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意义汇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物理意义汇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物理意义汇总

篇1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新版《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烧结、炼铁、炼钢单元要求总排口零排放)。[1]传统的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只能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浮油、胶体等大颗粒杂质,但是,水中含盐量(包括电导率、硬度及其他离子浓度等)并没有降低,因此出水中的含盐量远高于工业净循环水和浊循环水的含盐量,无法满足生产新水的水质要求,限制了回用水的使用范围。因此,针对钢铁企业排污水的水质状况,采用有效的深度脱盐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外排水回收利用比例,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既为企业开源节流、节约成本、杜绝外排水不达标排放,同时又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问题,从而拓展了污水回用的深度和广度。双膜法脱盐技术作为综合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的核心技术,现已在国内多家钢铁企业推广使用。因此将全部工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膜技术对常规处理过的外排水进行脱盐处理以达到回用水标准,已成为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的发展趋势。

1 双膜法水处理工艺

1.1 双膜法工作原理

双膜法主要是指超滤(UF)+反渗透(RO)的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核心技术是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取除盐水。

超滤指利用有机或无机超滤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的作用下,将水中0.002-0.1 微米之间的悬浮物、大分子胶体、黏泥、微生物、有机物等杂质截留住,使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得以通过的分离过程。超滤通常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设施,确保超滤的出水水质满足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是预防反渗透污堵的重要保障渗透是指水分子从稀溶液侧透过膜进入浓溶液侧的流动过程。反渗透即在浓溶液侧施加压力以克服流体的自然渗透压,且当外界压力大于流体渗透压时,水分子自然渗透的流动方向发生逆转,部分进水(浓溶液)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的净化产水的过程。

1.2 影响超滤和反渗透膜性能的因素

pH值、温度、压力、进水含盐量等因素均可直接影响超滤及反渗透装置的产水率、除盐率等运行指标,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和运行方式,选定有效地水处理化学药剂,推广应用先进环保的膜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膜污染,延长膜寿命提高系统回收率。

2 工程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济钢总公司为开源节流、节约成本、杜绝外排水不达标排放、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施低成本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能降耗,投资建设综合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该工程针对工业区内三个外排口即厂北口、轧钢口和新东区排水口进行综合治理,采用先进可靠的调节池+高密度沉淀装置+V型过滤装置和全膜法除盐工艺技术设备。污水经处理后,水质指标达到污水再生回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回收利用。济钢生产综合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的日处理污水量均为4.34×104m3,日变化系数1.3。

2.2 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

首先,提升泵站将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站,并通过设置于调节水池前端进水渠道上的自动格栅除污机后进入调节池内,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水量及水质的均化处理。调节池内设有潜水型搅拌混合装置均匀水质,并防止污泥沉淀。在调节池的末端设潜水型污水提升泵,污水通过提升泵加压后打入集混凝、沉淀、污泥浓缩于一体的高密度沉淀池。固液高效分离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V型滤池进行过滤。V型滤池的出水,也被称作中水。其中,一部分中水进入除盐水系统(UF+RO)继续进行深度处理,另一部分直接进入回用水池与除盐水进行勾兑,混合水水质即为合格的回用水水质。

2.3 脱盐处理工艺

2.3.1 自清洗过滤器

本系统设置4台精度为100μm自清洗过滤器,每台处理量约400m3/h。自清洗过滤器位于超滤膜组件前,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细小颗粒,悬浮物等杂质。设定为压差自动反洗模式,利用其自身出水进行反洗。

2.3.2 超滤系统

超滤系统包含6套超滤装置,每套超滤配制52根超滤膜,每套净产水量为164m3/h;3台变频反洗泵及1套反洗加药系统。

滤系统出水品质:

胶体硅≥0.1μm

浊度≤0.2NTU

出水SDI15≤3

回收率≥90%

2.3.3 微孔过滤器

5μ保安过滤器的作用是截留原水带来的大于5μ的颗粒,以防止其进入反渗透系统。这种颗粒经高压泵加速后运行速度非常快,可能击穿反渗透膜组件,造成大量的盐泄露,同时有可能划伤高压泵的叶轮。

2.3.4 反渗透装置

本系统总出水量为738m3/h,原水经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将水的污染指数降低至3以下,以保证反渗透安全运行。水在进入保安过滤器前后,分别由计量泵加入定量的阻垢剂、还原剂,使水经反渗透装置时保证反渗透膜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结垢。水经过上述处理,再通过5微米保安过滤器,以防止杂物及大颗粒物体进入反渗透膜,水由高压泵将压力提升,进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共6台(6套RO系统),出力为6*123m3/h,配有6台高压泵。

2.4 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运行中,反渗透膜污堵频繁、清洗困难是膜分离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难题。济钢污水回用工艺中也存在这一问题,通过长时间运行观察分析发现,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反渗透添加剂及其他耗材选用、水处理运行条件、系统运行操作管理、进水水质情况等均可成为导致膜污染的成因。因此,在系统日常运营管理中,需要通过纵向对比和离线试验等方法研究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方式及运行参数, 选择与水质相匹配的药剂及耗材,针对不同污染物选择不同清洗方法,从而解决反渗透膜除盐率降低,出水率下降等问题。

该工程的实施,全面优化了工业区域内排污水的再处理及利用工艺,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新水的消耗,重新构架了济钢工业循环水水平衡的新模式。对于水资源很紧张的济钢来讲,本项目的建设及投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重要举措。

3 结束语

篇2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153-02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中对物理课本上出现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的教学模式。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学习,不但能提升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探索精神。在实验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实验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的课程,对其有效方法探究也是很重要的。

1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强、知识比较抽象的学科。目前由于教学环境的特点,教师给学生的实验机会比较少,就算是做实验也不会给学生较长的时间,在实验中往往是教师给学生的演示实验作为实验过程,学生实际参与实验操作较少,对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感受不深。更有时候学生的实验是一种走过场,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很差。在这样的实验中,学生的体验比较间接,更别谈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的拓展了。有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但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报告的评价不及时或者不到位,长此以往,就降低了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实验的兴趣也渐渐淡薄。

在物理实验课前,一些教师没有及时安排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学生不注意实验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对实验器材也是一知半解,在实验过程中不明确实验目的,完全是一种盲目的实验状态。组员之间分工协作不明确,各行其是,参与度不高,实验后的交流与评价也较少,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存在的疑问也没有及时在组内或者课堂中提出并且得到解决。甚至对于部分不符合预期的实验数据进行直接修改,不尊重实验客观事实。这都是当前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普遍现象。

2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标准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规则,人们才能根据这个规则进行学习、生活。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也是一样,小组实验教学更需要注重小组成员的分配,不能将学习好的全部放置于一个组,这样会使得其他小组没有学习的信心,心理上产生落差;应该保证每个小组既有学习好的优等生,也有学习稍微薄弱的后进生,兼顾理论知识扎实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合作,这样小组中才能人才均衡。每个小组都按照这种方式分配,才能确保小组人员的能力优势互补。同时,要注重分组时对于实验任务的分工,形成实验过程中人人参与、人人合作、人人交流的局面。

3 分组实验学习在教学中的意义

实验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验现象找到本质,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组实验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深刻记忆相关的物理概念及规律,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分组实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加强学习效率 现在初中课堂的许多物理实验都由教师直接操作,开始时学生由于好奇,还能够认真观察,但渐渐地都会失去兴趣。一部分学生是由于距离教师比较远,既没有参与感,又不能观察到实验的细节,因此就不再看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实验现象在课本中就已经讲解得非常详细了,再看也不会出现新的事物。然而实验的吸引力就在于自己成功后的喜悦,在操作实验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收获了成功的果实,使学生亲身感受物理实验所带来的惊喜与奥妙,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开展了分组实验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团队组合实验,认真归纳总结在实验中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及时展开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分组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科技在发展,信息在全球化,因此需要开创新的领域。笔者看到过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其大概意思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发现、寻找新事物的第一人。在分组教学的时候,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多地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打破常规,发现新的问题。但是初中物理实验已经给定最终的结论,而且都是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有什么现象都已经知道了,使学生都局限于教师的思维中。分组实验的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自主讨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分组学习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小组实验教学方法是指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实验,使学生自主进行设计规划,探讨实验,发现科学知识,丰富生活内容,加强团队间的合作默契,为以后在工作中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奠定基础。

4 分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分组实验有助于规范使用实验仪器 认识和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在实验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保证了实验数据的精密性。每一个实验仪器都有其使用限度,超过了使用范围,轻者实验失败,仪器毁坏,重者有的仪器会引起实验安全问题。因此,在初次接触实验仪器时,学生可能都不会使用实验仪器,这时候分组实验,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沟通,优秀的学生带薄弱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动手能力弱的学生。

如在学习探究物体吸收热量多少与物质种类关系时,需要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水和酒精,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让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但是,本实验中酒精是易燃物,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火灾、烫伤。有些学生理论知识弱,不会使用和安装仪器,而小组内的优秀学生由于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通过交流,实验课上每个学生都能正确使用。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学生学习内容的有效性,还能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学习掌握器材的使用方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甚至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探讨,比如: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为什么不能用手拿砝码,而应该用镊子夹取?学生间经过充分讨论后能形成共识,并且知道了正规规范的使用方法。

借助分组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会学习的人不如快乐学习的人,快乐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本要素。学生对于未知的、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有一种急切的求知欲。所以在做物理实验时,每位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观察,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示学生注意每一步实验的条件及现象变化。在小组实验中能有效实现学生查缺补漏的问题,而且学生在分组实验的时候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学生之间也能根据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学习热传递这章节的时候,实验小组中的学生尽可以进行分工,有学生准备实验器材(铁架台、凡士林、火柴等),有学生负责观察实验现象,有学生记录数据;实验结束后,小组内的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这样确保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教学,体验到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的乐趣,使优秀的学生和薄弱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愿意学习物理,这样在课堂中听课认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增强。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学习更容易。

对分组实验进行汇总交流,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结束后,对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学生在做实验时,常常由于种种内在外在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的标准值与测量值存在差距,要引导学生找到产生这种差距的准确原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实验中常用的多次测量法,测量密度这个物理量时,涉及的实验室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组实验可以进行多次测量,进一步减小实验误差。比如在测量水的密度时,教师将班内学生以3人为一个小组,全班形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测量出水的密度,最后将各小组成员所有的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得出的平均数据就更准确。

另一方面,小组协作学习在交流汇总各组实验方案时还能集思广益,不断地使实验方案得到改进。比如在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在用液体水测量大气压强时,各组都发现实验室大气压能托起的水柱越来越高,直到研究到将1米长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时,试管中的水柱并没有下降。各组讨论时发现,继续加长试管,对于实验的操作来说非常不方便。在小组内和大组间讨论时,大家一致认为,应根据实验原理p大气=p液=ρ液gh,

通过换用密度大的液体使液体的高度变小,使实验操作更方便。讨论交流并且每个小组的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使小组间的思维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这可以引导学生更深程度地了解实验,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理解实验的根本原理,强化物理知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一门新的学科,尤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增强自己的知识,进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分组实验是比较有效的实验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健鸿.浅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5):67-69.

篇3

一、物理探究无所不在

最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物理探究无所不在,问题的发现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善于从生活、学习中寻找探究问题。

从物理学习中探究问题 学生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以进行深入探究。对学生而言,只掌握物理学科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不够的,还必须将物理学习与生活结合,对某个疑点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的研究对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都有许多帮助。教学中,物理老师应该向语文等学科的老师学习,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营造平等的气氛,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新的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从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以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物理现象作为讨论问题的切入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化物理学习,探究物理学习中的疑点,师生共同对物理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从生活中探究问题 很多问题都来自生活。学生把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体会到应用所学的知识带来的喜悦,从而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地提出很多新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了解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必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生活。

从物理题库中选取探究问题 物理课题库中有许多物理问题,老师要善于建立适合初中学生探究的物理课题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物理老师可以自己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到与自己的课程相关的领域中,有哪些可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作些尝试。教学中,也可以发挥物理教师的团队优势,大家伙集中起来,然后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分类进行汇总,形成题库,集中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选择。

二、明确探究的教学意义

“光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影响?”,“为什么不同的灯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问题虽然简单,虽然早已为前人所解决,但这些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新鲜、耳目一新,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调查访问、体验深于教材的知识探究,体会到探究的意义,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众所周知,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探究学习方式。教师要自始至终,熟知学生提出的问题探究是学习的性质,问题是载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周围事物、观察生活的能力,学会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探究学习中的师生定位

篇4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习惯,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研究的方法,享受研究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自主选择性、深刻研究性以及彼此的协作性。

例如,在讲“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应先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接着各小组交换彼此的意见,然后让他们进行实验,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定有诸多个答案,可能由于相互接触的材料、湿度、彼此的粗糙程度差异,或者施加的压力的不同,或者彼此接触的面积的大小不同等,这些都是造成摩擦力大小不同的要素。

现在把这些问题都放在小组里让学生去解答,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调动了他们对于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愿意去研究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带领学生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汇总。

二、将自主动手实践操作作为教

学理念

按照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作为传道授业并解答疑难问题的主体,必须对学生在课堂上乃至学校中的言行进行管教。同样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也是这样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只有学生才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我们要做的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只有学生愿意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知识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猜想。

例如,在讲“焦耳定律”时,教师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影响电热的具体因素。仅仅猜想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在猜想的同时,亲自动手实验操作去答疑解惑。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性,会让学生感到成就感,而后就会愿意去学习,喜欢学习、研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发挥着不

可取代的辅助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要锻炼的是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新事物深入研究的精神,所以教师不仅要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对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但是,并不是所有学校的硬件设施都一样,这就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难度会不一样。

尽管如此,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扭转教师的教学思想,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对每个能够开展的实验都亲自进行探究性的研究,这样的教学结果应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例如,在探讨是否有大气压这个问题时,很多硬件设施根本无法进行实验,我们可用空的矿泉水瓶子代替来做这个实验。

又如,在研究为什么会产生浮力的问题时,只是需要普通的半瓶矿泉水以及我们玩游戏时用的乒乓球即可进行实验。

四、把教学内容向着社会化、生活

化的方向调整

物理教育教学理念正在日益社会化、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原来令人乏味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做,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一定的张扬,这一转变确实令人欣喜。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有时也折射出一些形式与无效,如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等。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知识量大、涉及面宽,教师在课堂“教不得法”,学生自然“学不得法”。结果是老师感觉学生难教,怎么教都教不会;学生感觉物理难学,怎么学都学不会。那么,如何建构高效的课堂,在短短的课堂45分钟内,面对基础、思维方法和习惯、求知欲望都不同的学生,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每个人的能力,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高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二、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关于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很热门的问题,人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总结,以寻求一种有益于学生学习最优化的教学模式。文汇中学作为课改的一个窗口,实施、推广“自然分材・四环节”模式已有多年,物理科组一直积极参与,并走在前端。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实践研究形成一套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模式。现今各学校也都更迫切地希望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都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面向初三年级全体师生,研究影响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遵循教学规律,创新研究“自然分材・四环节”的实用性,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实施情况

(一)第一阶段 理论准备、开题准备阶段

通过调查现有“自然分材・四环节”教学模式下课堂效率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以使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二)第二阶段 初步建模和开展实验研究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初步建构“自然分材・四环节”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

(三)第三阶段 完善教学模式建构、深入开展实验研究阶段

根据第二阶段的实施结果,总结得失成败,修改、完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

(四)第四阶段 收集总结

汇总第二、三阶段的资料,总结书面材料,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撰写结题报告。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了“自然分材・四环节”模式下行之有效的物理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见下页表1)

(二)可喜的改变

1.教师的改变:教师不再谈讲色变,能充分理解“自然分材・四环节”意图,主动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并灵活运用;同时也提升了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2.学生的改变:不再只是凑热闹,而是越来越多参与的成就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进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3.课堂的改变:自学、探究不再流于形式,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内化”的效果。

七、研究Y论

1.通过实践研究,建立的物理高效课堂模式,实用、有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产物,是学生认识科学、学好物理的高效途径。

2.应用高效模式教学的过程,是提高教师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的过程。它有效提高了教师掌控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帮精神。

3.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是教师的观念要转化,对学生认知规律要认识和把握。二是教师的指导要得法,“模式”就是“得法”的规律性呈现。作为教师,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先学后讲。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2)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3)减少无效教学环节。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益。(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点评”就是“点拨”与“评价”,这是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两种教学行为。如何“点拨”?一是把握“点”机。课堂是动态的,变化莫测,教师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该出“口”时就出“口”,不该出“口”时要封“口”。

4.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一系列工作做保证。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思路

1.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变依赖于班级管理、各学科教师的配合、各方面工作的协调等。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实践,形成各方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倘若不能科学地运用“模”,只是机械死套“模”,“模”反而会限制人的思维,课堂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模”,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物理课程标准[S].2013.

[3]徐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6

生活化教法,是国内外很多知名教育专家提倡的科学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便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样的过程,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有意义”,国外知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法对于帮助学生快速接受看似深奥的物理理论知识,体验物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最终达成学以致用的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实践案例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在点滴观察中总结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学生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与水对于植物不可缺少一样。”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谨记上述教育金句,以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教学用具,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观察情境,让学生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生活化内涵,并从中总结出有益于自身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授“透镜光学知识”相关内容时我便采用了上述教学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具体的教学流程为:首先,我拿出了三个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光学设备,分别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并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为他们安排不同的观察任务,要求他们通过观察总结各用具内涵的透镜原理。其次,各小组在我安排的观察情境下依据流程进行观察实践:小组1的任务为观察照相机的透镜原理,通过观察动手他们逐渐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内容,如: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上的像比物体要小;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在大于2倍焦距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像……与此同时小组2和小组3也在我的安排下进行着高效的观察探究,并陆续总结出了一些有用的知识点。最后,我将各小组通过观察总结而成的内容进行汇总,在黑板上写出了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透镜光学原理,并指出: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光学设备,只有熟悉并掌握了他们的光学原理,才能够为更好、更准确地应用它们奠定基础。我的一席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加深了同学们对物理知识与生活应用之间密切关联性的认同。

(二)开展生活化实践,在动手实践中探究物理是一门动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引入生活化教学思想组织初中物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悟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应用的关联性,以实现学以致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常常以课本知识为依托,构建一些生活化的动手实践情境,给予学生提供充足的生活化动手实践机会。例如,在“家庭电路”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我便采用了上述教学思想,设计相应的生活化动手实践教学流程如下:首先,我借助multisim电路模拟软件绘制了几个常见的家庭电路图,包含:白炽灯开关电路图、家用三相电路图、电能表电路图、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图等,由于multisim软件具有模拟电路工作功能,同时内涵丰富的虚拟电表,如:电压表、电流表等电路仪器,因此我可以借助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模拟仿真这些常见家庭电路的工作效果,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家用电路工作的初级认知。其次,我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家庭电路模拟板以及所需的用具,如:导线、灯泡、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保险丝、插座等,要求他们根据我之前出示的家庭电路模拟仿真图动手搭建实物电路,由于出示的电路都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因此大家搭建起来兴趣十足,我则在一旁进行技术指导,帮大家解决一些实践上的小问题。最后,当所有小组的动手实践作品完成后,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各小组将成品的运行效果展示出来,以便进行对比总结,同时进行点题:家用电路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路形式,只有学好物理知识,熟悉并掌握家用电路的结构和功能,才能够为熟练使用它们奠定基础。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优化展望

(一)教法:不拘一格,多元创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是一种宏观上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执行中还需要各级中学物理教师本着不拘一格,多元创新的原则,在实践摸索中不断开创出一些更新更好的教学模式,例如:将生活化教法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互联网+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依托网络信息元素给物理教学带去更先进的内容,创设O2O物理教学、社交无缝化物理教学等,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幅度提升物理教学的时代感和创新性,为学生提供别具一格的物理学习体验。总而言之,以生活化为基础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理应成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教材:校本编订,适应学情开展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还应注重教学与学情、生情和教情互相适应,多采用校本化教材、教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以求使整个教学的内容能够更接地气,让学生更快速地适应。本文所列举的两个案例,分别采用了观察法和实践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以生活化为思想设计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学情,以更为校本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组织课堂实践,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各级学校物理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编订校本化的物理生活化教学手册,在充分调研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并组织教学流程,以使整个教学更为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64-166.

篇7

一、中西方“度量观”的历史沿革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计量、测量,自人类社会开始就存在了。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就存在陶量(等比例的容量物体)[1]。在古代中国,度量衡泛指在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的统称。随着文明的发展,“度量衡”逐渐成为事物间比较和统一标准的日常操作规范。度量衡从器物逐渐扩展到度量衡制度等应用领域。而后又随着近代科学的“度量衡”理念发展而发展。

1. 中国史中“度量观”的发展与革新

“度量衡”一词最早见于《尚书》[2]。古代的“度量衡”指在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统称。“度”的含义在于计量长短,“量”的含义在于计量容积,“衡”的含义在于计量轻重。但是测量这三个量并不能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随着人们的发明又有很多“度量衡”产物的诞生,如时间计量器物(在四千多年前尧帝时期的“土圭测景”计时工具),再如质量计量器物(我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杆秤)等等。在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将度量衡发展为各有特色的计量器具。这都是人类为了计量而做出的发明。从物体长短、容积大小、物体轻重、时间的长短,再到物体质量多少,无不体现比较思想,以某一标准作为基础,比较相同类型物体与标准的差异,从而区别物体。

“度量衡”从古代的计量物器,而后发展成为计量的“标准”,如秦统一后颁布了度量衡法令、汉代形成度量衡制度等等[3]。由此可见,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度量衡虽然它的计量内容发生着改变,但其标准与比较的思想却一直是文明发展的基石。自明朝末期,西方科学传入中国,而后自清朝末期,随着第二次西方科学渐入中国,这一次西方科学中的“度量衡”如滔滔江水般汇入中国的科学思潮中。在吸收了西方单位制思想之后,我国对于“度量衡”的研究又提上了新的日程。我国考古事业大力发展,带来了研究者们对于古代文物“度量衡”的研究。在中国,“度量观”自古至今都在发展,它跟随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脚步不断行进着。

2. 西方史中“度量观”的发展与变化

人体特征成为东西方国家度量衡的共同起源[4]。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处于南美地区的印加帝国,其长度单位相当于古代秘鲁人的平均身长。古埃及的度量衡器物和度量衡制度也是很着名,在其遗留下来的古墓壁画中都有所体现。古巴比伦可以算作世界上最早规范度量衡的国家。古巴比伦的度量衡制度影响很广,后期的亚述人正是依据古巴比伦的度量衡制度发展了其测量体系[5]。古印度的度量衡发展,则是与经济贸易发展有关。古希腊文明,众所周知,是受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影响最深的文明之一,而后的古罗马人又借鉴了希腊人的传统进而发展自己的文化,度量衡就此得以延续。再之后,据科技史料记载,西方十字军征讨过程中,客观上将很多希腊科学着作翻译过来,总结科学经验和知识,为自身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6]。这也是西方进一步发展“度量衡”的有利条件。之后,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新“度量衡”单位制的产生[7]。着名科学家拉瓦锡在担任计量改革委员会主席时,将度量衡制度进行改革,建立采用十进制的度量衡单位系统。近代数学和近代物理的发展大力促进了物理单位制的发展[8]。物理单位制的规范化可以看做是“西方度量衡”的发展标志。

自19世纪西方对于电、磁、热、光等现象的研究,再到20世纪逐渐形成系统的物理学体系,科学的“度量观”也逐渐发展。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举办,会议上明确提出了7个基本物理量(长度、时间、质量、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光强度)和34个国际导出单位的物理量。这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提出和统一的基本物理量和物理单位,正是科学“度量观”发展的依据,这也是现代物理学科“度量观”发展的体现。

二、物理教学中“度量观”的教育价值

考察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可知,从物理教学目标的制订开始,一直存在弱化物理单位制的倾向。研究发现,多数教师和学生没有系统地梳理物理单位制体系和其历史发展。加入“度量观”思想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物理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

1. 物理教学中“度量观”的实践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多时候都在应用度量思想。如中国采用斤两的单位于生产生活,其中1两等于0.05千克,1斤等于10两。所以,在采购蔬菜果肉时常常会听到“二两肉、一斤水果”等词组。这些实际上就是人们应用度量思想的体现。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加入生活物理元素,这样的教育会使学生的学习贴近于现实生活。

再如日常计量物重的器物,两种器物(天平或杆秤)从外形到结构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的是,称量的器物都是生动反映某些具体物质的物重。众所周知,西方常采用天平装置来称重物体。在我国,常采用杆秤来计量物体的重量。杆秤的原理与天平原理一致,但是不同于天平的是,在“杠杆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不相同的。在现有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杠杆原理,学生掌握天平的使用规范,但与生活的联系有限。所以,笔者希望借助“度量观”将其紧密结合,进而凸显物理教育的实践价值。

2. 物理教学中“度量观”的科学价值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在历史课上学习过“度量衡”相关知识,对于“度量衡”知识和思想有了人文层次的理解。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基本物理量的教学离不开基本单位的解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结合历史“度量衡”的发展,促进其学习物理知识,不仅感受历史的积淀,还应体会科学计量的意义,这正是物理教学中人文思想的体现。

物理学家罗伯特·克里斯曾说过:在“规定性”定义中,一个事物通过与另外一个事物产生联系而被赋予意义。当一个物理单位(例如千克)被联系于一个特定的人造物(例如千克原型的金属块)以建立标准时,其逻辑条件是成立的。这个定义过程使得这个特定的人造物独立于所测量的现象[9]。单位的引入是人为设定的、人为规定以固定量的事物为单位,用成倍数的单位标准来描述事物整体。由此可见,度量观既可以体现出比较的思想,又可以体现出相似物之间的统一“标准”,这样既公平又有效。学生体会度量观的过程是感受物理人文性与科学性融合的过程,这既是科学的价值,亦是教育的力量。

3. 物理教学中“度量观”的文化价值

物理学科作为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测量、计量最相关的科学学科,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来源于生活中的物理。生活日常无处不在的计量、测量、比较,都为学生们学习物理量、物理单位提供了生活依据。生活中的各个事物都可以由物理中的“度量衡”来描述和表达。这极大方便了人们对于事物间的比较以及事物标准的统一。物理量的单位蕴含丰富的物理文化,这些都是人类历经千百年对客观事物、客观空间的认识积累结晶。

尽管伴随物理学发展,物理量单位体系只有百多年历史,但其诞生的物理文化却很厚重,继承和发展了近千年。无论是西方思想入东方,还是东方思想传入西方,这都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物理单位制的形成与发展是继承了人类“度量观”思想的精华,最终形成的国际统一标准,是物理人文精神传承与发展。

三、物理“度量观”的教学建议

在现代物理教学中,需要大力提倡物理人文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基于“度量观”的物理教学,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方式,希冀对中学物理教学开展“度量观”教学有所启示。

1. 制作“度量衡发展史”学案

教师在初二质量课程之前,应当提前备课,充分了解度量衡相关的科技史。教师提取度量衡科技史的重要信息于学生学案中,在课前给每个学生打印一份阅读学案。在课堂相应环节中,让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二学生结合他们在历史学科学过的度量衡知识进行阅读,思考物理计量、测量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课程设计既有连贯性、又有呼应感,能够让学生逐步提升物理学习深度。学生在课堂花五分钟的时间阅读“度量衡”的发展史,这对于学生接下来学习新的物理量、新的物理单位制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五分钟的阅读时间,既不会耽误很多物理教学时长,又可以让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提升。

2. 采取“度量衡分组作业”模式

教师在前一节课程下课前,让学生进行分组,不同组抽取收集物理材料主线,每组学生的侧重点不同,让学生在课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脑的支持,查阅资料,制作物理“度量衡发展”报告。在正式上课时,设计学生汇报环节,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从不同视角展开对于“度量衡”的解读。围绕的主线可分为“度量衡”历史时间主线、不同国家发展“度量衡”主线、中西方对比“度量衡”主线、中西方“度量衡”关联主线、“度量衡”不同功能主线、科技史“度量衡”主线展开,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收集材料,在课堂上汇报成果。最后,教师提炼主要观点,最终提炼汇总得到“度量衡发展”与物理单位制发展的联系。

“课下收集材料、课堂汇报成果”的活动课形式既生动,又有学习价值。让学生亲力亲为收集素材、学习素材、汇总分析素材,为他们之后学习物理量和物理单位打下基础。

3. 教学中将物理量的学习与度量观相结合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成为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物理观念的培养,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基本物理量的学习和基本单位的学习是关键一步。学生在学习质量、时间、长度、速度、加速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单位的深度学习。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反映。人们为了计量两个物体的质量,在比较中就需要统一标准。由此质量的单位引入,就极大地方便比较。质量的单位千克和克等是人为规定的固定数量的物质标准,千克被联系于一个特定的千克原型的金属块并以此建立标准,通过成倍数的千克和克来描述不同物体所含总物质的多少。长度单位的引入也是如此。让初中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物理量和单位时,结合历史中的实物进行理解,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如此,度量的力量和奥秘也逐渐凸显出来,“度量观”也会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中。

参考文献

[1]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62 .

[2]丘光明古代度量衡单位趣谈[J].中国计量,2011(06):58-59+87.

[3]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3.

[4]颜熠乔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32.

[5]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3:32.

[6]丰西欧文艺复兴文学中的阿拉丛文化影响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8:18.

篇8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重要作用。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这些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1.家长态度很重要。大部分父母较为轻视语文这一学科。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的父母认为相对于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主科来说语文较不重要。而重视程度越高其语文成绩相对越高,重视程度越低其语文成绩相对越差。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家庭藏书量挂钩成绩。语文成绩都随家庭藏书量的增加而上升,并达到差异非常显著性的水平。

3.在家庭学习条件方面,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能在家中上网、父母均为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经常和家人沟通,以及每年有机会外出参观游玩的学生,其语文学习水平相对较高,并达到差异非常显著性水平。

4.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也是语文成绩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表明,好的经济条件并不会必然带来好的成绩,但差的经济条件必然会影响子女的语文成绩。我们黄金中学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家庭外出务工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差是少部分学生产生心理负担的重要因素之一,拮据的经济条件往往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而这种自卑心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二.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学生到社会上的网吧去上网玩游戏危害极大。上QQ微信聊天是学生写作时错别字连篇的直接原因之一。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学生抛弃字典,万事问度娘成了很多学生的习惯。

三.对策分析

那么在学校里,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又如何应对呢?

1.加强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多和家长沟通,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2.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克服部分学生的自卑感。

3.加强学生管理,杜绝学生出入网吧现象。积极和家长共同做好对手机的管理。

篇9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想通过对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亲历”知识的形成,从而达到科学概念的建立、深化和应用,就必须开展好探究式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本人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完整性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一般包括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启迪思考、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协作交流、总结与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过于强调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启迪思考、协作交流和总结提高三个环节却不甚重视,这就导致学生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一片茫然,以致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了怀疑,认为探究式教学不仅耗费了时间,而且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不及教师直接讲解来得深刻、牢固,学生的解题能力还有所下降。其实,不是新课程理念出了问题,有问题的是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认识不够全面。

许多教师在创设出情境后就直接提出需要探究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这种做法看似结构完整,水到渠成,实则剥夺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导致学生对所要探究内容的来龙去脉、物理意义一无所知。如学习“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些教师在学习了概念后直接让学生探究,而不启迪学生做出猜想和说明理由,使得学生的探究变成了完成既定任务。

协作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设计、探究方法、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的验证过程,也是学生将通过探究所获取的知识升华和再生新知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得到的结果正确吗?得到的结果意味着什么?与实验前的猜想一样吗?以前见过类似的事件吗?这样的结果该怎样表述?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直观地得出了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滑下,运动到不同的水平面上,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得越远。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基于以上的事实,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会怎样运动呢?”学生通过协作交流,是可以得出“小车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的结论的。再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师生、生生交流,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完整内容。这一过程若由教师代替学生来完成,那么前面学生“亲历”的探究就失去了价值,就没有起到让学生主动建构概念的最终目的。

二、重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调整

探究式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拥有探究过程中的主动权,但不是要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高超地引导、组织、支持学生的探究。

在创设情境中,教师要快捷、简明地将预设情境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在教学“比热容”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让同样日照下的海水与沙滩升温不同的情境快速地呈现给学生,启迪学生思考,让学生迅速进入“海水与沙滩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的思考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无论是探究目的的确定还是探究过程的设计,也无论是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还是探究过程中的注意点,探究过程的合作和实验结果的处理,探究结果的概括与交流、提炼等都不能离开教师的引导、组织和支持,而教师如何适时地引导就体现了教师教学艺术的高低和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学生在体验了人讲话时声带在振动的事实后,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将看不见的鼓面振动通过实验反映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鼓面振动停止,还能产生声音吗?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再让学生亲自去探究刚才的猜想,并归纳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把实验前移,先进行实验再让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就会对探究失去兴趣,唤不起生对新知的激情,产生“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学习”的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物理失去热情。

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发展,学生的探究技能会不断提升,教师要适时地调整自己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地位,直到最终的退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三、重视探究式教学向课外延伸

探究式教学的阵地不仅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的探究性活动延续到课外,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能使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热现象”时,关于“井水的温度是否真的冬夏季节不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季节进行探究。再如“用笼屉蒸馒头时,是哪层先熟?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和实验,并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询问家长、包子铺的师傅、查阅资料等方法,然后全班同学汇总交流得出结论:在笼屉密封很好时上层先熟,密封不好时下层先熟。

将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否定,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四、重视探究式教学的渐进性

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探究活动的目的性认识、程序的规范性、结论的表达与交流、结论的应用等许多能力都处于低级阶段,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上应遵循“引领—实践—放手”的顺序,不能操之过急。在探究内容上,要从最简单的、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入手;探究程序上,要从基本的技能方法入手;探究活动从不完整到逐渐完整;探究结论的表述从表象到本质、从不严密到严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逐渐弱化自身的引导作用,强化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10

通过探究式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基于这样的要求,作为处于教学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就应该在实施教学活动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力求让学生在“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悟、在活动中得”。

一、在概念教学中结合探究活动形式,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实际的物理概念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很容易犯只重结论、轻过程,只重定义、轻现象的错误,从而导致学生能对概念的定义背得透熟,但却不知道概念怎么来的、该怎么用,无法与物理现象联系起来。所以,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体验概念的获得快乐,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用好概念。

二、通过探究活动形式让学生理解习题解答中的方法和思想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能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学习“呆子”,而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与《物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课程教学观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教师本身更新观念,树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引路人的新型教学观,摈弃陋习,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活”知识、发展新个性、提高创新能力的场所。

案例1:“电功率计算”教学片断。

L1“220V 100W”、L2“220V 40W”两个不同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哪个灯泡更亮?

教学程序如下:1. 展示两个灯泡的实物,学生观察灯泡中灯丝的不同,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2. 并联在220V的电路中,哪个灯泡更亮?为什么?3. 串联在220V电路中,猜想哪个灯泡更亮?4. 闭合开关,观察现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时,40W的灯泡亮,而100W灯泡几乎不亮);5. 根据现象,通过计算说明原因,并小组交流讨论。

反思:针对此题的教学,过去我们往往会通过以下过程进行:第一步根据灯泡铭牌上的稻菁扑愕缱瑁坏诙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该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第三步用P=I2R算出电功率。事实证明:这种讲法虽然也能让学生掌握住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故而对解题的过程和结果只能是死记硬背,一旦遇到此类题的变式、拓展,也就会感到束手无策了。而在此案例中,就打破了常规计算教学一般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想、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形式,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直观的现象,知道了灯泡的亮度是取决于其实际电功率,而不是额定功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知道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而且在活动中也大大调动了学生感官上的认识,激发了思维上的共鸣。

三、通过物理实验中渗透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可以这样说,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物理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各种实验方式,如演示实验、自制小实验、分组实验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如果在这些实验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究活动,再结合学生小组间的交流、合作、讨论形式,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收集的数据、总结的结论进行及时的反馈、交流,那样对增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决问题、抽象概括等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片断。

在学生猜想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 该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 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应该怎样放置?3.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应该如何调节?为什么?4.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这三者的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接着,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包括现象和数据),展示交流后分组设计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对小组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点拨【如在移动光屏的时候(即改变像距),是否应该要移动蜡烛或者凸透镜(即改变物距)?应该在什么时候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处,光屏上是否能得到像?在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光屏上的像有什么变化?】,学生在实验中将现象(像的倒正、大小)和数据(物距、像距)记录在表格中。

最后,实验小组代表将现象和数据填写到讲台上电脑里Excel的表格中,教师利用Excel表格中的数据处理功能将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整理、概括出凸透镜成不同实像的条件。

篇11

前言

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诸多方面。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单纯注重书面理论知识的讲授,完全忽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严重抑制了学生自身思维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新一轮课改实施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逐步促进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已成为当前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共识。加强物理教学的创新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逐步拓展学生的开阔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仅限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固定化和程式化,不允许各种发散思维的发挥,单纯依赖纯演绎的教学使学生缺失个性化的独立思维,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积极调整教材结构,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创新思维技巧的实践能力,激励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在进行水沸腾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告诫学生仔细观察水加热过程的具体变化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变化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最后汇总出产生实质现象的最终原因,由学生通过若干次实验得出结论,杜绝由教师罗列出各种原因和条件,再提供给学生的具体做法。

2 不断激发学生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

联想即是对一种事物通过一定的心理暗示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把当前事物和过去事物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产生一种新的意识和观念。进行实际物理教学时,在注重传授书面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和科研成果,通过直观的事件实例以激发联想的灵感。一切物理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加以展开,不断促进学生联想力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并通过创造性思维加强创新活动的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增强。例如,在进行“电磁继电器”内容的讲授时,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学生自主总结出电磁继电器具有通过弱电流和低电压有效控制强电流和高电压,实现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作的应用特点。依据这种基础启发学生联想力的展开,以及引导学生将电磁继电器有效应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具有丰富联想内涵的实例,使学生领悟物理学科的深层次内容,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

3 通过实验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演示和数据实验潜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探索性思考,指点学生合理选择器材和实验方法,并积极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教师不断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启发学生是否可以利用现有装置合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以及探索各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小组分组实验中,教师允许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不同器材和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以提高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内容时,为加强抽象知识的形象化,激发学生探索的意识,教师应选择干燥的天气进行新课实验,携带一端蓬松的塑料捆扎绳若干根,教师提问是否哪位同学能将蓬松一端聚捻为一体,接下来允许几个举手的学生逐一到台前进行操作。经过多位同学切身实践体验,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际效果,而且越用力聚捻越更加蓬松。这一奇特的现象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迫切想知道事情的原因,这样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4 教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质疑以培养创新精神

善于发现和提出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出发点。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个人善于动脑和思维活跃的具体表现。质疑和驳问的过程,实质是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扩展的过程,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是自身探索新知识的开始,它蕴涵了具有创新意识的深层意义。教师应积极利用深层次语言,设置激发学生意念的思想情境,促进学生树立突破自己思维定式的观念,从物理科学角度提出各种疑问,鼓励学生提出批判性质疑。培养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对于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讲解提出批判性质疑,并勇于积极实践和探索,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对各种现象提出质疑和驳问,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另外,学生质疑驳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必须加强教师的积极指导。

5 结语

总之,创新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新形势下的新主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物理教学活动的主体组织者,应积极创设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意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和实践。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当下的神圣使命,在实施创新教学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和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 赵瑞花.浅谈中学物理创新课堂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6):386.

[2] 郭亮.浅谈初中物理的创新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 神州,2012,(16):221.

篇12

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合理有序、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实施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启智功能的可靠保证。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是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证。

1.精准把握、有效备课

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起点是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精准把握,以及在此前提下的有效课前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包涵着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及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要破除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且,在平时因为存在摩擦阻力,一个物体如果不用力推也不用力拉,物体滑行一段肯定会停下来,所以,学生普遍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备课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要精准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以在备课中不仅包涵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也包涵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具体落实方法的个性化设计;所以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

2.构建合作、探究的预习环境,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预习要有明确的目的,不少学生把预习看作一种过场;确立预习目标是首要环节,只有制订了合理的、可操作的预习目标,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要求,从而规定学习行为取向和评定预习结果。比如在牛顿第三定律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既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又体现出新旧知识联系的五个问题作为学生的预习目标:什么是平衡力?具有什么特点?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举例说明。思考:是否有作用力都有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两个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3.实施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3.1 高效的课堂教学中的展示。在高效课堂中,课堂展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课堂上的"交流展示"环节却绝不是预习的重复,而是学生对预习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的再思考的过程,是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流展示”环节是启迪和点燃学生智慧的重要手段,在高效课堂中如何让课堂展示也变得高效,如何避免为了展示而展示,走过场的情况出现,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精心为高效的课堂展示营造高效的课堂展示氛围,需要在让学生“敢展示,会展示”上下功夫。所谓的“敢展示”,就是指教师注意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精神上自由,有表现的欲望,只有这样,针对学习内容,学生有感才会发,有疑问才会表达出来,展示才能真正的成为观点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而所谓的“会展示”,一方面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进行展示,让学生找到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才拿出来做展示,而另一方面,则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必要的展示的技巧,比如利用图表比数字更直观,更形象和具体,比如利用表格展示更易于让人对相关的数据产生对比等。所以,在教学过程的展示环节,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营造好氛围,在诱导他们展示,激发出他们积极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2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精彩展示点评,教师总结归纳。在各学习小组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进行书面或口头展示后,其他组的同学负责点评、质疑。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作为教师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3.3 拓展延伸。教师针对学生学情和大纲要求,组织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问题拓展和延伸,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例如:用数学方法(图像)和物理方法(实验)结合分析解决问题,以物理方法论为主线,努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分析解析生活中物理现象,探寻其中的物理规律对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大有好处。

篇13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一)实验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的先导、会学的前提。学生只有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和享受,才会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和求知欲。教师可在课堂上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魔棒点灯”“ 澄清石灰水变牛奶”“水火相容”“烧不坏的手帕”“捉鬼”等,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小实验如“怎样除去水壶中的水垢”“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在炭火旁放一壶水能防止中毒吗”等,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因地制宜。农村初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各种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找到更多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的替代品,从而能较好地完成家庭小实验。教师要因地制宜,让学生多做些实验。如在“过滤”实验中需要的小卵石和沙子、简易得出铁生锈的原因、自制其他酸碱指示剂等等。学生都可通过自己做实验来得出结论。

(三)自编口诀。在化学教学中,常常会遇到量多、难记、易忘记的元素符号、基本理论和概念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编口诀帮助记忆。例如化合价口诀:“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通常氧为负二价,铜有正一、正二价,铁有正二和正三,硫有二、四、六价、可变价,不可怕,具体判断和为零,单质为零价”;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口诀:“硝酸盐尽皆溶,硫酸盐除铅钡,碳酸盐溶钾钠铵,盐酸盐除氯化银”等。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二、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要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为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朋友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公平、和谐、友好的气氛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但要做到这一点,那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学习、反思、研究,以不断地完善自我,使教学工作更富创造性,从而真正体现教师在角色转变中的魅力与作用。

三、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这一环节,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知识能力。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事实,使用过大量的化学用品,懂得人的生存、发育、成长过程无不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他们并没自觉地意识到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样学习化学?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训练。学习新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新课,用粗读方式了解新课内容。如在学习“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在学生动手完成该实验之后,可引导学生讨论并快速记忆该实验的步骤或方法,最终得出一个概要式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为拓展学生知识,教师还可在稀有气体用途、温室效应、水的净化、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新型合成材料等内容的教学时,让学生用选读或速读式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方法

(一)对仪器装置、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全面观察。对物质及其变化,不仅要认识其颜色、气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还要认识其在变化中的种种现象;同时,还要了解实现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及使用的各种仪器或装置,因需要观察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只有通过全面观察,才能形成较完整的感性认识。

(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不易发现或易消失现象。例如“实验3-1”电解水实验,首先是观察水在通电时的现象: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气泡逸出水面汇聚在玻璃管上端;第二是观察产物在体积上的差异;第三要对产物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和综合概括,得出实验结论: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三)教育学生,养成认真细致有始有终的观察习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有较大的独立性,因此探究方案的设计要合理,既要目的明确,又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充分估计和设想。实验的步骤设置要简明,试剂的用量、条件掌握要严格,在内容的安排中要留有观察时间,观察及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及时汇总、分类、比较、分析和归纳,这样才能养成科学的观察态度和习惯。

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习惯