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在大多数国家得到迅速普及。在这种强势的信息交流技术的冲击中,网络宣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的生产状态、交往空间以及发展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时代网络环境。人们在经过对网络的新奇、狂热以及迷茫之后,开始重新思考网络宣传和网络舆论本身引起的混乱,本文以此为根据,展开讨论。
1 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爆发的特点
1.1 可控性和自由性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传输信息的方式日渐多样化。网络渠道的畅通,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日渐顺畅。网络给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网络也身处在社会中,网络也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并非不受制度、纪律和条例的制约。可见,网络的控制性和自由性是相伴而生的。
1.2 及时性和互动性
网络宣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宣传。在这种多渠道的途径表达中,人们是大众信息的传播者,信息得以交互式的传播。网络宣传在实现信息海量传播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交流,实现了网民和网络之间的互动[1]。
1.3 多元性和丰富性
网络宣传的多元性指的是网络的舆情信息包含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再加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实现了社会意识的自由流转。这种多元分散的状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得到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抵制不良网络宣传带来的问题,是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重大挑战。
1.4 外显性和隐匿性
外显性指的是网络宣传的过程中,使用的不是人的真实信息,在情绪和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将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与外显性相对的是,是网络宣传的隐匿性,人们通过隐匿自己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能够起到一定隐匿作用。有人就曾经说过:“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 加强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形成是社会公共事务在一定刺激下形成的。在网络舆情形成后,人们的情绪不断高涨,形成一定量度和强度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大范围内的人们群众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碰撞。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网络宣传的上述特点预示着在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具有必要性。
2.1 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的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是处于信息社会下人们进行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建立了健全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但就目前而言,对于网络等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还是存在着不足。首先,网络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众多,在权限的交叉中,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同时,地方政府设置的政府网站没有很好地实现舆论引导工作,网站的设置形同虚设。
2.2 网络舆论管理手段落后
就网络宣传的管理手段而言,网络技术的控制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保护进行网络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利用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利用这些正当的技术合理全面而长远地保障网络安全。因为信息技术本身是两面性的东西。新阶段,就网络舆情的监管而言,存在着众多的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是实现网络舆情合理引导的重大障碍[2]。
2.3 网络用户自律性不强
网络宣传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自律监管不周的情况。网络用户的自律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缺乏执行手段和保障手段的工作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自律监管。
比如,网络环境中,敌人自律组织代表着强大的利益集团意志,网络宣传中出现了大量的灌水帖和删帖。为了争取一定的人气和知名度,非法经营网络宣传。个人在进行言论的传播中,没有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使得网络舆论的整体水平不高。
2.4 网络立法不足
信息立法工作在我国一直得到重视,从我国的立法质量和立法内容上可见一斑。但是,现有的网络法律存在着立法层级低和主体缺陷的问题,没有一部基本的网络立法保障网络工程的实施。另外,网络立法还存在和兼容性不强,网络空间是日益开放化的信息化工程,兼容性的缺乏严重阻碍我国网络工程和世界网络的接轨。最后,网络立法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如网络知识产权和网络广告行为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对策
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随着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能够保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渠道的顺畅。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是社会公众,主要是指新闻受众。牢牢把握舆情工作的主动权,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3.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首先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分析。对网络舆情动态的掌控中,实现舆情信息管理。海量的舆情信息中,通过分析热点和敏感话题,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情的管理与领导能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与信息挖掘技术,通过网页的自动采集与管理、敏感词的过滤,实现相关单位的舆情监督管理。在一系列的分析管理中,确保大众互联网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2 推进网络建设的法制化管理进程
依靠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技术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网络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加强甚至会引起某些人的猎奇心态,进行网络犯罪。通过借鉴国外的网络建设管理法律,能实现我国网络发展建设的有效推进。首先,加强非法舆论的监控,设置网络警察进行相关内容的监管。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同时,明确我国立法的目的,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在制定基本法律的过程中,注意法律的兼容性问题。另外,通过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基本法律的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
3.3 用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网络舆情建设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重视网络信息的宣传工作,是实现现代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在不断加强的同时,要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提升网络宣传教育的战斗力和感召力。首先。构建网络思想的道德教育工作,首先网上和网下的结合,加快政府“声音”的传播,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网络舆论工作建设。其次,提升网络的思想工作水平,强化网络建设的思想工作队伍,提升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者的形象。
4 结语
网络宣传的力量巨大,重视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通过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有效实现思想工作的宣传。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是顺应时展的大趋势。通过严格的网络舆情监管,实现政府和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人们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发挥网络舆论对人们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应对、引导工作应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渠道,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密切联系群众,不但要转变观念,还应注重运用科学的应对策略和方式方法。根据安全生产舆情监测分析以往经验,借鉴国务院新闻办等机构部门应对方法,我们应坚持并不断完善“四讲”策略。
第一,争取“尽早讲”。在安全生产舆情事件被曝光后的4小时内,舆情态势轮廓初现,整体可控性较好,是舆情应对处置的最佳时机,适宜第一时间表态,主动争取话语权,抢占舆论信息发酵制高点。
第二,必须“准确讲”。信息力求全面准确,真实可信,争取公众的认可和信任。
第三,坚持“反复讲”。秉承积极主动、诚恳谦恭的处置态度,坚持在舆论发展与应对引导工作交织演变过程的不同阶段,瞄准合适时机,主动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平台,消除误解、舒缓情绪、答疑解惑,争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做到“持续讲”。及时持续披露安全生产事件或者事故进展情况和舆论关切,给人们以希望,直至公布调查结果,舆论平息。
篇3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化为大学生架起丰富的网络知识体系,同时也对他们的网络使用控制力、网络文化辨别力、网络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情的互动交流利于大学生的思想表达和意见阐述。但是多元化的网络舆情难免充斥着消极言语和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错位,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更新慢;在舆情引导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容易引发舆情危机。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发展滞后,对大学生缺乏约束力
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才稀缺。高校舆情管理团队中缺乏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心理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综合知识的有经验精英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方法老套,缺乏安全保障的校园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强制有效的网络监控系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容易因缺少必要的行政及法律监控的约束,丧失伦理道德自律控制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平台管理不到位,对大学生缺乏吸引
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平台的、引导与监管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大学生获取第一手即时信息,致使大学生将获取信息的渠道引向他处。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够充分,对大学生缺乏指引力
其一,网络舆情的引导人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不深,面对复杂的西方思潮,容易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宣传错误的西方价值观,诱导大学生走向歧途。其二,舆情的引导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运用不当,没有灵活、充分运用灌输法、因材施教法等方法,缺乏运用“创新思想政治的网络载体”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感知与接受。
(四)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高校网络舆情缺乏辨别力
大学生心智尚未成型,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判断标准,容易陷入切身利益相关的“自我”当中,引发系列的同理心和共鸣。盲目的感性认知混淆了网络事件的是非、真假、偏全,对于网络认识有失偏颇,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都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印记。高校网络舆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也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和手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渗透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还未形成足够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有关网络事件的舆情真伪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不良的高校网络舆情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到冲击,扭曲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甚至是诱发大学生丧失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2.网络的匿名性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不力,使得大学生放松了对自我道德的管束,引发了系列的网络道德伦理新问题,如道德意识弱化、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等。
3.网络传播媒介形成的网络舆情负面作用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沉迷于虚拟交往世界的大学生,不仅有交际障碍,还容易受到虚拟世界的违法犯罪舆论的蛊惑,变得冷漠自私。
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政府部门及高校的积极关注。
三、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充满了挑战,我们要积极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提高其时效性。
(一)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队伍建设
1.成立高校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和危机管理小组,通过分工明确的分层责任制负责对日常校园的网络舆情进行监督,对师生的网络言行做出有效的规范;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系统分析,做好预警和公关工作。
2.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信息技术能力突出的网络信息管理员队伍,负责处理谣言、恶意灌水、攻击诽谤、歪曲消息等过激行为,确保高校网络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发挥网上评论员队伍的重要作用,做到主动思想健康的贴文,引导舆情的正确方向,及时回帖;对于消极因素迅速回应,管疏结合,引导学生冷静思考、理智看待问题。
3.建立专业过硬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教师队伍
(二)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建设
高校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和谐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环境建设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社会舆情环境建设、法律法规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能使大学生避免受网络校级、偏颇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结语
网络舆情已走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要注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实价值,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体队伍建设、客体教育建设、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工作方法,营造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篇4
一、当前网络舆情应对现状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已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促发了网民的权力意识觉醒,但网络舆情的负面因素依旧存在,对社会发展造成威胁。政府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网络舆情工作高度重视,但仍存在着应对不及时、应对不主动、监管无序化、问责不到位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思想认识来看,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认识欠全面。
一是对网络舆情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正面回应不够。有的片面认为网络是年轻人的娱乐工具,有荒诞低俗甚至“很负面”的东西,所以在工作中仍按传统工作方法和模式行事; 有的对网络民意的关注往往停留在“高点击率”、“高关注度”、“大量跟帖”、“群体性”之类的问题上,而除此之外大量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处理;有的是对网民反映的问题,特别是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等问题,不择手段地进行“删帖”,甚至一味排斥、打压,不少网络举报人因此获罪,使一些网民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网上举报的积极性。二是视网络舆情为民意的全部,对网络舆情过度依赖。盲目迷信网络舆情功能的强大,要求对网络舆论全面放开,不加干涉,听任网民发表观点,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失控,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舆论混乱。
(二)从管理体制来看,“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实行中存在不足。
我国现行的网络管理体制是“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中央、省属、外宣媒体都参与地方网络市场的竞争,使得整个网络媒体结构多元化,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齐抓共管的现象,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重复搜集、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不够健全。首先,虽然某些地方政府部门都设有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站点,但很少设立应急机构,所以发生突发事件时常常由于准备不足而应对迟缓。其次,设立的机构间还未形成完整对接的严密规范的系统,内外协同联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区县以下的网络舆情监管站点有虚设形象,从监测人员的配备到其文化素质及政治敏感度等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都还达不到现实要求。
(三)从机制运行来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不系统。
网络舆情信息的庞大、变化的突发及影响力的强大加大了政府应对工作的难度,要保证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就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来看,虽然在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渐对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整个工作机制还未达到系统化的要求,如存在工作流于形式,人为因素作用较大;缺乏主动引导,依旧采取封堵舆论的方法;缺乏应对预案,透明性不高、应对失当等问题,使党和政府经常处于被动和被质疑的局面。
(四)从法律制度来看,网络监管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对互联网的立法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它们的颁布对我国网络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法规较零散,不够系统,有些法律较为陈旧,已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缺少外在的法律约束不仅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身处网络群体中,“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助长了网络暴行的蔓延。
三、实现网络舆情科学应对的对策
(一)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理念。
首先,增强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产生媒介信息的能力。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政府官员需要学会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站、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或官员个人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手段,进行信息和意见沟通。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成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职责要求,使网络成为了解世界、掌握资讯,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
其次,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一要强化占领舆论阵地的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官员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思想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正面宣传,扩大主阵地的影响力。二要强化把握舆论导向的责任意识。政府要努力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占领网上新阵地,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多样化的思想热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三要强化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意识。政府官员要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
(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制。
1、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机构科学化。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常态,各级政府应该设立网络舆情常设机构来保证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与延续性。从长远发展和管理需要来看,需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常设性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进行垂直管理。而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应对,需设立网络舆情应急机构。它是在其常设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临时机构,由宣传部门、职能部门、公安部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办公厅等成立领导小组。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和问题,还应组织成立“顾问团”。为避免出现应对失误,可聘请权威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公共危机处理专家等组成“顾问团”。
2、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
跨时空性是网络舆情与一般社会舆情的重要区别。网络舆情可以瞬时由一点辐射到地域上处于极度分散的广大受众,从而引发舆论狂潮。因此,政府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就要努力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体制内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应在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协同工作体系,以便统一调度应急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权力资源和经费资源等,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政府需做好更多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宣传,通过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为其提供保障,最终形成“网络主导、官民联动、上下互通、快捷通畅、条块结合、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网络舆情快速反应体系。
(三)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的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研判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确定一套科学的研判流程。这包括:初步筛选--深入分析--综合判断--报告写作。初步筛选,即要将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来。主要通过建立归类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和图表呈现的方式来筛选。深入分析,即探究这些有价值的舆情的生成发展规律,找出其信息来源、传播路径、利益诉求和网民参与动因等,分析舆情走势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综合判断,即结合初步筛选与深入分析的结果划分舆情危机等级,提出方案。报告写作,即通过对网络舆情定性与定量的判断,最终要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报告,做出规律总结和研判结论。只有确立严谨的研判工作流程,才能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2、建立系统的预警机制。
首先,根据研判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非常态的轻警告(IV级,蓝色)、警示级的中度警情(III级,黄色)、危险级的重警情(II级,橙色)、极度危险级的特重警情(I级,红色)。其次,建立预警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与纵向体系。相关的中央到基层的各工作网点,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使预警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建立政府到公众的立体体系。政府是预警的主体,社会中介组织是沟通与反应民意的重要组织也可承担预警的责任,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或理论支持,而社会公众是网络舆情最初感知的社会主体。三是建立网上到网下的双层体系。在预警工作中,既要密切关注网上舆情的发展变化,也要通过了解网下社会的动态,适时调整方案,提高预警能力。
3、建立完备的引导机制。
政府需实现引导途径多元化。通过借助网络发言人、网络留言板、官方机构与官方微博、网络评论员等进行舆情引导。具体注意事项:一是完善网络发言人机制。借鉴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坚持“说明大事,说细实事,说透难事,说清坏事”的引导原则。二是制度化回复与办理网民留言。成立固定的工作机制,明确办理机构和流程;组建网络留言督办处,真正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能落实”。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的网评队伍,是将网络舆情引导好的重要组织措施。
4、建立高效的处置机制。
首先,实现案情处置程序化。通过科学的计划制定,完善的部门协调,充分的人财物保障,可将网络舆情案件的处理从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变成程序化的决策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其次,加强对相关官员的问责力度。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政府官员进行问责。最后,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后,要对危机情进行系统反馈和评估,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以不断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网络监管法制化。
1、尽快制定一部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监管法》。对网民正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以规范其信息识别、、传播等行为,切实保障其正当的权利;对网络平台、网站、网络中介的职责进行合理的规范,加强对微博、社区网站等的有效管理;对政府监管的职责、监管的标准和方法作明确的界定,使政府互联网监管规范化。
2、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和补充。凡现行法律体系中与互联网相关且仍然适用的,应当保留;对已经不再适用的,应及时予以废除、修改和完善;凡现行立法不能涵盖的事项,要进行补充立法。从而形成一个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行业自律规范共同构筑的我国信息网络安全规范体系。
注释: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7-148.
新华网.中国互联网期待在法制监管“度”上展现智慧. http:///2010-12/16/c_12888614.htm.
篇5
所谓舆情就是“舆论情况” 的简称,即在一定的社会空间范围内,围绕社会热点、重点的话题性事件,民众对社会整体的管理和发展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人数较多的民众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出的态度、信念、情绪和意见等多种表现的总和。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诉求、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之一,逐渐发展为党和政府联系民众的桥梁。根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数量高达5.13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1],数量惊人。因此对于网络这一舆论阵地的监督监管,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走向。
对于网络舆情监督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要从网络舆情的性质入手,作为以网络为载体的舆论形式,它集结了网民的情感、观点、意见和态度,是对某一事件进行主观评价、传播并互动、以及后续各种影响力的集合,整个过程没有媒体的外力干预。同传统媒介的舆论情况相比,网络舆情有着准入门槛低导致的自由性;传播范围广导致的交互性;参与人数多导致的多元性;监管取证难导致的偏差性以及网络平台的便利供给导致的突发性。从网络舆情这五大特性入手进行研究,网络舆情监督策略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要改善:
一、各级党政机关意识到舆情监管的重要性
对于社会舆论情况的掌握,政府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在互联网这个信息冗杂的“大杂烩”里,民众口味不一,网上言论良莠不齐,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对于民众意见取向的把握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互联网的平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便利,使得政府可以从正面、直接又清晰的角度看到民众普遍的心理动态,另外互联网领域的舆情监管也显得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是社会舆论的放大镜,同时作为新兴媒体又具备着超出传统媒体很多的超凡影响力,政府应该不遗余力将其建设成为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对于不实的负面消息如果不及时进行澄清和疏导,就会对政府形象造成消极影响,成为不稳定因素,以及怀有不良居心的人煽动民众情绪的筹码,重则造成群体恶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因此互联网和政府需要进行良性互动,达到共赢,才能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保障。
二、网络媒体增强责任感
网络媒体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媒体“把关人”,掌握着很多信息源和渠道,对于信息的筛选和鉴别是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由于很多网络媒体的利益同影响力挂钩,所以会造成一些盲目追求影响力而不去考虑信息真实性的情况。此外,网络危机公关公司作为幕后"推手"进行非法公关活动,有意识地影响和推进了网上舆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舆论对某种商品或某个人的评价,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干扰了网站的正常秩序。要净化网络环境,必须加强网络公关公司的监管力度,健全社会评议机制,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2]
三、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
所谓舆论监管,“监”和“管”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约束和保障,2013年最轰动的网络领域重大案件莫过于“秦火火事件”,最终以诽谤罪以及寻衅滋事罪结案,引发了近年来对网络社交平台犯罪最热烈的讨论。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不实言论的行为层出不穷,对于该行为的法律界定是对公民的网络行为进行约束的基础。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有助于公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为有不良企图的人敲响警钟。
四、构建和谐的互联网环境
互联网使用人数众多,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为了避免盲目的“跟风”、“随大流”的现象出现,应该致力于构建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以求人人树立起文明用网、和谐发言的观念,完善对于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体制,建设应急处理体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净化网络环境,避免互联网成为虚假信息滋生的土壤。
应对网络舆情的海量之势,我们必须做出及时反映,适当整理管理思路,求新求变,从“维稳”到“求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采取“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积极认真采纳民众的合理意见,提高党和政府在网络舆情中的公信力。社会转型期的网络舆情监管意义重大,需要社会各界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董希琳 付丽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现代情报》 2012年05期,G206
[2] 如何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常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代视听》 2011年02期,G206
篇6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舆情治理机制便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难点
网络舆情治理是指政府机构在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和消解进行干预与引导,发挥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由网民、政府、媒介等相关主体产生和推动。其发生过程是,与政府相关的舆情通过网络媒介产生、扩散,引发政府关注,政府根据舆情发展动态,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引导舆情,实现与网民的政治沟通。舆情治理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配合,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党的宣传阵地的传统媒体从不同角度推动引领着舆情的走向。然而,各个相关主体对于舆情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由于体制、机制、资源以及意识等问题,使政府的舆情治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部门:新媒体平台作用甚微,被动应对成常态
目前政府对舆情的治理主要依托各职能部门的宣传部门和信息监管部门进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方式建立专属的新媒体信息渠道。这类新媒体平台在日常运营中担任政策政绩宣传和规章制度公示的角色,信息以单向传播为主,未能对的热点及时回应,度较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市、县一级政府人员尚未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工作以及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负面情绪和矛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采取“事后救火”的方式被动应对,表明出政府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政府部门缺少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的科学认识。
(二)传统媒体:话语权消解,用户关注度有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有大量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内容生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精心打造的正面宣传话语在互联网中迅速被消解,网络的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特征加剧了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宣传话语的不信任和抗拒。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的“受众”一跃成为新媒体的“用户”。受众流失,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下降,虽然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做过多种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力十分有限。纵观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尝试,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众多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究其根本来讲,仍是乏善可陈,尚未出现平台级的新媒体应用产品,其影响力的实现依赖于商业型互联网企业搭建的超大规模用户平台。
(三)网络媒体平台:缺少行业自律,删帖行为推动舆情发酵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崛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移动新闻客户端强势发展,自媒体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巅峰。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公众话语权,公众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众声喧哗”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代名词,网络谣言泛滥,网络水军肆虐,加之社交网络去中心化、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出口,极易出现舆论难以控制的局面。网络媒体平台在内容制作、、转载等环节较为随意、缺乏监管,在内容违规后采取删帖等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舆情不断发酵,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还有一些网络媒体平台视商业利益为唯一追逐点,放任甚至炒作渲染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缺乏行业自律,有的利用法律监管的空白,通过技术手段营销不法和不实的信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不顾,给舆情的社会治理埋下各种隐患。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建议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常态化舆情预警机制
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建立了专属的信息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有序推进。政府通过门户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成为民众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是民意的重要体现,舆论引导工作事关整个决策体系,不能单单依赖各级宣传部、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都应该具备舆情预警意识,将网络舆情作为政府日常工作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现阶段从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舆情采集、监控、研判、预警等工作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分行业、分部门的舆情监督预警机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员参与,并进行常态化运行。
此外,为了建立更有效的舆情治理机制,可以从信息源头着手,考虑把舆论引导工作纳入公务员培训科目,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舆情应对工作的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规律,自觉树立舆论引导的意识,强化舆情预警思维。
(二)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扩大对媒体的监管范围
新形势下,“媒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之前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享有绝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万众皆媒”的时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级应用崛起,自媒体野蛮生长,各类微信公众号、大V的传播力、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某些传媒组织。因此舆论监管范围应该延伸,凡是参与时政新闻和评论的各类组织及个人都应该纳入管理对象的范畴。
与传统媒体相比,商业性互联网公司搭建的新媒体平台起步早、发展快、用户基数大,网络新闻客户端随即也成为用户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无论是门户网站搭建的Apps,如新浪、网易、腾讯等新闻客户端,还是具有媒体属性的技术公司,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都应该成为舆论监管的重点。
(三)传统媒体应利用技术手段和资本手段建立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机制
传统媒体一直承担着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任。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可以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舆情治理工作承载于新闻内容之中,而作为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机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的革新,注重宣传方式的创新,当下流行的H5技术、VR技术、短视频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借助的手段。传统媒体应一改长篇累牍的通稿式宣传模式,化繁为简,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碎片化、移动化、重社交、重互动的媒介消费习惯。在分众化传播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必须针对用户的不同属性,建立更具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宣传信息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地方传媒集团运用资本手段收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游戏平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以浙报传媒收购游戏平台边锋浩方为例,交易完成后,浙报传媒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用户,在自家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更游刃有余,同时又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社交媒体平台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国内的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各类信息汇聚的综合类应用,如QQ空间、微博等;另一类是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类社交应用,如职场社交、社区社交、视频社交等。现阶段这两类社交应用都聚集了大规模的用户。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应用更易出现“失控”状态。因此,这类平台应该成为舆情治理的重点。因此,舆情治理需要将社交平台纳入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舆论引导和管理的主要途径,督促社交平台履行职能,自觉建立舆情采集、研判的机制,可以设置关键词,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并将之常态化、日常化;重视排查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并报备主管部门;强化网络平台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将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期能间接加强对内容服务提供者的引导,确保互联网上的良性生态。
三、结束语
作为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政府以及舆情传播的媒介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的走向,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无效化。为此,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媒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破解网络舆情治理的难题,增加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使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网络舆情主要是人们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网络舆情在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正面舆论。在网络上,人们言论自由,言论平等,但是网络的传播速度过快,至今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消极的内容,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为学生全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及管理现状
1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只是网络舆情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中。参与者自然也是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者,主要的形式则是校园网站、博客、QQ群、贴吧、微博等,大学生主要经过这些平台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当学校内部或者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时,学生会经过这些载体,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形成所谓的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在学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个体心理和思维特征,再加上大学生涉世未深,在评论事情时,根据的是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曾深思,大多带有自我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在舆论中扮演着不同于他人的角色,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1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信息化,互联网快速更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据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网络使用者是大学生,这为高校带来了便捷和新颖,却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已经有许多的学校在加强对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管理机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对社会上的事情进行自由言论,也有人带着情绪进行大肆评论,不够理性,这给社会的网络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校舆情管理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高校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而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和价值观的载体,自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也正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虽已做出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管理主体不明确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但是现在的高校的分工并不明确,时常会出现多个部门解决一个问题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耽误网络舆情问题的及时处理。而且,目前许多高校基本上都是建网站者实施网络舆情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就现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情况来看,大多高校依然处于起始阶段,而网络舆情也基本是由大学生自己或者建网站的人来实施管制的,更多依靠的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但是如今的网络舆情实在是好坏皆有,甚至可能负面信息更多,这必然会给学校网络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局面则急需明确的管理主体来进行管制、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将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去控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益的信息,从而对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管理人才不充足
网络舆情的管理不只需要部门的建设,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管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管理人才,想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就必须为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据调查显示,现在的许多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人才配置方面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管理人才可能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但是缺乏多元化的能力和素质。而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很有可能是忽略了网络舆情管理部分,导致出现严重缺乏人才的现象,阻碍了正常的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进行,更多的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学校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危机的存在。专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及时地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甚至能够根据平时的数据分析,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危害。
23管理模式不新颖
网络的更新快速及时,随之而变的是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为应对不同的网络舆情问题,高校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方法。现阶段,许多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一般采用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以单独面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感,从而推敲他们的舆论倾向。这样的方式过于传统,不够新颖,无法适应现代快速进步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的独特性在于其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方式便捷,范围广,这就导致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网络舆情管理需求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是有诸多的高校依旧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管理,这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成效不够明显。
24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进步也十分迅速,但是现在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高校。以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依旧缺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和处理的专门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社会上的最新消息,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也为高校增添了一种了解学生的途径,打破了惯有的模式。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信息,而大学生未曾涉世,辨识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涉足不良网站,接触恶性信息,这将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高校依旧存在许多欠缺之处,网络的维护不够全面,未及时筛选优良的信息,这些都没有很好地约束和监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给学生和高校自身都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涉及高校的校风建设及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舆论危机或者恶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是现在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任务。
31加强管理主体建设
管理主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加强管理主体建设,为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和高校的进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高校的管理主体包括学生处、网络管理、安保部门三个部分,其各自具备着自身的相应的职责。想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建设,需要这三个部门团结和谐,各自完成分内任务,共同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学生处在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舆论的关注程度和具体的倾向性,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网络管理部门对于大学生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可以尝试着从学生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对部分大学生使用恶性网站的行为进行网络管理。安保部门在学生处和网络管理部门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高校内部网络安全有序进行,从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建设。
32加强管理人才建设
加强管理人才建设是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网络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尝试在招收管理人才的时候,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验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针对性地聘用符合岗位的全面化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对在职人才和新进人才进行定期培训,不仅是培训专业能力,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防在工作期间管理人才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内部也可以实行考核,以这种方式,促进管理人才的自我培养和成长,从而能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33注重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的发展迅速,舆情的信息量也自然会随之加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出现无法满足现代网络舆情管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针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的形式,过于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导致无法顾及每位学生,造成一定的疏漏。网络舆情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监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积极交流,形成师生无障碍沟通的局面,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引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能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高校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模式,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倾向,从而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3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和高校正确使用网络,而这一体制的健全需要监测、分析、处理这几个专业的机制组合而成,需要他们互相合作,团结配合,形成一条稳固的规范链,监督大学生和高校使用网络的行为。监测是保障高校能够及时获取舆情信息的前提,对进行后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注意从不同的网络方式和不同的群体中全面监测、搜集信息,着重注意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之后,交予分析部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判断舆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并对信息做进一步的总结,然后以客观的立场将信息数据保存。在此基础上,处理部门对分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实时有效的解决,以此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建设。
4结论
高校是使用网络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在高校,网络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应该做到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并且,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信息一定要时刻保持敏感,从自身做起,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建设良好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为高校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
[2]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篇8
互联网的实现和应用,打破了信息交流被时空和距离所限的传统概念,呈现出网络信息海量、信息流通可在弹指间实现、信息不过滤传输、信息获取自由、信息与获取主体的隐匿性等等新的信息传递特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2009年《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则显示,我国网民职业结构的最大群体是学生,占31.7%。另据相关调查显示,83.6%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网络博客,其中82.3%呈现为更新状态。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遭到挑战,也获得了发展契机,因而,规避负效应,求取正效应,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探讨的新课题。
一、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和落点。也就是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大学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基点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但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不再仅仅被学校教育所导引,网络舆情的影响亦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且其特点决定对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杂、偏、泛、迅”的不良影响,其表现如:
1.混杂的网络舆情会引发大学生的思想冲动
互联网以信息沟通的公共平台的形式,为网民获取信息提供了随时可查、随时可阅、无所不能企及的可能,混杂的网络信息对于思想仍处于长成期的大学生说来,常常会被人云亦云的影响。且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激烈,贫富悬殊拉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等社会问题凸显,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压力在加大。因此,经常会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偏激言辞、粗鲁辱骂,甚至于导致为网络暴力。
2.偏激的网络舆情会引发大学生情绪的不良化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绝大多数的网民可以以匿名形式出现,这种隐蔽性助长了网民可以自由性和无顾忌性发表信息、获得信息、交流和讨论信息的做法,以
至于给具有偏激思想的人提供了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发表能够发泄情绪和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辞的机会和阵地,缺乏过滤的这些网络信息会带给大学生道德认知方面的偏颇,情绪化的看待现实问题。
3.泛滥的网络舆情会引发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异
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猎奇心和民主意识强,对现实社会中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民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其他群体更关注,反映更迅速,思维更活跃,泛滥的网络舆情恍如一面万花筒将他们置身于各种观念交汇的情境下,他们尚不具备正确的甄别能力,在行为习惯上极易受其引诱,于是,很多学生成为网络的“瘾君子”,网络游戏、网上谈恋爱、网上看等成为他们的“新宠”。曾有高校教师做过调查,在他所调查的学生中,上网包宿的人数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呈上升状态,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于上网的依恋性已经大大强过对现实生活环境的依赖性,为了上网满足自己的网瘾甚至于可以逃学。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求取正效应的对策
1.认清信息网络化渗透带给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机遇
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当代中国的相关著作、论述和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在学习和研讨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在网上快速地查找到大量资料。此外,网络环境下,便于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不容忽视,更应该善于被辨识、被挖掘和利用,其关键是要探讨和掌握如何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的能力。
2.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
校园网络建设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并且在教学、科研、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深化,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二是缺乏统一的管理软件和监控日志系统。
篇9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各地政府能够善待并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必将有效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对外信息的能力,而一旦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失当,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破坏就会很大。
因此,作为新闻机构,首先要转变观念,善待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往往要接受最广泛的监督,对于网络这样一种全新的公众民主表达方式,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敢于面对,勇于并善于倾听网络声音,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被监管和网络批评,更要能以更宽容平和的心态、更机敏的舆情反应程度,逐渐适应网络时代新的舆情和信息挑战。
从近几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网络舆论的公共话题来看,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受年轻网民追逐个性、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话题往往会聚焦在一些危机事件的负面效应和负面信息上。
这是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震撼性会引发公众多疑、焦虑等不稳定情绪的扩散,增加负面信息发生的源头。倘若此时网民意见和网络留言不被相关部门重视、正面反馈,而是敷衍塞责,那么危机事件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只能使信息传递的次数更为频繁,从而为负面信息的流动提供更为多样的载体。
其次,要想使网络真正成为新时期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部门更要发挥网络优势,真诚回答,及时反馈,要能使官方的信息和网络舆论的关注迅速对接,进而消除疑虑,建立诚信。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不仅为网民提供了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发言机会,从最根本的意义来看,它也体现在媒介形态与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参与方式变化的对应关系上。各新闻机构不仅要认识到这种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更要多方开拓完善网络沟通及反馈形式,“问计于网”,“问政于民”,真正实现与媒体公众的网络沟通。
一些部门虽然已经搭建了“网络问政”平台,但由于对于网络意见和网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不认真,不仅造成网民的不信任,而且更容易造成信息误读和错解现象的蔓延滋长,强化了负面信息带来的社会效应,或是因处置失当造成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
因此,面对网络舆论,无论是网络批评还是网络监督,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对待网络民意,都应持欢迎和提倡的心态。正如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所说:“在网民的骂声中听取诤言,在咒语中体察民情,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在网民监督下做好工作。”
做好舆情分析,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的新闻如果要符合受众需要,有针对性和新意,那么预先充分的国内外舆情调研必不可少,而网络舆情分析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更新,中国的网络舆论空间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各种价值观的网络群落和社交网站相安并存,这也使得网络舆情分析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就新闻的工作流程来看,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主要分两个步骤:
新闻会前。收集各网站、主要社交媒体,网群、论坛及微博相关方面的言论、评论,有针对性地获悉网络舆论对所在部门的看法,对即将信息的关注度和关注点,正面舆论和评论有哪些,负面的有哪些,网民关注的信息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中,哪些信息需要澄清、哪些有利的信息被忽视了。
新闻会后。跟踪了解各网站对于新闻会的报道;收集网民反映,分析舆论走向;从中对新闻议题作出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比如反响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这样的舆情分析,新闻部门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及时确立新闻的主题和重点,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跟踪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促使下次的信息在确保职能部门的政策立场传播出去的同时,更能针对一些网民问题以及敏感话题作出呼应。
要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新闻,新闻前的预先策划会也是舆情分析的重要一环。
这需要新闻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对新闻主题明确的过程中,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整理分析,从“民情需要”入手,从“民情利益”考虑,清楚公众和媒体最可能关心的问题会是什么,哪些话题最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哪些因素可以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把既有的损失降到最低,并结合预先掌握的政府相关政策,达到信息有的放矢。由此看来,新闻前的网络舆情分析不仅能协助新闻人员尽早明确新闻的主题和目的,而且还会使之有备而来,进而从容应对。
从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来看,尽管网络所提供的匿名可能性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但这种言论自由、开放和匿名的传播特质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信息的监管难题,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处于危机情境下的公众由于各种好奇、焦虑、恐惧心理便会在网上传播各类小道消息。这类非正式信息对于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会更大也会更迅速。
篇10
二、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监控疏导的措施
1、主动面对舆情。网络舆情被誉为社会的“第四影响力”,是目前信息时代下关注度最高的产物,而近些年来,我国网络舆情的影响力随处可见,例如各类网络言论以及曝光。而需要面对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于舆情的认知度,国内大部分网民趋于年轻化,这也让一些领导对于网络舆情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决定网络仅仅是一个娱乐工具,所代表的东西都是负面且主观的不具有可信度;其次是对于网络舆情的重视度,对于网络的反映过于忽视;然后是缺乏直视意识,害怕网络,对于网络的报道和曝光是否恐惧,害怕担当责任,故意回避网络等等;最后是缺乏反映,对于舆情搪塞敷衍,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其一,不好说,不知道如何说起;其二,不屑说起,对于网络舆情反应较为冷淡,同时对于关键问题一笔带过,闪烁其词,所以主动客观面对舆情,是政府部门乃至各个领导干部首先需要体现出的意识。
2、精于处理舆情。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奎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由此可见舆情的重要性和导向性,而目前基于网络来说,舆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政府部门则需要精于处理舆情,即可以通过消除舆情思想中高端封建性,同时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度,根据社会事实进行客观看待舆情,同时对于不实的舆情及时辟谣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合作完成报道和演说宣传,保证在负面舆情在尚未形成规模的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同时在处理和引导过程中,可以让新闻媒体或者评论员进行阐述,为后期工作开展留有余地。
3、加强关注舆情。对于网络舆情而言,可以体现出双面性,即一方面反映的是目前社会舆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舆论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反应干部工作以及作风的问题,所以关注舆情是每个干部约束自身,提升自身自信的一种途径。即可以通过信息搜集部门的建立,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对于与政府公信力及形象管理的舆情或者焦点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并且及时完成处理。
篇11
为使的舆论工作落到实处,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根据县委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特制定2020年舆情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舆情防控小组
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反映和引导。为使的舆论工作落到实处,特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舆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舆情信息的搜集、研判、应对和引导,加大对网络涉安全生产舆情的领导应对力度。打破区域、层级的限制,加强安全技术服务、安全监管、政策支持等专业化服务队伍之间的协同、互通,确保网络舆情回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确保舆情工作的有效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宣传报道、舆论掌控和文化发展工作
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政府重大决策以及部门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先进股(室),要认真做好宣传,建立宣传工作激励机制,为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抓好舆情掌控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健康向上、促进工作落实的良好文化氛围。
篇12
济源市总人口68万,60岁以上人口占11.82%。近年来,济源市在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中,坚持政府主导、向计生家庭倾斜的原则,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济源发展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新路子。
一是机构养老,政府扶持。对辖区各类养老机构实施“以奖代补”,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0元进行奖励;“五保”、“空巢”老人,以及特困无人照料、无生活来源、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进驻济源市老年人福利院,一切费用由财政支出。二是居家养老,政府购买。建立“家庭养老院”,以家庭为依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内60岁以上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分别提供无偿、低偿或有偿的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一般群众年满90周岁才能享受免费居家养老服务,而独生子女父母和计生双女父母免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年龄则降低到了70岁。三是义工服务,政府埋单。“家庭养老院”有效地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需求结合在了一起。经过培训的“家庭养老院”的养护员每月可领500~800元补贴。养护员一般住在被养护人附近,知根知底,随叫随到。四是志愿者服务,政府资助。广大志愿者与辖区计生家庭养老对象结成“一助一”、“多助一”服务对子,并为“空巢”老人建立了档案。医疗志愿服务队每月深入居民小区、楼院为老年人免费诊疗;志愿服务小分队每周深入楼院为老年人提供电器维修、陪老人谈心、打扫卫生等服务。如今,一个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已在济源市建立起来了。其组织体系包括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一个保障委员会、一个监督委员会。 (李建中)
新野县四项措施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水平
为切实做好人口计生网络舆情的监测、引导、化解工作,新野县人口计生委强化四项措施,着力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水平,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一是高度重视,加强舆情监测收集。对涉及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的舆情,及时收集、整理、筛选、登记,确保舆情报送畅通无阻、迅速准确。二是认真分析,切实加强正面引导。真正发挥网络舆情在优化人口计生工作运行方式和工作程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三是坚持原则,妥善处理网络舆情。对发现的网络舆情,在认真分析、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答复工作。四是政务公开,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主动接受网民监督,并随时与网民互动,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上舆论氛围。 (胡丰旺)
篇13
一是成立网络新闻中心,组建网络管理机构。为应对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日益活跃的网络舆情,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设施配备等方面予以保障,保证了机构的正常运转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是建立“网络问政”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了“网络问政”平台,对于网民留言,第一时间由宣传部长阅批后,分门别类批转有关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落实解决,并在政府网站公开反馈。
三是关注网络舆情,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网络新闻中心与公安网监部门配合,通过对负面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把不良影响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是建立网络宣传队伍,正确引导舆情。对热点问题予以舆论引导,从而做到重大问题不缺位、关键时候不失语,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权、话语权。
五是健全考核管理制度,强化意识追究责任。对舆情信息办理不重视、不敏感、不作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后果的,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十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网络舆情是最真实和最高效的社情民意综合体,集合了多方权利和诉求。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至关重要。
首先,要树立新观念,把握新策略,在舆情管理处置上做到“三早三快”,即: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快收集、快研判、快应对。主动与网民进行交流沟通,释疑解惑,实现网络舆论正面引导效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