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世界贸易形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全球需求减少、贸易保护措施增加、贸易融资减少,以原油为首的原材料价格下跌,相关产品的贸易额明显下降,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跌幅达23%,总额跌至12.15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和价格因素,世界贸易下降12.2%,为7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其中,美国下降13.9%,欧盟下降14.8%,日本下降24.9%,均高于世界平均降幅。进入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主要国家贸易开始增长。第一季度,日本、巴西、中国、韩国、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的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8.2%、25.8%、28.7%、36.2%、20.2%、16.9%和82.7%;进口增长率分别为22.5%、36%、64.7%、37.3%、21.4%、12.0%和17.7%。今年以来,货物贸易增长较多的产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WTO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将增长9.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7.5%,世界其余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约11%。但世界贸易总额难以回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全球金融危机对外国直接投资(FDI)造成冲击,投资规模大幅度下挫。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下降39%。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投资继续大幅下挫41%。流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投资也分别下降了35%和39%。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370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57%。从2008年中起,全球范围内爆发了跨国公司总部的撤资潮。受金融市场萎缩和现金短缺的影响,作为FDI增长“发动机”的跨国并购大幅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球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并购案只有40宗,不到2008年同期数据的1/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认为,随着投资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不断改善,预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2010年可能出现温和反弹,2011年将增长强劲。在国际资本的地区流向上,中国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将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农业、服务行业、采矿业等会是未来投资的重点,而制造业方面恢复的速度相对稍慢。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恢复明显好于预期,但鉴于此次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全球经济结构矛盾的总爆发,有很多内在深层次原因和矛盾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充满坎坷。
1、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行动。随着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宏观政策走向成为2010年关注焦点。2010年全球经济恢复的步调和规模,很有可能取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退出节奏。对美国和欧元区来说,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还没有完全出清,很多金融机构还存在亏损;经济尽管回升,但也没有完全走上强劲持续复苏的道路,特别是失业率依然很高,贸然退出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二次衰退风险。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退出战略实施得过早,即在私人消费和投资尚未能有效成为经济复苏的推动力之前实施退出,经济复苏将可能因此而夭折。但若退出战略过晚实施,庞大的货币供应将导致全球经济出现通胀,并出现新的资产泡沫。预计短期内,主要发达国家实施大规模退出策略的可能性极低。对一些经济恢复情况依然不理想的国家,比如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还可能进一步采取刺激政策,未来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将日趋分化。
2、不断加大的财政负担。对应对金融危机,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大力度的政府财政安排,已使得政府开支迅速增加,财政赤字水涨船高。据《经济学人》“全球政府债务钟”,实时获悉的全球公债情况。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巳突破36万亿美元,预计2011年全球债务将超40万亿美元。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元区都是负债状况严重的国家,这些经济体的负债率均已达到历史高位。其中,2010年美国政府赤字已达到创纪录的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左右,这是自二战以来的最高比例。目前欧元区政府赤字均已超过占GDP3%的参考“警戒线”。2010年,法国预算赤字将占GDP的8.2%;德国将占GDP的5.5‰欧元区总体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7%,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出现赤字超标问题。日本政府总额债务将升至占其GDP的229%,高居发达国家之首。全球性赤字高企,伴随的正是全球性债务的高涨。在经济复苏脆弱的形势下,各国推出的削减赤字计划,面临诸多障碍与风险,各国试图在“保增长”、“保就业”与“削赤字”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显得困难重重。
3、就业全面恢复仍需时间。金融危机给各国就业形势蒙上巨大阴影,2009年全球就业形势日趋恶化。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经济开始复苏后,通常还需要4年到5年的时间失业率才能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报告预计,2010~2011两年时间内,经济复苏不会有效降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2011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保持约9%的水平。政府仍然需要实施刺激经济计划及其他政策,来弥补私营部门就业增长缓慢的问题。尽管2010年就业人数将有所增长,但新增工作岗位无法为不断壮大的劳动力大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失业率得不到有效降低。2009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为8舟‰预计2010年美国失业率很难降至9%以下。
4、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尽快复苏,甚至
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千方百计争夺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竞争激烈。为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各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持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领域依旧存在,且有将保护主义手段延伸至更多领域,如汇率、知识产权以及低碳与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可能。从历史上危机过后的经验来看,一旦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等措施出台,即使这些措施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依然还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延续,因此,即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世界自由贸易的繁荣依然任重道远。
5、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受世界经济并未彻底走出衰退、消费乏力、资本市场仍旧动荡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的进一步好转,2010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重新踏上高速增长之路,对原油、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急剧增加。此外,随着新的监管措施的出台,金融创新将受到严格审核,而且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还会继续,因此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机会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市场投机力量只能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寻找机会,从而推高价格,并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投机泡沫。另外,为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各国暂时不会大规模采取退出政策,一些经济恢复缓慢的国家甚至还可能加码宏观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全球流动性将保持充裕。与此同时,很多国家因救市而产生的巨额债务问题凸显,由于这些国家的债务基本采用本币计价,在发行新债、增加税收或出售资产都不能解决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印钞的形式还债,这将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前景
美国:尽管美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强劲增长5.9%,创下6年来的最高季度增长水平,但由于前两季度的严重衰退,2009年美国经济依旧下降2.4%,是1946年以来表现最糟的一年。个人消费支出增长、出口扩大、民间库存投资恢复、企业固定投资增加是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的主因。而这一态势已延续到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为3.2%,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增长。个人消费正在取代个人投资,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6.2万人,是2007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进一步证明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徘徊在10%左右的失业率依然是美国经济的隐忧,因此美国经济复苏仍然被广泛认为是脆弱的,美联储仍需维持低利率来支持经济。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目前仍然重申其将在“更长时期内”维持极低的利率水平。
篇2
奢侈品的定义
笔者认为,一件商品能否作为奢侈品,与同一段时期内的生产力水平和居民富裕程度,以及人文社会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时间等因素尝试性的提出,“奢侈品就是在某一时间段,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基本需要的,或在满足部分人基本需要的同时,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具备珍稀、昂贵、品牌、品质特点的商品和服务”。鉴于奢侈品的宽泛性,本文以实物形式的奢侈品为研究对象。
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地理转移
(一)产业革命前
世界奢侈品贸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早在人类国家机制和等级社会出现之时,统治阶级即拥有了丰富的奢华物品,但这些物品一般只供本国内部的权贵收藏和享用,很少或几乎没有在其统治地区外流通。之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累积和人类地理视野的开阔,相邻的国家之间开始互通有无,有了货物的交换和买卖,并从一般性产品逐步发展到一些具有本地特色、贵重的物品,进而涉及到在当时来讲的奢侈品,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当时的一些奢侈品贸易的中心,其发展最为重要的有三个历史时期。
1.“丝绸之路”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是丝绸之路最为繁荣的时期。在此期间,欧亚非三洲各个国家的贸易与交流迅速发展,其中就有大量的奢侈消费品,最为珍奇的就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时西传至他国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古罗马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1磅约等于0.45千克)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当时除了丝绸和瓷器之外,商队从中国还主要运出金器、银器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主要奢侈消费品是香料、珠宝首饰等。丝绸之路绵延上千年,逐渐形成了世界早期的奢侈品贸易中心(见图1)。
2.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郑和下西洋并不完全是在经济需求的驱动下进行的,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海外贸易的往来。同丝绸之路时期一样,此段时间内的贸易往来也有奢侈消费品的身影。郑和满载着早就享有盛誉的丝绸、瓷器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远赴西洋诸国,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的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这些在当时都可称之为奢侈品。此举使得奢侈品贸易中心更扩散到了红海及印度半岛。
3.地理大发现时期。15到17世纪时期,欧洲各国开始从海上寻找新的贸易线路和贸易伙伴,促成了地理大发现,其结果是大量香料、金银不断运回欧洲,其中也包括在欧洲享有很高盛誉的中国丝绸和瓷器。17世纪时,欧洲的贵妇们都喜欢穿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并在鞋面上装饰中国风格的图案,中国瓷器在欧洲也占有极大的市场,被视为珍玩,只有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大国的宫廷里才能见到较多瓷器。由于丝绸和瓷器价值昂贵、数量稀少,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仿品。由此可看出,当时欧洲奢侈之风盛行,并对中国奢侈品极度追捧。
在以上的三个历史阶段内,中国国力强盛,技术进步,以丝绸和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奢侈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当时的“中国制造”是品牌、价值和尊贵的象征,在区域及世界范围内的奢侈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产业革命后
1.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期,当时的欧洲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奢侈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消费基础,近代意义上的奢侈品就诞生于这个时代。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前后诞生的奢侈品牌集中在酿酒、钟表以及少量的服饰和珠宝行业,比如:酿酒类有1715年法国的马爹利,钟表品牌主要有1755年瑞士的江诗丹顿。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瑞士、法国和英国,其中尤以法国最为突出。比如1847年Louis-Francois Cartier建立了卡地亚,1854年Louis Vuitton建立了皮革箱包品牌路易威登,英国只有在1856年时才由Thomas Burberry创立了巴宝莉品牌。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的工业经济规模有限,奢侈品的生产也仅分散在少有的几个行业,而且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少数贵族拥有大量财富和奢侈品,其他阶层特别是中产阶级还不具备奢侈品消费的能力。因此,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奢侈品行业的规模并不大,国家之间的奢侈品贸易也同样如此。但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在近代奢侈品的创立、发展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已经显现出成为日后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雏形。进入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生存成为当时人类的第一需求,奢侈消费自然也淡出人们的视野。
2.战后的快速发展时期。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重建与复兴,世界奢侈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数量来看,大量奢侈品牌在这一时期诞生,以2008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奢侈品牌前百名排行榜为参考,诞生于1950年以后的奢侈品牌多达32个,如果再加上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品牌,这一数目将会更大。从奢侈品行业的阶段性特征来看,一方面传统奢侈品有着很好的历史传承性,工艺技术恢复之后继续保持了其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在更多的门类、行业里出现了新派奢侈品,如高级酒店、豪华游艇等,形成了以欧洲为代表的“旧世界奢侈品”和美国为代表的“新世界奢侈品”并存的格局;第三是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介入推动了奢侈品的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由相对分散走向高度集中,出现了奢侈品垄断组织,法国的LVMH和PPR集团、瑞士的厉峰和斯沃琪集团相继成立,发展至今已成为极具竞争实力的世界奢侈品行业巨头。
从地域分布来看,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在欧洲内部,尤以法国为中心。意大利和美国的奢侈品行业,最初都是依靠法国而起步的,但在法国大革命后,由于两国经济和文化的上升,这两个地区的奢侈品行业也开始独立发展起来,孕育了符合自身国别条件的奢侈品品牌,并在20世纪成为法国之外非常重要的世界奢侈品生产国。当今世界拥有奢侈品牌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就是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其他主要奢侈品生产国还有瑞士、德国和英国等,这些国家所生产的奢侈品很大一部分已进入世界百强行列。在奢侈品贸易方面,以2009年为例,世界奢侈品市场份额中,欧洲占38%,北美占29%,可以设想在当时的阶段,世界奢侈品市场贸易总额并没有达到现在的规模,但是欧洲和美国是当时技术最先进、财富最集中的地区,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应该比现在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后期,欧洲和美国是世界奢侈品贸易的中心地区。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和北美地区充分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精华,国民财富较之以前大幅增加,尤其是中产阶级的规模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人们持续增长的财富和高涨的消费热情,为世界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当代世界奢侈品主要消费中心地的形成
(一)日本中心
日本在二战后短短二十多年间,经济迅速发展,1968年其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繁荣带来的是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直到经济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日本的奢侈品消费竟然一度占到全球的47%。以路易威登为例,据估算,如今的日本人总共拥有超过2500万件产品,即平均五个日本人就拥有一件。这个人口不到1.3亿的小国,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就成了世界奢侈品的圣地。
(二)新兴经济体中心
进入21世纪之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亚太地区富裕人群快速增长,以中国为例,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1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百万美元富豪家庭数量超140万户,排名世界第三,648个超级富豪家庭财产每个逾1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具体在奢侈品消费上,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2011年消费总额达到126亿美元,增速飞快。另外,俄罗斯、韩国、中东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奢侈品消费额也在逐年攀升(见图2)。在欧美以及日本奢侈品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活跃地区。但是同日本一样,这些新兴国家目前几乎没有自身的奢侈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欧美仍是最重要的奢侈品产地。
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演进路径与动力机制
综上,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革命前,以古老东方中国为中心,向中东、中亚、地中海沿岸、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辐射,其顶峰期处于“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时期;第二阶段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前后,英国、法国和瑞士的近代奢侈品生产从创立到发展,使之渐渐成为区域奢侈品生产和贸易的中心,这一时期属于过渡期;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后期,西欧(包括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在内)和美国成为世界奢侈品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北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奢侈品贸易的中心;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后期至今,日本取代欧美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地,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国家也成为奢侈品消费的新生力量,世界奢侈品的生产中心依然在北大西洋地区,但消费中心正在转移至亚太地区(见图3)。
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地理转移与世界贸易中心区以及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相吻合的。这充分证明了奢侈品的生产消费是与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富裕程度以及人文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其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主要动力机制来源于,一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奢侈品的高品质特性和多门类趋势决定了其生产过程需要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支撑,不仅需要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也需要传统精湛的手工技术,奢侈品的高附加值能够带给生产者高额的利润,吸引着生产力发达地区积极参与到奢侈品行业的生产贸易中;二是旺盛的消费需求,奢侈品有着昂贵的价格,属于高层次需求,这就决定了其消费环境和消费基础,是具备稳定的文明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环境条件下的高收入或较高收入的地区,才会产生较强的奢侈消费欲望,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中心。以上两方面有机结合产生推动力,促使奢侈品贸易中心不断发生转移。
参考文献
1.沃尔冈·拉茨勒著.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2.刘建湖,紫石.关于奢侈品经济概念的研究[J].商业时代,2009(24)
篇3
(一)全球需求因素
与上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不同,这次危机不只是一个同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需求都在下降。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当前的贸易大幅下滑主要是全球需求的萎缩造成的。然而,从当前情况看,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收缩阶段,据同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下降1.3%,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也分别预测将下降1.7%和2.7%。南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也持续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日本、美国和欧元区今年经济将分别下滑6.2%、2.8%和4.2%。另外,实体经济增长也缺乏后劲。据世贸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投资额下降了13%,2009年1--3月的投资总额与2008年相比也已下降了19%。因此,实体经济增长由于严重缺乏后劲也会导致贸易滑坡。总的来看,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大幅下滑短期内难以恢复,所以,2009年全球贸易从全球需求方面回暖的机会不大。
(二)贸易融资因素
除全球需求之外,贸易融资显然也是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即在有需求的情况下,由于融资困难也会抑制贸易恢复。据估计,目前国际贸易大约有70%都是通过贸易融资进行的,因此,贸易融资将直接影响世界贸易的变化。当前由于金融危机流动性短缺导致跨国公司母公司资金回流、对外投资减少和银行谨慎等因素使各国贸易商融资困难,贸易量大幅下滑。世贸组织预计,当前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1000亿美元,与4个月前相比,全球贸易融资短缺额增加了3倍;而世界银行则更悲观地预测2009年发展中国家对外部融资的需求预计会增加到1.3万亿美元,鉴于资本流量减少,将导致2700--7000亿美元的融资缺口。尽管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相继启动贸易融资计划,但考虑到这些计划实施需要的时间、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等因素,融资困难短期内难以解决。所以,2009年贸易融资困难仍将是制约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因素。
(三)贸易保护因素
即使产品有需求并且可以获得贸易融资,贸易仍然有可能受到保护主义阻碍。据世界银行统计,尽管去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宣称反对保护主义,但自那时起,该集团中有17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措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大约有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这还不包括许多已经反映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的事件。比如,去年下半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措施快速增加,去年全球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较前年增加了15%;最终被认定为倾销并课以惩罚性关税的案件数增加了22%。其他还包括各国出台的倾向于拯救本国企业的金融和行业救援措施、限制雇用外国劳工的措施等。虽然许多措施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可能较小,但对特定出口商来说,这些措施意味着市场的封闭。可见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的萎缩,延长经济衰退的时间。
篇4
运到英国的烟草大都还会再外销至其他地方,尤其是阿姆斯特丹。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是率先大量消费烟草的欧洲人,例如1670年荷兰人的烟草平均消费量是每人1磅半,英国人则是1磅多一点儿。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也是17世纪推动精神刺激革命的两大重镇,阿姆斯特丹又比伦敦更前进、更积极,本身的转口贸易也很活络,许多大企业商还把弗吉尼亚和其他殖民地出产的烟草,与比较廉价的荷兰烟草(长在内陆省份的施肥砂质土壤里)混在一起,再把混合成品运往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以及由荷兰烟草进口商独占(这点令英国人恨之入骨)的其他市场。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爆发以后,参与作战的西班牙、英国及荷兰士兵又将烟草引进讲德语的中欧地区,接着再传入北欧、东欧和南欧。除了士兵以外,水手、商人、外交使节、学生、移民、佣工、难民、旅客也都是推动精神刺激革命的先锋队。军中充满了出身较低微的单身汉,他们日复一日过着无聊、疲惫、恐惧的生活,于是军队便成为培养瘾君子的天然温床。经常移防的士兵也将新的瘾品及其使用方法带到他们前往打仗的国家,又将他们从异国学来的瘾品知识带回家乡。追随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 adolphus)投入“三十年战争”的军队,曾把吸烟的习惯带到斯堪的纳维亚内陆(沿海地区的人早已从英国与荷兰水手那儿学会吸烟)。参加过墨西哥战争(1846~1848年)的士兵,在美国带动了抽雪茄的风潮,打过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的军人则在英国掀起了吸烟热,从土耳其战场学会抽印度大麻的希腊士兵,在解甲归乡之后,亦于20世纪20年代将此风气传遍希腊,越南战争期间开始吸食海洛因的美国逃兵,则在1972年将海洛因带进阿姆斯特丹。
不论吸烟风气是由军队还是其他媒介促成,烟草于17世纪征服欧亚两洲这件事,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第一,烟草消费者横跨所有社会阶层,大家不分贵贱、不论正邪,一律都能享受烟草带来的,至于是用牙齿嚼、嘴巴吸还是鼻子嗅,则因阶级、性别、地方习俗而异。第二,政府与教会当局起先都强烈(有时态度十分粗暴)地反对国人使用烟草,后来这种限制也一一被克服。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就曾痛斥烟草是“地狱草”,不准老百姓使用。比较极权的王朝还会行使残酷的刑罚,例如俄罗斯的吸烟者会遭到鞭笞与放逐,嗅烟草的人会被割鼻子;中国的处罚方式是将吸烟者的脑袋钉在尖木桩上;艾哈迈德一世(ahmed i)统治时期的土耳其是把烟斗杆吸烟者的鼻子里,穆拉德四世(Murad iV)则下令将他们凌虐至死;在弥撒期间吸烟的神职人员(有位神父曾在闻过烟草之后将圣餐吐了出来),有被革除教籍的危险。
吸烟者除了遭到罚款、鞭刑、截肢、处死与诅咒等威胁之外,每天还会被不沾烟草的人羞辱,不厌其烦地指责烟草让他们口腔发臭、牙齿发黄、衣服变脏、流出黄黄的鼻涕、吐出浓浓的黄痰,还说吸烟可能引起火灾,对四周都是木造房屋的环境造成致命危险。虽然如此,还是没有任何事能阻挡吸烟风潮,由于烟草具有强烈的提神作用,极受大众欢迎,最后终于战胜所有法律障碍与排斥情绪。历史学家克尔南(V. G. Kiernan)说,吸烟是当年人类最能普遍接受的新娱乐。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8世纪期间欧洲烟草消耗量(以每人吸多少磅来计算)并没有增长,不过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欧洲本土地下工厂制造的产品,以及未经申报的美国进口货(两者相加可能占总消耗量的1/3),因此容易形成误导。另外,18世纪鼻烟大为流行,也可以解释烟草消费何以呈现停滞现象,因为每磅烟草所能制造的鼻烟数量要比口吸烟来得多,换句话说,18世纪欧洲人消耗的尼古丁并没有减少,而是使用效率(或是违法使用的情况)增加了。
篇5
二、工作要点
多措并举、全面排查,摸清当前社会突出矛盾及隐患问题,掌握本地域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做到底数请,情况明。重点摸清以下七类涉稳群体性和复杂性矛盾隐患。
1、因重大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引起的土地征用、土地租赁、房屋拆迁、移民安置等涉稳群体性矛盾纠纷及其隐患。
2、劳动争议、环境污染、医疗纠纷、食品安全、等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矛盾纠纷及其隐患。
3、民间金融借贷、经营性纠纷等可能带来的涉稳重点问题隐患。
4、集访、群访、涉法涉诉和进京到省、市“越级访”且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难案、积案、老案等突出矛盾或历史遗留问题。
5、跨地区、跨区域、跨行业(以下简称“三跨”)等具有连带性、连锁型等处置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
6、“5.12”地震及灾后恢复重建中尚未完全化解的地震灾区涉校、涉房、安置、补偿等遗留的矛盾纠纷。
7、本地区本部门其他涉及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活动安排
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执行力建设年有利契机发挥干部群众参与到“大调解”活动中来。公安、司法要加强对村(居)调委会的指导,加大宣传力度,排查摸清不稳定隐患,找准问题症结并逐一及时加以调处。各调委会要走村入户对矛盾纠纷隐患逐一排查,做到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确定专人负责解决。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要积极发挥“大调解”作用,加强与司法和镇职能部门的协作,共同做好化解工作,防止矛盾纠纷扩大升级。对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由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脱妥善解决,避免发生,避免民间纠纷激化引起刑事案件出现。按照要求:村(居)委会发生矛盾纠纷,基层调委会要查清纠纷发生原因及时化解处理,调解处理两次未能达成协议的方可向镇调委会汇报,并递交初步处理意见书。疑难、复杂、较为突出的矛盾纠纷基层调委会应及时向镇调委会汇报,防止矛盾纠纷扩大。
四、实施步骤
“攻坚破难”矛盾纠纷专项活动时间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大排查”(年3月20日——4月10日)。该阶段要召开动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广泛宣传,打一场集中化解涉及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攻坚战”。各调委会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对本地域矛盾隐患逐一进行彻底排查,建立准确、完整的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矛盾和问题逐一进行分类,配套落实稳控措施。
2、集中攻坚“大化解”(年4月11日——9月)。
按照层级管理和就近就快原则,实现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要及时启动“大调解”协调联动机制进行调解。
篇6
目前摩托车出口和诸多生产制造行业一样,其生产制造模式主要分为了签订合同、原材料和配件购入、生产制造、海外发货和售后服务五个环节。但货款的支付进度却与其生产制造模式不相匹配,目前主流的支付方式如下表:
可以看到摩托车产品出口时,大部分货款在海外发货环节进行支付,其中绝大部分交易在出口摩托车后即期支付,余下的部分交易通常采取发货后进口商以延期支付的形式支付。针对这样的销售特点,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可以分为四种: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摩托车出口贸易的多环节和分阶段的特性,摩托车出口商在销售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占压,其销售回款在出口后需要在摩托车到港或摩托车销售实现后才能正常回收。此时通常会花费去几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得出口商面临着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进口经销商违约的信用风险。对于一些资本金不足的摩托车制造商和规模较小的配件或贸易商,有限资金的占压将会严重影响其后的订单生产。在通常的贸易实务下,进口商还可能因为欺诈套汇等原因恶意拒绝接货,此时出口商将面临无法收回货款的风险。进口商也在全额付款收货时刻承担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2、结构性贸易融资技术对于摩托车出口的适用性
为了分析结构性贸易融资技术可否有效地解决摩托车出口融资问题,本文将以具体的贸易融资案例为场景,进行可行方案的尝试性设计。
2.1、摩托车出口贸易融资范例
2012年2月3日,我国大型摩托车制造厂商A公司与非洲某国摩托车海外经销商B公司签订了10万辆双冲程摩托车出口贸易合同,货物单价为295美元/辆,合同总金额为2950万美元,预定一次性发货,合同规定的最后发运日期是2012年8月3日,采取海运和陆运联合运输方式,货运条款为CIF,运期定为2个月。销售条款为签订合同时,B公司提前支付30%货款,共计美元885万美元;余下款项将于货物到达目标市场实现销售后结清,通常情况为6-7个月,故合同规定的支付方式为托收项下的付款交单(D/A)。
在该贸易场景下,大型摩托车制造厂商A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收到了30%的货款,也就是说A公司垫付了70%的合同货款,约2065万美元的资金,直至货到港并实现销售时,最短也是2013年2月3日,也就是说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因此该短期的贸易融资需求可以通过短期出口信贷来实现。因为摩托车属于机电产品,故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该大型摩托车制造厂商A公司的该笔业务提供融资,同时也必须获得进口商B公司的银行提供的担保。提供的信贷金额总计2065万美元,期限为1年,具体的信贷产品可以多样化,接下来的各结构性贸易融资方案将进行基于ROE的横向比较。
2.2、资金缺口识别和定量分析
按照摩托车出口贸易流程可以被划分为大致签订合同、原材料和配件购入、生产制造、海外发货和售后服务五个环节,那么在该贸易场景下,各个环节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下表进行展示:
在目前情况下,该出口商A公司还将面临1年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主要原因是国际汇率市场和国内利率市场的剧烈波动。
2.3、结构性贸易融资方案的设定
2.3.1、可供该融资方案选择的融资工具
目前针对摩托车出口市场的四种主流交易模式――信用证(L/C)、电汇(T/T)、托收项下的承兑交单(D/A)和 托收项下的付款交单(D/P),各大银行能够使用的融资工具并不多,且只能针对特定的贸易流程。下面将以摩托车出口业务从合同签订时间点开始,列出相应的融资工具,从融资比例、融资期限、适用商品、结算方式和有无业务追索权等方面,对相关各种贸易融资工具进行综合比较。在银行具体实施贸易融资方案设计时,可以从中选取相应的融资工具和风险缓释工具来构建特定贸易场景的融资方案。
2.3.2、结构性贸易融资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银行在可以从多种贸易融资工具和风险缓释工具中组建出多种贸易融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方案一:出口订单融资+出口托收押汇+外汇卖出期权+短期出口保险和国内贸易保险。操作流程为:(1)出口商A公司同进口商B公司签订贸易合同并支付定金;(2)出口商A公司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保险和国内贸易保险;(3)出口商A公司向所在地银行申请出口订单融资,银行根据其资信情况和短期出口保险向其提供贸易融资;(4)出口商A公司购入原材料等进行生产,并按期发货,获得贸易单据;(5)出口商A公司凭借着发票和运单等贸易单据向出口地银行申请出口托收押汇,用以替换到期的出口订单融资;(6)B公司通过银行允许销售货物后资金归集于指定账户;(7)银行收到B公司全部销售回款后扣除出口订单融资本息后,将余款划入出口商A公司。
方案二:银行承兑汇票+国际保理+短期出口保险。操作流程为:(1)贸易双方签订贸易合同,B公司作为买方提前支付定金;(2)出口商A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保险;(3)出口商A公司开立低保证金的银行承兑汇票,用于支付国内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4)出口A公司完成摩托车制造后装柜出港,获得全套单据。(5)出口A公司向银行申请国际保理,将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地转让给银行,再用相关款项用于支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同时由于不存在远期收汇的问题,故不必采用外汇卖出期权。
方案三:国内信用证+应收账款贴现+外汇卖出期权+短期出口保险。该方案的具体操作程序为:(1)A公司同B公司商定条款,签订合同并支付定金;(2)摩托车制造商A公司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保险;(3)A公司向出口国银行申请授信,以低保证金开立国内信用证,用于支付国内原材料和配件货款;(4)摩托车出口商生产完毕后进行装船发货,获得相应的单据;(5)出口商A公司通过应收账款贴现获得资金用于偿付到期信用证;(6)出口商同时应购买外汇卖出期权以防范远期收汇风险;(7)银行通过海外银行获得进口商的销售汇款后,扣除贸易融资本息后将余款划回客户帐户。
方案四:存货融资+票据贴现+外汇卖出期权+短期出口保险和国内贸易保险。该方案的执行步骤:(1)A公司和B公司就摩托车出口达成协议并支付30%的货款;(2)A公司就该项交易投保短期出口保险和国内贸易保险,并依靠国内贸易保险的付款保证进行原材料和配件采购;(3)A公司完成订单后向海外发货,并要求进口商履行票据承兑手续。A公司再向出口国所在地的银行申请票据贴现,款项用于归还存货融资款;(4)此时A公司购买外汇卖出期权以应对外币汇率大跌的情况;(5)B公司实现销售后付款,出口地银行收回后扣除贷款本息后将余款归还给A公司。
方案五: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货币互换+短期出口保险。本方案的履约步骤分别是:(1)A公司和B公司签订摩托车出口合同,B公司支付30%的货款;(2)A公司向出口方银行申请出口卖方信贷;(3)B公司通过进口方银行出具的保函,向出口方申请以A公司和B公司合约为基础的出口买方信贷;(4)出口方银行分别向出口方和进口方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以及提供货币互换的服务;(5)A公司用信贷资金购买原材料和配件进行生产并发货;(6)B公司用出口买方信贷支付货款,待实现销售后归还出口买方信贷;(7)A公司收到货款时,如果结汇时汇率不利,货币互换业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以上五种贸易融资方案均能够很好地解决摩托车出口贸易项下的进出口融资需求,但是各个方案仍然各有各的的侧重点。方案五能够很好地利用国家信贷支持来开展外贸业务,重点适用于国家鼓励出口产品和重点扶植企业出口;方案四可以很好地利用摩托车零部件赊销后延后付款的宽容期,并充分利用存货来融资,可以有效解决部分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方案三和方案二均是出口企业利用较少的保证金来得到延期付款和融资的目的;方案一则可以将融资时点向前推至合同签订初期,能够解决部分原材料或配件商要求现款交易时的资金短缺问题。各摩托车出口商可以根据实际贸易交易的特点来选择符合其要求的融资方案。
参考文献:
[1]龚川.南方摩托的非洲出口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
[2]李波.重庆摩托车出口东南亚国家的前景及对策分析.四川兵工学报2003(4):44-46
篇7
在天津口岸2011年1-11月,一般加工贸易的比重为70%,明显高于居于第二位的加工贸易及其他贸易方式,并且其幅度较大,这说明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不均衡性十分明显。并且,进口贸易数额9198265万美元大于出口的8718899万美元,其主要原因在于进口贸易的一般贸易高于出口,在其他贸易方式份额较低的情况下,决定天津口岸的进口贸易高于出口,形成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一定程度失衡。
此外,结合天津海关的相关资料,笔者对天津口岸具体贸易方式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更全面了解其结构性问题。2011年1-11月天津海关加工贸易主要由三方面组成: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加工贸易进口设备,其金额分别为19279万美元、279541万美元和19万美元。进料加工贸易明显高于来料加工贸易,并且基本占据加工贸易的90%比重,而加工贸易进口设备的份额极低,基本不能够对加工贸易整体数值产生较大影响。这也就说明,在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具体贸易方式内部,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明显存在传统进料加工贸易比重偏高的问题,这也使得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及影响更大。
2 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性失衡问题逐渐提升
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整体结构存在一定的失衡问题,为更全面的了解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的内部结构情况,笔者将结合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增长速度对比数据,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当前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的结构性问题。其数据内容如下。
第一,一般贸易方式的增长速度居中,但是表现为出口与进口的同时增长,但出口相对高于进口增速,这说明一般贸易方式作为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主要部分,其地位不断提升。然而,相对于保税区贸易的增长速度,一般贸易的增速明显较低,这说明一般贸易与保税区贸易这类新型贸易方式相对增长能力相对有限。
第二,在加工贸易增长中,来料加工贸易处于负增长状态,进料加工贸易增速相对缓慢,但是进料加工贸易的极高比重最终使得其整体的加工贸易增长呈现正增长趋势。这说明加工贸易的内部结构增长速度差异明显,其结构性失衡问题因此更加突出。
第三,在保税区贸易及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物品的贸易方式增速更快的同时,其增长根源均在于进口中此贸易方式的扩大,天津口岸的出口中此贸易方式无明显变化,这说明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方式作为较新颖的贸易方式在天津口岸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主要发展在进口贸易中,出口贸易中的影响较低,其在整体贸易方式结构中的影响不足。
第四,对比2011年11月与2011年10月的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口岸各贸易方式的增速并不稳定,一般贸易的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这说明一般贸易作为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的主要部分,其传统贸易方式的能力并不稳定且有所下降;加工贸易方式的能力逐渐提升,且年度和月度增长均相对稳定;保税区贸易方式的发展潜力最大,较之于2010年为天津口岸的贸易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而言,天津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内部结构存在失衡,并且失衡情况逐渐增长,需要加以关注。
3 推动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优化的建议
综合上文分析,天津口岸贸易方式中,占最高比重的一般贸易的市场能力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加工贸易和保税区贸易有着较大的潜力并将成为天津口岸为例发展的重要贸易方式。天津口岸的贸易方式结构性问题在贸易发展中的影响和限制作用将逐渐提升,这就需要重视优化改革天津口岸的贸易方式格局。
第一,针对当前一般贸易地位明显较重的现象,结合其贸易能力相对下降的现实,笔者认为天津口岸需要进一步改善一般贸易方式,为传统的一般贸易增加新的贸易内容。鉴于一般贸易方式与物流承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天津口岸需针对当前一般贸易分布优化物流布局,形成专门物流集散区并提升物流效率,大力发展第三物流和第四物流企业,考虑物流服务体系构成的相关要素,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强化政策引导效果等,并不断强化区位优势的发挥形成完善的区域功能等,促使物流服务体系的功能基础能够有效确立,为天津一般贸易能力的保障奠定基础,在改善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时保证传统贸易能力的市场效果。
第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天津口岸应加快建立中长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规划、并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等鼓励加工贸易的产品国产化比率,并大力引进外资促进联合研发与营销中心建设,积极发挥天津口岸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培养专业贸易和技术人才等。推进传统工业升级,针对当前加工贸易的主流企业及产业情况,制定优化产能提升创新的战略,逐渐淘汰落后工业产能,不断培育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天津口岸的加工贸易实现能力升级和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天津口岸贸易方式结构调整优化的实现。
篇8
《创造》一文创作于大革命失败后,茅盾曾在《回忆录》写到:“一场大风暴过去了,但引起这场风暴的社会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当然,革命起来了也许还会失败,但最后终归要胜利的。为了辩解,也为了表白我的这种信念,我写了《创造》”。可见茅盾对于政治的看法深刻的影响了作品,因此,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也会打上时代政治的痕迹,他们的冲突也是社会矛盾的缩影。另外,茅盾作品中有系列时代新女性形象,《创造》中的娴娴也是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因此也具有茅盾笔下时代新女性的特点,尤其是与政治的关系密切相关。
一、父权制与政治
波伏娃在《第二性》写到:“人类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人不就女人的本身来解释女人,而是以他自己为主相对而论女人的,女人不是天然进化发展的一种人类。”可用“父权制”来概括,女性长期以来受到男性乃至整个社会歧视的现象。从理论源头上讲,父权制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用来描述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的权力。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父权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指社会中男女地位不平等,且男子居绝对主体地位,女子处于次要客体地位。但实际上它有双重含义,即年老的男性有权支配青年男性,男性有权支配女性。
在《创造》中,君实是娴娴的创造者,他自视对娴娴拥有绝对的占有权,这是君实父权制思想的体现。娴娴从一开始就是他实现理想,用来证明自己的工具。他在过去两年完全统治占领了妻子的思想,他煞费苦心地把娴娴不爱政治、乐天达观、娇羞恬静的性格完全改变,往她脑海里灌进所有自己认为好的、正确的想法,把娴娴创造成留心政治、现实,落落大方的女子。
父权制创造下的娴娴是女儿,是妻子,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所说,“女人是被建构的”是男性在“把本身界定为此者的过程中竖立了他者”的“他者”。娴娴从来不是她自己,也不是和父亲、丈夫或其他男性拥有平等地位的人。在君实眼中,她就是一个被凝视的“他者”。
二、女性和政治
被看的“他者”娴娴,在思想得到解放,投身政治之后,开始渐渐掌握了话语权,从边缘的地位走到自己人生的主体地位上。她“最初不喜欢政治,连报纸也不愿意看......是没有政治头脑的遗传的”,从原本认为政治毫无意义,没有独立意识的女孩,变成了留心各国政治,走上了政治的路的时代新女性。娴娴的政治思想从“中正健全的,合法的”政治观念转变为激进的革命观,对政治的认识比以往更深刻了。经历了思想重组的娴娴,在李小姐的引导下真正走上政治之路,成为了行动派。
被引导上政治的娴娴变成了怎样的形象呢?她刮去有着封建等级色彩的“丈夫”二字,桌上放着《妇女与政治》的杂志,要求强烈的刺激,结交了李小姐参与政治活动,不再愿意听自己是按照理想创造的话,“娴娴的心里已经有一道坚固的壁垒,顽抗他的攻击。并且娴娴心里的新势力又是一天天扩张,驱逼旧有者出来。”曾经温柔服从丈夫的妻子变成了追求平等,思想独立,要求参与政治的新女性。尤其是娴娴最后的离家出走般的宣言,仿佛娴娴已经实现了女性独立。但文中有几次隐喻了娴娴的政治出走和成长也许会遭遇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娴娴身为女性的社会性别,因为社会性别导致了她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如君实所言,“你现在总算是知道几分什么是政治了。但要做实际活动――嘿!主观上能力不够,客观上条件未备。况且李小姐还不是把政治活动当作电影跳舞一样,只是新式少奶奶的时髦玩意罢了。”
女性这个社会身份使得娴娴在《创造》中同样居于权力被剥夺,被统治、支配的客体地位。盖尔・卢宾在《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中说道“社会性别制度并不是脱离历史的、人类幻想出来的东西,它们是人类历史的产物”,社会性别制度就是以男性为核心的,是由社会、历史、文化意识所建构起来的男性统治女性的父权制之上的。
茅盾在《创造》中让女性参与到政治中,又表现出女性投身政治的困境,不禁让人娴娴最后是否能够真正谋求独立,投身革命?此外,文章在表现女性与政治的关系时,巧妙的从君实与娴娴在房中所占空间大小来隐喻。原本家里应该是君实占绝大部分的空间,而现在除了南窗下的书桌,“全房到处是杂乱的痕迹,是娴娴的世界了。”这个世界既是指家庭关系中女性渐占有主动权的世界,同样也指现实社会中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分工的世界。可以说是政治给了娴娴一个出口,让她走入了社会,成为了自己,也成为了社会的一员。而固步自封、脱离实际世界的君实,他的领土在现实面前正在一点点丧失。原本就是因为这个动乱的世界无法为他创造理想的人和世界,他才自己去创造。而如今,现实仍旧逼迫他回到现实。《浮出历史地表》一文中,指出“女性成长的标志之一是女性肉体的醒觉,其二是她们确立了对男性的深刻怀疑。”娴娴被创造的过程也是她慢慢成长的过程。“落落有名士气”的娴娴开始敢于表露自我欲望和正视肉体需求的转变,甚至“青出于蓝”,有时都让君实有些不好意思,这是娴娴成长的表现之一。另外,她对于君实开始产生了怀疑,不再是一味的全盘接受君实的想法和要求,她会反驳,会不愿意听,会摔门而去。娴娴抵抗父权制话语霸权的言行,是她成长的表现之二。
篇9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遵循传统比较优势原则,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甘肃省仍是我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除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因素外,也与现有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有关。
一、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按照传统比较优势原则,发展中国家应主要出口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而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按照这种国际分工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将变得非常艰难。传统的比较优势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之间的矛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贸易条件的恶化和贫困化增长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审视、反思并分析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国际分工模式、贸易方式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力图打破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局面,将目光投向动态比较优势,以确立与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结构。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要素的不断积累,该国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该国的贸易方式、贸易规模、贸易流向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拉动该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贸易方式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转型升级关系,而要形成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两者的相适应性,即该国贸易方式结构的构建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要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的关系。
二、甘肃省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现状分析
甘肃省进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值中仅占较小的比重。如表1表2所示,甘肃省加工贸易出口额从2001―2006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在逐渐减小,一般贸易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而同期作为全国主要贸易方式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却一直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2以上,而这种贸易方式却占了不到甘肃省出口总额的1/3。加工贸易制成品实际上只是在我国组装加工的外国产品,我国企业承担的只是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简单加工装配环节,而附加值高的环节大多都由外资企业掌控,许多产品只是“在中国制造”而不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绝大部分贸易利益被国外公司所分享。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有逐渐超过加工贸易出口额并成为主要贸易模式的趋势。而由表1可知,甘肃省出口贸易方式与全国贸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事实上,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东中部发达省市走的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贸易发展之路。最初通过发展一般贸易出口初级产品换取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品,然后通过引进国内短缺的资金和技术,形成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当资本、技术得到一定量的积累后,部分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就会进行技术模仿创新,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开始向一般贸易转变,最终形成以一般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而从甘肃省贸易出口额和进出口贸易商品种类可知,尽管一般贸易是甘肃省主要贸易方式,但这种贸易方式是低层次的,与我国部分省份较高层次的一般贸易在商品内容上有着质的差别。
三、甘肃省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限适应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进出口贸易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无论从总体规模上还是内部贸易方式结构上来看,都不能满足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非常有限。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甘肃省应提高一般贸易的层次,进口用于发展经济的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同时,注重吸引外资,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来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实际上,甘肃省一般贸易出口主要以粗加工的硅铁为代表的贱金属及其制品,很少涉及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则主要为非合金铝、非合金镍等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低层次的一般贸易所占比重过大和加工贸易在低端市场的缓慢发展,既严重阻碍了甘肃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不利于甘肃省贸易方式结构的优化和资本品的积累。“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型企业的大量存在和快速发展,既污染了环境、耗竭了资源,又造成了暂时的GDP增长,诱导投资向初级产品或原材料市场发展,而对矿产品等初级生产要素的密集使用使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从而又恶化了贸易方式结构,最终形成了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限适应性关系。因此,要打破贸易方式结构与甘肃省产业结构之间的这种恶性互动关系,必须着眼于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构建有利于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贸易方式结构,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四、甘肃省目标贸易方式结构的构建
甘肃省现有贸易方式结构既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甘肃省应正确处理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关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贸易方式结构,有利于传统比较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和动态比较优势产业加快建立的国际分工模式,不断提升甘肃省的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提高一般贸易企业的产品层次和技术含量,努力提升一般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一般贸易额已超过加工贸易额而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同时,国家也开始逐步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面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甘肃省一般贸易企业应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型企业的规模,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提高一般贸易进出口商品的层次,增加收益。同时,保证一般贸易在生产经营上享有与加工贸易同等的待遇,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一般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政策导向作用引导资金转向较高层次的一般贸易生产,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次,我国开始逐步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向更高层次的升级换代,并最终进入贸易方式的第三阶段即高层次的一般贸易阶段。但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为基础的,而甘肃省由于仍处于低层次的一般贸易阶段,加工贸易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充分。因此,甘肃省应优先支持加工贸易发展,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层次,缩短加工贸易阶段的发展时间,通过加工贸易引进甘肃省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本、技术等资本品,引导外商投资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部门,通过技术扩散和渗透效应,逐步实现这些产业的本土化,为高层次一般贸易的发展积累力量。具体来说,甘肃省可以利用国外第二资者更多地把资金投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将优惠政策更多地倾向于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加工制造业,努力扶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重点培植部分石化、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甘肃省商品进出口结构的转变,为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篇10
王导的电影中最不缺的就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作为电影声音中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因素之一,角色的语言能够直观地向观众传达出其内心的情感、思想、意愿,在其他视听语言的交织和冲击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角色的性格特征。王家卫的电影中,语言并非同一化的,在《阿飞正传》中,阿旭如此说道:“有种鸟,它没有爪子,只能不停歇地飞呀飞,累了睡在风中。它的一生只能够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到来的时候……”在这段语言的背后,不难看到阿旭的内心,他永远也不会为某一个女人而停下自己的脚步,无论是温柔而贤淑的苏丽珍,还是张扬而活泼的露露,都难以拴住其匆匆的脚步。“是何去亦何从,这是个问题”,张国荣饰演的角色是一位上海移民,漂泊于南洋只为寻找其生母;而刘德华始终憧憬着跑船,过着流浪一般的生活;张曼玉几番往返在香港与澳门之间;刘嘉玲、张学友在亲友离去之后惶恐难安,所有这些角色和形象,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都市青年内心的独白,他们空虚而缺失方向感,灵魂虽然在此,却似乎找不到归宿,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消沉与颓然,并未遵循大多数人应走的生命轨迹,而这种叛逆似乎成为那个年代都市青年不甘的心态之一。在电影《东邪西毒》中,剧中各角色语言极具个性化,且很多对话都堪称经典,如洪七公所言:“我不想自己成为听懂他人说话的一具死尸”,从他的话中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憧憬简单、自由而又任性的人,但不乏善良,只要能够让自己真心快乐,哪怕为了鸡蛋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剧中盲武士曾说:“今天的我只想喝水,酒让人越喝越暖,水却越喝越寒。”他的话中透露着无奈、绝望与冷漠,当这位内敛而克制的角色站在你眼前时,他并非武侠中刀剑快意泯恩仇的武士,更似一位受到重重压力而落寞、顾忌的都市男性。欧阳锋如是说:“我并不在乎别人如何看我,我只是不愿看到别人比我更开心。”如此骄傲、自负的一个人,他不允许受到拒绝,只能拒绝别人方可保护好自己,因而注定难以获得幸福,只能眼睁睁地嫉妒获得幸福的他人,哪怕仅仅是洪七公夫妇那平凡的幸福。在《东邪西毒》影片中,不同角色的语言似乎在像人述说着那个消逝的年华,爱情走了就不再来,是有关拒绝和被拒绝,回忆与逃避的矛盾。
在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中,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婚外情故事,但苏太太、周先生之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苏太太的一句话“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将二人永远置于压抑的想法中,但周先生提出:“若多一张船票,你会否与我一起走?”他的话似乎带给了二人在一起的可能性,但最终,苏太太还是选择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与尽责的母亲,男主人公跑到了柬埔寨,将二人的秘密向树洞诉说,王导将东方文化中独特的暖昧与克制之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其所有情感都蕴含在对话之中。故事中的周先生甚至将其疑问延续到了电影《2046》中,在那列列车上,这位唯一的乘客反复地向机器人问这一问题,也是现代社会中恋爱男女内心永恒的问题――“你会不会与我一起走?”会亦或不会,谁也难以预料。在《重庆森林》中,警察223问道:“你喜欢吃凤梨吗?”他用各种语言向女主人公询问,而如此多样化的语言,恰恰体现了人和人沟通过程的冷漠与疏离。当梁朝伟饰演的警察在女友离去后,只能反复地对着肥皂或毛巾说话时,不得不让观众辛酸,男主人公将对女友的思念转移给了这些实物,而这种思念却又显得自负而可笑,喜欢一个人直接同她讲就行,为何非要对着肥皂、毛巾说呢?所有这些看似矛盾的话语都体现了这一时代人类的特征――话语能力的日趋丧失。
王家卫电影中总有很多看似平常的话,却在那样一个氛围下被演员说得意味深长,与同样个性化的独白相结合,共同打造了一个个经典。如“山的背后当然是更大的山”,“若多一张船票,你会否与我一起走?”等,如此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感召力与感染力。由此可见,对于影像艺术功力深厚的王导,并非如其他许多导演一般地排斥台词,反而更加珍惜,并注重将其融入影像艺术之中。王导电影台词和对白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黑色幽默,采用近乎残酷的方式直达内心,这种矛盾之美在王导电影艺术中可谓独具魅力。
二、 多维视角下的独白
在王家卫电影中,独白参与叙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致于在多部电影中,独具一格的声音造型也成为了王家卫电影风格的重要展现方式。在电影剧情发展与叙事过程中,任意一点局部改变,都会引发时、空的改变,而多种独白的使用,势必将导致观众产生各种视点问题,因而,独白就成为了王家卫电影语言中最为关键的叙事部分之一。在其影片中,似乎总能发现各种絮絮叨叨,似乎向观众述说着什么,也似乎只是导演个人的心声,这点与其他导演差异很大,没有哪位导演会向王家卫一样将“人物独白”而非“对白”置于如此之高的地位,使其发挥如此强大的效用。独白在他的电影中承担的作用不可谓不巨大,不仅成为了叙事手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更在王氏风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王家卫情感日志风格中难以或缺的一部分。王家卫电影中,这种独白并非刻意为之,其同剧情发展之间也不是人为形成的逻辑关系,而是借助于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与外放的呢喃自语加以传达,成为电影内在思想感情的独特表达方式,刻画了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疏离、自我封闭、不愿交流的孤独与落寞,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世界中喃喃自语。在如今这个经济日趋发达,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大都市中到处屹立的是钢筋水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日渐困乏、疏离,如此陌路化的情感危机,在这种独特的独白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多个角色分别讲述自我独白,就像与世隔绝一般,孤独而落寞,这就像一种变态的交流方式,在多维视角下不断变换,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叙事手法,正如反复弹咏一般的弦乐,同现代都市人的精神、情感相契合。
电影独白又被称为画外音,它已经成为王家卫电影中难以或缺的重要元素。归根究底不难看出,画外音是王氏电影用以凸显情感、强化情绪的途径。当剧情表达尚未圆满地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之时,王导理所应当地采用了语言独白这一最为直接的表现方法。[4]不仅如此,画外音似乎成为连接王导电影中各种破碎、分散片断的逻辑线路,在独白中观众流畅地体味到了大量散落影像片段所要传递的感情和思想。即使再碎片化的叙事,也不能使观众产生茫然感,否则势必会对情绪、思想、感情传达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独白似乎成为最简明而有效的方式。无论是《阿飞正传》中那句“我每天晚上都会在这带巡视”,还是这句“每次经过那儿等她的电话时,总是没有。”“于是,我再也不敢等了,我怕证明她己忘了我,所以我选择了去跑船。”无一不在剖析跑船警察对于感情的不自信与不确定性,他不敢同阿旭一样,由于缺乏阿旭的洒脱与慵懒气息,他的这段画外音尽显了自己的内心,与其被拒绝,还不如先拒绝他人,因而他选择了离去跑船,如今都市中的青年都会采用这招来保护脆弱的心灵远离可能会受到的伤害。而对于那个倔强的阿旭而言:“我知道走出门口之时,有双眼睛始终在注视着我,但我故意不给她这个机会。”他故意不让生母看到他的模样,虽然他千里迢迢跑到菲律宾来寻母,但只是想要她了解,他可以选择找她,但也并非非见不可。虽然无法对其行为正确与否进行评价,也或许这只是他找的一个借口,只为了不让自己再被生母所伤害,正如现代人那般,总是想要保护自己。
在电影《东邪西毒》中,独白所占的篇幅也相当大,也是观众明确这部片子所要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主要途径。剧中人物欧阳锋的独白由片头一直延续到片尾,从其画外音中不难感受到对他人的拒绝,对生命的绝望,对现实的迷乱和自我的孤寂[5],如此这般都像是在描述现代人。欧阳峰那句:“在很多年之后,我的绰号叫西毒。”但是这个时间已发生了错乱,而“西毒”这个绰号是现在时,并由其成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而王导对于时间却是极为厌恶的。故而如电影《重庆森林》中所说道的那样:“不知从何时起,什么东西都要有个日期,秋刀鱼、肉罐头会过期,甚至连保鲜膜都会过期,我甚至怀疑在如今,还有什么不会过期?”这一句话体现了现代都市中,人的爱情也免不了过期。而其中还有句经典语被搬到《大话西游》中:“1994年5月1号,有个女人对我讲了声‘生日快乐’,由于这句话,我会始终记住她。若记忆也像罐头一样,我希望它不会过期,若一定要加个日子,我希望会是一万年。”这句话中体现了主人公对于永恒爱情的期待,仅仅一句“生日快乐”,就为主人公受伤的心灵无限安慰,而在如今这个现代都市中,也许所能得到的仅留这点温暖。王家卫电影中,多维视角下的独白,使观众体会到了剧中人渴望被保护、被倾听、被爱而又求不得的矛盾心理,对于观众的我们成为了其倾听者,似乎窥探了剧中人的内心,但这何尝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结语
在王家卫电影中,当剧中角色独自倾诉自我内心的独白之时,对于电影外所接受的观众一方,成为了一个个经典角色的聆听者,就像听到自我内心的召唤一般,我们就像偷窥到别人不为人知的隐私一般,获得了释放和满足之感,但不得不承认,这些隐私在我们心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叩击着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也许,平时的我们都沉浸于王家卫电影精彩纷呈的视听影像与剧情中,而当细细聆听那些别具一格的台词语言和独白时,也品出了别样的艺术美感,更值得玩味与品鉴。
参考文献:
[1]刘继超.言语交际中的剩余信息[C]//曾毅平.修辞・语体・风格.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258-259.
[2](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M].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34-145.
篇11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地体现为:研发及技术人员、熟练技工供给不够和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者就业困难并存,大学生就业困难和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够一起并存,农业劳动力结构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
1.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制度性根源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普遍存在。区域分割使劳动力的地区迁徙受到了阻碍,城乡分割使劳动力的方位转换受到了限制,行业部门分割使劳动力的交换流动受到了阻拦。同时,不同户籍制的存在也影响到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总的来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人为设置的制度所造成的,当初设定这些制度的时代环境与今天的发展不可同日而已,制度已远远落后于现实,所以产生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2.教育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脱节
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加速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产业大转型。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体系逐渐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教育与市场出现了不匹配不适应的情况。在教育结构体系中,理论知识所占学习内容的比重过大,而实践性强技术性高的教育层次始终不高,最突出的表现为轻具体岗位教育而重学历等级教育。并且在教育中的专业设置上,研究性人才的培养占了大多数,应用型专业因为传统观念中所谓不体面、档次低等狭隘观念的影响,比例低人数少受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国家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过少,办学软硬件条件落后于科研型院校,使得人才流动向更高层次拥挤,而学习具体实用技术的人也不断减少。长此一来造成了当前的教育结果,一方面教育结构的设置不平衡,白领专业重复开设且大批院校以此为招生卖点,造成了人才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使得人才集中于理论性、研究性的领域内,面临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受轻视,专业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社会、市场对基础性的人才需求量的加大更加凸显出应用型人才的匮乏。教育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脱节,主要体现在当前教育结构设置的盲目性、人们对于基础性人才理解的误区上。虽然近几年我国开始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一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仅浪费了巨大教育成本,人才培养的浪费,更加大了就业和市场需求度的压力,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
1.劳动力需求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所决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对劳动力需求增长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即除了经济发展以外,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还受其他因为的影响,这些综合因素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需求量的增加和就业率的增加并不是同一的。需求量的增加是广泛的需求,将此需求细化,就会发现社会基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远远高于科研型人才的需求量。而我国当前的制度性限制和教育结构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人才发展的不平衡。用“28理论”来解释的意思就是80%的人才去竞争20%的市场岗位,20%的人才又不能填满80%的市场需求空缺。
所以说,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总量将保持增长态势,并且要维持一段时期。
2.劳动力供给总量会从缓慢增长渐渐走向负增长
“劳动力供给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者总量”。 决定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和劳动力参与率。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劳动力需求量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另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几十年,虽然我国人口数量很大,但据第十三、第十四次人口普查和我国人口比例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并且在不久的将来人口增长与死亡率将持平。更远的说,人口会出现负增长。当人口红利减弱并消失的时候,劳动力供给总量势必会随着这一趋势而缓慢增长并走向负增长。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这就意味着社会总人口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加大,年青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那么社会可工作人数在不断地减少,相应的劳动力参与率也在降低。有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量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不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劳动力供给会小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此缺口并将随着时间不断拉大。
三、总结
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供求趋势预测的分析能够得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和未来的走向。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应该一方面进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对劳动者的培养要加大力度,把握重点和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上健全劳动力市场、消除各种市场分割,保证劳动力的合理应用和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进口贸易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属于重要的构成部分,其与出口贸易保持着相互渗透的促进关系,共同均衡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不管是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或者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说,各个林谷都需要重新分析政策倾向的“贸易顺差为先”思想观念。我国在1985年与1993年期间的贸易逆差量都已经超过百亿美元,这两年实际的GDP增长率依然高达13.5%,这直接表明在全球经济中存在着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大于出口贸易的现象。
二、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发生条件
(一)市场化程度比较高。
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中,其宏观政策措施能够尽量防止或者减少对市场产生的扭曲效应,社会生产要素与产品市场流动性比较强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社会市场是完善资源配置方式的主体对象,价格制度、供求制度与竞争制度可以充分展现出来。根据微观层面分析,企业与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存在着理性因素,在一方面属于生产要素社会市场支配主体对象的企业,对于社会市场竞争与生产要素的流动现象反应比较激烈,对于进口贸易的实际竞争压力,其会调整社会生产与经济投资的具体结构,优化社会生产技术,改善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成本,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在另一方面属于产品支配主体对象的个人,主要追求的是个人效用的优化目标,在进口贸易的实际作用下,能够相应地改变其具体的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有效的转变,有利于达到经济的快速增长目标。
(二)产业关联度比较大。
进口贸易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作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是进口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产业关联度。通常情况下这种产业关联度愈高,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就显得愈大。进口贸易的产品首先能够快速地融合到进口贸易国现阶段的生产环节中,才可以通过相应的机制体系促进经济增长。假如进口贸易的产品无法很好地融合到进口贸易国家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则进口贸易不仅是对经济资源造成浪费,同时直接影响到进口贸易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导致经济发生紊乱现象。
(三)进口贸易的结构合理化。
进口贸易商品的结构对于进口贸易的经济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各种贸易商品的生产投入要素、产业关联度以及需求标准弹性等各个方面有所区别,各种不同进口贸易商品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结果,只有科学合理地搭配进口贸易商品的比重才可以促使进口贸易能够充分发挥出最大化效果。
(四)内部政策协调。
首先进口贸易政策和出口贸易政策应当保持相互协调[3]。国家属于设定政策措施的主体对象,对于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管理控制要保持适度的状态。假如放任进口贸易不管,贸易出现的逆差现象会过大,从而容易导致我国大规模资源与劳动力出现闲置现象,相应的失业率会有所升高。假如放任出口贸易不管,贸易出现的顺差现象会过大,则会直接加大货币升值的经济压力、通货膨胀压力以及资源利用压力等方面。由此可见,假如进口贸易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无法保持相互协调,则容易使得国家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其次是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其它政策应当保持相互协调。贸易乘数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贸易乘数可以在开放性的基础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实质增长能否发挥出有效作用,主要是由贸易政策与社会投资、经济消费、投入产业等各方面政策的协调程度所决定的。在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推动作用下,进口贸易能够通过溢出效应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从而可以发展新兴产业,从而不断优化改进产业的结构,有利于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假如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没有相互协调,则产业部门就无法对进口贸易做出积极地响应配合,从而限制了正常有序的经济增长。
三、结束语
进口贸易作用于经济增长需要具备一系列的复杂多样化条件,这部分基础条件并非是独立产生作用的,而应当是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要达到进口贸易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目标,无法脱离政策制度支持、社会市场支持、产业结构支持以及企业与个人的基础支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会出现各种实际问题,原本配套政策体系的可依赖性不断降低,因此新的有效政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13
(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结构严重失衡
按照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可将服务贸易行业分为12大类(具体见表1)。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格局,在2007-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10%。其中,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了222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从服务贸易的分类行业来看,旅游、运输、咨询服务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2014年分别达到了23. 67%、21. 06%、19. 31%,合计达到64%以上,而其余九个行业出口比重合计不足四成。进一步按照服务贸易行业的特点、要素密集度,可分为三大类,即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由表2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产业中,资本密集型仅有运输服务产业,出口占比23. 67%;劳动密集型包括旅游、建筑服务产业,出口占比30. 78%;知识、技术密集型包括金融、保险、专利、通信等在内的九项服务产业,出口占比45. 55%。可见,资本、劳动密集型出口占据了主导力量,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着技术含量、附加值偏低的问题,行业结构发展严重失衡。
(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由顺差转为逆差
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逆差(即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78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600亿美元,八年间出口逆差增长了20.5倍 (见表2)。2011-2014年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上升速度迅猛,分别达到了148.4%、63. 4%、32.1%和35%。进一步分析,主要缘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近几年由顺差转为逆差,且来势猛烈。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包括旅游、建筑服务,其中建筑服务一直保持顺差(即进口贸易总值小于出口贸易总值),而具有中国传统优势的旅游服务则由顺差转为逆差。2009年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分水岭,首次出现了40亿美元的逆差,此后连续六年均未扭转这一格局,且呈现出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2011-2014年间,逆差趋势更是愈演愈烈,2014年已达到了1079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逆差的51. 73%。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热度更是空前高涨。可以说,自2011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逆差格局不断扩大,旅游服务所造成的逆差在其中成为“罪魁祸首”。
(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长年处于逆差
事实上,一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差额情况,能够直观地反映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实力。由此,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服务贸易时,都致力丁.保持顺差,以提升综合国力。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领域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长年也处于逆差:2007-2014年间,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运输服务,其贸易出口表现持续逆筹,且呈现出不断扩人的趋势,由2007年的120亿美元的逆差上升至2014年的579亿美元逆差,八年问增长了4.8倍,2014年占到逆差总额的27. 76%;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中,保险、专利、电影服务行业长年保持逆差,2014年占到逆差总额的20. 51%,其他服务行业出口占据比重相对较低。可见,尽管中国是服务贸易出口大国,出口额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然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均为逆差一且这一格局直至2014年也未有好转。综合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按要素密集度所划分的类型,均呈现出逆差,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处于“大而不强”的格局,且出口结构不均衡的特征明显。
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中国都将服务行业看作是制造行业的附属品,不重视其向生产性方向发展,表现在引进跨国公司时,更倾向于制造业,忽略了服务行业,因此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此外,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长期在6%-7%徘徊,2014年达到了8.1%。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超过10%的服务贸易开放度,还显得较低。2014年,英国、意大利、法国的开放程度分别为13%、12.3%和11.6%,即使是处于亚洲的韩国也达到了12.9%。正是由于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低,导致服务质量差,阻碍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结构性失衡。
(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尽管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贸易白由化与经济全球化是总体趋势,然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也变得更为隐蔽与盛行。中国目前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相对优势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以中、低技术劳动力作为中间投入,往往需要大量人员的流动,如旅游、建筑、运输等服务领域。但目前发达国家仅对少数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的流动作出承诺,而其他人员提供的服务仅是“商业存在”的补充。如美国迫于就业压力与社会矛盾,自2014年起对自然人流动方面管理更为严苛,种种繁琐的出入境手续等,造成长时间的等待,构成了人员流动壁垒。又如在保险服务业上,美国各州立法不统一,构成了严重的开业权壁垒。事实上,美国在保险业务上存在非国民待遇,如注册资金税收等。可见,由于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呈现出隐蔽而盛行的趋势,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结构性失衡。
(三)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偏低
为衡量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选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即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比率,通常RCA <0.8时,竞争力较弱;0. 8<RCA<1. 25时,中度竞争力;1. 25 <RCA <2.5,竞争力较强;RCA>2.5,竞争力极强。表2的数据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始终在0.5上下徘徊,竞争力比较弱。在2005年,RCA指数达到了0.62,是近十年来的峰值,随后持续下降。2010年以前,RCA指数还维持在0.5以上,而自2010年之后,RCA指数降至0.5以下。总体而言,中国服务贸易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国际竞争力不足。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对服务行业的不重视,进而造成出口结构性失衡。
(四)垄断势力的存在加剧了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不平衡
目前中国有部分服务贸易还处于垄断地位,如电信、邮政、民航、铁路等行业。而长期垄断地位,造成企业竞争意识不强,服务水平较低,在国际上整体竞争实力不足,由此,也加剧了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不平衡。如电信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目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移动市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固定电话、宽带市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双寡头”垄断。但这一格局的成因并非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信企业的利润超过20%,而美国还不到1%,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而反观在利润率超过美国20倍的背景下,中国电信企业无论是管理水平、经营水平,还是服务质量都远比不上美国。事实上,由于中国部分服务贸易处于垄断地位,造成竞争力不足,难以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
三、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推进服务贸易出口的均衡发展
曰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产业亟待优化,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尴尬局面。要从根本上解决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必须从优化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入手:第一,保持旅游、建筑服务的相对优势。中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加之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为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通过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强旅游营销,设计与打造自然景观时融入现代元素等,从而保持并提升旅游的相对优势。第二,促进保险、金融、专利等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中国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主要缘于创新人才不足。由此,必须设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为促进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及均衡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升整体竞争力
要改变现有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格局,必须要转变思维模式,着力于提升外贸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且均衡发展。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服务贸易水平差距较大,由此,必须大力引进外资,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营造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新形势下必须将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提高到经济现代化的高度,促进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分工,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同时,应建立与完善产业政策,如政府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打破垄断与地区封锁,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在发展服务业的进程中,应将三个领域作为当前重点:第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如商业、金融、文化等。投资少、收效快;增加就业容量;又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前行。第二,与知识、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如信息业、咨询业等。第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如科学文化、教育等。在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时,还要出台税收、贷款等优惠扶持措施,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三)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