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前景

篇1

一、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以中间人或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并收取服务费的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并列为银行的3大业务。由于具有独特的对资本无需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点,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由最初的代收、代付业务展到涵盖结算、信托、租赁、融通、咨询、银行卡等全方位业务领域,品种多达260多个,产品级次也不断提升。同时,中间业务产品的成功营销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已2007年报的银行中,招行和中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已达15.7%和15.4%,工行、交行和民生也分别达13.53%、11.53%和11.53%。同时,2007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增幅极其惊人,超过50%的银行实现了翻番的增长。无资金风险、收益稳定的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业竞相追逐的“奶酪”。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尽管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吸存放贷的经营方式根深蒂固,中间业务只是“派生业务”、“辅助业务”,对其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可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扭亏增盈、防化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产品没有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范围窄。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传统业务的延伸,基本限于结算业务、保险及一些代收代付业务,品种单一,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级产品。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咨询理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几乎为空白。二是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小、收益低,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不高。

三、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村商业银行在管理体制上滞后,从最早的,到农业银行,再到人民银行,直到现在试点省市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等,几经变动,数次反复,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缺乏长期性的行业指导和统一规划。

二是电子化水平落后。发展中间业务需要电子网络系统支撑,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晚,网络普及率极低,即使有的信用社已实现了区域的计算机联网,但由于设备和软件层次低、更新慢、功能不全,不适应中间业务的开发需要,从根本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是设施投入不足。高投入、高效益,开展中间业务需更新现有设施,而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着家底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对中间业务开展的预期效益估计不足,导致中间业务裹足不前。

四是缺少专业人才。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素质较商业银行偏低,部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淡薄、开拓能力不强,业务全面、理财知识强的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缺少。

四、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路对策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在品种、规模、水平、层次等方面都与其他商业银行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加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在近几年时间内加大力度、舍得投入,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抢占市场份额、稳定优质客户群,摆脱农村商业银行此项业务边缘化的可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新思想、新观念决定新业务的开发,农村商业银行员工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快中间业务拓展是经济社会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是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举措,一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贫困地区不存在中间业务的谬误认识问题;四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要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实施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深入调查、研发产品。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不能一厢情愿,必须适应客户的需要,取得客户的信任。而要适应客户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拓展中间业务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办什么业务,更主要的是客户需要哪方面的金融服务。只要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拓展中间业务不仅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贴切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要本着“循序渐近、安全效益”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农村商业银行要对现有银行产品进行整合,实现既有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又有业务和服务的产品化。可以推广系统协议存款、人民币银团贷款、股票质押贷款、买方信贷、贸易融资、票据贴现业务,研究和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与结算业务有关的各种新产品。

(三)改进设施、培养人才。中间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信用社正处于中间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业务发展。信用社要有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要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有计划、针对性地加大设备投入,搭建好中间业务发展的平台。

篇2

2008年,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共有175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加入银联网络,其中150家发行了银联标准卡。银联标准卡历年累计发行量达1.59亿张。2008年,区域性商业银行新增银联标准卡7469万张,同比增长67.04%。其中,新增银联标准信用卡172万张,同比增长134.01%。2008年,区域性商业银行ATM受理方实现交易5.65亿笔,清算金额1752.16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1.46倍和1.57倍;实现POS交易(销售点交易)1.89亿笔,清算金额2862.67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1.62倍和1.81倍。截至2008年12月31日,区域性商业银行累计布放ATM 3.76万台,POS机49.98万台。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由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关注和发展信用卡业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已有32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发行了信用卡。其中,2008年新增北京银行、上海农商行、杭州银行、浙江民泰银行、哈尔滨商行、浙江农信、江苏农信、大庆商行、重庆银行等9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发行银联标准信用卡。二是区域性商业银行日益重视银行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宁波银行开发了一系列联名卡、认同卡、主题卡产品,并在区域性商业银行中率先推出了银联标准白金卡。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天津银行、长沙银行、汉口银行、东莞银行等7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参与了银联标准香港旅游卡的发行。江苏农信、宁波银行、长沙银行、汉口银行、大庆商行、重庆银行、盛京银行、西宁商行、宁夏银行等10家银行推出了公务卡。三是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的推广。截至2008年12月31日,贵州、湖南、河南等20个省农联社和部分省邮政储蓄的6.4万个网点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方业务,164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开通了发卡方业务,全年实现取款交易79.79亿元。部分农村信用社和跨区经营的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已逐步成为我国银行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跨行交易情况

2008年,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各月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呈快速增长趋势(见上页图1)。

2008年,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借记卡各月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12月份的交易笔数突破5000万笔,交易金额突破500亿元(见上页图2)。

2008年,由于部分区域性商业银行着力于信用卡业务,加速了信用卡的跨行交易。信用卡跨行交易1.42亿笔,交易笔数增速为658.6%;交易金额945亿元,金额增速达463.1%(见上页表1)。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ATM交易情况。2008年,在ATM交易方面,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简称四大行)、11家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成功笔数和交易金额份额上均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在交易额份额中,区域性银行优势较为明显,达到40.1%,比四大行高10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笔数增速和金额增速均位列首位,其次为四大行(见表2)。

2008年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ATM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份额分别占信用卡ATM跨行交易总笔数与总交易金额的30.0%和40.1%(见图3和图4)。这两个比例如此高,很可能是因为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二级地市甚至县及以下地区,这些客户的信用卡知识比较缺乏,把信用卡作为取现的工具。

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POS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份额分别占5.20% 和 5.90%(见图5和下页的图6)。

2008年,区域性商业银行实现借记卡跨行交易4.57亿笔,交易笔数增速为28.6%;交易金额4288亿元,交易金额增速达72.5%(见上页表3)。

2008年区域性商业银行借记卡跨行交易笔数占全部跨行交易笔数的11.0%(见图7),跨行交易金额占全部跨行交易金额的13.1%(见图8)。

2008年,区域性商业银行借记卡ATM跨行交易笔数为2.94亿笔,同比增长26.5%;交易金额1197亿元,同比增长49.6%(见下面表4)。区域性商业银行借记卡ATM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份额分别占10.08% 和11.77 %(见图9和图10)。

2008年,区域性商业银行借记卡POS跨行交易笔数为1.63亿笔,同比增长32.65%,交易金额3091亿元,同比增长83.4%(见下面表5)。区域性商业银行借记卡POS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份额分别占13.31% 和13.70%(见下页图11和图12)。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在银联标准卡推广中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基础比较薄弱,银行卡业务起步较晚,专业人才较少;二是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规模较小,客户资源相对也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三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方面较为落后,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相对较弱;四是银监会对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较高;不少区域性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例、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不能完全符合开办信用卡业务的要求;五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消费者对经济发展前景和收入水平的预期不太乐观,消费日趋谨慎,这也将制约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前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银行卡产业发展和自主银行卡品牌建设

党和政府从改善金融服务、维护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银行卡产业发展和银行卡品牌建设,并且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和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和自主品牌建设,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银行卡产业和银联自主品牌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按照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4.5万亿美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境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这无疑为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1

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区域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支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微观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国有企业在竞争性行业的比重会继续下降,民营企业、私人企业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这为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因此,区域性商业银行应与地方性中小优质企业、个体工商户客户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继续在地方银行卡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的改制和重组将完善其治理结构,促进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2004年以来,在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推动下,区域性银行业机构开始重组改制。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开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目前主要有三种省级管理模式:27个省(区、市)组建省级农联社,北京、上海、深圳等11家农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天津设立市、区(县)两级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重组改制后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联社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方面有效增强。

区域性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将极大地促进其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很多区域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寻求外资合作。截至2008年末,我国已经有10余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成功引进境外投资者的战略投资。从目前我国一些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情况来看,这些战略投资者都非常关注我国国内的信用卡业务,一些战略投资者还把信用卡业务作为合作的切入点,如花旗银行与浦发银行的合作,汇丰银行与上海银行的合作等。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丰富经验与区域性商业银行本土客户优势结合起来能实现真正的“双赢”,将极大地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加快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对策

进一步加快推动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尤其是二级地市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推动联网通用再上新台阶

目前,我国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相对而言,二级地市及以下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还较差,而很多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都分布在二级地市,当地银行卡受理环境直接制约着当地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快推动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尤其是二级地市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有助于提高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银行卡业务的积极性,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促进银行卡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区域性商业银行受理银行卡的营业网点发展到8.8万个,约占全国银行网点数的44.48%。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营业网点7187个,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74483个,农村合作银行营业网点4280个,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1929个。另外,区域性商业银行有自身的优势,如贴近市民,贴近消费者,有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因此,区域性商业银行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很大一部分客户是农民和外出的务工人员,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卡产品和服务创新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积极进行银行卡产品和服务创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就有9亿农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作为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农村信用社,更应抓住机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开发出方便农民随贷随取的银行卡特色产品,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收入。

积极鼓励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加快信用卡业务发展,改善银行卡产品结构

2003年以来,我国信用卡业务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已有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重庆银行成立了信用卡中心。截至2008年6月30日,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已达到1.224亿张,但信用卡发卡量在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中占的份额只有7.37%。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信用卡市场将获得快速发展,这对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定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加快信用卡业务发展,满足客户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户,要针对农民设计出农户小额贷款特色信用卡。

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信社要借助第三方力量,促进银行卡业务发展

应借助第三方力量,实现发卡业务外包,降低发卡成本,提高银行卡业务的竞争力。对于发卡机构来说,发卡数据系统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卡机构为持卡人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银联体系的发卡数据处理服务可帮助区域性商业银行减少信用卡发卡系统投入,降低发卡成本。为了重点帮助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中国银联应协调子公司银联数据公司,专门为区域性商业银行提供专业化的发卡数据处理外包、主机托管和灾难备份等各种解决方案。目前,银联数据已成功为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南京商行、宁波商业银行等几十家客户银行提供了发卡数据处理外包服务,帮助这些银行解决了信用卡发卡系统一次性投入过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信用卡经营成本。银联数据在发卡数据处理外包方面所具有的先进系统、发卡经验和良好服务,将为区域性商业银行进入信用卡市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篇3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市场定位不准确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于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出版社,2006,05.

篇4

1.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市场定位不准确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于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出版社,2006,05.

篇5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2.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出版社,2006,05.

[2]程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篇6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作用思考

(一)发挥农村资金流转的核心作用

因农村商业银行仍以服务三农为综旨,其网点主要布置在乡镇。较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全面,占主导地位。目前在重庆农村的乡镇,不管是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还是农户储蓄存款,主要还是在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其资金主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流转。

(二)继续发挥支农的主力军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因农村商业银行是广大农户资金短缺融资最直接的正规合法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以最大的零售银行市定位,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确立农村商业银行将发挥城乡筹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三)继续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成为政府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传输带

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引导和注资是关键。但政府的注资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汇兑结算渠道进行传送和监控。“三农”资金短缺又主要靠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还要继续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

(四)成为城乡统筹发展改革成败的“反光镜”

农村商业银行资金流动的快慢和资金增长速度及资金需求状况,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经济活跃程度,通过农村商业银行的系列数据可反映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效果。具体表现在:1.资金流转速度的快慢反映农村资金的活跃程度。2.资金需求量的大小即贷款的多少和用途,反映是否提高了农民参与创收的积极性。3.沉淀资金的多少,反映农村改革效益,农民实际收益的多少和是否得到了实惠。

二、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在改革初期,在市场定位确立的基础上,应处理好传承、摒弃和创新三者的关系。因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在继承农村信用社业务、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更名而来,农村信用社更名为商业银行后,其市场定位仍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做最大的零售银行。这就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传承、摒弃和创新三者的关系。“传承”就是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将原信用社的品牌业务加以继承,也可叫“老字号”业务,如存款,三农贷款等。这是信用社在农村中几十年来形成的,不能放弃,这是立行之本。摒弃就是农村信用社改成商业银行后,部分业务要按商业银行的要求,体现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对一些成本高,效益差、风险大的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进行整合和放弃,如对网点的布局上应考虑效益性等。“创新”就是要对农村信用社低效益业务和模式整合后,应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创新业务品种,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形象,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借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之机,做好传承、摒弃和创新的改革,就发展好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具本建议如下:

(一)合理设置网点,提高经营效益

农村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既要符合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又要考虑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即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来确定网点的设置。县城以建精品网点为主,乡镇以每个行政镇(乡)设立一个网点,均实行综合柜员制办公,撤消非政府所在地的机构网点,基本做到一个乡政一个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改变以原集镇设网点的模式。这样设立机构,既能保持每个政府所在地有金融机构,又便于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保持政府相关资金划转、结算,确保县级支行与县级财政的资金往来,求得各级政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撤消非政府所在地的机构网点,能减少经营成本,又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效益性。

(二)人员择优上岗,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农村商业银行的前生农村信用社职工队伍,因历史的原因,其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员工身体素质不好,文化程度低,特别是思想观念陈旧,无紧迫感,不思进取,只等混到退休。这些员工已严重阻碍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改革成农村商业银行后,员工素质更是不适应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的要求。即使加大培训力度,也是成本高,收效低。建议在收宿网点的基础上,以此为契机进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然后再面向社会招收一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然后进行规范化商业银行管理,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整体形象。否则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是一句空话,哪就是农村信用社“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是换名不换实际服务质量的改革。

(三)做好传统品牌业务,创新业务品种,增强服功能

新生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传统品牌业务和创新业务产品的关系。原信用社的传统业务主要是存款,贷款,汇兑结算。所谓传统品牌业务主要是指信用社不管怎样改革,其传统业务中必须坚持,不能放弃的经营理念、业务品种,服务对象等。具体存款上坚持存款立社思想、坚持多组织低成本资金;贷款上坚持做零售银行,贷款用途对农户建房,学费,治病、种植、养殖业等贷款。服务“三农”的宗旨不能变。创新业务品种或启动商业银行可经营的业务品种。如偿试自营保险业,办理外汇业务,开办保管箱业务,办理贷记卡业务等中间业务、在乡镇设立ATM机,跨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加快与其他省市的柜面通联网速度。

(四)转变贷款对象和贷款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

贷款对象向自然人个体工商户、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农村产业大户转变,向市场发展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企业和新型农业转变。贷款方式除抵押担保外,多发放保证担保、最高额循环抵押担保贷款。改变个体工商户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年一评级的办法,进行一年一审,减少每次评级的繁琐程序。

篇7

县域金融业务指的是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内的金融业务。县域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地区,同时也包括加快建设的小城镇与中心集镇、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县域。县域金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既包含传统的存、贷、汇和微型金融,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规模化融资、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等高端金融服务需求。

一、商业银行开展县域金融业务的可能性

(一)县域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向纵深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县域新型工业化蓬勃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发展县域金融市场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将带动金融服务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在县域地区的渗透率仍然较低。2008年,县域贷款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为40.2%,而城市地区这一比重则高达171.5%。我国城镇化率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东部的县域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中西部有待进一步开发。因此,县域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金融机构的“蓝海效应”

本文“蓝海”一词来源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尼·莫博涅教授所著的《蓝海战略》。要赢得明天,企业就不能靠与对手“硬碰硬”的竞争,而要主动去开创一片“蓝海”,即蕴含巨大需求的新兴市场空间。这种“价值创新”的战略行动,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飞跃,使企业彻底摆脱竞争对手。

“蓝海效应”是指中国农业银行开展“三农”业务所带来的增值效应。专家认为,“三农”业务是农行的核心亮点和一张王牌,农业银行的县域金融市场“蓝海战略”顺应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三农”业务这片“蓝海”将为农行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县域金融业务的发展前景

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不是花旗,也不是JP摩根,而是孟加拉国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乡村银行。虽然县域金融业务规模有限,但可以收取比较高的利率,坏账率也比较小。如果做得好的话,县域金融业务也有望成为利润较高的银行业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定位、客户、产品趋同,在大中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县域广阔的蓝海市场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各家金融机构均把发展县域业务作为新的商机。开辟县域蓝海,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是商业银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县域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商业银行来说,抓住了县域,就抓住了未来。

二、商业银行开展县域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各商业银行虽然在总行层面的管理能力很强,但基层分支机构却很弱,商业银行的管理升级,尤其要注意基层的提升,否则县域金融业务就很难实现盈利。

(一)县域金融业务成本高

县域金融客户信贷需求时间急、金额小、使用频繁、期限短的特点,决定了在提供信用服务时要占用更多的人力、设备和物理网点资源。即一定量的县域信贷业务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来支撑,其运行成本要高于城市信贷业务。

县域信贷业务的高成本,主要体现在管理成本和贷款损失成本两个方面。开展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始终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质量比较差,市场上也缺乏公信力比较强的第三方的信用信息供应商,收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成本非常高,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单笔金额比较小,单位交易成本相对比较高。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国际上商业小额信贷组织平均的管理成本是10%~15%左右;按照10%的管理成本、3%的贷款损失成本以及5%的资金成本粗略计算,县域信贷业务的成本高达18%,因此众多银行机构均不愿发放县域贷款,尤其是农户贷款。

(二)县域金融业务风险大

县域金融的信贷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域中小企业、个人客户以及农村基础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农业作为弱势行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生产经营具有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不稳定、风险高、收益率低的特点;县域企业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财产抵押难度大、经营者群体素质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这些内在特点决定了服务县域信贷业务所伴生出的较高信贷违约率和损失率。

同时县域金融部门由于受业务性质和基础条件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存在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风险控制是县域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各金融机构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尚处于软约束阶段,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分责管理还不严格,缺乏具体的风险评估及以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监控、交易风险监控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滞后。

(三)县域金融业务缺乏创新

县域经济不同于大中城市经济,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大相径庭,而且县域县情也相差迥异,每个县自身也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相应的县域金融服务中的产品、机构及文化要多样化、动态化。

当前县域金融机构盈利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创新的压力和动力。目前,我国农信社、农行等在做企业贷款和中型项目贷款业务上基本盈利,在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上却出现了亏损。如果管理水平不高且回收率差,即使是做大项目也会赔钱。做农户贷款难度很大,但并不等于农村金融不能盈利,只能说明金融机构的创新不足,产品适应性不高。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很大,农村金融发育程度却不够完善。如果加大业务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提高技术能力,县域金融业务盈利有可能比现在高得多。

郭跃芳:我国商业银行县域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县域金融业务盈利模式的探索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县域经济和县域信贷市场与城市经济、城市信贷市场在客户对象、信贷需求、风险特点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决定商业银行必须因地制宜,在成本控制、风险管理、金融创新、风险定价、税收筹划等方面实行有益的探索。

(一)县域金融业务的成本控制

1.规模营销,批发经营。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单位成本方面,国际领先银行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比如说推行群体营销模式,对同一客户实行多种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等。县域金融借贷业务可考虑县域经济特色、季节性和时间性统一放贷,统一收贷,以降低经营成本。

2.专业分工,提高效率。专业化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商业银行开展县域金融业务也不例外。因此针对县域金融业务必须设立专营机构,建立一支专门服务于县域金融的客户经理队伍,这样才能不断探索、形成专业化优势。同时,围绕队伍还需建立专门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信贷文化,专营机构及团队才有足够的物质和精神动力。

3.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在我国县域地区,一方面借贷主体的活动空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关于主体的诚信、经营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被社区的人熟知。如果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能够融入社区,利用社会组织资源来管控风险,那么不仅信息获取成本十分低廉,而且容易和相关主体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例如通过信用联保来管控风险,通过居委会、管委会等了解客户信息等,都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县域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

虽然县域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广阔,但短期内其弱质特征不会发生根本转变,与大城市、大客户、大项目相比,县域信贷业务的风险相对较高,要求县域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

1.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从制度层面防范和化解风险。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只有降低风险与提高效益同步进行,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以风险控制为先导,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模式中应做到事前评估风险、事中修正标准和事后应对风险。评估风险是通过选择合理的程序和有效的方法对控制目标和控制活动的比较分析进行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然后,根据所评估风险的大小,修正内部控制过程的标准,以保证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控制目标的要求,将风险应对策略应用于内部控制过程,强化操作流程和岗位制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控制风险,从制度层面防范和化解风险。

2.在追求盈利和控制风险中探索有效的平衡点。追求盈利是企业的本质要求。实际上,银行真正经营的是风险。银行所能够承担的风险受限于所拥有的资本,多大的资本决定可承担多大的风险,从而决定多少的盈利。为了在既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下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银行就必须将资源投向风险低、收益高的产品和客户,实现最优的风险-收益结构。县域金融业务客户散、周期长、风险高,在客户准入、流程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要加强控制,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和防控水平,在可控的基础上增强发展能力。

(三)通过县域金融创新增加利润增长点

金融创新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在充分了解、发现、搜寻和挖掘客户真实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对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乃至金融文化和管理方式动态更新,才可能实现“资本约束下盈利能力最大化”目标。

1.提供多样性产品。金融机构应认真研究县域金融客户的特殊性、多样性,对客户进行细分,发现、搜寻、发掘其多样性个性化的贷款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发、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产品。比如,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度身定制综合产品服务方案;为中小企业推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并尝试开发供应链融资、设备租赁等产品;为单体农户推行小额农户贷款、惠农卡等;为农村流通领域的各类客户,开发和推广适合需求的电子交易支付平台,满足其多样金融服务需求。

2.创新管理方式。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应深入县域、深入乡村、走村串户,充分了解并及时跟踪各类县域多样化、动态化金融需求,然后科学设计风险可管控、成本可承受、利益可分享的双赢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县域金融需求。比如,可通过同农民客户交朋友,贴近客户、了解客户、帮助客户、感动客户,解决县域金融客户报表欠缺、信息不足的问题。

(四)运用风险定价技术覆盖风险和成本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金融业务,收益必须覆盖风险和成本,维持合理利润,促进服务“三农”和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坚持商业经营原则,风险定价能力要强,实现定价有效覆盖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在风险定价时,应结合统计经验分析,研究其历史记录寻找其概率,进行合理定价。

由于县域金融需求缺口较大,财务费用在县域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当中占比还是很低的,适当增加银行融资,对于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经营效益的杠杆作用还是十分明显。因此许多中小企业能够接受比较高的融资价格,市场利率一般要高于城区业务,为运用风险定价技术覆盖风险和成本提供了可能性。中小企业获得了经营所需的资金,并且创造了比较大的利润,银行也从中能够获得比较高的收益,这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五)开展县域金融业务的税收筹划

农业的特殊性和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农村金融在客观上与金融的商业化运作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对农村金融采取扶持性政策措施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从国际经验看,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国家对农村金融都采取农贷贴息、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一系列增加农业信贷投放的政策激励和引导措施。

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县域金融业务的财税支持有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能否有效地利用这些政策优惠,将对县域金融业务的盈利起到关键的作用。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为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尚未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应税行为进行的各种巧妙安排。商业银行应充分了解国家针对地区、行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合理进行筹划以取得节流效果。在县域金融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二尧.商业银行发展县域金融业务初探[N].湖南日报,2010-02-11(8).

[2](韩)W.钱.金,(美)莫博涅.蓝海战略[M].吉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3.

[3]姜欣欣.解决微小企业及“三农”贷款难的新思考[N].金融时报,2009-10-19(8).

[4]焦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0(8):39-40.

篇8

一方面,贷款权和审批权的集中。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

一、二级分行,总行和省行的直贷规模不断扩大,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且金额不大。多数基层行,特别是县支行没有贷款权。另一方面,基层信贷网点的退出。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在机构重组中信贷网点撤并步伐逐渐加快。据统计,200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为120909个,到2004年底减少到77992个。

(二)经营资金出现集中趋势

为有效控制风险,多数商业银行通过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和优惠利率,将基层行吸收的资金集中到分行,统一调度使用。国有商业银行上存的超额储备利率一般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53个百分点左右,有的则高出2.61个百分点,大部分行在3至4个百分点。这样就出现了资金向分行集中,而基层行大多数则变成了吸存机构的现象。

(三)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面逐步缩小,新增贷款向少数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一些优势行业、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交通、钢铁等)的集中。贷款行业分类统计显示,2003年金融机构全年发放的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新增额的20.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8.4%。[1]

(四)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从贷款的所有制性质及规模来看,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控股企业,即大企业、大行业。而对于我国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的民营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各家商业银行则大多采取提高门槛的态度,拒之于门外。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超过了50%,但仅得到金融资源的30%;而创造GDP不足50%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占用了70%的金融资源。[2]

(五)信贷区域的集中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基层机构网点,尤其是大量撤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构,支持重点逐步向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大量撤并机构的同时,由于经营资金的集中,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调度上出现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见表1)。

表1国有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分布地区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4)。

由表1可见,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余额的78.16,而中部和西部仅占14.12和18.73。据统计,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贷款新增18711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8%,中部地区贷款新增4182.7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西部地区贷款新增4195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各金融机构总行新增贷款562.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其中90%左右发放到东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大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该六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各项贷款余额为7.5万亿元占全国的47%。信贷地域分配的不平衡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六)贷款期限的集中

银行存贷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短期贷款投放比例下降,而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则不断提高。2000年,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931.19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28.11%,然而,2005年中长期贷款余额达87460.42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44.92%。数年间,中长期贷款共增长59529.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64%;而短期贷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8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一)银行自身因素分析

1.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是信贷集中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宏观形势影响,不少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偿债能力弱化,借破产改制之名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银行为保证自身效益,信贷资金投向必然进行收缩、调整。[4]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银行对信贷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授信制度,普遍实施“双大、双优”战略,将新增贷款资金不断向大城市、大企业和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集中,抑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由此可见,信贷集中是商业经营行为理性选择的结果。

2.信贷管理体制的限制。一是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由于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省行以下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所有信贷政策及管理制度由总行决定,分行以下机构只有按照总行规定执行,极大地限制了基层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总行大幅度上信贷权限和信贷投向逐步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倾斜时,各分支机构信贷必然逐步向少数企业、少数行业、少数地区集中。二是实行严格的信贷责任制度。为防范信贷风险,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审贷分离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但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导致信贷人员在审查项目时慎之又慎,对成长性企业往往采取少贷或不贷来回避风险的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贷集中的形成。

3.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导致信贷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有效加强风险控制,将个人利益与风险状况直接挂钩,从而要求各行加大投入以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考核经营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争夺大客户、优质客户以获取更多盈利。大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既能给金融机构减少信贷管理成本,也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从而进一步导致信贷集中增强。

(二)银行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的干预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配合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结构调整来实现。银行为配合国家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的政策,投放大量资金支持一批基础行业和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国债配套项目的生产,从而产生信贷集中。此外,地方政府的产业导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也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

2.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银行信贷集中。经济环境的好坏决定金融融资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信用状况好,吸纳资金能力强,就较易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大企业尤其是能源、交通、水电等国家支柱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效益稳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成为银行放贷的首要对象。特别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来,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信贷集中趋势日益明显。

与之对应,欠发达地区以及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宏观环境和自身经营等原因,发展前景不够明朗,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国家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健全,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限制了银行的信贷投入。此外,部分企业利用不规范改制,大量逃废银行债务,加剧了银行的风险,破坏了银企关系。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考虑把贷款重点投向风险相对较小,信誉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已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影响

信贷集中是银行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对信贷需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具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信贷集中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信贷集中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重点企业和基础项目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集中企业,一般都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5]银行信贷资金的适当集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重点企业的发展,促进其优势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绩效的提升。

2.有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信贷集中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与企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信贷资金集中支持于优势企业,符合信贷资金配置的三性原则,经营效益逐步改观,有利于银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信贷结构,确保各行最基本的收息率和优化资产率。

3.有利于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信贷资金集中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及行业,有利于优质客户群体的培养,减少贷款投向失误,减少基层银行盲目放款的现象,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健运营,规避信贷资源粗放扩张积累的风险。由于国家重点企业基本不存在倒闭风险,不易对银行造成较大金融风险,对银行信贷资产持续恶化的局面的扼制起到了明显作用。

(二)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1.信贷的过度集中,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一方面,由于实行二级准备金,资金逐渐向上级行集中,削弱了基层行的放贷能力,对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的支持甚少,造成区域经济的资金供求失衡,对微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投向集中矛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行业,使这类企业因轻易获得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产生投资高风险和行业冲动,一定程度上将助长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2.形成商业银行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营风险。信贷集中使得银行信贷客户固定,收入主要依赖于个别行业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集中化。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或市场发生变化,银行的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期限风险。大额综合授信集中于中长期贷款,由于时间越长,可变因素越多,带来的风险也越大。三是管理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受知识水平和行业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无法对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基层行没有授信权,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较小,对风险的关注程度则较低;上级行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变化情况,导致贷后风险增加。四是财务风险。目前,银行的经营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贷款过度集中使得银行的经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少数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收益的稳定性较差,内耗和银行经营成本增加,收益相对减少。

3.挫伤了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分支机构的存款难以及时转化为贷款资金,使得基层商业银行功能退化为吸收存款以及清收不良贷款。信贷集中还导致信贷营销缺乏积极性,基层行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难以开拓新的信贷领域和发展中间业务,使银行缺乏其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贷功能的逐步丧失,使金融组织体系出现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无序的民间借贷的不断扩大。

4.拉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客户的集中,导致一般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取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大。目前,各商业银行通常常驻机构只对信用评级在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提供新增贷款等业务支持,对A-级以下企业发放贷款时则从严控制,从而使中小企业进入信贷市场更加困难。[6]一部分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机构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从而得不到有力支持。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以信贷支持,造成信贷供求在时间上严重脱节,使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成本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5.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基础建设、公益项目和事业单位单位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安全系数,却降低了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资金需求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由于在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扶持,相当部分处于市场成长期、有潜力的企业无法良性发展,从而使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进一步加剧资金供求结构的矛盾。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央银行政策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和投放信贷资金,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适当限制商业银行向某些行业和地区增加贷款,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誉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防止对大企业及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的集中放贷引起的长期金融风险。二是适当增加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投入和再贴现额度,努力把资金支持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有机结合,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实力,鼓励商业银行运用资金定价手段,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三是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对一些由于银行为防范风险和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放贷的企业,可以允许贷款行适当提高利率,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为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风险补偿,以高收益来引导信贷投向。四是要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和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中央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做出限制,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同时,中央银行也应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报有关信息,加强各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推广银团贷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二)建立行业风险预警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信贷集中行业、集中客户的授信风险预警线,定期进行集中客户授信风险分析和评级,重点了解集中客户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实际经营能力等有关情况,研究制定对大企业的授信政策,防止信贷风险的出现;从自身发展着眼,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评级制度,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分析,控制风险总量,并定期对集中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决策水平。完善贷款利率浮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同时,要建立对企业预期市场供求、价格变化预测等为主要依据的监测体系,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及时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信贷市场,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贷款分层决策管理体系,依据系统运行实际,对基层进行实绩分类和等级划分,对不同地区的分支行确定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在对所有的客户在评级的基础上,对每一家客户包括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之内,由基层行审批发放贷款,既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也可减少信贷集中带来的风险。二是完善信用审批操作流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规模和基层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减少中间环节。三是完善业务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风险―收益”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既要考核存量和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也要考核活化的不良资产比例和创造的优质贷款比例,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激励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基层银行应拓宽信贷领域。在继续支持优良企业客户的同时,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住房信贷等业务,培育优良个体客户,优化信贷结构。

(四)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大力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解除银行投入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筹建,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合理划分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比例,维护并促进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要推动企业债券

篇9

2004年,人民银行先后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取消了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从中长期看,为商业银行实施科学的贷款风险定价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但调查发现,目前这一政策对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执行的影响不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实际执行利率仍保持在以前的水平。多数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执行浮动贷款利率政策时,担心贷款利率过高造成客户流失,一般采用“浮而不动”的方式。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沿用原来的利率浮动政策,贷款利率基本保持在0.9~1.3倍基准利率水平的范围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则“就高不就低”,实行“一浮到顶”,一律执行2.3倍基准利率水平。

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主要表现:一是制度不健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相继出台后,各金融机构反应积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机制僵化,缺乏竞争力,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将利率浮动纳入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信贷管理制度中,存在营销与定价、审批与管理脱节的现象。二是人员不齐备。目前各商业银行县(市)支行没有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和人员,大多是将这项工作合在信贷工作中。基层信贷人员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难以正确领会浮动利率政策的精神。三是贷款利率浮动权限小。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和贷款利率浮动水平都由省级分行确定,二级分行只对个人消费贷款及其利率浮动水平有审批权。基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权限小,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层层上报审批增加了贷款决策成本,延长了资金流动周期,也影响了基层行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利率浮动幅度的标准不统一。有的按照风险程度确定浮动幅度,有的则按照贷款用途确定浮动幅度。五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加区别地“一浮到顶”。没有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状况、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也没有结合贷款风险、成本等因素进行差别定价,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也制约了自身业务的发展。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在利率逐步市场化、信贷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大气候下,金融机构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金融机构对优质客户的信贷支持“过剩”,而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对于不具备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银行对其贷款的要求和条件相对较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过大,审查也更严格,这些都严重束缚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篇10

(1)我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性金融的重任:一是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二是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运用效益不高。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我区农村民营金融市场进入不相匹配。在我区境内的四大国有银行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真正走上商业化道路后,实行“大银行、大城市、大行业”发展战略,逐步从我区县级市场退出。(2)我区农村金融组织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一是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我区境内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城市信用社被强制合并为城市商业银行,实际上成为地方国有企业;二是金融抑制和萎缩,服务功能严重弱化,大量农村资金外流,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二、新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1.创新我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2)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3)明确我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向。农业银行在信贷资金投入上要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支持农产品供销一体化建设,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

2.深化我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创新农业领域金融体制。一是国家、自治区重组农业领域金融体系,形成“三农”金融机构。通过改革,使得农业领域金融体系发展为政策性机构、合作性机构和商业性机构并存的三农金融机构。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2)行政固定内生金融资源。在目前市场手段无法调节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政府强制手段保证内生金融资源的本土使用,即在农业领域通过立法形式行政固定内生金融资源。这种行政固定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本地内生金融资源的本土使用,即本地农业领域金融主体聚集的金融资源,按照上述补偿方式,必须用于本地农业领域的投资。二是剩余内生金融资源可以在不同地方的农业领域相互调剂使用,由中央银行将内地沿海发达地区的剩余内生金融资源,转借给西部尤其是我区农业领域金融主体,再投入我区农业领域。(3)分步实施补偿。首先必须确保对支持农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偿,一旦出现风险,造成损失,国家财政必须及时弥补损失,鼓励金融支持的持续;其次保证对支持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补偿,这种补偿主要不是采用直接的利益补偿方式,主要是发挥担保机制作用,控制金融支持的信用风险。

3.增强我区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1)实行体制创新,理顺管理体制。新一轮乡村型农信社体制改革,应该依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按照中央关于农信社要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联系农民的金融扭带”的改革方向和“以农为主、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制度,选取合适的管理模式。(2)实行股份制改造,重构产权制度。尽快修改现行制度,放宽单个股东最高持股比例限制,引导和鼓励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民营资本相对高比例持股。(3)完善法人治理。一是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制度;二是建立健全董事会,理顺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三是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

三、我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

(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主体地位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建议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农村政策金融法》、《农业信贷法》、《农业保险法》、《中小金融机构破产法》、《农村社区再投资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2)适时建立农村商业银行。考虑到我国经济、金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经营较好、更适合商业化运作的农村信用社,可通过吸收地方政府,民间资本或外资入股改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建成产权明晰、有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控机制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3)引导民间借贷走向正规。民间金融部门和正规金融部门相比,优势在于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人缘的因素建立起来的“关系性”借贷,有效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借贷条件灵活,利率随行就市,很好地适应了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产品经营对资金需求小、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更广泛地参与农村金融活动,大力培育民营银行,既能为农村、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又有利于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抑制农村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

篇11

网点优势与风险隐患

与现有的商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银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遍布全国31个省市的3.6万个网点,在这一点上,即使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难以望其项背。这也是众多业内专家看好邮政储蓄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最主要原因。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网点中有相当一部分仍然规模较小、设施陈旧、设备落后,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大多数农村地区网点人员配置仅有三人,柜员集邮政业务、储蓄业务、业务于一身,授权制度难以落实、一人多岗等问题非常严重。有的网点甚至仅有两名员工维持日常运转,风险控制形同虚设,风险隐患巨大。如何实现网点优势与劣势之间的平衡,同样是一个相当棘手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信息优势与经验缺失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伊始就依附于邮政开展业务,有些邮递员同时就担负协储员的职责,每天来往于所负责辖区内的大街小巷,对当地企业和居民的情况非常了解。这对于其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非常有利。不过,邮政储蓄的从业人员大多学历较低,对金融业务不熟悉,特别是缺乏信贷从业经验,相当一部分员工和网点负责人不能有效执行有关业务的基本流程,相应的监控措施形同虚设。这使得邮政储蓄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面临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在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开始转向风险定价、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情况下,邮政储蓄银行具有的人员信息优势又面临着自身的专业劣势。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并在短期内予以解决,这是摆在邮储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篇12

“这个办法解决了三个问题,”瓯海区支行行长陈锋和公司客户经理钱斌说,“一是审批环节多,二是工作效率低,三是信贷政策滞后。”瓯海区新桥分理处信贷员陈瑶琪说,以前信贷员有责无权,因为有层层审批,形式上没有风险,事实上有一定的风险,好像有很多人承担责任,事实上很难找到具体的责任人。现在形式上有风险,但实际上风险下降了。他说,以前大额贷款审批要经过6道手续,一笔贷款要一两天,现在只要经过一道手续,一两个小时。过去是坐门等客户,现在要上门找客户,个人收入提高了,干劲大了。

允许民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意在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向民营银行转化

早在去年初就酝酿股本结构改革的温州市商业银行,于今年年初在12家民营企业中选择了7家企业,吸引这些企业投入股本2.6亿元,总股本由原来的2亿多元扩大到5亿元,同时政府将占原股份34%计1亿元的股本退出5000万元,使其与一家入股最多的民营企业保持相同的股本,两家各占现股份的10%,在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里,两家平起平坐。

温州市商业银行的招股条件是,民营企业业绩良好,且最近3年连年盈利;对外投资不超过净资产的50%。民营企业入股商业银行十分踊跃,原因主要是企业收入较高、操心少,增加知名度,商业银行发展前景诱人。据介绍,温州市商业银行2002年承诺的红利是2.7分,实际兑现达3.1分,比银行定期利息高出1.12分。

“过去决策基本上没有不同的声音,现在就不一样了。”温州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夏瑞洲说,“外部董事和股东进来后,提高了决策水平,降低了风险;由于股本大了,业务发展条件更好了;民营企业可以带进来好的管理和最新而有效的信息;对吸收存款很有帮助,入股的企业都把账户转到商业银行来了。”去年温州市商业银行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存款排名第33位。

实行农村信用社存贷利率浮动,意在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温州去年在瑞安市和苍南县农村信用社实行存贷利率浮动的基础上,又将利率浮动扩大到除市区、县城区及经济发达的少数市、镇外的绝大部分农村乡镇。个人和单位存款最高可上浮50%,各类贷款利率在实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最高可上浮100%,最大下浮10%。这项浮动利率改革正是为了存贷利率真正走向市场化而进行的一场“练兵”。

外界曾担心,信用社利率浮动将会增加信用社本身的运营风险,不平等的竞争将对其他银行产生冲击性的影响,由于贷款利率高而增加农民负担。瑞安市信用合作联社主任叶秀楠用大量的数字说明了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去年底,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2.2亿元,增加6.2亿元,增长23.9%。全市金融系统存款余额166亿元,增加32.3亿元,增长24.2%;信用社只达到了平均数。农业银行达到40.2亿元,增加了10.1亿元,增长33.8%;工商银行达到34.8亿元,增加6.4亿元,增长22.7%。

到今年3月底,瑞安市信用社贷款27.6亿元,以6个月短期为主,其中支持纯农户、养殖户8亿多元, 占全市农贷总额的92.8%,个体工商户占总额的一半。

改农村信用社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中小型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开展个人资金委托贷款

温州对如何发展农村信用社也做了尝试,对企业投资担保、个人资金委托贷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们的思路是:

改造、重组农村信用社。将经济比较发达的瑞安和乐清两个县级市的农村信用联社引进民营资本,改组为股份制商业银行。

成立中小型企业投资(担保)公司。采取组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办法,由行业协会牵头大的企业作为发起人,向社会募集一定的资本金,最低创建资本为1000万元。银行以两倍以下的贷款额配套,共同形成投资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本投资或融资担保。这项改革方案正在待批过程中。

开拓商业银行服务新产品,开展个人资金委托贷款,将个人的资金委托给商业银行直接放贷给企业,在放贷总额中,银行可以加配10%,贷款的利率收益及本息损失的风险由个人承担,商业银行仅收取手续费。目前,温州市商业银行已做成了6笔共225万元的个人委托贷款,同时约有2500万元的供方资金委托“挂号”。可见个人委托贷款市场前景看好。

银行竞争加剧,客户从中得利,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得到缓解

据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调查分析,温州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是民营的,这些企业年需求资金高达150亿元,但始终未能走出贷款难的困境。温州人借贷款的特点是要求急、足额,利息高一些可以接受。贷款普遍存在抵押难、担保难的制约瓶颈。

存款市场的蛋糕更大。2002年,全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1400亿元,各项外汇存款余额高达16亿美元。金融人士分析,温州民间游资至少有1500亿元。

温州存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过去,一些亟需资金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而借不上贷款,现在因为有“三包一挂”的办法,许多难题解决了。过去宅基地不允许作抵押,现在可以了;过去没有生产产品按规定不能贷款,现在可以了。

促进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减少运营成本,建立以效益为主的新的考核办法

篇13

在中国,民间金融理论研究比其实践的产生要晚得多,原因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计划金融时期,民间金融没有生存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在经济转轨时期,民间金融只能在正规金融发展的夹缝里生存。当国有金融不能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时,民间金融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市场特征和比较优势。于是研究民间金融问题的文献才逐渐多起来。近年来学术界对“民间金融该不该存在”、“该如何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刻的讨论。尽管部分民间金融在目前已经自发或被迫地表现出融入正规金融的态势,并不意味着民间金融已经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二、民间金融的未来

在预见未来中国金融业的激励传导机制可以得到有效强化的前提下,关注民间金融发展的学者们对它的走势作出了自己的设想。

(一)保持原有的互,升级发展形态

在以混合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者自然经济,而是二者的混合体。这就决定了我国民间金融中的带有明显互助合作性质的那部分会被继续保留下来,并以更加高级的形态发展下去。姜旭朝教授(1996)通过对民间金融的系统性研究认为:未来中国的金融格局是国有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仍应该处于查缺补漏的地位。林毅夫(2003)基于对我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考察,指出我国金融结构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大力培育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民间金融。程昆等(2005)在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生成逻辑及其发展趋势时提出:在主流市场经济形态的背后长期会存在较为落后的自然经济形态,正规金融较难到达这些地区,因此传统、互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会长期存在。此外,程蕾(2004)在中国民间金融走势分析中提到:民间金融产生发展的原因不尽相同,缘于地下经济发展起来的民间金融,只要地下经济存在,民间金融必将存在;缘于金融浅化的民间金融,只要金融制度没有大的变革,民间金融同样有其生长、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体制的内在要求,还是市场经济的外在需求,民间金融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论商品经济如何发展,主流的现代金融形式不可能覆盖全社会,而且银行金融又往往不尽完善,传统的互民间金融仍然将继续存在,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其发展形式的优化。

发展形式:

(1)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中国的小额贷款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可以合理地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文中提出:小额贷款公司是未来民间金融发展的一条可行之道,作为商业性的民间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应该主要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贷款难的问题,其贷款对象应该以“三农”为主,以及为“三农”服务的其它经济实体。

(2)适度发展典当行

由于正规金融的融资信用要求较高,近年来古老的典当行业已以崭新的面貌和方便、灵活、快捷的服务在金融市场环境下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陶小平等(2011)提出:在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农村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正规金融贷款满足率下降的前提下,典当行已然成为部分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短期应急性快速融资的“银行”。我国农村低收入人群多,中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较少,典当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具有方式灵活、对典当物提供者信用要求很低、配套服务周全等明显优势,对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起到了补充作用。

(3)发展成农村社会性投融资机构

社会性投融资机构是指在严密的财产契约关系约束下,通过对居民融资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积聚,从而进行各类专业性投资活动的金融企业。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文中提出:可成立服务于三农的民营投资公司、投资基金和其他各类投资机构,其功能是将民间资本引向实体产业。通过民间资本在社会性投融资中比重的增加,使分散的、小额的民间投资资金规模化,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既规范了民间金融,也为投融资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融入正规的金融体系,改变发展方式

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往往正是融入正规金融系统(姜旭朝等,2004)。Kohn(1999)在研究英国工业革命前的金融制度时发现,正规金融都是从非正规金融的行列中逐渐演化形成的,因而非正规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行政干预,它的发展方向将是由小到大,由非正式到正式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等(2001)根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的研究,强调非正规金融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导向作用,提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从非正规金融到正规金融“两阶段”的理论观点。熊继洲(2003)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研究后,发现民营银行最基本的经营领域正是原来地下金融的服务领域,合会组织变革为民营银行是台湾银行制度变迁的关键内容。

民间金融的演变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从短期金融组织转变成为永久性金融机构;从只存不贷转变为存贷结合;从定期运营转变为每日运营。所有这些特点代表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方向――逐渐演变成正规金融机构(李晶,2009)。从短期来看,民间金融机构通过自身积累或兼并不断壮大,分散、零星的资金将变的更集中,使未来民间资金流更加巨额化。规范化后民间融资渠道拓宽,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将逐步走低。从长远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主体多元化将是大势所趋,民间金融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纽带,最终将融合成一体(姜旭朝,1996)。

此外,非正规金融的内在缺陷(如其相对落后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相对较小的借贷额度)致使其难以胜任市场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无法在经济中永久立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逐渐融入正规金融体系。同时,随着金融监管机构对于民营资本参与金融领域的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到民营银行的组建中,也推动了民间金融同正规金融的接轨(王曙光,2007)。

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多的认为民间金融很可能会演变为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如风险投资基金、信托公司、或者入股农村信用社或地方商业银行,甚至成立新的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民营银行。

发展形式:

(1)民营银行

由于现有民间金融组织与民营银行在资本性质方面的相似性,依据市场化原则对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改造、使其演化为民营银行,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同时,民间金融总体规模的不断加大和民间资本强烈的逐利性,成为创建民营银行的内在动因。市场经济要求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运行,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为民营银行顺理成章。因而,民营银行的组建要求将会使一部分民间金融发展较为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率先融入正规金融体系(王曙光,2007)。

(2)社区银行(村镇银行)

社区银行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其资产规模较小,是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中提出: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发展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可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这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

(3)发展为合作金融机构

合作金融是指由个人集资联合成立,以相互合作为主要宗旨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由此建立的金融机构称为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达成共识,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来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事业,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改进来形成合作金融机构。厉以宁(2002)针对我国农村面临的金融困境,提出应对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史晋川等(2003)在考察了温州、台州的民间金融形式后提出,对商业化倾向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应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明晰、严格按市场规范运作并摒弃行政干预的民间金融机构。可以看到全国首批组建和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在苏南地区成立,而且今后农信社改革的试点范围还将扩大。

(三)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

对于部分规模小、管理不善的民间金融将会演化为或已经是非法的地下金融,如非法的标会、应会、老鼠会以及以诈骗为目的的各种集资性的合会等,这类非法的地下金融将会在经济发展较快而政府金融监管缺乏效率的地区存在,为某些利益主体的非法活动提供融资。严格的讲,这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已经脱离了原来意义上的民间金融,而实属非法范畴。对于这些非法的地下金融,政府应该严厉打击并坚决取缔(程昆,2005)。

三、结论

从各种文献研究总结学者们对民间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一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互助合作性质;二是将演变成正规金融;三是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使民间金融在较短时间内完全融入正规金融体系是不现实的。民间金融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虽然政府曾多次强行禁止,民间金融也一度从地上转入地下,但其并未从此消失。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合作和竞争关系,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民间金融还将同正规金融并存,并为民间经济主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中国民间金融的未来如何,应该从整体经济和整体金融的发展来考虑,不应把现有民间金融的所有形式都强制性地迅速转化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应着重考虑建立真正的民营金融体系。(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诸葛隽. 民间金融、渐进转轨中的金融支持与区域资本市场. 上海经济研究[J],2006(3) .

[2]林毅夫,李永军.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 经济研究,2001 (1) .

[3]李迟. 浙江温州民间金融现状、问题与研究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2011(3) .

[4]王曙光,邓一婷民间金融扩张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研究[J]金融研究2007(6).

[5]姜旭朝,丁昌株.民间金融理论分析: 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8).

[6]蔡四平.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J].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2011,02.

[7]林毅夫,孙希芳.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J]. 经济研究,2005( 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