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弱电设计标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iso11801 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ieee 100 base-t 100兆以太网
-ccitt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
-ieee 802.3 10base-t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标准
-ieee 802.5 token ring 网络标准
同时满足下列安装与设计规范
h 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h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h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cecs 09:89)
h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h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72:97)
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结合本弱电工程的具体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概况
1.甲方弱电工程系合法使用。
乙方为本市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经有关部门审定具有弱电工程承包的相关《资质证书》的企业法人。
2.弱电施工地点:________区(县)________路________号。
3.弱电工程实施内容:详见附件一《弱电工程实施内容表》。
4.承包方式:________(包工包料、清包工、部分承包)。
5.总价款:¥______元,大写(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材料费: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费:_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费: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费:____________________
垃圾清运费:____________________,税金(3.41%):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双方认可,变更施工内容,变更部分的工程款按实另计。
6.工期:自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开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竣工,________工期 ________天。
二、关于材料供应的约定:
1.甲方提供的弱电布线材料:详见附件二《甲方提供弱电布线材料、设备表》。
本工程甲方负责采购供应的材料、设备,应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并应按时供应到现场,乙方应办理验收手续。如甲方供应的材料、设备发生质量问题或规格差异,乙方应及时向甲方书面提出,甲方仍表示使用的,由此造成工程损失的,责任由甲方承担。甲方供应的材料抵现场后,经乙方验收,由乙方负责保管,乙方可收取甲方提供材料价款保管费,费率由双方约定,由于保管不当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2.乙方提供的材料:详见附件三《主弱电布线材料报价单》。
3.乙方对甲方采购的弱电布线材料、设备,均应用于本合同规定的弱电工程,非经甲方
同意,不得挪作他用。如乙方违反此规定,应按挪用材料、设备价款的双倍补偿给甲方。
篇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宁波市象山县中心区,占地面积8588m2,总建筑面积39265m2,地上21层(26781 m2),地下2层(12484 m2),主楼为综合性商务楼,裙房为银行营业用房。该工程电气系统包括强电和智能弱电系统。强电设计按供配电一级负荷设计,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供电线路采用电缆直埋方式,10KV高压系统平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母联常断;在一路电源故障时,通过母联连接,另一路电源均能负载100%的负荷。0.4KV低压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母联常断,各变压器分列运行。供电制式为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为满足高层建筑防火要求和提高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该工程选用四台800KVA干式变压器,变压器的负荷率平时保持在80%左右。普通照明、动力采用树干与放射相结合的方式供电;应急照明、消防电源采用放射式双回路末端切换方式供电。智能弱电系统主要由 (1)通信网络子系统 (2)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3)建筑设备监控子系统 (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子系统;(5)公共安全防范子系统 (6)综合布线子系统;(7)智能化系统集成;(8)弱电电源及防雷接地子系统组成。
二、建筑电气系统分析:
本工程电气系统设计包括照明、动力、空调配电等强电部分以及通讯子系统、安防子系统等智能弱电部分,设计的范围较广,因此必须预先进行电气系统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负荷验算,从设计上满足各系统用电负荷安全性要求,另外还须从施工工艺上提出建筑物强弱电系统管线敷设的合理要求,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以下先简要分析照明、动力及接地系统。
1、照明系统
本工程的照明系统分为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 正常照明主要包括主楼办公照明,门厅照明,公共区域照明,裙楼照明等。为减小动力负荷频繁启动对照明质量的影响,设定了一台专用变压器为照明系统专用。自地下一层配电室出线后进入配电竖井,经低压母线引至各楼层的总照明配电箱,然后由此分布到各区域分配电箱。
因本工程为高档的智能化办公楼,对供电稳定性要求较高,所以除配有自备发电机组外,楼层设有专用的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主要覆盖区域包括:门厅,餐厅、走廊、电梯间、楼梯间等。在设计时该系统的供电采用双电源,其中门厅,餐厅区域选择其中几个支路兼做正常照明,供电从本层配电竖井应急照明切换箱中出线(应急照明切换箱分设在1、7、14层)。在此基础上,在各公共区域及通道设置具有蓄电池的事故照明灯具,在没有任何外供电源的情况下,该灯具能不间断供电1h。
2、动力系统
该工程动力系统设备包括正常动力与消防电源两部分。正常动力包括空调用(多联机),空调制冷机组,空调水泵,污水泵,货梯,开水器等动力用电。因空调多联机分设在各楼层,所以有一台变压器通过母线提供,裙楼空调等及动力设备由其他变压器分供。 消防电源提供包括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消防电梯,客用电梯,应急照明等动力用电。消防动力设备为双电源供电,分设在两台变压器上,并且一台变压器通过联络柜与自备发电机组相连,两路消防电源分别由双回线路引到各个消防用电设备点上实行末端自动切换,以确保消防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
3、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联合接地电阻阻值要求小于1 ,利用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及桩基做自然接地体。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做防雷引下线,在建筑物四角距室外地坪0.5m处做测试点。为防止侧击雷进入办公楼,办公楼地上部分每层设置均压环,办公楼立面上幕墙铝合金框架均与均压环可靠连接。另外在办公楼中所有金属管道均与均压环可靠连接,加上屋顶水平避雷网、针的设置连通,使整个大楼处于一种均压状态。考虑到弱电系统对接地的特殊要求,而本工程中弱电如设置单独接地装置与强电接地装置的间距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所以不能设置单独弱电接地系统,只能选用联合接地形式。
三、设计与验算
系统负荷验算,是设计最关键的工作,从照度确定到负荷计算均须结合系统分析设定来进行具体的计算。在本工程中,设计主要依据为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00及相关标准。
1、照度确定
高档智能化办公楼装修档次一般较高,为配合装修效果,充分体现综合办公气氛,适应各功能区使用特点,本工程对办公楼中各重点区域的照度均采用利用系数法进行计算。根据办公楼各功能区的特点,各功能区的照度标准值见表1。
表1:照度标准值设定表
2、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一般由各专业提供技术要求及负荷大小。
(1)三相负荷计算:
有功功率:Pc=KxPe(KW)
式中:Pe——设备功率
Kx——为需用系数。
无功功率:Qc=PetgA(KW)
视在功率:Sc=(KVA)
(2)单向负荷计算:
① 尽量将各单相负荷逐相均匀分配,以减少不平衡,计算时,将线负荷换算成相负荷,将各相负荷相加,取其最大单相负荷的3倍作为三相负荷。
② 当回路中的单相负荷的总容量小于该回路三相对称负荷的总容量的15%时,按三相平衡负荷计算。
③ 只有线负荷时,将各线间负荷相加,选取较大的两项进行计算,现以Pab≧Pbc≧Pca为例:
Pd=Pab+(3-)Pbc=1.73 Pab+1.27 Pbc
(3)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Pc=K∑P∑(KxPe)(KW)
Kx——需要系数
Qc= K∑P∑(KxPetgA)(kvar)
K∑P K∑P————有效功率、无效功率同时系数。
Sc=(KVA)
Pe1=2854.79 (KW),Qc1=2299.85 (kvar),取同时
使用系数K∑q=0.65,K∑P=0.65则
Pe1= K∑P∑(KxPe)= 2854.79*0.65=1855.61(KW)
Qc1= K∑Q∑(KxPetgA)=2299.85*0.65=1494.90
(kvar)
Sc==
=2382.86(KVA)
按80%的负荷率,变压器的容量计算为:
2382.86/0.8=2978.57 KVA,选用800 KVA变压器四台(合计3200KVA)。
各负荷计算见表2。
智能化建筑弱电应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00进行设计,此处不在论说。
表2:照明、动力负荷计算表
四、综合线路设计要求的明确内容分析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是当今建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衡量一个城市建筑的现代化标准,设计形态和智能化是其中的两个方面。如此之多智能化功能设施,布线设计方案也成为电气设计的关键,因涉及专业多,施工时相互配合尤为重要。为保证大厦内部的美观,也为了更科学满足设施智能化的要求,本工程选用地板内敷设地面线槽来达到实现各功能目的。
1、地面敷设线槽的简介
地面线槽是一种封闭的、直接隐蔽于地面下的金属线槽,可以灵活方便地提供电源、电话、电视、计算机、话筒等线缆传输电能和信号接口。其设计是根据建筑物近期和发展需要布置线槽的纵横间距,根据穿线的根数、横截面积和工艺要求确定线槽的规格及槽数。按槽数可分为单槽、双槽、三槽,规格有50系列、70系列、100系列、230系列、300系列。
线槽适用于380/220以下强电和弱电的线路敷设。性能特点:地面线槽可供单一或多用途线缆、多回路敷设,终端元件布置平整美观。地面线槽是由线槽、分线盒、各种连接件、密封件、附件及电源头等组成。
2、地面线槽规格型号设置与布线参数要求
内外均热镀锌,出线口处采用无螺纹接口,线槽标准长度为3m(可特殊加工),线槽出线口开孔尺寸:﹤48mm,线槽开孔间距分:3000mm、2400mm、1800mm、1200mm、600mm等。
主要配件有:线槽分线盒:线槽分线盒起到导线的相接、转弯交叉、屏蔽等作用。其中二槽、三槽的分线盒内设有屏蔽分离板,以保证强电、弱电的隔离与屏蔽。
线槽支架:分为单槽、双槽、三槽支架,它是用于线槽的支撑及高度调整,高度调节范围一般为20mm~150mm的热镀锌件。其它还包刮弯头、封头、出线圈等配件。具体穿线根数见表3。
表3:地面线槽内允许穿线根数
3、电气设计对地面线槽布置、敷设的安装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建筑智能化必备的基础设施,因此布线设计也成为电气设计的关键。为满足设施智能化要求,设计选用地板内敷设地面线槽来达到智能建筑各功能要求目的,同时对地面线槽布置、敷设的安装工艺提出如下要求 :
(1)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线槽走向,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的中心外进行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分别找出分线盒、分线口及支架的具置,用铅笔分别标注。一般支架间距为1.0- 1.5m。
(2)线槽敷设
根据标准位置放置分线盒和支架,然后放置线槽和出线口,同时根据需要加各种配件,朝上的线槽不必立得太长,否则易被砸断。连接完毕后,调整支架和塑料盖,使出线口到适当高度。达到位置正确,固定牢固,走向合理。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部分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mm。为防止灰浆进入,各连接处周边抹专用胶,各分线盒、出线口盒盖拧紧,并用铁丝绑扎,未端加塑料封堵。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跨接地线焊接
依据施工规范,确定跨接线规格。地线两端焊接面不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
(4)槽内配线
首先清扫线槽,可先将带线穿插至出线口,然后将布条绑在带线一端,从中一端将布线条拉出,反复多次可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也可用空气压缩机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吹出。放线前应先检查管及线槽连接处的护口是否齐全,其放线和导线连接部分与其它管路敷设形式大致相同。敷设线缆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①同一路径不同回路绝缘导线设计于同一线槽内,但同一槽内强电回路必须能同时切断电源;②线槽内导线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30%;③强弱电回路应分槽敷设;④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在分线盒处采用金属隔板隔开等。
(5)线路检测
线路检查及绝缘遥测按相关规范操作。
(6)面板安装
配合装修,依据各出线口用途,安装相应的终端面板。
(7)地面线槽安装时其他注意事项
地面线槽表面混凝土厚度应大于20mm;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 支架与调整螺栓调整线槽高度一般以30-50mm为宜; 线槽整体连结完毕后,应按设计检查确认,无误后对线槽及附件连结处用蜜封胶密封,对线槽首、末、分线盒、出线栓和未用出线孔用专用塑料防护盖封堵。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由于智能化的需要而变得复杂,更兼有用电设备越来越多的原因,产生对供配电系统设计和线路安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在电气设计和线路安装时,将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摆在突出位置,认真按照设计和施工操作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优化和施工,从而将建筑智能化从设计和安装上推至臻美程度,解决有关设计施工的新问题,此文笔者仅抛砖引玉,文中若有误述或错漏,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3
1 建筑弱电系统设计简介
在建筑及建筑群中电力系统设计方面,应该按照电力输出功率大小分为强电和弱电两种。弱电系统设计方案内容主要是通过交流36V以下,直流24V以下的脉冲信号控制系统及载有数据、语音、图像的信息源系统。弱电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技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建筑弱电系统设计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的便捷、舒适和安全程度。
2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特点
由于建筑弱电系统必须充分考虑遵循设计原则、建筑实现功能、系统规模、服务群体及建设标准等方面,所以要求建筑弱电系统设计应体现出以下特点:
a.灵活性。建筑弱电系统的子系统会根据建筑特点、建筑规模和具体要求变化,对弱电设计要求的弱电子系统增减变化,并根据建筑规模和功能需求对设备的品牌型号进行调整。
b.可拓展性和兼容性。弱电系统在设计、施工和用户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软硬件升级、调换和更新等情况。在工程设计时,应该全部使用建设标准设备或者建筑通用设备配件,以便今后维修、更换设备。从拓展这一方面考虑,在硬件的插口、配件上以及在软件的内存缓存上,为日后设备的增设做好预留。
c.操作系统易学习和操作。弱电系统在维护使用的过程中,建筑楼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会有变化,并且人员的相关操作知识储备不完善,在操作过程中会影响弱电系统完整功能的实现。操作系统易学习和操作性,可以最大化保证弱电系统目的功能的长期稳定实现。
d.经济和节能。弱电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选购设备仪器所需要的费用问题,还需要考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
e.安全。在设计弱电系统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设备线路满足设计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比如主机设备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设备运行满载时情况,线路布线的方式和方法,设备和线路保护等。
3 建筑弱电系统包含项目内容
建筑弱电系统通常时间建立在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三类系统基础上的,构成整个弱电系统体系,实现系统集成和功能。具体建筑弱电系统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可以按以下三大类别进行归类。
楼宇自动化系统:a.消防联动控制系统。b.车库管理系统。c.门禁系统。d.物业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a.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系统。b.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c.无线AP网络通讯系统。d.程控交换机有线通讯系统e.公共广播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a.楼宇综合管理系统。b.办公系统。c.多媒体会议室系统。
4 建筑弱电系统方案设计过程
(1)明确并设计总体功能需求。在总体方案设计前,与工程建筑的甲方、使用方、施工方讨论沟通,了解客户对弱电系统需求,实地考察弱电系统光环境,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土建工程建筑图的一些图纸资料,建筑装修的图纸资料,建筑电井分布和外线进户线布线资料,及其他工程资料等)。
(2)明确弱电系统方案总体框图。设计者应该从经济条件和整体要求的角度对弱电系统进行设计,确定出该系统总体功能、设计标准、功能要求、弱电工程的总体框图。在确定系统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总体规模、布线方式方法进行设计。在初步设计方案出台后,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讨分析和调研,即对建筑弱电系统中部分设计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稳定性、经济的合理性作出明确并且合理的判断,只有综合考虑并且符合这些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才能进行下一步具体方案的设计。
(3)具体方案设计。在明确弱电系统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弱电系统的子系统。根据每个子系统功能和设备设计标准要求进行设计。确定弱电系统设备,选定各子系统主设备、子设备及配件,各弱电子系统布线方式,明确外线进户位置和方式,确定各弱电系统线路主线、干线及分线布的线图。
(4)设计总体的工程概算。按弱电系统类别,统计设计弱电系统工程费用概算,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各弱电系统的设备、器材、管线、配件、施工消耗品、施工费用等。按照预算要求,再对弱电系统设备进行调整,以满足弱电系统工程功能要求和预算要求。
5 规划设计其它注意事项
所有建筑弱电系统都是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进行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弱电系统与建筑的其它系统的兼容性和统一性。
a.水电分开。弱电主设备和子设备应该远离排水设施和可能漏水的位置,例如排水口、阀门等。在设计建筑弱电布线时,弱电管道必须在建筑的给水管道、排水管道、消防管道等水路管道之上。
b.强弱电分开。因为强电电流通过会产生的电磁磁场对弱电信号产生影响,所以在布线时应该分别使用独立线槽将强电和弱电分开布线。如果施工现场条件和实际情况约束,无法铺设两个独立的线槽,那么弱电信号线必须使用磁场屏蔽线,避免强电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弱电信号产生干扰。
c.设备保护。由于人们在行走的时候,脚上的鞋子会和地面接触而摩擦,进而产生静电,带电离子会被空气灰尘吸附,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所以应该在建筑弱电系统主设备房间铺设防静电地板,以防止产生的静电对弱电主设备系统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温度湿度方面,弱电电子设备都是24小时运行或者处于待机状态的,设备长期处于散热状态,在主设备间应该做好降温工作,使设备间始终保持凉爽干燥的运行环境。
6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弱电系统在设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弱电系统设计是有明确系统设计目的和设备技术要求的,我们需要对弱电系统的每个子系统性能做出全面综合的了解和考虑,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弱电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篇4
智能建筑又叫“3A建筑”,主要包括办公自动系统(OAS)、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建筑电气系统是采用具有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即中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更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由此可以看出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系统为智能建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高投资,高质量,高要求的特性决定了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是建设智能建筑的关键所在。
二.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60%的智能建筑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原因一是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LonWork协议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线协议,它有完善的七层协议,BACnet协议则是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但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运用;二是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系统集成当然很困难;三是中国的物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厂家在还能运行,一旦厂家支持不在时,系统很可能瘫痪”。针对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评估标准》、湖南行业工程建设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XJJ002-1999、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等。这些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由于建设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如系统众多、复杂、施工周期长、设备和线缆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故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多数是单独招标、独立签约,中标后集成商自行采购、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约束,这种没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智能建筑,将给今后的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当前由土建监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现象还很普遍,它将会给智能化系统工程带来设计方案失控、采购产品失控、施工进度失控、工程质量失控等等弊端。
三.电器系统主要部件安装要求电气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强电系统主要有:干式变压器、柴油发电机、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盘、电线电缆及动力照明等。进线系统一般为二路10KV独立电源进线,分列运行,自动切换;配电系统大部分采用双回路自动切换方式,应急电源除了箱内设置自动切换及整流装置外,还可能设置多套UPS电源。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
四.强电系统
1.配电箱安装要求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表量也是电力负荷的现场直接控制器。要使工程中的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能正常工作,配电箱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建设方、监理方应对现场的配电箱按设计逐一核对,纠正开关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数不够的错误。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配合是相当严格的,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势必造成系统运行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差,埋下事故的隐患。
2.配电装置安装要求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要严格按图施工和规范验收。大楼内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设备都比较先进,但也容易出现一些技术性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与设计不符、供贷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要求等现象。因为整定电流是保护下级设备和电缆的动作值,整定电流小了,开关容易跳闸、停电;整定电流大了,系统出现过载和非金属性短路时开关不跳闸,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施工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监控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核对图纸,消除事故隐患。
3.电缆安装要求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就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工程中使用的电缆绝大多数是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电缆集中、数量多,规格从4mm2—185mm2的三芯至五芯电力电缆不等,如不分明别类,严格审查,就会出现施工混乱、以次充好,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发生危险的现象。
五.弱电设备
1.BAS线路安装要求在BAS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BAS的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在安装中,按下述方法进行接地:①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接地电阻一般为300Ω:②对抗干扰能力差的设备,其接地应与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内,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的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低于5m;③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两者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④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信号电缆和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1MHz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应采用多点接地。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都必须采用一点接地。
2.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要求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BAS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3.机房UPS设置出线接设金属配电箱,底边距地1.4m暗装,若有困难亦可挂墙明装,根据弱电机房内设备负荷容量和分布情况分设单、三相回路用微型断路器如C45N、DZ47等线路保护开关,箱内设置辅助等电位接地母排。对于三相输出的负荷不平衡度,最大一相和最小一相负载的基波均方根电流之差,不应超过UPS电源额定电流的25%,而且最大线电流不超过额定值。弱电机房照明负荷和空调负荷不由UPS电源供电,应由电源、管理间互投切换箱设置照明供电回路和额定功率,总和小于2kW的风机盘管或分体空调机配电回路供电。在机房出入口附近墙面方便位置暗装照明开关箱或开关面板,空调插座设置在机房活动吊顶内墙面上或距地1.8m的墙面上,另根据2009年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额定功率总和大于2kW的空调负荷应由弱电机房所在楼层箱配电引出支配。,照明负荷和空调负荷线路均沿吊顶内或墙面敷设,避免在弱电机房内活动地板下穿越。另由该互投切换箱配置电源管理间内的单相检修电源回路,在电源管理间各墙面距地0.3m设置检修电源插座,禁止使用2kW以上大功率电感性电动工具,确需使用这类工具以及三相检修设备,应使用施工移动式配电盘从弱电机房所在楼层附近的动力或照明配电箱接取电源
4.输出设备的安装要求①风阀箭头和电动阀门的箭头尖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②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③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④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六.智能建筑电器施工管理
1.施工统一协调一个施工大楼内强、弱电专业门类齐全,施工队伍多,水平也各不相同。在各自的承包范围内,施工队往往只注重本工种的进度,而忽视专业交界面的施工。为了能使各施工单位协调配合,交错施工,质量达标,施工管理方应该抓住以下几点:1)分清专业施工界面强电和弱电的施工设计图纸界面往往分不清,如气体灭火控制屏的220V电源线、空调机的控制柜至电源箱间的管线等虽属于强电的范围,但往往体现在弱电的图纸上,这就需要建设和监理单位仔细审图,及早提出问题,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让强电方施工有依据。2)耐心磨合。交错施工跨专业之间的施工、调试、需要仔细安排,早作分析,协调水、电等专业的配合,检查落实施工工序等。做到各专业施工逐步适应计划,以期达到较好的磨合,得到较高的质量保证。3)做好交接,保持工作连贯接是承前启后的环节,往往在交接这方面容易出纰漏,交接不清楚容易导致相互推脱责任。要求专业队伍增加人力,集中监管,抓紧办理交接手续;另一方面要做总包方工作,办交接手续后对漏做的工作,只要是图纸上有的,一定要补做,并要求双方顾全大局,互相体谅。
篇5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非凡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电子和微电设备较多,这些弱电系统的设备耐受电压较低,如电子设备耐受电压为5V,微电子设备耐受电压只有1.5V,这些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信息系统设备(包括缆线)在遭受雷害和电磁干扰(如地电位升高、磁耦合、电耦合和电磁耦合等)时,必然会使信息系统中的设备、网络和布线将遭受感应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危害;各种高频、超高频的通信设施不断涌现,相互间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日益严重,大量的运行和实践证实,电磁干扰和谐波对智能化设备和布线系统危害的案例和教训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可掉以轻心。智能建筑需要不同行业的专家共同参和,除了业主之外,设计师、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造智能技术及电气技术众多专家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弱电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体弱电系统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较薄弱环节,无论是技术力量、人员素质、设计和施工、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对较弱。这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很不利的。
2、网络和布线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的网络化新问题,它包括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BMS或IBMS)。但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FAS)是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所以FAS系统目前我国还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只是留有通信接口待今后和BAS系统集成,而美国的FAS系统是分散型控制方式可和BAS系统集成。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控制网(Infrenet),广域网(WAN)和城市网(MAN)。世界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TCP/IP协议,使得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和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和信息网络的互联互融,尽管目前控制网络中多种总线标准同时存在,但由于以太网速度控制性价比高,我区一直在控制网络中推广应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在众多的现场总线技术中推广Profibus、Interbus、LonTalk、Modbus及CAN等总线。由于这样的规定从而使我区的智能建筑还没出现瘫痪现象。
3、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新问题
《智能建筑》刊物2004年第5期“谈工业以太网及其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一文中写到“事实上目前有60%的智能建筑是瘫痪的”,其原因一是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LonWork协议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线协议,它有完善的七层协议,BACnet协议则是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但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运用;二是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系统集成当然很困难;三是中国的物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厂家在还能运行,一旦厂家支持不在时,系统很可能瘫痪”。针对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新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摘要:
(1)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评估标准》、新疆行业工程建设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XJJ002-1999、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新疆《综合布线施工验收标准》、《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等。这些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功能。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平安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把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设计院把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和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轻易,和各专业配合也密切。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和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由于建设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如系统众多、复杂、施工周期长、设备和线缆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大等特征。故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多数是单独招标、独立签约,中标后集成商自行采购、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约束,这种没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智能建筑,将给今后的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当前由土建监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现象还很普遍,它将会给智能化系统工程带来设计方案失控、采购产品失控、施工进度失控、工程质量失控等等弊端。
4、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功能
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平安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摘要:电源技术、防雷和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下面从列举的几个案例中就能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功能。
(1)案例1摘要:
阿拉山口海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保安系统对整个海关建筑物内外现场实况进行监视。详见监视电视系统图。该系统图是由现场的摄像部分(摄像机、云台、防护罩)、传输系统(光纤、光发射机)、监控中心(光端接收机、视频分配、监控服务器、矩阵主机)等部分组成。其监控中心的操作采用了计算机系统,以用户软件编程的全键盘方式来完成驱动云台的巡视、视频切换、报警处理、设备状态的检查等工作。数字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采用计算多媒体技术,CCD摄像机作为报警探头。探头将获取的视频信号经光电转换传输到主机,主机里的高速图像处理器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视频信号形成的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分析比较,若发现有差异就报警,这种全屏幕报警系统最大特征是不易漏报。主机自动采集报警图像并存入计算,事后用户可根据时间、地点随时查阅报警现场的图像,以了解报警原因。该系统将电视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合二为一,实现了监视、报警和图像记录的同步进行,而且这种系统中没有录像机,没有视频分析器,一切报警记录都在计算机的硬盘内,所有操作都根据屏幕上的软件提示操作,对用户和使用者来说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平安防范系统。该系统设备的选型摘要:摄像机为日本松下产品;云台、防护罩为美国派而高产品;光端传输设备数据接口选用美国NTK产品,这些也都是国外品牌产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新问题的。
但该系统开通以来,光发射机(A、B、C、D)的光端数据接口Rs422,室外摄像机的防护罩配置的温度继电器、冷却风扇、电加热器、雨刷器经常被烧毁,更换和维护量很大,工作极不正常,用户意见很大,集成商也很头疼。经分析是光发射机的220VAC电源质量存在新问题,尽管选用了高精度稳压电源也是承受不了瞬流(包括电涌)的冲击,瞬流可以损坏任何一种电器,何况耐受电压很低的电子和微电子设备呢?摄像机因距海关大楼较远无法保证AC220V专用线供电。前端机电源就近接在30kW直流电磁铁的配电线路上,该线路上的瞬流和电涌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极快,属于微秒到皮秒级,其电压幅值可高出工作电压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根据当地供电部门反映,80%的瞬流是从电力系统内部产生的,主要是由于电力负载的频繁开关和负荷频繁变化引起的。另外电磁铁的直流电源是由三相可控整流取得的,故电源线路内含有大量的3、5、7、9等奇次谐波,远超过谐波电压限制和谐波电流答应值,谐波严重危害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平安。因此,智能化系统应选用净化电源,有效地抑制瞬流、谐波的产生。低压配电线路还上应具有雷电过电压、电磁兼容(EMC)、电磁脉冲(LEMP)的保护功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电源质量,以确保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平安。然而上述案例中全然没考虑,所以系统不能正常开通,并经常损坏系统中的设备。
(2)案例2
新疆人民银行业务楼是座现代智能型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物楼层多、建筑物高、人员流动大的特征,垂直运输和通信系统(国内联网)同样倍受重视。电梯系统是超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为高层、超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时,不仅要求自身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和整个BAS协调运行,并受BAS中心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电梯是用于垂直升降的机电一体化运输设备,该大楼选用三菱VVVF方式——交流调压调频的拖动方式,VVVF电梯具有抗干扰、高效、节能、舒适的控制系统,体积小、动态品质性能优越。控制部分采用双微机结构,主微机完成集选功能规定的操纵控制,付微机是实现拖动系统的速度控制。主、付微机采用并行通讯,整个系统由主控制器、控制屏(DDC)、显示装置(CRT)、打印机、远程操作台及串行通讯网络组成。但该电梯起初无法正常工作,电梯忽而上至顶层,忽而下降到底层,不按指令停层,后来发现未做功能性接地所致。该建筑是座旧楼无法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也无法做局部等电位联结。那么只有在机房内设置一根独立的接地线(绝缘线缆和动力线等截面),采用非金属接地模块独立式接地,接地电阻R≤0.4欧。接地极和原接地极距离为20~25m呈零电位。做了电梯功能性接地后,电梯正常工作已达5年之久,未出现过任何故障。
(3)案例3
新疆建筑设计探究院选用迅达电梯,对于功能性接地甲、乙双方持不同意见。VVVF型电梯同样是双微机结构。安装人员果断按厂里规定要求做独立式的功能性接地。我们考虑该业务楼是座智能建筑设有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强、弱电系统已经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系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2000,第10.2.6条,联合接地电阻R≤1欧(而该楼的联合接地电阻实测为0.29欧),该建筑物内已经设置了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最后建筑单位采纳了等电位联结和联合接地方式,而没采用厂商提出的独立的功能性接地。因为独立的功能性接地做法经实践证实了并不利于计算机逻辑接地(单点接地),这是因为建筑物做了等电位联结,逻辑接地(单点接地)已不复存在了。在钢筋混凝土的高层民用建筑中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和防雷接地的三组接地装置要达到相互独立的要求是很难做到。而联合接地(共用接地)还可避免雷电的反击危害。经实测联合接地电阻R≤0.293欧。利用联合接地后,电梯运行至今一直正常。联合接地做功能性接地时接地线需从基础接出,不得和其它接地混接、短接,接地线宜选用25mm2~35mm2绝缘线缆。为保证人身平安和弱电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局部等电位联结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4)案例4
篇6
“弱电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体弱电系统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较薄弱环节,无论是技术力量、人员素质、设计与施工、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对较弱。这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很不利的。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的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是不健全的,其原因一是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Lon Work协议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线协议,它有完善的七层协议,BACnet协议则是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但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运用;二是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系统集成当然很困难;三是中国的物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厂家在还能运行,一旦厂家支持不在时,系统很可能瘫痪。
针对目前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存在的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首先是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评估标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这些国家、行业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第二是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
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由于建设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如系统众多、复杂、施工周期长、设备和线缆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所以,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多数是单独招标、独立签约,中标后集成商自行采购、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约束,这种没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智能建筑,将给今后的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当前由土建监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现象还很普遍,它将会给智能化系统工程带来设计方案失控、采购产品失控、施工进度失控、工程质量失控等等弊端。
由于有关智能建筑的系统描述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成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创造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或生产环境。智能化建筑应当具有四大主要特征,既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布线综合化。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系统集成。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可划分为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人员出入监视系统、保安巡更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采暖通风与空调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变配电与自备电源监控系统、电力供应与照明控制、其他一切需要监控的系统(如广播、电梯、电缆电视、地震监控,煤气泄漏报警等)。从技术的角度看,这些子系统可以实现硬件设备资源共享,使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一体化,便于整体的控制、管理和维护,可以统筹规划和设计正常或异常情况下各设备控制方案,从而达到全面集中、智能监控的目的。
智能建筑中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执行部件,消防控制室接到火警信息后应能够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并对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智能建筑防火灭火要求,智能建筑中应当具备以下全部或部分的消防联动设备:火灾报警装置与应急广播,火灾发生时警示或通知人员安全疏散;消防专用电话,火灾报警、查询情况,应急指挥,能与119直通; 非消防电源控制,备用电源控制,火灾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指控制; 室内消火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控制; 消防电梯运行控制,燃气泄漏报警监控;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干粉灭火系统控制;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的控制,火灾时实施防火分隔,防止火灾蔓延。防、排烟设施、空调通风设备、排烟防火阀,防止烟气蔓延提供安全救生保障。消防疏散通道控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火灾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息,消防联动控制根据火灾信息联动逻辑关系,输出联动信号,启动有关消防设备实施防火灭火。消防联动必须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均能实现。在自动情况下,智能建筑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照预先编制的联动逻辑关系,在火灾报警确认后,输出自动控制指令,启动相关设备动作,同时向BA系统及时传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且能接收必要的其它信息,这样也能更好地监控火灾现场情况、消防联动设备的运行状态、消防疏散通道情况等等。
篇7
1智能建筑的界定
智能建筑是通过在建筑上安装各种电气设备,以使得建筑的各项功能自动化运行,给建筑的使用者带来诸多的便利。具体而言,智能建筑是将建筑结构、自动化设备、信息通讯系统等优化为一体,实现系统化运行,以对建筑进行网络化管理。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的哈佛城广场大厦(HartfordCityPlace)就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承担该项工程的是当时的联合科技建筑系统公司,主要的工程内容构建自动化运行系统,实现建筑功能的共享。包括建筑的各种电器设备、消防设备以及给排水设备等,都采用计算机控制[1]。建筑中所构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局域网传递信息,使用程控交换机进行各项信息的交换,使计算机所控制的电气设备能够为建筑塑造安全而素质的环境。哈佛城广场大厦经过智能化改造之后,使得大厦在使用功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到二十世纪90年代,建筑智能化开始向公路扩展,公路采用自动化技术并网络化运行而构建了信息高速公路。
2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
智能建筑伴随着弱电技术的发展而兴起。所谓的弱电技术,是与强调技术相对应的概念。强电设计的主要处理对象是电力能源,包括配电设备、动力设备以及防雷接地设备等,都属于是强电设备,其在运行的过程中,电压高,工作频率低而且为大功率运行,所以对供电要求极高,电能消耗量也是非常大的[2]。为了使得建筑能耗降低,实现建筑智能化方向发展,就是要改变电力能源为主要动力为信息技术为载体,确保电能处于低压高频的运行状态,以降低弱电设备的功率。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是为了确保信息传输得到有效控制。弱电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将弱电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中,发挥其功能性作用,以使得建筑各项功能运行朝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就要主要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符合常规的设计标准。但是,建筑弱电系统处于建筑环境中运行,就必然会受到建筑环境的限制,这就使得信息传输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中仅仅依赖于建筑的类型以规划,就使得弱电系统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要使得弱电系统设计能够满足智能建筑的运行需求,就要从建筑功能出发,对建筑电气设备进行系统化设计,确保信息技术能够使得建筑功能不断完善,使得信息传输的速度不断提高,以确保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当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要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以确保技术具有可操作性且能够体现为经济性。弱电工程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到弱电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其进行分析和识别,之后将设计标准确定下来,并对弱电系统的功能予以定位[3]。将价值公式充分利用,依据计算结果确定设计方案。如果建筑工程复杂,且需要采用技术先进的材料和新型技术,就要在弱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中,要多方吸收专业知识,以满足设计任务为目标将弱电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下来,并对子系统和工程界面加以确定。要强化弱电系统运行中各项专业工作的协调性,以确保技术人员能够相互配合而使得弱电系统的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3弱电智能化系统实施项目管理有效策略
智能建筑的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工程建筑建设中,实施项目管理需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项目施工管理、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验收以及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技术管理。
3.1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项目施工管理
建筑智能化方向发展,弱电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弱电系统的施工中,要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就要认识到弱电工程所涵盖的范围,诸如建筑的土建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暖通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以及电梯系统等。为了确保这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就要确保发电机能够持续供电。虽然对于建筑电气而言,弱电工程具有辅,但是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筑中,要做好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特别是安装调试工程,包括阀门、水流开关以及水管温度、流量的传感器等,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展开施工,同时还要考虑到弱电系统的维护工作。对弱电工程实施技术管理,确定弱电工程的界面,包括系统技术、设备材料供应等都要确定设计界面和施工界面[4]。所以,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针对弱点工程所制定的方案要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具有一定的协调性。
3.2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技术管理
弱电智能化建设中所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的专业技术也多种多样。要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就要在弱电智能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建筑工程质量的好与坏是建立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指导,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且施工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智能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将弱电系统及各个子系统的界面都要确定下来,还要确定土建工程、装饰工程界面,将工程范围确定下来后,要将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确定下来,还要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对智能建筑的工程界面进行调整和完善。弱电智能化工程关乎智能建筑的功能。由于其所涉及的技术专业多而且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而采用交叉施工的方式,因此,要施工之前要做好设计图纸和弱电技术的审核工作,以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5]。从弱电工程的角度,做好工程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可以保证工程设计图纸、设备清单以及监督控制点表与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保持一致,即在监控点表要能够在设计图纸上有所反映,以保证弱点系统在硬件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保持完整。
3.3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验收
目前对于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进行验收,还没有将相应的国家标准制定出来。但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一些地区已经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将施工验收标准制定出来。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依据相关标准开展验收工作。通常而言,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进入到验收阶段,会采用系统调试的方式,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执行规范、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合同等,根据其中的要求将调试大纲编制出来,经过技术确认后才可以进入到实施阶段[6]。弱电智能化系统经过测试后,对所获得的测试结果做好记录,并加以确认,分析并做出评价。如果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弱电智能化系统存在问题,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合格后即可。在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验收过程中,要根据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逐项检查,检查程序要服务化要求,以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使得各项设备的运行正常。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方向发展,弱电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且所发挥的功能给建筑电气的运行以及建筑的使用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中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就需要根据智能建筑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项目管理,以提高弱电智能化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申杨捷 单位: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仕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探讨[J].工程管理,2012(04):32-34.
[2]牛一超,吴卫东.浅谈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5):57-58.
[3]王万新.浅谈弱电智能化系统在音响设计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04):12-13.
篇8
工艺设计在与土建初步设计配合房间的时候,不能只提供房间面积,首先需要确定监控工作台的大小。目前地铁都将监控工作台与IBP结合布置,设置成L形的方案,所以工艺设计需要确定各系统都有什么设备放在操作台和IBP上,并由各系统提供设备的大小,对监控工作台和IBP的设备摆放进行设计,从而确定监控工作台与IBP的尺寸。监控工作台贴墙安装,需要1400mm的操作空间,IBP的盘后检修需要800mm的检修空间。根据监控工作台的长度和宽度,加上检修、操作要求,确定房间的最小宽度和长度,这样才能保证监控工作台和IBP的检修和操作空间。
2机柜布局
车站控制室内还设有FAS主机机柜、智能疏散照明系统监控主机机柜、气体灭火主机机柜,这些都需要满足靠墙安装、前操作、侧面检修的要求,所以各机柜之间要保证800mm的检修空间。在决定房间尺寸时,满足各系统机柜检修空间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管理工具布局
考虑车站控制室房间大小和布局的还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打印机台,一个是文件柜和饮水机等设备。若弱电工艺设计时未考虑到此因素,房间布置太满,文件柜和饮水机等设备则无处可放,运营人员的日常需求就无法满足。
4墙面装修
弱电工艺设计在与土建配合时,还需要注意车站控制室的墙面装修做法,如采用吸声开孔铝板装修做法时有100mm厚度,这就导致了房间净宽减少了200mm,影响到设备检修与操作空间。
5控制室面积
根据前文讨论,车站控制室的尺寸需要满足很多因素,但不能盲目增加车站控制室面积。建议弱电工艺在配合土建设计时,房间面积尽量不要超过50m2,否则土建需设置两道进出门,通风系统也需要增加相应的排烟设备,这样不利于以后的运营管理。
6结构柱的影响
根据各系统要求,车站控制室应不超过50m2,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有车站超过了这个面积,其主要原因是车站控制室内设有结构柱,极大地影响了房间的利用率,减少了IBP盘后的检修距离,影响了监控工作台的布置。根据实际经验,在北京地铁7号线的初步设计中,曾发现在有些车站的控制室内设有结构柱,经过与土建设计协商后,均将结构柱设置在车站控制室外。
7车站控制室尺寸
综上所述,如果车站控制室内无结构柱,建议车站控制室的宽度不小于6300mm,长度不小于7200mm(见图1)。如果由于土建原因,车站控制室内必须设置结构柱,则建议车站控制室宽度不能小于6800mm,长度不能小于7200mm(见图2)。
二、管线综合布置方法
1传统的线槽路由设计方法
按照以往的设计方法,因车站控制、综合监控机房内各专业管线较多,线槽需要局部交叉,所以至少需要考虑架空地板的高度能满足两层线槽的敷设。以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为例,主要专业线槽高度均为150mm。首先要考虑50mm高度的线槽安装固定件,然后增加线槽150mm,增加100mm为两层线槽之间开线槽盖检修与穿线空间,增加线槽150mm,增加50mm开盖检修空间与架空地板厚度,总共500mm。但还需要考虑房间内建筑地面找平层的厚度,根据现场调查,至少需要考虑100mm的找平层厚度,故此9、10号线架空地板均达到了600mm高。因此,能否尽可能地减少架空地板的高度,是车站控制室、综合监控机房综合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
2推荐的线槽路由设计方法
在传统的工艺设计方法中,弱电工艺专业只是按照各系统专业所提的资料进行布置,如前所述,各系统线槽均采用150mm的高度,是否能减少线槽高度呢?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是,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线槽宽度为400mm,而架空地板以600mm×600mm为格局布置,若线槽再加宽,就会与架空地板支架间隔冲突,所以如若想减少架空地板高度,增加架空地板内的空间利用率,建议更改工艺设计理念,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由弱电工艺专业在土建开展设计时,统一规划地铁车站控制室和综合监控机房的管线路由。此方法可实现各系统专业线槽不交叉,工艺设计时仅需考虑一层线槽的高度。即要求工艺设计在与土建的初步设计配合时,必须根据各专业提供的资料,完成管线路由的规划,严格规定各专业管线进入车站控制室与综合监控机房架空地板下或吊顶上的位置,要求各专业管线从综合监控机房引入以后,就得平行布置,不能出现交叉的情况。对于管线路由规划来说,通信信号、AFC是最需要注意的,因为两者都有从走廊埋地过来的管线,所以管线引入位置不仅需要考虑从吊顶上引下的路由,还要考虑地面管线的定位。在车站控制室和综合监控机房内各系统机柜定位时,也需考虑管线的因素。在考虑各专业管线引入点时,弱电工艺专业还需要与管线综合专业严密配合,充分考虑到风管、灯具管线对管线定位造成的各种影响。2)由弱电工艺专业整合各车站控制室和综合监控机房内各系统的线槽路由,将各专业通过设置隔板进行分隔。此方法由弱电工艺专业设计强电、弱电综合线槽,各专业管线均敷设到综合线槽内,通过隔板进行分割。此方案能有效减少架空地板高度,并使架空地板内的线槽排列整齐。目前,北京地铁15号线是采用此方案。采用此方案的前提是各专业线槽由一家单位统一采购,若各标段均由不同设计院做,则很难决定此线槽的归属,无法进行综合线槽的招标与施工。所以,此方案的推行还需要业主方的认可与配合。
3推荐线槽路由设计方法的优点
减少架空地板高度。如采用推荐方法,架空地板高度只要达到300mm即可满足管线敷设要求。架空地板高度的减小,既能增加房间的净高,使运营人员在房间内的环境更加舒适,也能增加吊顶内的净空。架空地板内管线敷设整齐。架空地板下管线路由的布置是如今地铁验收中质检站重点检查的项目。如采用推荐方法设计,则各专业管线路由统一规划,既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管线位置冲突的问题,也避免了各专业各自施工造成管线杂乱的问题。
4架空地板的布置设计
篇9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涵义
要想清楚的明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涵义,首先必须清楚的理解弱电技术的涵义,弱电的概念主要是根据强电的概念进行定义的,指的是直流电路或者电压在32V以内的直流电压。弱电可以通过电能有效地将信号进行传播与交换。衡量弱电的主要标准是信号传送的效果优劣,主要特点在于其电压较低、频率较高。在建筑应用中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弱电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于楼控、电气消防、周界报警等大型公共设施,此类弱电可以视作一种低电压电能;而另一类弱电则作为一种信息源进行信息的交换,比如电视、计算机等家用电器,有关于此类的技术均称之为弱电技术。而智能建筑弱电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弱电技术实现建筑的安防、楼控、消防等各个方面的智能化的技术。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也逐渐步入了4C时代(即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CRT)。现阶段弱电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电控以及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等各项先进的技术。将其应用到了布线、安防、消防、系统集成等智能建筑的各个角落。所以可以说弱电技术的科学应用带动了智能建筑的不断革新,形成了全新的、独立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概念。
2 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应用
虽然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起步较晚,在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智能化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应用在我国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具体应用如下:①综合布线系统。弱电技术在智能建筑的广泛应用离不开综合布线系统,弱电技术所形成的计算机以及通信网络都是依赖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信息传输的通道以及物理基础。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产物,由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为住户提供了数据、语音、视像为一体的全方位的通信设备、安全设备、控制设备。所以线路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利用综合布线系统来连接建筑物与外部网络或数据终端,是智能建筑弱点技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②火灾报警系统。现阶段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广泛的利用在建筑物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已经发展到灭火装置与通信装置联动,形成建筑安全控制网络,具有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无线电安全引导、消防档案管理等功能。从而提高智能建筑的智能安全理念,值得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能够保障居民的安全;③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指的是利用弱电技术将智能建筑中的空调控制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卡技术、办公电子设备、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管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管理等智能建筑所有设备通过数据传递、通讯等方式实行联动管理。充分的发挥智能建筑的舒适、便利、安全、节能和环保等各项优势。
3 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研究现状,未来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仍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集成技术为方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在国内建筑业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方面:①未来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会应用更多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逐步完善智能建筑的安全、通讯、办公等智能功能,力争通过增强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能力可以实现更高一层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并且逐步实现适合我国居住环境与习惯的智能大厦管理系统和楼宇管理系统。②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也在不断的进行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随着国外的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ATM通信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几年内智能建筑的通讯技术仍然会追求数字化、宽带化以及高速化、网络化的多媒体通信技术。③智能建筑网络系统逐渐向“三网融合”的方向迈进。通过利用基站架设、智能设备管理等优势,弱电技术所利用的信息平台将会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④智能建筑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更多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多种技术来迎合居民越来越多的生活需求,将会成为今后智能建筑建设的主流方向。智能建筑最终会实现利用弱电技术完成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的综合应用。⑤未来的智能建筑能够实现开放式网络控制技术也就是通过web技术的三层结构以及网络总线、现场总线、计算机总线实现智能建筑的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最终可以达到对智能建筑内所有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地监控与管理。⑥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安全管理将逐渐利用到智能卡技术以及人体识别技术。智能卡也会逐渐向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等方向发展。
4 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看法
虽然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与发展前景,但是当前我国的智能建筑仍然存在制度上与人才方面的因素,阻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根据多年的总结与研究,提出几点看法:①通过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关于智能建筑方面的设计标准,比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等。但是由于智能建筑行业涉及的技术比较多,创新周期较短,所以我国难做出适用性较强的规范性标准。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尽量一年发行一次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工程质量评价试用稿,解决我国智能建筑验收无章可循的现状。②精通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所以建议我国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或者将专业人员输送到国外进修,以填补专业人员的确实现状。③智能建筑行业出现一味追求功能齐全,没有注重配套技术的研发工作。从而导致国内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空有其名并无实质。不能发挥出智能建筑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建议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设计中加强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使得智能建筑得到全方位升级。
参考文献:
[1]张言荣.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纵横谈[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5).
篇10
【Key words】Digital hospital; integrated wi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引 言
本次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为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和语音通讯的传输通道,能够良好的支持数据、语音、图像和多媒体通讯等各种信号的传输,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要。
一、医院信息网络平台的特点
现代化新型医院通过建筑智能化和医疗信息化的完美结合,以建筑为基础、通信网络为平台,集成医疗、诊疗、办公自动化,病历、医疗影像数字化管理、传输,等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通过构建系统和服务的优化组合平台,向医院内所有人员,包括病人、医生、护士、科研人员等,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的就医、诊疗、科研、学习的环境,通过信息化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就医标准。
但是,构建一套成功的医院信息化平台却面临着诸多的难题,有待于解决。在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中,对医院的智能化建设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医院的信息网络平台几乎是所有网络中最复杂的了,原因是由于其特殊性,医院的网络要求极高的可靠性,即连续运行、不间断。
我们知道,医院信息化应用包含诸多系统,如:A.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B.临床信息系统(CIS);C.医学影像系统(PACS);D.放射信息系统(RIS);E.远程医疗系统;F.电子病历(CPR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均在医院信息网络平台上传输,必然要求其信息网络平台高度可靠、连续运行,响应快。因此我们可以将医院信息网络传输平台的特点总结如下:
A.高复杂—信息类型多样、数据量大;B.高性能—传输高带宽、大容量、高速率;C.高可靠—系统可靠性高、连续运行、不间断;D.高管理—信息系统复杂,管理性要求高
二、综合布线系统平台的规划理念
综上,通过对医院信息网络传输平台的特点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进一步对医院信息网络传输平台综合布线系统提出规划理念,即如何针对高复杂的医院信息网络的高性能、高稳定、高管理要求,通过选择适合产品,构建合理系统架构,使其达到高的容错性、可用性、可扩展性,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系统管理简单、整洁,提升管理效率,减少故障率,提升布线系统价值,从根本上保护系统投资。
1、系统设计思路
1.1、确认医院需要的信息点位类型和应用。每个办公区应至少考虑一组信息点,特殊场合考虑两组以上信息点。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除办公区域,还需考虑公共区域的一些弱电系统的网络传输需求,如:IP网络监控、流媒体管理、LED大屏、触摸屏、门禁管理以及无线网络AP的接入。并考虑在重要手术室、远程医疗会诊室的万兆光纤端口接入。
1.1.1、确认水平线缆传输速率及带宽。数据语音布线考虑使用灵活性、扩充性、高带宽性,数据和视频传输均采用万兆以太网布线,语音布线采用六类布线,特殊场合可以引入光纤和万兆以太网布线两种媒介,增强系统实时图像数据的传输能力。
1.1.2、确认系统线缆材质。医院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地方,所以线缆我们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万兆以太网布线、六类布线和万兆光纤布线。整体布线系统我们提供20年厂商质保。
1.1.3、确认设备配线间的配置。根据大楼的信息点点位分布以及管理的方便性来确定,确保设备配线间所管理的任一信息点的水平线缆长度不会超过90米的国家/国际标准。设备间一般的原则是就近弱电井附近。本工程共涉及到三幢楼宇共划分6个设备配线间。
1.1.4、确认中心机房的所在。中心机房为医院弱电系统的基础核心所在。其既为外网干线的接入口,也为医院内部的信号枢纽。大量的精密电子仪器设备均设置在其中,因此针对中心机房的面积和环境还有一定的要求。本次中心机房根据甲方图纸规划,设置在医技急诊楼的第五层弱电机房内。机房布线采用电子配线架、低烟无卤阻燃型万兆以太网布线和万兆光纤布线。分配线区、服务器区、网络区、存贮备份区、监控区、缓冲区等。
1.1.5、确认干线的传输线缆。针对前端信息点的功能应用不同,分为主干8芯多模万兆光缆和主干语音三类25对大对数电缆。同样需要采用低烟无卤材质的来铺设。
篇11
弱电工程是指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内的各功能子系统。它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信息网络系统(INS)、通信网络系统(CNS)、智能化集成系统(IIS)、安全防范系统(SAS)、火灾报警系统(FAS)、住宅小区智能化(CI)、家庭控制器(HC)以及控制网络系统(CNS)。弱电工程制图是工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规范、统一的图框、图例、符号、字体、线条和标注方式方法。弱电工程制图有三类:弱电系统图:弱电系统中设备和元件的组成,元件之间相互的连接关系及它们的规格、型号、参数等。弱电平面图:决定弱电装置、设备、元件和线路平面布置的图纸,主要包括防盗报警装置平面图、电视监控装置平面图、综合布线平面图等。弱电系统装置原理图:说明弱电设备的功能、作用、原理的图纸,通常用于系统调试,一般由设备厂家负责。《弱电工程制图》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安防方向)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以AutoCAD2013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08X101-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X700)为行业标准与规范,对公共建筑、住宅及小区进行智能化弱电工程设计,如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3实践教学(Practicalteaching)
3.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国外,实践教学思想及其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的MIT,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工业界的实际项目实践,学校被称为是“动手”的地方,学校鼓励学生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承担风险的“探索者”。德国FH与企业密切合作实践教学办学制度;加拿大的“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DUCUM分析课程开发为途径设计的实践教学计划;英国的“三明治”的实践教学模式[3]。
3.2国内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理论研究和观念层面:实践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主体教学的地位已经确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对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已经推向构建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发挥和挖掘其功能和作用的阶段。实践探索层面:在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正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3.3《弱电工程制图》实践教学
《弱电工程制图》实践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下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学生在能够熟练识读建筑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的基础上,运用弱电工程原理知识,根据国家建筑标准与行业规范,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AutoCAD进行音乐/广播系统、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弱电系统设计,完成弱电平面图和弱电系统图的绘制。
4《弱电工程制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Thedesignofpracticalteachingschemeforweakcurrentengineeringdrawing)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对弱电工程制图实践教学进行设计。
4.1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整合
弱电工程是电力应用的一个分类,普通高校及其他职业学校将弱电工程作为电气或建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而弱电工程设计,需要通过CAD图纸来进行表达,因此,我们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开设弱电工程方向的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建筑平面图,并掌握弱电系统原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弱电工程设计,绘制弱电工程平面图与系统图,如视频监控系统等;因此本课程将电气或建筑中的弱电工程知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整合。
4.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重构
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认为,“工作过程是在公司中为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它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但内部结构又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根据真实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对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进行解构,在学科体系中去提取适度够用的知识,并与工作过程进行整合,通过系统化和结构化整合设计后的工作过程教学,指导学生逐步经历获取信息、比较决策、拟定计划、实施行动、检查校验、评价反思这样完整思维过程训练的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强调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研究,完成《弱电工程制图》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发;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完成《弱电工程制图》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弱电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搭造有效的学习平台,形成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尝试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际效果;成立弱电工程制图工作室,承接企业子项目,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4.3对实践教学的探索
弱电工程设计以弱电工程原理为理论基础课,借助于土木工程建筑识图与制图知识,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弱电工程设计平面图与系统图。其中,建筑、安防、综合布线等行业规范也是弱电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设计《弱电工程制图》实践教学方案。
篇12
一、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安装弱电系统施工中,由于很多工人缺乏专业的训练和指导,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和施工规范进行弱电系统的安装,导致留下较多的安全隐患。例如,控制室内自动报警的弱电系统安装错误,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能及时报警和触发自动灭火装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是造成弱电系统管理的首要问题,并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缺乏科学的管理维护措施
当前,在一个建筑中,弱电系统是一个系统性强、集成度较高的弱电工程系统,因此,对其管理维护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然而,从目前的管理情况来看,对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仍然采用的传统管理维护方式,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分离,并进行单独的维护管理,没有系统性的开展维护措施。从维护节点来说,也是在发生问题之后才进行维护,没有做到定期维护管理,导致整个管理维护过程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另外,还有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已制定了地方设计标准,邮电部也在制定综合布线标准,但整个弱电集成系统的行业标准或全国性的规范还没有形成。依据什么标准进行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等级及设备水准,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技术标准,这些都是弱电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专业检测设备相对不足
在弱电系统出现问题之后,目前对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仍然主要依靠维护人员进行手工操作,技术人员发现问题,查找根源,提出解决措施,实现系统正常工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维护管理方式的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求,而且维护方案也缺乏细致,专业检测设备的缺乏,也导致不能对大型的弱电工程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这一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和完善。
4.弱电系统维护人才匮乏
从目前情况来看,弱电维护管理人才较为匮乏,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弱电控制技术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是对该领域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由于我国弱电控制技术发展较快,需要对对一些大型的复杂的弱电工程的管理及维护,培养弱电系统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
二、做好弱电管理维护的主要措施
1.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要想做好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必须从设计施工阶段入手,严格控制弱电系统施工质量。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弱电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建筑的功能需要进行弱电系统设计,保障弱电系统易于管理维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图纸进行施工,按照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管理制度,对系统的供货、安装、接线等各阶段工作全面的监督、协调、管理,以确保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工种直接的沟通配合,例如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以及电梯系统等涉及到弱电系统的项目,需要团结合作,对开关、阀门以及焊接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好弱电系统施工质量控制。
另外,在验收环节,应按照设计图纸和隐蔽工程相应脸收规范进行验收,如设备的安装、接线是否安全规范,对弱电系统进行测试,明确相关区域的责任人,并做好登记记录。
2.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程序
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首先,要做到定期维护管理,制定责任人制度,采取每周等固定方式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问题及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建立平时巡查制度,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其次,要系统性的管理维护,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维护管理,而不是分割开来。再次,巡查维护都需要做好记录,如各项测试数据,时间地点等信息。
3.引进专业检测设备
要改变传统的手工检测方式,不断完善弱电工程的自动化检测,提高弱电系统管理维护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弱电系统的工作故障发生的概率。例如,对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检测,通过对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传感检测,可以实现对冷冻机组、热泵、新风机组、送排风机组及风机盘管等的自动监视和控制,发生故障时能显示故障的位置及性质,为维修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再如,对配电系统进行自动化检测,能够快速了解电压、电流等基本参数,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自动报警,帮助人们及时排除障碍。
4.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
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定向培养该领域需求的人才,使其学以致用。同时,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加强对其专业知识的考核,如弱电领域相关技术及维护,确保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促进弱电系统管理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都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障弱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运行,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正常开展。(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贾晓宇,韩玮.城市住宅建筑智能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2).
篇13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简称“3A建筑”,它主要由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BAS)、办公自动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三大系统组成。建筑电气系统采用中央处理机,以网络为媒介,检测及监控整体建筑物的设备,从而确保最优化的管理以达到施工的最高效率,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节约运输中的费用,减少人力、物力等等。因此,为了能够达到智能建筑中的高投资、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环节是及其重要且关键的。
二、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智能建筑还是建筑能耗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调查,在智能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就占了六成,由此可知,我们在为高科技出现而喝彩时,一些问题同样也需要我们去面临与解决。原因之一是,一些比较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协议与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在我国并无得到最大的应用与实践。其中包括完善七层协议的LonWork和协议Lon Work。原因之二是许多的现场总线同时存在与并列,会阻碍系统的集成;原因之三是,我国在物业管理方面技术较匮乏,有待提高,还有,在寻求合作伙伴的时候,比较依赖厂家,不能“自力更生”,针对提到问题,以下是我的一己之见:
(1)现在的智能在施工与设计上有许多的标准,比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评估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等等。以上的这些标准,对智能建筑在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有一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可是,在智能建筑的火灾、消防联动、安全防范等方面却缺少规范,假如某些建筑施工地段遭遇了火灾,没有这方面的规范引导,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摸不着头脑,可见,我国智能建筑的规范还是极其不完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一书对于建筑的操作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对于建筑设计当中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还是会有很多的困难跟疑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开放、灵活、和广阔,而不是追求商业利益。设计的程序与设计施工的全过程都是由设计院来控制,设计院在智能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设计院在集成商与建筑设计程序之间起到一个媒介作用,通过设计院,集成商才能真正了解设计的过程及专业的问题。还有建筑单位也并不十分了解智能建筑的真正内涵,也不懂得技术性强,综合要求高的建筑弱电系统,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都采取独立签约、单独招标等方法招贤纳士。这样会给系统的安装、维修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电器系统主要部件安装要求
强电系统主要包括五大系统(柴油发电机、高压配电装置、干式变压器、低压配电盘、电线电缆及动力照明等。配电系统的自动切换方式大多使用双回路方式,应急电源不单单在箱内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在多少情况下有会考虑多套UPS电源。弱电主要由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级电压电能、信息源这两类组成。前者有交流与直流的区别,后者是携带有图像、数据、语音等信息。
四、强电系统
(一)配电装置安装要求
配电装置是整个电气工程中的居于核心的环节,在配电装置进行中,从开始的工作到安装调试的过程,都必须按照建筑施工的规范来进行。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低压开关柜的动作整合电流跟设计不符合等现象,是因为下级的设备与电缆的动作值是由整合电流所保护的,一般如果开关比较容易出现跳闸、停电现象,那就是整定的电流变小了,反之。就是整定电流变大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严谨地根据操作规范来完成任务,以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二)电缆安装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火灾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电缆的质量不高而造成的,电缆的种类与数量比较多且大小规格不一,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多数是用于工程。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风门别类,严格的检查,否则就会造成施工紧张、滥竽充数的局面。
五、智能建筑电器施工管理措施
(一)施工统一协调
一个施工单位,人数不一,水平各异,然而在一些施工的范围内,施工人员为了追求工程的进度,却忽视了专业内部的施工。为了能够达到施工的最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准。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专业施工界面
弱电与强电在施工图上容易混淆,界面往往模棱两可。有些本来是强电(220v电源线、空调机的控制柜以及电源箱间的管线等),但是阴差阳错地显示在弱纸上。这就需要监理审图者有一双慧眼,如发现问题,须找出,并且及时的通知相关的建筑公司。
2.耐心磨合、交错施工
如果是隔行之间的施工,在此之前,需规划好设计的蓝图,并相应的安排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尽量让不同专业的人士在思想或者操作的过程产生共鸣,一定要检测好各项施工的工序。以确保达到工程的最高质量。
(二)严格质量监控
1.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是熟图
为了确保系统更安全、可靠,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审图者必须认真地审图。就算是一份修改的设计图纸,也应该用心地保管,然后描绘到图纸上。
2.熟悉规范提高质量
在监控的环节,操作者要恪尽职守、尽心管理。施工质量的好与坏是由施工材料的品质与性能决定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把材料质量的监控作为重点。
六、结束语
智能建筑电器是复杂、专业的技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地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操作,必须保证系统的流畅性与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智能建筑电器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