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审计的职业道德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审计的职业道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审计的职业道德

篇1

2.政府部门的干预和保护使审计独立性遭到严重破坏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时,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都是由政府部门出资合办,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应该讲,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初期,由政府部门帮助发起会计师事务所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注册会计师的个人才产十分有限,很难完全承担起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单薄”的会计师事务所挂靠于政府部门,让“挂靠”单位起到“保障”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会计师职业的较快发展。但由于挂靠单位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另一方面又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投资者,会事务所的决策,分亨事务所的财务成果,因此,这种运作的结果,势必会损及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独立性。在实践中,各挂靠单位如财务部门、税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通常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指定到所属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审计,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做出审计判断、出具审计报告时,会受到主管部门意愿的左右,审计的独立性便受到严重破坏。影e向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地位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的自律性组织,它的地位、权威和独立性会直接影响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

3.以“公正”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审计机构正在遭受前所未有挑战

随着管理层对银广夏事件进一步调查,业界对银广夏反思深入,以注册会计师行业为首的中介机构已成为证券市场“黑幕”的新的关注点。投资者已明显对审计机构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以“独立、客观、公正”为自己行业基本原则的审计师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性将不再是局部问题。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因为给银广夏提供了中介服务而成为本次打假焦点,但可以肯定地说,它并不是第一家造假也不是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曾经为证券市场红级一时的绩优股湖北兴化、康赛集团、活力28、兴发集团和幸福实业编制‘绩优神话’的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对证券市场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应比中天勤大多了,深圳中天勤会师事务所之所以敢于造假,在于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在连续给五家上市公司出具虚假业绩报表并未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仍然照样领取证券持业许可证。有此先例,会计师事务所敢于知法犯法的事情才会屡禁不止。人们此次将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当作向该行业展开讨伐的主攻对象,是因为它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与银广夏一起制造了这个“神话”,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背职业道德,公然造假的行为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专业服务,已进入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独立、客观、公正”地出具审计报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应是审计师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离开了诚信、公正,谁还敢相信上市司公司的业绩报告,谁还敢真正地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这种混乱继续下去,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必将难以制止。

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敢于同上市公司沆瀣一气,为其出示虚假会计报表,一方面是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者会计师协会本来监管的重心就是查假、打假,但协会没有必要的手段确保其监管职能的落实;另一方面在行业规范上,我们过多的强调了行业自律和道德约束,而没有将其引入司法监控。

一位业内人士说,会计师行业竞争非常混乱,是该行业市场化运作的结果,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夺客户已到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地步。原立华会计师事务所主任说:“当你只剩下一个客户时,你是要保客户还是要原则?”也正是这种利益的驱使,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才铤而走险,按上市公司的要求粉饰财务报表,成为虚假年报的帮凶。但我们同意这种说法,我们认为当前的混乱表面上看是市场化带来的,但实质上是典型的“不充分市场”的结果。成熟的市场里,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保证提供公正的竞争环境,保证“优胜劣汰”的有序竞争。一个有竞争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依赖“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赢得市场不是以牺牲职业道德,诚信原则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来攫取利润,而那些帮上市公司作虚假账的会计师事务所,下场只有一个:关门。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1.构筑审计职业道德体系,加强审计职业道德

注册师协会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部门,在维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声誉,提高其职业道德方面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近期颁布了三个重要的准则,它们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基本准则》和《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这三个准则的颁布,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不口执业质量提供了基本的规范要求,无疑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当然,现在所需要的主要是注册会计师人员思想上的认同与身体力行。

,在中国审计人员的高等教育中,还未单独开立“职业道德”课,其他课程中涉及职业道德的也是一笔带过,很少有案例和相关讨论。在注册会计师资格,审计人员的后继教育中也难见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我国高校教育和有关后继教育中设立职业道德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它将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2.道德义务的履行,诚心规则的建立,必须依赖严格的法制化监管

不管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是市场国家,都要重视法制化监管。人都会追求自我利益,在追求自我利益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所以要让审计人员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除了刀口强教育外,还必须有严格的法制化监管措施和。要让他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较高的成本和代价。拿香港来说,一个助理人员本来没有注册会计师执照,去拉客户时,印了个名片,说自己是注册会计师,后来客户到香港会计师公会举报,这个人被判了一年刑。出一个假报告,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更要赔偿损失。在这种严格的法制环境下,做业务要步步小心,如履簿冰,没有一个严格的法制化监管办法,光靠自律是不行的。

3.将机会成本概念引人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

篇2

据调研,审计行业内部很多人员没有做到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内部审计领导也存在着徇私舞弊的行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都违反职业道德。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用法规的形式详细的规定了内部审计从业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处罚条例。对于审计人员缺乏诚信的行为,作为内部审计领导,应该起好领头羊的作用,要担负起责任,在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拥有行业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

一、诚实守信

站在职业道德的立场上来讲,诚实是根本。不管做什么,首先得诚信做人。内部审计领导做到诚实信用,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隐瞒,不造假,才能通过公正、廉洁的大环境下影响其他内部审计人员按章办事,杜绝以权谋私的不正当交易。出于行业特点,内部审计更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因为,内部审计本身对会计的工作就是一个监督和检查,如果审计工作不能做到透明化,那么会计做账就会流于形式,不利于企业及时发现运营中的问题,浪费了时间和公司的资源,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认真负责

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当中,很多不注意细节,资料不全,办公电脑没有密码,导致数据的泄露和流失。加之,业务能力低下,不注意学习。在这方面,内部审计领导要做到认真负责。尽管大部分时候上级领导调查并未出现问题,但是作为审计方面的领导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随时保持警醒,一旦将来出现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领导在工作中都不能做到认真负责,要带领底下的人更是无从谈起。审计工作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很庞大、很繁琐的工作,一旦出现偏差,就很有可能出现风险。在审计工作中,实行岗位负责制,谁出了问题谁负责,不仅能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对全员的工作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三、有胆量,有气魄

对于审计行业里边存在的犯罪行为,应该有胆量去揭发。尽管在这当中,审计领导所处的位置会存在很大的风险,甚至对自己造成不利,但是站在行业要求的职业道德上,应该正确的去对待,不能逃避责任,给国家带来灾难。在职业道德中,这样的勇气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但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对底下的员工也会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作为审计领导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勇气,遇到事情怕麻烦,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的心态,不但不利于工作的发展,还会助长行业的违法犯罪行为,时间久了,还会造成恶性循环,后果会很严重。

四、胜任工作的能力

很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养比较低,业务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内部审计领导在这方面应该定期举办培训活动,组织全体审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新的审计技能,更新原来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其审计能力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审计领导自身素质都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往往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现象在行业中影响很不好。所以,审计领导要提高其胜任工作的能力,更需要继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增加专业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工作中的风险。

五、对外产生信赖感

信赖感相当于安全感,对一个人产生信赖,就会深入的,没有保留的进行交流。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领导应该平易近人,以理服人,在工作中赢得同事、他人的信任。在行业中树立良好的声誉,从职业道德的要求出发,做一个有德的人。审计领导具有信赖感,可以提高整个审计行业的工作作风。表现在,内部人员在工作上的想法、困难、问题能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解决。工作作风的良性循环可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其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在这个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个人价值。

六、有法律意识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目前市面上审计行业出现的违法违规操作,内部审计领导应该组织全员学习审计法律法规,审计风险管理,通过法律的震慑作用,减小内部审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在工作中对审计人员进行质量考评,增加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从而在思想上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防止他们被权利震慑,被利益诱惑,在交易中谨小慎微,不出卖自己的职业道德,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

七、有预见性

这一点在职业道德中提到的比较少,但也非常重要。在现有的规范下工作,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会让工作变得很被动,因为你仅仅是负责做好老板教给你的任务。如果站在前瞻性的角度,分析当前的形势,预测未来一系列的变化因素,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出报告,那么,就会把很多工作中即将出现的风险在萌芽中消灭掉。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省了公司的资源,而且把工作中的被动化为主动。作为内部审计领导,具备预见性的品质就显得很重要。

结束语

在职业道德的规范下,除了要具备认真负责、诚实守信,预见性,强大的综合素质,有胆量、有勇气,信任感等品质外,还应该具备很多条件,内部审计领导还需要多方面进行锻炼学习,时刻在行业里守护法律的底线,做到公正、保密、客观,这对于现行审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竞.理查德?钱伯斯.讲究职业道德的内部审计领导的七项品质[J].中国内部审计,2013(05).

[2]田民浩.浅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4(08).

篇3

(一)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必须了解培训的方法。首先,确立目标。培训中只有以明确的具体目标为导向,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的方法,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学习,独立的去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其次,进行教育评价。预定的目标决定整个教学活动。但教学活动是否能有效地运转和实现预定的目标,就是借助于评价,评价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在职业道德培训中,教育的评价,不可能通过一次考试以及所取得的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不仅有对所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对人格的、认识能力与水平的评价,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等。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不仅有书面考试,还应当有口试;不仅有动脑思考,还有亲身的践行。评价的过程应是动态的,是对学员职业道德的发展,进步过程的评价;再次,引入情感。把情感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纯知识输入、输出的活动,而是一种融知识、情感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积极愉快的探索未知的学习活动。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催化剂”,它能使教学过程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动力源泉。

(二)行业内部监察。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良好执业的保证。一个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有一套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这样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再是传统的内部行政管理,它更主要的是以人为本,保障注册会计师业务的顺利执行,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弊端。很多地区或国家都有同业监察或定立一些“执业检查制度”。这是值得推广的制度。因为由于社会环境变迁,政府及公众人士对会计师专业服务的期望日增,在确保高质素的服务水准方面,执业检查制度实有其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制度确保审计师已适当地完成其查账任务。加上在制度下,通过检察员与会员之间的讨论,可改善审计工作程序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会员方面,通过检查制度可以了解到其不足之处及提高其审计准则水平。

(三)司法规范。法律一方面阻吓人们从事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也为道德的标准作了一定的规范。另外,基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特性,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制定有关会计政策时,必须充分吸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团体意见,充分考虑注册会计师的义务和权利,合理设定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以维护其合法权益,让注册会计师正常作出适当的参与,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与社会各界形成沟通,达成共识。

三、结论

(一)必须净化环境。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净化执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净化包括分清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的角色;以法律或法规去彰显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并赋予一定的法定权力,以使其能独立地进行工作。另外,在社会上宣传正确信息的重要性及做假的严重后果也不可忽视。

(二)事务所应建立执业质量控制制度。要从制度层面防范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的质量风险和道德风险。现今,不少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有不少更是纸上谈兵,各自为政的情况并不少,试问怎能去保证执业质量?还可以定位独立性的投诉机制,以便促进与社会和客户的沟通。

篇4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有助提升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准

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审计专业知识和审计方法,了解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不断的学习,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保持和提升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缺失原因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由于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缺失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来源复杂、审计专业技能缺乏

企业内部审计由于逐渐向管理审计发展,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审计专业技能,也要熟悉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流程。因此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来源不单局限于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同时也有部分的审计人员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部门。对于这部分审计人员来说,其审计专业知识缺乏、审计专业技能不高,因而导致其审计质量不高,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规范等问题。

(二)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审计人员自我约束力不够

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特殊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缺乏审计独立性,导致审计结果不能客观、公正的反映所发现的审计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自我约束力缺乏,在审计活动中,不能遵循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审计。在目前企业内部审计案例中,经常出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不遵循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出具与实际审计情况不符审计报告的情况。

(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往往是按照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来设定的,不能完全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因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不规范,同时审计工作和岗位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人员流动性相对比较大,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不完善。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来源的复杂性,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对于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要学习和及时更新审计理论知识、提升对新兴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对于熟悉企业经营管理转岗而来的审计人员,要加强审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审计思维、提升审计专业技能,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审计工作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二)加强企业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与自律意识的培养

企业内部审计是一份要求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很强的工作,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要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要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自觉按高标准来规范自身的审计行为,严于律己。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选材时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实践证明,要做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审计人员的选材标准很重要,其道德水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材标准上,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较高道德水准,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审计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要重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引进激励机制

篇5

内部审计作为积极的管理审计,有着广泛性、独立性、积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相当于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健康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免疫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对审计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业务能力上,还包括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对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更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内部审计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可以改善机构的运作、增加机构的价值,通过有条理的、系统的方法去改善、评价风险管理,并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有效控制,是一种客观的、独立的咨询活动。对我国来说,内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对自身内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效率进行的一项评价活动,具有积极性、综合性、独立性、广泛性的特点。

二、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对企业来说,其在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强化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同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各部门、企业目标的经济责任进行考核,比较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企业制度的要求,易于发现各种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可以多视角、多方面的发现企业将要面临的风险、问题,做出及时的应对,以降低风险的影响,减少企业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作为道德体系的一部分,指的是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相符合的道德品质、道德准则、道德情操的总和,它不仅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时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该职业要对社会承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职业道德是依靠员工的自律、个人习惯和信念、文化影响来实现的,没有实质性的强制力、约束力,其主要内容有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等。

2.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内容

内部审计职业道德是从事内部审计这一职业的人员需要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根据内部审计的特点,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坚持职业原则、依法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要以客观、公正、严谨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职业道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正直廉洁。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抵挡住各种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因人情世故等各种因素影响自己对审计工作的实施。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审计工作中,不应因各种福利、钱财上的诱惑而丧失原则;要勤奋、诚恳的做好各项审计工作;不能做出危害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行为,保持正直廉洁。

第二,保守秘密。因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需要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取证时全力配合,不能隐瞒一些重要的单位情况,所以审计人员会无可避免的了解到企业的商业机密。为做好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严格保守其商业机密,一方面可以消除企业、单位在介绍实情时的顾虑;另一方面防止机密泄露,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三,敬业爱岗。审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就是要爱岗敬业。只有喜欢并热爱该工作,才能忠于职守,自觉维护审计工作的尊严,承担起对企业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第四,好学进取。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背景,在后续的工作中,还要不断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如,在进行审计任务时,要同指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工作人员做好沟通,以了解前者的需要,明晰后者的相关情况;同外部人员进行沟通,以得到一些专业上的帮助或证据。

第五,客观公正。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不能受个人情绪、好恶的影响,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把握证据的相关性、证明性、客观性、充分性;在反映查证事实的时候,要保持客观公正,不能偏袒和自己有相关利益的一方;在做审计结论时,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公正。

四、加强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举措

1.企业要认清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

企业的管理部门和决策者等要认清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营造一个客观、独立的审计环境,使其内部审计能够顺利的完成审计工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创造一个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条件;第二,使内部审计从财务部中独立出来,以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第三,企业赋予内部审计人员一定的权限,使他们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进展顺利。

2.加强岗位培训和后续的教育

由于审计工作所牵涉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对相关从业人员要求很高,必须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使其不仅具有查账的专业技能,还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关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等一些必备的素质。可以安排审计人员进行实地锻炼,去外地学习先进的经验等,以增加审计人员的见闻、拓宽其思路,勉励审计人员进行各种相关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处罚机制

可以在企业外部成立一个监督管理机构,对于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警示那些违背了内部审计原则、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使其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五、结语

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因为审计工作涉及范围广,加之当前我国在该领域还比较落后,对企业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将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企业应采取相关措施,增强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使他们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使企业整个的职业道德水平都上一个台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6

二、审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一)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审计职业道德作为审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大集团频频出现审计舞弊案件。从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审计造假可以折射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银广夏曾经作为蓝筹股的杰出代表而被大肆吹捧,然而,在2001年8月上旬,经证监会稽查,上市公司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竟然存在严重造假行为,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收入,虚构利润7.45亿元,实际负债超过16亿元。事件在我国被选为影响百姓生活的十件大事。无可否认,虽然做假的责任大部分应归咎于银广夏的管理层,但注册会计师在事件中是责无傍贷的。作为公众依赖对公司作出独立核算的审计师,不可能在审核过程中完全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除非是注册会计师没有依据正确的审计程序处理,又或因该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未能发现问题,更甚者是会计师根本是同流合污,事件足以令中国会计师行业震惊。

(二)审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现实危害。由审计舞弊案应该引发人们再次思考审计职业道德问题,其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现实危害。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年来,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审计的目的就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审计成果,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但是,在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审计结论的可信度受到威胁,更何谈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呢?

3、侵害投资者利益。此种危害在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审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会使得审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与验资报告,从而欺骗投资者,侵害其利益。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1、一般原因

(1)个人教育与素质。一些会计师合伙人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有的想发一夜之财;有的不愿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智力投资,甚至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的培训费都不愿报销,对事务所的发展缺乏长远打算。很多调查显示,如果学生们在大学时曾被教授有关职业道德的科目,到出来做事时其职业道德水平会比没有教授的学生们好,但实际效果不太明显。这是因为学生们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时往往只知它是一个要考的题目,没有太多关于实质何谓业务道德和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理解;到学生们出来实际工作时,往往很难与在学校时所学的有所联系。

(2)对道德的不同观念。道德的培训应从小开始,特别是家庭和周围朋友的影响。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在三至七岁所接触的东西,对他将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通过赏罚机制,儿童在成长中便学会了何谓对与错,何谓是非黑白,所以最影响儿童道德观念建立的应是他的父母,而事实是往往比较有知识的父母需要外出工作或交际,他们便把教育子女的责任交给佣人;相对可自行照顾子女的父母,其学历和知识水平也比较低。这样,孩子们成长后便很难得到正确的道德观念。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同时很难寻找两个价值信念完全一样的人,因为各人的成长阶段经历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

2、行业内部原因。行业内衡量好坏、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执业质量。执业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职业道德的提高,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标准,就不能保障执业质量,就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就无法向社会公众交代。注册会计师与生俱来的职业性质就是要面对风险。

(1)竞争。一是对客户的竞争。审计收费过低,注册会计师要维持其行业,就必须多做项目,缩短审计时间,因而导致审计质量下降。收费过低的原因多来自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由于委托人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帮其出具一份能过关的审计报告,而不在乎其实际工作的质量,各注册会计师为了占据市场,只能在收费上比拼;二是对人才的竞争。经营者考虑成本无可厚非,但在当今知识时代,过多的从降低成本出发,省略必要的程序,甚至省掉该给员工的收入,舍去优秀的人才就是为自己设置陷阱。许多优秀的企业,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能长足发展,是因为他们有一批优秀的人才,目光长远,有一个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

(2)供求。人才方面,虽然会计教育在当今各大学或大专已相当普遍,每年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但除了在会计师事务所内互相竞争外,各商业范围、银行、保险、政府等也会对会计系的毕业生或人才做出竞争,使得有质素的人才未必加入审计事务。在早几年经济畅旺的时候,吸收或保留有质素的人才留在会计师事务所行内更显困难。客户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为了争取客户,各事务所除了主要以收费作出竞争外,还有很多是以迁就客户意见为主要争取客户手段。这样,在资源缺乏之外,各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免受到影响。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应采取的对策

(一)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必须了解培训的方法。首先,确立目标。培训中只有以明确的具体目标为导向,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的方法,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学习,独立的去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其次,进行教育评价。预定的目标决定整个教学活动。但教学活动是否能有效地运转和实现预定的目标,就是借助于评价,评价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在职业道德培训中,教育的评价,不可能通过一次考试以及所取得的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不仅有对所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对人格的、认识能力与水平的评价,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等。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不仅有书面考试,还应当有口试;不仅有动脑思考,还有亲身的践行。评价的过程应是动态的,是对学员职业道德的发展,进步过程的评价;再次,引入情感。把情感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纯知识输入、输出的活动,而是一种融知识、情感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积极愉快的探索未知的学习活动。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催化剂”,它能使教学过程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动力源泉。

(二)行业内部监察。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良好执业的保证。一个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有一套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这样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再是传统的内部行政管理,它更主要的是以人为本,保障注册会计师业务的顺利执行,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弊端。

很多地区或国家都有同业监察或定立一些“执业检查制度”。这是值得推广的制度。因为由于社会环境变迁,政府及公众人士对会计师专业服务的期望日增,在确保高质素的服务水准方面,执业检查制度实有其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制度确保审计师已适当地完成其查账任务。加上在制度下,通过检察员与会员之间的讨论,可改善审计工作程序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会员方面,通过检查制度可以了解到其不足之处及提高其审计准则水平。

(三)司法规范。法律一方面阻吓人们从事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也为道德的标准作了一定的规范。另外,基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特性,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制定有关会计政策时,必须充分吸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团体意见,充分考虑注册会计师的义务和权利,合理设定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以维护其合法权益,让注册会计师正常作出适当的参与,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与社会各界形成沟通,达成共识。

1、刑事责任。各国法律中对注册会计师的刑事法律责任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中,在注册会计师严重违法案件中,一般是行政处罚,鲜有刑事处罚。事实上,造假案件的接连出现,当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执法情况还缺乏威慑作用,执法力度不够,对违法、违规者难有警示、阻吓作用。因此,要健全法制,加强执法程序,对严重违规者,没收非法利润,处以罚款,还要加强执法力度,依法追究违法者刑事责任,决不姑息养奸。

2、民事责任。经审计的上市公司报表出现造假,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广大投资者,所以对第三者的责任及公众的保护必须有强烈的意识。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比我国的相关法律的规定要严格。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非常明确,并区分了“受益第三人”和“其他第三人”。所谓受益第三人主要是指合同(业务约定书)中指明的第三人,例如注册会计师知道被审计单位委托他对会计账目审核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某家银行的贷款,那么这家银行就是受益第三人。所谓其他第三人,是指利用审计报表却无合同定权利的第三人。对这两种第三人,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是不同的。

3、行政责任。目前在中国内地对失职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对投资者进行赔偿的案例,一般都是行政处罚,当中包括撤销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对事务所除了罚款以外,通常都是连同分支机构一起被撤销,使整个事务所停业整顿。这与国外主要针对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比较少的做法有所分别。

四、结论

会计师事务所“出事”接连不断,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会计师确实应该对其专业道德和职业地位作出彻彻底底的反思,以便其专业范畴在社会和经济环境中重新定位。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必须净化环境。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净化执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净化包括分清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的角色;以法律或法规去彰显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并赋予一定的法定权力,以使其能独立地进行工作。另外,在社会上宣传正确信息的重要性及做假的严重后果也不可忽视。

(二)事务所应建立执业质量控制制度。要从制度层面防范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的质量风险和道德风险。现今,不少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有不少更是纸上谈兵,各自为政的情况并不少,试问怎能去保证执业质量?还可以定位独立性的投诉机制,以便促进与社会和客户的沟通。

篇7

3.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出于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了解,在企业管理者做重大决策时为其提供建议,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而现实情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业者不但要懂财务、懂技术、懂管理,还要对信息技术有高度的敏感性。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受到了严重冲击,只有改变和优化现有财务会计报告模型,提升基于信息技术的审计能力和审计道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的为被审计单位服务,为社会的整体性进步服务。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交易已经在互联网上进行,借助网络交易平台和网上支付平台进行市场行为越来越普遍,这种行为正在不断深入地改变着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使审计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4.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在知识的推动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和进步趋势都与以往社会不同,传统社会中以资源和工业为主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式已经不再占据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高科技产业与智业成为社会进步新的支柱。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当前乃至以后),资本、设备等有形资产的作用将被持续拉低,其作用也不再是“决定性的”;相反,智力资本、知识媒介、信息数据等无形资产在经济社会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会在其他要素的推动下不断增强。对社会公众而言,“人、财、物”传统“有形资源”的观念将被进一步扩展,以信息、知识、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无形资源”将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关注。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经济以无形资产的投入为根基,以知识决策为导向,是新经济的一种新范式。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组织进行的审计活动,就要囊括前文所提及的各类“无形资源”,在对这些资源(资产)进行确认、计量与披露时,审计的难度就会显著增加,而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审定、信息资源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审计等工作,都将对审计人员的知识、技术和道德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二、审计教育改革视角下审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原则

当前,审计手段正在从手工审计向全面控制审计转变,从单纯的报表审计向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的合理性、合法性审计转变,网络审计和网络运行安全审计等正在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还应对现有审计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从根本上提高审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

1.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对审计人员来说,学校和社会是其成长的熔炉与实验室,需要以此为平台不断扩充知识和增加信息储备,在理论深造和观念传输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便使自身能够成为新时代的审计人才。因此,在对审计人员进行教育(或者以培训的形式)时,要注重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以操守为重、以诚信为本,将独立性看作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最珍贵的美德。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注重审计人员业务判断能力、合作精神、协调水平与沟通意愿的培养和锻炼,深刻理解审计的职业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胜任审计工作,才能使积累的审计理论最终应用于实践,并对审计工作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2.注重审计学科特征的正确定位。审计的思想根源是逻辑学,而审计证据的性质和审计意见要基于认识理论最终形成;审计测试与抽样工作要以概率论等数学知识为基础,在公允表达中要借助会计原则、财务分析与沟通理论等相关知识,在审计关注中又全面彰显了法律的强制力与道德的软约束。审计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存在的,同时也是社会科学中的边缘性学科,审计实践涉及多个领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的进步,审计知识领域综合性与边缘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审计教育改革视角下,对审计人员的道德培养十分紧迫,只有注重审计学科特征的正确定位,才能使审计人员在社会实践的锤炼和检验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3.强化对审计职业内涵的深刻理解。实践表明,审计工作具有深刻的职业内涵和鲜明的职业特征,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要求十分特殊。不但要求其具有相对密集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注重协作和分工;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自觉,能够承担责任,规避风险,在获取利益和维护公正之间做出正确的权衡,而不是掌握简单的知识和查账技术。在审计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审计人员的道德培养变得十分重要,要通过审计教育,使之在从事审计工作时,能够始终将“为公服务”视作自身的工作精神,将“天下为公”看做自己人生向上的目标,甚至要将审计职业看作是自己毕生的事业,在追求学问、补充道德、追加责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成就社会。

三、新时期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路径

从以往的经验可知,无论在新时期还是在以往社会,审计工作都要将制定研究方法和实践手段视为重中之重。审计教育除了要将培养学生掌握审计方法论作为重要目标外,还要提高其理论修养与面向审计职业的专业判断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人员准确把握审计工作和审计市场的发展趋势,拓宽分析视野与把握审计问题的能力,在参与国际审计市场的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为此,本文认为,在审计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审计人员道德的培养至关主要,只有填补这一差距,才能保证本国的审计活动得到更多认可。

1.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助力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的差别已经不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上的差别,基本素养和道德素质上的差异正在将审计人员分门别类。因此,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需要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助力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就审计而言,要将素质教育应用于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以道德教育为入口,全面确立审计队伍的光辉职业形象。此外还应全面强化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双重素质教育,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审计教学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教育战略。根据世行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球不到300万的审计从业人员,有近十分之一在中国,这一数字还正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这一群体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组织的运营能力,同时也对这一群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需要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审计教学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教育战略,使审计人员的知识更加专业化和知识化,他们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能防范和规避道德风险。因此,审计教育就要从根本上创出特色,通过提高师资力量和水平,最大限度的培养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这是审计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审计教育水平的关键指标。

3.后续教育中针对性填补审计人员“道德空缺”。在审计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审计人员道德教育正在成为后续教育的“重头戏”。而这一工作又因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道德教育的复杂性而显得异常艰难。因此,需要借助多种途径,集合多种力量,在后续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填补审计人员的“道德空缺”,不能单纯依靠几次简短的培训和辅导来敷衍教育目的。比如,对具有较多从业经验的审计人员,要重点对其进行审计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而对那些从业时间较短(比如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要对其进行审计法律法规和违规惩处方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打破学校、设施等方面的制约,通过探索更方便、更快捷的途径不断克服困难。

篇8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风险管理对各电力公司提升自身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审计理念也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以加强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为目标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将对电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和内审人员产生重在影响。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风险导向审计的重点是识别与控制风险,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微观、中观乃至宏观),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审计模式不同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以内部控制为核心,对控制风险的评估仅通过确定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而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常流于形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仅通过内部控制评估控制风险,还结合其他风险因素尤其是固有风险综合考虑,通过对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发现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并评估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以便使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二)审计基础不同

制度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根据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符合性评审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风险导向审计则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影响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多种内外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其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且重视各种环境因素。

(三)审计方法不同

两种审计模式都采用抽样技术,但风险导向审计是通过建立审计风险模型将风险量化,更注重利用分析性测试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四)审计目标不同

制度基础审计的指向为一元论:即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客户所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风险导向型审计不仅确定公允性,还要证实可信性,是双重披露模式。

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一)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

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调整审计策略和审计资源分布,使审计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风险的过程。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主席捷奎琳。瓦格娜曾指出:“环境的变化给内部审计师带来增加价值的机会最多的领域是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

(二)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要求内部审计采用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和方法

2003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对2001年新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修改后,在内容上也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风险审计的主导思想。一是在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中要求内部审计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二是内部审计的目标要求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标准的2100条规定内部审计活动总的目标是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具体审计活动要围绕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进行。三是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要求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标准的第2010条规定要求审计执行主管应该以风险为基础,根据机构目标制定计划,确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四是标准对审计计划、审计实务、审计测试、审计结果、后续审计各个方面都作了和风险相关的明确规范。五是关于剩余风险,标准作出了在审计执行主管认为高级管理层接受的剩余风险水平对于机构来说是无法接受 时应报告董事会加以解决的规定。

(三)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审计工作规划中规定审计工作目标的核心是提高效益,防范风险

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来自政策、市场及自身管理等诸多层面的风险的日益加剧,对电力企业这一传统的垄断行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企业高层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都必须从风险管理角度 去安排公司战略、实施各项具体业务,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而便是尽早建立风险导向或风险管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体系,来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他们的效率并帮助机构实现目标。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将风险审计作为“十一五”审计工作目标。

三、风险导向审计对电力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机制的影响

(一)有利于电力企业转变内部审计观念,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

“十一五”期间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电力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服务改革与发展大局,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应该转向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有利于电力企业保障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组织上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条件之一。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在报告结果时必须独立,在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审计程序、报告审计结果时不受干扰。在两权分离的电力企业中,应使内部审计组织直接受单位内部最最高管理层(董事会)的领导,为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程序提供权利上的保证的同时还要创造出和内部审计服务发生有关的良好环境(个人环境和总体环境)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评估、判断以及决策的质晕。

(三)促进电力企业尽快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审计法规体系,开发管理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依据,完善内部审计现有的法律制度环境,是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前提。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内部管理审计机构可以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情况的管理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在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评价体系之后,才可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四)有利于电力企业改进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财会(审计)专业,少数工程审计人员,近两年少数企业增加了电力营销专业人才,但法律、统计等其他审计相关专业几乎没有。无法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要求的实际,应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的特点,增加具备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知识的专家以及其他专业人员,以组成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内部审计项目组,逐步改善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以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五)有利于电力企业合理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通过运用新审计风险模型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作出相应的审计策略,并将识别和评估后的风险与审计程序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能据此有的放矢,将审计资源恰当地集中到重大错报领域,促进审计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提高审计效率。

(六)推进电力企业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使用与完善

目前,电力企业还没有开发出比较完善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即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发,也只能用于审计项目的录入、电子归档查询等简单工作。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中分析性程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辅助审计软件的使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财务、营销、生产、物资采购等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审计接口,并建立包括有关金融法律法规、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信息的数据资料库,使审计人员在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时,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审计线索。其次,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确定标准内控的模型,并经常调整、完善,以提高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效率及其准确性。第三,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性测试,提高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扩展分析的范围。第四,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抽样,使统计抽样的样本更具代表性,审计抽样风险可控,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技术支持,避免人工抽样检查的不足,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第五,构架完整的审计信息系统,推进风险导向审计与非现场审计有机结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风险导向审计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

风险导向审计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直接影响了对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对电力企业内审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

1.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具备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将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从较高层面上评估风险。

2.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后续教育和工作培训增强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和超然独立性执行审计业务,并要求审计师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怀疑态度,对相互矛盾或者可靠性存在疑问的文件或管理当局声明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增加发现和揭示重大错弊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3.要转变审计理念,主动作为。随着电力企业主辅分离、主多分开的进行,原有的直接管理关系分割,对于辅业和多经单位的审计任务会大量减少,同时,随着专业化经营组织体系的逐步完成,各专业化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客观上要求要转变审计理念,主动作为,不再单纯的是对过去的评价,应该洞察风险、评估风险、寻找机会,成为增值业务的推进器。

4.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审计人员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有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和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除此之外,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只有与被审计单位以及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内部职能得以发挥,内部审计报告得到重视,内部审计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大学会计学系.风险管理审计评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9

深度辅导工作是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生成长发展趋势的多元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深度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借助深度辅导更好地推进高校就业工作质量,如何通过就业这一普遍关注的话题,更好地提升深度辅导工作的效果,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值得分析和探讨。

一 把握深度辅导的开展原则,全面、全程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

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在全体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全面、全程地开展。数据调研是针对处于大学第二学期、第六学期的在校学生开展的,调查发现,有33.2%的同学认为开展就业指导应从第一学年开展,有33.9%的同学认为应该从第三学年开展,而在全体参与调查的一年级同学中有45%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从第一学年就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工作;与此同时,认为在第四学年开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学仅占总样本数的7.9%。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无论从学校的育人角度还是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就业指导工作都有必要在全体学生中全程化开展。这正是我们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重要原则。

全面、全程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深刻把握深度辅导的开展原则。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督察工作方案》中为深度辅导规定了四项原则,即面向全体、针对问题、科学指导、整合力量。对深度辅导的正确开展作了总体规划并提出了总体要求。

二 运用团体辅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是开展深层次辅导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证深度辅导工作(包括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深入了解同学们的个性化就业需求需要综合运用团体辅导与个体深度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借助主题班会、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课等平台针对班级同学组织开展与就业相关的学业指导、职业规划教育等团体辅导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与同学们充分互动、增进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了解发现同学们的发展意向与当前需求,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意向差异寻找不同个体彼此之间的共性,将团体辅导对象进一步分解归类成有相同发展方向的辅导单元(一个学生宿舍的人数,5~6人为宜)。

在开展辅导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后,也就基本掌握了每一位同学的现实情况,我把这一阶段的辅导方式定义为微团体辅导。另外,这种微团体辅导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些同学有着相同的发展方向、存在着类似的困惑,又具备各自的经验与优势,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与成长。

三 面对面交流是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的第一选择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深度辅导的开展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从面对面交流、打电话、发短信到电子邮件、MSN、QQ,再到现在大家熟知且常用的微博、微信,我们的深度辅导工作早就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地开展起来了。

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选择什么方式才是同学们最乐于接受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组织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尽管现在处处有网络、人人用网络,但无论

本文得到了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资助(编号:YETP1513)

是大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大三年级的学生,有九成同学选择了面对面交流的这一最为传统的方式,与此同时选择基于网络进行交流的同学仅仅占到全体的一成,而此类同学多为性格较为内向且与周围人沟通交流较少的同学,这类同学也恰恰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提升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面对面交流是开展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的第一选择。

四 整合力量、全员育人,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深度辅导的整体效果

掌握了就业指导与深度辅导相结合开展的原则,明确了开展的最佳方式,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探索,就是由谁来组织、又由谁来开展这项工作才能使我们的深度辅导效果更加明显、就业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呢?

以往,无论是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深度辅导工作都是由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具体开展实施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是最为了解的,这是优势,这也基本保证了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现在辅导员老师往往事务性工作较多,每天很难拿出足够的时间来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很多辅导员都不能带完完整的一届学生就离开了工作岗位。班主任老师也多是以兼职为主,教学科研工作较多。因此,过分依赖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开展这项工作已然不太现实。我们需要整合力量、贯彻全员育人之理念,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深度辅导的整体效果。

针对“你会倾向于选择哪个角色来寻求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帮助”这一问题,我们也对调研对象展开了细致的调查。结果有42%的同学把“学长、朋友等过来人”作为了第一选择;而首先会想到找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同学则分别占到了20%、17%;两者加起来也才只有37%;而选择任课教师的同学总数最少,只占到了3%;其他的同学则把网络作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通过以上数据结果我们发现:(1)朋辈的影响教育效果是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的,我们应该积极组织高年级学长、毕业校友与同学们广泛交流成长经验,通过推选朋辈辅导员、校友导师等形式,让他们融入到深度辅导、就业指导工作中来;(2)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需要继续踏实努力工作,增进与同学间的相关了解,获得更多同学的信任;(3)任课老师掌握了很多行业内、专业方面的资源,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和帮助。一方面,我们需要任课老师在上好课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关注同学们的成长;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与任课老师积极沟通,拉近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距离;(4)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平台、新媒体通讯技术,最大限度地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与服务。

五 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探索

个性化就业指导本身就是深度辅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发现深度辅导与就业指导二者之间具备着很多的相似性,二者目标一致,同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完美融合可以很好地为高校育人工作服务,可以带来更多新的工作思路和可能性。

附表 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类型 团体辅导 微团体辅导 个体辅导

辅导方式(平台、载体、方法) 以就业指导课、形势政策课、主题班会为载体 以宿舍为单位,或以相同类型(具备相似的问题与困惑、相同的发展方向)的同学为单位开展面对面交流 针对不同同学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以面对面交流为主,辅以线上交流的方式

工作

实施者 辅导员、班主任联合组织,将朋辈辅导员、校友资源融入其中 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朋辈辅导员 按学生之所需全员参与

参与

学生数 20~30人 4~8人 1人

辅导

时长 90分钟左右 20~30分钟 根据实际情况15~30分钟不等

交流

篇10

6岁那年,因为一次骨折,穆晗被诊断出右腿膝盖有骨结核病变,采取了保留治疗后,双拐便成为了他行走的工具。12岁通过膝关节强直手术,穆晗摆脱了双拐,但右腿从此不能弯曲。身体上的病痛虽然折磨了年幼的穆晗,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学业,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在中考前夕,老师却并不建议他报考高中。因为当时所有的大学是不录取残疾人学生的,即使是师范、中专等院校也不接受这样的学生。

穆晗为此而非常痛苦:“我不知道自己就这样回家,在农村我能干什么!”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学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考了省属中专——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企业管理专业,没想到一个月后穆晗真的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当他去学校报到时,班主任向他讲述了这次“意外录取”的故事:原来在调取档案时,老师没有注意到穆晗体检表中的残疾情况,按照正常学生录取了,但教务科老师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问题,要退档。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位姓葛的女教师成为了穆晗的“贵人”,“孩子成绩优异,先看看,如果生活能自理,就留下来吧。”于是,穆晗幸运地成为全校1200名学生中唯一的残疾人学生。

命运的转身让穆晗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方向,在校读书期间他先后荣获“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学雷锋标兵”等多项荣誉,毕业后被分配到甘井子椒房街道办事处所属企业建筑公司工作,先后任施工员、预算员,因为工作表现优秀,被共青团甘井子区委授予“行业十佳青年”称号,他通过勤奋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证明残疾人工作同样可以很出色。

推己及人,为残疾人就业打开希望之窗

2010年,穆晗被调入了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工作,担任就业指导科科长,由此与残疾人就业指导工作结缘。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曾进入车间、干过个体、下过一线、做过领导,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基层残疾人就业的状况有着切身体会,他深知一名残疾人走上合适的就业岗位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仅要克服自身身体上的障碍,还要冲破企业认识上的偏见,这种滋味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

穆晗认识到,要想实现用人单位与求职残疾人之间的“双赢”,就要为彼此搭建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让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的具体残疾情况、工作能力,也让求职残疾人充分知晓岗位的工作强度和待遇等情况。为此穆晗重新设计了《大连市残疾人求职就业登记表》,把企业和求职残疾人最关心的情况规范化,能用等级描述的就用等级描述,能量化的就量化,便于双方填写、使用;撰写《大连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定期残疾人就业洽谈会安排须知》,将企业与求职残疾人沟通常态化、定期化;并起草了《大连市建设市级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扶持办法》《大连市促进残疾人个体创业就业扶持办法》等。因为残疾人群体情况特殊,穆晗深知完全依靠供求双方的自主选择,求职残疾人往往处于劣势,他希望从政策上提供更多的保障,为更多的有求职意向的残疾朋友带来希望的曙光。

每年的3~12月,就业指导中心都会安排每月例行的残疾人就业洽谈会,在每年大大小小20余场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上,总会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在为大家服务。他会严格审核招聘单位资质,预防和避免损害残疾人劳动权益的事件发生;他会指导用工单位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有效增加残疾人求职成功的概率;他会为每一位求职者登记详细信息,掌握他们的失业情况,他把职业指导融会在每次交谈之中,因为曾经有过和他们一样艰辛而不平坦的就业经历,所以他总会准确地指出问题所在,指导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和正确的就业观,第一时间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不仅如此,穆晗还另外组织了三场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和一场针对“助残日”举办的全市大型就业洽谈会,四年来共计组织44场招聘会。这些年来穆晗没有专门统计过为多少人提供过岗位,但是他为自己定下了一项“任务”:每个工作日至少为1名残疾人求职者成功推荐工作岗位,算下来,一年就是200多名,四年下来至少要有近千名残疾人通过就业指导中心走上了工作岗位。

走进象牙塔,为残疾人大学生打造高质量就业

或许是自己有未圆的“大学梦”,穆晗对残疾人大学生格外牵挂,他们虽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却因为身体上的障碍而束缚了放飞梦想的翅膀。除了召开针对残疾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穆晗还着手对全市未就业的残疾人大学生进行每年一次的摸底调查,充分了解每年新增的未就业残疾大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要让他们实现从大学到社会的顺利交接。2014年大连市共有未就业的残疾人大学生42名,通过他的不懈的努力,已有28位残疾人大学生成功入职IBM中国服务中心大连分公司,有6位残疾人大学生成功入职中国惠普大连分公司,工资待遇与其他员工同工同酬,全部实现了高层次就业。刘洋正是这些残疾大学生中的一个。

刘洋患有脑瘫致残,语言表达和四肢协调能力都受到影响,两岁时被父亲抛弃,与母亲相依为命。通过努力刘洋考取了计算机大专学历,毕业后却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他,这让刘洋无法接受,几度产生轻生的念头,幸亏被母亲及时发现抢救了回来。穆晗了解到刘洋的情况后,为他做了个性化服务。通过电话、QQ、上门等方式,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母亲的痛苦,帮助他端正人生态度,重新唤起他生活的希望。

2013年,就业指导中心与IBM大连分公司举办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穆晗推荐刘洋也去参加,刘洋表现优秀,顺利通过了初轮的面试,这让沉寂许久的刘洋又看到了希望。他积极准备接下来的几轮面试,通过3个月的努力,包括刘洋在内的19位残疾人大学生成功入职,最低月工资4000元。

刘洋的经历让穆晗更加坚定了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信心,因为对他们来说,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不仅仅意味着是一份工作,更可能是一次改变人生的转折!

篇11

一、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暗示着职业道德教育先前一直在进行,同时也从侧面指明了在技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社会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的现实图景下,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也意味着对综合性人才的倚重越发明显。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输出的机构之一――技校,对自身人才的培养也必须转向塑造素质更加综合、人格更加健全、道德品质更趋优良的方向上来。这种转向,其意义体现在一是促使学生形成与社会相匹配的职业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体现为自己对职业有正确的评价并为此践行,契合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并内塑于心。换个角度看,这种职业道德观其实也可以泛化成社会道德,而深化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在教育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二是在政治教育中深化职业道德,可以从心理层面来引导干预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素质尚处关键建构期的青少年学生。事实证明,对心智远未成熟的学生来说,对他们及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干预,不仅必要,而且效果也是最佳的。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是为技校学生提供更好的适应职场的环境,以早日提高事业腾飞的“软技术”。

二、深化职业道德的新思维

篇12

4、客观公正: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篇13

一、《铁道员》中表现的日本式的职业精神

这部片长112分钟的电影讲述了日本北海道一位普通铁道员的感人故事。在北海道地方支线的终点站――幌舞车站,随着煤矿业的衰落,乘客逐日减少,惟一的铁道员佐藤乙松,在即将废线停止使用的小车站上认真检票、扳道、清扫站台、记录日志,风雨不改、分秒不差地矗立在站台上迎送并不多的列车,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发车口令,挥舞着手中的旗子。老同事杉浦仙次希望他去度假村工作,可是遭到乙松的拒绝。对于火车司机出身、做了一辈子铁道员的乙松而言,铁路是他惟一的信念,他以车站为家,把一生献给了站台。即使是没有一位乘客的除夕之夜铁道员也滴酒不沾,即使独生女儿生病、妻子临终也没有去医院陪伴,结果女儿夭折,妻子念叨着ぽつぽゃ(铁道员)先他而去。亲人离世时,铁道员在值班日志上默默地写上“今日无异常”。“想哭的时候就吹吹哨子,想打架就挥挥旗子”,“铁道员”怀着对家人深深的负疚将思念化为对工作的更加热爱与执著。其敬业精神感动上苍,不同年龄段的女儿以认领失落的人偶娃娃为线索轮流出现在父亲眼前,表达对铁道工作的喜爱,对父亲的尊敬。女儿雪子甚至穿上母亲的橘红色背心为铁道员做热腾腾的饭菜……铁道员终于恍然大悟,那早已过时的昂贵的人偶娃娃是给雪子的礼物,雪子特地让父亲见到了她17年来的成长过程!得到妻女理解支持的铁道员在支线停运的那天清晨,了无遗憾地长眠在大雪飘舞的站台上……影片的最后,同事们庄严地为他抬棺,老友为他启动了即将废止的蒸汽机车,雄壮苍凉的汽笛声记录了这个平凡的铁道员对事业的执著和忠诚,清新悠扬的口哨代表他对亲人的无限眷恋,列车冒着纷飞的大雪呼啸前行。

影片采用现实、回忆和幻想交叉的蒙太奇手法,将现实的工业社会与日本北海道古老的传说相结合,伴随着穿越时空的悠扬而苍凉的背景音乐,把白雪皑皑中乙松伟岸的黑色身影与雪子鲜艳的红围巾以及妻子静枝的橘红棉背心的强烈的色彩对比展现在观众眼前,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该片由著名导演降旗康男执导,木村大作掌镜,清纯可人的广末凉子饰“雪子”、众多名演员田中好子、吉冈肇、志村健纷纷加盟。男主角“佐藤乙松”的扮演者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大名鼎鼎的硬汉――高仓健。时年已经68岁的高仓健以其冷峻的面孔、沉默寡言的性格与深藏的坚韧、博大、柔情成功塑造了“佐藤乙松”这一形象,再一次打动了亿万观众。

二、现实社会中日本式的职业精神

原新加坡驻日大使李炯才在他的《日本:神话与现实》一书中指出:“使日本走向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日本人可能比地球上的其他任何人都热爱他们的公司,而且工作努力。在日本人之间已形成一个传统,不管他是一个普通工人、厨师、清洁工还是经理,都要千方百计地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这种至善论者的倾向在每个职业中都有发现。他们这样做已经成为习惯,而不是被任何物质刺激出来的。丰田汽车公司的近4万名员工曾在几年内提出有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100多万条建议,平均每个员127条,管理层采纳了其中的许多,为公司节省了数百万美元”。

日本内阁邮政大臣野田圣子曾在日本帝国饭店做清洁马桶的工作,据说经她清理过的马桶,干净得连里面的水都可以喝下去。这位内阁大臣在自我介绍时总是说:“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在日本,几乎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忠于职守、勤奋努力,有时近乎刻板。尽管已经一尘不染,清洁工们还会绝对按照规定的程序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1995年奥姆真理教成员在地铁中施放毒气,地铁职员打扫时不幸中毒死亡,公司社长进行了简单慰问,没有大力宣传和表彰,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每一个员工应该做的分内工作而已。对于日本人而言,工作本身就是快乐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非比寻常,具有宗教般神圣的意味。许多公司职员在退休后会因为赋闲而疾病缠身,以至于退休后的头两年死亡率偏高。正如影片中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佐藤乙松”能够数十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而当铁道废线、铁道员的存在失去意义时,“佐藤乙松”也终于失去了精神支柱,鞠躬尽瘁完成了历史使命。

与欧美人的自由、高效的工作作风不同,日本人以勤奋刻苦以至与机械刻板不知变通著称。日本人的年工作时间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日语里关于“加班”一词有“奉献加班”“打包回家加班”等不同表达,加班过度的结果就是“过劳死”。日本人的近似机械化的高度敬业的职业精神被一位法国女总理指责为是“住在兔子窝里的工作狂”。也许,正是这些忠于职守、勤奋努力的们的广泛存在,才有了今天的日本;也许正是这些近乎机械刻板、不知变通的“铁道员”们的广泛存在,使得日本目前在适应全球化浪潮进行改革时举步维艰。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具有这种鲜明的职业精神呢?应该说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勤奋努力的社会风气有关。

三、日本式职业精神的背景与影响

日本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平原和底地约占25%,耕地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13%,而且由于山川阻隔,耕地非常狭小和零散,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耕地不足均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日本自然资源十分贫乏,除森林渔业资源外,现代工业生产所需原料、燃料绝大多数依靠进口。2007年最后一个煤矿在北海道被关闭。因此,包括原油、煤炭、铁矿石、铝、铜、天然气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进口。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西岸地震带上,地壳变动剧烈,全国平均每天有四次地震,每两三年就有一次较大的地震。首都东京每年有感地震约40-50次。长期统计资料表明:日本平均每年有一次6.5级的地震,每10年有一次7.5级的地震,每20-30年有一次8级以上的地震。日本也是著名的火山之国,日本的陆地面积仅是世界陆地面积的四百分之一,但 活火山却占世界的十分之一。此外,台风也是日本经常性的自然灾害,地震有时引发海啸。每年8月到10月是台风频繁发生的季节,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地震或火山。

公元前2世纪,水稻大规模传入日本,日本成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国家。直到今天,在日语里“米饭”与“吃饭”是同一个词。在日本最早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述着创造万物的神灵亲自从事耕作、纺织等辛勤劳作的情景,就连太阳女神也要在天国辛辛苦苦地种植稻米。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日本人的许多行为模式都受到其稻作文化的影响。由于耕地严重不足、自然灾害频繁,使得传统的日本人在分享水源、种植水稻、渡过难关等方面必须进行密切的合作,因而在其行为方式中就形成了明显的集团主义特征。这种集团主义文化具体体现为强烈的团体归属意识、服从权威、强调协调、等级观念、敬业、封闭等特征。其中核心精神就是团体归属意识即对于集团的忠诚。儒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后与日本的固有宗教――神道相结合,强化了忠于集团的集团主义文化。在农耕社会,对于集团的忠诚表现为对生产单位――村落的忠诚,在工业社会表现为对所属公司的忠诚。一方面,员工对于公司和工作具有宗教般的虔诚,另一方面,公司为保障其忠诚建立了以终身雇佣制及年功序列工资为特点的日本式的劳动关系体系。员工以公司为家,对公司忠心耿耿。这种宗教般虔诚的职业精神自然衍生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勤奋努力、一丝不苟以至于不知变通的机械刻板的工作作风。近代以来,日本人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战后在废墟中创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奇迹。其成功固然有历史文化、国际环境、政治军事等等多方面的原因,但离开了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力资源,离开日本人独特的职业精神,一切将无从谈起。可以说,近代以来形成的良好的职业伦理和敬业精神造就了无数位现实中恪尽职守的“佐藤乙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