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经济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研究生经济管理

篇1

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滞后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产业园已经开展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批产学研基地大多是基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以以知识灌输为。

2.企业指导老师资源不足

一方面,现有产学研基地建设中,遇到了企业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一般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具有经济管理类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而且大都居于领导岗位,不在科研第一线。加之,这类人员往往本身也承担着大量的企业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也存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由于企业通常并未专设研究生导师这类的岗位,更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要求,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中研究生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3.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受限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产学研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需要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多形式、多功能,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用学结合”原则。一方面,研究生学习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研究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有针对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方式,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多利益主体共赢原则。不同利益主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为决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实验、出论文;而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产业化问题。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行为。产学研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应当从制度、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高校和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大平台。只有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共赢与共享。

最后,制度配套原则。为了保障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比如,产学研基地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考核以科研和教学工作量为导向,企业中往往又没有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这些问题的很好解决,需要完善现有制度,以此作为推动基地建设的保障。

三、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三是邀请企业中实务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调研与毕业论文,同时完善企业导师的聘任与薪酬管理制度。产学研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咨询服务。同时,由于产学研基地往往没有明确设置企业导师岗位,为了让企业导师切实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在产学研基地应设立相应的企业导师岗位,完善现有的企业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落实企业导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真正做到企业导师的责权利相一致。

四是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采用灵活的选修课教学方式。部分选修课程可以放在产学研基地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而且还有利于请企业导师参与选修课的教学,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产学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增加实践应用的考核环节,强化研究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以产学研基地名义每年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与企业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联合招标课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需要解决的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是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基地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完善产学研基地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张维宾.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7-59.

[2]胡常伟,毛宁,陈新度.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63-165.

篇2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篇3

1 “工业4.0”概念的提出

“工业4.0 ”又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最早在德国提出并发起,就是指制造业领域,将资源、信息、产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实现人、机器设备与物品的有效联通,建立起来一个极其灵活的数字化及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工业4.0”对制造业的未来面貌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继蒸汽机的发明、机械化生产和信息技术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将迎来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以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主要标志。目前“工业4.0”这个概念在全球工业领域反响强烈,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工业4.0”可以让设备和设备之间展开对话,生产设备及产品之间互相交流,创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话窗口。也许到了2020年,每个病人吃的药物是根据其个体的独特基因来配方的;用户的午餐能够依据个人的爱好和营养需求来调配生产;工厂生产线能够依照员工预期的时间开工;而正在生产的车间里是由上一台机器来告知下一台机器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这一切都无须技术员亲手操作。“工业4.0”时代的特点就是将工作的重心向符合用户个体化需求的生产方式转移。“工业 4.0” 的效率将远远高于以往的机械自动化,甚至也要高于数字制造。“工业4.0”在制造业方面更加重视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掌控。以往研发一款新产品需要7~8年的时间,现在需要两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就够了。“工业4.0”的未来趋势就是使产品设计、生产和上市的时间间隔缩短。

自从人类步入工业社会,社会每经历一次重大变革,都要历经由新技术而引发的产业改革,进而引起社会形态的重大改革。21世纪以来,面临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工业4.0”时代迎来新的曙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中国,面临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中国在“工业 4.0”时代面临的挑战

智能生产、智能控制……“工业4.0”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但即便是科学技术水平领先的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想要真正进入“工业4.0”时代,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虽然有着巨大的工业制造体系,然而目前制造业的发展仍然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特别是近年来面临着高端制造业产品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缓慢等影响制造业转型的特殊困难,通过“工业4.0”这项新的工业革命能否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对中国制造行业来说,是异常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跨入了制造业大国的行列。可在产品方面,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主要有服装、鞋袜、纺织品等,而这些都不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技术产品也主要是靠来件组装或来料加工。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就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也是中国最大的悲哀。其次,在技术方面,中国大量企业主要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技术的对外依赖可以达到50%以上。中国80%的芯片,几乎全部的高档液压件及发动机要依靠国外进口。在中外合资企业里,外商掌握着所有的核心技术及售货渠道,而我们只有用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国外的品牌,也只能换来的是少之又少的效益,大量的利润被国外资本家赚取。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世界上实际上是充当“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最后,在工业制造业行业,中国进入世界前500强中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工业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还严重不足,想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今年的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贯彻“中国制造2025”做了重要部署,这很快让人联想起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其主要着眼点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这与“工业4.0”中提到的以信息技术带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为了能够迎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我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行业,促使新技术与新产业深度融合。“十二五”期间,我国研发新技术的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了2%,甚至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国。政策和资金的转移效果显著,比如在2013年,在全世界制造业的32个行业中,中国在其中的7个行业中地位领先。

尽管中国在工业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 “工业4.0”时代向我们袭来之际,如果我们不想被这一新的工业革命搞得手足无措、缺乏准备,就需要及时在战略、技术和人才层面上,作出重要的战略调整,推动工业制造业全面发展。

3 “工业4.0”时代影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因素分析

3.1 就业能力因素

通过对往年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企业比较关心的是一名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是否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对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视甚至远远超过了对学生在校成绩的重视,他们往往对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比较青睐,因为这些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事管理类职业的人必须拥有的专业素质,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则需要它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拥有这项技能,他们身上的这些技能能帮助企业实现人、财、物的最佳调配,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2 激烈的就业竞争

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因为经管类专业主要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领”,人们认为这一职业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一趋势使得很多学生对这一专业心向往之,每年都成为大学生选报专业的重点,因此每年都有一大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并且,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大学生入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入学率也越来越高,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学生人数的急速增加,学生一毕业就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就业的难度。在未来十年内,也就是“工业4.0”时代到来之前,经管类大学生还会不断增加,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4 “工业4.0”时代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利弊及趋势分析

4.1 就业前景利弊分析

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由于从产品、设备到运输系统等所有的成分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彼此之间能够实现自动通信,实现了全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智能化意味着机器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人脑,这都会极大地节省劳动力,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在这样一个浪潮中也无法幸免,这对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会带来整个行业高速的运转,这就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来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整合,从而带来最大的效益,所以,未来的“工业4.0”时代将急需这样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也为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提供了比较大的契机。

4.2 就业趋势分析

陈德基教授认为,其实,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没什么大的改变,依然看重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乌守保认为,未来“工业4.0”时代需要两类人才:一是具有系统性思维的人才,能够让智能产品、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实现互相连接。二是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才,而这两方面的技能都是经济管理类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要求。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可以肯定地说,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肯定会对某些从事体力劳动员工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但笔者认为,“工业4.0”也会给经济管理类人才更大、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在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行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大多数都是独立运行,分别是由不同的行业去操控,而要真正让“工业4.0”时代转变,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把这些环节都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网络。这就需要经济管理类人员能够高效、及时、灵活地进行分析与决策,充分调动和整合行业所有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使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院校的扩招,目前人才市场趋于饱和,在未来的十年内还会有大量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走向市场,这无疑会对他们顺利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应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相信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也会给高质量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很好机遇。所以,“工业4.0”时代,经济管理类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超越了前面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在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或许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机会。经济管理类学生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顺利就业,应从现在做好准备,全面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增强适应时展适应职业需求的能力,富有团队意识,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在选择职业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争取在“工业4.0”时代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娟.基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2]张芊.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大众商务,2010(5).

篇4

关键词 :科研经费;经费管理;科研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53-01

1.我国科研经费筹措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不断改革,在相关事业单位中,科研资金按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资金来源,即是指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的部分,这部分资金是国家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在预算中让事业单位无偿使用的,在事业单位相关科研资金中是主体部分;另一方面是横向资金,这部分资金是指那些来自社会个人或者企业的投资资金,事业单位要和他们签订相关的技术协作合同,并对科研成果的使用做出具体的规定,以使投资主体能够收回相关的投资成本。这种以国家拨款为主体,个人和企业投资为重要补充的科研资金多元组成模式很好地缓和了我国科技事业进步所需的资金困境。

2.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以提升科研绩效的相关建议措施

2.1加强挣值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对科研项目管理做好明确的项目管理和计划。建立综合的项目基准线,将明确的责任非配到各个相关部门,将成本与进度预测,职能与项目的分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其次,改变科研知识分子不重视科研项目管理的观念,重视成本会计记录。因为科研项目管理的良好进行,不仅可以控制科研项目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其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对于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实现物质和科研的合理结合都有一定的好处。最后,科研人员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对于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减少进度和成本的偏差有着重要的作用,科研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分析和应变能力的优势,在挣值管理中这又显得特别重要,所以科研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掌握好科研项目管理的成本和进度以实现外部情况的变化。

2.2加强事业单位中政府补助之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管理

目前事业单位中政府补助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其一,相关政府规定和新准则的要求存在差异。相关政府对于事业单位政府补助之课题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方面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如有些项目要求列出的科目和名称,在政府颁布的规定和新准则对此的规定中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是因为在政府中卫事业单位划拨和分配科研经费的部门不一。其二,政府补助内容的不全面。政府在对事业单位的相关科研项目的资助中,相关的管理办法也陆续颁布,对于补助的内容也做了较为细致具体的分析,但是并且没有对花费最高的人力资源的劳动成本补偿问题没有做出补偿的规定。其三,未详细规定指出会计科目。政府来款方式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却没能详细规定支出会计科目,只是将相关支出纳入当期损益中。这种不明确的规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工作的处理带来难度,会计人员多是将其纳入“管理费用”或“科研支出”等项目中。其四,尚未统一的会计科目与核算科目。因为会计与核算科目在科研项目的支出并未统一,这就给后面会计人员的汇总和分析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在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管理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还要加强对政府补助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贴》在2008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政府补助统一了会计处理方式,而相关事业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补贴进行会计审核,以防止国有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具体建议如下: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中政府补助值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中我们要严格遵循新准则的要求,统一和完善各项会计统计科目。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协调的工作,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统一的政策,实现政府政策和国家相关颁布的准则之间的协调不冲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方式。其次,完善相关补助列支。在事业单位政府补助的课题科研经费中有很多间接项目的费用并没有包含在资助列支内,其中有关于人力资源使用的补偿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针对不同的课题制定出相关的科研经费处理方式。第三,重视政府补助准则和其他准则的衔接如政府补助中非货币性资产的补助形式公允价值的确定准则,要与其他用来评估公允价值的金融工具的相关准则保持一致。这对于后续会计核算业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事业单位科研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缓解了它们科研资金紧张的困境,但也对科研经费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挣值管理的引入和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严格执行能够加强对科研项目进程中科研经费的管理,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促进科研绩效的提高,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7)04-0038-02

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工程非常系统化,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尽职尽责,也需要法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牵涉到很多的环节,制约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管理缺陷、人的危险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环境的危险因素等。其中任何的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而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可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1.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1)存在严重的机电设备选型不科学情况。基于持续发展的煤矿工业影响下,需要的高新机械基础产品与技术产品越来越多。而当今我国不少专家的一致建议是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激发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国内吸收高新技术之后的消化需要相应的时期。并且应当确保跟不同人员的管理能力、各种地质状况相适应。事实上,在工作实际中,很少兼顾这种适应性。为此,在高新技术产品应用至消化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这提高了管理机电设备的难度。

2)生产配件的企业缺少一致性的标准和规范。基于煤矿机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对设备选型的要求也提高。然而,纵观国内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发展情况而言,大部分都是小型化的企业,以及行业当中的一致规范标准缺失,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配件性能、规格、材料等都存在差异性,这会导致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不相匹配的情况。也恰恰是因为生产细节存在差异性,所以一些生产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常常偷工减料,这使煤矿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3)粗放管理模式之下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较大。传统意义上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实施的是粗放式的模式,通常以手工记账的方式管理账目,如此的工作量非常大,常常会出现物、账簿不符合的情况,这不利于之后的汇总与分析工作的开展,因而导致非常低的工作效率。

4)亟须提升煤矿员工的整体素质。煤矿员工的不正确操作是损坏机电设备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在当今,煤矿应用很多先进的采掘设施,像是支架、掘进机、输送机、采煤机等等,自动化的设施要求员工系统、认真地进行维护。然而,煤矿员工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不重视维护工作,仅仅注重维修工作,这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发展。

2.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严格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个过程。需要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所有方面都实现精细化,通过流程规范机电设备的购置、合同签订、维修等;让专门的人员记录和统计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工作状况、台账等;建立机电设备管理的档案,确保所有设备的检修记录和工作现状都有册可查;贯彻实施包机制,让专门的人员负责每一台的设备;一直确保在透明化与动态化的状态中管理设备,让管理者重复作业的情况减少,实现机电设备生产效率的提升;设备的选型与采购需要基于相应规范、标准的指导,防止应用没有防爆合格证、认证不合格、资质不清楚的机电设备,对于入厂前后的设备进行试车与验收,从源头上避免应用不合格的设备;设备的验收先应当达到我国的标准,并且认真地根据程序一项一项地验收,执行机电设备的承修职责,保障机电设备运转的顺利与安全。

2)实现标准化的机电设备平时管理。对于煤矿机电设备平时的管理来讲,需要制定完善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且定期地开展各个部门与各个工种的制度培训事项,确保一系列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而真正地贯彻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管理组织的闭环控制实现,最终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与顺利。对于进入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来讲,最了解设备与接触设备时间最长的员工是操作工,管理设备的人员需要结合相应的工种与设备种类制定场地的作业指标,且根据实际工作,安排技术工作者制定关于工种与工序的作业流程。如此一来,一是能够确保机电设备应用的顺利,二是能够提供对操作者的考核指标,从而提高煤矿机电设备作业的安全系数。

3)严格地实施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在于矿井质量的标准化。事实表明,高度重视矿井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可以实现非常大的效益。应当将该工作作为一种经常化的事项严抓不放,从而使静态达标转变为动态达标,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当然,要想使整个过程的生产都达标,务必创建与健全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岗位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等,清楚每一个人的安全责任所在。除此之外,实施部门的安全激励机制,认真地考核完成企业安全任务的个人与部门,对奖惩予以兑现,持续地推动执行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篇6

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融合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生态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原理,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应用生态理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首先是自然优先原则,维护自然自身的景观特征是生态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其自然原有的景观面貌保留下来,例如古文化遗址、森林等。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次是生态持续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常在旅游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该原则,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防止损坏旅游景观内的生态系统,保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再生性;最后还要遵循综合效益原则,在选择旅游景观的材料等方面,应当对旅游景观的经济效益、综合生态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减少对景观的改变产生的负作用。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稳定。

生态思想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

不同的旅游景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于是在材料方面应用生态理念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从而在使用建造技术、景观材料、人造景观建筑等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并根据这些不同的影响形成旅游景区的地域特点。于是在利用当地的材料、适应地理环境的时候,能够对旅游景观的地域特色的要求实现满足,保证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而在建设旅游景观的时候通常是需要大量的。大规模的使用材料,为了保证旅游景观建设时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降低旅游景观建设成本,应当对地方的自然资源进行使用,减少使用其他地区的资源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使用本地材料也是节约经济成本的重要手段。如使用当地的廉价材料石材、土等,耐压性是石材的重要特征,在旅游景观设计时将其设计景观中,与生态理念向符合,有利于提高旅游景观的稳定性。

2.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生物栖息地、生物系统、人类生存的自然界等自然环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生态理念在大自然的整体性中则充分的体现。旅游景区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中对旅游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利用有力的景区资源进行旅游景观设计,则设计的景观环境将适应景区的自然因素。另外依照人文特征、当地情况,对旅游景区的整体空间系统进行构建,从而满足旅游景观设计的功能方面的需求,以此来建立整体性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同时为了应用生态思想,还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将地域特色文化展现出来,传承当地的文化,发展生态理念。

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方法

1.尊重生物多样性

首先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当合理搭配。由于植物的种类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且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阳光等特点,于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在植物设计上要依照其生长特性,选择互相补充的植物进行搭配,减少多种植物在生长中的竞争。同时在搭配的时候也要注重视觉美感效果。例如将低矮的灌木与高大的乔木设计在一起,形成一组和谐的植物景观,减少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的直接的空间竞争。同时也可以给游客们一种高矮相间的视觉效果。其次在选择植物选用方面要选用一些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依照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种类的树木间的生态效益也存在差异性,例如大叶黄杨、刺槐、国槐、柏树等树木可以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在旅游景观中使用这些树木可以提高空气的质量。或者将耐水性较强的柳树等种植在湿地,将耐干旱的仙人掌等种植在旱地等,从而发挥其生态效益,维护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最后在搭配植物的时候可以模拟自然群落,针对旅游景观的环境特征,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从而形成新的自然植物群落,使其能够平衡稳定的发展,各个植物景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存在,保证景观系统结构的功能健全,另外减少人为管理植物景观的经济成本。

2.遵守自然和谐发展

首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应当保证生态优先,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进行遵守,对原有的自然景观的结构格局进行保持,减少对原有景观格局的改动,降低干扰,保证旅游景观的生态系统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共生。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就应当发挥人类的职能引导自然发挥其力量,为人们提供利用和服务,并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人们在吸收氧气之后就会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一定的氧气为人们所利用。通常情况下一些有毒气体可以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进行恢复,维持生态的稳定,所以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结合自然的功能,合理的设计旅游景观。其次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等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的限制,有很多系统结构不能够深入的了解,这时在景观设计时就需要尊重这些景观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由于这些景观在无序到有序的周期演变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组织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净化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然生态的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欣赏到蓝天白云等自然景观,所以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要利用其功能,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可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从而有效的维护生态平衡。最后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将自然景区的自然演进过程显露出来,让游客们可以通过自然景观感受到自然,例如通过观看树叶的摇摆可以感受到风在大自然中的存在,在树叶由绿变黄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四季的更替等等,以此来真切的感受自然生态。

3.遵循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自然景观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设计旅游景观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特点,在基于旅游景区植被、河流、地貌等生态框架之上,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修复,保证其整体性。而在人工景观建造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要素。其次要对旅游景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每个地区都有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特征,在设计旅游景观的时候,需要找出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脉,总而将其设计成为可视化的符号,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引入,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设计元素,创造当地鲜明的历史文化景观环境,另外还可以设计具有生态理念标志性景观。

总结

篇7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职业生涯是指其一生的职业经历,随着人的经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职业预期的变化以及行业技术的变化,职业生涯也必然会有相应的变化。职业生涯是每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体现,所以,客观的来说,职业生涯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成功失败的界定。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于自身职业的定位,当然,也包含着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管理,一个科学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职业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讲,职业生涯规划更像是某种目标的管理,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让自己的时间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

(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美国Marland博士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理论也是时展的产物。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包含着方方面面,从学生有了清晰的职业意识开始,职业生涯教育就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但是从根源上来讲,高校是为学生开启职业意识这扇大门的钥匙,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特点

(一)相关就业范围广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经管类学生在就业时所面向的范围非常广。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在就业时可以选择范围就包含了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金融证券公司,财会教育机构,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可以说,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的相关专业领域工作非常广泛。

(二)知识结构更新快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等相关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加大力度。但我们都知道,经济管理学科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常大,财政政策、法律条款、会计准则每年都会有所变化,所以相关知识的结构更新非常快。经济管理作为应用型专业,就要求学生对于前沿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社会需求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用人单位的需求上,在调研了历届学生所在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后,发现经管类学生社会需求主要集中于几下几点:

(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外,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从实践中摸索经验,在熟悉企业操作实际过程的同时,能结合相关的法规,给企业提供可行的建议。除了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外,经管类学生应该掌握与学科相关的经济、税收、营销、财务分析等相关知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多为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就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除此以外,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外商投资法》的推进再一次促进了这一现象,作为走在经济形势一线的财经类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也被越来越多的单位重视,尤其是英语,很多单位希望员工可以熟练掌握英语,这样在与外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职业优势,此外,对于外文资料的阅读和使用也会更加熟练。

(二)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很多专业类职称证书和职业资格准入证书都是用人单位的首要考虑因素,从调研数据来讲,用人单位对于会计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人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理财规划师证书具有相应的要求,这些证书大都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基础要求,报考门槛相对来说较低,所以,一般企业希望学生可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这些证书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和实操考核共同组成,也能从侧面证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当然,行业内的几大顶级证书的持证人才,更是各个单位争相抢夺的人才,例如注册会计师(CP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等。但是这些考试因为难度较大,很多也有报名条件限制,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是不易实现的,但从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讲,仍然是经管类学生应该努力去攀登的高峰。

(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前文中,我们提到了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较快,那么就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实这一点不单单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处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状态,就以最为典型的会计专业来看,从21世纪初到现在,短短的20年内,会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会计工作,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财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财务信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一特点,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对于其他类专业学生来讲也是同样如此,职业生涯规划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要适当的调整,我们鼓励学生提升自身能力,去建立更高的职业追求。

四、建议与对策

(一)对学生自我规划的建议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本人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常见的方法,是运用SWOT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势劣势,结合机会与威胁,将内外部因素进行结合,并以此为基础设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生应该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自己的相应能力,关于这一点,更需要提醒学生的是,综合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基础,很多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往往忽视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这些对于学生的自我规划,都必不可少。

篇8

 

二、经济运行规律分析

 

(一)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

 

2012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58亿元,较2000年增长了约6.3倍;从增长速度来看,1978年至2012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6%,高于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外部经济环境的趋紧,叠加住行消费和城市化空间的逐渐缩小的影响,2008年开始江苏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进入下滑通道。2012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降至10.1%,较增速最高的年份2007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处于此消彼长阶段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表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化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为由以前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替代转变为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替代。具体来看,1990年至2004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5.4%降至9.1%,降幅为16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了7.4、8.6个百分点,占第一产业降幅的比重分别为46%和54%。2005年至2012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6%提高至43.5%,降幅为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降低了1.5、6.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幅的比重分别为19.3%和80.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显示出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软化特征,这也将会是未来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的方向。

 

(三)重要用电行业周期性波动特征突出

 

消费结构由衣食向住行升级,带动了金属冶炼、建材以及化工行业快速发展;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拓宽了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市场空间,因此,上述行业的走势对于电力需求具有重要影响。这里选取了涉及行业的实物量代表性指标钢材、水泥、乙烯以及布进行说明。2000年至2006年期间,钢材、水泥、乙烯以及布的年度同比增速均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07年上述指标开始出现下降走势。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增速加速下行。在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下,国内总需求和全球总需求规模触底反弹,上述行业迎来一波反弹小高峰。但随着刺激政策作用的递减,涉及行业再次出现大幅下滑情形。2012年,在稳增长的政策效应下,金属冶炼、建材、化工以及纺织等行业景气度有所好转。

 

(四)经济重心仍在苏南,新增量逐渐北移

 

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中占主导地位。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9.9%,分别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41.6、38.0个百分点。但从增量来看,江苏省经济的新增量逐渐偏向苏北和苏中地区。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00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同期苏中和苏北地区则分别上升了0.5、1.8个百分点,这充分显示出江苏省经济增量重心逐渐北移的趋势。

 

二、电力消费规律分析

 

(一)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

 

2012年,江苏省全社会实现用电量为4580.9亿千瓦时,用电规模为2000年的4.7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用电38.0亿千瓦时;第二产业实现用电3605.6亿千瓦时,工业实现用电3562.5亿千瓦时,重工业实现用电2695.0亿千瓦时,轻工业实现用电量867.5亿千瓦时;第三产业实现用电量468.5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为468.9亿千瓦时。

 

(二)用电结构出现重要转折

 

由于各产业用电的不均衡增长,用电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动,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2000年至2007年,用电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替代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该期间,第一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第一产用电比重为0.8%,较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为8.7%,较2000年下降4.2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保持了大致稳定,2000年和2012年的比重分别为8.3%、7.9%;而第二产用电比重则大幅上升,由2000年73.9%升至2007年的82.6%,增幅为8.7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2年,用电结构转变为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替代第二产业。该期间,第一产业用电比重保持了大致稳定,2008年和2012年相应的比重分别为0.7%和0.8%。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8.6%、9.5%提升至2012年的10.2%、10.2%,相应的增幅为1.6、0.8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却进入下行通道,由2008年的81.1%降至2012年的78.7%,相应降幅为2.4个百分点。

 

(三)重工业与轻工业用电替代关系显著变化

 

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占 工业用电的比重为分析对象可以发现,2000年至2012年期间工业用电的结构也出现明显的变化。2000年至2004年,工业用电结构主要表现为重工业对轻工业的替代。具体来看,轻工业用电比重由2000年的32.8%升至2004年的35.8%,升幅为3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67.2%降至2004年的64.2%。2004年至2012年,工业用电结构主要表现为轻工业对重工业的替代。具体来看,轻工业用电比重由2005年的29.4%降至2012年的24.3%,降幅为5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70.6%降至2004年的75.7%。

 

(四)重要行业用电的结构呈现差异化

 

2000年至2012年,化工行业、黑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以及纺织行业的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走势并不一致。2000年至2007年,黑色金属行业和纺织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处于上升阶段,分别由7.3%、8.3%增至11. 4%、10.5%,相应增幅为4.1、2.2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和纺织行业比重转为下降,分别由11.0%、9.6%降至9.4%、8.7%,相应降幅为1.6、0.9个百分点。2000年至2011年,化工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处于下降通道,由11.5% 降至7.7%,降幅为3.8个百分点;2012年化工行业用电比重有所回升,为8.1%,较2011年上升0.4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4年,建材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基本持平,维持在5.6%左右;2005年至2012年,建材行业用电比重处于缓慢下降通道,2012年降至4.1%,较2004年降低1.5个百分点。

 

(五)苏南用电占主导,但重心逐步北移

 

2012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59.8%、15%、19.8%;苏南地区比重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44.8、39.9个百分点。从动态角度来看,苏南地区用电比重趋于下降,而苏北地区用电比重趋于上升,苏中地区用电比重维持基本稳定;具体来看,2012年,苏南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下降5.4个百分点,苏北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上升5.3个百分点,苏中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分地市来看,苏南地区的地市用电量占全省的比重位居前列,而苏北地区的地市用电比重则排名靠后。2012年,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南京用电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6.0%、12.6%、9.3%;苏北地区的宿迁和连云港的用电比重均为2.5%。从动态变化来看,苏南地区的地市用电占全省的比重趋于下降,如2012年苏州、无锡、南京的用电比重分别较2007年下降1.4、3.0、0.9个百分点;而苏北地区的地市用电占全省的比重趋于上升,如2012年徐州、盐城和宿迁的用电比重分别较2007年上升1.5、1.3、1.2个百分点。

 

三、经济与用电结构比较

 

(一)各产业电耗水平总体趋于下降,但产业间存在较大差异

 

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各产业单位产值单耗总体上均呈现出下降态势。201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应的万元产值电耗水平为111.0千瓦时、1329.4千瓦时、199.2千瓦时,分别较2000年下降337.9千瓦时、288.9千瓦时、64.0千瓦时。第二产业万元电耗水平远高于其他产业。以2012年为例,第二产业电耗水平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1218.3千瓦时、1130.2千瓦时。

 

(二)第一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同步下降,但两者比例保持大致稳定

 

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由2000年的12.3%、4.8%降至2012年的6.3%、0.8%,相应降幅为5.9 、4.0个百分点。从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来看,2000年至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下降态势。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用电比重基本维持在0.8%。2007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继续下降,但2011年后趋于稳定。

 

(三)第二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先升后降,近期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快于用电比重

 

2000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000年至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由51.9%、73.9%上升至56.6%、81.8%,相应的升幅为4.7、7.9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快于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2006年至2007年,第二产业用电比重继续上升,而产值比重进入下降通道。2008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进入下降通道,分别由54.8%、81.1%下降至50.2%、78.7%,相应降幅分别为4.6、2.4个百分点。

 

(四)工业产值与用电比重保持与第二产业走势基本相同

 

与第二产业用电比重走势相似,2000年至2012年,工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000年至2006年,工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由45.0%、73.1%上升至51.0%、81.3%,相应的升幅为6.0、8.2个百分点。这说明工业用电比重快于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2007年,工业用电比重继续上升,但产值比重进入下降通道。2008年至2012年,工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进入下降通道,分别由49.3%、 80.3%下降至44.2%、77.8%,相应降幅分别为5.1、2.5个百分点。

 

(五)第三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趋势一致,但近期产值比重上升速度快于用电比重

 

2000年至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小幅上升态势,由35.9%提高至36.7%,升幅为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基本持平,2000年和2001年均为8.3%,2002年降至8.2%。2003年至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保持下降态势, 分别由36.1%、7.9%降至34.6%、7.7%,相应降幅为1.5、0.2个百分点。2005年至2012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转为进入上升通道,分别由35.6%、7.8%上升至43.5%、10.2%,相应升幅分别为8.0、2.5百分点。

 

(六)地区经济与用电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苏南地区产值和用电比重均处于下降通道,但用电比重下降速度快于产值比重。 2000年至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和用电占全省的比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用电比重下降的速度快于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具体来看,苏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62.1%、65.2%降至2012年59.9%、59.8%,相应的降幅为2.2、5.4个百分点,后者高于前者3.2个百分点。苏南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一方面由于地价等方面的高成本,推动部分高电耗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没有转移的重化学工业也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升级,推动产业单位产值的电耗下降;另一方面,单位产值电耗较低的第三产业逐步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述原因导致了苏南地区用电比重以比产值比重更快的速度下降。

 

苏中地区产值和用电比重保持了相对稳定。2000年至2012年,苏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和用电占全省的比重保持了基本稳定。具体来看,苏中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7.8%、14.4%降至2012年18.3%、15.0%,相应的升幅为0.5、0.6个百分点。苏中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构成均处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因此样本期内其地区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处于了大致稳定的区间。

 

苏北地区产值和用电比重均处于上升通道,但用电比重上升速度快于产值比重。2000年至2012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和用电占全省的比重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且用电比重上升的速度快于产值比重上升的速度。具体来看,苏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20.1%、14.7%升至2012年21.8%、19.8%,相应的升幅为1.8、5.2个百分点,前者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阶段落后于苏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导致高电耗的重化学工业的扩张速度要快于低电耗的第三产业。这是苏北地区用电比重提高速度快于产值比重提高速度的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篇9

本文选取1990-2010年份中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新能源(水电、核电、风电)消费数据和传统矿物能源消费量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数据如表1所示:

三、新能源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篇10

学生作品;保存与使用;管理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培养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不是象牙塔,大学教育要强调素质教育,但也不应忽视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极强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其成立之始,便由于市场的需求,而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了实践的内容。因此,作为高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我们应该提倡培养学生具有引导设计市场方向的理想与信念,同时也应具备适应设计实践需求的扎实的基本技能。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作设计几方面进行,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师基本采用实际项目、留校优秀学生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直观地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环境艺术教学中,优秀的学生作品是环境艺术教学中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程示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进行专业交流的主要形式。如何对数量众多的学生作品进行挑选,如何进行管理、使用和分类保存,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1环境艺术设计中学生作品的类别

(1)基础类临摹作业和写生作业,比如造型基础、钢笔画、马克笔绘画、考察写生作业等,这类作业基本以单张形式呈现。(2)专业类创作课程的优秀作业,比如室内住宅设计、酒店设计、展馆设计、小庭院设计、广场设计、卖场设计等专业课程的作业。这类作业以文本形式呈现,部分有较小的展示类的模型。(3)毕业设计的作业,环境艺术设计的毕业设计课程是一门最重要的课程,通过毕业设计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感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复归到更高层次和品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设计项目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从事设计工作所需要的良好品格,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作品,不同层面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各类教学总结和环境艺术年会都会组织环艺课程的作业展览和比赛,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作业,在没有被专业老师定为优秀作业的时候,也应列入优秀作业的范畴。(5)模型、实物等设计作品,环艺专业教学中模型表达的训练要结合每一门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并注重对模型制作技术与技巧的训练。不同的年级及不同的课程主要训练不同的内容,每个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学会不仅用模型表现设计,同时会用模型推敲和推动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模型表达与课程学习目标结合的问题,还需要探索不同的材料与技术表达不同类型的模型。选取优秀的模型留存。使低年级的同学在设计训练的过程中,能直观感受三维立体空间,结合自己动手的制作和多角度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充分理解和表达空间及造型。

2优秀学生设计作品选取体系的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产生的学生作业,良莠不齐,如何在诸多的作业中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业,使所选作业既能满足参赛、参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今后教学示范的需要,是对整个教学团队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学生的设计作品必须为原创(技法临摹类除外),具备的独特创意,符合形式美法则。其次,作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和制作规范;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无论是室内、景观、展示还是其他各方面,都具有当前行业的制作流程和规范。再次,学生设计作品必须符合教学要求,能较好地体现教学理论和技能;环境艺术教学是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逐步掌握专业所需的一般能力(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核心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掌握每一门课,每个阶段专业学习上需要学会的技能,学生作业只有在满足教学要求和体现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下,才能作为优秀作业留存。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单单一个任课教师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整个教学团队、行业专家等一起合力才能完成。才能保证留校优秀作品的教学需求性和行业规范的执行性。如图1所示。

3优秀学生设计作品保管体系的建设

当前美术院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作品存放有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存放空间吃紧,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有多种形式,文本、展板、模型及手绘稿等等,都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当前高校存放此类作业空间上严重不足,制约了优秀作品的留存。二是存放环境不符合标准,由于房屋潮湿,通风,卫生条件较差,导致作品腐烂、虫蛀等严重后果,对留存作品的展示和使用造成了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作品就是学生成绩的见证,是进行教学再使用和展览展示的必要基础,如果任其在不达标的存放环境中被毁损,也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合理地保存。如图2所示。首先是选择存放的方式,从优秀学生作业的类型上我们就可以大致将存放方式分为:纸本、展板、文本、电子图片和模型几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存放方式,也可以统一作品,采用多种存放方式。其次是选择存放的地点,存放的地点可以分为学校统一存放和任课教师单独保管存放,对于任课教师保管存放的优秀毕业设计,必须先到学校备案登记,领用出后才能使用和保管。再次是保管人员的确定,从存放地点上可以明确,统一存放在学校的优秀学生作品的管理人员为分管教学的管理人员;教师领用出存放的管理人员为领用教师本人。

4优秀学生作业的使用体系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求学生在不断的专研和学习中掌握多种技能。优秀的学生留校作品是教学成果的展现,是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优秀的学生留存作品是进行循环教学的必要前提;优秀学生设计作品参加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比赛,既能检验教学是否符合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进程,又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度的一种全方位考量。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与行业紧密接触的过程,是与企业进行交流的过程。环境艺术教学能为校企合作的企业方提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优秀的设计人才。校企合作能促进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对于教学来说,能引进企业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与市场的接轨能力,促进学生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优秀学生留校作业的使用方法优秀学生留校的重要性,及易损坏、易丢失的特性,决定其使用过程必须保证保持作业的完整、整洁,保证不丢失,损坏。(1)保存于院系的优秀留校作业,在教学、展览和交流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必须由专人签领,注明用处并及时归还;(2)保存于专业教师办公室和工作室的优秀留校作业,院系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留校作业使用管理是否得当。(3)学生不得擅自借用优秀留校作业。

5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积累的学生优秀的设计作品,是进行再教学,展览展示,教学总结和参加各类比赛的基础,是检验教学是否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我们在教学和总结过程中,应该有重点有选择地保留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作品,为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邱杰.浅谈环艺专业教学中的模型表达与训练.艺术教育,2012(4).

[2]苏梅.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作品保存的问题与对策.兰台世界,2009(4上).

[3]张善龙“.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的实践.教育科学,2012(9).

篇11

2015年3月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自我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在自主创业方面有热情、创意和优质资源,但盲目乐观和经验不足等硬伤也导致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成功率低。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创业的敏锐性更高,专业优势也更为明显。鼓励大学生创业,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入手,建立起一套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他们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的引导和帮助。尽管目前政府等相关部门及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人数较少,自主创业科技含量低,创业成功率偏低,其自主创业的现状仍令人担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兴起源于“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较之发达国家,我们属于起步时间偏晚、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国外创业教育有着完善的体系和保障,建立起了相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也更强。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尚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普及程度低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观念陈旧,认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将创业当作求职的“备胎”,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不明确,持一种不反对、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期待不高、信心不足。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普及和程度相对较低。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配备的课程教材也五花八门。首先,很多高校并未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明确设立系统化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以短期培训、客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创业培训。其次,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基于“知识和理论的导向”,希望通过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业教育,实践性不强导致创业教育的效果甚微。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很难实现,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也以理论为主,缺乏和专业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担负着创业教育中的启蒙、组织、指导等多重作用,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师资力量不仅影响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创业培训的最终效果。目前,大多数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兼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老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专业的队伍去负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些学校的创业教育由团委负责,有些由就业中心负责,往往是下设一个机构或者科室来负责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人员精力有限;选择的一些负责创业教育的导师又缺乏创业经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缓慢

近年来,为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各地政府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诸多创业孵化基地。例如各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基地。但是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持续上涨,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园区的建设跟不上需求。

我国的大学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但往往作为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从课程设置和师资的配备等都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学生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疲于应付,学习效果不佳。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势分析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在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经济管理类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加强素质教育,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创业优势。

(一)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系统学习后,成功构建了以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学、金融学等课程知识为依托的系统知识结构,因而在企业的运营程序、市场开拓、投融资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着专业的优势。

(二)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对创业的兴趣较强,创业观念比较系统,比较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挖掘市场潜力。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市场及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四、针对经管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注重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培养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专业设置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但专门的创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不足。高校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成为社会创业队伍的“先锋军”。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要从入学起逐步深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目前创业的显著特征是以销售为主,通常都是非技术型的创业,技术含量低。经济管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应用知识的教育,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实践、成功模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创业类指导和具体实践类课程,大力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将创业课程体系纳入到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条件允许的话,可指派专业教师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如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可以更专业的指导学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的硬件条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如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将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转化为创业举措、创业实效。

(三)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不做试验,创业导向和市场密切结合的特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求以专业课的教师和企业家为主,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导师。学校应鼓励经管类专业课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进入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等作为创业培训的兼职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

篇12

篇13

公共经济涉及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民生涉及了国民生活的基础,通过加强公共经济管理可以促进改善民生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里就对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以下分析。

(一)公共产品的供应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稳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基础生存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同时,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但是这些公共产品因为管理与体制等原因,难以得到长期、快速的供应,使得公共产品需求与供应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脱节情况。因为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服务与产品以及社会保障等均具备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尽管部分产品可以由私人经济承担,但是对于我国而言,最有效的供给主体还是政府。只有政府直接或者间接地向社会提供一些公共产品,才可以确保人民群众得到相应的公共产品种类与质量,进而达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但是,针对目前的状况而言,还需要做大量和民生有关的公共产品供给工作。这里以社会保障工作为例,尽管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和城市相较而言,其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虽然在农村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其发展速度并不快,农民的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要想增强农民以及城市贫困居民的社会保障与福利问题,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公共经济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实现公共产品的全面供应,进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公共经济职能是促进公共事业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的首要条件

对于改善民生而言,不是针对小部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是大部分甚至全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这是一项公共事业,需要达到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进而也就要求政府实现相关的职能。由于市场经济资源在进行配置的时候,主要强调的是效率,而非公平,所以,只有政府在公共事业中发挥相关的作用,加强对公共资源协调配置,才可以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情况,才可以进一步在确保社会公平的情况下,增强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人民群众对于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真正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民生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涉及了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还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转换与失灵有着一定的关系。在部分关键公共事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加强市场化发展的现象,比如,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就太过市场化发展,没有将处理卫生服务问题的公平性当成是首要工作,一味注重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担当健康的责任,尝试着利用市场发展处理医疗卫生问题,这样尽管可以降低政府的负担,但是也致使了医疗费用的不断增涨,导致人民群众在就医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难度,并且因为公共经济管理职能转换不当的原因,经常致使医疗卫生的资源配置与布局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出现医疗服务效率相对较低、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公共事业与公共资源分配的时候,市场作用是无法代替政府作用的,凡是涉及到民生方面的公共事业时,一定要加强政府的指导与协调,促进改善民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政府公共支出的调整、弥补市场调节问题是改善民生的保证

现阶段,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公共产品的供应,均是由政府通过补助的方式实现的,比如,减免税收、津贴补助、优惠贷款等,这些问题都与政府的公共支出有着一定的关系。从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而言,相对适合的方式就是,政府可以对公共产品的产出与供应进行间接的管理,不要将自己当成是“划桨者”,而是应当扮演“掌舵者”的角色,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充分利用预算支出形成一定的经济刺激,进而营造一个高效的产品供应市场,加强私人部门的参与,但是这也不表示,针对和民生命脉有着紧密关系的公共产品供应只可以利用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刺激,才可以得到相对高效的配置。反之,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经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功利性,因此,太过重视市场私人部门对民生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马太效应”的产品分配问题,进而导致民生情况得不到相应的改善,比如,在对医疗保障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对相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较少或者相应的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医疗机构缺乏相应的公共资金、社会公平性与公正性,进而出现医疗产品分配不当等相关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强政府的财政支出力度,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公共产品的顺利生产与供应,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市场中存在的盲目性与功利性,进而确保公共产品需求的可及性与公平性,进一步确保改善民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保证与改善民生的需求

现阶段存在的一些民生问题虽然也包括了公共产品的供应结构问题,但是其主要问题还是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此时就需要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相应地调整,减少非公共产品的支出,将“服务投资性财政”转变成“公共服务性财政”,将支出的重点转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将政府投入重点放置在公共民生方面,加强公共产品的供给,确保在进行改善民生工作的时候,可以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假如存在着一些民生问题,就一定要加强对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确保财政结构更加合理,进而确保公共产品供应的高效,加强民生的改善。假如公共财政体制还不够健全,政府系统的内部也没有对各级财政分割问题进行相应的理顺,那么,各级部门与机构就非常容易出现自利倾向,进而阻碍改善民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确保公共产品的供应具备相应的资金保障,加强公共产品供应的成效已经成为改善民生的必备需求。

(五)加强法制化、规范化的公共经济管理是改善民生的制度保障

要想有效扩展公共事务的管理范围,加强对日益复杂公共问题的处理,政府一定要不断提高公共经济管理的效率,除了需要采取一些行政手段之外,一定要加强对法律手段的应用,加强公共经济管理的法制化。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可以将工作内容纳入到法律当中,还可以加强规范公共经济管理机构的权限与工作过程,使得整个管理工作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进而在制度上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比如,社会保障就是利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由政府对一些因为伤残、年老或者疾病等原因导致丧失劳动力或者失业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与物资帮助,这样就可以为人民群众的基础生活提供相应的保障。如果没有一些针对社会保障与劳动的各项法律法规,大多数企业与管理人员均不会自觉自愿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通过这些明确的社会保障条款,就可以加强社会保障的达成,进而为改善民生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出发,提出加强公共经济管理的措施

在改善民生工作中,公共经济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具体而言,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政府主要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并且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加强民生领域中的公共财政支出,为有关民生的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财政支出,进而努力实现公共经济管理的法制化。通过对公共经济管理体制与方式的改革,可以在根本上达到民生的改善。并且也正是因为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才需要针对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公共经济管理的调整,进而促进改善民生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完善相应的民生改善工作,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加强相关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此时就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节与市场监管,进而重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在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转变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并且明确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一定要担当起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将公共资源更加倾向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进而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民生的改善。

(二)加强公共政策公平性的建设

政府加强对公共事业的协调,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已经成为了改善民生的首要条件,其中公共经济管理就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而在政府公共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直接和主要的方式就是建立相应的公共政策。所以,为了确保民生达到预期的改善成果,一定要加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在加强以及保证公共政策公平性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建立并且完善相关政策决策和监督机制,利用相关制度政策监督保证民生政策的落实。事实上,主要就是尽量使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调研、执行、决策以及监督这四个环节进行有效地区分,进而利用相关政策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

(三)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经济事务管理责权的合理划分

在现行的分税制度下,财政权力太过集中,事务权力太过下放地方,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大部分均是由基层政府担当,因为财政能力有限,基层政府还没有建立正规的融资渠道,导致相关的公共事务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对公共产品的供应质量与稳定性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民生工作的顺利发展,一定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经济事务管理责权的合理划分,明确中央以及地方的经济调节、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