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基础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古代文学基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古代文学基础

篇1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完全适用。而且,现如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那就是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数有限之间的矛盾。因此,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贯通古今,并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实行“经典诵读”,回归文学本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受到一直以来文学史模式以及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念影响,很多都是讲文学史必讲作家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影响,讲文学作品必讲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审美性重视不够,导致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直观体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逐渐丧失,导致“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1]尤其是受课时被压缩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把握,而忽略对文学作品细微的情感、艺术和审美质素的阐发,往往将鲜活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注解文学史的史料,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适宜,更不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以文学史为主,而是需要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的以文为主,回归文学本位。要想真正让学生回归文本阅读,实行“经典诵读”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学经典是历经了几千年风雨历练和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积淀着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之魂,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尤其是那些反映积极进取、忧国忧民、识礼重义等儒家人文传统的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平复急功近利的心态,塑造健全的人格很有启发和帮助。

“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从道德修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等方面受到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比直接对他们进行说教更有效,而且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这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学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背景上,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诵读和基本分析、鉴赏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作品讲读、分析的时候,多运用描述性、抒情性的语言,重视意境的感染和心灵的触发,并注意加强诵读指导。“经典诵读”不仅仅能够提高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也能够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视野,培养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力,进而磨砺思想、提纯情感、积蓄能量、放飞理想,而且,文学经典是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诵读经典同时也是对汉语言精妙境界的至高体验,可以说,“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艺术的精微训练,这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很有助益。

目前,一些高校采取以“经典诵读”为辅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并以背诵默写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做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都值得推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感到不适应,而他们一旦真正进入作品,形成诵读习惯,就会逐渐被吸引。而一旦这些经典所承载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在学生的思想中确立了主流地位,这对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塑造健全的人格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中华灿烂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贯通古今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用性、现代性,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引导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其历史变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师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这些经典作品与他们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血脉相通的,尤其要注意发掘这些作品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后,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建构起到的重要意义,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有些办学者和研究者似乎有意无意地把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和汉语言专业完全等同视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只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授”。[2]尤其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每人都是光荣的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通过与作家和作品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能够建立起与前贤今哲对话的平台,拉开与现实世界的距离,看到一个有别于现实功利世界的更加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功利追求的人生中看到一种更加高尚的人生,懂得更多处事做人的道理,懂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将来很可能成为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世界范围内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余秋雨先生曾经指出,“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是人类共通的精神价值,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文化以差异并存为美,以消除差异为丑,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3]所以,教师要注意中外文学比较时的态度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和文化交流中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各国文化,包括能够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勇于过滤其中的糟粕。

三、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作为艺术结晶的文学作品,它不是简单的再现现实,而是体现了经提升之后的理想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承载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美学特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之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然而,现如今的教学大多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和审美的熏陶,把本来生动的、立体的文学变成了缺少生气的、平面的知识。很多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时候,往往是直接灌输给学生一些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审美阐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对此,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文本鉴赏和阐释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先撇开围绕作品的外在说明,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审美氛围。比如使用一些诗性的、形象性的语言,或音乐等多媒体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之中,帮助学生进入一种自由的审美状态,鼓励他们对作品本身的结构、语言艺术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重新唤起学生的文学感觉。例如唐诗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诗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按部就班地讲授作者生平、师生朗读作品、分析诗歌内容、师提问生回答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审美感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专业人士的朗读录音,并让学生充分朗读作品,再加上教师在讲解中运用富于感性和诗意的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视听,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绝非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领悟那些蕴含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包括经世报国的博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等,使他们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和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偶遇风雨这样一件小事,苏轼却赋予了它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人生的起伏是多变的、是突然的,是无法预知的。在人生的风雨中,重要的是心态,如果能以乐观洒脱的态度去面对坎坷,泰然处之,总会有云散日出的时候。教师由此可以联系苏轼在黄州的经历,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背后,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精神。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古代文学知识的传声筒,更应该肩负起传道的责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文学教育者最重要的责任。

总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师应该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并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鉴于中国古代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和特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以诗性阐释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篇2

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学习初中语文的古诗文,兴趣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大动力,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是初中语文老师进行高效率教学的基石。信息技术泛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包括应用软件、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三个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最为普遍,初中语文老师常常运用幻灯片和多媒体开展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之前,必定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找一些水平高的朗诵家给大家朗读课文。这种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读准自己不认识的生僻字词,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比如《诗经》的名篇佳作《关雎》中生字词“参差”、“寤寐”和“钟鼓乐之”和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和“山岛竦峙”。这些诗歌都具有超出物象的特点,是引导人们突破作品特定形象的直接性、有限性,从直接中看到间接,从有限中寻求无限①。

二、用幻灯片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诗词进行详细的介绍,用幻灯片和音像视频的形式向大家传播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大大降低了老师的负担,降低了初中语文老师书写板书的时间耗费,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诗歌与哲学是近邻②,初中语文老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诗文进行鞭辟入里地深入分析,比如古诗文是最早在各民族文学中产生的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调、韵律和音节的不同要求,将人们头脑中最丰富的想象和充沛的情感,用最凝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初中语文课本中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不胜枚举,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时候,首先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针对北朝民歌《木兰辞》这样的千古名篇,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先用多媒体放一些文章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把握。语文老师可以先在幻灯片上放上以下内容――“《木兰辞》又称《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期间的一首民间叙事诗,它讲述了古代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伟大事迹。本诗歌创作于北魏,最早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之中,长达300多字……”这样,学生就会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三、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视频

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就会愿意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对他意义非同凡响的重大事物。反之,如果学生兴趣缺乏,就会很容易造成他的注意力转移。初中语文老师可以放一些与古诗词有关的电影和音乐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轻松自如地学习。信息技术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可以调动学生意志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学生的本性就是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旦老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孩子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知识,学生就会变得兴高采烈和热情洋溢。初中语文老师在教授《敕勒歌》这篇古诗词的时候,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大家放一些蒙古大草原的迷人景色,来展现敕勒川的迷人风光,还可以放一些蒙古族的穹庐让学生体会诗歌中“天似穹庐”的意境。此外,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蒙古族的音乐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放乌兰图雅演唱的歌曲《我的蒙古马》来让学生体会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画面。乌兰图雅演唱的歌曲《我的蒙古马》中歌词“我的蒙古马,路在你脚下,你四蹄生风,彩霞满天涯……”与《敕勒歌》中“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红海回荡”的意境恰好吻合。

初中语文老师除了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放一些有关诗词作者的纪录片或者《百家讲坛》等节目,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的创作背景,更好地辅助语文老师开展古诗文的教学工作。老师在教授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放一些有关杜牧的生平介绍的纪录片,还可以放一些其他有关南京的古诗词,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古诗词的阅读量。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老师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初中语文老师作为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方面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工作责无旁贷。相信在初中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素养一定会得到日行千里的提高……

【注释】

篇3

古代文学课程是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传统课程。从长期发展看,虽然古代文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非功利性,不与学生就业发生直接关联,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所下降。不少学校以此为依据,大量缩减古代文学学时。以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为例,2013年上学期前,《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开设了两个学期,每学期48学时,但2013年下学期后,古代文学课程缩减至一个学期,每学期32学时。

不仅湖南科技学院如此,其他一些本科院校,甚至以文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时也大量减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合并,大多数院校将原来分开的《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合并为一门课程,而在学时的分配上,却没有做相应增加,这实际上导致了古代文学课程的减少;二是授课学时的直接减少,在上个世纪前十年,不少院系古代文学开设在四个学期以上,进入本世纪,大多数本科院校缩减至三个学期。但即使如此,许多学生仍然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太多,希望进一步缩减。

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要求,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不少人发现中文系学生不像中文系学生,没有应具有的文气。他们进入工作单位后,也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师范类学生教不好古代文学,文秘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忽略了中文系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参加工作后后劲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不少学校开始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复旦大学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现简单介绍如下:复旦大学目前从事古代文献或文献学研究的教师有22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开课三个学期,合计118学时,6学分。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但在基础课程的开设上,似乎名不副实。实际上并非如此,它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与古代文学或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唐代政治与文学》《中国文学史料学》《文化新诗学》《屈原与世界文化》《中国古代游侠文化与文学》《商人与文学》《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中国古典美学》等,另有《东亚古代文学关系史》《东亚汉文学史》《女性文学研究》《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等选修课程与古代文学紧密相关。这样的改革,无疑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好。

南京大学也是如此,在开设四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之上,又开设了《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校雠学》《近代学者治学方法》《唐宋笔记研究》《石刻文献学》《佛道二藏文献研究》《辞赋研究》《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杜诗研究》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也开设了四个学期,另外还开设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先秦韵文研究》《汉赋研究》《研究》《六朝诗歌研究》《陶渊明研究》《宫体诗研究》《唐诗传播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古典文学学术史》等。这两个学校在开设《古代文学》时,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做到基础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极大加深了学生对所授课程的理解。湖南师范大学则把《文献学》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对于我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借鉴和启发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古代文学学科有教师16人,学科建设分四个方向,即先秦汉魏与舜文化研究、唐代文学与柳宗元研究、宋元文学与周敦颐研究及明清文学与潇湘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程,开设了五个学期,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专业任选课《中国古代诗词专题》《柳宗元研究》《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一些重点院校的中文专业相比,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与地域文化结合不紧密。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所处地永州地方文化丰富多彩。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四个方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从研究层面看,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周敦颐研究、潇湘文学研究在省内乃至国内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课程的设置却处于滞后状态。除开设了《柳宗元研究》外,其他与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能与《中国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却没有开设,古代文学的地域特征得不到彰显。

其次,课程重复开设现象严重。《中国古代文学》在本校开设了五个学期,每个学期48学时,合计240学时。这一学时量,是复旦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2倍多、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1.7倍,《中国古代诗词专题》《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虽在这些学校有所开设,但由于他们基础课学时较少,开设这些,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但我校基础课学时充足,所授内容与选修课程重复严重,如《诗经》《红楼梦》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都作了重点讲授,再开选修课程,学生受益不大,故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开设的课程学生选课率不高。

再次,应开设的一些课程没有开设。由于师资的缺乏或其他原因,一些基础课程讲授较少,而目前国内研究已经成熟的一些课程得不到开设。如文献学在许多重点本科院校中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有专门的教师队伍,但在本校,文献学不仅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甚至连课程也没开设,结果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写作论文时所引文献错误百出,对于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思维条理是否缜密也有重大影响。

针对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强与本土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建设,对于已具备开设条件而未开设的的课程,应及早开设。就本校中文专业而言,《舜文化研究》《周敦颐研究》都已具备了开设的条件。《潇湘文学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稍显薄弱,但也可以以教促研,只要有老师愿意开设,就应及早开设。这些课程的内容,基础课程涉及较少,又与永州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可以把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培养学生较好适应永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

二、调整已有课程机构,优化课程设置。对于选修课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现象,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进行调整。或者缩减基础课学时或学年,或者减去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必修课。这样,既能为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以选修其他课程,又能有效避免因授课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选课率不高的现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优化课程设置时,要注意师范方向和文秘方向的差别,这不仅要体现在专业限选课上,同时也要体现在基础课的授课上,要适当把握好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史集作品的讲授上时间分配的不同,从而有效培养出具有不同技能的不同方向的学生。

三、增开专业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一些与古代文学学科关系紧密,与《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如果在师资力量具备或可以具备的条件下应及早开设。如《文献学》《校雠学》等在条件成熟时应及早增设。另外,基础课程较少涉及,但在国内已经成熟的课程可以增设。如《老庄哲学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敦煌文献研究》《历记小说研究》《禁毁小说研究》《域外汉文学研究》等都是可以增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将极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思潮等影响,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学在现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边缘化”,所以,作为高校为了加强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应该加大对教学改革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

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

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

三、结语

古代文学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与现实之间所能够共有的空间太小,因此,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立足于现实,通过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形式培养学生的实用问题以及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

改革势在必行,而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中首先要求学生端正思想,使他们对古代文学有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其次是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通过教学法的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三,以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为轴心,改革评价体制,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其改革的顺利完成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以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克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1(1).

篇5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参考文献:

篇6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篇7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督促他们认识文学史,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作品,去亲身体会和感知,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让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文学史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大学古代文学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片面地强调“以史为纲”的问题。需要及时在思想认识上和教材体例的编排上,以及教师的授课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变革,需要调整角度,发挥古代文学课的民族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作用。

二、古代文学教学中轻视文学原典的分析

由于在各类古代文学考试中,文学史是主角,多数古代文学教师沿袭文学史的讲授方式,很少有能够从文学作品分析作为切入点的讲授。重视文学史讲授,轻视文学作品分析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只会舍本逐末,以偏概全。文学史涉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理论指导创作,文学批评与鉴赏是文学作品审视的基础。但这都依托文学作品而存在。学生只有了解了文学作品,才能从文学史上全面深刻地分析评价该作品。如,没有读过《诗经》的学生,就不可能对《诗经》的文学价值与文学技巧有更深刻的了解,就不会懂得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不了解具体内容,就不能对该作品极高的美学价值有深层次的把握,更不能洞悉文学原典的真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严重缺乏文学评判能力。

三、古代文学教学目标脱离实践,落实不到位

大学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大学生的气质情趣和意志道德等人文素养,不是背诵几首唐诗宋词就能提高的。人文素养需要精神体验的升华来实现。古代文学知识的积累,需要从圣贤留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去体悟,在欣赏和品读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如今,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经典文学作品读得少,不能很好的对文学作品做出鉴赏。大学古代文学课只学不用、只讲不练,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大学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离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落实得不到位。古代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立身处事哲理。只有通过大量古代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学生才能明白其深层次的道理,掌握作品的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深层认识,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现实中应用于自身。最终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如,以历史散文《战国策》选篇(《冯谖客孟尝君》)的教学为例,《战国策》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冯谖客孟尝君》通过描绘冯谖和孟尝君的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战国时期“士”在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文章开篇采用铺垫手法展开人物形象,在结构布局上巧妙地做了安排,可见作者行文风格、艺术技巧的别出心裁。先描写冯谖“无好”、“无能”,因“贫乏不能自存”而“使人嘱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并且人物语言极富个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于自己的人生有何指引”。模仿经典范文去练习,目的是掌握各文体的写作规律,提升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古代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在各类文体“读”的过程中,进行“写”的创作训练。

四、调整视角重塑古代文学传承载体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不是突出技能的专项培养,也不是培养学生仅仅专于某领域,更多是强调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国学是古代文学的基础,是人文教育的主体。我古代先秦时期,文史艺术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古代文学虽然在时空上跨度大,但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载体。因此,大学教育需要重新审视并构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体系。将传统的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向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转变,即“基础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提高培养”。针对文学史,采用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针对作品阅读与分析,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节约教学时间,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成网状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与选修课的研究性与前瞻性中间,穿插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会使知识点得到不断的深化与提高,从而构建网状教学体系。如,魏晋文学史,文学嬗变逻辑、特质特点、概貌,笔者做详细的讲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讨论“玄言诗的产生渊源”,并在课下形成小论文作业,将知识点向纵深层次挖掘。构建立体网状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训练逻辑思维,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篇8

在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后,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就遇到了极为艰巨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诸多的新观念,都很难被在古代文学中沉浸依旧的老师们所接受,这就使得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观念大大的落后,也就导致了其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想要使得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需要老师们能够接受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提出几点可行且有效的建议。

1.选择课本的要求

老师给学生讲课需要依靠课本作支撑,通过课本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及文化内容。因此,课本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老师选择的课本,也会影响老师教学的方法,并且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老师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能够适应各个阶段的学生们去学习,还要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与古代文学所相辅相成的,目前的教材虽然已经逐步的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但是对于民族的习俗与文化却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实际上,在古代文学中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与习俗的背景之下所创作的,而且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能够增强文学作品本身的时代感。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教材就应当选择具有民族多元化、具有丰富民族内涵的文学课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民族精神、民族风俗等进入到文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树立起民族观念,能够去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同学们都能够成为去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的合格接班人。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隋唐五代的文学发展和唐文学的整体风貌,老师可以引入一些有关当时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例如介绍初唐时期的诗坛,必须要说到的就是贞观时期的师风和上官体。贞观时期诗风,由开始刚健质朴的言志、咏史转向模仿六朝。题材上多奉和应制,声律词藻趋于精美,风格趣味贵族化,宫廷化。再如,“上官体“是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绮错婉媚”的诗风,具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律之美的倾向。对唐代律诗的形式定型有一定作用。老师在讲解“上官体”的时候可以引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我在一次文学课的讲解时,谈到了上官体的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我列举了一首诗歌《入朝洛堤步日》: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通过对诗歌的具体韵律分析和情感解析,帮助同学们了解“上官体”的特点,和身后韵味。

2.学生人格的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古代文学类别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古代文学,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其中,我们应当充分的去运用其带来的教育作用,在精神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们,将文化内容、民族情怀以及社会背景等内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现代社会人民的素质,同时有助于传承我国文化精神,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气节。古代文学课程蕴含着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化,包含着各种人生经历以及人类智慧,开展这门课程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今天这个时代变换极快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在校的学习古代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该专业的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正确的面对问题,不惧怕问题,用乐观的人生态度面临困难。在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方面古代文学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以及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养成好的人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为了增加学生对苏轼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情怀。一般情况下老师要讲解关于苏轼知识的时候,都会提前让学生做好课下的预习,然后在讲解的时候给大家讲解苏轼一生的情况,苏轼作品的特点以及他在作诗作词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他的代表作。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失去了兴趣。为了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举办了一场以“我眼中的苏轼”的演讲。学生需要做好课下的复习,和资料的整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将自己准备好的演讲资料,给大家展示出来。采用这样的方式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

3.学生基本功的养成

就目前来说,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题。所以说,语言基础是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们所必须要重视的。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在学习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时候会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他们在这门课程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做支撑,也是学生学习诗词内涵的基本要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加入学生没有好的基础学习古代文学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更不可能通过几句简单的文字描述就能联想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诗人的感情变化。所以,学生要想掌握好古代诗词的特点就需要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还有诗歌的韵律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清代作家吴乔在他的《围炉诗话》卷四中云:“读诗与作诗,用心各别。读诗心须细密,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辞如何。如织者机梭,一丝不紊,而后有得于古人。只取好句,无益也。作诗须将古今人诗一帚扫却,空旷其心,于茫然中忽得一意而后成篇,定有可观。”这段话介绍了阅读文章与创造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每一部优秀的作品以及具有特点的文章都需要创意,来表达独特的意思,最终交由读者进行品鉴。读者对这部作品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对文章的看法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4.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及提高

在传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水平上,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以及创新能力是现代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故而,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也是古代文学教学所要面临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古代文学水平主要通过写作、说话等方面体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故而,在开展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际运用古代文学的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塑造高素质人才。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运用它,在写作中尝试使用古代文学的优点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古代文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老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情境创设以及多媒体联合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用相关的语句。我特意编排了小的情景剧。大概内容为:一个人由于出了车祸,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仍然在努力奋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哪句诗来形容。这时一名学生举手答道:《周易》中曾经记载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典型例子,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体现我国民族气节、文化内涵的重要产物。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而且内容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需要在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开阔自己的事业,不断的进行自身品格的升华,最终能够达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龙文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7,04:61-63.

[2]张毅.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龙岩学院学报,2009,06:92-94+103.

[3]李晓明.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2011,04:89-91.

篇9

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性;文学素养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跨度大,课时多,从先秦到近代,历时千年,内涵丰厚,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块。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此目标,形成一个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一、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知识传授与文学素养的渗透

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教育培养各专业、各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有知识的人才,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叶朗先生说:“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塑造。”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和这门课程的人文性紧密相连的。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要以一颗高度负责的心把所讲授的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现实人生联系起来,在当代与古代的文化精神对比之中发现问题、辨别是非,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把握现实人生,塑造出直面当下的健全的、独立的人格。基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领悟古代文人艰难心路历程,透解“发愤抒情”和“穷而后工”的内涵,进而渗透砥砺教育,以古代文人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执著向上之路去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成长为胜任讲台,胜任引导心灵的教育者。

(二)理论教学创新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因为它直接触及了专业性、学科性与实用性、适用性之间的矛盾,由此理论教学改革成为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了古代文学理论教学的系统性改革工程。首先,打破旧有的解读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探求潜力。重新建构作品文本解读的思维机制,改变了传统文本强调割裂、单一,重视字词文面意义的解读模式,代之以新的突出作品整体、文人精神世界、文人身心状况对文本创作的影响,从而以全新的文本世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潜力。其次,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突出文学本质属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从专业根本学科性质和作品与文学史构建关系等角度,思考古代文学教学学科知识综合化改革途径和文本探新对文学史建构的影响,注重学生驾驭专业学科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融汇各学科知识,对古代特殊时代的诗作深度阅读,结合时代精神重新解读,不仅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还有力促进了教学相长。再次,创新教学理念,提倡涵养师德,立德树人。教师自身成长与学生培养之间的有机互动关联,教师不仅有才、更要有德,要形成独立的健全的人格,不断涵养师德;更要应用智慧,巧妙处理古代与当代、古人与今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古代文学的理论教学充满生机与新鲜的活力。

(三)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学中全力探究古代不同文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特点,诗词强调画面、意境,散文突出格调、色彩,小说侧重线条、故事,戏曲重在演唱、风格。同时,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力整合,将最适合学生的材料集中,极大地提升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四)服务基础教育的新理念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又始终贯穿课程教学服务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步完成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古诗词文富有个性的解读,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为基础教育服务。总之,为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力的增强,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打破单一教学模式,创立了古代文学教学的新模式是必要的。

二、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融会各学科,多元化教学

1.融汇各学科。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又注重将文化史、美学史、思想史与文学史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在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中更有理论深度,让他们知其然的同时亦能知其所以然,在走上讲台面向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时才能游刃有余。各学科的交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适应社会的变化,增加竞争力,同时为其将来的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多元化教学。

课堂教学,全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采用专题教学、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当今,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已历年所,但传统的以为教学即讲课、“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未见改观,尚是大行其道。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肃然听讲,纵然当时讲者用心,听者有意,课堂上两厢情愿,一片和谐,但课后学生的收获却是忘多记少,微乎其微,何谈“垂櫜而入,稇载以归”?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应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此,一是要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组织科研小组、开展课堂讨论、开设网络学堂、鼓励学生讲课等等形式。二是要通过考核进行有效的管理,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外具体教学中,打破传统教材的固定思维,从主题和构思设计诗的新的讲解思路,推陈出新,突破旧有讲解模板,创新讲解思路。文本解读中,我们走近作者,做到最切合当时时代的解释,同时注意古为今用,发挥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既要引领学生走入历史时空,体验作家作品彼时彼地的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中体现的文化精神、古人的人文境界、生命哲学的当代价值。用古人的心路历程砥砺当今弱不禁风的学生,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古代文学教师十分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材的修订再版时,将研究成果编入教材,使教材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和充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古代文学的学术发展动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学术含量,及时将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的发展前沿及研究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其科研能力,为其今后的深造,在古代文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编写新教材,打破旧传统

古代文学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像我国现当代文学那样,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更新很快。建国之后编著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其基本观点还是比较稳妥的,因而被使用多年受到众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好评。但古代文学旧有教材亦有缺点,就是名词老化,解读方法陈旧,所选篇目不精;基于此,在教学中应该尝试编著新教材,新的作品选,补苴罅漏,荟萃精华,所选作品既要有历代传诵的佳作,亦应有代表某种风格但却被前人忽视的作品。在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下,关注中学教改,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注重正文解析、链接相关阅读作品,由点到面,拓宽知识,打破旧有的解读机制,同时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

(四)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了解古代文学前沿动态,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标志,巧妙使用多媒体的图片、音频、视频会提高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篇11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被唤起而参与的一种过程。由于“先在”知识积累与学生的情感及知识的联系比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早,这种现在的某种程度上固定化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中情感的顺利唤起和知识的有效深化。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民众自发的认识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不同,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对于此门课程获得系统性认知。这种认知过程本就与“先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无序化状态不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无序化阶段所获得最初印象往往会潜意识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经常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增加了难度。比如,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有句无篇”现象。由于某些文学作品在大众传播中已经耳熟能详,有些名作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对其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印象,这容易导致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唤起方面的困难,有些甚至还影响到了对作品的整体性理解和对课程的全面认知。这种状况的出现往往与学生以前学习阶段所造成的认知印象中对作品的某一组成部分过于强烈而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阻碍了对作品整体性的认知理解和情感性认同有关。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由于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是在该作品的艺术特色方面,作品讲解的重点就在于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艺术境界的高妙和对于“护”、“送”两字使用的“精炼巧妙”的理解,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此作品的印象多限于此,甚至形成了“前两句仅是后两句描写的基础,并不是很重要”的看法。

这种看法无疑割裂了篇目整体,使得学生对全篇的理解支离破碎难以深入。更重要的是,使部分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时,在理解方法上出现了偏差,即重视单句而忽视全篇,甚至经过教师的再三强调和纠正,仍有学生难以完全摆脱这种认知行为。无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性教育的束缚有一定关系。本科以前教育中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外在理解的强行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往往因之受到束缚,情感进入呈现出缓慢状态。而且,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日常活动中,学生的“先在”知识积累更倾向于以名篇佳作为中心,具有片段性倾向。因此,还使得学生容易因为这种先在性印象的过于强烈而冲击对于专业内容系统性的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对象偏重于对文学大家名家的认知。能进入课本的作家,大多在中国文学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人教版高中课本为例,李白、杜甫、王维等这些著名文学家成为首选。而这类作家所能入选课本的篇目,除其艺术性思想性高超之外,也多数与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有关。如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庸置疑,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也确实能够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类型,若就李白创作的作品全体而言,能够代表其浪漫主义诗风的作品为数并不少,但通观多年以来的语文课本却会发现,基础教育阶段屡屡出现的,却总是《将进酒》等众耳能详的篇目。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然和该作品在中国民众中的广泛号召力有关。很多人未必能够背诵《将进酒》全篇,但“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却几乎已经成为民众习用的俗语。

篇12

作为传统课程,古代文学存在问题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开课时间久,已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得益于传统而又囿于传统,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数年来无明显变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定位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古代文学的基础课功能,而忽视了它的文化传播功能。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对古代文学进行重新定位:既不能忽视其基础课功能,又要突出其文化传播功能。文化和文学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我们的古代文学课堂,要培养的是文学和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仅仅把古代文学理解为基础课显然是不够的。

课程定位不同,指导思想就会发生变化,随之带来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的改变及教学效果的不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基于这样的定位,笔者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作为人文学科,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的特色。近些年来,教学过程已注意吸收研究成果,但无论是针对文学史还是作品选,都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应该加强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注重科技活动和实践,注重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教学内容的开发;而且文化本身就是相通的,一味强调文化和学科的独立性只会固步自封。要更加积极地吸收最新的成果,勇于、敢于借鉴西方理论,积极联系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不断开拓课堂空间。这样做必能开拓学生思维,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第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大多数的人都承认传统的“满堂灌”式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本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但是这种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依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占据主流。这种授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知识不是既成的,而是不断生成和构建的。在知识更新速度快的新形势下,教育的重心要从“教”向“学”转化,给学习者更大的自我选择空间,使其在自我肯定、自我独立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发展。

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追求知识,学会做事和学会发展。大学不是以培养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为目的,而是要培养有思想、有践行能力、有责任心的未来建设者。因此,教师应改变一味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防止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视野,削减学生的创造激情。“授人以鱼”也许能使学生博学多才,却也可能磨灭学生求索进取的灵气和欲望,而“授人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其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探索事物本质、质疑现有学说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创新人格。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更为积极有效地结合起来,努力促进讲授模式向启发型教学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领者、导航者,而不是学生的知识保姆,应该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应该在平等的条件下和学生展开交流和对话,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因此,在考虑课堂设计时应把讨论课、自我讲授课、作业答辩课等纳入范畴。

以讨论课为例,提前布置讨论内容,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同时,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整和思想、提升自我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对人的成长、成才、成就关系重大。而讨论本身又为学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过程。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做适当的引导,不仅能很好地完成设计教学任务,还会有意外收获,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古代文学是一门很生动、鲜活,生命力很强的课程,特别是那些记载着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的古代文学作品,需要情感的融入。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情感是一种有积极效应的、巨大的精神力,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带着自己的爱来和学生交流。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开始,古代文学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应该让学生在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再者,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作为一门历史丰厚的课程,古代文学课堂不仅不应该拒绝,而且应该积极运用新的教学媒介,探索新的课堂模式。当然,不是所有的新的都是好的,要寻找课程与新媒介的切合点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比如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等,都可以有效增加课堂的知识含量,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又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彰显个性色彩和课堂氛围的优化。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的。

第三,合理进行教学安排。各高校在开设古代文学时都会同时或陆续开设古代汉语和古代文论。这三者互为基础,相得益彰,因此协调三者关系就尤其重要。首先,应根据三者的教学时数合理安排开课的时序。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分别开设四学期,而古代文论仅开设两个学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虽然经过中学的历练,有一定的古文字基础,但要系统学习古代文学,就首先要有系统的古汉语基础,这样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同时开设,或先一学期开设古代汉语就比较合理。同时,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文选在内容上有较多的重复,任课教师要做好沟通,授课时各有侧重,既能有效引导学生,又能避免教学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如此安排,就能把课程内部的纵向历史与课程中间的横向联系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打破学科界限,提高整体素质。

第四,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考试改革是高校教改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考试方法改革尤为关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尤其如此。当前,大学重学分、重成绩的教育机制和社会上重学历、重考证的用人机制正促使大学生向一种“学习的机器”转化,更多的是为“文凭”而学习,为“考证”而学习,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丧失了独立人格,泯灭了创新精神。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课程,古代文学一直是考试课,考试形式一般就是闭卷,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及诗词填充和赏析。笔者曾对所在院校5年来的古代文学试题进行统计,在分值的分布上,客观题远远高过主观题,要赢得一场考试,主要是靠记忆力,而不是理解力和创造力。可以说,这样的考试方法,存在着思维僵化、评价模式单一的弊端,比如,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忽视对学生思维的评价;只注重笔试,缺乏口试及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从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

事实上,许多学生认为考试就是考笔记、考课本,认为上课没有意义,产生厌学和倦怠心理,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仅仅靠考前突击来对付考试,最后即使通过了考试,实际的水平却没有根本改观。我们的课堂要培养的不是机器,而是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因此考试形式也要配合课程改革的步伐,大胆革新。笔者认为,首先可以考虑加大主观题份量,把考点向基础之上的创新和拓展倾斜;同时也可以采用开卷与闭卷结合的考试形式,闭卷侧重基础,开卷侧重能力,不仅包括对古典文学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还包括学生处理问题、应变能力等的考查,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代文学只有不断变革、创新,给予学生更开阔的探索空间、认知空间、思维空间、创造空间,才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的重任,让大学生真正成为文化和文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知识型社会跨世纪的挑战者和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董云川.换个角度看地方高校的发展.北京:中国教育报,2007-12-17.

篇13

从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研究范围来看,国学研究的是词句、文理、考据等,是对事物的本真进行分析和辨别,主要包括文字学、版本学、辨伪学、目录学、训诂学和校勘学等多个方面。从古代文学的作品来看,主要分为先秦、秦汉到唐代、唐代到元末、明初到这四个时期,其中,诗、词、歌、赋、传奇、小说等都是古代文学的体裁。在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相互影响下,中国文学文献学的形成,给目录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主要包括刻印、排版、辨伪、检索等,对中国文化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一样的作品会产生不一样的研究效果,从两者的研究方法上来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在对《诗经》进行研究时,国学研究的是其中的目录,古代文学研究的是各种词赋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由此可见,从研究史来看国学与古代文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使国学与古代文学具备各自的特色和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