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覆盖有一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连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防御行为(警戒色,拟态,保护色)等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①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

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②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

三、社会行为

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一系列行为。

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

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探究蚂蚁的通讯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4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生物分类法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

2.从种到界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依据

生物的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马: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桃: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植物界

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物类种多样性(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每种具有独特基因库的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是相联系的。生物数量的减少,将导致基因资源损失,并且必然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将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我国特有的部分珍惜动植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

生物的栖息地的破还(最终要的原因)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类的偷猎和捕杀野生动物)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入侵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是天然的基因库

天然实验室

活的自然博物管

实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颁布和完善法律和法规。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5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代表动物: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水螅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无性)和有性生殖

2.扁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大多寄生生活;

涡虫的消化器官由口、咽、肠组成;

血吸虫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虫进入钉螺体内继续发育,最后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

猪肉绦虫生活史:受精卵在猪体内发育成幼体,感染猪肉,形成“米猪肉”,进而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3.线性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

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

4.环节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3)环带: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4)刚毛:协助运动;

(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

作用:蚯蚓可入药,可以分解有机垃圾,提高土壤肥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软体动物

主要特征: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等;

乌贼的壳—海螵蛸;鲍鱼的壳—石决明;

6.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分解,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代表动物:甲壳类(虾、蟹);多足类(蜈蚣);蛛形类(蜘蛛);昆虫类(蝗虫);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个口器;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有气门,是呼吸器官;

二、鱼

水中生活的动物、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1.鱼的尾鳍可以控制前进方向,也可以产生前进动力;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②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③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④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⑤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⑥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⑦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3.观察鳃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三、哺乳动物

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③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⑤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

四、鸟

家鸽适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翔的翼:两翼和尾部生有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②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③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充满空气,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④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

篇6

1 生态公路概念的提出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我国公路建设中引发的生态问题已引起了交通、环保等相关部门及民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由于公路这种线形建设工程与其它人工构筑物相比的特殊性,公路建设穿越的地域较多,对周围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复杂,所以我们不应该只在公路穿越生态敏感带的时候才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我们必须以系统论的观点把公路建设放置在社会、自然、经济的大背景中,在所有公路的建设全程考虑公路建设涉及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

2 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

2.1 公路的生态学效应

公路的生态学效应是由公路的结构特征、建筑材料性质以及公路运输服务的社会属性所决定,是在公路建成后才逐渐出现的一种间接的、累积的影响。

2.1.1公路的廊道与分割效应

公路的廊道效应是由其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公路工程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和公路网的建设是在自然景观中嵌入大型的人工廊道,一方面,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将均质的景观单元分割成众多的岛状斑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观的连通性,阻碍生态系统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另一方面,公路在增加景观破碎度的同时,也可促进景观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系统更为开放,起着通道作用。公路的通道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公路的运输功能上。这种物质与能量的时空位移对大尺度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及生态平衡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公路对生态系统的分割包括地面上的机械分割和空间上的噪音分割。机械分割是由于公路路基工程和交通隔离工程对生态系统物质流的阻截、屏障作用;噪声分隔是汽车噪声、振动等对生态系统信息流的阻隔、误导作用。

2.1.2 公路的小气候环境效应

由于公路路面的组成材料往往与周围地区地表不同,大量水泥、沥青路面和路基的植入,改变了地表地下水环境。由于公路的小气候环境效应,在公路周围会逐渐形成一个温度、热量、湿度、风及土壤条件等均与周围环境有所差别的独特小气候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公路周围景观元素有可能产生局地分异,出现新的适生生物群落和边缘物种,而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2.1.3 公路的接近效应

公路的开通使沿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强度增加,速度加快,同时也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使许多原先人类难以到达或难以进入的地区变得可到达和易于进入,这些地区都是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而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地区,这对自然保护和珍惜资源的保护构成巨大威胁。

2.1.4 公路的诱导效应

篇7

篇8

    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

    在可持续发展观中,生态的持续发展是其最核心的基础和前提。就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综合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有诸多许可条件的支撑。科技期刊生态系统也存在生物适应环境的规律,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生态系统发育进化规律等[4]。通过对生态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建立相对平衡、协调共进的科技期刊生态系统,是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传媒体系的重要内容。生态学视角下,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为科技期刊、人、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系统平衡稳定,良性循环。具体表现如下。1)核心层。优质稿源充足,刊物发展可持续。以人为本,办刊队伍稳定,编辑自我价值可以实现,作者、读者、编委等都可以从刊物中受益。刊物功能及办刊宗旨明确,可以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可以以学科带动刊物发展,在满足学科专业创新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凸显刊物的特色优势。2)支持层。刊物具有综合协调发展的能力,具有竞争力,不断进化,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增强刊物自我经营、良性发展能力,经营具可持续性。同时,主管部门对刊物的发展很重视。3)环境层。办刊机制完善,办刊理念有创新性,注重效益。政策导向合理,刊物可以合理利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环境因素对办刊的积极作用。

    改善科技期刊生态系统的策略

    限制因子法则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生存法则,科技期刊在发展中也面临限制因子的作用。如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以及学术研究的功利化,使得我国科技期刊优质出版资源相对稀缺,成为限制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提高的限制因子。条块分割的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造成过度管理,严重制约了办刊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制约了竞争,致使“一半重复,一半分散”。这又使得一部分科技期刊难以获得相应的读者资源和广告资源,只能靠主办单位的拨款艰难度日[5]。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主要症结是核心竞争力不足,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科技期刊应该主动顺应出版生态规律,处理好与生存环境及竞争对手等多层次、多因素的关系,是科技期刊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1科技期刊生态系统核心层生态策略

    1.1生态位策略科技期刊的生态位,是指最适合它生存与发展的生存区,包括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6]。科技期刊找准了自己的生态位,营造最佳生态位,实现特色经营,就意味着拥有了生存和发展权。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往往不善于发现原始生态位,不善于开拓新领域,很少能在发现和寻找原始生态位方面取得成绩。有学者认为,内容同质化的结果会使读者对媒体的选择性降低,替代率很高、经营上趋同的竞争手段会使多数媒体无法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很易受到新生媒体的影响和冲击[7];因此,确定独特的受众定位、特定的读者对象和市场空间,培育杰出的传媒人才队伍,强化办刊策划能力,突出刊物个性,实现差异化生存,才能形成以期刊的独特优势和个性为核心的竞争能力[8]。示例1专刊选题策划。《药学学报》针对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设立专刊或专栏,如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研究专栏、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专刊、多靶标药物研究专刊等,对于《特别报道》栏目,邀请国内活跃在药物研发领域的知名专家就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通过研究论文或综述集中展现给读者,集中报道创新药物研发领域某一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或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以期促进学术交流,加速创新药物研发速度,服务于人类。专刊发表的文章形式主要是研究论文,部分为研究综述。所刊载研究论文都有较高的下载和引用,对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示例2特色栏目策划。《中国天然药物》的《思路与方法栏目》,共出版21期,出版专辑(增刊)2期(2006和2008年),获江苏省期刊协会“特色栏目奖”,成为品牌栏目。栏目策划考虑可读性,提高关注度、下载率和引用率,根据创新性、权威性、前瞻性、可读性的要求,打造来源于天然、兼融中西方创新药物研发思路与方法。在CNKI高下载TOP20中,17篇为该栏目文章。栏目品牌、会议品牌和刊物品牌共生共荣,相互促进,使《中国天然药物》期刊品牌深入人心[9]。

篇9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众旅游应运而生。为满足旅游的大众需求,资源逐渐的被大规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经济、社会、生态等许多负面影响。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的不良示范效应、使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收入此消彼长,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出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实现旅游产业的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手段和重要路径。

一、产业生态化研究概况

(一)产业生态学

国外把产业生态学定义为一门把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层递消耗、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原理在产业系统中的应用,从而使产业系统、社会生产更有效率、具有可持续性的学科。

国内对产业生态学的研究结合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对产业生态学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探索,主要涉及概念及内涵、内容与方法、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产业共生模式和机理、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途径和方法、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二)产业生态化概念

国内对产业生态化的定义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厉无畏指出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他指出产业生态化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把产业活动纳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以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旅游产业生态化

明庆忠等提出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组成及结构概念模型,即由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之内生系统、外生系统,共生系统等构成。

李庆雷、明庆忠参照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三、旅游产业非生态化

对照产业生态化的定义及特点,发现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非生态化问题,寻找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的不良示范效应等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产业非生态化

陈晨在西北部地区产业结构非生态化问题及其危害研究中对产业非生态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单位产值能耗分析、单位产值废物排放分析、单位产值水资源消耗分析、环境治理投资分析等这些指标的分析得出与产业生态化相反的结论,由此发现产业的非生态化问题。

(二)旅游产业非生态化

目前对于产业非生态化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笔者对此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现需要通过定量的监测与分析得出结论,以此与产业生态化的要求进行对照,如果结果相反则能发现存在着非生态化问题。在大量的实证定量研究基础上,针对问题,实施管理使其协调发展。

1、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界定

对于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测度问题,引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生态需求以及与环境影响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ColinHunter,StefanGssling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即把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耗的各种资源和废弃物吸收用被人容易感知的面积观念进行表述,这种面积是全球统一的、没有区域特性的,具有直接的可比较性。根据测度对象和范围的不同,旅游生态足迹可以从旅游产业生态足迹、单个行业生态足迹、旅游产品生态足迹、目的地旅游生态足迹、瞬时旅游生态足迹、旅游企业生态足迹等角度进行界定。

2、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特征

对照产业生态化理论,产业非生态化的特征主要有:人们在进行旅游产业活动的时候,仅仅关注了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值,而放任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损失,使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环境效益率低,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运行的平衡关系,从而使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旅游产业活动的经济价值呈现出反方向的变动,甚至使生态、社会货币价值损失大于旅游产业活动所创造的经济货币增加值。

(三)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管理对策

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生态货币价值损失大于旅游产业活动所创造的经济货币增加值。对其管理则要协调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趋于平衡。而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协调理论则来源于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在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采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系统动力学、价值分析法等来耦合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从而实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国内外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对于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提法很少。笔者对照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理论定性描述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并通过生态足迹分析法定量界定旅游产业的非生态化。生态经济学的协调发展理论为旅游产业非生态化主要矛盾(即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不协调)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使二者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第6页.

[2]明庆忠,李庆雷,陈 英.旅游产业生态学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

[3]李庆雷,明庆忠.旅游产业生态学发凡[J].学术探索,2008年8月.

篇10

1、关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

水利工程能够提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但在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对河流等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方面、程度的破坏和干扰。水利工程会改变自然湖泊以及河流的渠道的现状,将天然的渠道走势改成规则的直线或者折线,使河道出现规则的几何横断(“几何横断”是否不太通顺?)。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化水利建设的新成果和理念,综合了工程力学以及水文学的学科,是一项对于传统水利工程的重大改革。生态水利工程是吸收了关于生态学理论基础的,利用工程力学以及水文学的融合理念,从而不断改进的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就是要用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理念和原理指导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在对传统水利工程进行改造时考虑了对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的目的。对已经修建的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工程就行整治,新修建的水利工程则必须是具备科学、经济、环保的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基础建设。

2、生态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的影响分析

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早期的水利工程能够起到灌溉、防洪和发电等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向前发展。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所产生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水利工程这种人类行为改变了河流本身的多样性、连续性以及持续性等特点,河流中的水深、水温以及河流的流速等一些自然的规律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必须关注这种不利的影响。未来水利工程的兴建必须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均衡考虑,要使得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河流自身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3、生态水利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不仅仅要对生态目标进行衡量和确定,同时还要和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进行匹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要面对和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的理念上的冲突和协调,也要适应不断晚上(没看懂)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等多种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逐步提升,这些问题都可以很好的得到解决,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4、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

4.1、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不仅要满足传统水利工程在社会生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同时,更要注重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坚持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要保证工程符合工程学原理,才能确保工程设计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才可以充分的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发挥;也要确保工程在生学领域的科学性,确保工程的律设与河流的自然特征相符合,根据地貌学原理对河流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干河流特征、淤泥等问题(河流特征不算问题)进行科学的规划,使水利工程的设计符合河流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才能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4.2、生态系统自组织恶化自我恢复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的体现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主要特征,通过自组织功能实现河流物种的自然选择规律,保持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友好精神,才能找到与自然资源相适合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环境,这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有着本质区别的生态水利工程在具备人们所期望的水利功能实现的基础上,依靠自组织的功能实现自我修复,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形成科学的河流生态环境,自我选择是适合的生物物种,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4.3、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生存空间异质性越高,则说明其内部含有多个不同的小环境,可以允许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存。反之,生存空间异质性越低,则其可以容纳的生物种类越少,这必然会使该空间内的生物群落环境变得日益单调, 这时在生物群落的性质和密度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在传统水利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之中,对于河流的自然性和连续性进行了人工的切断,使得河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变得单一化,进而形成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的过程之中,务必要有效的促进河流生态的空间异质性的提高,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中物种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生物群的多样性的恢复。确定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目标以后,需要对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密度进行详细的勘察,建立详细的资料库,这时对于河流的自然环境也要有详细的勘察,包括河流的水温、流速、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等等,只有对自然生态环境有详细的掌握,才能为生物群落的生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来充分的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4.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应当是建立在对景观的长期保持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而且必须是大尺度和整体性的,并不是针对某一范围内的系统进行恢复,小范围的生态修复成功率较低,而且在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方面也较低,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讨程中,必须要注重大尺度、整体性的修复。

景观大尺度的原则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种,而在河流系统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就会从这两个角度体现,所以需要对尺度的要素进行一个综合的研究,科学的掌握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对生物群落生存的基本条件进行整体性的创造以及恢复,才可以有效地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运行与河流的动态演进过程保持一致,从而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

4.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讨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来说,同样需要较长的一段实践,才能在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获得一个更高的提升,也能够使河流生态系统自身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增强,有利于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如果从当前社会发展的时间交替的角度来说,需要实现一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或者是用一种生态系统代替另一种生态系统,往往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想在短时间之内来实现是不可能的。

总之,水利工程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与河流生态来说,对与河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水流、水温等自然规律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存在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所以说,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之中,务必要对社会发展需求与生态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科学的衡量,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要求之下,坚持必要的设计原则,才可以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吕良健.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江西建材,2012,05:130-131.

[2]王瑛昊,陈雷.分析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民营科技,2012,11:296.

篇11

森林景观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方式。而森林景观规划是一种处理方式,用以优化在森林里有过程中所得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三者协调平衡。森林景观规划同时考虑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既反映生态原理的客观要求,又体现社会需求对森林经营的生态经营过程的影响,可进行通常的森林效益的综合评价,为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尽管生态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它一开始就吸取了现代生态学的新成果。并与我国区域,尤其城市、农村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持续发展的主题相结合,无论是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是规划实践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生态规划理论

在理论上,马吐骏(1984)、王如松(1987)提出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农村实际上是一个由社会、经济与自然3个系统,以人类活动为纽带,而形成的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规划的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学知识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生态关系,协调资源开发及其他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与资源性能的关系,实现城市、农村及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生态规划方法

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生态规划程度与步骤,即辨识一模拟一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还在数学方法引入生态规划作了成功的探索,创立了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王如松等,1987)。泛目标生态规划将规划对象视为一个由相互作用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主要特征为:①规划目标在于按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则调控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即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优化系统的功能,追求整体功能最优;②

在优化过程中,主要关心的是那些上、下限的限制因子动态,以及这些限制因子与系统内部组分的关系;③从多目标到泛目标,一般多目标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都是在固定的系统结构参数之下,按某种确定的优化指标或规划去求值,其规划结果不过是系统参数与最优结果间的一种特殊映射关系而已,而使优化结果缺乏普遍性和灵活性。而泛目标生态规划则在整个系统关系组成的网络空间中优化生态关系,并允许生境特征数据不定量与不确定,输出结果是一系列效益、机会、风险矩阵和关系调节方案;④在规划过程中,强调决策者的参与(王如松等,1987)。

三、生态规划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生态规划之十进行了尝试。如欧阳志云(1993)根据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探讨了区域资源环境生态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即生态过程分析、景观格局、生态敏感性、生态风险、以及土地质量及区位的生态学评价方法,并根据区域资源性能与自然环境特征,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模拟,对定量分析区域资源与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探索,为建立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策略提供生态学基础。

四、生态规划实践

在实践中,我国生态规划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我国农村、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大丰生态县规划,天津城市发展生态对策的研究,宜昌、马鞍山、长沙等城市,以及京山、唐山、桃江、德惠等县的生态规划人人丰富了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关于把景观规划的原理应用于具体森林经营实践中,一些森林经理专家也作过一些探索与研究,但成功案例研究报道较少见。大部分是对自然保护区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规划保护,而忽视了景观对林分的经营调控研究。对于景观层次的生态采伐规划几乎是空白。郭晋平(2001)在其《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专著中对森林景观规划的目的和任务、一般原则、工作步骤进行介绍,并结合森林经理中分类经营对森林进行景观规划。类似的研究还有肖笃宁(1991)、徐化成(1994)、傅伯杰(1995)等。

戚春华(2003a)在分析了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方法和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原则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在建立森林生态采伐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不同评价子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建立采伐作业技术、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生态采伐评价的一级指标,并由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形成森林生态采伐评价指标体系。

篇12

1.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场的构建

信息场指的是信息资源存在以及相互作用的基本场所,会受到信息个体交换模式与方向、信息个体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信息相互影响区域三大核心因素的影响,与信息场中的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以及信息能量三大指标有着密切联系。电子商务网络信息个体能够不断通过相互之间的影响达到系统内部结构以及网络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场模式的发展是带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与生态圈构建的重要前提,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性和独立性,其数量、质量以及能量等方面会在生态系统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定位理念,因此,要对其载体中的具体信息生产者、传递者的区域特征进行管理,并对各自信息机制和模式进行采集与定位,从而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场运行模式。

2.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

信息生态链指的是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中所存在的无形链条,各个单个的信息载体通过形成的信息场而相互链接起来,作为商务信息实现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源头与通道,在推动电子商务系统科学合理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载体作用。主干链和支撑链是构成信息生态链的核心因素,其中主干链包括有信息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消费者等,彼此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而实现信息生态链的构建。信息生产者是整个信息模式生态链的基础,通常表现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组织性供应商、企业以及个人商家;企业信息传递者在整个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模式构建中发挥着核心载体的功能,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络搜索引擎、物流公司、信用机构以及金融支付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平台来实现商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的终端效果体现,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中搜索和利用信息的个人顾客;而信息分解者主要包括用来筛选和整理垃圾电子商务信息的个人信息网络行为。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经过不断相互作用构成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的主干链。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又可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信息系统,内部系统包含有商务系统资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知识和理论、电子商务资源知识体系等;外部信息环境包括有构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相关社会、法律、物流以及人为信用环境等因素,内外部环境系统之间通过不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发展带动了整体生态系统各类支撑链的发展与完善。

3.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的构建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关键运行环节因素由电子商务企业、卖家与买家构成,信息交流中的每个信息人在不同类型的信息生态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组成了类型各异、层次分明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组织模式,由核心层(电子商务、卖家、买家)、扩展层(网络软件服务商搜索引擎、物流信息系统)、相关层(新闻传播广告公司机构、金融银行交易系统)、外部层(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经济、社会、法律、信用、物流环境等),其中核心层次是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商务交易的主体,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扩展层可以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效构建提供平台和保证;外部层可以在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法律政策、物流网络信息等环节进行调控下来推动电子商务内部信息系统的优化构建与发展,从整体功能而言,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可以优化其信息流通功能,还可以通过不断影响、制约与融合较小的信息生态系统来推动建立高价值、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系统,从而为网络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三、实证分析——淘宝网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

淘宝网是我国网络销售平台的领军者,经相关权威调查机构调查显示可知,淘宝网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了占据我国网购市场份额超过72%以上的领先媒介,全面带动了网上贸易和个人交易的发展。淘宝网到2008为止,其网络注册会员已经超过了9800万人,其市场交易额更是突破10亿人次,在市场经济不断繁荣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信息生态系统。淘宝网通过不断更新网络信息资源传播技术、积极调整信息资源优化策略和宣传途径,紧密结合市场运行状况与实际市场需求对各个区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调整与优化升级,并不断对信息生产者、传递者以及消费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网络服务的升级;对市场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实际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论证与实地调查研究,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前提。淘宝网在积极构建信息人资源信息相互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并通过不断有效调整信息生态链的构建和实现模式来推动信息流的有序发展,为实现网络上卖家与买家的合作提供了保证,推动了网络交易平台的构建,为此,卖家可以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的买家商圈用户。此外,稳定发展的市场环境、日臻完善的市场法律以及治安良好的互联网网络和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为淘宝网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有利条件,对于线上核算以及线下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阿里巴巴集团下辖的淘宝网、中国雅虎、阿里软件、支付宝、阿里妈妈、阿里巴巴B2B公司、口碑网等都在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构建上起着互相影响、互相协同的作用。

篇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朝着知识化和生态化发生巨大的转变。其一,智力资源逐步替代物质资源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其二,企业也遵循生态规律,按照自然资源和市场容量的情况而发生经济活动,即企业的成长空间由环境资源容量来决定,二者同时发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不仅帮助企业扩大了可利用的生态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加展现了发展企业信息生态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近年来新生的一种企业运作系统,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对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化及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阐述,但关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仍然非常稀缺。本文站在信息生态角度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解析,究其本质是由信息、生态、系统这三大基础元素构成。信息是主体,是生态系统传递的客观内容;生态是尺度,是系统运行的潜在规则;系统是基础,是一切元素构成的整体集合。三大元素的结合构成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为未来研究系统内在机理、运行机制、运行模式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于挖掘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内在潜力、探讨其演化特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见,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生态、系统三元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今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

1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解构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企业中的人、信息、技术、实践构成的一个系统,它以企业为个体元素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与信息交流。它是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在企业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和转移的过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系统,系统中的人、信息和技术等组成要素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协同发展。传统形式下,企业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进行破坏性的竞争,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而生存。如今,站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共生,形成一种基于产品、技术之上的增值服务,是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新生的企业运作系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稀缺,其系统构建也是基于逻辑模型进行研究。从系统运作角度,可将其细化为生态信息管理子系统、生态资源调度子系统、生态因子自我调节子系统、生态决策评价子系统。而从整体、全面归纳来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由系统、信息、生态三大要素构成。系统即为管理子系统、调节子系统、决策评价子系统;信息即为企业需求信息、企业传播信息、外界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即为生态资源、生态因子、生态平衡、企业生态决策。因此,系统、信息、生态便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具体化、缩影,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便是通过这三者的集合进行着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系统、信息、生态是构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三大重要基本要素。信息在整个系统中无处不在,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别与不同的信息需求者进行信息交流,它是系统运行的粘合剂;生态是企业个体之间、企业与外界环境之间共进、衍生的生存状态,它们相互辅助、协调,最终达到生态平衡、长久发展的目标,是系统的灵魂支柱;系统,即为企业运行的整体、集合,是企业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界面,同时是信息和生态运作的基础、展现的平台。

所以,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是需要系统、信息、生态三者相互促进、和谐统一,才能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环境绿色健康。同时,为了更好地挖掘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潜力,对系统性、信息性、生态性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系统性

“系统”一词来自拉丁语“Systema”,即“群”或“集合”的意思。它早在古希腊就已出现,原意是复杂事物的总体,不过在当时尚未成为一个具有确定科学含义的概念。英文一词具有体系、系统、体制、秩序、机构、组织等含义。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系统的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并且与系统发生作用的所有外界事物的总称。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际上,环境就是为系统提供输入或系统输出的场所,即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即指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包括许多影响信息的创建、分布和使用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由人、惯例、价值及技术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强调企业、人类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考察人在信息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企业发展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发展能够协调一致。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为:①共享命运。即整体上企业间“相互适应、共享资源”,由传统形式下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变为“双赢”式的竞争合作,虽然企业在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竞争,但因为有着共同做大市场的愿望,而能在竞争的排斥力下共处,达成信息协同,实现长远持续发展。②创新性和演化性。一个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动态发展、自主创新、处于不断演化当中,具有适应和进化能力。基于企业生态链的合作既可以使企业实现资源互补,又可以发挥自身的核心专长,挖掘较强的创新潜力,加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内部机制创新,发挥成员的创造性和潜力,达到协作创新、共同进化的目标。③地域性和情境性。信息生态系统与不同的信息环境相对应,信息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体现着不同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而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人或技术在不同的情境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也可以对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态施加影响,这也是生态区域之外的人无法办到的。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一个生态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一个企业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个行业、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因此,企业之间只有通过不断的“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生存、成长、回报、获取继而再发展,才能实现企业个体系统的通畅运行、企业种群系统的持续开拓、整个信息生态环境资源均衡,这不仅创造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战略,同时回

报给社会一个协调、稳定、共生的企业发展最佳方案。

3 信息性

近阶段,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引发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的重大变化,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以致企业信息化是跨越信息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企业信息化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模式以及综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扩大了企业竞争领域,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造时,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企业流程重组之间具有互动的作用。但是,企业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角度来思考。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其主张顺应空前积累的竞争形势,把握市场机遇,由不同企业围绕某一特定任务组成灵活的企业联盟。各企业间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信息生态系统。

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中,首先,信息是系统构建的主要内容,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依附性的特点。信息生态系统则沿袭了信息性的基本特点,又结合生态性和系统性开创了自己的相关特性。其次,信息人即一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构成了系统的信息循环链,在不同的阶段和场合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三,信息环境是信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是企业竞相争夺信息与物质能源的平台。在一个复杂的信息生态中,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被称为信息生态因子,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且互动设计是信息性的特征体现。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对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以适应多变的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拓宽了信息的流通空间,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利用效率,建立各类企业共生的信息生态圈,从而达到企业间共生的战略目标。

4 生态性

所谓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状态,它包括有机生物的生存条件、相互关系以及有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原本运用于生物学中,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同一物种内部或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个体或群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接着,由于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和共通性,生态学便运用于多个领域,促进了相关的分支学科诞生,信息生态学即是其中之一。

国外学者T.H.Davenport和L.Prusak在1997年出版的《信息生态学》一书中,对信息生态学给出了如下的表述:信息生态学是指对组织内部信息利用方式产生影响的各个复杂问题采取整体的观点,显示在许多不同现象的相互作用时必须利用系统观(System Ap-proach)来分析问题。通常可以将信息生态学与生态系统中知识的获取、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联系在一起。

4.1 企业生态性

纵观企业发展历史,像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历经由盛而衰、由小变大的生物演变过程。企业作为生命有机体,具有生存与发展的欲望,经历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同时在遗传与变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种内和种间斗争也受着环境的选择。“企业生态链”类似于生物界的食物链,按它们的营养级可顺序分为上、中、下等多级,下级为上级产品的消费者。同样,在一个行业内也存在生态链关系,按顺序分为供应商、企业、中间商和顾客,后者为前者的消费者。然而,企业与生物不同的是并非每个地区都存在着特定完整的生态链,它要求充分利用企业生态资源进行区域分工,促使企业与生态环境相互推动与制约,形成自觉目的性,使企业与资源能够合理匹配、有效运用。图2是一个企业生态链模型。

由于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导致企业环境时空的变化,企业依存的空间缩小。结合一般生态系统的物种与种群,企业生态体按照其特性划分为企业种群和企业群落。企业种群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企业集合,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展开竞争。企业种群生态致力于探讨企业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企业群落是指由若干企业或企业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企业群体。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企业与企业、企业种群、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作用,其摒弃传统的企业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采取的破坏性的竞争方式,而是达成合作、共生,形成一种基于产品、技术之上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