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篇1

在美国,人们不仅把会思考当作好公民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还明确要求公民应学会“清醒地思考”,做“善于思考的人”。世界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积极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习、研究的优良习惯,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和独立思考上,十分恰当地处理讨论、研究和独立思考的关系,突出独立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它们这一教学理念,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只是机械地将教师教授的内容记忆下来,不是真正的好学生。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历来都强调学习者必须注意学与思的统一。如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主张“自求自得”,即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独立思考。宋代教育家程颐则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则更加突出了思考在学习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学习如果处于被动,不独立思考,必致心中无所得。应该说,我国古代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与国外学者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认为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之本,它在学习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现代人在这方面的论述就更为丰富了,也不必在这里一一例举了。

总之,古今中外,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一以贯之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不过中小学要关注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而大学则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认识到了并非就能做到,做到了并非就是做得最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

二、 要形成“一个氛围”,做到“三个统一”

全社会要形成崇尚独立思考精神的文化氛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中华儿女共同愿望,而这一愿望的实现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前提条件。科技创新首先体现在人才创新上,人才创新首要的是人才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所以,全社会要通过舆论宣传、电视网络引导、政府政策倾斜等措施,形成以独立思考为荣、随声附和为耻的道德风尚。同时,要从国家体制和机制上制定崇尚独立思考精神的法律和制度,切实保障具有独立思考成果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在实际用人机制上,要切实把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出位置上,使全国人民看有样板,学有榜样。“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一种尊重儿童的自由和保障儿童权利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式,来规范我们教育行为。”[2]只有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有独立思考精神品质的人才的氛围,才能有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

全体国民要把思想统一到独立思考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上来。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人类具有思维能力。人类的每一种成就,每一种进步,都源于思维。人类若失去了思考,便丢失了整个辉煌的历史。大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维能力,是人最宝贵的特质,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能力。拥有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最有潜力的人。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自从人类有了文字语言历史以来,就已证明:一个人聪明与否,智慧与否,主要看他的思维能力。世界上一切成功者,都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的伟大成就,无不是建立在他们出类拔萃的思考力之上的。思考能力决定着人的财富、命运和辉煌未来。只有善于思考,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爱因斯坦在晚年透露了他成功的秘诀是:思考是一切成功的源头。要想使自己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人,成为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就得很好地思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项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者独立地深入思考问题分不开。”故此,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

全体教育者要把思想统一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其教育教学的主要使命之一上来。教育者使命不仅是授业、解惑,还要传道。不教给学生解惑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学生就不会有见地、见解和主见,就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和怎样做才是最好。所以,我们必须从“教人信从知识向教人学会思考”转变,帮助学生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智力不发达到智力发达,由社会经验不足到社会经验丰富,最终促成学生不依赖老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先生说得好:“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对学生“独立不拘之精神”的培养,是教育者终身的立身之本,也是其核心之目的。

全体学生要把思想统一到学思统一的思想上来。学思统一,即学中有思,思中有学,边学边思,边思边学,学思结合,相得益彰。思考可以充实自己内心,始终使自己充满活力,更可以使自己的未来充满光明。故此,学生要把思考的权力时时刻刻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即学即思,即思即行”。若要只学不思,那就是死学,其结果只能是照着葫芦画瓢,稍有变通,则就束手无策。若要只思不学,那就主观臆断,空穴来风,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具有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了。

三、 切实落实学生中心论思想,努力改变现有教学评价方式

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还是教师的“教”,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会学,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切实落实学生中心论思想,不论是从师资配备、教材选择和教学考核,还是从教师的“教”,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学”、“学”的程度而定。学校和教师,要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情景,营造独立思考的氛围,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信心,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他的特长和优势就能充分地发展”[3],其独立思考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地培养出来了。

教学评价在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塑造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故此,就得改变以学生学业成绩为确定性指标的评价方式。学校一方面要把教学评价关注着力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及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要把教学评价关注着力点放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上来,从本质上改变学生为考试分数而学习。全过程动态考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有效方式,脱离了“教”与“学”的过程考察评价,或只抓住其中的某一点、某一面来评价,都是错误的、伪科学的。教学评价应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统一的原则,采取领导对教学考核与教师之间对教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四、 着力提高教育者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贯彻教学“四项”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同样,要想学生善于思考,首先先生要善于思考。名师出高徒啊!学生在善于独立思考的好先生的感染下、引领下,就能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会油然而生,学习效率自然提高。故此,教育者不仅要从教学反思中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要从学生质疑中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更要从民主教学的“一事多议”、“一知多用”、“一题多解”的智慧火花中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全面贯彻“四项”原则是指:

一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对于“基础型”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元起点、激发动机、类比联想、深化理解、多元表征、达到整合”的方式,来促进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达到知识的系统化;对于“能力型”的学生,应着重引导其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纠错,不断内化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专长型”学生,应适当放手,不必局限于课堂,可给他们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其利用所学知识开放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以凸显他们在某一方面智能上的个性优势。

二是赏识性教学原则。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经常用赏识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评价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加朋友的情感沟通桥梁,及时、恰当地锤炼学生品质,不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主动学习、乐于进取的目的。

三是过程教学原则。即加强知识发生过程(思维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真正实现学生思维的过程价值。实践证明:加强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对引起学生兴趣、使其领会知识的本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都十分重要。

四是“双主教学原则”。即指“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学生的“主”体现在学习的动力上,老师的“主”体现在“导”上,也就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丢下传统的权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走下法定权威的圣坛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商讨,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放下知识的权威,勇于承认知识有限和不足,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平等、相互构建、共同成长的关系,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5]教师角色的权利主要通过协商、对话来使学生理解教师角色的意图。当师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心理相融的关系时,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就能得以张扬。

五、 学生要努力实践,切实践行知行统一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学生更要注重实践。实践,就是指学生“手”(手、脚、口、眼、耳等)脑并用的知行统一。即学生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接触到的都要进入大脑,过滤、分析、判断其正误,思考其动机、原因、目的及结果,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我们又称之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具体地讲:学生要从实践中得到五种收获。一要从实践中发现学问。许多事情我们并不知道,只有实践了,才能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能力和品质。二要从实践中产生兴趣、发展兴趣。无数事实证明,人们的兴趣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产生、发展的。没有实践,绝对没有兴趣可发现和产生,学习也就缺乏积极性了。三要从实践中彰显个体特色。学生个性特色的彰显,尤其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培养,都是通过实验、实践或社团活动、校外活动来体现。这种实践的活动越多、档次越高,其个性特征彰显就越明显。四要从实践中检验学习好坏。学生的学习是否正确、正确的成分有多大,都是通过实践来计量的,它是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强、水平高的试金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五要从实践中激发更要“学”的热情和信心。

实践的表现形式很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是实践;学生广泛涉猎书籍,也是实践;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更是实践。中科院研究人员发现:有观察体验的学生往往擅长提问,他们在听课时,不仅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也会提出为什么来反问老师。

总之,只要我们调动人体的一切器官,去接触、感受客观事物,去测量、思考、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信息,就能达到思行统一、“手”脑并用、科学思维方式和良好意志品质形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金生鈜.“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篇2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 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 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 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了,即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 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 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名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 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做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练习要有针对性,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

五、开展竞争,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竞赛中,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期结束前,还可以出示这一样一组口算抢答题:

9 +2 + 18 + 6 + 25 + 7 + 3,

5 + 4 + 57 + 4 + 62 + 5 + 8.

篇3

1.社会读书氛围影响着学生阅读数量

社会阅读量不大、阅读氛围不浓,直接影响着我国青少年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中国出版科研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6年来,我国民众阅读率持续走低,调查中发现,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人和基本不读书的人在回答不读书的原因时,选择“没时间”读书的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占29.1%,这是阅读率低的两个主要原因。从阅读图书数量上看,我国每人每年平均读书4.5本,而韩国是11本,日本是40本,以色列是64本,俄罗斯是55本。美国还是在克林顿时代的时候,克林顿就提出了每个人每年读50本的读书计划。

2.学生“快餐”式阅读习惯影响了阅读质量

阅读是人们从文字符号中获得信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和交流的过程,追求的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融,需仔细品读。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阅读多以消遣性、娱乐性、功利性为主,而以丰富情趣、提高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性阅读越来越淡化,从而使他们的文学修养严重缺失,知识结构残缺不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利于形成人人读书的“阅读社会”,与提高我国的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在调查353名学生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时:①传统书本阅读;②网上阅读;③快速浏览报刊杂志等。结果是:其中喜欢传统书本阅读的71人,占20.1%;喜欢网上阅读的181人,占51.3%;喜欢快速浏览报刊杂志的101人,占28.6%。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喜欢浏览阅读方式,无论是浏览网页还是浏览报刊杂志,都以快速提取实用信息为阅读目的,这成为当下阅读的一种趋势,而对文学知识的积累,对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对社会精神文化的认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等等,都在这种快餐化阅读下被置于一边。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措施

1.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在学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是充满神秘向往之地,但大多数学生不了解图书馆工作流程,不懂图书馆对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不能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来学习、拓展知识面。因此学校应充分挖掘图书馆的潜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对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采取各种引导措施,开展多种读书活动,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属性和作用,了解图书馆图书管理流程、图书分类与编目基本知识、图书检索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信息能力,学会资料检索、工具书的利用,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到图书馆来,激发学生到图书馆学习的欲望。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信息的来源中心、不仅是学生补充知识的“海洋”,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与能力的课堂。

2.开展网络阅读,满足学生阅读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不能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网络阅读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纸质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它具有传播快捷、时效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容量巨大等优势,受到人们喜爱,特别受到追求时尚的年轻学生读者的追捧。网络阅读内容包括电子书、电子数据库、数字学习教材、数字影音资源和数字典藏等,图书馆应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了解他们网络阅读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选择购买适合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需要的网络资源,把青少年学生从向往网络游戏吸引到向往图书馆阅读上来。例如,我国台湾地区,2004年推动了“数字典藏计划”,“国立政治大学”也开展了“数字图书馆暨数字学习中心计划”,台中图书馆将各项数字资源推广、分享到台湾地区各区域的公共图书馆,以供全民便利便用,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目前,手机阅读、手持阅读器阅读、在线阅读等各种方式的数字阅读迅速发展,并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数字图书馆不是对传统阅读的否定,而是对阅读方式的扩展和补充。因此,要加快开发网络阅读的相关软硬件研发,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

3.利用世界读书日,宣传读书,营造书香校园

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开始在世界各地掀起阅读活动的浪潮。在德国,“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阅读的乐趣”是活动的主题。在美国,每位总统上台后,几乎都大力提倡阅读,1996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定为“全国诗月”并增拨50亿美元经费,在5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在日本,2001年《儿童阅读推进法》颁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同时日本政府投巨资改善儿童的读书环境。可见“世界读书日”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民心。

利用世界读书日,宣传读书,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馆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的影响功能,扩大读书活动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推荐适合各层次学生阅读的相关书目,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吸收营养。

4.校园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活动是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出发点是想让一些尘封于书架上的书重新走上社会,从而把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大图书馆,使想读书的人有书可读。活动内容是人们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咖啡厅、公园的长凳上、出租车上,上面贴着类似“读读我吧”、“请翻开我看看”等小纸条,检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流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传递书香。图书漂流,不仅是对知识的分享,更是对阅读者素质的考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图书漂流活动的普及。图书漂流撒播书香,传播文化,宛若中世纪的“漂流瓶”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浪漫情调,漂流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梦,一个信念。

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将图书漂流活动引入校园,学校加以正面宣传和引导,这种充满浪漫情调的文化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受欢迎。校园图书漂流活动,图书在校园内流动,可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减少图书的流失率,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学校提供一部分图书用于活动的启动,同时鼓励学生将家中尘封于书架上的图书参与校园漂流。试想每个学生哪怕只拿2本书用于图书漂流活动,相当于学校又建立了一座馆藏丰富且符合学生需求的图书馆。一方面促进学生读书的兴趣,一方面创造一种浪漫的文化氛围。

5.“经典诵读”活动

中国经典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几千年来被中华民族传承着,经典文化像一泓甘泉浸润着华夏儿女的人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经典文化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总之,学生阅读需要正确引导,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成为一种人们向往的、以此为荣的高雅的生活情调。当然这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加以影响,有所作为,提供宽松的阅读环境,塑造一定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要。

参考文献

[1] 曾瑞华.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2] 曹桂平.关于台湾地区阅读推广活动的思考.图书馆建设,2010(3):.

[3] 张晨辉.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教学与管理,2010(9).

[4] 王桂平.“全民阅读”的拓展与公共图书馆的导读使命.图书馆杂志,2010(1).

[5] 黄少玲.高等院校图书馆阅读指导之读书活动研究.图书馆,2009(4).

[6] 周长强,焦运立.从世界读书日谈图书馆的宣传营销策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2):.

篇4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的密切结合,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掌握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实现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能力培养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数和形等)相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数学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情境创设,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以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预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创意和智慧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产生共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使学生在预设环境和自身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化学变化,获得主动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感兴趣,他们就能积极、主动、愉快地思考学习。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引入一些直观、形象、生动的材料以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教《菱形的性质》时,我要求课前每位同学剪一个平行四边形,上课时先请同学们讨论并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菱形,再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成菱形,通过剪成的菱形让同学们讨论得出菱形的性质。同学们应用对折、度量等方法可以得出菱形既满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满足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是轴对称图形的特殊性质。这样,学生在动手与积极讨论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知识,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事半功倍。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以《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9日

《西方经济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各高校在加强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是,目前在案例教学的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致使《西方经济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

一、案例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第一因素,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在不断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创新思想和理论,而案例教学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活动主体是学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自觉地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自主思考不断获得成功,这样会持续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不断激发并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对问题突破常规的认识,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思路。在案例教学中,对于同一个案例的同一个问题,各个同学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案。而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最佳答案,这会促使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提出最佳的、打破常规的结局方案,从而在形成方案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想展现能力等等,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具备敢闯、敢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才能具有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案的精神。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并经过与同学们长期的合作,良性砥砺,逐步培养起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很如意,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西方经济学》教师普遍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强调以“教导致学”,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将案例教学混同于举例,或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目前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为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关于案例的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课堂的能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这一切都对于案例教学的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情况看,教师这些方面能力是有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善。

(二)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创新能力培养。因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变量关系及建立的数学模型,故学生大都倾向于选择语言讲述、图形和模型分析的传统方法,所以当采取案例教学法时,部分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感到难以适从,不能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各个环节,出现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认真、详细地阅读案例,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并准备发言提纲;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或者不能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是认真地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课后不认真总结,这导致教师组织的案例教学程序不能有效地展开,同时,因为积极性不同导致同一个问题提出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的解决方案,有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有的只是理论的复述,甚至是一些臆想,这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案例教学中案例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等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西方经济学》案例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针对性不强,且时效性差。目前,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案例库中的案例普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而且相当多的是时效性较差的案例。这是因为案例一般是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在编写并使用,而编写和建立案例库是一项重要、持续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所以单独的或几个教师建立案例库,就必然出现针对性案例少,国际性案例多,本土化案例少的问题,而且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就难以满足学生案例教学需要,因而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案例教学环节设计不完善。案例教学的方式较多,普遍采用的是课堂讨论式,这一般需要设计如精选案例、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以及案例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但是目前案例教学环节中往往缺乏案例演示、分析讨论以及总结点评等环节,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完善,案例演示单调;分析讨论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就可能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所应有的创新能力培养作用难以发挥。

(四)案例教学的教学管理体制问题是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课时设置、考核制度等方面。首先,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全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设置课时为51~68学时不等,如果多开案例教学课,则会挤压理论知识的学时,因此导致各高校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减少案例教学学时。其次,学校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制度也影响着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开展。因为目前各高校课程考核普遍规定,《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比例为平时成绩占20%或者30%,期末成绩占80%或者70%,其中期末考试基本是以传统题型方式考察西方经济学理论内容,而不是采用其可以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其他考核方式。

三、广泛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突出培养创新能力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在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案例教学改革,以期通过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强化《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首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更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因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案例教学法认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检验、批判和创新,在逐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这不仅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要通过参加培训班、观摩同事的案例教师实例、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的实际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引导学生要认真熟悉案例,并利用多种手段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及背景,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案例讨论做准备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堂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的、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再次,要学生总结针对各个解决方案的讨论结果,写出案例教学报告,逐步培养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能够迅速组合知识,提出适应性解决方案的创新技能。

(三)精选有针对性案例,完善案例教学环节,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可靠基础。首先,《西方经济学》教师要认真选择好与各个章节内容密切相关的、最具有启发和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应该既有中国的又有西方的,既有经典性案例又有反映当前国际国内最新经济状况的实例,特别是要多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创新性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有关章节的理论知识——精选相关案例——让学生撰写发言提纲——小组内讨论——全班集中讨论——教师总结性点评并依据案例对相关经济理论总结——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再次,给学生提供相近问题的案例,使其通过对案例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逐类旁通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建立案例教学的有关考核制度,将案例教学课堂中各个环节学生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

(四)学校要改革案例教学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为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提供宽松制度环境。首先,要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课时量。这样既能保证完成理论内容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如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其次,学校要划拨经费建立案例库。同时,对于教师编写的教学案例并进入案例库应给予计算适当的科研工作量,在职称评定或各种评奖中给予认定,这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广泛发展。第三,在课程成绩考核方面,可以分为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同时,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且在期末试题中,在传统题型的基础上,要适当加大材料分析题分数比重,以加强对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对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以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发言提纲、讨论发言、分析报告等来评价,且对创新型的思路和方案给予较高的成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查阅资料、发言的积极性,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1.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

1.1培养如何辨析史实的能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真伪的辨认以及对事物产生的现象和本质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就是辨析的概念。那么培养学生辨析史实的能力又是指的什么呢?就是通过引导,使学生掌握用科学的观点及立场去剖析复杂的历史现象,达到认知历史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力。由于学生自身知识及能力的不足,加之历史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及曲折性,导致很多学生经常困惑于复杂的历史现象,而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真正存在的历史事实。通过史料解析练习、类比辨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辨别真伪,从而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如何辨析史实的能力。

1.2培养对历史的评价能力

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史学观点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指的就是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学生把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简单化、系统化。为此,历史教师在教给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来给学生们做示范,以此来启迪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价。高中课程的改革也推进了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注重。历史教学应该着重于历史评价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和阅读、阐述能力,还能更好地完善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

1.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教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师不断的讲与问,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收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损害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而健康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以教师为引导,让学生更多地独立探索和研讨交流,在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课堂教育模式。构建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通过构建和组织一些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课堂活动,来吸引学生自愿参与到历史的自主学习当中。然后,由于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具有时间相隔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以及无法体会当时历史人物的感受等问题,使得学生普遍对历史的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成为关键,创设一些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问题情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通过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方式,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来,让他们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成为“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

1.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点以及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体现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在给学生以能力和智慧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因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而完全地抛开课本,一味追求高、深、难的误区。这样只会导致学生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2.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进行,为了及时跟上潮流,历史教师们应该加强培养新课程理念,从而利用现代化新理念来诱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根据调查显示:“是否喜欢这位老师以及是否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了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条件。只有与学生建立起了健康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所谓的新型师生关系指的是以民主为核心,表现出民主、平等以及互敬和和谐的特征。具体到实际中就是,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互相尊重,自由而平等地进行交流从而取代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传统师生关系。

2.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到今天,所有教师都必须充分地意识到教师和书本已不再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作为新时代教师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的前提下,必须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操作与应用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比如:在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中,由于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够通过大量图片影像资料的展示从而让学生自我探究近现代生活的变迁,那么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这一章节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则表现得尤其明显。教师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水平发展的需要,只有我们教师通过不断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网络资源来充实教材内容,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前都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叫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以致于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失去了挑战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应该不仅仅满足于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答案,而是通过新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们探索追求更新的领域。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发现和学生们更大的学习兴趣。

结 论:历史教学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更多的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同时,应该更多地重视培养学生的时空想象能力、史实辨析能力、评价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收集整理信息资料能力等。这样才能使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培养目标,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篇7

1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内在动机,让数学阅读贯穿数学教学过程始终

从范良火等人所作的研究④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数量远比教师要求的阅读量要少得多,而学生在课堂前、中、后三个过程中阅读量最高的是在课堂中,原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内在动机及教师的直接指令。的确,学生缺乏阅读的内在动机和教师缺乏有效的检查是导致学生数学阅读量减少的两个主要原因。基于此,我分别从课堂前、中、后三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数学阅读进行了思考和反思,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1)课堂教学前。大部分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即阅读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课的学习。但仅仅是宽泛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难以实践。因此,对课前学生的阅读要有具体的要求,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阅读与新课有关的数学知识,了解新课知识的来源去向。这一方法能提高学生数学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对新课产生探索和求知欲望。二是要求学生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了解新课所需的旧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巩固反思,承上启下的学习过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产生的问题也是学生数学阅读的动机之一。以上这两个具体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新课知识灵活使用。有要求就要有检查和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堂前两分钟让学生分享阅读成果,这不但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也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展示,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阅读渴望。

(2)课堂教学中。课前阅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对新知产生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贯穿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呢?“还课堂于学生”是再好不过的了。在过去的课堂中,教师一味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并不好。这其实是源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课堂,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数学阅读充分满足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充分诠释。这一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列出问题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提纲自行阅读教材,之后由学生将问题解决,教师加以补充,完成新课知识的学习,后十分钟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堂练习。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指明了阅读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学生放羊式阅读,既浪费时间又毫无成效。因此,问题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问题要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问题设置顺序要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最后问题要涵盖本节新课知识,突出重难点。这种通过问题导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数学阅读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特点,这也正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3)课后阅读。课后阅读即课后复习、总结与反思,它相对于课前及课堂中的阅读来说更易被人们所遗忘,然而它在数学阅读中却占据着重要地位。课后阅读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回味反思,将新知搭建于原有的知识网络体系中,使知识系统化。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上升到理解与运用的层面,知识的获得也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了培养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思考题,留有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主动阅读教材和资料,以获得新知识的提升。②要求学生课后先阅读当天所学知识,再完成布置作业。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晚修开始时便拿出作业本,急于完成作业,然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常翻看教材知识点、公式及例题对号入座,做作业的速度也是不快,作业做完后对新知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因在于没有对新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反思。因此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真正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以后再完成作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师的硬性要求和监督之下,长期执行下去,学生便会感受和享受课后阅读带来的好处,课后阅读的习惯也渐渐养成。

2 重视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数学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是阅读者对数学材料的积极能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包含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心理过程。数学材料一般是由数学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组成,这三种语言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转化。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是有效数学阅读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进程中,应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篇8

在课堂教学上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真正成为学生实践的主体,教师就必须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动脑思考。也就是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意向,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所谓问题情境,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气氛。然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我认为,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兴趣和难度,需要学生努力思考且情愿思考才能解决。还得是学生经过思考所能及得,是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问题,只有这样对学生才有强烈的吸引力,才能产生学生意向,诱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1.1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创设问题的情景。

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尤其是一定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已有知识与目标的差距,认识到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本节课所要获得的知识程度。这种有目的地听课,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活跃。

1.2 提出恰当的问题导入新课,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

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机械地套用五大环节的模式,上课一开始就是较长的复习提问,使学生感到厌倦,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能提出新颖而又恰当的问题,从而就会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出新课的内容,就会激起学生对解决新课中问题的强烈愿望,常此以往,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首先让学生画出任意四边形的四条边的中点,并顺次连接,构成一个四边形,让学生之间对比找出共性,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所连成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在学生脑中自然会问这是为什么?老师告诉他们用这节课学的中位线定理就可以解决。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在的迫切要求。

1.3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传授新课内容,不能单独的用讲授的方法,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而应是由教师把学习内容组成一组问题,用问题进行启发、诱导。遇到困难的地方要做好铺垫,做好搭桥过河的工作。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或是用发现的方法来完成新课的学习任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兴趣。

例如:在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首先是以题的形式给出,然后就其已知和求证提出问题,已知中有两个中点,就这两个中点想到什么?求证中有一半和平行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又想到什么?若用三角形中位线来解决就要出现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的构成不唯一,而构成三角形的关键在哪里呢?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的一半,这上、下底的和应该如何转化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自然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动脑思考,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定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4 变更练习巩固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感到目标测评新颖独特,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练习时,单调机械重复,就很难激起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偌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内容新奇,要求各异,就能激起学生作题的兴趣,调动学生解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学生互相提问练习,定时竞赛,异步测验,师生互相提问练习,学生仿师提问练习等,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动脑、动手、动口、培养思维能力。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方式很多,而且要贯彻在一堂课的始终。创设问题情境,就象教师手中扯着一条无形的线牵着每个同学的心,使他们总是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不断地组织好教学,不断沟通师生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信任,并由对老师的好感而转化为数学课的爱好,这种师生情更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情境。

2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教学

发展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论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关键是让学生“想”。看一节数学课教的如何,不仅看教师讲得如何,更要看学生“想”得如何。怎样使学生“想起来”使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思维活动教学?应抓好以下几点:

2.1 掌握知识机构,发展认知结构

数学知识结构,是由最基本知识和其他知识及其知识间的联系构成的知识整体。教师只有认真研究知识结构才能很好地分析教材和处理教材,找到彼此的连接点,找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就能起到纲领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也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思维的过程。

例如:讲相交弦定理,把定理编为一道利用圆和相似三角形可以证明的习题,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来完成,把这个题的条件和结论变为语言叙述的形式,即为相交弦定理。这也就有在原有知识的生长点上通过推理,演绎得到新知识。由于知识同化而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学生深入的“想”,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教有利于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

2.2 加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

所谓知识形成过程,是指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做题中的思考过程等。在教学中,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怎样加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呢?在课堂上,不能直接下定义、讲结论,告诉学生习题的解法。而是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来,抓住实质真正理解。对于定理公式法则要弄清来龙去脉,对习题不仅看懂解法,记住解法,更要着重研究解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概括出解题规律,这样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几何类型的证明要教给学生证题思路。线段倍分的证明要使学生理解“加倍”、“折半”的目的是将线段倍分问题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这种类型题时,就会有目的的“想”,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

2.3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中学数学知识传授数学思想、方法、观念,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

篇9

一、培养自信,激发学生数学交流的兴趣

1.及时评价,让学生乐于交流。

自尊与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力量源泉。师生之间民主、愉悦、激励的氛围,以及生生之间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是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增强,从而会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价值取向的指导,使学生从老师的信任和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产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发现、疑问,充分地激发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

2.允许出错,让学生敢于交流。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够体面地坐下来”应作为课堂教学原则来恪守。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二次成功”的机会,给弱势群体充分思维的时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一些类似于“你能够举手发言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你再深入的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鼓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产生“要交流”的兴趣,“敢交流”的自信,达到“会交流”的效果。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数学交流的途径

1.教师主动设问,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人和人交往,以及个体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日积月累、不懈地训练,就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应经常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图形的教具,是怎样贴图形的,讲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回答,等等。

2.学生主动质疑,让大家有思考交流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才能思,辩才能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口,在疑难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无疑能使学生拓展解题思路,达到思想的开放性。如这么一个问题:“一筐桃子和李子共410千克,李子比桃子的三分之二多10千克,桃子和李子各多少千克?”学生往往会错误地列式为:(410+10)÷(1+)、410÷(1+)+10。假如学生能够说出:谁和谁比,比的结果如何?谁多谁少?怎样变化才能使李子和桃子的2/3一样多?那么问题就清晰了。如果我们能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合实践,交流操作探究的发现。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其思维过程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具、学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数学课上应针对学生抽象水平较低的现象,重视实践操作,通过直观演示和教具的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节中,推导数学公式是难点,比较抽象,如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便会一目了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能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时,再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问题了。再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量量各个三角形的度数,算算三角形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初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特别想知道是不是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师就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让学生剪下角拼一拼,看能否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印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把结论讲给同学听,讲给教师听,只要讲得清楚,大家听得明白,就应给予肯定。借助学具练口语,有利于交流的进行和知识的提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数学交流的习惯。

三、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的方法

1.交流发现要完整。

清晰有序、头头是道地说话,不但能给听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能使说者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思考问题要有根有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尽量做到简单明确,便于表达。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的数学知识都呈现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呈多样化,因此,不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做得干净漂亮,但若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一说,却往往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达。针对这一现象,就应从训练学生的口语基础入手,从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指导他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两步应用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教师就要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指出做纸花用11张后留下的部分和做小旗用去9张的部分,把中间小问题讲出来,尽量让多个学生讲,使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转化成口语。

2.交流发现要有准确。

在训练学生有头有尾地说话,能完整、连贯地把话说清楚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说准确。例如,“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有的学生可能脱口而出“2”,也有的说“2份”,答案虽然对,但语言不准确。如果养成好的说话习惯,就能完整地回答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只有多练习,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想说、会说、能说、说好,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才会变得更有逻辑性。

3.适时追问,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与交流的实际,教师适时地加以追问或补问,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有这样的题目:“在573、306、230这些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学生一一回答后,教师追问:“为什么都是3,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这样的追问或补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敏感地抓住有关信息进行追问或补问,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激活学生的思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发展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学生数学交流的过程反映的是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将会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数学交流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交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吴小萍.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研论坛.

[3]刘德宏.重视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中小学教学研究.

篇10

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课改工作的推进和深入,对学生和我们教师都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当然也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与发展空间。为此,要想更好地驾驭教材赋予的新内容新要求,准确切入新课程标准要旨,我们必须以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转变教学理念,赋予教材生命,让新知“活”起来

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在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自己已经熟悉和熟练驾驭的传统教学模式,按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实施要求,在全面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了解熟知学生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认真揣摩教法。在设计教学程序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等角度来解读教材,研究教材内容,加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学生个人之间的联系,将“死”的知识赋予生命,将学习新知还原成“过程”。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善于将教材中的知识“过程化”;二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三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方面下工夫。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节时,把教材中的知识全面活化,制成了课件,并让静态的教材用 flas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边欣赏动画片的同时了解了圆的面积的概念,明白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原理,从而清晰掌握“计算圆的面积”的过程。小孩子都喜欢动画片,因此,这一节课学生学起来的兴趣很高,理解得也很快。这也得益于笔者采用了多媒体这一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破思维定式,设知识疑点,培养探究的学习方法

疑问是探究的前提,有了疑问,学生才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观察了解到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全方位地去寻求新的方法并得出结论。

在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单向思维方式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应承认,这种方式是解 决问题的基本方式,但这样也存在弊端,如果长期下去,必定会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式,只会按老师的方法或教材上的方法去机械模仿。这样就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打破这种常规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思考,启发学生一题多思、多解、多变,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寻求解题方案,防止生搬硬套,机械模仿。

如笔者在教学和倍问题的应用题“黑兔和白兔共36只,白兔是黑兔的4/5 ,白兔、黑兔各多少只?”时,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判断,这个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先要求学生多说,很快有很多学生举手,生甲:从条件看出,知道总和,可用比例分配,把36按4:5的比例进行分配即可得出每个数量;生乙:用方程解决,设单位“1”黑兔有x只,白兔就是 4/5 x只,根据和列出等式即可解答出来;生丙:我用算术方法,分别找出黑兔和白兔所对应得分率,即列式为:36# 4/5),求出黑兔只数,用总数减去就可得到白兔只数;生丁:还可以用份数的方法解答,因为黑兔白兔共9份,可先求出一份是多少,白兔是4份,黑兔是5份,也可以算出来……同学们积极发言,笔者只是在旁边点拨,并不时的鼓励,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随后又把此题进行了改变:“白兔比黑兔少9只,白兔是黑兔的 4/5,黑兔和白兔各有多少只?”学生又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维、练习得出了很多种解决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适时点拨,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的迁移学习方式

温故而知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常识都是迁移的源泉。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时,笔者先出示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练习后,我立即把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随即点出此类百分数应用题,他们在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分数互化的基础上,很快的掌握了解题方法、关键。用这种迁移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也能够回忆旧知识,两全其美。

总之,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探究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新课改的今天,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必须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才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在自身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在经历中感受数学,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和生成问题的课堂,让学生都动起来,敢于生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当然,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要不断的探索、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鼓励、观察,只有这样,关注学生的“学”才是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会得到有效提高。

篇11

二、借鉴先进的理念

在信息社会中,数学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社会目的:其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劳动者;其二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三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机会;其四是使学生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五项具体目标,即(1)要懂得数学的价值,懂得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要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要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力要学会数学交流,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5)要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英国“国家教学委员会”对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的阐述:数学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成人生活、就业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一 “国家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数学对于大众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利用数学交流信息和思想,完成一系列的实际任务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数学是探索新世界的工具。数学的应用过程是生动的、具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3)数学的技巧,诸如“两位数加法”、“解方程”等是重要的,然而它们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具有良好的数学观。(4)数学具有欣赏的价值, 应该使儿童有机会探索与欣赏数学本身的结构。数学欣赏能给学生带来智力活动体验和探索经验的兴奋。(5)数学内容应该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学校应根据国家标准作出计划,针对个别学生的需要作出适当的伸缩,应该体现数学教学多样性和数学学习的个别性的特点。英国数学课程则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己形成了系统化的体系。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仅要能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从事数学实践活动,而且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中,也要充分贯彻“数学应用”的思想。“数学应用”包括处理实际问题,进行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并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应用中,尤为强调开放性问题的作用,要求将封闭性问题加以改良而变得更为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放式的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去进行探索,由此巩固并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为学生创设数学情景

(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其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其主要方法是:

1.捕捉“生活素材”,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重组或改编教材,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创设“生活情景”,促使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使数学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中感受数学的真谐和应用价值。

借助“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促使他们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二)学习过程自主化,促使学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传统教学那种被动式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当今,“实验、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正在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将致力于探讨如何才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并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注重引导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由此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具体方法是: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小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创设“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索并从中能够体验到 自主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2,建立合理的自主学习方式,要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

引入数学课堂。

开放自主学习的时空,拓展其思维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而要向课外延伸拓展。

(三)现实问题数学化,促使学生应用能力提高

篇12

2.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阅读数学课本。

2.1.1 阅读目录、标题。目录标题是课本的纲目,是每一章节的精华。阅读目录标题就等于了解了课本的框架结构。

2.1.2 阅读数学例题。认真审题,尝试解题,把自己的方法与课本上的相比较,学习简单的方法、规范的格式。

2.1.3 阅读概念、法则、公式。数学课本中概念、法则、公式的叙述都非常严谨,要正确理解其中的字、词、句,能区分有关的、相近的内容,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及合用、巧用。

2.1.4 阅读“你知道吗”、“读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所学知识紧密相联,且具有很大的趣味性,主要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2 阅读课外材料。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仅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如:《小学生数学报》、《趣味数学》、《马小跳玩数学》等,通过阅读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和乐趣,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离不开数学。

3.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3.1 课前阅读,提纲挈领。

课前阅读就是要求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标出疑问,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简单的、有价值的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这样能使阅读更有效。

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一课前,给学生提供了以下的阅读提纲:

3.1.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1.2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和以前学过的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有关系?3.你认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键是什么?

课前阅读,因人而异,即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的阅读方法会不同; 因材而异,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概念型的、计算型的、几何形的等等),阅读方法也不同,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定能学会预习,学会阅读,随之提高的还有他们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

3.2 课内阅读,加强理解。

古人推崇“读好书,不求甚解”,但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及解题方法的表述则相当严密,作为数学的阅读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教师要适当地分析教材,恰到好处地在重、难点及思想方法上巧妙点拨,使学生真正地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更准确的理解掌握,明确本质,理清逻辑关系。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在学生阅读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3.2.1 为什么说在除法里,这个性质在乘法里适用吗?

3.2.2 性质中的“同时”是什么意思,删除“同时”行吗?

3.2.3 为什么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同时扩大或缩小不相同的倍数,会怎样?

接着进一步深入,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商会不会有变化?最后让学生用线划出重点词,引起注意。这样通过琢磨、推敲,学生不仅明白了为什么,还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

另外,对于信息量大一点的教学内容,如解决问题,阅读就显得更为重要,这里我们可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1.通读,初步感受题目的大意。2.细读,认真读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每一句话,特别要认真阅读最后的问题,这样的阅读才有针对性。3.精读,读写结合,认真揣摩包含数量关系的语句,可用笔划出重要的条件,或通过画图、画表格把数量关系表示出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得到提升,思维训练肯定得到强化,数学语言肯定得到丰富。

3.3 课后阅读,巩固提高。

篇13

二、把力用在刀刃上

朱永新教授在阐释理想的智育时还这样说过:“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先生的话语高瞻远瞩,谆谆告诫我们的是教育教学必须“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向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激发创造”,只有在充分激发学生创造精神的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超越知识,走向智慧”。何谓激发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造精神?就笔者的理解,当是我们把力用在培养学生探究习惯和能力的“刀刃”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行探究而搞些形式性的探究活动的现象比较严重,那些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活动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对于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切不可随心所欲,必须讲究引领的策略。比如,我们都知道任意角三角函数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是“上下位”关系,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抽象度更高、包摄范围更广。因此,学生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个概念是以顺应为主的认知过程:首先,建立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个等价的表示过程,即放在直角坐标系下,用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进一步用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表示;其次,在不同象限下,角β所对应的三角函数的表示、符号等;第三,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三、把情用在学生身上

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不例外。学生十分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成功,因为他们深知,到了高考战场上的那一搏,就完全需要自己去探究,因此探究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可实际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往往很难取得成功,容易受挫。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把情用在学生身上,更多的是要努力看到一个个学生的闪光点,更要努力放大学生的一丝丝闪亮。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不吝啬赞扬,给学生以恰如其分的启迪性赞扬,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