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课堂教学技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堂教学技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课堂教学技术

篇1

一、 前后呼应技术:课堂完整性的基本保障

本课从当代诗人陈小奇《涛声依旧》的两句“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入手,上溯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绵延几百年的寒山寺钟声不绝于耳,已经让学生感受到张继的魅力、《枫桥夜泊》的影响、寒山寺钟声的厚重,由近及远意味悠长。结课部分先是齐诵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依照时间顺序分别齐诵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直至陈小奇“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由远而近,将寒山寺钟声植入到我们的当下生活中,实在是高妙。

总体看这几句不同时代的诗不光起到引发和总结作用,更加使课堂产生了整饬、回环、照应的审美效果,有了形式上的架构美感。教学技术在教学实施意义上是需要有这种对于形式美追求的,这也是新月诗派主张的“建筑美”的教学体现。有人认为课堂是有艺术性的,艺术的本质就在审美,而前后呼应的手段就是值得学习推广的教学技术。

运用前后呼应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进行结构化思考,也就是在教学预设的时候就要有意识进行前后呼应的设计,充分考虑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协调性;二是进行艺术化实施,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和教学实施进程,语言铺成、情境铺设、情感铺垫等手段综合运用;三是进行动态化调适,对于预设的技术不机械刻板地推进,而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所损益,一切以学生和学情为标准。

二、 层次朗读技术:课堂梯度性的全面实现

初读阶段王老师实施了四个层次的教学,让初读变得整饬有序而又生动活泼。

第一层:读顺口。初读要求“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第二层:读出节奏。诗歌是可以吟唱的,所以它的节奏感是很强的,而且这样的节奏不是随便就能变化的,是有一定内在规定性的,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有板有眼地读”。

第三层:读出味道。这个要求是在前面“清爽”“节奏”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中间当然有技术,就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排除了仅仅是跟教师读的传统做法,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又不是完全牵着学生走,分为两个小步骤“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这叫完美合作。

第四层:教师隐退。教师在学生已经读得有韵味的前提下,如果还是一味地要求齐读,那就显得重复了。但是读又是必要的,王老师虚晃一枪,还是用合作朗读的方式,但是教师已经退到幕后,让学生成为主角:“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这样就实现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的初衷。

不管是古诗教学还是别的文章的教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读”,这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大的目的之一。一般而言就低年级时要求朗读,高年级要求默读,一致的要求是“将课文读通读顺,字音准确,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目的是为了疏通文本,为后面的理解建立更好基础。“反复读”是由一般的要求到达了程序性知识掌握的高度。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里面有一条十分管用的招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读才能读通、读顺、读熟。王老师有读的质量标准“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反复读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将外在的诗句与自己主观的音形相联系,并且为进一步的内化打下基础。这样的四步朗读层层递进,在反复中有提高,产生一种纵深的教学美感,更关键让学生有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运用层次朗读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反复不重复,层次朗读呈现出来的教学面貌是学生反复在与文本接触,建立起文本和学生的紧密联系,特别强调朗读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二

是拾级不越级,层次朗读有不同要求的层级存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拾阶而上,渐次发展,让后一层次的朗读建立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之上;三是贯标不惟标,层次朗读要贯彻朗读的标准,也就是每一个层次的朗读都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要求,不做天马行空式的低效重复,同时又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不机械生硬。

三、 情感聚焦技术:课堂发展性的完美激发

王老师从学生阅读的感觉入手:“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进而落实到情感基调的重点上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用这个词语来表述,就是将感觉具体化、聚焦化的一个技术。学生有了“愁绪满怀”“孤独”“静”等感觉,老师让他们写下来,用写的方式将思维成果固化。特别是对于“静”的引导很见功夫:学生说出这个字,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这个氛围是静谧的,但是局部偏离了核心问题那就是“情绪”,也就是学生没有聚焦到对于人的心理和心情的把握,而是转移到了外在环境上面――当然内境和外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是说明学生的思维还是不清晰。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就显示出特级教师的导引、聚焦的技术:“静”?与众不同。什么“静”?先肯定最重要的优点,那就是独特性,加上了追问,力求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清晰起来。在追问中有了“安静”“宁静”,王老师进一步聚焦:“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这个字已经兼具了内外,在学生那儿其实还是理解成安静的近义词。最后学生的答案是“凄凉”。王老师着力培养学生多重思考能力,从“愁绪满怀”到“寂静”,再到“凄凉”,学生的理解不断加深,情感不断激发,达到了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同频共振。

运用情感聚焦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尊重文本基调,文本基调有其内在规定性或者是相对封闭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首先清晰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不“张冠李戴”“南辕北辙”;二是尊重学生体验,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上学习主体阅读积累、认识方式、情感阅历的不同,呈现出非线性体验的特点,需要引导、碰撞、激发;三是尊重交融发展,情感聚焦不是完全聚焦到文本的规定性上,必须有一定的张力和空间存在,只要是在情感基调的弹力范围内都应该予以肯定,这样才能达成文本和人本的统一。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这个相对模糊的学科,在情感这个相对复杂的领域,应该让学生的情感相对集中地展示出来,如果不是很清晰,那么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不清晰的变清晰。

我们在强调古诗教学技术的同时一定不能滑进唯技术化的泥潭,而是要以课堂教学技术的显性化为手段,提升教学的质效。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评价基本以评价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技术为旨趣的”[3],从教学评价的角度为课堂教学技术进行了合理性辩护,也为研究古诗教学技术提供了理性支撑。

【参考文献】

篇2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创造有效课堂的基础

小学科学技术课程是一门相对较新颖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以确保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

1.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教学方式是关于科学技术教学的整体框架,教师必须做好教学方案设计,才能呈现给学生一个高效率的课堂。优秀的教学方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划分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着重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到对应的知识点。同时,教学设计又不能完全依靠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在知识理解和吸收方面存在困难,同时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教师必须要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况,并据此制定应对方案。

2.充足的课堂结构性材料

科学技术课程不单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实际探究活动,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有好米才能做好饭,因此课堂的结构性材料很重要,教师必须要做好准备。课堂教学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教师需要靠考虑的问题,首先,数量要充足,尤其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堂教学内容,如果材料不足,那么可能有的学生只能观摩,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其次,课堂教学材料必须要具备典型性和结构性,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性,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三、营造探究性的科学技术课堂氛围

小学科学技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生仍然处于智力成长时期,他们好奇心很重,探究性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手段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科学技术教学活动中才是信息化时代的正确选择。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教师在科学技术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他们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和演示,通过切身的体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例如,在进行“浮力”章节相关教学时,将准备好的结构性材料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猜测哪些材料会沉入水里,哪些材料又会浮在水面,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并最终按照小组给出最终的结果。这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重点操作全部都交给学生,学生们享有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他们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提高科学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的老师讲学生听,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例如,在关于四季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他们眼中的四季有什么不同,每个学生看待四季的角度都有可能不同。

2.室外科学技术教学

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许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技术与生活密不可分,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将课堂阵地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实践中发展,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带领学生到公园中去观察和记录他们见到的植物、动物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学生们会兴致盎然的投入到课外学习的过程中。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1.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重难点教学

科学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多知识点需要从生活、实验中探究,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课程内容没办法通过实验演示。例如,课程中关于植物如何吸收水分一章节中,在课堂上基本上无法通过画图、实验展示,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和吸收该知识点。反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动画、声音等工具将植物根、叶、茎中水分的流动情况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2.增强课堂趣味性

传统的板书式、挂图、模型室教学方法相比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讲较为死板,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呈现动画、声音、视频等给学生,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昆虫识别”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出游戏,让学生根据昆虫的定义去辨别哪些是昆虫,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享受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吸收。

3.丰富课堂结构性材料

小学科学技术课程蕴含的知识点很丰富但是教材内容很有限,学生们也不能仅仅依赖教师来传递新的科学知识给他们。而信息技术的存在能够很好的弥补教材的局限性。网络是一个大的信息平台,只要善于利用,其中千千万万的信息、实验案例都可以成为课堂结构性材料的来源。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合作从科学技术相关网站上搜寻、整理、筛选、归纳信息,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知识搜寻能力,强化课堂学习。

五、结论

小学科学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必须要意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做好课前备课工作,准备充足的结构性课堂材料,做到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基础

很多学生认为高中信息技术学起来“没意思”,我个人认为,导致他们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除了由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所重叠之外,同时与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来讲,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而帮助他们逐渐端正自身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

态度。

例如,学习“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部分知识时,在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详尽地讲解给学生后,我要求学生真正地去进行实践,通过计算机对我所提供的线索――我国的著名景点在网上进行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并对“具体的搜索技巧”等进行大概的总结。下面即为学生的简单归纳:

A:同一引擎下搜索的关键词不同,出来的具体信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差别。

B:即使关键词相同,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也会出现不同的搜索结果,更不用说不同引擎、不同关键词的情况了。

C:我们之前学习了搜索引擎的不同种类,事实证明,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引擎以及元搜索引擎这三种不同的搜索引擎类

别在进行信息的搜索与整理时,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D:要想加大搜索的信息量,可以多尝试几种不同的搜索引

擎,这样会大大丰富搜索的具体信息,另外,建议大家平时搜集资料时,注意资料的及时保存与综合。

学生讨论得异常热烈,这样一来,他们的思维就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的理论知识上,这对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来说无疑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重视学科间的内容综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渠道

世界上事物与事物之间并不是单独而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理,高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同样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度重视这一点,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教学内容,力求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展开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力求通过此种手段,逐渐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就拿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吧,包含有大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地点,这对于记忆力不太好,又不愿意下功夫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如何对他们进行更好的记忆无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挑战。因此,在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这章内容时,我会利用多媒体为他们简单构建一个历史学科知识的树状图,并将主要的历史元素标明在上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这个树状图做到举一反三,有效地把握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关键内容,更重要的是还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其作用,这对于他们日后更加认真地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又如,由于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立体几何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虽然我不能向数学老师那样在解题思路上给予他们更多专业的指导,但是我也会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立体几何的构造,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转化自身的具体思维,以抽象而立体的态度对立体几何进行认真的分析,这一点对于学生更好地展开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即为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于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仍然会坚持用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武装自己,力求实现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进而推动学生信息技术专业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美谷.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探讨.职业时空,2012(12).

[2]吴永胜.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探析.新课程学习,2013(03).

篇4

二、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因为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逐渐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遵循教师的思路进行的,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思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信息技术课就会清晰到位,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获得创造性思维启迪。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校、家长、学生无论哪一方面对计算机课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信息技术在高考中的比例,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对高考无用,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这无疑让学生更加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消极态度,提不起兴趣。鉴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非常重要,这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课堂气氛的活跃,完全取决于教师。教师要抓住学生对动画、音乐、视频、图片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通过从网络上搜集精彩的课件,或者自己制作课件,进行有效的导人,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同时,教师讲课用的例子务必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探究心理。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课型有很多种,主流课型是在机房边讲边练。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效果得以及时反馈,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课堂练习,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也更高,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

五、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最优化

篇5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的话,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好学、乐学。

所谓知识是人与人相互传达的,教师把握整个课堂的知识传达使给学生。这个"知识"无论是言语还是态度都会传达给学生,而这个"知识"是好还是坏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课堂里的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传播的"知识",也许这"知识"会影响他人的一生。

信息技术学科有其的特殊性(课堂教学大多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利是多媒体教学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利用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声音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利用多媒体教化学也存在诸多的弊端。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展示很容易让学生主次不分,产生看课件的兴趣大于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兴趣,削弱了课堂学习效率。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个手段,课堂的主角之一的教师来说,作用可是至关重要的!要想轻松的驾驭课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自信:从某种角度上说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该流露出一种自信来。这种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同时也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具有一定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去传授知识。但自信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自信与自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表现出来,举手投足,甚至表情、神态都可以透露出这种心理的轨迹。要把握好这个“度”,非得练好“内功”不可。

知识是人与人相互传达的,而这个"知识"是好还是坏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课堂里的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传播的"知识",也许这"知识"会影响他人的一生。

内容:作为教师应当注重研究讲课的方法、艺术和技巧,因为这的确很有必要。漂亮的板书、标准的语音语调、优雅的手势仪表,无疑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也须明确,一堂课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丰厚、新颖和生动,能否给人有益的启迪。而讲课内容又取决于讲课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在课堂上给学生举例操作的时候,一定备好课,举一些生活中学生喜欢,前沿的科技知识。

情感:“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似乎对我们情感方面的要求不高,但是平铺直叙的解说,古板的操作,这种平直单调、缺乏激情和变化的讲授,会令学员听觉疲倦、情绪降低、打不起精神,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常言道演员演戏要“进入角色”,教师讲课也有一个“进入角色”的问题。一旦进入角色之后,情绪会处于最佳状态:情感饱满激昂,语言充满激情,这样的教学会使学员受到强烈的感染,得到一种振奋的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活动并非纯理性的信息传输活动,其中必然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因素,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书法、绘画、摄影艺术在构图上讲究虚实相映,教学也应当如此。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大脑不会总是处于兴奋状态,优势兴奋中心也是随时间的推进而呈曲线变化的。所以在我们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指导应错落有致,方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谈到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其中均包含着一定的辩证关系,要想灵活地加以控制和把握,绝非一日之功。这需要一定的“悟性”,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逐步地积累经验,提高技艺。

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生活中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信息和传递知识的工具。对于我们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不仅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教学语言,而且要应用好计算机术语,在每一节课上都渗透着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魄力。

情境:信息技术这门学生有其特殊性---多媒体教学,任务驱动法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一定为学生创造一种气氛热烈、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能使学生由于 受到教师教学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教师既能保持清晰流畅,又促使语言生动活泼,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应变:一位合格的教师还应具备课堂教学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的高低也直接体现出教师的自身素质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之间争吵,还有学生带了不应进入课堂的东西,有的同学搞恶作剧……这时,作为教师就要适应这种突发事件,掌握好随机应变的教学艺术,迅速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控制好课堂秩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每一节课的成功,与教师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同大家一起”玩”,用”SCRATCH”让学生自制小游戏,虽说有点“粗糙”,但自娱自乐的感觉还是挺好的;用PPT做精美的演示文稿,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用PHOTOSHOP使我们水平达到了影楼工作人员的水准。

每一个四十五分钟的时光,我怎样准备,学生怎样的表现,预期的收获是什么,这就是的工作,我的思考,也是我的乐趣!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有信仰、理想、激情。循h往复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人……,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

参考资料:

萨乐曼・汗 《用视频改变教育》的演讲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

篇6

一、要以生为本,留下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空间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虽然很早就提出了这个教学原则,但为了应试,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是存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严重。而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强调的是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强调“探究性学习”,是不是就意味着否定了教师的讲授,留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呢?对于信息技术课,显然不是。那么,什么性质的内容或什么时候让学生去探索?这并非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缺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授的教学,很可能导致这样一个危险:使学生陷入了摸索一些基本操作过程的陷阱,既消磨了学生的兴趣,又浪费了时间。但如果一定要将通俗易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成探究性活动,便成了探究的庸俗化。强调学生主体,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讲授。

二、要创设情境,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

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应该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来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最好恰当地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出自然的学习氛围,渲染出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而这种创设不应该是机械的、强制性的,而应该是自然地流露,水到渠成的。

三、要授之以“渔”,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平台

要让学生们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会所有的这一切,这是难以做到的。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不再是仅仅要求学生学会某种软件,使用某种工具,而是要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们能综合的运用各种工具,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遇到没使用过的信息技术工具,那怎么办?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应注意授之以渔。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留意所学的不同种类的信息技术工具的共性和个性,总结出不同种类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规律。比如Office软件包里的工具界面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而且都遵循着“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原则。

二是养成同学们有问题找软件中“帮助”的习惯,每一种工具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从中获得解答。而且不同信息技术工具的“帮助系统”的使用都大同小异,学会了一种,其它就不再是问题,使用方便。

三是教会学生们使用网络资源,不要放过这个庞大而便捷的资源共享库。让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去问“百度”、“谷歌”……它能帮助学生们解决前面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四、要激发兴趣,诱出学生求知的欲望

信息技术课,不是考试科目,学生们没有学习的压力,因而学生们也很少关注,更谈不上用心。但学生们对此是有兴趣的,这里所谓的“兴趣”,不是表现在对我们所教的内容上,而是对计算机中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比如初中生喜欢玩画图,上网冲浪;高中生则喜欢在网上搞些“自留地”。他们上课的时候都希望教师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搞自己的“自留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抓住他们,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成了一线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出以下三种有效方法: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如果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有所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设计利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处理”这节的教学内容时,就让学生们完成“统计分析高一年级全体同学2012年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状况”这样一个任务,把知识点和实际活动联系起来。

2、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如:对《信息的编程加工》这节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任务:

(1)复制代码,熟悉流程,画出y=x2的函数图像;

(2)修改代码,在同一坐标内,画出如任务二的图像;

(3)比较思考,画出如任务三的“花”形图像。

一节关于编程的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用三个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组成一个任务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仅包括了所有要教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饶有兴致去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我们要注意任务要有情境、有意义、可操作;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在使用此教学模式时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

篇7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信息技术课是娱乐课,在同学们的心中已根深蒂固。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一些技能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灵活多样的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很快适应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决定的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感受和需要,给学生创造好学习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计算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力争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发挥才智的环境,使教学成为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2.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法的能力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和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还有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活跃又严肃。要承前启后,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新的突破。教师还要注意多运用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使其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达到最佳的效果。

3.科学合理地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通过评价的手段,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的评价,那么它的内在价值有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和自信心增强。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尤其是那些缺乏兴趣的学生,如果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其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求知欲望。就会受到打击,也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求。切忌教师的感情用事。

4.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每个学生成才的基础。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性别、出生等因素而产生亲疏和偏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给学生的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未来生有表现机会,让他们赶到满足,以增加他们的学习的自信心。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造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信息技术具有内容浩瀚、广博、瞬息万变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让学生用其基于学习、生活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应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点。

1.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藏的一个任务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细化,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比如在《修饰文本框》的教学引入时,我在屏幕上给出文档修饰前后的对比画面后问:同学们,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两个文档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是报社的主编,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引导学生指出了两个文档区别,并把区别分字体、字号、字色、字型等显示在屏幕上,再提出要求任务:谁能演示文档的修饰过程?

2.创设学习情境,积极引导探究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学生接受任务后,在极大的兴趣和迫切需要下,会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在进行“认识文件和文件夹”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任务:在“d:\\my music\\mp3”窗口中找到文件“红日.mp3”文件并打开运行它。然后教师操作电脑演示查找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任务完成的过程。最后运用自制的课件演示一些感念的理解。

3.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认知建构

基本的思维方法、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的状态,传授思维过程,训练思维策略,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比如在结束Word有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后,我设计了1节半小时学用中国人的文字处理软件――WPS2000知识扩充课,首先请一位学生在我的提示下选择Word与WPS的一些共同点进行操作,在请上一位同学在我的指导下选择WPS与word的不同点进行操作最后请一位同学归纳。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点拨评析成果,完善认知结构

篇8

二是调查法明了教育的现状,发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存在的问题。

三是访谈法通过引导师生深入交谈,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

二、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状况的分析

1.调查步骤与方法

笔者做了两份分别关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的看法及现状的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教师100份,学生200份,发放给即墨市五所中学,并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89%。

2.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的反馈情况。学生喜欢的多媒体课件类型见图1。

(2)教师的反馈情况(见表1)。

三、不同学科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的内容分析

1.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或者仅对经历过的事物有一定印象。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达到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的。情境创设和设问引入,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科目相比较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丰富和加强。

四、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内涵把握有偏差

由于对内涵的错误理解,从而导致了实践中的误区。例如有的教师课件做得非常美观,内容也很丰富,但是教学效果却令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就是课件制作太“花哨”,引起学生注意课件的美观,而忽略了课件中的内容。

2.教师整体信息素养低、使用计算机不熟练

据调查,大部分中小学没有针对教育信息化设立行政部门,仅仅设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甚至连信息技术教研小组都没有,而是合并在音体美教研组中。这必然造成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忙于应付教学,使得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探索不够,研究不够。

3.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小学与高校的实践现状优于中学。这主要是由于小学与高校升学压力较小,特别是高校,具有经济与师资方面的优势,硬件环境好。而中学迫于高考竞争的压力与经济条件的制约,进展缓慢;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同类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般而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水平相对较高,但也不是绝对,还取决于教育领导者的重视程度。

五、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1.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要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设计者,无论是教学课件的设计,还是在网上搜集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资料,以及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入的角度等,都要精心,要切合教材内容的需要,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2.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应该强调课堂环境的营造,课堂文化的渲染和师生间情感的融合与沟通,从而使课堂纪律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自律。教师在课堂中设计问题情景时,应注意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能与学生达成有效的课堂交流与沟通。

篇9

1. 与时俱进,不断扩充知识容量。通用技术作为普通高中新开设的学科,由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且更新较快,教师不能停留在已掌握的知识结构上,而是要努力跟上科技时代前进的脚步,了解最前沿的通用技术知识,服务于课堂教学。

2. 注重细节,培养良好的技术素养。当前,高中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弱。结合学生这一实际特征,教师在开展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教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程序,正确运用操作工具,从细节入手,注重对学生操作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木材加工时,无论是工具的正确使用还是加工操作流程的运用,我都力争做到科学规范。

3. 精心设计任务,发挥价值最大化作用。在通用技术课堂上,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的模式经常被教师使用。当一个任务产生时,教师应该自问一下:任务产生的原因,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作用有多大;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能否完成此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能收获什么知识等等。

二、准确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一盏明灯,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都为这一目标而服务。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虑学生的内在实际需求,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兴趣;从内因出发,点燃学习动机,从而将一个个小的目标逐渐演变为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学习动力。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采用“2+7”模式,即分必修模块2个和选修模块7个,每个模块涉及的技术知识侧重点不同,教学目标达成结果不同。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模块内容,分类、分级别、分层次处理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应由模块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章节目标,最后到课时目标。在制定具体课时目标时,教师更是要做好“备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当前的知识和操作水平,从知识掌握的难易程度出发,由浅入深地制定切合实际、目的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主题,制定具体目标,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活动实现目标。

三、把握课程特性,突出“三要素”

1. 加强理解,突显基础要素。通用技术学科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势必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基本教学理念。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采用的是“2+7”的模块式课程,总体分析,这九个模块几乎涵盖了高中阶段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而庞杂。每一位通用技术教师自己都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和操作技能,更何况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举一反三,重在通过某几个模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共性知识。

通用技术基本知识是学生了解通用技术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失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贴近生活,突出实用性。运用通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目标。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贴近生活的实例,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我在上第一堂课时,就以2个同学为一组,发给每一个小组一段铁丝,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个衣架。同学们在原有衣架的思维定式基础上,做出了各具特色的衣架。教师组织大家精心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总结出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及其逻辑顺序。通过利用生活实例,同学们自己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初步探究和体验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设计的形成过程、设计的交流与评价,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的双提升。

3. 完善评价,突出创造性。《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交流与处理、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先进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充分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追求不同。在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时,侧重于对作品中蕴含的创造性进行挖掘和评价,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四、完善教学过程设计

好的过程是理想结果的保证。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组织好课堂,设计好问题,布置好任务,引导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过程,然后好的学习结果就会水到渠成。例如,在《设计》的教学中,我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提供不同生产厂家的饮料瓶,同学们通过自己阅读、回答提问、分析实物、总结成果、教师补充几个环节,全方面掌握饮料瓶的设计理念和实用意图。

又如,在学习《结构和稳定性》章节时,教师利用“乐高”机器人产品,让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行组装一辆四轮小车。教师对制作的小车在外观、实用性上没有做具体要求,但在结构和稳定性上做了要求,并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是:准备一块长1.5米、宽60厘米的长木板,与地面成30度倾斜放置,同学们做好的小汽车从木板的最高处放行,在无人力推动的情况下,测试小汽车的滑行距离和直线行进状态,从而确定小汽车的结构和稳定性。在测试过程中,同学们组装的小汽车不同程度出现滑行距离不长、汽车偏离直线轨迹,甚至滑行过程中散架等情况。同学们在多次试验和改进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保证小汽车结构和稳定的基本要素,同时,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有趣竞争,同学们真正在享受探究的过程中,做到体验与快乐的充分融合。

篇10

若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9人说“喜欢!”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失望,不管学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参差不起,教师都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最高,知识迁移最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给低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比如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 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便学会了。

2. 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键盘指法练习》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3.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画出“五边形”,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五边形”会画了,其它的三角形、七边形等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了,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4.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篇11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分一分”这一课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小学生熟悉的分苹果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苹果的过程引发学生对分数二分之一的思考。当学生发现平均分苹果竟然与分数有这样的联系时,不禁兴趣盎然。这样,激发了学生对新知探究的渴望。

丰富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具体形象感知形成表象,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鲜明生动的概念,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本身及知识背景的丰富材料,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显示出来,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把思维的过程以显性的状态有序地暴露在学生面前,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树叶的周长,笔者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只小蚂蚁沿着一片树叶的边线转了一周,蚂蚁经过的路线用红色线条显示;接着,再播放蚂蚁的录音:“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周长”的概念。

突出重点难点,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画面的强烈刺激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发展的求异思维入手,训练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判定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具有发散的思维方式,从多向、多层次去思考,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通过直观形象的图文形式加以强化,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完“平移”这一内容时,笔者出示了如下一道习题: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红鸟站在船头,蓝鸟站在船尾,船行驶一段时间后,红鸟与蓝鸟谁经过得路程长一些?有的同学认为红鸟经过得路程长一些,有的同学认为蓝鸟经过得路程长。正当同学们争执不下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做了演示:格子图上画了一艘船的图形,用红点和蓝点代表两只鸟(这两个点正好在两条线的交点上,这样方便数格子),图形向右平移几格后,让学生数一数,红点和蓝点分别平移了几格。同学们通过数格子发现,红点与蓝点平移的格子数是一样的。接着,笔者让学生找出图形中的任意一个点数一数,看看它们移动了几格。经过数格子学生发现,无论哪个点,移动的格子数都与红点、蓝点一样。最后,笔者概括学生的观点总结得出:同一个物体移动了几格,这个物体上的任意一点都移动了相同的格数。

强化知识运用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有效途径。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有利于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达到突出知识重点、突破知识难点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例如:在学了“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笔者用闯关的形式设计了三组练习。第一关是基本练习,要求学生在熟记乘法口诀和掌握了求商方法后,直接在电脑上的指定位置打上得数,如果答案正确,电脑上就会出现“√”,并配有掌声。第二关是变式练习,可以设计成表格填空题,要求学生填出其中一个因数或积,也可以让学生填出被除数、除数或商,学生要通过思考才能完成。第三关是争当小博士游戏,设计成送信游戏,把算式用电脑鼠标拖放进相应的信箱即可。

篇12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全程的状况,至今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限于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严重削弱,这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严重抑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宰,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如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呢?下面就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需要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或从实际问题出发或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错误、障碍等)出发,或从学科中的历史典故出发,通过多媒体创设形成一种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学习的需要。

二、引导探究,学生欲学

对知识的渴求是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一种欲望,教师应充分挖掘、激发这种欲望,以取得有效教学的契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限制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但也不是任由学生的思维走向歧途。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启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最佳时间。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计算机对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正是促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做好某件事的先导。因此,上课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三、主动探究,学生会学培养“课堂小老师”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具有参与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施教之功,贵在授法。“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我在教学当中采用的是“课堂小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当中来,给他们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达到创造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课前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3―6人);第二,给小组一些简单预习提纲的任务。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即把预习提纲问题化,问题系列化。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学习。同时系列化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学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他们由浅入深地学习,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并有助于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问题化预习提纲,学生从而真正收到自主学习的实效。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自我管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布置任务,体现层次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创设情境并提出任务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表现。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我在设计任务时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2、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

自主学习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解决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势,比如分组完成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使其更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他们“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行为,也就越来越迅猛。

五、展示评价,学生乐学

篇13

一、从基础出发研究新教材,明确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它会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表现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信息技术等他们走入社会时可能早已面目全非,甚至是学而无用的现象。高中新课程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大的转变,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力图共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新教材为不同层次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从方法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启发创造思维相结合

创造是发展的灵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以创造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并教给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以引导他们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从各个角度来解决问题,使同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此外,还要注意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并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化,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从问题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创新教学的模式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使他们在提问中产生怀疑,从怀疑中引起反思,再由反思导致探索,又由探索促成创造,从而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实现由教师提出问题到由学生提出问题的逐渐过渡。因此,教师在开始时就必须努力诱导学生开动脑筋、激活思维,以帮助他们克服思维惰性,并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此外,还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只有这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并最终促进创造力的飞速提高。同时,也只有将创新思想纳入到备课中加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才能卓有成效地解决学生在探索或学习中的问题,使他们真正体会创新的意义,并在探索中受到启发,从而获得创新的动力。创造从模仿开始。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使本身的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在指导他们进行探索。此外,还要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的过程中,敢于自我否定,敢于标新立异,并大胆实践、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品质的形成;要让学生看到自己是如何创造的,并给予创新思维的方法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的各种示范,并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从而为他们的探索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