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耕地质量评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决策树是一树状结构,它从根结点开始,对数据样本进行测试,根据不同的结果将数据样本划分成不同的数据样本子集,每个数据样本子集构成一子节点。在决策树的生成过程中包含了下列思想:在构造树的每层时,选择一个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的属性,使得依据该属性的值,将对象集被剖分成几个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表示为树的一个子节点,以该属性的相应值标识到这些子节点的弧。
耕地质量评价是对区域耕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其评价过程不仅复杂,而且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针对不同耕地区域,各个评价属性权重确定大多掺入了人为因素,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决策树的耕地质量评价,将克服传统的耕地评价方法中人为因素过多的缺点,提高耕地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另外将决策树模型用在耕地评价中也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意义。
一、本地区的决策树耕地质量的控制
1.目标数据集的创建
目标数据集的创建工作主要包括:耕地评价单元的划分、确定评价因素和建立评价数据库,目标数据集是从评价数据库中导出的耕地属性数据。
评价单元的划分是依据陆河县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MAPGIS系统环境下从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分离提取出县耕地图斑,作为工作底图,将选定的参评因素图与工作底图进行叠加,得出的最小图斑即为评价单元,最终确定30281个图斑为陆河县耕地评价单元。
在采集数据后,需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建库,形成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对其分别管理,其中图形数据库采用层次型管理方法;属性数据和统计数据则采用关系模型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功能,将评价工作底图分别与各评价因素图进行叠置分析,提取各评价单元因素属性值,构架耕地评价单元空间数据库。
2.基于决策树模型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1)评价样本集的构成
本次决策树学习样本的选择是运用试验的方式从聚类方法得到的500、1000、2000、4000、6000和8000个样本空间中进行选择,当满足一定的预测精度时,此时最小的样本空间就是最合适的模型学习样本;测试样本采用全部的评价单元,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2)决策树属性选择
在决策树建立过程的每个选择点上,在C5.0算法中,采用增益率最大的属性是用来进一步细分树结构而选取的属性。下面介绍计算耕地评价属性以A为代表的增益率的公式如2.1:
(2.1)
对于一组I实例,计算Gain(A)公式如2.2:
(2.2)
其中:Info(I)为包含在当前被检查实例集合中的信息,Info(I,A)为根据属性A的可能结果划分I中的实例之后的信息。
对于n个可能的类,计算Info(I)的公式如2.3:
(2.3)
在I被划分为k个输出结果后,Info(I,A)计算公式如2.4:
(2.4)
最后,SplitInfo(A)标准化增益的计算如2.5,从而消除具有许多输出结果的属性选择偏差。
(2.5)
(3)决策树模型的建立
本次决策树模型建立的目的明确,是对耕地的质量进行等级评价即质量等级的划分,确定质量等级是决策树模型的主属性,作为模型的输出属性。它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变量,属于离散型数据,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地形,田面坡度,地下水位,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表层质地,剖面构型,表层有机质含量,pH值,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10个评价指标为模型的输入属性,并且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已将10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离散化处理。
本次决策树算法采用C5.0算法,训练开始时,为所有实例指定相同的权重,在建立最后一个模型后,那些被模型正确分类的实例的权重减少了,被错误分类的实例的权重增加了。一旦建立好所有模型,每个模型被赋予一个权重,其值基于模型对训练数据的性能。所以执行较好的模型在分类过程中有较多的权力。对未正确的分类的样本被更频繁的取样,使决策树模型在分类训练数据的能力上彼此补充。
为了提高决策树模型的学习精度,本次研究引入决策误差代价,在进行质量等级的判读时,设置当判别发生错误的时候,所花费的代价不同。当质量等级为一级,误判为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代价权重为0.3,0.6,1;当质量等级为二级,误判为一级、三级和四级其代价权重为0.3,0.3,0.6。根据等级距离的不同赋予不同的代价权重。
运用Clementine8.1数据挖掘软件,采用C5.0算法生成耕地质量评价的决策树,将学习样本迭代20次学习,完成决策树模型的建立,运用决策树工作流模型,可以快速建立6个决策树模型(根据不同学习样本)。当选用500个学习样本建立评价模型,测试样本为30281个全部的评价单元,其测试的准确率为82.09%,模型准确率较低,得到的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正确的反映实际陆河县的耕地质量分布情况,用500学习样本建立模型试验失败。分析可能原因是500个聚类中各个聚类的数据之间距离过大,导致500个样本不能有效的代表耕地质量数据分布。
现分别采用1000、2000、4000、6000和8000个学习样本来训练评价模型,选择1000个学习样本时的预测准确率为86.01%;选择2000个学习样本时的预测准确率为90.66%;;选择4000个学习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94.92%;6000个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95.31%;8000个样本的模型准确率为95.65%。
(4)决策树评价模型分析
为了检验决策树模型对陆河县的耕地评价的有效性,使用测试样本检验决策树模型,得到模型测试的准确率是94.92%,已经满足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可知决策树模型能有效地对陆河县的耕地进行质量评价。
二、改善本地区的耕地质量措施
根据决策树模型进行陆河县耕地质量评价的结果,从决策树评价规则集中,可知影响陆河县耕地开发潜力的限制因素如pH值、有机质含量和田面坡度等,因而可以对评价区内质量等级较低的耕地进行改良,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灌溉系统,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
通过开挖、建设灌溉水渠等措施,增加灌溉水田、水浇地的面积,减少旱地、望天田的比例。
2.积极进行土壤改良
通过增施磷肥和使用石灰,解决普遍存在的农田缺磷、土壤偏酸及养分含量不平衡的问题。对其中的低产耕地注意增施有机质肥,冬种专用或兼用绿肥,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土壤。
3.加强水土保持
陆河县域内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这对农田侵蚀较大。因此,在坡耕地改造为梯田的条件下,应重视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例如:栽种护坡灌木篱笆,增设导流渠等措施。
参考文献:
篇2
Key words: land; Demand-supply; System; Quality.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
一、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是控制占用,保护耕地
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保护耕地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的基本趋势难以改变,在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控制占用耕地仍应是我国保护耕地资源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现阶段,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仍然是控制占用耕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二是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开发效益低;三是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可再利用的潜力较大。
根据以上分析,在耕地占补平衡的实际工作中,从控制占用耕地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决定》的配套文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把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关和农村宅基地审批关,合理、集约供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扩大建设用地供应渠道。同时,应进一步显化和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从政策上鼓励建设优先占用其他类别的土地。
二、防止“以质抵量,占多补少”
《决定》第三条规定:“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 算。”对于“数量、质量相当,实行按等级折算”,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是,补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质量降低的用面积折抵;观点二是,补充耕地数量可减少,减少的耕地可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折抵,即“以质抵量”。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从严格保护耕地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应提倡“以质抵量”,耕地占补应明确要求补充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耕地面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根据《21世纪初我国耕地资源前景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报告,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5%;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程度高,2000年我国土地垦殖率已达13.5%,复种指数达15%,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程度的空间十分有限。21世纪初,我国将进入人口高峰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耕地面积保有量是这一特定时期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二,耕地占与补的相关制度不能全面落实,占补平衡机制尚不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补充耕地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占优补劣是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达到数量上的“占一补一”,有些地方违反规定,在坡度较大的坡地或土壤贫瘠、不适宜耕作的地方开发耕地。大部分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将耕地开垦费列入工程总投资,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补充耕地责任和义务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履行。一些地方违反规定,擅自减免、缓交和挪用耕地开垦费。有些省收取了耕地开垦费,但一直滞留在省里,没有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影响了市、县补充耕地的积极性。另外,耕地占补平衡市场运行机制,尤其是限制占用耕地的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只重视任期内地方发展经济的目标,往往不考虑用地是否合理、耕地是否得到保护,是否符合国家长远利益;对地方领导在土地利用和占用耕地中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和制约手段,破坏耕地的责任难以追究。同时,土地利用上的收益分配不尽合理,造成多占地、多得益的现状;在土地利用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用地单位从各自利益出发的心态和行为占了上风,还没有形成对新增用地的自我约束机制。
其三,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强的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标准国内有关耕地质量评价的资料很多,但有关耕地质量管理的实践却很少。耕地占补平衡的验收,尤其是质量平衡验收,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切合实际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现行《土地管理法》对此只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耕地占补平衡验收的具体程序、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土地部门与农业部门在验收工作中的职责、验收鉴定书的内容等,目前尚无规范性的文件。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各地在贯彻落实《决定》有关规定时,制订详细的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细则,明确规定:“补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质量降低的实行按等级折算,用面积折抵。”同时,在耕地占补平衡实际工作中,应严格管理,完善机制,抓紧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标准,从制度上、技术上防止“以质抵量,占多补少”。
篇3
土地等级的评定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第一轮农用地分等工作全面摸清了我国耕地等别及分布现状 [1][2]。第二轮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形成了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保证了耕地分等成果的现势性及准确度 [3] [4][5]。为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2014年全国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当前有关农用地分等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如藩润秋、刘B等对农用地分等方法的研究[6],廖丽君、魏巍等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整合方法研究[7],拜玉贤对县域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的研究[8],袁天风对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可比性研究[9]等。本文以高陵县为研究区域,对县域耕地分等过程及新旧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研究区域概况
高陵县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泾河、渭河两岸。地势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北部平川,偏南部为塬、滩,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全县土地面积28502.69公顷,其中耕地为17339.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06%。
2 研究方法
2.1 方法概述
高陵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采用因素法进行。首先基于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获取耕地图斑,作为总分等单元;然后,运用叠加法提取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形成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依据相关资料成果,获取该图层中各图斑等别信息,建立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补充完善各分等单元因素属性值,建立耕地质量分等基础数据库;采用因素法确定耕地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分,并依据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计算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进一步确定耕地利用(经济)等指数。最后采用等间距法,划分耕地各等别。
2.2 评价参数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2.2.1确定分等基本参数
高陵县位于陕西省三级指标区关中渭河平原区,其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基准作物为冬小麦、指定作物为冬小麦和夏玉米。关中渭河平原区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最高产量、产量比系数及最大“产量-成本”指数等分等参数由专家学者在各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论证确定的。
2.2.2 分等因素及权重的确定
本文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的分等因素选取方法,参考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所确定的耕地分等因素指标体系,确定了高陵县的分等因素和权重。
2.3计算耕地自然质量分
各分等单元的自然属性因素分值,分指定作物,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公式为:
其中:CL为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wk为分等因素权重;fk为分等因素指标分值;m为分等因素指标数量。
2.4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
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经济)系数计算方法为在各行政村内按土地好、中、差选取3个样点,按标准公式计算各样点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经济)系数。最后采用算术平均法,取其均值作为各行政村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经济)系数。
样点土地利用系数计算公式:
公式中:K为土地利用系数;Y为指定作物单产;Ymax为指定作物最高单产。
样点土地经济系数计算公式:
公式中:K为土地经济系数; a为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 A为指定作物“产量为成本”指数的最大值。
2.5 等指数计算及等别划分
在此基础上,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计算方法,分别计算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土地利用(经济)等指数,最后采用等间距法划分耕地等别,得到等别信息。
3分等结果
3.1自然质量等
自然等为六到十一等。质量最好的六等地为2756.4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90%,主要分布于渭河一、二级阶地的榆楚乡、崇皇乡,该区域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量中等的七等地为14524.7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3.77%,主要分布于渭河一、二级阶地的鹿苑镇、耿镇、通远镇、张卜乡、湾子乡以及泾渭镇的北部,该地区光热条件优越,耕作条件较好;质量较差的八和十一等地为58.36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34%,主要分布在泾渭镇、崇皇乡,该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水利是该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2利用等
利用等为五到十一等。质量最好的五等地为1059.63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6.11%,主要分布在泾渭镇、崇皇乡及张卜乡的北部;质量较好的为六、七等地为14401.25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83.05 %,全县均有分布,自然条件较好,灌溉保证率高;质量较差的八到十一等地为1878.69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10.83 %,主要分布在耿镇、泾渭镇中南部及泾渭河两岸的沙地上,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耕作相对困难。
3.3 经济等
经济等为七到十一等。质量最好的七等地为5227.0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0.15%,主要分布在张卜乡、泾渭镇以及崇皇乡的北部,全部为水浇地;质量较好的八等地为9687.2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5.87%,全县均有分布,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质量较差的九至十一等地,面积为2425.2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3.99%,主要分布泾渭河两岸的旱滩地上,生产成本偏高,产量较低。
耕地等别的空间分布来看,高等别耕地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中高等别耕地二级阶地均有分布,低等别耕地仅分布于河漫滩。
4 分等成果变化对比分析
4.1 耕地质量变化综合分析
本文通过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与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做比较,综合分析高陵县耕地质量变化趋势。
4.1.1自然质量等别对比
较上一轮分等成果,本轮自然质量等的范围有所变化,六至八等外,新增十一等地。质量较好的六、七等地面积有所减少,质量较差的八至十一等比重略有增加。首先本轮减少耕地中,六等地面积为1460.63公顷,占全部减少耕地面积的23.91%,虽通过质量建设,部分七等地提高为六等地,但增加面积少于减少面积,导致六等地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其次,质量建设耕地中,原有部分七等地通过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改善了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自然质量等也从七等升至六等,导致七等地面积有所减少;第三,本轮八至十一等地中的新增耕地,均为旱地,自然条件差,无灌溉水源,导致等别较低,面积略有增加。
4.1.2利用等别对比
较上一轮分等成果,本轮利用等的范围有所变化,五至八等地外,新增十和十一等。等别最高的五等地面积有少量增加,质量中等的六、七等地面积有所下降,质量较差的八到十一等地面积亦有所上升。首先通过质量建设,少部分耕地提高了自然质量,相应的利用等别发生变化,本轮成果中,该部分耕地国家利用等从六等地上升至五等地,导致五等地面积出现变化,但增加面积不大;其次,本轮的减少耕地中,六、七等减少耕地,总面积为847.85 公顷,占总减少耕地面积的84.41%,导致该等面积有所下降;第三,出现的新增耕地,自然等较低,加上利用粗放,产量低下,导致利用等等别较低,且八到十一等地面积略有上升。
4.1.3经济等别对比
较上一轮分等成果,本轮经济等的范围有所变化,七至九等外,出现了十和十一等地。高等地所占比例小幅下降,中等和低等耕地比重有所增加。首先经济等较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张卜乡、泾渭镇及崇皇乡北部,该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区位条件优越、建设占用耕地较多,导致高等别耕地面积有所下降;其次,较差的十、十一等地属于近三年新增的旱地,导致等别较低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4.2新增耕地变化分析
新增耕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新增加的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高陵县近三年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及农业结构调整。经分析,新增耕地为396.54公顷,全县均有分布,质量有所差异,见表1。
4.3减少耕地变化分析
减少耕地是指因建设占用、灾害损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活动减少的耕地。该县近三年减少耕地主要是由于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经分析该县减少耕地为1004.40公顷,分布在全县八个乡镇,质量有所差异,见表2。
4.4 质量建设耕地分析
质量建设耕地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复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引起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耕地。高陵县质量建设耕地主要来源于近三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经分析,该县质量建设耕地为 3015 .14公顷,仅分布在张卜乡和湾子乡,质量有所差异,见表3。
参考文献
[1] 钱凤魁.应对新一轮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检验研究.[J].土壤通报, 2014,45(1):06-11.
[2] 李坤.顺昌县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钱凤魁.[D].华中农业大学,2011.
[3] 赵红强、张裕凤.Arcgis与Mapgis在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中的应用比较. [J].西部资源,2014,45(1):170-172.
[4] 吴祥福、史学军等.浙江省县级耕地质量等级更新与完善.[J].浙江农业科学, 2013,(3):17530-1756.
[5] 田芳.对汾阳市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及补充工作的研究.[J].国土资源论文学, 2014,(11):116-121.
[6] 藩润秋、刘B等.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18):257-265.
篇4
耕地是珍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耕地质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必要基础。我国耕地面积刚性减少,人口快速增加和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决策。然而,我国的农田基础肥力较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农田高度集约化种植,高强度高投入的利用方式特别是养分非均衡化的集约化模式,不仅仅导致了农田肥力退化,也引起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较大波动以及高产作物品种潜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耕地质量的长期监测、评价与预警,对于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指导耕地质量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不合理利用引起的耕地次生潜育化、次生盐渍化、沙化、养分贫乏化、水土流失以及环境污染等退化现象已非常严重。对于退化了的耕地质量性状进行改造任务艰巨,需要复杂的技术、大量的投入以及长期的劳动。复垦后的耕地在短期内生产力等质量性状也无法与优质耕地相比拟。但是,目前人们开展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一般都是在耕地质量退化发生之后,此时耕地生产性能以及耕地利用效益已受到一定危害。而进行耕地质量监测,就可以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对变化态势进行预警,根据预警采取防范对策,这样只要较少的投入就可以使耕地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耕地质量监测是针对性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目标和效益的重要基础。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和地力动态变化规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分层次建立了一批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长期坚持的省级监测点约3000个,地级监测点 2000个、县级监测点9000个,这些长期定位监测对于摸清我国耕地质量底数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监测点数量太少、监测项目侧重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对土壤环境因素关注不够。因此,农业部近期将规范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次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测点和监测内容,开展我国耕地质量变化联网监测与预警,推进我国耕地质量变化的长期监测网络建设,促进监测数据的规范采集与大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充分利用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和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试验,开展耕地肥力演变规律、驱动因素及其与生产力耦合关系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中低产田提出土壤培肥改良、科学施肥对策措施与建议,为实现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和耕地质量改善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办法》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填补了当前国家层面缺乏耕地质量管理保护专门立法的空白,具有系统性、全局性、专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办法》为各级农业部门健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耕地质量信息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办法》将促进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的管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促进耕地质量研究,提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对策与措施,切实推动我国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取得新成效,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
篇5
然而目前耕地质量的研究区域仍然集中在大中尺度[11],对小尺度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一些尝试[12],但研究过程中对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分析深度仍显不足。因此,本文以新都区新民镇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完善乡镇尺度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旨在找出耕地质量的长时间演规律与在此过程中导致耕地质量剧烈变化的主导因素。
1.研究区概况
新民镇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新都区的西北部,位于北纬30°54′,东经104°05′,平均海拔523 m,大气年均降水800-1000 mm。镇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清白江自西向东纵贯全镇11.74 km。全镇幅员36 km2,辖7个村,4个社区。总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306人,流动人口11360人。新民镇从2010至今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用地整理项目。
2.数据来源与处理
(1)耕地质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
(2)耕地数量与空间分布数据,主要来源于新都区2010、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
3.研究方法
3.1耕地自然质量评价
耕地自然质量的优劣是耕地质量高低的基础性条件,而耕地的自然质量主要通过自然质量分来表示和反映。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农用地分等中测算耕地自然质量分的方法,得到耕地自然质量分。
自然质量分具体公式如下:
Ck=∑mk=1wk・fk(1)
式中:Ck为第k个分等因素的自然质量分;Wk是第k个分等因素的权重;k是分等因素编号;m是分等因素的数目;fk是二级指标第k个分等因素的指标分值,取值为(0~100)。
3.2耕地地块规整度评价
田块规整度通过采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分维数FRAC来表达(式(2)),分维数描述了田块几何形状的复杂性,是对田块边缘复杂性的量化表达,该指数理论范围在1.0~2.0之间,指数越小表示田块形状越规则,反之则田块形状越复杂[13]。
FRAC=2ln(0.25*P)ln(a)(2)
式中,P为地块周长(m);a是地块面积(m2),FRAC的值域为[1,2]。
3.3耕地地块集中连片度评价
耕地如果集中连片,则有利于规模经营,而耕地的连片程度本文用田块的聚集度Q(式(3))[7]来表示:
Q=20 a≤0.16hm2 20+40*a-0.160.38-0.16 0.16hm2
式中,Q为耕集中连片分值;a为地块面积;根据研究区耕作条件的实际情况,地块面积小于0.16 hm2,耕作条件严重受限,极大的影响耕作效率;0.38 hm2为研究区域内地块的平均面积;1.1 hm2则可以完全满足机械化与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3.4耕地质量综合评价
选取自然因素和利用条件作为测算耕地质量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其中自然因素有:有效土层厚度、剖面构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表层土壤质地、排水条件、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利用条件有:田块规整度和田块聚集度。建立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标准表(表1),并以特尔斐法确定其权重。
将参与评价的各因素标准化后与一级指标权重加权组合得到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分值,分值越高,耕地质量越好,反之则越低。采用综合指数法[12],得到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S=∑nk=1Ck.Pk(4)
式中,S为耕地质量综合指数;n为参与评价的分等因素数目,Ck为第k个评价因素的自然质量分;Pk为第k个评价因素的一级权重。
得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后对耕地质量进行分等
I=高等别S≥85中等别80
式中,I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等别,S为耕地质量综合指数。
4.研究结果和分析
4.1新民镇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新民镇2002年耕地质量主要以高等别和中等别为主,两者之和占耕地总面积的93.06%,低等别的比重占6.94%;而到2010年新民镇耕地面积减少了101.52 hm2。耕地质量主要以高等别的耕地质量下降为主。到2013年新民镇耕地总面积较2010年增加了19.45 hm2,中等别耕地所占比例比2010年下降了30.47%,高等别和中等别耕地之和所占比例达到了93.14%,低等别耕地下降到2002年的水平,耕地质量水平较前两期明显提高。
4.2耕地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4.2.1耕地质量时间演变分析
从2002年到2013年,低等别耕地面积比例相对稳定,中等别和高等别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10年之后,到2013年中等别耕地下降到研究时段内的最低值,而高等别的耕地则上升到研究时段内的最高值。
图1 2002-2013年新民镇耕地质量等别面积变化
4.2.2耕地质量空间演变分析
本文采用八象限法将新民镇耕地范围分为八个象限[15],2002年到2010年,耕地质量总体下降,主要是以高等别转为中等别为主,变化面积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第一、四、五象限;在等别提高方面,主要是第五、七、八象限内有低等别转为高等别和中等别转为高等别;2010年到2013年耕地等别以提高为主,主要是中等别提高为高等别,等别的下降表现为破碎的小斑点;2002年到2013年之间,耕地质量等别总体保持不变,局部有所提高,主要是第五、六、八象限内中等别提高为高等别。
4.3耕地质量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3.1河流距离影响分析
由于河流的灌溉作用,加上镇域内地形起伏不大,河流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直接表现为从河流到缓冲距离600 m范围内,集中了大部分的耕地面积,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各等别耕地面积呈直线下降。所以通过整治,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后,高等别耕地面积就可以大幅增加,相应的中等别耕地面积就会减少,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水源对耕地质量的重要性。
4.3.2道路距离影响分析
由于当地地形起伏不大,农村道路的完善状况主要能体现农业机械的可进入性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通过对当地道路的缓冲分析可以得出在距离道路150 m范围内,耕地等别面积别变化显著,明显的反映出耕地质量等别对道路距离的敏感性,2002年到2013年高等别耕地主要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中等别耕地则呈现相反的态势,在250 m范围外高、中、低等别的耕地面积都很少。
4.3.3农村居民点距离影响分析
由居民点到耕地的远近主要反应耕作的便捷程度,耕地等别的变化,主要是在距离居民点100 m处达到最大值,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地低等别耕地主要受居民点交叉分布的影响,因为耕地的户主分布和耕地分布并不一致,在这种交叉分布的影响下,距离户主最近的耕地不一定是户主的,所以实际耕作距离是在离居民点100 m处,同时交叉分布会产生比较小的耕地斑块,这就会降低耕作意愿。
4.3.4中心城镇距离影响分析
中心城镇的人口密度最大,农药化肥的经营点也主要在镇上分布,虽然2002年到2013年中心城镇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高、中、低等别的耕地整体向距离镇更近的范围靠近,耕地质量得到提高特别是高等别耕地面积的增加,但是中心城镇在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散扩展的情况,产生了比较小的耕地斑块,导致局部出现低等别耕地分布在距离中心城镇较近的地带。
5.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2002―2013年,新民镇的耕地总面积下降后增加,耕地总体质量呈现下降再提高的趋势,并伴随着第五、六、七和八象限以提高为主,而第一和四象限以下降为主,其余象限以平稳为主的质量演化的时空演变规律。耕地等别距离河流、道路、建制镇越近,并且在农村居民点适当范围内耕地质量越好。评价结果有助于掌握研究区耕地质量状况,并且可以为基本农田的划定提供依据,在耕地等别变化剧烈的地区不适宜作为基本农田,以提高其稳定性,从而发挥基本农田所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海生,林建平,海.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鄱阳湖区耕地整理规划[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5):75-80.
[2] 刘燕红,万平,彭正涛,等.西南山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样点布控体系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4):609-614.
[3] 刘毅,高尚,刘希霖.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监测县选取方法的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11):2248-2254.
[4] 汤思阳,雷国平,张慧,等.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173-181.
[5] 姚赫男,李艳,曹宇.基于RS和GIS的耕地资源质量评价[J].土壤,2013,45(4):732-738.
[6] 石淑芹,陈佑启,姚艳敏,等.东北地区耕地自然质量和利用质量评价[J].资源科学,2008,30(3):378-384
[7] 奉婷,张凤荣,李灿,等.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00-210.
[8] 姜广辉,赵婷婷,段增强,等.北京山区耕地质量变化及未来趋势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304-311.
[9] 路婕,李玲,吴克宁,等.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2):323-329.
[10] 王雯,伍永秋,吴建东.基于重金属污染的西部生态脆弱区耕地质量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4):194-201
[11] 宋戈,李丹,梁海鸥,等.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2,32(7):129-134
[12] 秦元伟,赵庚星,董超,等.乡镇级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演变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3):454-463
篇6
目前,保护耕地形势仍很严峻,不容忽视。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节约用地,集约经营土地,严保耕地起到关键性作用。
榆树市从1987年开始,相继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下称土地详查)》《土地质量评价研究》《农地土壤普查》《土地初始登记、统计》等4项土地科技成果,分别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
应用这些科研成果,对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其有关项目布局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涵义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考虑满足人口高峰年全社会对粮食及主要农产品需求所必须进行的特殊保护的耕地及优质的农田地。就国土资源管理而言,将被保护的农用耕地通过技术手段和法规形式在数量上,质量上加以保护,建立和划定保护范围,亦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从土地规划角度讲,也称土地用途功能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上级政府批准后,一般不得在区内搞非农建设,不准挖沙取土,不准从事非农活动。
2 应用的基本依据
2.1 土地详查成果
榆树市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根据原国家农业部土地管理局批准进行的。是首次获得的一整套的土地科技原始资料,编绘完成了万分之一的市、乡(镇)、村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得了数以万计的统计数字资料;编撰了《榆树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2.2 土壤普查成果
此项试点项目是原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联合下达的土地科技项目。获得了榆树市地块分布图;土地利用图和土壤分布图及相关数据资料。编写了《榆树市土壤普查技术报告》。
2.3 土地质量评价研究成果
这是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的全国试点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耕地土地质量评估。获得了乡、村万分之一的土地质量评价图,土地质量评价报告,土地质量的相关数据资料。撰写了《榆树市土地质量评价研究报告》。
2.4 土地登记统计资料成果
这是榆树市较为详实可靠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始土地数据资料。也是土地初始和变更登记,统计的具备土地权属管理效力的重要资料。体现反映出全市土地数量、质量和功能分区数字。只有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查清查实土地资源的家底,研究和分析土地利用现状,预测土地变化趋势,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保持详查的现势性。土地登记统计可集中反映出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具有广泛翔实可靠的应用价值。
3 应用项目和内容
3.1 数字资料
数字的应用是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主体与核心。所采用的起始年耕地数量就是土地详查监测后获得的耕地面积。其他各类面积是在未来规划年预测平衡时应参考的数字因素;地块(图斑)、面积及土地等级状况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片、块的主要依据。
3.2 图像资料
图像的应用是划定保护片、块依据的主要内容。利用万分之一土地现状分幅图和土地质量评价图为工作地图,清绘出乡、村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并着色。
3.3 文字资料
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和《土地质量评价研究》,及说明文本。这是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主要素材。这些素材实际上对划定农田保护区和菜田保护区及限制非农业占地均作了详细说明。
4 应用的几点体会
(1)实践证明,土地详查是土地宏观决策与微观管理的主要基础性工作。它是对各类土地数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查清土地资源数量、类别、分布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人口发展,土地需求等因素,充分考虑确定保护区划定的数量、面积和保护比例。为今后调整保护区规划奠定技术基础。在应用资料的同时应注意它的现势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篇7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乃至社会安定。近年来,由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到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合理利用土地,保持耕地安全以获取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最佳的效益[1],从而不断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证耕地的安全。
土地评价主要是针对一定用途的土地,对其质量的高低进行鉴定的过程[2]。在耕地质量评价实际工作中,由于很难用一个指标来说明复杂的问题,我们常常建立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特尔菲法是主观预测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其重点在于对大量非技术性的难以定量分析的要素估算概率。通过问卷形式对相关的专家组进行征询,多次的重复,使先前分散的评估概率结果逐渐趋于集中。层次分析法(AHP)是确定多因子评价权重的另一实用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既定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权重,并可给出误差分析,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较好的结合。综合指数法是指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效益的一种方法。即将一组相同或不同指数值通过统计学处理,使不同计量单位、性质的指标值标准化,最后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质量越好。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罗田县地处东经115°06′~115°46′,北纬30°35′~31°16′之间,属中纬度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自北向南的山脉走向,东北部崇山峻岭,群山环抱,多是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海拔1729m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位于东北部边界,海拔1404m的薄刀峰林场亦在北山区;中部地势渐趋开阔,是海拔200~500m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南部为200m以下的波状起伏的浅丘陵区,其间有着面积不等的山间坪地和因河流冲积而成的平畈地,构成了罗田县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理特点。
根据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1年末罗田县耕地占农用地的总面积的19.60%;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6%。2011年罗田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72.9亿元,财政收入6.3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82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7倍、2.9倍和3.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年均增长17.2%和11.8%。全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比重由2006年末的29∶31―40调整为23∶44∶33。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3.92万亩,新增耕地1.43万亩。
该文的数据来源于《罗田县统计年鉴2009》、《罗田县统计年鉴2012》、2009年《罗田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09年《罗田县第二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10年《罗田县测土配方调查数据》。
2 耕地安全评价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系统,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开展了关于土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3]。为了追求区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统一前提下的最优化发展,借鉴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评价、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指标体系[4],本研究从耕地质量因素、耕地数量因素、耕地生态因素三方面选取了土壤质地、有机质、土壤养分等13个对耕地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并结合罗田县自身的特点,利用特尔菲法完成指标的筛选,建立罗田县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指标及其权重见表1。
2.2 评价结果分析
2.2.1 标准化处理
在耕地安全评价中,各参评指标的量纲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量纲,由于取值范围相差很大,其实际数量也差异很大,因此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在做综合评价时不可能直接放在一起。为了消除因量纲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首先对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值法。公式如下所示。
正指标:
逆指标:
3.2.2 评价结果处理
由于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鉴于综合指数法[5]的优点,建立如下评价模型。经计算各乡镇的耕地安全综合指数,结果见表3。然后借助SPSS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罗田县的耕地划分为安全、临界安全和不安全3类。
Y=
式中:Y―综合评价值;Wi―准则层权重;n―指标层数的指标个数;Xk―指标层标准化值;Rk―指标层权重。
由上述结果分析可知,罗田县各乡镇的耕地综合指数总体差别不大。这与该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和其自身的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凤山镇、大河岸镇、三里畈镇、白庙河乡、河铺镇、九资河镇处于安全或者临界安全状态。正因为上述地区耕地质量相对较高,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人口聚居,密度较大,经济活动较多。而白莲河乡、骆驼坳镇等地因其山地较多,耕地较少,土壤质量相对较差,生态脆弱,处于不安全状态。
3 结语
耕地作为土地中最适合作物生长的精华,是人类生产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6]。不同区域的耕地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因此要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耕地安全。丘陵山地区保持耕地安全的措施重点是要相对的提高耕地的自然质量,保持生态安全,保持耕地质量。对于山间盆地区相对平坦区要创造条件,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加以人工干预,兴修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合理有效的利用。
应对罗田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以尽量避免因人们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对耕地的损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保护生态敏感区,因地制宜加布局产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当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降低耕地质量恶化风险,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耕地,实现罗田县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朝,吕昌河.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12):2018-2029.
[2] 赵建军,张洪岩,王野乔,等.基于AHP和GIS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土壤通报,2012(1):70-75.
[3] 陈美球,黄靓,蔡海生,等.鄱阳湖区土地健康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2):170-175.
篇8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5004305
近些年来,为提高各类土地利用质量,满足土地规划的战略需求,从工业、农用、建设、旅游等不同功用角度出发,我国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土地评价工作[12],比如,针对建设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3]、根据开发区用地模式需求而开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4]、为区域土地状况及农产品绿色基地建设提供依据的土地质量评价等等[5]。现有这些评价工作大多为适应土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侧重于考虑土地的应用功能,而对土地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方面的考虑比较少。我国地域辽阔,虽然土地资源总[HJ1.99mm]量丰富,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叠加,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因而在地理区位特殊,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针对土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开展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泸定县为例,在分析当地实际环境条件基础上选取适宜的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利用GIS与RS进行数据获取、空间分析,探索基于满足生态环境功能的土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
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范围包括整个泸定县。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东经101°49′-102°27′,北纬29°28′-30°6′之间,土地总面积2 16871 km2。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区内地势高差相对较大,一般在2 000~3 000 m,最高可达6 500 m。大渡河由北向南将全县分割为东西两部分,沿河两岸支沟发育。县内地貌类型按成因可以分为阶地、河谷扇形地、台地和山地。阶地由河流下切形成;河谷扇形地多形成于山溪与大渡河交汇处,因其土质肥沃多为县内的重要耕地;台地是由冰川、溪流剥蚀切割形成;山地多为中山、高山和极高山,多分布于贡嘎山东坡和部分北坡的磨西、新兴乡等大雪山脊一带。
县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土壤类型多为山地黄褐土、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等,也包括部分高山草甸土类型。因地形地貌、生物气候和成土母质的影响,泸定县土壤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具有较显著垂直和水平分带特征。全县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用地。由于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总和只占总面积的056%,故本文合并称为建设用地,本次评价对象包括除水域以外的所有类型土地。泸定县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及人为不利因素决定了其生态环境脆弱和土地质量较低,除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以外,该县还存在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引起的土地枯竭,草场不平衡放牧引起的板结退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泸定县位置及其区域卫星影像见图1。
2评价方法
土地评价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模糊评价法[6]、主成分分析[7]、物元分析法[8]等。本文充分运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空间和属性分布数据库,选择基于GIS的图层叠置法[9]进行叠加分析。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一般依据土地利用类型来选取:未利用地采用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农用地采用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和生产质量指标体系,建设用地采用生态质量指标体系、生产质量指标体系和承载质量指标体系[10]。本文参考以上原则,将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地形要素纳入到评价体系,主要考虑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指标,以突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由于泸定县建筑用地总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很少一部分(见研究区背景分析),故按照未利用地和农用地类型来选取指标。生态质量和生产质量指标体系选取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率水平和土地利用状况作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要素层包含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土地利用等5个要素;指标层包含年降雨量、年均气温、≥10 ℃积温、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植被指数、坡度、坡向、高程、土地利用类型等11个指标。
2.2数据采集与数据标准化
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11个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GIS、RS分析或直接插值法获取各类专题图,具体的技术方法包括:调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在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源基础上生成坡度图和坡向图;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87对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生成土壤湿度图、植被覆盖图;选取SPOT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获取的气候数据、土壤有机质数据插值得到对应的专题图;土壤质地为非数值型指标,通过矢量化获取专题图。
(3)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和较优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沿岸及其支沟地区以及中山地势平坦开阔的台地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较好,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质量为良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兴乡的中部及东北部、田坝乡西部、烹坝乡西南部,该区域属于高山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林地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但其气候属亚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气候,降雨量少,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亚高甸土为主,砂石含量多,是主要的牧区地带;质量为中等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谷低中山的岚安乡、烹坝乡、泸桥镇、田坝乡、冷碛乡、杵泥乡等乡镇,这些地区位于气候温热,地势较缓的河谷地区,是主要的人口聚集地,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情况较为突出,因此此区域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不太理想;质量为差的土地分布在磨西镇和新兴乡西部地区,田坝乡、烹坝乡部分地区,此区域位于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高地凉温带及高山永冻带,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其它土地中的裸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冰川及永久积雪。
4结语
泸定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区内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加入地理要素形成评价因子体系,结合GIS、RS及AHP技术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运算,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地形指标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坡度、降水量、高程、植被指数和土壤质地等。通过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实际生态环境因素的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实条件吻合较好。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正确认识土地资源状况的基础,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关于土地质量评价的研究尚比较单一,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还很缺乏。服务于多种土地功能应用,同时兼顾土地所在地域特点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属性,是土地质量评价值得深入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华,孙丹峰.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评价研究进展[J].国土资源遥感,2008,(3):1014.
[2]曾敏,段建南,李帅,等.近10年中国土地评价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1):9295.
[3]柳依莎,杨华,邓伟.基于GIS的重庆市涪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0683071.
[4]王永峰,李保莲,宋利利.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新乡高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79283.
[5]周丹,何政伟,杨晏立.基于GIS的土地质量评价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1,9(2):9395.
[6]王良杰,赵玉国,郭敏等.基于GIS与模糊数学的县级耕地地力质量评价研究[J].土壤,2010,42(1):131135.
[7]刘飞跃,万哨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吉安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885790,5809.
[8]黄辉玲,罗文斌,吴次芳,等.基于物元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316322.
[9]Xiugang Li,Wei Wang,Fang Li,et al.GIS based Map Overlay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oad Environmental Impac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1999,4(3):147158.[ZK)]
[10]朱永恒,濮励杰,赵春雨.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3133.
[11]李付宽,任学慧,李澜涛,等.城市化进程中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资源与产业,2009,11(1):4650.
[12]殷清慧,周宝同.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66458,6537.
[13]张贞.丘陵区多尺度土地质量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篇9
1“山海协作工程”给低丘缓坡带来的困境
浙江省的“山海协作工程”是2002年以来的重大决策.“山”主要是指以浙西南山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和舟山市,“海”则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合作发展,既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又促使发达地区转型升级,实现互动发展.“山海协作工程”的内容之一即由丽水、衢州等欠发达的地区为杭州、宁波等市完成新增耕地指标,双方各取所需.欠发达县市获得不菲的有偿调剂收入,发达地区则获得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唯一受损的是耕地质量.发达地区向山区等欠发达地区购买指标,山区通过毁林造地等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的链条已屡见不鲜.数年来,通过向山区购买土地,浙江沿海地区已成功置换了大量优质的耕地.而新获得的耕地,质量堪忧,往往要经数年甚至近十年的劳作,才能达到原先耕地的质量.浙江不少地区的低丘缓坡资源被用作补充耕地,当地政府虽知道新开发的土地地力很差,甚至影响生态环境,但会得到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占补平衡”的本意是“用一亩地,造一亩地”,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但是现在这样“占补平衡”的方式对耕地正构成严重的威胁.
2低丘缓坡中存在的社会公平问题
其一,绝大多数低丘缓坡属于林地,目前大部分林地是农户承包的,有些政府为政绩不顾群众的意愿,强行征用农户承包的林地进行工业用地建设,这种不顾民众利益的不公平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能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政府自然乐意为之.但是低丘缓坡开况复杂、点多面广、政策性强、矛盾突出,群众尤其是村民大多不愿意已融入他们生活的山地被开发商大兴土木,有些山地对于村民来说还有着特殊的意义或信仰,村民是会不惜一切地保护它们的.在政府和村民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低丘缓坡的强行开发就会引起一系列官民矛盾.
其二,根据抵作补充耕地的权利,把经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后的耕地抵作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权利人可以因此获得耕地开垦费.低丘缓坡作为补充耕地,权利人可以获得额外的耕地开垦费.但不少人钻了《土地管理法》的空子,某人只要把一块耕地抵作他人的补充耕地,只需先垫付开发费用,后由他人支付,如此一来便可获得额外的耕地开垦费,也就是某人无须投资经营即可长期收益此耕地.抵作补充耕地的权利,在我国物权法部分中尚未设定,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它可为权利人带来丰厚的金钱回报.该权利是归土地所有者、使用者,还是政府部门,目前比较含糊.此外,同样是新开垦的耕地,有没有实施占补平衡政策,结果是相差很多的,也意味着有没有耕地开垦费的相应补助,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在耕地开垦问题上,一方获利,一方没有获利.
3工业建设给低丘缓坡带来的生态问题
工业项目上山上坡给低丘缓坡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生态问题.有些低丘缓坡地区比较贫穷,属于“富饶的贫穷”,这些地区资源丰富,但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足,无法发展经济.要脱贫致富,赶上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发展乡镇工业.工业用地建设要“五通一平”,“五通”指通电、通路、通水、通讯、排污,“一平”为场地平整.在低丘缓坡区开发工业用地相对于平地有很大的困难,地形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低丘缓坡开发较之于平地开发,技术上更加困难,从而导致投入增加.在开发时,对低丘缓坡的边坡治理、护坡修建、绿化隔离、防洪泄洪处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都极为必要,而且投入较大.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有些环保措施都没有做到位,使得开发后的低丘缓坡成为生态脆弱区.
原因分析
其一,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会遭遇困难.浙江人多地少,耕地平地更少,人地矛盾已激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严重透支,低丘缓坡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在近几年如火如荼地展开,“向山要地”、城镇建设“上坡上山”的实践正在探索中.尤其是《土地管理法》中新出现的“占补平衡”制度,使低丘缓坡成为占补平衡中的“新宠”.“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耕地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该制度建立时间不长,新制度的实施总会带来一些社会关系,并产生一些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特别是没有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不能科学地揭示耕地内在质量,使一些耕地的“占补平衡”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另外,低丘缓坡作为补充耕地带来了一系列的利益关系,由低丘缓坡地转为耕地带来的利益多少及利益如何分配,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其二,低丘缓坡区一般由岩性软弱的地层组成,无论是南方的红色砂、页岩地层,还是北方质地松软的黄土,均容易被侵蚀而成沟谷,地面受暴雨流水冲蚀后容易成为水土流失区.因此低丘缓坡开发为工业建设用地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很多地方正是由于资金筹集困难导致了地方生态问题的连锁产生.
对策
当前在土地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低丘缓坡土地的开发利用对于工业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工业发展占用基本耕地的趋势,促进了经济发展,形成官民双赢的局面,但是毕竟引起了不少法律和生态层面的问题,认真有效地解决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之路一直走下去.
1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针对低丘缓坡开发为补充耕地但质量低劣的情况,应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影响耕地质量诸多因素,如区位、海拔、气候、经济等,以及改良潜力大小等情况,做到科学评价占用的耕地与补充耕地质量是否相当.能够量化耕地质量,与原先的耕地相差多少,为补交开垦费数额提供依据.通过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耕地的质量可比性,培养质量与数量相统一的思想,以此来实现《土地管理法》相关法规,确保耕地质量不变劣,生产能力不降低.
2耕地开垦费应由政府严格按统一标准收取和支出
政府严格按统一标准收取耕地开垦费,这样既可保证社会公平,又易为土地使用者接受.标准的制定不仅要依据占用耕地的质量状况,而且还要依据该行政区域内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在耕地开垦费的支出上,应从整个行政区域角度考虑科学利用这部分资金,综合考虑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和当地需要等因素制定开垦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开发复垦规划.将耕地占补平衡与实施土地开发复垦规划结合起来,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耕地开垦费,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减少因选择后备资源的不同造成补充耕地开发费用悬殊问题,也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投资浪费和后备资源的浪费.
3政策支持
篇10
1、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人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现有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另一方面,为保证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需要,要占用部分耕地,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问题等的限制,潜力非常有限。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非农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和耕地急需保护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在耕地占补平衡当中,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可以补充大量耕地,对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耕地的动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初级阶段,补充耕地数量和新增耕地率成为项目申报、衡量项目成效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各个地方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只注重增加耕地面积,而忽略了提升耕地质量,补充的耕地质量水平往往偏低,所以,把耕地数量的增加作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是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就在于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方面。
2、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过度重视耕地数量的补充,而忽略了耕地质量的提高
现在,在我国进行土地整理的具体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地区对于土地整理的目标依旧主要是增加耕地的数量,并没有在改善生态以及提高耕地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在实际的整改工作中之后,土地的质量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我国能够进行开发适合做耕地的土地已经比较少,很多时候,为了确保耕地的占用和补充能够平衡,便开发那些不适合做耕地的荒地,虽然面积能够保证,但是质量却很难达到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土地整理的时候不能够仅仅只看耕地的数量,更应该重视土地的质量,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
2.2、在土地整理的时候没有将生态效益以及景观效益结合起来
目前,土地整理项目大多注重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考虑很少。在进行具体的土地整理工作中,没有很好的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保护,也没有提出相关的要求,所以进行具体土地整理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些方面的问题。现在进行农村土地整理的时候,设计道路及沟渠的时候追求高品位的设计,虽然规划出来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美化农村的形象和环境,生产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特色不断的缺失,景观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地减少,各个地方都大同不易。
3、优化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的建议
3.1、制定统一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标准体系
3.1.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考虑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工程质量、土壤性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7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基本要素,构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2、将指标分级与标准化
为了能够定量评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需对上述指标体系的各指标进行量化和标准化。作为初级阶段的研究,本研究中根据各指标的含义及其对质量的内在客观要求,进行分级,并且对各级赋予相应的指标值,即指标标准化。
3.1.3、要确定因素权重
因素权重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常用的如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等,可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内容、资料基础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其方法喜忧参半。
3.2、建章立制、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
3.2.1、建立监理单位诚信档案考核制度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的详细规定,制定相应的监理单位诚信考核制度。对监理单位的备案条件、备案提交的资料、监理单位项目的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方法、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该单位的诚信档案,以便评定监理的执业资格水平,规定其可以承担的业务等级。
3.2.2、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单位制度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工作进行多年之后,应更强调行业队伍的素质,使其真正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服务。要在实际工作中重点核查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总监理工程师的执业注册信息是否属实,监理工程师资质一般要求是具有国家认可的水利、交通等三级以上资质;其次要强化对相关监理执业人员的管理。
3.2.3、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在项目监理和建设过程中,可以效仿水利、园林、电力等行业的资质管理制度,并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本行业的资质管理制度。或者可以和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相互认证成为一体,共同提高。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要求:水利三级以上资质企业;市政二级以上资质企业。
3.2.4、要加强监理人员培训
工程监理是一项技术性、服务性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维护监理秩序、保证监理人员质量和监理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3.3、培养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
不管是前期的质量计划,中期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还是后期的质量改进,都需要专业人才去做。而土地开发整理又具有综合性强、工期长、技术性强等特点,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一支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坚持引进来。特聘大学专家教授、技术精湛的前线工人来授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抽调各有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程指挥组和质量检验组,负责项目工程的招标、施工队伍的资质考核、施工指导及施工质量监督。二是坚持走出去。积极走访先进国家地区,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总之,没有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队伍,就不可能管理出高质量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最终也不可能收到土地开发整理的预期效果。
3.4、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土地开发整理要走向正规,必须以管理的规范化为基础。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尤其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管理,把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立项依据,同时加强对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争取做到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要根据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技术标准。第三,要根据各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坚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
总而言之,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耕地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保护对农业大国中国至关重要,因此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地整理主要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合理的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改善限制耕地质量的影响因子,以最有效的方式提高耕地质量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通过耕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升土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相关问题以及其相应改善措施的分析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昌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62.
[2]盛鸿来.浅析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07:66.
篇11
【Keywords】3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Dengyang city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46-03
1 概述
我国的环境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Τ鞘谢肪澄廴鞠肿醋龅鞑椴⒔行评价,80年代开始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做评价。80年代末以来,主要对城市环境质量做综合评价,并开始对县级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做综合评价。随着RS和GIS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处理、分析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RS和GIS在调查、监测、评价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使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由单一因子的调查与监测,逐步发展到多种数据综合评价,且用数值分析方法描述生态环境状况[1-3]。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脆弱性方法的研究,例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4]、模糊判定分析方法[5]、综合评价方法[6]、景观生态学方法[7]、ES方法[8]、层次分析方法[9]、P-S-R模型方法[10]、ESA方法[11]、灰色评判法[12]等,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一种大家一致认可的评价方法,而且上述方法基本均局限于定性的、定量的、静态评价方法,并且专家的意见占较大比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不够好且实际应用价值不够高[13]。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的方法,在此之前,也有人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14-16]。
德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近年来随着德阳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围绕资源环境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为推进德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之路,对德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有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态环境评价
2.1 研究区概况
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东经103°45′-105°15′,北纬30°31′-31°42′之间。西邻阿坝,东接遂宁,南靠成都,北临绵阳。全市面积5818km2,现辖绵竹市、什邡市、广汉市、旌阳区、罗江县和中江县。德阳市境狭长,南北长约162km,东西宽约65km,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省辖地级市,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也是成都周边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2.2.1 指标选取原则
建立科学、完善、可行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危险性评价的关键,合理有效的指标选择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必要过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科学规律,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态环境的特征、揭示生态环境的内在特征和外部触发原因。同时要考虑指标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数据精度如何、是否可定量化。②全面性,生态环境质量是在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多重作用下的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综合考虑。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全面分析生态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③动态性,不同的地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需结合研究区的情况作调整。
2.2.2 指标选取
针对德阳市的环境状况,在参考了已有研究并多次听取专家意见基础上。本文选取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和海拔高程三个评价因子。①土地覆盖:结合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区的土地覆盖类型:耕地、有林地、居民地、草地和水域;②植被覆盖度: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提取德阳市植被覆盖度;③海拔高程(DEM)。德阳市低海拔处高程310m,高海拔处高程4950m,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2.2.3 数据源
遥感影像数据:本文采用2015年Landsat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0m,影像来自地理空间数据云,成像质量良好。德阳市区域跨轨道号129/038和129/039两幅影像,采用WGS-84坐标系,UTM投影,影像均已完成了辐射校正和几何纠正。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空间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数据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
2.3 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根据前人的研究,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即空间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空间主成分分析的步骤如下:①原始数据标准化;②建立每个变量的协方差矩阵R;③计算矩阵R的特征值以及每个特征值的特征向量;④通过对特征向量的线性组合进行分类提取主成分;⑤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式(1)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⑥利用自然断点法,将计算结果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
式中,Fi是第i个主成分,Wi是它的相应的贡献。结合每个主成分及其对应权值,进行代数计算得到综合评价指标,来表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情况。EVI的值越大,表示其生态环境越脆弱。
2.4 评价结果
根据德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德阳市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区域占35.32%,质量为中等的区域占31.39%,质量为优等的区域占20.02%,质量为差等的区域占13.27%。与德阳市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相比,得到林地和草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耕地次之,人类工程用地和汶川地震后造成的地质灾害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差。生态环境质量优和差等主要分布在德阳市的西北部,该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森林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等因素使得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好于其他地区。草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多为中等,草地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差,但恢复力稳定性很强。耕地受人类影响较大,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除地质灾害区域外,德阳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差等的区域还广泛分布于人类工程活动集中的地区,该地区由于工程活动造成了地下水下沉、破坏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了该区的恢复力,使得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3 讨论
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现状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通过对特定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了解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情况,追寻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原因,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方法与途径。德阳市自1999年10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研究区完成退耕还林17.75万亩(1亩≈666.67m2),其中生态林16.3万亩,经济林1.4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就显著,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综合效益。
为进一步提升德阳市生态环境|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研究区西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治理的可行方法主要是在一些地势比较平缓或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区域建立多功能混合生态林、农业经济林以及规范化牧场等混合生态系统;②加强环境质量监管力度,引进新技术,鼓励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改善全市环境质量;③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涛.基于RS和GIS的四川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4.
【2】Zhang Qia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changes in NOx emissions over China during 1996C2010 [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 57(22):2857-2864.
【3】Zhang Jiahua. Advances in estimation methods of vegetation water content based 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J].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53(5):1159-1167.
【4】郭宗楼,刘肇.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997(2):75-78.
【5】王鸿杰,尤宾,上官宗光,等.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水文,2005,25(6):30-32.
【6】冯长根,李彦周.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08(5):112-115.
【7】王乃亮,杜斌.景观生态学方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4,30(6):84-85.
【8】许世刚,高新陵.ES-SOFM混合模型及其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30(5):53-55.
【9】卢仲达,张江山.层次分析法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导刊,2007,26(3):79-81.
【10】王洪翠,吴承祯,洪伟,等.P-S-R指标体系模型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3):123-126.
【11】李炎女.工业生态安全评价与实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12】厉彦玲.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J].测绘科学,2007,32(5):77-79.
【13】黄淑芳.主成分分析及MAPINFO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 17(1):47-49.
篇12
指标体系构建和信息提取
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结构,目前,国内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同学者因研究区域和地理背景不同,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所差异[8-10]。在实际研究中,评价指标可以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可操作性进行筛选。本文研究的是震后生态环境变化,考虑到林地损毁、山体、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以及地质灾害等特点,最终构建了能够反应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情况的目标层、影响要素层和指标层3层次指标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了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CR=0.008<0.10)。
指标信息提取1)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分类采用全国二级分类系统,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6个大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后进行假彩色合成,除去波段相关性,使不同地物区分更加明显,借助实地调查辅助选取样本,利用ENVI平台对图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两期影像的土地利用情况,基于此,通过NDVI差值计算、主成分变换和图像融合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地震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等使得大面积林地、耕地向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转换;地震后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造成耕地的淹没和水域面积的增加。2)植被覆盖度植被是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成分,直接反应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植被覆盖度与植被指数呈近似线性相关,可以通过NDVI植被指数的提取来获得相应的植被覆盖度[11]。根据计算可知:由于地震的影响,次生灾害发育较多,在研究区东南部北川老县城周边以及沿省道105线的地质灾害区域,植被明显减少,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3)土壤湿度土壤湿度指数是反映土壤中水分含量和作物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土壤湿度也是各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湿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唐家山堰塞湖周边、次生灾害治理区、灾后重建的新地区等。4)地质灾害采用常规遥感分类和人机协同的方式半自动提取地质灾害信息,然后进行缓冲区分析,按照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把影响范围划分为50m、100m、150m和200m4个缓冲区域。根据分析可知: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北川东南部的老县城及沿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地带,灾害以泥石流、滑坡、崩塌为主。5)高程和坡度高程和坡度信息主要根据研究区DEM在ArcGIS中提取,根据提取信息可知:研究区高程在540m-4500m之间,海拔相对较高;大部分地区坡度较大,30°以上区域约占65%。
生态环境变化与评价
根据生态环境受损程度、服务功能、自我修复能力和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将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按表3进行划分。采用AHP方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基于指标体系中生态环境因子信息的提取,利用ArcGIS栅格计算功能,对各因子指标值进行加权运算并按评价值及等级标准划分,得到如图1所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图。
5•12地震前,北川地质灾害相对较少,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小部分在西部边缘的高山冰雪覆盖区域以及东部河滩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地震后,北川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东南部老县城及附近地区地质灾害频繁,沿河流高山峡谷区域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生态服务功能降低,自我修复困难,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新县城异地重建区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度降低和土壤湿度变化亦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经分析主要是地震发生后,沿河谷两侧发育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和次生地质灾害等,破坏地表植被覆盖,同时滑坡等造成山体变形、移动,再加上快速重建中诸如新县城异地重建等人类活动,地区环境遭到破坏,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篇1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9.009
Study on Productivity Grade and Nutrient Change of Arable Land in Hubei Province in the Past 30 Years
REN Wen-hai1, LIANG Hua-dong1, GONG Xi-min1, HU Qun-zhong1, CAO Yuan-yuan1, HE Xian2
(1.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in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2. Foreign Exchange Cent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change of the arable land fertility of 26 counties (city, area) in Hubei province nearly thirty year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able land area decreased by 17.43%. The area of different types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errain types on arable land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rable land area with high quality reduced, and inferior arable land area increased, on the whole, arable land quality presented a serious decline tre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soi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H and potassium content decreased,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became uniform. Based on the quality present situation of arable l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give highly importance to arable land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increase the financial input, popularize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easures to strength the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rable land quality.
Key words: arable land; productivity; nutrient; Hubei province
耕地地力等是耕地产出能力的最直接反映,与农作物产量直接对应[1,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业高速发展,农村经营管理体制、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种植结构、产量水平、有机肥和化肥使用总量与品种结构、农药使用等均在不断发展变化,与此相应地耕地地力等级也在发展变化[3-6]。本研究比较了湖北省耕地地力评价资料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耕地面积和地力等级变化及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变化,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地力等级和养分变化趋势,提出耕地质量建设建议,努力推动“藏粮于地”战略落地生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湖北省自2007年开始,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开展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至2013年完成所有县(市、区、农场)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选取第二次土壤普查与本次耕地地力评价中可对比数据齐全的县(市、区),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共选取了湖北省全省平原地区新洲区、应城市、松滋市、嘉鱼县、天门市、仙桃市、枝江市、武穴市等共8个县(市、区),丘陵地区团风县、广水市、襄阳市襄阳区、老河口市、钟祥市、当阳市、赤壁市、宜都市等共8个县(市、区),山区谷城县、恩施市、麻城市、丹江口市、夷陵区、通山县、长阳县、建始县、房县、罗田县等共10个县(市、区),共计26个县(市、区)的数据资料(表1)。按照全省农村统计年鉴,这26个县(市、区)占全省78个农业县(市、区)的33.33%,耕地总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3 289 330 hm2)的33.38%。26个县(市、区)较均匀地分布在全省各个区域。
1.2 研究方法
将26个县(市、区)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资料中耕地地力等级数据、土壤养分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中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近三十年全省耕地地力等级和土壤养分变化情况,比较研究此次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资料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面积、地力等级、土壤养分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地面积变化
本次耕地地力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研究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由1 329 976 hm2减少到1 098 136 hm2,减少了231 840 hm2,减少比例17.43%(表2)。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湖北省耕地面积也大幅度减少。
两次调查相比,研究区域内不同水旱利用类型耕地面积均有明显减少,其中旱地减少了25.73%,比水田的8.41%减少幅度大很多。旱地减少幅度较大除经济发展因素外,国家推行大面积土地整理项目和水利建设项目增加了水田,以及退耕还林政策也是重要原因[7]。
2.2 不同地形的耕地面积变化
本次耕地地力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形的耕地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减少,其中山区减少了22.35%,平原减少了17.00%,丘陵减少了13.10%(表3)。平原地区减少幅度较大主要是经济发展因素;丘陵减少幅度较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家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发补充了大量耕地;山区减少幅度较大除经济发展因素外,国家推行的大面积退耕还林政策也是重要原因。
2.3 耕地地力等级变化
调查结果(表4)显示,湖北省耕地以一、二、三等地为主,所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均在20%以上,其中一、二等地所占比例之和超过60%,说明湖北省耕地总体质量较好。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研究区域内一等地面积减少了28.14%,二等地面积减少了15.65%,三等地面积减少了15.42%,四等地面积减少了14.05%;而五等地面积增加了1.05%,六等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了225.96%,增加了两倍多。说明近三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而开发的新增耕地多为劣质耕地。说明湖北省耕地总体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
2.4 土壤养分与pH变化
2.4.1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由于有的县(市、区)分析全氮作为氮养分指标,有的县(市、区)只分析碱解氮作为氮养分指标,也有两项都分析的,所以在26个县(市、区)资料中仅归纳了5个平原县(市、区)、6个丘陵县(市、区)、8个山区县共19个县(市、区)的土壤全氮数据。本次调查显示,耕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329 g/kg,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245 g/kg,两者相比前者比后者提高了0.084 g/kg,提高6.75%。耕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50 g/kg以上的面积减少,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00~1.50 g/kg的面积增加,平均含量在1.00 g/kg以下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表5),即土壤全氮过高和过低的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全氮适宜耕地面积明显增加,耕地全氮养分趋于合理,测土配方施肥的大面积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
2.4.2 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 在26个县(市、区)资料中归纳了4个平原县(市、区)、3个丘陵县(市、区)、6个山区县(市、区)共13个县(市、区)的碱解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11 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的84 mg/kg提高了27 mg/kg,提高32.14%。研究区域内土壤碱解氮含量多数集中在适宜的90~120 mg/kg,占46.32%,含量丰富(120~150 mg/kg)的土壤面积占26.09%,潜在缺乏(60~90 mg/kg)的土壤面积占18.40%。缺乏(30~60 mg/kg)和严重缺乏(90 mg/kg的3个级别耕地面积均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而碱解氮
2.4.3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 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5.48 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的8.33 mg/kg提高了7.15 mg/kg,提高85.88%。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效磷含量多数集中在适宜的10~20 mg/kg,占52.81%,含量丰富(20~40 mg/kg)的土壤面积占17.15%,潜在缺乏(5~10 mg/kg)的土壤面积占24.75%,缺乏(3~5 mg/kg)和严重缺乏(
2.4.4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 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11.36 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17.57 mg/kg降低了6.21 mg/kg,降低5.28%。研究区域内土壤速效钾含量多数集中在适宜的100~150 mg/kg,占50.62%,含量丰富(150~200 mg/kg)的土壤面积占11.31%,潜在缺乏(50~100 mg/kg)的土壤面积占32.52%,缺乏(30~50 mg/kg)和严重缺乏(200 mg/kg和
2.4.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1.46 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1.66 g/kg无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数集中在适宜的20~30 g/kg,占47.55%;潜在缺乏(10~20 g/kg)的土壤面积占35.30%;而极丰富、极缺乏和缺乏面积都很少。从增减情况看,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30 g/kg的面积增加了22.34%;其他等级均呈现面积减少的趋势,其中>40 g/kg、6~10 g/kg和
2.4.6 土壤pH变化 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pH平均为6.44,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的6.81降低了0.37,降低5.43%。土壤pH各等级均有分布,其中偏酸(pH 5.5~6.5)的土壤面积较大,占40.64%;其他过酸(pH7.5)的土壤面积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占17.95%、21.05%和20.36。从增减情况看,耕地土壤pH偏酸特别是过酸的面积增加,分别增加14.56%和33.22;而适宜特别是过碱面积减少,分别减少34.71和49.00%(表10)。一个很明显的“两增两减”规律,即pH越低面积增加幅度越大,pH越高面积减少幅度越大。这说明全省耕地pH有严重下降的趋势,耕地土壤酸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与过多施用化肥,特别是低含量的酸性化肥有关。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耕地总面积减少较多,减少了17.43%。湖北省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这是一个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二是优质耕地大面积减少,而劣质耕地大面积增加,耕地整体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这是一个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足够重视的问题。三是养分丰缺状况出现明显偏移。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所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大幅提升,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土壤偏酸化。
分析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5个方面,一是耕地质量保护存在重视不够,法规不全,力度不强,投入不多的“四不”现象。二是耕地质量力度不强,投入不多。只重视数量建设,而忽视质量建设。重视耕地水利、沟渠、林网建设,忽视耕地土壤培肥。三是“占优补劣”、“越整越差”,优质耕地减少。修路、建厂、盖房等建设占用的多是交通方便、地面平整、田块集中、供排水完善的优质耕地,而新开垦整理的耕地多为交通不便、山丘湖滩、田块分散、易旱易涝等劣质耕地。四是肥料使用存在“三重三轻”(重产出,轻投入;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微肥)的现象[8]。五是耕地质量障碍多、隐患多。坡耕地面积大分布广,洪旱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垦殖过度,水土流失加剧[2,9]。
4 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4.1 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
从长远上看,耕地面积的减少是不可逆转的,耕地面积受到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限制,而耕地质量建设却有很高的挖掘潜力。按照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八等地的作物产量只相当于三等地产量的1/3。如果把全国耕地质量整体提高一个等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耕地矛盾。各级政府要像重视耕地数量一样重视耕地质量,提高全社会对耕地|量的认识。
4.2 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
耕地的质量建设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政府大力投入是完全可行的。建议进一步加强耕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可以借鉴广东省,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专门提取部门资金进行耕地质量建设。
4.3 推广普及耕地质量新技术与新措施
通过政府投入,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普及耕地质量新技术、新措施,建立或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一系列管理和补贴机制以及技术措施。一是借鉴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的经验,进一步建立商品有机肥料补贴制度、完善绿肥种植补贴和秸秆还田补贴制度;二是推广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体系,推广使用高浓度、高效益的新型肥料,大力推广缓控释肥料;三是健全常年耕地地力评价机制、耕地质量监测预报机制。设立覆盖全省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开展经常性的耕地地力评价,运用评价成果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鲁明星,贺立源,吴礼树.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6,15(4):866-871.
[2]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等.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7):3557-3564.
[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耕地地力肥力研究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 曹志洪,周健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1):45-46.
[6] 张凤荣,薛永森,鞠正山,等.中国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1998,20(5):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