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设工程初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进度管理工作中,工程进度统计为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如何搞好公路工程建设期的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统计信息系统,是公路工程建设期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多,路线长,工程量繁杂等特点,严格按照统计数据全面性、规范性和及时性3大原则做好统计工作。
1搞好统计基础工作,制定相关统计表格,确定统计指标
针对标段多,人员素质差异大,对各单位上报的统计报表汇总难度大的特点,首先制定统一的报表格式,以有效解决汇总难的问题:
(1)建立工程信息表。公路工程各个标段工程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施工队伍进场后,对照施工图纸细化清单中各支付细目的工程量。
①小型构造物统计表,分圆管涵、倒虹吸按延米计统计单位为m/道;②盖板涵、通道按延米计统计单位为m/处;③桥梁分大桥和中小桥按基础、下构、上构进行统计,基础又分桩基础、扩大基础,下构分桥墩、桥台,上构分梁板预制、现浇等;④路基工程、小型构造物、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及隧道工程进行分类填写,路基工程分清表,填方路段,挖方路段及特殊路基处理;特殊路基处理又分软土地基和膨胀土路段,软土地基又分粉喷桩、碎石桩、旋喷桩、砂砾垫层及塑料排水板等,将各单位不同的统计指标统一化,汇总取得完整的工程统计信息。
(2)形象进度统计表。对工程信息表中路基工程、小型构造物、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及隧道工程,按统一的指标从合同工程量、开工情况、计划工程量、本月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作量及占合同工程量的比率等指标进行统计。直观反映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形象,为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提供有用的信息。
(3)产值统计表。统计的最终的目的是从价格上反映工程施工的完成情况。对应工程量清单,合同金额是“量与价”的有机结合,为进度完成情况提供最具可比性的考核指标。产值统计按支付细目以合同单价、数量和金额,本月完成数量和金额,累计完成数量和金额等内容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当月完成情况,累计完成情况,占合同的比率等。按各标段累计完成产值占合同金额的比率进行进度考核。
2建立畅通的统计信息网络通道,确保统计工作的及时性
公路工程战线长的特点是众所周知的,施工单位统计人员要将统计报表报送监理工程师、工作站审核完毕后,再报送业主部门审核汇总。统计时间相当有限,如果有错误,再往返报送,就根本无法保证统计报表报送的及时性。为了保证报表准确无误、及时报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建立QQ统计群,将所有标段、监理及工作站的统计人员纳入专门的统计群进行管理,在网上进行统计报表的审核,统计群上通知一经,所有成员都可以看见,把报表参数放在群共享中,成员自行下载就可以得到统计报表的反馈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统计报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3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在公路工程实际工作中,由于进度统计报表并不作为工程计量支付的凭证,各施工单位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统计报表只是一项应付业主的工作,安排的统计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员,或是素质较差的人员,这样的统计人员往往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甚至出现用不正确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造成统计数据出错、统计数据失误等的现象,不能有效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在网络上围绕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在群上解答各单位提出的问题,让统计人员从中学到了不少统计知识,在做好统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4建立健全统计台帐
在做好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建立统计台帐是统计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1)公路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多,统计工作量大,现在基本上都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建立统计台帐可以对统计结果进行核对,及时发现和修改错误数据。
(2)统计台帐既可反映某一时点的生产情况,又可反映一定时期的生产动态,还可预测未来的趋势。
篇2
1、规避招标,逃避监管
一些单位和个人,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避招标,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把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将其变为邀请招标;有的则是对工程建设领域内推行招投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于不顾,或以专业性强、场地小、工期紧等为由,不办理招投标手续,或将工程项目随意肢解到50万元以下后发包;也有的是部分招标,只对项目的部分工程进行招标,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
2、招标人的行为不规范
有的招标人在招标中,自认为按规定可以将工程项目直接发包,不报建、也不办理招投标手续,私自组织一些施工企业洽谈造价、工期、质量等合同条款内容,进行所谓的“招投标”,并以带资、拖欠工程款等种种不合法的条件确定施工单位。而这些施工单位往往不具备相应资质。同时,由于没有进场交易,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质监、建管、审计等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给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隐患。
3、招标机构管理混乱
一些招标机构不中立、不公正,拿谁的钱为谁说话。有的为了取得业务,一味迎合招标人,弄虚作假,甚至帮助招标人出谋划策钻法律空子;有的招标机构则与投标人相互串通,破坏了招标的公平性。此外,在某些地方和领域还存在招标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尚未分离的现象。
4、投标人之间围标串标现象严重
投标中时常出现投标人相互串通,借机抬高或压低标价,损害投资人利益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有的投标人资质通过审查并领取招标文件,却不进行实质性投标;有的甚至在开标前假借迟到、缺少委托书、身份证、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证书原件等各种理由退出;投标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空泛没有针对性,与参与投标的项目情况不相符合,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投标文件装订装帧简单,编写格式多处雷同,施工方案如出一辙,投标报价明显漏项或重复计价,漏盖或错盖公章等等以造成在一个标段中只有一家或者极少数几家企业做出了实质性响应。这几种情形很难被界定,增加了防范和打击的难度。
5、评标定标缺乏科学性
评标定标是招投标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要体现招投标的公平合理,必须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科学先进、操作准确的评标办法。目前国内还缺乏这样一套科学有效的评标方法,致使一些建设单位仍单纯看重报价高低,以取低标为主;评价小组成员中绝大多数是建设单位派出的人员,有失公平公正;评标过程中,评标专家作为评标工作的主体,其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法律知识等因素直接影响评标工作的质量;开标后议标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把公开招标演变为透明度极低的议标招标。这样就给招投标过程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招投标法规体系不健全
建设工程招投标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目前招投标本身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监督和制约机制力度不够,配套的改革措施还不完善。首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太过于原则,而且对产权交易、土地出让、医药购销、项目法人招标、代建制招标、两阶段招标等招投标活动都没有规定,导致出现法律空白,而各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文件则出现了相互冲突、互不买账的现象,导致招投标当事人无所适从。其次,有关法律法规存在较多冲突。
2、行政干预相对严重
在招投标的实际操作中,“人情工程”、“关系工程”时有出现,行政力量对市场的过分渗透,难以实现公平竞争,许多工程项目招投标表面上看是招投标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制定的各项交易规则也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各项规定,但实际上很多工程项目的拍板定案,建设单位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都要受来自各方面的行政力量的制约。建设主管部门作为招投标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本应严格执法,按法律法规程序办事,但有些地方却搞部门保护主义,排斥外地施工企业进入本地有形市场,设置各种障碍。
3、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多头管理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招标投标法》中并没有像其它相关法律一样,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招标投标的统一行政主管部门。查看近年的管理文件及制度,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的政府部门有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财政部(政府采购办)、商务部、地方政府等。各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法不完全一致,各部门归口管理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也有针对性的分工,对于招标机构和招标机构的要求、认定和定期审查标准各不相同,各个部门和系统均从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情况出发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差异性,形成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多头管理的格局。由此也造成了招投标机构重复设置、招投标管理工作的社会成本增加等问题。
三、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实践证明,招标投标制度是迄今为止最为公平、合理的采购方式之一,必须大力加以推广,同时应完善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促使招投标当事人依法开展招标投标及相关活动,确保招标投标工作有序进行。
1、建立健全招投标法律结构体系
健全、严格的招投标法制体系是促进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有效保障,当前我国招标投标法制体系不健全,而且存在许多法律空白漏洞,必须通过立法修改和完善《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减少上位法之间的冲突;清理现存法规,使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与上位法相统一,减少法规相互冲突、互不买帐的现象;同时,建议尽快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弥补现存的法律漏洞和空白,使招投标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理顺招投标监督体制
我国现行的招投标多部门监管的格局,客观上造成了当前监督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状况,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招投标行政监督体制,由独立的、与招投标活动没有利益关系的行政部门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推行招投标综合集中执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招标投标领域行政监督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监督不力的弊端。
3、推行招标制度,规范交易行为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科学决策。它是一项具有高度组织性、规范性、制度性及专业性的活动。要使招投标结果得到充分体现,就要求招标组织具有系统的信息、专业化的分析运作、精细快捷的策划设计、准确科学的决策、周到的服务以及良好的信誉,这些无疑是发展完善的招标机构所特有的优势。招标的施行,对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高招标投标质量,扩大招标覆盖面,促进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工作的健康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4、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的监管
篇3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构件。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柱呈点状分布如框架结构,或将荷载集中于墙呈线形分布如多层住宅,呈点状分布同时又具有线形分布的荷载如高层住宅。
在初步估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首层全部面积上,从而得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独立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2基础的设计
2.1基础的分类
砌体结构优先采用刚性条形基础,如灰土条形基础、C15素混凝土条形基础、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和四合土条形基础等,当基础宽度大于2.5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即柔性基础。
多层内框架结构,如地基土较差时,中柱宜选用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中柱宜用钢筋混凝土柱。
2.2天然地基条件下的基础
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较小可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在抗震设防区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1条设柱基拉梁。
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为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采用十字交叉粱条
形基础。
如采用上述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基础强度和变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桩基或人工地基时,可采用筏板基础(有梁或无梁)。
框架结构、有地下室、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防水要求高、柱网较均匀,可采用箱形基础;柱网不均匀时,可采用筏板基础。
有地下室、无防水要求、柱网、荷载较均匀、地基较好,可采用独立柱基,抗震设防区加柱基拉梁。或采用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上的柱荷载不大、柱网较小且均匀,可采用板式筏形基础。当柱荷载不同、柱距较大时,宜采用梁板式筏基。
无论采用何种基础都要处理好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连接节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较均匀,可选用独立柱基,墙下条基,抗震设防地区柱基下设拉梁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
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柱下可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以加强整体性,如还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变形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无防水要求,地基较好,宜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当有防水要求时,可选用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可采用筏板基础;如地下室设置有均匀的钢筋混凝土隔墙时,采用箱形基础。
2.3特殊条件下的基础――桩基
当地基较差.为满足地基强度和沉降要求,可采用桩基或人工处理地基。
当高层与裙房或地下车库基础为整块筏板钢筋混凝土基础时,在高层基础附近的裙房或地下车库基础内设后浇带,以调整地基的初期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初期收缩。
现就大型基础设计中较多见的桩基础和后浇带的设计进行讨论
当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的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经过经济比较采用浅基础反而不经济时,可采用桩基础。
(1)桩平面布置原则
①力求使各桩桩顶受荷均匀,上部结构的荷载重心与桩的重心相重合,并使群桩在承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② 在纵横墙交叉处都应布桩,横墙较多的多层建筑可在横墙两侧的纵墙上布桩,门洞口下面不宜布桩。
③同一结构单元不宜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④大直径宜采用一柱一桩;简体结构采用群桩时,在满足桩的最小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桩宜尽量布置在筒体以内或不超出简体外缘l倍板厚范围内。
⑤ 在伸缩缝或防震缝处可采用两柱公用同一承台的布桩形式。
⑥剪力墙下的布桩量要考虑剪力墙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而剪力墙中和轴附近的桩可按受力均匀布置。
(2)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
①应选择较硬上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人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a(d为桩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d;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Id,且不小于0.5m。
②桩端进人中、微风化岩的嵌岩桩,桩全断面进入岩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嵌岩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m。
③ 当场地有液化土层时,桩身应穿过液化土层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稳定土层,进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且不宜小于1.5m。
④ 当场地有季节性冻土或膨胀土层时,桩身进入上述土层以下的深度应通过抗拔稳定性验算确定,其深度不应小于4倍桩径,扩大头直径及1.5m。
(3)桩型选择原则
①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方形桩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宜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大的强风化层、风化残积土层、砂层和碎石土层,且桩身穿过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穿越层中存在孤石等障碍物的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的岩层地区均不适用。其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
②沉管灌注桩(包括小直径D
③ 在饱和粘性土中采用上述两类挤土桩尚应考虑挤土效应对于环境和质量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预钻孔。设置消散超孔隙水压力的砂井 塑料插板、隔离沟等措施。钻孔灌注桩适用范围最广,通常适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桩身穿越各类上层以及央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大的岩层;如持力层为硬质岩层或地层中央有大块石等,则需采用冲孔灌注桩。无地下水的一般土层,可采用长短螺旋钻机干作业成孔成桩。钻(冲)孔时需泥浆护壁,故施工现场受限制或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的,不宜采用。
④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水位较深,或能采用井点降水的地下水水位较浅而持力层较浅且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者。成孔过程可能出现流砂、涌水、涌泥的地层不宜采用。
⑤钢桩(包括H型钢桩和钢管桩)工程费用昂贵,一般不采用。当场地的硬持力层极深,只能采用超长摩擦桩时.若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灌注桩又因施工工艺难以保证质量,或为了要赶工期,此时可考虑采用钢桩。钢桩的持力层应为较硬的土层或风化岩层。
⑥夯扩桩,当桩端持力层为硬粘土层或密实砂层,而桩身穿越的土层为软土、粘性土、粉土.为了提高桩端承载力可采用夯扩桩。由于夯扩桩瓦为挤土桩,为消除挤土效应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与上述预制桩和沉管灌注桩类似的措施。
2.3施工后浇带 、
因调整地基初期不均匀沉降而设的后浇带,带宽800-1000mm。后浇带自基础开始在各层相同位置直到裙房屋顶板全部设后浇带,包括内外墙体。施工时后浇带两边粱板必须支撑好,直到后浇带封闭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后浇带内的混凝土等级采用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如沉降观测记录在高层封顶时.沉降曲线平缓可在高层封顶一个月后封闭后浇带。沉降曲线不缓和则宜延长封闭后浇带时间。
基础后浇带封闭前要求施工时覆盖,以免杂物垃圾掉落难于清理。并提出清除杂物垃圾的措施,如后浇带处垫层局部降低等。有必要时后浇带中设置适量加强钢筋,如梁面、底钢筋相同等措施。
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问距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国内外通用的减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这两种施工后浇带,前者可称之为收缩后浇带,后者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
2.4后浇带的设计与措施
近年来,复合地基得到了广泛应用。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提高土体弹性模量,有效地控制建筑物沉降。有些工程已经通过在高层建筑下采用复合地基的方法来替代桩基,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差异沉降的问题。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都应依据相关规范计算裙房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在结构设计图纸上,应明确规定采用地基处理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变形要求。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想当然,搞一刀切。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为减小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虑以下方法;
①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②尽量减小裙房部分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即尽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加大裙房的沉降量。
篇4
经发包人、承包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建设地点:
1.3岩土工程任务:cfg桩.碎石桩二元复合地基处理施工任务
1.4承包范围: cfg桩、碎石桩施工图设计审查、地基处理原材料、施工机具、竣工资料、地基处理施工图范围内的工作内容。
1.5预计的岩土工程工作量:cfg桩、碎石桩合计3700米,褥垫层120m?
第二条 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的有关资料文件
序号
资料文件名称
份数
内容要求
提交时间
1
基础图
1
已提交
2
地勘资料
1
已提交
第三条 承包人向发包人交付的报告、成果、文件
序号
资料文件名称
份数
内容要求
提交时间
1
竣工报告
1套
施工完毕
第四条 工期
本地基处理工程自 年 月 日开工至 年 月 日完工,工期为 天不含检测。
第五条 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5.1本岩土工程单价cfg桩、碎石桩 元每米,褥垫层 元每立方,预计总价 元(大写: );
5.2地基处理打桩施工完毕后支付已完成工作量50%,待工程检测合格后,支付工程总款80%,提交成果资料后15天内,发包人应一次付清全部工程费用。
第六条 发包人、承包人责任。
6.1发包人责任
6.1.1发包人应保护承包人的投标书、报告书、文件、设计成果、专利技术、特殊工艺和合理化建议,未经承包人同意,发包人不得复制泄露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发包人应负法律责任,承包人有权索赔。
6.1.2在工作范围内,没有资料、图纸的地区(段),发包人应负责查清地下埋藏物,若因未提供上述资料、图纸,或提供的资料图纸不可靠、地下埋藏物不清,致使承包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或造成经济损失时,由发包人承担民事责任。
6.1.3发包人应及时为承包人提供并解决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和出现的问题(如:落实土地征用、青苗树木赔偿、拆除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施工扰民及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有关问题、平整施工现场、修好通行道路、接通电源水源、挖好排水沟渠以及水上作业用船等),并承担其费用。
6.1.4本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和补充协议中发包人应负的责任。
6.2承包人责任
6.2.1承包人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时间、数量向发包人交付报告、成果、文件,并对其质量负责。
6.2.2承包人对报告、成果、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补充;由于承包人的遗漏、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承包人除负法律责任和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减收或免收直接受损部分的岩土工程费,并根据受损失程度向发包人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由发包人、承包人商定为实际损失的100%。
6.2.3承包人不得向第三人扩散、转让第二条中发包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文件。发生上述情况,承包人应负法律责任,发包人有权索赔。
6.2.4遵守国家及当地有关部门对工作现场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好工作现场保卫和环卫工作,并按发包人提出的保护要求(措施),保护好工作现场周围的建、构筑物,古树、名木和地下管线(通道)、文物等。
6.2.5本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和补充协议中承包人应负的其它责任。
6.2.6承包人应对施工段相应的安全责任事故负责。
第七条 违约责任
7.1由于发包人提供的资料、文件错误、不准确,造成停、窝工或来回进出场地,工期延误或返工时,除工期顺延外,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停、窝工费、返工费、来回进出场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时,由发包人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7.2在合同履行期间,发包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承包人已进行工作的,完成的工作量在50%以内时,发包人应支付承包人工程费的`50%的费用;完成的工作量超过50%时,发包人应支付承包人工程费的100%的费用。
7.3发包人应按时按双方约定时间支付工程款,在约定时间未支付工程款每推迟一天应承担以应付工程费千分之一计算的滞纳金。
7.4由于承包人原因延误工期或未按规定时间交付报告、成果、文件,每延误一天应承担以工程费千分之一计算的违约金。
7.5交付的报告、成果、文件达不到合同约定条件的部分,发包人可要求承包人返工,承包人按发包人要求的时间返工,直到符合约定条件,因承包人原因达不到约定条件,由承包人承担返工费,返工后仍不能达到约定条件,由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并根据因此造成的损失程度向发包人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最高不超过返工项目的收费。
第八条 报告、成果、文件检查验收
8.1 由发包人负责组织对承包人交付的报告、成果、文件进行检查验收。
8.2 工程完工,发包人应在3天内组织验收,如有不符合规定要求及存在质量问题,承包人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8.4 工程未经验收,发包人提前使用和擅自动用,由此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由发包人承担责任,并以发包人开始使用日期为完工时期。
8.5 完工工程经验收符合合同要求和质量标准,自验收之日起15天内,承包人应将岩土治理工程的竣工报告等相关资料向发包人移交完毕。
第九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发包人与承包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条 其它约定事项: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办法
本合同发生争议时发包人、承包人应及时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发包人、承包人未在本合同约定仲裁机构,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当地人民法院
第十二条 合同生效与终止
本合同自发包人、承包人签字盖章后生效;发包人、承包人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终止。
本合同一式 份,发包人 份、承包人 份。
发包人名称: (盖章) 承包人名称: (盖章)
法定代表人: (签字) 法定代表人: (签字)
委托人: (签字) 委托人: (签字)
电 话: 电 话:
篇5
水射流基础与应用是本科生的选修课,主要讲述水射流基础理论、水射流切割机理、喷射系统和喷嘴、磨料水射流、空化与自振射流、脉冲和聚能射流、旋转水射流等七章内容,共计2学分,32学时,其中实验教学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课堂最后2学时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水射流技术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射流技术,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因此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中增设了新型射流技术与应用,主要介绍低温液氮射流技术、超临界CO2射流技术、高温热力射流技术等,使学生对射流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有所了解。此外,在过去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以原理讲解为主,实例较少,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大量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七章连续高压水射流发生装置基础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最新的理论与发现,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实例应用,通过视频、图片等流媒体形式展示,通俗易懂。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对现场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改革
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水射流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了解甚少,难以建立起感性认识,导致课堂教学时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大多时间是被动听讲,缺乏互动交流的基础和研讨式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石油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从原有的“填鸭式”讲解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同时辅助了课堂实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
教学属于师生双边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之在教学活动中发生有效互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本门课程主要采用悬念情境的创设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素材准备,如相关的动画、图片等,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安排,第一步讲什么、第二步讲什么都要进行精心策划,逐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第一章水射流基础理论为例,课下需准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射流现象及其相关工业应用图片以及动画视频,先以动画开场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水射流,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水射流现象,相关的工业应用有哪些。随后提出问题:水射流是如何产生的?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对水射流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再进行相关基础理论的讲解,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予以记录,在期末评定中的平时成绩中加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小组讨论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还需要配合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参与。将学生分为5—8人的讨论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讨论问题,均以工程项目的形式提出,自主选题并组织实施,同时根据难易程度赋予相应分值(该分数将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通常给学生4周时间,最终选派一名学生以多媒体讲解的形式答辩,并由老师和各小组组长打分。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和完善,共设置了5个讨论题:①消防喷嘴种类及结构,如何提高消防水枪射程?举例说明(70分);②自然界中的空化现象有哪些?工业生产中如何减小空化破坏作用?又如何利用空化作用?举例说明(80分);③影响磨料射流切割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磨料射流切割效果?举例说明(70分);④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锥形喷嘴射流,得到其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并给出提高锥形喷嘴射流效率的意见和建议(100分);⑤实验或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薄壁出流及厚壁出流不同,得到其各自初始时刻的出流轨迹(公式),保存视频、图片等资料(100分)。经过实践,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分值较高的④、⑤两题,并且在答辩过程中进行了很好的展示,有的学生甚至将简单的模拟实验器材拿到现场进行演示,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参与了小组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较强;学生讲解完毕后,进行提问和解答,深入讨论,最后老师进行讲解,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讲解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等进行详细点评和讲解,使学生通过训练提高其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讲解表达能力等,同时强化其工程意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完善课堂实验
水射流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现场实践与实验,为此水射流基础与应用课程也无法脱离实验。针对小孔口出流理论与空化射流两部分重要内容,设置了课堂演示实验,利用塑料瓶和吸管,自制小孔口出流实验装置;利用亚克力管和注射器组合,自制空化发生装置,通过课堂演示和学生体验操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结合课程主体内容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压水射流实验室的实验基础,设置了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以及超临界CO2喷射破岩两组实验。由于实验过程中均有高压流体,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两个实验均采用观摩的方式进行。实验前向学生全面介绍实验装置的结构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组成和功能,同时对学生说明今后从事该实践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尤其是安全教育方面。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地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室内观摩实验,使学生对高压水射流技术及其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了其课堂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四)成绩评价标准改革
以往的学生成绩评价标准大多是以期末成绩为主导,忽视平时成绩。如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数的80%,平时作业和考勤成绩占20%。这种考核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造成了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即可拿高分的现象,实际上这类学生并未学到真正的知识点,考试结束后很快就会遗忘所学知识。为了减少高分低能现象,需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为此,该课程将考勤、课后作业、讨论课成绩、实验课成绩等四项过程考核成绩比例提高到40%,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此举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实验课,提高动手能力,为培养科研与实践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三、教学效果分析
篇6
斯蒂格列茨(2010)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认为城镇化是中国在新世纪的第一大挑战。城镇化是衡量一国和地区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建设能有效促进资源、人口的集聚,而资源人口的集聚有助于专业化分工,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改变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从宏观角度看,城镇化建设通过对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支柱产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会带动投资、消费、就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自身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城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由于地方财政资金不足,当前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的依赖性很高,这种高度依赖性也反映了金融支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客观必要性。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文献综述
1. 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就城镇化问题作了诸多研究。Cazzavillan利用1957~1987年欧洲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 采用固定效应方法检验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发现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影响弹性为0.25。[1] 李通屏和成金华使用1980~200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计量回归,发现投资相对于城镇化率的弹性系数是1.97, 即每增加1万城市人口会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97亿元。 [2] 王建使用2003~2008年的数据进行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大约会引致5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3] 刘生龙和胡鞍钢(2010)利用中国28个省市地区1987~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正向影响。[4] 张光南等运用中国1998~2005年的制造业数据, 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显著降低了10个制造业行业中的企业平均成本。 [5] 另外, 刘生龙和胡鞍钢还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影响, 结论证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溢出效应。[6] 王永进等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了基础设施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微观机制, 并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发现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各国的出口技术复杂程度。[7] 盛丹等人发现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8]
2. 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城镇化建设是经济自发的产物,但又非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就可以快速实现,因此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做了大量研究。Diaconis(1993)研究发现欧洲各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往往伴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 而城市交通的发展,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基础。城市金融系统提供了城市交通发展需要的大量资金, 所以金融发展实际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Tarski(1997)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 城市住房融资行为。Kyung-Hwan Kim(1997)的研究也发现在城市化进程中,金融发展对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erriennic(2003)用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华盛顿地区等的具体数据,构建了一个包含多状态分支效应的离散选择模型,模型的估计结果肯定了金融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规章等因素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Cho,Wu,and Boggess(2003)以美国五个州为例,利用一个多叉分支的选择模型评估城市化水平、土地使用规章制度以及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结论认为城市化进程中金融发展对土地投资与开发具有积极影响。 国内学者对我国金融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胡斌(2002)的研究认为政策性金融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 并提出通过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解决资金短缺, 增强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城镇建设的支持作用。汪婷婷,江曙霞(2010)从农村城市化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入手,探讨了民间金融的制度安排,为民间金融支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二、 我国金融服务支持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在当前我国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但受地方财力的制约,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从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见表1)。从目前看,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少,并且规模较小。从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渠道看, 主要有以下三类:
1. 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增强自身投融资能力绕过地方政府不得直接举借债务的法律规定,通过成立集融资、建设和经营、债务偿还为一体的投融资公司,来解决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其实质是在现有制度安排下的一次勇敢的机构创新,在成立之初就有效缓解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央行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超过1万余家, 其中县级平台约占7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是融资平台的主要资金供应主体。2011年3月银监会披露, 截至2010年11月末, 全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余额9.09万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9.16%, 其中2.84万亿元已被剥离为一般商业贷款。 地方投融资平台融资主要依赖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渠道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占比较低。据鹏元资信评估报道,截至2012年3月末,仅有399家投融资平台企业发行企业债券512支,金额累计为6712.5亿元。随着平台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不规范运作,平台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偿债危机,导致中央政府在2010年开始严格限制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城镇化建设资金的需求。
2. 地方政府债券。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修路建桥,都曾经发行过地方债券。1993年,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行为被中央政府制止,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第28条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现行预算法基础上对其突破, 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发行债券。2009年、2010年和2011年, 中央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累计600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用于中央投资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 另外,2011年10月,中央政府批准了上海、深圳、广东和浙江四个地区自主发行地方债券,截至2012年上半年四个地区已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18亿元人民币。
3. 信托资金。 信托是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又一渠道。2002年7月18日我国《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生效之日,爱建公司向社会推出了“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开启了我国首个基础设施资金信托计划。2009年初中国银监会下发的《关于支持信托公司创新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其集合信托贷款占信托计划实收余额的上限在2009年内由30%放宽为50%。该文件推动了以“政信合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类信托业务在2009年首季的大规模发行。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48114.38亿元,其中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余额为1.02万亿元。
三、 我国金融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在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是现代经济生活顺利运转需要的基础配置,因此满足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金融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 使城镇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具备现代城镇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基础条件, 城镇化进程才可能顺利推进。有学者测算2万人的小城镇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人均约需资金1万元, 建设1万个这样的小城镇共需资金2万亿元; 若同时解决3亿人的住宅问题,又需资金约4万亿元。按照15年的建设周期,两项合计平均每年也需投入资金4000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无法满足,巨大的资金缺口导致城镇化难以深入推进。另外,城镇地区的基础设施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维护,维护费用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 对于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尚未转型,仅依靠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另外,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在公共设施融资中的作用有限,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处于难以满足状态。
2. 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主体单一。 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并且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是支撑经济生活顺利运转的基础。 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有无现金流收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任何收益,诸如公路、城市景观、民生设施等,这些项目作为城镇的必需品需要大量建设资金, 但这类项目由于没有持续的资金流而无法按照市场化运营,造成其供给和管理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另一类是有稳定现金流收益,诸如水、电、气、通信等项目,这类项目需要各类经济主体支付使用费用, 其运营可以按照市场化进行操作。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基本上实行的是政府单一管理体制,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全部由政府包揽,并未按照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进行分类。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尤其是中小城镇地区的政府收入来源有限, 难以满足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 导致城镇化建设难以深入推进。
3. 基础设施融资渠道主要依靠银行信贷。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赖财政资金以及以政府信用向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借款来进行融资,而银行信贷资金的供给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推进。我国政策规定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向地方政府贷款, 同时限制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地方债券, 导致地方政府只有通过创建政府投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用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刺激内需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由于最初设立的投融资平台没有区分项目是否具有盈利性,导致大部分没有稳定收益流的基础设施项目也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募集资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混乱发展,导致银行信贷风险激增,不仅不利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禁止没有收益的公共项目继续通过投融资平台获取银行信贷资金,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回报的长周期特点,以及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的不断增高,过度依赖政府信用维持的间接融资模式同样容易造成违约风险。
4. 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导致中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缺失。我国中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金融服务缺失现象较为显著。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导致在中小城镇和农村区域网点数量大幅减少,而将经营重点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导致小城市和农村区域金融广度和深度都明显低于大中型城市,部分农村地区甚至没有金融机构网点。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小城镇和农村区域的经营网点主要为二级支行,其贷款权集中于上级行,在当地的金融业务主要以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为主。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些区域的存贷差长期保持较高比例,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属地经营,是当地金融服务主要供给方。但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种类和规模都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甚远,它们主要提供传统信贷业务,金融创新意识薄弱,表外业务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各类金融需求。这些中小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当地居民储蓄存款,一方面受自身经营规模限制,无力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和长期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由其作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供给主力也容易导致期限不匹配和流动性风险。
四、政策建议
1. 完善金融服务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法规。目前,我国尚无有关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或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导致金融行业支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场缺乏指引。因此,应完善金融服务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明确参与各方的权责利,尤其是对规划、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各环节进行明细规定,对利润分成、日常经营、后期维护等予以透明化运作,同时界定政府、金融机构、民间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
2. 增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 政策性金融机构基于国家信用和服务国家战略宗旨而成立, 担当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沟通桥梁, 按政策导向性与商业可持续性并重原则,以市场化服务为手段,主要解决商业性金融难以完成的瓶颈领域问题, 是实现国家经济政治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金融工具。 诸如城市道路、城市景观、桥梁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项目等纯公益性项目,由于没有任何的收益回报,因此依靠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或者BOT等市场化运营方式将无法支持这些项目的建设。 这些项目的资金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策性金融支持为辅。在地方政府财力资金难以完全满足建设之需的情况下, 政策性金融应对这些没有任何资金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予以大力支持,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商业信贷紧张状况,弥补市场空缺。
3. 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 民间资本是市场中最具活力的资本形式之一, 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流向那些有收益来源的基础设施项目,发挥民间资本建设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在国外, 民间资本承担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有如下几类:第一,基础设施项目直接向市场开放,政府在基础设施融资和建设方面完全退出, 只为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民间资本提供优惠政策。 诸如建立私营投资发展基金, 对个体私营单位投资担保或贷款贴息, 从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放开对个体私营单位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第二, 地方政府将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经营权转让给民间资本, 将资金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盘活原有城市建设资产,加快变现,从而实现资产在流动中增值的循环发展。第三,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按照入股方式共同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政府制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给私人资本提供参与机会。
4. 运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对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 应根据项目是否具有收益确定融资渠道。 对于有稳定收入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信贷、市政债券、BOT、资产证券化、长期建设债券、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募集建设资金, 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和手段建设基础设施。对于没有收入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应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政策性金融、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参考文献:
[1]Cazzavillan,G. . Public Spending,Endogenous Growth and Endogenous Fluctuations.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Cenice,1993.
[2]李通屏,成金华. 城市化驱动投资与消费效应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5(5):69.
[3]王建.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和长期发展的惟一出路[N]. 第一财经日报,2009-04-29.
[4]刘生龙,胡鞍钢. 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 经济研究,2006(12).
[5]张光南,朱宏佳,陈广汉. 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和投入要素的影响――基于中国1998-2005年27个制造业行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 统计研究,2010(6).
篇7
国内建筑市场在日益发展,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必须将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加大,从而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高,也可以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为企业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1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为其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图纸与相关文件的过程就是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对项目全面规划及其实施意图进行描述,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在对技术与经济关系进行处理时非常关键的环节,有利于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与控制。而在建筑施工中,对其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可以为施工企业带来理想效益。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与施工标准通过各种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再将计划值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值进行比较,从而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纠正。要实施工程造价,首先要在工程实施之前对造价进行控制,然后对其实施状态进行检查,再对其施工偏差进行纠正。因此,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最主要就是事前控制。而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素主要有建筑物资、人力资源、信息、经费以及施工技术等等。
2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分析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首先体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中,方案设计是中心环节。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相关方案图纸与说明书来制定比较专业与详细的建筑工程造价估算书。其次就是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主要基于方案设计而落实工程规模、布局与工程结构形式等。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含有作业图纸的初步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等内容对初步设计总概算进行编制。而当初步设计总概算在经过批准之后,就是在对拟建项目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限额的最大值。
然后就是技术设计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的扩展。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技术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来对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进行编制。因此,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技术复杂和工程大的施工项目而设立。最后就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说明书和预算定额来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编制,从而确认这个阶段的造价有没有超过初步设计概算。而建筑工程基于施工预算进行招标投标,对承包合同价进行确定的依据则是中标的施工图预算。另外,中标的施工图预算还可以为工程价款的结算提供依据。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有利于每个设计阶段的造价都可以互相制约与互相补充,形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一个控制系统。
3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分析
3.1 缺乏准确定位,认识不足
建筑企业一般认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就是预结算,没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没有做好全过程管理与动态管理工作,其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另外,在造价时通常是事后核算方法,缺乏科学合理的事前管理与系统管理。
3.2 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构系数不合理
目前,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工程造价的相关职能部门比较普通,使得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不认可造价部门提出的施工计划。另外,建筑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设计效果与限额设计,导致很多工程的设计招标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设计方案的选择也没有得到优化。除此之外,一些建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注重质量控制工作,导致结构系数过大。
3.3 前期准备不足,施工更改多
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建筑单位都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而忽略了施工前期准备,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很多更改问题,对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都造成不良影响。
3.4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把握,扰乱建筑市场秩序
在建筑工程中,监理人员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与相关规定等进行全面掌握,甚至盲目地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签证。部分单位签字盖章之前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核实,还有弄虚作假现象。因此,签证工作受到了不良影响,建筑市场的秩序也遭到了扰乱。
3.5 结算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结算管理工作没有到位,而且方法不科学。应该加大建筑工程量,并且对计算比较复杂,造价比较高的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4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措施分析
4.1 做好招标工作,制定优秀设计方案
建筑单位应该将设计招标工作做好,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实现资金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因此,不但要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水平,还需要对资金进行充分利用,以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外,建筑单位应该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实现设计单位与市场环境的融合,避免不正当干预施工图审查工作。同时,应该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审查工作,通过招标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4.2 明确部门任务与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
相关人员应该对已经通过设计变更来提升规模与标准的施工项目进行查看,确认其是否通过审批部门批准。然后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进行工程量与造价等方面的分析,再由单位批准,签证之后,出具相关证明,才能发放变更通知。应该对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及其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并且对工程投资进行良好的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相关规定与标准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实现每个环节控制力度的有效提高。
4.3 加强工程现场签证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加强签证管理工作,确保现场审查工作的质量,从而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应该准确扣除工程预算内的项目,不能予以签证。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审查意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4.4 做好工程设计招标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制定科学详细的设计方案,并且对其进行优化,并且做好参评方案的工程投资概算。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评标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确保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另外,建筑单位应该通过工程标准化设计与价值工程理论等途径来实现限额设计,确保施工图预算不超过造价限额,实现工程的纵向控制。同时,应该通过工程设计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等方法来确保其质量,实现工程的横向控制。除此之外,应该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选,从而确保施工技术与设计方案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其设计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在工程设计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是具有系统性的过程,体现出事前控制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来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坚持事前控制与预防为主的策略。建筑企业与施工项目承包方必须在工程设计阶段作为造价控制的关键时期,从而有利于节省投资,推动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确保施工质量,为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专业洗牌和变革。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旺,学生报考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热度逐年上升。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偿试招收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至今,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我院已招收696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工程类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群,2014年我们在去年招收三年制高职工程造价的基础上申报了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
1.1专业定位的基础
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的办学层次为高职。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1.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在建设单位(项目投资业主方)、工程咨询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监理等企事业或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建设项目评价等工作岗位。大多数毕业生一般从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1.3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具有建筑材料选择、检测的能力;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具有理解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4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实用英语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知识; 具备工程监理及法规等相关知识;具备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知识;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和相关专业软件的基础知识。
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原则: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办学层次与建立专本衔接直通车为依据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2.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 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相关课程
建筑工程绘图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 建筑制图
建筑结构与识图
建筑CAD
造价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工程经济
工程造价控制
房屋建筑学
工程测量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员 江苏省建设厅 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土建质安员 江苏省建设厅 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资料员 江苏省建设厅 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施工组织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员 江苏省建设厅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3职业岗位剖析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拟设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2.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内容;进行合同分析,实施合同控制。 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预算 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土建工程预算;进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参与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工程计量计价软件算量与套价。 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
工程施工管理 绘制、识读施工图
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 绘制、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竣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存放及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定位及抄平放线、垂直度控制;
建筑变形观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AD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
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CAD、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4加强校校合作,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构建专本衔接直通车
我校工程类专业与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加强校校合作,深入开展助学自考等多种专本衔接形式的合作模式,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将自考课程纳入我们的高职课堂体系,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在校期间完成相应的课程的同时可以参加这二所学校的统一课程学习与考试,考试后各门成绩合格后大专毕业一年后可以拿到相应的本科毕业文凭,核心课程与英语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本科阶段课程采用相近课程教学法纳入课程计划中,以确保直通车的顺利通畅。
3、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
3.1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对于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二门课程我们在大专的课程体系中按照要求采用完全嵌入式,本科阶段承认学分,可以免试这二门课程。
3.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工程经济、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CAD、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建设法规等。
3.3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材料实训与市场调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施工技术与组织见习与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工程管理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
3.4同时设置了三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校公共选修课)和三门专业必选修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建筑电工实用技术课程相当必要且具有时代需求性。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主要教学方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了建筑电工与楼宇智能常用工具及材料、建筑电工知识、配电装置安装、楼宇智能等内容,作为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含楼宇智能化基础知识)课程注重突出应用型特色,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在简要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其性能与具体应用。
4、课程体系教学措施的创新思路
针对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目标
4.1以“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对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宜采用实训现场教学法。加强了实训室建设的建设工作,学校配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建筑结构实训室、建筑测量仪器室。以“实用”“现场”“感知”促学。对于建筑测量课程,以校园实地测量实训为重点。对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我们按照现场1:1的比例建成不同形式的结构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为案例设计、策划和辅导学生认识结构,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对接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装饰贴砖、抹灰、砌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2以“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4.3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将识读建筑施工图这门课分解成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建筑CAD,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软件使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篇9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如何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统一是当今企业应该探索的问题。其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是探索的重中之重,通过在实际工程中规范施工技术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对施工过程重点难点控制,施工现场科学管理,降低能耗,为公路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1.公路建设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1.1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1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公路技术管理是通过对技术数据、技术文件和技术保障的管理,实现最终工程质量的特定指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企业技术力量的体现,一方面关系到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通过提高企业公路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能有效地整合优化公路施工流程、控制投资成本、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因此,必须提高现代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1.1.2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公路施工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企业为了在投标占据有利优势,不得不削减利润,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了了恶意竞争的隐患。因此,企业为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要重视技术管理,运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学的技术管理能有效地实现部门间的配合,减少工作摩擦,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保证企业成本控制效果,保证施工过程受控,进而保证企业经济利益。此外,科学的技术施工管理能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减少设备的损耗和人为的操作事故,对于降低企业事故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1.3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通过对公路施工过程测量、放线、施工过程技术参数等的管理,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有效的为提高公路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同时做好施工前做好技术方案审核、工艺流程设计、施工技术选择等方面的技术控制,保证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
(a)做好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做好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技术培训、技术交底等服务,为项目施工和技术储备打下基础。
(b) 严格科学技术要求:对具体施工工艺进行管理,包括:公路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设备安全施工等,并且施工过程新技术的应用要经过实验检验。
(c)经济原则:施工技术管理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对于施工部位要做好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d)遵循国家政策:对于国家倡导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等政策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
2.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主要内容
2.1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公路管理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的施工模式,工程技术施工主要集中在施工参数控制和技术文件管理方面,并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公路建设的需求,也不能完全发挥施工技术管理的智能。并且承包商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公路施工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从施工企业来说要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技术管理水平;从技术管理人员来说,要不断学习、更新施工技术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技术基础。
2.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技术标准,并在实际施工中强化技术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管理制度,保证各个技术岗位责任分明。其次重视工程测量、试验管理,测量工作要建立测量管理组织,各级组织不仅相互分工又要相互配合,在测量中进行双效考核和多次检查。试验工作包括工艺试验、验收试验、抽样试验等,对于试验数据要有详细记录,为技术改进和技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做好工程变更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节约成本,优化工艺,在保证公路正常下,创造最大的企业利润。
3.创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由于公路建设施工复杂,工序较多,因此管理难度较大。为保证工程如期完成,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a)会审图纸,优化工序:坚持设计图纸的会审制度,严格审核图纸说明是否完整、准确;前后图纸是否矛盾;关键工程部位设计是否合理等问题,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还要确保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具体施工过程的每个项目,在遵循施工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修正和优化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技术组织、节约成本措施、合理化建议等。
(b)建立健全的质检制度:质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完善质检体制、运用科学的质检手段对于保证每道工序、每个施工工艺符合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c)做好技术能源准备:只要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组织施工计划、技术交底等工作,通过合理的计划组织,确保掌控施工过程。
3.2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的迅速发展,在公路建设中不断加大施工技术的研发,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公路施工的优质高效是工程技术人员应着重研究的问题。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提高施工技术,实现施工效益和质量的有机结合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应充分发挥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工程资源,学习和引进高效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应用。在实际施工技术管理中,加强研究和着力解决本工程的难点,建立试验段工程,在试验合格后应用于实际工程,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3.3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协调解决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并且完善的管理制度能有效的完成对新技术、新工艺信息的收集,方便领导决策。在技术管理中要以总工程师为领导,逐级设立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明确各级职责,严格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
3.4技术管理工作的革新
创新离不开学习和改革,公路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的学习和借鉴现金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的实践和吸收。技术管理工作的革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性化原则,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技术革新包括对新旧工艺进行对比优化,提高设备效率,对原料进行降低消耗,对重大工艺改革需经过研究论证,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组织实施最终促进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4.结语
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对提高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提升企业公路工程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实际施工中加强技术管理研究,使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才能实现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不断完善公路建设,最终创造一条经济、高效的道路。 [科]
【参考文献】
[1]解成义.现代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11-10-08.
篇10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常用的几种基础设计
1、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当地基承载力较低,且地基土质不均匀,而上部结构荷载却很大,采用十字交叉基础,有的基础之间的空隙所剩无几,有的基础底面积重叠,已不能提供足够的基础底面积时,这时可采用筏板基础。对于有地下室的结构,它本身不要求防水或防潮,筏板基础恰好就是地下室的底板结构。当荷载不太大时,常采用平板式筏板;当荷载较大时,可采用梁板式筏板。由于筏板基础的整体刚度较大,故能将各柱或墙体的不均匀沉降调整得较为均匀。
2、桩基础。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的特点。一般建筑物应尽量采用浅基础,若地基变形和强度方面都无法满足要求时,则可采用此种形式的深基础。下列情况可考虑采用桩基础:(1)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地基上部软弱,下部有可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坚实土层时;(2)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沉降量过大,即使进行地基处理也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时;
(3)对较为重要的建筑物,虽然地基承载力尚好,但由于对控制沉降有较高要求,不允许有过大沉降,也可考虑采用;(4)对土层不很厚,土质又较差,如做条形基础,土方量较大,可考虑采用钻孔,灌注短桩。
3、墙下条形基础。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又较低,且地基又不很均匀,采用刚性基础往往会使基础断面过大,如果要保持浅基础,则基础露出地面,如果加深基础又要增加土方量基础造价。即使采用刚性基础,也难避免在基础产生较大的抗拉、抗剪应力时,出现基础裂缝、不均匀下沉,以致引起上部结构墙体裂缝。这时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它可以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用基础断面大小和配筋量来满足受力要求。如果地基不均匀,还可加肋梁,以增强抗弯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
4、独立基础。刚性或柔性独立基础一般多用于柱下基础,根据柱荷载偏心距大小,基础断面可为方形或矩形。当柱距较大时,常为独立基础,这样较为经济。为增强基础整体性,也可采用拉梁适当拉结,以增强适应地基变形和抗震能力。多层建筑上部结构为框架体系时,如地基承载力较高,地基变形较小,荷载及柱网分布较均匀,宜选用独立基础,但在纵横两个方向宜拉梁适当拉接。拉梁断面选择要适当,不宜过大,可通过计算确定。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内柱,多数可考虑采用独立基础,而不用条形基础,在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下,其经济效果是较好的。
5、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当地基承载力较低而柱荷载又较大时,或地基变形和柱荷载的分布在两个方向都不均匀时,一方面要求扩大基础底面积,以满足承载和地基变形的要求,同时又要求基础具有较大刚度,来调整不均匀沉降,这时可考虑设置十字交叉基础。十字交叉基础具有较大的空问刚度,是一种较好的基础形式,但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可任意滥用,只有当条形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才采用十字交叉基础。
二、建筑工程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砖混结构中建筑构造柱与承重柱混淆不清。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砌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建筑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将导致构造柱下沉,引起其周围的墙体出现裂缝。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 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梁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后,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3)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手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挑梁的变形引起梁上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影响了建筑的正常使用。据观察,这种挑梁的变形发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剪弯作用的影响,竖向裂缝向下延伸发展为斜裂缝,此时梁已接近破坏。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会引起梁上墙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4)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存在潜在危险。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阳台边梁的设计中。由于边梁上的荷重一般较小,没有引起设计者的重视,为图受力分析方便,设计者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梁按单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梁在支座处上部负筋配置量过少。这样必然引起梁在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进而引起梁上部拦板出现竖向裂缝。如果该边梁长度较长时,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因为该梁一般直接暴露在室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梁的伸缩受到梁端柱或挑梁的约束,在梁内产生收缩应力,该收缩应力作用于原已产生的梁上裂缝处,引起梁在支座附近沿整个梁截面四周裂缝贯通,梁承载力降低,直接影响了使用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多次发现类似情况出现,因此应引起设计者的重视。
2、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者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建筑结构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即忽略了柱对梁的约束弯矩,加之柱截面和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强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及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铰。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也随着潮流飞速发展壮大,建筑结构形式也由简单的砖混结构变得复杂和多样,促使建筑业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而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探讨,不仅为有效提高建筑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人们追求建筑物的高品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篇11
1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设计人员也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从整个建筑工程工程的整体着手,与业主进行良好的、有效的、及时的沟通,确保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既符合客观方面的需要,也符合主观方面的需求; 二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准备。现代的建筑工程工程在进行基础设计的过程中,将重点都放到了建筑工程工程的地基、基础、以及一些上部结构的构件( 例如梁、板、墙柱等) 方面,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很多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并没有完全地结合实际情况,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
2 基础设计的选型
建筑工程基础的选型应根据上部结构、工程质地、抗震防备要求、施工条件、环境因素以及周围建筑物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来最终确定。应选用整体性能高,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允许变形要求的基础形式,最好能调节不均匀沉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有几种常用的基础设计形式如下:
1)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通常被用于柱下基础中,由于柱荷载偏心距的不同,因而其基础断面有矩形及方形之分。如果柱距很大,使用独立基础会得到较高性价比,是其他基础无法比拟的。如果建筑的框架体系为多层上部结构,就最宜使用独立基础。同时,在诸多民众建筑中,独立基础使用较多,效果也很明显。
2) 墙下条形基础
实际中,混凝土刚性基础较为普遍,由于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压性能,但因为其抗拉及抗弯效果一般,也被用于压缩性小且地基承载力较好的中小型民用建筑中。其优点为使用方便,成本投入低,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使用。
3)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如果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很小,上部结构又需要载荷力很高,这就对基础形式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柱下条形基础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基础形式的特点为: 刚度大,对沉降的均匀度可适当调节,经常被用于柱间距不大的情况。而十字交叉基础则适用于柱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力较小的情形,既定目标很容易完成,但在实际中却不能随意应用。
4) 桩基础
桩基础的特征一般为沉降量且承载力大。如果地基强度不够或者有变形情况发生,便可以使用桩基础。其适用情形主要包括: ①建筑物其地基承载力较小,其上部机构载荷很大,且在建筑物下部其土层坚实,可以为桩端提供一定支持力; ②建筑物浅基础沉降量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哪怕进行处理也于事无补的情况下; ③建筑物本体很重要,地基承载力很高,但由于对建筑物本体沉降力要求很高,便可以酌情予以采用。
5) 钢筋混凝土筏片基础
这种基础以梁板式及筏板式为主,如果建筑物基础底面积出现重叠,且基地承载力较弱及基础间空隙小的情况。筏板式基础一般在地板结构多且在有地下室的建筑中使用较为普遍。同时,筏板基础的选择还可以根据建筑物载荷情况进行选择。其优点为: 刚度好,对沉降的均匀度可适当调节。尽管筏板基础使用广泛,但还需要根据实际予以选择。
3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现状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十分不错的,但是,仍有诸多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的地方,还需要不断地在发展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各因素对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影响
在进行建筑物基础设计及地基设计中,由于很多因素均可对设计方案造成影响,因而,应根据实际需要对现有因素进行考量。第一,应结合实际勘测及地质检测资料,对现场实际地质构造及地震情况等予以分析及了解,将获得的环境及气候数据等引入设计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基础设计,尽可能将各种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 第二,由于地基土质较差,在使用换土垫层方式予以处理时,必须结合当地地质勘查情况,对土层厚度及其构造予以了解,以便对垫土厚度进行精准计算,在其厚度及宽度上,要满足经济性及安全性要求。在土质选择上,一般以强度好的沙砾为主,以提升土层稳定性。
2) 环境温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还需要对混凝土基础产生影响因素予以考量,比如周边环境温度等。我们常见的混凝土基础出现裂缝,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环境温度不适宜造成的。比如,保温层失去作用、暴雨或者温度骤降等,都会在混凝土表现与周边环境之间造成温差,由于其应力时间较短,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因此,伸缩缝的设置极为关键。而在伸缩缝设置上,必须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不能贪图施工或者设计上的便利将其用后浇带予以替换。同时,在设计中要时刻关注环境温度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对其进行精准计算后来确定伸缩缝的设定标准,以符合环境要求。在设计方案编制上,对于伸缩缝的要求明确说明,必须选择适合的填充材料及制定切实可行的安装方案。对于建筑物的顶层保温及隔热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可使用温度筋的办法,在受温度影响较大的位置予以配置。
4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工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设计人员,做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是确保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地探索与发现,既要立足于建筑物整体,把握好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设计,又要注重细节的考虑,掌握科学的设计理念,从而打造出科学合理的基础结构设计,进而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质量,维护居民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今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还需要广大实践者和理论家进行不断探索,从根本上确保设计质量,进而确保建筑工程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建宁.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几点体会[J]. 甘肃科技,2009( 11) .
[2]王喜堂,徐钢,朱岩,李三元,杨国先,张民芳. 地基承载力修正计算在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J]. 深圳土木与建筑,2009( 01) .
篇12
1. 对各角度钢梯的设置只要输入钢梯的高度和控制钢梯的宽度钢梯就会自动生成钢梯,并自动生成钢梯明细表。
2.我们研发的钢梯族可以设置钢梯下部固定位置及上部搭接位置的定位,下部固定位置可以用X、Y、Z定位线精准地快速锁定钢梯需要放置钢梯下部提供平台定位,上部固定位置也可以自动锁定X、Y、Z平台搭接位置,同时提供了楼板开洞的精确位置。同时提供下一步设计钢梯各方向布置得精准点。
3.开发了可设置各种角度钢梯的上下加平台的族类型,并可在自动钢梯明细表中显示。
4.可自动进行人上钢梯与结构梁、结构柱间支撑及设备碰头检查。原有设计中这项工作工作量极大,但是在施工建成后还会时常发生钢梯上人空间不够碰头现象,现在我们只需点击检查键一秒种就可检查出项目中所有钢梯是否会发生碰头现象的出现可能,并能快速查找碰头钢梯部位并修改钢梯方案。
5.可以依据设计高度,按照设计思路弹出WINFROM界面选取相适应的多跑走向类型的钢梯族一次性生成多跑钢梯,可以完全实现多跑钢梯布置,同时也能自动生成钢梯明细表,这样就完成了从单跑钢梯的布置扩展到多跑钢梯的布置,极大地提高钢梯布置的速度,这种布置方法软件楼梯族是难以实现的。
6.当设计方案修改时,我们开发的钢梯族只要修改钢梯高度数值就可以,也可以自动转换钢梯任意角度,非常适应国外项目多版次修改而带来的大量返工的工作量,钢梯明细表也会自动的相应修改完成。而REVIT软件提供的钢梯系统族在修改前面的工作时基本上已经没有利用价值需要重新设计布置。
7. 我们开发的钢梯和需要结构做的休息钢平台组合成一个族一起布置完成,也可以制做各种角度的钢桥梯一同布置,并且自动生成钢梯明细表。
8.对于特种结构物(如库体)我们开发了适应上库体的钢梯族,它的特点是钢梯上下搭接平台可随库体半径自动调节平台与库体表面无缝连接,并可自动连续布置上库钢梯,完成生成钢梯明细表。
篇13
一是工程总量不清。没有详细的工程结算单或施工合同进行招标。
二是规避工程总量。为了避免招标,人为把工程项分解到低于×××万元以下。
三是信息不畅。
2、工程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工程顺序缺位。工程招投标前未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不根据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二是项目监督不力。招标后,放任施工老板自行施工,不请党员或群众实施监督,造成工程质量差,变成豆腐渣工程。
三是随意变更预算。有的工程由于预算不详细、不精确,施工方就会向业主提出更改工程中的内容、施工材料、材料品牌、材料数量,增加工程量等要求。
3、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尤其在预算造价、造价审核、资金拨付、工程决结算等环节上都存在着一些漏洞。有的老板甚至在无详细清单、无证人、无合同的情况下,仅凭一张领条就领取工程款,尤其道路修理工程,是否施工都不清楚。
4、人为调整工程价格。
一是对有些项目压到低于成本价,使所有老板不愿做然后再与自己意向中的老板抬价。
二是在无人招标的情况下,又抬高工程价格,甚至按信息价或低于信息价,给意向老板施工。
5、“挂靠现象”普遍存在。外借施工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来参加招投标现象十分普遍,使得工程往往因为被转让者信誉差,工程质量差等原因,导致群众意见较大,严重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形象和威望。
6、验收计工程量。在实际验收时,只有老板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丈量,为了个人目的,应计工程量,从而造成集体资金流失。
二、对策措施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镇在20**年建立了统一招投标平台,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把三关:主要是事前、事中和事后,具体做法是:
1、把好“事前”关,即抓好前期控制。
确保×××万元以上、×××万元的所有工程项目必须进入镇招投标平台。同时鼓励×××万元以下的项目一并进入招投标平台。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一是抓“告知”。凡有小型工程项目建设,各村、各部门首先必须填写《工程项目建设申请书》,报镇纪委及镇招标采购交易管理办公室。二是抓“程序”。特别是对于村组织实施的工程项目,必须由村班子集体讨论,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三是抓“上报”。对实施的工程项目,各村必须上报村级重大事项申报表批准后提出小型工程招标申请,由主管部门、招采办审核,镇长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2、把好“事中”关,即抓好中期控制。主要是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一是招标信息到位。对于每个工程项目原则上采取公开招标,通过县招管委小型工程招标平台和镇政府、涉及行政村的公告栏等张贴招标公告,招标信息,公告时间不少于3天,期间由镇招采办编制工程项目招标文件。
二是注重平台阳光操作。对于办公楼、厂房等土建项目必须提供施工图,由村委托相应资质的人员编制工程量清单,经镇招采办相应执业资格人员进行审核,或者镇招采办帮助村编制工程量清单,分发给各投标人,从而在统一招标平台上阳光操作。
三是严格招标操作规程。自招标文件发售至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合同估算在×××万以上不少于10天,其他项目不少于5天。开标会议在镇人大、纪委、联村、村财务监督组长的监督下,由招标人主持,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和投标保证金提交后,由业主和全体监督人员共同制定项目最高限价,根据招标文件拟定的评标方法,向招标人推荐1-×××名中标候选人,并在政务、村务公开栏张贴预中标公示,公示结束后招标人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如有法定原因的招标人依序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后7日内发出中标通知书,并报镇招采办备案。
3、把好“事后”关,即抓好后期控制。要保证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就必须加强监督,小型工程项目也如此。为此,干窑镇建立了工程监理、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督体系。
一是工程监理监督到位。对于每项小型工程项目的实施,均聘请监理单位,从专业的角度加强监督管理。工程监理人员与镇招采办人员负责指导群众如何看懂施工图,在施工中督促施工队伍按图施工。
二是镇村干部监督到位。镇招采办经常下工地抽查工程施工质量,发现问题用相机留下影像,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顿。镇招采办还每年邀请县、镇人大、党代表对全镇项目建设进行执法检查二次,监督全镇工程建设的质量。每个小型工程项目还均有一名所在村的村干部负责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三是群众代表监督到位。每个工程项目选派老党员或老干部作为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的质量监督和建设管理。村选择两位老党员或老干部配合业主代表和专业监理人员,两位老同志一位在浇筑现场,一位在搅拌现场,浇筑现场老同志用“一、一、二”方法进行监工,即:一根绳、一把尺、二块砖头,保证各分项工程的厚度。同时,监督施工人员浇捣混凝土时的振动程度,确保各项工程的密实度、平整度。搅拌现场老同志还监督好搅拌原材料的用量,在每天施工结束时,清点水泥袋数量。对于房屋建筑工程,发给老党员一张钢筋理论重量表和线锤,要求对承包人进场钢材分批抽查钢筋每米重量,确保钢筋截面积,用线锤确保垂直构件的垂直性。
三、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镇依托村务监督小组和村纪检小组,通过培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监督。
1、营造“要监督”的氛围(1)延伸网络。根据目前村级廉政监督的需求,我镇建立了立体式监督网络,各村已建立了一些党外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下设四个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工程项目监督小组、重大村务决策监督小组),党内成立了纪检小组,从而形成了党内外监督并重的体系。
(2)配强力量。我们确定村纪检小组一般由3-×××人组成,设组长×××人,由村支部副书记或委员担任,其他成员从非村干部的党员中选择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正、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老党员或从村班子离任的党员和优秀中青年党员中产生,其他现职村干部不再进入纪检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由×××人组成(其中一名成员与纪检小组成员交叉兼职),设主任一人,并根据不同的侧重点,下设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工程项目监督小组、重大村务决策监督小组四个组,每个小组由×××人组成,设组长×××人。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其他成员分别兼任四个小组的组长和组员,实行交叉任职。今年我们又利用村换届之际,配强了二个组织的力量,把政治素质好、政策法律意识强、热情为村民服务、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监督、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村民充实到队伍中。
(3)安排场所。我们在各村都落实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统一制作了门牌、印章、上岗证,督促村落实了工作经费。同时,我们还要求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村纪检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对于阻挠正常工作或打击报复相关成员的,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4)落实待遇。为了鼓励监督小组人员的积极性,镇纪委要求各村对各小组人员除了发放误工补贴外,镇纪委也出台了考核办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在年终进行考核奖励。
2、提升“能监督”的能力
(1)抓学习培训。近年来,镇党委高度重视监督队伍的建设,构建起以镇党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二个组织的定期培训制度和会议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监督组织培训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使监督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监督效果更具水平,为村级班子的廉洁程度更上一个新台阶,也保证我镇农村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2)重工作交流。为加强我镇的各村二各组织的作用发挥的平衡性,镇纪委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针对各村存在的问题,共同筹谋划策,共同探讨好的工作经验,一推进村级党风廉政建设。
(3)明职责职权。没有制约的权利必将产生腐败,基层组织也不例外。为此,我镇对各行政村下设的村务监督小组,村经济合作社监督小组等赋予了实实在在的权利,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同时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不越权或滥用权利,村党支部、村民委也对其架空权利。
(4)评先进表彰。年底,镇纪委将对村纪检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检查、测评和考核,建立实绩档案,年终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列入镇对村级全年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