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诚信文化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企业经营运作离不开企业会计的具体工作,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无论是从经营方式上、经营模式上还是经营理念上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更以会计具体工作变化最为突出,过去的会计工作往往是比较被动的执行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命令,在具体工作的内容上也多是简单的收支管理、薪酬管理等,但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升级,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许多重要转变,会计已经不再只是简单被动的进行工作,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思路中,会计已经逐步的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运作与发展决策当中去,会计已经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角色,因此对于古已有之的会计诚信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也不难理解。会计诚信说起来简单,真正要实现有效建设却并非易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困难就避而不谈,相反,我们应该积极的开动脑筋,努力寻求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积极方法,从而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一、会计诚信文化的实质、内涵和基本要素
会计文化包含于人类文化当中,是人类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是与企业文化共同产生的。会计诚信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升华和发展,是会计文化的更高层次表现,会计诚信文化所表现的就是对企业和对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承诺,承诺自己会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会计诚信文化包含了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以及会计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正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三个着力点,只有全面加强了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工作,才能够真正提升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水平。
二、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对提升会计诚信水平的要求自会计这个职业出现之时就已经出现,但是随着近年来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企业会计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会计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显现,同时会计诚信也日益突出,因此呼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够有利确保企业生产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是积极实践我国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也是我国先进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加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工作人员对自我的更高要求,是规范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自身行为的重要标尺,是作为一个会计从业工作者所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会计诚信文化的自身建设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
其次,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举措。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追求诚信、追求公正、追求合法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形式,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业更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建设与完善,要肩负起维护市场正常健康秩序的责任,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制度有效施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我国的市场经济向着更加平稳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进。所以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会计行业自身,更加关乎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会计诚信建设的目标,首先是要提升会计行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自律与规范。其次是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与提升,最后是要通过会计诚信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与稳定。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贯彻信则立的原则,有效树立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行业的良好形象。其次要坚持贯彻恪守独立的原则,帮助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最后是要坚持贯彻公正客观的工作原则,真正实现会计工作对企业对社会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
四、推动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措施
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必须从人员素质提升、监督机制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完善三个方面入手。
(一)人员素质提升。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要切实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会计诚信问题的发生不仅有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够扎实等方面的原因。因此首先要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的水平提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持证上岗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并加强兼具企业管理知识、企业资源管理知识、企业金融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同时还要结合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实际来加强会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掌握,通过专业操作技能的提升来防止日常工作当中的疏漏与错误,切实提升会计信息、数据等处理工作的总体质量。其次,企业要切实加强对会计人员在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提升,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进一步约束和自律,结合会计从业人员日常工作进行相关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自觉性、主动性与创新性,真正发挥现代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企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监督机制建设。在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方面,监督机制建设必不可少。监督机制建设方面要加强内外结合。内就是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工作的具体开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具体工作推进。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人员安排上为了兼顾审计人员队伍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内部审计具体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独立性,应该以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与社会专业审计人才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编制。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相关工作的制度建设,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严肃性与权威性,此外还要针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特点进行绩效考评机制建设,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内部监督机制建设除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工作推进之外,还要进一步开辟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信息交流渠道,可以通过网络信箱开设及实体信箱设置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形成诚信监督、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各种活动,帮助会计人员更好的端正自身行为,切实履行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所应该履行的各项基本职责。在外部监督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信箱和实体信箱设置以及加强与媒体互动交流等形式提升企业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水平,形成企业与社会的联动效应,最大限度提升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质量。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加大会计法规执法力度。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法制问题,要用法制增加违背诚信行为的成本。在我国,要从法律角度增强会计诚信,一方面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对法律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应注意仅有强硬的法律制裁是不够的,法律制裁还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用。
五、会计诚信文化的环境及其对会计诚信文化形成的影响
篇2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的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存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生产领域:⑴炮制虚假概念,蛊惑消费者。对一些高科技行业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概念似乎就代表了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独特,但其中的很多往往是虚假和错误的概念,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所谓“健康空调”、“数字电视”玩的都是一些概念,一方面有些概念根本就不成熟就急于抛向市场,另外一方面有些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鉴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实际的利益。⑵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小企业、小作坊盛行模仿和造假,一些大企业却擅长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对于那些食品、饮料产品不出现问题也许还属侥幸,一旦质量问题被曝光,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在2000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中,查获的假冒伪劣主要商品多达70多种,从食品、药品、卷烟、到化妆品、棉花、服装,到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劣质钢材、计算机、航天飞机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2.销售领域:⑴虚假承诺,不实宣传。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却日益增多。当广告中宣传的内容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时,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不信赖,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损失。⑵偷换概念,制造假象。在商业领域,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家进入“促销战”的怪圈。如今的商家越来越精明,在很多诱惑巨大的促销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陷阱,消费者按照商家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购物,最终却发现商家承诺的那些优惠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己。⑶包装上做手脚。目前社会上送礼盛行,有的企业借助收礼人的“虚荣”心理,在华丽的包装下面却是劣质,甚至过期的产品,坑骗消费者,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企业损害的却是长期的发展。
3.企业之间:⑴贷款和债务拖欠日趋严重。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5%以上,而且这比例被远远低估。在国企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则愈演愈烈。而且拖欠势头正在向银行利息、国家税收方向发展,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瘟疫。⑵信用方式退化。在欧美国家中,信用关系已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支付活动和交易过程,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而我国国内企业却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任何信用交易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方式、以货易货等原始交易方式退化。
二、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是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内在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永续存在性,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不懂诚信是永远可靠的资本。
2.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制度和产权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经济主体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左右。与此相应,企业上当受骗,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
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造成亏损严重,信用恶化。即使当前我国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相当多的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信誉之间也没有长远的关系,对未来收益也不具有分享权,追求眼前的利益就是决策者最优的选择,从而失去诚信的动机。
3.企业信用法制的不健全。当前,我国已实施的法律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隐私等方而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策略
1.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建设诚信文化。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从占至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之上。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这种关注和实践,虽然也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作用,但最好能够是文化规范的结果,即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血管一样流向躯体的各处神经末梢。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2.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有信用。目前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同时,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必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证信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有序实现社会保障的个人基本账户与税收账户、收入账户、银行账户等并轨,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出台强制性的数据收集政策,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
4.完善诚信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整,需要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要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征信管理条例》、《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
在征信国家良好的征信服务总是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我国虽然尚未有全国性的征信体系,但各个地方己纷纷先行试点建立地方性的征信体系。比如2001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试行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并下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管理办法》。到2002年7月,试运行期间,己有346家企业和60名自然人被登上“黑名单”。甘肃、江苏、浙江等省都打算建设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使守信者道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篇3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企无信不旺,国无信不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个人人际交往和单位经济往来中,应当以史为镜,以人为鉴,以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为参照物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守诚实信用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原则,努力为端正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为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曾经一度被奉为至宝的“商战三十六计”早已成为“昨日黄花”,风光不在。由于经济的大发展和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世界不少发达国家企业、跨国公司都把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不是把企业看作是利润机器。企业追求利润和讲究信誉是相互依赖而生存的,从长远观点来看,讲究伦理道德才是获取利润的根本途径,国际国内成功企业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对员工讲诚信。企业各级领导要说了算、定了办、许诺了就兑现,不开空头支票,不推脱耽延;各车间各部门各工序之间,任务计划要求啥时完、保证啥时完,服从指令,遵守时间;各岗位员工把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看作是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敬业报国的根本体现,不管任务多重、困难多大,同心协力,团结奉献。
对客户讲诚信。要“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服从客户,真诚服务客户,急客户之所急,帮客户之所需”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从总经理到每一名员工,一切人力、设备、产品、车辆等资源均必须服从“用户服务优先”的原则,保证用户一个电话打来,服务人员24小时之内到达,汽车赶不上就乘飞机,宁可亏了本钱,不可失信客户。企业员工要用诚信、用热心、用心血、用汗水赢得用户的信赖和称赞,赢得回头客和大批定单。
对合作伙伴讲诚信。无论是对企业的原辅材料物资供方还是产品、技术协作方,企业都要做到诚实守约,讲究信用,通力合作,互惠互利,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一批有资质、有较强技术力量和较好信誉的固定合作伙伴,对企业保证生产进度和市场需要、促进企业发展和做强做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4
1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
为了更直观了解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笔者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于2016年5月至7月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5份,回收率为95.8%。其中,学生发放500份,收回482份;教职工发放100份,收回93份。问卷主要从诚信意识、诚信教育、失信行为、诚信缺失的原因、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来调查独立学院的诚信状况。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得出师生对诚信文化的认识大体一致,在极少数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
在对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上,绝大部分师生对诚信问题都很重视。70.5%的学生对诚信问题很重视,23.5%的学生一般关心,但也有5%的学生觉得诚信与否无所谓,1%的学生甚至逃避谈论这类问题。而95%的教职工很重视诚信问题,5%对该问题一般关心。可见,学生中,还是有极少数人对诚信问题不够重视,诚信意识不强。
在对失信行为的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失信最严重的是人际交流方面;而大部分老师则认为是考试方面。可见,在多数学生看来,相比考试中的失信,人际交往中失信行为更加普遍。
在诚信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师生认为学校对诚信文化建设重视度一般,希望学校开展更多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并表示会有选择地参加。可见,师生们都期待营造更加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诚信缺失原因的调查中,学校师生认为自我诚信意识低和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受到身边家长、老师和朋友的不诚信行为的影响,也有极少数师生认为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针对以上造成失信的原因,师生们认为可以通过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来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
笔者在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并查阅大量我国独立学院的相关文献资料后,对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总结如下:第一,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有一定成效,诚信意识不断增强。张莉莹在2008年撰写的《独立学院学生诚信现状及其教育策略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一文中做了调查统计,独立学院学生对诚信重视和关心的比例只有56.67%,Q而在笔者2016年的调查中,独立学院学生很重视诚信的有70.5%,一般关心的有23.5%。第二,独立学院总体诚信情况和普通高校相差不大,大部分师生是遵守诚信的,但有关调查显示,基于独立学院办学方式的不同,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良好,学习上不如一般本科院校努力。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讲,独立学院学生道德自制能力相对较弱。
总之,独立学院逐渐重视诚信教育,诚信文化建设逐步完善,师生的诚信认知有大幅度提升。但要在校园内产生诚信文化效应,消灭一切失信行为,还需要对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原因。
2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2.1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诚信环境建设薄弱。在学校网页以及校园的宣传栏、橱窗等媒介上未能长期深入涉及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制度、诚信事迹等诚信专题的传播,相反,在一些醒目的地方有许多不诚信的广告,如考试包过、英语四六级答案等。
二是诚信教育建设力度不够。比如,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组织学生学习校规校纪并进行考试,设有考勤制度,制定了考试作弊取消授予学位的资格等制度,但效果仍不够理想,还是会有学生违反校纪。此外,学校教师教风不严,也会影响诚信教育的效果。在调查老师看到学生作弊的做法时,有54.9%的老师选择制止作弊行为,但不向学校报告;有35.6%的老师选择制止并向学校报告;有9.5%的老师选择只是提醒注意,大部分老师没有采取最为严厉的制止方式,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诚信文化氛围的建设。
三是诚信制度建设不完善。虽然独立学院针对诚信缺失问题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但仍无法完全杜绝失信行为,使学生的诚信行为得不到认可,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影响诚信文化的发展。诚信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且执行力度不够,诚信监督机制不到位。
2.2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笔者主要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四个方面分析。
在社会原因方面,社会大环境不诚信思潮和行为的负面效应是诱发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社会上的道德冲突会影响师生的道德选择,比如“老实人吃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会歪曲诚信美德的本意,容易诱导大家违背诚信原则,阻碍了诚信文化的建设。
在学校原因方面,独立学院的诚信教育力度不强,有些只注重诚信教育的形式,却未能跟踪教育的效果。而且,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理论说教,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在家庭原因方面,部分家长诚信教育观念不强,看重成绩而忽略品德教育。有的家长自身存在失信行为,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家长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纵容或帮助子女做出不诚信行为的情况。此外,也有一些家庭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方法不当,效果不明显。
在个人原因方面,少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强,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些学生在面对诱惑时,理性思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行为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事情。R也有极少数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不足,知行脱节,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明知是不诚信行为仍选择背离诚信。
3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信文化建设要以提升诚信理念为先导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品德修养,并且推行校务公开,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其次,教师要自觉提高诚信教育认识,如参加有关诚信的科研活动,关注国内外诚信文化发展的前沿动态等。最后,在提升学生诚信理念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进行宣传,开展与诚信相关的活动,如诚信征文、演讲等,对恪守诚信、道德高尚的学生予以表彰,对存在失信行为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3.2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营造诚信氛围为前提
目前,独立学院总体诚信状况为一般,大部分师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让少部分容易失信的师生重新树立诚信理念。这需要扩大诚信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营造出良好的诚信氛围。一方面,可以在校园硬件设施上进行诚信宣传,如建设诚信主题类的景观、诚信雕塑,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等。另一方面,营造诚信舆论环境,在学校网页、公众号等现代媒体传送身边的诚信故事和感人事迹。最后,不断改善诚信教风和学风环境,学校教师要严格执行诚信文化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做到诚实守信。
3.3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加强诚信教育为重心
独立学院的教职工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在课堂上,思政课老师应该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应对学生三观的进行正确引导。另外,笔者认为,管理者一般都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可以尝试走进课堂,将诚信教育理念更加直接地灌输给学生。在课外,也要深化诚信教育,充分利用课余实践和寒暑假,在校内外开展“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诚信文化的活动,使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诚信文化的启发和教育。
3.4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完善诚信制度为保障
独立学院的诚信制度作为诚信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要积极响应与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完善。我国已经逐渐加大了诚信方面的立法力度,如2015年1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加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是犯罪行为。因此,学校应加大诚信普法宣传,使师生信仰法律,树立起法律至上的权威意识。
在学校诚信管理制度上,除运用现有的诚信管理办法外,还可以单独设立与诚信相关的管理办公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填补诚信管理中的空白。另外,建立师生诚信查询系统,方便个人和组织获取诚信信息,也有利于接受公众监督。这就需要有合理、公正的诚信评价机制,比如学生德育分的计算,老师思想品德的考核等都需要更加明确、有效的评价机制。
总之,独立学院的诚信文化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现实要求,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注释
篇5
“企业诚信”这个词语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潜移默化地在人脑的意识中形成的一种概念、意识和愿望。会计诚信原则的产生,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无处、无时不在的契约关系。会计诚信是行为主体在会计信息的生产和运用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为主体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态度真诚,二是行为主体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信守承诺,遵守会计法、会计制度。
二、企业会计诚信的问题及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会计诚信体系也逐渐完善。但是,企业发展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会计法规不完善。当前,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不配套、不完善,有些从业人员,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调整,已达到偷逃国家税收。会计人员的失真。
(一)市场失信,实施力度不强
我国市场经济,旨在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平台。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渐完善,制定了许多相关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譬如:《会计法》、《经济法》等,这些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受我国法律实际操作中存在缺陷的限制,对企业会计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虚假等问题处理较轻,在一定程度上蔑视了我国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二)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现阶段,我国企业基本上实施的是厂长负责制或者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权利无限放大,在人事方面可以随意处置和任免。作为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厂长(经理)的会计人员,对厂长(经理)提出的虚假的会计信息,只能按照厂长(经理)的要求来实施,否则,给他们带来的就是降职或辞退的处境。此外,一些企业家、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思想意识淡薄,不能充分地认识到会计失真,对国家、企业产生的危害。
(三)企业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的好坏主要还是通过对一定阶段企业的获得利润,对国家缴纳的利税以及对员工的收益等方面,然后这些方面的评价,往往容易忽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况以及对国家税收的总体影响。这些的评价系统往往会影响到企业对员工的业绩考评。员工为了完成这些硬性指标,往往会使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造成忽视,往往会容易造成他们为了这些指标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甚至产生违规的交易信息等行为的发生。
三、企业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内涵,塑造企业诚信会计
企业诚信会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发展。会计诚信文化的缺失,不仅仅要求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外,而且还要求企业自身提升企业内涵,塑造以诚信为本的发展路线。提升企业自身的内涵就要求企业,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发现的内涵和目的,要明确企业发展的本质是为了什么,只有明确这些内在的东西,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企业要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优质的企业文化氛围。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建立,能为企业会计诚信文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能使企业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在追求物质方面,而是更高层面――精神方面,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长远的发展战略,获得更多的社会收益。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偏低,有些会计人员职业诚信意识较差,甚至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执业判断力。这些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有利于塑造我国企业优质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利于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诚然,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国家、社会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制度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因此,完善的诚信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是我国会计行业诚信体系建立的前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在会计诚信管理制度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些漏洞导致了我国部分企业的会计诚信环境存在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建立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中的信用记录制度、征信组织制度和监管制度,能够有效地解除我国企业在发展中的瓶颈。当然,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中存在的弊端,譬如概念和内容的模糊不清、过于抽象化,这些误解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执法的困难。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
篇6
1.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不明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忽略产品质量的管理,一些个别的企业甚至故意造假,置企业的信用之外,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上述原因主要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问题,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发展的初期,尽快的收回投资,缺少成熟的企业应具有的发展要素,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由于诚信文化的缺失,导致企业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2.中小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忽视诚信文化的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是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生存发展,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一些企业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行为,还有的企业只盯着短期利益,不懂诚信是企业的生存战略之本,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忽视诚信的建设。
3.中小企业法制观念淡薄,诚信缺失。目前,中小企业的经济纠纷频繁发生,使企业之间相互逃避债务,拖欠银行贷款以及任意毁约的现象比较普遍,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左右。再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侵犯商标专用权、生产经营劣质产品、合同欺诈、虚假承诺、有约不遵、乱收费、相互拖欠赖账、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等等
4.外部环境恶化导致中小企业的诚信搁浅。在市场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明确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中小企业由于先天发育的不足,以及资金始终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要靠银行、或者民间私募资金来维持生存发展。如今由于内外环境的恶化,中小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四高阶段,使相当一部分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倒闭,企业本应履行的责任义务无法实现,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诚信恶化的局面。
5.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不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身,促成了诸多的不公平竞争的缺欠,关于诚信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和正在建设中,针对中小企业的诚信行为,社会法律保障措施发展严重滞后,因此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够狠大影响。尽管已实施的法律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隐私等方而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守信人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不能受到应有的制裁,失信成本远比守信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不讲诚信的风气,助长了欺诈行为的蔓延,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诚信文化的策略
1.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用文化育人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要素,对员工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人为本的企业是尊重知识和尊重人的文化,充分重视人才的价值,企业的诚信强调员工的伦理道德与企业的目标一致。“以人为本”首先要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唤起员工的价值观的认同,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使员工能自觉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企业要想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培育一流的爱岗敬业的员工,他们的言行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对员工的培育必须要求员工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将企业建成“学习型企业”,坚持不懈的学习机制。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提升员工价值优势的有效途径。
2.营造浓厚的中小企业诚信文化氛围。企业的诚信度与信誉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但是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打造企业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付诸实践。即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血管一样流向躯体的各处神经末梢。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
3.企业诚信文化要做到表里如一。企业要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保持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发展企业的诚信文化,就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到制造、包装、定价、从企业内善待员工到社会面向用户与消费者,至始至终全过程体现诚信。产品保质保量、不搞价格欺诈、不弄虚作假、广告语及商品促销不带有任何夸大其词的做法,服务周到及时,不慢待任何消费者,以及在言行举止,充分体现文明与道德风尚等,给用户与社会内外造成极大的良好的影响力度。
稳扎稳打的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企业与社会共建诚信文化文明。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风气,提倡诚信为本,企业通过研讨、讲座、参观学习、典型介绍、文艺宣传等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认识。再一方面企业要认真宣传道德文明,讲正气和讲诚信,促进企业的和谐文明、道德文明、诚信文明的共同发展。
篇7
一、孔子的诚信思想
孔子与其弟子们主要从为人立身、交友之道、理政治国这三个方面说明了“信”的重要性,揭示了“信”的本质。
(一)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信”是。修身之根本。他将信与恭、宽、敏、惠共同列为“仁”的五种美德,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往、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并且认为诚信是君子完美品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缺之不可。
(二)诚信是朋友交往的基本原则。孔子在人们杜会交往的品德方面,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关系作为“五伦”之一,是人的一生中数量相对较多、较松散,也较易于变动的一层社会关系,因而在朋友关系中必须坚持诚信。
(三)诚信对国家治理的根基作用。孔子在理政治国方面,强调“民无信不立”。孔子在回答子贡问政时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即一个国家可以去兵、去食,但不可以去信,否则这样的国家很难生存下去。可见孔子在这里将“信”视其为理政治国的第一要务。
二、大学诚信失范的表现
众所周知,大学是社会机构的主心骨,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理应成为诚信风尚的引领者、诚信建设的示范者。大学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大学内涵品位的体现。其中诚信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基石,因此应当将“诚信”作为大学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去。
虽然我国倡导大学诚信文化建设,但多数还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作为,笔者认为其中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社会层面来说,我国诚信体系尚未健全,诚信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受社会整体诚信风气影响,目前我国大学诚信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案。第二,从大学管理手段层面来说,没有形成诚信文化建设的系统格局,诚信教育依靠单一的教诲引导方式往往使得诚信文化建设由于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导致动力不足,最终降低教育有效性。第三,从主体意识层面来说,大学教师由于受外在利益的驱动,严重丧失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责,盲目追求金钱和职位晋升,从而导致了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等现象的泛滥;同时大学生诚信整体情况也不容乐观,大学生中间大量出现的诸如违反校纪和校规、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替考、论文剽窃等诚信缺失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着大学生的形象。
三、孔子诚信思想对大学诚信文化建设的启示
据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截至2013年6月21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尽管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会各具特色,但是,不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又有共性,共性就是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把实践诚信教育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根据上文所说的大学诚信文化建设中几点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强化和完善。
(一)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诚信教育原则,营造诚信氛围。比如设置诚信教育专栏、诚信道德名言警句牌等;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教育舆论环境,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板报、网络等校园媒体,引导诚信舆论、树立诚信榜样、发扬诚信事迹。
(二)在校风建设中,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做到风气惠人。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用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和修养取信于学生、影响学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注重诚信教育方式的创新,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灌输;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诚信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名家讲座、名人访谈、学习身边道德模范等活动评估自身诚信道德水平,在认识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
(三)把诚信落实到具体教学课程中,诚信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诚信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比如开设入学诚信教育课,考前纪律课,传统诚信美德扩展课,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加入诚信教学案例,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加入就业诚信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传授,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
(四)必须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例如建立诚信档案、设立诚信考评体系、健全诚信评价机制等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监督个体行为,对失信行为严格惩罚,绝不姑息,利用强制性的约束力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不诚信现象发生的几率。
虽然孔子的诚信思想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但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只有让大学成员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成员对孔子诚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才能使大学成员努力完善自身,向着更加健全的人格发展。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让诚信走进大学,让诚信意识和诚信理念真正融入到大学每一位成员的学习、生活之中,不仅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整个教育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厦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梁堂华.从《论语》看孔子的诚信思想[J].船山学刊, 2009(4).
篇8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企业不得不重视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现如今,大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网络服务系统,而有的企业还拥有自己的网上店铺,甚至有的企业所有的业务都从网络上完成,可见,网络作用和影响之深。网络环境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形态,更是影响了企业的文化,尤其是企业的诚信文化,然而企业最重要的是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随意消耗自己的信用。
1 网络环境下企业诚信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1 企业诚信文化的内涵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实信用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名言,为世人为人做事树立行为准则。此外,像"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买椟还珠"这样的成语也都是赞扬诚信精神的。市场经济交易原则中,诚实信用是非常必要的一点,作为交易的主体,企业必须先保证诚信,才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企业的诚信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行为来体现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赋予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新的内涵,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变大,通过网络,企业的不诚信的行为活动将会得到曝光,企业也会为了避免不良影响而尽可能做到诚信。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会将无形的诚信文化看做企业的重要资产,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种前提下,企业更加重视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
1.2 特征
1.2.1 公开性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诚信文化将具有明显的公开性的特征,在网络的传播下,企业一旦出现不诚信的行为,企业名誉就会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而受损,当企业名誉受损后再通过措施再来挽回则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康师傅方便面曾经陷入地沟油事件,这件事情爆出后,康师傅的企业形象受到极大损失,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效益的损失。
1.2.2 时代性
网络环境本身具有时展的特征,而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在网络环境下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一方面要做好内部的诚信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将自己的诚信形象在网络上做好宣传。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既要构建企业价值观,又要营造和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形成学习文化浓厚、管理模式新颖的能够适应网络环境发展的企业诚信文化。
2 网络环境对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2.1.1 网络环境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方法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立企业诚信文化氛围,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的沟通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这对于一些大型公司来说格外有效。较大的公司由于部门众多、人员众多,很难统一进行诚信文化活动,但是,通过传统的层级传达耗费时间长、反馈效果也不好,通过网络则可以更加迅速地实现诚信文化建设。比如企业要求所有员工学习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就可以通过员工在线答题来完成。另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网络来将自己企业的诚信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传播出去,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2.1.2 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内部监督监管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方便企业生产、销售的每个步骤的监管,让每个步骤都能够有记录存档,一旦出现问题便有据可查。这和之前的传统管理相比,大大提高了企业诚信管理的效率。尤其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会计电算化让企业财务所有数据都存在数据库内,计算机可以进行财务审核和财务监管。
2.1.3 网络为企业内部提供的新的沟通渠道
诚信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内部的沟通,随着网络的发展,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专门通讯工具来实现交流,这种网络集体的建设背景符合现在年轻员工的生活状态,也可以将所有员工形成一个整体,在企业诚信文化的熏陶下,这个整体会更加团结。
2.1.4 网络加强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交流,让客户放心
网络环境下,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企业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和企业进行交流、追踪产品信息、物流信息,这对客户来说,能够更加放心企业的信誉。当然,这一点的前提仍然是企业要做好诚信文化建设。
2.2 不利影响
2.2.1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之间出现不良竞争
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这使得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有机可乘,某些企业可能会对竞争对手采取网络谣言等不正当竞争方法,来打击其他企业的信誉。企业要防止这种不利影响的产生,在出现类似危机时及时作出应对。
2.2.2 网络环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人们对于某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不信任,可能直接影响到对整个行业的信任。比如康师傅方便面的地沟油事件,会影响人们对于方便面产品的判断,而会选择不购买方便面产品以防止受到伤害。又如淘宝商城中有一些无良商家卖假货、劣质产品,很多消费者受到损失,而这些商家的行为则严重影响了淘宝商城的信誉。淘宝的竞争对手京东商城一直利用淘宝的信誉问题来对其进行质询,这又更加影响了淘宝商城的发展。因此,后来淘宝将值得信赖的商家聚集在天猫商城,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3 网络环境下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策略
3.1 适应网络环境发展,积极进行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首先要了解网络、认识网络,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比如,企业可以将诚信文化建设和企业网站文化建设相结合,每天更新一些诚信文化的名言警句和故事,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版块留给员工进行文化活动的互动。这种积极的诚信文化建设在网络上进行展示后,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3.2 加强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后盾,只有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也应该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分、管理部门等都需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以确保企业内部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诚信生产、诚信销售。同时,要加强网络销售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网络销售信息的准确性,并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在加强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加强对员工的诚信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确保企业内部每个员工都能够做到诚实守信。
3.3 加强网络正面形象宣传,提升媒体效应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成为了企业新的宣传阵地,在企业对外宣传时,要着重进行诚信形象的宣传。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来使企业的生产流程透明化,从而让客户更加放心购买;一方面可以通过宣传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留给客户形成积极的印象,最终促成交易的成功。企业还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投放广告来提升企业的媒体效应,塑造一个正面的企业形象。
3.4 加强对网络负面信息的监管,积极应对企业诚信危机
企业还应对网络信息进行专门的监管,以防止一些负面信息的出现对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负面信息出现时,企业应该及时生成应对方案。如果企业的诚信危机产生是由外界造成的,企业应该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比如今麦郎在2015年出现的天价索赔案就引起一时轰动,但是今麦郎对此进行了正面应对,最终胜诉,挽回了企业的名誉。如果企业的诚信危机是从企业内部出现,那么企业就应该及时进行内部整顿,并积极承认错误,用实际行动来消除内部失误造成的不良影响。
4 结语
当前,网络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尤其是当网络交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后,企业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思路,积极加入到网络诚信建设中来,加强自身的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内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网络宣传和监管,最终在国人和世界面前展现诚信的优良民族传统,提升企业软实力。
参考文献:
篇9
历史经验证明,杰出而成功的企业大都有健全的企业文化,塑造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与心理因素相匹配的整合文化,对企业常青和发展起着潜在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整合而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过程中积淀沉蕴所形成的、共同的、具有独特内涵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系,体现为企业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集合,在企业长期经营中作用不可估量。
对于快速发展、竞争格局激烈、人才流动频繁的电力建筑施工行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尚存观念认识和建设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当前,在不断完善的建筑行业市场规范化运作环境下,我国电力建筑施工行业通过做大做强、行业内合并重组联合等方式得到长足发展。电力建筑施工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合并重组企业文化融合、企业文化建设特色选择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某电力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进行探析,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企业诚信文化内涵与表现
(一)企业诚信内涵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诚信表现为一种品行、责任、道义、准则,更重要的是一种声誉资源。企业诚信资源通过高尚人格化力量,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为企业经营带来经济利益,即收益增加或降低交易成本。从社会经济角度看,一方面,诚信作为社会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本身需要诚信文化作为运行基础,企业作为市场参与基本单位,需要具备诚信的基本条件,方能长久经营成百年老店,因此,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持久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追求诚信企业文化内涵应包括,首先,要以诚信的态度处理和对待企业各方面事务关系,包括对内处理企业各项事务诚信、以契约为基础对外的信守承诺以及社会责任承担;其次,要追求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诚信;第三,要追求双赢角度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即不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另一方当事者的利益诉求。
(二)企业失信原因
近年来,中国企业内外部出现大量失信事件,导致企业巨额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诚信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主要与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与诚信文化匹配发展有关:
首先,中国市场信用国家管理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我国现行信用市场管理体系存在多头管理、信息不共享的孤岛现象,对外不公开等资源割据问题,导致失信人约束成本低,限制了信用市场的完善,不利于诚信经济的建立;同时,企业诚信建设缺乏统一引导,缺少在诚信管理方面的标准,我国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在探索之中。
其次,企业诚信管理与企业信用服务市场化程度低。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意识薄弱,内部专业信用人才培养起步晚,信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缺少专业诚信管理人员甚至没有,更多的是对外信用调查人员,用于对外授信,更勿论企业诚信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和资源的落实,诚信管理体系根本无法形成。同时,信用服务市场既包括企业信用评级和为企业信用建设提供服务两个方面,我国信用服务市场供给严重不足,提供权威信用评级服务机构较少,同时在市场上也难觅提供企业信用服务建设产品机构,诚信管理服务相对滞后。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诚信理念缺失。中国历史诚信文化内涵丰富,有“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等大量积淀深厚的诚信文化,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外来理性经济人观念冲击以及快速变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便利条件,造成对原有文化观念体系的冲击,新主流文化观尚未得到认同,社会大众对快速变化观念出现应对失措,在利益诉求、技术防范不够以及法律规范不完善导致成本约束较低时,必然产生短时期失信增多现象。
(三)电力施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需求
在我国电力事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下,电力建设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建设施工市场通过合并重组形成了以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等特大型电建单位为主、众多中小型电力建设企业共存的格局,并将进一步趋于集中,而特大型电建集团几乎包揽了电建市场大部份额。同时,行业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行业利润微利,企业经营由劳动技术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尤其是大型火、水电站以及设计、施工与采购总承包模式建设项目,启动铺垫资金巨大。另外,电建市场具有“企随市场、人随项目”、经营项目遍布全国世界各地、地点较为偏僻条件艰苦等特点。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迅速发展变化也带来一系列诚信问题,从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深层次角度看,是诸如企业重组诚信文化融合、诚信文化建设选择立足点以及诚信文化建设滞后造成的。
首先,企业合并重组诚信文化建设处于融合阶段。近年来,不仅大型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进行联合重组,众多中小型电力建设公司为了生存也在走向地区强强联合,各企业联合重组前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特点企业文化,对诚信理念的态度、认识、实现方式和诚信企业文化建设渠道等问题均有不同,需经较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融合出得到市场认可的诚信声誉;另外,由于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往往造成合并重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合并重组时并未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导致诚信文化认同与执行混乱,因此,在此阶段冲突造成失信以及诚信标准矛盾现象也属必然现象。
其次,工程质量信誉诚信要求立足点不同。电力建设施工主体由于技术经济实力不同,其自身对工程质量要求不同。大型电力施工企业技术力量强,施工技术手段先进,建设优质工程、样板工程愿望强烈,通过资金与技术实力缩短工期减低施工成本,具有强烈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需要;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实力限制,往往以工程质量合格为基准,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成本,甚至部分电建施工企业出现短视行为,对诚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导致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
第三,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本质内涵缺失,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外流现象突出,表面看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建设项目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与高福利待遇期望不一致造成;或者把企业作为培养跳板;或因施工企业管理存在种种弊端,发展前途渺茫;或工作地点流动频繁造成无法安家、耽搁婚姻等问题离职。但从深层次诚信角度看,则是社会与企业一系列诚信文化制度的缺失。劳资用工双方充分沟通,意思表达一致、诚信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企业获得员工贡献并支付薪酬,员工提供长期稳定劳务,获得满意(非最优)薪酬、被有计划培养、关心和爱护,获得自我价值实现和归属感。显然,双方良好互动效果需要在理解认同基础上付出不懈诚信努力方能达到。然而,当前电力施工企业,部分企业不仅对内诚信流于形式,诚信意识淡薄,相关承诺待遇条件不到位,对内失去诚信基础,最终导致骨干优秀人才流失、市场流失。
可见,对电力建筑施工行业而言,信誉可谓获得市场的基石,要想取得信誉,必须打造企业诚信文化。
二、电力施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内容
从以上电力施工行业市场格局、企业失信原因分析可以看出,诚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当前一项紧迫而长远的战略性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建设企业诚信文化。
一是对内建立以人为本诚信文化。企业员工只有对自己所在的团队诚信,团队才是一个诚信的团队,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施工行业尤其是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对工程项目部诚信,对自己的组织诚信,才能形成信任团结的具有凝聚力的建设团队,才能创造工程建设质量优、人才素质高、市场信誉好的企业生存环境。
二是对顾客建立质量责任诚信文化。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其重要性涉及很多潜在顾客内涵,修建各种电力设施不仅涉及投资方利益,更是涉及投资项目未来使用受益顾客群体,他们才是最终评价者,因此企业必须对工程讲质量,对顾客讲责任,树立对顾客诚信文化。
三是对业主建立密切合作诚信文化。电力施工企业要靠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与项目业主方密切合作,通过优质的品牌、高质量的工程、良好的沟通、密切的合作取得业主的信任,为获得业主后续投资项目建设打下基础。
四是对监理建立信任至上诚信文化。监理对业主负责,但监理通过施工单位工程完成情况来体现业绩,双方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在严格规范施工上高度一致的统一,因此取得监理信任,利用好监理技术优势,对促进施工进度、质量和改善施工技术都是有利的。
五是对分包商建立合作共赢诚信文化。电力施工企业大都有长期合作的外协劳务组织,共同组成系统管理的施工产业链,作为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对其诚信文化建设值得注意,企业应在管理上内部化,内外队伍统一协调管理、关心保护,获得彼此之间的诚信,实现合作共赢。
总而言之,电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应以利益相关者诚信服务为对象,最终目的都将体现在提高企业工程项目营销和履约的综合竞争力上,诚信文化建设应以“以人为本”的内部诚实守信为基础,以诚信守约的外部长期战略合作为手段,建立内外结合的诚信文化体系。
三、诚信文化建设案例简析
某电力建设施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电建公司)多年市场实践中,坚持走“诚信”之路,树“诚信”美名,不断地赢得市场,短短5年时间,市场中标份额从2006年的2亿元,发展到目前产值30亿元,项目70余个,多次获省、部、行业协会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其中诚信文化建设作用可谓功不可没,我们总结其诚信经营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培育诚信意识与文化
电建公司在多年经营中清醒地认识到,经营既要靠企业综合硬实力,企业诚信软实力也不可少,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诚信意识和诚信文化培育,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全员法律法规教育。只有懂法才能守法,只有守法才谈得上诚信经营。多年来,企业坚持实施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员工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培养了一支专业管理队伍,为生产经营提供法律保障,为诚信文化建设工作奠定意识基础。
二是培育企业诚信文化。通过“诚架连心线,精创一流业”企业精神、“诚信第一”经营理念、“诚信守约,追求卓越”质量方针,始终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建立“恪守诚信,依法经营”的企业道德观,将诚信意识升华到全员职业道德高度来恪守,总结出“优质铸精品,精诚创未来”的深刻诚信意识,形成一套以诚信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理念。
(二)注重建立诚信制度与体系
电建公司以工程产品质量诚信为基点,展开对内部人、顾客、业主、监理、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诚信体系建设,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胜赢得了市场和品牌形象。
一是落实诚信能力与动力基础。首先是每年制定培训计划,狠抓工程技术管理培训,严禁流于形式,提高工程建设的诚信能力。其次是完善并严格质量考核奖惩制度,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落实诚信动力。第三是强化审核重点,定期认证质量体系,全项目经营内审,落实诚信动力的客观基础。
二是建立合同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完善了合同实施、评审、工程项目管理、法人委托书管理、证照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办法等十多项保障合同履行制度,在合同洽谈、签订、项目实施、工程竣工验收以及保障服务的过程中都严格执行制度,保证里合同执行力度,确保诚信履行合同。
三是实施工程动态诚信控制。工程项目开工前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选配项目管理班子;项目部组建后,确定项目管理班子各成员职责和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效益等各项指标以及质量责任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明确责、权、利以确保工程质量有保证;施工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检查监督为辅”的方针,做到预防与把关相结合。
篇10
XX主持会议:诚实守信"是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卫生文化建设,更离不开"诚信"这个核心。
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诚信立德、诚实做人、诚心为民,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带动诚信风尚的形成。我中心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及医疗行风建设,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力度,切实满足患者需求,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积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医疗工作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最美人物。 加强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宣传,深入阐释诚信文化内涵,让诚信价值准则深入人心。
几年来,我中心的文化建设已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中心服务精神,服务理念,核心价值观,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已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同,并在以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篇11
中国证监会多次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责任追究、提高IPO审计执业质量。
现实中监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日益增强和其诚信缺失案例的频频发生,就形成了当前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困境”。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下会计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关键环节,它们接受企业委托人通过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过程,也承担着对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诚信、忠实义务。而它们若缺失诚信,将会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作有效性,造成资本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笔者仅从环境因素和内在动因两个层面,分析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环境因素
(一)经济利益驱动和同业竞争压力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目的是为股东确保业绩真实性。目前行业惯例是会计师签字收入与上市规模直接相关,于是企业竞相选择宽松的审计机构,相当于是变相鼓励浮夸造假。业内人士指出,审计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假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事务所为争夺客户,竞相为企业上市隐瞒错误。证券审计业务出现低价竞争,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热衷借换事务所以“改善”业绩。
(二)造假违法成本和收益失衡
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发现后所受的处罚也并不严厉。在国外,审计机构参与造假将面临极高的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国内违法的成本和所得不成比例,也促使一些事务所铤而走险。
二、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博弈论分析
(一)企业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假设p为企业诚信缺失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者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X为企业诚信缺失获取的收益,Y为企业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企业期望收益=p*[(X-Y)*q+(X-Y)*(1-q)]+(1-p)*[0*q+0*(1-q)]
=p*(X-Y)
这样,企业期望收益取决于造假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X和处罚成本Y。如果企业造假的收益是企业管理层个人得到,而相应惩罚却由企业来买单,那么企业发生会计诚信缺失可能性就很高,甚至不可避免。所以,部分企业内部潜在的造假动机,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是一种直接的、关键的推动因素。
(二)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者之间博弈
其中:假设p为事务所诚信缺失,协同企业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A为会计师事务所协同造假的收益,B为事务所正常审计收益,C为事务所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事务所期望收益=p*[(A+B-C)*q+(A+B)*(1-q)]+(1-p)*[B*q+B*(1-q)]
=p*(A-C*q)+B
这样,会计事务所期望收益取决于配合造假的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A和处罚成本C,以及审计正常的收益B。如果协同企业造假的收益有足够大,监管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失效或者对惩罚成本较小,那么事务所协同企业造假形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风险可能性就极为高了。
三、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会计师从业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客观、公正和诚信原则,都是会计师从业道德的具体体现。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强化诚信道德教育,形成“守信者荣,造假者耻”的氛围。
(二)强化对事务所监督,倡导有序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是有偿审计服务,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政府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创造有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相关部门要指导事务所科学评估自身优势、选准服务群体、拓展服务市场,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加大造假惩罚力度
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委员会制度,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减少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切实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保持独立的可能性。监管机构应从立法上明确对造假者及责任人的处罚,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收益。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纳什均衡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12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第一,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篇13
一、诚信与企业诚信文化的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约束,同时,当前企业的正常发展,竞争力增强都要依靠诚信文化,这是企业的经营方向。
1.诚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规范的其中一个,我们国家的诚信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传统的道德规范文化有对诚信的具体讨论,很早很早以前,在诸子百家时期。就有诚信是做人基本准则这样的记载和说法,我国古代伟大的圣人孔子说过,人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他还说,诚信在治理国家时意义重大,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历史发展至今,诚信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这个社会,诚信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是诚,另一方面是信,所谓诚,简单的说就是诚实,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那么信就是是说做人做事有信用,是在个人的基础上延伸的意思。诚和信之间互相依存,一个是一个的体现。
2.企业诚信文化的含义
在当代的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必不可少,企业文化中的营销文化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整个企业的商品销售活动都要靠营销文化来指引,企业的营销战略思维,营销方向观念,还有各种营销过程中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这些构成了企业的营销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下,企业的营销文化有所改变,主要有各种观点思维的文化,规章制度的文化,还有具体的物质性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营销的观念理论和看待态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诚信经营方式,当前企业营销的基础就是诚实守信,诚信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在现代的企业营销道德规范中,诚信是重要的部分,不仅如此,诚信还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中心理念。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文化是保证企业营销时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公平公正交易的根本,也能保障消费者的各种利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更长远的发展。
二、当代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一种讲究诚信的经济形式,企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就要在企业的诚信文化上下功夫。
1.培育企业回头客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大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却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消费者也有了更加理性的消费观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人们对于商品的选择要求更高,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信誉度高,还要有各种优惠服务的企业。所以企业要顺应消费者的消费要求,诚信经营,为顾客生产品质好,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要给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品售后自己修理服务,还要让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开心,通过这些让顾客信赖自己的产品,培养回头客,固定的消费者。
2.带动企业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社会上很多企业,都利用诚信经营的方式和理念,为自己的产品培育出了回头客,让那些顾客更加满意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可以省去很多花费,而且他们介绍自己的朋友,亲人这些也会让企业的顾客不断增多,企业的也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进行商品营销时,诚信文化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他们信赖企业,就会跟别人介绍交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在给企业的商品做宣传和广告,这样一来,企业的业界口碑提升,在商品交易环节,成本下降利益提升,不仅如此,客源量会大大增加。
3.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不同的国际,有不同的文化,可是不管是在西方文化中,还是在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上,诚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诚信经营,获得企业的经营信誉,顾客才会不断赶来,而且,在各个企业进行竞争的过程中,竞争能力也会更强,有了消费者的认可,市场的认同,企业一定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4.培养优秀诚信的员工
诚信营销文化对于企业很重要,在交易成本降低还有管理难度上都有很大的作用。员工努力负责的工作,是建立在企业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只要企业做到对员工诚实守信,员工就会负责认真工作,相应的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5.打造良好的品牌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哪个商品有什么样的性能,或者是利用价值更高,他们一般都会看商品的牌子,诚信在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上必不可少。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运营的很好,知名度很高的国际品牌,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诚信,不制造假产品,不欺骗消费者。很多国外的商品,都靠先进的科技技术,和诚信的经营模式来赢得顾客,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竞争更加严重,想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打造诚信品牌。
三、如何进行现代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
1.形成诚信的观念
(1)给员工一个诚信的标准
让员工有一个诚信的要求标准,有些人可能只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但并不了解在工作过程中他们该如何诚信,企业结合我国的诚信文化,自己国外的先进诚信案例,给员工制定一套诚信要求准则。
(2)特定的宣传机制
员工对于诚信很多是处于概念模糊的状态,并且意识不强,所以要形成一套合理的诚信宣传机制,比如员工观看诚信的视频,让他们参加诚信讲座,请专业人士给他们分析诚信的深层含义,让他们明白诚信经营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
2.强化诚信观念
(1)对诚信知识和观念进行考察
企业要建立诚信文化,就要有一套考察系统,给员工具体的规定,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到底应该怎样做,才是有诚信的行为。然后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检查,确保员工理解相关内容。
(2)奖罚机制的建立
企业在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诚信文化,很多员工可能都没有很强的积极性,所以建立一套员工诚信奖罚机制,有利于促进员工的诚信行为,激励员工诚实守信的为企业工作。在建立奖罚机制时,各项说明要清晰明确,如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诚实守信,认真工作,并且有显著的业绩,那就要对他们进行奖励。但是,如果一些员工工作时浑水摸鱼,偷工减料,这种行为就要扣除他们的工资,还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要开除。
四、结语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同时在企业的发展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品牌口碑好,使企业盈利的根本,企业的诚信文化又是建立品牌良好口碑的基础,所以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促进企业形成属于自己的高信誉度的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贤平,徐伟军.宁海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0(2):420-424.
[2]胡峰.广州市批发市场发展特点及空间布局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